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东里集 续集卷八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1a 页 WYG1238-046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里续集卷八     明 杨士奇 撰
  序
   送周教授序
吾邑大原周氏世有厚德至所敬尤为乡人所重往时
邑中钜公硕儒名德之士为文章称誉其行又伤悼其
才不获见用于世而没也凡数十人如出一口夫得名
于天下易得名于乡里难况又皆出于钜公硕儒名德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1b 页 WYG1238-0461b.png
之士是岂声音笑貌之所能致哉所敬之子叔京谨愿
温雅博学有清才其配陈氏元潮州教授以道之女先
待制外孙也叔京子以巽自幼惇厚力学入邑庠充弟
子员从前国子学录萧执先生业毛氏诗取乡贡进士
得教谕咸阳县学改归善县学于是考九载之绩今得
教授台州府学将别而之官余少时与以巽朝夕讲学
劘切资丽泽之益其志意相得不啻芝兰之同气金石
之合奏也而云萍之迹忽然异处者既二十年近年以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2a 页 WYG1238-0462a.png
巽迁归善过乡匆匆一见其后来朝京师乃不见而去
今年留纂脩翰林止京师半载且数得见坐各有职务
未尝接杯酒叙契阔于今乃又有千里之别其能不动
于中乎然离合常事君子不以动其中也君子在立身
有道以不辱其先人而已以巽际明盛之时典教导之
职虽道行于身验于人有素然君子不以其所能自足
也往哉勉焉
   送严绳祖序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2b 页 WYG1238-0462b.png
严氏五季之末繇金陵徙泰和世以赀甲闾右宋庆历
中震举进士为常州推官自是诗书簪绂代未尝乏理
宗朝肃以正学粹德知名当时宰相马廷鸾江万里上
其所著易说召除秘阁校勘不受学者称朴山先生朴
山之子元高安县尹用父克世其学而忠厚之德及于
人者博也具载吴文正公揭文安公所为碑志故论泰
和著姓必曰严氏而士奇之祖考皆严出士奇又辱婿
焉而族人之相为姻好加多也故论杨氏世好亦必曰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3a 页 WYG1238-0462c.png
严氏然更元季兵乱之后严氏向时赀产之殷居第之
壮诗书文物之盛荡然不能存什一于千百州闾长老
往往兴嘅而况与之有世好者乎皇明统御天下设科
目以宾兴贤能天下之士争濯磨以奋于是诗书文物
之家既偾而复起者比比矣而严氏之后世复厉志乎
科目者吾始见于绳祖绳祖名圭自少笃学以邑庠生
领永乐六年乡荐今年会试中校官选将赴登州之招
远一时与绳祖游者皆为之喜而况于余乎然士不患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3b 页 WYG1238-0462d.png
其不达患达而无所施耳故其未达也勤勤焉积而充之
以待夫达而施也既达矣又患夫施之而穷故积而充之
者益勤弗懈君子之仕如此今绳祖往焉任乎师道之重
学者之所资也辟诸井焉非其出源源不已何以应无穷
之求哉孔子曰温故知新可以为师勉哉绳祖其可以
画乎今子之始达也所与子好者皆拭目以望矣
   送彭孔脩重庆教授序
孔脩庐陵世家也其读书乡校时余与之相好未几余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4a 页 WYG1238-0463a.png
来京师孔脩送余行不能为情也又三年孔脩来京师
相见慰喜握手未几日有邵阳教谕之行余送之盖相
去益远临别之情益切为文赠之以道朋友之义又十
年邵阳满三考而来相见之喜加于前也甫一再晤语
今有重庆教授之行而去益远矣属病不能送之而情
不可以已也则告之曰君子之于道始终无一息之或
间也既久而厌倦生既成而怠忽形恒人之情君子不
然也君子之道诚也诚则不息不息则久久则徵始邵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4b 页 WYG1238-0463b.png
阳之人有知学者乎子蚤夜率先而化导之邵阳之士
子贡成均者岁不旷选乡荐者科不乏他邑士子望邵
阳瞠若乎其后矣岂他邑士子其性独异邵阳乎非化
