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0097-060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注疏删翼卷十八
           明王志长 撰
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注平成
也正也
 疏九法以施于诸侯为主故云邦国也
制畿封国以正邦国注封谓立封于疆为界
设仪辨位以等邦国注仪谓诸侯及诸臣之仪辨别也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0097-0601d.png
别尊卑之位
 疏按大行人云以九仪辨诸侯之位等诸臣之爵郑
 云九仪谓命者五公侯伯子男也爵者四孤卿大夫
 士也故知九仪中唯有诸侯诸臣无天子之臣大宗
 伯九仪之命中有六命八命并九命作伯兼有王臣
 则与此异也○康侯胡氏曰王制诸侯之爵次其后
 先固有序矣在周官大司马设仪辨位以等邦国犹
 天建地设不可乱也及春秋时礼制既亡霸者以意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0097-0602a.png
 之向背为升降诸国以势之强弱相上下蔡尝先卫
 忽以后至而叙于陈之下以至之先后易其序是以
 利率人而不要诸礼也岂所以定民志乎夫乱之所
 由生则仪位以为阶此春秋防微杜渐尤严于名分
 也
进贤兴功以作邦国注兴犹举也作起也起其劝善乐
业之心使不惰废
 王氏曰进贤兴功若王制所谓有功德于民者加地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0097-0602b.png
 进律贤者进则人莫不懋于德功者兴而无所抑则
 人莫不懋于功而人才由此作新矣所谓作者与诗
 所谓遐不作人书所谓作新民者同也
建牧立监以维邦国注牧州牧也监监一国谓君也维
犹连结也
制军诘禁以纠邦国注诘犹穷治也纠犹正也
 疏制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施贡分职以任邦国注职谓职税也任犹事也事以其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0097-0602c.png
力之所堪
 疏大国贡半次国三之一小国四之一皆由天子施
 之此太宰九贡并小行人春令入贡皆是岁之常贡
 与大行人因朝而贡者异分职即太宰九职彼据畿
 内此据诸侯诸侯邦国亦由天子分之○王氏曰施
 贡则各以其所有分职则各以其所能施贡所以任
 其财分职所以任其力
简稽乡民以用邦国注简谓比数之稽犹计也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0097-0602d.png
 王氏曰大国三乡次国二乡小国一乡简谓选其彊
 弱稽谓考其众寡然后众可用也
均守平则以安邦国注诸侯有土地者均之尊者守大
卑者守小则法也
 王氏曰要害之地量其远近均而守之与夫器械财
 用人民守之之法务得其平所以使邦国安宁而无
 外患之侵此掌固司险之事也
比小事大以和邦国注比犹亲使大国亲小国小国事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0097-0603a.png
大国相合和也易比象曰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兼山郭氏曰民之有君诸侯之有王非先王创始而
 有之皆出于自然之势也盖上下之分未立疆弱之
 势不齐于是大得以陵小众得以㬥寡日趋于乱亡
 而生生之理熄矣必有德者出焉则上下之分辨众
 寡之情一于是小事大大比小而民志卒归乎大定
 是先王封建之本也
以九伐之法正邦国注诸侯有违王命则出兵以征伐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0097-0603b.png
之所以正之也诸侯之于国如树木之有根本是以言
伐云
 愚按正诸侯之罪谓之伐圣王之重其事也王国者
 树之本也诸侯其枝也语云去其枝者伤其心故圣
 人慎之苟罪不可赦然后声以致讨是谓去恶木以
 扶嘉种也又安得有殃民之讥乎
冯弱犯寡则眚之注冯犹乘陵也言不字小而侵侮之
眚犹人眚瘦也王霸记曰四面削其地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0097-0603c.png
 介甫王氏曰眚若人之瘦眚使其彊更弱其众更寡
 所以正其冯弱犯寡之罪也
贼贤害民则伐之注春秋传曰粗者曰侵精者曰伐又曰
有钟鼓曰伐则伐者兵入其境鸣钟鼓以往所以声其

㬥内陵外则坛之注内谓其国外谓诸侯坛读如同墠
之墠王霸记曰置之空墠之地郑司农云坛读从惮之
以威之惮玄谓置之空墠以出其君更立其次贤者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0097-0603d.png
 王氏曰坛之者会诸侯为坛命以伐焉
野荒民散则削之注田不治民不附削其地明其不能有
 谯郡张氏曰先王深知礼义之本原起于稼穑之际
 故其于农事常首先天下之政诸侯助成王祭臣工
 之诗因其归而戒之以农事者由此故也先王巡四
 岳较诸侯之善恶其庆始于土地辟田野治其罚始
 于土地荒芜田野不治夫惟戒诸侯之事莫急于新
 畬之勤制诸侯之赏罚莫先于土地田野之政则先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0097-0604a.png
 王之意可知矣
负固不服则侵之注负犹恃也固险可依以固者也不
