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清江贝先生文集卷之六
  古涧寒泉记
泉出于山正出曰滥泉县出曰沃泉穴出曰汍泉同出异归曰
肥泉异出同流曰瀵泉此泉之大槩也而天下之泉其名亦不
一香炉之瀑布与天台石门所出者尤其崩腾而雄悍者也余
在钱唐时尝游西山之灵鹫有泉流幽涧中或隐或见者如线
如蛇曲折而下赴其激石有声锵锵如琴筑之交奏珩璜之相
触及憩春淙亭其东西合流注大壑浪然如骤雨之至雷震之
薄如决银河自天而落也虽未及观瀑布之崩腾雄悍是亦西
山之一奇矣方五六月赤日正中人皆坐火屋下行道者多暍
死而泉之旁飞珠溅衣萧然如清秋松风谡谡相和肌肉为战
而栗不知大暑之郁蒸也与客俯而掬卧而听日入忘返翌日
至南山白莲峰观水帘而寺僧病游客之数塞以巨石而泉散
卷六 第 1b 页
落崖间无复所谓鸾鹤唳而蛟龙涎者盖不幸也后归黄湾并
海之山皆无泉惟东山有乌龙泉北山有灵泉泉小不足观及
来云间九山之麓亦不知有泉而沙门泽公楚兰者所居之室
在钓滩之上泉㶁㶁出丛篁乱石中循除而流尤甚清冽可以
析酲涤烦与春淙一矣因题曰古涧寒泉求予为之记遂举昔
游之所见如此大众蓄之有本则其流也必远其及物也必广
君子之务实者似之传曰原泉混混不含昼夜盈科而后进放
乎四海楚兰之于学必能法之而不息其不至于极不止也余
他日尚当一寄幽赏于泉上为楚兰援笔赋之
  万峰秋记
法忍寺之沙门敬梓山辟室为燕坐之所西江清潦尊者题曰
万峰秋盖山之环其居者如青芙蕖万朵而朝岚夕翠之变接
乎起居饮食之时其竟湛以虚其气凄以劲其容惨以肃盖不
卷六 第 2a 页
待夫恢台既收白露先戒而山中之四时常秋也行人巳去松
声不断悲风生而猛虎啸素月出而清猿哀则有默会于休而
定定而悟者于是招虎溪而结社与鹊巢以为徒饮卓锡之飞
泉分鸟残之霜柿可以外策辱而一死生矣且复徵余为之记
无乃赘乎然余知梓山之所造巳大雄氏之道本一而为其徒
者岐而二之宗于禅者不假文字直以求心为要宗于教者以
为行必先于知不然则造道之门孰从而入邪二家之相矛盾
不啻水火而梓山始亦以禅之高虚为难因居船子覆舟之所
而取藏室之书及止观语录尽读之闭门谢客旁通博考凡十
馀年及其老也一旦大契其旨于文字之外由是敛其华而反
其本且病昔之缠于纷揉则其于道何如哉或乘小舟往来江
上往往赋诗有贯休密殊之趣初非出于有意者后复置而不
作人多邀而致之者辄辞不就其峻绝之行又如此予方嚣嚣
卷六 第 2b 页
然东西南北未知所届又安得遁于万峰相与扫白石览归云
逍遥倘佯以成二老而忘世之风涛火宅邪姑举其说俾刻诸
石云
  虚白室记
余闻金华多仙佛盖其山川之雄深必有异人之所托不可诬
也若黄公晋卿之门人绣湖沙门皞公虚白者其佛之徒欤虚
白二十馀溯江而西览匡阜于寻阳访道林于洞庭而公序以
送之且壮其观乎博大之区而从有道者以證其真印之传属
海内兵变遂留云间久之与余往来双璜溪上皎然如近冰雪
莫得而浼也一日告余曰吾无一席之居随所寓而居焉而室
之名曰虚白或讥其无室而名之是强名也然吾之为吾亦强
名耳又况寓吾之室邪且不徒寓吾之室吾亦无也以其有而
观之其在越则越为虚白之室其在吴则吴为虚白之室六合
卷六 第 3a 页
