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清江贝先生文集卷之九
 两峰集
  观鱼说
余读书朱氏西斋左苑而右渠书稍辍凭懢而注目焉方天不
雨水涸可越鱼皆徙而去之其不及徙者戢戢泥沙中蹙鳞损
介日就于殆将为乌鸢之所啄蝼蚁之所噬孰有援而活之者
余观之戚焉以悲及春夏之交淫雨弥月不止百川暴溢浩乎
如云不见涯涘渠亦猪而为大泽矣于是小大之鱼毕萃洋洋
然而泳喁喁然而噞有戏而唼者有触而跃者有惊而逝者往
来无时隐见无方余观之又欢焉而悦乃为之叹曰噫嘻天下
之物名有所依而鱼之所依者水也昔之局而戚者失所依也
今之鏦而适者得所依也苟得其所依其乐如是矧遇风雷乘
洪涛而上龙门者当何如哉以鱼之一物验天下之物使各得
卷九 第 1b 页
其所依相生相保其乐奚啻鱼之纵于水也天下之物各得其
所依相生相保亦若鱼焉则余之悦于心而无憾者亦不止于
观此为足也所惧不得如鱼之得所依嗷嗷焉有泥沙之困而
日就于殆乌得不重余之戚乎故为之说
  糜母张氏孝节传
槜李之幽湖张氏女归同里糜正生二子而寡时年二十有六
誓养舅姑不再适舅姑没粥衣而葬二子既长告以父志俾从
师读书遂以儒名于世咸称张之教也至五十七终
 贝先生曰妇之事夫犹臣之事君惟贞与信而巳贞则不堕
 其节信则不贰其心然上下数千载之间求之千万人之中
 如卫共姜者千百而什一也有元之兴闻共姜之风奋于闾
 阎克尽贞信者非一而余之所知者京口之王氏新安之吴
 氏尤较然著明者也当是时朝廷清明方将以贞信之行厉
卷九 第 2a 页
化率俗故有司特上其事咸旌其门斯为盛典巳若山墟海
聚素无诗书之习而有贞信可称者则姑胥王珩之母槜李
糜寔之母焉寔母于未之没也坚执妇德历三十年之久凛
然如秋霜烈日使死者作于九京则见之而色不忸心不馁
其去自沦于禽兽者奚啻万万视共姜亦何远邪属四方有
戎马之事不得上请而旌之以为天下劝然其贞信见于士
大夫之咏歌者又可得而掩之哉当与京口之王新安之吴
并立于天地争光日月矣吁以一妇人之贤足以表之于世
 不与草腐木毙矧烈丈夫不失事君之义者乎世降俗媮甚
者粄于利害之顷未有死生一节如妇人者抑可叹也夫抑
可叹也夫
  西郭生传
西郭生名士桂姓陈氏其先括苍人五世柤宋少师退庵主秀
卷九 第 2b 页
之崇德簿崇德地四平无山其俗质而尚文退庵乐之遂卜县
西之南津居焉至子清毅公开府益大其门清毅公性刚介累
官至尚书通历六部既老穆陵为书清节高风四字褒之因表
其闾曰清节里元季清节里第毁于兵后筑月城其上生奉其
父螺室先生辟地于外者十年既定而归结庐月城西谢客读
书受业者恒数十人时螺室巳没生亦无仕意或曰以尔之才
盍乘风云翔天衢与一时显者相颉颃顾摧气局志枯槁田亩中
无乃左乎则应之曰猩毙于醪蝇溺于汁鱼触于钩蛾焚于烛
皆昧于所戒也吾可㩀非其所据祸其身以及其宗如猩如蝇
如鱼如蛾为小夫孺子所笑邪唯日营滫𤅵上给八十之母取
遗书以教子使不辱吾先至愿足矣闻者高之
 贝先生曰余少时尝从螺室先生游故知其世系为详且获
 观家藏宸翰龙盘凤翥之势虽历时巳久犹欲飞动为之叹
卷九 第 3a 页
