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1a 页 WYG1238-058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里续集卷十七    明 杨士奇 撰
  跋
   四书集注二集(二首/)
右四书集注其句读旁抹之法兼取勉斋黄氏北山何
氏鲁斋王氏导江张氏诸本之长宣城张师曾为之参
校加以音考盖今最善本也刻板在常州府学此集六
册永乐十年二月余奉命考会试常州府学教授金原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1b 页 WYG1238-0584b.png
祺时预同考余从求而得之者也其刋刻亦间有错误
右四书集注三册刻板在鄞句读一用黄勉斋法又有
熊勿斋标题便于学者盖善本也勉斋名干字直卿朱
门高第勿斋名禾字去非受学进斋徐几子与子与学
于节斋蔡渊伯静渊源之正如此此书吾得之春坊司
谏周冕汝服盖鄞人云
   四书辑释
四书辑释倪士毅编朱子集注四书之后儒先君子著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2a 页 WYG1238-0585a.png
述推广发明之者无虑十数家而今读集注者独资集
成及此书为多他盖不能悉得也集成博而杂不若此
书多醇少疵也忆余少贫得书甚难十二三从里人刘
文璧乞得论语辑释半部盖断简也宝之如拱璧后授
徒武昌始得此本凡九册夫知吾少时得书之难其必
知所爱重也
   大学中庸日录
右大学中庸日录元吴文正公门人袁明善述其师授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2b 页 WYG1238-0585b.png
之旨而为之者也有文正公补大学第五章传文此册
吴司业德润以见遗者
   孟子节文
右孟子节文一册考翰林学士刘三吾题辞盖三吾等
奏请而为之者也总一百七十馀条此外惟课试不以
命题科举不以取士而已刻板在太学
   大学衍义三集(三首/)
宋儒真文忠公著此书所以备有天下国家者之法戒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3a 页 WYG1238-0585c.png
也为人主及其辅臣皆不可离此董子论春秋谓有国
者及为臣者皆不可不知余此书亦云
右大学衍义凡四册余授徒武昌时而得其末一册相
侄以归读而厄于火今存三册藏之以俟补完
宋真文忠公大学衍义四十三卷著述之意见公所上
劄子及叙盖其为书广大精密纲目毕备有天下国家
之任及为臣欲致其君于唐虞三代者必考之于斯焉
   四书管窥三集(三首/)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3b 页 WYG1238-0585d.png
闽黄泽敷仲永乐壬辰余校文礼部时所选奏进士也
而未尝识之其佐外藩也尝见其封事惓惓爱民之意
卓然今之贤方岳也今从吾友朱与言寄惠此本因并
志其人云
四书管窥四册永嘉史伯璿文玑著盖出饶氏辑讲何
氏集成胡氏陈氏发明金氏考證许氏丛说倪氏辑释
之后其论诸家之失皆平正的确刻板在永嘉郡学吾
得之黄宗豫学士闻黄州郡学近尝刻此书不知何如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4a 页 WYG1238-0586a.png

四书管窥旧刻板在永嘉叶琮洪武乙丑进士知黄州
府又刋置府学吾友吉水周君公明为黄冈县教谕从
求而得之总五册二本余皆有之于是补阙正误得互
相资也
   理学类编二集(二首/)
此书及策要宋史略元史略皆刋板在清江退庵学士
之婿袁鹏所惠清江三十年前老师宿儒多在独梁张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4b 页 WYG1238-0586b.png
二先生有著述而其乡又有好事者为刋刻以传文物
遗风故未泯也
此编出于临江张九韶先生而吴文正公之孙伯尚为
之序盖临江有刻板使学者一览而得夫天道性命之
旨不为无助吾得此于恂如云
   十一经问对
此书为小学设所谓十一经者书诗春秋仪礼周礼礼
记论语孝经大学中庸孟子不及于易者非小学所及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5a 页 WYG1238-0586c.png

