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1238-007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里文集卷七     明 杨士奇 撰
  序
   送李永怀归东平序
永乐十九年冬士奇侍储君自南京入朝道出彭城以
北属岁饥民男女老弱累累道傍拾草实以食而滕与
邹尤甚储君悯焉不忍民之及于此也遽命山东布政
使暨郡县长吏计口而赈贷之侍从之臣亦皆动念矜
卷七 第 1b 页 WYG1238-0077b.png
恻且窃憾其长吏不以豫闻也既度济宁入东平之境
视其民皆充然意气和悦如无所不足者而老者数百
人须发如雪冠方巾褒衣而长裾济济焉夹道东西聚
立候展祗谒之礼从臣见者皆惊喜驻马就而问之此
邦岁庶几有收乎曰然州其有贤守乎曰然辄举手加
额言曰皆上之赐也又问州守氏名及其乡郡曰前守
杨公今之守李公皆出庐陵而并举其宜民之政闻者
既皆为东平喜又喜其民之言达于礼也尚书夏公顾
卷七 第 2a 页 WYG1238-0078a.png
谓士奇曰庐陵固多贤此两人者亦识之否乎士奇曰
前守名玚字季琛家吉水于士奇同宗盖宋忠臣建康
通判谥忠襄之后为州县二十年率有善政今守名湘
字永怀士奇同里人其父子兄弟慈孝友爱而力于生
业未尝以非义取皆乡人所重者众啧啧称叹曰古之
官人者必推本其行其有以夫抵暮余独过访永怀唯
一童子守舍家具萧然是夜宿州学其博士弟子亦皆
娓娓道二守之贤时驿路所经东平属邑其南汶上有
卷七 第 2b 页 WYG1238-0078b.png
史知州其北东阿有贝知县皆以廉洁宽厚得其民心
故尽东平之境不见有不遂之民者而自是所过郡邑
所见其民则未尝不叹东平之仅有也明年永怀以例
代去其后朝廷遣使巡抚天下问民所疾苦东平之民
群诉于使者乞还李知州使者以闻命还之盖东平自
永怀去至是更三岁历两知州矣民心之好恶岂有他
哉抚之不当其道不惬其意则欲去之如古谢询之为
吴县者盖人情所同也如抚之当其道惬其意其去也
卷七 第 3a 页 WYG1238-0078c.png
欲留之而不能如邓攸之为吴郡者亦人情所同也其
贤不肖相去岂直倍蓰什伯哉永怀之贤亦攸之徒欤
其所施诸东平者余及亲见之故其复任也序以为赠
亦以励其终云
   沙溪刘氏重修族谱序
澄江南望两舍外崇山叠嶂绵延峻拔出沙溪稍衍迤
平旷溪源远而厚四时不竭故缘溪皆沃壤无旱涝之
虞而耕稼常丰环溪而居非一姓刘氏其望也余总角
卷七 第 3b 页 WYG1238-0078d.png
尝一造焉时百川先生尚无恙癯然苍颜而华颠意气
轩豁一见与余论诗喜动眉睫是日微雪初霁酾酒炙
鱼偕余循溪上左右指顾诸峰盘迥起伏揖让之势巉
岩突兀峭厉之奇语余曰吾刘氏居此十有五世矣吾
先人虽未有跻膴仕而行义之卓出与兹山相雄者代
有之矣又顾溪上田千馀亩曰皆吾故所有也自历变
故来吾乡之巧而力者悉取之今吾幸且老死于此无
憾矣已而与余酣吟倡和谭噱不辍余曰先生所谓超
卷七 第 4a 页 WYG1238-0079a.png
然物表者非耶笑而不答暮归过视其故居虽断垣坏
础黯乎荒榛瓦砾之墟尤可以想见昔时之盛夜宿其
舍家具萧然床前酒一瓮案上断简数编及乡先生陈
