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静学文集 提要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1a 页 WYG1235-080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六
 静学文集       别集类五(明/)
  提要
    (臣/)等谨案静学文集一卷明王叔英撰叔英
    名原采以字行黄岩人洪武中与杨大中叶
    见泰方孝孺林佑并徵至叔英固辞还乡后
    以荐官仙居训导改德安教授迁汉阳知县
    建文时召为翰林修撰燕兵至淮奉诏募兵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1b 页 WYG1235-0805b.png
    行至广德会齐泰来奔知事不可为乃书绝
    命词自经于元妙观逻捕其家妻金氏及二
    女并殉焉事迹具明史本传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忠节史称叔英在建文朝尝上资治八策又
    称方孝孺欲行井田叔英贻之书曰事有行
    于古亦可行于今者夏时周冕之类是也有
    行于古而不可行于今者井田封建之类是
    也可行者行则人之从之也易而民受其利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2a 页 WYG1235-0806a.png
    难行者行则人之从之也难而民受其患云
    云今是集三十篇仅存序记二体而所上八
    策及贻孝孺书并无之按徐敬孚跋称杨士
    奇尝欲纂集叔英之文求无完本深悼惜之
    成化年有谢世修者欲募刻以广其传盖搜
    葺重编非其旧本卷首林佑序作于洪武中
    者乃后人所录入非即为此本作也叔英尝
    自云赵孟之贵非所慕陶朱之富非所愿使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2b 页 WYG1235-0806b.png
    吾文如圣贤是吾心也今观是集大抵皆规
    抚昌黎稍失之拘而简朴有度非漫无裁制
    者比所存虽少已可以见其生平矣前有黄
    绾所为传称其文章有原本知时达势为用
    世之儒盖不诬云乾隆四十六年二月恭校
    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3a 页 WYG1235-0806c.png
静学文集本传
先生姓王氏讳原采字叔英号静学黄岩人也少孤因
母嫁陈氏故或称陈元彩实王氏也居亭岭今属太平
县洪武中为仙居教谕升汉阳知县革除初以荐为翰
林修撰与正学方公先后被召或云正学荐之尝上资
治八策曰务学问曰谨好恶曰辩邪正曰纳谏诤曰审
才否曰慎刑赏曰明利害曰定法制皆当时急务又曰
太祖皇帝除奸剔秽抑锄强梗若医之去疾农之去草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3b 页 WYG1235-0806d.png
然急于去疾或伤其体肤严于去草或损于禾稼体肤
疾去宜养其血气禾稼草去宜培其根苗又论行限田
法如此者数千百言初在汉阳时闻正学先生被召诒
书曰子房于高帝察可行而言故高帝用之一时受其
利虽亲如樊吕信如陵勃任如萧何不得间焉此子房
能用其才也贾生于文帝不察而易言且言之太过故
绛灌之属得以短之此贾生不能用其才也皆规风正
学甚至识者以先生所见又踰于人矣比入朝与正学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4a 页 WYG1235-0807a.png
相期身致三代之治未几太宗皇帝入继大统先生与
正学皆死之时先生方募兵广德将进适尚书齐泰来
奔知事不可为遂止退馆于祠山道士以死自誓比死
作绝命辞有曰尝闻夷与齐饿死首阳巅周粟岂不佳
所见良独偏又书案曰生既久矣愧无补于当时死亦
徒然庶无惭于后世以辞裹金置道士所治棺中夜起
沐浴冠带经于庭之柏月明犬吠𨽻人启户视之先生
死矣道士遂以其棺敛之为葬于横山杨文贞公士奇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4b 页 WYG1235-0807b.png
过广德题其墓曰呜呼修撰王公之墓道士姓盛名希
年亦黄岩人义士也𨽻人上其状与方先生死先后日
耳逻捕其家妻金氏死于狱二女死于井殉先生云余
闻诸父老云杨文贞公布衣时主塾汉阳村落中先生
行部过之闻读书声曰兵革之后久不闻此矣异之入
视焉文贞避去见案上诗文一编文贞作也为题曰此
公辅器也何避为邀致荐之尝读文贞他文有曰予素
与先生相知审理之除实其所荐又文贞与人手简曰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5a 页 WYG1235-0807c.png
昨得王大尹文字读之说理甚精且有法度愈读益有
味羁旅中何幸遇也王尹者先生也又东里小传曰文
贞少游湖湘汉阳府学聘为训导不就则父老所传及
文与简所云盖汉阳时事府学之聘亦先生荐之耳至
入朝又荐之又闻云乡人张玑者尝游先生之门正统
间岁贡入太学文贞询其后乡吏以玑见公待之甚厚
后为定涿二州同知初先生有幼子名某谪戍大同因
玑语知文贞以百金与乡人孟范访得之又以金若干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5b 页 WYG1235-0807d.png
遗扬州教谕某人使教诲之久而学不成返诸文贞又
益金若干再使教之卒无成文贞曰奈何抱之痛哭乃
复与金若干遣之遂不知所终孟范后为治中云亦云
文贞荐之呜呼先生不负国文贞亦不负先生矣弟元
默变姓名匿于京城商旅中会乡有金宽者识之告太
宗捕而斩之剉其尸今其后亦不闻有显者先生所著
有静学集传于世其文章有原本知时达势用世儒也
论曰先生与正学先生生当兴运怀经纶之志然卒皆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6a 页 WYG1235-0808a.png
不究厥志殉义以死悲夫尝闻太孙聪明好古笃信儒
术志欲以周官致治竟失天下遁死果天命然乎抑人
事也余于是益感君臣相遇之难又信祖法之未可以
轻议也读先生贻正学书为之三复流涕者久之呜呼
识虑远哉太史氏黄绾撰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7a 页 WYG1235-0808c.png
静学文集原序
天之与人富贵名寿皆不甚惜至于文章独甚惜之何
也一代之兴爵列上公土封大邑名满天下而年至上
寿者不可指数而文章之士不过三数人而已三数人
之中能使天下后世宝其文而传之者无几人以天下
之大能者不过三数人以万世之远而传之者又不过
几人非天所甚惜乎不然何生于世若是之寥寥也于
乎我知之矣文章之士探造化之原穷圣贤之理究古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7b 页 WYG1235-0808d.png
今人事之得失推有于无生无于有世之显者可使之
没世之沉沦者可使之显驰骋所至虽英雄不得而议
虽鬼神有不得而知浩浩乎与天地争功能盖天地非
聚夫至精至纯之气不足以生斯人于世虽欲不惜之
不可得也生之也难故惜之也甚惜之也甚故生之于
世也少理数然也今夫生数百万于天下者何损天地
之气而天地之气必因文人而泄将欲不惜之可乎而
世之能文章之士不知天所甚惜之意一处草莽则呼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8a 页 WYG1235-0809a.png
号于人见夫豪官势人甘于奔走不暇殊不知彼可尊
我可贱也夫何彼之多我之少也生之也少则我之尊
于彼者多矣虽在饥寒之间犹为可贵而乃受彼之屈
抑何不自惜之甚哉予观古之文人其不屈者鲜矣韩
文公之贤犹不免此是以未尝不为之太息也王君原
采之文其严重也如大儒之执礼周旋必中矩度其通
和也若巧夫之呈技敛散反覆机括转移之间有非在
已者求之于世能如原采者无几人原采尝曰赵孟之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8b 页 WYG1235-0809b.png
贵非吾所愿陶朱之富非吾所慕使吾文如古圣贤是
吾心也其气节庚庚略不为势家所屈疾风破屋敛衾
而坐诵犹不止原采岂无人心哉盖天之所以与我者
甚重而我不得不自重也然所以自重者非恃吾所有
以骄人世乃所以重乎天也昔章子原欲见陈后山知
后山之贫也怀金往见一谈之顷金竟不敢出甚矣子
原之知人后山之能自处其身也故今诵后山之文不
哀原采其后山乎何陈氏之多贤也于乎世习日下士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9a 页 WYG1235-0809c.png
不以文章自重皆挟为取富贵之资而已耳得如原采
而友之岂非吾之愿哉故序其文以见其重者在此而
