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1243-044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两溪文集卷四
             明 刘球 撰
 记
  谒少陵杜先生草堂记
至是方固欲询是方之俗亦不可不求是方先贤往哲
之流光遗润以博其见闻增益其所未逮故登西山而
想伯夷之风临湘流而诵屈原之赋过殷墟而绎箕子
卷四 第 1b 页 WYG1243-0447b.png
之畴必将有得于心至使命于蜀则少陵杜先生草堂
不可无其迹游迹草堂亦岂无所得哉盖先生之文辞
冠于唐超越于六朝两汉卓然成一家于三百篇之后
凡习为诗者皆知其然至其处溷世能不污其行堕其
高其清类伯夷无日不怀其君忧于国其忠类屈原闵
人穷伦圮汲汲欲拯而叙之以复古初其虑世类箕子
有是道而未遇知当朝复更世变未及施诸用穷亦至
矣惟其穷故其道施于文者愈光成都浣花溪草堂其
卷四 第 2a 页 WYG1243-0447c.png
守道固穷之地也距先生六百馀年而幸造焉求其所
谓万里桥百花潭雪峰锦里之胜槩固在而先生不可
作无由观道德而聆教诲然徘徊沧浪之涘桤林笼竹
之间阅景物而诵其诗玩其雅澹之音而得其类伯夷
者亦足以劝已廉沉潜其忧愤感激之词而得其类屈
原者亦足以隆君敬探其陈古讽今之意而得其类箕
子者亦足以资民治一行而三得者谒草堂之谓也草
堂作于唐者毁于唐复于宋元者毁于宋元今茅茨如
卷四 第 2b 页 WYG1243-0447d.png
旧而益以享室憩亭门庑垣藩者昔献王王蜀兴其废
而大于前也时谒草堂者永康侯合肥徐公安兵部侍
郎钱塘柴公车也陪谒者行人司行人闽南杨永钦天
监五官挈壶正屯留申九宁士人祥符齐钦也欲往谒
而尼以事者工部郎中广德谈信也谒退而记于石者
礼部主事安成刘球也
  张忠定公画像记
古之君子身没而烈与光岳俱存者其浩然之气足致
卷四 第 3a 页 WYG1243-0448a.png
乎远也善养是气如乖崖先生张忠定公盖尤古人中
名寔之著者乎公之贤于人者非有所外倚也能不动
心而已夫名人所欲争也魁士举以先有德而不居公
之心岂名可动乎色人所好也纳二处子劝怀归者以
娶而不御公之心岂色可动乎仓卒之变人所难处也
遇众乱卒拥拜嵩呼亦下马望京师呼拜以息其哗公
之心岂仓卒之变可动乎推其志之所操精神之所存
虽坚如层城不足言固众如三军不足言勇钜如九鼎
卷四 第 3b 页 WYG1243-0448b.png
不足言重故身遏蜀乱廷抑丁谓之奸略无一毫难色
者心有定而浩然充极其体者为之也气足有为故其
政之严者恕平者果敏者详惠者信无施不宜亦其作
于心者不能害之尔公于淳化咸平中两治蜀蜀人始
而畏之中而安之终而思之及闻其没也拥其像哭之
又为祠祀之久而不衰岂惟蜀哉至今天下有志于古
之士犹皆仰其风公之光及后世而不泯得非其浩然
者所致欤公濮州人讳咏字复之仕至工部尚书其事
卷四 第 4a 页 WYG1243-0448c.png
迹具史其传诵在士大夫球素慕公为人及使蜀
谒公与秦守李冰汉守文翁所合为三公庙者退
得公像于公同姓生諌不知为公家藏本耶抑其
授蜀人者耶然考公手赞及赵翰林孟頫拜观书
足信为当时所传遂命工书善绘者临摹上石期
与世之景先哲者共观仰焉乃记而系以诗曰于粲
我公宣烈于世有定者心无馁者气惟心克一厥气
是充施德德茂施业业崇既文而武亦严而循推来
卷四 第 4b 页 WYG1243-0448d.png
溯往如公几人公立朝廷憸谀敛迹公来蜀方坐殄
乱略蜀人怀公如怀考妣汉秦二守罔克专美愿被
