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0181-063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究遗卷十五
            左庶子叶酉撰
  定公
元年
 凡元年必书春王正月所以正始也独此年正月不
 书者公即位在六月故正义公未即位元必不改未
 改之日必乘前君之年于时春夏当名此年为昭公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0181-0630b.png
 三十三年而史官定策须有一统不可半年从前半
 年从后虽则年初亦统此岁故入年即称元年也按
 此时定公虽未即位而昭公已薨故可称元年若后
 世以先君在位之月改从嗣君即位之年则于君臣
 父子之教所关甚钜不得以此藉口矣
春王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
 传孟懿子会城成周庚寅栽宋仲几不受功曰滕薛
 郳吾役也薛宰曰宋为无道绝我小国于周以我适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0181-0631a.png
 楚晋文公为践土之盟曰凡我同盟各复旧职若从
 践土若从宋亦惟命仲几曰践土固然士弥牟曰晋
 之从政者新子姑受功归吾视诸故府仲几曰纵子
 忘之山川鬼神其忘之乎乃执仲几以归三月归诸
 京师按京师成周也不曰成周而曰京师者所以甚
 晋大夫无王之罪也
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
 杜注诸侯薨五日而殡殡则嗣子即位癸亥昭公丧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0181-0631b.png
 至五日殡于宫定公乃即位赵氏匡曰即位皆于朔
 日故不书日定公待昭公丧至既殡而即位故书日
 按杜注所谓殡则嗣子即位者谓即柩前立为丧主
 与春秋所书即位不同春秋所书即位则行告庙临
 群臣之礼也
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
九月大雩
立炀宫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0181-0631c.png
 杜注平子逐君惧而请祷于炀公昭公死于外自以
 为获福故立其宫炀公伯禽之子公羊传立者不宜
 立也按炀公伯禽之子考公弟也鲁以弟继兄盖始
 于此定公昭公之弟季孙恐人责已以擅立之罪故
 特立炀宫若曰兄终弟及亦犹行古之道云尔
冬十月陨霜杀菽
 榖梁传未可以杀而杀举重可杀而不杀举轻其曰
 菽举重也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0181-0631d.png
二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
 曰及者灾起雉门而延及两观也
秋楚人伐吴
 传囊瓦伐吴师于豫章吴人见舟于豫章而潜师于
 巢冬十月吴军楚师于豫章败之
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
 凡灾而复作者皆不书雉门两观书者承僭而不能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0181-0632a.png
 革也(本望溪/先生说)
三年春王正月公如晋至河乃复
 正义三传皆无其说不知何故乃复程子曰季孙意
 如上不请于天子下不告于方伯而立定公故晋怒
 而公往朝焉晋辞公而复故明年因会而请盟于皋
 鼬按请盟之说似不甚确辨见盟于皋鼬下
二月辛卯邾子穿卒
夏四月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0181-0632b.png
秋葬邾庄公
冬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