   孝经吴文正公校定
此编及私录一册皆文正公之孙徐州判官子尚所寄
惠者公之后以先世通家故皆与余往还所刻先世文
字皆数见遗而子尚寄此未久遽闻其没甚可惜也
   四书待问
四书待问一册八卷元临江萧镒南金编为科举之学
设也元场屋有四书疑问国初三科犹然洪武甲子始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5b 页 WYG1238-0586d.png
改为四书义此书余初习举业时受之司仓伯今吾所
畜书独此最久也
   元程文四集(四首/)
右诗礼记春秋三经义虽断简然元前七科之文又选
其精者也
右元前八科程文不完独有四书疑及易义一卷耳然
具载当时程式可备稽考
右元至正二年江浙江西湖广三省乡试及会试廷试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6a 页 WYG1238-0587a.png
选中之文而择其佳者盖元顺帝尝罢科举至是始复

右延祐乙卯会试程文一册不完是编总十卷今存三
卷首卷蒙古色目人答四书疑及策二卷三卷皆汉人
南人答四书疑考之盖当时选刻者先待制所答四书
疑吾家兵后录本止存一篇此篇二篇皆在永乐乙未
春吾得之天台张廷璧
   元延祐初科会试程文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6b 页 WYG1238-0587b.png
内左榜阙四名阙文更多错误尤甚盖匆匆不及对过

