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097-002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注疏删翼卷二
            明 王志长 撰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以
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
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
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
以诘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
卷二 第 1b 页 WYG0097-0029b.png
任百官以生万民注典常也经也法也
 疏六典治教礼政刑事之书大宰总六官故俱建之也六官虽有
 治教礼政刑事之不同该而言之皆是治法故云治邦国
扰犹驯也统犹合也诘犹禁也书曰度作详刑以诘四
方任犹倳也生犹养也
 疏倳犹立也东齐人物立地中为倳蒯通说范阳令
 曰天下之人所以不敢倳刃于公之腹者畏秦法也
 欲使百官皆立其功也
卷二 第 2a 页 WYG0097-0030a.png
郑司农云治典冢宰之职故立其官曰使帅其属而掌
邦治以佐王均邦国教典司徒之职故立其官曰使帅
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
 疏治典教典云官府礼典以下皆云百官者尊天地
 二官不局其数也○王氏曰上无教则百姓不亲五
 品不逊而国危矣故曰安邦国
礼典宗伯之职故立其官曰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
王和邦国
卷二 第 2b 页 WYG0097-0030b.png
 疏礼之用和为贵故曰和
政典司马之职故立其官曰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
王平邦国
 王氏曰物各当其分谓之平大司马掌建邦之九法
 以佐王平邦国则彊不得以侵弱众不得以暴寡小
 大高下莫不当其分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
 正于百官言正则正百官以正万民之意
刑典司寇之职故立其官曰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
卷二 第 3a 页 WYG0097-0030c.png
王刑邦国三时皆有官惟冬无官又无司空以三隅反
之则事典司空之职也司空之篇亡小宰职曰六曰冬
官其属六十掌邦事
 王氏曰百工兴事造业则财物充足故云富邦国疏
 太宰职文分为二段从首至以富得民十条明经国
 之大纲治政之条目自正月之吉至职末明颁宣前
 法依事而施○王氏曰天官自宫正而下皆正言官
 名独于前三官言职者以太宰正也小宰贰也宰夫
卷二 第 3b 页 WYG0097-0030d.png
 考也其职特尊于治官之属故言职以别之推此则
 五官皆然○东莱吕氏曰周礼一书纲目尽在六典
 冢宰无所不统是宰相之职天下事须有总统要会
 处冢宰内统百官外均四海百官异职管摄之使皆
 归于一是谓之统四海异宜调济之使咸得其平是
 之谓均所以管摄之者非官官而控制之也自百而
 归之六自六而归之一所操者至简也所以调济之
 者非人人而称量之也大者与之为大小者与之为
卷二 第 4a 页 WYG0097-0031a.png
 小所居者至易也明乎简易之理则相业无馀蕴矣
 ○又曰三公三孤天子所与共调精微之原而无所
 治者也统万事而分治之则有六卿之职焉六卿者
 万事之纲也为天下者始于立纲纪故一曰邦治纲
 纪既立首教之以人道之大故二曰邦教人道立则
 必有节文之者故三曰邦礼教立礼行而犹有干纪
 乱常者焉则将帅之事也故四曰邦政大罪陈之原
 野降此则有司之法在故五曰邦禁民迁善远罪然
卷二 第 4b 页 WYG0097-0031b.png
 后可以永奠其居故六曰邦土终焉六卿分职各率
 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为治体统内外交应本末
 具举丝牵绳联无一节不相关天下虽广会头总在
 六卿至于冢宰相天子而统百官则司徒以下无非
 冢宰之所统乃均列一职而并数之为六卿何也纲
 固在网之中而首亦岂处乎身之外哉乾坤之与六
 子并列于八方也冢宰之与六卿并居于六职也一
 也○庄渠魏氏曰先王封建诸侯以道治天下定为
卷二 第 5a 页 WYG0097-0031c.png
 万世常经是曰六典太宰偏言则一职专言则包六
 职故六典皆太宰所掌治典太宰自主之其次分掌
 于五官后世废封建为郡县专务以法把持守令不
 复有君道六典灭亡久矣
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属以举邦治二曰官职以辨邦
治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四曰官常以听官治五曰官成
以经邦治六曰官法以正邦治七曰官刑以纠邦治八
曰官计以弊邦治注百官所居曰府弊断也郑司农云
卷二 第 5b 页 WYG0097-0031d.png
官属谓六官其属各六十小宰职曰以官府之六属举
邦治官职谓六官之职小宰职曰以官府之六职辨邦

 某氏曰官职百官分职辨者各有司存也
官联谓国有大事一官不能独共则六官共举之谓连
事通职相佐助也小宰职曰以官府之六联合邦冶
 鹤山魏氏曰周之官联其联事最密故朱文公谓一
 部周礼盛水不漏
卷二 第 6a 页 WYG0097-0032a.png
官常谓各自领其官之常职非联事通职所共也
 王氏曰常谓故常也盖六官之联事有非法之所能
 该者于是乘时立事兴机制宜官常则以昔之所常
 行者于今列之以为常书曰以典常作之师典则所
 守之法常则所循之常与此官常同也
官成谓官府之成事品式小宰职曰以官府之八成经
邦治官法谓职所主之法度官职主祭祀朝觐会同宾
客者则皆自有其法度小宰职曰以法掌祭祀朝觐会
卷二 第 6b 页 WYG0097-0032b.png
同宾客之戒具玄谓官刑司寇之职五刑其四曰官刑
上能纠职
 王氏曰书曰制官刑儆于有位是也
官计谓小宰之六计所以断群吏之治
 丘氏曰官联官常各致其一官之治故不言邦治
以八则治都鄙一曰祭祀以驭其神二曰法则以驭其
官三曰废置以驭其吏四曰禄位以驭其士五曰赋贡
以驭其用六曰礼俗以驭其民七曰刑赏以驭其威八
卷二 第 7a 页 WYG0097-0032c.png
曰田役以驭其众注都之所居曰鄙则亦法也都鄙公
卿大夫之采地王子弟所食邑周召毛聃毕原之属在
畿内者
 疏亲王子母弟与公同处于大都次疏者与六卿同
 处于小都次疏者与大夫同处于家邑按礼运云天
 子有田以处其子孙郑注中庸云同姓虽恩不同义
 必同也尊重其禄位所以贵之不必授以官守有官
 则依公卿大夫食邑不假别言也○陈氏曰先王之
卷二 第 7b 页 WYG0097-0032d.png
 建都鄙以为公卿大夫及王子弟之采地居畿内焉
 大者百里其次七十里其下五十里而其外有封疆
 沟木之固其内有城郭市朝社稷宗庙之别使之朝
 夕涖事王朝而退食于家其家不出王城而都鄙乃
 在三百里之外此犹民之廛里在国而受田在乡也
 ○何氏曰以其有邑故曰都以其在国之鄙故曰鄙
祭祀其先君社稷五祀
 疏按孝经大夫章不云社稷则诸侯卿大夫也若王
卷二 第 8a 页 WYG0097-0033a.png
 子母弟及三公称诸侯者五庙五祀三社三稷○叶
 氏曰古者虽敬于神而未尝听于神三时不害则奉
 盛以告之牲牷肥腯则奉牲以告之有功者无不报
 也牺牲既成粢盛既备然而旱乾水溢则变置社稷
 无功者无不夺也是以春官都宗人家宗人掌祭祀
 之礼凡祭祀必致福于国国有大故令祷祠必反命
 于国盖其神皆王所驭也
法则其官之法度废犹退也退其不能者举贤而置之
卷二 第 8b 页 WYG0097-0033b.png
禄若今月奉也位爵次也郑司农云士谓学士
 龟山杨氏曰自乡论秀士升之于司徒自司徒而升
 之于学曰造士而后大司乐论造士之秀者升之司
 马曰进士则所谓士者盖未有禄位也司马辨论官
 材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非
 修之于乡升之于司马则禄位不可得也故以禄位
 驭之太宰岁终令百官正其治受其会听其致事而
 诏王废置三岁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则为吏者
卷二 第 9a 页 WYG0097-0033c.png
 有职任焉与士异矣故以废置驭之禄位废置初不
 相因也而王介甫曰废置所以治之禄位所以待之
 治之者政也待之者礼也徒治之以政而不待之以
 礼则将免而无耻失其旨矣○愚按吏有职守不能
 无废置士惟录其贤者诏之禄位而已然禄位其贤
 则不贤者劝勉鼓舞于其下而不自知矣故曰禄位
 以驭其士也夫先王爵人禄人天下日趋于善后世
 峻文繁策士之贤者则疑之一有过惟恐其不暴于
卷二 第 9b 页 WYG0097-0033d.png
 天下而卒鲜可用之士也然则操驭士之权者盍反
 其本矣
赋口率出泉也贡功也九职之功所税也
 王氏曰征求无艺费出无节非所以驭其用使所用
 惟赋贡之从则敛不加而用足矣○鹤山魏氏曰赋
 有分颁之意以井地所出献于王也如禹贡之赋与
 左氏悉率敝赋凡三等采地所出之物及兵赋之属
 尽谓之赋赋是上颁其式贡则下以供上赋通人力
卷二 第 10a 页 WYG0097-0034a.png
 所出贡止是地所产康成以汉制解经以赋为口率
 出泉三代安有口赋唐陆贽犹以民间出泉为不便
 况成周乎○某氏曰量民力以制赋量臣入以制贡
礼俗昏姻丧纪旧所行也
 龟山杨氏曰五方之民皆有性也其安居和味宜服
 利用备器不可推移先王修礼以节其性因之以达
 其志通其欲为之节文道之使成俗也以是驭之故
 无殊俗离而二之则非矣○刘氏曰用礼法以成其
卷二 第 10b 页 WYG0097-0034b.png
 风俗礼乐浃洽于人心则风俗自成○王氏曰家自
 为俗无所视效则非所以驭其民○明斋王氏曰乡
 俗之礼不同而无害于义者如祔有离合衣有玄端
 䙜掖冠礼有醮有醴因其俗而节文之俾民相安而
 不敢越○刘氏曰刑以诛恶赏以劝善其威柄皆出
 于朝廷○明斋王氏曰都鄙有君道故封内刑赏得
 自专之方士所谓书其刑杀之成与其听讼者上之
 于国犹今之题知而不屑屑兼听之故事治而上逸也
卷二 第 11a 页 WYG0097-0034c.png
 疏田役以驭其众则卿大夫得田猎而春秋左氏
 传郑大夫丰卷请田子产不许者彼常田之外临祭
 取鲜惟人君耳大夫惟得常田故礼云大夫不掩群
 亦是常田丰卷欲备取鲜故子产曰惟君用鲜明大
 夫不合也○王氏曰田以简众役以任众○邓汝极
 氏曰驭犹马有衔勒而操纵可自出也祭祀有废置
 使无僭故亦曰驭○庄渠魏氏曰先王建都邑以封
 公卿大夫在王朝则臣道也以八法治之在封邑则
卷二 第 11b 页 WYG0097-0034d.png
 君道也故以八则治之法者从上之令而下不自专
 也则者受节于上而下得自专也
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一曰爵以驭其贵二曰禄以驭其
富三曰予以驭其幸四曰置以驭其行
 刘氏曰置之在位所以劝其善行也
五曰生以驭其福六曰夺以驭其贫七曰废以驭其罪
