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1a 页 WYG1258-023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容春堂后集卷二     明 邵宝 撰
  记(十四/首)碑铭(二/首)
   奉诏侍养之堂记
上之六年正德辛未臣宝承乏中外之二十八年凡十
一迁至今官明年壬申臣以母太淑人老疏请终养上
初不许复请则许省视给道里费以归归又请乃有侍养
之命当是时臣得归养幸矣上优焉故特诏如此臣不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1b 页 WYG1258-0235d.png
德何以承之越四年乃作斯堂臣奉母朝于斯夕于斯
岁时节序于斯臣母及臣生之日皆觞且拜于斯惟天
咫尺载瞻载称以康吾母堂哉惟君命之重哉臣生三
年而先臣弃臣臣母守节五十有五年于令得旌门臣
未之敢言臣心缺焉臣母之再受诰也于是臣陈情者
再矣诰是以有矧予风纪之臣上有贞节之母之语宸
章敷贲载揭堂楣君子谓夫诰也其为旌也孰大于是
堂哉惟君命之荣哉臣愚敢不图所以为报者然臣病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2a 页 WYG1258-0236a.png
矣臣于是乎愧诗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户部左侍郎
臣宝谨记
   莆田林氏忠烈祠碑铭(有序/)
正德壬申今致政右都御史莆田林公俊新作始祖邵
州公祠于郡城玄妙道院之左榜曰忠烈别家祠也于
是公起征蜀功成上有白金文绮之赐公谨以从事公
弟通判侃义民傅知州僖及从子御史季琼皆有助焉
子主事达时为诸生奉命以共越五年丁丑考成侃等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2b 页 WYG1258-0236b.png
使来属某书曰惟我林之先得姓最远唐睦州刺史披
九子皆刺史是称九牧邵州公蕴其六也初邵州为西
川节度推官刘辟叛逆力抗不屈继掌沧景书记程权
上籍陈义赞决国史郡志皆以忠烈称于我林所谓始
祖百世不迁者旧有祠在联桂坊宋时入郡学今礼殿
其地时邵州十三世孙宗正寺簿应成始为小宗祠于
家而邵州之祠以力未建国朝吾祖教授敬斋公暨吾
考鞠庄公继图之未就惟以田易今基至吾伯兄见素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3a 页 WYG1258-0236c.png
公始克为之祠中像邵州岁冬至祭小宗之子孙摄行
献礼具有仪式邵州以下称贤者则分绘于东西序之
别室以示瞻仰而不敢为位惧僭也祭毕而馂邵州支
庶之贤者与宾焉此皆议自吾兄众以为允惟丽牲有
碑将岁月是纪敢以为请某尝从公观林氏世谱而徵
之史志允矣邵州之为贤也惟家之有不迁之祖尚矣
然亲尽之后世祠而不世祔祭以大宗小宗助焉礼也
有贤如邵州者乡人祠焉而宗祠乃缺族且蕃矣顾独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3b 页 WYG1258-0236d.png
以非分而弗敢继曾谓宗之人不如乡乎且祖祠于上
而族合于下有萃涣之道焉传所谓礼虽先王未之有
可以义起也者斯其近之矣公贤者也礼义所由出焉
敦迩而风远固当自其家始推邵州之心而视诸其族
凡所当恤力不顾私且图继之以义田公又将自兹祠
始某辱公知然不敏不敢与知祠敢刻兹铭铭曰林称
九牧邵州其六世德惟休为莆望族廪廪邵州始起文
科抗辟谕权忠义则多兹维盛德世百宜祀乡人则然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4a 页 WYG1258-0237a.png
矧其孙子子孙孔衍孰肇而祠有族弗合以岁以时都
宪贞臣曰是在我是咨是图祠欤其可上有功赐乃材