之内孰非室之大者乎先生幸记之余曰虚白既强名其室而
余又申之以说则亦累于有而攻之者益炽矣然有不可巳者
夫白生于虚惟虚故白耳日月之明一照而四海白而坐闇室
者不睹其光故疑日月之所不及而不知其蔽于物也苟去其蔽
则八窗洞洁昏夜皆白如积雪之相射落月之相通不待烛之
以火而无不见焉岂非以其虚乎此一室也物之至虚者莫若
心存之而神触之而通惟其珠玉文绣声色狗马之属所以内
蠹而外蛊者非一至虚之体于是昧而失之类乎木石之无灵
而为昏为暴己必也去其内蠹而外蛊者如伐寇戎焉不使有
一物之能蔽则天下之理昭晢森布虽居闇室不啻日月之中
天虚而白也虚而白也者岂惟一室之近将充乎上下而俱白
矣故其虚如谷廓焉可蓄其白如玉粲焉可烛其虚白之室乎
抑亦虚白之心乎是为记
卷六 第 3b 页
  橘隐记
扬溪距华亭五十里地广而夷水清而驶人之业废居者至而
成聚盖有橘洲之胜焉友人陆伯让氏居之题其游息之所曰
橘隐且求予为之记予诘之曰太史公称蜀汉江陵千树橘与
安邑之枣渭川之竹并儗千户侯然伯让非事货殖而资橘之
利也若巴人所传橘中之乐不灭啇山者则又怪而不经非伯
让之所取也伯让曰吾之托于橘者岂如彼之所谓哉吾远祖
绩六岁谒袁术以怀橘见称遂贻口实于后则蚤有过人之识初
不在区区之橘而巳故因以自侈旦系吾千载之思焉耳货殖
之贱神仙之诞姑置而勿言余乃为之叹曰按陆为吴大族自
绩至逊起为大帝相而能以弱制强尽复荆州之地破走昭
烈于夷陵逊没而抗复将其众出督西陵以拒羊祜者五年及
逊之子机云又以文章名世至于今其故宅之在华亭者虽湮
卷六 第 4a 页
没无遗而所谓唳鹤滩黄耳冢犹可彷佛其所每欲访遗迹于
荒烟野草中求其子孙必有兴者而伯让其最乎使居其位行
其志亦一时之伟器也其父尝徙于溪北越五十年卒伯让遂
留其二子而自返其旧庐盖将遗落世故与田夫野老退于三
泖之上顾谓昔时将相之功名事业不可复见于是治田筑室
树橘其旁以示不忘乎祖而素荣朱实见于夏雨秋霜之际者
可喜亦何待蜀汉江陵之产为富而橘中老人之乐殆不得如
吾之深根固蒂也然则伯让不能隐而居其位行其志必竭其
心思劳其筋骨将终日汲汲之不暇虽欲有橘中之乐恶可得
耶以此方彼亦犹愈矣尚益封殖嘉树俾过者指而言曰此续
之后人也于是乎书
  观捕鱼记
松江产鱼非一取鱼者或以罩或以叉或以笱或以罾巨家则
卷六 第 4b 页
斫大树置水中为鱼丛鱼大小毕赴之纵横盘互人亦无敢辄
捕者故萃而不去天始寒大合渔者编竹断东西津口以防其
佚乃彻树两涯鼓而驱之鱼失其所依或骇而跃或怒而突戢
戢然巳在釜中矣于是驾百斛之舟沉九囊之纲掩其左右遮
其前后而盈车之族如针之属脱此挂彼损鳞折尾无一纵者
予观而叹曰鱼之托于水也非无九州四海之可归也而归于
数亩之陂朽株之下以为至安无患若登龙门焉恶知诱之者
将以制之养之者将以杀之人之机亦巧且深矣予又伤其尽
而无遗何其不仁之甚邪呜呼天下之死于尽取者岂独鱼巳
乎岂独鱼巳乎故书为记
  菊庄志
今年秋九月既望余出城北三里访菊庄李君之居无五亩之
圃而左右种菊百本有玛瑙盘者株高五尺开十花围径二寸
卷六 第 5a 页
强人以比西施中酒时状元红者株高四尺开十二花视玛瑙
盘微劣金凤毛者株高七尺开十花色纯黄如金围径三寸绣