 修邾好也
四年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吴卒
 杜注癸巳正月七日书二月从赴正义杜以长历推
 之知癸巳是正月七日知非日误者以崩薨之事皆
 以赴为文按二月既无癸巳日则二月自是正月之
 误不必强为之辞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0181-0632c.png
二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
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夏
于召陵侵楚
 传蔡侯为两佩与两裘以如楚献一佩一裘于昭王
 昭王服之以享蔡侯蔡侯亦服其一子常欲之不与
 三年止之蔡侯归如晋请伐楚四年三月刘文公合
 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晋荀寅求货于蔡侯弗得言
 于范献子曰国家方危诸侯方贰将以袭敌不亦难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0181-0632d.png
 乎乃辞蔡侯晋人假羽旄于郑明日或旆以会晋于
 是乎失诸侯
夏四月庚辰蔡公孙姓帅师灭沈以沈子嘉归杀之
 传沈人不会于召陵晋人使蔡伐沈夏蔡灭沈按杀
 沈子嘉以邾人用鄫子例之不当名而以名见者灭
 国之罪大书杀沈子不足以甚之也
五月公及诸侯盟于皋鼬
 覆举公者先儒谓定公受国于意如因会而请盟以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0181-0633a.png
 定其位故春秋覆举公以示讥其说非也既与于会
 其位固已定矣复何藉于盟乎且桓公会郑伯于垂
 盟于越宣公会齐侯于平州皆尝结外援以自固矣
 何独于此而特变文以讥之按春秋书侵伐或书及
 或书会微者将书及君卿将书会其会字与及字对
 非会于某地之会也若会于某地之会则与盟对会
 有会礼盟有盟礼军旅之际礼无兼举故有先书会
 于某地后书伐某国者如桓十五年书会于袲伐郑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0181-0633b.png
 是也有先书伐某国后书会于某地者如襄十一年
 书伐郑会于萧鱼是也然皆会而不盟盟皆书在侵
 伐后如成七年书救郑八月戊辰同盟于马陵十七
 年伐郑八月乙酉同盟于柯陵襄九年伐郑十有二
 月己亥同盟于戏十一年伐郑秋七月己未同盟于
 亳城北十八年冬同围齐十九年春王正月同盟于
 祝柯是也然皆盟而不会从未有先书会于某地继
 书侵某国又书盟于某地如召陵皋鼬会盟二礼并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0181-0633c.png
 行于侵楚之前后者通春秋惟此一见彼其所以会
 而又盟如此其不惮烦者据传称刘文公合诸侯于
 召陵谋伐楚也则当其会于召陵之时意本在于伐
 楚乃荀寅求货楚不果伐仅遣偏师侵掠其境于是
 始以伐召诸侯者不得不变而为盟盖楚不果伐则
 召陵为虚会不可以示诸侯也故假此盟以实之一
 若其本意原欲与诸侯盟非欲为蔡报怨而会者故
 圣人特书侵楚于会于召陵下盟主大合诸侯从无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0181-0633d.png
 以侵书者兹独以侵楚书则其无能为之实已可见
 而于皋鼬之盟复覆书公以别异之盖始以伐召诸
 侯倏变而为盟故春秋特著其为两事而伤晋之不
 能抑强扶弱徒为此纷纷以烦我友邦也岂病公之
 请盟云尔乎观下文接书楚人围蔡晋士鞅伐鲜虞
 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比事属辞而圣人之
 情可见矣书诸侯者刘子以疾故不与歃也不日缺
 文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0181-0634a.png