馀休四海一词树兹穷誉公寔我师我秩蜀礼拜公
寝堂载考厥像玄冠褐裳翼翼有容晔晔有赞浩然
气象越世想见欲迪来观爰寿于石系之以辞永昭
令德
  游玉泉记
玉泉之游非佚游也词林诸寮欲为编修萧君孟勤尽
卷四 第 5a 页 WYG1243-0449a.png
一日之观以壮其荣归之行也适上已之辰编脩与俭
安简主静邀孟勤会予与修撰中规检讨廷器偕行以
编修元玉未至候久之意其必有所妨遂发骑从西城
出行六七里犹皆以缺元玉为念俄于广源闸见二骑
立水北乃元玉得武臣导从别径至为之大喜沿流行十
数里抵西湖湖中蒲荇郁郁皆春禽鸟虾鱼飞潜自得
湖上草木方萌拆而奇峰秀嶂蔚然翠黛交辉水畴亦
有耕者且行且观尽湖东涯至昭应庙下马憩松柏下
卷四 第 5b 页 WYG1243-0449b.png
出茶饼啖之北行渡青龙桥有老人年八十馀家桥西
迎入奉蜜汤因即其地置酒各尽数酌西折而达大功
德寺寺前有古台三久不屋矣而廉隅尚整相传为金
元主幸故所谓护圣寺时更衣处也寺门内有碑穹然
乃宣宗皇帝御制始建今寺文众聚观之僧右觉义雪
峰率徒来候且导入殿阁门庑皆极壮丽肃至方丈具
素膳为礼甚恭既别之玉泉泉涌出池中而注之湖其
清可掬其温可濯其甘可饮其上有亭可风乃环池取
卷四 第 6a 页 WYG1243-0449c.png
水以自洁升坐亭上柔风四来馀垢尽涤僧复携茗来
献茗毕张具余七人以次酌孟勤孟勤酬亦如之众复
相酬因取诗来游来歌以矢其音八字为韵分以赋诗
虽无流觞曲水然临清序坐以觞以咏怀亦甚畅自玉
泉遵湖西涯行一里馀将折而南归遥望灵应观栋宇
隐隐出树林中皆欲造焉独孟勤引骑行不顾众皆挽
之辞曰吾醉矣姑留此再游以相乐也即为之罢归途
过普光寺僧群然出迎亦不能为之留至城门已阖半
卷四 第 6b 页 WYG1243-0449d.png
扉抵家夕矣因坐而思京畿之盛在西湖西湖之盛在
玉泉湖之作本于泉而为利于畿内也有自来矣自唐
失驭是方遂为战斗之场五代以后中更辽金南北隔
绝者将百年矣孰敢一投足其间以览其胜耶元虽一
天下而士大夫得为玉泉游者犹未几人今其山川景
物乃得数蒙衣冠骈集而宠临者不偶然也圣朝之赐
也虽然予前六年尝为是游当时馆阁同行者十人今
为孟勤往则向十人中独予一人与焉馀皆不在职矣
卷四 第 7a 页 WYG1243-0450a.png
岂惟予哉诸君游亦出于再而亦多非故侣则吾侪之
足迹得再及于玉泉之境者亦不偶也斯文之幸也合
二不偶而揆之其大小虽异其有感于予心一尔已而
诸君录所赋诗且嘱予记因述其实而附以所感期与
诸君无忘是游焉
  苍山隐处记
界吉袁皆钜山从高而下走出乎村壤势去且止盘旋
若抱而蒙以奥草翳以丛木蔚然其色无增亏于燠寒
卷四 第 7b 页 WYG1243-0450b.png
明晦之候者苍山也山之外为智溪世为士族彭氏所
居门大人庶有隐君志弗康之遂置百口之家授于子
独携其少而志于学者往营苍山以砺其成且自老焉
故其畴畦错置池涧通渠百榖桑麻若果若蔬莫不繁
硕者盖苍山之壤更其瘠而为腴也鸟鸣而日丽叶绿
而风薰气肃而时菊有花霜雪降白而竹松不易其青
盖苍山之景有四时之分也其岁日之用宾祭之供无
仰于人毕取其中喧嚣不入于耳事物无芥蒂于胸文
卷四 第 8a 页 WYG1243-0450c.png
以时会经以年攻高吟缓酌而笑语从容则隐于苍山
者其为乐益无穷也夫山以苍名岂徒取于色之苍然
而已哉盖苍之为言仓也物成而藏之于其中者仓之
谓也隐君虑周密而行慎重在少壮时尝有为于世有
声称于人中以事连走京师而夷险备涉今既老而思
前日之迹有若浮沤之在波游尘之飘风漠然靡有所
定乃归隐于苍山可谓得藏之道矣彼世之能进而不