乃佣宗人闻命亦罔弗从吉日考成肃仪备物堂堂邵
州南面绅笏于宗曰祖于郡曰贤君子曰允我诗其传

   歙县西溪汪氏先祠记
西溪汪氏先祠者其族孙灿等即故基而建焉者也西
溪之始迁实自元宣教府君以宣教为大宗而诸宗从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4b 页 WYG1258-0237b.png
焉礼也今之祠乃上宗于其古城东关之祖宋司农少
卿公何居司农于今十有二世矣又上宗于其始祖唐
越国公宋加封忠烈王何居越国于今三十有五世矣
越国起兵于隋论者拟诸秦之吴芮归命于唐论者拟
诸汉之窦融其于乡也生有保障之功没有祷祈之应
故自唐至于今郡之人皆祠之盖神之也而古城东关
者西溪之所自迁也礼有义起先民则然灿也将是附
焉尔乎祠之制中为堂三间奉越国像冕笏命服南面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5a 页 WYG1258-0237c.png
俨临盖犹神之也东为堂三间中祠司农公自司农以
下仕隐之有声者左右祔凡四世九人西为堂三间中
祠宣教府君自宣以下齿德之有称者左右祔凡六世
十有七人中堂之前为堂五间如古榭之制岁时享于
斯荐于斯燕群族于斯前门后寝夹庑周垣无不具备
乡之人谓是祠也于昔为盛九江推官致仕浚者灿之
再从弟也以故吏故不远千里诣予请记且述夫人之
言曰古有宗法今之祠于古无所当也予曰人之言然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5b 页 WYG1258-0237d.png
然不曰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弗殊虽百世而
昏姻不通者先王之道然乎又曰古有祭礼今之祠于
古无所当也予曰人之言然然不曰冬至祭始祖立春
祭先祖君子之论然乎虽然吾有所取焉者以乡人之
义而隆于族以族人之义而萃于祠越国焉可也司农
焉亦可也越国远矣泽之在徽者犹未泯也自乡达于
郡其为祠不一凡郡之人见汪氏之人者必曰此越国
之后也见西溪之人者又必曰此司农之后也夫然则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6a 页 WYG1258-0238a.png
其族之人岂能忘诸或忘焉时假于祠本源之心有不
兴焉者乎灿于族为长实是焉倡浚暨前某县知县某
盖左右之祠建于正德庚午八月越明年辛未四月祠
成族之有助于祠者名于碑阴
   邹氏启寿山新阡记
启寿山之阡太学生邹望国表卜以葬其父时用府君
而因以迁其祖良节公及其伯父时扬甫者也先是良
节营徐塘东为寿藏比卒而葬时用迁其母于竹桥而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6b 页 WYG1258-0238b.png
合焉其仲子时扬祔封树既成值家多故而浮言胥动
曰兹弗利时用曰惟兹弗利实惟我先人体魄弗宁故
吾弗足恤吾宁忍于先人乎于是乎有迁之图未及图
而时用卒将卒治命望者亦先于是曰迁乃成葬中而
大父左而伯父其右则而父既卒望行之如时用之志
或谓葬其父而必迁其祖及其伯氏于礼何居君子曰
礼缘情而节文之者也今夫屋不庇风雨则居不安苟
安矣父有不思其子者乎子有不思其父者乎兄及弟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7a 页 WYG1258-0238c.png
有不胥思者乎死之墓生之居也死者有知亦何异生
者与哉时用之志固良节之志也望也奉治命从事亦
原诸情而已矣情出于义则礼可起不然则否望闻而
卒行之时用卒于正德甲戌夏阡于是卜越明年乙亥
秋阡成冬十有二月某日二柩迁自徐塘又明年丙子
某月某日乃会而葬原曰九曲乡曰泰伯其名启寿山
者嘉之也阡有堂三中祠良节公左祠时扬甫右祠时
用府君亭于左右者六以居文刻右一堂储祭器水流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7b 页 WYG1258-0238d.png
