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1a 页 WYG1258-053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容春堂续集卷九     明 邵宝 撰
   杂著(四十三首/)
  杂著
   题丁户部举坠录
始元德以督漕出予闻其在仪真也喜曰仪真江船入
漕之始也有事于是宜哉既两月曰何久也未几元德
书来道复废闸之故如所著客对者甚详予乃叹曰甚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1b 页 WYG1258-0532b.png
哉元德之勤于事也刘晏所谓一水不通思荷锸先往
者元德有之夫水不利而后有闸闸不利而后有堰闸
焉不如勿闸堰焉不如勿堰固夫人之情也吾尝见夫
闸堰并建其人必至于废闸而任堰堰之利归于群小
违则口腾腾则人听惑焉故也惑莫大于水之泄苟图
复焉非心目两至议未有能定者然而处乎闸者不悉
则此之举顾若为彼之地举置之不常厥亦有由也哉
元德于是乎盖得之他日至清江浦视其堰与闸于仪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2a 页 WYG1258-0533a.png
真同欤异欤必有所以辨而处之者病夫亦愿闻焉
   题故人书劄卷
丙戌岁五月酷热再越旬未已某居侍养堂西偏静坐
对水石簋不敢有所事事偶检旧箧得数十年以来所
蒙于士夫君子简劄凡数百通遂命表贴于壁周旋观
览畴昔之谊恻然感之凡所规戒不敢不承所奖与者
愧莫能当也既而命工装束成卷分为四类凡若干轴
盖师尊官长为前辈行者若干人同年同官同事为辈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2b 页 WYG1258-0533b.png
行者若干人门生故吏为后辈行者若干人通家子弟
乡里晚进又若干人各以爵号字行标于卷首他日每
至山中精舍则携三数卷与邻僧野老共观之庶几故
人犹在目中无存亡离合今昔远迩之间也不亦一快
矣哉
   跋陆放翁诗卷
予读放翁晨起诗至馀年亦自惜未忍付酒杯之句心
盖戚戚焉乌乎年不我与久矣有我与者尤当为年惜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3a 页 WYG1258-0533c.png
之不然惜年何为他日读放翁传亦云是卷为徐陶陆
氏家藏今收者光远
   跋先师西涯公石刻华山图歌卷
吾友夏如山既刻我文正公先生所书华山图歌于石
复自湖南以墨本来属某志之未及志而其人持去江
行遇盗失焉如山惜之甚则以石本来属志如初始吾
事先生见先生握管而运肘以挥也以为与知其妙也
退见墨本辄易视之况石本乎今先生不可作矣墨本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3b 页 WYG1258-0533d.png
在天地间又亡其一矣于是乎始知石本之重也传曰
虽无老成人犹有典刑又曰礼失而求之野野而可求
安得典刑如此歌之有石本乎某是以重叹之
   跋沈大理草书
汝明吾祖母赠淑人杨氏之父尚朴公字也公嫡出惟
吾祖母一人故择而归吾祖赠都御史三益府君其嫡
出亦惟吾父赠都御史纯和府君一人吾祖既卒吾父
继之越八年淑人亦弃孤孙追惟外氏之德世不能忘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4a 页 WYG1258-0534a.png
常以公之手泽无所于睹为恨近过公诸孙蒙乃得见
沈云间草书有称公字者某乌得无情哉乞而藏诸时
展焉以永吾思固亦吾之分也
   跋颜鲁公帖
此帖其鲁公真迹乎吾尝见坐位帖石本其笔势与此
正类而起笔收笔处尤非超妙入神者不能到然宋以
后名书家亦往往能拓之袁文清谓米海岳临坐位帖
猛厉奇伟不能无失于鲁公此帖于鲁公乃加圆活清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4b 页 WYG1258-0534b.png
润焉文清可起不知以为何如也吾友文蔚远寄来观
焚香再拜连临数纸书而归之如其题首以俟君子
   跋尤氏世谱后
吾尝入五贤祠见遂初先生尤公之主为之起敬及观
邑志见游来山有遂初之墓为之兴叹今俸也持其世
谱来谒得一读之为之生感于乎族以谱传世以人守
尤之后能无意乎
   跋岳峰卷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5a 页 WYG1258-0534c.png
观藩省之岳峰者当观诸谏垣观諌垣之岳峰者当观
诸野寺野寺尚其志谏垣尚其言藩省尚其政政止于
斯而已乎吾将通观之
   跋潘氏所藏倪云林画
潘松泉愈倪云林之子之疾云林写梧竹草亭图并题
诗以赠之越四十年王中书友石见而赏焉谓其运意
入妙品题识之馀追想不已前辈风流固如此哉继芳
松泉之玄孙也请志于予继芳徒知松泉之名以云林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5b 页 WYG1258-0534d.png