海桑王竹亭刘槎翁寄书数缄而已明旦其族父明道
翁肃余登静安堂觞余翁貌老而容温礼恭而意厚倾
写乐客也余留诗堂中而去既去而质百川于海桑先
生先生曰汝不及其少壮隽爽时矣间一二事举之未
尝不使人动心也盖于今四十馀年矣明道从孙郁武
卷七 第 4b 页 WYG1238-0079b.png
于余有连袂之好前十数年尝以族谱求序未暇也今
百川从弟伯埙仕为刑部员外郎在京师求序谱益数
按谱自九承事唐季繇金陵徙西昌始家沙溪八世至
稽道生四子七孙其后始盛又五世至明道六世至百
川族益盛谱载总十有八世其间虽有仕者而迨今伯
埙在秋官十馀年能声焯著所至未可量也此可以徵
刘氏先德矣而独百川之后今不祀此其可徵善仁者
之应乎抑亦果系其数乎明道尝续谱此谱又郁武伯
卷七 第 5a 页 WYG1238-0079c.png
埙所重续者余素景仰百川故于序不能无慨焉者也
   蒋氏族谱序
太医院判仪真蒋君用文作蒋氏族谱既自序之又以
求余序按蒋出姬姓周公第三子伯龄封于蒋盖今汝
宁之光州子孙以国为氏汉末琬事昭烈至尚书令琬
之后曰启者仕隋为莱州司户因家于莱司户五世孙
钦绪仕唐历汴魏二州刺史又家魏州其仲子清为东
京留守判官死安禄山之乱赠礼部侍郎赐谥忠八世
卷七 第 5b 页 WYG1238-0079d.png
至惟雅宋仁宗朝举进士累官房州通判又四世至守
训而宋南渡遂晦迹不出其孙远仕金为尚书兵部郎
中远之孙安中举卓行入官杨云翼荐其材再迁国子
助教上书諌用兵不听弃官去后从太学诸生请复其
位卒称疾不起其孙应茂元初避兵淮南遂家仪真仪
真蒋氏昉于此应茂子用雷为扬州医学教授教授子
宫举进士官崇明州判国朝洪武初部使者吴琳以史
材荐授翰林修撰引疾辞不许改兰阳县丞用文之考
卷七 第 6a 页 WYG1238-0080a.png
也而谱断自守训至用文之子凡十有一世吾于是有
以观其世德焉自汉至唐又至于金于立朝莅官秉政
守义焯焯有闻矣及叔季之世或仕或处未尝不以爱
民泽物为心也盖其先皆业儒自助教以下兼治医而
世相袭盖以谓不得施诸此则施诸彼何其用心之厚
也仁人君子之心欲推古圣人之教以为及人之功上
焉者儒次焉者医得乎命而达也用儒之道于国家天
下而功之及人博也命不可必得不得而用之医其及
卷七 第 6b 页 WYG1238-0080b.png
人之功亦孰之能禦哉然安得世皆仁人君子之心也
彯缨垂组高爵而重禄号养民为职而于民休戚漠然
如秦人视越人之肥瘠者彼其心何其厚薄之悬绝也
盖譬诸泉焉源厚者流必远蒋氏之先其相承厚矣今
用文以儒承家以医历官以仁存心其所施加厚也然
则蒋氏之后其自今何可量乎
   王氏家乘序
元史传良吏十有八人先待制其一也之十八人者余
卷七 第 7a 页 WYG1238-0080c.png
少尝反覆熟其治行信皆足以匹休前闻贻范来代而
王宣慰止善史称其务明理以致用者盖已心识其良
吏之明规后读先公同年友黄文献作宣慰墓文亦重
明理致用之说而他德善尤详以是益慕宣慰之为人
永乐壬辰考会试礼部得宣慰曾孙钰之文次在第二
以奏上临轩策试亲擢钰第一甲三人钰字孟坚既授
官同在翰林十有馀年其学识操行皆儒者愈久而愈
可亲盖又敬叹宣慰之有后也间得见其所作王氏家
卷七 第 7b 页 WYG1238-0080d.png