芙蓉者株高五尺强花如错金间深赤色径二寸强此为第一
品次小金莲琥珀杯玉玲珑宾州红菋藜白株皆高三尺强花
小大疏密不一而鹅翎鹤顶亦绣芙蓉之亚也他不可名纪者
尤众虽洛阳牡丹未有盛于此者可谓爱之深而培之厚矣君
遂置酒宾予坐日既夕剪玛瑙盘一枝而去越翼日命其子驯
来求文以记之余惟菊为草木之一前乎陶靖莭鲜有爱者而
陶亦托之菊以见其高然未始有所标榜也及宋周子目陶为
爱菊目菊为花之隐逸者后人遂取菊与陶并称之朱子通鉴
纲目书曰晋处士陶潜卒陶之高益著于百代菊亦与之俱高
矣吁一气之烈草木摧败无色若奔北将士蹂躏大荒之野而
菊挺然冒霜不凋宜为陶之所赏可谓绝类而杰出者乎君亦
卷六 第 5b 页
慕陶之高而又色别类分如此其趣固同乎陶巳余亦爱菊之
一也幸无官守言责之縻每岁携客过菊庄掇英汎酒和靖莭
之诗而想其人于千载之上不可谓菊自陶之后爱者几何人
也因书为菊庄记君赤城人字道原通尚书经尝再试有司今
老于淞上云至正二十年冬良月槜李贝琼志
  兰雪坡志
兰雪坡者大名刘𪫬初氏名其所居之地也性初幼有奇气尝
从宣城汪先生授春秋学读书山中者五年后值兵变辟地钱
塘左辖张公才其人辟为宾客久之以疾辞无留禄意放浪九
峰三泖间而属余记所谓兰雪者至于三四无勌色予惟物之
至馨者莫如兰而至洁者莫如雪李太白高鲁仲连之莭其诗
有曰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可谓知连之深矣当战国之时
七雄相倾权变之士教以攻战怒携好合声震海内德无不报
卷六 第 6a 页
怨无不酬然苏秦杀于齐张仪囚于楚范睢辱于魏韩非死于
秦蔡泽取相位裁数月魏冉废商鞅车裂李斯族吕不韦斥回
视一时富贵不啻粪壤之朝菌何荣落之暴邪而仲连翱翔兵
交之际排难解纷却千金之报折帝秦之请卒蹈东海而去名
立而祸不逮身显而利不污此战国一人而巳以兰雪况之又
何过哉方今豪杰虎争习纵横之学为苏张范蔡者干之以秘
策动之以飞辩窃高位私重禄与马赫奕妻妾閒丽乐其成而
不忧其败也享其安而不计其危也性初独怀仲连之志弗为
人羁人亦不得而羁之又何辱于兰雪邪吁兰雪之至馨至洁
非仲连不足以儗之固有非兰而馨非雪而洁者性初亦将袭
其馨而尚其洁也乎虽然以馨而焚以洁而蔑者古今所病性
初其慎之性初其慎之
卷六 第 6b 页

清江贝先生文集卷之六
卷六 第 7a 页
卷六 第 1a 页
清江贝先生诗集卷之六
  元夕
夜醉城南酒百缸春来端使客愁降障开云毋东西一
灯射琉璃日月双铁笛仙人传丽藻金钗小妾度新腔
归来误作三山梦月色如冰白满江
  郊居
背郭茅堂低入燕通村小径曲萦蛇碧鸡坊里诗人宅
石鳖崖前刺史家流水暗通三径竹晓云浓掩一溪花
他年著我林间老垂钓共分鸂鶒沙
  红梅
时世新妆学内家渔人错认武陵霞百年艮岳空留树
卷六 第 1b 页
一夜春风为染花月里嫦娥羞素服山中仙客饵丹砂
也知风骨依然在雪后黄昏瘦影斜
  蜀山图
连峰接岫写秦州雨洗蛾眉积翠浮石出剑门皆北向
水通盐泽自西流松头一片秋云湿鸟背千盘细路幽
策马匆匆度关客何如渔父一扁舟
  庚戌中秋九思主人置酒予洎景渊副使子仁理
  问同会时风雨骤作抵暮旋止天无馀滓华月东
  出相与联句十馀韵皆大醉就寝遂忘所咏因复
