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0097-054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注疏删翼卷十六
           明 王志长 撰
大史掌建邦之六典以逆邦国之治掌法以逆官府之
治掌则以逆都鄙之治注典则亦法也逆迎也六典八
法八则冢宰所建以治百官大史又建焉以为王迎受
其治也大史日官也春秋传曰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
御日官居卿以底日礼也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0097-0542b.png
居犹处也言建六典以处六卿之职
 疏日官日御典历数者也尧典云乃命羲和钦若昊
 天历象日月星辰是卿掌历数帝王异世设官不同
 周虽以下大夫为之然建邦之六典犹处六卿之职
凡辨法者考焉不信者刑之注谓邦国官府都鄙以法
争讼来正之者
 王氏曰上之制下以有法也其书皆藏于大史而邦
 国官府都鄙有疑者则使之辨于大史而考之不信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0097-0543a.png
 者是谓非法其刑之宜矣夫天子制法臣下守法是
 宜承式而行谨度而循苟辨而不信事理妄会是奋
 其机智将至于乱法矣然则考其辨法所以伸其在
 下之情刑其不信所以杜其好辨之源也○庄渠魏
 氏曰建邦之六典与夫八法八则大宰掌之小宰司
 会贰之矣大史复掌之者盖经世大法大宰执而行
 之至其为书以成一代制作大史执而藏之故大宰
 者道揆所出也大史者礼法所宗也且大史非治事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0097-0543b.png
 之官何以逆邦国官府都鄙之治盖史官据事实录
 汉郡国上计亦先送大史公也典法一定永为遵守
 其破法不信者与守法者争是非则考正于大史刑
 其不信者以正矫诬之罪焉
凡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有约剂者藏焉以贰六官六官
之所登注约剂要盟之载辞及劵书也贰犹副也藏法
于约剂之书以为六官之副
 王氏曰六官二字衍文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0097-0543c.png
若约剂乱则辟法不信者刑之注谓扺冒盟誓者辟法
者考按读其然否
 王氏曰司约掌邦国及万民之约剂若大乱则六官
 辟藏其不信者杀盖六官所藏约剂有登于司约而
 藏焉者大史又藏焉则以贰六官所藏及其所登者
 而参考之故也约剂所以辅信令又从而乱之则倍
 信而奸伪滋起启其书而正之不信则奸伪可知刑
 之所取也司约不信者服墨刑大乱则杀亦以约其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0097-0543d.png
 罪之轻重也○某氏曰约剂乱谓违约抵饰及踰期
 寝阁之类辟开也开其所藏之法以考则不信者罪
 无所逃矣
正岁年以序事颁之于官府及都鄙注中数曰岁朔数
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若今时作历日矣定四
时以次序授民时之事春秋传曰闰以正时时以作事
事以厚生生民之本于是乎在
 疏正岁年者谓造历正岁年以闰则四时有次序依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0097-0544a.png
 历授民以事故云以序事也一年之内有二十四气
 一月二气皆朔气在前中气在后朔气在晦则后月
 闰中气在朔则前月闰朔气有入前月法中气无入
 前月法中气匝则为岁朔气匝则为年假令十二月
 中气在晦则闰十二月十六日得后正月立春节此
 即朔数曰年至后年正月一日得启蛰中此中气匝
 此即是中数曰岁○浚仪王氏曰晋志昔者圣人拟
 宸极以运璿玑揆天行而序景曜分辰野辨躔历钦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0097-0544b.png
 农时兴物利皆以系顺两仪纪纲万物然则观象设
 卦扐闰成文历数之源存于此也逮乎炎帝分八节
 以始农成黄帝纪三纲而阐书契乃使羲和占日常
 仪占月车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挠造甲子𨽻首
 作算数容成综斯六术考定气象建五行察发敛起
 消息正闰馀述而著焉谓之调历洎于少昊则凤鸟
 司历颛帝则南正司天陶唐则分命羲和虞舜则因
 循尧法及夏殷乘运周氏应期正朔既殊创法斯异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0097-0544c.png
 ○又曰中数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朔数三百五
 十四日汉历志曰闰所以正中朔也或谓周以建子
 为正而四时之事有用夏正建寅者用建寅则谓之
 岁用建子则谓之年○明斋王氏曰序事者若书云
 东作西成南讹朔易月令春而布德秋而明刑之类
 颁之于官府都鄙则王国之事叙矣又颁之于邦国
 使诸侯以每月朔告于祖庙而行之所以一正朔于
 天下也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0097-0544d.png
颁告朔于邦国注天子颁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至
朔朝于庙告而受行之郑司农云颁读为班班布也以
十二月朔布告天下诸侯
 疏按礼记玉藻诸侯皮弁听朔于太祖太祖即祖庙
 也论语称告朔玉藻谓之听朔春秋谓之视朔视朔
 者人君入庙视之告者使有司读祝以言之听者听
 治一月之政令所从言之异耳○浚仪王氏曰释例
 曰圣人简其节敬其事因月朔朝迁坐正位命群吏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0097-0545a.png
 而听大政考其所行而决其烦疑○又曰唐会要闾
 丘湑等议经史正文无天子每月告朔之事玉藻云
 听朔周礼大宰正月之吉布政干宝注云周正建子
 之月告朔日也此即玉藻之听朔而郑玄注云告其
 时帝及神配以文武此误也其每月告朔者诸侯之
 礼○又曰张齐贤议按谷梁传曰闰月天子不告朔
 是知他月则天子告朔矣左氏以鲁侯不告朔为弃
 时政则诸侯闰月亦告朔矣按礼论王珉范宁仪有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0097-0545b.png
 明堂每月告朔之礼崔灵恩义宗载天子视朔之服
 诸侯受朔于天子于祖庙告而受行之天子受朔于
 天宜于明堂告帝而配以祖考○又曰宋志时以纪
 农月以纪事少昊则玄鸟司分颛喾则重黎司天唐
 虞则羲官掌日三代因之世有日官日官司历则颁
 之诸侯诸侯受之则颁于境内周室既衰战国横鹜
 告朔之羊废而不绍登台之礼灭而不遵闰分乖次
 而不识孟陬失纪而莫悟大火犹西流而怪蛰虫之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0097-0545c.png
 不藏也是时天子不恊时司历不书日诸侯不受职
 日御不分朔仲尼于春秋司历失闰则讥而书之登
 台颁朔则谓之有礼
闰月诏王居门终月注门谓路寝门也郑司农云月令
十二月分在青阳明堂总章玄堂左右之位唯闰月无
所居居于门故于文王在门谓之闰
 疏正东之堂谓之青阳正南之堂谓之明堂正西之
 堂谓之总章正北之堂谓之玄堂每堂各有左右之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0097-0545d.png
 位月令谓之左右个孟春居青阳左个仲春居青阳
 大庙季春居青阳右个明堂以下皆然○刘氏曰明
 堂路寝宗庙皆有五室十二堂四门每月视朔听政
 于其堂王居必随日月之会也闰月无所会之次故
 居其月门之左扉○王氏曰先王历象日月星辰以
 授人时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其馀则归之闰闰非一时之正也而四时不得则不
 正然岁时日月盖有常矣而置闰则无常王者体天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0097-0546a.png
 而立道于四时春居青阳夏居明堂秋居总章冬居
 玄堂其居固有常矣至闰而居门以门者一阖一辟
 之变而往来不穷之通也玉藻曰闰月阖门左扉居
 其中然则王之居门也岂一朝一夕而已哉凡以应
 天而已则不可以不终月终月者所以成其事也所
 以见王者消息盈虚与时偕行也
大祭祀与执事卜日注执事大小之属与之者当视墨
 疏占人云史占墨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0097-0546b.png
戒及宿之日与群执事读礼书而协事注恊合也谓习
录所当共之事也