杞伯成卒于会
六月葬陈惠公
许迁于容城
 许至是盖四迁矣
秋七月公至自会
刘卷卒
 不曰刘子卷而曰刘卷则望溪先生所谓子非爵乃
 时人相尊异之称益信召陵之会刘子与焉会罢而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0181-0634b.png
 卒天王为赴故称名
葬杞悼公
楚人围蔡
 以蔡灭沈故也楚称人者说详隐二年莒人入向下
晋士鞅卫孔圉帅师伐鲜虞
 杜注无传按三年传称秋九月鲜虞人败晋师于中
 平获晋观虎恃其勇也疑是此经下传误载三年下
葬刘文公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0181-0634c.png
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楚师
败绩楚囊瓦出奔郑
 传自昭王即位无岁不有吴师蔡侯因之以其子乾
 与其大夫之子为质于吴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舍
 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子常济汉而陈十一月
 庚午二师陈于柏举阖庐之弟夫槩王以其属五千
 击子常之卒楚师乱吴师大败之子常奔郑按春秋
 自成公以后卿将皆以名见此独书楚人者盖将尊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0181-0634d.png
 师众必当书曰楚囊瓦帅师而上书楚囊瓦帅师下
 又书楚师败绩楚囊瓦出奔郑覆举师及囊瓦则于
 文赘故上只书楚人此属辞之不得不然者也吴称
 子先儒以为进之非也哀八年楚公子结帅师伐陈
 吴救陈春秋亦第以号举何独于此而进之盖楚瓦
 贪黩无厌至以一裘之故久羁蔡侯于是蔡侯以见
 陵之怨控告大邦为晋侯者惟仗义执言投袂而起
 文襄之业庶几其复振耳乃召陵之会荀寅求货既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0181-0635a.png
 与子常之为饿豺狼者无以异迨楚人围蔡而晋士
 鞅伐鲜虞其能为蔡侯所以而败楚师于柏举者吴
 子也谁主夏盟竟甘以此义举让人何以视十六国
 之诸侯乎故春秋于吴概以号举而此独以吴子书
 非进之也盖著其为吴子以病晋侯之不能故耳不
 然吴听子胥之谋其欲甘心于楚也久矣是举特会
 逄其适原非专为蔡报怨也而春秋遽以救灾恤邻
 之义予之岂理也哉其不书救蔡者师至而围已解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0181-0635b.png
 蔡侯以吴子深入楚境不可以救书也若如胡氏之
 说又无解于哀八年之书吴救陈矣柏举楚地因楚
 有僭王之罪而吴为蔡侯所以故不以楚主兵不得
 以长岸为比
庚寅吴入郢
 传吴从楚师及清发将击之夫槩王曰困兽犹斗况
 人乎若使先济者知免后者慕之蔑有斗心矣半济
 而击之又败之五战及郢按吴以号举从其恒称观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0181-0635c.png
 此则前书吴子之非因其救蔡而进之也更审矣不
 曰入楚而曰入郢者楚为一国之总称郢乃楚之国
 都吴自柏举而入楚之国都谓之入郢则可谓之入
 楚则不可以柏举楚地吴师至柏举即已入楚境故
 也楚旋灭旋复吴不有其地故曰入
五年春王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夏归粟于蔡
 杜注蔡为楚所围饥乏故鲁归之粟望溪先生曰归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0181-0635d.png
 粟于蔡鲁独归之诸侯不与也若诸侯并归粟则当
 如会于澶渊宋灾故书暨晋人某人某人归粟于蔡
 可也且至定公时晋令不行于诸侯久矣不能救蔡
 而吴专其功蔡既胜楚无为复令诸侯归粟盖淮泗
 通流舟漕易致故蔡人告籴而鲁以粟归之耳
于越入吴
 传越入吴吴在楚也望溪先生曰越之见经也或称