服不事大也侵之者兵加其竟而已用兵浅者诗曰密
人不恭敢距大邦
 疏用兵浅者对伐是用兵深者以其罪轻直侵之而
 已○王氏曰无钟鼓曰侵掩其不备既服即止
贼杀其亲则正之注正之者执而治其罪春秋僖二十
八年冬晋人执卫侯归之于京师坐杀其弟叔武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0097-0604b.png
 临川王氏曰正者正以服属之法
放弑其君则残之注放逐也残杀也
 疏放若季氏逐昭公弑若庆父弑二君及崔杼弑君
 之类○刘氏曰残者歼厥党类使残破○王氏曰残
 若秋官掌戮辜之焚之罪不容于死也
犯令陵政则杜之注令犹命也王霸记曰犯令者违命
也陵政者轻政法不循也杜之者使不得与邻国交通
 明斋王氏曰杜之先治其与国使不得交通然后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0097-0604c.png
 从而讨之若齐桓伐楚而先江黄也
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注王霸记曰悖人伦外内无以
异于禽兽不可亲百姓则诛灭去之也曲礼曰夫惟禽
兽无礼故父子聚麀
 疏外乱谓若齐襄公淫于鲁桓夫人文姜内乱若
 卫宣公上烝父妾下纳子妻之等○王氏曰先王之
 时其所封建以为诸侯者莫非贤也邦国之君又安
 有罪恶如九伐之法所正者乎盖先王制治于未乱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0097-0604d.png
 保邦于未危思虑而豫防之故制为九伐之法虽具
 岂尝试之哉设之使知惧而已非聪明睿知神武而
 不杀者孰能与于此○袁宏曰古者帝王必建万国
 而植亲贤置百官而班群才所以不私诸己共飨天
 下分其力任以济民事周礼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之
 田方五百里侯伯子男之田降杀之谓之五等虽富
 有天下综理不过一畿临飨一国政刑不出封域故
 政事简而才有馀所任轻而事不滞诸侯朝聘所以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0097-0605a.png
 述职纳赋尽其礼敬也天子巡守所以观察风教知
 其善恶也功德著于民加地进律其有不善者则明
 九伐之制是以世禄承袭之徒保其富厚而无苟且
 之虑修职述守之畴务善其礼不为进取之计故信
 义著而道化成名器固而风俗淳推之百世可久之
 道也自周室微弱政教陵迟威文翼戴二国是赖是
 虽楚恃江汉秦据崤函然畏迫宗周忌惮齐晋历观
 八百岂非列国扶持根深难拔已然之效哉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0097-0605b.png
正月之吉始和布政于邦国都鄙乃县政象之法于象
魏使万民观政象挟日而敛之乃以九畿之籍施邦国
之政职方千里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
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
五百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畿又其外方五
百里曰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
里曰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畿注畿犹限也自王
城以外五千里为界有分限者九籍其礼差之书也政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0097-0605c.png
职所共王政之职谓赋税也郑司农云春秋传曰天子
一畿列国一同诗殷颂曰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疏方千里曰国畿据王畿内千里而言非九畿之
 畿○又云诸侯赋贡多少有常大国贡半次国三之
 一小国四之一是其礼差也侯者候也为天子伺候
 非常也甸者为天子治田以出赋贡男者任也任王
 者之职事采者采取方物以共天子卫者为天子卫
 守蛮者縻也以近夷狄縻系之以政教自此已上六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0097-0605d.png
 服谓中国之九州夷镇蕃三服总号蕃服故大行人
 云九州之外谓之蕃国世一见指此三服也○王氏
 曰九畿谓之九服畿言其有界画服言其服王事也
 ○王氏曰自侯畿至卫畿谓之中国所谓疆以周索
 也自蛮畿至蕃畿谓之四夷所谓疆以戎索也 薛
 氏曰王制曰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孟子曰海
 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此以开方法论建
 国多寡之数也郑氏谓周公斥大九州之界王畿与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0097-0606a.png
 九服共为万里自要以内方七千里此读周官之误
 也盖禹贡言面周官言方耳按司马职方之文皆曰
 其外方五百里既曰方五百里则四面各二百五十
 里九畿之相去二畿而当五百里非一面五百里也
 镇畿之内方五千里而已此正与禹贡五服广狭之
 数略相当其侯服甸服则禹贡之侯服也其男服采
 服则禹贡之绥服也其卫服蛮服则禹贡之要服也