导者不知自力哉重庆蜀大郡诗书文物之俗旧矣士
之登用于时者显且多职化导于是者为力易而得效
广其俗度越邵阳岂直倍蓰哉然谨于难而忽于易者
恒情也子于重庆可不蚤夜率先化导之如邵阳乎他
日重庆士子之成有加于前子书最而升亦岂止此哉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5a 页 WYG1238-0463c.png
利达固非君子所计盖求尽其在我者耳
   送董知州序
族兄仲素在楚州前二年以书抵京师告士奇曰吾商
居于此生女且笄矣吾谨择所归得海州守董侯某之
子既许之矣侯四明儒者也以尽已事上以宽恤治下
以廉洁忠厚行身而起家庶几可谓胜吾家者也明年
友人曾仲浚由海州幕官满来京师又告余以侯之为
政曰侯为海州三年矣州之民知有父母不知有有司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5b 页 WYG1238-0463d.png
治之也故鲜不遂者州之佐幕以及于其属知有老成
典刑不知有守之尊且严也亦无不勉于其职今侯以
考绩来京师将复还海州余始胥晤焉侯端厚简重词
气温然盖有以使人喜即而敬服之者司马子长论循
吏曰身脩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世之
为吏持法令刑罚以惧民者多矣有不务乎法令刑罚
则求所以善治其身者鲜矣本之不立则无以见诸用
若之何民获遂也哉董侯可谓有诸已而及诸人乎诗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6a 页 WYG1238-0464a.png
曰岂弟君子民之父母董侯其近之哉侯归仲浚求能
赋者为诗送之又求余叙于是乎言
   送陈正言序
皇上奉天恤民夙夜拳拳惟恐一夫不在化育之内覃
霈思泽际天所覆一视同仁而况去京师数千里之近
哉国家命田氏以思州思南绥抚之寄其后世承其职
者反藉以厉民豺虎噬之无厌也玺书数谕弗悛然后
决去之而援斯民于焚溺之中析其地为郡若州置贵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6b 页 WYG1238-0464b.png
州布政司以总之简贤而有才能者任之牧守抚字之
寄而皆上所亲擢于是陈礼正言繇进士授知府盖特
恩亦隆委也夫国家孳孳兴贤育才职以为民士之涵
濡德教作养于平素以克成其器能者固望一试以自
见而其出于文献之家有继承之责者亦欲效诸功业
以昌大其世也陈氏西昌世科之家自宋以来举于乡
及对于廷者历六十馀人以至正言而正言自邑学弟
子员历数十年以至赐进士出身则夫秉忠孝之志欲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7a 页 WYG1238-0464c.png
有所自见以仰荅恩遇光绍家世者不在斯行乎夫郡
守在求民之情而致之安也曾子曰民之所好好之民
之所恶恶之孟子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此安民
之要道端诸已而行之无不达之政不安之民者勉哉
正言其惟毋忘圣天子亲擢之意正言先宜人族孙也
吾故于别也望之切焉
   赠彭宗税序
吾友郭彦迁为琼州府推官别去七年今年胥晤京师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7b 页 WYG1238-0464d.png
怪其容色黟然槁悴有异乎昔者彦迁曰西渡海北行
以病止北流久益困众医环视之将投以寒剂有彭宗
税者独持不可曰是證于法宜雄附众骇之无和者余
数往来北流知宗税为医多奇效独信其说施数剂以
瘉微宗税吾与子复有今日聚晤邪然吾未有以报也
将货报之邪非宗税所重且货其素用以济乎人者子
盍为我文以昭之固宗税所愿也又曰其为医如良将
用兵不拘古法而多成功其存心惠济如饥渴之于饮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8a 页 WYG1238-0465a.png
食人以疾病告者无贵贱富贫皆与善药既良瘉贵富
者报之贱贫者或不能报宗税遇之终不以其报与否
有重轻意或察其贫不克振又与之以赀盖不独于其
乡然也凡行道之出于北流者无不皆然而四方缙绅
君子过是邑者闻其为人必至其庐宗税所以敬礼之
者必为之尽自余行岭海间十数年所遇如宗税者盖
鲜矣吾闻彦迁言为之叹曰昔宋清有及人之心徒以