 越或称于越称越者从吴楚之告也称于越者从越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0181-0636a.png
 告也一国而两称旧史从告春秋不革则谓称尺称
 爵称号纷纷然易旧史以为褒贬者必无是理矣
六月丙申季孙意如卒
 内卿卒必书史之常文胡氏之说凿甚
秋七月壬子叔孙不敢卒
冬晋士鞅帅师围鲜虞
 传报观虎之役也杜注三年鲜虞获晋观虎
六年春王正月癸亥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0181-0636b.png
 传因楚败也
二月公侵郑
 传为晋讨郑之伐胥靡也杜注周儋翩因郑人以作
 乱郑为之伐胥靡故晋使鲁讨之(按左传郑伐胥靡/事在此年夏公侵)
 (郑在二月若为晋讨郑/之伐胥靡不应反在前)按鲁自宣公十八年伐杞之
 后惟伯主在行公乃亲会其馀侵伐皆三桓更将而
 公未尝主兵至定哀而反有亲将者盖自成襄以来
 兵权虽归三家然民之去公未久故犹忌公而使不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0181-0636c.png
 得主兵至中军既毁尺土一民皆非公有于是以公
 为不足忌也故私家之兵有事则使公将之犹鲁盛
 时公家之兵有事则使大夫将之公名为主兵实供
 大夫之役耳然围私邑伐与国三桓仍时复尸之犯
 强邻结仇衅则必使公试焉据事直书而其罪自不
 可掩矣(本望溪/先生说)
公至自侵郑
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0181-0636d.png
 传季桓子如晋献郑俘也阳虎强使孟懿子往报夫
 人之聘晋人兼享之杜注贱鲁不复设两礼明经所
 以不备书晋夫人聘鲁不书者其使非卿故
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犁
 祁犁聘于晋主赵简子饮酒焉献杨楯六十范赵方
 恶其宰曰昔吾主范氏今子主赵氏是贾祸也范献
 子果怒言于晋侯曰以君命越疆未致使而私饮酒
 不敬二君不可不讨也乃执乐祁犁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0181-0637a.png
冬城中城
 杜注公为晋侵郑故惧而城之辨详成九年城中城
 下望溪先生曰侨如欲去季孟则城中城阳虎欲去
 三桓亦城中城皆欲得公以济其乱谋也
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
 杜注何忌不言何缺文郓贰于齐故围之
七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0181-0637b.png
秋齐侯郑伯盟于咸
 传齐郑盟于咸徵会于卫许氏翰曰齐郑之盟叛晋
 也霸道隳诸侯散离盟始复志此盖自是天下无殷
 会矣
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齐侯卫侯盟于沙
 传卫侯欲叛晋诸大夫不可使北宫结如齐而私于
 齐侯曰执结以侵我齐侯从之乃盟于琐杜注即沙
 也按春秋书执行人者五皆以其本为聘问之使故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0181-0637c.png
 书行人刘氏之说是已然聘问之使何以必书行人
 盖春秋纪异聘问之使以通好也于此而加桎梏焉
 不可以言好矣故特以行人书诚以其官之不当为
 所执而异之也岂如杜氏非其罪之说乎然若谓春
 秋只据事直书并无异其执聘使之意则凡外大夫
 之见执未有书其官者而此独以行人书何为也哉
大雩
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0181-0637d.png
 齐叛晋与郑盟故为郑伐我且报二卿之围郓
九月大雩
冬十月
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
 报去年国夏伐我西鄙
公至自侵齐
二月公侵齐
