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1234-005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荥阳外史集卷十二
             明 郑真 撰
 记
  龙山隐居记
鲛门为海道绝险自鲛门西行六十馀里有山曰伏龙
蜿蜒磅礴若头之昂鬣之张而尾之掉也山有古招提
为唐僧常公禅悟之地崭绝处趺石尚存武宗时勒僧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1234-0052d.png
人归宗僧上偈云云中有寺不容住天下无家何处归
帝悯其意寺得不废崖石间有泉曰海眼泉出如缕昼
夜不竭以供五百馀众山之左右斥卤沮洳亭监旁午
溜碱水煮盐内则良田万顷犬牙交错岩崖林麓高下
掩映长溪飞涧控引绵络山曰达蓬曰石塘湖曰凤浦
曰沈窖岭曰雁门石曰鸡头皆其远近形胜也慈溪罗
友闻杖策来游辟一室在龙冈之阳高明敞朗鲸波际
空一瞬万里蜃楼蛟室云烟风雨变化不测友闻日与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1234-0053a.png
宾客徜徉其中且谓之曰孰使予乐而忘返者非斯居
也耶会天下大定职方有司以友闻尝在吏籍遣入京
师遂溯大江憩鄂渚间又因军事入苗徭款峒与猿狖
麋鹿为邻者有年矣返乎长淮睹兹中都河山之胜慨
然叹曰自吾去家往返万有馀里今幸托迹于兹从容
无事坐对荆涂二山偃息朝夕视向隐之龙山其孰多
也耶因揭旧扁而属予为记予惟达人大观物无不可
乾坤上下我室我闼曾何介于彼此哉友闻识见高明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1234-0053b.png
无系吝在龙山无异于长淮也在长淮亦何异于鄂渚
哉故其幽潜静僻之趣无所往而不得焉者彼有终南
捷径少室索价南岳献嘲西陇腾诮者得失何暇计哉
虽然地以人而灵昔宗正少卿东发黄公在宋咸淳时
以风节行谊有名于朝其子孙尝作湖山精舍欲列于
宫而不之遂友闻隐居实在其乡仰企前烈深所兴起
今其文献大家若方氏钱氏皆在跬步间遗风旧俗深
可观友闻行将归隐幸为我寄声焉是为记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1234-0053c.png
  晚翠轩记
凤阳为古钟离子之国自汉以来列为郡县郡包山带
淮以荆涂为朝冈周世宗驻跸以为王者气历数百年
今天子以龙飞邸里建为中都视周之岐山汉之沛国
士大夫不远千里而至者占其形胜如在蓬洲仙岛不
知为人间世也四明潘先生伯英来为凤阳右卫吏治
一轩为宴居之地面南四望山之高下远近若龙翔而
虎踞也万马之奔而群鸾之翥也刀剑之攒而几席之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1234-0053d.png
布也每日既夕山光如洗而落照一抹炫耀衽席伯英
顾而乐之用古篆扁曰晚翠云晚翠之说本于杜陵以
经济之学自比稷契遭世不偶崎岖展转秦蜀山水中
白谷深游翠屏晚对与浮鸥鸣雁相上下岂尘俗所能
羁耶夫阴阳动静各维其时自朝至晚则由阳而阴动
而欲静之际也山以静为体静而获静于晚为宜由是
息焉安焉其意思凝寂气象舂容殆见古人于千载之
上矣天地间形色万殊于其所过而适将终身焉况夫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1234-0054a.png
山之高大静重苍翠之色四时一致得生育自然之性
足以极游览之娱哉世之志幽隐者原取于荣观春卉
繁华蘧蘧蝶梦而岁寒晚翠每于霜雪见之托物取兴
之君子固尝用意于晚矣故不及震耀于一时必欲保
全于悠久士君子当世道之会修名姱节其不在于晚
乎伯英居胜国时掉鞅燕都所交皆天下才隽国子先
生若同郡叶公敬常临川危公大朴河东张公仲举尤
喜延誉会朝廷粉黄金泥书大藏经伯英以八法厕诸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1234-0054b.png
其列遂出身为慈湖鄮山两院山长升浙东宪使际今