 息当是时都高位柄大权或一再传子孙巳陵迟不振流为
 皂隶回视熏天气势若可凭藉者忽焉澌尽而电灭陈氏先
 后几二百年而清毅公之泽存而不斩德厚者流光讵不信
 欤西郭生既与时枘凿故不求用于时余观其志亦岂时之
 所能用哉
  鸣鹤轩记
传称卫懿公好鹤余尝为之解曰鹤诚有可好者夫巧于万变
触笙竽而鼓琴瑟不如百族之蛊人然洁而不可污介而不可
狎类乎士之有道者当天寒夜半白露初降则引吭长鸣洪而
远清而亮足以破啁啾之声殆非百族之所及故诗曰鹤鸣于
九皋声闻于天以其处乎近而达乎远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
和之以其出乎此而应乎彼也宜懿公之好之有乘轩者亦异
乎众人之好巳众人之好鹇也翠也鹦鹉也恶知鹤之为可好
卷九 第 3b 页
然以鹤之异于百族至于乘轩则天下之士捋慕而归之可以
守其国而四邻惧寇至授甲而莫肯为之战寔卫有可亡之道
鹤恶能亡之也哉使不好鹤其国有不亡者乎彼不是察而尤
其好鹤鹤岂不愈于蛊人之百族邪惟其由鹤而亡亦鹤之不
幸巳故知卫之亡非好鹤之过也时未有发余之说者锡山杨
君德中尝畜一鹤以鸣鹤颜其读书之轩盖将以鹤自况且求
余为之记余交德中三十年寔吴之奇才也始繇州佐史擢于
风宪历江东浙西二道不以好而同不以仇而异故一时上官
咸敬而惮之及张士诚入吴即引而去之隐于殳山之阳义不
苟禄日与鸣鹤为伍抑无愧于鹤之洁而介者其视陆平原当
主昏国乱不能如季鹰之高及妆而思闻华亭清唳何见几之
不蚤邪故既辩非鹤之亡卫且美德中之独高也是为记〇
  一粟乾坤记
卷九 第 4a 页
一粟乾坤者沙门理公宗元燕坐之室也余一日与与客过焉
怪其名之侈而义之微也从客而诘之一客曰天地糟粕也人
于天地赘疣也蔽于小而不悟其性于虚空者见天地之大而
不见其有大于是者也故以天地视人则人为天地之一粟以
虚空而视天地则天地亦虚空之一粟耳曷为纷纷扰扰尧舜
以一粟相禅为让汤武以一粟相攻为争此有识所以旁立而
窃笑也一客曰嘻夫天穹然在上吾不知其几千万里之高夫
地隤然在下吾不知其几千万里之广而君齐之以一粟恶乎
而齐哉然自其虚而观之敛之至密不盈于一粟推而放之则
弥乎六合是一粟已具乎乾坤乾坤不间乎一粟也非尽参五
神易之道恶足以与之此尧舜汤武为能范围其大用也二客
之论蜂起而莫之能一余归而思之由前之所言盖病其有而
以一身之小等天地于小也由后之所言则崇其有而以一心
卷九 第 4b 页
之大参天地之大也呜呼物而不化者鸡鸣而起日入不得休
如负版而不悔则举空之说使知一切之为累者厌而弗居遣
而弗存可也达而不拘者舍事物之粗而欲造乎穷神知化之
地如凝冰而不察则举易之说使不过于一偏可也天地无穷
也以一粟视之必有能辩之者明日宗元来求文为记遂书以
贻之俾自考焉
  听雪斋志
凡物之声通乎耳而天声之可听者莫过于雷电之激薄风雨
之回合使人通夕不寐雪也者微而不可听者也于其不可听
者而听之此其善听者乎故当一气凝而为雪䏈翩飞洒俳佪
委积固不解以为声或著物而有声簌簌然如饲春蚕以为有
而莫可寻以为无而若可察苟非心极其清耳从而清者恶能
听其声于无声也哉是时也天晦无月夜坐一榻上类涷蝇之