不在彼也洪武年月日同郡林佑公辅书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10a 页 WYG1235-081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静学文集
            明 王原采 撰
  送台州卫镇抚欧阳侯序
吏之与民亲者无过于郡县之长贰至于治兵之将佐
则与民疏者也与民亲则其德泽易敷而民亲之宜也
与民疏则其政教不相及而民疏之亦宜也然而今之
莅民之长贰民之视之犹遇逆旅之过客忽焉不知尊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10b 页 WYG1235-0810b.png
爱于其心其留也不以为喜而去也不以为悲是岂民
情之薄而然欤盖由莅之者非其人而民不被其泽故
也使诚有泽以被之今之民犹古之民也古之循吏如
黄霸朱邑之徒留而民爱之去而民思之岂今独不然
哉惜乎今之莅吾民者未见其人嗟乎民之于其亲者
犹不敢望之况敢望于其疏者乎今镇抚欧阳侯所谓
治兵之佐而与民疏者也台之民于其去而咸咨嗟喟
叹欲留之而不可得者是何以致然欤盖侯之为镇抚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11a 页 WYG1235-0810c.png
其政教虽不及于吾民而凡民事之有系于其职司者
侯一以慈和恕慎行之而不以兵民为间居其职三年
于兹矣未尝作事以劳民而常因事以利民物非义者
虽一毫而弗取事非公者虽一夫而不役疏食素衣聊
以自给而持贞守洁固然莫移故不惟亲于其士卒而
吾民亦亲之如此尝闻惠厚者能使疏者为亲而惠薄
者虽亲者亦疏若吾欧阳侯岂非惠之厚者欤不然何
斯民于莅之者之去留曾不介之于怀而独恋之于侯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11b 页 WYG1235-0810d.png
之治兵者乎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特吾民不幸而未之
遇如侯者吾民虽不敢望其泽而其馀泽犹能及之使
其职在莅民则民之被其泽又当何如哉观于此者既
可以见欧阳侯之贤又可以见斯民亲上之心未尝忘
而凡莅民者亦可以劝矣侯庐陵人欧阳姓荣祖名洪
武十七年五月五日序
  送孙生序
郡学岁贡生孙景贤将行过别于余请言以为教余语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12a 页 WYG1235-0811a.png
之曰生居郡学数年矣郡学之士数十人皆吾子所交
游吾子之待之固有厚者焉有薄者焉彼众人之报吾
子者宜亦有厚焉有薄焉子待之以厚而彼报之以厚
者固可以无憾子待之以厚而彼报之以薄者子纵不
形于言不怒于色未必无愠于心也方今朝廷之待天
下之士岂有厚如生之为人学校弟子者乎赐田禄以
养之择师傅以教之而稍成则升于太学盖丰其廪食
使广其学学成而授之以美官可谓厚之至矣待之厚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12b 页 WYG1235-0811b.png
则望之也亦厚岂止于生之望于交朋而已乎子行矣
朝廷之责报吾子将有日矣其尚思所以为报乎景贤
平时与人交能尽情意又尝从余游有师友之分故于
其行也特以是语之洪武十九年春正月日序
  送卓景高序
吾友卓景高以行业修著有誉于人久矣今年夏嘉兴
之海盐县学以浙江参议公之命遣二生走数百里致
币于景高之庐请训经于其学弟子戒行有日矣予与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13a 页 WYG1235-0811c.png
景高交最深乃赠之以言曰韩子有云弟子未必不如
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世俗浅儒不知是道苟居师位辄
不自下务以博闻多识笃服其徒然而闻未必博也识
未必多也故于传授答问之间往往蔽其所短而见其
所长隐其不知而罔为已知内以欺于心外以欺于人
其为害也甚矣余昔与吾友同学于仙居张先生又同
侍黄岩陈先生二先生皆吾乡名师宿儒张先生者强
记多闻诸经兼治然其为文常以示其徒习文者使言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13b 页 WYG1235-0811d.png
是非言之而是未尝不从是不蔽其所短也陈先生者
虽闻记有限然专精于尚书弟子请问有所不知未尝
强词以对不曰忘之则曰我未之稽是不隐其不知也
故当时门人轻劣无知者或笑其短而敦厚有识者咸
服其贤余数年来亦僭为师尝念二先生所为故未尝
敢有欺于其徒嗟乎彼欺其徒者夫岂其所好哉盖亦
有所耻而然也殊不知天下古今之事变无穷虽贤圣
不能尽知况学者乎传曰知之则曰知之不知则曰不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14a 页 WYG1235-0812a.png
知是知之之道也亦何耻哉孔子以大圣之才为七十
子之师且以助我望于颜子以能起予称于子夏由是
言之为师者岂尽贤于弟子乎景高以敦实厚重之资
通洁净精微之学其教人之术固恢恢乎有馀者又岂
待于余言哉洪武二十有一年六月十二日序
  送友生郑允廉教授潮州序
昔余居乡之东西有二校焉其西校之师肆而虐东校
之师谨而迫教授童子皆数十人西校之师日需酒殽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14b 页 WYG1235-0812b.png
于诸生家纵饮放歌以为乐傲然如旁无人者然以法
治其诸生严甚坐作进退一欲其遵蹈矩度少违其节
及微有戏色苟语必深诮而痛箠之不少假借居无几
何诸生不能堪咸涕泣相语曰今师我者其败礼纵欲
若彼而乃求备于我其不量已度物甚矣吾不能为彼
弟子也遂相率而去之其东校之师则曰正衣冠端坐
讲授自晨至暮无惰容而以礼法绳其诸生亦严如西
校师久之诸生不能一如其法则奋而怒曰吾少为弟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15a 页 WYG1235-0812c.png
子时师之教我者吾未尝敢有毫发违之今汝曹乃不
率教如是我不能为若师也皆斥而去之由是二校之
弟子皆废而不学予尝念之若西校师者固不可胜责
矣而东校师亦不能无责焉何者有教人之资而无待
人之量焉耳古之为君而善教人者莫如舜为师而善
教人者莫如孔子而舜之命契敷五教则曰在宽孔子
于门弟子皆循循善诱之圣人教人之心非不欲天下
之无一人之不若已然而不能必人之皆已若也故其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15b 页 WYG1235-0812d.png
于人也尽吾术以教之而不强人以必从优柔以进之
宽徐以待之使之乐受吾之教而自入乎法度之中不
得已而赏罚加之是故赏其尤善者而使其未甚善者
自劝罚其尤恶者而使其未甚恶者自惩而未尝必求
其备苟以已之所能而遽责人以必能则谁能从之而
天下皆弃才矣故圣人不责人以必圣贤人不责人以
必贤而后天下之才无所弃矣不然何贵其为圣贤哉
郑生允廉从余游数年其为学勤甚穷日夜讨论吟诵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16a 页 WYG1235-0813a.png
不辍其守绳墨甚谨未尝见其有过由县学生中洪武
甲子乡试第入胄监今年春会试礼部以在选列得教
授潮州之郡学过乡邑而之潮来谒余余念允廉为人
天性刚直然其中狭隘不能容物其教人不为乡西校
师之所为决矣吾惧其以已之所能责人如吾乡东校
师之所为也故为之道二校师之事且为说以戒之昔
吕成公少褊疾后因有得于论语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之语遂痛自刻治卒为宽厚君子气质之可变如此允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16b 页 WYG1235-0813b.png
廉如果欲变其质以公为法可也洪武二十七年四月
十一日序
  送陈克彬归临江序
余自儿童时侧闻江西多博学高才之士衣冠文物之
盛甲于天下然其民性率多轻悍忌黠为俗喜争而善
讼故其民为难治而南昌赣贡为甚而临江为尤甚观
其谚语之传于四方者可知矣是以天下之仕者莫不
惮官于其地而其人之官于四方者亦莫不见惮于人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17a 页 WYG1235-0813c.png
至于旅寓于江湖道途之间者或遇其人亦莫不惮之
而不敢骤与之交然余自弱冠以来往往见其人之来
官于吾邦者或以廉称或以能显或以谨厚见推其愚
劣不称任者固鲜而其以非道御物者亦不多见余固
知江西之多才而疑人言之不可以尽信矣今年余来
金华之永康康之令刘公某南昌人也丞谢公某吉安
人也二公皆以廉谨得民余至永康二公皆先以事去