 其夷服镇服则禹贡之荒服也其蕃服则荒服之外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0097-0606b.png
 矣四面比旧各广二百五十里耳在禹贡则绥服之
 内方三千里九州之大界也兼要荒二服而言之则
 方五百里耳唐虞旧域无方七千里明矣在周官则
 采服之内方三千里九州之大界也兼卫蛮夷镇蕃
 五服而言之则方五千二百五十里耳在周公时亦
 无方七千里之地明矣由是言之则王制九州大界
 方三千里兼二帝三王而言之也其国之大小服之
 多寡则随世而迁不必同也周官与禹贡五服之外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0097-0606c.png
 必广斥其地为蕃畿者盖有周盛时人物庶蕃其制
 不得不然也圣人于地域岂好异哉因其时而已
凡令赋以地与民制之上地食者参之二其民可用者
家三人中地食者半其民可用者二家五人下地食者
参之一其民可用者家二人注赋给军用者也令邦国
之赋亦以地之美恶民之众寡为制如六遂矣郑司农
云上地谓肥美田也食者参之二假令一家有三顷岁
种二顷休其一顷下地食者参之一田薄恶者所休多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0097-0606d.png
 疏按小司徒注云有夫有妇然后为家自二人以
 至于十人为九等七六五为其中则地有上中下各
 分为三等九等则十口食上上九口食上中八口食
 上下七人食中上六人食中中五人食中下四人食
 下上三人食下中二人食下下又按遂人上地夫一
 廛田百亩菜五十亩中地家二百亩下地家三百亩
 与此上地食者参之二合故郑云邦国如六遂矣○
 刘氏曰大司徒均土地稽人民周知其可任之数盖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0097-0607a.png
 与此同而曰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以其馀为羡唯
 田与追胥竭作则司马令赋以地与民制之者竭作
 其羡于四时之田也或家三人或家二人或二家五
 人皆所以教之战也伍两卒旅军师为正兵者乡遂
 十有五万人而羡卒在外郊野都鄙之兵又在其外
 莫不军制其师师制其旅旅制其卒卒制其两两制
 其伍而大司马则总其军律而以为用也既习之以
 田猎又试之以追胥驰骤之而队伍罔差发纵之而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0097-0607b.png
 进退用命为其可以起六军而行九伐也则家选一
 人而精彊可获矣军无阙数战无败事由教之者众
 而用之者广焉圣人之虑精密如此此司马所以肃
 诸侯而正邦国也乃因四时之田以教民战焉
中春教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平列陈如战之陈注以旗
者立旗期民于其下也
 王氏曰旗所以属众众视而从之故致民必以旗
兵者守国之备孔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兵者凶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0097-0607c.png
事不可空设因蒐狩而习之凡师出曰治兵入曰振旅
皆习战也四时各教民以其一焉春习振旅兵入收众
专于农平犹正也
 疏尔雅云出为治兵尚威武也入为振旅反尊卑
 也反尊卑者出则壮者在前老弱在后入则壮者在
 后老弱在前○王氏曰春阳用事非兵之时故教振
 旅所谓入曰振旅是也
辨鼓铎镯铙之用王执路鼓诸侯执鼖鼓军将执晋鼓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0097-0607d.png
师帅执提旅帅执鼙卒长执铙两司马执铎公司马执
镯注鼓人职曰以路鼓鼓鬼享以鼖鼓鼓军事以晋鼓
鼓金奏以金铙止鼓以金铎通鼓以金镯节鼓郑司农
云提谓马上鼓有曲木提持鼓立马髦上者故谓之提
杜子春云公司马谓五人为伍伍之司马也玄谓王不
执鼖鼓尚之于诸侯也伍长谓之公司马者虽卑同其

 杂说鼓之为物以和军旅以节音乐以正田役以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0097-0608a.png
 作士气者也车骤徒趋鼓与之进车发徒刺鼓与之
 成车坐徒作鼓与之行止易车险徒先王所恃以郤
 敌者也然而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在鼓而已○
 龟山杨氏曰自黄帝立丘乘之法以制军政历世因
 之未之有改至周尤详居则为比闾族党州乡出则
 为伍两卒旅军师天子无事岁三田以祭祀宾客充
 君之庖而已其事宜若缓而不切而王执路鼓亲临
 教战泣其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不用命者则戮随之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0097-0608b.png
 其教习之严若此故六乡之兵出则无不胜也以威
 令素行也○黄氏曰进则患怯退则患纷故军将执
 晋鼓以作其进卒长执铙以肃其退○王氏曰谓之
 公司马以别于私人私人若都家司马○愚按诸侯
 入朝佐王田猎不敢以枹鼓之事上烦天王故代王
 执鼖鼓以鼓军事田以祭祀为先王执路鼓者方田
 而如对先王先公焉
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遂以蒐田有司表貉誓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0097-0608c.png
