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九 第 1a 页
宋学士文集卷第六十九 芝园续集卷第九
杭州天龙寺石佛记
濂自休致以来颇一至杭憩永明慧日峰下天龙寺与永明
相去不五里而近其主僧月舟禅师行满要濂出游寺乃唐
天龙尊者驻锡之地宋乾德三年吴越王钱氏为建宝坊因
名天龙王之女曾刻木作观音像卑之至今犹存大中祥符
元年改额为感业建炎三年毁于兵元泰定元年择基于寺
南一百步仍重建寺曰天龙焉寺后皆山相传为越王台奇
石峭秀如玛瑙森列从寺西斜迤而上仅三十步小塔出灌
莽中盖藏天龙舍利处又斗折而北入妙庄严境门又西行
六十步平岩幽邃镌成无量寿佛像涂以黄金累甓为洞户
作拦楯护之香华之器咸刻饰像右刻般若心经系以太平
兴国六年左峙石洞尤奇傍勒饶云斋三字诗一章不能全
辩严前地夷旷月舟云款此即寺故基柱础尚在窃按钱氏
杭州天龙寺石佛记
濂自休致以来颇一至杭憩永明慧日峰下天龙寺与永明
相去不五里而近其主僧月舟禅师行满要濂出游寺乃唐
天龙尊者驻锡之地宋乾德三年吴越王钱氏为建宝坊因
名天龙王之女曾刻木作观音像卑之至今犹存大中祥符
元年改额为感业建炎三年毁于兵元泰定元年择基于寺
南一百步仍重建寺曰天龙焉寺后皆山相传为越王台奇
石峭秀如玛瑙森列从寺西斜迤而上仅三十步小塔出灌
莽中盖藏天龙舍利处又斗折而北入妙庄严境门又西行
六十步平岩幽邃镌成无量寿佛像涂以黄金累甓为洞户
作拦楯护之香华之器咸刻饰像右刻般若心经系以太平
兴国六年左峙石洞尤奇傍勒饶云斋三字诗一章不能全
辩严前地夷旷月舟云款此即寺故基柱础尚在窃按钱氏
卷六十九 第 1b 页
造寺在太祖乾德二年至太宗太平兴国三年方纳土上距
建立之时巳一十七年又三年方有刻像未必其初置寺于
此也又东折二十步有慈氏如朱暨天亲无着侍卫七像其
庄严一如无量寿又东折三十步又有宝陀大士像石壁上
刻天龙寺光明石六字月舟云石能夜现光怪故名其庄严
一如慈氏三处仍勤佛号于石以金填之濂既周览徘徊太
息顾月舟问其故月舟云斯事甚异
国朝洪武七年秋七月十又一日野灯发延及寺山风挟之
为声势光焰射天黑烟巳罩殿庐行满大惧向木观音像哀
号期与殿俱烬或力解之乃脱三衣祝而焚巳而反风灭火
继之以雨明日行山中藤蔓榛棘尽幼为灰始见石像呈露
或井没尘土间行满惊喜为之剜剔澡涤命工绘饰严护如
此实其年之冬十月也先是有神光起寺西四十步久而愈
明因掘地验之获石观音像舁归奉之东庑旱潦疵疠荣祷
建立之时巳一十七年又三年方有刻像未必其初置寺于
此也又东折二十步有慈氏如朱暨天亲无着侍卫七像其
庄严一如无量寿又东折三十步又有宝陀大士像石壁上
刻天龙寺光明石六字月舟云石能夜现光怪故名其庄严
一如慈氏三处仍勤佛号于石以金填之濂既周览徘徊太
息顾月舟问其故月舟云斯事甚异
国朝洪武七年秋七月十又一日野灯发延及寺山风挟之
为声势光焰射天黑烟巳罩殿庐行满大惧向木观音像哀
号期与殿俱烬或力解之乃脱三衣祝而焚巳而反风灭火
继之以雨明日行山中藤蔓榛棘尽幼为灰始见石像呈露
或井没尘土间行满惊喜为之剜剔澡涤命工绘饰严护如
此实其年之冬十月也先是有神光起寺西四十步久而愈
明因掘地验之获石观音像舁归奉之东庑旱潦疵疠荣祷
卷六十九 第 2a 页
立应由是依归者众寺得重振逮今五十六春秋矣今诸像
毕出似非偶然之故然寺无一肘之田每乞食以为养而黑
白之众几二千指非缴灵于大雄氏其能致然欤不可无以
示来者明公以文辞为佛事愿为书诸碑仍累甓为室以障
雨风使与石像同为无极不识可乎濂闻佛之肖像古无有
也有之自优填主始东土众生兢则效之恒聚土以拟梵形
或谓土不能悠久复易之以木又虑木可致朽而更之以石
石固坚矣亦难期于无坏乃因山而凿之庶几与天地同毕
大则数十寻小则六七尺在在有之如来以慈悯之故感其