卷九 第 5a 页
待日及其既旦则连林俱缟大地尽白不啻海涛涌而云气合
坎者既夷突者既举万象毕入鸿濛中而反太素之天渔人樵
子弗辩往来之蹊莫不动色相顾以为异而君子听之欣然以
为大快于已虽张钧天广乐于洞庭之野奏宾云于幔亭之峰
又何以踰其乐邪夫众人非不可听也富贵者聋于五声而不
及听穷约者虽听而不知其为乐惟君子会其声之潜于空寂
者亦犹大羹玄酒得其味于无味欤得其味于无味为善嗜得
其声于无声为善听君子所以异于众人也钱唐戴良佐由吴
门徙家殳山之西谢客读书适大雪夜降殆有得于倾耳之时
遂以听雪名其室而求余为之记因书其说他日雪夜操舟相
过尚能为君赋白雪之歌以状声之妙巳是为志
  水竹居记
距禦儿东六十里曰澄林其地多苍筤竹青环翠合不啻左泉
卷九 第 5b 页
而右淇也方承平时势家据沃饶地凿池筑囿为观游之所计
澄林弃壤委之田夫野老莫有争者及三吴兵变所至成墟荆
棘参天独田夫野老无废兴相寻之感而水之浏浏竹之翛翛
诚可托而忘世者此包生克恭厚直购之而居之外宽内密不
侈不陋当三伏之炎也千原火燎而天风时至其户内凄凄然
如空山之秋大雪之晨琴瑟笙竽合奔湍而交作则所以安乎
体而适乎心者岂必高栋连云周阿蔽景哉余尝过之俯游倏
之出没仰飞鸟之往来悠然与心相会眷眷不能去安得徙家
其傍为东西邻朝夕之间方舟上下岂非一快邪呜呼地之胜
必待乎人人之高必因乎地锦江丽矣杜甫客焉愚溪僻矣柳
宗元宅焉今幸有其居以游以钓以弦以诵是可乐巳故记之
  恒斋记
海昌郜克让学医于戴德斋氏未几通其术德斋且惧其易之
卷九 第 6a 页
也戒以守之之难克让乃题所居之室曰恒斋既揭师之戒于
坐隅复微余申恒之义余惟天地恒其位故高下不易日月恒
其明故昼夜不息君子法之必恒其守焉而世之有恒者为甚
鲜也孔子诵南人之言且举易所谓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而断
之曰不占而巳矣警其人也及论圣人至于有恒则曰无而为
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伤其俗也呜呼恒则诚不
恒则伪恒则敬不恒则怠圣人之不可及者岂果异乎人哉所
以异乎人者亦恒而不变若天地日月而巳故有恒之与圣人
虽非其伦欲进圣人之室者恒其门乎锐乎前而退于后非恒
也谨其一而谩其二非恒也农恒于农而不去乎野故其地日
美工恒于工而不去乎肆故其器日精矧欲进乎圣人者恶可
无恒邪克让儒而医者也其知主于恒已医一技耳死生系之
必进乎俞跗扁鹊仓公之巧而为医之圣凡书之所论有浅深
卷九 第 6b 页
以有恒之心求之则可以造理药之所施有缓急以有恒之心
察之则可以成功彼射利小夫又恶能及乎比而以恒为务欤
由是观之医且不可以无恒斯足以应人之求为吾儒者其亦
有所警也夫
  东斋志
钱唐沈复东氏幼颖悟好读书既长授医术于海昌慧力寺之
忠上人取黄帝岐伯所论及汉以来张仲景刘守真李东垣诸
家书穷日夜读之遂造其阃奥忠亦无以过之者于是无贵贱
贫富凡有疾者辄造复东请焉起人于阽死者数矣然一以利
天下为心其施甚博而取于人者甚廉故咸称其有宋清之风