 疏戒谓散齐七日宿谓致齐三日群执事与祭之官
 读礼书而恊事恐事有失错物有不共故也○王氏
 曰祭事则繁矣具载于礼书之文故读礼书则按其
 文之所载而恊其事之所当共以史主书故也○愚
 按祭祀之际礼备人众苟赞涖趋跄微有差忒则怨
 恫之祸贻之国家故圣人尤慎焉协者谓一堂之上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0097-0546c.png
 周旋进退先后疾徐众耳一耳众目一目众手一手
 众志一志而王乃可以中心无为致其精明对越之
 诚矣此先王所以祭则受福也欤
祭之日执书以次位常注谓校呼之教其所当居之处
 或曰尊卑昭穆存乎书册故执而序次之
辨事者考焉不信者诛之注谓抵冒其职事
 疏大史掌礼知行事得失故与人考焉抵冒执事者
 诛之此谓与祭之人也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0097-0546d.png
大会同朝觐以书协礼事注亦先习录之也
及将币之日执书以诏王注将送也诏王告王以礼事
 疏朝觐之时则有三享之礼币谓璧帛之等
大史抱天时与大师同车注郑司农云大出师则大史
主抱式以知天时处吉凶史官主知天道故国语曰吾
非瞽史焉知天道春秋传曰楚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
飞楚子使问诸周大史大史主天道玄谓瞽即大师大
师瞽官之长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0097-0547a.png
 王氏曰大师执同律以听军声以声而知天道也大
 史抱天时以书而知天道也○明斋王氏曰天时谓
 时日支干孤虚王相及星辰变动军众用以行止者
大迁国抱法以前注法司空营国之法也抱之以前当
先王至知诸位处
 王氏曰大史守国典法抱之先往恐有散亡且以为
 立国之基也
大丧执法以涖劝防注郑司农云劝防引六绋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0097-0547b.png
遣之日读诔注遣谓祖庙之庭大奠将行时也人之道
终于此累其行而读之大师又帅瞽廞之而作谥瞽史
知天道使共其事言王之诔谥成于天道
 疏记曰贱不诔贵幼不诔长诸侯相诔非礼也唯天
 子称天以诔之注云以其无尊焉彼又引公羊传制
 谥于南郊是王之谥成于天道也若然先于南郊制
 谥乃于遣之日读之葬后则称谥
凡丧事考焉注为有得失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0097-0547c.png
小丧赐谥注小丧卿大夫也
 疏卿大夫将作谥之时其子请于君君亲为之制谥
 使大史将往赐之小史至遣之日往为读之礼记檀
 弓云公叔文子卒其子戍请谥于君曰日月有时将
 葬矣请所以易名也君曰昔者夫子修其班制以与
 四邻交卫国之社稷不辱不亦文乎是其事也按曲
 礼言谥曰类以其象聘问之礼见天子乃使大史赐
 之谥小史不读之以其诸侯自有史此直言小丧赐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0097-0547d.png
 之谥则三公诸侯亦在焉○明斋王氏曰既谥而必
 读于柩者一则谓死者有知亦无后言质诸鬼神而
 无憾一则谓生时所行死而不可掩善者以劝恶者
 以戒使夫人之知惧也
凡射事饰中舍算执其礼事注舍读曰释郑司农云中
所以盛算也玄谓设算于中以待射时而取之中则释
之乡射礼曰君国中射则皮竖中于郊则闾中于境则
虎中大夫兕中士鹿中天子之中未闻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0097-0548a.png
 疏皮竖中者谓燕射礼在寝则以皮竖兽形为中于
 郊谓大学之射于竟谓与邻国君射也大夫士各一
 中○集说王氏曰中形为闾虎兕鹿之属而凿其背
 以盛算明善射多算则能胜物而制之以为用也执
 其礼事以礼书皆掌于大史故也
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若有事则诏王之忌
讳注郑司农云志谓记也春秋传所谓周志国语所谓
郑书之属是也史官主书故韩宣子聘于鲁观书大史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0097-0548b.png

 浚仪王氏曰孔安国书序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
 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
系世谓帝系世本之属是也小史主定之瞽矇讽诵之
先王死日为忌名为讳玄谓王有事所祭于其庙
 王氏曰父谓之昭子谓之穆父子相代谓之世世之
 所出谓之系奠系世以知其本所出辨昭穆以知其
 世序凡此皆有书小史则定而辨之○明斋王氏曰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0097-0548c.png
 叶氏曰王制大史执简记奉讳恶小史者大史之属
 故诏忌讳与奉讳恶之职同盖以人君行事当知就
 善而避恶即吉而忌凶故王之忌讳莫如恶事之当
 讳忌亦如地官诵训之掌道方志以诏避忌也若忌
 日者则出于孝子慈孙之心尚何待于小史之诏耶
 愚谓以古为鉴可明得失人君行事倘有不法以古
 者败亡之事言之自知所警戒叶说良是若所谓讳
 者记称周人以讳事神孟子亦有讳名之说郑说亦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0097-0548d.png
 通但不当如后人之拘耳小史辨昭穆者以其详于
 世系诏忌讳者以其熟于典故也
大祭祀读礼法史以书叙昭穆之俎簋注读礼法者大
史与群执事史此小史也言读礼法者小史叙俎簋以
为节俎簋牲与黍稷以书次之校比之
 疏谓大史读礼法之时小史则叙昭穆及俎簋当依
 礼法之节校比之使不差错也○王氏曰俎以盛牲
 簋以盛粢其先后有叙多寡有数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0097-0549a.png
大丧大宾客大会同大军旅佐大史凡国事之用礼法
者掌其小事卿大夫之丧赐谥读诔注其读诔亦以大
史赐谥为节事相成也
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
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注岁谓大岁岁星与日
同次之月斗所建之辰乐说说岁星与日常应大岁月
建以见然则今历大岁非此也岁日月辰星宿之位谓
方面所在辨其叙事谓若仲春辨秩东作仲夏辨秩南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0097-0549b.png
讹仲秋辨秩西成仲冬辨在朔易会天位者合此岁日
月辰星宿五者以为时事之侯若今历日大岁在某月
某日某甲朔日直某也
 疏十有二岁者岁谓大岁左行之地行于十二辰一
 岁移一辰也十有二月者谓斗柄月建一辰十二月
 而周也十有二辰者谓子丑寅卯等也十日者谓甲
 乙丙丁等也二十有八星者东方角亢等北方斗牛
 等为二十八星若指星体而言谓之星日月会于其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0097-0549c.png
 星即名宿亦名辰亦名次亦名房云之位者总五者
 皆有位处也○又云大岁在地与天上岁星相应而
 行岁星为阳右行于天一岁移一辰又分前辰为一
 百三十四分而侵一分则一百四十二年跳一辰十
 二岁一小周谓一年移一辰故也千七百二十八年
 一大周十二跳匝故也岁左行于地一与岁星跳辰
 年数同服虔注春秋龙度天门是也云岁星与日同
 次之月斗所建之辰者以岁星为阳人之所见大岁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0097-0549d.png
 为阴人所不睹故举岁星以表太岁也○浚仪王氏
 曰唐志五星议岁星自商周讫春秋之季率百二十
 馀年而超一次战国后行浸急及哀平间馀埶乃尽
 更八十四年而超一次姬氏出自灵威仰之精受木
 行正气岁星主农祥后稷冯焉故周公常阅其机祥
 以观善败其始王也次于鹑火以达天鼋其衰也淫
 于玄枵以害鸟帑○又曰三礼义宗云岁星者东方
 苍龙之宿五星之首在天右行十二岁一周天大岁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0097-0550a.png
 者岁星之神法五行亦十二岁一周于地○王氏曰
 叙事若析因夷隩其事各有先后之序天位谓星鸟
 正仲春星火正仲夏星昴正仲秋星虚正仲冬之属
 其在天各有所居之位○明斋王氏曰圣人治天下
 不过钦若昊天敬授人时而已故岁之所在可以伐
 人太岁所在不可以犯此会合夫岁之位也平秩东
 作南讹西成朔易此会合夫月之位也外事刚日内
 事柔日恊日刑杀之类此会合夫日之位也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0097-0550b.png
