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清江贝先生文集卷之一
 海昌集
  土偶对
岸海有古祠奉捍沙神者余暇日过之循其垣则恶木枓然而
乌鸢噪其颠入其户则毒草茀然而蛇虺蟠乎中有屋焉仆而
不支有像焉剥而不完老巫揖而进曰是祠阅五百春秋矣尝
能以祸福恐乎人有疾必祷水旱必祷海贾溯涛往来者必祷
神皆荅之如响百谷岁登无蜚蝗霜雹大疫之灾人既乐业至
者如归由是剪荆棘而宫室之或光怪夜见髣髴金支翠旗自
天而降而日有事于是者麇至及其废也咸玩而侮之神亦不
能祸福于人岂盛衰关于造物者乎余曰嘻是土木而衣冠也
昔非神也而神之者人也今非弗神也而人弗之神也若何怪
焉是夕宿于祠之旁有介而弁者见于梦曰吾既辱子子何毁
卷一 第 1b 页
之过邪子见吾土木而衣冠也独不见衣冠而土木乎小而为
邑邑有令大而为郡郡有守其为祸福甚于神也罢软者苟禄
贪纵者败法非守令而土木与内附百姓外柔四夷生杀系其
喜怒黜陟繇其向背执天子之柄而位百僚之首不啻神之魁
然而贵者也出则陈兵而驱入则复壁而居目瞽而黑白相混
耳塞而淫雅不殊非宰相而土木与吾假丹青之饰而托乎太
阴使玩者有时而惧彼肖天像地握珠玉被锦绣且伥伥焉尸
居而鬼躁未始见德于人子奚不以诮吾者诮彼与万金虽积
不救然脐之祸三窟徒营岂免排墙之厄吾恐栋焚而及巢燕
基圯而殃穴蚁其不为吾祠之毁者几希余应之曰汝之所斥
者似矣而非其实也昭昭者或愚皎皎者或污安知其才足有
为而时不可为乎介者又曰胡广历六帝而无称于时一卢怀
慎耳张华裴頠祻至而不图一曹爽兄弟耳人物不同而同为
卷一 第 2a 页
士木巳余无以诘觉而识其语将献诸上惧执政者之不悦也
故厄
  游山记
距黄湾二十里山之特起而雄秀者曰鹰窠游者病其邃而未
始一往焉季秋九日万户马侯仲贞脩桓景故事以书招予遂
率其季仲新及赤城徐大章钱唐潘仲华全思立循溪而东过
葛家岭髣髴会稽道中独无竦壁千仞争雄天姥耳意荒林破
冢有古人秘器物文字可录者辄引骑而入又东过谈家岭山
益奇路益峭弃乘而徒仆夫前导蚁缘而上经无人之境猎者
縻絙以识其出入因得支径行荦确石中六七里日亭午至天
禾池池皆石深广无寻丈春冬不涸岁有禾蘖而华华而实人
以为异复举三百武始至所谓鹰窠者大山崭然中高旁杀巨
海汇其阳秦柱亘其阴怪石虎搏树皆合抱山产茶类武夷者
卷一 第 2b 页
有沙门庐其颠因阻而为藩坳而为沼环以苍筤之竹盖其幽
绝处犹宜雪霁时而海滨之胜毕效于是矣是日也天高气清
远见百里之外沃洲诸山如青芙蓉万朵飞舞而前遂列坐石
上引觞满酌一谈一笑不啻杜少陵之在监田崔氏庄余恨力
不足以得之为之剪荆棘伐菑翳抗风亭于竹外敞月榭于泉
上以为高人韵士之赏天岂有所待乎酌巳复迂道东出前歌
后呼从者赵师善胡琴亟作数曲而林霏野色苍苍莫辩山趾
闻流水鸣暗谷中锵然作佩玦声客或俯而饮或濯于下求其
派实出鹰窠而梗于乱石大木故其利不能远及时大章以溪
山胜处良友分韵赋诗不成者举以大白遂皆至于醉噫使予
忘幽忧而轻去故土者非兹山也邪归志其游之始至正二十
年也
  吴越两山亭记
卷一 第 3a 页
萧山尝刳于兵吏于土者率无坚守意官舍民庐坏而弗治尹
侯本中始至德刑并施安辑流亡岁登时和彊埸既固乃筑亭
于北干山颠以为泄烦宣滞之所题曰吴越两山亭盖自天目
而来其支别为岸江之山凡属于具者飞舞栏楯之外自秦望
而来其支别为岸海之山凡属于越者环绕窗户之间攒峰叠
嶂重冈复岭或起而伏或断而续大者如宗卑者如介靡者如
奔隆者如矗缺者如凿锐者如削旋者如顾拱者如揖出奇献
秀不可具状云消雨止天宇廓清乃合僚属领宾客凭高四顾
延青揽翠盖终日焉一时善诗者咸赋咏之且驰介三百里谒
余为之记余惟五岳之外赤城雁荡匡庐罗浮见于图志者非
一而有好山之癖如谢公者屐齿不一经焉盖限于势而莫能
周也顾欲不出跬步而坐挹两山之雄秀徵夸娥之神负而徙
之一方恶可得哉吴越之境中介涛江乱流往来不终日可达
卷一 第 3b 页
非若齐楚之处南北风马牛不相及也而萧山为濒江之邑斯
亭又㩀其要两山之胜毕效于兹则凡限于势而莫能周者得
以兼有之矣考之纪载越之始封北至禦儿则钱唐亦越也吴
败越而取之后吴为越禽越为楚禽皆不能有其地慨想夫大
禹之勤大伯之让高风伟绩炳然在宇宙而不灭者如彼后之
人颠覆而不祀者又如此不亦悲夫历千馀载有元混一四海
即钱唐置行省而浙东隶焉孰知其为吴为越也欤今侯以鸣
琴之暇登斯亭也岂将览两山以寓怀古之思而已邪其亦观
