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五
卷五十五 第 1a 页
宋学士文集卷第五十五 芝园后集卷第五
  勃尼国入贡记
濂承 旨禁林日福建行省都事沈秩来谒曰洪武三年秋
八月秩与监察御史张敬之等奉 诏往谕勃尼国冬十月
由泉南入海四年春三月乙酉朔达阇婆又踰月始至其国
国王马合谟沙僻㩀海中倨傲无人臣礼秩令译人通言曰
皇帝抚有四海日月所照霜露所队无不奉表称臣勃尼以
弹丸之地乃欲抗 天威邪王大悟举手加额曰 皇帝为
天下主即吾之君父安敢云抗秩即折之曰王既知君父之
尊为臣子者奈何不敬亟撤王座而更设香几寘 诏书其
上命王帅官属列拜于庭秩奉诏立宣之王俯伏以听成礼
而退明日王辞曰近者苏禄起兵来侵子女玉帛尽为所掠
必俟三年后国事稍纾造舟以入贡尔秩曰 皇帝登大宝
巳有年矣四夷之国东则日本高丽南则交趾占城阇婆西
卷五十五 第 1b 页
则吐蕃北则蒙古诸部落使者接踵于道王即行巳晚何谓
三年王曰地瘠民贫愧无奇珍以献故将迟迟尔非有他也
秩曰 皇帝富有四海岂有所求于王但欲王之称藩一示
无外尔王曰容与相臣图之又明日其相王宗恕来曰使者
之言良是请以五月五日成行阇婆有人间王日苏禄来攻
王我实帅师却之今闻归诚中国无我阇婆矣王惑之秩复
走见王王辞以疾秩大言谓宗恕曰尔谓阇婆非中国臣邪
阇婆尚称臣于尔国乎何有使者朝还大兵且夕至虽欲噬
脐悔可及乎宗恕悚然曰敬闻命矣乃入白王王大会其属
共议遣亦思麻逸等四人入朝临发王以金佩刀吉其布为
赠秩毅然辞之王顾近侍曰中国使者廉洁乃如是邪阇婆
来人诛索每无厌况强之而不受邪尔曹宜效之秩以涉海
万里不可以无纪乃与敬之各赋一诗王大悦请书于版中
悬之既与王别舟行至海口王又惑左右言令人谓亦思麻
卷五十五 第 2a 页
逸曰使者不受刀布尔等必不还矣秩恐王不安复走王所
反覆譬晓之王曰使者之言如此予中心释然矣王举酒为
别酹地祝曰愿使者蚤还中国愿亦思麻逸早归蔽邦秋八
月十五日还京师十六日以亦思麻逸等入 见锡燕于会
同馆巳而遣归 宠赉其王甚厚云其所贡物鹤顶生玳瑁
大片龙脑米龙脑黄蜡降真诸香其表用金刻番书彷佛如
回鹘书其文鄙陋不足观 皇太子笺用银笺文与表相类
其地炎热多风雨无城郭树木栅为固王之所居若楼覆以
贝多叶王绾髻祼跣腰缠花布无舆马出入徒行城中人不
满三千家多业渔剪发齐额妇人衣短衫仅蔽匈背腰系花
布散发跣足其物产则吉贝黄蜡降真龟筒玳瑁槟榔煮海
为盐沥椰浆为酒无稻麦捕生鱼虾蟹食之兼食沙糊沙糊
者取树实为浆澄漉细腻如粉食之能不饥食无器皿以竹
编贝多叶为之食毕则弃之番书无笔札以刀刻贝多叶行
卷五十五 第 2b 页
之事佛甚严以五月十三日为节国人亦于是日作佛事若
有燕飨则刲羊豕鸡鹅鸣鼓击钹以为乐此其大凡也先生
职在太史愿为详纪之以昭 圣化所被之盛濂闻勃尼在
西南大海中所统一十四州去阇婆四十五日程去占城与
摩逸各三十日程去三佛齐四十日程历代未尝朝贡故史
籍不载至宋太平兴国二年其王向打始因啇人蒲卢歇遣
