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东里集 续集卷二十一 (自动笺注)
欽定四庫全書
 東里續集巻二十一明楊士竒
  跋
   絳帖題與昇姪
絳帖總五本山西叅政楊鼎所惠從事翰林山西賢稱但此帖裝表失倫次非一也
   歐陽法帖寄姪孫奕
兄弟自幼喪父頼祖訓育今祖父喪矣當夙夜勤學立身以圖不忝祖父不可自暴棄也知汝皆已婚未有今字曰崇規字奐曰崇矩奐皆有大義然非循蹈規矩不能大也先儒所謂大噐規矩凖繩先自而後治人是也兄弟勉之勉之併寄歐陽率更法帖與汝習書習書與為人同道一㸃一畫循法久之而熟則下筆可觀矣人一言一動遵禮法久之而熟則德行可稱矣勉之勉之
   沂州普照禪寺興造
公元1144年
沂州普照禪寺興造記建於金熈宗皇統四年僧汝尚文唐栁誠懸庶㡬彷彿
   北京諸帖
公元1147年
黄庭經樂毅論趙文敏公所臨蘭亭序無氏名顔魯公座位帖逸其半或云皆公所未知是否金丹四百字亦公所石刻皆在北京永樂七年車駕巡幸扈從之臣多得之而紙墨之佳如此甚少余得之太常少卿朱焯者也
   七觀帖三帖(三首)
七觀帖元袁文清公所作以贈程文憲公致仕南歸趙文敏公之所書也余家有公小楷如黄樂毅皆臨古人書獨此帖出公自然之趣惜紙墨未甚佳耳此刻今在四明得之陳孟顒秀才
多得七觀帖獨此本紙墨差勝彭百鍊浙東還所惠者
程文憲之歸袁文清之文趙文敏之書皆所謂得意者也而具於斯盛哉所惜當時刻手不及耳余所得者獨此本差明白盖鄞士呉友麟所惠者
   楊仲弘墓志
楊仲弘墓志黄晉卿庫庫仲弘晉卿皆先待制同年進士余嘗録此文附置題名碑隂又得此於王汝玉賛善汝玉以為佳物贈余惜其紙墨頗劣也
   賀捷表臨本
鍾繇賀捷表歐陽文忠公集古録論之悉矣石刻不存吾嘗見數本字大小不同友人陸伯暘所藏者為得中筆意兼勝陸沒後文籍散失不知此帖流落何在惜哉此紙陸少時所臨以遺余者每一展翫興亡友為之愴然
   聖教序
公元671年
唐太宗聖教序髙宗三藏聖記又各有與僧玄奘手書其後後又有玄奘所譯心經皆僧懷仁集羲之之書而于志寧來濟許敬宗李義府之徒為之潤色咸亨二年勒石今在西安府今世學行書者蘭亭序之下則資於此余得此本於江夏宋惟憲紙墨頗佳
   北庭草書
公元1067年
北庭草書宋治平丁未宋孝孫刻之資中余忘所自得無書人名孝孫定懷素書觀其筆飛動超越真非不能惜乎此本紙墨未佳也
   陜西座位帖二帖(二首)
顔魯公座位帖藁石刻西安府此本骨氣清勁飛動後來臨本懸絶矣余得之周恂如貟外吾郡胡忠簡公書法實出魯公大節相似故以所上髙宗封事親筆藁附此帖之後
右長安所顔魯公座位帖藁觀顔書者必觀於行乃盡其妙處
   題顔魯公
此巻顔楷書中興頌第一東方次之題名帖又次之題名明白
   北京座位
公元1409年
北京顔魯公座位帖本四幅永樂七年扈從之臣多得之止二幅盖失其半久矣十一年民有治圃得之楊學士亟以二紙見遺余併取舊所得沈民望脩譔通表之遂為完物譬如延平劒神物終當復合
   詹孟舉
