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六
卷三十六 第 1a 页 WYG1234-019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荥阳外史集卷三十六
             明 郑真 撰
 题跋杂识
  读王厚斋掖垣类藁(名应麟厚斋/其别号也)
记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然则诰命之体其可不慎乎
文章至宋季风颓波靡矣而王言终不失体南渡以来
浮溪汪公平园周公号为冠冕若厚斋王公尤所谓杰
卷三十六 第 1b 页 WYG1234-0196d.png
然者也咸淳德祐间社稷倾危近在朝夕而公四入中
书遍行诸房词命方除目填委他舍人阁笔不下公独
从容授之若行云流水悠然泛然而莫知其纪极者今
读其词盖皆会集群言而以已意发之信所谓博极群
书者也昔三槐王公序南丰文集以大手笔目之且谓
名与天壤相敝呜呼岂独南丰也哉
  读玉堂类藁
制诰之来尚矣自晋开运元年诏翰林学士与中书舍
卷三十六 第 2a 页 WYG1234-0197a.png
人分为两制有唐号为全备至宋而尤盛文章之士极
天下之选然后用之任不亦重乎故事翰林书诏付门
下者为内制而以中书行词者为外制凡大册命锁院
则命内侍于学士私第传旨执事者异常服呼喏以俟
劳以酒馔然后上马传呼夹道行者辟易既至宦者迓
以入制成翌日黎明捧金盘进御以金刷印可既宣读
乃谢恩受赐而归吁其不荣矣哉故翰林学士厚斋王
公尝三入北门咸淳德祐初多独直且兼掌西掖词命
卷三十六 第 2b 页 WYG1234-0197b.png
一时宣锁多属之至于奖予批答之辞词疏册祝之礼
纷纭杂遝昼夜不停盖自有宋以来其敏捷如公者可
数矣今即其词而观之激厉奋发足以感泣三军勤挚
谆复足以警惕百揆诚敬恻怛于以威格神明渊深博洽
于以包络今古方其一词之出士大夫传写殆遍纶言
以苏轼比之孰谓宋社将亡而有斯人也耶书曰俾万
姓咸曰大哉王言其公之谓乎
  题留梦炎与谢敬斋书亲迹
卷三十六 第 3a 页 WYG1234-0197c.png
   (梦炎顿首端拜申禀敬斋先生相公钧座前梦/炎五月八日专指行府拜违而车马之音已远)
   (新四明王总管回自上都切知入觐清光倍膺/殊渥圣上虚怀重席尊用耆儒何异于大老之)
   (归周也某敬拜手为苍生贺某身归圣朝迹困/羁旅自寇攘之后室如悬罄南冠之士如某最)
   (为涂穷近者吕端明李尚书皆得圣旨发放各/有生意独某作粘壁枯若以梦炎曾备员宰辅)
   (别已经论罢南方宰执如某比者何啻十数人/先生预闻大政若于分閒之际特为施一援手)
   (挈之坦涂而返之乡里寔拜生成之造兹因总/管便行附此申控尚须嗣状伏祈钧照○六月)
   (日具官留/某劄子)
此故宋丞相留公梦炎所寄敬斋谢公书也其当京师
卷三十六 第 3b 页 WYG1234-0197d.png
羁旅之时乎公以德祐元年登相位用徐囊为御史黄
万石为参知政事时给事中王公应麟方公应发缴奏
以为囊与宰相同乡有私人之嫌万石南昌失守误国
罪大不可用公遂引去明年少帝瀛国公入觐公亦继
如京师久未得旨谢公既被召公尝贻书画一首言社
稷之亡关于天命次言给指为卖国牙郎遂不得扈从
谢公归老四明王公尚无恙尝出书相示但相戒以毁
之而已予尝闻王氏诸孙论前代得失人物每及之退
卷三十六 第 4a 页 WYG1234-0198a.png
而询诸谢氏因得此书而所谓画一者不可见矣抑其
中言已经论罢者殆谓此耶始公以状元及第仕至宰
辅当时士大夫咸以安危望之今乃自比于粘壁枯何
其卑也耶嗣后谢公以深衣幅巾为侍从十馀年帝以