精诚时变幼景光以歆动之锡釐恤胤无所不至诚难量功
德海也虽然天地亦一物也物必有坏唯本然之物佛超绝
万汇而不可以成坏言人具有之而或未能思故濂之为此
记使读者内观之所重在此而不在乎彼也寺之兴复别自
有记非像之所系兹不详书
毕出似非偶然之故然寺无一肘之田每乞食以为养而黑
白之众几二千指非缴灵于大雄氏其能致然欤不可无以
示来者明公以文辞为佛事愿为书诸碑仍累甓为室以障
雨风使与石像同为无极不识可乎濂闻佛之肖像古无有
也有之自优填主始东土众生兢则效之恒聚土以拟梵形
或谓土不能悠久复易之以木又虑木可致朽而更之以石
石固坚矣亦难期于无坏乃因山而凿之庶几与天地同毕
大则数十寻小则六七尺在在有之如来以慈悯之故感其
精诚时变幼景光以歆动之锡釐恤胤无所不至诚难量功
德海也虽然天地亦一物也物必有坏唯本然之物佛超绝
万汇而不可以成坏言人具有之而或未能思故濂之为此
记使读者内观之所重在此而不在乎彼也寺之兴复别自
有记非像之所系兹不详书
卷六十九 第 2b 页
大慈山虎跑泉铭
虎跑泉在杭之大慈山广福定慧禅院距城南十里而近唐
元和十四年性空大师来游兹山乐其灵气郁盘縳庵其中
寻以无水将他之忽有神人言曰自师之来我等缴惠者甚
大奈何弃去南岳童子泉当遣二虎来移师无患也翼日果
见二虎以瓜跑山出泉甘洌胜常大师因留止建立伽蓝苏
文忠公守杭日为之赋诗有虎移泉眼趰行脚之句盖纪实
也大师讳寰中蒲坂卢氏子得法于百丈海一时龙象如临
济玄赵州谂南泉愿严头奯雪峰存咸来咨叩道要则其德
服鬼神彰灼灵异有不难致者呜呼拔剑刺山水为之涌折
腰拜井泉乃仰流武夫健将一诚之所格尚若此况大师心
悟无际者乎洪武戊午冬十有一月濂朝 京师道经山下
今主僧定严戒有道之士也亟要濂观泉且被法衣率其徒
同举梵咒久之泉觱沸而出若联珠然巳而微作涌势濂心
虎跑泉在杭之大慈山广福定慧禅院距城南十里而近唐
元和十四年性空大师来游兹山乐其灵气郁盘縳庵其中
寻以无水将他之忽有神人言曰自师之来我等缴惠者甚
大奈何弃去南岳童子泉当遣二虎来移师无患也翼日果
见二虎以瓜跑山出泉甘洌胜常大师因留止建立伽蓝苏
文忠公守杭日为之赋诗有虎移泉眼趰行脚之句盖纪实
也大师讳寰中蒲坂卢氏子得法于百丈海一时龙象如临
济玄赵州谂南泉愿严头奯雪峰存咸来咨叩道要则其德
服鬼神彰灼灵异有不难致者呜呼拔剑刺山水为之涌折
腰拜井泉乃仰流武夫健将一诚之所格尚若此况大师心
悟无际者乎洪武戊午冬十有一月濂朝 京师道经山下
今主僧定严戒有道之士也亟要濂观泉且被法衣率其徒
同举梵咒久之泉觱沸而出若联珠然巳而微作涌势濂心
卷六十九 第 3a 页
异之定严遂来谒铭铭曰
天一所形厥质乃凝潜行重渊与气俱升至人来居地不爱
宝谁信清冷生于虎蚤山后川君与道为谋肯私一勺不师
之留师既留止化泉为雨式沛且旁润于千里幻此荒墟遂
成宝坊群生依之为正法幢命世大才犹能类象来游来咨
如山荅向伐祀虽邈声华弗亏至今草木尚被馀辉我于世
缘逢触辄碍泉特相知献万珠琲扰扰征骖风埃渺㳽有素
者衣化而为缁愿挹才波如习禅定洗涤根尘一时清净
元故宝林禅师桐江大公行业碑铭
古浮屠之道以坚忍刻苦为先故其虑澄欲寡而入般若为
最易所以云居诲人为巳不贪世荣翠严日走聚落食或不
继此无他重内而轻外也濂今得一人焉曰宝林桐江师其
视荣名利养亦澹然无动于中瓶钵之外绝无长物所服布
𫀆或十馀年不易临殁维那来发遗箧欲行倡衣故事唯𥿄
天一所形厥质乃凝潜行重渊与气俱升至人来居地不爱
宝谁信清冷生于虎蚤山后川君与道为谋肯私一勺不师
之留师既留止化泉为雨式沛且旁润于千里幻此荒墟遂
成宝坊群生依之为正法幢命世大才犹能类象来游来咨
如山荅向伐祀虽邈声华弗亏至今草木尚被馀辉我于世
缘逢触辄碍泉特相知献万珠琲扰扰征骖风埃渺㳽有素
者衣化而为缁愿挹才波如习禅定洗涤根尘一时清净