之图而重云林之图以友石之赏而重而不知予之言
未足为诸公轻重也汲汲于志无乃惑欤松泉妙于医
云林高于隐友石贤于介其所以为重者固于是乎在
   跋碧山吟社诗卷
碧山吟社吾邑之盛事也其地在慧山之麓若冰洞之
前黄公涧之上陆子泉之右谓之名胜其时在成化之
末弘治之初谓之全盛谓之承平其人皆一时隐君子
为修敬秦翁景旸为竹石陆翁懋成为梅庵高翁惟清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6a 页 WYG1258-0535a.png
为逊庵陈翁天泽为杏轩黄翁公禄为听玉杨翁叔理
为絅庵李翁舜明为玉溪陈翁行之为北野施翁彦清
为玉林潘翁继芳谓之文雅谓之耆俊而秋林陈公进
之归自工部冰壑盛公时望归自都台中斋秦公廷韶
归自江藩亦时时一至不在常数其会则惟论诗诗成
有燕肴核数盘饭一盂酒八九行而已于是三原王端
毅公方在抚院亦闻风而愿见焉其重如此盖如是者
若干年而修敬卒诸老相继沦谢今存者惟继芳一人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6b 页 WYG1258-0535b.png
能谈其事闻者犹歆慕之欲继之而莫能继也盖是时
修敬素有乡望且其为约甚严十人之外不参以俗客
虽盛暑祁寒必各以其服至不亵不散一会一诗必命
题必具藁若为课然者夫是以能久而继之难也今考
其年絅庵八十有六修敬八十有五逊庵八十有三竹
石八十有二梅庵七十有九杏轩七十有三听玉七十
有二玉溪六十有九北野六十有一皆可谓寿矣而玉
林今年八十有二康强如六十七十者其寿尚未可量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7a 页 WYG1258-0535c.png
也此卷为继芳所藏中亦有社外作者某于诸老皆及
见之比方仕于朝未能操几杖以从焉所谓歆慕之者
盖甚于人人辛巳岁大司徒秦公被召过家访我二泉
书院尝同至吟社徘徊久之今见此卷吾且老矣乌能
无情哉于是乎识
   五贤遗像木刻跋
正德辛巳某既刻先师文正公手书五贤事略于石其
真迹袭藏如故每一展阅辄叹石刻之不能得其妙也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7b 页 WYG1258-0535d.png
越五年丙戌吾堂寝火真迹遂毁幸存石刻不啻真迹
乃奉以藏诸家庙仍翻刻于木以便摸拓某病且衰矣
追念旧德能无重感乎是岁日长至门人邵某焚香三
肃识于容春精舍
   为刘鸿胪跋湛司成文卷
甘泉先生以道德为师其在南雍谢绝应酬文字某衰
病閒居见亦罕矣今于毅斋公处乃见所为家藏集序
者从容乎大篇磊落乎大书毅斋何以得此于甘泉哉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8a 页 WYG1258-0536a.png
甘泉谓致多之难予谓致多非难也致其所难致者是
谓难耳其甘泉之文之谓乎三复起敬识而归之
   恭书诰命碑阴
国朝推恩之典所以体孝而旌贤劝功也一品上及曾
祖二品三品及祖四品至七品及于父母虽著令攸存
皆惟其人乃称不然则歉不然则负有人心者宜于此
焉自知之臣宝庸陋初以成化甲辰进士承乏许州知
州越八年凡举于抚按者十有一章始擢户部员外郎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8b 页 WYG1258-0536b.png
视古循良邈不可望乃被诰赠我先臣溥为许州知州
封臣母过氏为太宜人拜命以来周旋部署历践藩臬
又越十有六年承乏都台之佐总漕中邦方勉图报称
未及数月内忤宄瑾久羁荐罚卒遣致仕家居瑾诛后
起废巡抚贵州寻迁户部侍郎又以诏恩赠我祖考臣
镐为右副都御史祖妣杨氏为淑人先臣加赠如祖而
臣母加封太淑人于是臣以母病请终养既蒙皇上俞
允且诏有司以礼存问会上三宫尊号进臣母太夫人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9a 页 WYG1258-0536c.png
服色顾臣之否德罔庸何以当此仰惟祖宗典法之隆
孝庙恩礼之厚毅皇帝覃布之勤皇上眷顾之重臣以
病子侍衰母既缺寸补复荷曲成履地戴天措躬无所
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忠则未效而叨冒上
施至于再三虽深愧惧如报称何兹营太淑人寿藏成
谨以再蒙诰词刻之丰碑树于神道与兹山永永无极
臣不佞敢拜手稽首识于下方
   书张山先茔碣后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9b 页 WYG1258-0536d.png
自我七世祖容春府君之葬于张山也于今几二百年
矣天顺以前我曾祖存一府君实任守视之责府君没
时宝生甫三岁又数年始闻于诸祖诸父一造而识焉
比为诸生举乡试岁乃一省及登进士历官中外旷不
省者十馀年旧木伐于族人殆尽至领臬藩归谒而伤之
