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一 第 1a 页
清江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一
金陵集
送安止庵序
崇安丞真定安公止庵之行也具琼载酒白门以送之曰何以
赠我遂酌而告以止之说夫凝结至坚者莫如山卑而培塿穹
而五岳连峰沓嶂之环拱其体恒止而不迁也云气出焉草木
生焉山一于静乎流行不滞者莫如水小而为溪为涧大而江
河冲波骇浪之起伏其体恒震而不止也坎而潴焉鱼龙宅焉
水一于动乎古之君子其止同乎山而未尝不行其行同乎水
亦未尝不止非有心于止也其止以时非有心于行也其行以
时孔子所以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可久则久可速则速而世之
拘于一曲不明夫出处者止而不行故功不及乎物行而不止
故物或乱其心恶足以论止哉若子之托于田里且二十年日
金陵集
送安止庵序
崇安丞真定安公止庵之行也具琼载酒白门以送之曰何以
赠我遂酌而告以止之说夫凝结至坚者莫如山卑而培塿穹
而五岳连峰沓嶂之环拱其体恒止而不迁也云气出焉草木
生焉山一于静乎流行不滞者莫如水小而为溪为涧大而江
河冲波骇浪之起伏其体恒震而不止也坎而潴焉鱼龙宅焉
水一于动乎古之君子其止同乎山而未尝不行其行同乎水
亦未尝不止非有心于止也其止以时非有心于行也其行以
时孔子所以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可久则久可速则速而世之
拘于一曲不明夫出处者止而不行故功不及乎物行而不止
故物或乱其心恶足以论止哉若子之托于田里且二十年日
卷二十一 第 1b 页
与田夫野老为伍视一时之声利泊如也可谓止矣既而起佐
一邑之政非止而行欤亦由时而巳吾无与乎其间也止固为
止行亦为止此固合乎易矣子以为何如曰至矣复进而申之
曰时止而止时行而行止之小者也大象之传曰兼山艮君子
思不出其位彖曰艮其止止其所也则父子之为父子君臣之
为君臣莫不有所止圣人应万变而不穷使天下顺治者岂过
于是邪必如所言不获其身则内不知有己不见其人则外不
知有人内外两忘而止之道可得矣若知行止之在人者无六
二之艮其腓六四之艮其身矣而于所止尤不可不求焉尚无
以为老生常谈而忽之乃起而谢曰敢不以其规自勖遂书而
为赠
送安上人序
大雄氏西方之豪杰乎尘芥六合梦幻人世盖将穷神知化而
一邑之政非止而行欤亦由时而巳吾无与乎其间也止固为
止行亦为止此固合乎易矣子以为何如曰至矣复进而申之
曰时止而止时行而行止之小者也大象之传曰兼山艮君子
思不出其位彖曰艮其止止其所也则父子之为父子君臣之
为君臣莫不有所止圣人应万变而不穷使天下顺治者岂过
于是邪必如所言不获其身则内不知有己不见其人则外不
知有人内外两忘而止之道可得矣若知行止之在人者无六
二之艮其腓六四之艮其身矣而于所止尤不可不求焉尚无
以为老生常谈而忽之乃起而谢曰敢不以其规自勖遂书而
为赠
送安上人序
大雄氏西方之豪杰乎尘芥六合梦幻人世盖将穷神知化而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恶物之为累也呜呼神化岂外乎物哉然人之昧者恒以其所
甚苦为至乐以其所甚忧为大利朝夕病于风轮火宅而莫之
悟焉苟以其言觉之奚不可也使过尧舜禹汤文武一之以大
中至正之道亦必折而从之惜其后圣人而出溺于空虚而不
返视区区事业之卑文章之陋孰得以此而胜彼乎其教之行
烂漫于中国又赖其徒扶树而弘大之当南北分裂之日则有
