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WYG1243-053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两溪文集卷十
             明 刘球 撰
 序
  送河南按察使包侯复任诗序
河南连有水旱蝗蝝之灾而细民艰食阻饥之情隐得
以上达虽孱软之馀者不至有无告之患朝廷救荒赈
乏之仁恩得以下流而横狡之尤者不得为壅滞之病
卷十 第 1b 页 WYG1243-0539b.png
则按察使包侯不为无功于其间焉故其以课最复官
而歌诗赠之者皆美其克举宪政以康其民有益于国
而贤于世之人也予则以侯之为人可追踪乎古非止
贤于今世之人而已盖尝闻侯之一二善行于修撰邵
君宏誉而有以知其然矣邵君之言曰侯为御史时有
同寮杨御史者蜀人也往使云南以无家人在京道寄
白金数十两托侯贮以俟其归后杨死于道其家不知
寄金之故侯乃谋以归之遇其乡故官京师者即以告
卷十 第 2a 页 WYG1243-0540a.png
焉卒归金于其家侯之镇辽东也其乡人胡文善为验
封郎中缄一书置侯笥中语侯家人以俟侯归而发之
不数日自沉于井以死侯归发书皆托其家之言持书
哭诣其家则妻子俱无惟一女甫十岁遂收以归长育
教诲如已女及笄择婿得良家子即治奁具割庄田以
嫁之嗟乎范文正归死友之金吴文肃嫁故人之女至
今人以为义事如侯所为殆不下于二贤矣予故谓其
非止贤于今世之人而已也虽然二贤以公天下为心
卷十 第 2b 页 WYG1243-0540b.png
岂义于一事而已哉其为上也知有国而不知有身其
为下也知有民而不知有家故范氏之言曰处江湖之
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上则忧其民正谓此也亦何所
适而非义乎故能高其功业于当朝大其声名于后世
也侯能广是心以效忠于国尽力于民又何患古贤之
不可及哉因序是诗以祝望焉侯浙之金华人怀德其
名云
  送河南参政孙侯复任诗序
卷十 第 3a 页 WYG1243-0540c.png
上课绩京师岁不知几千百人及河南参政孙侯至而
京师士大夫自礼部以达百司莫不冀其留天子左右
辅治赞化以泽润天下不欲释而归之河南使一方之
人偏蒙其惠河南七府十二州八十八县之民又莫不
欲其亟还会府增修德政以绥而字之惟恐其久于京
师而不来使失其所庇赖夫奏课非满九年之期则无
分殿最举得复官此著令也何故于孙侯则冀其留京
师者如此乎切欲其还河南者如此其亟欤盖其为人
卷十 第 3b 页 WYG1243-0540d.png
自处洁白与物宽和为政平易又有学问文章以润色
之尝官礼部为主事郎中克佐其长秩典礼以文治平
今居河南三年数陈封事以业其民之流者累万计又
欲课耕蚕设学校推先王之政以富且教之以至河防
之固兵籍之清吏蠹之祛凡可以除民害为民利者莫
不尽心以故来京师则河南人皆待之归河南则京师
人欲留之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斁其侯之谓欤球于
侯有同寅之旧用作诗以赠其去且祝其来焉
卷十 第 4a 页 WYG1243-0541a.png
  送刘先生赴四川参政序
仪制刘先生以四川左参政荐将行议者以先生为吾
吉老成人由进士历官禁林郎署三十年优于学而闲
于政自元老列卿而下莫不知其贤天子尝命之署礼
部事有荐之为布政使者特诏留之以备急切之用其
为时望也有自来矣必升诸庙廊以赞治化之出使其
惠均天下然后有以惬舆情出参藩政其任非不崇且
重然去朝廷既远蜀又在西南万里外涉百险而后达
卷十 第 4b 页 WYG1243-0541b.png
天下欲均其惠不可得也是岂舆情所快哉先生则曰
吾久居京师其锐者挫而壮者衰矣得佐政方岳则志
或可施而事或可为其称吾意一也且老母年几期颐
得从便道过家拜堂下亦足少娱其情以慰离别之思