乃补植如故乌乎容春之泽远矣冉泾之第既失而复
张山之墓亦既荒而修宝虽不肖不敢不勉然已晚矣
上视存一之志得无重愧乎岁己卯冬立石墓下以表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10a 页 WYG1258-0537a.png
神道追念先德泫然流涕于是乎书张山惠山之支峰
也其势南出至是而旋焉墓当旋处葬者凡六人为容
春府君其妣钱氏为六世祖谷祥府君其妣张氏为六
世叔祖谷祯府君为五世祖仲容府君盖郑太常雍言
撰惠山阡记云
   书太淑人墓碣左方
先都宪府君以士礼葬听松北原之六十年嘉靖壬午
冬十二月二日先母太淑人卒越明年癸未冬十月十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10b 页 WYG1258-0537b.png
日葬绣岭之原去北原二百十有六步而间二垣先是
三年卜寿藏于斯也实惟府君兆偪于邻之故或议迁
合以体魄既安弗敢从也爰遵太淑人治命以大夫礼
棺而衣冠卜日告府君于北原奉迎以如绣岭比葬合
焉岭首上右传曰魂气无不之也于彼乎祖于此乎配
密迩周旋将自今乎神道之门题以府君而碣之题亦
先焉达太淑人之志也乌乎宝不孝岂得已哉知礼君
子有罪我者其敢辞诸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11a 页 WYG1258-0537c.png
   书陈静斋新定周易古文音义后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辞其一也而所以为辞者三曰文
也音也义也义之不明而能谈易者寡矣文而或误则
弗便于览观音而或讹则弗便于诵习览观诵习之弗
便亦讲义之累也静斋先生读易而有自得之妙是以
参伍考订旁求诸家而定于独见于文于音于义刋正
近本一复于古非稽古精深大有造诣其何以与于此
哉虽然有古人之目而后能知古之文有古人之耳而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11b 页 WYG1258-0537d.png
后能知古之音有古人之心而后能知古之义先生所
望于今之学者至矣愚不敏虽老矣尚有假年之心焉
敬睹新编能无跃然者乎
   书宛丘陈氏谱
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郡邑之有志国有人焉而史重
郡邑有人焉而志重族无人焉谱虽不作可也即作之
亦奚以为重哉吾锡陈氏世儒也系出陈之宛丘居吾
常者若干世矣在宋有宝章公炤以死节称在胜国有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12a 页 WYG1258-0538a.png
国史公显曾以文学称或以称其孝皆天下士也入国
朝以来若休休居士伯雨若静庵尚简逊庵天泽皆不
求闻达而教授乡里盖国士也下是群从皆敦诗习礼
不失为乡士以言乎族可以称有人焉谱乌乎不作哉
作之者谁曰伯雨既而续之者训也予爱其儒之克世
足以为族重也读其谱为书其端而归之
   请太淑人贞节碑文于少傅守溪王公状
封太淑人吾母过氏无锡黄藻里人宋宗室徐王郡马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12b 页 WYG1258-0538b.png
孟玉若干世孙隐德相承至于我外祖时明翁娶于周
泾周氏而生吾母于女行为季慈惠温良共俭详雅年
十九归我先考赠奉直大夫许州知州加通议大夫都
察院右副都御史纯和府君讳溥字惟渊明年生宝又
三年先君不幸病卒时吾母年二十二宝方三岁母保
护惟谨既除丧诸父有利吾产者百方震凌将夺之节
母不为变既而分产争取金帛奇玩母独取先曾祖存
一府君手校先世遗书千馀卷昌言曰吾冢妇也此书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13a 页 WYG1258-0538c.png
当与吾儿读之袭而庋之床顶于是宝六岁母告吾祖
母杨淑人礼聘吾妻今淑人顾然以爱故尚未令就外
傅宝九岁始延里师七十三翁王先生俾授句读继遣
从陈俞二先生受经学寻游邑庠比宝二十一中应天乡
试试春官不利卒业太学凡数年间母鬻旧产暨诸服
饰共给殆尽宝二十五得进士明年授许州知州迎母就
养封太宜人历升户部员外郎郎中江西提学按察副
使浙江按察使右布政使湖广左布政使都察院右副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13b 页 WYG1258-0538d.png
都御史总督漕运领镇淮安母自四十六至七十凡二
十五年皆就养时宝以逆瑾属劾平江不听矫诏勒致
仕家居越数月起巡抚贵州勉奉母以行至长沙有户
部侍郎之召而还于是母年七十一病衰不能就养矣
再疏请终养未许宝至京师数月又再请终养诏许省
视抵家三月又请诏许侍养于是以诏例诰进今号又
八年宝进南京礼部尚书疏辞逾年未报吏部以请得