山之不迁也思固其守观山之峻而极于天也思崇其业观其
出云而雨六合也思普其泽于民则庶几乎故书以复之俾刻
诸石不警于侯且以警其继侯而来者云时至正二十二年秋
八月初三日记
  方寸地记
卷一 第 4a 页
两浙转运使司照磨章君伯英即钱唐所居西偏辟室为游息
所题之曰方寸地来求文以记之予惟方寸地者心也固不容
予说而亦不胜其说焉汉高密侯邓禹将百万兵未始妄戮一
人此方寸也而秦白起破赵坑降卒四十万宋王晋公祜以百
口保符彦卿此方寸也而唐李林甫作相好以甘言啖人而阴
中之欧阳崇国公为推官时往往为囚求生此方寸也而王逵
为使则欲置人于法彼小人一念之惨刻与君子相反若水火
然岂非豺狼而冠弁也与予方疾是而代之为邓禹王祐者恒
鲜为白起李林甫王逵者恒多呜呼其方寸巳荒矣百亩之田
陈其疆畎父菑于前子播于后器利而力齐故其地恒美而岁
𤡉其入或者嘉谷之生不胜稂莠之蕃雨露之滋不胜蟊贼之
害是弃之也今夫利欲吾稂莠也声色吾蟊贼也其为蠹者夜
旦相寻于无穷而吾治之者益忘益怠是徒知百亩之不治为
卷一 第 4b 页
忧不忧方寸之地日昏而莫之治昧于内外之辩抑何甚邪其
流为小人而不为君子无足怪者夫帝王之治圣贤之学岂外
乎心哉敛而小之则四海一方寸也拓而广之则方寸一四海
也何有町畦之限乎脩礼以耕之陈谊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
仁以聚之蟠乐以安之始终无馀事矣方寸既治所以立事建
功咸自兹始至其庆流子孙如邓禹王祐者有不足言焉伯英
以右族之贵读书吴山之麓十馀年有司尝荐之春官未上以
运饟功授今职大府之事多所赞决造其所居可以知其所存
矣他日登于天朝益将推其方寸而及于邦家者寔有以望之
秋八月初吉记
  贞素堂记
永康葛吉甫之妻莭同里徐氏女也幼从兄昶授女箴内则即
通大义及长而归于葛事继母尤谨而妯娌间蔼然有雍睦之
卷一 第 5a 页
风内外称之吉甫蚤卒时年二十有七誓养舅姑弗再适于是
经营其家事俾二子从名师读书岁时伏腊祭祀无违礼既老
乃筑室大塘之文山颜之曰贞素其子秉仁述其事介岳公东
白求予文以记之予受而读之为之叹曰妇德之著于礼也尚
矣夷考古今不失其大莭如卫共姜者抑何鲜邪莭夫没四十
馀年所守益固使见死者于九京心不慊而色不䘐其视共姜
孰得而左右之宜表之贞素也呜呼天下之物贞莫尚于石素
莫尚于雪克全其妇德者似之然石而可铄则非贞也雪而可
涅则非素也莭之行不亏于前心益白于后其贞素固有过于
石与雪者乎昔予在
京师预编元史采妇人女子之卓行较然可传于后世若西江
之徐䌽鸾辈百有馀人往往乱离之际蹈水火触白刃论者谓
其有烈丈夫气非获尽天年于牖下者可及余辄辩其舍生于
卷一 第 5b 页
仓卒者为难而终始一莭与二曜齐明者亦未易至也恶得以
其所处之常变而有异同之议哉惜乎莭之贞素如此而不得
列䌽鸾之编是盖有司缺上其实莭亦岂求人之知而为之邪
惟其不求人知而为之故其贞素愈久而愈明非徒勉之于暂
而巳代之为人妇不幸如莭者其亦有所兴起夫是为记
  游山记
禦儿地四平无山其东北六十里有小山曰殳山山由殳道人
得名殳山之东曰史山庚戍春清明陈君仲谋约子游殳山适
予被
召赴
京师而仲谋亦以雨止今年春三月丁酉天气澄穆予与仲谋
幸无一事挠乃相谓曰不可以不偿所愿促治酒肉饮食巳帅
陈熊陈鲁雨生洎予子翱由大汉北折而东度陌越阡至殳山
卷一 第 6a 页
之趾居人四五家皆棘樊荆扉鸡犬相应彷佛桃源中而里之
巨族卜氏有冢在山半冢后得支径而上高下稚松万株环合
无路俛首松下伛偻行而云气相荡不啻鱼泳波涛中山回路
尽有石崭然壁立者即殳道人尸解处其颠有小石突怒土中
类迸笋者有盘互类木走长根者方饮酒大醉昏然欲睡皆踞
石而坐松风谡谡吹人衣耳目为醒欲过山北陆生来青堂而
生以事出其子闻之为煮茶来献乃啜二瓯以沃燥吻已而复
东其涂渐夷有公主墓云宋孝宗女葬于此又行至东山则所
谓史山者山视殳山稍卑上建神官祠人至而祷者前后相属
余亦倦而休焉两山之中求其奇峰之环拱瀑布之喷薄如赤
城天姥无有也然予意在于一适耳意之所适亦何异夫赤城
天姥哉因观祠旁古井井深二仞而泉莹可鉴疑学仙者洗药
于此或云山僧凿石以济三伏之暍者人获汲以饮焉山之胜
卷一 第 6b 页
殆尽于是矣日暮下山路益峭或有鸡子石磊磊至不容足而
山阳王氏巨竹千挺参天以非好事者不得造其所近山又有
三湖青停黛蓄与天一色锦凫往来可画从者舣舟以待翱与
二生皆登舟仲谋从余徒行归翼日戊戍放舟自马桥南行六