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叙注冬至日在牵牛
景长丈有三尺夏至日在东井景尺有五寸此长短之
极极则气至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分日在娄秋分日
在角而月弦于牵牛东井亦以其景知气至不春秋冬
夏气皆至则是四时之叙正矣
 疏此经欲知人主政之得失所致观日月之景以辨
 四时之叙若政教得所则四时之景依度依度则四
 时之叙得正矣必冬夏致日春秋致月者以日者实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0097-0550c.png
 也欲于长短极时致之也月者阙也故于长短不极
 时致之也○又云按易纬通卦验云冬至日置八神
 树八尺之表日中视其景如度者岁美人和否者岁
 恶人伪神读如引言八引者树𣏾于地四维四中引
 绳以正之故因名之曰引立表者先正方面于视日
 审矣晷进则水晷退则旱进尺二寸则月食退尺二
 寸则日食注云晷进谓长于度日之行黄道外则晷
 长晷长者阴胜故水晷短于度者日之行入进黄道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0097-0550d.png
 内故晷短晷短者阳胜故旱○又云按通卦验云夫
 八卦气验常不在望以入月八日不尽八日侯诸卦
 气注云入月八日不尽八日阴气得正而平以此而
 言明致月景亦用此日矣若然春分日在娄其月上
 弦东井圆于角下弦于牵牛秋分日在角月上弦于
 牵牛圆于娄下弦东井故郑氏并言月弦于牵牛东
 井不言圆望义可知也○王氏曰此皆以土圭立表
 以度其至否典瑞曰土圭以致四时日月者此也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0097-0551a.png
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日月星辰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
辨其吉凶注志古文识识记也星谓五星辰日月所会
五星有赢缩圜角日有薄食晕珥月有亏盈朓侧匿之
变七者右行列舍天下祸福变移所在皆见焉
 疏五星者天文志谓东方岁南方荧惑西方大白北
 方辰中央镇星云五星有赢缩者天文志云岁星所
 在国不可伐可以伐人超舍而前为赢退舍为缩赢
 其国有兵不复缩其国有忧其将死国倾败故曰天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0097-0551b.png
 下太平五星循度亡有逆行日不蚀朔月不蚀望云
 圜角者星备云五星更王相休废其色不同王则光
 芒相则内实休则光芒无角不动摇废则少光色顺
 四时其国皆当也又云立春岁星王七十二日其色
 白有光角芒土王三月十八日其色黄而大立夏荧
 惑王七十二日色赤角黄土王六月十八日其色黄
 而大立秋大白王七十二日光芒无角土王九月十
 八日其色黄而大立冬辰星王七十二日其色白芒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0097-0551c.png
 角土王十二月十八日其色黄而大星当王相不芒
 角其邦强国取地大弱夫国亡土也云脁侧匿之变
 者尚书五行传云晦而月见西方谓之脁朔而月见
 东方谓之侧匿侧匿则侯王其肃脁则侯王其舒七
 者谓日月五星皆右行于天留伏顺逆以见吉凶若
 然经有辰郑氏直释辰名不解辰之祸福者但辰与
 二十八星随天左行非所以见吉凶已见冯相氏而
 此言之者星辰是相将之物挟句而言故不释为祸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0097-0551d.png
 福之事也○愚按天之变动不可以一例拘也或同
 象而异应或异象而同占稽之古昔不一而足此保
 章所谓观天下之迁辨吉凶也虽然天地之道贞观
 者也不观其迁则趋避滞矣不握其贞则趋避私矣
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注
星土星所主土也封犹界也郑司农说以春秋传曰参
为晋星商主大火国语曰岁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
之属是也玄谓大界则曰九州州中诸国中之封域于
卷十六 第 20a 页 WYG0097-0552a.png
星亦有分焉其书亡矣堪舆虽有郡国所入度非古数
也今其存可言者十二次之分也星纪吴越也玄枵齐
也娵訾卫也降娄鲁也大梁赵也实沈晋也鹑首秦也
鹑火周也鹑尾楚也寿星郑也大火宋也析木燕也此
分野之妖祥主用客星彗孛之气为象
 疏此经论北斗及二十八宿所主九州及诸国封域
 之妖祥所在之事故云以星土也云辨九州之地者
 据北斗而言云所封封域者据二十八宿而说云皆
卷十六 第 20b 页 WYG0097-0552b.png
 有分星者总解九州及诸国也○又云先郑所引皆
 据诸国而言故增成其义并解九州之土也后郑云
 大界则曰九州者此解经九州之地按春秋纬文耀
 钩云布度定记分州系象华岐以西龙门积石至三
 危之野雍州属魁星大行以东至碣石王屋砥柱冀
 州属枢星三河雷泽东至海岱以北兖州青州属机
 星蒙山以东至南江会稽震泽徐扬之州属权星大
 别以东至雷泽九江荆州属衡星荆山西南至岷山
卷十六 第 21a 页 WYG0097-0552c.png
 北岖鸟鼠梁州属开星外方熊耳以至泗水陪尾豫
 州属摇星此九州属北斗星有七州有九但兖青徐
 扬并属二州故七星主九州也周之九州差之义亦
 可知按公羊传昭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孛者何
 彗星也何休云孛彗者邪乱之气扫故置新之象左
 氏申繻曰彗所以除旧布新如是彗孛一也言用客
 星者彗非位奔霣而入他辰者也○一行曰近代诸
 儒言星土者或以州或以国虞夏秦汉郡国废置不
卷十六 第 21b 页 WYG0097-0552d.png
 同周之兴也王畿千里及其衰也仅得河南七县今
 又天下一统而直以鹑火为周分则疆埸舛矣七国
 之初天下地形雌韩而雄魏魏地西距高陵尽河东
 河内北固漳邺东分梁宋至于汝南韩据全郑之地
 南尽颍川南阳西达虢略距函谷固宜阳北连上地
 皆绵亘数州相错如绣故云汉山河之象多者或至
 十馀宿其后魏徙大梁则西河合于东井秦拔宜阳
 而上党入于舆鬼方战国未灭时星家之言屡有明
卷十六 第 22a 页 WYG0097-0553a.png
 效今则同在畿甸之中矣而或者犹执汉书地理推
 之是守甘石遗术而不知变通之数也○易氏曰在
 诸侯谓之分星在九州谓之星土考之传记灾祥所
 应多不诬者然亦有可疑焉武王伐殷岁在鹑火伶
 州鸠曰岁之所在我有周之分野盖指鹑火为西周
 丰岐之地今乃以当洛阳之东周何也周平王以丰
 岐之地赐秦襄公而其分星乃谓之鹑首又何也如
 燕在北而配以东方之析木鲁在东而配以西方之
卷十六 第 22b 页 WYG0097-0553b.png
 降娄秦居西北而鹑首次于东南吴越居东南而星
 纪次于东北此皆稽之分野有不合者贾氏以古者
 受封之月岁星所在之辰以为分次则春秋战国之
 诸侯以之占妖祥可也后世占分野而妖祥亦应岂
 皆古者受封之辰乎此堪舆之书虽足考古而言郡
 国所入度则非古之法○春秋正义诸侯祭其分野
 之星在地之土各有上天之分见于传记者云商主
 大火参为晋星云龙宋郑之星则苍龙之方有宋郑
卷十六 第 23a 页 WYG0097-0553c.png
 之分也以害鸟帑周楚恶之则朱鸟之方有周楚之
 分也四月日食鲁卫恶之则春分之日在鲁卫之分
 也岁在颛帝之虚姜任实守其地则于时岁星在齐
 薛之分也越得岁而吴伐之凶则于时岁星在吴越
 之分也晋语云实沈之虚晋人是居周语云岁在鹑
 火我有周之分野是有分野之言也以九州当十二
 次周礼虽云皆有分星不知其分谁分之也星纪在
 于东北吴越实在东南鲁卫东方诸侯遥属戌亥之
卷十六 第 23b 页 WYG0097-0553d.png
 次又三家分晋方始有赵而韩魏无分赵独有之汉
 书地理志分郡国以配诸次其地分或多或少鹑首
 极多鹑火甚狭徒以相传为说其源不可得闻盖古
 之圣哲有以度知非后人所能测也○渔仲郑氏曰
 古之星经至汉散亡保章氏分星不可考今堪舆所
 载虽有郡国所入度非古数也郑氏所引十二次之
 分本汉地理志大略见于左氏国语然汉贾直班固
 蔡邕魏陈卓李淳风僧一行诸家之说大同小异而
卷十六 第 24a 页 WYG0097-0554a.png
 一行之言十二次也唯以云汉始终言之云汉江河
 之气也认江河脉络于两戒识斗罗升沈于四维下
 参以古汉郡国其于区处分野当所在如指诸掌盖
 星有气耳云汉也北斗也五星也无非是气也一行
 之学其深矣乎○苏氏曰分野者指列星所属之分
 而言也郑氏所谓星土星所主土是也其国在此而
 星则在彼彼此若不相配而其为象未尝不相属非
 地之在北者其分野在天亦居北地之在南者分野
卷十六 第 24b 页 WYG0097-0554b.png
 在天亦居南也
以十有二岁之相观天下之妖祥注岁谓太岁岁星与
日同次之月斗所建之辰也岁星为阳右行于天太岁
阴左行于地十二岁而小周其妖祥之占甘氏岁星经
其遗象也郑司农云太岁所在岁星所居春秋传曰越