其前西通震泽东合于鹅湖良节讳佩湖广通道知县
驎之子例授承事郎时扬讳翘时用讳翎例授苏州卫
指挥使望其长子也顷以阡成舆疾诣予请记书曰资
富能训又曰纯其艺黍稷以孝养厥父母予谓邹氏父
子兄弟有之于是乎书
   西青小隐记
山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草木之葱郁者然耶山有草木
其葱然郁然者固草木之色也山无草木者亦多有之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8a 页 WYG1258-0239a.png
吾尝迫而观焉其质土也石也其色亦土也石也少远
而观焉亦夫色也及乎数十里之外则苍苍之色与有
草木者同矣今夫地之上凡虚空者皆天之气也山起
于地而突乎天中得天之气是以其色若是也山之苍
苍其正色耶其草木之葱郁者然耶夫椒之西峰曰西
青山人谓山有诸峰而是峰独擅是色故名归之其所
有草木固无加于诸峰也揆之吾前所论其不然耶钱
君师圣筑室其下名曰小隐师舜通经学古博雅多文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8b 页 WYG1258-0239b.png
盖士之秀者也譬之山焉得天之气多矣故凡闻师舜
之言见师舜之行莫不贤之此师舜之所以为师舜犹
山之所以为山也或曰师舜攻辞章故然或曰师舜习
威仪故然信斯言也是以山之色独归诸草木也而可
乎虽然山之气盛而草木蕃焉士之道隆而词章威仪
著焉亦固其理也因山而得夫士之道遂为师舜记之
小隐者为屋数楹屋前后植竹千挺中藏书数千卷凡
为文事之具者皆备外有田数十亩挹湖水灌之足以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9a 页 WYG1258-0239c.png
供客山人谓之庄君子过焉为之赋诗者若干人岁乙
亥冬十月二泉邵某记
   后乐堂记
正德乙亥秋八月德安府新作后乐堂成府听事后故
有退食所隘且久圮前知府迁安李侯某欲为堂未果
壬申岁西充马侯汝载继知府事期月政成乃有事于
斯至是落焉侯以文正范公语颜之曰后乐盖文正子
忠宣公尝倅于此能以家训惠民民到于今称之侯于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9b 页 WYG1258-0239d.png
是得师焉是之取尔同知乐平陶君某伻来致书以侯
志请记予病馀閒居不敢与闻天下之事然尝闻诸孟
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君子之情于是至矣至公乃复
有先后之论焉何居天下之忧乐一也惟夫见人人殊
故忧乐恒易其所自一郡邑以至天下盖多有之是故
先忧存乎知几后乐存乎知务知几之至则忧不得不
先知务之至则乐不得不后后云后云非自介用逸衎
衎醉饱而曰姑徐徐云尔之谓也书曰不惟不敢亦不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10a 页 WYG1258-0240a.png
暇盖君子之情如此虽然天下乐矣则奚事之从昔者
夫子论崇德尝曰先事后得论仁又曰先难后获德与
仁吾事也夫以得获为后则所谓事者固其所先者也
至于天下何独不然然则君子于此亦曰始乎忧勤终
乎忧勤而已非古仁人其孰能与于此能言后乐者文
正之徒也德安之政于是乎可观矣侯名龠以进士历
官吏部员外郎出知睢州起为今官用威济惠革薄从
忠懋著成绩盖闻忠宣之风而兴起焉者予与侯之兄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10b 页 WYG1258-0240b.png
故浙江布政使汝砺同举进士因得拜其先大夫南京
礼部尚书紫厓先生于翰林侯初举进士予在户部亦
尝一再见之蜀称家学马氏为盛君子观侯之树立亦