八曰诛以驭其过注诏告也爵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
也幸谓言行偶合于善则有以赐予之以劝后也
卷二 第 12a 页 WYG0097-0035a.png
 杂说爵禄者厉世磨钝之具也古人制爵必以德制
 禄必以功盖所以抑夫人侥倖之心而作其进德兴
 功之志固不容以滥授也然有当然之报亦有特厚
 之恩当然之报固人臣所宜得也人或视之以为常
 而无激昂自奋之志惟有特厚之恩以神其机于不
 测则所以鼓舞人心而使之奔走于事功者又宁有
 已耶此八柄予以驭幸之深意也
生犹养也贤臣之老者王有以养之五福一曰寿夺谓
卷二 第 12b 页 WYG0097-0035b.png
臣有大罪没入家财者六极四曰贫废犹放也诛责让
也凡言驭者所以驱之内之于善
 杂说八柄八统皆曰诏王者盖赏罚诛废非臣下所
 得专而亲亲等事亦当自王之躬行然后可以化人
 也虽太宰无所不统然皆以诏王易曰阴虽有美含
 之以从王事礼曰虽有庇民之大德不敢怀君民之
 心书曰无有作福作威其义一也○愚按后儒训生
 曰赦宥八议一条八柄中正不可少而详味福字则
卷二 第 13a 页 WYG0097-0035c.png
 于养老为合存之以备参○鹤山魏氏曰八则八柄
 言驭凡十六字只当通作一义讲康成以驱而纳之
 于善训驭字不知祭祀如何驱神以纳于善窃意古
 之驭者斟酌疾徐自有其法当训为品节而归于范
 之意如祭祀则斟酌天神地示人鬼之品节而不违
 其则庶乎其可以驭神也如是则其它驭字可尽通
 矣又其间以汉制没入家财为夺以驭贫尤害义理
 三代安得有没入人臣家财之法古者待臣下无绝
卷二 第 13b 页 WYG0097-0035d.png
 法如臣之去国素车白马以丧服行虽待放于郊然
 犹爵禄有诏于朝出入有诏于国三年然后收其田
 里虽夺之而不使其妻子至于乏绝故礼为旧君有
 服上下皆以忠厚存心如此其至也至战国孟子始
 有草芥寇雠之论如臧武仲去国犹以防求为后于
 鲁为臧为也以其据防请立臧为为后故孔子以为
 要君是三代之法臣有罪而夺爵之类亦必斟酌而
 不使至于贫困此其所以为驭而康成之误解经或
卷二 第 14a 页 WYG0097-0036a.png
 导后世人主以虏使其臣其祸实烈当表而出之
以八统诏王驭万民一曰亲亲二曰敬故三曰进贤四
曰使能五曰保庸六曰尊贵七曰达吏八曰礼宾注统
所以合率以等物也亲亲若尧亲九族也敬故不慢旧
也贤有善行者能多才艺者保庸安有功者尊贵尊天
下之贵者孟子曰天下之达尊三爵也德也齿也祭义
曰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有德贵贵贵老敬长慈
幼达吏察举勤劳之小吏也礼宾宾客诸侯所以示民
卷二 第 14b 页 WYG0097-0036b.png
亲仁善邻
 临川王氏曰驭以亲亲则民莫遗其亲驭以敬故则
 民莫慢其故驭以进贤则民知德之不可不务驭以
 使能则民知能之不可不勉驭以保庸则民知功实
 之不可害驭以尊贵则民知爵命之不可陵驭以达
 吏则民知壅蔽之不可为驭以礼宾则民知交际之
 当以礼○又曰统言举此而彼从焉○刘氏曰常棣
 之诗亲亲也伐木敬故也南山有台进贤也采薇使
卷二 第 15a 页 WYG0097-0036c.png
 能也彤弓保庸也湛露尊贵也棫朴达吏也鹿鸣礼
 宾也○节卿郑氏曰八柄八统太宰必以诏王何也
 盖圣人之道有经有权经者法之常而权者法之变
 太宰守其常故其待百官万民有一定之法人主用
 其权故其疾速进退皆在我而百官万民不得执法
 以要其君虽然权固人主之所得用也而必待大宰
 之诏此亦虑其所终而稽其所弊矣○盱江何氏曰
 统犹纲也梁氏曰驭群臣者执其权故曰柄驭万民
卷二 第 15b 页 WYG0097-0036d.png
 者举其纲故曰统○仲舆郝氏曰柄尚严统尚宽严
 以绳其臣宽以调其民操纵之要也○愚按人臣各
 敬乃职以报其上也自君之礼臣倡也是故先王敬
 天则不可不敬其佐我以事天者先王敬百姓则不
 可不敬其佐我以养百姓者不然君失礼于臣臣必
 荒其事天牧民之职然则不敬其臣是不敬天与百
 姓者也不敬天则天厌之不敬百姓则百姓仇之矣
 八统自敬故已下先王敬体其臣者备至而郝氏以
卷二 第 16a 页 WYG0097-0037a.png
 为严以绳臣宽以调民其犹后世文法之习也欤
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二曰园圃毓草木三
曰虞衡作山泽之材
 或曰掌山曰虞水曰衡
四曰薮牧养蕃鸟兽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商贾阜
通货贿七曰嫔妇化治丝枲
 或曰化丝为帛化枲为布
八曰臣妾聚敛疏财九曰閒民无常职转移执事注任
卷二 第 16b 页 WYG0097-0037b.png
犹倳也
 疏倳犹立也使民之业得立也
郑司农云三农平地山泽也九谷黍稷秫稻麻大小豆
大小麦八材珠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木曰刻金
曰镂革曰剥羽曰析转移为人职事若今佣赁也玄谓
三农原隰及平地九榖无秫大麦而有粱菰树果蓏曰
圃园其樊也虞衡掌山泽之官主山泽之民者
 疏既云虞衡掌山泽之官复云山泽之民者欲见虞
卷二 第 17a 页 WYG0097-0037c.png
 衡是官非出税之人以山泽之民无名号故借虞衡
 之官以表其民山泽曰虞川林曰衡则衡不掌山泽
 而云虞衡作山泽者欲互举以见山泽兼有川林之
 材也
泽无水曰薮牧牧田在远郊皆畜牧之地金玉曰货布
帛曰贿嫔妇人之美称也
 潜溪邓氏曰嫔有夫者妇有姑者丝茧已缫者枲麻
 未缉者
卷二 第 17b 页 WYG0097-0037d.png
臣妾男女贫贱之称疏材草木根实可食者尔雅云疏
不熟曰馑
 刘氏曰九职者任天下之民以九事也颁其职之事
 则大司徒掌之任其民而徵其财赋则闾师掌之太
 宰之所掌者域万民用九职以为业则溥天之下
 率土之滨无夷风以乱华者无左道以惑众者无游
 手以失职者莫不安于乡闾繇于礼义而用中于五
 品者焉太宰所以皇建其极于天下其是之谓乎
卷二 第 18a 页 WYG0097-0038a.png
 明道程氏曰古者四民各有常职而农者居十八九
 故衣食易足而民无所困后世游民多矣观其穷促
 辛苦孤贫疾病变作诈巧以自求生而常不足以生
 日益岁滋久将何若非圣人能变而通之则何以免
 患岂可谓无可奈何而已哉此宜酌古变今均多恤寡
 渐为之业以救之耳○东莱吕氏曰民事固不可缓
 而鸟兽草木亦岂可谓物之至微而不之恤乎圣人
 为天地万物之主见天地间有一物不得其所则圣
卷二 第 18b 页 WYG0097-0038b.png
 人亦为之不安而以为其职之不尽故尧典自厥民
 析而继之以鸟兽孳尾舜典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
 以此见圣人参天地赞化育无一念之忘物也后世
 人主但曰强兵富国乃其职耳民且不恤何有于物
 读周礼者须知圣人天涵地育广大气象○节卿郑
 氏曰先王与民为生后世则民自为生至于今民无
 以为生矣夫与民为生吾不敢望后世而听民之自
 为生独不可乎不听其自为生而至于无以为生民
卷二 第 19a 页 WYG0097-0038c.png
 病则极矣而暴君污吏又从而朘削之日夜疾视其
 民而敛之若雠不至于贫蹙溃散不止则无以为生
 之民于是有轻用其生者矣尝观周之先王所以与
 民为生非一事也井九百亩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
 亩使相养相生如是足矣为之比闾族党州乡为之
 邻里酂鄙县遂为之沟洫浍川畛涂道路以安其生
 为之祷祠医药赒救补助以卫其生如是又足矣而
 犹以为未也谓王畿之内皆齐民而未有特富者生
卷二 第 19b 页 WYG0097-0038d.png
 生之具虽以粗给而祭祀丧纪犹有所不足而取于
 常数之外于是九职之任颁焉虽臣妾閒民皆不敢
 遗当是时也岂复有农者一而食者六工者一而用
 者六贾者一而资者六乎民于是乐其上之爱已而
 忘其勤相与出赋税以供上税以足食赋以足军国
 之用而先王犹不敢泰然享之斗粟尺帛则有司存
 钩考会计犹恐其用之妄间有水旱不登则焦然凛
 然捐租出粟欲减膳而不御乐矣夫其与之也甚厚
卷二 第 20a 页 WYG0097-0039a.png
 取之也甚薄而用之也甚啬如此自井田坏而贫富
 不均上之人犹不能制民之常产况敢望其九职之
 任而民始自为生有父子兄弟夫妇之聚而无衣食
 生养之资穷居蹙处不自聊赖去而为工技散而为
 商贾不得已而为佣保而民之为生益劳迫之以水
 旱役之以军旅困苦之以疾病死丧而民始无以为
 生矣不反其本方更图易令以求丰财上之公卿大
 夫下之百司庶府中外之学士大夫日夜讲求理财
卷二 第 20b 页 WYG0097-0039b.png
 之策民何以足而国何以堪耶先王之事吾诚不敢
 以望后世矣无已则听民之自为生乎
以九赋敛财贿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三曰邦
甸之赋四曰家削之赋五曰邦县之赋六曰邦都之赋
七曰关市之赋八曰山泽之赋九曰币馀之赋注郑司
农云邦中之赋二十而税一各有差也币馀百工之馀
玄谓赋口率出泉也卿大夫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寡
辨其可任者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
卷二 第 21a 页 WYG0097-0039c.png
十有五皆征之邦中在城郭者四郊去国百里邦甸二
百里家削三百里邦县四百里邦都五百里此平民也
关市山泽谓占会百物币馀谓占卖国中之斥币皆末作
当增赋者若今贾人倍算矣
 唐氏曰先儒谓万民有九职之贡又有九赋以口率
 出泉先王取民以什一贡与赋不几二乎古之赋民
 各因其所有岂以口率出泉如后世乎先儒见太府
 既言九赋又言万民诸侯之贡以九职既贡其物不得
卷二 第 21b 页 WYG0097-0039d.png
 不以九赋为口率出泉又见司会致邦国之财用令
 田野之财赋令民职之财用亦析为三益信其说曾
 未深考之耳太府言九赋以颁财言之非既使之贡
 又赋之也闾师任民止于国中四郊而甸县稍都不
 与焉县师徵野之赋贡而国中四郊不与焉载师任
 地又有在乡遂井牧之外者故司会互见以相备于
 九功言民职于九赋言田野云尔关市山泽邦中之
 赋皆在九赋岂田野所该而甸稍县都岂无民职之
卷二 第 22a 页 WYG0097-0040a.png
 财用九赋出于九职九职输为九赋岂有赋而复责
 之贡哉故于九职言任万民于九赋言敛财贿于九
 式言均节财用大宰之职较然明矣○节卿郑氏曰
 畿外有贡畿内有赋有税有征敛之目其别如何曰
 公田以为税私田以出赋征敛则赋税之总名家征
 力征则以一家馀夫之力言之夫征地征则以一夫
 私田之赋言之若畿外诸侯则食公田之税以为禄
 干私田之赋以为贡耳学者于贡赋税之说何其纷
卷二 第 22b 页 WYG0097-0040b.png
 纷也愚请略公田之税而姑论畿内之赋次及于畿
 外之贡然后纷纷之说可以尽折而一之人徒见夫
 税以足食赋以足兵则以民赋为止于兵车以九赋
 为诸臣禄田之赋非也税虽一而赋则有三凡起徒
 役毋过家一人此兵赋也甸出长毂一乘此车赋也
 一曰邦中二曰四郊以下此九等之赋也时方有事
 则农出一兵甸出一车事已则兵还于农车还于甸
 虽名为赋其实则使民自卫也有足军之用而未有
卷二 第 23a 页 WYG0097-0040c.png
 足国之用也国之大用有祭祀有宾客有丧荒羞服
 有工事币帛刍秣匪颁好用不调之民将谁责而供
 之于是始即百亩之私以制九等之赋劝九职之任
 以代九赋之出考之周礼国中四郊之赋闾师征之