圣明则年几六十矣犹从事于簿书期会岂天将华其
晚姑使之徘徊有待耶山以晚而翠益深人以晚而德益
盛伯英载培载植如山之众木晚翠而底于材焉可也
想其退食自公焚香默坐群动既蛰万籁不作俯仰眄
睐空青一色天地造化之妙默契于忘言之表矣勋名
爵禄云乎哉仰惟圣君在上求贤审官惟恐不及伯英
将考满入觐大器晚成于时见之紫金山名冠天下笑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1234-0054c.png
傲晚色意悟神悦吾知其犹在淮海间也是为记
  浮庵记
云间姚君宗文浮家凤阳于钟离古城西北得地之胜
旁据高阜下瞰长淮两垒而对如门矫首独山近在咫
尺而中都宫阙城郭历历在目于是构室数楹列以棂
槛隆然如舟其外怪石人立刀披剑镂杂以奇卉名木
禽声上下笙筑交奏纵观默听如舟之入昆崙玄圃也
宗文脱略尘俗萧然物表日与家人妇子燕笑乐衎寻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1234-0054d.png
伦以叙不啻范蠡之于五湖也宾客骤至呼网取鱼剖
瓮倾酒歌啸于清风明月间不啻苏子瞻之于赤壁也
牙签插架翰墨凝香探赜义理讨论典故与英雄人物
神交千百载之上不啻米襄阳所谓书画舡也宗文居
之甚适自号浮庵居士且扁其居曰浮庵其乡友沈先
生丈举既为著传以予在斯文当为之言按许氏说文浮
字从水盖泛然无所系之谓宗文自浙入江自江溯淮
其迹近于浮矣抑其出处大致初不在此夫达人大观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1234-0055a.png
物无不可尾闾归墟我池我壑曾何界于彼此哉昔者
宣圣尝有浮海之叹固以道之不行也使夫言果然其
过化存神固有不可测者况今天下一家帝乡戚里观
光上国文物礼乐之盛足以扩充其学问激扬其心志
者哉且习俗不同人品亦异诐淫邪遁浮于言者也谲
诈狂罔浮于行者也宗文固秽而唾之矣彼焉能浼我哉
嗟夫宇宙茫茫吾身如寄乐天知命从容自得静而嘘
若春沼之鱼动而游若秋海之鸥就其气象观之谓之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1234-0055b.png
浮可也至于真境内融英华外发昆崙磅礴俯仰无际
深造妙悟物我相忘而太空圆镜朗洞射髣髴乎无
何有之乡矣于是时也宗文以为浮乎否耶宗文闻而
怿然遂为之歌曰万化兮浮沤泊吾生兮盍休令淮海
兮安流謇予乘兮桂舟驷苍螭兮骖素虬吹参差兮弹
箜篌乐吾乐兮谁俦招羽人兮丹邱超恍惚兮灵游望
不来兮心悠悠飒天籁兮空山秋悲嚣俗兮咿嚘溘轻
举兮上浮盼八极兮九州沛𣶈瀁兮夷犹飞光飞光兮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1234-0055c.png
不少留拂若木兮沧洲宗文起而谢曰子之歌善矣予
让不敢当也浮大白请记诸壁
  驷良山别墅记
驷良山别墅者莆田陈君廷杰思慕之地也山在莆田
北三里峰峦远近襟带左右一水中分众流交会而长
桥卧虹行者负者朝夕弗绝山之上松杉槠樟蓊郁深
茂怪石林立奇花异卉芳香静幽使人意领心悦昔之
论曾杨之学者以为水砂之法于兹为胜陈氏六世祖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1234-0055d.png
兵部侍郎公葬焉侍郎之孙龙门公笃于报本建精蓝
为崇奉拜扫之所晚岁终老游焉息焉者八十馀年迨
今大明洪武辛酉之岁廷杰省墓而来慨然念曰我祖
神灵洋洋如在焄蒿悽怆有不能忘可不追孝于前人
以迓续于无穷耶于是结屋三楹编竹为篱甃石为径
幽邃静密尘俗远屏仰高俯深山光水色皆在衽席之
下岁时来居依依不忍去因题曰驷良山别墅云阅二
年廷杰如陜右过中都求予文记之夫人中天地而立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1234-0056a.png
身之所自则吾亲也吾亲所自则吾祖也暨夫曾高以
上虽曰亲尽无服而尊祖之心初何间哉故凡口泽所
存手泽所遗必恭敬奉承弗坠至于某山某水过必式
焉以为其平生所游览也况乎宅兆窆竁衣冠体魄所
藏者哉驷良山莆中名胜侍郎公奉身归全其立朝大