乘首谱牒其次当时名公所作碑记哀祭之文及往复
赠寄之诗而其先世所著文章终焉盖历世变故能掇
拾一二于千百亦难矣谱断自某至某若干世著其所
知而阙其所不可知其所书皆慎而不苟凡出于当时
名公所作者皆足昭远信后而其先世之作亦皆有以
追配古人可宝也已盖王氏宦达莫盛于宣慰宣慰之
先后有为太学师为郡幕为县佐亦有隐处不仕者其
文学行义皆可考见譬诸蓝田之产为瑚琏为圭璧珩
卷七 第 8a 页 WYG1238-0081a.png
璜虽用之不同与夫璞之未用者莫非温润缜密之可
贵也王氏文献足徵于是乎在呜呼人生富贵如烟云
之过目飞鸟之遗音岂可恃以不泯君子所恃者道德
功业文章世盖不能以泯之故有一国之书有一家之
书皆所以不泯之器也而家之所书与国异者独备夫
言行之善盖尊所自出且示法其后俾图不辱仁人孝
子之用心也诗曰维桑与梓必恭敬止矧言行之善之
所存乎孟坚间求余序家乘故书以告其后之人
卷七 第 8b 页 WYG1238-0081b.png
   北征集序
北征集者今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临
江金公之作也公侍太宗皇帝凡四出师征幕北此盖
永乐八年第一出师也是岁布尼雅锡哩拒逆朝命拘杀
诏使侵犯边境边民苦之故不得已有吊伐之师盖虞
之征有苗商宗之伐鬼方文王之伐崇密皆仁义之举也
士奇虽不获侍从今奉诏修两朝实录获睹永乐从臣
记当时车驾所至圣谟神武如神明之不测如雷霆之
卷七 第 9a 页 WYG1238-0081c.png
下震而宥过绥降如天地之兼容威德之盛盖前代帝
王所未有也公以清材博学介胄櫜鞬从属车司命令
而间暇形诸咏歌长篇短章沨沨乎铺写鸿猷宣扬伟
绩凡山川气候之殊道途涉历之远所以充拓见闻发
舒志意者靡不备之士遭遇之盛如公求诸往古无几
人焉汉班孟坚负良史才尝从车骑将军出金微击北
边典文章犹至今传诸史册岂若公亲侍龙御于数万
里之外哉唐太宗征高丽文学之臣多从亦有歌咏之
卷七 第 9b 页 WYG1238-0081d.png
富如圣明之朝乎有无未可知而公所遭遇固其文学
克当上心有以致之欤士奇与公皆太宗皇帝临御之
初简寘翰林典密命永乐己丑车驾巡幸北京士奇受
命辅仁宗皇帝监国始与公分职呜呼鼎湖龙驾远矣
诵金公从征之什追惟先朝大德而效报无能其感怆
于中有能自己乎遂书以为北征集序
   送黄敷仲之官浙江序
三山黄敷仲拜浙江左布政使之命将行其同乡之友
卷七 第 10a 页 WYG1238-0082a.png
宗人府经历张珂属赠以言敷仲学博而才广德立而
誉彰余奚言虽然有斯文之好焉能无言乎浙水东西
十一郡六十五邑其民生之秀慧物产之精好为十四
布政司之最然大抵浙东西其俗异也浙东趍文雅浙
西骛浮华文雅有务尚之意浮华流于薄矣其薄之习
亦沉溺胶固非一朝之谓也周公亲监殷民于下都至
君陈继之其策命犹以未变故习为言盖习俗溺人之
深譬诸痼疾疗之者非砭焫药饵攻补并施有积累之
卷七 第 10b 页 WYG1238-0082b.png
功岂遽能愈也我国家道德涵养六十馀年皇上承列
圣之大统丕显治教而敷仲任方岳于此则正人心厚
风俗于理道岂细故哉承流宣化虽守令于民最亲而
所以表守令者方岳也召伯尝布文王之化于南国其
民愈久而思慕歌咏之不忘甘棠之诗是已敷仲往以