达磨在梁鸠摩罗什在秦佛图澄在赵考其所归鸠摩罗什佛
图澄不过假神通以惑世得其心印之正法虽立而未尝有法
相虽形而未尝有相则达磨一人而巳武帝最为好佛亦未能
悟其旨方且求之文字之末繇是不合而去一叶渡江特显其
迹道固不在于是也予在云间时尝与学佛者极论其得失有
天宁雪庐独主神通为说强附于穷神知化之事故斥其不求
诸心则去佛巳远谓之知道可乎及官
甚苦为至乐以其所甚忧为大利朝夕病于风轮火宅而莫之
悟焉苟以其言觉之奚不可也使过尧舜禹汤文武一之以大
中至正之道亦必折而从之惜其后圣人而出溺于空虚而不
返视区区事业之卑文章之陋孰得以此而胜彼乎其教之行
烂漫于中国又赖其徒扶树而弘大之当南北分裂之日则有
达磨在梁鸠摩罗什在秦佛图澄在赵考其所归鸠摩罗什佛
图澄不过假神通以惑世得其心印之正法虽立而未尝有法
相虽形而未尝有相则达磨一人而巳武帝最为好佛亦未能
悟其旨方且求之文字之末繇是不合而去一叶渡江特显其
迹道固不在于是也予在云间时尝与学佛者极论其得失有
天宁雪庐独主神通为说强附于穷神知化之事故斥其不求
诸心则去佛巳远谓之知道可乎及官
卷二十一 第 2b 页
京师获接四方有道之士而百丈座元安公雪心者临川之秀
克究心印者也游方至金陵留天界寺六年为校藏室诸品经
五千四十八卷今年冬以诸山之请归而主其永安禅寺泐公
季潭复公见心皆赠之以言复介儒者曾公旦初求序其首蕳
遂举所闻以质焉噫道之大未易尽也然久而不坠者亦系乎
人余固望之雪心且感吾儒之不振也
送杨文启序
国子生天台林伯云来言其乡先生杨文启者隐黄岩之大闾
其道足以自乐泊然无以求于外恒言天下之至贵无以加吾
之所贵故不知贵之为贵天下之大利无以易吾之所利故不
知利之为利不知贵之为贵贵有尊于人者也不知利之为利
利有重于人者也吾何慕彼哉于是衣褐衣饭脱粟鼓琴而歌
先王之风众莫知其底蕴时出游佳山水间过四明上天姥汎
克究心印者也游方至金陵留天界寺六年为校藏室诸品经
五千四十八卷今年冬以诸山之请归而主其永安禅寺泐公
季潭复公见心皆赠之以言复介儒者曾公旦初求序其首蕳
遂举所闻以质焉噫道之大未易尽也然久而不坠者亦系乎
人余固望之雪心且感吾儒之不振也
送杨文启序
国子生天台林伯云来言其乡先生杨文启者隐黄岩之大闾
其道足以自乐泊然无以求于外恒言天下之至贵无以加吾
之所贵故不知贵之为贵天下之大利无以易吾之所利故不
知利之为利不知贵之为贵贵有尊于人者也不知利之为利
利有重于人者也吾何慕彼哉于是衣褐衣饭脱粟鼓琴而歌
先王之风众莫知其底蕴时出游佳山水间过四明上天姥汎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镜湖观禹穴将终其身与流遁忘返者为徒洪武七年
朝廷用荐者言徵至
京师欲命以官复辞不就乃授荆州儒学教授欣然而往幸先
生赠之言遂起而复曰予虽未识文启盖亦一世之高士审于
出处而不苟者又何待于赠邪抑闻天台默斋王公以正学为
东南师表而文启获登其门则源委又可知巳虽然今
国家方兴学校而典教之职甚重而不轻也横经正席以周公
孔子之道诲荆州之子弟所以美其俗而成其才者不在兹乎
振铎之暇览江漠之同流仰衡巫之联绵而吊三国战争陈迹
以发之文辞其为适固不异于大闾也
送朱昭文赴綦江丞序
天下之物非一莫不因而器之故棠溪之金铸而为兵于阗之
玉琢而为圭为璧泗滨之石错而为磬龙门之桐削而为琴云
朝廷用荐者言徵至
京师欲命以官复辞不就乃授荆州儒学教授欣然而往幸先
生赠之言遂起而复曰予虽未识文启盖亦一世之高士审于
出处而不苟者又何待于赠邪抑闻天台默斋王公以正学为
东南师表而文启获登其门则源委又可知巳虽然今
国家方兴学校而典教之职甚重而不轻也横经正席以周公