七里舍舟而涂至紫薇山之阴山赭无草木左右怪石纵横错
布类驼马者类虎豹蹲者类群羊之或寝或讹者细路出石间
如萦蛇蹒跚鳖而上山颠亦有神官古祠祠之下为广福寺寺
建于唐时而飞楼涌阁高下向背皆依山势而成寺僧逵公古
道延坐半间云所同坐者曰兰谷曰天然惜余所知梓南山者
不幸而夭为之怆然其东偏小楼曰览远遂与古道登楼望海
而弱水三万里之广宛在其下蓬莱云气隐隐接于栏楯也又
西过裔笑岩居中辟燕坐之室纳湖光延野色即所谓天开图
画者信非夸言也时笑岩没巳久弟子道卬具茗饮共读章孝
卷一 第 7a 页
摽诗日卓午返酌于半间云所醢笋而食肉虽美不能过也与
仲谋各赋诗一解儿子翱复成五言长篇以纪其事既罢下至
半山有寺曰慧力盖晋尚书张延光故第也视广福尤极壮丽
旁像尚书父子而祠之兵变之馀仆者不复支蠹者不复易而
陶者舍其中抟土为瓦器然诸浮屠犹守其道不去日于西庑
小殿礼古旃檀佛梵呗之声杂于螺磬予嘉其信之笃而持之
固且叹吾儒之不能及也其东庑饭僧之堂曰胜功德海宋张
即之所书四字在焉古道导余观壁间画龙一骧首跃洪涛中
一既升而反顾恍惚有风雨随之鳞甲飞动乃叶茂章元统甲
戍夏所作距今三十馀年矣其馀两胡僧亦入妙品叹赏久之
寺南有胜果寺者不暇游且转而游东山道遇才公大用洎桑
子才沈复东二生因与之俱东山与紫藢夹水对峙桓去可三
里许石磴犹峻余且贾勇先登古道则不及而后矣山之寺曰
卷一 第 7b 页
崇福寺寺废亦久徒见浩劫于荒烟野草问而审食其墓顾况
读书台钱镠洗剑池走马塘举无存者惟仙人葛洪井历岁不
改其泉甚清汲者往往得丹砂或投石井中辄有声如雷又有
慈乌泉者在山之东冬夏不竭余以道迂不及观独至俱胝喝
石岩岩深黑可坐三四人人言旧多合抱大木三㐲时如清秋
岩前土皆五色儿童拾之以为玩今大木尽伐栋宇亦撤矣下
有农圃数十家屋参差鳞比丛筱灌木交荫其旁岂亦辟世之
人与回登绝顶东望岸海连山起伏者秦柱山也其北如狮子
腾舞者横山也共憩东岳行宫至是而游者渐稀矣噫有共具
而无其时不乐也有其时而无其地亦不乐也今有其具有其
时又有其地此余所以遂登临之乐也抑天也非人之所能必
也不可以不记
  迂隐庵记
卷一 第 8a 页
孔氏之后有散处东瓯者其五十五世孙正夫以明经登元戊
子进士第授将仕郎建德录事三迁至永嘉尹性刚而寡与人
咸以迂目之正夫闻而喜曰是非吾之实邪乃筑室昆山之麓
题之曰迂隐遂老而不复仕矣
大明洪武五年秋会于钱唐获以觚墨相周旋者累日因示所
著迂隐生传且属予为之记辞不获则起而复之曰迂者以其
不知变而恒与时忤盖非一人矣当七国时言纵横者有苏秦
张仪言兵者有孙子皆中其君之所好而孟子皇皇齐梁之间
独以仁义劝之故为迂而不用大抵徇时为通徇道为迂通以
同而进迂以异而黜此古仐之所同也正夫必达于是矣呜呼
世皆尚圜而独守吾方世皆尚巧而独守吾拙世皆尚辩而独
守吾讷世皆尚锐而独守吾钝左次十年不得与通而善仕者
相后先谓之迂非过也然方可刻而圜拙可改而巧讷可饰而
卷一 第 8b 页
辩钝可削而锐则迂而通矣奚惮而弗为踽踽焉摧气局志如
此不知圜有时而柅巧有时而失辩或屈而锐或缺方也拙也
讷也钝也处之而无咎孰非以迂而全乎士固病于通而不得
病于迂耳是故进退不失吾之迂恶能突梯滑稽以诡俗哉日
放浪佳山水间鹿豕之与游猿鹤之与俦是非两忘宠辱一致
其视天下之士岂不独高也欤予亦迂之徒也盍将从之高蹈
远引观乎赤城雁荡访真隐于物外相与歌迂隐之歌以适吾
之天邪姑书以志其心
  味菜窝记
天下之味贵乎适口而止菜之美者称春韭晚菘求其味之鲜
不若鱼之鲂求其味之旨不若肉之太牢吾舍此而取彼岂以
味菜之味愈于鲂之解太牢之旨邪鲂也吾惧其或戟吾咽太
牢也吾惧其或毒吾腹则解且旨者诚非菜之比巳吾味吾莱
卷一 第 9a 页
盖得于无味之味此天下之至味也何必鲜且旨者荐之金刀
玉盘而后适口哉彼嗜鲜旨而不知味菜之美者众也味菜之
美抑非知味之深而然乎曲阜孔士明氏读书临安山中朝夕
饭一盂菜一盘名其室曰味菜而求余为之记遂书之
  乾坤清气序
诗盛于唐尚矣盛唐之诗称李太白杜少陵而止乾坤清气常
靳于人二子得所靳而形之诗潇湘洞庭不足喻其广龙门剑
阁不足喻其峻西施南咸不足喻其态千兵万马不足喻其气
若夜郎夔子诸篇天发其藻神泄其秘二子亦岂知其诗之至
于如此哉予尝读二集而玩之其凡则约乎情而反之正表里
国风而薄乎雅颂代之作者咸嗜其味矣不过榼一于酢醝一
于咸而忘其醇且和者长庆以降巳不复论宋诗推苏黄去李