施弩使副蒲亚利判官哥心等赍表来贡元礼五年二月其
王锡理麻喏复遣使如前自后辄不闻元有国百馀年亦不
复至方今 圣人在上威德之所被无远不届 玺书一颁
辄稽首臣顺稽之往古允谓过之至若秩等奉宣 德音辞
令所加足以詟服其心亦可谓不辱 君命者矣其事宜书
以俟他时修正史者采焉秩字仲庸湖之乌程人敬之字某
州人二人恊心谋虑无役不偕行故卒能成功云(表文云勃/尼国王臣)
(马合某沙为这几年天下不宁静的上头俺在番邦里住地/呵没至的一般今有/皇帝的使臣来开读了/皇帝的诏)
卷五十五 第 3a 页
(书如道/皇帝登了宝位与天下做主俺心里好生喜欢本/国地面是阇婆管下的小去处乍消得/皇帝记心这几日)
(前被苏禄家没道理使将歹人来把房子烧了百姓每都吃/害了记着/皇帝诏书来的福荫喜得一家儿人没事如今)
(本国别无好的东西有些不中的土物使将头目每替着我/的身子根随着/皇帝跟的来的使臣去见/皇帝愿/皇)
(帝万万岁/皇太子千千岁可怜见休怪洪武四年五月勃/尼国王臣马合某/表)
  书刘真人事
刘真人德仁沧州乐陵人始生有光照其室及长读书稍通
大义会宋靖康之乱徙居盐山大平乡一日晨起有老叟乘
犊车相过摭道德经要言授之曰善识之可以脩身可以化
人仍投笔一枝而去自是玄学顿进从之游者众真人乃取
所授书敷绎其义以示人一曰视物犹已勿萌戕害凶嗔之
心二曰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辞无绮语口无恶声三曰除
邪淫守清静四曰远势利安贱贫力耕而食量入为用五曰
毋事博奕母习盗窃六曰母饮酒茹荤衣食取足毋为骄盈
七曰虚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尘八曰母恃强梁谦尊而光九
卷五十五 第 3b 页
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学者宜世守之金大定初诏居京城
天长观赐号东岳真人传其道者几遍国中且善于劾召之
术赵氏为狐所祟真人劾之里中茔兆自焚狐数百鸣啸赴
火死人尤神之然其养母如礼及亡丧祭一遵世教无愆度
者后若干年追封无忧普济开明洞微真人德仁卒陈师正
嗣师正幼渔于河德仁挈以入道能预知吉凶事师正卒张
信真嗣有诗文数百篇号玄真集传于世信真卒毛希琮嗣
当金之亡兵戈俶优希琮能以柔而存希琮卒郦希诚嗣元
宪宗甚尊礼之赐真人号曰太玄名其教曰真大道仍给玺
书护之希诚卒孙德福嗣德福卒李德和嗣德和卒岳德文
嗣德文卒张清志嗣自德仁至此世称之为九祖云
史官曰道丧千载诸子之言人人殊德仁在宋金之间
老子遗意以化人人亦多从之者盖其清修寡欲谦卑自守
力作而食无求于人实与天理合也天理人心所同固足以
卷五十五 第 4a 页
感召欤彼得之而此失之其亦有以也夫
  文原
余讳人以文生相命丈夫七尺之躯其所学者独文乎㦲虽
然余之所谓文者乃尧舜文王孔子之文非流俗之文也学