虽不及识其为人而闻诸邑人之言可以知其为君子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17b 页 WYG1235-0813d.png
固亦犹见之矣邑之税使陈志善者临江人也数过余
邑庠其人温谨乐易与物无竞而其子克彬适自临江
来省为人亦如其父而其才气又自有出人者余于是
益知江西之多才而益疑人言之不可以尽信矣岂其
风俗与化移易而其人今非昔比也耶将余之所见皆
适值其出于衣冠文物之胄者故有以拔乎其流俗耶
是固未可知也使其人皆如余所见固云美矣使其俗
果如予所闻则居其乡而为其民之秀者岂不宜思所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18a 页 WYG1235-0814a.png
以变之之道乎余闻古之以匹夫而化乡人者盖有之
矣顾其身之所立何如尔今克彬之归也其尚益修其
身以余前所闻之俗为乡人戒以去其恶以余后所见
之人为乡人劝以进于善自一乡而及于一邑自一邑而
及于一郡以及于一方使天下之士者乐官于其地而
其人之官于四方者亦见乐于人而旅寓于江湖道途
者亦莫不乐其人而愿与之交如是则天下之人言江
西者不时称其学士大夫之贤岂不盛欤不然而或终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18b 页 WYG1235-0814b.png
使天下之人惮之如余所闻者固非四方君子之所愿
闻又岂不为彼方君子之所耻哉虽然予浙东人也浙
之民俗视江西伯仲之间耳又安知天下不视之犹江
西之人乎余之言盖非徒以勉克彬也亦因以自勉焉
  寿潘氏太夫人诗序
潘氏太夫人赵氏有子曰荣字伯尚既孝而文吾友也
今年太夫人年满七十正月朔旦其生日也伯尚因置
酒会宾友与伯尚友善若朱贵敬贵诚二先生者既登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19a 页 WYG1235-0814c.png
堂奉觞上寿因以其意作为祝寿之诗贻伯尚俾歌以
乐其亲凡与伯尚游而善诗者皆和而作焉为诗若干
篇诗之意大扺皆颂夫人之贤而能有贤子孙因以祝
夫人享寿考之福也伯尚间尝持以示余属余为之序
且曰吾年甫十八丧吾父是时产业隳废已久岁给不
足维吾母以勤俭自强不至乏绝今吾稍克树立以无
坠先绪者皆母之力也吾既不幸不得以养吾父矣幸
而有母之养而年已老吾子谓我心何如耶余闻而叹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19b 页 WYG1235-0814d.png
曰嗟乎人之至幸者无过于父母之俱存至不幸者莫
大于父母之俱亡至若父母有偏存者岂亦有偏幸也
然又有得养不得养者是偏幸之中又有幸不幸焉余
于是盖深有感于伯尚之言矣伯尚之所存者惟母而
余之所存者惟父所谓偏幸者余固与伯尚共有之矣
然伯尚自幼至艾不离亲侧得以致滫瀡之勤于晨夕
之常乌鸟之情亦庶几矣而余自弱冠身羁庠序不能
尽菽水之欢于时月之久风木之感日钟于怀而未知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20a 页 WYG1235-0815a.png
所图也是偏幸之中伯尚又有幸者而余复有不幸者
则伯尚过予远矣且其言犹云尔则在余又何如耶余
固深有惭于伯尚者尚何以为伯尚言哉虽然诸君之
诗不可以无序而伯尚之可无愧者不可以余之有愧
而不书也故不辞而序之亦以志余之有愧于今而期
无愧于后也伯尚仙居人其大父仲刚先生在元为宁
固路儒学教授以学行著称宋为无为军教授子善先
生其大世祖也伯尚可谓能世其家云今年实洪武二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20b 页 WYG1235-0815b.png
十有二年序之日是年十月丙申也
  送天台教谕韩君归广东迁葬序
天台学教谕韩君与吾仙居学教谕麦君皆广东人俱
以郡学生中洪武丁卯岁乡贡进士第由是并擢为学
官二君生同方学同业举同年官同职且同郡甚相好
也今韩君以其先府君之基侵于城郭假归改葬麦君
亦欲归葬其亲故韩君取道仙居将与麦君偕行而麦
君适以事牵不果二君之意有不释然者余解之曰人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21a 页 WYG1235-0815c.png
之生同方者多矣而学同业者有几举同年者有矣而
官同职且同郡者复有几二君者之所同不图于同而
自同今之所异不图于异而自异其同也若或使之其
异也若或禦之是岂人力之所能为哉盖所谓莫之为
而为者岂非天乎人惟知天而后能尽心于其所当为
而不妄意于其所难必若然则虽大而穷通荣辱祸福
死生有不足以动其心矣况其事之细者耶二君皆廉
慎君子盖几于知天者故余以是告之既以慰麦君之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21b 页 WYG1235-0815d.png
心复以相韩君之行云洪武二十有四年正月壬午序
  送洪仲蕃序
国朝于天下郡若县咸建学校置弟子员立师儒以教
之而师儒之职必任之以明经饬行之士虽有文行而
非明经习举子业者亦不得以任之欲其备也由是教
职之选恒乏其人而学校师位旷缺者在在有之洪武
二十四年朝廷患学校缺师之多是时方召天下老成
人集于京师于是命择敦雅而有文章者俾充教职武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22a 页 WYG1235-0816a.png
昌郡学训导洪仲蕃先生台黄岩人始隐居乡里兀处
鸢山中好与高人逸士交游独以经文诗歌自娱而于
势利声华澹然无所嗜及膺教职曰禄焉而旷其事君
子弗为也于是蚤夜孜孜专以造成学者为事盖先生
之行修于家而信于乡者既久固有以淑诸人然其素
所学于经者惟以穷理为务初未尝习学举子业自职
教于兹始取先代科试之文读阅之未几而有得素举
子业者或反有不逮由是其所教弟子登第者居多先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22b 页 WYG1235-0816b.png
生既名实日著尤素有长于歌诗声而武昌实秦楚之
冲为江南大都会其仕于王府位于政宪两司与夫自
京师及四方来者率多尊官显人往往皆有求于先生
得其片言只字莫不贵而宝之如获良金美玉其见重
于人如此今年秋有例徵入天官盖将改授他职其僚
友及诸生无不惜先生之去以谓失良师友政宪两司
诸公及太守邓公咸欲上章于朝留先生勿行先生固
止之盖以年老颇厌应接之劳欲因是徵请于朝而归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23a 页 WYG1235-0816c.png
休故乡以终其馀年也夫以先生之文行虽使之辅教
京都太学殆不为过况州郡之学乎先生年虽老如师
儒之职尚犹可仕今圣天子方隆文明之治欲求老成
之士贤而有文如先生者夫岂易得先生归休之志克
遂与否固未可知也某独念与先生同邑年虽颇后于
先生然自托交以来盖二十馀岁矣先生来武昌之七
年而某亦来佐教德安虽相去远数百里而二年之间
亦两会见其为喜幸不啻若骨肉之亲久离而复合也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23b 页 WYG1235-0816d.png
今者又复远离未知后会更在何地固不能无怅然于
怀抑又叹丈夫幸生圣明之时政有道者得以大行之
日如某之不肖不足淑人者固当退归田野与农樵为
伍乃以年老欲退而不能甚可愧也如先生真足以淑
人者政可与当世贤杰相左右乃以老而欲休良足可
惜也某宜老而反壮先生宜壮而反老岂不有负于明
时哉序此以赠先生之行使览者知先生之可惜而余
之有愧也洪武三十一年十有一月丁丑日某序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24a 页 WYG1235-0817a.png
  丹丘旧隐图序
天台洪仲蕃先生素以文行著称乡里宗居丹丘之南
为人笃于亲友之义惟以读书授徒吟咏歌诗为乐未
尝求知于人年五十馀有司以老成文学进于朝由是
佐教武昌郡之儒学先生年且老而去家颇远煢煢然
客数千里外而其先人之坟墓庐舍与夫戚姻友旧皆
远在乡土自官于兹已逾数岁而不得一日省见心甚
念之每暇日登高临眺矫首东南恨不能乘云御风以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24b 页 WYG1235-0817b.png
往来其间恒有不释于怀者于是命画工状其故乡山
川之景为图题曰丹丘旧隐使常接于目以寄意焉余
与先生俱为天台人今年春亦来佐教德安郡学德安
在武昌西北数百里视先生去家益远年虽未老而于
亲友之怀亦有同于先生者是以每道乡里必形于叹
息之声然德安为郡僻陋既无名山大川可资登览尤
鲜贤杰之士可与交游故或者以余有乡土之思徒
以所处荒陋而然至有以传所谓怀居见讥者余叹曰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25a 页 WYG1235-0817c.png
使吾得处名邦胜地而尽交当世豪杰独无乡土之思
乎今先生居武昌武昌自昔称名邦大川名山拱列先
后穹楼峻阁参错其间今又为贤王国都宫殿城阙宏
