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1243-050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两溪文集卷八
             明 刘球 撰
 序
  送章瑾还会稽序
冠带举人章瑾侍郎寅庵能子也天子嘉侍郎绩追锡
其考妣祖考妣爵号侍郎恭职守不得躬展燎黄之礼
于其乡请以瑾代往诏许之有请言于予以为瑾规者
卷八 第 1b 页 WYG1243-0506b.png
予与侍郎共礼部政视瑾犹子弟苟勿德则无以为同
僚光规之宜也始予奉上命拔群举人中词翰之最者
二十四人俾冠带食训导禄卒业国子监必其为进士
后科瑾乐弃州学正之选而就焉苟弗加其学则无以
应上旨规之宜也今士大夫家子弟秀朗聪察能自立
如瑾者鲜人望其有父风将立业当朝扬声光后世者
大小无不然苟弗大成其才则无以塞众望规之宜也
规之而有此三宜又岂得以不暇辞哉遂进瑾而告曰
卷八 第 2a 页 WYG1243-0507a.png
惟克自抑则道增惟不貌恭而心傲也则诚存尔其慎
兹德以亲其宗族乡党斯称尔尊府怀予亦与有庆瑾
曰敢不恳恳焉惟信让之务崇哉又曰业恒长于脩而
荒于弃尔其毋外惑以旷于学求必得其志于文闱斯
不孤明天子德瑾曰敢以有所往而或怠于诗书之诵
哉又曰器不贵于小就尔其博所求厚所蕴扩其才以
为大斯不负人所期待瑾曰虽不慧敢不竭愚力以求
其至哉于是与瑾交者不但荣瑾能代其亲致宠命以
卷八 第 2b 页 WYG1243-0507b.png
光于乡且荣瑾能受予规以进厥德长厥学而大厥才
将遂其美于未涯焉皆请书以为瑾贶使瑾得早夜是
顾以自励
  送王太守赴云南序
由御史而升郡守岁不知几人矣独吾王君贵庄之守
云南也人皆以为宜焉夫云南边郡也族而居者非僰
即獠其人夷也首次工以为礼刻木结绳以相交易其
俗异吾中州也去御史于中州而往守边郡抚夷人阅
卷八 第 3a 页 WYG1243-0507c.png
异俗何宜之有盖君为人廉谨端静茂于材而粹于学
其政平其令信往守边郡必能去𨒫而效顺化异而为
同居中州则无足尽其能大其事业人以为宜不亦信
乎昔汉之边蜀犹今日之边云南也自文翁至而蜀之
为郡遂与中州齿则云南之人易椎结为衣冠释甲兵
而弦诵又将自吾王君之为政始矣球故作诗道其所
宜以壮君之行诗曰脱彼骢兮驾五骢君之适兮南诏
之陲顾中土既绥辑兮悯遐方不可以独遗故天子之
卷八 第 3b 页 WYG1243-0507d.png
有命兮付君往釐觞君清酤兮道君于迈山川虽邈兮
黎獠有待化左衽为逢掖兮寔维其时风调日丽兮勿
缓其驰秀禾瑞麦兮将毓彼徼如徕增秩兮不日有诏
  送太仆少卿郑君赴任序
凡为天下不可不蕃息于马盖军师行伍非马不行蒐
苗狝狩非马不利出警入跸非马莫驾送往迎来非马
莫给马之为用大矣皇明统万国设太仆之职总马政
马皆出于官而资牧于民今六七十年牝马騋驹生生
卷八 第 4a 页 WYG1243-0508a.png
愈众而闾井之间无非牧马之家昔周之十二闲汉之
三十六苑唐之八坊四十监莫有盛于今日民于是不
能不患其刍牧之不逮矣然则太仆少卿郑君复言涖
任于滁其可不务足其民以广其马哉盖马固国所资
也民尤国之本也民不足则马不可得而独蕃马不息
则民不可得而独富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偏重于
马而不恤其民不可也礼曰问国君之富则数马以对
徒有其民而不众多于其马亦不可也民既遂而后马
卷八 第 4b 页 WYG1243-0508b.png
益增斯为两得其道焉郑君四明人由进士擢主事员
外郎郎中皆属礼部在职二十馀年始有今陟其于治
体盖闻之熟矣故予与侍郎章公以民与马举不失养
望于其行焉苟江淮以南由是家不窘于衣食人得其
所乐其业惟恐国马失养而休秣风字必以时使骏毛