岂待夫德安之徵也哉侯修举于治者备矣美矣于侯
为细不书
   萧山县新修儒学记
正德癸酉秋七月萧山县新修儒学成学故在县之某
隅自某年始建于今若干年挠敝倾圮殆不可居先是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11a 页 WYG1258-0240c.png
辛未春监察御史海陵张君元德以巡按至则与参政
吴君汝和相顾以叹议图新焉谓其南偪于民田位置
弗称亟令买而拓之时知县事休宁吴侯瓒实始兴役
未几吴擢知州以去而江浦王侯玮以进士来继会今
提学宪副海陵徐君宣之至而饬修之政行焉侯乃慨
然以为己任越明年壬申礼殿甫搆秋七月飓风大作
继以甚雨殿与先圣旧像皆毁侯于是加意图之既旬
月群材复具且节画以共至是以成告秋八月既望徐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11b 页 WYG1258-0240d.png
君观而嘉之则属杨教谕武余训𨗳蕴使诸生徐行韩
簉来请记惟道术裂而学无恒宗于是乎有诸师人才
杂而仕无恒途于是乎有诸科庠序废而仕无恒居于
是乎有诸院舍盖自周衰至于宋其变不一其大较可
知也我明之兴鉴于前代而先王时若学必本诸经说
经者必本诸程朱氏而道术之裂者合士游庠序比年
有贡三年有举而人才之进者专自郡徂邑命官简徒
宫居廪食山林湖海罔有逸游而庠序之废者兴大哉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12a 页 WYG1258-0241a.png
圣谟实参天运而道久化成盖有出于司存之外者若
其屋庐之敝则新是图焉非良有司其谁任之非贤典
学其谁倡之今夫学必有堂堂之榜皆曰明伦盖取诸
孟子而孟子则闻诸舜之命契盖万世教学之道莫大
于是先圣先师尽是以则则祠而奠焉经训典籍载是
以传则阁而尊焉师以是授弟子以是受体是为德貌
是为文缺是为病惟德辅世于学成矣而文虚病废虽
学焉君子谓之非学今是学也基缺于南众以为病也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12b 页 WYG1258-0241b.png
则图而方之必截然画一而后为称矧吾所谓伦者而
或缺焉可谓之学乎此教焉者与学焉者事也非有司
所与力也虽然此犹其常耳若夫时有升降世有隆污
穷居达用我秉吾伦而危险荐临厥或病之则固有若
彼风雨之振陵我殿宇败坏我像设者矣儆焉而支之
勉焉而复之以无改厥常比之致力于物者其艰为甚
此固学者事也又非教焉者所与力也而奉诏作人者
固有厚望焉徐君学政最诸藩其属斯记也岂徒欲夫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13a 页 WYG1258-0241c.png
成之书哉宝不敏盖亦尝与闻是者请以为诸生告庙
左学右粤有常制而门庑斋舍各奠厥所其事实作而
以修书有故故也其费为白金八百两有奇盖会程有
方故其用约其所出曰公楮之直参政君所檄致实是
焉先曰废寺之租曰微眚之赎则所谓节画者也古重
民力而是役无专敛焉故附书之
   徵瑞楼记
徵瑞楼者监察御史海虞陈君元习奉母之居也元习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13b 页 WYG1258-0241d.png
之母谭太孺人于是年七十矣而康宁顺适以享元习
之养元习之为斯楼盖大七十之寿欲为称庆者重焉
尔也而亲之娱侍固亦宜之岁丙子某月某日惟太孺
人始生之辰乡之君子自某官某公而下若干人登楼
将举庆觞太孺人出房西向再拜谢曰老妇不德敢勤
长者之辱惟我先舅姑尝作具庆之堂以奉我祖舅祖
姑堂成之日有蜂数千若陨自天一巨蜂止于梁群蜂
尾缀若旒下去地二尺所而止馀蜂从而周旋焉者盖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14a 页 WYG1258-0242a.png
不知其数君子曰瑞也诗而歌之者若干人先舅姑未