杰壮丽视昔有加远甚而尤有名公钜卿森立如林登
览则足以舒目畅怀交游则有以增益闻见可谓美矣
盛矣而其于故乡之思犹尔是则吾徒之思乡土将以
慕亲怀友之故固不以年之盛衰地之美恶贤杰之有
无为间其亦异乎思乡土者矣是果可与怀土怀居者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25b 页 WYG1235-0817d.png
同言矣哉是思也苟有爱慕亲友之情者莫不皆然又
岂特吾徒哉余独念与先生居同乡学同业官同职且
同方而其心之所思又有同焉若是者然则世之同于
先生者岂有过于余哉序先生者又岂有宜于予哉故
于先生之谓序也不复辞遂序之洪武三十年十月日

  送章辉远之永州序
昔苏子由称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26a 页 WYG1235-0818a.png
赵间豪杰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人或病之以为
世之行天下者其足迹之所及固有多于太史公者矣
其身之所接亦有贤于燕赵豪杰者矣然而鲜有能变
其气质而发为文章者遂以子由之言为浮誇之说予
尝验之寻常出入于乡里之间遇污渠秽壤与夫凶人
俗子则胸中为之愠闷湮郁而不舒时登高丘临清壑
及见可与言论之人则心目为之开朗意气为之激扬
然后信子由之言为不妄而知彼游天下而无增益者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26b 页 WYG1235-0818b.png
特世之庸人耳故尝窃自叹以谓使得周游四方以览
观天下之形胜而博交当世之豪杰其有以舒发吾之
心目意气者必有以大异于今日然以身有所寓而愿
莫之遂故循循至今年及彊仕而尚未有以多于其庸
众人是以每遇朋友之有远行者必为心驰神往且望
其行之有得庶几返而会合之际有以相发亦得以偿
其所愿之一二焉今吾友生章辉远将自临海走六千
里往永州省视其舅氏通守陈公人多义辉远之能为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27a 页 WYG1235-0818c.png
是行以为难而余独以谓辉远之于是行在他人不知
笃于亲戚之义者固可以为难务辉远之务学知道者
特常事耳故余于辉远是行不以为难而独深有望于
其因是行以览江山之奇胜交贤能之人物而取益于
已并望其他日还归而有益于余盖辉远今是行道途
之所经由括苍而历金华循三衢经广信以下番阳抵
豫章而溯清江历宜春浮三德登衡阳以造于零陵其
间名山大川奇才伟人宜未可以一二数其有开畅心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27b 页 WYG1235-0818d.png
目激昂志气必有异于寻常万万者有不美质者亦将
于是行变而为美况如吾辉远之有美质者其变化宜
何如兹行也吾知其所得必将有大过于人至于发为
文章者乃馀事耳古人谓士别三日便须刮目相待余
他日于辉远之归必当大为之刮目焉辉远其尚思有
以副吾望而果有以发吾羁滞之怀可也
  涵清轩诗序
君子之于人观其身之所处则可以知其心之所好则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28a 页 WYG1235-0819a.png
其为人之贤否可知矣是故清幽绝俗之士必不好居
乎市廛阛阓之中贪得竞利之人必不好栖乎山林泉
石之畔其势然也永康钱仲道氏家居桐谷之上有溪
流在其居室之西洁清可爱仲道于是作轩其傍为燕
居读书之所吾友林先生既为之记而士友之知仲道
者多为诗歌以美之余游永康而仲道持其所得诗若
干篇见示因求为之序余由是知仲道之贤矣夫以仲
道之才智足以出谋而应变其处乎通都大邑之间而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28b 页 WYG1235-0819b.png
营取千金之利犹探囊中物耳今仲道乃不进趋乎彼
而独退处乎此自非其心廉静而寡欲何能若是岂非
吾所谓清幽绝俗之士欤虽然山水之趣固君子之所
深好而山水之地非君子之可长处者也以仲道之贤
虽无争功名竞利禄之心以求用于世吾知欲得贤才
而举之者自不能舍仲道矣其可以长处乎涵清之轩
也乎仲道为人倜傥轻财好义嗜学而能文章喜与士
大夫游时人亦以称之洪武二十有八年夏六月朔日序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29a 页 WYG1235-0819c.png
  林氏族谱序
吾邑东南乡之故族林氏为盛盖自五代名晋时有讳
熙者仕吴越钱氏为黄岩丞始居于邑之浦东里熙四
世孙有曰仪文者在宋某年间迁居于邑之莘塘仪文
之四世孙有曰某者仕为观察判官以行能显于时仪
文之若干世孙某者又分居于甓山若干世孙某者又
分居于横溪莘塘横溪甓山三地相去三四十里而皆
在邑之东南三族者既各蕃盛故凡居于邑东南乡与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29b 页 WYG1235-0819d.png
凡往来者莫不知有林氏焉在宋元之际登仕宦之途
者难如升天苟得一资半级之荣往往张声挟势跨服
闾里自为长雄其或无仕宦之阶而富于赀产者亦多
自结于贵要之门以求尊异于凡民林氏之先当其时
有官者既不挟贵以骄人其无官而殷富者亦皆安居
自守优游田里间又以诗书相尚而无有附权趋势之
风故其流波馀泽传至于今而其子孙犹有能循蹈规
矩笃学敦行以不失其先世之遗声者呜呼是可以称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30a 页 WYG1235-0820a.png
故族矣余观世之所谓故族者莫不有藉于其先世之
馀光焉然其先世有以仕宦功业称者矣有以文学行
义称者矣有以道德闻望称者矣若其徒仕宦而无功
业有文学而无德义众人虽尊之君子弗尊也然而君
子之所尊者亦惟尊其身之有者而已使为子孙而能
继其先者君子固益尊之苟不能然者君子不惟不尊
之固益贱之矣何则为故族之子孙而能继其先者不
徒为其身之荣而尤足为其先人之荣岂不益可尊乎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30b 页 WYG1235-0820b.png
为故族之子孙而不能继其先者不徒为其身之辱而
尤足为其先人之辱岂不益可贱乎盖为凡民之子孙
则人之责望者浅为名人之子孙则人之责望者深理
固然也世之妄人不知是理至有生于名门右族而其
行无一善学无一长者亦往往挟其先世馀荣以高人
亦有其先人徒取仕宦文学之名而其实举无足称或
以多赀末技贸取微官及得遥授虚职至有冒祖他族
之贵显者亦每每号于人曰吾祖为某官自谓故族子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31a 页 WYG1235-0820c.png
孙以自高而不知耻其视林氏子孙贤不肖何如哉林
氏之子孙其存而最贤以文行著者咸与余友故余知
其先世为详今为永康儒学训学曰师言者乃余所谓
最贤而以文行著者也师言以其所修族谱一编徵余
为序其编首余不得辞故既为述其先世之盛而又为
之盛道夫世俗所谓故族子孙之谬妄者以为其后嗣
之戒云
  草心堂诗序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31b 页 WYG1235-0820d.png
为子者之不足以报其亲之恩亦犹万物之不足以报
天地之恩也天地之恩非万物之所能报而万物之中
有超乎其类而圣如尧舜足以参赞天地之功者亦可
谓能报之矣然而尧舜之心亦未尝自谓足以报天地
之恩也故孔子曰尧舜其犹病诸父母之恩非人子之
所能报而人子之中有超乎其类而贤如曾参足以承
顺父母之志者亦可谓能报矣然而曾参亦未尝自谓
足以报其亲也故孟子曰事亲若曾子者可也言万物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32a 页 WYG1235-0821a.png
之灵者莫如人而人之中莫灵于尧舜尧舜且以为不
足报天地之恩况其不如尧舜者乎故人之孝者必曰
子而人子之中莫孝于曾参曾参且以为不足报其亲
之恩况其不如曾参者乎昔唐之孟郊有知乎此故郊
自念不能报其亲而作为游子吟之诗有曰难将寸草
心报得三春晖其意盖以天地之恩喻父母之恩而叹
其难报此非知孝于亲者其能发此乎然郊之诗以厄
于羁旅穷困不得养其亲而作固宜其形于言者如是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32b 页 WYG1235-0821b.png
今吏部郎中永嘉杨公为人温良谨厚方其未仕也未
尝旬月违远其亲其所以事亲宜无不宜矣及其既仕
而尊公捐馆又得循例归尽丧葬之礼今公复出而仕
于朝太夫人在堂既有二弟足以为养而其禄俸之入
又足以资其祭养之具是其身既无羁旅穷困之悲而
其亲信非如郊之不得养者顾乃亦以不能报其亲而
有取于郊诗语名其堂曰草心人固不能无疑于公者
余以谓不然人子事亲之心凡其易于自足者必不能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33a 页 WYG1235-0821c.png