能退者闻隐君之风得毋愧于已动于心而思有所藏
卷四 第 8b 页 WYG1243-0450d.png
哉隐君名高字同升为彭族之长球彭氏出也且尝授
举业于其所砺子贯故得记其隐处云
  黔江县学记
蜀川多僻县黔又僻之尤者界在重庆东南万山中道
崖石披草莱行数日始可达其南接施乡施古夜郎之
境皆夷獠所居故黔之民半夷元宋以前虽郡县之犹
未建学立教官皇明疆天下并其地于彭水置黔江千
户所于故县西北二十里寻复县治于所城之西而学
卷四 第 9a 页 WYG1243-0451a.png
庙则建于城内黔之有学自兹始民蒙圣德翕然欲革
其故习以即新亦有学成而仕者矣以不时遭良有司
作起之故学政多弛而学地为强暴所侵千户孙文徙
置于县治东北惟文庙占地爽垲为屋崇坚其他学舍
在庙之东皆下湿而卑隘积为雨潦所沈圯戺隳垣发
础而欹柱师生讲诵游息举不得其所正统元年春吾
安成谢君谦牧由进士擢为其邑令听政之暇数与诸
生讲艺学宫常悯其陋而欲更之越二年政得其理民
卷四 第 9b 页 WYG1243-0451b.png
安其惠与诸生谋以学地易庙南射圃先建明伦堂次
则二斋次则门廊廪库次则师生之舍庖湢之所未数
月悉告事成由是学与庙前后相属其规模宏丽有加
于昔数倍明年谢君会朝京师奏缺学官请择硕儒为
之使诸生得有所从以肄业其中且属予记夫儒者之
政必欲以教化为先教化行而民知所向则强者不得
恃其横狡者不得逞其奸诈者不得肆其欺愚者不得
不求通懦者不得不立志彝伦之斁为可叙风俗之漓
卷四 第 10a 页 WYG1243-0451c.png
为可敦教化之移人也不亦远哉不先于教化而徒峻
法严禁以威其民是未得乎为政之道也昔范忠宣公
令襄城大兴学校而择贤以教之又亲劝诱焉民被其
化以兴于善也既多其后公之功名德业满天下其发
迹盖亦自襄始襄犹中土易化之地非若黔之僻在边
鄙而为教之难也谢君乃能兴学立教如此其勤其知
以忠宣之心为心者乎意其化之所渐必有人能佩诗
书服仁义兴起于幽远之乡以出而与中州衣冠礼义
卷四 第 10b 页 WYG1243-0451d.png
之士并驾于正直之途齐声于圣明之世君之发闻进
阶亦必始于此特记诸学壁为黔子弟劝且见君之为
政能不失所先云
  春草图记
画草数百千本或翳崇坂或被夷陆或沿清湍皆若得
其生生之性遂其长育之天而无枯槁零悴之色是盖
河南参政孙元贞先生为礼部郎中时所蓄春草图也
其草之芽者茁条者抽叶者方荣葩者已秀蔓引者绵
卷四 第 11a 页 WYG1243-0452a.png
延而丛翳者菌覆萋萋芊芊竞芳而骋媚于楮翰之间
览阅指顾之下四时之草盖莫不有而独谓之春草者
以万物之生始于春春者天地之仁候也礼部于古为
春官体天地生物之仁以出政者春官之职也先生效
职春官凡教化之赞其施典章之议其设莫非仁政之
流行其必观于是图有以探夫天地生物之仁也今之
于河南则位尊于礼部而政不可不仁于礼部苟汴洛
伊颍百郡县之民家被春阳德泽以相安于无冻馁之
卷四 第 11b 页 WYG1243-0452b.png
地则是图也不但有功于礼部而且有功于河南矣先
生饶之德兴人由进士官礼部二十馀年廉而有文以
尚书洁庵胡公荐而为河南人不知先生者观于是图
亦可知其自处约而处物仁矣予复记以为之赠
  西庄记
得宽閒爽垲之所而饰以栋宇门垣庭径之制使尼山
拱其后清溪经其前其他冈阜源泉杂然列其左右树
林蔬圃良田深池错置其傍此邓君汝述之营其庄为
卷四 第 12a 页 WYG1243-0452c.png
甚美也邓之先自传芳隐君以瓜畬之族蕃而地隘徙居清
陂四传至汝述复隘清陂而有西庄之营以是庄在清陂之