骥足日益而月盛然后见其效之增职之称予二人之
怀固足慰明天子亦岂不以用得其人为乐哉郑君往
也尚尽心焉
卷八 第 5a 页 WYG1243-0508c.png
  赠行人刘焕章序
有干霄连抱之杞梓自当出于朴樕之林入于匠氏之
家以资大厦之构而为济川之具也士之抱负奇能又
岂沉迹于庸众人之中不卓然起而为世用哉予与行
人刘文焕章非有夙昔之好也宣德中予有蜀之役吾
徒钟诚九思者典教荣县来谒予公馆予意其诸生中
必有佳士不可不知因问其请业问学以习为文词谁
最勤九思以焕章对又问其心之所存志之所向言行
卷八 第 5b 页 WYG1243-0508d.png
之所出谁最良九思复以焕章对又问其才识高迈可
以任事而建功谁为优九思仍以焕章对予已心存而
意许之矣后二年焕章果第进士冠带见予京师观其
外则俨然其容庄也叩其中则充乎其本厚也方信九
思所称不诬矣士有抱负于已者果不能掩诸外矣已
而焕章擢今职其同年秦观属予文以劝之予以焕章
存之久则其施于政也必优奚待劝为虽然愿祝之意
不可不申也自古行人以使四方为职其出也必承上
卷八 第 6a 页 WYG1243-0509a.png
德以宣之于下其入也必询下情以达之于上皇华之
所遣四牡之所劳其意笃且尽矣今之命官也固无异
于古然居是职而能扬令誉如古之人则超迁拔擢又
有加于古焉焕章勉乎哉予将侧耳以聆令誉之起注
目以望华秩美任之归焉
  送方同知致仕序
谢事于荣耀之途退身于宽閒之野如同知州事方年
仲先生遭朝廷无事圣天子优老劝士之笃得请而归
卷八 第 6b 页 WYG1243-0509b.png
可谓仕而有终矣兵部主事项君文曜乃谓先生归而
泽之及于人也当慱于在官之时予问之日先生既置
官守去权势与世日益远接人日益稀尚何泽之能及
人哉项君曰先生之学博极群书而邃于春秋永乐初
以春秋举进士擢官行人迁交阯平原令进秩佐沧蓟
滁三州奔走宦途三十馀年未尝得与学者周旋函丈
间而吾郡之士探其绪馀犹足以擅声文场今退休于
家外无逢迎征科之事以劳其形内无荣辱得失之患
卷八 第 7a 页 WYG1243-0509c.png
以累其心学者得亲其面聆其诲言决其疑难以陶
成其德性造就其术业嗣相传授以至于无穷其泽流
之远岂令一邑佐一州之可拟哉予谓古者致仕而去
有悬车以为荣者有散金以为达者有结社以为乐者
虽所志不同其足为天下后世之所慕效一也况得与
故乡子弟谈经讲艺究极圣人笔削深意以明夫王伯
之辨黜乎功利之私归乎道义之正者为时儒宗如先
生所为之有益于名教其为天下后世之人所慕效当
卷八 第 7b 页 WYG1243-0509d.png
何如也谓其泽之及人也慱不其然欤已而项君来请
文赠先生行予以向之所言足以为先生赠遂书以复
之先生名旭家严之淳安项君其邑人也
  章处士挽诗序
挽诗古所有也挽诗之序古所未有也有之盖自近世
始以近世既有而为之序之固无害于古况有可序之
道如吾静庵章处士乎处士以世宦家遗孤子卓然有
立志卒经纪其家至富且大恒念其亲不逮养每履春
卷八 第 8a 页 WYG1243-0510a.png
雨秋霜必严享荐之礼凡笾豆之供罍爵之饰常身亲
之未有使人代虽旁亲故垄亦常以亲之故而敬祀之
可谓孝不忘其亲矣自少尊事其兄依依不忍私藏而
异业施及其子犹共㸑而食无间言故堂有怡愉之名
而数百指之家欢声常满可谓悌能逮其幼矣爱其子
择师教之必期于成以演其先代诗书之泽使不坠其
家声可谓慈不忘乎其先矣又尝推其孝弟慈爱之道
以训率夫乡之人人多服而化之闻其言也无不加敬
卷八 第 8b 页 WYG1243-0510b.png
自非有德之士能是乎故其殁也人思其德而悲其不
可复见则相与为诗以拟乎古者虞殡绋讴薤露蒿里
之遗音洋洋乎如此其盛岂可无言以序哉虽予与处
士未稔然先予为主事礼部者其父日孜也后予为主
事礼部者其子陬也日孜以明经举陬以进士出身皆
有名于时者予观诸寮采间已知处士之德有开于前