元故宝林禅师桐江大公行业碑铭
古浮屠之道以坚忍刻苦为先故其虑澄欲寡而入般若为
最易所以云居诲人为巳不贪世荣翠严日走聚落食或不
继此无他重内而轻外也濂今得一人焉曰宝林桐江师其
视荣名利养亦澹然无动于中瓶钵之外绝无长物所服布
𫀆或十馀年不易临殁维那来发遗箧欲行倡衣故事唯𥿄
卷六十九 第 3b 页
衾一具而巳大笑而去呜呼㨿位十刹之间而履行危峻若
此视翠严云居其为人也何殊可不书以为学佛者之法乎
师吴氏子世居严之桐江故因以为号讳绍大父善母李氏
师神观孤洁不乐处尘𡏖中一触世气唯恐有以涴之入同
里凤山寺为沙弥稍长祝发升坛纳满分戒私自计曰化龙
之鱼肯于蹄涔求生乎即日杖策而出上双径山谒大辨禅
师陵公公据席摄众道价倾东南一见师大喜授以达摩氏
卑传心印相与诘难者久之师退复自计曰如来大法天地
所不能覆载其止如斯而巳乎遽辞去历三吴之墟宿留建
业经匡庐溯大江之西还止湖湘汉沔间名伽监所在必往
参焉诸尊宿告之者不异径山时师复慨然曰吾今而后知
法之无异味也乃归见公公俾给侍左右师益加奋励胁不
沾席者数载朝叩夕咨所以悟疑辩惑者无一发遗憾遂得
自在无畏法陵公喜传授有人每形之于言时东海欤公以
此视翠严云居其为人也何殊可不书以为学佛者之法乎
师吴氏子世居严之桐江故因以为号讳绍大父善母李氏
师神观孤洁不乐处尘𡏖中一触世气唯恐有以涴之入同
里凤山寺为沙弥稍长祝发升坛纳满分戒私自计曰化龙
之鱼肯于蹄涔求生乎即日杖策而出上双径山谒大辨禅
师陵公公据席摄众道价倾东南一见师大喜授以达摩氏
卑传心印相与诘难者久之师退复自计曰如来大法天地
所不能覆载其止如斯而巳乎遽辞去历三吴之墟宿留建
业经匡庐溯大江之西还止湖湘汉沔间名伽监所在必往
参焉诸尊宿告之者不异径山时师复慨然曰吾今而后知
法之无异味也乃归见公公俾给侍左右师益加奋励胁不
沾席者数载朝叩夕咨所以悟疑辩惑者无一发遗憾遂得
自在无畏法陵公喜传授有人每形之于言时东海欤公以
卷六十九 第 4a 页
天目嫡孙唱道净慈为法择人如沙中淘金鲜有慊其意者
会藏室阙主者乃曰必如大兄方可耳师乃起涖其职寻以
心法既明而世出世智不可不竟手翻具药寒暑俱忘每夜
敷席于地映像前长明灯读之一大藏教凡陆千二百二十
九卷阅之至三过遂皆通其旨趣师之志犹未巳儒家言及
老氏诸书亦择取而擩哜之自是内外之学两无所愧矣元
之至顺壬申广教都总管府新立未久宋诸舆论命出世严
之乌龙山景德禅寺兴废补坏善誉流衍至正辛巳行宣政
院迁主金华山智者广福禅寺寺近郡城十有馀里而城中
为廉访使者治所持节而来者多朝廷老臣及文学之士休
沐之日恒入山诹询内与故持法者颇难其人自师之至若
贵若贱小若大靡不向风悦服四方学子翕集座下甚至无
席受之一时法会号为极盛戊戌之秋院中复徇群请移住
义乌云黄山宝林禅寺师坚不欲行使者凡三往返然后承
会藏室阙主者乃曰必如大兄方可耳师乃起涖其职寻以
心法既明而世出世智不可不竟手翻具药寒暑俱忘每夜
敷席于地映像前长明灯读之一大藏教凡陆千二百二十
九卷阅之至三过遂皆通其旨趣师之志犹未巳儒家言及
老氏诸书亦择取而擩哜之自是内外之学两无所愧矣元
之至顺壬申广教都总管府新立未久宋诸舆论命出世严
之乌龙山景德禅寺兴废补坏善誉流衍至正辛巳行宣政
院迁主金华山智者广福禅寺寺近郡城十有馀里而城中
为廉访使者治所持节而来者多朝廷老臣及文学之士休
沐之日恒入山诹询内与故持法者颇难其人自师之至若
贵若贱小若大靡不向风悦服四方学子翕集座下甚至无
席受之一时法会号为极盛戊戌之秋院中复徇群请移住
义乌云黄山宝林禅寺师坚不欲行使者凡三往返然后承
卷六十九 第 4b 页
命明年巳亥八月朔觉体中不佳至第七日日将殁鸣鼓集
众告以永诀即敛目危坐或请书偈接笔掷于地曰纵书到
弥勒下生宁复离此邪翛然而化服沙门衣五十八春秋享