南儒称之俾于宰相下署名刘公亦以谢荐自吏部尚
书至翰林承旨大矣哉世祖之仁乎诗曰殷士肤敏祼
将于京吾于此书深有感于二公云
  跋周敬堂行卷
卷三十六 第 4b 页 WYG1234-0198b.png
四明周敬堂以岐黄之学世其家传而复参叩释氏證
三乘之说其游金华也诸先尊宿赋诗为赠而雪窦大
基丕公为之序引内翰潜溪宋先生为推衍其说以医
之学有合于释氏之说者意以为天下之道无不同也
抑予以为天下之道皆本于心心同则道同矣医之学
原于三圣人三圣人之心天地之心也天地之大德曰
生医者能以天地生物之心而求三圣人之心斯其为
医之良矣岂必仅仅焉如释氏慈悲之说哉夫存心莫
卷三十六 第 5a 页 WYG1234-0198c.png
大于敬察脉观證之士于是有事勿焉忘焉庶几不误
人于生死矣敬堂月湖之孙与予家有三世之好其来
中都出示此卷因即潜溪之说以扩充之敬堂以为然
乎否耶
  跋杨孝妇传
传曰妇人内言不出外言不入杨夫人孝行孰从而知
之耶夫孝为百行之首天地鬼神实临之而况于人乎
夫人生衣冠家习闻先训来相君子虽不逮事舅姑而
卷三十六 第 5b 页 WYG1234-0198d.png
得奉其夫之大父朝奉公朝奉一乡表仪其称夫人之孝
孰不喜谈而乐道之哉潘公伯修朱公右指事摭实或
为之状或著之传今太史宋公取以铭夫人之墓夫人
为不死矣自世教不明妇道多阙耰锄德色之虑昔之
君子不能不太息于此矣夫使天下之为人妇者皆如
夫人焉关雎麟趾之化其不在今日耶夫人有子五人
皆克承家教名会字建文者由先朝史属为今虹县文
学掾道德文章缙绅士大夫所敬礼夫人之为母又可
卷三十六 第 6a 页 WYG1234-0199a.png
知矣诗所谓永锡尔类者其杨夫人之谓乎
  跋柳公权书玄秘塔铭
柳公权八法得诸颜鲁公所书玄秘塔铭遒劲端重深
所宝爱其文裴休撰所称迎真问法场事则韩文公上
表受贬时也其说以为国家参用真宗必有冥符玄契
使韩公见之能不慨然于兹乎吁此士大夫学术所以
贵乎正也
  跋颜鲁公争座帖
卷三十六 第 6b 页 WYG1234-0199b.png
宦官莫盛于唐以鱼朝恩之骄横郭令公至为委曲承
顺不顾文武班秩使坐左右仆射及三公之上门生国
老之号不基于是耶颜鲁公贻令公书昌言弗忌真可
谓不畏强禦矣然以朝恩功高欲使于宰相师保座南
横安一位斯固以义起礼者也按唐史朝恩以代宗广
德元年为观军容使永泰元年将神策北军大历五年
三月癸酉伏诛此书首称十一月某日而不系年当在
大历二年后也自朝恩既诛后十馀年为建中二年令
卷三十六 第 7a 页 WYG1234-0199c.png
公薨背而鲁公且死李希烈之手何忠直卒不见容于世
哉观是刻者不但见鲁公梗槩亦可窥当时朝政波磔
云乎哉
  跋颜鲁公家庙碑
昔大苏公谓晋魏书法至颜鲁公无馀蕴即其作字可
知其为人盖忠直之气见于心画如此世以公所书磨
崖碑与家庙碑并称磨崖之雄伟家庙之端重诚为公
书之冠今观诸家庙碑偏旁多用篆隶法文亦高古不
卷三十六 第 7b 页 WYG1234-0199d.png
但可考其家世当时官制所谓薛王友柱国者亦可槩
见噫是足为千载不朽之传矣武林李文奎以此碑求
予为字说装潢成帙用为二子东升复升学书之一助
云洪武十有五年三月朔日
  跋苏长公书撰司马温公神道碑
苏长公文高当代书法亦自成家以司马丞相之重德
硕望公之文既足以发之又躬为书上石是足为斯文
不朽之传矣而后来用事之臣至为偃仆而磨灭之噫
卷三十六 第 8a 页 WYG1234-0200a.png
独何心也哉
 乡友陈复礼由监察御史出倅簿夏县过濠梁为予
 言此系重刻旧碑高二十馀尺宋崇宁间蔡京当国
 党籍祸兴仆碑灭字埋之土中金时有令夏县者至
 公墓所但见龟趺覆以高树群蜂窠穴其上少人不