孔子之道诲荆州之子弟所以美其俗而成其才者不在兹乎
振铎之暇览江漠之同流仰衡巫之联绵而吊三国战争陈迹
以发之文辞其为适固不异于大闾也
送朱昭文赴綦江丞序
天下之物非一莫不因而器之故棠溪之金铸而为兵于阗之
玉琢而为圭为璧泗滨之石错而为磬龙门之桐削而为琴云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梦之筱剡而为矢豫章之材伐而为宫室舟车其取之四方者
无一之弃于工焉而
国家之用人亦然阃外之寄必求山西之剽悍论道讲议必求
齐鲁之君子守一郡长一邑必待龚黄守法之吏谋谟庙堂之
上又在有莘之伊挚版筑之傅说是物各成其器人各任其职
岂二理哉然古今取士之途虽广未若
天朝合而用之虽伏于穷山绝岛凡攻一艺者咸获与四科之
选由是槜李朱昭文以文词高等擢綦江丞俾持印往抚其境
而宁国汪太玄为簿佐之且求言于予予惟綦江为重庆之属
邑居川江之南距府三百馀里重山环列人民鲜少旧置巡检
以守之蜀明氏以地广置县及附版图因而不革然其人未洽
于政化所宜宣达
圣天子德意虽在万里之外蹈义泳仁不异于中国则自昭文
无一之弃于工焉而
国家之用人亦然阃外之寄必求山西之剽悍论道讲议必求
齐鲁之君子守一郡长一邑必待龚黄守法之吏谋谟庙堂之
上又在有莘之伊挚版筑之傅说是物各成其器人各任其职
岂二理哉然古今取士之途虽广未若
天朝合而用之虽伏于穷山绝岛凡攻一艺者咸获与四科之
选由是槜李朱昭文以文词高等擢綦江丞俾持印往抚其境
而宁国汪太玄为簿佐之且求言于予予惟綦江为重庆之属
邑居川江之南距府三百馀里重山环列人民鲜少旧置巡检
以守之蜀明氏以地广置县及附版图因而不革然其人未洽
于政化所宜宣达
圣天子德意虽在万里之外蹈义泳仁不异于中国则自昭文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始尚勉之哉故为之序而能诗者咸系其后云
赠医师王德𥙿序
方伎之见于史者扁鹊仓公二人耳传纪鹊受长桑君药饮以
上池之水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
以切脉为名岂不怪巳哉鹊固医之良也闻病之阳论得其阴
闻病之阴论得其阳不出千里而决者至众虽古之俞跗不能
过矣太史公好奇之过欲神其事故假之为说欤仓公之传实
祖于鹊然所治自齐侍御史成以下凡二十馀人皆以切脉求
之而鹊于桓侯虢太子望色听声能必其生死又可不谓之神
也呜呼二人者不可得而见矣代之为医者遇疾之所在不及
察其阴阳误而致夭不亦悲夫友人王景玉氏数与余言宁国
王德𥙿之医其验不一今年秋应
楚府纪善之辟属有腹疾谒告三月众医皆视而走而德𥙿能
赠医师王德𥙿序
方伎之见于史者扁鹊仓公二人耳传纪鹊受长桑君药饮以
上池之水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
以切脉为名岂不怪巳哉鹊固医之良也闻病之阳论得其阴
闻病之阴论得其阳不出千里而决者至众虽古之俞跗不能
过矣太史公好奇之过欲神其事故假之为说欤仓公之传实
祖于鹊然所治自齐侍御史成以下凡二十馀人皆以切脉求
之而鹊于桓侯虢太子望色听声能必其生死又可不谓之神
也呜呼二人者不可得而见矣代之为医者遇疾之所在不及
察其阴阳误而致夭不亦悲夫友人王景玉氏数与余言宁国
王德𥙿之医其验不一今年秋应
楚府纪善之辟属有腹疾谒告三月众医皆视而走而德𥙿能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起于阽死是亦精于方伎者欤余以景王之言为信及会于成
均相与上下极论黄帝岐伯之书喜其获见于所未见其必遇