杜为近逮宋季而无诗矣非无诗也于二子之诗嗜而不知其
卷一 第 9b 页
味故曰无诗岂乾坤清气至是益靳而得之者益寡欤有元混
一天下一时鸿生硕士若刘杨虞范出而鸣国家之盛而五峰
铁崖二公继作瑰诡奇绝视有唐为无愧或曰刘杨而下善诗
矣岂皆李杜乎则应之曰韶濩息而鼓吹作衮冕弃而南冠出
固有非李杜而李杜者也前辈采而辑之目曰皇元风雅亦既
行之于世识者病其驳而未纯钱唐金弘氏精选当代作者凡
三十馀人题其集曰乾坤清气一日抱其集见予黄湾之凰皇
山下求序以冠篇端辄书其略如右后生新进法诸古参诸今
或有得焉则丽而不浮也奇而不僻也易而不俚也始可与言
诗之味巳是说也当与能诗者道之
  送两浙转运司副使分司西路归武林序
至正二十有一年上以两浙转运司官非其人纲纪大坏择中
外臣有能者任之乃以南台御史铁木儿不华为都运新昌州
卷一 第 10a 页
达鲁花赤信合世礼副之既至都运遂诣丞相曰濒海之场凡
三十有四军兴以来其隶转运司者仁和许村西路而巳复经
寇掠人多流亡西路岁办盐八千引有奇十九年裁四千一百
十二引明年益至五千一十三引又明年益至七千八百一十
引益二场为下副使外严内宽宜往督之丞相曰法弛久矣上
无以给经国之费下无以为业民之资往懋哉乃孟春正月公
秉小舟至浃旬之间黜吏之罔上为蠹者复丁之庇于强家者
召父老立庭中申以三则奸者有罚禁其私败于是咸喻其意
小大竞劝莫敢违教自六月至于秋八月功毕而不笞一人插
前仁和县六百引补旧额一百九十引乌乎天下之利莫重于
盐而病亦甚矣上之人徒知其为利而不知病民往往肆虎狼
之毒严刑峻法以驱之其弊有不可胜言者今公不临以赫赫
之威而有煦煦之仁辟之冬日民爱之矣视唐之刘晏吾何左
卷一 第 10b 页
右焉初公之来也以苍头自随入视治所古槐秋屋日色旁射
四无周垣不以为陋遂命葺而居之坐无重席食具藜藿泊如
也视彼苟禄而为一身计择高敞之第醉醲饱鲜而于所当务
者一不经意宁无愧乎今都运寻拜治书之命公亦不久于此
矣于其还也因举其略而书之复作诗系其后以著民之思至
正二十有二年冬十一月望日槜李贝琼序诗曰
东海水不枯煮盐何日巳丈夫行负薪妇女面如鬼所悲力巳
穷鞭挞岂无耻欲食管桑肉富国那尚此朝廷擢老成抚我犹
赤子昔逢使者忧今识使者嘻呜呼凋瘵馀坐使讴歌起天门
有诏催振翼抟万里
清江贝先生文集卷之一
卷一 第 1a 页
清江贝先生诗集卷之一
 五言古诗
   杂诗
我闻度朔山蟠桃何郁郁千岁才一花结子复何日食
之云不死敷腴反枯质跨鹤凌九天将期五龙匹谅非
广成子欲待安可必
祖龙帝六合不暇谈黄虞且复求神仙入海窥方壶置
酒阜乡亭超然忘故都空留赤玉舄安期今有无
种桑饲春蚕桑叶何沃若种瓜待秋摘瓜蔓何漠漠春
秋各有获在野犹可乐君看金张馆草深狐兔宅勿较
是与非看云倚高阁
卷一 第 1b 页
大哉龙门树郁郁上参天根株岂不固小草还相缠蓐
收行素秋凄其风露寒病叶危欲堕翔禽亦巳迁朝华
痛夕陨掩泪复何言
结束将何之龙门访陈迹戒途及良辰置酒别亲戚迢
迢越千里人马疲登陟大江不可济天方限南北怅然
回吾驾去从山林适
春山一雨过百草皆纵横百草不出山山中人远行怀
金别妻子殉禄辞父兄寒暑忽巳易燕赵千里程龙门
能碎舟风浪安可争性命轻鸿毛苦为朝暮营愧此山
中草萋萋林下生
薛公未罢相宾客竞相倾一朝偶失意门无珠履声贵
卷一 第 2a 页
贱巳如此何论死与生秋燕辞空室春蝶抱留英盈虚
信物理聚散亦人情达士甘寂寞力耕谢华缨道尊岂
恋禄心远孰希名腐鼠非吾饵朱凤以时鸣悠然动遐
想五鼎益为轻
   真真曲
    姚文公为承旨时一日玉堂燕集声伎毕奏
    有真真者操南音公疑而问之泣对曰妾建
    宁人西山之苗裔也父司筦库于济宁坐盗
    用县官财卖妾以偿遂流落倡家公悯之遣
    使白丞相三宝奴为落籍且谓翰林属官王
    棣曰汝无妻以此姬配汝吾即其父也赀装
卷一 第 2b 页
    皆出于公棣字棣华后官至翰林待制噫以
    西山之贤子孙陵迟疑不至于此然辱于始
    而正于终是亦天也筼谷笔谈记其事予乃
    赋四十二韵而沉郁悽婉亦足以尽其大略
    矣
断丝弃道边何日缘长松堕羽别炎洲不复巢梧桐请
君且勿饮听我歌懊憹在昔全盛时冠盖纷相从盘游
易水上意气天山雄金刀手割鲜酒给葡萄浓坐有一
枝春秀色不可双娉婷刘碧玉绰约商玲珑宝髻金雀
钗巳觉燕赵空或闻操南音未解歌北风上客惊且疑
姓字初未通问之惭复泣乃起陈始终妾本建宁女远
卷一 第 3a 页
出西山翁父母生妾时谓是金母童梨花锁院落燕子