之固宜浦江郑楷义乌刘刚楷之弟柏尝从予学巳知以道
为文因作文原二篇以贻之
其上篇曰人文之显始于何时实肇于庖犠之世庖犠仰观
俯察画奇偶以象阳阴变而通之生生不穷遂成天地自然
之文非惟至道含括无遗而其制器尚象亦非文不能成如
垂衣裳而治取诸乾坤上栋下宇而取诸大壮书契之造而
取诸夬舟楫牛马之利而取诸涣随杵臼棺椁之制而取诸
小过大过重门击柝而取诸豫弧矢之用而取诸暌何莫非
粲然之文自是推而存之天衷民彝之叙礼乐刑政之施师
旅征伐之法井牧州里之辨华夷内外之别复皆则而象之
卷五十五 第 4b 页
故凡有关民用及一切弥纶范围之具悉囿乎文非文之外
别有其他也然而事为既著无以纪载之则不能以行远始
托诸辞翰以昭其文略举一二言之禹敷土随山刋木奠高
山大川既成功矣然后笔之为禹贡之文周制聘觐燕享馈
食昏丧诸礼其升降揖让之节既行之矣然后笔之为仪礼
之大孔子居乡党容色言动之间从容中道门人弟子既习
见之矣然后笔之为乡党之文其他格言大训亦莫不然必
有其实而后文随之初未尝以徒言为也譬犹聆众乐于洞
庭之野而后知其音声之抑扬缀兆之舒疾也习大射于矍
相之圃而后见观者如堵墙序点之扬觯也苟隃度而臆决
之终不近也昔者游夏以文学名谓观其会通而酌其损益
之宜而巳非专指乎辞翰之文也呜呼吾之所谓文者天生
之地载之圣人宣之本建则其末治体著则其用章斯所谓
乘阴阳之大化正三纲而齐六纪者也亘宇宙之始终类万
卷五十五 第 5a 页
物而周八极者也呜呼非知经天纬地之文者恶足以语此
其下篇曰为文必在养气气与天地同苟能充之则可配序
三灵管摄万汇不然则一介之小夫尔君子所以攻内不攻
外图大不图小也力可以举鼎人之所难也而乌获能之君
子不贵之者以其局乎小也智可以搏虎人之所难也而冯
妇能之君子不贵之者以其骛乎外也气得其养无所不周
无所不极也揽而为文无所不参无所不包也九天之属其
高不可窥八柱之列其厚不可测吾文之量得之规燬魄渊
运行不息棋地万荧躔次弗紊吾文之𦦨得之昆仑县圃之
崇清层城九重之严邃吾文之峻得之南桂北瀚东瀛西𬈑
杳眇而无际涵负而不竭鱼龙生焉波涛兴焉吾文之深得
之雷霆鼓舞之风云翕张之雨露润泽之鬼神恍惚曾莫穷
其端倪吾文之变化得之上下之间自色自形羽而飞足而
奔潜而泳植而茂若洪若纤若高若卑不可以数计吾文之
卷五十五 第 5b 页
随物赋形得之呜呼斯文也圣人得之则传之万世为经贤
者得之则放诸四海而准辅相天地而不过昭明日月而不
忒调燮四时而无愆此岂非文之至者乎大道堙微文气日
削骛乎外而不攻其内局手小而不图其大此无他四瑕八
冥九蠹有以累之也何谓四瑕雅郑不分之谓荒本末不比
之谓断筋骸不束之谓缓旨趣不超之谓凡是四者贼文之
形也何谓八冥讦者将以疾夫诚撱者将以蚀夫圜庸者将
以混夫奇瘠者将以胜夫腴觕者将以乱夫精碎者将以害
夫完陋者将以革夫博眯者将以损夫明是八者伤文之膏
髓也何谓九蠹滑其真散其神揉其氛徇其私灭其知丽其
蔽违其天昧其几爽其贞是九者死文之心也有一于此则
心受死而文丧矣春葩秋卉之争丽也猿号林而蛩吟砌也
