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181-039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究遗卷二
            左庶子叶酉撰
  桓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鲁桓篡立而王讨不加圣人伤王法之不行故但书
 正月而王则削而不书宜矣顾其元年正月何以仍
 书王榖梁传有王以治桓也果如其说则庄闵以下
卷二 第 1b 页 WYG0181-0393b.png
 诸公无罪之可治者其元年正月即皆不应有王矣
 岂春秋示天下以大一统之旨乎盖隐公于去年十
 一月被弑桓元年正月即位其为时无几王之讨不
 讨尚未可知既未能预知其必不讨则王或竟为拨
 乱返治之王春秋安得而遽削之此元年正月之所
 以仍书王也然则正月不书王断当自二年始矣而
 二年十年十八年三正月仍书王者何盖自二年至
 十八年一首一尾而十年适当其中前后相距各八
卷二 第 2a 页 WYG0181-0394a.png
 年圣人之意以正月必书王者原示天下以大一统
 之义今虽以不能讨贼伤王法之不行不得不削之
 以示讥然大一统之义要不可不明且周之正月尤
 不可不书王以别于建寅之正月也故特撮此三年
 仍书王正月以例其馀焉而此三年之正月仍书王
 则他年之正月不书王以不能讨贼伤王法之不行
 其义愈晓然矣继弑君不书即位此书即位者先儒
 谓桓行即位之礼故书即位果如其说则如庄闵僖
卷二 第 2b 页 WYG0181-0394b.png
 三公之不书即位必皆缘其不行即位之礼可知矣
 庄闵僖三公既以继弑君而心有所不忍故不行即
 位之礼桓公独非继弑君乎彼虽预闻乎故然传言
 讨寪氏有死者则隐公之弑不可掩方诈为自掩之
 计治斯狱矣若行即位之礼即为忍于先君不知彼
 何所快于片刻之观美而显示国人以其心之无所
 不忍哉盖易世传授国之大事无间于继故继正未
 有不行即位之礼者鲁惟隐公志在让桓摄位也故
卷二 第 3a 页 WYG0181-0394c.png
 不以礼即位馀十一公则皆行即位之礼鲁史亦皆
 书即位乃圣人因史作经独于庄闵僖三公之即位
 不书者其义与弑君之不书葬正同葬者臣子之终
 事君父之仇未复即臣子之事未终故不书葬位者
 受之天子传之先君苟未能复先君之仇即不可践
 先君之位故不书即位皆责以不共戴天之义非缘
 其不行即位之礼也知三公之不书即位非缘其不
 行即位之礼则桓宣二公之书即位必非缘其行即
卷二 第 3b 页 WYG0181-0394d.png
 位之礼也又何疑乎彼其所以书即位者盖二公皆
 预闻乎弑岂可以复仇之义责之而二公书即位则
 天子方伯之不能讨贼其罪亦遂不待贬绝而自见
 矣此又蔡景许悼二公之所以书葬与
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
 传公即位修好于郑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公
 许之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公祊故也按隐公
 之世郑伯归祊原未尝有觊觎许田之心只欲求成
卷二 第 4a 页 WYG0181-0395a.png
 于鲁以离宋之党耳及桓立而以璧假之者盖郑庄
 与鲁隐邻好夙敦又亲遭叔段之乱今见桓篡弑公
 恶之良尚未尽泯但其为人也明于利害不能胜以
 理义之心故见贼虽欲讨而恐其力有不能又欲因
 以为利故前归之于隐者至是乃欲取偿于桓盖挟
 以不得不从之势若其不与将不待十年而问罪之
 师早至于城下矣观垂之会而不盟必以璧假田之
 后而始盟于越则当日之情事显然可见其曰假者
卷二 第 4b 页 WYG0181-0395b.png
 盖无故而欲许田于辞不顺故以假为文而春秋亦
 书以璧假者所以著其胁取之实也若但书曰郑人
 取许田则与宣公元年齐人取济西田同文似桓亦
 如宣之纳赂以请会矣假田称郑伯义见郑伯使宛
 来归祊下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
 胡氏安国曰垂之会郑为主也故称会越之盟鲁志
 也故称及此拘于我所欲曰及外为志曰会之例耳
卷二 第 5a 页 WYG0181-0395c.png
 辨详隐元年公及邾仪父盟于蔑下桓以篡立故欲
 修好于郑其会于垂也岂得谓非我所欲哉
秋大水
冬十月
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
 初宋穆公舍冯而立与夷使冯出居郑与夷既立而
 郑庄公欲纳冯于宋于是郑宋屡相侵伐华督冯之
 党也将弑与夷而惮孔父故先攻杀孔父殇公怒则
卷二 第 5b 页 WYG0181-0395d.png