报身寿七十有四越五日行阇维之法获舍利罗如绀珠色
齿牙贯珠不坏以某年月日建塔于某处藏焉师广额高眉
正容悟物使人妄意自消生平以弘法匡徒为巳任敲唱双
举钟鼓交参未尝少懈有求文句者操笔立书贯穿经论而
归之第一义讳间游戏翰墨发为声诗和冲简远亦有唐人
遗风至于有所建造甃石运甓躬任其劳以为众倡手未尝
捉金帛悉属之知因果者或尤之则曰吾知主法而已尝患
滞下疾拭净不忍用厕𥿄摘菽叶充之其刻苦盖人之所不
能堪非见解正力弘量岂易致是哉三会语有录其上首弟
子兜率行勤己为编集行世永明戒茂复以塔上之久未述
为愧乃数来徵濂铭濂昔见师于金华山中共蝇头细书戏
众告以永诀即敛目危坐或请书偈接笔掷于地曰纵书到
弥勒下生宁复离此邪翛然而化服沙门衣五十八春秋享
报身寿七十有四越五日行阇维之法获舍利罗如绀珠色
齿牙贯珠不坏以某年月日建塔于某处藏焉师广额高眉
正容悟物使人妄意自消生平以弘法匡徒为巳任敲唱双
举钟鼓交参未尝少懈有求文句者操笔立书贯穿经论而
归之第一义讳间游戏翰墨发为声诗和冲简远亦有唐人
遗风至于有所建造甃石运甓躬任其劳以为众倡手未尝
捉金帛悉属之知因果者或尤之则曰吾知主法而已尝患
滞下疾拭净不忍用厕𥿄摘菽叶充之其刻苦盖人之所不
能堪非见解正力弘量岂易致是哉三会语有录其上首弟
子兜率行勤己为编集行世永明戒茂复以塔上之久未述
为愧乃数来徵濂铭濂昔见师于金华山中共蝇头细书戏
卷六十九 第 5a 页
问之曰师年耄矣其眼尚如月耶师笑曰赖有此耳别后复
录近作诗一卷来寄师之意似相知者濂自后奔走西东弗
能再往今师则不复见矣因从永明之请历序师之苦行并
其證悟之深者勒诸穹碑假佛法而饕贵富者过而读焉其
有所触也夫铭曰
夫辨之道白如日一照便入光明域幻为严瀑泻千尺珠玑
散落龙为惜宝林师子亟返掷历编名山绝瓜迹大海震荡
接天碧咸味由来同一滴三藏玄文密如织映灯夜读废寝
食差别从今会于一欲求只字不可得三镇名山道充斥太空
无云雷下击龙象人天俱辟易孤高有同泰华色茹苦不翅
餐崖蜜伟哉德人麟凤质特为时来谁复识长风满水
感古思今意何极
故金处士墓碣
予精神既衰囊笔椟砚讳言作文事忽同郡金生仁泣而请
录近作诗一卷来寄师之意似相知者濂自后奔走西东弗
能再往今师则不复见矣因从永明之请历序师之苦行并
其證悟之深者勒诸穹碑假佛法而饕贵富者过而读焉其
有所触也夫铭曰
夫辨之道白如日一照便入光明域幻为严瀑泻千尺珠玑
散落龙为惜宝林师子亟返掷历编名山绝瓜迹大海震荡
接天碧咸味由来同一滴三藏玄文密如织映灯夜读废寝
食差别从今会于一欲求只字不可得三镇名山道充斥太空
无云雷下击龙象人天俱辟易孤高有同泰华色茹苦不翅
餐崖蜜伟哉德人麟凤质特为时来谁复识长风满水
感古思今意何极
故金处士墓碣
予精神既衰囊笔椟砚讳言作文事忽同郡金生仁泣而请
卷六十九 第 5b 页
曰仁之先人善装褫之艺尝获私于执事秦汉以来金石刻
悉卑之交叠无迹而匡郭合度执事为之喜每延誉闾右之
族先每人归言仁虽在髫龀中耳熟之迄今弗忘先人年五
十二不幸以元至正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终久未克葬今
以 国朝洪武某年月日窆于某山之原执事傥存夙昔
之故哀而铭之虽死且不朽复泣不止予曰尔父予知之最
详何忍靳一言不慰其九泉下邪尔父讳永字仲明幼从许
文懿公游长赘女氏遂袭为其艺余忠宣公来持部使者节
命治法书悦之篆山堂处士四字以赐人以为荣尔父沈谧
有守人也且鉴办名画绝精以运笔柔劲设色明晦定其久
近真伪多服之无异辞今亡矣可念尔父世姓刘避钱镠嫌
名更为今㜈人也曾祖策宋雷州通判祖晔某官父祐元白
鹿书院山长尔父故衣冠裔也故与他装褫家不类君子之
泽其有可徵哉娶王氏生子男三仁宝安仁即求文者女二