居善药佐医治病不责报而为之有道也卒以是致富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8b 页 WYG1238-0465b.png
非若宗税之善于医也而柳子厚为文致其不朽今宗
税有清之心而术固过之及人之功宜博也又闻宗税
吾庐陵之产也吾乡之人去于外克自立不沗有耀若
此固宜为之文也然岭海之间其山川灵秀发而为珠
玑珊瑚丹砂翡翠百珍之物不可殚纪则夫钟之于人
岂无闳博明智忠信仁厚之士生乎其间世虽未之知
也宗税处此久亦尝有所遇乎因彦迁试诹之也
    送史参政序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9a 页 WYG1238-0465c.png
永乐十六年三月行在吏部奏各布政司按察司官阙
诏大臣举近臣及京官之材而良者时吏科给事中溧
阳史寿守仁侍监国在南京召至以为广东布政司左
参政守仁疏达而恭慎磊落而和易繇太学生上亲擢
为给事中端其所存勤其所务在职将满三考坦坦如
一日人皆誉之以为才且良也及今拜广东之命又皆
荣之以为宜也呜呼士当太平无事之日出膺方伯句
宣之寄总数十府州之治而环数千里之民惟其言之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9b 页 WYG1238-0465d.png
听而不敢倍焉岂非荣哉然广东为南方大藩连山跨
海杂蛋獠而处乡殊习而邑异尚而欲人人皆得其情
岂易哉一民不得其情及一州一邑不得其宁承宣者
之责也故量欲无不容也施欲无或偏也欲明而决也
迩不可以独比远不可以忽忘也古之为大臣其道如
此守仁今遭时得位举而措之其可以已乎诗曰夙夜
匪懈又曰敬之敬之守仁必有以副宠命而慰民望哉
其之官也给事中任守礼重同寅之义属赠以言余于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10a 页 WYG1238-0466a.png
守仁亦非交游一朝之好故书此为赠
   赠尹同知之任序
国家选士惟其材德之实耳果材德矣拔之斯须之顷
用之不次之任盖未有知而不用用而不速者惟士之
实有诸已也彼其寻常碌碌者问学不究乎圣贤言行
不循于道德而日延颈企踵以望一见用于时卒之旷
岁积年塌然如被湿之翼欲举而不能者此非无诸已
而然乎无诸已而不内省以求之而往往诿曰有命是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10b 页 WYG1238-0466b.png
自诬矣盖充乎已而无所遇于时者命也古之君子如
孔孟是已无诸己而无所遇者理也君子不谓命也吾
友尹自道自其为邑学弟子员已能敬慎言行潜心诗
书不同流俗有誉于乡矣及其以贡入太学圣天子隆
四书五经之道及古圣贤性理之旨诏翰林儒臣博考
众说而精择之以垂教万世又诏选太学生端悫有学
者以职缮写自道虽始至国子先生已重之遂举应诏
既入翰林自学士以下皆重之书成诏吏部太学生悉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11a 页 WYG1238-0466c.png
第其高下授之官而考策自道袖然高等奏授正五品
澄江府同知盖自道繇入太学以至授官裁岁馀耳士
君子有知自道者皆欢喜庆告以为公选之明非其所
幸遇而有先自道充贡十数年犹未得出身者盖望自
道邈然如不可及嗒然如有所丧焉孔子曰不患莫已
知求为可知也珠玉潜乎山川之深其光彩焕发必有
趍而取之者矣惟珷玞鱼目虽置诸其侧有不之顾故
为士欲见诸用亦惟力诸已焉耳力诸已而充将无时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11b 页 WYG1238-0466d.png
而不达而况遇圣明急贤公选之盛际乎于是自道将
之官来告别且求赠言嗟乎吾何以赠自道哉澄江虽
在云南万里固职方之内也其民固朝廷赤子也皇上
宵旰拳拳图惟安利之是以必择贤者任之司牧有如
往焉治之不以其道使之不遂其生有负圣朝简贤子民
之盛心以取讥累者吾知自道所必不为亦非士君子
所望于自道也传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
之谓民之父母自道勉旃吾于自道有世契故既喜其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12a 页 WYG1238-0467a.png
用又愿乎其成也遂书以赠
   送史主事序
豫章之丰城为江右文献之邦二百年来熊天慵先生
揭文安公高文奥学清德重望著在天下其他芳闻笃