 弑之遂召冯而立焉按孔父据左氏传孔父嘉为司
 马则孔父乃其字而胡氏以为名春秋于列国之大
 夫皆名而孔父乃圣人六世祖榖梁为祖讳之说似
 得其实无骇以公子展之孙故公命以字为展氏孔
 父之后皆孔氏则其为字无疑君前臣名之说穿凿
 不可从荀息仇牧之称名岂以名其君于上之故乎
 胡氏以称名为贬故从而为之辞弑君名犹君卒则
 名也
卷二 第 6a 页 WYG0181-0396a.png
滕子来朝
 滕侯爵称子者杜注时王所黜沙随程氏谓列尊贡
 重故小国降爵以从杀礼其说亦通或谓吴楚僭王
 春秋既皆从周班称子矣使滕果自降自当从周班
 称侯岂得徇其私意以乱名实不知称子非称王比
 也滕既自降则当其来朝之时鲁自以子礼待之春
 秋安得不以子书如杞本伯爵至襄二十七年来朝
 鲁以子礼待之春秋亦遂以子书矣何独于滕而疑
卷二 第 6b 页 WYG0181-0396b.png
 之但为时王所黜之说亦无以见其必不然存参可
 也
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
 传为赂故立华氏也按成平决也即周礼讶士四方
 有乱狱往而成之之成华督弑君之贼大司马有残
 之之文此岂可以司寇之法治之者今公不能声罪
 致讨徒利其宝货之赂牵率与国以平决之于是以
 冯为先君之子父死当继以与夷本不当立又十年
卷二 第 7a 页 WYG0181-0396c.png
 十一战民不堪命而督之弑与夷谓其非忍动于恶
 也原以为立冯地遂立之为宋宗卿虽得罪于宋殇
 公名在诸侯之籍其后世子孙犹能言之而公亦有
 所不顾矣春秋书会例不言其所为此言其所为者
 恶其假简孚之名以宽乱贼之诛而傅之轻典也辞
 严义正仍止据事直书先儒以成作成就之成解则
 几于詈矣圣人岂有此恶声耶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
卷二 第 7b 页 WYG0181-0396d.png
 臧哀伯谏不听其事与臧僖伯谏观鱼相似而僖伯
 之卒见于经哀伯之卒不书者盖桓之大夫皆有可
 诛之罪哀伯之谏纳郜鼎所谓不能三年之丧而缌
 小功之察者故不书卒
秋七月杞侯来朝
 程子曰凡杞称侯者皆当为纪杞爵非侯文误也刘
 氏炫曰左传云杞侯不敬归乃谋伐之春秋虽乱世
 而来朝有少不敬未宜便入其国也左氏误纪为杞
卷二 第 8a 页 WYG0181-0397a.png
 遂生不敬之说耳
蔡侯郑伯会于邓
 传始惧楚也公羊云离不言会此其言会何盖邓与
 会耳刘氏炫曰非也二国实行会礼非会而何按邓
 蔡地非邓国也正义辨之甚详
九月入杞
公及戎盟于唐冬公至自唐
 传修旧好也特相会往来称地让事也杜注二人相
卷二 第 8b 页 WYG0181-0397b.png
 会莫肯为主两让会事不成故但书地按及戎盟不
 书会以但行盟礼而不行会礼也不行会礼故不以
 会致岂两让之谓哉然谓会事不成犹之可耳若定
 八年会于瓦十年会于夹谷十二年会盟于黄皆明
 明行会礼矣而亦不以会致则以两国特会究不与
 殷会等其以地致者不足乎会之辞也如传云云尤
 非其事之实矣望溪先生曰盟唐而至者惧戎也隐
 之盟戎不至而桓致者戎与鲁接壤钟巫之事时惧
卷二 第 9a 页 WYG0181-0397c.png
 诸侯之讨而以盟戎为幸也
三年春正月
 正月不书王何也盖正月书王示天下大一统之义
 圣人欲以王法治天下也乃弑君之贼竟出于周公
 之裔而王讨不加四邻诸侯亦无有沐浴之请王法
 之所以治天下者安在乎然圣人非拘拘焉靳此一
 字也王法不行则王之一字为虚设而圣人之心至
 诚无伪自不容此虚设之一字犯其笔端耳此春秋
卷二 第 9b 页 WYG0181-0397d.png
 所以为传心之要典欤
公会齐侯于嬴
 公欲昏于齐故会齐侯于嬴此我所欲也而书会益
 见外为志曰会之谬
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
 张氏洽曰春秋时王政不纲诸侯放恣荆楚僭横莫
 有任中国之事者齐卫为列国之望欲起而图之遂
 私以牧伯相命如战国时齐魏会于徐州以相王乃
卷二 第 10a 页 WYG0181-0398a.png
 其遗智也按此说本之朱子确不可易公羊乃以为
 近正非也齐僖卫宣岂能相谕以信不复要质于鬼
 神者哉且考诗卫风旄丘篇黎臣尝责卫以不能修
 方伯连帅之职矣卫之国势不甚强使非尝以牧伯
 与齐相命黎臣岂宜以是责之此亦其一證然则二
 君既以牧伯相命而经止以胥命书者何诸侯当奉
 天子之命以行事命者上施于下之词今不惟命是
 奉而彼此相命其目中尚有天子乎圣人以是为伯
卷二 第 10b 页 WYG0181-0398b.png
 事之所由始而恶其以诸侯而目无天子也故特以
 胥命书其不更赘一词者以义止系乎胥命故耳胥
 命犹言自相署置也又按鲁之国势较强于卫而桓
 公为恶之才尤非卫宣淫昏者比乃齐僖图霸不与
 鲁胥命而与卫者以篡立之人不可以方伯连帅之