异人如鹊之于长桑君仓公之于阳庆者惜予不能张之法太
史公之奇也姑举其略为赠尚从而录其先后治病之功云
送叶孟桴秀才赴雅州叙
蜀去中国为绝远秦始通之而剑门之险守之有馀攻之不足
者也刘备尝资之以抗吴魏公孙述李雄孟知祥皆乘天下乱
而窃据焉光武讨述四年而始平魏伐刘椫若易于光武亦出
危道而仅胜之考之于史汉入成都则自高平第一屯于津乡
会于荆门入于平曲战于广都而将士之死者非一魏自斜谷
骆谷趋汉中又自阴平达于江油而钟会邓艾皆不返今其兵
交之迹犹可想见于千载之下也若宋洎元吾弗暇论至
国朝以平吴馀力剪僭号之明氏不顿一兵不遗一镞而全蜀
均相与上下极论黄帝岐伯之书喜其获见于所未见其必遇
异人如鹊之于长桑君仓公之于阳庆者惜予不能张之法太
史公之奇也姑举其略为赠尚从而录其先后治病之功云
送叶孟桴秀才赴雅州叙
蜀去中国为绝远秦始通之而剑门之险守之有馀攻之不足
者也刘备尝资之以抗吴魏公孙述李雄孟知祥皆乘天下乱
而窃据焉光武讨述四年而始平魏伐刘椫若易于光武亦出
危道而仅胜之考之于史汉入成都则自高平第一屯于津乡
会于荆门入于平曲战于广都而将士之死者非一魏自斜谷
骆谷趋汉中又自阴平达于江油而钟会邓艾皆不返今其兵
交之迹犹可想见于千载之下也若宋洎元吾弗暇论至
国朝以平吴馀力剪僭号之明氏不顿一兵不遗一镞而全蜀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来归剑门如昔亦莫得恃之为险者岂非天威所加殆过于前
代也欤故既命官镇抚其人民土地而蕃夷错出百货所居又
设市官以征之焉繇是华亭叶蓁为雅州天全六番税课司副
使予以其释书山房而有万三千里之役经白帝溯三峡上瞿
唐出龙门过石龛历五盘鹿头以穷巴间之奇观发之文辞固
在此行矣虽然位卑而责至重尚慎之哉尚慎之哉
送黄孟辅序
易之为道大矣周子程子去圣人千岁之久所以发挥其奥者
非秦汉士所及而朱子又扩程子未及之义焉方元之盛时先
师次山黄公与其兄午山先生讲易于乡会程朱而一之而中
玉父者又次山之弟能日记数千言槜李号易之渊海独推黄
氏一门为盛延祐间午山先生与子玭同登进士第后中玉亦
仕至江山尉卒有子棐克世其学尤专揲蓍求卦定事之吉凶
代也欤故既命官镇抚其人民土地而蕃夷错出百货所居又
设市官以征之焉繇是华亭叶蓁为雅州天全六番税课司副
使予以其释书山房而有万三千里之役经白帝溯三峡上瞿
唐出龙门过石龛历五盘鹿头以穷巴间之奇观发之文辞固
在此行矣虽然位卑而责至重尚慎之哉尚慎之哉
送黄孟辅序
易之为道大矣周子程子去圣人千岁之久所以发挥其奥者
非秦汉士所及而朱子又扩程子未及之义焉方元之盛时先
师次山黄公与其兄午山先生讲易于乡会程朱而一之而中
玉父者又次山之弟能日记数千言槜李号易之渊海独推黄
氏一门为盛延祐间午山先生与子玭同登进士第后中玉亦
仕至江山尉卒有子棐克世其学尤专揲蓍求卦定事之吉凶
卷二十一 第 5b 页
百不一失人咸以为季主不能过且讥其不习举子业如前人
趋场屋一日之利呜呼易固主于卜筮而祐夫神也世知卜筮
为一事例于日家之小数又恶足以知易哉初棐从亲于江山
丁元季之祸兄弟皆死于兵独间关千里转客云间洪武五年
始归石门年巳五十有八而宗族凋落殆尽矣今年秋
朝廷用荐者言召至
京师因过成均见予乃举所得于先师之绪馀与之极谈累日
而天地无穷之理古今无穷之变莫不贯通又非区区局于卜
筮可至也既而以疾求归执政许而遣之士大夫各赋诗道其
志予故序学之源委而称其父子兄弟焉
送阎炳文归安阳序
国子生河南阎炳文为童子时父母先后没殡于道次越十有
九年阻兵未及附安阳之祖茔乃谒大臣求归而改葬焉大臣
趋场屋一日之利呜呼易固主于卜筮而祐夫神也世知卜筮