國朝大書詹舍人第一小字亦精但世不多有余獨於祕府屢見之詹初書法巙巙子山盖兼虞歐顔栁之體而有冠冕佩玉之風者也
   孔子學記
右魏孔子學記曹植撰梁鵠書書法特妙此碑在孔林得之衍聖公彦縉者也
   漢脩孔子噐碑
公元156年
右漢韓勅孔子噐碑盖靈帝永壽二年也此碑即六一公所霜月皇極之語者吾特愛其書耳
   漢魯相晨孔子
公元157年
右漢魯相晨孔子碑晨無姓趙明誠金石録史晨也碑在曲阜建寧三年所立詳見歐陽文忠公集古録余得此於陳思孝思孝平生廣求厚積重複徃徃以惠朋友不但惠余也
   孔子廟堂碑
右唐孔子廟堂碑虞世南撰并書石刻西安府得之胡給事嘗在内府見舊刻本與此逈異歲久碑刻剥蝕失其真也歐陽文忠公子時得此碑刻完好後廿年復得之則已殘缺况今後三四百年哉
   夫子廟堂記
夫子廟堂記唐駕部郎中程浩宋宣義太師夢英書世多喜誦此文而夢英書法一本栁誠懸骨氣意度皆弱不能及也
   米南宫二帖
米南宫二帖舊得之吾友陸伯暘陸論書法於唐主褚河南於宋主米余聞米最善臨晉後一帖則其用意於晉者可見
   筆陣圖
右羲之筆陣圖非羲之自書盖近代人所書而羲之筆法因之以傳耳石刻在西安府閔僉事所惠者
   子昻千文
松雪翁行千文盖有智永遺意學書易於見效此刻松江海濵僧舍時人有知監生王寧奉命鹽場過而得之見惠由是稍聞於士大夫
   淳化帖三帖(三首)
此本吾故人朱吉季寧家物朱洪武末為湖廣僉憲坐累被逮賣文為行費此帖落江沈氏今歲仲舉展省還江夏時沈氏落甚其子亦盡賣文仲舉因購此見惠簽題猶朱手筆覽之増感此帖盖摹刻皆下獨二王有數庶㡬然甚不多
公元1394年
淳化四本泉州刻也余友陸伯暘家故洪武甲戌冬余自武昌歸陸以贈别簽題皆陸手筆圖書具存獨念故人不作久矣而此刻今歸内府不可得
公元1415年
淳化五本泉州所刻者永樂乙未春余得之兵部尚書四明金世忠余家舊得於陸氏者與此頗各有缺畧錯簡遂得互相叅考宋米芾嘗辨其間偽書黄伯思法帖刋誤所論皆見余之别録
   右軍
公元1420年
此出曹氏星鳳樓帖中不完所存者皆右軍行書十餘帖草書四帖州民奉墓田丙舍官奴治書裹鮓皆在楷書樂毅海字本又有全本東方畫賛蘭亭序有宋題跋數首永樂庚子冬余過臨淮訪族兄弘璧而得之者也
   黄帝祠宇
黄帝祠宇四字唐李陽氷篆刻縉雲字衡一尺有半縮倍之吾家陽氷篆書此最大者縉雲仙都山有鼎湖世傳黄帝上昇陽氷嘗篆鼎湖二字尚在余未之得也
   忘歸臺銘
忘歸臺銘李陽氷書刻在處州陽氷嘗為處之縉雲故其書在處州獨多聞有孔子吏隠山留題詩文皆佳余未得也
   長安繹山碑
公元993年
右繹山碑盖宋淳化四年文質徐鉉所授故繹山摹本刋置長安學中者文質之徒也今泰山有秦刻李斯真蹟尚在磨滅多矣間於鄒侍講家見摹本止廿九字其去此甚逺也
   青社繹山碑
右繹山碑青社斷裂多矣余得之習禮檢討嘗見陳思孝論繹翻本次第長安第一紹興第二浦江鄭氏第三應天府第四青社第五中第鄒縣第七然余於蜀中本未之見也
   東明精舍繹山碑
陳思孝北京寄惠此帖盖浦江鄭氏東明精舍刻本宋景濂謂此用長安翻刻然以余觀之亦出紹興未知如何當求識者辨之