得岁而吴伐之必受其凶之属是也
 王氏曰分星经星也故有所主之封域岁星纬星也
 异于分主则无常主矣占其所见之相有逆顺盈缩
卷十六 第 25a 页 WYG0097-0554c.png
 伏见进退之不同而妖祥著于天下矣
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注物色也视
日旁云气之色降下也知水旱所下之国郑司农云以
二至二分观云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
为丰故春秋传曰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故
曰凡此五物以诏救政
 王氏曰降其祲象使民知之事未至而使之备患未
 至而使之防先王所以仁民可谓厚矣
卷十六 第 25b 页 WYG0097-0554d.png
以十有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别之妖祥注十有二辰
皆有风吹其律以知和不其道亡矣春秋襄十八年楚
师伐郑师旷曰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
声楚必无功是时楚师多冻其命乖别审矣
 疏按考异邮曰阳立于五极于九五九四十五且变
 以阴合阳故八卦主八风距同各四十五日艮为条
 风震为明庶风巽为清明风离为景风坤为凉风兑
 为阊阖风乾为不周风坎为广莫风○黄帝风经曰
卷十六 第 26a 页 WYG0097-0555a.png
 调长祥和天之喜风也折扬奋励天之怒风也○王
 氏玉海云应广莫而修刑则明庶而施惠待阊阖而
 藏庶物侯不周而谨边备○王氏曰十有二风风之
 生于十二辰之位者也盖八风本乎八卦传曰舞以
 行八风谓此也四维之风兼于其月故艮为条风而
 立春亦曰条风巽为清明风而立夏亦曰清明风坤
 为凉风而立秋亦曰凉风乾为不周风而立冬亦曰
 不周风故八风变而言之又谓十二风也风生于天
卷十六 第 26b 页 WYG0097-0555b.png
 地之和气以风察天地之和和则无事矣不和则命
 乖别之妖祥以告人而使知所备焉乖则异而不同
 别则离而不合乖别者不和之所致也然乖别在人
 而妖祥先见于风则人与天地相流通万物一气故
 也
凡此五物者以诏救政访序事注访谋也见其象则当
预为之备以诏王救其政且谋今年天时占相所宜次
序其事
卷十六 第 27a 页 WYG0097-0555c.png
 王氏曰日月星辰之变动也星土辨九州也十有二
 岁也五云之物也十有二风也即所谓五物○介甫
 王氏曰诏以诏上访以访下救政凶荒乖别之政序
 事救政之事所当先后缓急○王氏曰夫惟天有以
 示人惟人有以奉天修其诚足以应其情正厥事足
 以格其变此圣人所以和同天人之际而使之无间
 者也
内史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诏王治一曰爵二曰禄三曰
卷十六 第 27b 页 WYG0097-0555d.png
废四曰置五曰杀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夺注太宰既以
诏王内史又居中贰之
 刘氏曰圣人独执以制天下治者八柄也太宰掌八
 柄以诏王驭群臣者不敢擅其重轻也内史掌其法
 以诏王治者又以察其中否也夫八柄虽出于王又
 非太宰所敢擅也而内史犹以法令考之者有失其
 中则弗书其命也期恊于中然后方策行焉盖周之
 所以独永其治者设官执法内外相维以制其失而
卷十六 第 28a 页 WYG0097-0556a.png
 惟中之求也虽贵为天子当有八柄亦不得作好作
 恶以遂其私而况其下者乎○介甫王氏曰太宰八
 柄之序先庆赏而后刑威于庆赏则先重而后轻于
 刑威则先轻而后重贵赏薄刑之意至于内史则庆
 赏刑威杂而不知其孰先主于守法而不预其道揆
 之意也○王氏曰谓之八柄之法则所掌者法而巳
 谓之王之八柄则法当自王出故也
执国法及国令之贰以考政事以逆会计注国法六典
卷十六 第 28b 页 WYG0097-0556b.png
八法八则
 邓氏曰令谓命令
掌叙事之法受纳访以诏王听治注叙六叙也纳访纳
谋于王也六叙六曰以叙听其情
 临川王氏曰叙事事治先后也纳纳言于上访访事
 于下○杂说有事斯有法然先王不恃法以为便任
 巳以为明也故必纳访于民而使内史受焉其有不
 便者革之损益必利于民然后可以治天下故先受
卷十六 第 29a 页 WYG0097-0556c.png
 纳访然后诏王听治也
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策命之注郑司农说以春秋
传曰王命内史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策谓以简策书
王命其文曰王谓叔父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
晋侯三辞从命受策以出
凡四方之事书内史读之注若今尚书入省事
 疏诸侯有书奏白于王内史读于王○愚按凡四方
 则群臣庶民之复逆及肺石路鼓之所达者莫不在
卷十六 第 29b 页 WYG0097-0556d.png
 其中矣内史亲臣其广王聪明如此上下之情有壅
 蔽不达者哉
王制禄则赞为之以方出之注赞为之为之辞也郑司
农云以方出之以方版书而出之
赏赐亦如之内史掌书王命遂贰之注副写藏之
 疏谓王有诏敕下颁则副写藏之以待勘校也○愚
 按掌书王命特称内史重王命也○叶氏曰八柄王
 大权既有道揆大臣诏之外又有法守近臣诏之内
卷十六 第 30a 页 WYG0097-0557a.png
 此王所以不得轻用其权而臣子不得擅窃其柄也
外史掌书外令注王令下畿外
 某氏曰若徵守起军旅也如后世赐玺书
掌四方之志注志记也谓若鲁之春秋晋之乘楚之梼

掌三皇五帝之书注楚灵王所谓三坟五典
 疏按孝经纬三皇无文五帝画象三王肉刑又世本
 作云苍颉造文字苍颉黄帝之史则文字起于黄帝
卷十六 第 30b 页 WYG0097-0557b.png
 三皇之书盖有文字后仰录三皇时事
掌达书名于四方注谓若尧典禹贡达此名使知之或
曰古曰名今曰字使四方知书之文字得能读之
 明斋王氏曰书名六书之法也达书名于四方使书
 同文也○王氏曰此所以一道德而同风俗也又安
 有异政殊俗之患
若以书使于四方则书其令注书王令以授使者
 王氏曰外史掌外令故也
卷十六 第 31a 页 WYG0097-0557c.png
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注王所以
治之令冢宰掌王治
 庄渠魏氏曰大治冢宰禀王命内史赞王小治冢宰
 自令之故御史赞冢宰凡令先以法察当否助冢宰
 罢行之如内史赞王王有过亦面折廷争故常在王
 所与冢宰相随
凡治者受法令焉注为书写其治之法令来受则授之
 刘氏曰凡曰治者皆出于治典而冢宰颁之邦国都
卷十六 第 31b 页 WYG0097-0557d.png
 鄙者也故治六官则有六典治宫府则有八法治都
 鄙则有八则驭群吏则有八柄驭万民则有八统任
 万民则有九职敛财赋则有九赋节财用则有九式
 致国用则有九贡皆所以为治之本而出于大宰者
 也御史则以治令考察其从违而纠绳之必如其法
 所以赞冢宰也○庄渠魏氏曰有司听于冢宰法令
 具御史授于有司有司各受以从事事毕复冢宰御
 史因纠察其不如法者
卷十六 第 32a 页 WYG0097-0558a.png
掌赞书注王有命当以书致之则赞为辞若今尚书作
诰文
 庄渠魏氏曰郑注尚书作诰文此内史职御史所赞
 冢宰令书写藏其副故用史百二十人
凡数从政者注自公卿以下至胥徒凡数及其见在空
缺者
 介甫王氏曰若今御史掌班薄○明斋王氏曰凡从
 政者则计数之盖人之才行不可以一途取故总计
卷十六 第 32b 页 WYG0097-0558b.png
 其事而知其贤否因而纠举之以进退人才也○庄
 渠魏氏曰御史职与冢宰内史常相通格王正厥事
 冢宰大臣之任也献可替否内史近臣之任也绳愆
 纠谬御史小臣以之保氏谏王恶矣御史何以名争
 臣保氏所谏王躬过失御史所争朝廷是非因纠劾
 百司矣秦重法令人主自与法官决事疏远丞相御
 史大夫遂与宰相分权有事御史大夫下相国丞相
 徒奉行文书○又云古者一于任人法以备参考而
卷十六 第 33a 页 WYG0097-0558c.png
 已赞书之辞唯举体要后世任法而不任人上下以
 薄书从事烦碎无大体案牍劳形不复能清心致理
 今欲行王政何先曰省繁文以专委任○愚按魏氏
 以后世御史专主谏诤因历疏其绳愆纠谬居于王
 所然考之经文未尝一言及此盖三代以前不设谏
 官书龙作纳言然非后世谏臣之职也其弼直又曰
 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其兢兢与臣邻共相
 勉勖可谓至矣然更无耑司谏诤之事者古者瞽歌
卷十六 第 33b 页 WYG0097-0558d.png
 工诵士传言庶人谤无人不决其敢言之气献之于
 朝而天子亦莫不和颜色受之又何必区区专立一
 官裂麻触阶以旌天子之虚怀也乎冢宰六官兼总
 其权太重御史为天子近臣凡治者受法令焉则一
 切张弛操纵皆得执法以议其后此所以为赞冢宰
 也然则御史之设盖有深意矣