悉卑之交叠无迹而匡郭合度执事为之喜每延誉闾右之
族先每人归言仁虽在髫龀中耳熟之迄今弗忘先人年五
十二不幸以元至正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终久未克葬今
以 国朝洪武某年月日窆于某山之原执事傥存夙昔
之故哀而铭之虽死且不朽复泣不止予曰尔父予知之最
详何忍靳一言不慰其九泉下邪尔父讳永字仲明幼从许
文懿公游长赘女氏遂袭为其艺余忠宣公来持部使者节
命治法书悦之篆山堂处士四字以赐人以为荣尔父沈谧
有守人也且鉴办名画绝精以运笔柔劲设色明晦定其久
近真伪多服之无异辞今亡矣可念尔父世姓刘避钱镠嫌
名更为今㜈人也曾祖策宋雷州通判祖晔某官父祐元白
鹿书院山长尔父故衣冠裔也故与他装褫家不类君子之
泽其有可徵哉娶王氏生子男三仁宝安仁即求文者女二
卷六十九 第 6a 页
归张让张弘孙男八人女六人铭曰
艺之欀业之良藏诸密名弗逸
元故王府君墓志铭
余来读书浦阳江上凡遇惇厚之善士必礼貌之又稍与之
游县之深溪有王府君丝出义乌凤林先世尝有显者府君
虽肥遁不仕其为人也好善乡人服之至不忍欺岁俭出粟
贷人不求其息或屡不能偿又复称贷府君亦从之人笑其
迂府君曰吾诚迂彼岂有馀力而不我归哉人有鬻产者必
增其直以足其意凿石鍊灰以腴稼者既即府君山复饮食
之而始收其利寠人无田艺富民之田而中分其粟乏力者
粟辄不登在他人必易艺者府君卒不变人笑其愚府君曰
我诚愚教吾子孙为宽仁之人耳里中有池塘延袤可二十
亩其二婚家力争之数讼于有司不决府君慨然曰所贵为
士者能为闾井解纷耳况与之有连乎乃耴内子金条脱质
艺之欀业之良藏诸密名弗逸
元故王府君墓志铭
余来读书浦阳江上凡遇惇厚之善士必礼貌之又稍与之
游县之深溪有王府君丝出义乌凤林先世尝有显者府君
虽肥遁不仕其为人也好善乡人服之至不忍欺岁俭出粟
贷人不求其息或屡不能偿又复称贷府君亦从之人笑其
迂府君曰吾诚迂彼岂有馀力而不我归哉人有鬻产者必
增其直以足其意凿石鍊灰以腴稼者既即府君山复饮食
之而始收其利寠人无田艺富民之田而中分其粟乏力者
粟辄不登在他人必易艺者府君卒不变人笑其愚府君曰
我诚愚教吾子孙为宽仁之人耳里中有池塘延袤可二十
亩其二婚家力争之数讼于有司不决府君慨然曰所贵为
士者能为闾井解纷耳况与之有连乎乃耴内子金条脱质
卷六十九 第 6b 页
钱若干缗刺羊豕以合之酒半酣捧钱而跪进之各驩然而
忘其讼向之笑者至是咸服府君为有德君子愧曰吾侪小
人棼棼尔营营尔安足以窥其中哉予尝与府君合饮香严
佛祠既稔闻其善行数审视之其衣冠不诡于人其发言和
而有则其饮酒至百觞不乱且执予手曰子文辞诚美矣惜
不识酒中之趣耳予为之惊喜呜呼此岂所谓惇厚之善士
者非邪府君晚年以家事属诸子幅巾杖屦夷犹大山长谷
间秋发缤纷翛然如物外人年七十三忽婴微疾呼家人谓
曰吾将逝矣尔等当法我俭勤更效同里郑氏九叶聚居吾
暝目泉下矣言毕形神乃离实元至正辛已八月十五日也
壬午十二月二十四日葬于大样山之原距家西三里而近
府君讳澄字德辉其姓王氏曾祖某祖某父某母某氏娶郑
周二氏子三人子觉子麟子伟皆周出也子麟出于仲父汶
后孙八人应念宪㦛勤庆念恩女三人义门郑涣同里周资
忘其讼向之笑者至是咸服府君为有德君子愧曰吾侪小
人棼棼尔营营尔安足以窥其中哉予尝与府君合饮香严
佛祠既稔闻其善行数审视之其衣冠不诡于人其发言和
而有则其饮酒至百觞不乱且执予手曰子文辞诚美矣惜
不识酒中之趣耳予为之惊喜呜呼此岂所谓惇厚之善士
者非邪府君晚年以家事属诸子幅巾杖屦夷犹大山长谷
间秋发缤纷翛然如物外人年七十三忽婴微疾呼家人谓
曰吾将逝矣尔等当法我俭勤更效同里郑氏九叶聚居吾
暝目泉下矣言毕形神乃离实元至正辛已八月十五日也
壬午十二月二十四日葬于大样山之原距家西三里而近