 野之贡赋县师征之委人征薪刍木材兽人廛人收
 毛皮筋角角人羽人敛齿革羽翮丱人收金玉锡石
 泽虞取国泽材物掌葛掌染草征絺绤其始也以九
 谷为主其终也以九职之物充赋其始也以五等分
卷二 第 23b 页 WYG0097-0040d.png
 轻重其终也以年之上下出敛法究观一书其所以
 孜孜于田赋者盖以其未始立法也若公田什一之
 税周礼曷常一言之岂惟公田大宰九等之赋不言
 军旅亦以一兵一车之出自有定制耳达之王畿之
 外则有异名而无异法诸侯食其税于国则税之名
 变而为禄纳其赋于王则赋之名变而为贡始于太
 宰之致其用中于司马之制其赋终于小行人之令
 其献考之职方氏自杨之金锡荆之丹银以至并之
卷二 第 24a 页 WYG0097-0041a.png
 布帛此皆取贡以充赋也又考之大行人自侯服之
 祀物甸服之嫔物以至要服之货物此变服而为贡
 者也其委曲纤悉与畿内无不相应者尝以禹贡之
 书考之然后周礼贡赋税之别源流会通益无可疑
 者夫冀州在王畿之内尧之所都也厥赋惟上上厥
 田惟中中是公田之税虽其等在五而私田之赋析
 以他物则其等实在一也此即大宰之九赋八州在
 王畿之外诸侯国也田赋之下于是始立为贡篚之
卷二 第 24b 页 WYG0097-0041b.png
 制焉有金木铅石之贡有漆丝羽茅之贡有球琳琅
 玕银镂砮磬之贡即大宰之九贡也然禹贡与周礼
 少异者周礼畿内之赋通可以言贡而禹贡则专指
 以为赋禹贡畿内之赋专以米粟之属而周礼则杂
 以他物代之此特其微异者耳不害其为同也周衰
 王制不明贡税赋之法不复存成王周公之制鲁之
 宣公初税亩是以公田之外复履私田之亩行什一
 之税虽然赋则尚无恙也至于成公之作丘甲则每
卷二 第 25a 页 WYG0097-0041c.png
 三甸而加一乘兵车之赋非复司马法之旧哀公之
 用田赋则受田百亩而出赋二十亩私田之赋非复
 载师之旧至于邦国之贡益悖谬而无统包茅不入
 王祭不共是诸侯既不致贡于天子子产言郑伯
 之男而使从公侯之贡是晋人责贡于诸侯者又难给
 焉此岂惟非周家之旧法哉虞夏贡赋之法自三代
 以来所谓相承而不废者至春秋而埽地矣呜呼读
 周礼见周之所以盛读春秋见周之所以衰○贵与
卷二 第 25b 页 WYG0097-0041d.png
 马氏曰按自秦废井田之制隳什一之法任民所耕
 不计多少于是始舍地而税人征赋二十倍于古汉
 高祖始轻田租十五而税一其后遂至三十而税一
 皆是度田而税之然汉时亦有税人之法按高祖四
 年初为算赋民十五已上至六十五出赋钱人百二
 十为一算七岁至十五出口赋人钱二十此每岁所
 出也然至文帝时即令丁男三岁而二事赋四十则
 是算赋减其二之一且三岁方徵一次则成丁者一
卷二 第 26a 页 WYG0097-0042a.png
 岁所赋不过十三钱有奇其赋甚轻至昭宣帝以后又时
 有减免盖汉时官未有授田限田之法是以富强田连阡
 陌而贫弱无置锥之地故田税随占田多寡为之厚薄而
 人税则无分贫富然所税每岁不过十三钱有奇耳至魏
 武初平袁绍乃令田每亩输粟四升又每户输绢二匹绵
 二斤则户口之赋始重矣晋武帝又增为绢三匹绵三斤
 其赋益重然晋制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及丁男丁
 女占田各有差则出此户赋者亦皆有田之人非凿空而
卷二 第 26b 页 WYG0097-0042b.png
 税之宜其重于汉也自是相承户税皆重然至元魏
 而均田之法大行齐周隋唐因之赋税沿革微有不
 同史文简略不能详知然大槩计亩而税之令少计
 户而税之令多然其时户户授田则虽不必履亩论
 税只逐户赋之则田税在其中矣至唐始分为租庸
 调田则出粟稻为租身与户则出绢布绫绵诸物为
 庸调然口分世业每人为田一顷则亦不殊元魏以来
 之法而所谓租庸调者皆此受田一顷之人所出也
卷二 第 27a 页 WYG0097-0042c.png
 中叶以后法制隳弛田亩之在人者不能禁其卖易
 官授田之法尽废则向之所谓输庸调者多无田之
 人矣乃欲按籍而征之令其与豪富兼并者一例出
 赋可乎又况遭安史之乱丁口流离转徙版籍徒有
 空文岂堪按以为额盖当大乱之后人口死徙虚耗
 岂复承平之旧其不可转移失陷者独田亩耳然则
 视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以定两税之法虽非经国
 之远图乃救弊之良法也陆宣公与齐抗所言固为
卷二 第 27b 页 WYG0097-0042d.png
 切当然必欲复租庸调之法必先复口分世业均天
 下之田使贫富等而后可若不能均田则两税乃不
 可易之法矣盖赋税必视田亩乃古今不可易之法
 三代之贡助彻亦只视田而赋之未尝别有户口之
 赋盖虽授人以田而未尝别有户赋者三代也不授
 人以田而轻其户赋者两汉也因授田之名而重其
 户赋田之授否不常而赋之重者已不可复轻遂至
 重为民病则自魏至唐之中叶是也自两税之法行
卷二 第 28a 页 WYG0097-0043a.png
 而此弊革矣岂可以其出于杨炎而少之乎○明斋
 王氏曰口率出泉商贾取税斥卖官物有息皆汉已
 后事用以解九赋谬甚盖自邦中四郊甸削县都皆
 田赋也关市有廛布山农泽农有十一之贡此皆正
 赋惟夫币馀者乃九式之用所馀其详见于职币古
 人节用故用于上而有币馀后世横征故取于下而
 有羡馀名相似而实不同也○按集说王氏云币馀
 职币所谓敛官府都鄙与凡用邦财者之币振掌事
卷二 第 28b 页 WYG0097-0043b.png
 者之馀财是也馀财邦物而谓之赋者既已给之又
 振之以归于国故亦云赋也
以九式均节财用一曰祭祀之式二曰宾客之式三曰
丧荒之式四曰羞服之式五曰工事之式六曰币帛之式
七曰刍秣之式八曰匪颁之式九曰好用之式注式谓
用财之节度羞饮食之物也工作器物者币帛所以赠
劳宾客者刍秣养牛马禾榖也匪颁王所分赐群臣也
好用燕好所赐予
卷二 第 29a 页 WYG0097-0043c.png
 疏祭祀之式若大祭次祭用大牢小祭用特牲之类
 宾客若上公饔饩九牢飧五牢五积之类丧若诸侯
 诸臣之丧含襚赠奠赙赗之类荒凶年有所施与也
 羞谓王之膳羞工事谓百工作器物○杂说九式均
 节财用正太宰格心之业大臣之事也○刘氏曰成
 周非无财用也而必均节之者有二义焉繇其均节
 而财用有馀则国有凶荒之变九者之大礼不资于
 下而自足者圣人所以仁其民也繇其均节以立制
卷二 第 29b 页 WYG0097-0043d.png
 度则继世之主不敢踰之不敢废之而公侯伯子男
 因之而隆杀有差则天下知所以节用而爱民也圣
 人所以制为九式者如此○周礼菁华云夫惟财用
 共于有司而式法行于太宰是以人主不敢违式法
 而过取百官有司亦不敢违式法而过共宰夫以式
 法掌祭祀酒人以式法授酒材掌皮以式法颁皮革
 委人以式法共薪蒸木材职币以式法敛币馀职岁
 以式法赞逆会大府以式法颁货贿人主之私心以
卷二 第 30a 页 WYG0097-0044a.png
 式法而碍则侈心以式法而销国用不屈民力不匮
 而王府之财用始沛然有馀正论道经邦之地造原
 立本于此而无蛊坏之也大抵太宰之所谓理财惟
 急于理其出而已盖财多则下之用者易失于渗漏上
 之取者每患于过差九式之法不过以撙节人主亦
 以堤防百官有司之失物辟名者也式法不行而上
 下始交征利矣○龟山杨氏曰先王所谓理财者非
 尽笼天下之利而有之其取之有道用之有节而各
卷二 第 30b 页 WYG0097-0044b.png
 当于义之谓也取之不以其道用之不以其节而不
 当于义则非理矣故周官以九职任民而后以九赋
 敛之九赋之入各有所待不相侵紊而太宰又以九
 式节之下至刍秣工事匪颁好用之微咸有式焉虽
 人主不得而踰也岁终制国用则量入以为出此之
 谓制度有不如式则太宰得以均节之所谓王及后
 世子不会者虽曰不会而实无待于会也世儒以为
 至尊不可以法数制之非正论矣○贵与马氏曰按
卷二 第 31a 页 WYG0097-0044c.png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然考之史传则未见其
 有以为富国之术也盖周之时酒有榷盐池盐井
 有禁入市有税至开皇三年而并罢之夫酒榷盐铁
 市征乃后世以为关于邦财之大者而隋一无所取
 则所仰赋税而已然开皇三年调绢一疋者减为二
 丈役丁十二番者减为三十日则行苏威之言也继
 而开皇九年以江表初平给复十年自馀诸州并免
 当年租赋十年以宇内无事益宽徭赋百姓年五十
卷二 第 31b 页 WYG0097-0044d.png
 者输庸停放十二年诏河北河东今年田租三分减
 一兵减半功调全免则其于赋税复阔略如此然文
 帝受禅之初即营新都徙居之既而平陈又继而讨
 江南岭表之反侧者则此十馀年间营缮征伐未尝
 废也史称帝于赏赐有功益无所爱平陈凯旋因行
 庆赏自门外夹道列布帛之积达于南郭以次颁给
 所费三百馀万段则又未尝啬于用财也夫既非苛
 赋敛以取财且时有征役以靡财而赏赐复不吝财
卷二 第 32a 页 WYG0097-0045a.png
 则宜用度之空匮也而何以殷富若此史求其说而
 不可得则以为帝躬履俭约六官服浣濯之衣乘舆
 供御有故敝者随令补用非燕享不过一肉有司尝
 以布袋贮乾姜以毡袋进香皆以为费用大加谴责
 呜呼夫然后知大易所谓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孟子所谓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者信利国
 之良规而非迂阔之谈也汉隋二文帝皆以躬履朴
 俭富其国汉文师黄老隋文任法律而所行暗合圣
卷二 第 32b 页 WYG0097-0045b.png
 贤如此后之谈孔孟而行管商者乃曰苟善理财虽
 以天下自奉可也而其党遂倡为丰亨豫大唯王不
 会之说饰六艺文奸言以误人国家至其富国强兵
 之效则不逮隋远甚岂不谬哉○杂说太宰九式不
 见朝觐会同军旅田役之式小宰掌会同祭祀宾客
 朝觐之戒具军旅田役丧荒亦如之盖尝考之朝觐
 会同所用不过牢礼委积膳献等此自有宾客之式军
 旅田役所用亦不过工事币帛刍秣匪颁而已大
卷二 第 33a 页 WYG0097-0045c.png
 宰既有工事之式则如司弓矢司甲缮人槁人弓人
 矢人庐人车人所当给者皆有法式既有币帛之式
 则外府所谓共其财用之币赍亦有法式既有刍秣
 之式则委人军旅共其委积薪刍凡疏材亦有法式
 既有匪颁之式则司勋赏地之政令等亦有法式是
 九式虽不及之而实不外于九式矣夫军旅之所最
 急者惟粮食尔周官理财治兵之事极其详悉岂有
 军旅之重而反阔略耶盖成周之世以井田制军赋
卷二 第 33b 页 WYG0097-0045d.png
 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人人自备官府不与知焉
 而官府中惟廪人治其粮食仓人共道路之榖积饮
 食之具遗人凡师旅掌道路之委积凡此皆以待官
 府中供军用者故小宰令之是以大宰之九式九赋不
 及乎此而小宰之七事未尝不及之意者军国之事
 各有司存异乎后世人主之以甲兵钱谷而问及于
 庙堂者矣○叶氏时曰九赋之后即继以九式未见
 其理财先见其节财则是周公之节财乃所以理财
卷二 第 34a 页 WYG0097-0046a.png
 也其云均节何也均者欲其多寡丰杀之得其中也
 均节者人情之所安苦节者人情之所厌安则久厌
 则易穷然则以均为节其又圣人所以节财之道欤
 ○庄渠魏氏曰均节也者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总
 计国赋岁入若干国费岁出若干四分为率量用其
 三而存其一三十年则有十年之积国不幸多故不
 待加赋以病民民不幸有水旱之灾吾又得以蠲赋