无市井小夫之恒熊焉徙家紫微山之麓因颜其室曰东斋过
余清江一曲求文以为记余惟东之为方震也日至夕而入度
周天三百六十有五复升于东而为旦则既晦而明光曜一新
卷九 第 7a 页
寐者觉伏者翔是一日之所始也岁历冬而终日周三百六十
有五复旋于东而为春则既塞而通一气旁达死者苏蛰者伸
是一岁之所始也呜呼天地生生之道莫盛于东而为万物之
母焉故四方定位东为首南次之西又次之而终于北若生者
其体生物之仁将以仁其人欤抑又即其势论之岱居四岳之
宗而海受百川之归盖山之峙于东者莫高于岱水之会于东者
莫广于海生尚益进其术虽未达而仁天下尚足以仁一方一
方之人仰之犹四岳之岱百川之海岂不独雄于时而为其所
宗且归如仲景之徒欤亦在夫积之而巳复东谢曰博哉东之
说矣请揭诸壁朝夕览之以自勖焉是为志
清江贝先生文集卷之九
卷九 第 7b 页
卷九 第 1a 页
清江贝先生诗集卷之九
 七言绝句
  寄陈文举四首
凤凰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仙人读书处
月轮夜照水晶宫
秀州西去湖州近几处楼台罨画间借我钓鱼舟一叶
坐看七十二青山
金刀火齐元非物但取乾坤与坎离采药笑渠凌弱水
三山何路觅安期
当年我欲医君癖今日君应笑我狂一曲云林天定许
野猿山鸟未能忘
卷九 第 1b 页
  雨后偶书
海门雷电夜随龙江黑风高雪浪舂今日看山双眼碧
插天金翠万芙蓉
  陈进善见过
南风绿树午阴圆好客联鏕过海边可惜红颜成白发
风流却话十年前
  对菊
高僧巳送鹅翎白好客仍分鹤顶红秋日两株开烂熳
晚花元不嫁东风
  别侯春燕
莲子有心元自苦杨花无蒂若为生锦机织字难成匹
卷九 第 2a 页
玉局弹棋恨不平
 胜南洲红梅
龙门狂僧老万回燕支常染玉堂梅木杯何日过东海
恰得海底珊瑚来
  西湖竹枝
六月玉泉来看鱼湖头雨过尽芙藻芙蕖花开郎更远
玉泉鱼少亦无书
  赠小南枝
相逄彷佛在西湖姑射仙人玉雪肤春泄芳心浑未透
天寒翠袖不胜扶
  城南绝句
卷九 第 2b 页
祗树园荒客不来金银犹指旧楼台风林日落鸟争噪
雪岸春迟花未开
流水萦回一道斜隔林鸡犬两三家雪深药坞迷行径
潮落村船阁浅沙
巳从春草长闲门风雨连朝不出村老妇煎茶烧土锉
故人送酒涤山樽
 清明日
二月杨溪花乱开黄须紫萼斩新裁春到清明巳如客
看花一日定千回
出门今日向何处花恼山翁走欲狂此身忽巳过半百
直须烂醉荅春光
卷九 第 3a 页
北里南邻日日过花开不饮竟如何庭前昨夜暂相赏
地上今朝应更多
  枯棘双禽
山禽白头如老翁一双相命复相从秋田无禾苦不饱
下上胡为荆棘中
  道中见梅
乌龙井上初销雪白鹤山中又见春须可百回来绕树
莫教一片落随人
 东村漫兴
溪上秋风老拒霜居人星散似淮乡谁家十五琵琶女
就客能弹陌上桑
卷九 第 3b 页
八月雨多新水生村南村北断车声老夫不识市朝变
但与野人歌太平
 苕溪陆文宝挟笔过雪间持卷求余言而一时缙
  绅之作不啻百萹有论笔法自赵松雪用落墨而
  始废者有为笔卦者近世肤学小子率意妄作类
  如此可叹也巳因赋五绝
近代何人下笔精吴兴松雪最知名欲过大令归前辈