民鼓遂围禁火弊献禽以祭社注春田曰蒐
 疏蒐搜也春时鸟兽字乳搜取不孕者用之也
有司大司徒也掌大田役治徒庶之政令
 王氏曰有司甸祝也甸祝掌四时之田表貉之祝
 号
表貉立表而貉祭也
 某氏曰祭始为兵者蚩尤也或曰黄帝也
誓民誓以犯田法之罚也誓曰无干车无自后射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0097-0608d.png
 疏此据汉田律而言无干车谓无干犯他车无自后
 射象战阵不逐奔走○薛氏曰表貉而后誓所以肃
 民
禁者虞衡守禽之厉禁也既誓令鼓而围之遂蒐田
 疏按山虞云使地之民守其厉禁不得非时入也
火弊火止也春田主用火因焚菜除陈草皆杀而火止
献犹致也属也田止虞人植旌众皆献其所获禽焉诗
云言私其豵献豜于公春田主祭社者土方施生也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0097-0609a.png
 康侯胡氏曰戎祀国之大事也蒐狩所以讲大事也
 用民以训军旅所以示之以武而威天下取物以祭
 宗庙所以示之以孝而顺天下故春教振旅以蒐夏教
 茇舍以苗秋教治兵以狝冬教大阅以狩然不时则
 害农不地则害物田狩之地如郑有原圃秦有具圃皆
 常所也违其常所犯害民物而百姓患之则将闻车
 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戚首蹙额而相告可不谨乎
中夏教茇舍如振旅之陈群吏撰车徒读书契辨号名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0097-0609b.png
之用帅以门名县鄙各以其名家以号名乡以州名野
以邑名百官各象其事以辨军之夜事其他皆如振旅
注茇舍草止之也军有草止之法
 王氏曰诗云召伯所茇盖召伯为草舍听讼于甘棠
 之下教茇舍教以草舍之法也○按茇舍谓草宿也
 营垒于野所戒在夜
撰读曰算算车徒谓数择之也读书契以簿书挍录军
实之凡要
卷十八 第 17a 页 WYG0097-0609c.png
 王氏曰撰车徒所以具之读书契所以声之皆比
 军事也古者昼战则目相视故为之旗旌夜战则声
 相闻故为之号名茇舍欲其名声相闻足以相别而
 已辨号名因其宜也
号名者徽识所以相别也乡遂之属谓之名家之属
谓之号百官之属谓之事在国以表朝位在军又象其
制而为之被之以备死事帅谓军将及师帅旅帅至伍
长也以门名者所被徽识如其在门所树者也古者军
卷十八 第 17b 页 WYG0097-0609d.png
将盖为营治于国门鲁有东门襄仲宋有桐门右师皆
上卿为军将者也县鄙谓县正鄙师至邻长也家谓食
采地者之臣也乡以州名亦谓州长至比长也野谓公
邑大夫百官以其职从王者也此六者皆书云某某之
名某某之号某某之事而已夜事戒夜守之事草止者
慎于夜于是主别其部职
遂以苗田如蒐之法车弊献禽以亨礿注夏田为苗择
取不孕任者若治苗去不秀实者
卷十八 第 18a 页 WYG0097-0610a.png
 赵氏春秋曰夏田为苗除害故以苗为名也
车弊驱兽之车止也夏田主用车示所取物希
 疏春秋左氏传曰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是车行
 迟取物少
皆杀而车止王制曰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
绥大夫杀则止佐车佐车止则百姓田猎礿宗庙之夏
祭也冬夏田主于祭宗庙者阴阳始起象神之在内
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陈
卷十八 第 18b 页 WYG0097-0610b.png
 疏凡兵出曰治兵入曰振旅春以入兵为名尚农事
 秋以出兵为名秋严尚威故也
辨旗物之用王载大常诸侯载旂军吏载旗师都载旃
乡遂载物郊野载旐百官载旟各书其事与其号焉其
他皆如振旅注军吏诸军帅也
 疏从军将下至伍长皆是军吏
师都遂大夫也乡遂乡大夫也郊谓乡遂之州长县正
以下也野谓公邑大夫百官卿大夫也
卷十八 第 19a 页 WYG0097-0610c.png
 陈氏曰师都解见司常○王氏曰乡遂乡遂之大夫
 也郊野则公邑之吏也○某氏曰载犹建也
凡旌旗有军旅者画异物无者帛而已书当为画
 疏各书其事与其号者即是仲夏百官各象其事及
 号名之等秋虽不具辨号名亦略举之见四时皆有
 此物也○陈氏曰九旗之物皆画号名事之象耳兵
 法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是昼之相示者以象夜
 之相闻者以声故旗物有龙虎鸟龟之文所以待昼
卷十八 第 19b 页 WYG0097-0610d.png
 事有号名事所以待夜事也○明斋王氏曰按司
 常王建大常诸侯建旗正与此同此外所载皆异大
 司常于国之大阅赞司马颁旗物则凡祭祀宾客会
 同军旅并当以之为准唯安营出战则旗法与此不
 同详见八阵法若其初至不当又有所更置盖旌旗
 以一人之耳目岂得数易以乱之此盖误文也○仲
 舆郝氏曰军吏天子六军之吏即大司马师都即公
 孤为乡老者乡遂谓乡遂大夫士郊野郊外六遂县
卷十八 第 20a 页 WYG0097-0611a.png
 鄙之众百官王近臣分帅护卫者以上诸臣皆有将
 领之事郑云或将或不将非也○按郑氏司常注师
 都六乡六遂大夫也此以师都为遂大夫乡遂为乡
 大夫似不伦
遂以狝田如蒐田之法罗弊致禽以祀祊注秋田为狝
狝杀也罗弊罔止也秋田主用罔
 王氏曰王制曰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则秋用罗宜