敢当也吾虽不幸称未亡人幸有二子继举进士察为
御史寰为国史检讨吾今老矣叨兹荣号此固吾祖考
之馀庆也其敢忘诸于是退启北牖望阙稽首曰非君
赐何以致此既乃遍谢诸客元习肃客燕于堂而退越
明日元习再诵太孺人对客之言而曰吾母知尊祖矣
题其楼之楣曰徵瑞又诵其望阙之言而曰吾母知尊
君矣题其北牖之楣曰北望复自序其事诣予请记予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14b 页 WYG1258-0242b.png
惟天人之际至微而显至远而近惟尽乎人者能知之
舍人而求天非凿则荒其究也诬君子所不道也然则
蜂之称瑞于陈氏也何居易曰有父子然后有君臣盖
天之道如此蜂之为物能知君臣者也瑞云瑞云其诸
谓夫父子之道笃于家而君臣之义将达于国乎其身
其子孙必有徵之者矣吾闻元习之大父继芳甫敦尚
礼义乡称长者大父叔维甫孝德尤著所以致瑞盖其
在兹叔维没迄今未及六十年而二孙者皆位于朝官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15a 页 WYG1258-0242c.png
以史为名天下之法万世之论各有司存盖君臣之义
莫是为大瑞之徵有不在兹乎所谓天道者近耶远耶
微耶显耶君子之言固非舍人而求天者太孺人述之
且有礼焉可以传矣予则何以加诸元习再拜曰此固
所以记吾楼也请书以归刻诸楼中为他日称寿者诵

   思约斋记
泰伯邹君存正以思约名斋而告于予曰吾父读论语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15b 页 WYG1258-0242d.png
至以约失之者鲜矣尝废书而叹谓是一言可终身行
之因以名斋且为别号焉惟吾父勤一生以为业礼义
方兴而不幸奄弃有子四人两兄早世而某也不肖独
承之以至今日惟先德是赖德之嗣惟约是宗而惠及
乡人义动公府凡为约之效者将次第而效之吾与弟
某侍吾母孀居数十年而弟又夭没某每谒祠墓亡矣
失矣之悲不可释也退而求诸心以思约自号以为是
吾父之心之所存也自矢永久弗怠盖尝斋沐而走于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16a 页 WYG1258-0243a.png
锡麓于茅峰于云岩于岱宗要盟大神而犹未巳惟先
生有以教之予曰孝哉存正可谓有人子之心者矣古
之君子于亲之亡也凡其居处笑语志意乐嗜无所不
用其思今之人乃有欲加于是者凡亲之别号思之慕
之爱之见之称谓胥效未巳存正盖于此乎有之虽然
古有讳礼所以广敬也父母之名口不得言也尚矣今
之别号犹名也已号之则人称之昔以称父而今以称
子二名不偏讳可也二号而偏称之何居予知存正久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16b 页 WYG1258-0243b.png
矣凡存正之为可以言孝不可以言礼礼所以成孝也
有人子之心而要之以礼约之思其将由斯乎且盟以
神曷若以心苟能充之孝不可胜用矣如以称焉而已
其如礼何书曰慎乃俭德惟怀永图易曰默而成之不
言而信存乎德行此古君子之道也存正以为何如存
正起再拜曰伦方慕乎今君子之道而未及乎是闻子
之言如见古君子矣请书以铭吾斋
   报德堂记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17a 页 WYG1258-0243c.png
报德堂者龚泰时亨以祠先者也堂搆于蓉湖别业其
制为四楹间虚其中左右各为一室奉邹龚二父主以
二妣配生卒二忌各于是致享焉堂成则介潘继芳
请记于予予曰斯礼也吾未之前闻也吾恶乎记诸继
芳曰时亨邹服乘氏之介子也幼以姻故母命子于龚
景福氏既冠有室而景福之子节乃生或谓时亨盍去
诸时亨曰龚父于吾犹吾父也父在吾何忍去比景福
没龚有分田或谓时亨盍取诸时亨曰有节在辞焉而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17b 页 WYG1258-0243d.png