行养高邱樊韬卷而不出者加多至于今其流风馀韵
延被后人彬彬乎盛也豫章庐陵壤地相近文献相望
余尝数过丰城辄以事牵不得舣舟访遗老求昔贤遗
事以快景仰之意而斗间宝气固时时在望也来京师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12b 页 WYG1238-0467b.png
二十年丰城之士官于朝者多识之或以文学或以政
事或以德行要之循良谨愿而有守者什率七八焉史
安志静举进士为礼部主事为人资禀明秀外和内庄
敏于文学达于政治自其上官及同列皆资之朝之名
德硕望者皆重之而与余往还久且熟矣丰城固多贤
乎哉孔子称子贱必本鲁之君子吾安得不兴怀于熊
揭诸公者乎吾又闻史氏世家北方志静之大父洪武
初官丰城遂留家焉其先世盛德茂勋耀当时闻后世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13a 页 WYG1238-0467c.png
者累累矣夫出徂徕者必挺特干云之材产昆冈者必
圭璧瑚琏之质志静之得于其家固自有在哉于是论
人之贤否高下谓不系乎其乡其世者鲜矣今居官六
载当考绩赴北京士友求余文以赠其行故推本而言

   送康孔高之景陵教谕诗序
学校为政之首务而教官非通学明道有以乐乎中不
慕乎外者不愿焉何也事大而位卑力勤而效远禄寡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13b 页 WYG1238-0467d.png
而责重故除命一下则皆茫然如失所凭或所得之地
其俗薄恶其人顽鄙在已者又不足以振起作新之则
终其去其效不著其责愈益重矣非其无所乐于中故
有待于外无所蓄于已故弗徵于人乎故教官必通学
明道有以乐乎中不慕乎外者而后愿之也吾友康君
孔高英迈杰特其少能自刻励学问既壮选乡贡登仕
籍两教永之属邑永接壤夷獠所居渐习嚚俗孔高处
之裕如也又教大理在云南万里之外欣欣独往无几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14a 页 WYG1238-0468a.png
微不自得之意至今永州两邑与大理之学者皆戴服
孔高之有成未成者亦皆慕恋孔高以不得卒业为憾
非孔高有所蓄于已有所乐于中者乎今又得教谕景
陵县其所成于人者益多可为景陵学者贺也然景陵
在文王风化所被江汉之地无永州之嚚俗无大理之
远涉孔高往焉假岁月之久蓄于已者益富乐于中者
益深则将推以成于人者愈益多也非但景陵而已又可为
孔高贺也士友为诗赠其行者余故引诸卷端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14b 页 WYG1238-0468b.png
    送彭学脩之兴宁知县诗序
月池彭氏故吾邑诗书家世于杨有连学脩又永乐辛
丑余校文礼部时所选奏进士今得湖广兴宁令其之
官也求余赠言夫士可以及民且声誉易致者莫若县
令余素志于此而不可以求得然尝思之为令不易而
为今之令尤不易凡其民老弱贫病皆欲处之得其所
有一失所则令为不能凡上官无贤愚智不肖皆欲事
之尽其礼有一违礼则令为不能令之能不能誉毁以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15a 页 WYG1238-0468c.png
起而升黜所由定也令可以易为哉勉哉学脩君子持
已莫先于廉廉则公与明由此以出及人莫加于恕恕
则暴与刻无自而作惇廉与恕而行之以慎令亦无难
为者勉哉学脩余既赠学脩此言又赘以诗者爱之至
望之深也吾继今侧耳以迟子之声闻学脩勉之
   送王伯瞻归西昌序
父之爱其子本于天性爱之必教之教之必以其所尚
民之类四而士居其一士之所治者诗书所蹈者仁义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15b 页 WYG1238-0468d.png
所贱而轻者利焉耳然世之所骛率在于利故爱其子
而教之士盖非有超然之识卓然之志者不能以吾观
于今殆十得一二而已然十之一二之间又有不能如
其志者焉父穷力极意以望其子之有立也而或气禀
之不及加之习俗所牵愈趍愈下卒无以成贤父之志
故有能勉勉敬承其父之志确然不失其所自重卒于
有立者盖吾于今百得一二焉吉安为江南邹鲁邦也
家治诗书人蹈仁义既久而风俗不能无少迁易西昌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16a 页 WYG1238-0469a.png
王伯瞻其志独出乎众人之表爱其子铉自少谨其所