  成一律
溪云通月转金盘石上移樽兴未阑可惜少年今偬老
卷六 第 2a 页
莫辞良夜试同看王人不得携王赵词客犹能敌孟韩
细数中秋知又几松花新酒更须乾
  归殳山一首寄杨德中丁一鹤
殳山即与浣花同犬吠鸡鸣处处通卜宅定如唐杜甫
剖符须得汉文翁荷欹夜雨衰犹绿枣落秋风熟巳红
一鹤道人今可过九龙山客试相从
  庚戌九日是日闻蝉
今日出门风雨收东山西山须可游那能束带从三事
且复开樽破客愁雁别紫台初辟雪蝉鸣红树不知秋
桃花细菊应相笑岁月无情自白头
  木芙蓉
卷六 第 2b 页
万里名花蜀上分澄江浑似锦江濆夜承仙掌三清露
春剪巫山一片云未许王家誇少妇还从卓氏妒文君
所思欲寄知何处雁断天南日色醺
  寒夜忆梅拟西昆一首
星河西转夜初长梦断罗浮月在梁青女五更欺病骨
玉人千里割愁肠铜龙水满声催漏绛蜡花销泪作行
明发南枝应有雪试从树底觅春光
 次韵陈仲谋
一夜秋霜入镜中静观诸妄巳圆融离禽自托寒枝小
病马犹思碧草丰出海云霞无旦暮经天日月自西东
危楼独倚无穷思心事何人得与同
卷六 第 3a 页
  次韵杨鸣鹤
玄圃沧洲愿未酬倏忽兆景岂能留江草江花还刺眼
春风春雨又从头巳知出处非同调且拟登临为写忧
君看南山尽松柏英雄何处葬眠牛
 发春试笔一首
宫花无意插乌巾暂到
金门遂乞身不用天官书上第巳蒙学士唤山人葛洪
井畔应堪老范蠡湖边又见春重赋遂初惭造化狂歌
痛饮乐吾真
  游硖石西山访达上人坐天开图画所为设酒脯
 赋诗一首
卷六 第 3b 页
清明无雨试登山丹井西头一扣关石戴楼台飞鸟外
天开图画白云间桫椤树合阴初绿踯躅花残色尚殷
却喜远公能置酒老夫为汝一开颜
  再用韵答古道一首
宫殿如波涌两山上方不与世相关望穷弱水三神外
梦在匡庐五老间茶烹土锉旗鎗碧酒泻银瓶琥珀殷
闻有仙人葛洪井丹砂乞我驻红颜
  送王熙易奉使安南
持节遥通五岭南酒阑插剑气犹酣海风不洗春冬瘴
山雨长和旦暮岚玉碗白浮椰子重金盘红擘荔支甘
纪行定赋诗千首蛮语时同父老谈
卷六 第 4a 页
  京师雨夜一首呈宋景濂学士王子充待制张孟
  兼主事
昨夜归心巳到吴秋风相趣理荒芜蓬蒿一亩杨雄宅
桑柘千家范蠡湖但觅丹砂扶老病那能白发事驰驱
题诗为谢京华客秦住山头一腐儒
  丁一鹤病愈见寄然且戒酒次韵荅之
千年辽海归来鹤骨相依然玉雪清康乐爱山元是癖
渊明断酒信非情邻人问事时时过野老知名处处迎
三月闲门才一出南风万顷绿畴平
  送杨鸣鹤还鸿山
慷慨长歌行路难何乡堪借一枝安鼋鼍吐浪江湖阔
卷六 第 4b 页
蟋蟀近人天地寒田父朝携新酒送山妻夜补旧衣完
只应去逐梁鸿隐万壑风烟试独看
  题材上人遐观楼
上方台殿涌波涛万里无云见羽毛沧海一杯流地底
雪山千仞小秋毫天边作客登临倦夜半惊人笑语高
犹有秦川公子笔为君题赋擅风骚
  鹤山亲舍诗并引
   富春为吴孙权之里权大父钟尝种瓜瓜美有
   三客谒之钟为设瓜既而指示钟葬地化鹤而
   去故名栖鹤村其地有黄花洞世传黄石公所
   居洞有石床尚在每风雨辄闻兵甲声天霁则
卷六 第 5a 页
   石床隐隐有文见可识琅函二字余友李巨川
   与毋隐于是遂题其室曰鹤山亲舍元至正中