 所以养王仁心助成恭俭之德而禁奢侈于未萌也
卷二 第 34b 页 WYG0097-0046b.png
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二曰嫔贡三曰器贡四
曰币贡五曰材贡六曰货贡七曰服贡八曰斿贡九曰
物贡注郑司农云祀贡牺牲包茅之属器贡宗庙之器
服贡祭服斿贡羽毛物贡九州之外各以其所贵为挚
肃慎氏贡楛矢之属是也玄谓嫔贡丝枲器贡银铁石
磬丹漆也币贡玉马皮帛也材贡櫄干栝柏筱簜也货
贡金玉龟贝也服贡絺纻也斿贡燕好珠玑琅玕也物
贡杂物鱼盐橘柚
卷二 第 35a 页 WYG0097-0046c.png
 疏此谓诸侯邦国岁之常贡小行人云令春入贡是
 也大行人云侯服岁一见其贡祀物彼谓因朝而贡与此
 别但诸侯国内得民税大国贡半次国三之一小国四之一
 所贡者市取当国所出美物禹贡所云厥篚厥贡之类是
 已○又云大行人因朝而贡得有成器成服此岁之常贡不
 得有成器成服斿据人燕好不得据物上生称九州之外
 世一见无此岁之常贡之法故四贡后郑俱不从先
 郑○王氏曰先王生财有道取材有义用财有礼九
卷二 第 35b 页 WYG0097-0046d.png
 职所以生财也九赋所以取财也九式所以用财也
 夫有道以生之有义以取之有礼以用之然后有以
 服天下则诸侯之君莫敢不来享而邦国之用可得
 而致矣此九贡所以次九赋九式之后也○龟山杨
 氏曰致者使其自至也若天王求车求金则非自致
 也○陈氏曰采邑有赋而无贡邦国有贡而无赋凡
 赋有甸稍县都而九贡云致邦国之用是也禹贡八
 州有贡惟冀州无贡以畿内王之所食特敛其赋而
卷二 第 36a 页 WYG0097-0047a.png
 已非所谓贡也○王氏曰畿内以上取下而名赋表
 公上均节之制邦国以下奉上而名贡著臣子忠顺
 之节○三山林氏曰先王制贡因其地之所宜而为
 政之序亦以远近详略为差传曰上以共祭祀之物
 使侯服贡之则上先下后之意内以共嫔妇之物使
 甸服贡之则内先外后之意传曰先王之制贡则近
 无不听远无不服凡以此道也○东莱吕氏曰禹之
 作贡任土而已非土所出不以责民故青兖同一方
卷二 第 36b 页 WYG0097-0047b.png
 也漆枲兖之所出而不责之青雍梁同域也琳琅雍
 之所出则不责之梁曰齿革曰羽毛惟金荆有之扬
 亦有之故两州同贡曰纤缟曰纤纩徐出之豫亦出
 之故二篚并共当时之制其便有如此至周官大宰
 以九贡致邦国之用立为定制不以九州所出论以
 与禹贡异今以闾师考之则任圃以植草木任工以
 材事贡器物货贿之贡任商以市事也布帛之贡任
 嫔以女事也则知大宰所说特其名闾师所掌则其
卷二 第 37a 页 WYG0097-0047c.png
 实以土宜而贡其物与禹贡何异哉○杂说言致邦
 国之用者非用物不贡则珍禽异兽不育于国所谓
 不贵异物贱用物也○潜溪邓氏曰九职之先赋也
 明赋之所自出民职之外无赋也九式之先贡也明
 贡之所自入式用之外无贡也其式之次赋贡之次
 式也明国无侈用无靡费而赋贡尽之于式也宰制
 国用其必由此矣
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
卷二 第 37b 页 WYG0097-0047d.png
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五曰宗以族得
民六曰主以利得民七曰吏以治得民八曰友以任得
民九曰薮以富得民注两犹耦也所以协耦万民系联
缀也
 仲舆郝氏曰民有耦则不散民与君系则耦散则独
 桀纣之为独夫也无以为两也
牧州长也九州各有封域以居民也
 疏二百一十国为州州有伯伯则长选贤侯为之各
卷二 第 38a 页 WYG0097-0048a.png
 有分地○王氏曰先王于千里之外建五等诸侯五
 国以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有帅三十国以为
 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牧九州之牧不
 特有其禄而又有其地故以地得民独言牧者举尊
 以见卑也
长诸侯也一邦之贵民所仰也
 王氏曰都鄙之长禄而不世不得有其地故曰以贵
 得民
卷二 第 38b 页 WYG0097-0048b.png
师诸侯师氏有德行以教民者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
教民者
 杂说师儒若孔孟无地与贵而民归之者以道德可
 为师表也
宗继别为大宗收族者
 疏礼记大传云继别为大宗对继祢为小宗又曰敬
 宗故收族族食族燕所以收族也民即族人○杂说
 曰先王缀民以族所以一天下后世徒蔽于其害而
卷二 第 39a 页 WYG0097-0048c.png
 莫见其利遂使先王良法美意不可复用如商之七
 族实封康叔怀姓九宗实封唐叔必曰世宗大族有
 害于国则岂成王不仁于二叔哉是以强宗大族礼
 义足以齐其家好尚足以帅其俗正有国者之所以
 为治也不幸鲁之桓齐之田并国逐君遂以大家为
 不可容汉高帝都关中徙齐诸田楚昭屈武帝以六
 条诏察首以强宗为言陵夷至于不可复振元魏分
 析荫户而先王以族得民之意散而不可复收矣○
卷二 第 39b 页 WYG0097-0048d.png
 横渠张氏曰管摄天下之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
 忘本须是明世族与宗法宗法立则人皆知统系来
 处而忠义立国家之本岂得不固○东莱吕氏曰公
 刘诗曰君之宗之公刘之为君久矣于此始曰君之
 宗之者言公刘整属其民上则皆统于君下则各统
 于宗其相维盖如此古者建国立宗其事相须春秋
 之末晋执蛮子以畀楚楚司马致邑立宗焉以诱其
 遗民而尽俘以归当典刑废坏垂尽之时暂为诈诱
卷二 第 40a 页 WYG0097-0049a.png
 之计犹必立宗前此可知○李氏曰继别为大宗收
 族者也大宗者其先祖之负荷族人之纪纲乎大传
 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
 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
 其继祖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
 五世则迁者也别子谓公子若始来及在此国者后
 世以为祖也别子之适子世世继别子为大宗百世
 不迁族人五世外者皆为之齐衰三月母妻亦然故
卷二 第 40b 页 WYG0097-0049b.png
 大宗有族食族燕之礼所以收族也夫五服者人道
 之大治也然而上尽于高祖则远者忘之矣旁尽于
 三从则疏者忘之矣故立大宗以承其祖族人五世
 外皆合之宗子之家序以昭穆则是始祖常祀而同
 姓常亲也始祖常祀非孝乎同姓常亲非睦乎重宗
 者尊祖之义也
郑司农云主谓公卿大夫世世食采不绝民税薄利之
玄谓利读如上思利民之利谓以政教利之
卷二 第 41a 页 WYG0097-0049c.png
 疏主谓大夫宣君政教以利得民民则采邑之民也
 ○又曰税法以什一为常不得云采地独薄故康成
 不从司农也○临川王氏曰主有家者其臣隶之所
 主
吏小吏在乡邑者
 杂说吏百官府之吏其善政足以得民
友谓同井相合耦锄作者
 王氏曰相尊相任之谓友学校之友相任以道则以
卷二 第 41b 页 WYG0097-0049d.png
 道而相得乡田之友相任以事则以事而相得○杂
 说师儒友三者皆有得民之端故王者使之尊师贵
 儒而友贤三者皆得其义则王事成
薮亦有虞掌其政令为之厉禁使其地之民守其材物
以时入于王府颁其馀于万民富谓薮中材物
 疏地官泽虞职云每大泽大薮中士二人是薮有虞
 也○刘氏曰主其薮泽与民共利○杂说三代之得
 天下也得其民也得其民者得其心也○临川王氏
卷二 第 42a 页 WYG0097-0050a.png
 曰自牧至薮皆有所两则民心系属而不散故多寡
 死生出入往来皆可得而治矣及后世九两废人得
 自恣莫相统一而不知所以系之故宣王料民于太
 原而仲山甫非之也当是时上欲知民数而不可得
 尚安能得其情而制之乎民既散矣则放僻邪侈无
 不为也○节卿郑氏曰牧长主吏各系其民而听其
 两似亦可以相维于不败假令他日有怀诈怵邪之
 诸侯倾侧扰攘之士出于其间则逆节之萌祸心之
卷二 第 42b 页 WYG0097-0050b.png
 包藏将何以制之先王于是有师儒朋友宗族豪富
 之两以参互于其间而后邦国之大势始磐固绵密
 不可复动秦汉以来牧长主吏之间如番令吴芮南
 海尉佗才得江湖滨海之心遂起而王其地魏其武
 安以招致宾客之势倾动天下吴王濞擅山海之利
 赋不及民拊循招纳而山东七国之变起矣士不致
 论后世之变而能见大宰九两系民之说则孰知先
 王防患之意若是其深哉○庄渠魏氏曰自九两而
卷二 第 43a 页 WYG0097-0050c.png
 上多掌于五官而太宰复掌之何也曰太宰以天下
 之事分任之五官常倡率以起事故其纲皆系于太
 宰事有偏废不举者太宰提其纲而目随矣秦汉丞
 相虽统九卿而职业不相关诿曰自有主者庶事所
 以多隳也
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县治象之法于象
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注正月周之正月吉谓
朔日大宰以正月朔日布王治之事于天下至正岁又
卷二 第 43b 页 WYG0097-0050d.png
书而县于象魏振木铎以徇之使万民观焉小宰亦帅
其属而往皆所以重治法新王事也凡治有故言始和
者若改造云尔郑司农云象魏阙也从甲至甲谓之挟
日凡十日
 疏知乃县是正岁建寅之月者小宰所以佐大宰彼
 云正岁县之与此乃县为一事故知正岁县也○王
 氏曰正月之吉岁之序起于此事之行始于此先王
 以道制法以法治事将神而化之与民宜之故于岁
卷二 第 44a 页 WYG0097-0051a.png
 终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会听其致事于是调
 制所当改易以兴利除害即尧典所谓平在朔易也
 调改于岁之方终始和于正月之吉与时偕行之意
 也和者可否相齐之谓○官制汉武帝时律令凡三
 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
 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文书盈于几阁典者
 不能遍睹是以郡国承用者駮或罪同而论异嗟乎
 如是又何以责民之不犯乎且不特此腹诽心谤反
卷二 第 44b 页 WYG0097-0051b.png
 唇微笑汉世往往置于理此何等法哉愚夫细民何
 以及知上之禁宪望之如天莫测其意向之所在及
 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上设法令以待天
 下固将使民易避而难犯而深藏于理官法家民一
 不与知焉岂同民出治之意乎成周治典之设既布
 之于邦国都鄙又垂之于象魏徇以木铎无不闻也
 敛以挟日无不见也上之意达乎下而下之意协乎
 上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一道德以同风俗其源流
卷二 第 45a 页 WYG0097-0051c.png
 盖如此○明斋王氏曰周公制礼述为一代大典后
 贤后王率由旧章而已而六官于正月之始皆曰和
 布何也立人之道生生不息事变与穷治道与之推
 移宰相佐王御天岂拘拘守其绳墨之谓哉故必有
 协和之方而后可以守之无弊也是故舜禹以圣绍
