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九
卷十九 第 1a 页
清江贝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金陵集
  集效方序
金氏集效方一卷凡治风者其目若干居卷之首病莫重于风
也治伤寒者其目若干次于风之下治杂證者其目又次于伤
寒之下治妇人小儿者则系其终焉金氏自宋之南由汳徙钱
唐之东里世业医至橘隐先生而其医大显先生用药损益古
人之方治人奇證十不一失既没其季子弘又取其方增而成
编题曰集效方而不曰集古方变于古也按医自秦越人死而
方亦不传汉张仲景始有方唐孙思邈以来又有所谓千金方
而三因济生及简易方继出世多主之呜呼以天下有无穷之
證应之以无穷之方古人仁人之心至矣然诸方岂无效之可
称而金氏所类独以效言者何哉方虽各主于證胶而不通者
卷十九 第 1b 页
未足以言方盖君臣之品性有寒温不翅甘辛之辨其过也必
有以制之其不及也必有以济之一毫之误而死生系焉矧北
方之病恒实而宜下南方之病恒虚而宜补苟以施之燕赵者
施之吴越不亡必惫而南医用于北亦无益也所以参之刘守
真张洁古李东垣之论药虽准乎古方必酌缓急之宜而去取
之不尽执古人之方也执方而求效其效不可必而所类者皆
效之巳著可信而用焉譬之善兵者虽有孙吴之法而临敌制
胜其变不同殆有出于孙吴之外者奚独医之于方也乎橘隐
父子本儒而通医故能其巧如此非一时射利庸夫之所及者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舍是方何以哉今年秋弘至
京师见余成均出以相示且求为之序予久与之游不得而辞
也因书以质之云洪武六年岁在癸丑秋八月初吉国子助教
槜李贝琼序
卷十九 第 2a 页
  册太上皇帝仪注序
稽古尧舜以天下禅未有尊号之称也武王追称文考文王则
施之既没之后汉高皇帝即位六年诏尊太公曰太上皇得人
子尊父之道矣厥后唐高祖传位太宗尊为太上皇睿宗传位
玄宗自称太上皇帝肃宗即位于灵武尊玄宗为上皇天帝及
复两京迎上皇归上尊号曰太上至道圣皇帝宋绍兴三十二
年高宗内禅加尊号为光尧寿圣太上皇帝先诏有司造玉册
玉玺祭告天神地祇社稷宗庙皇帝服通天冠绛纱𫀆执大圭
设黄麾仗百官莅事奏宫县之乐行受贺之仪其礼始备乾道
七年再加上尊号为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
太上皇帝十二年加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八字盖所以极其尊
称之美如此光宗即位亦尊孝宗为至尊寿圣皇帝宁宗即位
亦尊光宗为太上皇庆元元年上尊号曰圣安寿仁夫以光尧
卷十九 第 2b 页
享年之久四加册宝其制特详故淳熙之诏曰宜稽绍兴乾道
之巳行补两汉有唐之未备是以后代得考而循焉
  欧阳先生文衡序
宋兴五季之后文章视唐益下其能振而复古以继昌黎韩子
者则有一人焉曰欧阳文忠公故当时苏文公极推尊之与孟
子韩子并言文公非私于公也盖公天下之言也天下之人亦
不以文公之言为过吾尝反覆读之见公之大节在宋为名臣
而文章特一事而巳其居谏垣其居政府设施议论若三弊五
事脩河利害及讨赵元昊旷岁无功为陈三策何其剀切明白
如此惜不得尽行其说至言石介亦事之小者社范韩富四臣
为小人所构一旦同罢而无敢辩者乃上疏极论其忠而希文
之出守饶州也复扺书高若讷责其不諌遂谪夷陵始非不知
忤若讷意必获罪诚不暇为身计而惜朝廷去一正人甘与同
卷十九 第 3a 页
斥而不辞其忠君体国为何如哉顾以文章称之者未足以尽
其大也苟以文章为上下则泰誓论文王不当改元武王不当
冒文王之元年破伪书之妄而诗谱国风先后世次犹有功圣
人之删述宜其与孟子韩子并言也呜呼孟子没千馀年而得
韩子韩子没二百馀年而得公其人物之高道德之盛发之于
言奚啻一元之气流行宇宙而赋于万物不见雕琢之巧而至
巧寓焉故为学者所宗虽有负奇好胜欲进于先秦两汉者亦
无以过之矣金华冯忠者学精而志坚洪武五年荐于春官以
少不更事俾居成均卒学而余亦被召为助教遂从余学古文