巾车掌公车之政令辨其用与其旗物而等叙之以治
其出入注公犹官也用谓祀宾之属旗物太常以下等
卷十六 第 34a 页 WYG0097-0559a.png
叙之以封同姓异姓之次序
 王氏曰自王五路至庶人乘役车以上皆典于公而
 非私车也故谓之公车
王之五路一曰玉路锡樊缨十有再就建大常十有一
斿以祀注王在焉曰路
 疏路门路寝路车路马皆称路路大也王之所在故
 以大为名
玉路以玉饰诸末锡马面当卢刻金为之所谓镂锡也
卷十六 第 34b 页 WYG0097-0559b.png
 王氏曰诗所谓钩膺镂锡是己动则有声所以养王
 聪也
樊读如盘带之鞶谓今马大带也郑司农云缨谓当胸
士丧礼下篇曰马缨三就礼家说曰缨当胸以削革为
之玄谓缨今马鞅玉路之樊及缨皆以五采罽饰之十
二就就成也
 王氏曰缨所以羁马樊与缨皆以五采饰之所以养
 王明也○陈氏曰五采一匝为一就与圭缫冕旒之
卷十六 第 35a 页 WYG0097-0559c.png
 就同
大常九旗之画日月者正幅为縿斿则属焉
 疏韩奕诗钩膺镂钖郑笺云眉上曰钖刻金饰之尔
 雅释言云氂罽也郭氏云毛氂所以为罽知是罽染
 毛为之○曲礼德车结旌注不尽饰也结谓收敛之
 疏德车谓玉金象木四路不用兵故曰德车德美在
 内不尚赫奕故结缠其旒著于竿也何嗣曰以德为
 美故略于饰○山阴陆氏曰周礼祭天王乘玉辂建
卷十六 第 35b 页 WYG0097-0559d.png
 大常特牲祭天王乘素车建大旂则祭天之礼有两
 旗两车也盖乘玉辂建大常者即道之车也祭之日
 驭以适郊乘素车建大旂者即事之车也祭之时驭
 之以赴坛何以知其然也曰巾车王之玉路锡樊缨
 十有再就建大常十有二斿以祀则凡王之祭祀无
 所不乘矣祭天者礼之至也而乘汎祭之玉路以祭
 之以物则非文以志则非敬非礼意故知乘素车建
 大旂以祀之而玉路者乘之以适郊故有两车也
卷十六 第 36a 页 WYG0097-0560a.png
 王氏曰玉德之美也王所乘玉路备德之美然后可
 以格神而享之故玉路王乘之以祀○刘氏曰玉以
 比德也王祭祀乘玉路者欲王之奉祭祀虽在道路
 不敢跬步忘乎其德也
金路钩樊缨九就建大旂以宾同姓以封注金路以金
饰诸末钩娄颔之钩也金路无锡有钩亦以金为之
 疏诗云钩膺镂钖钩连言膺明钩在膺前知是马娄
 颔也
卷十六 第 36b 页 WYG0097-0560b.png
其樊及缨以五采罽饰之而九成大旂九旗之画交龙

 王先生曰明堂位曰有虞氏之旂
以宾以会宾客同姓以封谓王子母弟率以功德出封
虽为侯伯其画服犹如上公若鲁卫之属其无功德各
以亲疏食采畿内而已
 疏曾子问云天子巡守以迁庙主行载于齐车注云
 齐车金路若王吊亦乘金路士丧礼注云君吊盖乘
卷十六 第 37a 页 WYG0097-0560c.png
 象路谓得金路之赐者吊时降一等乘象路明知王
 有玉路吊时降一等乘金路可知周法二王之后称
 公王之同姓称候伯而已画服如上公者典命云上
 公九命车旗衣服以九为节是上公九命服衮冕又
 云侯伯七命车旗衣服以七为节则服鷩冕为异姓
 侯伯若鲁卫郑虽为侯伯则服衮受五百里之封是
 以明堂位鲁候服衮冕明乘路亦同上公矣○王先
 生曰按定公六年苌宏曰武王分鲁公以大路大旂
卷十六 第 37b 页 WYG0097-0560d.png
 杜氏曰大路金路也大路一名齐车
象路朱樊缨七就建大赤以朝异姓以封注象路以象
饰诸末象路无钩以朱饰勒而已其樊及缨以五采罽
饰之而七成大赤九旗之通帛以朝以日视朝异姓王
甥舅
 疏此虽据常朝而言至于三朝皆乘之按司常云道
 车建旞郑注云道车象路也王以朝夕燕出入乘此
 象路则建旞若在朝廷建大赤其车则同也异姓为
卷十六 第 38a 页 WYG0097-0561a.png
 王甥舅若陈国杞国则别于庶姓故得乘象路○陈
 氏礼书曰言同姓以封而不言以封同姓言异姓以
 封而不言以封异姓则嫌以宾独宾同姓以朝独朝
 异姓故也然同姓一异姓二以异姓对庶姓则庶姓
 非异姓也以异姓对同姓则庶姓亦异姓而巳司仪
 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异姓姻也庶姓非姻也
革路龙勒条缨五就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卫注革路
挽之以革而漆之无他饰龙駹也以白黑饰韦杂色为
卷十六 第 38b 页 WYG0097-0561b.png
勒条读为绦其樊及缨以绦丝饰之而五成不言樊盖
脱尔大白殷之旗犹周大赤盖象正色也即戎谓兵事
四卫四方诸候守卫者蛮服以内
 疏赵商问巾车职云建大白以即戎司马职仲秋辨
 旗物以治兵王载大常下注云凡颁旗物以出军之
 旗则如秋不知巾车大白以即戎为在何时答曰旗
 之正色者或会事或劳师不亲将故建先王之正色
 异于亲自将又按司马法云章夏以日月上明殷以
卷十六 第 39a 页 WYG0097-0561c.png
 虎上威周以龙上文不用大常者周虽以日月为常
 以龙为章故郊特牲云龙章而设日月又按周本纪
 武王遂入至纣死所王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
 斩纣头悬于大白之旗不用大常者时未有周礼故
 武王虽亲将犹用大白也○愚按巾车五路载王五
 大礼则革路即戎正指王在军时安得因夏官治兵
 建大常之文而以即戎建大白为王不亲将乎白西
 方之色主杀建大白者盖奉天道肃杀之令以问罪
卷十六 第 39b 页 WYG0097-0561d.png
 于天下且大白不在九旗中戎事用之示非常也田
 虽以戎事教天下然先王所以亲田者固为祠礿尝
 烝而设也礼王祭亲射牲示敬也则田正射牲之时
 其建祭祀之旗物以表敬又何疑焉鼓人职曰以路
 鼓鼓鬼享春田辨金鼓而王执路鼓亦此意也然木
 路以田而建大麾何也郑云大麾不在九旗中或大
 常之外别建大麾以壮军容而巾车之文大常已配
 玉路故不复赘欤
卷十六 第 40a 页 WYG0097-0562a.png
木路前樊鹄缨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国注木路不挽以
革漆之而已前读为缁剪之剪剪浅黑也木路无龙勒
以浅黑饰韦为樊鹄色饰韦为缨不言就数饰与革路
同大麾不在九旗中以正色言之则黑夏后氏所建田
四时田猎蕃国谓九州之外夷服镇服蕃服
 疏赵商问大司马职曰四时皆建大常今又云建大
 麾以田何答曰麾夏之正色虽习战春夏尚生其时
 宜入兵夏本不以兵得天下故建其正色以春田秋
卷十六 第 40b 页 WYG0097-0562b.png
 冬出兵之时乃建大常故杂问志云四时治兵王自
 出礼记天子杀则下大绥司马职王建大常足相参
 正文○又云按司马职要服以内为九州其外更有
 三服夷镇蕃总而言之皆号蕃国凡五等诸侯所得
 路在国祭祀及朝天子皆乘之但朝天子之时乘至
 天子馆则舍之于馆是以觐礼记云偏驾不入王门
 谓舍之于客馆乘墨车龙旂以朝郑云在旁与已同
 曰偏若两诸侯自相朝亦应乘之若齐吊及朝并朝
卷十六 第 41a 页 WYG0097-0562c.png
 夕燕出入可降一等若在军皆乘广车若以田以鄙
 则乘木路也若五等诸侯亲迎皆乘所赐路以士亲
 迎得摄盛乘大夫车若大夫已上不可更摄盛转乘
 在上之车当乘所赐车与祭祀同则王乘玉路可也
 ○俊卿章氏曰祀以德故建大常奉天道之象也有
 德为能忘焉宾以仁故建大旂大旂有升降而不为
 乱几固宾之道也朝以礼故建大赤臣以宣猷著荩
 事上而君亦以是推焉固朝之朝也即戎以义故建
卷十六 第 41b 页 WYG0097-0562d.png
 大白田以智故建大麾且大白之为色正秋也以即
 戎则宜莫盛于秋矣大麾之为色正冬也以田则宜
 莫盛于冬矣○临川王氏曰大常象天有日月焉大
 旂象春有交龙焉大赤象夏正南方之物也大白象
 秋正西方之物也大麾象冬正北方之物也○明斋
 王氏曰按五路樊缨有十二就九就七就五就之异
 旗则称大旂大赤大白大麾而不言其斿之数者盖
 蒙大常之制旗幅皆十二故皆贯之以大犹五服之
卷十六 第 42a 页 WYG0097-0563a.png
 章虽异而冕皆十二旒天子与诸侯自当有辨也
王后之五路重翟锡面朱总厌翟勒面缋总安车彫面
鹥总皆有容盖注重翟重翟雉之羽也厌翟次其羽使
相迫也
 刘氏曰钖面同玉路也朱总朱以为勒厌翟鳞次翟
 羽相厌为饰而不重之也
勒面谓以如王龙勒之韦为当面饰也彫者画之不龙
其韦安车坐乘车凡妇人车皆坐乘
卷十六 第 42b 页 WYG0097-0563b.png
 疏按曲礼妇人不立乘上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
 谢则必赐之几杖乘安车则男子坐乘亦谓之安车
 若然则王后五路皆坐乘而此独名安车者以馀有
 重翟厌翟等名此无异物可称故独得安车之名也
 凡言总者谓以总为车马之饰
郑司农云鹥读为凫鹥之鹥鹥总者青黑色以缯为之
总著马勒直两耳与两镳容谓幨车山东谓之裳帏或
曰潼容
卷十六 第 43a 页 WYG0097-0563c.png
 疏按昏礼云妇车亦如之有裧注云裧车裳又卫诗
 云渐车帏裳毛氏亦云幢容是容幢容与幨及裳帏
 为一物也
玄谓朱总缋总其施之如鹥总车衡輨亦宜有焉
 疏后郑取先郑总著马勒直两耳与两镳为本以其
 皆是革饰之事故兼施于车也
缋画文也盖如今小车盖也皆有容盖则重翟厌翟谓
蔽也
卷十六 第 43b 页 WYG0097-0563d.png