节犹耿耿也廷杰别墅之居所以心存生民而道济天
下者于侍郎公有之似之矣般游衎乐云乎哉谨按陈
为莆望族其先以晋永嘉乱由颍川徙闽至唐清远令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1234-0056b.png
名抠者迁居莆十一世祖宋虞部尚书讳仁壁者让宅
为兴化郡治郡为立祠尸祝之传其子靖显于太平间
累官尚书左仆射为三朝元老著奏议十卷曰经国集
其以功赐铁劵封会稽郡王名揆者则仆射伯父也嗣
后袭圭瓒者凡十三世至廷杰则十六世矣世家渊源
其有自来哉国家大兴人治蒐罗岩穴之士无有遗者
廷杰之兄廷宾方以文武全才任陜右专阃之寄廷杰
必将上登于朝昆季后先规重矩叠驷良山不增观矣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1234-0056c.png
乎莆人尝有言曰水绕壶公山莆阳金紫半此莆士大
夫为卿相之兆也驷良与壶公山密迩往者之谶安知
其不在今日乎予于廷杰诚有望矣因为之著记廷杰
名贤别号抱拙生盖以拙忤物托仰河东语以自况云
  半湖亭记
江右山水郡称吉安为最吉安属县凡九永丰其尤也
去永丰东南八十馀里平湖八顷四山环列而文笔一
峰崭然特起层冈别巘如案如架灵秀所钟代生名哲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1234-0056d.png
是为胡氏世居之地在元至正间举江右辛巳进士科
名植者则湖亭先生也先生搆亭湖上遂以为号著述
之暇揽结山川之胜鸢飞鱼跃意领神悟士大夫以经
济期之而遽云不禄有子二人长名启字尚迪次名某
字光振种学绩文嗣守先业弗坠尚迪尝慨然自念曰
先公文献之泽久矣绍闻衣德言以追孝于前人者吾
兄弟之责也岁月逾迈音容斯在吾兄弟之于先公不
敢期而似之如使各得其半亦足以名为人矣遂扁为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1234-0057a.png
半湖亭兄弟相戒埙唱而篪和规行而矩随风清月白
想像彷佛如见其先公焉今尚迪奉上命任凤阳府经
历真以斯文礼见为言其概且使为记因作而言曰是
可谓善继善述也已夫半者数之分世有称为半云者
以造化之妙不得而尽窥也称为半山者以泉石之胜
不得而尽有也尚迪学问文章治政可谓至矣而不敢
以先湖亭公自居且与其弟均而半焉则所以夙兴夜
寐各敬尔仪者从可知矣天下之物得其半则可以得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1234-0057b.png
其全是以万理殊途同归一贯况圣贤之学克肖先烈者
哉昔亚圣邹国论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
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盖师友间气象有同者下至唐
宋时史家撰述以李常侍之类西平南轩之类魏国盖
父子间声望有同者就今观之尚迪之贤比诸先湖亭
公不几于全乎想夫天雨初霁一镜如拭燕坐渊默融
然悠然有不知其所以然者复何计其半与全哉真少
好山水尝过钱塘西湖至孤山左顾右盼以为尽矣及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1234-0057c.png
登灵鹫峰则一湖之胜高下远近皆在目中始悟向之
所得者仅半焉尔夫所行既远则所见益大故学海者
必至于海尚迪宏阔吞云梦者八九半湖云乎哉仰惟
圣君在上用无遗才尚迪既在幕府之职光振亦有名
声于时异日金昆玉季并登岩廊羽仪朝宁如胡氏先
忠简公与弟刚简公之在宋南渡时则湖亭公之神灵
固福而佑之矣而真也安得杖履游于斯亭之上快睹
西江之盛观哉按胡氏世胄金陵始祖唐时刺史吉州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1234-0057d.png
封庐陵郡王后有领节钺镇郑州者皆家于庐陵之香
城其析居于湖者号小香城宋时衣冠有名德元者官
国子博士名宽者号琴窗穆陵朝举进士与赏花钓鱼
御宴诗世以为荣自琴窗至半湖又几世实刚简公嫡
