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1a 页 WYG1258-029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容春堂后集卷六     明 邵宝 撰
  碣(一/首)石表(记一首/铭一首)俟归铭(一/首)塔铭(一/首)墓碣铭(二/首)
   李府君碣
正德丙寅予自江西提学按察两浙前兰溪教谕武缘
李璧以父忧服阕复除仁和持东山公手书见予里第
予进与坐语璧起再拜泣出所为父志铭以墓表请予
感而诺之今八年矣至是璧同考应天还道锡山乃申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1b 页 WYG1258-0296d.png
请焉时予得请侍养有疾初愈例谢文字独念璧敏而
好古常病乡射仪节未备又以诗有燕飨通用之乐而
无其声谱爰自考定皆成书可诵此非俗学之士所肯
为者卓哉乎璧之志也有子如此而可不知其父哉乃
为叙论俾归篆于碣其文曰府君讳芳字廷泽姓李氏
世为广西南宁武缘人曾祖回住祖庆祥父贵荣皆不
仕贵荣有士行晦迹民间邑令祁阳窦道源用古力田
有行义者礼礼之访以民事府君生有美质尝受经于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2a 页 WYG1258-0297a.png
外舅曾氏年四十而力窘于赡始应都司辟为承差成
化末授潮阳北山驿丞七年以疾告归归九年卒年六
十一子二人长瓘次即璧以进士乙榜授今官其葬也
在邑东五凤村让田岭之原廷泽性孝尝自远归见父
有病容牵衣为孺子泣不止见者色动及翁卒哀毁逾
礼邑俗尚火葬薄棺无椁比屋皆然或谓廷泽盍从俗
乎廷泽哭而作曰吾忍哉吾焚吾亲也吾无室庐耶吾
葬吾亲忍不以椁也岂不量力固当勉之耳于是为棺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2b 页 WYG1258-0297b.png
若干寸又为之椁躬辇石负炭卜地营圹以襄事焉平
居谨言慎行严于斋疾遇诸天变必焚香坐省良久乃
复当少壮时尚论古人见非力不食者慕之爰即隙地
数亩为圃杂植果茗旦暮躬治焉倦则休于松下哦古
人诗取酒独酌微醉则已论者谓有古人风致云于乎
武缘尚火葬其来久矣廷泽生长于斯独变而之礼盖
资富者犹难之而况空乏者乎事出于识成于志识及
而志从之俗固不能胜焉若廷泽者使其长一郡邑其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3a 页 WYG1258-0297c.png
于民俗当有所补而仅止乎是是固可恨论人者往往
惟位之高下将可乎哉
   邹室成氏坟前石表记
徐塘邹君汉阳葬其室成氏于唐墓祖茔之次户部郎
中钱君世恩既为之铭复谓坟前有表而缺焉无文无
以彰其贤也乃属其从子谏为状以其孤某来请成之
先本淮阳人宋南渡时来居无锡开化乡自是数世乡
称善族国朝正统间有曰元中者生子曰秩字景高自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3b 页 WYG1258-0297d.png
邑庠贡而升诸太学官永康县丞其子曰珏字世美为
邑诸生娶吴太仆永贞之女久未有子有女子子一人
成是也成生四岁而吴没七岁而世美没祖母应闵其
孤也择而得汉阳遂许妻焉年十六馆之于室居无何
成顾汉阳曰子事父母妇事舅姑人之恒道也易是为
异然而有不得已者吾姑家居于乡伯氏诸姒事之舅
役于公城居为多汝以子职侍吾将佐焉而亦弗失吾
祖母之依君以为何如汉阳曰然乃脱簪珥助汉阳作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4a 页 WYG1258-0298a.png
室自馆徙居之其于姑钱日馈以仆旬问以媵时省以
躬久之诸子且长成乃复佐汉阳治乡第以归或请其
故曰市习成靡乡习成朴吾斯为吾子计耳姑没后数
年舅亦没成两佐治丧皆谨于是应在馈问省如于其
姑既葬则别室祠之父母与焉曰吾祖母所以馆甥我
者为吾亲之不食也吾父母不于吾祠将谁祠诸乌乎
推父母之爱于舅姑则迩室以养反舅姑之爱于父母
则别祠以荐出于情而权于义得礼之变焉此其天资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4b 页 WYG1258-0298b.png