   鄒縣繹山碑
右繹山碑字畫視諸本特小得之行儉云出山東未詳其處聞鄒縣有繹山翻刻本此豈是耶當求識者質之
   篆書偏旁字源
公元999年
篆書偏旁字源宋宣義大師夢英書此碑咸平二年於長安學中後自題又附載郭忠恕所答書
   彼岸寺碑
彼岸寺碑汝寧上蔡縣余得於監察御史崇髙宋真宗時建此碑今剥落多矣不知書人姓名中書舍人陳登思孝篆書擅名於今數稱此碑之善余則未能通也姑存之
   五箴
公元1124年
唐韓文公五箴宋仁宗時狄道宋寂作篆體之後其子摹刻于石宣和六年
   党懷英
公元1195年
党懷英篆書竹溪四絶金章宗明昌六年刻石濟州普照寺今在州學
   大學
右大學一章鍾鼎篆書而忘所自得亦不記石刻何在西安府有漢𨽻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公羊傳論語三體左傳遺字余皆未得也
   題王氏父子
右殘帖皆王氏父子書首右軍蘭亭荷華長者鶻等斷石蘭亭大字至向字凡五十三字薛稷蘭亭六帖徽之二帖次撡之二帖次涣之一帖獻之洛神一帖皆出曹氏刻其刻石已不存余故重而表之時有惠懷仁右軍者并附其隂
   漢趙君碑
公元190年
右漢趙君碑初平元年立盖獻帝嗣位初年也碑在今鄧州南陽縣學中文磨滅不可見者將半矣余得於陳舍人思孝
   北海相景君碑
公元143年
右漢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碑景君卒於漢安二年碑今在濟寧州雖完而字畫漫滅不可讀者多也
   漢碑隂
右漢碑隂題名得之思不知為何碑隂其所載皆門下書佐故吏之類而字畫頗佳
   魏受禪尊號二碑
右魏受禪尊號二碑世或以為鵠書以為鍾繇不可必而雄麗古雅後之攻𨽻者必取法二碑皆在許州得於劉士皆尊號碑其下近趺處磨滅不明盖古碑厯世久逺如此
   紀信
紀信唐武后時盧藏用撰并𨽻書其書甚佳昔人藏用𨽻在能品余得此於士皆
   唐任城橋亭
公元738年
任城橋亭唐開元廿六年任城游芳王子言𨽻書書雖出唐人古意蒼然後之人能若此者甚少吾家唐𨽻獨有紀信及此二碑
   黄庭經二帖(二首一帖曹娥師頌)
黄庭經肥大曹娥紙墨雖劣然態韻悉佳二帖昔得之漢陽教授胡士安出師頌得之王孟揚檢討稡為一本便藏也
思古黄庭前有唐臨絹本四字表背裁去石刻故在潁上縣學廖子謨為縣寄惠數本所恨打碑者甚謬也
   顔書東方朔畫像賛碑二帖(二首)
公元754年
顔魯公大書東方朔畫像賛碑在古樂陵郡山石上今山東泰安州境内天寳十三載公為平原太守時所刻後有碑隂記余嘗屢得之此本得於余正脩撰完好
公元1420年
彭百鍊御史惠余此帖顔書偉然千古二絶然考唐史天寳十四載安禄山范陽此碑建於十三載之冬治城整兵之際有餘力及此可以觀(闕)之度矣
   誌公像賛
誌公像賛靈谷寺石刻吴道子李白顔真卿書世稱三絶舊刻已壞此重刻者而不復書法之妙矣碑隂趙松篆書甚佳然余未之得也
   羅池廟
公元821年