   策要
此集退庵之婿所惠
   朱子语略
余少则闻先生长者言学者日诵五经四书诸史外閒
暇宜玩朱子语类一日过水南段福可福可先待制侍
史其家有语类二卷福可谓此杨氏故物即以归我虽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7a 页 WYG1238-0587c.png
不完然始识此书喜持归先宜人见之泣指所题签帖
语不肖曰小子敬之此汝父手笔也无几先叔子超携
入灌塘尹氏馆中失焉自是所至求语类全书不可得
此集二册特语略耳朱子门人杨与立编刻板在北京
国子监永乐庚寅杨庶子扈从还以见遗所阙什一得
邹侍讲本补录遂为完书总二十卷二千四百八十条
凡学者明善诚身之方大要具是诚能身体力行之可
以驯致乎古人然语类固学者不可少哉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7b 页 WYG1238-0587d.png
   白虎通
录白虎通一册洪武乙亥春余客武昌偕蒋隐溪父子
游东山得诸野人
   忠经
忠经一册汉南郡太守马融撰其篇义篇数皆依仿孝
经郑玄为之注蜀中有刻板余得之德让云
   武经
武经七书孙子吴子司马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尉缭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8a 页 WYG1238-0588a.png
子黄石公三略六韬是已吾家七书总一册独孙子有
魏武注得之江夏宋惟宪云
   说苑二集(二首/)
说苑二册余得之今大理寺丞邹师颜闻刻板在四川
视袁州本其优多矣
说苑廿卷汉刘向采传记百家所载言行可为法戒者
类录之为此书余家二册刻板在袁州讹阙盖多得之
友人宜春令蔡胄用严蔡操行洁清其在官市此书几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8b 页 WYG1238-0588b.png
于李及之白集吾从而得之宜在所爱重也
   列子
列子八篇古列禦寇书唐号冲虚真经宋加至德真旨
道家其见宠于后世益久益重其为书柳子朱子论之
至矣余家录本一册洪武庚午冬自武昌舟还阻风雪
盘塘累日无所为邻舟人上虞张肃有此书遂借录之
出一时草率后欲录过未暇也
   五子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9a 页 WYG1238-0588c.png
老庄荀扬文中世所谓五子然老庄道家荀扬文中皆
儒家而未醇者吾家五子总七册
   道德经
草庐先生注道德经一册余得之先生曾孙子常后世
注是经者非一家要之此注为得老子本意虽老子之
言儒者不取若所谓治国如烹小鲜佳兵不祥之类圣
人复起不易其言也
   战国策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9b 页 WYG1238-0588d.png
古战国策婺人吴师道以鲍彪校注多谬误而重为校
正者也后世文章家以其先秦之言皆爱重之然有志
于圣贤诚意正心之学者无取乎此也苏州有刻板吾
家四册得之吉水周叙
   小四书二集(二首/)
小学之教其废久矣歙人朱升辑方逢辰名物蒙求程
若庸性理字训陈栎历代蒙求黄继善史学提要为一
编谓之小四书以教初学庶几古人遗意其上及旁皆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1238-0589a.png
有注释尤便于教者刻板今在婺源余得此册于婺源
秀才汪樵
此编永乐丁酉秋九月得之陈克永典籍
   叙古千文
右胡致堂叙古千文尝闻长老言先谕德五岁侍先待
制教读此书已晓知大义洪武庚申余始求得此书于
萧尚鲁所盖生十有五年矣不肖顽钝废坠家学类如
此后之人可以为戒也既得又三十五年为永乐甲午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1238-0589b.png
八月六日识
   太极解
南轩张宣公太极解余录于庐陵清湖罗德崇先生先
生名献先待制同年宁都州判求师之从子少从游先
祖兄弟与先谕德相好为人狷介不苟合尝为武昌府
学训导时余客武昌无日不辱见过所畜虽片简尺牍
无不辱惠教一日酌余江滨小楼醉留宿觉夜已二鼓
起烧笋瀹茗论太极先生诵此解甚熟余时未有本也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1238-0589c.png
遂请录之明日就他处求本参对无一字误因窃叹前
辈读书用功切实如此非后学所当师乎自余录此本
至今二十有四年矣用志之以示后人
   朱子语录
昔陈忠肃公每得明道先生文必冠带而后读然则读
此书者其可以不加敬哉
   楚辞二集(二首/)
楚辞出于忠臣爱君忧国恻怛之诚故先正以为三百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1238-0589d.png
篇之续此编余得之刘伯埙云
余少贫无书间从人假借甚难得既壮颇置书而来借
者辄不靳而楚辞借而不归者凡五矣余前后所遇如
此甚可叹故志以戒
   史汉异同
史汉异同庐陵刘会孟先生作欲知西汉文章之妙者
必考于此盖先生用功迁固最深前所未有此册不完
德安贰守罗先生手笔也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1238-0590a.png
   资治通鉴释文
右资治通鉴释文一册宋右宣义郎眉山史炤见可著
而天台胡三省通鉴音注有辨正其误六百六十馀条
此书余昔得之亡友陈一敬云
   史略释文
右史略释文一册余在京师并史略二册皆得于邻舍
之罢官去者忆年十四五坐贫不得已出为村落童子
师以谋奉养之计而急欲此编及十书直音是时二书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1238-0590b.png
市直百钱然不能得也家独畜一牝鸡数岁矣先宜人
命以易之今致书颇多而先宜人弃背已二十年不及
见也呜呼恸哉
   诸儒史评
诸儒史评五册所选择皆精确前大理寺丞山东耿通
家书耿死其子尽卖家物为路费以归此书其邻之𨽻
以五百文市之后余闻之益以五贯从𨽻得焉时书肆
非十贯不可得夫有子不教之学问使贱书如此孰之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1238-0590c.png
过欤噫
   隋书
右隋书详节一册自一卷至十卷纪及十志耳后阙传
十卷洪武庚申余馆山东萧尚鲁先生塾中得之者也
   通鉴续编
右通鉴续编六册得之国子司业张智玄略余识张时
已老矣洪武中尝为礼部侍郎其少居江右最久犹及
亲炙亡宋老儒知当时事间与余言此书有谬妄处如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1238-0590d.png
载文天祥请为黄冠之类大不可信其说甚详不及备
载然此事本于宋史天祥传
   史略二集(二首/)
宋进士吾郡曾先之编史略以便初学而大字刻本尤
便于老者之目此板在国监吾家四册惜其间多错误