   会稽杨铁崖先生数游洞中必过巨川饮竟日
   忘返余为赋诗一首
我爱郎君似老菜移家归隐碧山隈赤城旧令寻常过
白发慈亲八十开乱后桃花还自发秋深桤木更须㘽
炊烟几处相连接云气无时共往回泉出龙蛇多枸杞
虎豹尽莓苔赏心最忆黄花洞亦拟他年跨鹤来
  龙江道中
长江风浪走高桅白首西游第一回五色文章龙虎气
六朝形胜凤凰台草生白下连天碧花近清明满地开
卷六 第 5b 页
一路好题诗百首金闺使者不须催
  送韩伯时归山阴
中书落笔万人惊奉檄东归也自荣十叶相传忠献贵
一官初授广文清春归故国花都谢雨过空山蕺巳生
亦欲相从涉江去千岩万壑杜鹃声
  赠王廷威
江南文物三槐后倾坐郎君有阿戎酌酒初逢李监宅
说诗频过杜陵翁麒麟騕袅归天育结绿县黎待国工
插架书多须可读日长山院杏花红
  壬子春二月丙戌天雨新霁卉木向荣遥睇紫微
  复动游山之兴因述一首奉寄一鹤子材复东良
卷六 第 6a 页
  佐诸友洎古道明远大用默庵方外交以订其约
  云
东风日夜催花发花满溪南路不分二月黧黄成鼓吹
四山金翠扫烟云题诗尚忆维摩室酌酒重登帝子坟
如此风光君莫负画船归载石榴裙
  寄糜孝子
幽湖老人七十馀一身如蠹隐图书朝廷不起常夷甫
乡党巳知徐仲车海燕定巢来屋里林乌得食上阶除
雨晴有兴即相过一叶小舟通竹渠
 寓幽湖客舍
我无太古明星宅白首西东寄此身已免崎岖投剑外
卷六 第 6b 页
敢辞寂寞老江滨枇杷结子初肥雨芍药留花不见春
万古乾坤同逆旅两山风月属诗人
  送朱显道赴濠上
将军五月过盱眙雪浪楼船快马驰天地重开
新造国山川多纪壮游诗千屯雾合耕耘处万里星奔
贡赋时却向秋风候旌旆南还莫负雁前期
  试院中和常㬌元韵一首
野老何知近上台高堂夜坐曙钟催采珠沧海元无价
怀璞荆山信有材三月龙门须快跃五更鱼钥未曾开
却思年少多英气也赴槐花此地来
  中秋试院和马新仲一首是夜无月
卷六 第 7a 页
花落铜盘蜡炬残风帘读卷未能安地分瓯越秋多雨
人在蓬莱夜更寒敬礼每烦陈俎豆清谈仍喜接衣冠
独无仙客知微术天柱峰头借月看
  九月望日钱塘玛瑙寺僧照觉原过幽湖读书所
  出示诗数篇因其别也走笔赋诗一首为赠且有
  紫微山之约云
野老读书溪水南浑如杜甫百花潭安得仙人来七七
且从禅客语三三山多秋雨都荒菊树著新霜未熟柑
更约葛洪丹井上好诗连夜为君谈
  癸丑元日喜雪因携酒过来青堂招诸生共饮
梦觉黄鸡唱巳三隔窗声碎饲吴蚕惊风夜半愁回北
卷六 第 7b 页
瑞雪春前喜过南携酒试从田父饮买花那称老人簪
丰年有象应堪卜满意来青共笑谈
  寄材大用言默庵畅明远
中秋看月醉流霞月里桫椤又落花老去翻经思古寺
春来乞食向谁家三山弱水元无路七宝恒河更有沙
他日升堂重论法莫嗔身坐白牛车
  临平道中
三月六日好天气临平湖上酒船开青山如凿自高下
白云不收时去来道上看花多踯躅林间伐木到杨梅
如何也趁西风燕远过钱塘又一回
  一鹤道人回殳山未遂盍簪先以诗寄之
卷六 第 8a 页
三日不见巳为疏别来忽复一秋馀槜李城边又回雁
桃花水生初上鱼可无薄酒试留客定有新诗能起予
绛蜡双葩连夜结即听凫舄到阶除
  送谷克让归湖南侍亲并柬李中卿县丞
五两风生楚客归梦魂先巳到庭闱九疑舜冢苍梧野