唐韓文公羅池廟中書舍人傅師桂管觀察使陳曾篆書與篆皆佳長慶元年所立也余得之長吾
   晝錦堂
宋歐陽文忠晝錦堂蔡君謨君謨書甚重於當時刻石四方多矣今余家獨有此碑得之錢習禮檢討
   子昻十七帖
趙文敏公羲之十七帖公平用功此帖最多臨本石刻亦有數處余凡見四本不若此本之佳也
   汝帖二帖(二首)
公元1416年
石刻河南汝州永樂丙申冬中書舍人彛訓扈從南京探其裝有汝帖二本皆表完遂以此分我
汝帖十巻凡十三幅各有汝州之印外因二幅得之河南僉憲劉咸士皆視余前所得者頗優此刻(闕)長睿辨之甚悉
   應天府繹山碑
公元1293年
右應天府學繹山碑元至元癸巳所刻者思孝云去長安本甚逺信
   漢大風歌
髙祖大風歌大篆刻石沛縣沛有新舊二碑舊碑已壞此盖近代重刻者余得之大理馬寺丞
   洛神賦二帖(二首)
獻之洛神賦十三行陳正倫所贈石刻今在常州刻手不及
洛神石刻之佳者今皆不存獨有此在毘陵刻手甚劣僅存其意耳余得之陳正倫御史
   樂毅論
樂毅論止存首尾二百四十餘字而缺其中四百餘字曹士冕稱張氏斫魚石者此是也然余忘所自得不知此石今安在
   五清巻後
巻中諸君子皆三十餘年翰苑交游孟端沒於永樂中近年幼孜子啓民則崇述相繼皆沒覽其詞翰重故人之感
   山崇萬壽宫
三茅山崇禧萬壽宫記元鎮江路録事王去疾文翰林承㫖趙孟頫行書篆額行書特佳余得之安成進士彭琉
   通波阡表
通波阡表得之張氏之孫戸部主事賔陽其文楊廉夫撰其書真篆二體出陳文東而用太樸伯温名者太史公所謂青雲之士施於後世者也文東極力晉唐其書姿媚醖藉自成一家未足骨力
   七姬厝志
七姬皆死於義而張之文宋盧之書皆精玅其傳逺無疑余得此於嗣初
   智永千文
智永千文真蹟故藏鮮于伯㡬大德中摹刻在松江郡學此本余近得之閩人王源永書如精金粹玉此刻規模結構近之論丰采神韻相去甚逺其效龍伯髙而未至者歟
   先待制撫州推官㕔記後
此碑作於先公既代之後嘗聞老長言受代之故謂郡有豪僧雲住暴横民害内而中書外而行中書㢘訪司皆交其貴要莫敢誰何先公治其發塚墓事得實獄已具而行中書㢘訪司皆遣子弟求觧於郡先公不聽公移以駮郡於是行省白中書徑自南臺達御史臺御史臺卒是郡議奏誅雲住未誅而中書下調先公歸安縣然雲住竟不免死元史先公傳亦載雲住事是時當路黨邪徃徃類此記中所謂不得盡行其志者也撫州知府王昇寄遺此碑謹識而藏于家以傳示子孫
公元958年
   唐中興
此頌前三十年見有得字畫明白十數年來有得者其糢糊類此豈其石近又剥蝕歟抑打碑者之不善或有善者而余未之見歟此碑豐城史志静所惠盖余素嗜而得者遂為吾家之玩寳
   蘭亭十四帖(十五首)
此帖石刻今在潁上縣其首題曰唐臨絹本者刻者皆弱余得之子謨
禊帖刻手皆劣甚不記何人惠姑存之後二帖其一前完後闕一前闕後完肥瘠相近皆勝此逺矣永樂中揚州發地得之近時祭酒所惠
此二帖雖不完然㸃畫波磔玅處皆在神采有餘足資效法何必多也
蘭亭前本雖弱後二本甚佳虞恭公亦佳宜珍襲也此福州本余所得多矣獨此有陳膚仲膚仲三山晦庵門張商英兄亦名唐英卒於神宗之世此所稱唐英别是一人