营以力于室于器皆然盖籍以邹立而名若字犹系之
龚于是若干年矣初时亨之为斯堂也戚然曰生我之
德大矣成我者与等泰皆不能忘也然龚则有弟矣有
弟则主存祠焉非吾事也邹则有兄矣有兄则宗存祠
焉亦非吾事也非吾事而缺焉于吾心有不能自己者
是故其报然而其礼然也斯不可记乎予曰斯礼也吾
固未之前闻也虽然时亨之情如子之言则有可取焉
尔矣今夫世之人固有化于蠃负而忘其本始者不然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18a 页 WYG1258-0244a.png
则朝同室而暮路人者亦多有之此其情于时亨何如
也盖诗有之曰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又曰无德不报殆
时亨之情欤继芳曰斯固时亨之情也斯不亦可记乎
遂书以归
   兖州府滋阳县学记
兖治于滋阳古鲁地也鲁在春秋为望国列国之观礼
乐者必之焉吾夫子生而地为阙里望系于天下后世
尤重是故君子于其学之兴也固先望之其废也固重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18b 页 WYG1258-0244b.png
叹之而况守土之吏有职存焉者哉惟兖之属州县学
二十有七而滋阳迩以废称特甚乃正德癸酉沔阳童
侯旭以户部郎中来知府事于是寇甫夷而荒继之侯
拊循略定即修府学复建乡贤名宦之祠而余训导信
至亟以学废告侯侯请诸监司皆报以非时未果今年
春适有入赀为儒官之令侯曰是令出士无志者将趋
之吾弗能止将薄示抑焉以为学图一日集其僚同知
某通判某推官某及属吏师生而谋焉佥曰宜哉而士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19a 页 WYG1258-0244c.png
亦乐承侯意凡得白金若干两乃聚材鸠工以成画授
赵知县继祖卜日兴事撤敝搆而广厥基凡广袤若干
丈所越三月功成学惟复圣公颜子庙实以封国兖故
今堂六楹间中肖公像冕而衮服俨然临之庭庑门阶
各应仪式后为明伦堂为两斋为讲堂为会馔之室为
燕息之舍为习射之圃以至仓库庖湢诸制悉备衣冠
弦诵与郡庠辉映观者为鲁邦之观于是为称训导君
以侯修复之功不可忘也乃走书币不远数千里以记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19b 页 WYG1258-0244d.png
属某某昔奉诏视学江西侯以进士知瑞之上高上高
岩邑也侯于学事能不以多盗废今扬历既久来牧望
郡将兴学为天下先是固侯悦道之夙志无足异者独
其当兵荒之后兴兹大役而公私无扰非才与力兼而
动惟厥时不足以与此予于是乎重嘉焉古者学有先
圣先师而无常奉自先圣吾夫子而以颜子以下四大
贤为先师其制于天下久矣乃若嘉祥学则庙曾邹学
则庙孟而滋阳则庙颜盖犹国故之意创于洪武十有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20a 页 WYG1258-0245a.png
八年迄今若干年而新作焉完且美而惟旧焉仍礼也
子周子称颜子发圣人之蕴以教万世谓士之学必由
之诸生生圣人之乡斯游斯歌瞻仰在昔实得我师希
贤而圣固其所也充其所志虽高识如两生博闻如诸
经师且犹未屑而况其下乎如是而称鲁之君子于天
下固侯之所愿也故因记而辄及之若夫国章古训则
博士弟子有常肄矣某无庸著其诸董役者之职名具
列于后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20b 页 WYG1258-0245b.png
   海天亭记
亭于惠山之麓曷为以海天名山有泉发自岩窦汇而
为池七池相注东入于溪北东百里入于江又东百馀
里入于海海泉之所归也吾尝观泉于池徘徊鉴影濯
吾缨而乐之因思其所归焉登高而东北望曰海其在
是吾泉至是极乎望而不见则仰天以叹啸咏而归山