三国周郎赤壁矶天地茫茫人自老古人历历鸟空飞
若逢李白烦相问别后平安一字稀
  五月三日登阁东望青溪白莲粲然如雪徙倚久
  之为赋一首
地清无暑即蓬莱高阁披襟亦快哉楚树日沉风北起
钟山云合雨东来枇杷子熟三时过菡萏花高一色开
卷六 第 8b 页
今夜夜凉无限思吹箫人在凤凰台
 送赵泽民归越中
天末秋风生白蘋连环入梦客思亲蛾眉下嫁终倾国
猿臂须封莫问人禹穴读书今几岁兰亭载酒约新春
翰林供奉如相问为说愁添雪满巾
  送江西佥宪赵宗典移守合州
今日梯航万里通使星一点向秦中蛮夷十月无冬雪
山水三巴有阆风须可赋诗邀杜甫即看为政似文翁
珠还合浦元非异但庆三田黍稻礼
  送朱伯良赴陇西县丞
巩昌风俗今犹古城郭弦歌定几家渭水北来同穴近
卷六 第 9a 页
陇山西过武功赊天连苜蓿荒秋雨地种莆萄压紫霞
更喜清官有朱邑明年新政万人誇
  送莫彦英赴宾州上林丞
十月西征天气寒两江今日静波澜蛮夷万里皆唐制
齐鲁诸生尽汉官榕叶似云垂满户荔支经雨喜登盘
柳州刺史文章妙公退从容好细看
  送医师张仁齐
县壶长向市中藏海底龙公夜授方庐阜仙人知董奉
长安女子识韩康药存九转芙蓉暖松化千年琥珀香
暂到京华即归去一毫荣辱总相忘
  赠龙虎山邓子方鍊师
卷六 第 9b 页
鬼谷仙人弱水东身骑一鹤御青童坎离龙虎蟠金鼎
日夜神明守绛宫笔扫琅玕三竺雨琴弹霹雳满林风
白头欲问长生诀笑我京华尚转蓬
 二月一日病中口号
新年尤苦病相侵白发无持自满簪五柳先生莲社约
四明狂客镜湖心满城风雨花时过曲水东西草色深
明日两峰茅屋下故人持酒一开襟
  送马本道赴颍上
悲歌把酒气仍骄幕府藏名怕折腰万古山川豪侠窟
一时文武圣明朝牛羊满野秋俱放貔虎连营夜不嚣
马援已衰犹矍铄少陵多病且逍遥当筵落笔乌丝湿
卷六 第 10a 页
挂剑看书绛烛销我愧白头居太学云林唯待伴渔樵
  送杨九思赴广西都尉经㦄
邛笮康居路尽通西南开镇两江雄汉家大将推杨仆
蛮府参军见郝隆象迹满山云气白鸡声千户日车红
明珠薏苡无人辩行李归来莫厌穷
  新晴
扶桑日上海门东野绿山红在眼中流水转龙分别浦
断云如鹤趁归风雪色一时开菡萏秋声五月到梧桐
白头病客乡心折独愧登楼赋未工
  送朱质夫赴宁远知县
万里番禺自汉通乘槎有客气如虹地分铜柱风烟外
卷六 第 10b 页
山涌璚台雪浪中帝子旌旗何处问黎人衣服与时同
兴来好和苏公语又度西南月半弓
 梅泉处士虞长卿挽诗
先生出处任乾坤四十不登金马门长者巳称如石建
孤臣终惜弃虞翻天寒柏树无乾泪月落梅花有返魂
季子绣衣霄汉立风流文采喜犹存
  送詹同文承旨还乡
奉天殿下亲承
诏老著黄冠出紫薇万里雪霄双鹤去(时内苑/纵二鹤)九江风
浪一帆归春前载酒黄泥坂月下吹箫赤壁矶文采昭
回看
卷六 第 11a 页
帝制山中草木尽光辉
  赠韩友中
雨花台下古仙客门俯百尺玻瓈江青山偃蹇自相伍
白鸟浮沉时一双天寒镵药龙蛇窟夜永读书风雨囱
纷纷市人不足数与尔笑谭倾百缸
  和张思广九日韵时王景行有约阻雨不赴
秋藕无花寄断丝拒霜犹学漠宫姿锦袍江令还家早
白发秋娘对客悲剩水残山留胜槩酸风苦雨失幽期
未惭寂寞陶彭泽更把黄花尽一卮
  凤凰台