史略二册书坊旧本永乐丁酉余在京师邻家有罢官
去者留以见遗盖书坊新刻本多错误余家有国学大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1238-0591a.png
字本亦然皆不若此本错误差少也
   通鉴总类
通鉴总类者宋沈枢编分一百七十一门总二十卷刻
板在苏州郡学余初得十二册于晏彦文而阙其八册
吉水周功叙自苏州为余印补遂为完书此书芜杂不
足观而周伯温以儗袁氏纪事本末过矣
   通鉴纲目书法
通鉴纲目书法五十九卷六册吾得之国子司业张智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1238-0591b.png
玄略颇有缺折未补录此书吾郡永新刘水窗先生著
先生讳友益字益友与龙麟洲李省中萧芳洲同辈行
其平生精力萃于此书揭文安公叙之曰其辞公羊谷
梁其义春秋其志朱子盖甚推重云
   通鉴纲目凡例
通鉴纲目凡例十九类朱子所定读纲目者必得此而
后灼见古人精意之所寓今太学有刻板余家一册邹
仲熙侍讲所惠又有钞录汪克宽凡例考异在后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1238-0591c.png
   元史节要
元史节要者续曾先之史略以便初学耳又有元史略
其体不同二书皆出临江全史刻板今在太学
   通鉴纲目
朱文公因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别为义例作纲目五十
九卷至矣哉其春秋之意也其条贯皆出文公而缀缉
于诸门人之手间有异同或者亦钞录传刻之失乎吾
居京师与给事中林从为邻其出为陜州判官卖家具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1238-0591d.png
给行费余从市得此书凡十六册
   通鉴纪事本末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册此书宋袁枢机仲编吾家文
节公为之序凡四十二卷二百三十九事皆关涉大端
始末毕具观者便之吾居京师时市于晏彦文盖吾授
徒廿馀年积其勤力仅得五经四书及唐人诗文数家
而已子史皆从人借读皇上龙飞之初擢官翰林俸赐
有馀不敢妄费一以置书自是简帙始富矣夫吾之后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16a 页 WYG1238-0592a.png
世知吾所畜书皆出上恩之所致其必能敬重而宝藏
之也
   元史略
元史略及节要皆出临江体制不同如不得全史得二
书兼看亦可知其大槩矣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起太祖至钦宗十八卷礼部员外
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李焘著续宋中兴编年资治通鉴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16b 页 WYG1238-0592b.png
起高宗至宁宗十五卷户部架阁国史院检讨兼编修
官刘时举著宋季三朝政要起理宗至少帝五卷无编
著人氏名二王本末一卷则取诸陈仲微所录总三十
九卷吾家治为四册总题曰宋鉴此本节略已甚又多
差误盖近年书坊翻刋文籍简省率略多如此不独此
书亦可为人心风俗之一嘅也
   晋书
晋书百三十卷唐太宗命房玄龄等因旧史再加撰次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17a 页 WYG1238-0592c.png
纪传论太宗御制之外其馀皆出颜师古孔颖达之徒
志出于志宁之徒而天文律历一出李淳风朱子极善
其天文志吾家晋书廿六册永乐乙未族人忠襄公九
世孙东平知州之子民服举进士在京师泊然无他嗜
好惟志学问闻国监有书板悉赀以求印余助之工力
以此见赠云
   三国志
三国志晋陈寿撰宋文帝以其过略命裴松之博采为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17b 页 WYG1238-0592d.png
之注后世以裴注过繁而合寿所书裁定之为一家者
凡数人而皆未就叶水心曰寿盖尽取为书矣注之所
载皆寿所弃者且谓裁定者为轻议害事又曰寿高处
逼司马迁而胜班固其重寿如此夫纪魏而传蜀者叶
固不能独右寿也近世庐陵贡士萧常正其名为续汉
书起昭烈至少帝为纪魏吴皆为载纪而择裴注之善
者并书之盖至当矣周益公为之序然其书今世学者
少见也吾家三国志三十册刻板在太学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18a 页 WYG1238-0593a.png