 圣尚有作新之政成王名为守成而周家一代典章
 皆其所立后世不知此意凡于先君已行之事时移
 势改有所废缺则不敢少有损益曰变乱成法也其
卷二 第 45b 页 WYG0097-0051d.png
 小人阴坏默损则更不能问故必至于大坏极弊然
 后英雄之君相起而振饬之此不善守成者也周公
 之旨深哉○按临川王氏以为三代各有正月周以
 建子月为正夏以建寅月为正周亦兼用夏时以夏
 之正月为正岁而柯氏叶氏则又以正岁盖指建子
 之月而正月则夏正月也愚按豳风之诗凡言月指
 夏正凡言日指周正则纪月似与柯氏叶氏合然凌
 人云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则正岁又似指夏正月
卷二 第 46a 页 WYG0097-0052a.png
 矣俱存以备参
乃施典于邦国而建其牧立其监设其参傅其伍陈其
殷置其辅注乃者更申敕之以侯伯有功德者加命作
州长谓之牧所谓八命作牧者
 疏按大宗伯职云七命赐国八命作牧故云加命也
监谓公侯伯子男各监一国书曰王启监厥乱为民
 小传曰牧谓牧民之君监者其冢嗣也春秋传曰君
 行则守守曰监国诸侯故立其监也所谓牧以地得
卷二 第 46b 页 WYG0097-0052b.png
 民者也长都鄙之君所谓长以贵得民者也不世故
 不曰立其监○杂说先王命诸侯以国凡其官属皆
 自辟置然彼亦不敢自专故大国三卿二卿命于天
 子如齐有天子之二守国高是已夫必自天子命之
 者非使之伺察诸侯也示以不敢专之意耳自秦人
 置郡监魏晋而下有典签专以束制诸侯王为事五
 代时亦置监郡殊失古人之意矣
参谓卿三人
卷二 第 47a 页 WYG0097-0052c.png
 疏左氏传杜泄云吾子为司徒夫子为司马孟氏为
 司空则诸侯三卿司徒司马司空也
伍谓大夫五人
 疏司徒司空各二大夫司马事省阙一大夫故五人
殷众也谓众士也王制诸侯上士二十七人中士下士
各居其上之三分辅府史庶人在官者
乃施则于都鄙而建其长立其两设其伍陈其殷置其
辅注长谓公卿大夫王子弟食采邑者两谓两卿不言
卷二 第 47b 页 WYG0097-0052d.png
三卿者不足于诸侯
 疏按典命云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按大
 宗伯云六命赐官则大夫四命不合立官郑并言大
 夫者以大夫虽立官不与公卿同亦得称长其实大
 夫不合有两卿五大夫当与诸侯之卿同官事当相
 兼也亲王子弟食邑与三公同在五百里疆地各百
 里其次疏者在四百里县地各五十里与六卿同皆
 得两卿五大夫之等其次更疏者在三百里稍地各
卷二 第 48a 页 WYG0097-0053a.png
 食二十五里与大夫同不得立两卿五大夫亦职相
 兼也不足于诸侯者以畿外诸侯南面为尊故得申
 而立三卿天子三公六卿虽尊以其在天子之下故
 屈而立两卿也
乃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贰设其考陈其殷置其
辅注正谓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也贰谓小宰
小司徒小宗伯小司马小司寇小司空也考成也佐成
事者谓宰夫乡师肆师军司马士师也司空亡未闻其
卷二 第 48b 页 WYG0097-0053b.png

 仲舆郝氏曰前言以六典治邦国八则治都鄙八法
 治官府此言施行也
凡治以典待邦国之治以则待都鄙之治以法待官府
之治以官成待万民之治以礼待宾客之治注成八成
礼宾礼也
 杂说大臣之事唯讲典法之所由出如皋陶言典礼
 同寅协恭之意然后散其条目付之有司故凡治以
卷二 第 49a 页 WYG0097-0053c.png
 典法待之大臣都无事清心论道格君心而已○潜
 溪邓氏曰诸言待谓法具于此待事至而应之○愚
 按天子治吏不治民万民虽众有八成以治官而万
 民治矣
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与其具修注祀五帝谓四郊
及明堂誓戒要之以刑重失礼也明堂位所谓各扬其
职百官废职服大刑是其辞之略也具所当共修埽除
粪洒
卷二 第 49b 页 WYG0097-0053d.png
 疏按下曲礼云大飨不问卜郑云祭五帝于明堂莫
 适卜也此云卜日则祀五帝不合有明堂郑云及明
 堂者广解祀五帝之处耳○家语季康子问于孔子
 曰旧闻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实请问何谓五帝孔子
 曰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
 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而改
 号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终始相生亦象其义故其为
 明王者而死配五行是以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黄帝
卷二 第 50a 页 WYG0097-0054a.png
 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康子曰太皞氏其始之木
 何如孔子曰五行用事先起于木木东方万物之初
 皆出焉是故王者则之而首以木德王天下其次则
 以所生之行转相承也康子曰吾闻句芒为木正祝
 融为火正蓐收为金正玄冥为水正后土为土正此
 则五行之主而不称曰帝者何也孔子曰凡五正者
 五行之官名五行佐成上帝而称五帝太皞之属配
 焉亦云帝从其号昔少皞氏之子有四叔曰重曰该
卷二 第 50b 页 WYG0097-0054b.png
 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
 及熙为玄冥颛顼氏之子曰黎为祝融龚工氏之子
 曰句龙为后土此五者各以其所能业为官职生为
 上公死为贵神别称五祀不得同帝康子曰陶唐有
 虞夏后殷周独不得配五帝意者德不及上古耶将
 有限乎孔子曰古之平治水土及播殖百谷者众矣
 唯句龙兼食于社而弃为稷神易代奉之无敢益者
 明不可与等故自太皞以降逮于颛顼其应五行而
卷二 第 51a 页 WYG0097-0054c.png
 王数非徒五而配帝是其德不可以多也○杨氏曰按郑
 氏注掌次祀五帝则张大次小次设重帟重案云此所谓
 四时迎气月令四立之祭是矣及注大宰祀五帝大司乐
 小司寇禋祀五帝亦当与掌次同注又兼云总享明堂何
 耶夫总享五帝于明堂汉礼则有之非周礼也汉袭秦礼
 郊祀及明堂皆祀五畤之帝周礼安有此哉郑注盖
 约汉礼以言周礼耳我将之诗曰我将我享维羊维
 牛维天其佑之又曰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卷二 第 51b 页 WYG0097-0054d.png
 我将之诗言天者再天即帝也帝即天也观我将之
 诗则知周人明堂祀天非总享五帝明矣○陈氏礼
 书曰五帝与昊天同称帝不与昊天同称天犹诸侯
 与天子同称君不与天子同称王周官祀五帝之礼
 有与天同以极其隆有与天异以致其辨故皆禋祀
 皆服大裘此其所同也祀帝于圜丘兆五帝于四郊
 此其所异也郑氏之徒谓四圭之玉黄钟夫吕之乐
 夏正以祀感帝于南郊苍璧之玉六变之乐冬日至
卷二 第 52a 页 WYG0097-0055a.png
 礼天皇大帝在北极者于圜丘天皇大帝耀魄宝也
 五帝太微之帝也分郊与丘以异其祀别四帝与感
 帝以异其礼王肃尝考之矣然肃合郊丘而一之则
 是以五帝为五人帝则非古者祀五帝必配以五人
 帝从以五人臣而谓五帝即五人帝则五人帝以前
 其无司四时者乎○程子曰自司服言祀昊天上帝
 而又言祀五帝亦如之郑玄之徒遂有六天之说正
 如今人说六子乾坤之外甚底是六子譬如人之四
卷二 第 52b 页 WYG0097-0055b.png
 肢只是一体耳学者大惑也○朱子语录曰问而今
 郊祀也都祀许多帝曰周礼说上帝是总说帝说五
 帝是五方帝说昊天上帝只是说天郑氏以昊天上
 帝为北极看得不是恁地北极星只是言天之象且
 如太微是帝之庭紫微是帝之居紫微便有太子后
 妃许多星帝庭便有宰相执法许多星又有天市亦
 有帝座处便有权衡秤斗星又问今郊祀也祀太一
 曰而今都重了汉时太一便是帝而今添了帝多都
卷二 第 53a 页 WYG0097-0055c.png
 成十帝如一国三公尚不可况天而有十帝○杨氏
 曰夫有天地则有五行四时有五行四时则有五帝
 帝者气之主也易所谓帝出乎震之类是也盖天犹
 性也帝犹心也五帝犹仁义礼智信也○贵与马
 氏曰王者祭天而以祖配之古今之通义祀典之首
 也秦襄祠少皞白帝沿及子孙并青帝黄帝赤帝祠之汉
 高复立黑帝祠以为事天之事毕矣贾生贤而知礼
 亲承宣室之问亦不能引经援古定郊社明堂祀天
卷二 第 53b 页 WYG0097-0055d.png
 配祖之仪昊天上帝反不得比所谓太乙五帝者得
 享郊祀之祭高祖创业之主亦终西都之世不得享
 配天之祀岂不谬哉至成帝时匡衡请徙甘泉祠于
 长安定南北郊然后祀礼稍正然终不能尽复三代
 以来郊祀明堂严祖配天之礼而哀平之间怵于祸
 福南北郊与甘泉五畤互为罢复卒无定制迨世祖
 中兴建武郊天即采用元始故事而不复袭汉初之
 迹○又马氏五帝祀辨云按五帝之祀见于周礼五
卷二 第 54a 页 WYG0097-0056a.png
 帝之义见于家语其说本正大也自秦汉间废祀天
 之礼而以所谓郊祀者祀于五畤名曰五帝康成解
 经习闻秦汉之事遂于经所言郊祀多指为祀五帝
 且据纬书为之名字东曰灵威仰南曰赤熛怒西曰
 白招拒北曰叶光纪中曰含枢纽于是王子雍诸儒
 引经传以排之而谓五帝者太皞以下五人帝也先
 儒杨复斋则谓果以五人帝为五帝则五人帝之前
 其无司四时者乎郑则失矣王亦未为得也其说善
卷二 第 54b 页 WYG0097-0056b.png
 矣然杨氏之释五帝则以为如毛公所谓元气昊大
 谓之昊天远视苍苍谓之苍天程子所谓以形体谓
 之天以主宰谓之帝之类则五帝乃天之别名而原
 未尝有所谓五帝之神也愚谓若以为天之别名而
 已则何必拘以五又何必于祀上帝之外别立祀五
 帝之礼乎盖五帝者五行之主而在天犹五岳为五
 方之镇而在地也五帝不出于天之外而谓五帝即
 昊天则不可五岳不出于地之外而谓五岳即后土
卷二 第 55a 页 WYG0097-0056c.png
 亦不可今疑纬书灵威仰等而谓五帝之本无且谓
 家语非圣言亦过矣如日月星宿风伯雨师皆天神
 之见于祀典者经传所言昭昭也而道家者流则以
 为各有名称其不经甚于纬书儒者所不道也然因
 是而疑日月诸神之本无可乎○陈氏曰戒者敇其
 事誓者告以言大司寇戒之日涖誓百官士师五戒
 而誓居其一则戒之中有誓而誓则明其戒而已掌
 之以太宰重其事也协之以太史正其礼也涖之以
卷二 第 55b 页 WYG0097-0056d.png
 司寇肃其职也
前期十日帅职事而卜日遂戒注前期前所诹之日也
十日容散齐七日致齐三日执事宗伯大卜之属既卜
又戒百官以始齐
 疏按祭统云散齐七日以定之致齐三日以齐之故
 云十日容散齐七日致齐三日也
及执事视涤濯及纳亨赞王牲事及祀之日赞玉币爵
之事注执事初为祭事前祭日之夕涤濯谓溉祭器
卷二 第 56a 页 WYG0097-0057a.png
及甑献之属
 疏按少牢饔人溉鼎匕俎廪人溉甑甗司宫溉豆笾
 及勺爵
纳亨纳牲将告杀谓乡祭之晨既杀以授亨人凡大祭
祀君亲牵牲大夫赞之
 疏祭天无祼故先迎牲若宗庙之祭既祼而后迎牲
 也
日旦明也玉币所以礼神玉与币各如其方之色爵所
卷二 第 56b 页 WYG0097-0057b.png