西仅五里故名以西又曰西之为言栖也宜吾晚节之栖迟
莫是庄若吾是以名焉滨州彭学正怀美里人也为予道乡
故隐居之乐于京师必及西庄且谓汝述之营是庄也有
善道者三置其故庐以广族人之居而别创业以开家异于
乡人兄弟阋墙以相争也有让之道焉虽徙而不出其乡
得以奉先人之坟墓便宗族之往来异于乡人之远游而
卷四 第 12b 页 WYG1243-0452d.png
忘其亲索居而离其群也有孝之道焉安居以为常优游
而自得忧不维其心谗莫指其迹异于乡人之营营于外
逐逐于利以自辱其身而累其德也有狷介之道焉余谓
汝述既得美庄又有三善道苟行之而有终充之以弘其
德流其泽以及其后人也深且远安知西庄之后不蕃于
清陂瓜畬欤怀美曰固未可量也然汝述尝请记是庄矣
愿无靳焉庶乎其后人知是庄之所自始遂不辞而记之
  遂贞堂记
卷四 第 13a 页 WYG1243-0453a.png
吴钜室居洞庭山者多取山水景物之胜名其庐独金
氏之堂以遂贞名者士大夫表其母周氏之节与其子
公晋之善养也修撰施君宗铭与金氏有姻邻之好尝
以公晋谒予退而与予言周归金未数年年仅二十其
良人客死于京公晋犹未脱襁有劝之易节者周辄拒
之惟劳心早夜自力衣食存其嬴馀无非欲资训育以
成其子之德公晋既长内勤稼圃外游江湖入不遑息
出不忘归无非欲丰于养以康其母之怀今周年垂六
卷四 第 13b 页 WYG1243-0453b.png
十公晋亦几四十岁时升堂甘旨前罗杯酌序进爱其
色承敬有礼将婉愉交臻忧思夐屏蔼然自得其乐此
遂贞之名所自立也予谓贞者女妇之恒德古今人之
所同尚也易曰从一而终礼曰一与之齐终身不改诗
曰之死矢靡他是皆贞妇之道也世之贤于妇者既失
所天则惟贞节是守岂特养有令子而后志不迁然有
善哭其夫以无可倚之子遂抱痛以自沉如杞梁之妻
苦亦甚焉又有子能笃尽孝道而母不安其室如卫之
卷四 第 14a 页 WYG1243-0453c.png
七子徒兴凯风之怨欲遂其贞可得乎然则母子得相
亲爱于嫠居之下孤遗之馀如周氏克免梁妻之苦公
晋不必为七子之怨其为乐也不为不至矣其堂以遂
贞名也亦宜矣修撰曰诚如斯言也他日公晋闻之来
请书予二人之言归寘堂中以为其母寿予以其事足
为世教也故不辞而书之堂在洞庭东山之阳云
  逸斋记
永丰伍勖崇勉作居县城之东俯其前则恩江流碧顾
卷四 第 14b 页 WYG1243-0453d.png
其后则瓛峰叠翠虽迩阛阓而廛嚣不来虽远林壑而
竹树森绕不失其为幽人处士之居也崇勉朝游暮息
其中习古篆籀之法无所事乎他因名之曰逸斋誓欲
终身栖迟乎此人劝之仕则曰吾诸父为之矣吾弟又
为之矣吾何用逐其迹耶终不一出及闻天子御经筵
日进儒臣讲求古圣贤之道思复唐虞三代之治乃幡
然曰吾幸沐清化为太平民独可不求效报于万一乎
即用古篆法书无逸一篇以进冀圣心永永弗倦以措
卷四 第 15a 页 WYG1243-0454a.png
天下于久安上嘉其意命礼部试用之崇勉复曰非吾
志也恳乞罢归以终逸斋之乐或谓崇勉欲自逸而冀
其上之无逸何言之背其行耶予素知崇勉因为辩之
曰隐居之士与有国家者势位不同故其逸与无逸不
能不相背也彼优游世外心无所累迹无所维宠辱所
不及毁誉所不知分固宜于逸非逸则将驰骛于外矣
逸其隐者之高行欤故孔子独称伯夷之徒为逸民而
世之富贵利达者不与焉尊居人上则庶政之理乱百
卷四 第 15b 页 WYG1243-0454b.png
官之黜陟四海之安危莫不系之分所不宜逸逸则败
事而隳职矣逸其有国家者之凶德欤故周公戒成王
以无逸而不在其位者不必与焉然则崇勉之以逸处
已而以无逸望上者能安于守身而忠于为国也岂可
谓其言与行背耶或人不能难已而崇勉来别予行因