   前汉书
班固撰前汉书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其八表
及天文志固妹曹世叔妻昭之所成也世称良史必曰
迁固固才不及迁也若郑夹漈讥固无学术专事剽窃
斯论过甚矣哉余家二十五册国学印本
   后汉书
范晔后汉书盖删取刘珍谢承薛莹刘义庆等汉史为
之然晔所成纪传耳志未成伏诛后人取司马彪所撰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18b 页 WYG1238-0593b.png
补之非晔撰也余家所藏四十七册国学印本
   史记
史记百三十卷司马子长才识高迈文章疏荡奇伟至
于状写之妙超然独出也朱子谓其粗率且疑史记当
时未删改脱稿吾郡刘申斋云史记初看甚有羡字羡
句再看但觉好三看元无一字一句羡减一字一句即
不佳岂求之笃者独得之深耶吾家八册刻板在太学
吾初印此书及文献通考皆有阙板岁馀弗克补录永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19a 页 WYG1238-0593c.png
乐二年友人汤如川曾与贤余学夔萧省身独孤乐善
欧阳允俊登第后为庶吉士在翰林数就吾家借读一
日节假欣然来过取二书阙者共为补录及暮而毕其
签帖悉如川书也今如川与贤允俊不可作矣每览手
笔嘅然兴怀
   两朝实录纂修始末
右恭修两朝实录始末一卷臣士奇所录敕下之初臣
通率师往征交阯叛寇不及预事事未半臣淮引疾去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19b 页 WYG1238-0593d.png
既就绪户部尚书臣陈山礼部尚书臣张瑛皆以兼学
士职奉命预事凡历六年始克成书表词臣士奇所撰
书奏恩旨甚厚命吏部叙劳进秩礼部宴赉于是论劳
赐白金宝楮文绮鞍马有差然自纂修以下至杂执事
均进一官盖吏部不复差别劳绩也臣士奇谨志
   宣庙实录纂修始末
右恭修宣宗皇帝实录本末盖历四年始克成书表词
臣直所撰既奏恩命加厚臣辅加号与禄臣士奇臣荣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20a 页 WYG1238-0594a.png
迁少师臣溥升少保臣直臣瑛升礼部左侍郎兼官悉
如旧纂修皆升官一级凡主事御史评事皆入翰林馀
参对催纂誊录等官皆升禄一级布衣士誊录者皆授
试中书舍人赐白金宝楮文绮鞍马有差皆上所亲命
不出有司秩乎有伦而不紊盖轶于前矣用谨志之臣
士奇谨志
   两汉诏令二集(二首/)
右两汉诏令三册刻板在太学张守初真人来京师以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20b 页 WYG1238-0594b.png
上清纸贶余曰少助书简之用余素寡交虽有至亲交
者亦懒于作书而计其纸可印汉诏令一部遂托欧阳
助教允贤成之此书是也每退朝闭户谢客坐南轩翠
竹之下清风徐来独取此书因其优柔深厚之词以考
夫宽大忠爱之意反复涵泳亦一快哉
右两汉诏令西汉十二卷宋吴郡林虙辑东汉十一卷
四明刘昉辑元苏天爵合为一书又取洪咨夔两汉诏
令总论冠诸卷首洪亦尝辑此书而今不传余家三册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21a 页 WYG1238-0594c.png
颇有脱误误者多就考正脱者虽补录未完也
   杨铁崖三史正统辨
前年病中有遗予此编者不记其人其间多阙误颇为
正之盖吾旧有贝廷臣著铁崖传载此文差详辨末云
私著其说以俟千载之君子而传云欲献不果此编又
有表表谬误尤多不知果何如也
   历代大统易见
右历代大统易见一册旧录于王询谟不知何人编王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21b 页 WYG1238-0594d.png
云在临江邂逅录之比年于内府见有进此书者亦不
记为谁作也
   宋史略
永乐甲辰十月甲子淦人袁鹏惠此书朴学斋志
   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宋相马廷鸾之子端临所辑
间有复出删治未尽然立体正大载事详覈有益实用
非其他类书之比盖类书如册府元龟太平御览犹或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22a 页 WYG1238-0595a.png
伤于汎滥不切或杂于怪异不经况其下者通考刻板
在太学吾家所有凡四十册郊社考一册尝为行俭借
去而厄于火欲印补更数岁未暇一日过沈民则修撰
见有断简数册则此书也郊社考在焉纸板视吾家所