古人之心奉宣圣明之德化先近以及远使两浙之民
勃勃焉皆兴起礼义操存醇厚优游泰和之世将异时
无思慕歌咏不忘吾敷仲者乎敷仲历河南湖广两布
卷七 第 11a 页 WYG1238-0082c.png
政司参政持躬爱民有素矣吾故独举人心风俗以为
之官之赠敷仲其不视为迂阔否乎浙之藩宪两司多
吾同朝之旧其亦有槩于斯言否乎因敷仲行并以致

   送郭庭瓒诗序
君子之仕也皆欲施其爱民之心然职有所拘分有所
限势有所格虽都高爵享厚禄或不能越而自专受百
里之地为之令与民相亲比如父子民有所弗平得躬
卷七 第 11b 页 WYG1238-0082d.png
造膝前开口自陈令推其情酌于理不必悉在法制从
容片语是非予夺自已出民皆赖焉故令虽七品官得
施其爱民之心高爵厚禄者或不能及而令得民之深
者有生而父母之没而烝尝之久且不忘也余仕京师
将三十年职在言语文字之间无所及于人而遇能及
人为人所慕者未尝不歆羡而内自惭然亦鲜矣番禺
郭瑛庭瓒初识之于进士中观其仪知其有立后相往
还聆其论议知其有为及其知金华岁馀县之缙绅大
卷七 第 12a 页 WYG1238-0083a.png
夫皆誉之田里细民皆乐之寖有闻于京师要其所存
者以爱民为本今满三岁上其绩于郡于藩宪于天官
卿皆书其考最浙水东西六十五县令吾闻诸往来求
如庭瓒盖无几人贤哉乎庭瓒安得今四方皆若人者
之为令也庭瓒将复任金华太子少傅杨公及学士祭
酒诸名人相与分题赋诗送之光禄李少卿灏礼部陈
郎中景茂求余为序余虽未有及人而喜谭及人之善
故为之言尚俟九载之绩焉
卷七 第 12b 页 WYG1238-0083b.png
   送少保黄公归永嘉诗序
少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永嘉黄公以病蒙恩
赐归于乡同官卿大夫相与赋诗赠之而谓余序始公
以病在告上命医往治历五阅月弗瘳于是作其去归
之志其交游有叹其际亨会而遽违荣私为公惜者亦
有高其当盛满而戒止足以为公喜者士奇曰皆非也
夫役志于贵富贱丈夫之事固不足以知公脱屣乎世
累独善者所为亦非所以喻公公起自诸生不三十年
卷七 第 13a 页 WYG1238-0083c.png
致位三孤阶一品在崇重清切之地名闻海内方将勉
副重寄慰人望乃引恬山林以自高岂大臣君子之事
哉公闻之曰子之励余是已而岂余之所得已哉圣天
子聪明睿智英文神武过古帝王矣股肱群臣方济济
都俞相得于泰和熙洽之朝淮虽非才何幸参陪千载
之遇顾独寡祐而缠绵疾病岁月之久尚可久孤荣禄
而不知退哉遂入疏白其情上悯而从之且命疾已复
来公明日入谢赐钞万缗敕兵部给驿舟又明日陛辞
卷七 第 13b 页 WYG1238-0083d.png
加赐万缗夫不强其难不舍于旧陛下仁与义兼尽矣
于是在庭文武之臣皆喜以为儒者之荣而士奇独不
能无感焉者太宗皇帝初临御擢文学之臣七人侍从
左右任遇甚厚公及士奇皆与焉仁宗皇帝嗣位七人
者五人在无几太子宾客豫章胡公引疾去其四人任
遇益厚皇上嗣位一循祖宗之旧以任遇四人公今又
引疾去四人士奇犬马齿最先又最病既不能分寸裨
益当时徒尘缙绅之间观公之去其能无愧乎公今年
卷七 第 14a 页 WYG1238-0084a.png
始六十上有九十之亲既归无所累其心而日奉天伦