 正月侵齐未得志故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0181-0638a.png
三月公至自侵齐
曹伯露卒
夏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报上二侵
公会晋师于瓦
 传晋士鞅赵鞅荀寅救我公会晋师于瓦按救不书
 者师至而齐已去也不曰会晋士鞅而曰会晋师者
 书会士鞅则因来救而往会之实不著矣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0181-0638b.png
公至自瓦
 书至者以伯国来救重其事而以告于庙也其不以
 会致而以地致者说详桓二年公至自唐下
秋七月戊辰陈侯柳卒
晋士鞅帅师侵郑遂侵卫
 晋师自瓦还盟卫侯于鄟泽赵简子使涉佗成何盟
 之卫人请执牛耳成何曰卫吾温原也焉得视诸侯
 将歃涉佗捘卫侯之手及捥卫侯怒归叛晋晋人请
卷十五 第 17a 页 WYG0181-0638c.png
 改盟弗许秋士鞅会成桓公侵郑为周报伊阙之役
 遂侵卫按遂者继事之词而有归重之意晋讨卫叛
 意不在郑也
葬曹靖公
九月葬陈怀公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侵卫
 为晋故也
冬卫侯郑伯盟于曲濮
卷十五 第 17b 页 WYG0181-0638d.png
 相结叛晋也
从祀先公
 按左氏传阳虎欲去三桓冬十月顺祀先公而祈焉
 辛卯禘于僖宫杜注不于太庙而于僖宫顺祀之义
 当退僖公惧于僖公之神故于僖庙行顺祀胡氏则
 引蜀人冯山之说以为昭公至是始得从祀于太庙
 果如其说则当书曰禘于太庙用致昭公矣今但书
 曰从祀先公上无所承何以见其为昭公恐圣人无
卷十五 第 18a 页 WYG0181-0639a.png
 此鹘突文法也似当以左氏为正其不曰僖公而曰
 先公者盖合祭于僖公之庙因退僖公于闵公之下
 虽曰顺祀而所祀非一公故以先公为文亦不欲显
 前此逆祀之非礼也
盗窃实玉大弓
 阳虎将享季氏于蒲圃而杀之林楚御桓子将如蒲
 圃桓子谓林楚曰而能以我适孟氏乎林楚怒马及
 衢而骋适孟氏阳虎劫公与武叔伐孟氏公敛处父
卷十五 第 18b 页 WYG0181-0639b.png
 帅成人自上东门入与阳氏战阳氏败阳虎脱甲如
 公宫取宝玉大弓以出按传称阳虎入于欢阳关以
 叛即在窃宝玉大弓之后而经不书者陪臣贱姓氏
 不合见经此窃宝玉大弓之所以亦不书阳虎而书
 盗欤
九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戊申郑伯虿卒
得宝玉大弓
卷十五 第 19a 页 WYG0181-0639c.png
 传阳虎归宝玉大弓按阳虎陪臣名氏不登于春秋
 故前只以盗书前既以盗书此目其人不可又不可
 云盗归宝玉大弓也故变文以书曰得左氏传凡获
 器用曰得得用焉曰获杜注谓用器物以有获如麟
 为田获俘为战获其说非也对失而言谓之得麟以
 田获俘以战获本无所失也故曰获
六月葬郑献公
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
卷十五 第 19b 页 WYG0181-0639d.png
 杜注不书伐晋者讳伐盟主以次告正义传言齐侯
 伐晋夷仪乃与卫侯次于五氏次既告则伐亦应告
 明以卫新叛晋又鲁与晋亲故耻以伐告惟告次耳
秦伯卒
冬葬秦哀公
十年春王三月及齐平
 杜注平八年冉侵齐之怨按先儒皆以为叛晋非也
 是时圣人用鲁安有叛晋之事哉盖齐鲁不相能非
卷十五 第 20a 页 WYG0181-0640a.png
 国之利也睦邻之道固当如是耳
夏公会齐侯于夹谷公至自夹谷
 按莱人以兵劫鲁侯之事乃好事者傅会之说非其
 实也齐景图霸鲁方请成以兵劫之何以视诸侯历
 阶数语不过曹沫蔺相如作用耳岂足以语大圣人
 哉司马迁云优倡侏儒为戏盖若今之演梨园者或
 圣人恶其非礼諌止其事则犹情理之所有者耳
晋赵鞅帅师围卫
卷十五 第 20b 页 WYG0181-0640b.png
 传报夷仪也
齐人来归郓欢龟阴田
 杜注阳虎九年以此奔齐按来归者使人将命也先