窥帘栊迢迢官朔方南归山水重侵贷国有刑桎梏加
父躬粥女以自赎白璧沦泥中秋娘教歌舞声价倾新
丰永为倡家妇遂属梨园工览镜拂新翠吹箫和小红
身居十二楼屡入明光宫京华多少年门外嘶青骢自
伤妾薄命失路随秋蓬不如孟光丑犹得嫁梁鸿客闻
为三叹祖德宁未崇回黄忽变绿人事何匆匆有客伤
缇萦无人怜蔡邕遣使白丞相削籍归旧宗小史三十
馀勿恨相如穷配汝执箕帚今夕看乘龙鸳鸯并玉树
鹦鹉开金笼银甲不复整红牙不复从提瓮自汲水絺
绤亦御冬应非事羊侃颇类归建封琵琶感商妇老大
卷一 第 3b 页
犹西东崔徽怨憔悴浪写丹青容依依章台柳落絮春
无踪小妾恨题驿竟与琼奴同时多困坎坷事或欣遭
逢焉知百尺井歘登群玉峰借问为者谁内相姚文公
   饮酒
六龙骤朝暮百川无西回所以陶阮辈落魄事酒杯共
尽生者乐勿为死者哀借问东方朔桃花今几开秦皇
及汉武求仙亦荒哉弱水三万里何处登蓬莱与君且
一适随意坐苍苔
坐看万古月因思万古人万古人不见万古月长新持
酒劝我影可以成主宾利剑不断愁大药胡能神南阮
与北阮一富复一贫白骨俱化土碧草空自春酒尽月
卷一 第 4a 页
欲落狂歌惊四邻
   乌龙井
曾饮乌龙泉为爱乌龙井不辞登降劳迢迢越南岭石
散驼马群树结龙蛇瘿遂坐泉上亭聊以观我影岁久
科斗灭朝寒辘轳静俳佪不忍去胜处心已领有约待
春深携客来煮茗
   十月既望凤凰山晚归
村黑畏冲虎且复归柴门风林月未出宿鸟争且喧浮
云忽断续万丈飞金盆湛湛天宇高光气相吐吞我行
月还逐是身亦无根试求不死药飞腾同久存老妻有
斗酒洗盏当前轩酌酒消我忧万事俱忘言
卷一 第 4b 页
   白水村
朝发白水村风帆健如马行人互先后去鸟纷上下白
云生远岑青天入平野依稀林木外幡幢见精舍河边
四五家犹是鸡豚社我游亦已屡把酒心莫写欲访桃
花源悠悠愧渔者
   九日游鹰窼山
忽忽巳九日出门净无泥地偏寔斗绝有山如会稽宾
客后杂遝仆夫各有携天风海上来我马骄且嘶坡陀
出险径窈窕遵回溪前登郯家岭始觉华盖低作者四
五人更托千层栖日午扣其户不愁苍耳迷欲俯栖鹘
巢上陵万丈梯岂但畏猛虎彷佛闻天鸡共燕脩竹林
卷一 第 5a 页
落日犹在西相看且一笑四郊多鼓鼙
   两河兵兴京师乏食民部尚书曹公德基出使
   三吴因纪其事
东南寔天府岁漕三百万龙城积红腐虎士班白粲焉
知十五年不解戎马乱采稆以为食屯集成背叛至今
两河地僵尸作京观诸侯土贡绝君忧切宵旰尚书出
宣旨跋涉非所惮国无九年蓄志士常切叹空山独病
卧无书托飞翰中宵望使星迢迢阻河汉
   送金子厚归杭
故人金子厚四十犹落魄扁舟溯江涛访我黄山脚我
惭老穷经春蚕空自缚羡君神仙姿翩翩九皋鹤不上
卷一 第 5b 页
光范书暂卖壶公药高视万物表道尊卿相薄山中十
日留穷天慰离索联诗出险语酌酒成大噱东风碎河
冰归思中夜作鹅黄催柳条椒红拆梅萼重来未有期
惜别中颇恶俱宜慎出处一瓢宁改乐飞鸿正南来有
书幸相托
   赠迮元霖
迮生固长贫赋诗朝忍饥破裘连百结但觉诗愈奇锵
然击天球未作秋蛩悲呜呼识者死举国无人知鼓柁
洞庭湖远过三高祠我无一斗酒为生开两眉宇宙非
不大四顾将安之日落暮山黑百鸟争寒枝翩翩五色
凤寂寞双翅垂圣人坐明光迟汝一来仪
卷一 第 6a 页
   耕乐轩
隐者东海头安时事耕凿有田百亩馀相率治硗埆我
稼没牛腹我书挂牛角三洲雷雨均既耕必有穫吹箫
赛田祖操豚不为薄上给县官租酣歌见真乐江南风
㬌异况乃赋敛数连云桑柘尽池台总零落尚恐兵未
休远近无土著全生虎豹群岂忍厌藜藿
   泮池荷花
荷生泮池中云覆明镜密清飙激回芳浊水钟妙质疑
碧洗朝雨嫣红酣落日折茎或牵丝食薏时摘实犹疑
南浦泛谅匪东林匹
   戏赠李焕章
卷一 第 6b 页
善博不成枭善射不中鹄及此感衰谢世道方局促皎
皎明月珠如何混鱼目
   食糟蟛蚏
江乡富鱼错有物小而铠天晴走白沙月暗来沧海空
怜朔客疑尚被南翁采刀斧不足膏瓶罂遂俱逮失身
酒泉流举族糟丘醢对此哀汝生食之岂其罪
   乙巳除夕
春风何处来庭草忽巳碧不惜流年驰感此千里客管
葛树功名孔颜丰道德低回违宿愿览镜双鬓白高堂
夜张筵新酒行琥珀得失谁与论浩歌永今夕
   题尚北海听雨轩
卷一 第 7a 页
海门飞雨集高栋有馀清斜侵虚壁过远逗大江平檐
花朝乱滴庭叶夜俱鸣凉知苏道暍润喜濯园英微茫
空暝色萧瑟自繁声飞盖阻来客独坐轸深情
   槜李郭宗夏兄弟五人友爱尤笃后值兵变东
   西散处宗夏思之为作五雁图赋诗一首