之乐神怡气平将复于康和必然之理也然则上之宠
命公能终忘之也哉赠行诗九篇词不一旨其同于余
者三之一云
   赠陕西二宪诗序
皇上以至仁君天下盖欲天下之人咸得所欲或闻一
州一邑有水旱疾疫为民厉者汲汲焉图拯恤安利之
道而饬励其长吏俾悉心焉去岁以关陕饥特命文武
卷七 第 14b 页 WYG1238-0084b.png
大臣往抚绥之而下令已逋责罢徭役又出内帑驰往
赈之天地之德也夫上之所以得悉夫下之情者有邑
有郡有方岳为之闻也三者或不能有宪台举以闻也
宪台如犹或顾惮迟迥将下之情卒不得闻乎三山林
懋弘比长浙宪一志厚民有中以危语者众骇愕谓且
不测既逮至上亲诘之天鉴孔昭片辞未竟遽释还职
且谕之曰继今第尽意言民隐勿有疑畏不言且抵罪
日月之明也则今之为臣者当务仰体圣意如恐不及
卷七 第 15a 页 WYG1238-0084c.png
岂得复有顾惮迟迥之意哉陕西宪副邝野宪佥王恪
俱考绩来京间以故旧过余道及陕民皆恻恻欲有言
既受命复任不及言以去两人皆起家进士为御史有
立志有廉称盖士君子所期望而细民所可以为恃者
于是翰林侍读李时勉钱习礼合诸能赋者为诗赠其
行而属余序余不自揆敬述上德以道之二君其务有
以自振哉陕之藩宪闻斯言亦皆有以自振哉
   西涧集序
卷七 第 15b 页 WYG1238-0084d.png
吾友熊敬方先生其为人阔达和厚而志于及物为行
孝友忠信而勇于行义为学博通诸经尤长于春秋而
诸史百家皆通贯为文章魁伟辨博如行云流水而根
于理始居乡校其旁郡邑数百里有志于学者负箧从
之其名声已闻京师及入太学太学诸生皆趍其下风
时司业吴先生溥主监事严肃方正寡所推许独礼重
敬方称先生敬方尝中应天府乡试为春秋之冠会试
礼部虽不中从敬方学者试辄高中其子槩已登第为
卷七 第 16a 页 WYG1238-0085a.png
监察御史敬方犹列名太学生仁宗皇帝在春宫闻之
嘉叹由是日奖任槩而敬方文名益重于时然卒未沾
一命以行其道人皆为敬方惜而槩历事三朝屡拜显
官今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其见诸爱民之实方焯焯未
已槩之道即其父之道也朝廷推恩大臣褒其所自赠
敬方以其子之官人又以为敬方荣嗟乎昔何蕃居太
学太学诸生推颂之不敢与齿上至祭酒司业皆推之
然终不及于禄敬方其今之何蕃欤苏明允父子一时
卷七 第 16b 页 WYG1238-0085b.png
皆有文名而明允老成岿然时号老苏其官位竟不显
暨子贵乃进身后之命敬方亦今之明允乎蕃因韩退
之明允因欧阳永叔皆遂不泯念余言不足致敬方之
不泯也然今之知敬方深者莫如余故为序其所著西
涧集使世之览者知其人之大略云
   梅花图诗序
礼部尚书泗州金公旧得梅花图一卷甚爱之既属大
夫士能赋者为之题咏又以属余序将于公暇览适焉
卷七 第 17a 页 WYG1238-0085c.png
夫梅植物之至清者也恒产于山溪林谷之间而逸人
韵士栖迹乎荒寒旷漠之滨者资以适其幽独閒静之
趣也今公为国大臣职务之重且殷夙夜孳孳图惟之
不暇而暇适其意于此乎然古之名贤君子居高位任
重寄者虽曰单智毕虑于天下国家之务而其心未尝
不存夫幽閒澹泊之适盖不以其身之贵富而或移也