孝于其亲惟其常不自足者斯能孝于亲者也孝如曾
参且不自足公固学曾者也乌能以是而自足哉推是
心也不惟能孝于亲要必能忠于君矣不惟能忠于君
凡日用彝伦之间将无所不用其极而人道于是乎尽
矣若然则显亲扬名将于是乎在岂果不能报其亲如
寸草之于春晖乎公固于此自期而士大夫亦以是期
于公者观诸公因公之有是堂而为之作为歌诗者可
见矣公以诸公之诗宜有序而以属于余余辞不获故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33b 页 WYG1235-0821d.png
为说以序之如右
  瑞菊轩诗序
余闻之人之将昌必有嘉祥盖尝因斯言而考之其验
者多矣今观天台求君之事尤信求君字孟直素以高
医闻州里洪武十七年朝廷命有司选举精通医术之
士为医学官天台以孟直应选孟直以亲老恐不获终
养忧形于色时方秋暮庭前菊盛开孟直所种白菊其
间有一干吐黄华者然未尝有黄色种也孟直之尊人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34a 页 WYG1235-0822a.png
偶见而异之是日孟直方戒行李明旦当上道送客盈
门其尊人因指以问客曰此何兆也客有识之者曰当
为君贺矣夫白与黄皆色之正者白为金色黄为土色
金王于秋土兼王于四时而土又生金者也菊秋物也
白虽其时之正色而是月乃秋土方王之时白菊而有
黄华其得时气之多者乎昔人尝谓菊为华之隐逸者
而黄又色之贵者是兆适见于孟直起行之时殆造物
者假此以示告于吾孟直耳兹行也其将被宠光而还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34b 页 WYG1235-0822b.png
闾里之兆孟直至京果承恩旨得授其县之医学训科
受符命服朝服归拜见亲乡人荣之于是咸以向者之
菊为瑞而客之言信矣余尝考古传记见其所载妖祥
之事妖者常见于凶人之家祥者常见于吉人之家岂
物之有知因人而示兆邪盖人之气与阴阳造化之气
常相流通此感彼应吉凶各从其类犹影之于形响之
于声耳此理之常无足疑者前世名儒或指以祥瑞之
说为非皆弃而不道盖以其所不可信者而废其所可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35a 页 WYG1235-0822c.png
信者其亦未之思耳余今岁始获交孟直孟直之所以
致此余固未足以知之然考之于其乡之士友皆以为
言孟直之尊人以上世多善人而孟直又能承其祖父
之德其医术盖传于其妇翁胡君克铭者胡君之术妙
绝当时行于浙之东西而浙东西之名能医者莫能与
之抗孟直既得其传则专以济人为务人之获其济者
或怀而愿报焉孟直于其贫者不惟不责其报虽报之
物而不忍纳曰在我者当如是也岂望报乎其富者或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35b 页 WYG1235-0822d.png
馈之丰而不拒曰在彼者当如是也又何辞此可以见
孟直之为人而其所以致祥者不为无自矣呜呼人之
常情莫不以得大官为荣而孟直之所得特官之至卑
者而人亦荣之又以为休祥之应何欤盖荣孟直者非
徒以其得是官也以其得官而又获归乡里以养其亲
也使得高位重禄而不得以供其子职又或以贻其亲
忧孝子之心为何如然则孟直之所得不既多乎虽然
祯祥之事致之甚难而失之甚易妖孽之事致之甚易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36a 页 WYG1235-0823a.png
而消之甚难故君子于妖孽之兴则必自省而补过焉
所以能弭灾也于祯祥之见则亦以自厉而崇善焉所
以能承休也孟直虽业医而嗜儒术与余友甚善故于
其徵文以为瑞菊诗叙也而告以是言孟直其尚由是
而益崇其善哉洪武十九年九月九日序
  会文集序
天台贾君某公之裔孙也壮岁尝驰骛乎功名之场华
焰乎时矣今既老且病无所用于世犹爱与当时名士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36b 页 WYG1235-0823b.png
大夫游有文词之好尝养病于石桥山中自号石桥病
叟又多游华顶峰与高僧逸人为方外友复号华顶山
人其居在邑地之东兰田之上素称兰田贾氏名其台
曰忠敬之堂堂之两庑为閒居七所所各有名其自号
与其堂庑所以命名之意大夫士多为文若诗以述其
志又其所居景物可咏者其目有八谓之兰田八咏所
得诗文若干篇君取之日广作者日富遂以其类分为
五卷总题曰会文集余去冬游天台始与贾君相识因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37a 页 WYG1235-0823c.png
出其所集诗文示余且属为之序今年余馆于丁村数
与贾君往还每见辄以会文集序为言余身既不敏又
属以多事乱怀执笔欲作而复辍者不知其几也既而
窃自笑曰贾君之所得可谓多矣然使作者皆如余之
难成虽至笃好亦何以致多如此哉语曰长袖善舞多
财善贾夫以余之不敏贾君宜无怪于其久而无成也
嗟夫世之人惟名是务惟利是图身随年衰老而益坚
者何限其视诗书固若尘氛之过目缧绁之在前耳求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37b 页 WYG1235-0823d.png
其能如贾君退修晚节以斯文自娱者几何人哉文章
固儒者末事然其所论非圣贤之法言不敢道足以使
读者感发而兴起贾君于群公之作非欲以誇美于人
也将取其言以自益其身又将传其子孙也可不集乎
余又可不为之序乎洪武十有九年冬十有一月甲子

  送贡士张季容序
近制郡若县岁各贡其学之高第生一人皆以正月至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38a 页 WYG1235-0824a.png
京有司试其业中者始得升于太学每岁四方之士来
者率馀数千人预入太学者多不过千人其获中是选
者兹亦难矣然自有贡制数年以来吾郡合属邑贡者
岁常六人无一人不入太学者岂其业果皆有成乎抑
亦有幸乎非惟中是选者之荣而凡吾乡邦之士皆与
有光矣今岁以张季容贡季容之色若有不足者岂诚
以有未至而难之邪余观往岁贡士虽其才业在季容
下者亦无不取于有司况如季容而有不得志者其意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38b 页 WYG1235-0824b.png
固不在是矣古人有言满招损谦受益季容其不敢自
满而谦受益者乎若是吾将以远者大者期季容矣方
今圣天子在上天下之才群萃于京都其大者宜深道
德小者亦必精艺能巍巍赫赫当与国家隆熙之象相
符季容得遨游其间将不自足之心求益于其人将无
所不完而为大成之学矣譬犹海之于水也以深有容
之量而当众流之冲其涵蓄岂小哉季容之于是行吾
知其非求贵者也业果有成者也宜足为吾党之光者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39a 页 WYG1235-0824c.png
也洪武二十年正月日序
  仙居陈氏世谱序
陈氏始居在县东三十里之陈家屿至十二朝奉始迁
邑中今子孙散处乡邑按谱陈氏始微传七世至特进
公始以文学忠义显闻当世位至金紫光禄大夫赠特
进自是以后子孙多至大官为仙居文献世家可谓盛
矣凡物之盛恒始于微则微者盛之本也可不重欤世
有耻其祖之微弃之不道而远附于他名族者其亦不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39b 页 WYG1235-0824d.png
知之甚矣陈氏初谱盖特进公所著故述自始祖而皆
因其当世称号之实而无所文饰附托焉可以见君子
之用心矣今谱乃特进公九世孙之赐之所修也其家
旧藏世系图为三纸其一纸始自始祖至于六世其次
纸始于六世独列十二解元十二朝奉十三解元十六
郎四人馀若干人皆不列而表为近𣲖又其次纸始列
十二朝奉次及特进而表为本𣲖盖作此图者特详于
其所自出固无足怪也但其所谓近𣲖者于六世七世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40a 页 WYG1235-0825a.png
之间失著支系是以于世代莫知所属故今谱于六世
之下惟十二朝奉特著特进一人而馀皆缺所生不著
所谓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盖其慎也家谱之作所以尊
祖重宗者在乎是所以序族正家者在乎是是以自昔
贤士大夫重之今之故家大族求其谱牒明备者有几
为其子若孙而能修举者复有几此子颖之为是谱所
以为贤欤子颖之赐字也陈氏在宋盛矣然历元至今
未有显人今子颖方以儒生应用于朝光显有日矣子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40b 页 WYG1235-0825b.png
颖之先若特进公之忠贞制参公之清慎子孙所宜师
法者余深有望焉洪武二十七年七月日序
  寿云林隐君诗序
人之福莫先于寿故自欲其寿者虽庸人愚夫盖莫不
然惟人欲其寿者非正人君子有功德及物者不能致