之麓于是乎亭亭成之明日予与客登之语之以其故
复韵而歌之歌曰兹山兮我泉始流兮涓涓东行兮何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21a 页 WYG1258-0245c.png
极指沧海以为渊逝昼夜兮不舍又焉知兮岁年吾穷
源兮思委方在此兮忽彼望夫海兮未见见云天兮兴
喟天冥冥兮云深深登兹亭兮劳我心客有和者曰泉
流兮山中日流兮日东彼东海兮伊迩吾舍此兮焉从
源之委兮朝复宗子不闻兮古人曰有本兮如是孰进
之见兮未见其止海际天兮天有光远在彼兮近吾汪
知子者谓子之有望不知子者谓子为荒海汇然兮天
一方予闻而使反之饮泉而退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21b 页 WYG1258-0245d.png
   怀李楼记
常郡守渤海李侯嵩既去之三年今守宜宾王侯教以
南京刑部郎中来涖焉于是郡之城修建者六年矣侯
与其寮盩厔范侯泽馀干胡侯守青城王侯钧登而观
之曰壮哉城李君之功也既而见其坏者而修之而知
其难也则又叹曰是未及其千一其难且尔况创焉成
焉者哉李君之功于是为大矣既而闻李侯以城故得
谤而去则又慨然曰功未酬而谤兴谁欤尸者于是重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22a 页 WYG1258-0246a.png
为公论惜之谓西门为侯所去途也乃即其门之楼大
书以榜之曰怀李若将代邦人君子言之者而属某为
记且托言于徐训导淮申之以郡诸生陆辂陈表再而
益勤乌乎是固吾意也昔者城成吾尝为李侯记之谓
是之功不难于经画督率而惟任怨为难然方其任怨
而从事也亦惟劳民是惧固不虞有谤之者及其受谤
而去位也亦惟失民是戚亦不图有怀之者夫怀与谤
非异人出危警而逸忘近惑而久定恒物之情固其然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22b 页 WYG1258-0246b.png
乎非良后政谁其知之而谁敢昌言之书曰推贤让能
庶官乃和吾侯可谓能广其让矣若同时焉不有济乎
世有指议前政而自矜其伐者闻侯之风可以赧然矣
予病馀荒于文既谢不敏乃代民作歌为侯诵之歌曰
昔侯城兮劳心民有怨兮侯则任城既成兮侯去晋陵
固兮江深今侯来兮思昔榜高楼兮翼翼民有心兮侯
知望周行兮何极今之侯兮非昔侯观民风兮纪春秋
思昔侯兮不见见今侯兮在楼屼其城兮吾何忧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23a 页 WYG1258-0246c.png
   修泰伯庙记
吾郡贰守范侯以提学宪台檄来涖我修学也实于吾
邑戾止者两月尝道泰伯庙下入而谒焉见其芜圮已
甚叹而谓从吏曰此至德之圣也国有祀焉而庙乃如
此乎或曰乡者祀于斯岁时朔望若吏初至谒皆于斯
庙亦尝饬矣自新庙于梅村之墓祀移而谒遂废庙之
芜圮固宜其然侯曰若是哉民之迂且固也昔泰伯之
让国而东也实始辟是土人之克即礼义非泰伯其谁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23b 页 WYG1258-0246d.png
启之墓之庙也以存故也而祀仍于邑习我吏民于敬
夫岂不可而必梅村之之也学宫之修贤士与焉有圣
人之庙芜圮而若罔闻知可乎或曰近一二岁以祀之
弗时亦既于斯从事矣庙将有修者侯曰政于义弗安
图之弗可一日缓也矧惟至德之圣邦人具依庙其忍
弗修修之此其时乎抑吾斯举所谓为之兆者宁亟图
之犹有继焉与其俟也言讫遂以成画授二耆民庀物
鸠功而责成于署邑事者明日侯访某于二泉精舍具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24a 页 WYG1258-0247a.png
语其故某起而揖曰侯之言是也某当为侯书之是惟
正德辛丑夏五月廿有二日至秋七月既望告成乃书
侯名泽字汝霖陜西盩厔人署邑事者县丞高唐云升