为一事例于日家之小数又恶足以知易哉初棐从亲于江山
丁元季之祸兄弟皆死于兵独间关千里转客云间洪武五年
始归石门年巳五十有八而宗族凋落殆尽矣今年秋
朝廷用荐者言召至
京师因过成均见予乃举所得于先师之绪馀与之极谈累日
而天地无穷之理古今无穷之变莫不贯通又非区区局于卜
筮可至也既而以疾求归执政许而遣之士大夫各赋诗道其
志予故序学之源委而称其父子兄弟焉
送阎炳文归安阳序
国子生河南阎炳文为童子时父母先后没殡于道次越十有
九年阻兵未及附安阳之祖茔乃谒大臣求归而改葬焉大臣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许之戒涂有日助教贝琼为之序复系以诗曰
河内昔丧乱远近俱骚然操兵起杀吏夜探赤白丸健者方出
走父子焉能全遂令半为鬼暴骨满道间阎生当此时幸脱豺
虎患二亲不及葬有泪空流泉荒阡翳荆棘魂魄惊未安飘飘
来
南都太学留经年安阳右太行所悲家室残堂封巳当营何日
归青山松柏久化石萧萧风雨寒永惭反哺乌无目视苍天巍
巍天禄阁荡荡金马门敢私一身乐莫报三年恩上谒二大夫
吐词亦何酸往求狐兔区重卜栖凤原五月南风生独上龙江
船白云暮悠悠送汝千里还
送魏文芳序
昔苏文忠公与弟黄门会于彭城之逍遥堂夜窗听雨赋诗唱
和奚趐埙篪之迭奏也大抵天下之情聚而乐别而悲见之朋
河内昔丧乱远近俱骚然操兵起杀吏夜探赤白丸健者方出
走父子焉能全遂令半为鬼暴骨满道间阎生当此时幸脱豺
虎患二亲不及葬有泪空流泉荒阡翳荆棘魂魄惊未安飘飘
来
南都太学留经年安阳右太行所悲家室残堂封巳当营何日
归青山松柏久化石萧萧风雨寒永惭反哺乌无目视苍天巍
巍天禄阁荡荡金马门敢私一身乐莫报三年恩上谒二大夫
吐词亦何酸往求狐兔区重卜栖凤原五月南风生独上龙江
船白云暮悠悠送汝千里还
送魏文芳序
昔苏文忠公与弟黄门会于彭城之逍遥堂夜窗听雨赋诗唱
和奚趐埙篪之迭奏也大抵天下之情聚而乐别而悲见之朋
卷二十一 第 6b 页
友且然况于兄弟之亲而厚者哉余每读其诗以为有常棣之
遗意能使人益重同气之恩其视相仇相怨待之为涂人如郑
伯者用心何如也国子生上党魏翰在
京师二年而其兄文芳不远数千里访之既见之顷怡然如文
忠公兄弟之在彭城又孰知山川之阻霜露之惨乎发春当归
且恋恋不相舍而势有不得留也于是一时与翰游者咸嘉其
义发之咏歌复求余序其首蕳呜呼亲吾所当亲固本于天理
之自然有不待强而后能者亦何假余言以为劝邪特闵夫失
其本而不及是究是图恶可不因文芳而推古人之所重也
故荥阳佚耕处士郑公墓志铭
佚耕处士郑公卒无后洪武三年冬十有二月 外孙王友
龙穿竁松阳旌义乡之云岩山阳吴工原以其配东海徐氏合
葬焉越二年壬子友龙擢进士第授池州贵池县簿复状其系
遗意能使人益重同气之恩其视相仇相怨待之为涂人如郑
伯者用心何如也国子生上党魏翰在
京师二年而其兄文芳不远数千里访之既见之顷怡然如文
忠公兄弟之在彭城又孰知山川之阻霜露之惨乎发春当归
且恋恋不相舍而势有不得留也于是一时与翰游者咸嘉其
义发之咏歌复求余序其首蕳呜呼亲吾所当亲固本于天理
之自然有不待强而后能者亦何假余言以为劝邪特闵夫失
其本而不及是究是图恶可不因文芳而推古人之所重也
故荥阳佚耕处士郑公墓志铭
佚耕处士郑公卒无后洪武三年冬十有二月 外孙王友
龙穿竁松阳旌义乡之云岩山阳吴工原以其配东海徐氏合
葬焉越二年壬子友龙擢进士第授池州贵池县簿复状其系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出行事请铭于国子助教贝琼图镵石墓侧乃次第而铭之处
士讳天觉字佚耕括之松阳人始唐郑馀庆事德宗宪宗官至
同平章事馀庆之后有如岳家三衢昆弟五人如岳繇衢徙括