五雁何翩翩饮啄同清池失路在中道饥寒不相知昔
为八龙聚今作四鸟离惊飙广漠至十月百草衰天高
羽翮短苦受胡鹰欺上林岂不广念汝归何时管蔡兴
流言坐使君臣疑京城死大叔寤生手刃之淮南歌尺
布千岁有馀悲东阿苦不容七步咏然箕骨肉成虎狼
所争毫与釐我观五雁图为继鹡鸰诗
卷一 第 7b 页
   次韵张希载雨中书怀
夏雨盈百川高岸复深谷鳞鳞低度云汨汨驶流瀑口
营叹翔鹳臆诉哀病鹄征夫在中道少妾乱心曲更希
若木光照此车下独
   凌霄花
大椿何亭亭相传五百载陵苕亦杨芳灼灼藉光彩感
彼径寸苗附此千尺乔同心无异族假翼在崇朝朱荣
耀白日翠蕤牵清飙缠绵欣有托淖汋静无妖坐愁莭
序易颜色易俱凋
   丙午七夕
生寡縻禄情不复就羁绁曝衣记蚤秋置酒陶嘉节曲
卷一 第 8a 页
无二八舞味荐水羞洁轻纨怯迅飙明烛欺初月林鸟
戾且飞玄蝉凄更咽主宾聊晤语儿女空感别耿耿候
双星漏终河汉没
芳燕乐清夜浩歌悲暮年故国山河迥殊方斥堠连交
干成契阔宾客暂周旋念旷情易洽怀归思更绵列星
稀未出金波澹始弦落烬秉残蜡繁吹起终筵后会复
经岁举爵共无眠
   读书堆
泊舟亭林湖突兀空王宫当时读书处鸟雀呼秋风前
瞻两金山抃舞波涛中眷兹一篑力克配千仞崇恐有
文字藏中夜飞白虹荒哉梦中语且复诳儿童我亦有
卷一 第 8b 页
书癖五经老未通草堂可遂结当作两希冯
   登积庆寺阁
层构何巍哉金碧中突兀俯见百里外山断平野阔青
天倾东南伯气忽巳灭忆昨皇庆初六合既同辙眷兹
葭菼中鬼工成观阙我来属丧乱彷佛大业末奔窜虽
云苦登眺亦颇悦居庸不可见太华才一发故乡今何
如路险复霜雪苍苍白日晚目送归鸟没
   名都萹
赵魏天下枢相从多贵游起家至千石结客倾五侯光
辉喧戚里意气动神州蹋鞠东城罢张筵西第留倒海
为我饮兼山为我羞妙舞呈楚艳清歌列齐优共称齐
卷一 第 9a 页
三寿惟愿乐千秋福盈知所戒宠极惧生尤
   兰
丛兰何青青罗生满中泽阿那风叶翻葳蕤露房拆芳
洁终自持光荣谅谁饰勿为时所化岁晚同荆棘
   对月怀邵筼谷
携酒东园游望舒巳就缺促席尊未空方舟君夜发东
西耿相望复对三五月阶前皓彩盈窗下朱荣歇同袍
成异县思逐回风结异县非千里邈若胡与越吴趋唱
谁和楚调哀自辍感此百年客世故恒羁绁荣华一朝
露采秀亦可悦归濯清江流冥栖保芳洁
   怀夏士文
卷一 第 9b 页
楼船昔西迈霜降百草衰日月一何遒子行忽经时众
绿荣枯条谷鸟鸣且悲豺虎塞道路郁郁劳我思我思
晨复夜谅匪渴与饥行人发吴门消息安可知且复慰
其私岂敢言是非惜哉无六翮念子何当归云中有黄
鹄会衔东南飞
   郊居
直木恶为轮疲马思卷旆匡时既非才处约斯寡悔采
诗鉴兴亡读易明进退永怀嵇阮放甘与沮溺对
   送潘时雍归钱唐
海县兵未息公子今何之酌君莆萄酒听我白苧词忆
昔来黄湾始为桐子师诸生老伏胜说客惭张仪连床
卷一 第 10a 页
风雨夕秉烛听新诗殷殷金石声真足解我颐同居石
壁下斗柄倏三移脱略势利交所贵两不疑久怀地主
恩亦有莼鲈思束书向钱唐磬折从此辞钱唐寔都会
西湖天下奇朱楼起相对上有千蛾眉羽衣何翩翩处
子冰雪肌楼前五陵儿并马金鞭垂酒酣复张乐但惜
白日驰近者属凋丧不及全盛时空山凤凰去月黑号
狐狸春风吹行殿碧草生荒基何当从子游观涛酹鸱
夷辛苦草太玄徒为廉蔺嗤子实济时具飞腾方在兹
匠石既巳遇小大随所施从容宰相前奋舌论安危岂
无一尺箠盗贼不足笞天空羽毛急水涸舟楫迟临岐
更挥泪中年伤别离
卷一 第 10b 页
   题诚道原潇湘八景
    潇湘夜雨
江空夜如何急雨千里洒水生黄陵庙云暗苍梧野鼓
瑟来湘灵移舟近渔者重华不可见竹上泪如写
    洞庭秋月
轩辕已上天弓剑人间留唯馀万古月长照洞庭秋君
山云气灭水合天光流勿遣金虾蟆脱归千文湫
    渔村夕照
羲和忽西匿阡陌散馀辉澄江度双翼遥岑明半规孤
烟野店起归人一何迟遗荣羡父老衰白无所悲
    江天暮雪
卷一 第 11a 页
曾云起北渚万象入鸿濛散漫飞轻雪低回逐劲风思
群无牧马失侣有征鸿泛泛独垂钓扁舟黄发翁
    平沙落雁
群雁来衡阳亦如万里客日暮空俳佪欲去饥无食蒹
葭暗汀洲惊飙吹倦翼上林须春归宁为罗网得
    山市晴岚
山光洗新黛好雨不崇朝日迟蒙薄雾天近霭微霄茅
茨犹隐约金翠郁岧峣前峰恐无路有客度危桥
    远浦归帆
楚客发天际扬帆入三湘回首青山远忽已过涔阳晚
树何历历归思浩茫茫永愧波上鸥渔父共相忘
卷一 第 11b 页
    烟寺晚钟