 矣
卷十八 第 20b 页 WYG0097-0611b.png
祊当为方秋田主祭四方报成万物诗曰以社以方
中冬教大阅注春辨鼓铎夏辨号名秋辨旗物至冬大
阅简军实
 康侯胡氏曰教大阅特详于三时为农隙也○杂说
 四时之田春辨鼓铎镯铙夏辨号名秋辨旗物冬
 皆辨之三时各辨其一何以令军乎盖互言之耳其
 实皆辨也辨鼓铎有王诸侯军将师帅旅帅之别辨
 号名有县鄙家乡官野之异辨旗物有诸侯军吏师
卷十八 第 21a 页 WYG0097-0611c.png
 都乡遂郊野之异则畿内皆递教矣四表之表相去
 二百五十步虽容六军且不足况畿内乎不然大都
 之地去王城五百里一岁四时就国教阅不几扰民
 乎○王先生曰四时之田辨鼓铎者未始无旗物所
 谓以旗致民是已辨旗物未始无号名所谓各象其
 事与其号是已要之三时之田各以所辨书为主耳
 ○周礼田法大扺详于冬狩以文义考之亦四时所
 并用也请以蒐田明之其曰执鼓执金而继之以教
卷十八 第 21b 页 WYG0097-0611d.png
 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者即冬狩所谓中军以鼙
 令鼓以下为一节又三鼓以下为一节坐作如初乃
 鼓以下为一节是已其曰有司表貉者即冬狩所谓
 虞人菜所田之野为表百步则一为三表又五十步
 为一表又曰有司表貉于阵前是已其曰鼓遂围禁
 者即冬狩所谓中军以鼙令鼓鼓人三鼓车徒皆作
 继之以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是已苗田
 狝田一如蒐田但大阅之车徒为甚备
卷十八 第 22a 页 WYG0097-0612a.png
前期群吏戒众庶脩战法注群吏乡师以下
 疏乡师四时之田前期出田法于州里简其鼓铎
 旗物兵器修其卒伍以下则若州长作民而师田行
 役之事则帅而致之掌其戒令与其赏罚党正凡国
 作民而师田行役则以其法治其政事族师若作民
 而师田行役则合其卒伍简其兵器以鼓铎旗物帅
 而至
虞人莱所田之野为表百步则一为三表又五十步为一
卷十八 第 22b 页 WYG0097-0612b.png
表田之日司马建旗于后表之中群吏以旗物鼓铎镯
铙各帅其民而致质明弊旗诛后至者乃陈车徒如战
之陈皆坐注郑司农云虞人莱所田之野芟除其草莱
令车得驱驰诗曰田卒污莱玄谓莱芟除可陈之处
 疏王制云昆虫未蛰不以火田则仲冬之时放火
 田猎何须芟除草莱是以车攻诗毛传云大芟草以
 为防然后焚而射焉是田处不得芟草莱故后郑易
 之以为芟除可陈之处○陈氏曰所谓艾兰为防
卷十八 第 23a 页 WYG0097-0612c.png
后表之中五十步表之中央表所以识正行列也四表
积二百五十步左右之广当容三军致致之司马质正
也弊仆也皆坐当听誓
 疏郑据天子六军整数而言其实兼羡卒之等故
 小司徒职云凡起徒役无过家一人唯田与追胥竭
 作○薛氏图曰立此四表每至表则间一而坐坐而
 更起以正行列也田之日司马建旗于后表之中则
 从南头立表以北头为后表后表中乃五十步表之
卷十八 第 23b 页 WYG0097-0612d.png
 中从南表至北表也建旗所以待民之至故车徒皆
 行及表乃止此表自后表前至第二表也车骤徒趋
 及表乃止此表自第二表至第三表也车驰徙步及
 表乃止此表自第三至前表也乃鼓退及表乃止此
 自南总至北三表也○临川王氏曰群吏以鼓铎旗
 物各帅其民而致则皆致之大司马焉师欲听于一
 也○王氏曰前期既戒众庶矣又后至焉非不教而
 诛者也故后至者必诛军法后期者斩此言诛者则
卷十八 第 24a 页 WYG0097-0613a.png
 方致民也故诛之而已以下文言不用命者斩则知
 此言诛未遽以死处之也
群吏听誓于陈前斩牲以左右徇陈曰不用命者斩之
注群吏诸军帅也陈前南面乡表也月令季秋天子教
于田猎以习五戎司徒搢扑北面以誓之
 疏使司徒誓者此军吏及士本是六乡之民今虽属
 司马犹是已之民众故使司徒誓之也○王氏曰前
 期戒众庶然后后至者可诛既陈而誓然后不用命
卷十八 第 24b 页 WYG0097-0613b.png
 者可斩
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司马振铎群吏作旗车徒
皆作鼓行鸣镯车徒皆行及表乃止三鼓摝铎群吏弊
旗车徒皆坐注中军中军之将也天子六军三三而居
一偏群吏既听誓各复其部曲中军之将令鼓鼓以作
士众之气也
 疏按左传成二年晋与齐战于鞍郤克伤于矢曰
 余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我旗鼓进退从之于
卷十八 第 25a 页 WYG0097-0613c.png
 是右援枹而鼓之时郤克击鼓哀三年铁之战赵简
 子云伏□呕血鼓音不衰是皆将居鼓下也
鼓人者中军之将师帅旅帅也司马两司马也振铎以
作众作起也既起鼓人击鼓以行之伍长鸣镯以节之
及表自后表前至第二表也三鼓者鼓人也掩上振之
为摝摝者止行息气也
又三鼓振铎作旗车徒皆作鼓进鸣镯车骤徒趋及表
乃止坐作如初注趋者赴敌尚疾之渐也春秋传曰先
卷十八 第 25b 页 WYG0097-0613d.png
人有夺人之心及表自第二前至第三
乃鼓车驰徒走及表乃止注及表自第三前至前表
 王氏曰乃鼓者鼓急疾不暇鸣镯以节之也
鼓戒三阕车三发徒三刺注鼓戒戒攻敌鼓一阕车一
转徒一刺三而止象服敌
 王氏曰鼓戒三阕车三发徒三刺则其赴敌也有节
 制焉鼓声止谓之阕鼓戒者声鼓以戒攻敌也武
 王之誓徒曰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誓车曰不
卷十八 第 26a 页 WYG0097-0614a.png
 愆于四伐五伐乃止齐焉此所谓车徒之节也○王