习不使狎溺于流俗择明师良友谕之辅之而躬行以
先导之盖尽乎教养之方矣铉能谨谨服膺见诸言行
表里之间底于有成也王氏父子之良非吾所云今百
之一二见者乎孔子曰鲁无君子斯焉取斯重所本也
伯瞻贤乎哉铉今举进士为监察御史迎伯瞻就养京
师既至不数月伯瞻重老母之养也将还西昌太学生
欧阳昭求余文赠之余欲乡之为父者皆如伯瞻之善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16b 页 WYG1238-0469b.png
教其子为子者皆如铉之敬承贤父之教而有立也于
是乎言
   送罗子瑄诗序
百围之木干云之植不产于衢路之侧常丛生于高山
深林大谷之间故凡匠氏为室屋求梁柱之材者必去
彼而之此若士之惇德厉行负济世之具者固多出乎
孝弟忠信礼义之门故孝弟忠信礼义之门亦为士者
之高山深林大谷也而欲得士之用者必于此焉求之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17a 页 WYG1238-0469c.png
则无有不如其意我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
功统天大孝高皇帝既有天下旁求天下材德之士与
之共治乃洪武甲戌年山东部使者荐吾邑罗君子瑄
其行能可用罗故邑大姓世积厚德笃伦理元之时尝
旌表其家曰孝义君之祖庭芳一门五世聚居共㸑盖
常千馀指愉愉然乐也至于君袭先世之遗温良而宽
裕居家善事其亲处其兄弟五人极于友爱与乡人处
恂恂然又通练果毅有过于人者此其美非由生于孝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17b 页 WYG1238-0469d.png
弟忠信礼义之门是以卒不能免于求者之至乎子瑄
既入京师试将命于四方上下交称为能今陛下御极
之四年乃援例得请而归士之知子瑄者皆望其必以
所长见于用而不计其遂去而重以为惜者予谓陛下
方弘天地之德以洽于天下将使天下无一人不得所
愿欲岂独于吾子瑄之意而抑之哉孔子不云乎施于
有政是亦为政若子瑄之去归其乡益持其所长以化
导其比闾族党之人与其人之子弟使皆勉于孝弟忠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18a 页 WYG1238-0470a.png
信之行者固陛下之所望也又岂必居位食禄而后为
用哉于是士之闻予言者皆跃跃以喜而赋诗送之子
瑄请书予之说于简首以为序
   送彭知县复任序
吾友王询谟端厚和易慎交与不肯寻常有所称说今
年擢第为庶吉士在翰林与余聚处独数言其友归善
知县彭彦宾可以为良吏其言曰彭故庐陵世家彦宾
尝知萧山县有惠政萧山之民至今思之今为归善三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18b 页 WYG1238-0470b.png
年矣其政如萧山其民安之彦宾学通于古今智明于
历涉其持已有道爱民有诚也可以为难矣余亦数闻
御史近臣巡治岭南还说归善之政皆以为无失业之
民者余以是益信彦宾为不易得时余外兄周以巽方
教谕归善县学私窃喜其兴学所资有贤大夫为之纲
维居无几彦宾以考绩至京师因询谟得胥晤彦宾恂
恂焉出言恒依于道殆所谓有诸中而形诸外者乎既
考最将归询谟求言送之治民之道养与教而已民有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19a 页 WYG1238-0470c.png
养则遂有教则善而后庶几可使也彦宾知爱其民宜
无有不遂者然安知不犹有未善者乎民不知善则难
于从令难于从令则将有不可制民至于不可制无所
不至矣如此欲求名为良吏可得哉夫教固非可以朝
夕成也今彦宾还归善假之岁月尽诚以道之未必无
成古之人有言顾力行何如耳彦宾归见以巽为我谢
焉夫邑得贤令又得贤教官学校有不大兴者乎学校
教之所从出而政之所由成也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19b 页 WYG1238-0470d.png
   送郭知府序
万安郭士道以仁厚之心明达之才刚毅之气起科第
扬历中外人皆知其直道而行也永乐二年朝廷下求
贤之令大臣荐之擢为顺天知府四月初吉告行于素
所知者于是各为歌诗以致愿祝之意而以首简属余
序焉余惟士道自行人之职以至今凡经几岁历外几
官处跼蹐之地无知己之应言不见信志不得行士道
之不遇亦久矣而今幸遭国家太平之运公道著明贤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20a 页 WYG1238-0471a.png