支叶益繁散居丽水松阳平昌间而松阳之族特盛在宋时师
尹克宽祖孙以明经及第克宽寔处士之从大父也曾大父某
大父某皆隐不仕父某为元某提领母刘氏生五子其长为处
士少负奇好学工词赋宋亡遂不从进士试赋诗有金鼎无盐
味更浓之语读者悲之其先有银铅坑侵于势家提领公弗为
理处士时年十八奋然往白之官势家乃屈复语曰若所专者
利也吾所争者义也今吾事巳直使尽有为快曲直何远哉割
而予之提领公没事母刘氏益谨刘一日疾革刲股縻而进既
啖寻已人皆称其孝至遇宗族疏戚尽礼故内外无丝发间晚
好浮屠法数会父老以讲佛书为事后至元五年遇疾不治曰
士讳天觉字佚耕括之松阳人始唐郑馀庆事德宗宪宗官至
同平章事馀庆之后有如岳家三衢昆弟五人如岳繇衢徙括
支叶益繁散居丽水松阳平昌间而松阳之族特盛在宋时师
尹克宽祖孙以明经及第克宽寔处士之从大父也曾大父某
大父某皆隐不仕父某为元某提领母刘氏生五子其长为处
士少负奇好学工词赋宋亡遂不从进士试赋诗有金鼎无盐
味更浓之语读者悲之其先有银铅坑侵于势家提领公弗为
理处士时年十八奋然往白之官势家乃屈复语曰若所专者
利也吾所争者义也今吾事巳直使尽有为快曲直何远哉割
而予之提领公没事母刘氏益谨刘一日疾革刲股縻而进既
啖寻已人皆称其孝至遇宗族疏戚尽礼故内外无丝发间晚
好浮屠法数会父老以讲佛书为事后至元五年遇疾不治曰
卷二十一 第 7b 页
吾春秋巳七十三复何求邪处士身长七尺馀貌甚伟美髯过
腹好善嫉恶刚而不暴初同里徐梅魁女如圭通论语孝经大
义工书亦有法梅魁为择配三十不嫁及见处士曰可矣即以
妻之生子一人天女二人曰锡曰钟钟亦夭锡适王彬宋司农
唐圭曾孙也其妾周氏生二女曰钿曰铉铉适叶氏徐后十年
卒年八十三锡之归于王也生文虎友龙而寡誓弗再适二子
方幼皆养于母家而徐氏亲诲之处士日出饮酒归命读出师
陈情二表至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报
泣下不止呜呼其为人如此宜其世继继绳绳不绝天之所施
又奚相戾邪友龙欲厚其报丧以杖期服义也铭曰
惟括之郑繇衢始迁讫宋历元本固而绵烈烈处士长身玉颜
閟而不施豹伏鸿鶱世以盈颠孰与约全得丧两遗洞参六观
仁必有从厥施曷偏云岩之阳吴工之原我铭于墓百世孔安
腹好善嫉恶刚而不暴初同里徐梅魁女如圭通论语孝经大
义工书亦有法梅魁为择配三十不嫁及见处士曰可矣即以
妻之生子一人天女二人曰锡曰钟钟亦夭锡适王彬宋司农
唐圭曾孙也其妾周氏生二女曰钿曰铉铉适叶氏徐后十年
卒年八十三锡之归于王也生文虎友龙而寡誓弗再适二子
方幼皆养于母家而徐氏亲诲之处士日出饮酒归命读出师
陈情二表至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报
泣下不止呜呼其为人如此宜其世继继绳绳不绝天之所施
又奚相戾邪友龙欲厚其报丧以杖期服义也铭曰
惟括之郑繇衢始迁讫宋历元本固而绵烈烈处士长身玉颜
閟而不施豹伏鸿鶱世以盈颠孰与约全得丧两遗洞参六观
仁必有从厥施曷偏云岩之阳吴工之原我铭于墓百世孔安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故拙斋处士张公墓碣铭
洪武六年秋七月十三日华亭拙斋处士张公卒予系官
京师不得奔走以抚其柩临其窆越明年六月其子鼎走八百
里见予而请曰鼎不幸失怙而痛吾父生既晦而无所见没又
泯而无所述其为不孝大矣将与诸弟谋立石墓左幸铭以垂
无穷呜呼予忍铭处士邪初予年二十馀始习举子业又登乡
先生俞公易斋之门处士不远二百里来谒因获叙外姻之好
焉盖予娶葛氏处士内子之姑女也处士先受易俞公在弟子