其称吾意二也吾尝董事至蜀其民多信服之至今山
谷间犹有父老能记其名识其颜面者往而抚之则令
必易行政必易效其称吾意三也官至三品食禄倍于
其前又有此三称意自吾分而揣之已荷恩遇出于望
卷十 第 5a 页 WYG1243-0541c.png
外矣尚何敢当议者所称欤夫先生之言固有长者之
风议者之词亦出公天下之意可谓彼此俱至矣然先
生道有诸身而贤名著于上下者固在其辍朝行出以
历外任俟有理效可称然后进之廊庙以当股肱之寄
所谓将欲亲之必姑远之朝廷之处先生其意岂在是
欤球盖有以知先生之意虽称于一时而议者之望亦
将有副于他日因闽县尹伍君遵宪有请特序其故以
为先生赠先生字孟铎伍君幼尝从游及第进士有官
卷十 第 5b 页 WYG1243-0541d.png
命往来京师而师弟子之情犹蔼如也于此亦可验先
生之德矣
  乐平虞氏家范序
数口之家理之无其法犹将有争竞不齐之患况欲义
聚一族至于久而不析岂可无法以齐之乎此乐平虞
氏家范所由作也虞氏之义聚本竹轩隐君之志后分
而复合则其子良佐克佐其孙谏兄弟也义聚家范作
始于良往而演益编校之则其子讷与谦也范之为条
卷十 第 6a 页 WYG1243-0542a.png
百五十二凡尊尊字卑睦族之道冠婚丧祭之仪居官
礼宾经财供赋防患周急之节靡不悉备齐家之法尽
于此矣欲绳其子姓使归于义固不可无此矣在昔以
义聚尤著称于世而蒙旌异于朝家不过三姓焉耳九
世同居者张合食七百人者陈不分异十数世而食口
以千计者郑是三姓者非有法守何能然然张氏所持
惟一忍陈氏所训仅数事惟郑氏有家规百六十条以
维持其家约束其子孙极精且详则其世数脩于张食
卷十 第 6b 页 WYG1243-0542b.png
口众于陈由宋迄今孝友相承衣冠文物甚盛卓然称
为天下第一家所以致此者得非家规之力耶虞氏家
范大扺参酌家规而损益之以为其家一定不易之制
故尤精详使其后人能身服而世守之则于和闺门厚
彝典绵家庆美风化又何难匹休郑氏耶然守是范以
义其门也岂无其道哉苟父子兄弟之间同以至公为
心不为一毫私利所间则是范之行也固易不然虽有
是范将安施耶传曰徒法不能以自行此之谓也因序
卷十 第 7a 页 WYG1243-0542c.png
以为虞氏后人劝
  送金华刘通判复任诗序
朝廷之任人也难于得恬退之士君子之历官也难于
遇清明之时士恬退则得失非所患时清明则用舍无
不公二者俱至岂不诚为难哉吾友金华通判刘嘉秀
其以恬退而遭遇夫时者欤盖自荐举之法行而列庶
位者一为当道所知则取尊官迁美任不啻于拾芥折
枝之易嘉秀来京课绩不投足于达官贵人之门则亦
卷十 第 7b 页 WYG1243-0542d.png
已矣又自陈其材薄亲老乞授教职以自便自通判而
视教职其位之崇卑秩之厚薄固夐然不侔矣乃欲辞
此以居彼是岂利于富贵者之所能为哉会有诏旨省
涤庶官中外执事之臣以冗退者累千百嘉秀自谓必
得遂其所愿欲乃复有金华之命朝廷岂不以其才足
以为治而长民非典教之职所能尽欤不然何独留之
而不释也愚尝以为唐虞之世无遗贤两汉而下有巧
宦其所以然者何哉盖古盛时为上者明于知人为下
卷十 第 8a 页 WYG1243-0543a.png
者耻于倖进故贤者得以尽用而无遗及世浸衰上无
甄别之鉴下习奔竞之风故宦者轻冒而多巧今嘉秀
辞之既敏朝廷留之益固其犹有古之风欤嘉秀以翰
林庶吉士出判郡事三年不以妻子随不与流辈伍廉
介之操绰有声称故其留也人皆喜公论之存而古道
有可复之端然而美其所施之政以文其所守之操求
无负于朝廷留之之意嘉秀于此亦不可以不力因序
以告之
卷十 第 8b 页 WYG1243-0543b.png
  南楼宴会诗序
南楼在北京皇城之南牖户皆南向故以南名清流赖
君德寿自翰林庶言士擢为编修尝搆斯楼庋古图书
公退辄从而阅之以博其所学非素厚者不与造焉至
是以纂述稍暇约同馆之士饮其上酒殽齑果多自其
乡来甚奇且旨杯酌既举则薰风徐至时雨轻洒俄而
云收雨止檐月浸白虽密迩朝市而尘喧净涤虽无山