以献齐酒不用玉爵尚质也三者执以从王至而授之
祀大神示亦如之享先王亦如之赞玉几玉爵注大神
示谓天地玉几所以依神天子左右玉几宗庙献用玉

 疏亦如之下别言赞玉几玉爵则天地不用玉几玉
 爵也享先王不言大者欲见宗庙六享同然
大朝觐会同赞玉币玉献玉几玉爵注助王受此四者
时见曰会殷见曰同大会同或于春朝或于秋觐举春
卷二 第 57a 页 WYG0097-0057c.png
秋则冬夏可知玉币诸侯享币也其合亦如小行人所
合六币云玉献献国珍异亦执玉以致之玉几王所依
也立而设几优尊者玉爵王礼诸侯之酢爵王朝诸侯
立依前南面其礼之于阼阶上
 疏大行人云上公再祼而酢侯伯一祼而酢子男一
 祼不酢此祼时大宗伯摄祼非冢宰所赞但诸侯酢
 王用玉爵则冢宰赞王受之○王氏曰玉所以昭其
 文也朝觐会同或言大或不言者各因其时而称之
卷二 第 57b 页 WYG0097-0057d.png
 盖五服皆朝之岁朝者众故谓之大
大丧赞赠玉含玉注助王为之也赠玉既窆所以送先
王含玉死者口实天子以玉
 疏助王助嗣王也赠谓既窆入圹也含玉按士丧礼
 用贝三郑注左右齻及中央象齧坚王含用玉义亦
 然也又檀弓云饭用米贝不忍虚也故云口实○王
 氏曰含礼行于始死之时赠礼行于既窆之后
作大事则戒于百官赞王命注助王为教令春秋传曰
卷二 第 58a 页 WYG0097-0058a.png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疏祭祀上已言之此大事唯戎事也○明斋王氏曰
 戎事之戒必以王命者有三义焉其一君德以刚为
 善故欲其当万众之中布昭圣武其二治安则玩兵
 故欲后王身亲师旅之事三则大宰于治无所不统
 不可复专兵事之戒大司马统兵于外其权特重军
 容不可入国故亦不专其戒皆防微杜渐之意也
王视治朝则赞听治注治朝在路门外群臣治事之朝
卷二 第 58b 页 WYG0097-0058b.png
王视之则助王平断
 疏王有三朝外朝是断疑狱之朝内朝在路寝图宗
 人嘉事二者并于事简非正朝治朝听治之朝在路
 门外司士所掌者也
视四方之听朝亦如之注谓王巡守在外时
 王氏曰四方之听朝无常所王巡守四方诸侯各朝
 于方岳之下所谓听朝也视朝于内听朝于外皆有
 以赞其事则治外无异于内治远无异于近矣
卷二 第 59a 页 WYG0097-0058c.png
凡邦之小治则冢宰听之待四方之宾客之小治注大
事决于王小事冢宰专平
 疏重出冢宰之名者据百官总焉故特云冢宰也
 临川王氏曰上文以礼待宾客之治此又云待四方
 宾客之小治者宾客之治有诏王者八统所谓礼宾
 是也若其小治则冢宰专之○庄渠魏氏曰王恭已
 南面大治与宰臣平章一人之体也大治与闻助王
 所不及小治不以烦王百揆之体也上奉王命次请
卷二 第 59b 页 WYG0097-0058d.png
 于冢宰众务各以其职自治之庶僚之体也故曰主
 好要百事详主好详百事荒○潜溪邓氏曰宰皆大
 治曰小治对王言之耳
岁终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会注正正处也会大
计也
 会古外反要会会计之会放此馀当以意求之 某
 氏曰谓各明正所治之事为文书以待考会计簿也
听其致事而诏王废置注平其事来至者之功状而奏
卷二 第 60a 页 WYG0097-0059a.png
白王
 疏有功者置之进其爵有罪者废之退其爵也
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注事久则听之大无功
不徒废必罪之大有功不徒置必赏之郑司农云三载
考绩
 鹤山魏氏曰诛止责让字从言六经皆然自秦汉来
 始以诛训杀因举陵阳三礼辨云岁终废置各因其
 事而举措之也三岁诛赏大计其凡而升黜之也舜
卷二 第 60b 页 WYG0097-0059b.png
 之法三载考绩九载而后陟黜加焉待岳牧九官之
 法也群吏恐不容候之如此其久郑师仲既引考绩
 为比而说者又以为虞周事法详略繁简不同又误
 矣○杂说成周时冢宰既受百官府之会听其致事
 而诏王废置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矣而
 司徒则又自考其属正其要会而致事司寇又命其
 属入会而致事下至宫正则会其行事内宰则稽其
 功绪以自考其职之所统虽医师之微亦于岁终而
卷二 第 61a 页 WYG0097-0059c.png
 稽其医事此各考于其属也上下递察而冢宰实提
 其大纲至于会计之繁则又专设司会一职以察
 之司会之职曰以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以参互
 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以周知四国
 之治以诏王及冢宰废置此可见成周之时各考于
 一职之长而后考于一官之长考于一官之长始尽
 考于司会而后达于冢宰欤○蔡氏曰夫积日为月
 积月为时积时成岁天之道也周之设官三百六十
卷二 第 61b 页 WYG0097-0059d.png
 说者谓其象天一岁之数意或然也是以月要时考
 岁会皆非泛然无所参稽也宰夫司会既已考之矣而
 数其功过则有御史治其废置则有冢宰而王又亲
 数其功过焉总之有属而会之有联倡之有本而董
 之有序其效职者非特其大臣也而微臣亦忧国焉
 其畏法者非特其迩臣也而远臣亦加厉焉故仆夫
 况瘁言贱者之致忧也田畯至喜言微者之致诚也
 是岂无其故而然哉亦以诛赏之法素明而八柄之
卷二 第 62a 页 WYG0097-0060a.png
 所掌者有常制也○王氏曰书曰三载考绩三考黜
 陟幽明周官之法则岁终废置三岁诛赏之何也盖
 先王之治因时而已尧舜之时其法略其事简故至
 于三载考绩九载然后黜陟幽明当周之时其法详
 其事繁故岁终则废置三岁则诛赏亦各趋时而已
 ○杂说三年大阅三年大比三年大计群吏只每年
 更互一件○明斋王氏曰盖兴起事功出纳财用士
 大夫不能一一亲之皆出于群吏之手而其所以用
卷二 第 62b 页 WYG0097-0060b.png
 乎群吏者则士大夫也周公之法考会详于群吏则
 小臣务勤其职掌明其出入而不敢为奸欺大臣不
 亲细务而得以清心化理诛赏止于长官则百揆不
 侵各官府之权使得精于用舍大臣务以求贤为急
 而必明于其官也若群吏之废置诛赏皆各属官长
 自专之观乡师岁终考六乡之治以诏废置大比则
 考教察辞稽器展事以诏诛赏乃各司之著例也后
 世天下之官皆考选于吏部岂为长官者不能知其
卷二 第 63a 页 WYG0097-0060c.png
 属吏而为吏部者独能计其各属各部之官皆不可
 信而独吏部为可信耶是所谓舛也○庄渠魏氏曰
 周礼大宰岁终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会听其致
 事而诏王废置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汉
 郡守辟除令长得自课第刺史得课郡国守相而丞
 相御史得杂考郡国之计书天子则受丞相之要元
 帝时京房奏考功课吏法时公卿会议皆以房言烦
 碎部刺史奏事京师复以为不可行魏刘邵作都官
卷二 第 63b 页 WYG0097-0060d.png
 考课之法七十馀条其文至密杜恕以为用不尽其
 人虽文具无益晋武帝诏杜预为黜陟之课预上言
 末世疑心而信耳目疑耳目而信简书之弊请去密
 就简委任达官各考所统唐法考功以四善二十七
 最叙为九等国朝铨选之法既属之文选故天下之
 官其考课皆综于考功昔苏洵言于宋曰自设官以
 来皆有考课之法周制既亡其法废绝自后终莫能
 行之则益以纷乱而不可考其故何也天下之吏不
卷二 第 64a 页 WYG0097-0061a.png
 可以胜考今欲人人而课之必使入于九等之中此
 宜其类例错谬而不若无之为便也臣观自昔行考
 课者皆不得其术盖天下之官皆有所属之长有功
 有罪其长皆得以刺举必如人人而课于朝廷则其
 长又将安用惟其大吏无所属而莫为之长也则课
 之所宜加何者其位尊故课一人而其下皆可以整
 齐其数少故可以尽其能否而不缪斯言可谓知要
 矣今诚能使天下之官各课于其所属之长县之属
卷二 第 64b 页 WYG0097-0061b.png
 令自课之而覈于郡郡之属守自课之而覈于州州
 之属牧自课之其上佐则覈于朝虽郡之属其选重
 九载亦覈于朝内而六卿各课其所属而覈于考功
 则上下之所课者皆不过数人足以求得其寔苏洵
 所谓用力寡而成功多法无便于此者也○陈氏集
 说云盖三公之尊下摄冢宰之职冢宰之尊下兼六
 卿之事天下万几无所不统有如出纳之要职宿卫
 之亲人奉供之近习玉府财用之司存宫中使令之
卷二 第 65a 页 WYG0097-0061c.png
 嬖密凡其布列于王宫之内外而迫近于人主之左
 右者一举而尽属之冢宰焉夫是以群士大夫之职
 业有所统而不敢自恣人主之心术有所碍而不敢
 自私纪纲不散名分不易爵禄不轻而左右前后之
 人侍御仆从之事宴安玩狎之际无敢蛊坏人主之
 心术而侵窃大臣之权柄者体统之正孰大于此悲
 夫后世之人不识此道也夺大臣之权而授之群臣
 散天官之属而归之百官出内廷之士大夫而置之
卷二 第 65b 页 WYG0097-0061d.png
 外廷儒者又从而助之曰天子大臣当不屑于细务
 则又从而削夺之使之拥虚名于百官之上而为大
 臣者亦拱手清谈而不事事矣自汉以来变故备矣
 上不得以临其下外不得以制于内人主惟意所欲
 为而小人惟利是视君臣上下相与快意于法度之
 外而乱萌祸基四面并起而天下已不可为矣故自
 出纳之要职不领于大臣也而宰夫之官遂去为中
 书尚书之任中书尚书迭用事而霍光之权重恭显
卷二 第 66a 页 WYG0097-0062a.png
 之事起尚书中书之形成矣自宿卫之亲人不领于
 大臣也而宫正宫伯之官遂去为光禄卫尉之任光
 禄勋之属日益亲而门下遂为省加官遂为司侍中
 遂为宰夫矣自供奉之近习不领于大臣也而膳夫
 而下掌次而上遂去为少府太常之任比其极也关
 内侯骑都尉之爵至及于烹庖乐工医师之贱至鸣
 玉而曳组门下大仆之司至又分为殿中省为内诸
 司使矣以至玉府财用之司既非大臣之所与闻则
卷二 第 66b 页 WYG0097-0062b.png
 汉鸿都之卖爵唐琼林大盈之名库夫谁得而检之
 女宠近习之嬖既非大臣之所与闻则房闼有制政
 之渐妃妾起巫诅之风阍寺擅废立之权夫谁得而
 制之嗟夫宿卫非小人也饮膳烹庖酒浆醯醢非微
 物也埽洒缝染非贱职也而幄帟次舍非细事也大
 臣制其权则小臣不得专其事天子不得快其私周
 公深见远识后世弗念厥绍而横流至是是则可恨
 也而究论其所自则始于陈平之自弃其权而武帝
卷二 第 67a 页 WYG0097-0062c.png
 习见其事遂举其权而授之群臣有司上下相临之
 势自是解散而不可复合矣方文帝以刑狱问陈平
 不对以为得宰相之体而不知宰相之无权盖始于
 此夫钱谷之出入决狱之多寡国家之本而生民之
 命也宰相不与闻而顾使天子责之廷尉责之内史
 则凡九卿中二千石之事岂复与闻邪夫天下之事
 宰相不与闻而归之天子天子不能察而归之左右
 近习之人国欲治可得乎而顾曰上佐天子理阴阳
卷二 第 67b 页 WYG0097-0062d.png
 下遂万物之宜托此以为宰相职业是亦清谈不事
 事之异名耳自是以后郡国上计得自达于天子天
 下大柄尽归尚书武帝又以中大夫侍中视丞相为
 外朝而内朝之事宰相不得闻矣九卿更进用事事
 不决于丞相而外廷之事宰相又不得闻矣吏九百
 石以上调于尚书而天下之事宰相不得闻矣文墨
 小技之事一言之合意立取荣宠为天子私人气燄
 方张言听计从而宰相大臣反被屈辱摧折入则横
卷二 第 68a 页 WYG0097-0063a.png