 可近若神明司之者遂踪迹得旧石掘而出之于蜀
 中购得苏公真迹横锯石为四段模刻之作屋宇龛
 置诸壁主僧世守打拓无虚日资以为衣钵费令有
卷三十六 第 8b 页 WYG1234-0200b.png
 题识刻石失记其姓名若斯者亦可谓垂志先烈嘉
 惠后人矣洪武十五年三月朔日四明后学郑真识
  题孔子庙堂碑
欧阳公言余为儿童时常得此碑以学书当时刻画完
好后二十馀年复得斯本则残缺矣物之终敝虽金石
之坚不能以自久此公所以有感也古刻今世不多见
若此本者系王彦超重刻在陕右三段石磨灭残折尚
如此后来或就湮没好古之士宁不有如欧公之一嘅
卷三十六 第 9a 页 WYG1234-0200c.png
者乎
  又
孔子庙堂碑为永兴公法书之冠碑首有大周国号者
为最古世不可得若先朝金圈本亦不及见今所盛传
者惟陕右三段石而已波磔视古刻为曾玄比之定陶
锦江诸本则远胜人为言青州亦有刻本求之勿得不
能较其优劣也
  题白石将军碑
卷三十六 第 9b 页 WYG1234-0200d.png
右白石神君碑不称书撰姓氏隶法与校官碑相类文
亦简古其曰光和六年则汉灵帝纪年也后刻燕元玺
三年正月十日则慕容隽僭国时纪年所记庙灾日也
自汉灵季世至今凡千百馀年碑犹无恙夫亦神君之
灵也耶神君庙在相县相山即旧相州彰德府是也
  题秦王告柏谷少林寺石刻
此唐太宗为秦王时告柏谷少林寺者也书得晋人法
度系唐时书诏士所作御讳则太宗亲署此告其东都
卷三十六 第 10a 页 WYG1234-0201a.png
王世充未平之时乎文多用佛乘盖一时诱掖奖劝之
词殆非堂堂正正诛暴禁乱之意唐时佛教之盛其肇
于此矣
 予往见乡先生袁文清书多类是帖岂公尝用力于
 兹耶学古君子必能辨之
  题皇甫君碑
欧阳率更书昔人比之草里蛇惊云间电发金刚瞋目
力士挥拳至于意态精密似孤峰崛起四面削成若所
卷三十六 第 10b 页 WYG1234-0201b.png
书皇甫君碑其殆兼之矣予在濠梁每得陕右刻本辄
以予人不留也而刘季瞻尝见予骫骳之辞自河南因
乡友尤彦恭用此以通意予感斯文之厚佩以为好因
装潢成帙寄二子东升复升云
  题化度寺碑
欧阳率更书化度寺碑俗谓青鸾白鹤帖盖取其碑中
所有字以为名尔公书得王羲之笔意而险劲瘦硬自
成一家此碑用笔专用勒法而沈著持重与轻柔婉媚
卷三十六 第 11a 页 WYG1234-0201c.png
者自为不同非精于八法者莫能办也
  虞恭公碑
吴兴陈绎曾伯敷论虞公碑为欧阳率更法书之一观
其结体精密而左右上下屈折各臻其妙笔力刚劲有
执法面折廷争之风而肥不露骨后有作者孰得而过
之哉
  题黄庭经乐毅论
右黄庭经乐毅论系越中博古堂帖黄庭为鼠齧去其
卷三十六 第 11b 页 WYG1234-0201d.png
半甚为惋惜因叹曰阴类恶物亦咬嚼文字耶兹不忍
弃用附诸卷帙云
  题昭仁寺碑
昭仁寺碑为唐人法书而不著所书人名氏宋元丰缙
绅君子若欧阳公但取其字画之工而不质言为谁何
蒋之奇隶叔素号能书与僚友张淳同观亦仅识其岁
月下至绍圣郡倅曹鼎臣及县宰陈雄父之刻于碑阴
者莫不皆然惟河南张重威甫定为虞世南早年所书
卷三十六 第 12a 页 WYG1234-0202a.png
而亦托诸传闻后生晚进不能窥见古人波磔安敢议
儗然观其笔法深稳精密意非永兴公不能在至正间
乡友徐仲裕叔逊昆季善削间为人模字上石多用欧
阳率更书予诘之曰何不用虞永兴公书仲裕昆季曰
永兴公书传世惟孔子庙堂碑使用以模勒非得昭仁
寺碑不可是勒工家固以昭仁为世南书矣予客中都
凡两得之后并得其篆额及宋诸公题志装成一帙思
欲与徐氏兄弟究竟斯事则固已邈在九泉之下矣呜
卷三十六 第 12b 页 WYG1234-0202b.png