 疏盖以表尊亦以禦雨重翟厌翟谓蔽者按马氏等
 云重翟为盖故微破之若重翟厌翟是盖何须下文
 云皆有容盖乎
重翟后从王祭祀所乘厌翟后从王宾飨诸侯所乘安
车无蔽后朝见于王所乘谓去饰也诗国风硕人曰翟
蔽以朝谓诸侯夫人始来乘翟蔽之车以朝见于君盛
之也此翟蔽盖厌翟也然则王后始来乘重翟乎
 按容谓车帷施于旁者盖谓车盖施于上者
卷十六 第 44a 页 WYG0097-0564a.png
翟车贝面组总有握注翟车不重不厌以翟饰车之侧
尔贝面贝饰勒之当面也有握则无盖矣如今軿车是
也后所乘以出桑
 疏按月令三月荐鞠衣于先帝又后妃亲桑于东郊
 二者皆乘翟车以告先帝非祀亲桑又非大事也
 王氏曰组总以织组为总也
辇车组挽有翣羽盖注辇车不言饰后居宫中从容所
乘但漆之而已为辁轮人挽之以行有翣所以蔽风尘
卷十六 第 44b 页 WYG0097-0564b.png
以羽作小盖谓翳日也
 疏按杂记注引许氏说文解字曰有辐曰轮无辐曰
 辁凡车人挽行者皆无辐○按尔雅大扇谓之翣
 陈氏曰祭祀宾客行礼也故有容盖出桑适远也故
 有握朝王不必蔽翣宫中不必蔽握也○陈氏礼书
 曰五路言翟言车而不言路二翟言翟而不言车者
 不言路避王也不言车车不足以名之也孤言夏篆
 卿言夏缦至墨车已下然后言车是亦饰盛者以饰
卷十六 第 45a 页 WYG0097-0564c.png
 名饰杀者以车名也
王之丧车五乘木车蒲蔽犬䄙尾櫜疏饰小服皆疏注
木车不漆者
 疏上文木路对革路有革又有漆则木路漆之而已
 据吉时言此木路对禫始有漆明此木路不漆饰指
 本体而言也
郑司农云蒲蔽谓蠃兰车以蒲为蔽天子丧服之车汉
仪亦然
卷十六 第 45b 页 WYG0097-0564d.png
 疏汉时有蠃长兰乘不善之车
犬䄙以犬皮为覆笭
 疏古者男子立乘须冯轼轼上须皮覆之故云犬榠
玄谓蔽车旁禦风尘者犬白犬皮既以皮为覆笭又以
其皮为戈戟之□
 疏櫜则□也白犬皮者以丧无饰明用犬之白者士
 丧记主人乘恶车白狗幦是也
粗布饰二物之侧为之缘若摄服云
卷十六 第 46a 页 WYG0097-0565a.png
 疏按丧服齐衰已下皆称疏礼之通例凡言疏布者
 皆据大功布而言若摄服者按既夕记云贰车白狗
 摄服注云摄犹缘也狗皮缘服差饰引之者證二物
 为缘之事也
服读为箙小箙刀剑短兵之衣此始遭丧所乘为君之
道尚微备奸臣也书曰以虎贲百人逆子钊亦为备焉
 疏丧车五乘贵贱皆同乘之是以士丧礼主人乘恶
 车郑注引杂记云端衰丧车皆无等然则此恶车王
卷十六 第 46b 页 WYG0097-0565b.png
 丧之木车也是其尊卑同也○愚按丧车无等所谓
 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素车棼蔽犬䄙素饰小服皆素注素车以白土垩车也
棼读为薠薠麻以为蔽其䄙服以素缯为缘此卒哭所
乘为君之道益著在车可以去戈戟
 疏按士虞礼卒哭大夫说绖带于庙门外妇人说道
 绖不说带是卒哭变服变服即易车
藻车藻蔽鹿浅䄙革饰注玄谓藻水草苍色以苍土垩
卷十六 第 47a 页 WYG0097-0565c.png
车以苍缯为蔽也鹿浅䄙以鹿夏皮为覆笭
 疏夏时鹿毛新生为浅毛
又以所治去毛者缘之此既练所乘
 明斋王氏曰旧说棼为麻布藻为苍缯按下駹车始
 以苇为蔽今若用麻布与苍缯则反精矣盖以薠麻
 水草编之以为蔽耳
駹车雚蔽然䄙髹饰注玄谓駹车边侧有漆饰也雚细
苇席也以为蔽者漆则成藩即吉也然果然也髹赤多
卷十六 第 47b 页 WYG0097-0565d.png
黑少之色韦也此大祥所乘
 疏果然兽名也
漆车藩蔽豻䄙雀饰注漆车黑车也藩今时小车藩漆
席以为之豻胡犬雀黑多赤少之色韦也此禫所乘
 疏雀头黑多赤少雀即緅也按下文大夫乘黑车士
 乘栈车皆吉时所乘既言天子至士丧车五乘尊卑
 等则大夫士禫亦得乘漆车所以大夫士禫即乘漆
 车与吉同礼穷则同也
卷十六 第 48a 页 WYG0097-0566a.png
服车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缦大夫乘墨车士乘栈车
庶人乘役车注服车服事者之车郑司农云夏赤也缘
缘色或曰夏篆篆读为圭瑑之瑑夏篆毂有约也玄谓
夏篆五采画毂约也夏缦亦五采画无瑑尔
 某氏曰夏翟五采篆彫刻车衡画采加彫篆也缦杂
 文画而不彫曰缦○杜预曰左传云山崩川竭君为
 之不举降服乘缦缦车无文也
墨车不画也栈车不革挽而漆之
卷十六 第 48b 页 WYG0097-0566b.png
 或曰素木无漆
役车方箱可载任器以共役
 疏已上寻常所乘若亲迎则士有摄盛故士昏礼主
 人乘墨车妇车亦如之有裧为异耳不见妇人车者
 妇人与夫同故昏礼云妇车亦如之大夫以上不摄
 盛知士车有漆饰者按唐传云古之帝王必有命民
 于其君得命然后得乘饰车骈马衣文骈锦注云饰
 漆之骈并也是其事云役车亦名栈车以其同无革
卷十六 第 49a 页 WYG0097-0566c.png
 挽故也何草不黄诗云有栈之车行彼周道注云栈
 车役车是也○王氏曰考工记曰栈车欲弇饰车欲
 侈墨车已上皆饰车也栈车无饰役车郑氏谓载任
 器以共役然谓之乘则非特载任器而已夫贵而孤
 卿贱而庶人率皆参稽其德位之隆杀以为之制度
 以立之差等则德不称焉有所不用也位不称焉有
 所不用也上不得以偪下下不得以僣上虽有桀鷔
 者不敢干焉虽有觊觎者不敢越焉是乃所以正名
卷十六 第 49b 页 WYG0097-0566d.png
 分之大而杜窃拟之端也欤○愚按丧车虽贵贱无
 等亦谓二祥以内言之禫则拟于吉天子或不妨少
 饰欤若从贾氏谓大夫士既禫皆得乘漆车则大夫
 禫与吉同已不可通至于士平日仅乘栈车禫得乘
 墨车是士乃因禫而所乘之车反精于平日矣而可
 乎天子诸侯绝旁期丧至于禫天子或得引绝旁期
 之例少异于士庶此亦礼之无大害者不然必禫所
 乘之漆车与大夫之墨车尚有辨耳丧礼无贵贱以
卷十六 第 50a 页 WYG0097-0567a.png
 父母之恩于子天子至庶人一也其说岂不正大乃
 拘此说而谓士禫亦乘漆车说礼如此欲无若聚讼
 得乎
凡良车散车不在等者其用无常注给游燕及恩惠之
赐不在等者谓若今辎车后户之属作之有功有沽
 疏汉时辎车与古者从军所载辎重财货之车皆车
 后开户精作为功则曰良粗作为沽则曰散也○愚
 按良散虽无常不过稍低昂于规制之内而已岂得
卷十六 第 50b 页 WYG0097-0567b.png
 恣为淫巧乎
凡车之出入岁终则会之注计其完败多少
凡赐阙之注完败不计
 或曰命车赐人出而不入故阙之不须会也
毁折入赍于职币注杜子春云赍读为资资财也乘官
车毁折者入财以偿缮治之直
 疏入赍于职币职币还与冬官缮治之○或曰其币
 坏而材料尚可用者则存之职币以备冬官修造缮
卷十六 第 51a 页 WYG0097-0567c.png
 治之用
大丧饰遣车遂廞之行之注廞兴也谓陈驾之行之使
人以次举之以如墓也遣车一曰鸾车
 疏以遣车亦有鸾铃故也
及葬执盖从车持旌注从车随柩路持盖与旌者王平
生时车建旌雨则有盖今蜃车无执而随之象生时有
也所持者铭旌
 或曰及葬谓柩在道
卷十六 第 51b 页 WYG0097-0567d.png
及墓嘑启阙陈车注关墓门车贰车也
 疏天子贰车象生时当十二乘也
小丧共柩路与其饰注柩路载柩车也饰棺饰也
岁时更续共其弊车注更易其旧续续其不任用共其
弊车巾车既更续之取其弊车共于车人材或有中用

大祭祀鸣铃以应鸡人注鸡人主呼旦鸣铃以和之声
且警众必使鸣铃者车有和鸾相应和之象
卷十六 第 52a 页 WYG0097-0568a.png
 王氏曰亦所以警王无得宴安也○明斋王氏曰车
 为器之至重周礼特设巾车一职掌公车之政令典
 路者辨车之等而驾说之也车仆者掌兵车而用之
 也冬官轮人舆人则造车之肆也造车与驾车者各
 司其事王车与兵车各分其职所以志专而事辨巾
 车兼统之故其秩为下大夫凡公车所驾之马即校
 人所掌者专以供王五路及王臣之所乘其卿大夫
 之车马各出于其采地士卒之兵车大车出于司马
卷十六 第 52b 页 WYG0097-0568b.png
 法之田赋以人治田以田出车马兵之与农人之与
 车马常相连而不离故国无养兵之费民无养马之
 弊武备常修而易集所以为善也
典路掌王及后之五路辨其名物与其用说注用谓将
有朝祀之事而驾之郑司农云设谓舍车也春秋传曰
鸡鸣而驾日中而说用谓所宜用
若有大祭祀则出路赞驾说注出路王当乘之赞驾说
赞仆与趣马也
卷十六 第 53a 页 WYG0097-0568c.png
大丧大宾客亦如之注郑司农云书顾命曰成王崩康
王既陈先王宝器又曰大路在宾阶面赘路在阼阶面
先路在左塾之前次路在右塾之前汉朝上计律陈属
车于庭
 疏大路玉路赘路玉路之贰也先路象路次路象路
 之贰也○按蔡氏尚书注大路玉路赘作缀缀路金
 路也先路木路也次路象路革路也面南向也
凡会同军旅吊于四方以路从注王出于事无常王乘
卷十六 第 53b 页 WYG0097-0568d.png
一路典路以其馀路从行亦以华国
车仆掌戎路之萃广车之萃阙车之萃苹车之萃轻车
之萃注萃犹副也此五者皆兵车所谓五戎也
 王氏曰戎路革车也革车以即戎故又谓之戎路
戎路王在军所乘也广车横陈之车也阙车所用补阙
之车也苹犹屏也所用对敌自蔽隐之车也轻车所用
驰敌致师之车也春秋传曰公丧戎路又曰其君之戎
分为二广则诸侯戎路广车也又曰帅斿阙四十乘孙
卷十六 第 54a 页 WYG0097-0569a.png