兢学中郎耻后生
吴兴松雪真奇士书到通神逼二王谩有儿童誇并驾
更无弟子得升堂
退之作传聊为戏子云草玄真好奇更有区区工画卦
卷九 第 4a 页
卷九 第 5a 页
一枕槐根午梦长不知梦里别春光禽工唱和偏能熟
蜂苦经营也自忙
樱颗红垂山雨晴荷钱绿卷水风生佳人莫惜频行斝
狂客从教醉绝缨
  题红梅
山杏一株临大路宫桃千叶倚空墙如何冰雪罗浮女
也学春风半面妆
  漫成
今朝无酒只清坐落笔犹有气凌云天下黄金贱如土
何人为购相如文
东邻昨日收白骨西邻今日啼青娥伤心又过中元莭
卷九 第 5b 页
城下招魂应更多
平生落落苦难合十五读书今老翁却怕秋来添客思
梧桐昨夜又西风
南金大贝亦何物六月胡商死道边满地清阴日亭午
老夫高枕北窗眠
  赤城吕徽之博闻强识宋亡遂晦不仕一日大雪
  中至巨家易榖立堂下久之堂东偏众客方咏雪
  有分韵得蝶字者苦思不就徽之不觉失笑咸诘
  之曰汝何笑曰吾欲用滕王蛱蝶事耳众客皆惊
  阴知其为徽之也延之坐不可欲赒以榖辞既去
  使人尾之至其居地极幽阻及雪霁候焉荆扉竹
卷九 第 6a 页
 屋不蔽风雨见桶中坐一妇人盖其妻也问徽之
  所在曰出捕鱼矣得于溪上具言所以来之意曰
 诸子可少留乃换酒共饮返宿道傍大楼下主人
 怪舆马之盛因言其状主人亦不知有徽之也明
  日求之则已迁居矣徽之尝与陈刚中相遇于道
 刚中下驴揖遂问乘驴故事各举一事至四十事
 而刚中止矣徽之曰吾尚记某事出某书凡三十
 端后不知所终因赋一绝云
空山积雪深一尺车马何来野老疑溪上捕鱼归换酒
更无人识吕徽之
  别徐楚芳
卷九 第 6b 页
别愁如剑割人肠空洒西风泪万行楚尾吴头各千里
相知从此不相忘
  儿云林小景
云林笔力如王宰剪断吴淞水半江更须著我扁舟坐
闲看飞来白鸟双
  闻筝
白发潘郎工锦筝江南江北尽知名双手重弹白翎雀
犹是黄龙塞下声
  已酉重午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
无酒渊明也独醒
卷九 第 7a 页
  归东郊偶成
爱酒狂生老未逢十年踪迹滞吴淞归来乡党都非旧
不及青山向我浓
海上逃生万死馀乱兵初定且安居封侯万里须弓马
错教儿童尽读书
  客殳山偶成
春逐啼莺去不留一川风雨满山秋笙歌不到愁人耳
若听笙歌更泪流
  过无锡
水抱新城缺月弯城头高似九龙山将军巳缚山中虎
道上行人日往还
卷九 第 7b 页
  土桥
数家星散土桥西苦雨酸风叫竹鸡一夜破囱愁不寐
愿回白日照春泥
  丹阳得风
出门平地即羊肠白发应添镜里霜今日天风亦怜我
尽情相送过丹阳
  题杏花
日光霞气晓相参一路新花似酒酣记得少年游赏处
春风信马过城南
  夜发
归人不寝夜如何月满溪船唱越歌彷佛吴淞江上路
卷九 第 8a 页
别愁一夜上心多
  三月廿五日夜口号
破月五更飞上天北林乌啼惊客眠劳生扰扰亦何事
溪女溪童相荡船
  辛亥重午
去年重午忆嘉兴风雨龙河一病僧今日山中又重午
故人持酒说金陵
  辛亥七夕五首
子晋吹笙学凤凰缑山一别已千霜当时黄屋非无意
岂有神仙到帝王