固有过于寻常者哉邹为锡望族其先出宋忠公浩之
弟泂盖十有三世而至用章长子曰鹏字图南尝任临
江推官其季即汉阳其名鹍称克家子例授苏州卫指
挥佥事乡之人谓成不愧邹氏之妇吾观诸其大而知
舆言之允也于是乎书他若称慈称惠于族姻者多矣
以有志铭故不书谏汉阳仲兄某之子其行已慎而义
其为状盖不诬云
   故杨秋林配陈氏墓前石表铭(有序/)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5a 页 WYG1258-0298c.png
秋林杨君卒葬龙山石埠之原越若干年正德丁卯某
月某日其配陈卒又七年其从子蒙以其嗣孙冲葬焉
于是秋林墓地病于水乃卜迁而南凡百步许合葬如
礼题名之碣不书孺人礼也蒙恐贞德弗昭复树石表
墓前奉陈从弟用济状介秋林友玉林潘君来请铭之
某祖母赠淑人秋林从女兄也秋林资富而务学居嚣
而习隐既冠有室犹劬书无倦充其志盖将以诗自名
时诸闾右方孜孜营利奢丽同流君独退然布素惟博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5b 页 WYG1258-0298d.png
购古书史图画庋阁一堂日坐其中披诵如诸生时从
乡先生长者请益焉诸老顾曰君吾友也皆忘其年而
与之交暇则古衣冠登山饮泉高歌李杜诸作声振林
壑望之如神仙中人盖其风度旷逸如此比卒年财二
十有八而已陈归秋林若干年产一男越岁而殇父母
舅姑及内外姻戚皆怜之既除丧誓死守节处一室三
十馀年纪纲诸仆各有分业用礼自卫严莫可犯卒年
五十九初以舅姑命立从子乾之子浚奉秋林祀后浚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6a 页 WYG1258-0299a.png
兄渭死则俾浚归后乾而立蒙子洵陈卒后三年洵又
死乃立冲冲洵弟也秋林讳谟字孟贤杨其氏世为无
锡望族父素庵讳霆母魏氏其卒为成化乙未陈居迩
杨氏而族望相埒世有诗书故工部员外郎葵庵先生
以词翰图绘妙一时者其伯父也父公益母许氏陈初
寡时年二十七越五十不改节于制当旌有司将有事
焉以死而止亦制也乌乎其命也夫虽然他日志郡邑
者将收之其亦有不朽者在则非制所拘也秋林诗长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6b 页 WYG1258-0299b.png
于律絅庵李先生评其得意处上逼大历才子惜其遗
藁今不复存而单章片词流落社中者后之人或能收
拾而传之乎葬之年为正德癸酉其月甲子其日甲申
铭曰乌乎秋林才而弗年昌其诗而未传妇节孔坚如
璧斯全后死及泉无愧厥天斯合斯迁有邱隆然石表
在前吊者视旃
   梅边潘翁俟归铭(有序/)
俟归铭者二泉居士邵某为梅边潘翁作也于是翁年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7a 页 WYG1258-0299c.png
九十矣而精力倍壮夫时徒步入九龙山中饮泉采药
见者异之初翁以医鸣于邑既乃谢去不事葛巾布衣
游缙绅间晚以高年应诏受冠带中庭有蜡梅一树相
传为其高祖手植迄今百数十年而岁华不衰翁爱而
培之予初举进士还因以梅边号翁且为之记故人遂
以称翁焉翁兄弟三人其仲继德先卒翁独与其季继
善居岁时奉先祀唯谨先世书画器玩必珍藏其先有
失去者力求复之世交之家岁时过从久而不渝论者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7b 页 WYG1258-0299d.png
谓有国初敦朴风成化丙午一疾几殆既起为诗自慰
卞郎中华伯陈方伯朝用诸公闻而和之自是以家事
属继善日习静自颐故其寿如此配王氏无出年三十
九以成化乙酉先卒越五年己丑葬开原乡祖茔之次
翁归将合焉翁名继贤字俊卿潘其氏也潘自宋以来
为锡族望高祖仁仲元无锡州医学教授曾祖克诚太
医院医士永乐中尝从文庙北巡至其祖韫辉医术益
精父时助世其业翁之望盖称其父云翁一日走告予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8a 页 WYG1258-0300a.png
曰古人谓死归脩身以俟之吾愧于是而窃慕焉子以
吾铭翁生洪熙乙巳闰七月十三日其归之年月日虚
其左方将书之铭曰老为逸民以年受服贞馨者梅比
我墙屋不厌尔生亦胡讳死升邱拟归铭者泉史
   惠山释知微子塔铭
惠山释圆显初号卧云晚岁予以吾儒言字之曰知微
子姓陈氏世居富安乡负表桥父淑母顾氏知微为其