 议于内出则专行于外大臣之无权而小臣之横至
 此此岂复有纪纲名分也哉其后丙吉相宣帝于中
 兴之日而御史大夫不得亢礼似稍知重大臣之权
 矣而尚书决事诸将军犹领之而中书宦者遂乘间
 而用事至于四曹之置而自宰相而下悉关其中而
 尚书中书始表里为奸矣究论至此则天官一属横
 流纷错无复上下之名分外内之统摄其所由来久
 矣后世如欲复古以为治要当自周官始欲复周官
卷二 第 68b 页 WYG0097-0063b.png
 要当自宰相始则体统正而天下之事可以次而举
 矣○明斋王氏曰天官之职甚为博大骤观之若散
 出无纪然有要焉典法则治天下之道贡赋式制国
 用之矩八柄八统御百官之权九两九职保万民之
 方此总述均平之事所以运量天下者也冢宰主节
 制王及后世子而有宫中之政令主统百官以考其
 治理财以制国用而有岁终正治受会此一官法守
 也自和布悬法而下则率六十属以举天下之治建
卷二 第 69a 页 WYG0097-0063c.png
 其牧而下则总择天下之官以任天下之职此特春王
 正月新政也以其宅百揆故赞王听治而有六叙以
 肃百僚六计以察百官八成以听万民六属而事之
 职掌有定规六职而事下六官有定式九职而事下
 各职有定式此皆每日之事也国之大事七或以百
 职之首而提其纲或以天官所掌而治其要此则每
 时所值之事也小宰宰夫其职掌并与冢宰相亚大
 约尊者博而要卑者少而详故虽杂而不越大积焉
卷二 第 69b 页 WYG0097-0063d.png
 而不宛者以此呜呼天无为作之君以代天君不能
 自为立之相以代君求之切择之审待之隆相视为
 一体相须为一家君之所以付托相之所以负荷皆
 家事也故宰相事业不过辅王以承天奉嗣王以统
 承乎先王而已盖主器者天子而相之者天官天子
 之位虽传于一家而天子之治则公于四海是故天
 官之职俾王及后世子靡不由于式法不必传贤而
 天下无不治虽曰家天下而实常得贤也伯益伊尹
卷二 第 70a 页 WYG0097-0064a.png
 周公所世守者后世人君所以求之待之既与古异
 而人才亦不古若或贪恋权势肆志妄行或罢软不
 胜任推奸避事故天子每每自用相不得有为岂一
 体相成意哉
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凡宫之纠
禁注宫刑在王宫中者之刑建明布告之纠察也若今
御史中丞
 王氏曰小宰掌建邦之宫刑此治内以及外之意大
卷二 第 70b 页 WYG0097-0064b.png
 司寇五刑无宫刑则宫刑独小宰之所建也政令纠
 禁所以为刑之先后左右期至于无刑者也尝观文
 王道化之行近至汝坟远及江汉反而求之始于后
 妃之本而已记曰古之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此之谓也○杂说有王宫有
 后宫内宰治王宫之政令所谓后宫也至云凡宫之
 纠禁则王宫后宫总隶小宰矣纠以纠其失禁以禁
 其邪不唯迩臣知所畏而后宫近习亦有所畏此乃
卷二 第 71a 页 WYG0097-0064c.png
 先王治内之道○叶氏曰小宰贰太宰岂无他职而
 首拳拳于王宫之刑禁王宫岂施刑之地小宰岂掌
 刑之职耶盖天子之政令天下之风俗未有不自王宫
 始侍御仆从一有不正出入起居一有不钦皆足以
 害治不闻汤制宫刑儆于有位者乎三风十愆之戒
 必及乎宫室之隐微自邦君卿士臣下以及于蒙士
 凛乎其严若丧亡之在朝夕至于臣下不正则曰服
 墨刑伊尹乃继之曰嗣王祗厥身念哉盖宫刑虽以
卷二 第 71b 页 WYG0097-0064d.png
 为有位之儆而实有以起君心之敬宫刑虽以为王
 宫之禁而实有以格君心之非然则宫刑之掌于小
 宰其修与废君心敬怠之所由判君德隆替之所由
 基也欤故知商之宫刑则知周之宫刑○潜溪邓氏
 曰小宰掌建邦之宫刑治王宫之政令纠禁而太宰
 无列何也王昭明言之宰治不通王宫乎先之则后
 阳治后之则慢王宫故无列此互备之也
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之贰以逆邦国都鄙官府之治
卷二 第 72a 页 WYG0097-0065a.png
执邦之九贡九赋九式之贰以均财节邦用注逆迎受
之郑司农云贰副也
 疏大宰以六典八法八则治邦国官府都鄙此还以
 之句考其治所谓逆也○刘氏曰贡职之入岁无常
 数九式之用国有定规彼有馀此不足小宰均之以
 俾必给则九式不愆于礼矣节邦用者非其式不可
 用而王者之欲不节而自中乎礼义矣○愚按成周
 之世损上以益下者何其至也有司稼巡野观稼以
卷二 第 72b 页 WYG0097-0065b.png
 年之上下出敛法矣有遂人等官以岁时登其夫家
 之众寡及六畜车辇辨其老幼废疾以令贡赋矣复
 有司书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以知民之财凡税敛
 掌事者受法矣夫天时不登以病民则恤之吏治不
 职以病民则恤之民老幼废疾以自病则又恤之而
 赋税不足唯减损王躬以为均节之法成周损上以
 益下者何其至也后世国费浩繁每岁司农先量所
 出责赋郡国谓之会计不给又额外科之谓之加派
卷二 第 73a 页 WYG0097-0065c.png
 至横征巧取又出加派之外其为一时苟且之计益
 不忍言矣以欲从人者王以人从欲者亡秉国成者
 反覆于均节邦用之说而不投箸而起如救焚拯溺
 以为恤民计者独何心哉
以官府之六叙正群吏一曰以叙正其位二曰以叙进
其治三曰以叙作其事四曰以叙制其食五曰以叙受
其会六曰以叙听其情注叙秩次也谓先尊后卑也治
功状也食禄之多少情争讼之词
卷二 第 73b 页 WYG0097-0065d.png
 疏先尊后卑各有秩次则群吏得正故云正群吏也
 会岁终会计文书○杂说小宰所掌典法皆大宰执
 其要而六叙独不掌盖法有详略尊者治其略六叙
 之法已详大宰所以不掌○愚按情读如陈情之情
 谓群臣以私情有所陈请也亦以叙听之先王体群
 臣无所不至如此
以官府之六属举邦治一曰天官其属六十掌邦治大
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二曰地官其属六十掌邦教
卷二 第 74a 页 WYG0097-0066a.png
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三曰春官其属六十掌邦
礼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四曰夏官其属六十掌
邦政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五曰秋官其属六十
掌邦刑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六曰冬官其属六
十掌邦事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注大事从其长
若庖人内外饔与膳夫共王之食
 疏膳夫食官之长庖人内外饔亨人有事皆来咨白
 膳夫
卷二 第 74b 页 WYG0097-0066b.png
小事专达若宫人掌舍各为一宫六官之属三百六十
象天地四时日月星辰之度数天道备焉
 竹野叶氏曰周官三百六十已倍于夏商通考其卿
 大夫士之数六官几三千人大抵多兼摄也盖官属
 有不必专置者地官如角人羽人掌炭掌茶等职但
 征一物秋官如庶氏冥氏穴氏硩蔟氏赤犮氏等官
 但攻一事不可兼乎有不可常置者田诅则有甸祝
 诅祝祭祀军旅共仗禁嚣则有伊耆氏衔枚氏丧纪
卷二 第 75a 页 WYG0097-0066c.png
 则有职丧丧祝夏采不可摄乎盖周人因事而置官
 周礼因官而存名居官而不兼其职则官冗兼官而
 不存其名则官废知周礼兼官之职又知周礼存官
 之名则可与言官制矣○庄渠魏氏曰王举大宰大
 宰举五官于主六卿各举其僚属之长数人使自以
 类相举此乾坤易简之道也汉制六卿亦得自举掾
 属争以辟士相高非其人则负知人之明而亦自失
 其助故汉治犹为近古后世天下之官尽选于吏部
卷二 第 75b 页 WYG0097-0066d.png
 人才不能周知不得已而用资格贤不肖大混淆矣
 ○明斋王氏曰盖大事而弗从其长则政出多门小
 臣横而大臣无权小事而不专达则大臣亲细务以
 多事自敝下僚贤者不得尽其才不肖者得以推奸
 藉口二者皆非也
以官府之六职辨邦治一曰治职以平邦国以均万民
以节财用二曰教职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三
曰礼职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事鬼神四曰政职以服
卷二 第 76a 页 WYG0097-0067a.png
邦国以正万民以聚百物五曰刑职以诘邦国以纠万
民以除盗贼六曰事职以富邦国以养万民以生百物
注怀亦安也宾客来共其委积所以安之聚百物者司
马主九畿职方制其贡各以其所有
 王氏曰以怀宾客文德修而远人服也中庸九经终
 于怀诸侯亦是此意○刘氏曰不以聚百物为职则
 兵革兴而民力殚矣不以除盗贼为职则刑罚滥而
 大寇作矣不以生百物为职则事为广而八材枯矣
卷二 第 76b 页 WYG0097-0067b.png
 ○王氏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则制治必有法徒法不
 能以自行故行法存乎人先王建六官而授之以法
 其法则有六典焉其官则有六职焉典为略职为详
 略以立其始详以成其终此六典六职所以相因为
 用也○潜溪邓氏曰六典言经常之道人君所操六
 职言主掌之事人臣之分职故其文小异大同
以官府之六联合邦治一曰祭祀之联事二曰宾客之
联事三曰丧荒之联事四曰军旅之联事五曰田役之
卷二 第 77a 页 WYG0097-0067c.png
联事六曰敛弛之联事凡小事皆有联注郑司农云大祭祀
大宰赞玉币司徒奉牛牲宗伯视涤濯涖玉鬯省牲镬
奉玉齍司马羞鱼牲奉马牲司寇奉明水火大丧大宰
赞赠玉含玉司徒率六乡之众庶属其六纼宗伯为上
相司马平士大夫司寇前王此所谓官联玄谓荒政弛
力役及国中贵者贤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舍不以
力役之事奉牲者其司空奉豕与
 疏司农不言司空司空亡故也大祭祀惟大宰尊不
卷二 第 77b 页 WYG0097-0067d.png
 奉牲宗伯不言奉鸡司马不兼言奉羊司寇不言奉
 犬皆略不言可知○杂说丧纪之事宰夫与职丧帅
 官有司而治之天官联夏官也廛人皮毛筋角入于
 玉府地官联天官也量人与郁人受斝历而皆饮之
 春官联夏官也乡师考司空之辟又涖匠师地官联
 冬官也大司徒教民附于刑者归于士地官联秋官
 也司常赞司马颁旗物春官联夏官也巾车入赍于
 职币春官联天官也稍人听于司马县师以司马之
卷二 第 78a 页 WYG0097-0068a.png
 法作之地官联夏官也其大要如此又有逐官属中
 各自相联处不可尽举可以类推也○杂说制官之
 法职不分则紊乱无统事不联则审察不精无统则
 多废事不精则多败事如人之一身耳听目视手举
 足运虽各有所司而血气脉理相通而无捍格故能
 安乐而无危关节之间一毫阻滞则病随作矣唐虞
 之时百揆四岳州牧侯伯截然有纪序条目不相侵
 紊彼羲和掌四时之政于四方国有大政得与内朝
卷二 第 78b 页 WYG0097-0068b.png
 更相参议至于司空总齐百揆理固宜然而皋陶刑
 官得以陈谟与启沃之事伯益农官得以赞禹与师
 旅之事后夔乐官得以教胄子与教导之事典谟简
 古其事不详意亦可见若夫周官六典其详可得而
 闻矣盖其典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各司其司