户部左侍郎邵某记
   无锡县儒学复五贤祠记
无锡县儒学之有五贤祠肇自宋季其初四人继或以
意益至九人薇山虞荐发氏实釐而正之损五人益一
人是谓五贤五贤者为龟山先生文靖杨公玉泉先生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24b 页 WYG1258-0247b.png
喻公子才遂初先生尤公延之小山先生李公元德实
斋先生蒋公良贵位则龟山中而南面四君子者东西
列焉事具尤栋氏所为记历元入国朝以意益焉者尤
多且遂并列无配今考其人莫不节具章成而其道于
龟山则有间矣君子之论焉可诬也成化中祠再葺武
功伯东海徐公记焉于五贤之承传履历详矣而他不
一及此其意盖犹夫薇山也然而班簉如故弗革益加
某少游于斯读尤徐之文尝谓是祠一失则泛再失则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25a 页 WYG1258-0247c.png
杂泛可裁也杂不可辩乎盖亟瞻亟兴叹而莫可告者
正德丁丑夏督学御史安成张君汝立毁诸尼若女冠
之居以修我学宫人或以是为言汝立乃问于某某谓
之曰人之言然盍亟图之于是属吾郡贰守盩厔范侯
汝霖择地尊经阁后为堂四楹中龟山而从以四君子
者如虞氏釐正之式复其榜曰五贤凡后所益者则于
旧祠祠之谓之乡贤邑博士唐德卿刘景仪郑大节谓
某实先斯议不可无记乃率其弟子某等来请昔韩子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25b 页 WYG1258-0247d.png
称求观圣人之道者自孟子始孟子后千馀年而两程
子继之今之求道者不当自程子始乎龟山传程子之
道而南者也其在无锡久至十有八年说者谓其嘉泰
伯延陵之风于是止而进修焉追惟其时及门若私淑
盖繁其人而四君子者深矣是祠是配其将自龟山以
求程子乎其自程子以求圣人之道亦将于是乎在书
曰升高自下陟遐自迩斯举也其有之是故裁泛以义
昔之君子远矣今之君子为其杂也而以名实立辩焉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26a 页 WYG1258-0248a.png
亦昔之君子之志也虽然非贤督学其孰与成之丁丑
八月朔具官某记
   冉泾邵氏家庙碑铭(有序/)
惟皇明正德十年秋九月丙戌朏冉泾邵氏新作家庙
成作者玄孙户部左侍郎宝自高祖至于宝皆适于礼
为小宗宝不肖徼福于祖尝历官内外二品三品遵国
典以庙称礼也庙之制为屋四楹间遵今制上中虚其
中前陈几敷席设鼎炬东西各为二室显高祖叔安处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26b 页 WYG1258-0248b.png
士府君居东室显曾祖存一处士府君居西室显祖考
皇赠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三益府君居东东
室显考皇赠奉直大夫许州知州加通议大夫都察院
右副都御史纯和府君居西西室盖稽古昭穆之义四
时祭迁主于中室前高祖南向曾祖东向祖西向考东
向递下而南各一位祭毕还主若朔望谒若出入告若
有事告时物荐皆于中室前若忌祭则各于其室东西
为二夹室东藏遗书服器西藏祭器外为门中庭为阁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27a 页 WYG1258-0248c.png
尊命诰于上凡所受敕副及赐书皆在焉兹惟丽牲之
石敢刻兹铭铭曰维冉泾水南东其流维我邵宗宅哉
维休维高及曾生于斯亦斯焉游越后百年玄孙宝有
禄既迁乃复维祖维考朝有命服乃作新宫为族小宗
惟礼义是从有子有孙百世其崇之
 
 
 
容春堂集 后集卷二 第 27b 页 WYG1258-0248d.png
 
 
 
 
 
 
 
 容春堂后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