述所言以遗之俾归而书之斋壁
  南思堂记
予家食时族人希敏为言交阯之叛也其妇翁彭友直
卷四 第 16a 页 WYG1243-0454c.png
以古费典史持郡牒抚谕叛寇著绩升新安主簿未数
月病没没时归道已梗其子威因费民之怀之也藁葬
费之杜社寺后意及寇平发以归未几交阯境土悉为
寇陷威伏围城中久之赖朝廷宏天地之德宥寇罪寇
亦惧诛悉遣中国人之留其境者归威在遣中逼迫就
道顾势不得归亲丧以属其亲所娶交阯妇使俟所生
子丑奴长而告之遂行抵家言于其兄诚诚恸其亲体
魄寄葬万里外竟遭兵尘流离斩然限为异域不得复
卷四 第 16b 页 WYG1243-0454d.png
通道路往而收以附先茔哀号攀慕之情弗克胜乃名
堂于所居之西十里曰南思兄弟五人朝夕引领南向
必穷神于海滨天涯而后已托希敏来请记值予赴京
期迫未复之其后诚数至京每至辄三四诣予请不倦
予念其悲深而意笃不可以不记夫交阯壤地远在禹
服之外其得与失固不足为中国重轻然先朝既平其
乱而郡县之矣使为牧守者能训耕桑宽赋徭渐以礼
义之教如锡光之励于致理彼将率众来归必不乐于
卷四 第 17a 页 WYG1243-0455a.png
叛既而四野多垒使为元帅者能出奇设备仗天威以
讨逆如马伏波之良于用兵彼将授首不暇亦不难于
平其叛皆不能然以致中国冠带之士委骨荒徼不得
归葬故土故予于友直不能不为之悲也况其子乎虽
然当时吾邑仕交阯者三人有欧阳典史坚者与友直
俱授牒抚寇为寇所执死炎火中有谢县丞子方者与
威同道归威亲见其舟碎海中举家八人溺水死皆不
得葬独友直葬得地且有所托视彼二子为犹愈也诚
卷四 第 17b 页 WYG1243-0455b.png
兄弟之悲于此其亦可少慰乎
  棠溪王氏先祠记
棠溪南于书台八十里王氏家棠踰百年祠则王氏为
柳城贰尹名斐字如献所作贰尹既作祠祀其曾大父
仁甫大父维新父九龄祔以从大父成都教授静观从
子临桂教谕文振与凡仁甫所出子孙矣勤勤属予记
问其经始之意则曰自吾兄弟而上至吾曾祖凡四世
惟吾一人存自吾子若孙而下至吾兄弟子若孙凡数
卷四 第 18a 页 WYG1243-0455c.png
十人惟吾一人长祀先之责萃于吾身祠故不得不自
吾作也问其所祀何为不及高祖则曰吾族居棠自曾
祖始非继高祖之宗也故不敢祀问其栖神之宇致孝
申虔之仪物何如则曰为屋四楹重门周垣固其外韬
椟龛帘饰其内享祀时举牲醴称家丰俭设大率皆以
朱氏家礼为准也嗟乎贰尹之作是祠其得报本之道
欤人非祖不生祖者身之所本也本之于人大矣可不
知所报哉没报之以祭犹生报之以养也是以先王制
卷四 第 18b 页 WYG1243-0455d.png
礼达乎诸侯大夫士皆得庙祀其先祭义亦曰筑为宫
室设为宗祧以别亲疏远迩教民反本复始不忘其所
由生所以使人知报本也其后礼教衰庙制废世家祀
礼苟焉无定规愚下之流遂至倾赀以礼浮屠老子冀
为其先资福冥昧中惑亦甚矣是岂报本之意哉其弊
盖自礼教不兴所致也至紫阳朱子述家礼首定祠堂
之制为上下通行之则有先王教民报本之遗意焉皇
朝崇礼以化天下朱氏之礼遂盛行由是大夫士家稍
卷四 第 19a 页 WYG1243-0456a.png
克有祠为奉先之所贰尹由国学生治柳城有绩效当
迁秩恳乞谢事归故乡能推是礼以敬事其先予故谓
其得报本之道焉王氏子孙周旋祠下睹礼文之盛景
世德之光仁孝之心固随以兴岂得不思前人创祠之
意而嗣报之乎宜文于石以昭是祠之作不惟足以隆
先祀抑又有以开其后也
  思全记
有老成人姓宋名瑭字茂英会稽日铸人也代父兄役
卷四 第 19b 页 WYG1243-0456b.png
京师以能医见重于公卿贵人得免夫坚锐之荷勤劳