清钟象蒲牢夜触海底鲸海鲸岂有意蒲牢本无声二
物偶相值坐使百里惊高僧定初起月上空山明
   丙午冬十一月辟乱亭林明年春馆于扬溪邵
   筼谷氏四月一日乡兵复大起合境之人鸟惊
   麇窜不知所届余亦去而从之既定而返因写
   怀云
茫茫新战埸白草迷四顾烽火连石门我归亦无路穷
鱼久在辙惊鹊空绕树故园今何如犹思读书处近闻
遭杀戮岂复有亲故安得附晨风从之西南去
   出璜溪
卷一 第 12a 页
白首事章句不登金马门空名苦为累遂枉三聘烦一
瓢虽屡空五鼎非所存愿偕田父游卜宅溪南村霜寒
收柿栗日暮牧鸡豚去矣从本性得与巢许论
   归崇德西曹村
田翁驩我归假我茅堂居石桥跨流水夏木文四隅风
蝉聒旦暮亦有安巢乌览之为欣然息驾歌唐虞寄我
六合内何地非其庐荒哉百年客千金营一区
   迁居
我贫无定居一岁三四迁破庐仅蔽席于生巳为宽南
邻盛车马圵里矜绮纨高楼出云雨一一居神仙何异
玉台秀四时游且盘念力守穷栖去去非所安
卷一 第 12b 页
   立秋日
叶落天始秋一气自回薄郁蒸变凄厉衰老独先觉行
云翳白日向夕风两作所欣同一溉流水百道落园葵
遂含滋可以供我酌白发西邻叟相过慰漂泊贻我酒
两鸱对之中颇怍高歌尽君觞从人诮徐邈
   夏夜
惮暑夕屡兴飞虫亦纷拂玉宇旷无邻星河阻灵匹眷
兹朱火中悼彼青阳失旧知伤巳逝新欢邈难即虫虫
气如焚惕惕心为怵惧先霜雪交易变蒲柳质彷徨不
能寝坐候东方日
   丁未重午
卷一 第 13a 页
世乱无安宅尽室久在路山蜩始一鸣海燕时双去巳
叹朱户非不见龙舟渡采药讵能寿酌酒聊自豫四时
倏相代百岁同为宇曰长坐风檐更读离骚赋
   荅客一首
窃禄非本性适彼南山阿藜藿日不充慷慨独商歌有
客向我言与世同其波商君震七国季子倾三河区区
守章句白首成蹉跎念之为三叹所乐良巳多潜鱼骇
钩饵飞鸟愁网罗结驷非不荣违巳当如何
   题绿绮轩
朱丝操白雪白鹤舞婆娑犹闻广陵散不废懊憹歌风
来荗苑树月落洞庭波不见古人久焉知古意多
卷一 第 13b 页
   仲冬秋泾客舍
水涸天始寒爽气薄絺绤空林无荣木斥卤草俱白纷
纷各有营驱马不得恖嗟予亦何者惨惨长路侧饥寒
恒累之岂不厌所历北风来广漠徒御皆少色踟蹰但
四顾白日忽西匿山川莽悠悠沿洄良未极索群中野
兽逐侣南去翼谁能独无情归哉山中宅
   皂林驿
朝发白水村夕次皂林驿水腥无饮马林黑有归翮昔
时兵交地白骨如山积万灶今巳夷风亭焕新饰居人
尚星散父老悲故迹团团关山月夜逐南征客
   春日宴沧洲诗一首(并引)
卷一 第 14a 页
   岁在著雍涒滩春三月一日筠谷高士合宾
   客序兄弟饮于沧洲一曲平池涌翠高阁延
   青圆景中天繁阴四合微飙远激幽芳袭人
   清醥在壶嘉肴既旅徵蟋蟀之刺俭美伐木
    之求友终宴忘疲迁坐复酌鸣葭间发恊朱
    凤之相和舞袖双回翩惊鸿之欲举呜呼兰
    亭金谷会岂能常沧海流沙兵犹未息怼神
    仙之无验宜旷达以为高用缀新篇以纪雅
   集诗曰
天阔无留云山明洗新黛过从属休假置酒沧洲会柔
荑绿堪藉杂英红尚在累觞既不辞秉烛还相对清弹
卷一 第 14b 页
促哀响秘舞呈脩态兰亭今巳矣金谷徒增慨大化会
有终四时宁复贷厌厌夜无归从人讥倒载
   游仙诗三首
巍巍阆风台层构切青霄一气存太始三神建高标天
风翼芝盖仙曲和箫韶左携赤斧游右御山图朝上帝
颔其颐元君目相招富贵一脱屣于焉恣长谣
寸田何茫茫其广周九野超然凌昆崙银河夜西泻高
厉风尘表日月乃在下神官役鬼工楼观丹青假勾陈
与玄武卫此神明舍麻姑别千霜岂是得道者不见海
三枯白发徒盈把
景风扇玄圃漠漠琼花开手弄天上月夜宴九成台盘
卷一 第 15a 页
行五色芝酌以紫霞杯黄屋岂为贵秦政亦荒哉浩然
中独存万象方胚胎纷纷梦玄驹生死益堪哀
   丁一鹤诗
大道日巳芜游谈纷琐琐韩非不得死商鞅终梯祸伟
哉高世士结屋青山左年来颇得道巳觉初心果朝漱
玉池津夜存金鼎火御气超六虚万物真蜾裸
   采芝生诗三首
功名不可恃利禄恒为愆举世纷蚁集伊人倏鸿骞十
年不出户上友绮与园金芝敷九葩煌煌生石间朝阳
晞宿露光辉一何鲜采之备服食度世希神仙永谢城
市人振衣百尺巅黄虞怅已远肆志独超然
卷一 第 15b 页
采采复采采相与登高丘可以充我虚五鼎何足侔茂
陵岂识道且从方士游徒闻甘泉产更入蓬莱求白日
忽已暮悲风来素秋未若幽居子不怀四海忧清节尚
巢父素心追许由
负版行欲僵飞蝇死犹集赴烛夜蛾焚好酒猩猩泣所