传因并书以为记云洪武十六年岁在癸亥秋七月既
望乡贡进士四明郑真记
  鹤顶山房记
姑孰当长江下流之会自六朝以来视为重镇今天子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1234-0058a.png
定都金陵龙蟠虎踞而姑孰为陪都于阙廷为近英俊
之域轩冕所兴文学之士固有应时风云侈千载之逢
者矣胡先生伯昭家郡东北十馀里控山川之胜自其先
世以来隐居求志亦有出为儒学官者先生幼时遍游
缙绅之门书无不读而于四圣辞象变占之学尤致力
平居宴坐仰观俯察而万物万化之理默具于心矣洪
武六年以有司荐为当涂学官遂以斯文为已任未几
引疾归所居东南二里许有鹤顶山者尤为奇秀先生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1234-0058b.png
素乐之构屋数楹植以松竹扁曰鹤顶山房徙居其中
聚书千馀卷穷探幽赜讹者以正缺者以补露抄雪纂朝
夕不倦其于学也本诸事物之微而达诸天地之奥即诸
彝伦日用之常而推致乎典礼会通之大知之明而信
之笃行之力而守之固意有所适往往著为声诗而冲
淡幽远有陶谢之风其所至可想见矣会朝廷起复之
命下遂领怀远文学掾之职怀远中都畿甸昔者禹会
诸侯之地先生讲道之暇而对荆涂二山兴怀鹤顶之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1234-0058c.png
阳以予义同出处求文以记予惟天下之有道德文章
者其始也必求幽深悬绝之境而有事焉以为尘俗既
屏则志向专一故能以翰墨为町畦简册为墙壁孜孜
矻矻惟恐不及一旦为时而出立言励行为世师表后
进之士过其地者有不睹桑梓而敬恭者乎昔者儒先
君子讲学若抚之象山闽之考亭衡州之石鼓南康之
白鹿皆列于学宫俎豆尸祝之而姑孰之天平亦以处
游士而设今先生出而以道淑人名将大显后有良有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1234-0058d.png
司者援天平故事即鹤顶山建为精舍用诗书礼乐以
化诱其人使先生之声誉风范永垂不朽岂非扶世教
之大者乎传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予先生盖有望焉
敢书以告来者
  铁砚斋记
燕山陈生昊文年二十馀气质清修而勇于为学以予
典教临淮县庠来受朱子诗经传私拟科举业数十百
题予爱其理明词顺以为一第不足多也生尝得铁砚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1234-0059a.png
一事遂以号其斋居而中书舍人胡公廷铉大篆揭之
楣间会予考满入觐生请文以记尝阅五代史载晋宰
相桑维翰累举进士不第铸铁砚誓以砚弊乃改业后
卒以科第显然则有志于科名者莫维翰若也生其志
维翰之志者欤夫砚为文房四友之一与笔墨出处任
用相类而寿夭不同昔人谓笔以日计墨以月计而砚
独以世计者以其为石而坚也况以铁为之其坚尤甚
于石者欤使累世研磨用笔墨以万计不足以少挫彼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1234-0059b.png
以三馀之学一二十年之功有托于兹其不克底于成
者鲜矣以是孜孜焉矻矻焉是旧日之维翰即今日之
昊文也斯不可尚矣哉予向居四明山中读乡先生郑
魏王安晚与刘公后村林公竹溪著为四制砚以石虚
中目之刘公则曰一泓之水不足多万斛之源所从出
其托兴取义深矣生之于砚不资乎端溪之美产而独
与昆吾之钢赤堇之英发挥朝夕则其笃实内充而辉
光外发者可见矣仰惟圣天子以明经取士登其选者台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1234-0059c.png
阁方伯之任于是乎取之今宾兴在迩县大夫以生之
名上之郡府贡列矣予虽老不文尚能取铁砚铭之是
为记生字仁伯本高句丽人在至正间其父宦游系籍
燕都复徙而南定居临淮云
  友兰斋记
古之君子必资友以成德故近而取之一乡远而取之
一国天下又上而取之古人诵其诗读其书以论其世