次子幼有慧性每言欲为释有星士过之言如其志与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8b 页 WYG1258-0300b.png
群儿处见有捕鸟雀践虫蚁者辄蹙然曰微物亦命何
忍伤之父母异焉年若干遣入惠山寺南隐房礼虚庵
之徒元为弟子越四年成化丙戌上祠部给牒祝发归
遍究释典朝诵暮绎以虚庵为师时瑨觉义楚石方住
惠山高简自负诸僧鲜当其意一见知微辄以法器期
之虚庵因遣学于秦行义高梅庵二先生讲闻论孟大
义兼事吟咏于是虚庵年高倦勤事归知微以才僧称
弘治丁巳寺住持缺众举知微知微曰此虽小事进必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9a 页 WYG1258-0300c.png
以正故事有僧录檄无檄非正也遂走京师领檄而归
既五载复念曰士君子以知止为高况吾僧乎即谢事
归南隐既而以山志缺手搜诸旧迹质诸潘玉林莫南
沙二先生为书一编予为定著刋布所谓惠山记者是
也又为惠山集若干卷知微归以(阙/)
 距其生正统己巳七月十八日为寿若干其从释在
天顺癸未至是凡若干年知微徒一人曰明睿明睿徒
性纯性纯徒海深海深徒中定中定徒大会盖五传皆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9b 页 WYG1258-0300d.png
经知微指教予世墓山之听松庵往来山中因与知微
游及作精舍则更密迩而过从益数闻刘宋时有开山
僧名显者居华山精舍即南隐旧址今知微复之而名
适与同以彼法观岂所谓前后身者邪虚庵名觉性字
海中后楚石住山大夫士多与之游虚庵塔在南隐西
南白石坞之原知微塔又南若干步铭曰知微曷氏负
耒桥陈自宋迄今代有令人子慧自童薄商鄙农乃谢
父母释氏是从释氏言心亦复言性子乐闻之养慧于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10a 页 WYG1258-0301a.png
静名山名泉有师有友入侍出游望起于久言以吾书
能自求益知进知退壮劳老逸释墓为塔铭乃属吾吾
非退之子文畅徒吾弗能图
   承事郎浦君墓碣铭
正德丙子三月十有五日浦君均万忽病中风以卒于
是季子禾试于察院提学张侍御方称于众禾以君病
告归走五十里至家犹及未瞑然不能言矣君笃于教
子先一日得禾所试文喜而诵焉而遽至此予闻而伤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10b 页 WYG1258-0301b.png
之至是将葬其子榖等既得志于都太仆元敬复以碣
之石未有文也禾乃自述状及都志来请先六年庚午
予以都御史致仕还自漕台实始识君时予倡浚泉之
议方与诸士族籍而计赀君首以白金若干归董役者
既予再归而病闻君以重役将讼焉予语人曰无庸将
自济君闻之辄受役去君殆强于好义者哉志称君好
赴人之急尝系狱狱有商诬于盗无以自白将自尽君
止之出为言于官商既释欲以女归君君正色曰汝何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11a 页 WYG1258-0301c.png
见吾浅邪苏郡有掾死狱丧不能归其妻泣行于道君
见之罄所持钱数千畀焉邻家佣病死或将诬焉以要
重贿君曰是不可使逞力为辩之事遂寝岁饥劝分里
胥受赂滥及中人之家比至君乡君捽其首数之以其
贿而扰民词色俱厉里胥谢之道见暴尸君收而瘗诸
石窒山下遂治为义冢云凡是予皆无间玄敬抑有予
所见而志未及载者特著之论者称君侠然君生治世
侠之迹不多见无亦有其心乎君讳亿号成斋浦其姓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11b 页 WYG1258-0301d.png
均万其字尝以赈饥令受承事郎阶世为无锡人初居
延祥乡再徙前涧今称前涧浦氏高祖贤曾祖祺祖㴵
皆以朴称于乡父瓛博涉书史母顾氏继华氏君初配
钱氏继室以陈氏子五人长即榖待引礼舍人次
子生次稚次即禾县学生次称女子二人婿为钱粲华
有临孙五人遗珠贯珠明珠还珠贡珠孙女七人长许
嫁钱某次钱某馀幼君之卒距其生景泰甲戌二月十
五日为年六十有三葬以今年戊寅三月三日石窒山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12a 页 WYG1258-0302a.png