有传于后矣又岂得不为之序哉处士台之黄岩人讳
屿字子良静庵其号云
卷八 第 9a 页 WYG1243-0510c.png
  礼部司务马君考满序
毗陵胡公为礼部尚书天子亲信而优遇之故于行在
建礼部视百官府为最先诏入涖政之朝公进群属于
堂戒之曰今天子眷念礼部殊深予适与诸君共事于
兹盖非偶然之遇也苟思弗竭职弗恭其奚以答上宠昭上德
美哉诸君其与予同怀日孜孜以图报称惟廉可持已
宽可容众公可致明勤不怠可济事而有功允兹是迪
则政可良诸君将显有令誉予亦或免于愆众皆诺曰
卷八 第 9b 页 WYG1243-0510d.png
敢不惟公诲言是服是诵求无沗厥官哉退则推公意
以遍告其下人已而会稽章公来佐为礼部二公一心
以经纶其政不二年而滞者宣纷者理缺者完废者举
过者以损不及者以增焕然礼文备而治具张人皆慎
于行化及胥徒执役之人莫不有耻世之言治者以礼
部为首称士大夫授官迁秩以得礼部为美选吏于礼
部者虽有优陟美任皆顾恋不忍弃去于时马君志善
寔职司务得考察诸司人士之勤惰吏事之得失文牒
卷八 第 10a 页 WYG1243-0511a.png
之出入迟疾礼部政成化行之效马君未尝无赞画弼
成之功今以秩满赴天官超擢有期矣昔唐董太师陇
西公功光朝廷而幕下士孟叔度赞辅为有力其后孟
亦声望当时未始不借重陇西焉从事贤公卿之门能
易著闻易起自古然也吾知马君他日功名不在人下
者以其今日出得其门占之也马君此去而历显爵尚
守其清节雅操如在礼部时则其远大又可涯哉
  送主事余君省祭序
卷八 第 10b 页 WYG1243-0511b.png
主事余君天祥奉恩归省其母安人祭其先君赠主事
时礼部庶僚在官者十三人相率饮以酒馈以赆赠以
诗退余为序夫仕而为僚则旦夕相接也出入相随也
职任相守也忧乐功罪无不适均也古人谓同僚之好
有兄弟之义不亦信乎然或势以接之货以交之诈以
待之刻以处之不骄肆矜恣以争其能施其劳则必怠
惰佚乐而不恤其职之隳者皆非君子僚也盖必接之
以礼而不倚于势尚之以廉而不交于货待之以信而
卷八 第 11a 页 WYG1243-0511c.png
不诈处之有容而不刻不矜能伐劳而惟谦以自持虑
有以隳其职而惟勤惟慎以相勉然后为君子僚焉夫
君子之僚则居必欲固其交行必欲厚其别达则相推
久则不遗而非君子僚者何足以语此哉天祥以四明
世家彦由科目起而擢今职其为人详静而不暴于气
其处物平易而不矫于情其官礼部也适当外国使命
烦剧之馀而与同列交未尝有忤色其同列诸君亦皆
厚德君子交于天祥又无不尽其欢其为僚也可谓得
卷八 第 11b 页 WYG1243-0511d.png
其为君子者而去非君子者矣宜乎诸君于天祥之行
皆惓惓于怀也因序十有三人姓字于篇使他日有与
天祥俱超迁而去礼部也尚不忘今日同僚之交叙别
之意郎中则鄞江郑君复言德兴孙君原贞严陵宋君
原仁员外郎则欧乡冯君钦训万载易君时中主事则
巴渝丘君用宾清江陈君处善五台马君之龙东阳沈
君孝祥湘江袁君孟章横阳陈君重文丰城甘君宗华
及球求乐也
卷八 第 12a 页 WYG1243-0512a.png
  送陈君止善还临江序
临江江右善郡也昔余季祖容窗先生为其郡录事有
德惠及于人人怀之不忘至其后世子弟有道临者临
之父老辄相礼之曰吾先录事某之后也不可弃遇之
不异其亲戚故旧盖可见其风俗之厚也往年余复与
其郡陈君处善同赴春闱同列进士第同奉恩旨待擢
用来家又同陟于朝同官于礼部先后十馀年交愈久
而情愈笃未尝见其有相背弃色尚不失其郡之忠厚
卷八 第 12b 页 WYG1243-0512b.png
风今年复得其兄止善则恳乎其情之相孚也吻乎其
言之相入也蔼乎其交接之有让也所谓忠厚之风犹
可想见止善来京师见其弟之宦日达名日显事业日
有就相与序其亲亲之意且数月矣今将归临以乐其
安閒之乐予虽守官辇毂之下不得一举趾于临访其
父老以求先录事政绩之所在遗爱留思之所存然此