 儒谓心服而归之则于来归卫俘之义不可通矣(本/望)
 (溪先/生说)
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
 传叔孙成子欲立武叔公若藐固諌曰不可成子立
 之而卒公若为郈宰武叔既定使郈马正侯犯杀公
卷十五 第 21a 页 WYG0181-0640c.png
 若弗能其圉人杀公若侯犯以郈叛武叔懿子围郈
 弗克秋二子及齐师复围郈侯犯奔齐按侯犯叛不
 书者以贱故
秋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
 围郈事同州仇何忌人同而必覆举者两事也文自
 不得从省观此则隐四年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胡氏所谓书之重词之复其中必有大美恶者其说
 真不可通矣
卷十五 第 21b 页 WYG0181-0640d.png
宋乐大心出奔曹
 宋公使乐大心盟于晋且逆乐祁之尸辞伪有疾乐
 祁之子子明言于公曰右师不肯适晋将作乱也乃
 逐右师
宋公子地出奔郑
 传公子地有白马四公嬖向魋魋欲之公取而朱其
 尾鬣以与之地怒使其徒抶魋而夺之魋惧将走公
 闭门而泣之目尽肿母弟辰曰子为君礼不过出竟
卷十五 第 22a 页 WYG0181-0641a.png
 君必止子公子地出奔陈公弗止辰为之请弗听辰
 曰是我廷吾兄也吾以国人出君谁与处冬辰暨仲
 佗石彄出奔陈
冬齐侯卫侯郑游速会于安甫
 以卫有晋难也
叔孙州仇如齐
 谢归田也
宋公之弟辰暨仲佗石彄出奔陈
卷十五 第 22b 页 WYG0181-0641b.png
 暨者不得已之辞盖辰胁之而与俱出也
十有一年春宋公之弟辰及仲佗石彄公子地自陈入
于萧以叛
 正义庄十二年宋万弑闵公萧叔大心者宋萧邑大
 夫也平宋乱立桓公宋人嘉之以萧邑封叔为附庸
 宣十二年楚子灭之复为宋邑故辰等今入之以叛
 按上言暨而此言及者叛非人所能强之事故不可
 以暨言也
卷十五 第 23a 页 WYG0181-0641c.png
夏四月
秋宋乐大心自曹入于萧
 入萧从叛人叛可知故不言叛
冬及郑平
 杜注平六年侵郑取匡之怨左传始叛晋也按郑附
 齐鲁及齐平归三邑即与郑平皆夫子用鲁睦邻之
 道也
叔还如郑涖盟
卷十五 第 23b 页 WYG0181-0641d.png
十有二年春薛伯定卒
夏葬薛襄公
叔孙州仇帅师堕郈
 传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堕郈
卫公孟彄帅师伐曹
 传卫公孟伐曹克郊按不书取郊者疆场小邑无关
 重轻春秋略之者多矣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堕费
卷十五 第 24a 页 WYG0181-0642a.png
 传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帅费人袭鲁公与
 三子入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
 公侧仲尼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二子奔齐遂堕费
秋大雩
冬十月癸亥公会齐侯盟于黄
 杜注结叛晋辨见及齐平下
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公至自黄
卷十五 第 24b 页 WYG0181-0642b.png
十有二月公围成公至自围成
 传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
 且成孟氏之保鄣也无成是无孟氏也子伪不知我
 将不堕冬十二月公围成弗克按郈有侯犯之乱费
 有南蒯之乱季孙叔孙皆苦之故堕之易成则未叛
 孟孙也又有公敛处父为之宰故虽公亲将围之而
 亦无如之何此当日之事势也
十有三年春齐侯卫侯次于垂葭
卷十五 第 25a 页 WYG0181-0642c.png
 杜注二君将使师伐晋次于垂葭以为之援
夏筑蛇渊囿
大蒐于比蒲
 杜注书不时也按是时孔子方见用于鲁乃听其有