天朝方铲时之陋习将一变而至于古则不可不取法文忠公
矣忠肄业之暇录其文之粹者凡一百七十二篇类为六卷题
曰文衡谓法之所在也可谓有志之士由是而进去古何达邪
卷十九 第 3b 页
既成示予故为序以志忠之勤且使观其文而想其人也洪武
七年岁在甲寅夏五月二十日槜李后学贝琼序
  横塘农诗序
姑苏控江引湖地美而宜稻由是业者恒足焉其属邑嘉定之
横塘有秦君文刚隐于农者也自号横塘农而农之言曰服天
下之至劳莫如农矣然古之人莫不业农也不业于农则为游
民而游民不容于三王之世后世游民多而为农之大蠹矣吾
生长田间自吾祖至于吾六世未尝一日而去农方农祥司春
父子毕出耕之欲勤播之欲时惧粮莠之害也芟夷之惧蟊贼
之食也捍除之时至而熟则其入必倍苟力之不齐而责其报
之丰治之不早而冀其成之速恶可得邪故吾之知农为深而
人之不为农者亦莫知吾之知农也又曰吾视三吴巨姓享农
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既盈而覆或死或徙无一存者吾
卷十九 第 4a 页
以业农独全岁给贡赋外则击鲜酿酒合族人乡党酌而相劳
荣辱得丧举不得挠吾中矣或劝之曰伊挚为有莘之农起而
开商六百之业诸葛孔明为南阳之农出而匡汉于三分之时
今农治田之暇卧牛背读古人书尝慕其为人且将羽仪
天朝以治田之事推之治国又可卒于横塘也虖辄浮以太白
瞪而视曰吾宁以彼之忧易吾之乐也颓然而卧闻者高农之
所为赋诗以美之而余书其言为序
  送衍上人序
予客云间时闻吴中衍斯道者工于诗而未得交其人也今年
春来
京师识斯道于王君常宗坐时方与诸儒编纂元史朝而出暮
而休亦未暇读其诗也六月八日斯道复见予曰衍留龙河第
一禅林五月矣既倦而归先生可无一言邪予因求其所著独
卷十九 第 4b 页
庵集读之凡千馀篇皆无剽拾腐熟语其大篇之雄健如秋涛
破山鼓千军而奔万马浩乎莫之遏其短章之清丽如𦴻萏初
花净含风露洒然无尘土气盖骎骎乎贯休之阃奥琴聪蜜殊
不能及焉噫诗变而至中洲诗之义巳泯焉不存工于诗者非
一未见其能复古者幸于不可见之时获见斯道之诗所谓夷
昧杂陈忽闻大雅之奏恶得不为之惊喜邪方将与之上下汉
魏晋宋之变以溯古人经纬之体惜其别之遽而不可止也予
闻斯道上穹窿观洞庭过天目往来浙西东凡十馀年历览山
川之雄秀固以资其赋咏而诗与境俱化矣矧交一时名卿才
大夫所以得于讨论何如哉然斯道之所悟则在于道而不在
于诗也其出也不必于所往其归也不滞于所留奚啻太空之
云辽海之鹤孰得而絷之行矣或见奎公方舟本公立中于东
南为予谢曰龙湫虎穴当归而寻盟矣
卷十九 第 5a 页
  送郑士衡序
吾尝论学矣学必求其至而止孔子以天为至者也颜子孟子
以圣人为至者也天不可至而孔子至之圣人不可至而颜子
孟子至之彼奚异于吾也自孔子而下求其至者亦学颜子孟
子而巳彼至焉吾不至焉岂不病且耻乎或曰颜子去圣人一
间孟子亚于圣人吾恶从而至呜呼信不可至矣苟知病且耻
必以二子自厉其身所以急于学也然有本有末词章之工也
训诂之习也非二子之学圣人者也词章训诂之学蕲入其门
登其堂者吾恐旁立而窃笑者必众卒亦莫能至也孔子没其
道托之经者亘古今犹一日孔子之道盖传尧舜文武之传天
下之共由也其传及于孟子孟子之后周子之太极图通书张
子之正蒙皆推圣人之经而衍其道朱子又类其切于巳者为
近思录此学而求其至之涂盍亦考之以正其所趋发其所蔽
卷十九 第 5b 页
而措之于事业欤舍此而攻彼则本弃末务孰甚于是邪自朱
子迄今百有馀年教者既昧于上学者复怠于下经之所载视
为空言未有病且耻而求至其所至者不亦悲夫吾少也无勇
坐此而失之及知而欲进则其齿巳老而衰矣莆田郑士衡者
洪武五年试于有司遂荐于春官明年授惠安之儒学教谕以
归因举而告之欲其率诸人者务崇其本焉非重于责人也不
敢以吾之不至且又阻人之至也矧朱子之化行于闽中人物
之盛尤非东南诸郡比吾可不望于惠安之子弟哉
  送萧子所序
洪武六年春余被
召至
京师始为国子助教分教诸生获与学录西江萧子所交间与
予言窃禄三年矣而吾父年今七十馀远隔湖江千里之外滫
卷十九 第 6a 页
𤅵之奉缺焉夫欲养而不得者人子之不幸也有父而不得养