水涌蹄涔而火炫萤尾也衣被土偶而不能视听也蠛蠓死
生于瓮盎不知四海之大六合之广也斯皆不知养气之故
卷五十五 第 6a 页
也呜呼人能养气则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当与天地同
功也与天地同功而其智卒归之一介小夫不亦可悲也哉
 予既作文原上下篇言虽大而非誇唯智者然后能择焉
去古远矣世之论文者有二曰载道曰纪事纪事之文当
本之司马迁班固而载道之文舍六籍吾将焉从虽然六
籍者本与根也迁固者枝与叶也此固近代唐子西之论
 而予之所见则有异于是也六籍之外当以孟子为宗韩
 子次之欧阳子又次之此则国之通衢无榛荆之塞无蛇
虎之祸可以直趋圣贤之大道去此则曲狭僻径耳荦确
邪蹊耳胡可行㦲予窃怪世之为文者不为不多骋新奇
者钩摘隐伏变更庸常甚至不可句读且曰不诘曲聱牙
非古文也乐陈腐者一假埸屋委靡之文纷揉庞杂略不
见端绪且曰不浅易轻顺非古文也予皆不知其何说大
 抵为文者欲其辞达而道明耳吾道既明何问其馀哉虽
卷五十五 第 6b 页
 然道未易明也必能知言养气始为得之予复悲世之为
 文者不知其故颇能操觚遣辞毅然以文章家自居所以
益摧落而不自振也今以二三子所学日进于道聊一言

  四十二代天师正一嗣教护国阐祖通诚崇道弘德大
    真人张公神道碑铭有序
洪武丁巳冬十有二月五日四十二代天师张公薨于龙虎
山之私第年甫四十又三礼部尚书张筹即为奏闻 皇上
嗟悼者良久且曰朕欲命其遍祠五岳今方一至嵩山何期
大数止于斯耶逐亲制文一通遣前浙江行省参知政事安
庆为吊祭使仍令其冢子宇初袭掌教事戊午春二月十六
日宇初奉公冠剑权厝南山先墓之次各十有二月某日卜
宅兆于某而瘗之宇初恐遗德未能太白于世与群弟子辑
为成书使张致和即金华山中请铭神道之碑濂幸辱与公
卷五十五 第 7a 页
游义不可辞公讳正常字仲纪姓张氏信之贵溪人汉留文
成侯四十六代孙也重纪至元乙亥夏六月十三日其父太
玄真人坐而假寐忽见神人飞空而至曰余自华盖山来游
君家愿见容也及觉而公生紫云覆庭红光照室人以为祥
徵年七岁双目烂烂如岩下电容止异群童后三岁太玄出
游五岳名山指相传雌雄剑及玉刻阳平治都功印曰龙星
再集于亥吾儿当持此大振玄风太玄渡淮化去而公之仲
父嗣德继主其教仲父薨众论咸属于公公力让仲父之子
正言正言薨公始嗣其职实至正巳亥之岁太玄之悬记至
是始验公升广筵开演道家玄旨四海学徒闻者耸然领解
时天下大乱经箓秘而不传者十年公乃启黄书赤界紫素
丹刻之文授其徒胡合真整比以行奉贽来受者川赴云蒸
剑失其一流落鄱阳李氏家夜生光怪公访而合之辛丑
上统大将亲取江西公知天运有归游遣使者上笺述臣顺
卷五十五 第 7b 页
之意乙已公朝京师上一见悦曰瞳枢电转法貌昂然真
汉天师苗裔也下诏褒美之锡燕者再兼有金缯之赐丙午
复入 觐京城士庶人求灵符者日以千百计侍史不能给
闭关拒之乃相率毁关而入公叩齿集神濡毫篆钜符投朝
天宫井中人争汲之须臾水皆竭见土弗止饮者疾瘳