心不能不因处善之故而逐夫止善之归迹以往来乎
清江之上玉笥金川之间焉止善归而亲桑梓抚松菊
卷八 第 13a 页 WYG1243-0512c.png
之馀必日与其父老相接于言笑相欢于尊俎亦尚能
道予之怀否如能道之而临之父老又能听而守其忠
厚之风不余弃则余他日归故乡尚当泊舟于临借留
数日以尽夫平昔之所愿托止善先致意焉惟时同僚
诸君皆俎殽觞酒饮止善于公署之侧而赠以诗谓余
于临有旧而交于止善最深不可无文故敢自序其慕
临之怀以与止善别
  追送郑少卿先生致仕序
卷八 第 13b 页 WYG1243-0512d.png
今世士大夫年满七十得去官以息于家者不少也吾
侪于四明郑先生复言之去何独不能置诸怀哉先生
由进士历为礼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先后二十馀年吾
侪之官礼部皆出其后而常以先进之礼事之不敢慢
先生见吾侪之恭已也亦自贬损未尝以后进易之又
不吝于奖掖其进故凡与先生接于礼部者无不相好
而相德及先生迁太仆少卿位高而地浸远吾侪犹常
思与先生时一见面资丽泽之益以笃所谓耐久交继
卷八 第 14a 页 WYG1243-0513a.png
而郎中马君之龙与先生尤厚者谓先生谢事而去且
逾时矣欲从而饯之不可及为之怅然者久之夫既倦
于仕以老为请天子悯其耳目精神之衰不欲拘以职
劳以政而赐之老是皆古之礼人之情也先生之去固
不为不宜独吾侪私念以为不得复与先生周旋仕途
辱赐规切使吾之昩者有所明戾者有所正如在礼部
之日故于心不能不恋恋焉不知先生置身鄮山鄞水
间日与其乡人宾客相嬉游于閒安之地酒壶琴咏之
卷八 第 14b 页 WYG1243-0513b.png
侧言笑维时动止皆乐亦复有心于幽蓟以北念忆其
故旧僚友乎否周公谓故旧无大故则不弃孔子以为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球也故敢述诸僚之意为文以赠
而以周公孔子之道日望于先生意先生不吾侪弃且
忘焉
  庆刘隐君寿旦诗序
宣德八年秋刑部主事刘君广衡念其从父良英隐君
明岁甲寅跻六秩孟春二十有八日乃其生辰也而已
卷八 第 15a 页 WYG1243-0513c.png
不得捧觞阶庭之下以为寿乃求士大夫诗若干首将
遗归致贺恳属予序之夫年以十二支配十干参错相
承数至六十而一周人生而年周其数则益尊矣故礼
谓六十杖于乡而乡饮酒则六十者坐而其豆三盖其
齿之尊也孔子六十而耳顺蘧伯玉六十而化其德之
尊也今隐君年既六十则其起居出入自是而可以指
使矣其周旋里巷间自是而可以杖矣其乡之饮也自
是可坐而受三豆之飨矣然此特尊其齿也而有德焉
卷八 第 15b 页 WYG1243-0513d.png
所谓耳顺与化虽未易及然闻其居已也忠以谅而遇
物也平而惠末为不有德焉德与齿优而家又殷又有
贤子令孙宗族姻邻以娱其生辰于春和之时景物畅
茂之旦其乐为何如哉广衡虽不得拜寿其侧然有士
大夫颂祝之词以焜耀其耳目则亦足以赞其寿而助
其乐也隐君由今以往益茂于德以增其齿则期颐之
寿殆将有焉而士大夫颂祝之词又以广衡之故洋洋
乎来于万安之邑横街之里特序以肇其端云
卷八 第 16a 页 WYG1243-0514a.png
  送礼部员外沈君还南京序
圣天子德加海外间遣中贵人总甲士帆大舶穹舻道
海洋抵暹罗阿丹瓜哇满刺加古里苏门天方真腊锡
兰山诸国收其所谓麒麟福鹿狮虎象犀诸异兽驼鸡
鵧墩铎莺哥诸珍禽金砂珠香翠贝齿角与凡彼产
所有此蓄所无之奇货以入中国以为苑囿之寔府库
之藏器玩服饰之用使远方之人亦得因是以脩其敬
于朝廷然必冒风潮涉险阻阅数岁而后至至则礼部
卷八 第 16b 页 WYG1243-0514b.png
预请择属官之能且勤者会中使御史给事中往莅苏
浙闽广诸海上督群有司集众工备百器物资用以候
其泊而封启其舶籍其物之多寡轻重而归之京师重