 氏曰戒者作气使战阕者不极其力
乃鼓退鸣铙且却及表乃止坐作如初注铙所以止鼓
军退卒长鸣铙以和众鼓人为止之也退自前表至后
表鼓铎则同习战之礼出入一也异者废镯而鸣铙
 疏乃鼓退者谓至南表军吏及士卒回身向北更从
 南为始也○王氏曰其却而止从上而已夫能使下
 无违其上如此则辑睦故也○潜溪邓氏曰鼓退象
卷十八 第 26b 页 WYG0097-0614b.png
 敌服也郤如进入如出教持胜整暇也
遂以狩田以旌为左右和之门群吏各帅其车徒以叙
和出左右陈车徒有司平之旗居卒间以分地前后有
屯百步有司巡其前后险野人为主易野车为主注冬
田为狩言守取之无所择也军门曰和今谓之垒门立
两旌以为之
 疏军门曰和者左氏传云师克在和不在众立两
 旌者昭八年榖梁传云秋蒐于红正也又云刈兰以
卷十八 第 27a 页 WYG0097-0614c.png
 为防置旃以为辕门以葛覆质以为槷注云质椹也
 槷门中臬又云流旁屋御击者不得入注流旁握谓
 车两轊头各去门边容握握四寸也又车攻诗传云
 大芟草以为防或舍其中褐缠旃以为门裘缠质以
 为槸门容握驱而入击则不得入左者之左右者之
 右然后焚而射焉又云古者战不出顷田不出防是
 其事也○临川王氏曰四时皆教而后田田习用众
 焉言教而后可用也
卷十八 第 27b 页 WYG0097-0614d.png
叙和出用次第出和门也左右或出而左或出而右有
司平之乡师居门正其出入之行列也旗军吏所载分
地调其部曲疏数前后有屯百步车徒异群相去之数

 疏出军之时一车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车徒
 同群临阵则车徒异群故车人有异也
车徒毕出和门乡师又巡其行陈险野人为主人居前
易野车为主车居前
卷十八 第 28a 页 WYG0097-0615a.png
 某氏曰前后相去百步各帅长巡行其间○王氏
 曰宣王因田猎而选车徒故诗曰东有甫草驾言行
 狩此则易野车为主也又曰选徒嚣嚣搏兽于敖此
 险野人为主也○陈氏礼书曰古者用兵险野人为
 主易野车为主则险野非不用车而主于人易野非
 不用人而主于车动则足以冲突止则足以营卫将
 卒有所芘兵械衣裘有所赍诗云君子所依小人所
 腓则车之为利大矣昔周伐郑郑为鱼丽之阵先偏
卷十八 第 28b 页 WYG0097-0615b.png
 后伍伍承弥缝邲之战楚君之戎分为二广广有一
 卒卒偏之两楚巫臣使于吴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
 两之一焉考之周礼五伍为两四两为卒司马法二
 十五人为两百人为卒卒两则人也偏则车也杜预
 十五乘为大偏九乘为小偏其尤大者又有二十五
 乘之偏则周鱼丽之偏二十五乘之偏也楚二广之
 偏十五乘之偏也巫臣所舍之偏九乘之偏也先偏
 后伍伍从其偏也卒偏之两两从其偏也先车足以
卷十八 第 29a 页 WYG0097-0615c.png
 当敌后人足以待变则古者车战之法略可知也或
 者谓晋人以什共车必克房琯以车战取败遂以为
 用车不若用人与骑之愈是不知晋人之克非什之
 利用什之幸也房琯之败非车之不利用车之罪也
 古者教民以射御为艺君子以射御为能孔子曰吾
 执御乎执射乎诗称大叔之多才则曰叔善射忌又
 良御忌古人相率以射御如此则登车而不能御参
 乘而不能射者鲜矣房琯之用车有是人乎不然
卷十八 第 29b 页 WYG0097-0615d.png
 巫臣教吴以乘车而以胜于楚何也○贵与马氏曰
 按兵虽曰凶器然古之以车战其坐作进退整暇有
 法未尝掩人之不备而以奇取胜也故韩厥遇齐侯
 则奉觞加璧郤至遇楚子则免胄趋风可以死则为
 于雠之请矢可以无死则为庾公之叩轮所谓杀人
 之中又有礼焉虽春秋霸国之君臣其志在于争城
 争地然于遇敌之时初不迫人于险固如此至夷狄
 之侵中国则云合鸟散轻进易退于是车之雍容不
卷十八 第 30a 页 WYG0097-0616a.png
 足以当其徒之剽疾遂至舍车而用徒然彼长于徒
 我长于车今舍我之长技而与之搏是以兵予敌也
 故必设覆以诱之未陈而薄之然后可以取胜而车
 战之法废矣秦汉以后之用兵其战胜攻取者大槩
 皆如郑之禦戎晋之败狄耳何尝有堂堂正正之举
 乎○愚按后世而修车战之法是不知时变者也三
 代之上以礼杀人者也三代之下以智以机杀人者
 也以智以机杀人者则所以杀人之具将犹不可喻
卷十八 第 30b 页 WYG0097-0616b.png
 之于卒而况他人乎而乃曰我有车焉可以自卫可
 以陷敌是以机智杀人者而操以礼杀人之器鲜不
 败矣陈氏之说所谓以叶止儿之啼者也不得已而
 曰房琯之败无其人尔噫有其人而又何必车战之
 为万全也乎
既陈乃设驱逆之车有司表貉于陈前注驱驱出禽兽
使趋田者也逆逆要不得令走设此车者田仆也
 疏按王制云天子发诸侯发皆不云佐车者其实
卷十八 第 31a 页 WYG0097-0616c.png
 天子诸侯皆有驱逆之佐车直于大夫言之者据终
 而言也○王氏曰驱驱车驱出禽兽使前趋获逆逆
 车逆还之使不得出围也
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遂
鼓行徒衔枚而进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注
群司马谓两司马也枚如箸衔之有繣结项中军法止
语为相疑惑也郑司农云大兽公之输之于公小禽私
之以自卑也诗云言私其豵献豜于公一岁为豵二岁
卷十八 第 31b 页 WYG0097-0616d.png
为豝三岁为特四岁为豜五岁为慎玄谓慎读为麎尔雅
曰豕生三曰豵豕牝曰豝麋牡曰麎获得也得禽兽者
取左耳当以计功
 某氏曰必三鼓者至于三则节制之止也故大阅
 之教表为三表鼓为三鼓车以三发徒以三刺坐作
 以三而为之止皆三之以为节制也○王氏曰东山