 各职其职内外大小莫不专一此乃其官职当然耳
 而其官府之有联以合邦治以祭祀宾客丧荒军旅
 田役敛弛之事六官皆得参议焉大宰兼统六典即
卷二 第 79a 页 WYG0097-0068c.png
 唐虞司空之任也然司徒掌教起徒役则肄之司马
 掌兵论官材则肄之大宗伯掌礼教导学校之事亦
 肄之非特此也在内则为六卿在外则为六乡之大
 夫国家有警则为六军之将益见当时制官关节脉
 理未尝不相通如此汉兴去古未远此意犹存南军
 虽掌于大尉而兵不在焉四方章奏虽上于御史大
 夫而生杀予夺之权不在焉唯宰相兼军国之权故
 汉世宰相之权甚重以其无所不统也九卿各率其
卷二 第 79b 页 WYG0097-0068d.png
 职虽散而不相属然有议论下而博士之微犹得参
 议凡有诏令御史大夫下相国相国下诸侯王御史
 中丞执法下郡守故外内无捍格凡有政事御史中
 丞司隶校尉得以纠举百僚丞相司直亦得察举丞
 相不法故上下无壅蔽甚者宿卫小臣亦得使之参
 议朝事至武帝之末既分丞相官属为二丞相之权
 轻又不置太尉大将军掌兵因得以自便是故霍光
 以大将军尽兼军国事因冠以司马尚书之号朝廷
卷二 第 80a 页 WYG0097-0069a.png
 大事尽归一人废立之变丞相不知何望于事之交
 相议论也唐世任官之法职事虽相联属而名位不
 正权柄不出于一人各以私意行乎其间其弊有不
 可胜言者盖唐初以三省之长共议国政六部各以
 其职举事故大小不紊以天下之事三省之长相与
 议论六部亦为之参议焉奈何以宰相品位崇重不
 欲轻以授人常以他官居其职如吏部如秘书监如
 太子詹事等皆非宰相职三省之长无人焉资望既
卷二 第 80b 页 WYG0097-0069b.png
 浅两不相服权柄分而智术任虽求以通之乃所
 以不通也君子反覆汉唐之事乃知建官之制其名
 位不紊权柄不移职分统而情意交通者自唐虞以
 来唯成周尽善矣读太宰者可不深考乎
以官府之八成经邦治一曰听政役以比居二曰听师
田以简稽三曰听闾里以版图四曰听称责以传别五
曰听禄位以礼命六曰听取予以书契七曰听卖买以
质剂八曰听出入以要会注郑司农云政谓军政也役
卷二 第 81a 页 WYG0097-0069c.png
谓𤼵兵起徒役也比居谓伍籍也
 疏司徒五家为比出军则五人为伍○林氏曰以籍
 之伍更相𤼵军故平而无遗脱此力征所以均也
简犹阅也稽犹计也计其士之卒伍阅其兵器为之要
簿也版户籍图地图听人讼地者以版图决之称责谓
贷予傅别谓券书也要会谓计最之簿书玄谓政谓赋

 王氏曰政力征也记曰七十者不从政
卷二 第 81b 页 WYG0097-0069d.png
傅别谓为大手书于一札中字别之
 疏谓于字中央破之两家各得一也○王氏曰傅谓
 地之附近邻比为證佐也别券书两分者犹今之合
 同
书契谓出予受入之凡要质剂谓两书一札同而别之
长曰质短曰剂傅别质剂皆今之券书事异异其名耳
礼命礼之九命之差等
 王氏曰其法一定而不可亏故谓之成司寇凡万民
卷二 第 82a 页 WYG0097-0070a.png
 之狱讼以邦成弊也○叶氏时曰民聚而必有事事
 起而必有争圣人起教于微𦕈而防患于未然是以
 有书以载其法有法以待其事事来而应之以法讼
 起而正之以书犹决事之不可无比断事之不可无
 律也易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
 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其官成之谓欤○邓氏
 曰成谓成籍可覆按者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如布有
 经而不乱○刘氏曰八者所以养民之信也自古皆
卷二 第 82b 页 WYG0097-0070b.png
 有死民无信不立礼乐刑政待信为本有以證于其
 民而莫敢不信则本立矣民而无信虽有礼乐刑政
 何所措哉○王氏曰经邦治者经常也凡物有经有
 纬一成而不可变者经也错综无穷者纬也夫听天
 下之治自征役至出入错综无穷也自比居至要会
 一成而不可变者也夫民生而有欲则不能无求求
 而无分界度量则不能无争先王惧其有争端也先
 为之法以防之有犯者以此治焉则情伪明是非审
卷二 第 83a 页 WYG0097-0070c.png
 奸者无所肆其巧愚者无所受其弊易之讼曰君子
 以作事谋始先王所以虑患可谓远矣
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
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注听平治也平
治官府之计有六事弊断也既断以六事又以廉为本
善善其事有辞誉也能政令行也敬不懈于位也正行
无倾邪也法守法不失也辨辨然不疑惑也
 临川王氏曰廉者察也辨能辨事○何氏曰辨者临
卷二 第 83b 页 WYG0097-0070d.png
 事不惑○仲舆郝氏曰善循良也○邓氏曰善德之
 本能德之用敬正善之则法辨能之施也乃其介在
 廉善敬正非廉不能能法辨非廉无取也
以法掌祭祀朝觐会同宾客之戒具军旅田役丧荒亦
如之注法谓其礼法也
 王氏曰大宰于戒具不言法道揆之任也祭祀吉礼
 朝觐会同宾礼军旅田役军礼丧荒凶礼嘉礼有脤
 膰则祭祀之事有飨燕则宾客之事则五礼具于此
卷二 第 84a 页 WYG0097-0071a.png
 七事矣戒敕其事之所当谨具致其物之所当共○
 鹤山魏氏曰荆公云言以法掌祭祀则亦不与道揆
 故也荆公常以道揆自居而元不晓道与法不可离
 法不本于道不足为法道不施于法亦不见其为道
 荆公以法不预道揆故其新法皆商君之法而非帝
 王之道所见一偏为言不小因说永嘉二陈作唐制
 度纪纲论云得古人为天下法不若得之于其法之
 外彼以道德为法外事皆因荆公判道法为二后学
卷二 第 84b 页 WYG0097-0071b.png
 遂为此说如周礼三百六十官甸稍县都井地沟洫
 比闾族党教忠教孝道正寓于法中后世以刑法为
 法故法为申商
七事者令百官府共其财用治其施舍听其治讼注七
事谓先四如之者三也施舍不给役者
 疏六者即上六联百官联事通职故云令百官府共
 其财用也六联中不言朝觐会同宾客中兼之七事
 不言敛弛以其非大事故退之在下 杂说财用共
卷二 第 85a 页 WYG0097-0071c.png
 于治官之属治讼听于刑官之属小宰举其要故令
 之而已○王先生曰七事即六联独不见敛弛令百
 官府共其财用治其施舍则敛弛亦在其中矣○林
 氏曰尝考三代之政未尝有转输漕挽之事又春秋
 列国诸侯会同征伐无岁无之然其兵食资用取给
 于所过之国亦未始有馈饷之役凡以农功修而粟
 帛众虽门关郊里野鄙之间皆有委积故能随用取
 足也周礼小宰会同军旅令百官府共其财用而春
卷二 第 85b 页 WYG0097-0071d.png
 秋齐师还自召陵申侯请道出陈郑之间供其资粮
 扉屦是也至秦欲攻匈奴始使天下之民飞挽刍粟
 转输河北率三十钟而致一斛漕运之盛盖兴于此
 恶足为治世法哉
凡祭祀赞王币爵之事祼将之事注又从大宰助王也
将送也赞王酌郁鬯以献尸谓之祼祼之言灌也明不
为饮主以祭祀唯人道宗庙有祼天地大神至尊不祼
莫称焉凡郁鬯受祭之啐之奠之
卷二 第 86a 页 WYG0097-0072a.png
 疏不祼者覆载之德其功尤盛欲报之德无可称焉故
 无祼直加敬而已凡郁鬯受祭之啐之奠之者谓王
 以圭瓒酌郁鬯献尸后亦以璋瓒酌郁鬯献尸尸皆
 受灌地降神名为祭之向口啐之啐之谓入口乃奠
 之于地也祭天地既言无祼按宗伯涖玉鬯又礼记
 表记云亲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上帝得有秬鬯者
 按春官鬯人职掌其秬鬯下所陈社稷山川等外神
 皆用秬鬯不用郁尔○王氏曰天则升烟地则荐血
卷二 第 86b 页 WYG0097-0072b.png
 人之魂气归于天体魄归于地故焫萧以求诸阳祼
 以求诸阴焉○程氏曰天地用玉币文神明而不祼
 则玉币尊于鬯故太宰赞之鬯则大宗伯赞之祼将
 又卑于鬯故小宰赞之若此类者所谓序事也先王
 量德受任因任受职此序事所以辨贤也○鹤山魏
 氏曰宗庙之祭自逆尸迎牲已后无非是义理此正
 所谓精义入神处故曰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
 焉如祭天以特牲器用陶匏玄酒明水不近人情者
卷二 第 87a 页 WYG0097-0072c.png
 最尊若夫祭爓祭孰近人情者礼之降故记曰礼之
 近人情者非其至也
凡宾客赞祼凡受爵之事凡受币之事注唯祼助宗伯
其馀皆助太宰王不酌宾客而有受酢大宗伯职曰大
宾客则摄而载祼
 疏宾客酢王之时大宰于宾处受而奉王王饮讫大
 宰受爵以授小宰受币之时亦王亲受受以授大宰
 大宰以授小宰也○王先生曰宗庙之祼王与后为
卷二 第 87b 页 WYG0097-0072d.png
 之宾客之祼宗伯代为之王不酌宾客而有受酢示
 君无酌臣之义也
丧荒受其含襚币玉之事注春秋传曰口实曰含衣服
曰襚凶荒有币玉者宾客所赒委之礼
 疏春秋传者公羊文其含襚所用在死之时若既殡
 之后亦容有致之法故春秋左氏秦人来归僖公成
 风之襚亦在踰年后春秋不讥也按小行人云若国
 凶荒则令赒委之彼谓王家赒委诸侯法此谓诸侯
卷二 第 88a 页 WYG0097-0073a.png
 赒委王家法也○庄渠魏氏曰凶荒之币玉宾客所
 助以礼神诗曰圭璧既卒宁莫我听
月终则以官府之叙受群吏之要注主每月之小计
赞冢宰受岁会岁终则令群吏致事注使赍岁尽文书
来至若今上计
 魏氏曰冢宰计一岁之功小宰计一月之功月计自
 受之岁计赞冢宰受之亚相之体也
正岁帅治官之属而观治象之法徇以木铎曰不用法
卷二 第 88b 页 WYG0097-0073b.png
者国有常刑注正岁谓夏之正月得四时之正以出教
令者审也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铎以警众使明听也
木铎木舌也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
 易氏曰夏正建寅谓之正岁周正建子谓之正月建
 子为时王之正月示万民以更新之意故大宰县治
 象于月吉而后敛于挟日建寅为民时之正岁吏治
 于是乎始故小宰帅治官之属观治象于已敛之后
 ○王氏曰正岁先王之正也正月之吉时王之正也
卷二 第 89a 页 WYG0097-0073c.png
 万民取正于时王而已若夫百官则又当取正于先
 王也○张氏曰七月之诗言月皆夏时而以周之正
 为一之日观此可见兼存之法其兼存之何也周人
 虽以天统改用建子为正月而以夏数得天故未尝
 废○刘氏曰戒治官之属正其始也○临川王氏曰
 将以禁人则宜使人皆知之不使皆知及犯令而刑
 罔人而已
乃退以宫刑宪禁于王宫注宪谓表县之
卷二 第 89b 页 WYG0097-0073d.png
 刘氏曰亦欲使王宫正其始也○仲舆郝氏曰宫刑
 小宰专职也
令于百官府曰各修乃职考乃法待乃事以听王命其
有不共则国有大刑注乃犹女也
 王氏曰令百官府者乃王宫中之官府百官有治事
 于王宫者也既宪禁于王宫又明为告令使皆知之
 大刑非特常刑也于常刑又有加以宫刑宜严故也
 今律宫殿比常法有加亦以是哉○王氏曰小宰及
卷二 第 90a 页 WYG0097-0074a.png
 五卿自王宫后宫王朝王畿以及四海无所不统所
 以储相才也
 
 
 
 
 
 
卷二 第 90b 页 WYG0097-0074b.png
 
 
 
 
 
 
 
 周礼注疏删翼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