有无二遂乞补之亦奇遇哉
   玉海
玉海二百四卷分为六十七册又有六经天文编一册
周易郑注周书王会诗考共一册诗地理考一册践阼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22b 页 WYG1238-0595b.png
篇汉制考共一册汉艺文志考證一册通鉴答问二册
通鉴地理通释三册急就篇二册姓氏急就篇一册小
学绀珠四册总八十四册此书皆宋王应麟辑刻板在
太学玉海本为应博学宏辞者设而其孙云未脱稿岂
亦未成之书耶颇闻松江府学亦有刻板
   稽古定制
右稽古定制一册我太祖高皇帝命儒臣考唐宋制度
酌其中示法于民者也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又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23a 页 WYG1238-0595c.png
曰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惟礼制行而后民志定故圣
人之为天下国家者必重焉永乐癸未臣士奇在京师
始遇此书谨录而识之
   赐谥录
余客武昌时遇宋赐谥编于湖广参议吴文家既借录
之余又尝集录唐及元所赐谥遂合为一编总曰赐谥
录然有私谥者亦颇附载焉
   通典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23b 页 WYG1238-0595d.png
通典唐宰相杜佑著盖因刘秩政典三十五篇之旧而
广之又参以新礼凡二百篇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刑
法州郡边防八门今少见全书士大夫家所有者皆节
本余家四册近年书坊新刋盖又节矣
   官制沿革
右录官制沿革一册先师海桑陈先生家书也其中有
先生手笔士奇少孤贫先生以先考妣故召而教之年
十二三习举子业而于古官制不能知也遂予此书盖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24a 页 WYG1238-0596a.png
于此书今四十年矣手泽宛然于乎痛哉谨识
   方舆胜览
方舆胜览三卷不著编次者氏名盖元之人作也时又
有舆地要览二书皆出一统志互有详略而要览尤简
又不载沿革今书坊皆有之吾家独有胜览三册其末
卷尾题曰大明者后之人改之也
   西昌志
右西昌志宋淳熙三年知县事陈秀实命贡士严万全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24b 页 WYG1238-0596b.png
倪求已会稡为之者也淳熙至今二百四十三年未有
继作岂非乡邑欠事此集刘仲兼梁叔庄共录以寄余
者盖以余尝有志乎此姑识而藏之
   桂林郡志
右桂林郡志四册凡三十卷欧阳允和以见遗者而阙
二卷桂林旧有志洪武中教授陈琏因而续之其间论
夷獠则必载昔人制驭之说论瘴疠则详列昔人治疗
之方仁者之用心也琏字廷器今守滁州有惠政民甚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25a 页 WYG1238-0596c.png
戴之闻亦修滁阳志然余未及见也
   茆山志
右茆山志二册太子少师姚公所惠其编刻皆不苟
   西域记
右西域记一册吏部郎中吾郡陈诚子鲁著子鲁永乐
十一年奉使西域所历哈密和卓巴实伯里哈里赛玛
尔堪诸番之地凡往复踰二岁而留哈里最久故特记
之详焉子鲁又为余言诸番风俗大抵与哈里相似云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25b 页 WYG1238-0596d.png
   契丹志
右契丹志一册不完忘所自得但记洪武辛酉假馆淘
金袁氏同芗城张子震观此书作诗寓嘅叹之意于今
三十有七年虽断简不失也盖余平生于古书遗文虽
残缺不完未尝不保爱之
   吉安府志
右吉安府志一册盖余与钱检讨习礼在京师同有志
斯事遂以所有乡郡旧志及于前辈文集中采录近事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26a 页 WYG1238-0597a.png
而附益之未几习礼被召赴北京而余亦以公务无暇
此所录者如城郭官府之类于郡中颇详未及诸邑馀
诸类亦皆未就也独科目一类后得陈村民先生吉州
进士录补之诸邑皆备云
 
 
 
 
东里集 续集卷十七 第 26b 页 WYG1238-0597b.png
 
 
 
 
 
 
 
 东里续集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