 此举何耶盖堕郈堕费季孙叔孙皆苦其家臣之叛
 故遂听子路之谋而自堕其保障及孟氏不肯堕成
 二子乃觉其为强公抑私之计于是季氏之虑遂变
 彼方以用孔子适以自贻伊戚耳安肯迟至十四年
卷十五 第 25b 页 WYG0181-0642d.png
 复使之与闻国政乎故司马迁鲁世家记仲由毁三
 桓城事即继之曰季桓子受女乐孔子去皆在定公
 十二年盖自公敛处父之谋用而圣人之于鲁已有
 不可一朝居之势矣蛇渊之筑比蒲之蒐殆皆在孔
 子既去之后欤胡氏所引孔子世家云云乃好事者
 张大其词太史公亦知其说之不足据也故于鲁世
 家皆削而不载而大司寇摄相之说尤荒诞不经胡
 氏不察而遽信之可慨也已
卷十五 第 26a 页 WYG0181-0643a.png
卫公孟彄帅师伐曹
秋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
 传赵鞅谓邯郸午曰归我卫贡五百家吾舍诸晋阳
 午许诺归告其父兄皆不可赵鞅怒遂杀午赵稷涉
 宾以邯郸叛夏六月上军司马籍秦围邯郸邯郸午
 荀寅之甥也荀寅范吉射之姻也而相与睦故不与
 围邯郸将作乱董安于闻之告赵孟曰先备诸赵孟
 不可秋七月范氏中行氏伐赵氏之宫赵鞅奔晋阳
卷十五 第 26b 页 WYG0181-0643b.png
 晋人围之据此则赵鞅之入晋阳拒荀范也而经书
 曰叛先儒谓其不知投鼠忌器之义其说虽正而于
 当日之情事恐未尽也观后梁婴父之恶董安于也
 以范中行之乱安于实发之则当日赵鞅因荀范之
 不与围邯郸闻安于之言必先谋伐之乃机事不密
 为荀范所觉遂先伐之赵鞅战不胜而出奔此知氏
 之所以讨其先发难也左氏所谓赵孟不可云云者
 盖荀范从此遂亡而赵氏分晋故晋乘左袒赵氏而
卷十五 第 27a 页 WYG0181-0643c.png
 为是掩饰之辞左氏不察而遽信之耳若果如其说
 荀范攻鞅鞅束手不敢校而逃死于晋阳其情亦可
 悯矣而圣人顾书之曰叛亦何足以服其心哉
冬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
 传荀跞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祸者死今三臣始
 祸而独逐鞅刑不钧矣请皆逐之冬十月奉公以伐
 范氏中行氏弗克二子遂伐公国人助公二子败从
 而伐之丁未荀寅士吉射奔朝歌
卷十五 第 27b 页 WYG0181-0643d.png
晋赵鞅归于晋
 传韩魏以赵氏为请十二月赵鞅入于绛盟于公宫
 按大夫返国例书曰归不书自晋阳者私邑亦晋不
 可与晋对举也抑圣人笔削之义于是乎寓焉盖赵
 鞅之归与凡出奔而归者不同其与荀范为难也较
 之宋华向辈显与君敌者其罪有间故书归以宽其
 据邑以叛之诛然其迹究涉不顺故仍不书自以存
 其由叛而归之实此所为变通之权衡也
卷十五 第 28a 页 WYG0181-0644a.png
薛弑其君比
 说见昭二十七年吴弑其君下
十有四年春卫公叔戌来奔卫赵阳出奔宋
 传卫侯恶公叔戌以其富也公叔戌又将去夫人之
 党夫人愬之曰戍将为乱十四年春卫侯逐公叔戌
 与其党故赵阳奔宋戍来奔
二月辛巳楚公子结陈公孙佗人帅师灭顿以顿子牂

卷十五 第 28b 页 WYG0181-0644b.png
 传顿子牂欲事晋背楚而绝陈好二月楚灭顿
夏卫北宫结来奔
 亦公叔戌党
五月于越败吴于槜李吴子光卒
 传吴伐越勾践禦之患其整也使罪人三行属剑于
 颈而辞曰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于君之行前不
 敢逃刑敢归死遂自刭也师属之目因伐之阖庐伤
 将指还卒于陉去槜李七里夫差使人立于庭苟出
卷十五 第 29a 页 WYG0181-0644c.png
 入必谓已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则应曰唯
 不敢忘三年乃报越按书卒于败下见以伤卒还兵
 而陨非阵没者比故不书灭去槜李未远故不地报
 越不书者以不告故胡氏乃谓报仇常事故不书非
 也报仇之师虽败犹荣胡氏于庄公乾时之战且谓
 春秋以此故不讳鲁败矣乃于此复以为常事而不
 书乎