子八陈有苹车之陈又曰驰车千乘五者之制及萃数
未尽闻
 陈氏曰诗云輶车鸾镳按尔雅曰輶轻也
凡帅共革车各以其萃注五戎者共其一以为王优尊
者所乘也而萃各从其元焉
 六韬车者军之羽翼也所以陷坚阵要彊敌遮北走
 也○浚仪王氏曰或问道千乘之国千乘之国可使
 治其赋何谓千乘曰包氏依王制孟子谓方里为井
卷十六 第 54b 页 WYG0097-0569b.png
 十井为乘百里之国适千乘马氏依周礼司马法谓
 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
 成出革车一乘千乘之赋其地千成方三百一十六
 里有畸唯公侯之封乃能容之朱子曰马说八百家
 出车一乘包氏说八十家出车一乘疑马氏为可据
 愚考汉食货志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十六井也有
 戎马一匹牛三头四丘为甸甸六十四井也有戎马
 四匹兵车一乘甲士三人卒七十二人是谓乘马之
卷十六 第 55a 页 WYG0097-0569c.png
 法一封三百一十六里提封十万井定出赋六万四
 千井戎马四千匹兵车千乘此诸侯之大者也是谓
 千乘之国其说与马融同此朱子所谓可据也或曰
 朱子于论语或问云车一乘甲士步卒合七十五人
 于诗集云千乘大国之赋城方十里出革车一乘甲
 士三人左持弓右持矛中人御步卒七十二人将重
 车者二十五人千乘之地三百十六里有奇车千乘
 法当用十万人为步卒者七万二千人大国三军为
卷十六 第 55b 页 WYG0097-0569d.png
 车三百七十五乘三万七千五百人其为步卒不过
 二万七千人敢问既曰一乘七十五人又曰一乘百
 人何也曰朱子读曹公杜牧注孙子见所论车乘人
 数诸儒皆所未言蔡季通每论此事以考周礼军制
 皆合然则孙子之注可得闻欤曰孙子作战篇凡用
 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曹公注驰车
 轻车也杜牧注轻车战车也古者车战革车辎车重
 车也载器械财货衣装司马法曰一车甲士三人步
卷十六 第 56a 页 WYG0097-0570a.png
 卒七十二人炊家子十人固守衣装五人厩养五人
 樵汲五人轻车七十五人重车二十五人故二乘兼
 一百人为一队举十万之众革车千乘校其费用支
 计则百万之众皆可知也说斋唐氏鲁军制问亦云
 大国三军其赋千乘书费誓曰鲁人三郊三遂郊即
 乡也天子六乡具六军六遂贰之合都邑之师为万
 乘鲁三郊具三军三遂贰之合都邑之师为千乘所
 谓千乘之国成国半天子之军也古者积伍五人为
卷十六 第 56b 页 WYG0097-0570b.png
 卒百人而车法成其七十五人为战车一乘徒七十
 二人甲士三人其二十五人别为重车万二千五百
 人为军为战车百二十五乘徒九千人甲士三百七
 十五人一军合为九千三百七十五人三军合二万
 八千一百二十五人鲁颂閟宫言公徒三万者举三
 军之成数也言公车千乘者举兵车之成数也昭公
 之蒐传称革车千乘朱子或问止言轻车集传兼言
 重车所以不同或曰重车见于经传欤曰左氏传乙
卷十六 第 57a 页 WYG0097-0570c.png
 卯楚师军于邲丙辰楚重至于邲吕氏谓凡战兵车
 在前辎重在后楚重次日乃至后兵车一日故无钞
 掠之患汉志谓甸出牛十二头其以驾重车与可使
 治其赋者左氏传所谓赋舆谓兵车之赋也古者提
 封约卒乘之数命将在公卿之列兵农一制文武同
 方孔门弟子樊迟为右冉有用矛有若与攻吴之卒
 皆儒者之事士游于艺未有不习射御者夫子亦曰
 我战则克自文武殊涂服儒衣冠以武事为耻而介
卷十六 第 57b 页 WYG0097-0570d.png
 胄之夫不知义乱是用长黎民亦曰殆哉古有车无
 骑骑战始于七国于是车制废房琯用之而败以不
 教民战是谓弃之此之谓矣○杂说车战之法每车
 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二十四人居前左右各二
 十四人居前者战左右者挟辕常相更番后又二十
 五人为一队去车二十五步所谓炊家子守衣装厮
 养樵汲者也行则以车为卫居则以车为营一车一
 间又有倅车孙子曰萃车千驷轻车千乘带甲十万
卷十六 第 58a 页 WYG0097-0571a.png
 谓倅车也车战之法为不可败计有倅车者万一或
 败免致仓皇无备后人自不能车战切不可言车战
 不可用宋武帝车战之法甚善马隆亦用车战又谁
 败之唐太宗李卫公最喜论车战房琯陈涛之败乃
 是车无骑牛与马杂用之何缘不败
会同亦如之注巡守及兵车之会则王乘戎路乘车之
会王虽乘金路犹共以从不失备也
大丧廞革车注言兴革车则遣车不徒戎路广阙苹轻
卷十六 第 58b 页 WYG0097-0571b.png
皆有焉
大射共三乏注郑司农云乏读为匮乏之乏
 疏乏一名容射人云三获三容是也革车用皮乏亦
 用皮故因使车仆为之大射容宾射燕射举尊者而
 言也○某氏曰王之大射必张三侯每候之后必有
 一乏使持旌告获者藉以自蔽也○按矢至此力乏
 不过故名乏
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交龙
卷十六 第 59a 页 WYG0097-0571c.png
为旂通帛为旃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旟龟蛇为
旐全羽为旞析羽为旌注物名者所画异物则异名也
属谓徽识也
 疏九旗中旃物旌旞等不画异物郑据名总言之尔
 徽识谓在朝在军所用小旌故以属言之
通帛谓大赤从周正色无饰杂帛者以帛素饰其侧白
殷之色全羽析羽皆五采系之于旞旌之上所谓注旄
于干首也凡九旗之帛皆用绛
卷十六 第 59b 页 WYG0097-0571d.png
 王氏曰旗之名则常旂旃物之属旗之物则通帛杂
 帛之属各有属则自王以下各有属建旗则使其属
 视而从焉待国事谓师田宾祀之事○陈氏曰郊特
 牲曰旂十有二旒龙章而设日月象天也左氏曰三
 辰旂旗昭其明也即太常也○王氏曰龙一升一降
 谓之交○陈氏曰升白龙于縿则青者降矣白阴而
 升青阳而降交泰之道也诗曰龙旂阳阳龙旂承祀
 龙旂十乘淑旂绥章左传曰分鲁以大路大旂乐记
卷十六 第 60a 页 WYG0097-0572a.png
 曰龙旂九旒天子之旌也○刘氏曰杂帛外饰为帛
 中以绛○王氏曰熊以其毅虎以其猛鸟以其速隼
 以其摰○刘氏曰龟取其静而有知蛇取其敏而有
 勇○陈氏曰郑有蟊弧晋有蜂旗所谓旗之属而非
 古制也诗云孑孑干旟所谓旟也又曰建此旐矣又
 建旐设旄所谓旐也
及国之大阅赞司马颁旗物王建大常诸侯建旂孤卿
建旃大夫士建物师都建旗州里建旟县鄙建旐道车
卷十六 第 60b 页 WYG0097-0572b.png
载旞斿车载旌注仲冬教大阅司马主其礼
 王氏曰掌九旗之物名以待国事者司常也大阅则
 教武事而司马主兵故于大阅而颁旗物则以司马
 为主而司常则赞之而已
自王以下治民者旗画成物之象王画日月象天明也
诸侯画交龙一象其升朝一象其下复也
 王氏曰诸侯在国则有君道在朝则有臣道故龙一
 升一降乃不为亢
卷十六 第 61a 页 WYG0097-0572c.png
孤卿不画言奉王之政教而已大夫士杂帛言以先王
正道佐职也
 疏杂帛中赤其旁用白白乃殷之正色故云以先王
 之道佐职也○愚按外白中赤者赤周之正色谓以
 精白一心夹辅王朝也
师都六乡六遂大夫也谓之师都都民所聚也画熊虎
者乡遂出军赋象其守猛莫敢犯也州里县鄙乡遂之
官互约言之鸟隼象其勇健龟蛇象其捍难辟害也
卷十六 第 61b 页 WYG0097-0572d.png
 蓝田吕氏曰师都则族师州里则酂长县鄙则县师
 知之者以此职皆有旗鼓之文
道车象路也王以朝夕燕出入斿车木路也王以田以
鄙全羽析羽五色象其文德也
 疏九旗发首虽总为大阅而言其道车载旞斿车载
 旌非为军事也王在朝建大赤今以朝夕燕出入则
 建旞正田猎建大麾今以小田猎及巡行县鄙则建
 旌
卷十六 第 62a 页 WYG0097-0573a.png
大阅王乘戎路建大常焉玉路金路不出
 王先生曰凡无所将者则无所画通帛杂帛是也大
 阅之时孤卿大夫士与六乡六遂三等采地之大夫
 咸在师都将三等采地都邑之兵州里将六乡之兵
 县鄙将六遂之兵此师都所以有熊虎之旗州里所
 以有鸟隼之旟县鄙所以有龟蛇之旐孤卿大夫士
 则从王耳所以载旃物也及观大司马中秋教治兵
 辨旗物之用唯王与诸侯所载同其他军吏载旗而
卷十六 第 62b 页 WYG0097-0573b.png
 此则师都建之师都载旃而此则孤卿建之乡遂载
 物而此则大夫士建之郊野载旐而此则县鄙建之
 百官载旟而此则州里建之载旞载旌则见于此而
 司马乂皆缺焉抑治兵大阅其礼各异欤○刘氏曰
 龙旂六斿鸟旟七斿龟旐四斿皆王者所建其斿与
 杜长短等于大常若人臣建之则各从其命数而为
 之等降焉○仲舆郝氏曰六乡为前军鸟隼阳象也
 六遂为后军龟蛇阴象也
卷十六 第 63a 页 WYG0097-0573c.png
皆画其象焉官府各象其事州里各象其名家各象其
号注事名号者徽识所以题别众臣树之于位朝各就
焉觐礼曰公侯伯子男皆就其旗而立此其类也或谓
之事或谓之名或谓之号异外内也三者旌旗之细也
士丧礼曰为铭各以其物亡则以缁长半幅赪末长终
幅广三寸书名于末此盖其制也徽识之书则云某某
之事某某之名某某之号今大阅礼象而为之兵凶事
若有死事者亦当以相别也杜子春云画当为书玄谓