先帝俞旨越三月今上即祚复诏起用疏辞许之且命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14a 页 WYG1258-0539a.png
有司以礼存问于是母年八十有一惟吾母太淑人贞
心保孤壮老安节如一日例以先封未被旌典先是封
太淑人之诰有矧予风纪之臣上有贞节之母之语大
哉皇言所以旌吾母宜无大于是者盖尝作奉诏侍养
之堂于家称诰词而记之兹者仰荷殊典荣宠至极于
诰词有光焉拟请于有道君子作贞节母之碑刻之贞
珉奉扬我圣天子之德意于家于邦永永无疆惟先生
乡邦先达道德文章海内宗师如斯碑者不于公请而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14b 页 WYG1258-0539b.png
于谁哉某也朝夕母侧不敢远离而病艰起居只尺之
书不腆之币谨属诸姻友华邦特诣山中旧第私于下
执事者宝不敏误辱执事与进久矣于是请也或者其
无距乎敢布腹心谨状不宣
   再请先考赠都御史府君神道碑铭于少师石
   斋杨公事状
先考讳溥字惟渊吾先祖三益府君之冢子也于吾曾
祖存一府君为冢孙母杨氏生二十年而娶吾母今封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15a 页 WYG1258-0539c.png
太淑人过氏越三年以疾卒年二十三而已先君孝友
谦慎从里师诵习孝经小学论孟诸书皆能通其大意
以父祖在凡百家事未敢自遂观其志者知为端人也
其卒也乡先生李舜明题其铭旌曰纯和生今祠堂主
用之时宝才三岁越十八年成化庚子宝举于乡又越
三年甲辰宝得进士官许州知州先君诰赠如宝官阶
奉直大夫既宝累擢户部员外郎郎中江西提学按察
副使浙江按察使右布政使湖广左布政使都察院右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15b 页 WYG1258-0539d.png
副都御史总督漕运致仕再起为户部侍郎先君以诏
恩赠右副都御史阶通议大夫及宝进今官既病而愈
始得焚黄于庙惟生我之德昊天罔极童子无知音容
笑语虽得之老母亦不能详且切矣呜呼痛哉昔在壬
申某请养东归尝具事行以墓表之文请于下执事比
蒙不弃赐之允诺继以国事方殷不敢私渎近托秦亚
卿乘间申请承犹记忆用是敢致下忱倘蒙终念惠以
神道碑铭永为泉壤之光不胜感幸之至其家世大略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16a 页 WYG1258-0540a.png
具太师李文正公容春精舍记及今大学士熊峰石公
所撰先祖碑文今节录别楮惟并览而少采焉存一府
君尝受学于周正言士衡先生得春秋之指诸经子史
多所淹贯称乡先生故特举之临书无任悚息谨状
   叙庐山景画
予八九岁时从诸伯叔父谒墓听松庵辄访王中书所
寓别室见所谓庐山画壁者习闻叹羡之言而未见其
妙比弱冠领乡荐始知赏识而壁燬于火矣会试东归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16b 页 WYG1258-0540b.png
有莫能再见之恨越二十年提学江西往来庐山下追
忆画壁如在梦中益重畴昔之感又十年以户侍请
告归卧病冉泾客以是图见贻予披玩之画壁宛然不
忍释手乌乎中书之笔不可复见矣得见是图亦可矣
抑是图作者不知何人意其在中书之前乎中书画品
妙一时见而爱之且欲求胜焉兴致所到经营摸拟有
不能己者耳不然何其峰峦林麓亭台人物洪纤曲折
无一不似也昔之人作事必有所本观乎小可以知其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17a 页 WYG1258-0540c.png
大矣予于是重有感焉遂志于下方或曰此盛子昭氏
笔也
   叙竹茶垆
洪武壬午春友石公以病目寓惠山听松庵目愈图庐
山于秋涛轩壁其友潘克诚氏往观之于是有竹工自
湖州至庵僧性海与友石以古制命为茶垆友石有诗
咏之一时诸名公继作成卷永乐初性海住虎丘留以
为克诚别盖在潘氏者六十馀年成化间杨谟孟贤见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17b 页 WYG1258-0540d.png
而爱之抚玩不已潘之孙某者慨然曰此岂珍于昌黎
之画而吾独不能归诸好者乎乃以畀孟贤孟贤卒之
三年秦方伯廷韶以郡守报政还自武昌遂为僧撰疏
语白诸孟贤之兄孟敬取而归焉吾闻诸吾母姨之夫
东耕翁云
   形叙
是山也为九龙第三峰昔人谓之绣岭其发原盖远就
其近而观之首垂玄武而委脉于坤是谓金水行龙耸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18a 页 WYG1258-0541a.png
如流如凡三数起伏迤逦至丁北转下行又三数起伏
乃穴是谓丁山癸向左盻龙翔右顾虎伏两峰夹涧流
界左右然以金微且浅法宜即窝之弦而兆焉其堂则
䄄敷席展众山斯止诸水来会蓄潴回抱其案则数峰
丽秀若拱若献近远前列是非所谓内闭五行外藏八
风者乎于斯焉兆唯世德君子乎宜山人熊鳌云
   筮述