其事也故滨海郡邑每悉其民力殚其地之财恐恐焉
惟侧耳于礼部官之号召以为进退出纳其事盖柄于
礼部也苟礼部官失人则必至调度无章以隳国家之
事必至于役用无纪以重其民之忧故礼部每难于得
其人而官礼部者亦恒难于副是选宣德癸丑寔当其
卷八 第 17a 页 WYG1243-0514c.png
期时南北京礼部行者十二人独钱塘沈君孟珍以祠
祭员外郎为众所推得专其事于闽海之上君盖尝为
司务兵刑二部勤名德闻洋溢两京间于剸斯烦理斯
剧也不啻若利刃之于盘错焉不啻若坚舟高帆之欲
飞扬于洪波之中焉宜乎为众所推以即有往而不辞
也至是果先十一人来复命于庭及其归也礼部庶僚
谓张君之行劳以华君之归装莫良于文词遂不弃球
之固劣辄授以简球故备其事以为君贶云
卷八 第 17b 页 WYG1243-0514d.png
  送林玘省亲序
世之为妇翁者莫不乐于得佳子婿以增其门阑之喜
其为子婿者亦莫不幸于遭贤妇翁以造其器业之成
苟妇翁贤矣而不得佳子婿则乘龙之望失子婿佳矣
而不得贤妇翁则倚玉之荣莫遂是故冰清而玉润自
古以为难而晏元献所以惬意于富郑公之选王懿恪
欧文忠公不能不增重于薛简肃公之门翁与婿俱美
岂不为人情所快哉武进林玘今礼部尚书胡公婿也
卷八 第 18a 页 WYG1243-0515a.png
公以弘厚有容之德慱达无遗之学由名进士历官京
师三十馀年为腹心于朝廷流膏泽于天下天下慕义
之士有不愿赠千金封万户而愿睹公之风采被公
容接也不啻若旱苗待润于时雨其见重于人如此玘
得为之婿亦何幸哉玘为世族旧家子弟伟容质而和
于声气内笃于孝悌外不为纷华侈靡之慕佻谲之习
惟思读书以穷理亲师友以进其能故公乐于婿之使
玘能日勤其所进月不忘其所守以增其学之所未至
卷八 第 18b 页 WYG1243-0515b.png
而不丧其行之所已能则高科之取显仕之跻清节令
名之著自不容已所以成夫公之乐也讵可涯哉盖公
之盛德广业已不在古人下为之婿者岂可不以古之
人自待乎玘积学于公之馆也有年今将省母与兄于
南京球特举婿翁并美之说以庆且期之若其奉慈颜
以隆婉愉之色念天显以笃友恭之意则出其天性已
然而闻教命于胡公也不为不稔奚容球之谆谆哉
  送主事袁君还桐庐序
卷八 第 19a 页 WYG1243-0515c.png
宣德九年春袁君孟章乞致礼部主事政还桐庐或留之曰
今天子遇文武臣甚优群公卿处人正而有容百官有司公
且明天下之士方急于仕进其老于位者尚顾恋不能去子
居礼部职清而政简年未及于衰何求去之早不少待耶袁
君曰人之所向固有异彼之利于仕者其才足以任事其
疾病未入于体宜乎其能勇于进也今吾无任事之才而
体有不可去之疾苟不去其位以待贤者非仁也其老于
仕而不能去者或内无子弟以供其劳外无土田以给其
卷八 第 19b 页 WYG1243-0515d.png
养不得不以官为家也今吾子六人而孙倍之又有土田
足以给衣食赡伏腊苟不及吾之生而还非智也况吾乡
为汉处士严子陵耕钓之地遗庙故迹至今犹存览其云
山之苍翠临其滩濑之幽清尚可以侣禽鱼朋烟月以乐
吾之馀年此吾之心所以日在于富春之侧桐江之上而
必欲脱驾于荣耀之途也于是人皆知袁君归意浩乎不
可挽及其行也同僚诸君皆觞酒文明门外以与君饯酒
行而歌曰春山嵯峨兮桐水萦迂袁君归去兮有坦其途
卷八 第 20a 页 WYG1243-0516a.png
翼子杖孙兮爰田爰渔夜永寝安兮尚有梦于南宫之
署无袁君遂酌酒以为诸君谢且复歌曰南宫清兮卉
木皆春诸公留兮政以日新云之停兮幸无忘我故人
雁之南兮尚冀夫好音之来频歌酣饮彻袁君已引辔
欲去球因探诸公之意书其词以为袁君行李贶
  送广文李先生归袁州序
仕宦以得归老其乡为乐而古今人鲜与有焉夫迹乎
外也久更历乎世故也既厌一旦得去脩途还故壤交
卷八 第 20b 页 WYG1243-0516b.png
接其邻里亲戚以终其年人情孰不乐哉然有得其官
禄而或寿年之不足不得与有其乐也即有其寿矣或