矧夫物之出于冰霜冱寒万卉摧败之后皎然孤芳一
尘之不滓殆比德于贞洁独行之士拔出乎流俗者此
卷七 第 17b 页 WYG1238-0085d.png
其契于君子之心宜乎玩适不能已焉而余意公之所
为爱之者又未必止此天地之生物始于春而物承春
之气以生者莫先于斯植盖造化发育肇见于斯也故
知道君子恒于此以究观夫天地之仁而况公为春官
大宗伯上赞圣明以对时育物者乎体仁长人此公之
心而大夫士亦以此望于公也遂书以为序
   溧阳史氏族谱序
溧阳史仲和甫尝命其子常续史氏族谱又命常以求
卷七 第 18a 页 WYG1238-0086a.png
余序史世传周太史佚之后以官为氏然郑渔仲通志
略云周又有史兴晋有史苏史黯史赵楚有史裨卫有
史䲡皆以史为氏又有太史氏内史氏左右史氏亦皆
主于史盖非独佚也溧阳之后其必有所据乎溧阳出
汉史恭其始繇鲁之济北徙京兆杜陵恭三子高曾玄
皆以外戚为侯高之子丹累封武阳侯玄之子任任子
习习子崇皆袭平台侯崇建武中累迁右将军青冀二
州刺史以军功封溧阳侯遂即所封以居此溧阳史氏
卷七 第 18b 页 WYG1238-0086b.png
之始也嗟乎史氏之功德远矣汉之时恭及其母贞君
保育宣帝于危微之际卒以安汉至丹秉诚辅国慷慨
激烈于伏蒲涕泣之言其扶颠济倾伟然仁义之功而
岂寻常外戚之贤之伦哉夫盛德必百世祀其自居溧
阳以来千四百年子孙曰盛若贤而贵忠存于国家德
被于生民代未尝无人溧阳之人亦至于今庙祀崇祠
宇岿然而环祠之傍皆史氏此岂偶然者哉其族故有
谱及庆传录今谱因而续之前为谱图以著代序后为
卷七 第 19a 页 WYG1238-0086c.png
谱录以详仕宦葬娶据其所知而阙其所不可知可谓
敬慎不苟者也推仲和甫尊祖敬宗之心如此固史氏
贤子孙而常举进士为行人九年升建宁知府方显用
于时是又将亢其宗者欤史氏之泽其未艾哉其未艾

   送萧省身诗序
河南布政使吾友萧省身以事留京师数月将归素所
交游者重别离之意相与拟古乐府为歌诗赠之而余
卷七 第 19b 页 WYG1238-0086d.png
尤重省身之别者也夫古之君子其量与其学俱进也
故所存静而虚所持端而恭所发公而恕静则有养虚
则无我端则由乎道恭则蹈夫礼公无间于人已恕克
尽于物情而浑厚闳博之度雍容谦逊之风望之而不
可测效之而不能及孰不歆慕而愿亲之哉孔门惟颜
子有之其友曾子称之曰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曾
子动求诸已此岂徒慕悦称道之而已哉后世如黄叔
度庶几乎颜者也当时所与游者称其汪汪如千顷陂
卷七 第 20a 页 WYG1238-0087a.png
又曰数日不见黄生鄙吝之心复萌非尝得于薰炙之
益而能为此言哉省身识明才裕怀端洁之操恂恂温
温浑涵有容人莫得窥其际盖庶几今之叔度也与余
交二十馀年如一日贵贱夷险不见其有毫发异致吾
与之处常因之而自省则其于别也岂能已于情乎士
非量无以任重而致远夫受百川之输者江海也故自
古名臣皆负伟量弘度然后有以光大功业而峙誉望
而非浅中易动者所能与也吾于省身又有以豫卜之
卷七 第 20b 页 WYG1238-0087b.png
矣遂书以为赠行诗序
   赠蒋主孝序
太医院判仪真蒋公儒者也博学而有文清修而雅尚