府君讳澄字德辉其姓王氏曾祖某祖某父某母某氏娶郑
周二氏子三人子觉子麟子伟皆周出也子麟出于仲父汶
后孙八人应念宪㦛勤庆念恩女三人义门郑涣同里周资
卷六十九 第 7a 页
张侃其婿出曾孙二十人泽泾浙江温淇湝浏溶澜潜瀹溥
潚沇淦涯泓濠涓女五人未行呜呼大朴之散久矣嗜利之
徒唯思肥己而瘠人恨不扼其亢而监其脑尚有如府君者
乎勒石墓门用以为劝也铭曰
行修于身惠洽于人名行乎荐绅天之报施𥙿其没昆合筵
而食以孝义闻斯何愧于樊张之伦凡乐善者视兹刻文
吴门重建幻住禅庵记
姑苏幻住庵者元普应国师中峰和上本公所建立也国师
既得法于高峰妙公唯恐人知而挽其出世深自韬晦往游
三吴间大德庚子国师年三十又八尝憩阊门之西麓见松
桧蔚然成林问名于居人则曰此雁荡也国师喜曰永嘉有
雁荡山乃应真诺矩罗示下现之所名与之同其般若之当
兴邪吴士陆德润闻其言遽以地施之国师缚草庵三间以
居赵魏公孟頫为扁之曰栖云国师趺坐其中而问道者连
潚沇淦涯泓濠涓女五人未行呜呼大朴之散久矣嗜利之
徒唯思肥己而瘠人恨不扼其亢而监其脑尚有如府君者
乎勒石墓门用以为劝也铭曰
行修于身惠洽于人名行乎荐绅天之报施𥙿其没昆合筵
而食以孝义闻斯何愧于樊张之伦凡乐善者视兹刻文
吴门重建幻住禅庵记
姑苏幻住庵者元普应国师中峰和上本公所建立也国师
既得法于高峰妙公唯恐人知而挽其出世深自韬晦往游
三吴间大德庚子国师年三十又八尝憩阊门之西麓见松
桧蔚然成林问名于居人则曰此雁荡也国师喜曰永嘉有
雁荡山乃应真诺矩罗示下现之所名与之同其般若之当
兴邪吴士陆德润闻其言遽以地施之国师缚草庵三间以
居赵魏公孟頫为扁之曰栖云国师趺坐其中而问道者连
卷六十九 第 7b 页
翩而来至于五百指之多乃创精舍一区僧俗趋功不三月
而就所谓堂房门庑咸具乃请名于国师国师曰澄澄水镜
能规之幻体昭昭影象所现之幻迹幻与幻尽觉与觉空斯
则超悟之极至也吾侪依此如幻三昧而住宜以幻住名之
当是时若南诏之无照鉴西江之定叟泰荆南之铁印权冀
北之指堂月号为一时麟凤咸集轮下幻住之名籍籍于四
方矣又明年壬寅松江瞿霆发延主天目山大觉正等禅寺
国师不俟终日避走南徐而向之相从者皆水流云散唯绝
际中玉亭立二师素掌庵政相守于寥莫之滨自时厥后二
师复入寂立之徒湛源止止之徒用庵照补苴隙漏而思继
承为尤谨元季兵乱一旦荡为尘埃而不可致诘矣用庵日
忧之图为兴建之计仅四三年皆次第就绪而复国师旧观
实
国朝洪武戊申之春也庭曲之碑久未有刻文会濂 朝京
而就所谓堂房门庑咸具乃请名于国师国师曰澄澄水镜
能规之幻体昭昭影象所现之幻迹幻与幻尽觉与觉空斯
则超悟之极至也吾侪依此如幻三昧而住宜以幻住名之
当是时若南诏之无照鉴西江之定叟泰荆南之铁印权冀
北之指堂月号为一时麟凤咸集轮下幻住之名籍籍于四
方矣又明年壬寅松江瞿霆发延主天目山大觉正等禅寺
国师不俟终日避走南徐而向之相从者皆水流云散唯绝
际中玉亭立二师素掌庵政相守于寥莫之滨自时厥后二
师复入寂立之徒湛源止止之徒用庵照补苴隙漏而思继
承为尤谨元季兵乱一旦荡为尘埃而不可致诘矣用庵日
忧之图为兴建之计仅四三年皆次第就绪而复国师旧观
实
国朝洪武戊申之春也庭曲之碑久未有刻文会濂 朝京
卷六十九 第 8a 页
师道过吴中用庵以记为请濂闻国师之道东行三韩南及
六诏西连印度北极龙沙莫不蹑屩担登咨决法要然其心
未尝自以为足屡却名山而不居飘荡穷崖孤洲之上诛茅
结庐在在以幻住名之其故何耶盖谓主持宗教必无上大
道必夙植福缘必明智通变具是三者然后可其意诚有所
激欲以身捍大法俾之去浇而还淳也用庵思祖武是绳木
茹涧饮夙夜䆒明本心其亦可谓无泰于国师孙曾者乎嗟
夫诸法固幻也而住者亦幻也知住者之非住始知幻而非
幻也幻而非幻则如幻三昧在焉虽然非幻亦幻也是为记
余氏宗谱序
俗之不美有志者鲜也今世之士论法道不古若则以无位