者伤何如哉且诵诗至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
劳乃泣数行下呜咽不能止余固知其孝矣一日子所走告余
曰执得请于
朝归有日矣先生可无言乎又曰执始由太和甘竹里徙武山
后徙武山西之鼓楼冈筑草堂读书而连山之环峙前后者巀
嶪如屏焉澄溪之分流左右者纡徐如带焉杂树千章钜竹千
个不翅秦人之桃花源而风土朴厚犹存太古时因买钟亩之
田一区与田夫野老错耕以给贡赋外私其嬴供伏腊之费举
无俟于外求也又即甘竹里筑养志亭时迎吾父宴于上既醉
则兄弟起舞为驩俾诸子歌而和之此天壤间之至乐也今其
地必日治而益广竹树必日蕃而益高天尚俾吾父益寿而康
强方春之辰高秋之夕奉之以往来甘竹武山之境则
卷十九 第 6b 页
上之赐侈矣虽庙堂之贵何以易吾之至乐哉予闻之而喜遂
载酒于龙江之浒且为歌以华其归歌曰
汝马之骋兮孰予能羁汝舟之迅兮孰予能维大江孔安兮山
无𡵨送汝于西兮有父之思又歌曰田彼武山兮有黍有稌渔
彼溪兮有鲂与鱮酿黍为醴兮鱼升于俎燕且歌兮以乐吾父
六月十二日槜李贝琼序
  送国子学正赵伯庸赴永宁尹序
太史公作循吏传自黄霸而下五六人而止呜呼以西汉之盛
何吏之循者若是之鲜邪以吾所见闻者而论之尤信古今人
材之难矣夫刚者过于残察者过于急和者过于纵方者过于
固迂者过于疏通者过于同厚者过于钝华者过于文而贪者
可饵昧者可罔懦者可胁也民之利病系于吏使贪也昧也懦
也固不足论至刚而残察而急和而纵方而固迂而疏通而同
卷十九 第 7a 页
厚而钝华而文恶能尽其抚绥和集之道如循吏之为哉故夭
下之为郡不一而称治一郡者未见也天下之为邑者不一而
称治一邑者未见也宜史之所载不过霸之徒而巳后世求至
于霸者益又鲜焉
国家既一海宇汲汲于附民于是大用诸儒参错布列于中外
凡武健善用法者弗与也洪武六年夏三山赵伯庸由国子正
迁知河南之永宁予窃为之喜者累日何也伯庸天资过人而
济之以问学殆无予所见闻之过者则其为吏也不赫赫然使
民之畏不煦煦然求民之悦正心以守法其有霸之风可知矣
且霸在颖川数有凤凰之集当时以为异今伯庸之往永宁尽
其抚绥和集之道劝农兴学而皆有孝弟之行奚必凤皇之异
见于境也他日称今之循吏者其在伯庸乎其在伯庸乎
  送胡虚白归海昌序
卷十九 第 7b 页
予客海昌时尝谒民曹尚书贡公玩斋于北郭坐有胡虚白者
公极称其好学工文辞遂纳交焉未几公如闽予亦挈家过云
间不相知者十馀年既老而讲学槜李之殳史两山下数得虚
白诗读之呜呼尚书公巳没及门之士皆散于四方惟予与虚
白尚存耿耿残月太白之相配能无今昔之感邪初虚白从公
学诗公为指授三经三纬法及论汉魏以下之变富若曹刘精
若鲍谢淡若陶靖节玄若阴常侍至于李杜之壮丽王岑之和
平长吉之奇东野之僻必出入数家中而尽其意象焉故虚白
未三十巳进于诗凡触物而成者粲然春翘之擢颖翕然天籁
之投曲殆非一时学者之所及也此予喜读其诗且恨不及尚
书公见之而世亦无大雅之徒能知作者之得失矣昔郢人垩
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垩尽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召试之对曰臣则能斲之矣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
卷十九 第 8a 页
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其为诗也亦然又安
得起公九京如郢人听匠石之斲哉是以益重予之悲也予病
且废学方将与虚白逍遥东阡西陌为驩今年春又有国子助
教之
命遂来
京师何其相遇之难欤会徵天下诸儒海昌亦以虚白应
诏至则以母老求归执政许之亟走桥门见予而别因历叙其
始终如此而君子乐道人之善且及于师友者亦厚之至也洪
武六年秋七月二十六日槜李贝琼序
清江贝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卷十九 第 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