 事命之也观此则十年郎之战其必以寪氏之狱无
 所归为问也益信
六月公会杞侯于郕
卷二 第 11a 页 WYG0181-0398c.png
 公羊作纪与六年夏同杞侯来朝公羊亦作纪程子
 谓杞爵非侯凡称杞文误也则此当从公羊决矣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公子翚如齐逆女
 翚为桓弑隐故为桓逆女以结好于齐所以定桓之
 位而因自固也翚称公子说详隐四年翚帅师下
九月齐侯送姜氏于欢
 杜注已去齐故不言女未至鲁故不称夫人
卷二 第 11b 页 WYG0181-0398d.png
公会齐侯于欢夫人姜氏至自齐
 杜注告于庙也不言翚以至者齐侯送之公受之于
 欢
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传致夫人也杜注古者女出嫁又使大夫随加聘问
 存诚敬叙殷勤也年何以称弟望溪先生曰称公子
 者大夫也称兄弟者不任职也说详隐四年翚帅师
 下
卷二 第 12a 页 WYG0181-0399a.png
有年
 望溪先生曰二百四十年惟桓宣之世一书有年一
 书大有年承岁祲也隐五年螟八年螟桓元年大水
 故三年有秋喜而志之宣自即位后螽蝝水旱史不
 绝书故十六年大有秋喜而志之
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
 蒐狩或书公或不书公望溪先生曰书公者公之私
 行也不书公者国政也狩于郎非地也蒐狩有常地
卷二 第 12b 页 WYG0181-0399b.png
 自昭以前狩非其地者独此知然者以大阅得其地
 则不地也至中军既毁三桓擅国不独军政变而蒐
 狩之地亦惟其所便而不主故常矣
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
 渠氏伯行次也杜注伯纠名也殆伯达伯适之类欤
 伯纠何以名详具隐元年宰咺归赗下不书秋冬先
 儒谓以宰纠来聘故去秋冬非也设此年秋冬有事
 遂皆去而不录乎望溪先生曰缺文也
卷二 第 13a 页 WYG0181-0399c.png
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
 传甲戌己丑陈侯鲍卒再赴也于是陈乱公子佗杀
 太子免而代之陆氏淳曰甲戌下文脱按明年书蔡
 人杀陈佗此无不书佗杀太子免之理甲戌下脱文
 即佗杀免事无疑但先儒以长历推算甲戌在桓四
 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己丑在桓五年正月六日今并
 书正月此则不可解(按困学纪闻尝/谓长历不足信)
夏齐侯郑伯如纪
卷二 第 13b 页 WYG0181-0399d.png
 齐甫与卫胥命而此役无卫者诈朝而袭人之国岂
 方伯连帅之事哉郑庄奸雄之才齐僖与之好合故
 二君同心而如纪也
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
 仍叔之子未有职司于王室者也讥使童子出聘与
 使宰书官义同
葬陈桓公
城祝丘
卷二 第 14a 页 WYG0181-0400a.png
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传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禦
 之战于繻葛王卒大败按王以诸侯伐郑经乃据从
 王者为文何也天子讨而不伐大司马九伐之法皆
 命方伯连帅主兵故谓之伐伐者敌辞王不可以言
 伐也然天子既亲在行若非书伐又不得其事之实
 矣据从王者为文此春秋谨名分之一端欤据从王
 者为文故王不称天王卒大败不书不忍言也
卷二 第 14b 页 WYG0181-0400b.png
大雩
 雩谓之大者诸侯之雩祷境内山川及百神耳今鲁
 雩及上帝用盛乐故特谓之大盖鲁之僭礼欲悉著
 于策则有不胜书者惟因旱而雩即变文以书曰大
 雩而其义自见此旧史之所不能预者也

冬州公如曹
 州称公与祭公同外相如不书此何以书以其来鲁
卷二 第 15a 页 WYG0181-0400c.png
 故
六年春正月寔来
 淳于公自曹来朝不书州公承上如曹间无异事故
 从省文成二年传王曰所使来抚予一人而巩伯寔
 来
夏四月公会纪侯于郕
 传纪来咨谋齐难也按五年齐与郑同谋袭纪纪觉
 之故来咨于鲁也公既频与纪会而齐好遂不终矣
卷二 第 15b 页 WYG0181-0400d.png
 于是有郎之师
秋八月壬午大阅
 是年北戎伐齐诸侯之大夫戍齐不书者盖齐强其
 力自足以禦戎诸侯之戍特欲为好于齐耳非救灾
 患恤小弱者比春秋轻其事故不书也杜注缺文恐
 不确非时简车徒殆郎之兵端已见故惧而修备欤
蔡人杀陈佗
 陈桓公卒陈佗弑太子而自立陈厉公蔡出也故蔡
卷二 第 16a 页 WYG0181-0401a.png