为解及既得位卒不能有所为岂特无位之罪哉先王经天
下之法深远矣大者信非无位之所能行至于族师闾胥之
事独不可推行于州里之间乎州里之间苟未睱为独不可
六诏西连印度北极龙沙莫不蹑屩担登咨决法要然其心
未尝自以为足屡却名山而不居飘荡穷崖孤洲之上诛茅
结庐在在以幻住名之其故何耶盖谓主持宗教必无上大
道必夙植福缘必明智通变具是三者然后可其意诚有所
激欲以身捍大法俾之去浇而还淳也用庵思祖武是绳木
茹涧饮夙夜䆒明本心其亦可谓无泰于国师孙曾者乎嗟
夫诸法固幻也而住者亦幻也知住者之非住始知幻而非
幻也幻而非幻则如幻三昧在焉虽然非幻亦幻也是为记
余氏宗谱序
俗之不美有志者鲜也今世之士论法道不古若则以无位
为解及既得位卒不能有所为岂特无位之罪哉先王经天
下之法深远矣大者信非无位之所能行至于族师闾胥之
事独不可推行于州里之间乎州里之间苟未睱为独不可
卷六十九 第 8b 页
卷六十九 第 8b 页
亲以联其族生继成之益脩其遗文甚完谱固睦𥙿之本也
然无法以行之安能久而无怀乎欲其久而无怀舍吾言不
可也吾是以有言焉呜呼恂苟能行之孰谓有志者之果鲜
哉
重建龙德大雄殿碑
佛法之入中夏始于汉明帝永平八年此说殆非也中夏知
有佛盖己久矣周穆王时西域有化人来能出入水火王为
筑中天之台列禦寇之书所载西方有大圣人不治而不乱
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虽不明言其为佛其事固皆佛也
况乎天竺室利房等持经来秦而始皇谢去之汉武帝诏霍
去病讨匈奴获休屠王祭天金人祠之甘泉成帝命刘向校
书天禄阁往往多见佛书哀帝遣景宪使大月氏得其王口
授浮屠经而还是则明帝以前经之与像中夏皆有焉至于
永平以后而其教法始恢弘耳然而中州之人奉佛者虽多
然无法以行之安能久而无怀乎欲其久而无怀舍吾言不
可也吾是以有言焉呜呼恂苟能行之孰谓有志者之果鲜
哉
重建龙德大雄殿碑
佛法之入中夏始于汉明帝永平八年此说殆非也中夏知
有佛盖己久矣周穆王时西域有化人来能出入水火王为
筑中天之台列禦寇之书所载西方有大圣人不治而不乱
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虽不明言其为佛其事固皆佛也
况乎天竺室利房等持经来秦而始皇谢去之汉武帝诏霍
去病讨匈奴获休屠王祭天金人祠之甘泉成帝命刘向校
书天禄阁往往多见佛书哀帝遣景宪使大月氏得其王口
授浮屠经而还是则明帝以前经之与像中夏皆有焉至于
永平以后而其教法始恢弘耳然而中州之人奉佛者虽多
卷六十九 第 9a 页
江南塔庙则自吴大帝赤乌四年康僧会所造建初寺始㜈
之浦江从仙华山降势而下其东支蜿蜒而来曰龙峰峰之
麓龙德寺在焉乃法坏禅师道埸初名乾元宋大中祥符元
年更今名嘉定中宁宗亲书寺额以赐之寺无碑碣可徵不
知何时建立相传为赤乌中予窃惑之僧会之化方行建业
而浦江在千馀里外何缘遽有兴兰若事乎乾元乃唐肃宗
纪年以年名寺其殆或肇于唐欤寺废将圯元大德九年住
持僧善兴及其徒永镇悉撤其旧而新之先是龙峰之上有
塔七成宋天圣三年僧咸若募兵部侍郎胡公则捐钱五十
万所建至是亦一新之且造塔院一区涌殿飞楼雄丽华焕
为一郡佛宫之冠岁时祝釐县之诸浮屠悉萃焉元末兵乱
一夕皆为煨烬寺之二比丘至德守约衋然伤心乃合谋曰
前人之功吾侪不可不继也而力未能遍及宜先其大者以
为众倡乐善之士岂无从而和之者乎于是黜衣缩食重创
之浦江从仙华山降势而下其东支蜿蜒而来曰龙峰峰之
麓龙德寺在焉乃法坏禅师道埸初名乾元宋大中祥符元
年更今名嘉定中宁宗亲书寺额以赐之寺无碑碣可徵不
知何时建立相传为赤乌中予窃惑之僧会之化方行建业
而浦江在千馀里外何缘遽有兴兰若事乎乾元乃唐肃宗
纪年以年名寺其殆或肇于唐欤寺废将圯元大德九年住