近年揚州僧舍發地得二石皆蘭亭舊刻一缺前一其後塩運使士英裁齊合之為一前所存者十八行止不二字後存者十行能不二字兩本肥瘠相近清韻可愛骨氣當在福州鄭本之次世思陵駐蹕揚金奄至車駕倉猝出避御用物皆不及將所愛蘭亭石刻之而去此豈是耶柴叔輿侍郎得兩本分一見惠因識其大畧
近日胡若思以此本予𨗳評為定式殆是老眼昏眵矣故辨之
前帖是鄭清之家舊刻其石今在福州後帖松雪所臨今石刻北京太學
此刻今藏中書舍人胡宜衡家視鄭本微不及松雪差優
右帖得之王時彦詹事王忘所自得亦不究石刻存否當是唐人所臨豈禇河南之蹟乎此本又在鄭之下胡之上
内府所藏刻本有三十餘家今石刻存者甚少余所見汝州紹興臨江戯魚堂本福州鄭清之家舊刻本潁上唐臨絹本北京太學及蜀中有趙子昻臨本嘗多得之五本一時所得其髙不齊王時彦蘭亭下者入目還自有趣殆不虚語
翰林檢討王偁蘭亭墨本以進文華殿唐人鈎摹睿㫖刻石間賜大臣近臣此巻左諭德士竒所被賜者謹拜手識而藏之
吴敏德御史巡厯所至汲汲名教事此其一耳誠可尚也偶得此刻遂志于後
紹興本視此尚完整剥落如此流俗不知愛䕶可嘆
世率謂字肥而不刓者為定式山谷賞者肥不剰肉瘦不露骨此本其殆是歟予所見多矣未有精神爽爽如此珍重珍重叅議李君示此謾為之題
   蘭亭序題與昱孫
右石刻在今紹興郡學吾得此於章尚文此刻本在吾廬不知何時紹興也其古意蒼然汴中摹刻大相逺矣吾家得數本獨此本差完
   玉枕蘭亭二帖(二首)
玉枕蘭亭石刻今在南京火藥劉家余得之陳鏞叔振清脩雅重敬愛之自翰林庶吉士禮部主事兵部尚書李慶交阯沒於兵間甚可惜
此刻故在紹興府今亡裁十餘年而墨本存者已少余得此於給事中守禮紙墨雖劣而字畫意度完固在所愛重
   宋楊忠毅公神道碑
和王與張韓劉岳諸公同事髙宗大難却大寇其功名史册耀後世者偉矣觀敷文學士劉一止此碑又知公忠精義烈一障百數困病之卒膺數十萬狂横之敵屢赴屢摧之然後大節死城下盖公又肇楊氏之先也公之死古稱重於泰山者非歟公死距今二百四十餘年子孫不廢詩書懿公所以楊氏者其猶未艾乎其猶未艾
   漢魏唐元𨽻古
右漢魏唐元𨽻古唐𨽻擅名一人盧藏用尚有漢魏意元之𨽻書如虞伯生友直有名虞出廟學記楊出華山廟盖分𨽻必以漢魏為至也漢視魏又古矣此巻所輯前一面起魏而繼以白石神後一面起唐厯元而繼以華山廟亦泝流求源之意也
   陸伯暘草書
此廿年前友人陸伯暘為余書者陸亡已十七年而此紙余嘗以贈楊仲舉仲舉又以贈吾賔畿弟覽之悵然謾志於後
   饒介之詩後
饒介介之號醉樵嘗仕張士誠能詩攻書擅名當時宋仲温宋昌裔皆出其門此冊介之手筆余得諸廬陵劉彦
   萃叔耕遺墨巻後
吴興叔耕先生遺墨一巻二首三幅手簡一幅詩見其志畫見其韻手簡見其學其清尚雅正之士哉先生之子原朗寳手澤如拱璧間來北京出見披玩起敬不已朗風不忝其父亦可敬也
   徐憲使傳後
公元1203年