 人杀佗而立之篡弑之贼讨之不閒于邻国故曰春
 秋成而乱贼惧
九月丁卯子同生
 书子生十二公惟此一见以其举之以太子生之礼
 也此与书娶夫人其义正同凡子生而不举之以太
 子生之礼辄不书子生则娶夫人而不行亲迎之礼
 即不书娶夫人也奚疑
冬纪侯来朝
卷二 第 16b 页 WYG0181-0401b.png
 传请王命以求成于齐公告不能杜注公无宠于王
 故告不能按八年祭公逆王后于纪鲁为之主婚矣
 何言不能请命也当由齐欲灭纪鲁畏齐强不敢显
 言为纪求成耳
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
 焚火田也讥尽物故书
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
 远方小国之君经不再见故特详其名先儒以为贬
卷二 第 17a 页 WYG0181-0401c.png
 非也桓之立也天王且屡遣使来聘矣于榖邓乎何
 诛不书秋冬与四年同先儒以为因二国来朝故去
 秋冬亦非也设此年秋冬有事亦将去而弗录乎窃
 意竟时无事则书首时者旧史本有事而圣人削之
 故存其首时其旧史本无事者则旧史必不书首时
 圣人亦仍之而已(因此悟庄公二十二年书夏五月/先儒疑五当为四是固然矣抑或)
 (凡书首月者旧史首月皆有事独此年夏四月无事/而五月有事故存五月亦可备时不必拘定首月欤)
八年春正月己卯烝
卷二 第 17b 页 WYG0181-0401d.png
 周之正月夏之仲冬当烝祭之月也常事书者以五
 月复烝故先录此
天王使家父来聘
 家父杜注以父为字望溪先生以为名王朝之大夫
 称名例也但古未有以一父字为名者殆家父二名
 如禄父行父之类欤不称氏者宰咺亦不称氏史文
 之常锡桓公命王不称天此于王无贬辞何也桓之
 篇正月不书王已足以概之故又按小雅作诵之家
卷二 第 18a 页 WYG0181-0402a.png
 父或疑即此家父非也小雅之家父贤者也彼岂肯
 聘于弑逆之贼况求车更为失体即力不能止其事
 何至以身充使且其诗编于宣王之后小弁之前其
 为刺幽王诗无疑时之相去已七十馀年其必非一
 人尤彰彰明矣
夏五月丁丑烝
 非时复烝黩乱甚矣故书
秋伐邾
卷二 第 18b 页 WYG0181-0402b.png
冬十月雨雪
 建酉之月而雪记异也
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祭公来不称使胡氏谓不予王之使祭公非也公羊
 传曰昏礼不称主人故纪履緰来逆女亦不称使纪
 季姜在国而称王后顾氏炎武曰从逆者而言谓之
 王后从归者而言谓之季姜此自然之文也其说是
 矣然何以不曰遂如纪逆女乎嫌与诸侯夫人同文
卷二 第 19a 页 WYG0181-0402c.png
 所以尊王后也书遂逆者天王娶后使鲁主婚鲁既
 报可于王矣至是祭公乃过鲁问期随即如纪逆后
 故书曰遂以来鲁本意原为逆后也胡氏引刘敞之
 说以专命不报为祭公罪恐不确
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
 归而称纪季姜者从归者为文是固然矣抑以下书
 归于京师以天子临之故不得不称纪季姜以示后
 之不敢敌王也
卷二 第 19b 页 WYG0181-0402d.png
夏四月
秋七月
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
 曹伯有疾故使其子来朝
十年春王正月
 十年书王义见元年正月下天道一周之说穿凿不
 可从
庚申曹伯终生卒夏五月葬曹桓公
卷二 第 20a 页 WYG0181-0403a.png
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
 杜注卫侯与公为会期中背公更与齐郑故公独往
 而不相遇也
冬十有二月丙午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
 传六年北戎伐齐诸侯救之郑太子忽有功焉齐人
 饩诸侯使鲁次之鲁以周班后郑郑人怒请师于齐
 齐人以卫师助之按左氏此说不足信以周班后郑
 鲁之所持者正且其事甚小郑忽若遽以是请师是
卷二 第 20b 页 WYG0181-0403b.png
 自输其不直矣齐虽德郑亦安肯助此无名之举哉
 此殆鲁人之饰辞左氏误信焉而不之察耳当春秋
 之初齐僖具奸雄之才有图霸之志故尝与卫胥命
 于蒲所谓胥命者盖相命以方伯连帅得专征讨之
 事也当时有能举方伯连帅之职者征讨之所加孰
 有先于鲁者故三国来战必以钟巫之事兴问罪之
 师盖齐主兵而卫与郑从之(卫与齐胥命于蒲而石/门之盟郑与齐之交本)
 (固故皆/从齐)非郑请师而齐以卫助之也知其必以钟巫
卷二 第 21a 页 WYG0181-0403c.png
 之事兴问罪之师者以春秋来战之文知之也疆场