行不洁以致败名窜身不得与有其乐也虽无不洁之
行矣或顾位而怀禄不能脱然自引去亦不得与有其乐
也故凡致仕之途而士大夫皓首缨冠优游里巷间者
古今无几人焉此吾侪于乐陵教谕李先生仲鼎之归
袁也岂得不羡其乐哉先生今年满七十盖有其寿矣
历官三十馀年而橐无盛赀其为行也不为不洁矣迹
卷八 第 21a 页 WYG1243-0516c.png
虽宦途而心则久于袁山秀水五台三峡之中位禄又
不足维其怀矣今而得息驱驰啸傲风尘之外与松菊
为偶以忧喜利害不入其念虑为安其乐复何如哉然
先生始也由科目起司巴东澧州训而后迁乐陵所至
子弟皆有造就与人交恳恳乎以德相磋磨又达于事
变不昩于政体吾知其归而不独得其乐于已也袁之
子弟有志于学者必乐于及门而请业袁之长老素有
德者必乐于得其邻袁之为郡县而欲勤于民者必乐
卷八 第 21b 页 WYG1243-0516d.png
于有所就而问其政其乐又岂不有以及乎人哉予辱
爱于先生也厚故敢道其乐以为歌诗赠行者倡云
  哀朱员外诗序
宣德八年秋礼部员外郎朱荩臣道暹罗使出岭表还
及西江以疾没明年讣至京而欷歔感嘅之声满耳哀
其不幸失此良友者朝之士大夫也其备赙祭会哭其
门哀其不幸失此贤僚者礼部群曹也于会哭中其一
人矉蹙涕泣尤甚哀其失此同年者球也荩臣云间上
卷八 第 22a 页 WYG1243-0517a.png
海人讳忠为人尚谦和内无钩刻诡险之怀外稔于世
故人属以事虽万一不可犹将委旋而就之故与人多
偶无忤容则士大夫交游中不可无荩臣也岂得不哀
之哉其在礼部绰著勤闻凡有边徼之役人皆难于行
荩臣辄任以为已责常北走朔汉南历瘴海未尝有劳
色每公暇辄往来同列间评今较古以相规切则吾礼
部寮寀中不可无荩臣也又岂得不哀之哉况球与荩
臣俱以永乐辛丑进士承太宗文皇帝优旨卒学于家
卷八 第 22b 页 WYG1243-0517b.png
后十年先后入为主事礼部又三年荩臣升员外时居
礼部不下三十人独荩臣与球以同年之故得朝夕相
接思恊赞仪典以球之愚戆鄙执得见容于人不斥绝
于人者多荩臣调护之力也则球于同年中不可无荩
臣也又岂得不哀之哉惟其哀之故不能无词以发之
词之悲者情之戚也情有浅深而其词之发也有缓有
切此哀荩臣之诗所以和之在士大夫倡之在礼部而
序之在球也
卷八 第 23a 页 WYG1243-0517c.png
  悼尹处士诗序
故乡集凤尹处士仲刚殁二十七年矣其乡之人遇其
子信宜教谕行逊京师犹悲仲刚之殁不已而为诗以
悼之是诚何故哉盖仲刚存时故乡风俗犹厚爱其亲
以及其遗孤子而成就之如仲刚之孝者甚众也自仲
刚殁而有零落其亲之遗孤子者矣仁其子必求儒师
以训育之如仲刚之慈者甚众也自仲刚殁而有以邪
说道其子者矣与兄弟析产而不专其利不择其良如
卷八 第 23b 页 WYG1243-0517d.png
仲刚之友爱者甚众也自仲刚殁而有以争敚处其兄
弟者矣济人之危周人之不给如仲刚之好施者甚众
也自仲刚殁而有利人之危不给而取其货业者矣喜
士大夫往来其门以穷觞咏之欢如仲刚之善交接者
甚众也自仲刚殁而有遇士大夫勿宾而所宾非士大
夫者矣嗟乎仲刚之殁未三十年而乡俗一变至此苟
不有以挽而回之恐莫知其所极也故人皆悲仲刚之
殁者亦所以悲其乡俗之变也不忍殁仲刚而作诗以
卷八 第 24a 页 WYG1243-0518a.png
悼之者犹有望于乡之后进能卓立奋起以求其孝如
仲刚慈如仲刚友让如仲刚好施善交接如仲刚庶其
俗之流于薄者犹可敦而厚之以如仲刚未殁时焉故
其词之苦者怜悲者思伤者愤颂者有所劝读之不可
不省诗凡若干首用球序之云
  送王望轮还连岭序
连岭吾乡胜处也其山有吟峰其水有吟源其间多果
林蔬圃鱼池樵谷其人非儒则农其俗去古淳厚之风
卷八 第 24b 页 WYG1243-0518b.png
犹未远望轮家其地与予季父清乐先生居邻而交善
予少时从季父学其后望轮兄子善广复从予学予又