正德辛巳月建己酉日在癸亥某以王山长宗元筮太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18b 页 WYG1258-0541b.png
夫人寿藏于绣岭之冈于是诸山人杂相者一年矣中
冈有栀一树爰以为准筮其右若干步所遇既济宗元
曰不吉某曰墓欲久远而以乱终可乎筮其左若干步
所遇观宗元曰是差胜某曰四阴逼阳几于剥矣其愈
几何筮其左若干步所遇睽宗元曰睽离不可用也某
曰此大事小事之吉其何可当之乃筮其右稍下若干
步所遇需其辞曰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某曰止兆
其在斯乎此吾先世之祉也太夫人之德也吾舍是何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19a 页 WYG1258-0541c.png
之焉且四占皆静合于坤德需有俟之道焉于寿藏为
称神告我矣宗元曰然某遂再拜以奉筮辞
   叙筮
己卯六月江西变起警及于江之南史以周易筮之遇
观之坤曰无咎客诘之对曰风行地上虚而有声或将
靡焉然巽木也坤土也时云秋矣木克于金实落材亡
同复于土且有黄裳之象焉虽野战皆血而土无分裂
观之坤亦坤之观五君位也君位在德德曰好生一念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19b 页 WYG1258-0541d.png
动天而况于人乎故曰君子旡咎君子有不在位者上
是也事无与焉咎将焉生故又曰君子旡咎
   叙萱萎事
予得告而归植萱于容春轩前岁辄滋长至百馀本五
六月间其花最盛观者称焉癸未春予居太淑人忧见
萱之初茁也戚然有人亡之叹欲拔去之未果至四月
之闰则枯死过半其未死者亦萎黄憔瘁不茎不蕊乌
乎异哉其知予心哉或曰久亢故耳数年间亢亦屡矣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20a 页 WYG1258-0542a.png
而未尝死也且并植者不止此此以亢死他卉则谓之
何有知无知重伤予心欲歌而不能成音故笔之简
   叙陈长史事
天台陈完以乡举任泾县教谕尝与同寮及诸生分膳
夫银内一人多银一钱已去矣既而少者来告完曰多
在此遂封一钱与之其人曰多者在某人皆知之先生
本不多今以与某某安敢受完曰吾实偶多汝若不受
盍弃诸水乎遂弃诸泾县官送百金来修学完询其所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20b 页 WYG1258-0542b.png
由来知为赃罚遂却之其辞曰吾圣人有灵决不欲以
此物修其宫况庙学亦不大坏不修可也卒返之于时
士论咸服凡诸生家有讼不之有司但至明伦堂一白
得完一言皆服而退后以风宪召擢国子博士终河南
某府长史
   叙内承运库进银事
弘治己未予为户部广西司郎中尚书太原周文端公
以内库缺珍珠请行广东镇巡官采取免差内臣仍拟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21a 页 WYG1258-0542c.png
于太仓库进银二十万备买办上从之予以初主是议
率主事六人送入左顺门内库人设木阑秤阅太监龙
寿视库人从事焉事毕库人出皆搜检于栏口寿出亦
如之至予等六人出则不搜检予问诸库人对曰此旧
制也凡文官不搜检予退而语诸同官曰朝廷待文官
至矣我辈而诬上行私黩于货利者不亦自负以负朝
廷哉
   帝王官家天下论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21b 页 WYG1258-0542d.png
古也有志二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曷为谓之官也传
诸贤而不传诸子也曷为谓之家也传诸子而不传诸
贤也曷不谓之子天下乎有子则世焉无子则及焉要
之不出乎家而已矣不必必归诸子故也官天下者公
于一世而不必于一家家天下者公于一家而不必于
一身此二帝三王之道所以为盛也父没子继亲受之
命此事之常无庸论者乃若兄终弟及以兄道命之乎
以君道命之也君道即父道也以君道命之则弟以臣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22a 页 WYG1258-0543a.png
道承之以父道命之则弟以子道承之而弟道固在其
中矣以一身具三道焉曷为为之后而不遂为之子也
昭昭穆穆有定分焉故也况为之后而子焉者为其嗣
之绝也今也有万世之庙则有万世之祀其宗也固时
享之其祧也亦岁祫之其为有后孰大于是而必为之
子乎且君之及也必以嫡宗之继也必以支以支而及
非及也以嫡而继非继也是以宗法自诸侯别子始有
之然则礼传所谓诸侯及其太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22b 页 WYG1258-0543b.png
自出者何也明其统之尊也故宗虽不及于天子诸侯
而统不能不系之也夫是谓之正统夫既后正统矣则