类鬯达于此时得千里之地而为之守遂展其所蕴岂
非士道之荣遇哉夫顺天北京内郡也数年王师举义
北京诸郡之民奔走供给之役而顺天尤甚圣天子既
覃恩起其萎濡其稿矣而又拳拳简贤如士道者为之
守使其民获承岂悌之化沭忠爱之德得其所好而去
其所恶将无不得其所者此岂独士道之荣遇盖亦顺
天之民之荣遇也且顺天北京诸郡之表使号于众曰
顺天有贤守而其民泰然相安于温饱无事之地则诸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20b 页 WYG1238-0471b.png
郡之守虽有不如士道之贤而少知自好者其肯靡然
立于下风而不知兴起淬砺以致其民皆如顺天之民
者哉若是者亦士道之行有以及之也勉旃士道请书
以赠
   送王纪善序
吾友王宣倬昭既拜庆府纪善之命将别其故人冲冰
雪出都门涉数千里之官于西夏学士解公重乡郡之
好赠之以文矣余与倬昭生同邑方其总角游乡校时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21a 页 WYG1238-0471c.png
余已识之爱之忘年与之交至于今岂独无一言以写
离别之情哉然吾观倬昭居家孝于亲友于兄弟宗族
无疏戚皆能尽敬爱居乡从先生长者游能谨谨执弟
子礼处朋友重信义亦不肯苟有所处犹不肯取于利
其出而仕也虽局促下位禄入不足自给而其中恒泰
然如无不足者乃夙夜益自饬励若恐有怠其职者倬
昭可谓能自持矣方今朝廷隆亲亲之义咨求端洁之
士以充辅导而于倬昭有取焉可谓真知人矣夫人之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21b 页 WYG1238-0471d.png
处同列也苟其志有不合焉言不能相入道不能相资
也况卑之于尊贱之于贵其志有不合焉其不能相入
相资加甚矣庆府贤王忠孝性成好贤乐道虽汉东平
河间不足过盖天下所共知也以倬昭所自持若此而
往就陪辅之列从容旦夕上之所咨下之所进无非忠
孝仁义之懿诗书礼乐之事倬昭其将不因贤王盛德
之著亦与有闻于天下者乎倬昭勉之余且为子贺矣
虽别固无足道也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22a 页 WYG1238-0472a.png
   送钱士复广西参政序
余始至京师识士复于荐绅大夫之座盖相与谈论而
知其文学时为秋官属其哀矜恻怛之意见诸设施赞
画亦屡有闻焉后升安庆知府往来者率谓士复奉法
循理有爱民之实脩坏兴废得为治之体其去也民思
之虽久不忘又迁江西之广信其施政得民亦如安庆
诗曰恺悌君子士复有焉今升左参政广西为大藩之
元佐得以行其志而及于人者亦广矣夫为郡而治千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22b 页 WYG1238-0472b.png
里之地其民之情吾耳目易及也进而处乎十数郡之
上董治乎千数百里之地其民之情欲吾耳目咸及之
固已难矣而况滨乎穷山绝谷夷獠之区哉故善为治
者必笃近而举远远者举斯其近无不举者矣周公论
大臣之事亦曰不遐遗盖远近无或违而后吾之职可
以无愧焉余于士复二十馀年之旧窃愿其所及人者
广也因秋官正董廉恭求赠以文于是乎言
    送独孤郎中致仕诗序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23a 页 WYG1238-0472c.png
刑部郎中独孤乐善与予少同邑里同孤贫学成而仕
同朝同自守不敢图苟得于义外若职务丛脞蚤莫恭
勤不少间又屡奉使命道山川万里之险以效其臣职
此乐善所有而予之所无也徒崇秩厚禄旅进而旅退
上无裨于国下无益于民以不能逭素餐之讥者此余
之所有而乐善所无也乐善少予六岁一旦引疾辞禄
而去又余之所素愿而未得者也然世之知乐善者方
叹其积累仕之贫而遽归休将奚以为卒岁之计夫士
东里集 续集卷八 第 23b 页 WYG1238-0472d.png
君子俯仰无怍进退有道足以自裕贫非所恤矣亦何
必为之私忧过计哉吾惟自念今老病日加不能自奋
幸蒙恩罢归当与乐善藜杖棕笠日消摇龙洲鸥渚之间
采芳酌清望南山之白云而歌考槃之诗一切尘虑不
得以干其灵台丹府以为迟莫之适也乐善其俟我快
阁之上玉堂学士大夫重乐善之归取韦苏州诗分韵
作诗送之故书余说为之序
  东里续集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