阿母西来降汉家刚风万里送飞车空留千岁蟠桃核
卷九 第 8b 页
白发刘郎不见花
五夜天边辍凤梭长生殿里望星河玉环他日无穷恨
更比牵牛织女多
东家西家争曝衣我但曝书誇小儿壁中科斗古文字
犹有射天光陆离
性拙如鸠本自偏柳州何必更祈天人间机巧知多少
无复三皇五帝前
  澄林冬日
连村桑柘犹存叶一树枇杷巳著花十月澄林好风景
恰如秋浦野人家
  赠别
卷九 第 9a 页
一南一北鸟辞母一东一西花送人与君此别似花鸟
对酒那不惜青春
  读书所有白花一株状类杨州琼花而花损一叶
  俗称为八仙云为赋一绝且悼璚花之不复见而
  独见此也
一夜东风吹白雪化为胡蝶过西家七香车远人何处
空认唐昌观里花
  十月廿九日过永昌寺访照觉原
幽湖水落夜初冰湖上云山翠百层一个小舟䡖似叶
西寻玛瑙寺中僧
 春情
卷九 第 9b 页
新来不画远山眉翠被春寒起更迟灵鹊定知人有喜
一双飞上万年枝
  西湖竹枝
闻郎北过李陵台湖上荷花今又开那似鄂王坟上树
枝枝叶叶尽南回
  题松下丈人图二绝
长松百岁走苍蛟日夜松声如凤匏山人有约赋归去
我亦来借白云巢
仙人手曳九莭杖行看好山应未穷石间三秀食可饱
一曲试和商颜翁
  题扇
卷九 第 10a 页
冰纨一尺写脩竹瑟瑟清风生夏寒不见江南铁钩锁
总成石上青琅玕
  题红梅二首
红罗亭下又春风小凤飞来树巳空后主当时欢宴处
新花如火照唐宫
野桥山店记年时管领春风有一枝却笑罗虬不解事
百萹空赋比红诗
  早秋
白发新来不满梳王萧金管总成疏梧桐院落秋风早
一夜神清喜读书
  题溪山春晓图
卷九 第 10b 页
仙家鸡犬白云中水复山回路不通万树桃花春似海
莫教重误打鱼翁
  山家
锄豆南山八十翁相逢相语夕阳中门前一个冬青树
不学桃花似酒红
  题马文璧画二首
长忆秦溪马文璧能诗能画最风流酒酣落笔皆天趣
剪断巴江万里秋
田家一簇江南路草阁柴扉近水开人背夕阳巫峡去
雁将秋色洞庭来
  题凌波仙
卷九 第 11a 页
姮娥药能奔月嬴女吹箫亦上天万古阿甄魂魄苦
江清雪冷夜如年
  送成德琦兄北归
云中归雁总成行肠断连枝尚异方春满江南江北路
柳丝不似别愁长
  墨梅
雪后寻梅恐未真花光一日写花神广寒玉兔分秋颖
剪断罗浮万树春
  夜宿王继远白云半间
吴歌但少玉童双且尽仙家酒百缸一枕梅花溃梦远
不知夜卧白云囱
卷九 第 11b 页
  题徐雪州墨菊
先生爱菊似柴桑三径归来亦未荒莫道空山秋色淡
新花一朵御袍黄
  题双陆士女
手转枭卢为破颜玉人何意整云鬟也应暗卜关山客
归马须看一掷间
  题虞鲁瞻山水
御史新来水石工数峰依约米南宫试添茅屋秋林下
著我江南鹤发翁
  题东坡戴笠图
两屐新泥蒻笠欹满村风雨独归时玉堂天上神仙客
卷九 第 12a 页
妇女儿童总未知
  朱实送桂花
广寒宫里桫椤树金粟初分第一枝满室天香吹不断
老夫清夜酒醒时
  题竹间桃花
万琅玕里一枝春向客无言又似颦彷佛武陵溪上路
放舟何处觅秦人
清江贝先生诗集卷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