以思远托道路方险涩宁希百金赏岂慕十户邑永言
从我求鹪鹩惟一粒有材寔为累无欲安所入韩彭苦
不悟羞同匹夫执商山今寂寥高风邈难及
   题夏颐贞西畴草堂
九山惟凤凰突兀尊中卣山断忽平野四水东南流海
潮日夜至新沙成故洲爱此斗绝境遂与长沮游蒺藜
卷一 第 16a 页
苦满道相率开西畴俗类桃花源无历知春秋风寒禾
黍熟雨多桑柘稠土芝颇益气玉延亦可羞过从有耆
老请谒无王侯四时共相保千岁非所忧如何万里客
日暮行未休骑虎不得下短衣归饭牛
清江贝先生诗集卷之一
卷一 第 16b 页
卷一 第 1a 页
诗馀
  汉宫春
细雨廉纤乍鱼翻绿皱莺哺红甜那堪归期总负别恨
还添榴花一点记重重绣户珠帘人乍起玉钗半脱达
山轻拂双尖 不道而今落魄怪朱颜顿改换得霜髯
无心新声乐府旧体香奁伤今吊古但时时强拟江淹
浑得似春风燕子飞来也傍茅檐
  瑞鹧鸪
风林初夜月轮高鸟飞不尽楚天遥一曲清江恰似潇
湘路何处人家傍小桥 十年空负归来约巳无旧杏
新桃谩思田父前时同在鸡豚社日相招酒压梨花醉
卷一 第 1b 页
一瓢
  应天长(吴仲圭秋江独钓图)
澄江日落渺一叶归航渡口初泊垂钓何人不管中流
风恶西山青似削旷千里楚乡萧索问甚处更有桃源
看花如昨 往事总成错羡范蠡风流故迹依约微利
虚名何啻蝇头蜗角宫𫀆无意着但消得绿蓑青蒻鲈
堪斫明月当天酒醒还酌
  玉蝴蝶
极目江南千里故人何处一段伤心漠漠行云才霁又
作轻阴诉西风寒蛩近户皆落日归鸟投林正秋深残
山剩水应怕登临难禁 多情总老流黄不寄尺素空
卷一 第 2a 页
沉绿殢红迷岂知零落到而今似丁香离肠暗结点白
雪衰鬓先侵思愔愔一声羌管几处邻砧
 玲珑四犯(春情)
江草江花总付与春风何处池苑露染烟裁依旧翠深
红浅天气渐近清明但觉比旧时都倦问此情脉脉谁
念惟有乳莺巢燕 银筝低按斜飞雁尚依稀小窗深
院珠帘日午重重下空锁秋娘怨憔悴一束楚腰也定
怕萧郎再见想夜深暗卜归候把灯花剪
  锁窗寒
雁别衡阳春光巳到去年时节河堤弱柳拂水万条堪
结更无情东风几番海棠一夜西园发但草深曲径看
卷一 第 2b 页
花人少乱飞蝴蝶 最是伤心切总过了花朝汉宫传
蜡方回未老白发那教成雪忆当时歌扇舞裙小楼十
二空夜月待重寻旧侣高阳唤酒携桃叶
  八六子(秋日海棠)
满空山乱飘黄叶花仙特地冲寒恨薄命萧娘嫁晚捧
心西子妆成恍然梦间 清明时节曾看院落早莺犹
困楼台乳燕初还怅呙了韶华一枝偷绽拒霜争艳断
霞分彩空嬴得人自先惊老去天应不放春闲倚阑干
春风别愁几番
  南浦(赋水光山色舟)
一叶小如凫趁几番樵风日日来往何处最堪看吴门
卷一 第 3a 页
外都是白波青嶂斜阳半敛采菱尚有莲娃唱谩载得
前村月归来人家三两 何须万斛黄龙驾滟滪瞿塘
接天风浪空为利名牵谁能似鸱夷散发湖上秋行更
好镜中新绿东西向雪寒夜静定多在萧萧芦花深放
  渔家傲(早春)
弱柳絾黄梅傅粉烧灯巳过花朝近塞上归鸿犹有信
飞成阵王孙一去浑无准 院落沉沉人又困腰肢顿
觉罗衣褪两点青山从淡尽君休问青山更有新来恨
  西江月(元夕)
夜月将圆宝镜春冰巳碎青瑶千门灯火近元宵一向
薄寒犹峭 海上双鱼不至云间彩凤难招小楼十二
卷一 第 3b 页
更萧萧白发空思年少 其一
十日催花雨过九衢著柳风轻城中何处不观灯𦴻萏
夜开千柄 酌酒何辞潋滟吹箫更引娉㷚如今海角
叹飘零落月半窗清影 其二
  风入
一钩初月小如眉又是去年时东风著意催花柳元朝
过休放春迟野老田夫共乐青山白水相宜 男儿了
事却成痴七十更何为也知七十从来少但从容把酒
论诗独乐园中司马云台观里希夷
  凤栖梧
一日思归归便许何 忘却归来路春巳无多风
卷一 第 4a 页
又雨桃花柳絮浑无数 第四桥边君住否唯有当时
月照伤心处水满洞庭飞白鹭吹箫夜过西山去
  风入松
踏槐犹记伴儿童今日总成翁十年不到西湖路轻孤
负秋月春风回首桃花水远伤心燕子楼空 倡条冶
叶自西东何处托流红繁华梦断愁多少都分付鹦鹉
杯中莫问今来古往倚楼閒送飞鸿
  水龙吟(春思)
楚天归雁千行一书不寄相思苦匆匆过了踏膏时节
更愁风雨燕子黄昏海棠春晓几翻凄楚问谁能为写
重重别恨算除有江淹赋 尚记银屏翠箔抱琵琶夜
卷一 第 4b 页
调新谱芳年易度沈腰宽尽白头如许弱水三山武陵
一曲重寻何处柰无情杜宇年年此日到淮南路
卷一 第 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