 之事一彼一此通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书来战
 者惟此一见盖春秋鲁史凡鲁与外诸侯战皆主鲁
 书及内之也今鲁有罪而三国伐之若仍书曰公及
 某某战于郎则是内有罪之鲁而三国仗义执言反
 为圣经之所外而与擅兵伐国者等所为春秋成而
 乱贼惧者安在乎故特以来战书而其序三国也必
 以齐卫先郑而不以郑主兵其事之情实显然可见
卷二 第 21b 页 WYG0181-0403d.png
 左氏乃误信鲁人之饰辞后儒解经者从而和之且
 谓郑主兵而先齐犹卫州吁主兵而先宋真可谓之
 遁辞矣宋之先卫谓为诛乱贼之党犹之可也齐不
 可谓乱贼之党也明矣乃郑主兵而先之何说乎然
 则其迟至十年而后来讨何也盖钟巫之事其名也
 而其所由以昏姻之国而剪为仇雠者则衅生于纪
 盖纪处齐肘腋之下齐之狡焉思启其封疆而欲甘
 心于纪也非一日矣乃桓与之再会于郕三年六年
卷二 第 22a 页 WYG0181-0404a.png
 纪又两朝于鲁齐见公之与纪亲也而其怒已不可
 解至八年又为纪谋纳女于王以为重九年纪季姜
 归于京师于是齐怒益甚乃藉口于钟巫之事以加
 兵于鲁盖假公以济私故迟至十年而后有此战也
 抑因是愈见左氏郑太子忽请师之说不足信盖戍
 齐之事在六年距此亦已五年矣请师在五年前来
 战在五年后有是理乎
十有一年春正月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
卷二 第 22b 页 WYG0181-0404b.png
 称人大夫也三国之师既退复各使其大夫为是盟
 者图复举耳十三年而齐宋卫燕之师至城下矣传
 有宋杜注经缺按宋与盟则十三年宋会师愈有根
 据
夏五月癸未郑伯寤生卒秋七月葬郑庄公
九月宋人执郑祭仲
 郑庄公娶邓曼生忽立为世子又纳宋雍氏女生突
 庄公卒祭仲立昭公而雍氏宗有宠于宋庄公欲立
卷二 第 23a 页 WYG0181-0404c.png
 其出故诱祭仲而执之曰不立突将死亦执突而求
 赂焉按执诸侯大夫例称人而不称爵或以为贬非
 也春秋于外诸侯之事凡若此类其恒称云尔说详
 隐六年郑人来输平下祭氏仲行次也诸侯之大夫
 不应以行次称此与鲁之单伯单与祭皆周之贵族
 先儒或引王制天子使其大夫监于方伯之国国三
 人之文疑其为监国之大夫其说不为无据惟为监
 国之大夫故仍从周卿士例以行次称传称仲乃祭
卷二 第 23b 页 WYG0181-0404d.png
 之封人有宠于庄公而使为卿是时卿大夫皆世官
 必无以封人为卿之理也如庄二十五年书陈侯使
 女叔来聘二十七年书公子友如陈葬原仲恐亦此
 类至僖十五年书震夷伯之庙则夷伯已死又不可
 以寻常内大夫例之矣
突归于郑
 突不系郑者著其不当有郑也凡公子争国例书入
 如齐小白入于齐莒去疾自齐入于莒齐阳生入于
卷二 第 24a 页 WYG0181-0405a.png
 齐之类皆是独此与赤归于曹书归者盖既不以国
 氏使又不书归则无以著二人为郑与曹之公子矣
郑忽出奔卫
 按诸侯出奔必书爵而郑忽及曹羁莒展舆独书名
 先儒谓不成君非也郑忽立已五月先君已葬例应
 称子至曹射姑则于庄公二十三年卒二十四年三
 月葬至冬而羁始出奔莒密州于襄三十一年被弑
 展舆于昭元年秋出奔皆已踰年矣例应称爵安在
卷二 第 24b 页 WYG0181-0405b.png
 其不成君哉盖春秋道名分以五等之尊而至于出
 奔则名分何在故必书爵以著其变若兄弟争国而
 至于出奔则衅生骨月又不止名分之变矣圣人心
 伤其事以其变不止在名分也故不称子称爵而一
 归一出彼此皆名其故为是对举之文者所以著其
 以分形连气之人而忍于相轧也此与昭十一年楚
 子虔诱杀蔡侯般虔与般皆以名见其文法正同以
 国氏者先儒谓圣人以忽为正故系国亦非也出奔
卷二 第 25a 页 WYG0181-0405c.png
 与返国不同返国必当立者乃系国出奔则未有不
 系国者盖著其本国对下所奔之国为文不问其正
 不正也观莒展舆之出奔亦系国则忽之系国不以
 其正可知矣
柔会宋公陈侯蔡叔盟于折
 桑鲁大夫未赐族者蔡叔杜注蔡大夫叔名也望溪
 先生曰古未有以伯仲叔季名者且于季曰字于叔
 曰名非所安也以情事推之叔乃蔡侯封人之弟封
卷二 第 25b 页 WYG0181-0405d.png
 人老而无子将以承国故使会盟非卿大夫也故不
 称公子承国非承嗣也故不称世子而以行次称世
 子列会皆以名见而叔不名何也世子以名见固知
 其为世子也以名而系于叔则与卿大夫无别矣其
 不称蔡侯之弟何也经所书某氏之子某君之弟皆
 无位之称也然则叔为蔡侯之弟而将以承国也审
 矣盟于折者未能信于宋而以柔先之也
公会宋公于夫钟
卷二 第 26a 页 WYG0181-0406a.png
 臣与宋公盟于折君与宋公会于夫钟于阚明年又
 会于虚于龟盖公与郑突皆篡立声势相倚而宋自
 纳突之后以责赂生隙故公不惮屈己力为突请以