溪云水之临而襟抱自清虽当盛夏之时而爽若秋至
卷十 第 9a 页 WYG1243-0543c.png
是以坐者交欢饮者益进因取好风能自至明月不须
期之句分韵赋诗以写其怀其为乐也裕乎有馀得非
斯楼有以助成之欤虽然世亦岂无崇台杰阁盛供具
而妙歌舞得风月之先于斯楼者乎至于宾主皆文学
缙绅之流笑谈觞咏之间必先于德义崇于礼让著之
文章以乐其清乐则斯楼所有而彼所无也惟吾侪与
赖君皆由儒服先后升朝以共事于禁署故得退而相
与往还以乐其私也如此则是乐也又皆斯文契合之
卷十 第 9b 页 WYG1243-0543d.png
所致欤匪徒借助于斯楼而已为诗二十首探韵而赋
之者客也倚韵而和之者赖君也受众命而序之者球

  送吴氏二子南归诗序
吴氏二子者翰林编修与俭兄子咨与其子远也与俭
在翰林走书命二子奉其母孺人来就养二子恭命而
至与俭修职侍膳之馀辄进二子授以春秋心学二子
既闻其教亦锐于进虽盛寒暑而匆几之间书声不辍
卷十 第 10a 页 WYG1243-0544a.png
迄今二年文与义通仪观声气亦雅于旧缙绅大夫见
而问之莫不羡吴氏之有子与俭亦自喜二子能如其
志诲之益切已而其母荷褒封之命有故园之思与俭
以守官不得侍行复命二子奉以归且俾卒业于家吾
爱二子之好学而欲其大有所成也乃酌而告之曰义
理之载于书也无穷博而求之则其端倪愈广而莫究
深而造之则其底蕴益远而难窥君子必孳孳日夜以
尽心所学至于久而不怠然后得于心也硕以邃施为
卷十 第 10b 页 WYG1243-0544b.png
德业发为文章莫不俊伟光明苟勤其始而惰其终不
务乎内而慕乎外吾未见其有成也子兄弟领父叔之
教不为无所得矣虽然此其已至者也有未至者焉不
可不求其益也故乡多耆德达才归而师且友之以讲
求乎精微之蕴而加之以不自己之功则他日所就必
将倍蓰于今日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其进而毋止焉吾将
望子为士林之乔岳矣可不懋哉故事邑子弟省其父
卷十 第 11a 页 WYG1243-0544c.png
兄京师归者同列中必有诗致其赠勉之意至是亦然
因录吾言为诗序
  送江编修还蜀诗序
蜀川江君世用为翰林编修三年蒙恩赐归其家待召
用或谓世用以瑰伟之资服其先君参议公义方之训
益之以通都大方达人君子薰陶之功故其藏于中也
博而有本尝第进士宣德中遭先帝注意求贤亲试群
进士于便殿选其最者八人入翰林为庶吉士赐以袭
卷十 第 11b 页 WYG1243-0544d.png
衣给之居第从人使得从容进学世用寔八人中杰特
者也后四年复合先后科进士试之选其最者二十八
人拟诸二十八宿俾进学如初世用又二十八人中杰
特者也今皇上即祚思用先朝所遗才俊于二十八人
拔其最者十二人授以翰林七品职世用又十二人中
杰特者也三大选拔皆朝廷盛事世用皆与焉其进用
之期宜日益至今遽远归岂不有以沮其进欤予曰是
归也岂非世用向进之地欤今世士学所以不古功业
卷十 第 12a 页 WYG1243-0545a.png
亦随以卑者以其幼则縻功于举业之习壮而局迹于
宦途之游不得尽心所学以与古追也苟仕而得归家
林以肆力于诗书而深有得一旦起而位崇重则其所
就必将高与古期非时流所能及矣吾故知世用他日
之进必自今日之归始盖尝验于其家祖文通而有以
知其然矣文通仕而归田里即闭门却扫以力于学后
复仕而文章政事卓然冠当时至于封侯拜相功光前
史则归而加学以大有所成其江氏家法欤世用能嗣
卷十 第 12b 页 WYG1243-0545b.png
而守之不患不为今之文通矣其进也又孰得而沮之
哉或者之论遂息而同馆之士皆为诗赠之用予为序
因书为世用告
  送侍读尹先生南归诗序
谷有芝则卉物以馥林有凤则羽族自驯乡有君子则
士俗不患其不美君子其人中芝凤欤是故王通居龙
门而河滨之人好学阳城隐中条而晋鄙之人善良君
子之善变其俗如此予岂得不以复其郡之故习望于