公会齐侯卫侯于牵
卷十五 第 29b 页 WYG0181-0644d.png
 谋救范中行氏也非殷会不致而此致者以齐在列
 故
公至自会
秋齐侯宋公会于洮
天王使石尚来归胀
 石尚大夫也应称名榖梁传胀者俎实也祭肉也生
 曰胀熟曰燔
卫世子蒯瞆出奔宋
卷十五 第 30a 页 WYG0181-0645a.png
 传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会于洮太子蒯瞆献孟
 于齐过宋野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我艾貑
 太子羞之谓戏阳速曰从我而朝少君少君见我我
 顾乃杀之夫人见太子太子三顾速不进夫人见其
 色啼而走曰蒯聩将杀余太子奔宋刘氏敞曰左氏
 序蒯瞆事曰蒯聩欲杀夫人予谓蒯瞆虽不善安有
 此事哉且杀夫人蒯瞆独能全乎彼所羞者以夫人
 名恶也如杀其母为恶愈大岂不知可羞乎盖蒯聩
卷十五 第 30b 页 WYG0181-0645b.png
 闻野人之歌其心惭焉则以谓夫人夫人恶其斥已
 之淫则啼而走言太子将杀余以诬之灵公惑于南
 子所言必听故外则召宋朝内则逐公叔戌赵阳固
 亦不难逐蒯瞆矣此其真也不当如左氏所记及蒯
 瞆出奔乃奔宋宋南子家也蒯瞆负杀南子之名又
 走入其家敢乎哉
卫公孟彄出奔郑
 公孟彄蒯瞆之党也
卷十五 第 31a 页 WYG0181-0645c.png
宋公之弟辰自萧来奔
大蒐于比蒲邾子来会公
 以相见于比蒲故不用朝礼用会礼故曰会
城莒父及霄
 杜注公叛晋助范氏故惧而城二邑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邾子来朝
鼷鼠食郊牛牛死改卜牛
 不言其所食食非一处以致于死也按正月改卜牛
卷十五 第 31b 页 WYG0181-0645d.png
 在涤三月自应至四月而郊独此年书郊成七年书
 不郊犹三望皆在夏五月其义未闻
二月辛丑楚子灭胡以胡子豹归
 传吴之入楚也胡子尽俘楚邑之近胡者楚既定胡
 子豹又不事楚曰存亡有命事楚何为二月楚灭胡
夏五月辛亥郊
 书不时也
壬申公薨于高寝
卷十五 第 32a 页 WYG0181-0646a.png
 杜注高寝宫名不于路寝失其所
郑罕达帅师伐宋
 传郑罕达败宋师于老丘杜注老丘宋地宋公子地
 奔郑郑人为之伐宋欲取地以处之事见哀十二年
齐侯卫侯次于渠蒢
 传谋救宋也不果救故书次李氏尧俞曰五氏垂葭
 之次皆谋伐晋此次疑亦谋晋故明年遂伐晋时郑
 从齐齐肯救宋以仇郑耶其说于情事极合左氏传
卷十五 第 32b 页 WYG0181-0646b.png
 恐未足信
邾子来奔丧
 诸侯奔鲁丧者惟此一见
秋七月壬申姒氏卒
 姒氏哀公之母也妾母故卒不书薨葬不称小君望
 溪先生曰成风敬嬴定姒之卒书薨葬称小君非礼
 也而是时鲁尚有君也故诸大夫从君所欲姒氏卒
 不书薨葬不称小君礼也季氏弱其君不使备礼君
卷十五 第 33a 页 WYG0181-0646c.png
 嬴而不能自主也
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九月滕子来会葬
 会葬不止滕子大夫合礼故不书
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
 榖梁传葬既有日不为雨止礼也雨不克葬丧不以
 制也乃急辞也不足乎日之辞也辨详宣八年葬敬
 嬴下
卷十五 第 33b 页 WYG0181-0646d.png
辛巳葬定姒
 按定非谥也妾母不敢从夫本当有谥隐公之母谥
 声是其例也鲁自文姜之后夫人皆不从君谥于是
 遂以别谥为尊夫人而定姒以妾母不备礼反从公
 之谥曰定盖周公之典法至是已扫地尽矣不然则
 襄公之生母谥定亦号定姒世之相去未久也何必
 故与之相犯乎
冬城漆
卷十五 第 34a 页 WYG0181-0647a.png
 
 
 
 
 
 
 
 
卷十五 第 34b 页 WYG0181-0647b.png
 
 
 
 
 
 
 
 春秋究遗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