山西憲使江隂徐公傳先師海桑陳先生為其子遜撰并書先生江右大儒為文不苟以此文悉本於遜之所述遜字伯敏時為泰和令好賢下士明於大循良之政民愛戴之卓然大夫也觀其子知其父此先生所為大書者也憲使於是不泯伯敏沒今五十年其子什襲此文如新足以見賢有後其子近属先生之孫江隂縣學教諭孟旦以求余題嗚呼先師為此文之明年捐館矣拜觀不勝悲感盖又有感伯敏泰和三年考最以升繼為泰和十餘人耆老至于今獨思慕道譽伯敏不置古稱才難不其然不其然拜手題於其後
   松雪杜秋五詩
前輩云松雪作書初規摹鍾元常後欲展大字乃入李北海而終主於右軍余及見公作白駒圖書白駒之詩四章在後筆意出鍾此書杜秋興詩其又在習鍾之前歟而視公後來所書夐異曾子固右軍出學力非天成也盖非學無以成名觀公此書尢信
   歐陽士則所藏其表兄詩翰
老友歐陽先生之子士則京師出所稡其外侍郎君所寄其父子之詩為一巻属余識一言嗟乎余何言侍郎母夫人先生女兄豈獨渭陽之心哉先生尊府臨淄公早沒先生之學盖出王侍郎尊府瓊州公久宦遊在外侍郎之學寔出於先生先生侍郎用意忠愛盖有非他人之為舅甥者比也余與侍郎同在翰林三十有五年每向余道舅氏之德未嘗惓惓於心今先生春秋八十餘侍郎君每念不得歸侍於左右所頼者有士則朝夕之養也今士則迫於薦舉將出於是郎君若有不怡於中者毛生為親捧檄孝也包孝肅登第親老十年不仕亦孝也侍郎君忠愛豈有舅氏昔者忠愛吾家與王氏歐陽相好非一士則愛日之誠如不迂視耄言亦孝之至也
   彭貫主事家藏先世書簡
民瞻先生髙明之學剛介節吾郡之望也以作詩胡忠簡忤逆辰州十帖與彭氏壻家皆辰州所作綽綽有自得之意而忘其身之在放逐君子直諸内無徃自得先生赴辰年已七十及八十始許自便再升朝九十餘矣此豈人之所能為哉二沈三年一時謾語天道不爽世之極力讐正人者可不監乎彭氏後同叔寳藏此帖又有艮齋誠父子圭齋諸賢題皆至寳
   衛中書所集名書巻後
中書舍人衛靖以嘉張即之趙文敏楊㢘夫倪元鎮宋克昌裔盧公武文東之書為一巻人品位望髙下不齊亦各一時名勝即之宋季人其書虞道園不取然余在祕府見所臨蘭亭展為大書有晉文敏鉅公卓然當代冠冕楊倪皆元季楊之文章倪之清韻咸重於時不以書名二宋陳皆見用洪武中克温善用真行草書精而章草第一昌裔擅行草體兼晉唐筆勢翩翩而謫辰州後乃大有造詣盧書獨嘗見其作篆數字髙古真草兼二王虞自成一家後慕二宋遂稍放逸則不魯男子善學也然聞其𨽻書髙余不及見因以嘉出此求題謾志愚見於後
   松雪墨跡
子昻張宇初真人以進文華殿士竒時為春坊諭德遂被寵賜
   題麥舟圖巻
士君子用心凡宇宙間皆吾分内事范文正伊尹之志盖自任天下之重忠宣志同於父而世喜談其麥舟事至繪以傳論者又謂其重義輕利及賢簞食豆羮見乎色者雖意存乎警俗而論忠宣則淺矣烏獲一鈞可以論其力乎朱文公纂録宋五朝名臣言行自忠宣始學至其終身言行大者悉備麥舟不與大賢之觀人有道矣范君啓東此圖最後求予題予何足知忠宣然重啓東能敬同姓之賢也故推文正之意以書於諸題識之後
 
 
 
 
 
 
 
 
 
 
 
 
 
 
 
 東里續集巻二十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