 固宋交而定其位也阚鲁地夫钟亦近鲁其会也殆
 宋志欲因鲁以责赂虚龟与榖丘皆宋地其会也殆
 鲁志欲为突请免赂迨宋公辞平而武父之盟遂相
 约伐宋矣
冬十有二月公会宋公于阚
卷二 第 26b 页 WYG0181-0406b.png
十有二年春正月
夏六月壬寅公会杞侯莒子盟于曲池
 传平杞莒也杜注隐四年莒人伐杞自是遂不平按
 程子曰杞非侯爵凡称杞侯皆当作纪公羊此经亦
 作纪左氏平杞莒之说恐不足信
秋七月丁亥公会宋公燕人盟于谷丘
 传公欲平宋郑盖宋纳突于郑求赂而后使之入突
  入国之后不能偿其责言遂成仇隙故公欲平之宋
卷二 第 27a 页 WYG0181-0406c.png
 公与燕人并与盟燕小国听于宋者也宋好不成而
 燕即随之此十三年之战所以宋公及燕人并书
八月壬辰陈侯跃卒
公会宋公于虚
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于龟
 按传会于虚又会于龟宋公辞平则内为主可知而
 书会益见外为志曰会之例不足据
丙戌公会郑伯盟于武父
卷二 第 27b 页 WYG0181-0406d.png
丙戌卫侯晋卒
 孙氏曰再书丙戌羡文
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
 传宋公辞平故与郑伯盟于武父遂帅师伐宋望溪
 先生曰先儒谓战于宋与来战于郎之义相发而弊
 罪内外非也内师外师之非义有过于二役者矣而
 于二役特文以罪之则轻重之衡失矣来战于郎与
 齐宋卫燕之战为类者也战于宋与卫人及齐人战
卷二 第 28a 页 WYG0181-0407a.png
 为类者也既书齐人伐卫复书卫人及齐人战于卫
 则赘矣既书及郑师伐宋复书宋人及我师郑师战
 则亦赘矣其或地或不地文当然耳按春秋序战例
 以受兵之国主兵今宋为受兵之国既不可云我师
 郑师及宋师战而春秋内鲁而外列国又不可云宋
 师及我师郑师战也故以战于宋为文盖辞有所穷
 焉耳非避其文之赘也上既无宋人及之文下自不
 得不地及不书公微者也使微者会伐不欲竭己之
卷二 第 28b 页 WYG0181-0407b.png
 兵力也战而先书伐者已薄其城邑而后出战也其
 不先书伐者敌未迫而逆战也
十有三年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己巳及齐侯宋公卫
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
 左氏以为郑与宋战榖梁以为纪与齐战赵氏曰内
 兵以纪为主外兵以齐为主若实为宋郑战何以主
 齐纪乎盖齐与三国之师伐纪欲灭之公与郑救之
 而胜也胡氏张氏俱从之望溪先生曰战未有不地
卷二 第 29a 页 WYG0181-0407c.png
 者使战于纪则当书四国伐纪战于齐则当书公会
 纪侯郑伯伐齐盖齐宋之怨结于纪郑而鲁居其间
 故四国来伐而鲁援纪郑以拒战也其说本公羊但
 谓齐宋之怨结于纪郑乃舍纪郑而伐鲁于情理不
 顺且以齐主兵而序于宋上何说乎窃意齐既以钟
 巫之事兴问罪之师乃未能得志于鲁一战而退同
 役之国必有掣其肘而不得不退者故申之以恶曹
 之盟至是又结卫宋燕以伐之盖亦犹是郎之志也
卷二 第 29b 页 WYG0181-0407d.png
 知然者以春秋书战之文知之凡兵未至而逆与之
 战者例书战而不书伐若已薄其国都而后与之战
 则伐与战两书庄二十八年齐人伐卫卫人及齐人
 战是其例也今兵已薄国都矣而不书伐者盖声罪
 致讨此曲彼直故不得不以伐为讳耳此与郎之战
 不主鲁书及其义正同彼例不应书伐故以不书及
 见义此例应书伐故以不书伐见义也而鲁所以援
 纪郑以敌之者盖纪与鲁亲而郑与宋仇也外兵以
卷二 第 30a 页 WYG0181-0408a.png
 齐为主故序于宋上纪侯爵故序于郑上其战不地
 城下之师公羊所谓近于围也燕人大夫也传曰惟
 卿为大夫燕小国必不敢使微者会师其败绩称师
 者重众也师与人连文不嫌于将卑师众
三月葬卫宣公
夏大水
秋七月
冬十月
卷二 第 30b 页 WYG0181-0408b.png
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
 传曹人致饩礼也
无冰
夏五
郑伯使其弟语来盟
 语称弟详具隐七年齐年来聘下
秋八月壬申御廪灾
 不书复作常事也
卷二 第 31a 页 WYG0181-0408c.png
乙亥尝
 志不时也周之八月夏之六月也
冬十有二月丁巳齐侯禄父卒
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
 传报宋之战也按此书宋人以益知十三年左传郑
 以纪鲁及四国战之说不足据果如其说经何以不
 书郑以乎
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