于所生何以不得顾也夫既后正统矣则正统在我以
正统而复承小宗可乎然则名何为而不可易也孔子
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
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民无所措手足是故名
虽不可易而正统之尊固不可干也是故正统之祭之
庙不敢与也正统之荐之祠不敢入也无已而为之别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23a 页 WYG1258-0543c.png
室侧焉而不敢并也孟子曰诸侯之礼吾未学也况天
子之礼乎是故名当称则称之道当隆则隆之分当严
则严之礼也然则名之当称固知之矣所谓道当隆则
隆之者何居以伯父而有祖之道者也所谓分当严则
严之者何居以伯父而有君之道者也然则何以隆之
何以严之亦曰别嫌明微于庙庭飨祀之时敦孝起敬
于宫闱省谒之际无所不用其诚而已矣
   论古今书劄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23b 页 WYG1258-0543d.png
古人书劄必自手出今之世始有代写者非官冗则病
不能执笔耳然因此二者遂因循以为常盖恶劳好逸
人之大情不甚相远故也仆自为藩臬入台省东归而
病不亲翰墨者馀十年或以为俗或以为简皆未得吾
情独以为懒者得之若吾同年徐兴之每作一柬必用
官印连作三数纸择一纸用之计人得之必装潢为卷
为册以传不朽此其意与吾意又大相反吾老矣俗与
简岂可令人常加我哉丧毕之日亦将亲弄笔墨如古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24a 页 WYG1258-0544a.png
人故事但荒词拙翰重识者之笑是又不能不自顾也
溽暑坐斋中聊试此与知己商之
   珠玑两弟字说
珠照十二乘者魏人誇之君子以为弗四臣若也臣以
亮治珠可无臣不可无谓臣为珠其天下之真珠矣是
故珠字曰臣唐虞设玑以象天天之有政与人无异而
恒垂以示人观玑以恊天玑之所在政之所在也是故
玑字曰政于乎充为臣之节以叙群伦是亦为臣端为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24b 页 WYG1258-0544b.png
政之本以酬庶物是亦为政是故臣曰国臣政曰国政
夫岂远哉
   乐易说
夫易何为者也夫易以言乎地则险之对也出乎易则
入于险矣以言乎事则难之反也出乎易则入乎难矣
吾闻君子务远且大者而先难后获夫易则何乐之有
易曰乾以易知易知则可久可久则贤人之德中庸尚
居易俟命孟子恶在易求难舍易不居而惟难之求吾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25a 页 WYG1258-0544c.png
恐日行乎险途非顺受之正矣进退狼狈天下之远且
大者将曷从而求之哉况一意先难探赜从危用力于
不可为之地而无从容自得之益如后获何是故夫易
君子居之然非知之则莫之能焉知而不乐犹未知也
是故夫易君子乐之故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惟其乐之至是以居之安惟其居之安是
以有所不存存之必专有所不行行之必果故曰亲其
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此所谓远且大者也所谓后获者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25b 页 WYG1258-0544d.png
也吾姻弟秦君国和自号乐易其知此道矣或谓国和
之先大父诰封武昌公自号修敬君子称其得持身之
道其先君诏旌孝子公自号养恬君子称其得治心之
道国和乃不是之务乎国和通经学古既有所得矣其
于儒先所谓入道莫如敬养心莫善于寡欲者亦既闻
且佩之矣其意必以为易虽非敬而易者敬之基易虽
非恬而易者恬之地苟舍此不务而入乎险难则憧憧
往来儳焉如不终日夫敬也虽欲修之乌得而脩之左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26a 页 WYG1258-0545a.png
右维谷冰履渊涉忧虞且至夫恬也虽欲养之乌得而
养之惟易也故静静则敬可脩惟易也故安安则恬可
养以是持身以是治心圣贤之典祖父之训于是乎在
是乐也以国和观之盖天下之至乐也故择不处仁君
子以为不智不居易者其谓之何或谓国和举于乡歌
鹿鸣而贡于天子会天下士试于春官将登廷而奉大
对以其所学被诸四海一举不利至于再礼也再举不
利至于三礼也三举不利至于不一举而期必得焉亦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26b 页 WYG1258-0545b.png
礼也今自丁丑越庚辰癸未至今丙戌皆辞劝驾而不
行何居前是问之则称曰吾父耋矣今也问之则称曰
吾母之年犹吾父也而病且久矣彼天下之就试者夫