之西原其墓也兆与钱合铭曰于斯乎有山磊磊维石
其横庚庚铤铤其直君产其傍好义以彊言磬辨若厥
声载扬而复是焉藏不遐有尚
   尤君文卿墓碣铭
予病起之岁里有宋礼部尚书遂初先生之后曰尤君
文卿者介马大常来请雪篷诗于予予问之文卿对曰
昔之日吾尝乘扁舟出姑苏西南尽吴之境观潮于钱
塘又西历富春舣钓台下吊子陵之祠溯兰溪而上至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12b 页 WYG1258-0302b.png
三衢乃沿而东于是岁寒雨雪孤篷萧然自谓兹游之
胜也因名吾居以志不忘吴宁庵张企斋二先生皆尝
赋之矣予奇焉亦赋之以归越明年乙亥君卒又三年
戊寅乃葬其子基介其妻之父瘦竹陆翁来请铭予念
夫君市居而趣江湖且荒寒摇落中独若有得是可知
其人矣按顾行人与新状君于遂初为十三世孙在国
朝曰舜仲斯道大年者君曾祖祖父也母为邓氏君幼
秀敏稍长游乡校壮有干蛊称初与弟同产比分率让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13a 页 WYG1258-0302c.png
以取中岁以经学教基基业日进君则自慰遂优游以
老君讳焕文卿其字世为无锡人配卢氏后君一年卒
子男三长堂次即基县学生次坦女一适高逊孙男五
愚鲁蒙讷鲁讷俱学生其季幼未名女六长适王琨次
适李宾馀在室曾孙男女各一葬之日为三月甲寅邑
开原乡游来坞君祖茔在焉今葬其侧与卢氏合兆卢
称君之配其族于君里亦相望铭曰繄若祖兮遂初尤
箕兮裘兮几百秋嗟夫君兮好脩碣吾铭兮兹邱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13b 页 WYG1258-0302d.png
   尹府君墓碣铭
永新尹府君嘉言既卒之十有二年其配孺人高氏以
疾卒于其子建阳知县衮之官舍衮以丧归暨其弟翰
林庶吉士襄启府君兆合葬焉碣于坟前题之曰尹府
君之墓孺人不书礼也初府君墓未有铭襄尝自为状
请追铭于予至是终制北上又以为请按状府君讳谟
别号松阴尹其氏嘉言其字世居永新国初有罗命者
生溟生溟生时裕娶于彭实生府君府君少好学通经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14a 页 WYG1258-0303a.png
史大义赋近体诗往往有奇句执笔作字必法于古在
乡曲中居然儒生既而时裕当督乡税府君曰父勤于
役而子弗能代读书奚为遂弃其学而从之盖不胜其
瘁而识者知其中固耿耿无所累也数年行益检饬称
端雅士家故凉府君初无意营治久之益落遂挟赀游
江淮间弛本收息息固微复有贫而负者府君叹曰是
固吾所欲周也而忍迫之乎即探囊中劵焚焉南之襄
汉祷于太和山而归于是二子衮襄皆知学府君曰是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14b 页 WYG1258-0303b.png
固吾事择良师友从之讲业悉商赀为共费躬校诸书
讹阙句读之钩提之以授二子曰是宜熟记是宜深思
日以为常常焚香危坐与二子俱诵曰此收心法吾故
身率之晚年以家事属其弟谅日惟观书有会于心辄
书座右盖忠惠直谅知德者有公论焉高亦永新善族
孺人柔静端确得训于其父某母欧阳氏年十八归府
君事舅姑者若干年敬共以顺又若干年而府君卒平
生寡言绝游闻古贞孝遗事辄称以诏卑幼其教子如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15a 页 WYG1258-0303c.png
府君之志没身不衰衮领乙卯乡解甲子襄发解第一
当偕试礼部襄以孺人独居请留侍焉人谓襄才而气
锐有连捷之势皆劝之行襄曰兄长宜先仕襄固当留
孺人曰然比就衮养始至官舍萧然视之莫异也因以
苦节励衮其知义如此府君卒弘治某甲子某月某日
年五十有六孺人卒正德壬申十一月二十七日年六
十有五子男二人长即衮今为夔州府通判次即襄进
士改翰林庶吉士女一人适吕珊孙男四人祖爱祖宪
容春堂集 后集卷六 第 15b 页 WYG1258-0303d.png
祖庆祖懋墓以府君治命卜所居东若干步庙山岭之
原其葬也府君以癸亥十二月二十七日孺人以癸酉
十二月二十日铭曰幼不卒学壮不卒游嗟若人兮好
脩人莫我知我无尤有子可教归而求后死十年铭此
邱嗟若人兮乡谁俦
 
 
 容春堂后集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