卷二 第 31b 页 WYG0181-0408d.png
 家父详八年来聘下
三月乙未天王崩
 按桓王之后为庄王庄王之后为僖王庄王于庄公
 十二年崩僖王十七年崩经皆不书者周不讣也其
 不讣何也望溪先生曰天下诸侯宜亲周者莫如鲁
 王恩礼所加亦莫如鲁惠公仲子之赗天子之宰亲
 焉而平王之葬鲁不会也锡桓公命荣叔实来而桓
 王之葬鲁乃使微者往此庄僖二王之丧所以不讣
卷二 第 32a 页 WYG0181-0409a.png
 也当是时齐桓创伯而不能率诸侯以达王事何也
 齐桓之霸也与晋文异晋文之兴霸者之辙迹已前
 见矣故曰求诸侯莫如勤王齐桓之前则未有是也
 非先得诸侯不能致勤于王室而方是时齐桓始入
 诸侯尚涣也故师于长勺而鲁败之会于北杏而宋
 叛之再会于鄄而郑叛之同盟于幽而鲁叛之以信
 则未孚以威则未慑诸侯方憪然自外于齐而安能
 使帅王职哉直至僖公之世退狄伐戎帖楚然后诸
卷二 第 32b 页 WYG0181-0409b.png
 侯服霸势成而尊王之事起著于经者可考也鲁事
 周之勤怠一视乎霸迹之盛衰文九年葬襄王叔孙
 得臣如京师至十四年而顷王之崩葬无闻焉则文
 襄既殁而霸统中绝也自宣以后天王之崩葬无不
 志者以晋霸虽衰而会盟征伐尝假王命以属诸侯
 也景王之葬叔鞅如京师以平丘之会刘子实莅之
 也自齐桓创霸晋文继之然后诸侯知有王观庄僖
 二王崩葬之不志则霸者之功不可掩矣观桓文以
卷二 第 33a 页 WYG0181-0409c.png
 后诸侯卒无亲赴天王之崩葬者则霸者之罪亦不
 可掩矣抑于此见经因鲁史有所损而不能益焉天
 王崩葬虽易世以后犹可考而知而鲁史所无者不
 敢益也非不能益也益之而悖慢之实隐矣其文则
 史而义即于是取焉此其较著者也
夏四月己巳葬齐僖公
五月郑伯突出奔蔡
 传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雍姬知之以
卷二 第 33b 页 WYG0181-0409d.png
 告仲仲杀雍纠公出奔蔡按不书逐陆氏淳曰君而
 见逐其恶甚矣圣人之教在乎端本澄源故以自奔
 为文所以警乎人君其说非也逐者上施于下之辞
 以臣逐君圣人之所不忍言也故以自奔为文若谓
 警人君书逐不更足警乎突称名者望溪先生曰诸
 侯出奔而名者国有二君也郑伯突名以忽也卫侯
 朔名以黔牟也北燕伯款当亦类此按襄十四年卫
 侯出奔齐国人立公孙剽是有二君矣而衎不名盖
卷二 第 34a 页 WYG0181-0410a.png
 突与朔皆篡立故忽与黔牟得成其为君衎非突与
 朔比剽尝北面而臣之矣不得为二君也故衎不名
 昭三年北燕伯𨽻出奔齐二十一年蔡侯朱出奔楚
 皆名从此遂失国也又非以国有二君故
郑世子忽复归于郑
 诸侯返国例书复归称世子者忽立五月而出奔未
 踰年也诸侯踰年即位未踰年则未即位例应称子
 不可称郑伯也然庄公之卒去忽复归之时已五年
卷二 第 34b 页 WYG0181-0410b.png
 矣突称郑伯而忽仍从其初丧之称非所安也称子
 称爵两无所处不得不以世子称盖辞有所穷也而
 称世子则其当得国可知又不与郑伯突相混而经
 文后此所称郑伯皆指突一人遂不待别白而自见
 矣
许叔入于许
 许叔以行次书者说详庄三年纪季以酅入于齐下
 入者由外而内之辞许叔自东偏而入许之国都东
卷二 第 35a 页 WYG0181-0410c.png
 偏非外也乃言入许者何盖许中并于郑其国都久
 已非许之所有矣故可言入也
公会齐侯于艾
 传谋定许也盖郑原与齐鲁同入许许并于郑非齐
 鲁之所利故因许叔入许遂为此会而谋定其位也
邾人牟人葛人来朝
 杜注三人皆附庸之世子也其君应称名故其子称
 人按附庸之君例应称字义详隐元年公及邾仪父
卷二 第 35b 页 WYG0181-0410d.png
 盟于蔑下杜注以为应称名恐不确
秋九月郑伯突入于栎
 入栎不应书名卫侯入于夷仪不书名是其例也此
 因突之复国不书故入栎特名而入栎书名则其后
 之复国不书非文有所缺以书归书入两无所处故
 以不书𤼵疑端而见情实其义愈晓然矣(说详庄十/四年单伯)
 (会伐/宋下)栎非国都故书入又与卫侯朔入于卫有同义
 焉盖国本非其所有也不书自蔡者诸侯复国例不
卷二 第 36a 页 WYG0181-0411a.png
 书自说见僖二十八年卫侯郑自楚复归于卫下
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于袲伐郑
 传将纳厉公也按连数国之师必致此不致者不克
 而还将图再举故不以告庙也
十有六年春正月公会宋公蔡侯卫侯于曹
 未能纳突故复会再邀蔡党益盛矣
夏四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蔡侯伐郑
 蔡序卫下盖后至按杜注春既谋之今书会者鲁讳
卷二 第 36b 页 WYG0181-0411b.png
 议纳不正其说非也盟则或书会或书及侵伐皆书