也夫使得诸古人固不异于今人得诸一乡又何异于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1234-0059d.png
一国与天下哉乃若取友而托诸物焉其亦君子用以
比德者乎湘为长沙府属县去县百馀里地名春溪隐
士曾子敬父居之修德行谊乡党敬焉构屋数楹猗兰
绕砌用磁盆科植登置几格笑而指之曰吾与之相忘
朝夕者其在兹乎因以友兰自号而名其斋居以其先
君子常作县五河与予有斯文之雅求文以记兰见于
本草而杂出于经传虽其一草之微在岩谷间不与凡
葩杂卉争妍并耀则其物性之得天者然也士君子取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1234-0060a.png
其芳洁则必茹华保真而莸秽不得入焉取其静幽则
必违声远利而尘坌不得入焉其非比德乎夫托物比
兴者性情之正也昔屈子尝曰滋兰九畹而又曰纫兰
为佩盖以譬夫逸民君子有仁义道德者尔然而荃蕙
既化菉葹盈室至以兰为不可恃盖伤时俗之变而志
有不得伸者如此其忠君爱国之心何惓惓哉予敬家
湘乡正屈潭祠祝之地遗风馀烈固有所兴起矣想夫
天日卓午芳香袭人援琴雅奏作猗兰之操神融意释与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1234-0060b.png
兰写真矣虽然至人遗物乃与道俱今圣运文明贤才汇
征子敬抱道而出天下之士若皋夔稷契者与之为友
以尧舜其君民不愈于友兰矣乎于是乎记之
  澹庵记
予年几冠与宗文永嘉郑君伯厚隶业四明郡学伯厚勤
苦惕厉齑盐朝夕受书经习举子业期以功名自见后
数年学成讲授弟子隐居养亲泊如也际圣运肇兴以
尝试浙省徵至吏部校艺中选授合州定远县主簿以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1234-0060c.png
称职闻调安西巩昌府成县主簿逾二年以春首入觐
既还知予典教临淮走访风雪中予以久别割腥置酒
相劳苦伯厚歉然若不敢当者予语之曰是岂不足饮
食也耶伯厚曰吾志于澹久矣昔诸葛武侯云非澹泊
无以明志味其言而有得焉及官于蜀拜武侯象精神
志意有若默契因以澹庵自号凡饥渴寒暑之际以澹
自持而弗得过焉今子所以馆谷我者厚矣无以发明
之可乎予遂与之言曰澹者至味之存而至理之存也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1234-0060d.png
太羹玄酒足以致其诚箪食瓢饮不能改其乐则澹者
其人所难哉士君子从容于义理之天周旋于信厚之
地凡声色臭味所以瞽目聋耳伐性丧心者其可有一
于其间也耶伯厚从事于澹是以自始至今疏粝自给
仕宦所至冰雪其操视夫甘脆肥脓轻纤华丽举不能
为之动斯所谓安于理之正者矣以是恪守不变所以
致寿考而绥福佑者不在兹乎在宋南渡时胡忠简公
亦号澹庵其上封事力诋秦桧南荒万里贬窜相继而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1234-0061a.png
赋诗自适曾不以利害死生为意非真味于澹者不能
也伯厚筮仕入朝与国家事风节行谊固当以忠简公
自期矣无食焉怠事而曰吾澹于宦情也伯厚谢曰吾
子有以教我矣遂书以记庵之屋壁
  瞻云轩记
云之为物变化无常囿乎天地而天地不能囿也藏乎
山壑而山壑不能藏也浩浩然莫知其所止飘飘然莫
知其所始也然而孝子之用心乃指云之所在为亲之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1234-0061b.png
所在有登太山而望河阳者其亦魏风陟岵之用心乎
予典教临淮遇庐陵邓君存仁之子九渊氏为言吾家
自先曾大父潼川提刑府君以科第进身传及四世宦
学不绝忝以家教年逾弱冠与群士旅朝阙下授池州
贵溪县丞以二亲在堂累使迎养而吾父报以有祖母
不得舍母而就子也九渊实遑遑焉于是即官舍扁其
轩曰瞻云居三载调毗陵义兴县丞复使奉迎弗至且
示书曰汝祖母年踰八帙设使吾去左右一旦不测谁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1234-0061c.png
任其咎耶况田园邱垄一家之重汝弟尚幼孰主持之