 之诗曰勿事行枚妇人欲其夫无战勿事行陈衔枚
 之事也
卷十八 第 32a 页 WYG0097-0617a.png
及所弊鼓皆駴车徒皆噪注郑司农云及所弊至所弊
之处玄谓至所弊之处田所当于止也天子诸侯蒐狩
有常至其常处吏士鼓噪象攻敌尅胜而喜也疾雷击
鼓曰駴噪欢也书曰前师乃鼓䵾噪亦谓喜也
徒乃弊致禽馌兽于郊入献禽以享烝注徒乃弊徒止也冬
田主用众物多故得取也致禽馌兽于郊聚所获禽因以
祭四方神于郊月令季秋天子既田命主祠祭禽四方
是也入又以禽祭宗庙
卷十八 第 32b 页 WYG0097-0617b.png
 李氏曰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若无故而
 习是习杀人也非示天子不复用兵之意也故用春
 蒐夏苗秋狝冬狩而教焉鸟兽鱼鳖皆函血气若无
 故而杀之是暴殄天物也作禽荒也故因祭社享礿
 祀祊享烝而行焉明非好兵也为田猎也非好田猎
 也为祭祀也外以彰事神之礼内以作不虞之备圣
 人之动其顺如此不足为后世法乎○春秋发微云
 禽兽多则五榖伤不可不捕故因田以捕之上以供
卷十八 第 33a 页 WYG0097-0617c.png
 祭祀之鲜下以除稼穑之害故田必以时杀必由礼
 田不以时谓之荒杀不由礼谓之㬥唯荒也妨于农
 唯㬥也殄于物此圣人之深戒也○南轩张氏曰孟
 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战陈君子
 所不取而大司马有教战之法何也先王之制兵亦
 仁政之大者所以禁㬥止乱而救民之生也有兵斯
 有用兵之法非若后世诡谲之为也盖明其节制一
 其号令使之服习而其本则出于仁义是以无敌于
卷十八 第 33b 页 WYG0097-0617d.png
 天下若弛兵彻禁以召后侮而曰吾好仁而已是乌
 知所谓仁者哉○东莱吕氏曰古者教战不是徒然
 耀武所以必欲取兽以取者正欲舒民之气而辨等列
 顺少长之礼寓于其中如后世习其非所当习皆是
 民气无泄故至于是以此知先王之时皆有所自后
 世说者或以三时务农一时教战此自秦以来言之
 非古制也○黄氏曰以兵寄农以教兵寄蒐狩其赴
 田役也犹其在比闾其赴敌也犹其在田役声音服
卷十八 第 34a 页 WYG0097-0618a.png
 容在乡则相识于族在军则相识于卒在田役则相
 识于茇舍不测之变无常之敌趣之战也其与比闾
 之间田猎之时无以异也其孰以为危事哉○潜溪
 邓氏曰盖鼓铎镯铙毕动车旗徒御毕作击刺射御
 毕发而终不违夫礼之用也故大阅教战也记有之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天下虽平好战必亡教战不忘
 战也不忘战终不以无事而教战以社以礿以享以
 方终不尽夫三时之用而终之以礼此天下之大教
卷十八 第 34b 页 WYG0097-0618b.png
 也国行禁令救无辜伐有罪举而措之耳○愚按兵
 不可不习而兵不可习也不习则不精习则人费唯
 以有罪之兽当有罪之人而教之战焉此三代之兵
 所以不战而自不弱也欤
及师大合军以行禁令以救无辜伐有罪注师所谓王
巡守若会同司马起师合军以从所以威天下行其政
也不言大者未有敌不尚武
 王氏曰仁者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故
卷十八 第 35a 页 WYG0097-0618c.png
 恶人之乱之也以其爱人循理故以救无辜焉先以
 其恶人之害故以伐有罪为后盖师以安民为先故也
若大师则掌其戒令涖大卜帅执事涖衅主及军器注
大师王出征伐也涖大卜卜出兵吉凶也司马法曰上
卜下谋是谓参之主谓迁庙之主及社主在军者也军
器鼓钟之属凡师既受甲迎主于庙及社主祝奉以从
杀牲以血涂主及军器皆神之
及致建大常比军众诛后至者注致乡师致民于司马
卷十八 第 35b 页 WYG0097-0618d.png
比挍次之也
 疏大师王亲御六军故司马用王之大常致众若王
 不亲则司马自用大旗致之○王氏曰比军众挍其
 数之多寡
及战巡陈视事而赏罚注事谓战功也
 疏司马当对陈之时巡军陈视其战功之事知其有
 功无功而行赏罚也○明齐王氏曰对敌交战时
 亲巡陈后恐有疏虞以致蹉跌及视其事机以为
卷十八 第 36a 页 WYG0097-0619a.png
 变化其有功罪者因而赏罚之与安坐城堡而唯遣
 师出战者异矣
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钺以先恺乐献于社注律所
以听军声钺所以为将威也
 临川王氏曰右秉钺示胜而不忘战司马之事也
先犹道也兵乐曰恺献于社献功于社也司马法曰得
意则恺乐恺歌示喜也
 疏郑志答赵啇问曰司马主军功故献于社大司乐
卷十八 第 36b 页 WYG0097-0619b.png
 宗伯之属宗伯主宗庙故献于祖以出军之时告于
 祖宜于社故反必告也○临川王氏曰怒释而为恺
 故也
若师不功则厌而奉主车注郑司农云厌谓厌冠丧服
也军败则以丧礼故秦伯之败于殽也春秋传曰秦伯
素服郊次向师而哭玄谓厌伏冠也奉犹送也送主归
于庙与社
王吊劳士庶子则相注师败王亲吊士庶子之死者劳
卷十八 第 37a 页 WYG0097-0619c.png
其伤者则相王之礼庶子卿大夫之子从军者或谓之
庶士
大役与虑事属其植受其要以待考而赏诛注大役筑
城邑也郑司农云国有大役大司马与谋虑其事也植
谓部曲将吏故宋城春秋传曰华元为植巡功属谓聚
会之也要者簿书也攻谓考校其功玄谓虑事者封人
也于有役司马与之植筑城槙也属赋丈尺与其用人

卷十八 第 37b 页 WYG0097-0619d.png
 疏左氏传注云植将主也○愚按大司马为夏官之
 长大役非其专职但城邑与战守有关故得与司徒