 会十二年公会郑伯盟于武父十有二月及郑伯伐
 宋盖遣微者会伐故书及若君卿将无不书会者杜
 盖据左氏与谋不与谋之说从而为之辞至隐十年
 公会郑伯于时来秋及齐侯郑伯入许不书会而书
 及者盖伐可书会入则不可以书会文当然耳岂预
 谋之谓哉或谓会伐亦必先行会礼故书会说亦太
 泥会有以此就彼之意对盟而言必先行会礼乃书
卷二 第 37a 页 WYG0181-0411c.png
 会会伐则不必先行会礼也仓猝相遇礼犹从杀军
 旅之际更可知矣
秋七月公至自伐郑
 连数国之师夏出而秋还兵力已疲权欲休息不图
 更举矣故书至
冬城向
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
 传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属诸右公子为之娶于
卷二 第 37b 页 WYG0181-0411d.png
 齐而美公取之生寿及朔属寿于左公子夷姜缢宣
 姜与公子朔搆急子公使诸齐使盗待诸莘将杀之
 寿子告之使行不可饮以酒寿子载其旌以行盗杀
 之急子至曰我之求也又杀之二公子故怨惠公十
 二月立公子黔牟惠公奔齐按左氏宣公烝夷姜之
 说不足信烝父妾而有子必在即位之后宣公于隐
 四年即位至桓十二年卒计在位仅二十年耳即使
 元年生急子急子十五年而娶妻宣公夺之生寿及
卷二 第 38a 页 WYG0181-0412a.png
 朔至宣公卒时二子皆襁褓耳寿安能载其兄之旌
 以行而朔又安能于桓公十三年即称侯以接邻国
 也据史记只称夫人夷姜无烝父妾之说似得其实
 卫侯朔名义见十五年郑伯突出奔下是年左氏记
 郑高渠弥弑昭公而立公子亹经不书者鲁桓崇奸
 丑正怨郑忽而助突故昭公之弑子亹之立郑皆不
 以告不告故不书
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
卷二 第 38b 页 WYG0181-0412b.png
 传平齐纪且谋卫也盖纪与鲁亲而卫朔在齐故齐
 欲纳朔而鲁欲平纪
二月丙午公会邾仪父盟于趡
夏五月丙午及齐师战于奚
 及不书公微者也疆场之事无损于好
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
秋八月蔡季自陈归于蔡
 按季或疑即献舞果尔则当书蔡季入于蔡不当书
卷二 第 39a 页 WYG0181-0412c.png
 自书归矣称行次者详具庄三年纪季以酅入于齐
 下蔡季奔不书者不告故
癸巳葬蔡桓侯
 啖助曰蔡桓称侯盖蔡季之贤知请谥也杜注盖谬
 误
及宋人卫人伐邾
 杜注邾宋争疆鲁从宋志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卷二 第 39b 页 WYG0181-0412d.png
 传不书日官失之也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
 正月书王义见元年正月下
公会齐侯于泺
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
 变及言与何及者连类之词以此及彼盖主乎公以
 为文也公及夫人偕行至泺其如齐也乃行会礼后
 自泺如齐非自鲁如齐也偕行不自泺始不可主乎
卷二 第 40a 页 WYG0181-0413a.png
 公以为文矣故曰与言遂者著公与夫人之本意原
 在如而不在会也
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丁酉公之丧至自齐
 传公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以告四月丙子
 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鲁人告于齐曰寡
 君畏君之威来修旧好礼成而不返无所归咎恶于
 诸侯请以彭生除之齐人杀彭生按文姜随丧而归
 不书罪大恶极绝之也
卷二 第 40b 页 WYG0181-0413b.png
秋七月
 按左氏于是年秋记齐侯师于首止杀郑子亹而轘
 高渠弥祭仲逆郑子于陈而立之经不书者郑与鲁
 邦交久绝齐又以鲁有大丧方内惭彭生之事故皆
 不以告不告故不书
冬十有二月己丑葬我君桓公
 仇不复不书葬桓公书葬何望溪先生曰敌国相仇
 臣子虽志于复而不能必其时也而先君之丧又不
卷二 第 41a 页 WYG0181-0413c.png
 可以久而不葬也故与蔡灵公别为一例而书葬此
 义理之权衡也
 
 
 
 
 
 
卷二 第 41b 页 WYG0181-0413d.png
 
 
 
 
 
 
 
 春秋究遗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