之乃知以寿相祝者要皆出于爱好无已之情而非苟
然也王君伯礼以云林隐君年满六十将其生日二月
朔旦奉觞称寿合诸公尝与云林友者作诗以为祝作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41a 页 WYG1235-0825c.png
者八人以诗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之语分为八韵为诗
八篇属予为序吁若王君之爱云林亦谓至矣将为祝
寿之词不以一人之私情为祝而必合以众人之公情
其爱之不已至乎云林其亦有以致之矣夫云林居于
临海黄沙白水之间一布衣耳然有爱人之德称于士
有周事之业信于人其致此宜也然余闻德施于人而
不责其报业行于世而不计其功则福不求而自来寿
不求而自致若然则云林之福寿岂易量哉此余之所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41b 页 WYG1235-0825d.png
以祝云林者其宁不以为然乎洪武戊辰云林生日前
二日序
  送郑生序
洪武丁卯春余始领训经事于仙居邑庠是时郑生亦
始来就学余授以蔡氏尚书越四年以是经登乡试第
明年当会试于春官适以病不果行今年洪武二十有
六年夏四月生以疾愈赴京来别于余余时卧病且五
旬余有重病而生有远行相顾而别不觉流涕余病不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42a 页 WYG1235-0826a.png
能为诗言以赠生平时训诫之辞既以语生使藏之胸
中矣兹不复道聊使人书此数语以畀生庶以识吾与
生离合之岁月以见相与之情焉耳且重告曰生苟不
负乎吾言斯足以善乎其身显乎其先不然其何以获
祐于人与天嗟乎夫以生之勇义其能负乎余言别之
日是月乙酉也天台王某序
  思养堂诗卷后序
番阳施蕃衍氏以二亲俱亡不得致其养为感乃以思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42b 页 WYG1235-0826b.png
养名其堂所以寓其哀慕之情也士大夫与蕃衍游者
咸为歌诗以道其志余得而读之叹曰若施君者其可
谓贤矣世之人子有于其父母生则不能尽养死则不
能尽思者由其视父母如蜩螗之于蜕壳耳使视其身
非父不生非母不育则其于父母存亡之间焉有不能
尽养而尽思者哉今施君于其亲之既没而能以不得
养为思则其贤于人远矣然余观世之人固亦有如施
君之思者矣使其能以是心于其亲之生而恒以欲养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43a 页 WYG1235-0826c.png
不逮为忧则其所以事亲者必无遗憾矣岂不尤贤乎
哉且吾闻古之人至孝于其亲者色不忘乎目声不绝
乎耳是故非法之言不敢出于其口非道之行不敢作
于其身故能不辱其身以显其亲今施君果能充其不
得养之思而进于此则虽古之至孝其何以加于施君
哉传称大孝终身慕父母者惟于大舜见之呜呼舜何
人也有为者亦若是颜渊岂欺我施君其盍勉之
  凭远楼记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43b 页 WYG1235-0826d.png
天台山水之胜甲于东南其雄峰绝涧如华顶石桥之
属皆名闻天下至于无名之地虽平丘隘壑亦往往清
绝可爱故其人皆获占形胜为居韩君茂常为天台人
宜其得此邦之奇观者然而居当阛阓之中四面皆周
垣联屋嘉山秀水近在先后而不得延览于户牖之间
心甚陋之视其所居东有隙地方数仞曰兹岂不足为
吾登眺之所乎遂鸠材僦工构小楼数楹于其上既成
凭阑而望之则见长山横其东大溪纡其南赤城壮其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44a 页 WYG1235-0827a.png
北与凡远近诸山皆环视面向千态万状咸若呈奇献
秀于此楼者于是向之不得见者至是盖寓目焉尽得
之矣韩君于是欣然以喜而命之曰凭远既日与宾友
游观于其上复自庆曰使居千金之富三公之贵不能
以得此乐也嗟乎天下之物可爱者非一而人之所尚
亦每每殊异宝货器服珍怪之品非穷智力争胜负不
能得之未必可为乐卒足以为累然而天下之人求之
日益力慕之日益众至如江山风物之美所为不假人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44b 页 WYG1235-0827b.png
为而出乎天造者虽王公之势不能专匹夫之贱可得
而有既不待智力而能得之足以为乐而又无所为累
而人乃有好之或好之而未必能乐之者何也盖此可
以怡神而彼有以利身利之所在众人之所必趋而閒
静淡泊之味非君子有不好岂非宜然欤今吾韩君才
足以有为智足以有谋其于世所谓利使小屈其志违
其心取之如培土耳乃独韬光晦影退守一区为山水
之好而有自足之意其信有乐于此欤然吾闻之君子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45a 页 WYG1235-0827c.png
之乐固有在内不在外得于心而无待于物者故虽身
处蓬茨之下饔飧不足而乐存焉盖古有其人而今未
之见也吾闻其语而未知其道也使学焉而有得尚当
为君道之洪武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记
  环翠楼记
楼以环翠名者多矣或以竹树之周遭或以山林之回
互其所处不同而其义一也天台固吾郡名邑山水奇
胜然其土地瘠隘溪山林壑十居六七可耕可艺之地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45b 页 WYG1235-0827d.png
绝少可以开心目舒眺望之地尤少独为邑治之所地
稍平衍长林大山包罗四面冈峦秀伟草木森郁足以
游目骋怀而胡氏之居实在邑之东门有楼以为登览
之资凭阑四望惟见苍翠之色照耀人目烂然如金碧
相辉甚可赏也是以其楼有环翠之名胡氏之秀士曰
彦理者为邑庠生与余交间尝属余记之且曰斯楼盖
有资于吾者于兹读书焉则无尘务之干心融而理得
于兹鼓琴焉则无俗士之扰气定而心和吟咏则景趣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46a 页 WYG1235-0828a.png
在目而妙语自得焉燕饮则风物称怀而累觞不醉焉
喜而登于兹诸峰之态若舞跃于前而与吾同体者悲
而登于兹众壑之状若敛戢于下而与吾同戚者观于
泰然者足以忘吾忧观于淡泊者足以消吾欲仰瞻宇
宙之大豁乎其开吾之心胸也俯视品物之盛充乎其
益吾之智虑也斯楼之有资于吾非一言之可尽也吾
于他所非不有得焉而独于兹所得尤多且深也余闻
而叹曰嗟乎人之有环翠者不知其几矣其亦有得如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46b 页 WYG1235-0828b.png
彦理者哉然其所得者不过山林竹树之色而已胡氏
之楼其取名虽同于人而彦理之所得独有出于名义
之外者其识趣岂浅哉夫人莫不观于水也而智者之
于水则有得于其周流无滞莫不观于山也而仁者之
于山则有得于其安重不迁传称智者乐水而乐仁者
乐山而寿以其得之之深故其致效之大也吾恐彦理
之所得未能如其言耳使果如其言则斯楼也非徒为
游息之所而为进修之地矣是余有望于彦理者矣若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47a 页 WYG1235-0828c.png
其游焉息焉而已岂余所望于彦理者哉洪武十九年
十一月日记
  一清轩记
天下之物莫贵于清莫不贵于污天下之情亦莫不好
清而恶污何也盖清者善而污者恶好善而恶恶人之
性也物之出于天者其清莫如风出于地者其清莫如
水风之清以动万物为功水之清以润万物为功而物
由之以生以长以遂以成清之为用大矣是以王者清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47b 页 WYG1235-0828d.png
而四海以平侯伯清而国以宁官师清而政以成盖清
则明明则公公则仁仁则何处而不顺哉故君子惟患
不清也今夫人见一廉士焉鲜不贵而爱之以其清也
见一贪夫焉鲜不贱而恶之以其污也至于其身则不
知所贵而乃污之岂视其身不如他人哉利欲交于中
而不能自克耳黄冈张侯以一清名其轩求余文以记
之余谓张侯盖知贵其身者欤人固患乎不清也而清
又患乎不一能一于清则小物不足累大物不能移而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48a 页 WYG1235-0829a.png
吾身常超乎万物之上矣其贵孰加焉夫人固有于平
居无事之时颇清明自期及临利害仅如丝发则穷智
力巧为趋避以求必得者盖由其守之不一耳故清而
能一斯可以言清不一则不足以言矣书曰惟精惟一
是则一岂易能哉要必精乎义利之辨而后能不然则
是物之来眩惑于前而莫知所从乌保其能一乎故君
子必贵乎学也张侯为武官而好文辞其接人猊恭而
言文盖喜学者昔吕蒙为吴将初不知学后与鲁肃论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48b 页 WYG1235-0829b.png