于余往还二十年数过其静学斋未尝不置酒乐客客
与公东西坐则其四子以序立侍色甚温仪甚恭也客
喜求其所以名曰主善主敬主孝主忠盖有以知公所
以爱其子者有道也前三年之冬余与公同侍储君自
南京入朝公春秋已七十率中夜以起拥裘上马冲北
卷七 第 21a 页 WYG1238-0087c.png
风驰骋冰雪之途时主敬侍行每下马即次主敬必先
至展位布席列酒殽红炉之上公必挽其同行者与俱
主敬左手持盘右手捧觞而跪进之而下至于傔从无
不属厌者盖不使公有几微道路辛苦之意及至北京
居一室广不踰寻而靓幽明爽纤尘不侵书册琴瑟图
画尊俎公无曰不与宾客乐而所以致其乐者主敬也
踰年而主孝至凡所以致养亲之乐一如其兄而见诸
动作词气之表尤使人爱而亲之公之子何若是之皆
卷七 第 21b 页 WYG1238-0087d.png
良哉然学者之于道无穷也学之愈力则其行愈进事
亲行之所先也由此而推之其事众其道远为公之子
其可以遂己乎博而求诸圣贤之方册以充吾之知达
吾之材可也矧蒋氏之先德深矣而公继之亦宜后之
复有继也主孝今以父命还南京父之执胡敏德属余
赠以言余亦其父执也故推其所本者而远大望之
   刘氏倡和诗序
吾友刘仲良甫其子咸为河南按察佥事属授衣之月
卷七 第 22a 页 WYG1238-0088a.png
思父母在故乡不得躬视寒燠而市绵以寄仲良甫得
之喜作七言近体诗一章示咸其写情体物和平微婉
盖有得于诗人止乎礼义之意太子少保金公及翰林
诸学士倚而和者数人咸稡以示余求序呜呼流俗之
为父兄者其子弟幸沾一命方凭藉声势骋其贪得之
心无厌足也而岂暇计有礼义仲良甫卓然不滓于流
俗非知道而能然哉昔欧阳文忠公从子通理官广西
欲买朱砂奉公公以书报云吾不阙此物汝于官下宜
卷七 第 22b 页 WYG1238-0088b.png
守廉何得买官下物苏文忠公见书叹曰人惟考诸其
私乃见真伪此欧阳公家书也仲良甫此诗非私示其
子者乎世率谓古今人相远岂名言也哉而诸公和者
之意亦岂异苏公之叹哉惟咸勉图所以称贤父之志
推类而广之可也
   赠太医院判蒋用文序
永乐二十年春驸马都尉广平侯袁公得疾日剧礼致
太医院判蒋用文治之数月以瘳公德之既厚其报又
卷七 第 23a 页 WYG1238-0088c.png
以为非文无以达意也遂属笔于士奇盖尝观于世之
高爵重禄者其有资于人不权事之轻重率自大而指
使之而士之怀负艺能者于人之求之也不度事之缓
急恒自重而固閟之以是不相下而不相济二者盖均
失之矣如求之者忘其势而将之以礼应人之求者乐
其诚而志于行道则必相得而克相成也公之为人温
温谦恭以礼下士凡于德必报而有始终之义盖未尝
一毫挟贵富自大也此有以见盛时公卿之厚德矣用
卷七 第 23b 页 WYG1238-0088d.png
文其业精于理其志急于济物不以贵富贱贫而或异
不以艰难仓卒而苟怠惟其施之效而人德之与否不
计也又有以见仁人君子之所存矣则其所以相得而
克相成者夫岂偶然之故哉然公为国大臣获致安其
身上以为国家重下以系众人所瞻者此其功岂可以
寻常槩论哉则公之所报用文之所受皆当夫义余安
得不为喜谭而乐道之也
 东里文集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