卷十 第 13a 页 WYG1243-0545c.png
侍读尹先生之归哉吾吉以文献名天下久矣今时学
者多逐末其文与气浸弱于初岂其弘才硕士悉出以
仕于时内无老成人为之矜式以作起之欤不然青原
文水之钟秀自若何来者之不如昔也尹先生吉之君
子也尝魁乡荐名甲科列官词苑沐清光二十馀年三
迁而至今职其学有原委其教有成规其家居时从之游
者已众及官禁署四方学者犹多负箧踵门常闭而郤
之不可得故每一兴贤其门生辄有与者今也去官守
卷十 第 13b 页 WYG1243-0545d.png
以即閒安郡人子弟必喜以为得所师近者将往而亲
炙焉远者将慕而私淑焉先生亦必乐于出其所有以
造就之意夫邑里之间衣冠相望弦诵之声不辍翻然
有以复其文献之旧当自先生之归始虽然天子之命
先生固曰还家备召用也非许其休致也水滨林下岂
先生骥足久逸之地耶行当应命而来以展步于九达
之逵也弟子之及门受业固不可缓先生之为人解惑
亦不可不早否则徵书卒下师弟子间必有彼此相失
卷十 第 14a 页 WYG1243-0546a.png
之慨焉予既有诗赠先生行矣因给事中刘君益中书
舍人宋君怀有请复序以并告夫郡人子弟
  送张孟敬还赤水诗序
有佳子弟能力问学以振起其家声者必赖其父兄之
贤以佐其进而资其成也古所谓乐有贤父兄者岂徒
为不肖子弟言之哉虽佳子弟亦然也吾故有以知张
氏之必昌焉张本句容旧族因戍以家贵州赤水今五
六十年来子姓兄弟盛于故乡犹合㸑无间言卓为戎
卷十 第 14b 页 WYG1243-0546b.png
行中钜室其最秀者曰諌始游蜀府长史刘仲珩先生
门予典丧礼蜀邦甚无事长史进諌于予予得与之讲
礼经窜改文字间睹其尊翁伯安甫勉之进学书数纸
词皆端雅有儒者风询而知其平昔心公而行笃自守
将而下莫不宾之边臣朝使道其地而不获其一见必
不乐也其见重于人如此又能倾赀以给諌之就学予
已知諌有贤父矣其后諌领乡荐上春官后期复从予
卒所业其从兄孟敬奉父伯命来视之则諌已第进士
卷十 第 15a 页 WYG1243-0546c.png
兄弟相顾甚欢予见孟敬礼恭而言顺举止进退莫不
有莭且能笃友爱以谋足其弟之所未备者甚周且致
又有以知諌之有贤兄也父兄俱贤则其子弟之进德
立名有所资矣又何患其道之未成家之弗昌哉吾尝
观于大林之木矣美材丛植其中必有干霄而连抱者
出焉何也其庇荫之者众而滋养之有素也人之有赖
于父兄也亦然予固知諌之所就非止于进士殆将显
当时名后世盖以其父兄俱贤卜之矣孟敬居京师数
卷十 第 15b 页 WYG1243-0546d.png
月将归为其父伯喜与諌游者皆赋诗赠之予知其父
子兄弟之贤有素特为之序
  送陈编修归省诗序
士之有文学富而才美者未尝不荣于官近侍其有爵
命峨轩冕者又未尝不荣于归故乡故登瀛之举自昔
所重昼锦之喻至今流传二者为世所荣有自来矣如
吾安简今日之归岂不又为荣之至欤夫策进士之高
等者入翰林而锡廷臣之举职者归以致其推恩之命
卷十 第 16a 页 WYG1243-0547a.png
固圣朝令典也然士大夫有望玉署之崇严而不得一
从事其间者虽从事其间或历年之久而不得以请归
者得请而归或其亲已不得目睹其盛者是皆未足以
为荣之至也安简自儒服捧乡书而来策为进士第二
人擢翰林编修仅三年荷朝廷推恩加其父母荣爵美
号复得请归以致其命且为其大父欢昭重庆于家庭
播宠光于闾里其为荣也何其至哉孔子曰君使臣以
礼臣事君以忠今朝廷之遇安简其礼不为不厚矣安
卷十 第 16b 页 WYG1243-0547b.png
简将思何以效其忠乎吾乡忠节名天下盖以在昔诸
贤处心至公略不为一毫邪私矫诡所惑故其事君也
笃尽乃心以能收名于当世垂休于后来而以吾郡显
至于今安简归而谒其祠按其载籍询其寔于乡之长老
则于忠君之道自当有得特序以其衷焉安简姓陈
名文家庐陵之大历云
  送侍讲邢君南归诗序
君子之进退也有道岂众人所能测识耶侍讲邢君之
卷十 第 17a 页 WYG1243-0547c.png