之供又得上名于朝将有向用之路矣而其心无日不
在故乡故常以思全自号或问之曰世之君子得君而
事之则思所以全其忠得民而理之则思所以全其惠
得道而行之则思所以全其名凡所欲全者皆有其道
不知子之所欲全者道安在耶茂英曰吾之所欲全者
岂无故哉吾宋氏自迪功府君开家垂庆积十五世至
先君月杵翁生瑭兄弟六人而二亲继下世先兄茂衡
卷四 第 20a 页 WYG1243-0456c.png
自戎行中用荐拔擢上林监录事谢官归田里以没瑭
服其役十六年年垂七十矣幸诸弟之在乡者无故虽
先世所遗土田庐舍及丹崖青壁五松听泉槐西梅东
诸书院多弃失颓圯然青山白云残书破砚尚有存者
苟得以衰老之身生还其间相率子弟理而复之以乐
馀年用保首领没葬于先茔之次其为全也孰大哉此吾
所以日夜思之不能忘也若子之所谓全者则非吾之
所得与焉或又曰子之所思得孔子全而归之之谓乎
卷四 第 20b 页 WYG1243-0456d.png
吾无容议也他日茂英得代归有日矣以荅或人之言
为予诵之且请予记予以人受其体于亲以生百骸五
性无一不具能保而全之以不为亲辱斯所谓孝茂英
足迹久于外而念虑切于乡者无非欲复先业以保全
其亲之遗体孝斯在矣卒于迟暮之岁而得南还之期
十数年思全之念于是亦可以自慰也因备录其言以
奖其孝
  友竹轩记
卷四 第 21a 页 WYG1243-0457a.png
竹人所同爱也爱而友之其工部侍郎周公之嗣子仁
俊欤仁俊莳竹于庐陵之山前积有年多至万竿乃临
以轩而名之曰友竹顷荷国恩表其发廪赈荒之义来
京谒谢道遇考功主事夏仲昭得其墨竹一帙又佳或
疏而垂或老而劲或嫩而舒或箨未解或与石俱其为
状也不齐然与其轩之所临者无不类焉仁俊常取以
自随曰吾今而后行藏作息庶乎得与吾友偕矣间出
示予且告其托交于竹之故为甚详予间与客诵之客
卷四 第 21b 页 WYG1243-0457b.png
曰庐陵名贤多天下侍郎公门客皆才良犹未足充仁
俊之交欤顾乃友于植物耶予曰子未闻友之道乎友
也者友其德也德之所在即友之所在请语子以竹之
为德其效瑞于汉宫也小大相附若子之弗违其亲然
故以孝名其承眷护于唐苑也根盘而丛密若兄弟之
相亲然故以义名其发秀于淇澳也既美且盛若有文
貌而又固于节故诗人以君子拟之仁俊亲具庆而又
显贵欲祗顺容止以供子职取于孝竹有得焉兄弟竞
卷四 第 22a 页 WYG1243-0457c.png
爽欲隆爱而笃敬以极同气之欢取之义竹有得焉其
才与志俱超乎等夷欲讲学自脩以外文其业而内美
其行取诸君子之竹有得焉则凡森森而立猗猗而盛
者莫非仁俊益友也何可谓植物不足与友耶客曰是
非愚所及也仁俊闻予与客之言谓深契其心遂谒予
赋周雅巧言之四章乞记其事故记之
  槐阴文会记
翰林学士李公有圃林在都城西隅完颜金故城之下
卷四 第 22b 页 WYG1243-0457d.png
正统五年八月公因广东佥事彭君毓敬来考绩约予
暨编脩吴君与俭以暇日俱往游焉至期公肩舆先发
其子艮邀其同门友五人偕往比至圃舍公见诸生仪
观并雅又与其子游欲以文字课其所能而励其所未
至圃傍有张老人者探知其意即具几席肃迎至家公
顾其庭有古槐二株皆大数围柯叶繁盛垂阴茂密指
谓诸生曰兹非尔曹踏槐之兆耶乃布席坐其下课以
四书讲义予三人继至则诸生文已就篇公复命佥宪
卷四 第 23a 页 WYG1243-0458a.png
发经论策题使备三场之作诸生得题又欣然搆思予
三人侍公行圃中一周还坐槐阴以临之老人亦时出
茗果以助诸生之勤逮日过午公遂设筵觞予三人以
诸生执笔不得离次分筵就之而杯酌通行上下交欢
诸生且饮且思未卒宴而卷已毕呈惟艮一人习书经