上嘉之令作亭井上号曰太乙泉及还山复 诏中贵人赐
以织文金衣仍下中书给驿劵卑之以便朝觐洪武戊申
上登大宝位建号改元公入贺锡燕于便殿内降 制书授
以正一教主嗣汉四十二代天师护国阐祖通诚崇道弘德
大真人之号仍俾领道教事给以银印视二品设其僚佐曰
赞教曰掌书久之 陛辞而归 上御谨身殿从容谓曰卿
乃祖天师有功于国所以家世与孔子并传以迄于今卿宜
体之以清静无为辅予至治则予汝嘉赐白金十二镒新其
宅第巳酉春上召公入朝踰月承 顾问者四锡燕者一
卷五十五 第 8a 页
三月十三日 上将通诚于 天帝致斋三日御衮冕服亲
署御名于章敕太常设乐手授于公俾祝而焚之礼成燕公
于文楼群弟子飨于别馆复有金缯之赐庚戌夏上录公
之功特敕吏部改赠公父三十九代天师太玄辅化体仁应
道大真人嗣成为正一教主太玄弘化明成崇道大真人改
封公母明慧慈顺仙姑胡氏恭顺慈惠淑静玄君玄君时年
八十朝野以为荣是年秋 上复召见问以鬼神情状更给
银印壬子秋复颁 制诰以宠之冬十又二月复召入觐癸
丑春将还 上命留弟子以司秘祝之事丙辰秋 上遣使
召公公忽先期而至 上喜曰卿之来何与朕意相符邪明
年之秋朕将遣使祠海岳诸神卿当妙柬清修之士与其偕
来丁巳夏公率群弟子汪弘仁等入觐锡燕午门之城楼
上举爵谓公曰卿宜罄此一觞 敕内侍出 御制历代天
师赞示公曰他日当书以赐卿翼日 诏公从太师李韩公
卷五十五 第 8b 页
善长祠嵩山分遣重臣与公弟子代祠群望自公而下赐衣
各二袭楮币有差既还锡燕如初公自返故里志趣颇异常
一日置酒与昆弟酣饮慨然叹曰五岳名山先子欲游而不
可得嵩山中峰乃吾祖得太清丹经之所今藉 天子威灵
幸一至焉咽曦景于层霄邈浮埃于浩劫吾志将有在矣君
子疑其言未几示以微疾端坐榻上属弟子方从义曰吾无
以报 国家宠恩尔等宜左右我子孙以赞宁谧之化命取
剑印授其子曰我家千五百年之传在是汝其勉之死生数
也吾之不死者其光赫熹四烛寰瀛先天地不知其始后天
地不知其终也举手作一圆象嘿然而化是夕大崖石崩声
闻数十里云公幼警敏灵箓文秘之属皆不习而通岁屡旱
禹步召风雷精神达于冥漻甘霖即降或有为魑魅所凭者
授以片符辄潜景不见公悯兵戈疫厉之馀沴气不消举行
玄坛旧典修坛墠建阴阳鼎而鍊度之其徵验尤夥然其天
卷五十五 第 9a 页
性夷旷洁而不缁如超万物之外故以冲虚子自号最爱佳
山水仙踪灵迹所在必穷幽极深动至累日忘返当适意时
欲乘白鹤与群仙翱翔紫清之上其于人间事未尝因此少
辍其奉玄君备极孝养暨殁祭咸尽礼度兵祸相仍倾赀
募人为兵以捍禦乡井人赖以安公之玄裔备见世家兹不
载其曾大父讳宗演三十六代天师演道灵应冲和玄静真
君妣周氏某玄君其大父讳与材三十八代天师太素凝神
广道明德大真人金紫光禄大夫追封留国公妣易氏妙明
慧应常静玄君其考妣则太玄真人与胡氏也公字观宇娶
盱江包氏宋宏斋先生恢之五世孙子男子四人长宇初即
今天师颖悟有文学人称为列仙之儒近者入朝 上召见
奉天殿反覆谛视之笑曰绝类乃父宠赉有加焉次宇清次
海鹏次胜佑子女子二人一归鄱阳王岳一在室惟公生乎