还濡须以待召用也人或谓君家富且殷宦游十数年
归而母安人尚无恙兄弟子侄同居者千指惟其意之
所向无不从居东阡南陌有阀阅衣冠者非其亲戚即
其故旧可与往来以相欢名园别墅远近相望而芝岭
巢湖山水佳处莫非其宴游之地吟咏之资其为乐也
当不减季真居鉴湖乐天在龙门矣岂复有心当世眷
念夫宦途之人哉予以此为众人之见也非知吾邢君
者也永乐中屡策进士江北之士占名第一者惟君一
卷十 第 17b 页 WYG1243-0547d.png
人太宗皇帝得之喜以丹书其名于榜首前此第进士
未有丹书其名者至君始有之当时以为奇遇后君官
翰林再修国史俱蒙加赉进秩以优赏之朝廷之遇君
也不为不厚君之抱负渊宏茂硕犹未尽输于国今之
归也且有后命非若彼休致者得以终于离群而绝世
也他日召命及门君且就道矣故乡之乐岂足久维其
心哉已而会诸交游觞君为赋白驹之三章君曰宽也
敢过于优游而决于遁世耶因复以假乐之卒章在会
卷十 第 18a 页 WYG1243-0548a.png
者皆曰不解位以宁其民者君与吾侪共之耶于是人
皆知吾侪与君有恋恋不释之情也故乡之乐不足为
君淹也玉堂金马行且有君迹也学士大夫作诗赠君
者又皆此意予故不揆浅薄谨从侍读孙君曰恭修撰
邵君弘誉之属而叙其端
  送检讨何君诗序
今年夏天子以旱涝之相仍悯烝庶之重困诏廷臣省
躬脩政并省厥寮于是庶官以剩员去者甚众其中能
卷十 第 18b 页 WYG1243-0548b.png
不改容兴叹经营觊觎于复职之命无几人焉惟翰林
去者八人无一人无喜色何耶是八人者皆君子也君
子烛于理而安于分有以知礼义廉耻之在已者为至
重势位利禄之自外得者为至轻能不以其所轻而易
其所重者故于去留之际超然不以介于意况侍从之
臣为上所优遇特令家居以待召用非若众有司去则
当改选于吏部也其心岂得不喜也检讨何君孟焕又
八人中喜去之尤者也先是孟焕荷朝廷推恩封其尊
卷十 第 19a 页 WYG1243-0548c.png
府以其官即请还家致其荣未蒙所允然其归宁之怀
未尝不日往来于舜水龙泉之间至是忽有是命譬如
待渡巨川之上欲往无由而适遇舟棹之来其为喜也
岂得不倍于人哉孟焕行矣陟岵之思可指期而释矣
甘旨之养愉色婉容之娱可朝夕施于其亲矣虽然君
子之厚于亲者未尝敢忘其君也古所谓求忠臣于孝
子之门非以是欤吾以故知召命既下孟焕之喜于趋
朝当不减于今日之喜于还乡也孟焕奉欢之馀尚力
卷十 第 19b 页 WYG1243-0548d.png
德加学以恢弘其他日事君之器焉户科给事中舒君
孟焕邑人也倡交游之士作诗送其行且属予序孟焕
举进士时予官礼部因得与接其后同预史事又同官
翰林相雅非一日义不容辞故序之如此云
  送尚宝少卿袁公致仕还乡诗序
正统四年秋七月尚宝少卿袁公忠彻疏于朝曰臣起
四明布衣因先臣太常少卿廷玉获侍太宗皇帝于潜
邸伏睹龙颜之灵异逆知神器之必归已而果靖大难
卷十 第 20a 页 WYG1243-0549a.png
奄有寰区父子以是屡承眷注臣自中书舍人积官至
今职叨荣禁署三十馀年历事列圣咸辱不见弃掷今
年六十有四聪明日以去筋力日以衰虽欲强自支持
以效涓埃之报然任事服勤不逮少壮时远矣如蒙矜
悯俾得生还故里则臣受赐为无穷感恩必至瞑目而
后已上留之不能得乃允其请士大夫甚为公荣设供
帐都门外以厚其饯能为诗者皆赋之翰林修撰邵君
宏誉复命工画者绘写其事且录所得诗合为一卷属
卷十 第 20b 页 WYG1243-0549b.png
予序诸首其在昔人致事以去而饯送之荣足为史氏
所张皆未有过于汉之二疏唐之贺季真二三君子而
已然二疏之去虽有人能图画其事流传以至于今而
诗则未闻有赋季真之去虽有诗为之赠而画又未之
有作今公行李既有士大夫之诗又有工画者为之图
可谓能兼有疏贺二家之有矣画犹未足多也惟公以
诗名家今又益之以此其归也与乡人故旧倘佯鄮岭
之麓鄞水之涯席白云而荫乔树时阅斯卷必有高怀
卷十 第 21a 页 WYG1243-0549c.png