而文最先公意其有宿构更其题至是亦成合诸卷而
程之皆蔚然有章而不谬于理公喜且勖之曰由是而
进不已何患文不中时选学不与古期耶其勉毋懈诸
卷四 第 23b 页 WYG1243-0458b.png
生亦皆自快如得意场屋中然私相语曰今日之会盛
会也不可以无述因各赋诗一篇明日以呈公冠其题
曰槐阴文会予惟古之学者所以进业易而成才速者
何也为老成长德者奖掖之有其方激励之有其术无
一会聚之间而非讲学较能课德劝善之地是以当世
之士皆深于道而文蔼如也去古远而士大夫之会非
酗于酒即云云于势利文何有哉公为是会惓惓欲程
诗书义理之文于宴游之际得古人作起后学之道矣
卷四 第 24a 页 WYG1243-0458c.png
诸生岂得不承公意以力于学耶学弸于中而显荣之
声誉盛大之事业将自至然后知是会有功于诸生也
不少因笔其始末以为斯文他日美谈
  滁溪山水间记
有山自武功东来至邑城之西二十里横为叠嶂出嶂
下又数里峰耸谷回盘为夷坂水萦之流者数折而后
去其前有岭曰金船洞曰桃花潭曰紫石溪曰泸溪溪
上有泸南处士书台其后有灵湫能出云发雨其四面
卷四 第 24b 页 WYG1243-0458d.png
诸峰耸者笔立横者屏张其傍水畴陆壤皆良于树艺
然未有人能知其胜而择以为居者永乐中今翰林侍
读李公时勉以庶吉士乡居时与其里戴隐君诚辩
及其兄前督府断事诚问游至其地徘徊久之同声叹
曰是诚山水佳处不可弃而不居乃营书舍其中以其
环列皆山而山依于水有似乎滁也因名曰滁溪及侍
读官于朝滁遂归于诚辩于是刳剔污淖寔以燥壤厥
中为堂揭佥宪黄公大书山水间于楣以肃宾客厥西
卷四 第 25a 页 WYG1243-0459a.png
为塾棂豁几明图书庋列以尊师儒训迪子姓厥东为
轩饬以名画面以层台深池奇花异石以悦心目蔬畦
果林各适土宜水杵池渔足逸人劳跨山为墉滨水设
扄广庭脩径益邃益清遂使山溪增胜云树阴连禽鱼
交乐湍籁谐声环滁佳境又皆其家兄弟所宅无日不
相与叙天伦为文会其间由是滁中山水之乐尽有于
戴氏矣嗟夫山水之胜固出于天之所造地之所成亦
待夫人之好乐而品题之然后胜愈胜而名可传之无
卷四 第 25b 页 WYG1243-0459b.png
穷是故滁之为郡非不古也必欧阳子至而后酿泉之
甘琅琊丰山之秀得临之以亭台文之以词翰使天下
后世晓然同知其胜今吾邑之滁始名于翰林终归于
诚辩安知其山水之胜他日不与滁郡并称于世乎为
戴氏后人其积累以俟之姑记其槩以见其得名所由
始焉
  崇顺堂记
顺则昌不顺则亡古今人莫不以为然也或问之予曰
卷四 第 26a 页 WYG1243-0459c.png
今有人焉耽殖务蓄而靳于厚其亲之养好争欲得而
慢其长弗克恭专私其产以穷饿其兄弟之遗孤子而
弗恤由是其财贿日以增其土地日以广其势力又足
眩惑其乡之人以致其相尊慕使拘拘以顺行何能致
如此之丰哉抑有人焉宁不有其身而惟亲之是奉宁
不私其家而惟长之是从宁薄于自取以厚其兄弟之
遗孤子由是其赀日以销而产日以削又无势力以要
人之尊慕使为不顺或者不至其约也则将由于顺乎
卷四 第 26b 页 WYG1243-0459d.png
由于不顺乎余曰尔何见之不宏且远也夫行之顺不
顺而其人之贤不肖固可知矣况天道好还顺焉未尝
不荅之以顺不顺焉未尝不荅之以不顺顺不顺之报
不啻如种之必获也不啻如卜之必应也不啻如薰莸
之必有其臭也是故以蒯瞆之不父其父而有辄也为
之子以楚虔之贼其兄之嗣而有司马弃疾为之弟以
孟惠叔之善事其诸父而有蔑也为之从子然则宗祀
之绵蹙家声之振坠又莫不系乎人为之顺不顺焉何
卷四 第 27a 页 WYG1243-0460a.png