凤凰一举周八极金陵犹有凤皇台万年龙虎自蟠踞
卷六 第 11b 页
此日凤皇须复来陇西太白巳无迹江左夷吾真有才
登高送客多古意长歌慷慨共持杯
 秦淮对月
大江流月浩漫漫一鹤南飞尚未安素练秋垂银漠阔
神珠夜吐贝宫寒胡雏觱栗霜中起商妇琵琶水上弹
惆怅故人千里隔小楼十二独凭栏
  送吕元振归四明
千里东归访故园春深满目野花繁山横鸟道如龙转
水落蛟门尚虎蹲贺老风流谁复继舒公气节更须论
故人为谢崔文学何日听诗酒一尊
  乙卯清明日偕马新仲李守中刘志远游聚宝山
卷六 第 12a 页
 过泐季潭长老三塔院饮于志远宅赋诗一首
城南看花花正开清明微雨洒尘埃路从周处台前过
山转曹彬庙下来堕地游丝轻复起近人娇燕去仍回
高歌击莭狂欢赏共尽生春酒一杯
  次韵夏士文
故人不见十年馀长忆故人看旧书直从渠象山头至
相过凤凰城里居白雪翻匙共野饭银刀出网分河鱼
从来陶令苦迂僻只拟东皋归荷锄
  题王显宗巡历图
六月霜威见直臣绣衣玉斧大同巡山分驼脊高中土
路折羊肠恐远人今日边戎应辟马从来汉使独埋轮
卷六 第 12b 页
白头校字惭年少为客
京华又一春
  分教中都一首
中都学舍今百区声教远及万方初新罗百济亦遣子
期门羽林皆读书一时复见制作盛四境巳安攻战馀
老夫窃禄愧无补惟解区区校鲁鱼
  苦雨淮水泛溢往来不通缅怀
  南京故人刘子宪为赋一首
寒犹挟纩思南国老更看书坐北窗白雨三时如倒海
黄流一夜尽成江榴花支子开无数鸂鶒鸬鹚下作双
天上故人何日见剑心诗思未能降
卷六 第 13a 页
  次韵方文敏秋兴五首
地拱
皇陵松柏深
君王法驾岁时临汉宫甘露曾闻昔周室丰年岂自今
太史巳删金匮录词臣应制凤台吟忆陪仙仗千官入
春日新莺在柳阴
一日
龙飞濠泗间素橐胡马走寘颜已来肃慎通沧海更却
呼韩闭玉关使者旌旗分道出将军部曲凯歌还白头
野老知何事紫气常瞻万岁山
天限长江雪浪浮临江百尺起朱楼春风秋月归新恨
卷六 第 13b 页
楚水吴山忆旧游巳沃腥臊无朔漠从来壮丽有西州
万年大业如磐石四海诸侯尽缀旒
锦城春色醉芙蓉中第楼台有几重万里黄河遥北注
一丸函谷小东封生常客寄悲工部老托官联忝辟雍
始信童谣应千古浮江一马化为龙
西湖一雨始知秋水碧山明散客愁何日仙人留白石
当时宋祖战清流银河接地西南界玉气通天日夜浮
怀古登高无限意暮云千里重回头
  丙辰元日时在凤阳赵穆仲方文敏王继远枉骑
  相过
今年元日汉钟离著处萧鼓太平时老夫畏酒复多病
卷六 第 14a 页
好客到门能说诗春前春后雪才见水北水南花更迟
却忆华堂高会处玉盘纤手送青丝
  题洪大隐传后
黄冠野服共逍遥七十何曾谙市朝倾国楚妃端不嫁
入山商皓若为招田中云实收双玉树底风声厌一瓢
化鹤却归辽海路上林无处问渔樵
 赋晚菊黄白二本
引蜂勾蝶过红墙千叶新花只道妆仙质晓匀胡粉白
御袍秋染郁金黄东家欲闻西家艳十日元同九日香
可笑当时彭泽令清如楚客在潇湘
  秋日漫兴
卷六 第 14b 页
青枫叶赤雨新霜倦客栖栖自一方巳愧公孙疏学术
浪传司马擅文章天寒老骥愁长路日落孤鸿没大荒
何曰两山陪野叟一谈一笑共相忘
  次韵杨秉哲录事见寄二首
尧封北尽蓟门宽执戟杨郎喜调官幕下赋诗诸客避