远思形诸篇什以咏歌夫太平之盛颂其退休之乐源
源其无已也亦复留心都下念其未去之人数惠一章
以道其故情否诚辱不吝所惠则吾侪当珍而重之以
为奇玩慎毋以出处迹殊而契阔不以及吾侪尚日翘
首以望嘉贶之来也
  送河南佥宪欧阳君赴任序
朝廷增置风纪之职以督学政三年河南佥宪欧阳广哲
首以其绩来奏得纪最以复官其部下诸生第进士在
卷十 第 21b 页 WYG1243-0549d.png
京者十数人诣予请曰吾曹以藐焉布褐之子一旦得
受冠冕以立于朝是皆佥宪公作育造就之所致也今
幸一见面顾他物无足为赠其可赠者惟文尔故敢以
请又曰河南虽连饥馑以佥宪公能遍历郡县谕慰其
人开导其善心以故士不废学人皆乐业如平时其为
惠也莫大焉非文则无以张之又曰先生佥宪公郡人
也文寔宜为愿勿有所却嗟乎欧阳公今世之笃于行
邃于学工于辞者也岂予文能为之重哉虽然久交素
卷十 第 22a 页 WYG1243-0550a.png
愿之私积于心者不可以不道也始予与君同以春秋
之学策进士永乐中当时皆有志于文斯世及君以吏
部主事膺荐赴河南所事虽不离于文予犹惜其不得
留内廷以备顾问掌纪载俾予得有资以济其愚无能
然无力以挽之徒眷眷于怀而已今君于河南乃能得
其人之感恩诵德如此以是占之则其德泽之洽被于
汴洛伊颍间殆不可涯后来之俊闻风而起者又将盛
于今日君虽去此而能大有功于彼矣其德业之茂岂
卷十 第 22b 页 WYG1243-0550b.png
予所得与哉然而今世仕者苟有文行著称公卿大臣
必将置诸天子左右以辅成德器如君之贤岂宜久于
外耶势当有以慰予所惜而遂其所愿河南之士将不
得独专其惠也因序以待之
  送山东佥事薛君赴任序
余在馆阁闻侍讲仪先生诵薛佥宪德温之贤于稠人
中曰薛君督诸郡邑学政甚有方能作其士气使惰者
勤懦者奋愤悱者有所启发其惠之及山东子弟已多
卷十 第 23a 页 WYG1243-0550c.png
山东子弟薰其德以进而为名材出而登仕版也不为
少克勤厥职如薛君岂不诚贤乎哉余从而佐之曰薛
君吾同年友也吾知其贤为有素其为人也廉静谦约
而积学不倦可谓士林中君子也其为御史也深达宪
体所至而人服之累陈封事皆切于理道有益于风化
可谓台宪中君子也今居山东而宪职之举不减于御
史时又岂非方面中君子欤宜乎其造就后学之有此
效也士大夫以故而皆贤薛君薛君来京课最当复官
卷十 第 23b 页 WYG1243-0550d.png
御史阎君肃孙君睿请予言以赠之予以增宪臣以督
学者寔圣朝令典天子公卿欲推唐虞三代之德化以
文其治平故有是举不可不与薛君论之夫古圣人立
教未尝专于文艺必以德行为之本也舜命契敷五教
而文艺不与周大司徒以三物教万民则置六艺于德
行之后孔子亦谓行有馀力则以学文皆不以文而先
于行也而今世为师者之教惟事于文为弟子者之学
鲜由于行亦独何哉必有以去其弊而后古道可复薛
卷十 第 24a 页 WYG1243-0551a.png
君于山东果能使其师弟子事于文而不遗其行乎苟
有青兖海岱之境弦诵之声比屋而孝悌礼让之风蔼
然以兴则不问而知薛君能广德意以美其士俗其为
士大夫之所贤愈不容已矣薛君以为何如
  中秋宴会诗序
宣德四年秋八月霖雨既霁天廓风清余乃会客赏中
秋节于西朝房时李检讨克述奉旨将南归刘教谕金
铉秩满自蜀至国子生周志谟刘自省来自故乡王教
卷十 第 24b 页 WYG1243-0551b.png
谕忠佐将之杞刘教谕自祯将之中牟皆在会列尊俎
具陈醴馔序进予欲与客为欢客乃从容于故旧之序
礼文之讲虽数易令而饮皆不尽量必俟月出东方然
后探韵赋诗各引觞以期于醉而无一人至乱失仪者
可谓乐而有节矣夫君子之相与未尝不托宴会以叙
其情然其会也岂徒以盛馔为尚沉酗为悦而已哉所
贵有礼以相接有忠告善道以相规使人见德而皆勉
于善也故乐宾如伐木则求友之意笃好主如鹿鸣则
卷十 第 25a 页 WYG1243-0551c.png
周行之示切欲并受福如宾之初筵则伐德之戒严古