卷十六 第 63b 页 WYG0097-0573d.png
画画云气也异于在国军事之饰
 疏上之九旗旗之大者也此言旌旗之细者昭二十
 一年宋厨人濮曰扬徽者公徒也是名徽也诗六月
 云织文鸟章白旆央央笺云织徽识是名识也○郑
 氏曰官府各象其事则画六官所掌之事州里各象
 其名则画州里之官名家各象其号则画其家邑之
 名号○仲舆郝氏曰旟旐以上七者皆统众之大旗
 也旞旌以下乂各车小旗所谓徽识也前导之车载
卷十六 第 64a 页 WYG0097-0574a.png
 全羽之旞斿属也各属之车载析羽之旌皆画其象
 犹曲礼前有尘埃载鸣鸢前有车骑载飞鸿之类其
 三军之众各有所属官府及其地里居宅车上各以
 小旗表识如司马乡遂大夫之属各以执事为象别
 之州里之属各以州里之名为象别之邻比五家之
 属各以家之号为象别之如此则什伍相联不至淆
 乱而无统郑注未明道车为王出入之车斿车为王
 游閒之车尤无谓矣
卷十六 第 64b 页 WYG0097-0574b.png
凡祭祀各建其旗注王祭祀之车则玉路
 疏王建大常诸侯则旂孤卿则旃大夫士则物
会同宾客亦如之置旌门注宾客朝觐宗遇王乘金路
巡守兵车之会王乘戎路皆建其太常掌舍职曰为帷
宫设旌门
 疏掌舍树之此官供旌
大丧共铭旌注铭旌王则大常也土丧礼曰为铭各以
其物
卷十六 第 65a 页 WYG0097-0574c.png
建廞车之旌及葬亦如之
 疏谓以廞旌建于遣车之上此谓在庙陈时也及葬
 亦如之谓入圹亦建之○愚按及葬亦谓在道至墓
 之时
凡军事建旌旗及致民置旗弊之注始置旗以致民民
至仆之诛后至者
甸亦如之凡射共获旌注获旌获者所持旌
 疏谓若大射服不氏唱获所持之旌三侯皆有获旌
卷十六 第 65b 页 WYG0097-0574d.png
 也
岁时共更旌注取旧予新
 王氏曰有司用旌有弊坏而欲更易者并司常共与
  ○浚仪王氏曰按隋志云卓彼上天宫室混成玄戈
 居其左上将居其右弧矢扬威羽林置陈天垂象圣
 人则之轩辕以师兵为营卫至三代其仪大备宋宋
 绶景祐南郊卤簿图记序曰黄帝创轩冕之容列营
 卫之警舆驾仪物盖本于此唐尧彤车有虞鸾和夏
卷十六 第 66a 页 WYG0097-0575a.png
 后之绥商人之路周官有司常巾车之职虎贲旅贲
 之徒三五之际所由来尚矣秦并六国兼属车九九
 之数汉上甘泉备千乘万骑之众自时厥后损益可
 知周必大绣衣卤簿记云盖恭俭者帝王之盛德也
 备羽卫者国家之上仪也在汉孝文殿设书囊之帷
 身以敦朴为先及其诏令则曰鸾旗在前属车在后
 仪物明盛犹可想于千载之下然则圣人所以奉已
 华国固自殊辙也○俊卿章氏曰周礼司常掌九旗
卷十六 第 66b 页 WYG0097-0575b.png
 各有所属也考之曲礼有绥旌结旌之文而司常缺
 焉不载何也盖司常掌九旗之物各有属以待国事
 皆名其用而已非言其义也曲礼则言其义矣司常
 名其用故各指其制言之曲礼言其义故武车之旌
 曰绥旌绥者欲其安也临武事则所贵在安德车之
 旌曰结旌结者欲其固也执德则所贵在于固然则
 绥旌结旌不言于司常非无之也其在武车则为绥
 旌矣其在德车则为结旌矣
卷十六 第 67a 页 WYG0097-0575c.png
都宗人掌都宗祀之礼凡都祭祀致福于国注都或有
山川及因国无主九皇六十四民之祀王子弟则立其
祖王之庙其祭祀王皆赐禽焉主其礼者警戒之纠其
戒具其来致福则帅而以造祭仆
 疏按王制云天子诸侯祭因国之在其地而无主后
 者史记㐲羲已前九皇六十四民并是上古无名号
 之君绝世无后今宜主祭之也同姓得有先王之庙
 ○王氏曰夫节莫差于僣僭莫差于祭故季氏旅泰
卷十六 第 67b 页 WYG0097-0575d.png
 山而孔子深病之此都家宗人所以皆先之以祭祀
 之礼盖在所尤谨也祭祀之致福于国归王以其福
 也○黄氏曰都家之邑有社稷焉物之所资以生者
 也有五祀焉人之所待以安者也有先君焉国之所
 因以立者也有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有因国之在
 其地而无主后者都家之治以贵得民此族实阴相
 之不可忘也先王为之颁祀以驭其神为之宗人以
 典其祀而或赐之禽焉王以不与其祭而重之也夫
卷十六 第 68a 页 WYG0097-0576a.png
 为之颁祀以驭其神为之宗人以典其祀则都家祭
 祀唯王所议神之所享唯王所赐其福安得而不致
 哉而况子弟之亲公卿大夫之密迩寿王以其福固
 其愿也祭仆展而受之膳夫受而膳之亦王享其所
 致而已
正都礼与其服注禁督其违失者服谓衣服及宫室车

 愚按僭越之事未有不起于几微疑似之际者折其
卷十六 第 68b 页 WYG0097-0576b.png
 萌则易返其流则难宗人之职所以不可缓也
若有寇戎之事则保群神之壝注守山川丘陵坟衍之
坛域
国有大故则令祷祠既祭反命于国注令令都之有司
也反命还白王
 王氏曰祀所以驭其神必命之祭然后祭则祭之命
 王所出既祭反命于国则逆祀命者盖无有矣 愚
 按先王制礼非仅遏天下之僭踰以久一人之尊贵
卷十六 第 69a 页 WYG0097-0576c.png
 而已也如祭祀一端废则为弗事上帝遗厥宗庙僭
 则人有犯分之罪而鬼神亦陷于不义先王大封于
 畿外则颁祀都家特设宗人以掌之但恪守王章而
 于是幽明上下皆底于礼而无忒矣故曰先王有不
 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不然惧天下之我偪也
 制礼以域之是以骄绳天下之悖也民谁与我
家宗人掌家祭祀之礼凡祭祀致福注大夫采地之所
祀与都同若先王之子孙亦有祖庙
卷十六 第 69b 页 WYG0097-0576d.png
国有大故则令祷祀反命祭亦如之注以王命令祷祠
归白王于获福又以王命令祭之还又反命
掌家礼与其衣服宫室车旗之禁令注掌亦正也
 疏都宗人若戎之事则保群神之壝者据王所命祀
 者而言则此家宗人亦有王所命祀者家宗人亦保
 之可知○王氏曰都宗人家宗人言或详或略皆互
 见
凡以神仕者掌三辰之法以犹鬼神示之居辨其名物
卷十六 第 70a 页 WYG0097-0577a.png
注犹图也居谓坐也天者群神之精日月星辰其著位
也以此图天神人鬼地祇之坐者谓布祭众寡与其居
句孝经说郊祀之礼曰燔燎扫地祭牲茧栗或象天酒
旗坐星厨仓具黍稷布席极敬心也言郊之布席象五
帝坐礼祭宗庙序昭穆亦又有似虚危
 疏虚危有坟墓四司又为宗庙布席象也
则祭天圜丘象北极祭地方泽象后妃及社稷之席皆
有明法焉国语曰古者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
卷十六 第 70b 页 WYG0097-0577b.png
肃中正其知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
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神明降之在男曰觋在女
曰巫是之使制神之处位次主而为之牲器时服巫既
知神如此又能居以天法是以圣人用之今之巫祝既
闇其义何明之见何法之行正神不降或于淫厉苟贪
货食遂诬人神令此道灭痛矣
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魅以禬国
之凶荒民之札丧注天人阳也地物阴也阳气升而祭
卷十六 第 71a 页 WYG0097-0577c.png
鬼神阴气升而祭地示物魅所以顺其为人与物也致
人鬼于祖庙致物魅于墠坛盖用祭天地之明日百物
之神曰魅春秋传曰魑魅魍魉杜子春云禬除也玄谓
此禬读如溃痈之溃
 王氏曰三辰之法谓日月星辰之次舍其推之皆有
 法也天神人鬼地祗之居必图以三辰之法者盖三
 辰者阴阳之精也鬼神祗虽幽无形然皆丽乎阴阳
 而由阴阳之精以推之则其居可图也昔神降于萃
卷十六 第 71b 页 WYG0097-0577d.png
 问内史过曰以其物享焉其至之日亦其物也是亦
 以三辰之法犹之辨其所命之名所色之物此所以
 知鬼神之情状也○王氏曰禬国凶荒民札丧夫祷
 祈𥙴禬人情不能免先王因人情而为之典礼凡以
 与民吉凶同患之意○王先生曰按楚语昭王问于
 观射父而及重黎绝地天通之事盖古者巫祝之任
 甚重射父所对详矣杨鼎卿曰按礼记以三辰言之
 孟春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孟夏日在毕昏翼中
卷十六 第 72a 页 WYG0097-0578a.png
 旦婺女中孟秋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孟冬日在
 尾昏危中旦七星中以犹鬼神示之居故春则其帝
 大皞其神勾芒其祀户夏则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
 祀灶秋则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祀门冬则其帝颛
 顼其神玄冥其祀行以辰犹居非特如此言其常位
 则可类推矣
 
 
卷十六 第 72b 页 WYG0097-0578b.png
 
 
 
 
 
 
 
 周礼注疏删翼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