哉慈孝之义吾思有以处之矣汝能尽忠于国不足以
荣亲耶既三载入觐复职又二年得归省膝下二亲为
之色喜未几授巩昌府成县典史县即古西康州遥望
庐陵数千馀里而朝夕定省不能释然于怀也先生其
有以慰我哉予语之曰善矣哉古孝子之存心也夫先
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事亲如天地岂
不重乎然以仕宦所羁违远颜色山川阻深迎养弗致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1234-0061d.png
矫首长望见云而不见亲则托物以寓其思者固其情
之所不能已也且人非父母不生九渊之念其父母犹
父存仁之念其祖母也祖母之爱存仁犹存仁之爱九
渊也存仁以母之故而不忍远适九渊以二亲之故而不
忍忘家一亲亲之恩也孰得而议之哉登斯轩也望斯
云也盖不特其子思夫亲亲亦念其子矣彼其至行精纯
本乎天禀十年之间展转南北白云亲舍之思在贵池
无异于义兴也在西康亦无异于贵池也云乎云乎其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1234-0062a.png
知九渊之心者乎昔有仕至宰辅而回拜亲在朝誇为
盛事今圣教大明惟贤是用异日九渊登诸廊庙之上
三釜九鼎以为亲寿不亦遂其心矣乎于是乎志之
  恒农轩记
明郡属邑定海灵绪乡之西曰任溪以邑大姓任氏得
名其外大海际天波涛万里蜃楼蛟室变幻莫测内则
重峦叠嶂高险深阻飞瀑如练下注溪壑蜿蜒曲折若
锵金奏玉听之不倦良田广亩犬牙交错五榖之入穰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1234-0062b.png
穰满家无有饥岁任氏之先以力农致富饶而读书循
理一门少长隐然有三代遗风曰存敬氏者敦厚悫实
士也自幼有志于学邻邑旁近有曰杜洲书院者延乡
先生孙公正甫训导弟子员存敬从之游受朱子诗经
传学成而归辄自叹曰农之子恒为农其秀民之为士者
亦赖之吾庶几农民之秀者乎且耕田读书以天下事
置之念虑在古人可数也眇予小子独不能挂一编牛
角与古人寤对于千载之上耶于是扁所居曰恒农以
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1234-0062c.png
为学之成犹耕之穫云际今圣运以博学荐入京师试
艺中选倅高邮州事适予典教临淮以同乡庠序之好
求文以记夫士出于农而工商不与焉故甫田之诗曰
烝我髦士盖生于田野安于畎亩不以异物而迁父兄
之教不肃而成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其俊秀之才足以
为士是故农为国家所赖而农之为士者尤有赖焉自
汉以来若倪宽高凤之流其非出于农者乎彼其锄耰
耒耜朝夕相寻自以为终其身矣一旦位跻通显旌麾
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1234-0062d.png
道前驺从拥后天下之人固钦慕而健羡之矣存敬奋
身畎亩冠裳佩绶任州佐之寄匪惟斯民赖之国家亦
赖之矣然而存敬终不忘乎农者所以重本也且玉堂
金马富而且贵不如凉竹簟之清曝茅檐之暖足以为
便且适也高车驷马禄食万钟不如秋风䆉稏土盆瓦
缶醉饱歌呼之为安且乐也于是而扁焉观焉其亦见
夫志之所存矣昔宋庐陵曾公安正著禾谱凡四十五
品内翰苏公以其不谱农器为缺作秧马歌以遗之予
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1234-0063a.png
以笔代耕者也于东作之劳夙有意焉俟存敬致政还
里相与力田山海烟雨晦冥间其亦足矣若乃击土鼓歌
豳雅笔之于书曰大有年则有春秋之法在
  心远楼记
吴郡郁明本氏寓居临淮城构楼居号曰心远其同郡
陈仲良谓予曰吾与明本居斯地久矣爱其习俗之
美不能去也斯楼在阛阓中俯而视之邑屋万家鳞次
栉比长街广巷纵横贯综车填马集衣冠礼乐所以悦
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1234-0063b.png
心眩目者相错也远而望之淮山濠水冈连岸接帝乡