之君子崇德于宴会间也如此今余与客虽齿有少长
达有后先去就离合有远近之不齐然皆去乡土暂聚
辇毂之下得为是会以共一夕之欢固非偶然诚宜以
德为之表顾予德薄无嘉言行可益于客为是会重惟
恃诸客动有礼存言与道不悖非惟能使是会不索寞
其所以进予于德也盖不少亦庶几乎有周雅宴会之
遗意欤因集录所赋诗得十四篇其十篇皆客所赋又
卷十 第 25b 页 WYG1243-0551d.png
四篇则予及子弟为之复序其端以彰是会之有德
  赠永平郡守李侯考满序
宣德中朝廷屡诏举贤当时大臣以初严举主之令不
可犯率连数人共举一人以塞责独都御史熊公于南
京一疏举十人上皆用为郡守宁海李君文定由进士
起为工部主事进刑部郎中皆有能声以故在十人之
列擢守永平今秩满六年当上课京师卢龙指挥使李
君本正与之姓同而意气相得遣人诣予请曰永平界
卷十 第 26a 页 WYG1243-0552a.png
在畿甸而边临朔漠之域内廷将命之臣外蕃献琛之
使无日不往来道路其送迎常不暇而供亿为甚烦非
通才敏识练于事而勤于职者为之守欲望理效盛臻
民心悦服不可得矣帷今郡守下车以来公不废于事
私不纵于奸政令得其平刑罚无不中虽吾武卫之士
亦皆蒙其惠而安其土况其所莅之民孰不怀德畏威
以相安于抚字之下欤有贤郡守若此则于课绩之际
不可无文以彰其美故敢以请幸勿有所辞予信其言
卷十 第 26b 页 WYG1243-0552b.png
而知郡守奏课必为天下最矣又服熊公有知人之明
足以验荐举之法有益于世不可废也虽然大林之木
垂荫愈广则柯叶愈茂广渊之水流泽愈远则波涛愈
深君子能成事业于远大垂声名于悠久者必其志不
满于既得之后功克勤于垂成之馀非若小丈夫然愿
遂而量已盈也今郡守之绩著于往者已茂矣使其政
不怠于初立心制行益励于后则贤名愈著必有人能
明于知人如熊公以跻而置诸廊庙之上岂但久利于
卷十 第 27a 页 WYG1243-0552c.png
一郡而已哉因序以待之
  钱塘陈氏族谱序
谱为族而作族有谱然后本支可究昭穆可明戚疏可
别亲亲之意于斯乎存岂以世代不得远叙而废于作
谱耶此监察御史陈君志浩所以拳拳于此而弗置也
陈本中州士族宋时从高宗南渡占籍钱塘之丰宁里
世以官爵尊里中遭乱宗族散尽谱随以亡自高祖以
上世次竟不可究御史心尝悯焉乃悉曾祖以下宗𣲖
卷十 第 27b 页 WYG1243-0552d.png
而谱之且携以示予曰自吾之身上溯高祖为世仅四
旁达吾三从兄弟为服犹未尽于五然已不得其名而
书之矣今复不书其名之可得者以传子孙安知后人
有欲求其名而书之亦将如吾今日有不可得者耶此
吾谱所以作也然谱者谱其寔也敢有一毫誇附于其
间哉先生吾同榜中职为文者愿一序之庶几览者知
吾谱意焉以予观于斯谱岂惟亲亲之意至而足以系
其族人之心哉盖寔近乎淳古之风而可矫夫流俗之
卷十 第 28a 页 WYG1243-0553a.png
伪焉何也宁缺高祖以上世次而不可有所增益以诬
其先则世有追名汉太公上世于唐时比者视此能不
悔其妄哉宁自再从之亲而录之不敢扳附名宗右族
以欺其后则世有因贵盛求与赵郡诸李叙昭穆比者
视此能不愧其谬哉其于世教为有补不独有功其族
人而已也况御史席其父龙溪监税彦良遗庆由进士
尹零陵能惠其民用超今职其平昔自树以贻其子孙
谋者多于是谱陈氏殆将为钱塘蕃盛之宗欤后之人
卷十 第 28b 页 WYG1243-0553b.png
其力于德以承之
  送桂岩先生南还诗序
君子之进而仕者岂恶穷居耻卑服求其身之利达而
已哉盖欲立有为之地发抱负之奇以达乎其志也及
其退而休者岂薄荣名轻富禄求其身之閒安而己哉
盖欲顾止足之义励廉耻之风以明乎其节也志行于
强仕之馀节全于赐老之日如桂岩杨先生惟效其进
退岂不合乎君子之道哉先生始以进士蒙恩特授河
卷十 第 29a 页 WYG1243-0553c.png
南按察副使以风厉失官用荐擢监察御史按事云南
福建久之调松江推官虽迹有升降而势不能无崇卑
远近之殊然所至必欲勤职务严禁令以张国法而兴