议而肃惊之以学故也蒙之学徒以知军旅之用犹有
过人者况学君子之事乎张侯方年盛力强又幸生太
平之时职务多暇足以有为苟能因其所好而事学焉
则他日所就岂余所能哉洪武二十年岁次丁卯冬十
一月日记
  愚轩记
同邑卢浩然氏居市南穷巷中以书史自娱淡然无意
于声利名其所居之轩曰愚轩或有疑而问之者曰人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49a 页 WYG1235-0829c.png
莫贵于知不贵于愚自号其居何欤浩然曰子何知智
之为智而不知愚之为智乎吾观世人之言足以饰非
才足以应变侮凡愚如贤哲取货利如拾芥食饫膏粱
服厌纨绮凡其所图莫不从意如取如携若大有为人
畏之若豺狼附之若蜂蚁者岂非人之所谓智者乎然
而或陷于陷阱或圮其室家而不顾如彼者非吾之所
愿为也至若言不能出诸口事若不能任诸身或见欺
于计黠或见侵于强暴衣不完布褐食不足糗糒凡其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49b 页 WYG1235-0829d.png
所为无一之宜不竞不争如无识知人视之如草木弃
之如尘土者岂非人之所谓愚者乎然而常处乎坦夷
不忧乎颠危如此者乃吾所愿为也以吾论之世之所
谓智者反有不逮乎愚而所谓愚者乃或有过于知吾
安得舍彼而取此哉余闻其言而叹之曰嗟乎若浩然
者其可谓善于保身者欤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浩
然其殆近之矣虽然是道也岂徒足以保其身而已哉
抑亦可以进于学欤人惟患乎自智而不患乎自愚盖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50a 页 WYG1235-0830a.png
自智则志骄而无所容自愚则志谦而大有所受故颜
子以上智之资犹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
实若虚犯而不校以今世之人观之颜子岂不近于愚
者哉殊不知颜子之所以去圣不远者政在乎此吾用
此知众人以其愚自智故愚益愚君子以其智自愚故智
益智智愚之所分者岂不在是欤今浩然有明敏之资
有志于学而能以愚自守由是而进将何所不至者矣
夫善保其身特馀事耳故余乐为之道其说以为其轩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50b 页 WYG1235-0830b.png
之记云
  潜庵记
动物之在天地间飞翔乎云霄之上依日月濡雨露鸣
呼奋击无不如意者鸿鹄鹰隼之类是也士之处高位
而得以大行其志者似之潜泳乎渊渚之间欢泉波栖
蕴藻群游族聚亦得以自适者鲦鲂鰋鲤之类是也士
之处卑位而得以自安其职者似之是以君子有取譬
焉应城文学石渠张某字克昭由太学上舍生典教于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51a 页 WYG1235-0830c.png
兹昔与克昭同游于太学而今居辅弼侍从之职为圣
天子肱股耳目之寄者簪连袂接于朝矣而克昭为小
邑学官守简编事铅椠于寒斋冷序之间宜若有不得
志之悲者然早夜勤勤为诸生谈说诗书敷阐古圣贤
教人之遗旨而乐皇上育材之盛恩有怡然自得之意
或有异而问之者曰视子之资似非役于人者然伊昔
与予同游于太学之士跻青云而展骥足者众矣子独
不能与之追逐后先而乃猥守微官于荒墟陋邑间无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51b 页 WYG1235-0830d.png
以自显于世而与彼守钱币米盐之贱职无甚异殆有
似于渊潜之常鳞耳岂不有歉于云飞之俊羽乎克昭
笑而应之曰人各有命万有不齐故有同母而出者贵贱
或异同室而居者贫富或殊况乎一时同游之士殊方
异俗偶然而合生非一门长非一家者其或显或晦或
沉或浮乌可必其同途而共辙哉而况人各有才不才
之殊朝廷任使必择其宜譬彼鱼鸟飞潜异才是故能
潜者遂其潜能飞者遂其飞而后鸟得为鸟鱼得为鱼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52a 页 WYG1235-0831a.png
此宰物者所以不劳而物各得其所也借使能飞者而
强之潜能潜者而强之飞则鸟不得为鸟鱼不得为鱼
宰物亦徒劳而无益矣然则彼处高位而得大行其志
者固犹鸟之能飞而遂其飞任人者于彼非过也宜也
吾之取卑位而得以自安其职者亦犹鱼以宜潜而遂
其潜任人者于我非不足也亦宜也虽能飞者遂其飞
之势固乐于飞矣能潜者遂其潜之势又岂不乐于潜
哉故以其势言之则飞者诚非潜者之可及以其乐言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52b 页 WYG1235-0831b.png
之则潜之乐未必不如飞者之乐也或者又难之曰物
固有能潜而能飞者矣蛟龙是也子徒宜于潜而不达
于飞不亦病乎克昭复应之曰吾闻惟智者然后无所
不能自圣智以下则通于此或不通于彼能于彼者或
不能于此故曰人各有能有不能吾非不欲为圣智也
不能也子以圣智之事责于吾其将责鱼之不为龙乎
斯亦过矣于是难者唯唯而退克昭从而为之歌曰鸿
鹄云飞人所希兮鰋鲤渊潜人所卑兮云飞之高吾弗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53a 页 WYG1235-0831c.png
如矣渊潜之卑其庶几矣潜而弗能是吾忧也飞之未
能匪吾所羞也由是名其宴居之室曰潜庵云洪武三
十有一年二月壬寅记
  新城袁氏作官塘坂记
新城为杭属邑在郡西南地通闽越路不绝人邑城之
北有地曰官塘坂实为四达之衢其地卑下天稍雨水
沟道非骑不可行自元盛时已然及四方兵起张氏据
有浙西修作城垒道路砖石尽为板筑之需而官塘坂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53b 页 WYG1235-0831d.png
之路于是益坏矣时或多雨浸淫则数里之间水汪洋
若大津然居民行旅恒深病之邑人袁氏叔义叔信伯
仲父昆弟也以友睦勤俭家致饶裕暇日相与谋曰吾
邑土所病有如官塘路者路之治否虽非吾责然幸有
赢馀其何忍诿为非我恬视人病而无恤乎遂捐巨资
取石于山质甓于窑食工僦匠始于癸亥某月某日毕
于某月某日自官塘西至于塔山大衢延邪数百千丈
不期月而告成于是远近往来之人无不欢忻称叹归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54a 页 WYG1235-0832a.png
德于袁氏矣吾仙居学教谕徐公于袁氏为乡先生既
为余言其事且属曰愿有纪述俾由其路者无忘袁氏
余闻浙右自昔号称饶丽之地富室巨家连络州郡其
人财力有馀宜知无不为区区官塘之路何至有待于
袁氏乎岂其人念不及此欤虽念也而不忍用其财欤
何其宜为不为而独成功于袁氏也凡人未富而行弗
遂其所为则思富而有以施之及其既富而又得此望
彼为无穷之谋率致殃及其身灾及其子孙而无一善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54b 页 WYG1235-0832b.png
之能为此天下之美事所以少成其志袁氏之蓄积宜
无大过人者而其所为有如此是出于其类远矣有出
类之为者必有过人之节考袁氏兄弟以同祖之亲而
友爱不啻如同父者其兄弟俱强壮男女成列矣犹同
居共㸑中外怡怡无有间言是宜其足以阜业成事也
而官塘之事固袁氏之小者尔故于是又以著其大节
焉夫有大节者足以成天下之大事况小事乎哉使袁
氏昆弟于凡所当为无不尽其心力如此传所谓一乡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55a 页 WYG1235-0832c.png
善士不足称之矣于乎天下之大道其成坏利病固有
甚于此者吾徒岂无有为之心哉而乃有愧于袁氏何
也吁其可愧也夫其可感也夫洪武二十年三月庚申

  养志斋记
武陵彭君德润由国子生为金华永康县之文学扁其
寓舍之斋曰养志求予文以记之予问所以命名之意
因告于予曰始吾以邑弟子员贡于春官也吾父与母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55b 页 WYG1235-0832d.png
抚而告曰汝今充贡于朝行将受宠禄矣得禄而欲以
养亲固汝之志也然吾二人年方莫矣汝有弱弟未能
自立吾二人者虽欲就汝禄养其可得乎且家有薄业
今女弟辈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在我可无忧于汝矣
然我念被国恩为日已久若其受任宜益慎尔身以宜
厥职使上无负于朝廷下无忧于父母如是则汝虽菽
水之养不及而我亦如受列鼎之奉于汝矣汝其识之
及吾得官来处兹土吾父尝远来视我又申以前训每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56a 页 WYG1235-0833a.png
因往来遗书亦未尝不以是为言吾服膺不敢忘故揭