独无亲乎故有谓之固者亦有谓之异者乐易者固如
是乎虽然予于是乎知国和之真能乐夫易矣夫有亲
而受子之养天下之达道也矧乎耋老衰病如国和之
父母者而可远游乎国和一身致用虽急而于亲也朝
不虞夕固不能须臾离也若是而违众独留于家其迹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27a 页 WYG1258-0545c.png
似矫其行似勉而其道则出于易矣不然忍心强出万
冀一得而以荣亲为辞纵得之冒险犯难不亦甚乎而
况未必得乎而孰谓夫乐易者为之哉盖予尝论国和
者如此而未以语人今岁在乙酉国和初生丙戌之辰
届矣其子四人曰淮曰漳曰瀚曰涵者并游庠序而学
有声焉者也兹欲称觞以庆焉而问辞于予予谓之曰
辞莫大于颂颂莫大于德德莫大于实实莫大于义义
莫大乎辨请以吾所论者致之何如四子者再拜曰先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27b 页 WYG1258-0545d.png
生之言足以寿吾亲矣又再拜奉简请书以归
   二雨辩(邵子闵雨斋居偶闻王生/言叹知之晚也作二雨辩)
云兴于山勃然满盈既蕴而隆以雨者山云之雨也谓
之河雨云兴于海倏然弥漫既翕而盛以雨者海云之
雨也谓之潮雨海云之雨乘风以行雷鸣则止山云之
雨挟雷以动风吹则散此其大凡也海雨夏少而秋多
山雨夏多而秋少亦各宜之易是为变而无雷大矣天
台王子春云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28a 页 WYG1258-0546a.png
   避客对
正德己卯宝幸及始生甲子有庆客至将避之客曰何
哉子所以避者宝拜手曰宝所以避者有三太淑人在
堂宝不敢言老不敢言老则不敢言庆一也凡庆始于
子孙宝未有子太淑人方忧之举觞之际能无动心乎
且夫客皆爱宝者也庆毕而出必继之以叹叹以终庆
则如勿庆二也礼尚往来宝病躯不能与庆吊者七年
矣受而不答可乎三也子以为何如客曰然客退遂书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28b 页 WYG1258-0546b.png
之简以告他客
   对问建塔者
锡山建塔或问邵子曰建塔可乎曰可或曰不建塔可
乎曰可或曰子邑之望也塔建不建子皆曰可何居曰
今之为建塔之说者曰大拜也曰大魁也以大拜则吾
官近焉吾而曰建人将谓吾有大拜之望尔也以大魁
则吾无子焉吾而曰不建人将谓吾无大魁之望吾是
以皆无与焉或曰昔范文正公舍其南园以益学宫曰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29a 页 WYG1258-0546c.png
说者谓兹地当世出宰相与其私于一家不若公于一
郡子独无是心乎何见之小也曰范公何人也其心胸
德量何如也其言固由衷也吾视范公殆不能为之执
鞭独于建塔则曰吾效范公得无自欺而欺人乎是以
不敢也问者退遂书于册
   对客语
某居太淑人之丧有劝乞葬或乞祭不自乞请于郡县
抚巡可也者对曰何敢某居官无状不必言言劳则副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29b 页 WYG1258-0546d.png
都御史左右侍郎两任三品仅十有七月耳不应著令
非令而乞若吾亲何且某病不能起拜计阕服后即有
任使必辞今岁乞恩明岁辞官在朋友且不可况君上
乎此某所以不敢也劝者退辄书之
   对客閒谈
汴城相国寺宋故刹也今岿然灵光者惟佛殿九间甚
钜且工有无木不雕无石不刻之称故老传闻宋以京
师无他形胜特为此以观远人僧每对客辄言之予在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30a 页 WYG1258-0547a.png
许时三有事于场屋皆寓寺中尝戏谓同年许昌言曰
此寺寂寥久矣惟以一殿骄人耳昌言笑谓此语甚奇
又转语客以资谈谑吾惠山之泉本以清冽名天下今
或欲邀贵客辄以饮泉为辞留连终日以长声势如谓
吾邑徒以一泉媚人不亦可乎予语山僧屡矣惜不能
如昌言之领解耳虽然亦无使佳客闻之以重吾泉之
累也
   对唁者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30b 页 WYG1258-0547b.png
某衰病且老矣而乃罹此灾变是天以警我抑以进吾
德也德莫大于义利之辨辨莫先于辞受之际苟辞受
以义而不以利视平生无改焉则吾德之进于是乎在
若曰吾无室矣无衣服矣无器用矣不问可否至则受
之不亦愧吾平生乎是天以成吾而吾自败之也某虽
衰病且老矣敢不自励哉敢不自励哉三月前吾无上
事因暇而叙吾平生辞受之节作辞馈志是殆若有谶
焉其藁尚存今录于左与爱我君子者观之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31a 页 WYG1258-0547c.png
   慕阙里言
嗟乎阙里之不得谒也岂非平生之缺典哉初会试再
北上以力弗赡固不必论抑有他日之望焉及举进士