素爱连岭景致之佳物产之富人情俗尚之美故足迹
尝喜至其境望轮又乐善好读书能不厌予往来之勤
以故得相亲厚甚至也其后善广捧乡书出为顺义教
谕予忝职礼部而季父且捐馆连岭之境无迹者数年
予与望轮不相见亦久矣去年秋望轮来视善广顺义
且访予京师青灯对席相与论道旧故因嘅连岭之景
卷八 第 25a 页 WYG1243-0518c.png
物可好而人生聚会不可常不能不感伤怀抱今望轮复有
连岭之归余尚縻禄顾荣未之去握手都门不能无眷眷之
怀不知望轮之归优游连岭山水间偕其长老携其子弟相
亲而相乐亦尚置余于思念中否然余以菲才浅学仕于有
道之朝而无绩可建于连岭宜有退游之日望轮尚为之
致意夫北山之灵幸毋截其来辕则初盟往迹尚得与望
轮临高涉清以寻之望轮以为何如望轮姓王宋名臣泸
溪先生之胄自处谦和与人无是非得失较其情坦如也
卷八 第 25b 页 WYG1243-0518d.png
从善广游者刘生玉瓒请文赠之故特序以平昔之情云
  送刑部侍郎段君复任南京序
南京刑部掌部政侍郎段君某来奏绩于廷天子锡之嘉
议大夫命俾归而终厥政两京之人无不荣之昔周盛时
成王锡命君陈理东都首曰惟尔令德孝恭孝言顺于家
恭言敬于官帷君陈有是德故能膺厥命今国家与周齐
盛而段君由名进士读书翰林擢为主事为员外郎为郎
中刑部能明于刑而刑罚之施无不中荐为参政山东又
卷八 第 26a 页 WYG1243-0519a.png
汲汲于宣上德拯民穷而民皆悦之誉之由山东进为侍郎
户部迁刑部任愈重心愈慎而惠之及于人也愈广其涖官
也可谓恭矣又尝念其先君不逮养养其母夫人也益虔
苟不亲候其起居服食安否即不得其欢容则心歉然若
有失致其母亦康于有子之能顺其志虽老而神完体无
恙今年八十馀犹克手绵丝以资君之廉岁时室中常欣
欣如也其居家也可谓孝矣君之孝与恭既不减于君陈
宜能如君陈之昭受厥命以分理都会之地惟君陈受命
卷八 第 26b 页 WYG1243-0519b.png
于政未施之日君则受命于绩已著之馀其先后不同而天
子复推恩赠君之父祖以君之官而封其母为太淑人不知成
王当时亦常推恩及于君陈之亲否然成王之命又曰辟以止
辟乃辟其心盖期于无刑也君陈能广是心卒致刑措而
囹圄空今天子每下恤刑之诏戒任刑者毋枉人于法好
生之心即成王欲无刑之心也君尚当如君陈体在上之心
移易其风俗臻夫刑措之效以不负明天子之宠命焉
  送刘昆阳致仕还乡诗序
卷八 第 27a 页 WYG1243-0519c.png
自优老诏下而吾安福之士大夫致官家居者后先相
属今刘昆阳归则又添一人焉名僚宿宦骈处近郭远
郊闾巷之间往往有贵游之迹冠带缙绅相望于水涯
林下斯亦盛矣不知诸贤岁从乡大夫饮酒读法之馀
亦复时为衣冠文酒之会以论道先王之法当朝之典
故与其平昔履历措政之详使其子弟见闻有所广志
意有所感发欤诚有之则昆阳君必与其列邑中子弟
又得熟闻南夷之俗与其有司奉国法以变化开导之
卷八 第 27b 页 WYG1243-0519d.png
方有以知朝廷德化所及为至广蛮夷向慕中华必至
于无极是又未为无益也设无之则倡为是会必自昆
阳君之归始盖其家世有衣冠在宋时有仕至昭州太
守曰志叔者尝致官归而有惠泽及其乡人人多德之
至昆阳君复以才优用荐擢安顺州同知未几调昆阳
年满有绩效当进官竟以老请遂得休致之命可谓能
守先世家法矣其弟若侄又竞爽而并秀足任使令亦
自有科目起为教官能世其宦业者一时宗族既众且
卷八 第 28a 页 WYG1243-0520a.png
富谢事休于家而有族人子弟可恃赖以扶其衰而资
其老如昆阳君者通邑中莫之或先球固知其为文酒
之会有则必与焉无则能倡焉盖验于此而有以测乎
彼也昆阳君字存有家邑之灌溪其归也学士李先生
以久要之雅首赋诗以赠之同邑之士多赋之而球为
之序
  赠廉检校序
廉君守贞蜀之巴渝人游太学十馀年学通才茂先生
卷八 第 28b 页 WYG1243-0520b.png