神明之胄简素端凝用道为体而胶轕游氛无自入于念虑
卷五十五 第 9b 页
澄静之久天光自发所以受知 圣君八朝京师 天宠使
蕃声闻四达至于死生之际又能不动声色超然坐脱如行
者之返故庐非真有道者岂易致哉是宜铭铭曰
天开日明真人上升周流九霄驾輗作軿卿云英英刚飙冷
冷绛节翠幡恍其来迎载稽玄裔岁踰千龄五䌽交绚主笈
金泾矧有剑印奔星走霆非人莫授恐干鬼刑华盖神君于
焉降精圆目青朣闪如电荧入朝 帝京照耀殿庭进退有
仪金衣霞赪 帝曰俞㦲尔方外臣辅朕鸿化凝真集神巍
巍嵩山岳之中尊尔往代祠执礼如存庶集灵和以绥兆民
皇用褒锡玺书金缯君臣遇合玄德之徵胡为弗留飞神窈
冥崩崖坠雷百里震惊圆光有赫四烛寰瀛在天为清在地
为宁在人为贞是谓三灵此乃道枢中黄之扃公能守一精
聚气凝不死维神所蛇维形白鹤来归辽东露零洞视万古
后天弗倾
卷五十五 第 10a 页
  佛智弘辨禅师杰峰愚公石塔碑铭(有序)
禅师讳世愚号杰峰衢之西安人其父姓余讳某以书诗传
家母毛氏尝有妊梦观世音送青衣童子觉而生师自幼好
礼佛塔迨长遂入兰溪显教禅寺从孤岳嵩公供洒扫之役
巳而薙除须发为大僧受具足戒昼夜奉芗灯惟谨用箴出
指端血书金刚般若尊经忽抵几叹曰纵能尽书一大藏教
亦属有为绝如梦幻不可控抟盍学无为以明心宗乎出谒
古崖纯公石门刚公涕泪悲泣祈以求端用力之要二公欣
然语之师佩受其言不分明暗兀坐如枯株时年二十五矣
师复叹曰年日以增而学日以退岂非闻见未充无以启发
知解乎踏涛江而西见诸善知识时布衲雍公断崖义公中
峰本公大弘雪岩高峰之道师一一咨叩下语不契中心㤵
乱遂止南屏山中三年不踰户限闻止岩成公倡道大慈山
定慧禅寺门庭虽高峻而获證悟者甚众亟往谒焉止岩曰
卷五十五 第 10b 页
南泉有云不是仙不是佛不是物是何物师闻而愈疑仍还
南屏诸缘尽舍类气绝之人行坐寝食不旬觉知唯一念历
然在太虚中如此者久之一夕坐至夜分闻邻席僧唱證道
歌至不除妄想不求真处豁然如释重负举目洞照不见一
物留碍喜跃不自胜且曰拂法元在目前秪为太近故人自
远之耳即 觚成偈有夜半忽然忘月指虚空迸出日轮红
之句乃走见止岩会止岩游姑苏走天池求證于元翁信公
元翁止岩之师也元翁问曰上士从何来师曰大慈元翁曰
大慈鼻孔其深多少师卓锡杖一下元翁曰拗折锡杖尔将
何卓师因作礼元翁曰尔可归见止岩师既见备陈悟由止
岩喝曰何处见神见鬼师曰今日捉了贼也止岩曰赃在何
处师便喝止岩曰开口合口都不是向上举将一句来师曰
遍界明明不覆藏止岩竖起竹篦请师指名师便掀倒禅床
止岩曰尔欲来将虎须邪师复作礼止岩连打三下嘱曰善
卷五十五 第 11a 页
自护持他日说法度人续佛慧命次日命为侍者服勤三年
又还南屏住山樵隐逸公请司藏钥寻入大慈为上座元至
顺二年师归西安西安乌石山有福慧古刹久废为瓦砾之
区师独结茅庐以居蛇虎纵横了无恐怖意乡民以为有道
者负糇粮盐醯以遗之师澄居摄念影不出山者一十六载
声光日振缁素之士坌集座下恒至二三千指其地或无所
容县大姓陈君嗣宗为造殿堂门庑及经藏钟楼之属其制