汤沐宫阙园林之壮祥光佳气葱葱郁郁仰瞻尺五蔼
然化育之洽焉明本以居以栖扁焉观焉其脱凡近而
游高明者乎先生幸为一言焉予诘之曰明本之于斯
楼也不出衽席不越户限以为心远欲置其心于何所
也耶请有以语之心者神明不测者也其体至备其用
至周即乎一事一物之微而通乎万理之会形乎一瞬
一息之间而极乎八表之外不局局乎卑且近也不遑
卷十二 第 23a 页 WYG1234-0063c.png
遑乎浅且陋也理之存焉身之泰焉笔舌云乎哉我思
古人若柴桑处士者正惟有得于此故其诗曰结庐在
人境心远地自偏是岂为外物所移者耶想其采菊东
篱而悠然南山悦飞鸟之还以为真意而欲辨忘言则
夫万化之妙已默契于其中矣此心之气象他人不能
识而柴桑独识之夫君子之学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
则居之安资之深取之左右逢其原矣而况于一心之
微如太空明镜洞然内照者乎明本反身而诚焉悟焉
卷十二 第 23b 页 WYG1234-0063d.png
斯可矣予不能不为一言也勉之哉是为记
  云松巢记
云松巢者赣郡过君复亨休息之地也赣城南五十里
有山曰空同回薄贡江与郁孤台相望其西南诸峰挺
拔直上势如削笔上有飞泉三道下有龙湫累朝封诰
存焉欲观者以诚扣之则浮水面已而沉焉此其异也
山之东南五十里乡曰四会里曰安乐后有一山曰小
庐山层峦怪石高下隐伏与空同山相接环以清溪九
卷十二 第 24a 页 WYG1234-0064a.png
曲深僻静幽实为郡形胜之会复亨世家文献曾大父
概轩先生有田有庐耕稼其中世运代更庐以兵燬而
田亦芜废不治载传及其先君子思义重为垦辟而未
见及竟复亨慨然曰菑播之责其不在我乎于是而对
小庐山构屋九楹如先世之旧杂植松竹花柳内庋书
史往来游憩秋风䆉稏斗酒自劳不知其为人间世也
遂号为云松巢云以予同客临淮有斯文之雅求为之
记昔李太白望匡庐五老峰欲巢云松盖将与古仙真
卷十二 第 24b 页 WYG1234-0064b.png
人颉颃翱翔于天地也复亨诗似太白而其卓荦不羁
亦彷佛焉使白复生殆以昆季处之矣乃独寓形一室
超忽动荡于万化之表精神之契其不如见谪仙哉虽
然白宗室贵胄也天宝召对金銮供奉翰林恩隆宠洽
至于夜郎之谪则其命之不幸也复亨生当盛朝数觐
阙下对敡显命缙绅君子以远大期之而复亨顾歉然
不自安以为思患豫防之计乃明哲保身之基则夫绸
缪拮据固有所不容已者且地以人而灵向者庐山以
卷十二 第 25a 页 WYG1234-0064c.png
太白遂为天下所景仰今小庐山安知不以复亨得名
哉且子独不观诸鹤乎悄焉林丛一枝如寄及夫抟风
霄汉不知其几千里也然则复亨岂巢居者哉予也有
巢氏之民朴拙之甚于复亨高风远致何能形容之姑
记其大略云尔
  居敬斋记
君子之于敬也犹居之有屋室焉屋室知所以居之以
体所便心所安也而不知敬为身心之主宰居之尤重
卷十二 第 25b 页 WYG1234-0064d.png
于屋室者乎予典教临淮十年每告学者以持敬之法
退而独处暗室屋漏之地不敢怠慢焉亵玩焉庶几以
为存养省察焉一日弟子员吴生原达请名其斋居予
命之曰居敬会中书舍人胡公廷瑗以使命来用李斯
篆法揭之梁间生复请予一言遂告之曰生欲辟理圣
门之阃域者乎使不居之以敬吾恐不得其门而入矣
生其慎所居者哉粤自唐虞至于成周君臣交相训诫
不曰钦若则曰钦哉不曰敬之敬之则曰不聪敬止至
卷十二 第 26a 页 WYG1234-0065a.png
于圣门教人居处执事之常见宾承祭之重及夫修已安
人而天下平者莫非敬也数千百载之下继孔门之传
者其论敬曰主一无适曰整齐严肃曰常惺惺法曰其
心收敛不容一物至于朱子著为敬斋箴则兼动静表
里言之其于体段形状具矣生其有事焉弗忘焉洞洞
属属如捧盈焉如恐失焉固将悟其理之所以然者矣
虽然敬所以行礼礼者敬之实也一毫之非礼非敬也
一事之非礼亦非敬也生之于敬也其审于礼矣天理
卷十二 第 26b 页 WYG1234-0065b.png
人事有节有文有仪有则敬以求之斯可矣岂曰词章
记诵钓声名取利禄而已哉生再拜谢曰先生之言是
也佩服终身可矣因书以为记
 
 
 
 
 荥阳外史集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