名于斋思免厥愆以成吾亲之志焉余闻而叹曰嗟乎
凡人之为父子者莫幸于其志之同莫不幸于其志之
异求之于世父欲为善而子不能成之者固多子欲为
善而父不能成之者亦众慈孝之恩所以难全者率由
于此今彭君之父欲其子之为善而彭君又能成父之
志可谓父子同志而有莫大之幸矣其欲全慈孝之恩
也不亦异乎予尝读古书观郤超付门生以书箧之事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56b 页 WYG1235-0833b.png
亦可谓知爱其亲矣然其愔之志在忠于帝室而超乃
比于桓氏则是其父有善志而超不能成故超虽有爱
父之心而不足以为孝愔虽有爱子之心而亦不得遂
其志用是观之父子之间其志一或有异则其慈孝之
难全也如此可不戒哉今君既欲成其亲之志则宜蚤
夜惕厉以无忘其亲之训使凡所为无一不蹈于善而
令闻佳誉日接于亲之耳而乐乎其亲之心如是则虽
曰远离其亲而与恒侍膝下者何异虽不及养其亲而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57a 页 WYG1235-0833c.png
与日奉甘旨者何别君之心虽未可以是为足而君之
亲之心既以是为安则君之为子职者亦庶几矣观世
之为父母者于其子之得官则有望于财货之奉以充
其口体之欲者多矣求其欲子之谋身宜职以无负于
国家者几何人哉如彼者子虽贤圣而欲致亲之乐亦
难矣岂非大不幸欤今君之亲其志不在彼而在此则
其贤于人也远矣有贤父母而为子者欲成其亲之志
犹导东流而归沧海耳其孰能禦之吾固知彭君之得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57b 页 WYG1235-0833d.png
以易全其孝矣兹非其所大幸欤余今年游永康既
闻彭君之尊人某以公正信义服其乡人而又闻彭君
尝能奋不顾死脱其尊人于危难之中其父子皆可谓
贤于人矣故于彭君请记其斋也是以乐为之记云
  杏洲记
士大夫平居谈说莫不贵朴素而贱华靡至其栽植草
木非松梅兰菊之属不列于阶庭垣径之间若桃杏之
类则屏而远之宜若高矣然而自晋以来惟陶元亮辈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58a 页 WYG1235-0834a.png
数人以爱好前数物其事传至于今而不泯而他人之
种松植梅者不知其几皆寂乎其无闻而吴人董奉乃
独以种杏为后世称道至乎今何哉岂非物之显晦因
乎人之贤否惟人之能重物非物之能重人欤吾用是
知高世之士无所好则已苟有所好虽贱物亦可因之
而显庸俗之人虽好天下至贵之物人亦不齿之矣然
则为人者其可不思所以自重其身而乃欲取重于物
欤同邑赵叔威氏以业诗书之馀究心医术务以活人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58b 页 WYG1235-0834b.png
为事居于邑南峡屿之东其居之所有洲焉叔威种杏
其上人因名其洲曰杏洲而求文以为说余于是知叔
威之贤矣使叔威而欲取重于物何不有取于松梅兰
菊之属以为高而独有取于杏此其志非欲取重于物
可知矣吾知叔威之好不在于杏而有慕于董奉焉耳
岂有他哉虽然奉之事易学也奉之心未易学也今以
奉之事言之奉居庐山为人治病重者种杏五株轻者
种杏三株乂于杏林中以杏一器换榖一器榖少者虎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59a 页 WYG1235-0834c.png
逐之乃以榖赈贫穷夫为人治病而使之种杏又以杏
卖榖以济人其事固易也向使其心不出于爱物之馀
人或可得而欺虎可得而使乎诚之足以动物也如此
故君子惟患乎不诚也何患乎物之不动乎叔威如果
有志于奉其尚以奉之心为心哉又安知无动物之验
如奉者哉又安知后世之称叔威之杏洲又不如董奉
之杏林也哉洪武二十九年四月朔日黄岩王某记
  春晖楼记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59b 页 WYG1235-0834d.png
同邑丁君某世居天台之螺溪其先在宋有为某官者
天台之人数其邑之故族必及螺溪丁氏丁君于某官
为若干世孙其考君字某早丧父母夫人孔氏守节不
贰长育丁君之兄弟数人成家室以寿终丁君既不幸
夙丧所怙幸恃其母以有立以是能事养有孝声母夫
人既没始于其所居中堂之后作重屋为楼既完取孟
郊游子吟诗语扁之曰春晖曰吾既不得养吾父又不
能尽孝于吾母其以是为识庶以永吾思也间尝属予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60a 页 WYG1235-0835a.png
记之嗟夫昔者孔子谓仲由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
尽思者也今丁君其亦有仲由之思欤且古之君子孝
于其亲者目不忘乎其色耳不忘乎其声心不忘乎其
志以至出言举步之间无一事之敢忘是以不羞其身
不辱其亲而令闻长存今丁君既已念大恩之难报其
亦将有在于兹乎呜呼如丁君者有以称故族之胄矣
孟子尝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
谓也余亦以为所谓故家者非谓有世官之谓也有世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60b 页 WYG1235-0835b.png
德之谓也世之妄人多挟其先世之馀荣雄视闾里施
施然自以为有馀及考其行则为子孙不能事其亲为
臣不能事其君呜呼此其人固已大辱其先矣而又挟
其先以自高多见其不知耻也丁君生于世族既能孝
于其亲又倜傥多文而不以上人可谓无忝于其所
生而超乎流俗远矣余虽粗解文艺然未尝好于为文
因丁君楼居之有是名而美其志也故喜而为之记
  皆山楼记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61a 页 WYG1235-0835c.png
天台陈惟永氏有楼曰皆山之楼所山丁公于惟永为
外昆弟居同里故托余为惟永记之余既未尝好为文
词又未尝得惟永之为人及登其楼观所谓皆山者固
辞无以为记所山公因语余以惟永为邑故族世居溪
口号溪口陈氏惟永昆弟五人长惟贤以茂才举为某
官惟永其次也有弟三人俱长茂有成立矣而其二亲
俱寿考康宁惟永作楼为高明之居与诸弟奉其亲环
楼皆山也连峰叠嶂青峦翠壁列秀四旁举目成趣时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61b 页 WYG1235-0835d.png
登斯楼奉觞称寿其二亲必欢然为喜惟永以斯楼多
佳山足以娱其亲故以皆山为楼之名余惟天台山水
之胜为吾邦奇观惟永居其乡而有山水之观宜也然
山水岂足以娱亲哉惟致其亲之喜要必有道焉嗟乎
余未及识其人观其行也能为子者虽菽水之奉而可
乐不能者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况山水无切于
日用者乎然则惟永之能致悦于亲当称其能为子者
欤余去年在天台尝闻惟永之族诸父惠卿父年高德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62a 页 WYG1235-0836a.png
厚为邑善人欲见之而未能也日或得间至天台尽探
诸形胜当求见惠卿父而有观于惟永也洪武二十年
三月日记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62b 页 WYG1235-0836b.png
 
 
 
 
 
 
 
 静学文集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63a 页 WYG1235-0836c.png
  书静学王先生文集后
呜呼节义人之大闲也求能真知而实蹈者鲜此乱臣
贼子之所以常接踵于世也惟知哲之士灼知天理之
在人本实而无伪是以知生有不重于义死有安于生
故宁杀身以成义不求生以害仁也若吾邑静学王先
生其真知而实蹈者乎先生于死时沐浴具冠服作绝
命词一首而告逝呜呼人孰不死求如先生之从容就
义者真难矣其扶植纲常彝伦岂浅浅哉先生洪武中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63b 页 WYG1235-0836d.png
与同郡方公孝孺林公佑以文行著名林公尝叙先生
之文而先没方亦继先生谢世今其文章有刋刻流布
者矣先生之文东里杨少师存日欲加纂集求无完稿
深悼惜之今宝庆太守谢君世修甫慨生也后而不及
拜先生以承其教幸得先生文将以私钱募工刻之为
序于后以广其传使后来景先生之行者可因文而考
先生之心爰以书来告且俾相其事呜呼林公序先生
之文详矣死而成仁之义孚恐岁月易将有不知其详
静学文集 提要 第 64a 页 WYG1235-0837a.png
者敬以幼闻父兄之言书达谢君附之卷尾使后读先
生之文者庶因而得先生之本心云成化癸巳春三月
望日邑人徐孚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