民利不欲随俗上下以取容而希誉夫岂世之夸毗而
涊淟者所可伦哉今年力未衰而决意求去期与乡邦
倦游退处之士穷山水之趣寻烟霞泉石之盟于文江
之上以乐其馀年其欲退之速亦足使当时患得患失
怀禄而固位者颜忸怩而心愧怍予故谓其进退合于
卷十 第 29b 页 WYG1243-0553d.png
君子之道焉先生戒行修撰邵君德昭以士大夫赠别
诗来索予序惟杨氏之先多闻人而文节公于吾家孝
节贡君为同门谦亨录事于吾家太史公为同年二贤
之退休于家也与吾先世数有文词往复以笃绸缪之
好虽予出晚然幸接先生清步于朝于其归也固不能
嘿先生即田里亦能有作为予寄否苟彼此不弃则于
先好其有继云
  送刘断事赴福建都司序
卷十 第 30a 页 WYG1243-0554a.png
皇朝法古建制于方州置都帅之府以当一面之寄而
所任皆武功之臣不可无文吏以辅之此经历断事之
司所由致也有二司以掌其吏牍理其刑名故武臣不
必劳心于会计竭智于讯谳而所部之内事不至于愆
期狱不至于淹抑政务自得其理帅府所资于二司不
轻而重益明矣为二司者岂可不率其职以分任夫帅
府之事哉宜阳刘君制宜由国学生筮仕为浙江都司
经历踰年以家艰去官至是免丧改受福建都司断事
卷十 第 30b 页 WYG1243-0554b.png
夫二司虽皆帅府之所不可无然经历所司之地又非
断事比也盖断事理官狱情之枉直刑罚之重轻人命
之生死莫不系之尤为帅府所重之司夫岂可以忽而
不慎哉昔欧阳崇公为郡理官尝夜烛灯治死狱文状
而屡废以叹家人问之则曰我求其生而不得尔求其
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耶以其
求而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古人之用刑也如
此其慎后其子文忠公以藐焉遗孤起为宋之辅臣而
卷十 第 31a 页 WYG1243-0554c.png
文章道德卓为百世师得非慎刑之报欤制宜于听讼
决狱之际能如古人之加慎焉使刑必中而人不至于
冤则忠恕之意存于刑罚之中矣岂但足以增重于帅
府收名于当朝而已哉殆见庆流后胤德光昭于无穷
也予与制宜素雅又重以海北盐课提举张君洪范为
之请故特为文而举崇公慎刑之意以期望之
  送海北盐课提举张君赴任序
予家居时闻张畴洪范以习书翘然自拔于分宜诸生
卷十 第 31b 页 WYG1243-0554d.png
中往往于两邑世族家见其所作大字颇雄壮而心爱
之意其他日必能成书名后官京师遇洪范膺贡而来
询而知其书法有所宗益加重焉及其中礼部考将赴
南监待次以出身也从而谓之曰今天下善书者悉萃
辇毂下子若自陈其所习乞就能者以卒业可北留矣
洪范如其语作数百字随疏以进果得留北监未几且
预写诰之选由是书法益进而四方踵门来求者无虚
日岁满当受职予谓其必入中书以掌丝纶之出然后
卷十 第 32a 页 WYG1243-0555a.png
不枉其所能已而乃有北海盐课提举之擢提盐之秩
固优于中书然所理者泉货所司者簿书未若中书密
迩阙廷得优游翰墨之域有足尽吾洪范之能也虽然
君子抱有奇器能不以自外至者间而毁之则无仕而
不可无往而不自得矣故西溪盐税不足贬范文正之
盛德衡州盐仓乃足起刘忠肃之清誉盖素心高明者
虽居污地而道愈光也以洪范之学力至而志识高海
北盐课岂得掩其书法之精哉况古六书之法皆出心
卷十 第 32b 页 WYG1243-0555b.png
画心画得其正则岂直书法出于正而已哉施诸天下
无不出于正而下可著称于簿书之末高可致大用成
伟烈于燮调弼亮之馀精可赞至理于枢密之地心画
之为用也博哉故自古名能书者未尝不优于政事而
擅乎休名也洪范因其能以求诸心而发于政则其所
至岂有极哉故因乡故之请序以为其远大张本云
 
 两溪文集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