马前射雁一军欢人才今日收孙楚相业从来许谢安
无限江南好山色他年归约老夫看
一曲西湖罨画间花时载酒正红颜邹枚上客团车盖
燕赵佳人结佩环甲第楼台分处处南朝事业尚班班
伤心可得重行乐空愧沙鸥白鹭閒
  病中一首寄方文敏
卷六 第 15a 页
一秋巳过春复回柳条梅萼定相催淮南病客惟高卧
雪后故人今不来诗卷暮年愁总废烛花清夜喜还开
东轩风月与谁赏新酒双行琥珀杯
  早春寄黄仲真
乐全先生七十馀乐全堂深花事初山中酒熟试留客
竹里日高时读书黄冠野服真自称赤车驷马今何如
相知还有惠施在适意共观濠上鱼
  凤阳晚春
愁闻杜宇还催客老向钟离又过春洞隔水帘迷绝境
山名云毋忆仙人牛羊自放空村晚燕雀交飞甲第新
载酒看花同一适百年胡蝶梦中身
卷六 第 15b 页
 送马伯温之广西
楼船椎鼓发江中昨夜樯乌喜北风可惜春归还送客
何知别后已成翁浮天雪浪三湘阔到海云山百粤通
有子汉阳专簿领一书千里托飞鸿
  送王用中归金陵以有亲迎之期因并及之且戒
  其进学
王生别我向长干门地从来尽达官水落瓜洲初雁到
山围建业尚龙蟠秋风客路嘶骢马月夜仙坛会彩鸾
金印虎符来未晚莫忘重把旧书看
 赋西山爽气亭
屋外云山走海涛商歌扣角气犹豪把琴有客寻陶令
卷六 第 16a 页
拄笏何人记马曹生厌市声从地僻老增诗兴敌秋高
九峰三泖何如此金谷池台半野蒿
朝朝揽翠一凭阑田里从教懒不冠梦破喜闻秋雨霁
神清疑对雪峰寒霓裳琴曲传三叠石鼎车声出九盘
南北驱驰亦何事西风尘土没征鞍
  送王以宁归建德并柬鲁道原
睦州城郭风烟外乱后衣冠喜尚存山倒半江云气合
滩回七里浪声喧读书才子初还舍买酒邻翁尽到门
相见鲁公劳问信春秋何日试重论
  方文敏惠二白瓶及新茶土铁
建溪春茶风露洁赤城海错波涛腥老夫不费百金字
卷六 第 16b 页
远道忽来双玉瓶古井汲泉动夜月高堂酌酒呼张星
江瑶荔支亦可并既醉高歌谁与听
  听松楼
忽从何处闻萧瑟楼外长松一万栽隔屋啸歌声自和
满山风雨梦初回华阳真逸元同趣太白仙人信有才
贵客焉能辨天籁哀丝豪竹送莲杯
  留别陈敬夫
天低海上山如黛雪尽淮南柳未黄浩荡春光还自好
飞腾暮㬌为谁忙膏车秣马归应急把酒论诗乐未央
明发匆匆又南北有书时托塞鸿将
  寄燕府录事杨秉哲兼蕳新民蕴德二纪善
卷六 第 17a 页
西蜀杨雄苦著书相逢长忆武林初卢前王后名非忝
楚尾吴头迹更疏花柳春连朱邸静星河夜落大江虚
巳知老病惭英俊且复从容好曳裾
  题梅轩
枝南枝北花无数梦在罗浮海上村白雪巳空天下色
黄昏曾返月中魂水仙樊子宜相近瘴雨蛮风定几番
今日赋诗须我辈何人东阁与重论
  洪武六年五月初一日早朝
  奉天殿时西域国师来朝盖前代所未有也自击
  盛事因赋一首
中天宫阙绚琉璃五丈高悬日月旗
卷六 第 17b 页
天子万年当玉座国师五月拜丹墀御炉不断龙涎喷
宫扇初交雉尾移江海小臣陪百辟白头今日睹朝仪
  殳山隐居夏日
病客从教懒出村两山一月雨昏昏野花作雪都辞树
溪水如云忽到门无复元戎喧鼓吹试从田父收鸡豚
来青处士时相过犹是平原旧子孙
清江贝先生诗集卷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