如大伽蓝且置山若田取其入以给众帝师大宝法王闻之
赐师佛智弘辨禅师之号至正六年冬江南行宣政院亦录
师之行业请主广德石溪兴龙禅寺师祝香报恩归之于止
岩表其自證也向化之盛不下乌石时连留三夏乌石之众
念师去乡里者久如子失母力迎其还适郡境新建佛刹者
四曰古望曰龙眠曰宝盖曰普润皆延师开山为第一祖师
超应之无不感慕而奋迅 国朝洪武三年冬十二月郡守
卷五十五 第 11b 页
黄君镇戌将徐君与启普度水陆大斋五昼夜佥谓非师不
足拯拔沉沦师勉强成行竣事而返略示微疾召门弟子勉
以精进入道索笔书偈云生本不生灭本不灭撒手不行一
天明月掷笔而逝是月之十日也越七日奉师全身藏于乌
石慈云塔院师处菩提埸中历五十夏住人间世阅七十春
秋四方参学莫知其数能其法者则慧观慧进德随等一十
五人也所度弟子尤多其存者则慧实道达等二十又三人
也二会语四卷巳刋行丛林中云师道价倾四方非惟禅流
奔凑而公卿大夫若太尉高公纳麟若中书兵部尚书黄公
德昭若浙江行省左丞老老若江东廉访副使伯颜不花或
函香致敬或驰书问道或上谒亲问玄要得其之言只字宝
之不翅南金师之法施及人可谓博矣使其正席 则惠
利所被宜益广今乃仅止于斯有识者恒伤之纪载遗行以
昭示来裔要不得而遽略也德随既出世西安之崇寿佩师
卷五十五 第 12a 页
之德不忘与道达共图为不朽计结集成状徵予为之铭予
闻圆悟之道实发临济心髓之秘其五传至荆叟功用益弘
际遇穆陵宠遇甚至荆叟再传而至天池以慈悯之故诱引
初机恒俯而就之不为高绝难攀之行使人望门而还所以
其弟子布满东南者甚夥若师者则天池之嫡孙也师求道
深切如救头然本心既明出语皆法弹指之顷起大道埸于
久废之馀非其福慧具足为人天师畴克若是邪造铭以勒
诸塔一以著师之善继一以厉来者之进修当有惕然自省
者矣铭曰 先佛振灵青童应徵拓化原兮生而质美逢佛
辄礼性之存兮历抵诸师荅问难疑入无门兮大慈云矗遮
山络谷法雨均兮奋襼直前一死敢捐心逾痻兮如栾瞑眩
有眼不见耳无闻兮其指顿忘夜半月明叶如日轮兮周遍
法界无内无外显一真兮百千妙玄开目洞然照无垠兮为
法出世附者川至度迷群兮瓦砾之业化为宝宫金碧文兮
卷五十五 第 12b 页
公侯之贵驰书奉贽祈普熏兮生灭两非去住一机漫云云
兮太虚凝碧万里无迹绝纤尘兮乌石聿崇清泉不穷示法
身兮遗行有炜表者太史勒坚珉兮
  写经为像及血书心经赞
无授上士请能细书者写经成观音大士像复出指端血书
行经于像后来请余赞赞曰法门之相有总有别真身为佛
佛说为经经属于法佛乃属人人法二相了不相即今因写
经以成佛身纵横曲折无非经者小如沙尘中含法界可喻
总相复刺鲜丹重书契经硕力所致如黄金色大虽径寸视
等针锋可喻别相总别虽异其理则一由是观之佛法广大
无所不摄即别即总非别非总上士于此忽然證得展卷之
间不见有经经且不有而况于佛乃知妙用在吾一心与经
与佛三无差别善思念之我说非妄
宋学士文集卷第五十五 芝园后集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