领许州东归省太淑人急未能往也比自户部出提学
江西奉太淑人同行至济上水溢坏舟又未能往及为
都御史督漕朝京师当逆瑾用事时致仕东归又未能
往再起请归养寇满齐鲁之间又未能往瞻望蒙峄万
古之思于是乎切至今数年梦寐犹不忘也偶见黄岩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31b 页 WYG1258-0547d.png
钟生言近与陈中丞文鸣谒阙里而还有馀感焉然老
矣虽甚慊其可追乎
   观泉杂言
予初得泉于海天亭后石壁之下略加浚焉视其洼日
长一寸予喜焉为长渠深池复窍其坎湍以节宣之意
其源源不已也不知寸寸积之数日而满满而泻之数
刻遂尽渠绝池涸无所于继既乃即其洼之上石稍平
处凿为圆穴径三寸围九寸深五寸于是其穴常盈如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32a 页 WYG1258-0548a.png
水精之在盘也乌乎昔之规近乎大受今之规近乎小
知小而局则漏大而虚则荒舍小而图大未有能副者
也虽然盍亦求其源乎故曰涓涓不绝将成江河惩漏
而戒荒吾于一物得二义焉
   拟命使存问仪注
先期二日戒洒扫薰芗告于家庙戒司宾(以宝一人祗/承君命敬不)
(在宾恐有/疏慢故)先期一日设香案于侍养之堂中设臣宝候
立位于东阶下拜位于中庭听存问位于香案前设燕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32b 页 WYG1258-0548b.png
命使席于容春精舍本日早臣宝公服执笏候于门外
命使将至出迓于里门东臣宝随命物入敬视陈设毕
退立于阶位西向引赞导使者入从中阶升堂立于香
案东北西南向赞者从之通赞唱行存问礼引赞唱诣
拜位导臣宝至通赞唱四拜引赞唱诣听存问位导臣
宝升自东阶至引赞唱跪使者致词曰圣天子以太淑
人病体未安先生累乞终养孝诚恳切有诏着有司以
礼存问某等敬致兹休命臣宝敬对曰臣母老病臣乞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33a 页 WYG1258-0548c.png
终养何敢希天之宠今者钦蒙圣恩诏赐礼问臣母子
不胜感戴之至引赞唱叩头三叩头毕引赞唱复位导
臣宝自西阶降至引赞唱诣拜位通赞唱四拜唱礼毕
引赞导使者出臣宝随送至门外拜叩头使者不顾司
宾邀入精舍臣宝入敬收礼物告于太淑人毕乃至精
舍陪燕越明日熟其腥荐于家庙辛巳十一月二十日
知府臣王教来致命用之二十一日知县臣畅华来致
命同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33b 页 WYG1258-0548d.png
   三世傅母冢碣
三世傅母孰谓谓先祖妣赠淑人杨氏之媵俞也何以
称乎三世也杨淑人既生吾先考赠都宪府君吾祖考
赠都宪府君乃命俞傅之及先考娶吾先妣过太淑人
宝生三年而孤太淑人请于杨淑人又以傅命俞及某
冠有室顾淑人生二男三女以傅请于太淑人太淑人
属俞如杨淑人之故二男不幸继殇三女有家皆方懋
妇事俞盖有功焉凡历三世寿八十有四贞肃慈良一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34a 页 WYG1258-0549a.png
德终始无愧古所谓傅母者云是之称尔母病于淮安
漕府比某致仕奉而东归卒于小寝踰月以葬于斯适
当今卜太淑人寿藏隧道之左位置惟允俞葬正德庚
午四月十二日某为之志越十有四年太淑人葬于是
乎碣凡志所书者不书
   五世守僧庐碑
永乐初我高伯祖伯完暨我高祖叔安二府君卜葬我
五世祖试知州府君配马宜人于惠山听松庵之北原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34b 页 WYG1258-0549b.png
也庵僧普真及其徒怀祖实以地归之既葬遂属之守
高祖而下昭穆叙葬至于今凡四世百三十馀年矣乃
今卜我先妣太淑人之兆于庵益迩僧宗烨惠灯惠文
归地且守如先世故事惟昔以士今以大夫式廓益增
岁事益殷乃以赙布之馀买田十亩归之申劝勤事三
人者于性海为七传继之者圆金方益圆觉其徒也田
为直白金三十两契皆有副与僧自今至于世世我后
人无敢言取僧亦无敢言鬻其胥顾兹碑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35a 页 WYG1258-0549c.png
   跋云山别意图卷
右吾邑诸先辈为郡推姚景衡初贡时赠也盖一时名
胜皆在焉其诸孙希远偶因莫如山言得于吴鹰扬所
遂装饰如故而请观于予时如山与潘继芳皆在坐继
芳人言其字若别号以及履历盖不知者无几相与仰
叹者久之乌乎一乡之士作于先者盛矣其间有天下
士乎是在尚论者宝晚进也仰止之馀辄书其末
 
容春堂集 续集卷九 第 35b 页 WYG1258-0549d.png
 
 
 
 
 
 
 
 容春堂续集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