呼惜哉
  跋唐人断碑
此唐人石刻前后缺文不知书撰为谁书具众体而多
用欧阳率更褚河南笔法虽以缺文勿能句读然亦可
以得其波磔之妙好古之士当视为断圭缺璧而不害
其为宝也予儿东升由淮南还明松江夏先生士良用以
为赠外装潢纸系宋熙宁间衣冠家门状有曾南丰名
讳其后跋语曰睿者士良以为黄伯思云
卷三十六 第 13a 页 WYG1234-0202c.png
  跋子房进履图
予往年以使事至下邳过圯桥慨想张子房进履事窃
有感于心夫坑焚之祸挟书偶语之禁秦之法亦已极
矣而奇谋伟略隐然见于一编授受间孰谓人心义理
之天而可泯绝乎哉世之议者以黄石公为古隐君子
之流识子房之为人使之取履用以抑其少年之气其
说似矣今以其图观之匍匐偃偻无留难勉强之意岂
一时抑之所能然也耶盖其天性之美有大过人而恭
卷三十六 第 13b 页 WYG1234-0202d.png
敬奉承自勿能已者此所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卒
为王者之师也画史得其情状亦足以明其心术矣哉
  题上虞柳氏二节妇传后
传曰苦节不可贞夫节为天下之大闲妇人莫大于守
节节至于苦信不可贞矣苦节而能勿失其贞不难矣
哉上虞柳氏姑妇二人早丧其君子当贫贱患难中有
常情所不能堪者而克相守以生相保以全且使同姓
来继以不绝其胤祀斯节贞而亨者欤近世临汾许氏
卷三十六 第 14a 页 WYG1234-0203a.png
以侄从姑亦以两世守节得书而吾同郡奉化陈氏自
五世祖而下守节者五世五人有如一世一人焉此天
性民彝之不可泯者今谢氏两世孀居真所谓二人同
心其利断金者太史宋公传著其事殆与卫之共姜纪
之叔姫并传于世矣
  三警(为周彦高作今其人/以青州知府得罪)
南山有虎猎者欲得之畏其强勿敢动也设机阱旦夕
睥睨焉虎伏丛薄左顾右盼惧不敢出饥饿之逼咆哮
卷三十六 第 14b 页 WYG1234-0203b.png
震掉张爪布牙攫狐兔鹿獐而食之意有未嗛稍出田
野毒牛羊猪豕且及于人恣意狼藉以为莫已当也穴
垣墙以求其豢养焉猎者曰虎命在吾掌握中矣挽强
弓引毒矢一发而毙封而膊之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焉
君子曰志之骄祸之及也奚独虎哉蛙在草泽间努若
目膨脝若腹天雨新霁鸣声嘈嘈蛇伏石穴中侧耳听
之若鼓吹然疑为奇物蜿蜒而出蛙不知其噬已厥声
如故蛇曰汝非井底物耶何为也哉吞而食之君子曰
卷三十六 第 15a 页 WYG1234-0203c.png
使蛙蠢蠢然喑喑然蛇未必为己害也气满而声哓能
无及乎呜呼天下之不为是蛙者其亦鲜矣祝鸡翁
东海上畜鸡数百一鸡五采班班峨冠长距奋然一鸣
群鸡辟易祝鸡翁以为异也献之公囿穿以金环花竹
间鸣啄自如意以为凤不我若也一日主人大合乐设
宴誇享具之丰也赐之匕首而献诸鼎俎时凤在千仞
之上顾而语其类曰彼向以为我不若今其若我何哉
嗟矣鸡物类也肆志遂意其诮凤则宜君子谨身畜德
卷三十六 第 15b 页 WYG1234-0203d.png
小人乃轻侮而慢骂之不自知其祸斯及也亦独何哉
  记失鸡事
先祖蒙隐公在时西邻李妇失鸡至家栅认其羽色之
类者取之以去曰盗吾鸡先祖默无一言已而李得所
失鸡还鸡以谢有惭色先祖曰吾不汝较也此与刘宽
认牛事何异李素凶恶一子戮死一子野死善恶之报
昭昭矣予在濠梁客至烹鸡侑酒适训导洪彦漳失鸡
以为予所烹者即其所失鸡也閧然一日其妻复诟詈
卷三十六 第 16a 页 WYG1234-0204a.png
不止逾三年以失白鸡意以为予父子扑杀弃置草中
夜以火炬遍照之且倡言诸学仆曰必矣既而鸡在笼
中初无所失也予俱不之辨后其鸡有死者则又以为