师长皆重其为人六堂诸生莫不欲与交朝之公卿大
夫多知其名人或劝之曰子之学既优矣苟借援于当
道有势力之人则穹官要职不难致也守贞曰进身有
道出仕有时屈已以邀荣于人岂丈夫哉于是人多道
守贞之贤今年夏守贞始得进于有司擢户部检校人
复为之惜曰以子之才而不得大受其职是枉其人而
用之也守贞曰吾体貌不如人吾才不能高于人得一
官京师幸矣尚敢以所受者小为有司咎哉于是人益
卷八 第 29a 页 WYG1243-0520c.png
道守贞之贤盖世之巧于宦者有不待甘齑盐申佔毕
于太学之久已能出而践历华要者矣然不由其道则
人或不贤之而独贤守贞之能不亟于仕不卑其官是
则士君子之公论犹明士君子之公论明则朝廷之公
道可张朝廷之公道张则抱才德而隐于卑僚伏于人
之下者将有超迁拔擢之期地官之幕岂足久淹守贞
骥足哉虽然澡行瀹节者来华誉之囮也增才益能者
陟显仕之阶也守贞其务行节之脩求才能之进庶乎
卷八 第 29b 页 WYG1243-0520d.png
为好进贤者之所收采焉苟缘人以为贤遂自贤焉而
于行能无所加则虽有好进贤之人犹将弃之欲望去
下位就高爵不亦难哉余寮友丘君用宾请文为守贞
赠余与守贞交有素复因用宾之请为文以彰其所已
能而勉其所未尽焉
  送萧主事南归诗序
吾邑人仕于朝者后先相望其进与退未有如萧相廷
器之敏也廷器以宣德乙卯领乡荐明年第进士又三
卷八 第 30a 页 WYG1243-0521a.png
年擢为主事刑部又五年以病乞归即得俞允之命九
年之间去就之迹历历如此顾予忝名科甲十有七年
始得厕朝列迄今又十四年尝欲一展丘墓以与亲戚
故旧少叙契阔之私终不得命视廷器之进退无阻其
利与钝为何如耶抑人之行藏有命存焉殆非人为所
能必耶虽然予于廷器之归既不能无所惜亦不得不
为之喜焉何也吾侪去故乡侨居京师常得安其所处
忘其所思者赖有故乡数人出入同朝缓急相顾淑慝
卷八 第 30b 页 WYG1243-0521b.png
相训规如家人宗族之相睦于内相庇于外以慰其羁
旅之怀壮其远游之志也若廷器尤其中之伟然者今
以病去则减吾一同好人矣宁得不惜耶然人之病常
生于忧思愈于安乐增于劬勚减于閒逸廷器既得释
夫案牍之劳免夫听讼决狱之扰归而二亲康强子弟
顺适展家庆以乐天伦之馀非适意于琴书即陶情于
泉石忧劳远而安乐日臻则体疾固有可释之道不可
不为之喜也且今著令以疾退而获愈者即还其职则
卷八 第 31a 页 WYG1243-0521c.png
廷器之去当有复来之期吾侪所惜殆将转而为喜耶
廷器病间尚加学脩行以图进焉毋以索居为安而遂
怠也故特序赠行之诗以为复会期
  送任主事归省诗序
从仕于至治之朝荣亲于具庆之日如吾任君敬让之
归也不亦快哉盖仕不遭治朝未足以为快也仕于治
朝而亲不及见未足以为快也亲及见其仕而荣恩不
至未足以为快也昔者孔子耻贫贱于有道之邦而以显
卷八 第 31b 页 WYG1243-0521d.png
父母为孝之终殆谓是欤敬让自宣德初擢冬官缮部
主事逢时清和四海之内乂安言语不通之国悉臣悉
附凡百造作城筑之工悉罢不举朝廷方隆推恩之典
开归省之途而敬让二亲既膺显封且又得归以问其
安慰其离别之思虽季子之道洛相如之使蜀其声华
赫奕固有馀未有能以其亲显于生前如吾敬让今日
之快者然敬让之养于内有素而行于外不苟又岂以
一荣其亲为已足而志以满退怠随骄生若彼浅器狭
卷八 第 32a 页 WYG1243-0522a.png
量者比哉盖欲事业大于当时声名流于后世以显其
亲于无穷是乃敬让之所志而人亦以是望于敬让焉
敬让与予同为西江人同时举进士又同官于朝故士
大夫与敬让游者皆赠以诗予独为之序
 
 
 
 
卷八 第 32b 页 WYG1243-0522b.png
 
 
 
 
 
 
 
 两溪文集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