可以一时之丰约非其顺而是其不顺哉问者赧然改
容跃然起而谢曰鄙人寡识言出而戻乎道幸正之君
子亦庶几其知从于顺而违其不顺矣里有慕上之俊
姓刘字徽育早岁失怙养其母甚孝尊事其季兄徽贤
也不敢违思总率其群从子弟皆归于德让礼度之内
以光其先以昌其家以流泽其后人因名其聚处之堂
曰崇顺常从予学闻其荅或人之辞也曰斯言也足以
发吾名堂之意愿记之屏间使吾族人朝夕诵而知顺
卷四 第 27b 页 WYG1243-0460b.png
之当崇不顺之当去余于刘氏以姻连而亲若族兄弟
因嘉徽育之能顺于家而笃信予之言也故不辞而记

  水云轩记
余既奉恩命来荣其乡里得时省先庐墓于茨山泸水
之间友人刘君汉广宾之厥考子瞻水云轩中从容言
曰为轩与水云友者先人也持靖节名能文辞而与先
人善者莫遁游若也学遁游之学与吾又最善者子也
卷四 第 28a 页 WYG1243-0460c.png
善吾先人者尝记是轩矣善于吾者独可嘿乎辞不可
嗣为之记夫穿地以走者水浮空而游扬者云然水之
气积而云生之云与水固相因矣方其静时渟而为渊
敛而在山鉴涵而练澈峰奇而秀出肖乎隐者之无为
宜隐者乐之及其动而蔽塞六合流通江河鼓风雷下
雨泽潜鱼龙而走舟桴沃槁壤而苏枯蘖又若仕者之
能泽乎物故仕者乐之若子瞻之脱迹州尘市閧之下
退与水云相交接于山溪间而世之荣名利禄介然不
卷四 第 28b 页 WYG1243-0460d.png
得入于其中殆所谓隐者矣至于寄身水云间以穷经
力学为工用世显亲为志将起而与天下业同而艺合
者争先骋快于较胜负之场如汉广非志于仕者乎隐
者既与水云同一无为志于仕者又将与水云同施其
利泽则水云之趣尽得于刘氏父子矣刘氏之轩世名
以水云亦宜矣然子瞻之友水云其愿已遂其迹已陈
其咏歌于士大夫已备将增多其能思出与水云同惠
泽乎物在汉广正宜勉之余不得久于家日夕往来水
卷四 第 29a 页 WYG1243-0461a.png
云之侧与汉广讲经议时务谨识其壁以俟之出而握
手青云之上
  续晚圃记
客有见主人名圃于龙溪而仍其先人之旧曰晚圃因
问曰世之为圃者蔬欲其早茹果欲其早实木欲其早
材凡所生植之物莫不欲其早荣而早遂何子之圃再
世一以晚名主人曰吾之圃不蔬不果不产夫木不宜
于他生植之物所植者惟菊夫菊之茂盛不易其为花
卷四 第 29b 页 WYG1243-0461b.png
又最后当春融物畅葩者誇其妍叶者侈其媚卉者竞
其芳纷纷然出以争时光邀物赏而菊乃敛华匿美隐
然不见其可好逮凛秋气肃向之誇妍侈媚而竞芳者
皆凋没靡馀菊始出其花献其美增辉乎就荒之径照
耀乎傲霜之篱视众物之早荣而先萎者孰得孰失比
于人也亦然方其少时达者掀轰其声富者动荡于利
莫不振竦一时骇人闻于遐迩其性迟钝不欲速者方
沉晦却避无能闻于世犹众物荣华于春而菊独无可
卷四 第 30a 页 WYG1243-0461c.png
爱也继而年与力俱衰向之掀轰动荡于声利者皆影
灭响息独性迟钝不欲速者遗形骸于穹壤留暮景于
桑榆得倍食于土之利岂不犹众物零悴于秋而菊犹
占其芳欤今吾之圃既多菊而吾与吾先人在世又皆
久于时之人故再名是圃以晚焉客乃歌曰群芳息兮
菊乃花仁者寿兮与菊同葩主人和之曰锐不寿兮钝
不夭菊后花兮与钝者耦客去主人戒厥子为余诵其
客主之辞请为续晚圃记予曰是足记晚圃矣主人姓
卷四 第 30b 页 WYG1243-0461d.png
曹名庭桂客之姓名不可详或曰予同举萧君不敏庭
桂子琏从之业进士云
 
 
 
 
 
 两溪文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