持僧善兴及其徒永镇悉撤其旧而新之先是龙峰之上有
塔七成宋天圣三年僧咸若募兵部侍郎胡公则捐钱五十
万所建至是亦一新之且造塔院一区涌殿飞楼雄丽华焕
为一郡佛宫之冠岁时祝釐县之诸浮屠悉萃焉元末兵乱
一夕皆为煨烬寺之二比丘至德守约衋然伤心乃合谋曰
前人之功吾侪不可不继也而力未能遍及宜先其大者以
为众倡乐善之士岂无从而和之者乎于是黜衣缩食重创
卷六十九 第 9b 页
大雄殿五楹间其广一百一十尺深北广杀二十尺崇比深
复杀其四十尺经始于洪武九年之十月落成于十三年之
三月匠以日计者八千米以石计者一千钱以贯计者五千
而所就之夫弗与焉二比丘以成功之孔艰也欲使嗣人知
所保护介予学子吴诚来请记呜呼久远劫来诸佛出世其
化度前后固不可以详知而先儒则谓穆王之世中夏己昉
见之越一千六十馀年至明帝法始盛行又越一百七十馀
年至吴大帝江南方知有佛秘藏之莫显至道之难闻亦巳
甚矣今也祗园梵林交接乎东西琅函玉笈充牣于左右则
其證脩宜若易易然者而阐提之人犹日众多自非僧崇其
像变宏侈其宝坊何以新其瞻视而祛其疑妄者哉此二比
丘所以恊力起废而不敢缓也真如妙智含生本具当有继
轨辙而兴事功者不数年间一复大德旧观予安敢谓无其
人哉故因作记特稽佛法缘起而叹其不易遭逢意将起人
复杀其四十尺经始于洪武九年之十月落成于十三年之
三月匠以日计者八千米以石计者一千钱以贯计者五千
而所就之夫弗与焉二比丘以成功之孔艰也欲使嗣人知
所保护介予学子吴诚来请记呜呼久远劫来诸佛出世其
化度前后固不可以详知而先儒则谓穆王之世中夏己昉
见之越一千六十馀年至明帝法始盛行又越一百七十馀
年至吴大帝江南方知有佛秘藏之莫显至道之难闻亦巳
甚矣今也祗园梵林交接乎东西琅函玉笈充牣于左右则
其證脩宜若易易然者而阐提之人犹日众多自非僧崇其
像变宏侈其宝坊何以新其瞻视而祛其疑妄者哉此二比
丘所以恊力起废而不敢缓也真如妙智含生本具当有继
轨辙而兴事功者不数年间一复大德旧观予安敢谓无其
人哉故因作记特稽佛法缘起而叹其不易遭逢意将起人
卷六十九 第 10a 页
之敬信苟谓泛引而续言之非知子者也丝之以诗曰
西方大圣天人师降本垂迹摄群机五色神光贯太微九龙
行水香袭衣六龄寂默和天倪明星一出绝去来大音演法
宝华垂像教东渐自苍姬秘藏弗显昧若黟后千馀岁䆮光
煇白马驮经息鸿卢从此祠庙覃夏夷仙华名山如曳旂青
龙东逝势欲飞穹塔为角卉木鬐掩映楼观耸巍巍髣髴兜
率中天移劫火洞炽风鼓威尽化丹雘为荒椔二十见之心
酸嘶欲符西土化人为弹指勿使神鬼窥四阿凌虚截绛霓
一倡当知百和随千楹万础列参差行看规制踰昔时调御
丈夫示弘慈擿埴索涂哀世迷手擎日月耀九馗疾步长趋
绝险巇历劫难值心勿疑浦阳长江流渺㳽江水可竭道无
亏兴作起坏属之谁尚告继者徵斯碑洪武十三年夏四月
八日前翰林学士承 旨嘉议大夫知 制诰兼修 国史
兼 太子赞善大夫县人宋 撰
西方大圣天人师降本垂迹摄群机五色神光贯太微九龙
行水香袭衣六龄寂默和天倪明星一出绝去来大音演法
宝华垂像教东渐自苍姬秘藏弗显昧若黟后千馀岁䆮光
煇白马驮经息鸿卢从此祠庙覃夏夷仙华名山如曳旂青
龙东逝势欲飞穹塔为角卉木鬐掩映楼观耸巍巍髣髴兜
率中天移劫火洞炽风鼓威尽化丹雘为荒椔二十见之心
酸嘶欲符西土化人为弹指勿使神鬼窥四阿凌虚截绛霓
一倡当知百和随千楹万础列参差行看规制踰昔时调御
丈夫示弘慈擿埴索涂哀世迷手擎日月耀九馗疾步长趋
绝险巇历劫难值心勿疑浦阳长江流渺㳽江水可竭道无
亏兴作起坏属之谁尚告继者徵斯碑洪武十三年夏四月
八日前翰林学士承 旨嘉议大夫知 制诰兼修 国史
兼 太子赞善大夫县人宋 撰
卷六十九 第 10b 页
卷六十九 第 1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