予父子扑杀之夫率意诬罔律有常刑以理言之其获
报于天也必矣彼李氏凶家也于先祖犹有愧耻之心
彦漳冒为儒者以教子弟而乃顽然不革至于再三而
不已焉独何心也哉悲夫
  题褚遂良圣教序记
卷三十六 第 16b 页 WYG1234-0204b.png
褚河南书用笔遒劲王逸少体魏徵尝为太宗言之苏
长公谓其清远萧散微杂𨽻法赵子固以为容夷婉畅
今以圣教序记观之二君子可谓善鉴矣公书法传之
薛稷宋徽宗瘦金书实其遗法云
 按褚河南所书唐两朝圣教序记昔人定为公晚年
 所书陕西有二石本一在咸宁县雁塔一在同州倅
 厅雁塔本为二刻皆称永徽四年建独月日不同前
 称中书令臣褚遂良书后称尚书右仆射上柱国河
卷三十六 第 17a 页 WYG1234-0204c.png
 南郡开国公臣褚遂良书同州本合为一刻但称龙
 朔三年癸亥六月癸未朔廿三日乙巳建龙朔纪年
 在永徽之次又后但称大唐褚遂良书与雁塔本称
 臣及勋阶爵次不同是同州本为翻刻无疑此刻即
 雁塔本也二刻一顺一倒疑取向背之义令改而正
 之庶便观览云
  题陕右峄阳碑
峄山篆刻秦丞相李斯所书盖始皇东巡颂德之辞唐
卷三十六 第 17b 页 WYG1234-0204d.png
封演云后魏太武登山使人排倒而历代模为楷则邑
人疲于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碑遂残缺后县宰
取旧文勒于石碑之上欧阳公集古录谓峄山实无此
碑人家传者各有自来此本即江南徐铉所模其门人
郑文宝刻石长安者也闻青州府学亦有二刻不究世
以为甚古若杜子美谓枣木传刻者则昔人尝于登州
海上得之殆其别本耶按斯所书为小篆之祖论者以
为骨气风云方圆妙绝遗迹之传至使重模墨刻而焚
卷三十六 第 18a 页 WYG1234-0205a.png
书坑儒乃卒为万代名教之罪人君子于此宁不为慨
然哉
  跋李西平王神道碑
古称立德立言立功为三不朽以李西平之勋德裴晋
国之文章而又重之以柳诚悬之书法信古所谓三不
朽者矣千载之下观是碑者宁不有所兴起哉
  跋郭太保庙碑
颜鲁公忠义出于天性作字实类其为人以郭汾阳太
卷三十六 第 18b 页 WYG1234-0205b.png
保父子家世勋业鲁公既为撰述又躬书上石足以为
千载不朽之传矣昔欧阳公著集古录载公麻姑仙坛
磨崖等碑至于片文只字亦所不弃独此碑缺焉何耶
今即其文而观其字浑厚典雅之风与劲正刚大之气
殆如见其抗折权奸执节死凶逆时也碑在安西布政
司广盈库予友李弘道为亲王王府典仪椷寄二本用
装潢成帙外一本以赠博古君子陈仲良云
  跋云麾将军碑
卷三十六 第 19a 页 WYG1234-0205c.png
李北海书得王羲之卞将军碑笔法其传于世者若婆
罗树岳麓寺诸碑而云麾将军碑尤胜近世松雪赵公
深重之晚年所作大字多用其法善乎天台胡先生伯
衡甫之言曰水晶宫里神仙人学书初学王右军晚见
云麾受北海不羡柳骨并颜筋云麾将军唐李思训也
碑在陕右蒲城庄浪知县朱怀玉入觐时所赠言得诸
王布政熙阳下半截镵凿不完殆王溥著琬琰录后耶
杨文公谈苑云周世宗议访凤翔谋帅于辅臣王溥独
卷三十六 第 19b 页 WYG1234-0205d.png
荐向拱可任遂充之拱徙镇京兆思有以报之问其所
欲溥曰无也陜长安故都多前贤碑篆高文妙笔愿悉
得见之拱至分遣使督匠摹打深林邃谷无不诣之凡
得石本三千馀以献于溥溥命善书者分录为琬琰集
百卷尚未成而卒当拱之访求石碑或蹊田害稼村民
深以为患虑其求不已多镵凿其文字或镌斲击折取
为柱础帛砧略尽亦摹刻者之厄会也
 荥阳外史集卷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