中特颖悟故能尽究其根柢虽科举巳废而讲学于家者不辍
予客泖南时尝一过之以质性命之原连昼累夜剧谈忌疲故
知时虽否而其道未尝否也及至正初复科举处士累战累北
且不罪有司益发书读之期必得而后巳而病足不能行者二
十馀年云间之俊秀及门者恒数百予分教泮宫时复过之以
洪武六年秋七月十三日华亭拙斋处士张公卒予系官
京师不得奔走以抚其柩临其窆越明年六月其子鼎走八百
里见予而请曰鼎不幸失怙而痛吾父生既晦而无所见没又
泯而无所述其为不孝大矣将与诸弟谋立石墓左幸铭以垂
无穷呜呼予忍铭处士邪初予年二十馀始习举子业又登乡
先生俞公易斋之门处士不远二百里来谒因获叙外姻之好
焉盖予娶葛氏处士内子之姑女也处士先受易俞公在弟子
中特颖悟故能尽究其根柢虽科举巳废而讲学于家者不辍
予客泖南时尝一过之以质性命之原连昼累夜剧谈忌疲故
知时虽否而其道未尝否也及至正初复科举处士累战累北
且不罪有司益发书读之期必得而后巳而病足不能行者二
十馀年云间之俊秀及门者恒数百予分教泮宫时复过之以
卷二十一 第 8b 页
论文章之妙而反复古今得失益知身虽病而甚神未尝病也
处士貌若玉雪可画而有古豪侠气急人患难家无留金有亦
不能蓄也善饮酒至百盏不醉与人交贵贱无失有一善称之
极口有不善辄掩口而不言予与处士尤为莫逆有所蒙滞数
引物开喻为之释然冰解而性戆多忤物处士必直攻其失今
则巳矣恶得不为深悼而恸邪故视鼎所叙状不容不铭也按
处士姓张氏讳仁近字如心华亭人拙斋其号以世之皆巧而
独病其拙也曾祖讳钧曾祖妣余氏祖云潭祖妣金氏考讳仪
字景云妣苏氏生二子长文甫次即处士先是景云之弟古甫
后许氏无子复以处士为子晚有子复命处士子之既长乃悉
以许氏田宅归复去家上洋之莆溪因复姓焉娶俞氏易斋先
生女也有贤行生子四人升鼎节履升娶陈氏先卒鼎娶郁氏
节娶朱氏履娶钟氏孙男六人洲源浩溥渭泽女一人寿奴洲
处士貌若玉雪可画而有古豪侠气急人患难家无留金有亦
不能蓄也善饮酒至百盏不醉与人交贵贱无失有一善称之
极口有不善辄掩口而不言予与处士尤为莫逆有所蒙滞数
引物开喻为之释然冰解而性戆多忤物处士必直攻其失今
则巳矣恶得不为深悼而恸邪故视鼎所叙状不容不铭也按
处士姓张氏讳仁近字如心华亭人拙斋其号以世之皆巧而
独病其拙也曾祖讳钧曾祖妣余氏祖云潭祖妣金氏考讳仪
字景云妣苏氏生二子长文甫次即处士先是景云之弟古甫
后许氏无子复以处士为子晚有子复命处士子之既长乃悉
以许氏田宅归复去家上洋之莆溪因复姓焉娶俞氏易斋先
生女也有贤行生子四人升鼎节履升娶陈氏先卒鼎娶郁氏
节娶朱氏履娶钟氏孙男六人洲源浩溥渭泽女一人寿奴洲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娶陈氏馀皆幼四子异室而处士往来其家至则留经月而去
一日至鼎家而疾作遂不起享年七十鼎与诸弟奉柩葬莆溪
之东原寔是月 日也铭曰
骥日千里而蹶于坦途木不中梁与柱而弃于立枯命固系于
天又孰智而孰愚处约而丰名与德符鹤砂之西有溪曰莆玄
宅孔安庶厚其诸孤
清江贝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一
一日至鼎家而疾作遂不起享年七十鼎与诸弟奉柩葬莆溪
之东原寔是月 日也铭曰
骥日千里而蹶于坦途木不中梁与柱而弃于立枯命固系于
天又孰智而孰愚处约而丰名与德符鹤砂之西有溪曰莆玄
宅孔安庶厚其诸孤
清江贝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一
卷二十一 第 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