 司空共虑其事若植为筑城槙耳何足以烦大司马
 大司农可也
大会同则帅士庶子而掌其政令注帅帅以从王
 疏诸子职云若会同宾客作群子从注从从王也则
 司马帅之
若大射则合诸侯之六耦注大射王将祭射于射宫以
卷十八 第 38a 页 WYG0097-0620a.png
选贤也王射三侯以诸侯为六耦
 疏按礼记射义云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
 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而中多者得与于祭大射礼
 亦射于郊学宫中皆是为祭选士故云选贤也王射
 三侯者司裘云王大射则共虎侯熊侯豹侯是也此
 大射是将祭而射故用诸侯为六耦若宾射射人亦
 用六耦但不用诸侯当用卿大夫为之燕射三耦用
 卿大夫已下为之
卷十八 第 38b 页 WYG0097-0620b.png
大祭祀飨食羞牲鱼授其祭注牲鱼鱼牲也祭谓尸宾
所以祭也郑司农云大司马主进鱼牲
 疏司马夏官夏阴气所起鱼水物亦阴类故司马进
 之
大丧平士大夫注郑司农云平一其服也玄谓平者正
其职与其位
丧祭奉诏马牲注王丧之以马祭者盖遣奠也奉犹送
也送之至墓告而藏之
卷十八 第 39a 页 WYG0097-0620c.png
小司马之职掌注此下字脱灭札烂文阙汉兴求之不
得遂无识其数者
凡小祭祀会同飨射师田丧纪掌其事如大司马之法
军司马(阙/)
舆司马(阙/)
行司马(阙/)
 明斋王氏曰按军司马者军中执法之官犹后世都
 虞候也凡一军仪制之举废人才之进退军将之得
卷十八 第 39b 页 WYG0097-0620d.png
 失士卒之功罪靡不司之昔王仪为司马昭司马得
 以言上将之咎段秀实为白孝德都虞侯得以专骄
 军之戮所以佐大小司马者也○舆司马者主一军
 之车车必有骑故天文谓之车骑行则以为乘载止
 则以为营卫战则以为冲突兵家莫重之器此官掌
 其收藏出入师行则主营卫车战之事使无离次不
 齐也○行司马者主一军战陈行伍坐作进退之法
 凡军法左右前后各司其局士大夫死行列故费誓
卷十八 第 40a 页 WYG0097-0621a.png
 曰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祇复之牧誓曰不
 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
 伐乃止齐焉如是则人有统摄而无奔溃之患勇怯
 并奏而无罢敝之虞矣凡行阵之事多于车而舆司
 马为上士者盖舆皆士大夫所乘而行则兼夫贵贱
 且车以为营卫亦先为不可胜之意也○又曰按易
 大传曰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也于是雷雨作而
 物与无妄此天之政王者奉天讨罪救民水火之中
卷十八 第 40b 页 WYG0097-0621b.png
 如雷霆之威如时雨之降天下之政莫大焉司马所
 以称为夏官也粤稽虞廷兵革罕用分掌于六事之
 人而未有专官中古防患深远故特设夏官掌政而
 专统六师然观夫职方险固等职皆主于控制四海
 之大端治乱者以不抵于乱为务也兵甲弓矢等司
 必先于自卫用兵者以不可胜为贵也大仆等官以
 通达上下司士射人以辨论官材伐无道诛不义以
 方域乂安进贤兴功为先也以至天子侍御仆从舆
卷十八 第 41a 页 WYG0097-0621c.png
 服法驾靡不统焉而皆主于格王正厥事者正君而
 后可以正天下也后之言兵者率以谓武人之事而
 治平尚文则每轻之殊不知吾民非此则不生国家
 非此则不安圣人制兵之始其原出于天地生生之
 心而已故非体天地好生之德者不可以语兵非有
 刚大浩然之气者不足以用兵夫岂勇夫捍卒抚剑
 持戟之云故苟有一毫功名利达之念即逆天地好
 生之心尚可与议周公夏官之旨哉诗曰上帝临汝
卷十八 第 41b 页 WYG0097-0621d.png
 母贰尔心斯得之矣○杂说先王立法以明示民独
 军旅之制曲加讳诲井田之画皆军政也而皆属于
 掌教之司徒四时之田以习战也而独变其名曰蒐
 苗狝狩吉凶宾嘉所以为礼而仪礼不以军而并列
 独藏于大司马号司马法若国有师田之事则县师
 始受其法于司马以作其众庶六官之中惟小司马
 一官职不悉备而军舆行三司马又徒有其官名而
 阙其职掌其令贡赋则为之丘甸县鄙之名而以四
卷十八 第 42a 页 WYG0097-0622a.png
 起其数其会卒伍则为之伍两军师之名而以五起
 其数其调车徒则为立通成终同之名而以十起其
 数夫同此民而易其名异其数何其不惮烦也嗟乎
 习战谓之田军政谓之礼大阅谓之教设其财于九
 式离其书于仪礼特阙其兵马之职屡易其军伍之
 名变化出入使民不知先王以为明民以凶器危事
 适以成其乖争之息故凡为是藏吾用而不示民者
 为虑微也○潜溪邓氏曰夏官之政小司马贰之军
卷十八 第 42b 页 WYG0097-0622b.png
 司马考之舆司马主车行司马主徒岂将事而作之
 故职掌不具欤问者曰夫兵以形势为其用者也雷
 动风举后发而先至以轻疾制敌诸合离向背几神
 变化大司马尸之矣经不少槩见何也曰王道天德
 终不极夫兵之用也皇皇乎成周四征弗庭六服承
 德刑且措而不用故阅兵适寓诸农而止而邦可与
 守也况其虑后世至豫防危乱至深而务折其萌者
 至远也治兵茇舍大阅振旅毕教也纪律严分数明
卷十八 第 43a 页 WYG0097-0622c.png
 而几神变化可得而措也岂为不豫哉且因形措胜
 又何可预设也
 
 
 
 
 
 
卷十八 第 43b 页 WYG0097-0622d.png
 
 
 
 
 
 
 
 周礼注疏删翼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