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三
卷四十三 第 1a 页
宋学士文集卷第四十三 芝园集卷第三
 故绍庆路儒学正柳府君墓志铭
浦阳柳府君讳卣字致明宋迪功郎嘉兴府崇德县主簿讳
补之之曾孙忠翊郎高邮军高邮县令元赠奉训大夫淮安
路泗州知州飞骑尉追封浦江县男讳金之孙翰林待制承
务郎兼国史院编脩官讳贯之子府君为儿时重迟不戏潜
心于问学及壮益孳孳自治端凝简静若对严宾师待制公
宦游中外者久家政悉寄府君能斩斩不紊抚世酬物即始
而虑终壹归于诚内翰杜公本修撰张公枢极相推许且谓
其不艳荣利有古逸民风淅西部使者闻其贤辟为书吏辞
继以荐者署绍庆路学正亦辞大布宽衣徜徉烟霞泉石间
超然自得武威余忠宣公阙来佥淅东宪府行县过其家深
加敬畏退语人曰待制公有子矣元季兵乱府君抱先世遗
文潜伏岩穴馀悉不问未几家赀既于盗府君绝无忧色人
卷四十三 第 1b 页
慰之辄曰此亦命也徒忧将何为寿七十一以至正已亥十
月甲子卒十二月甲申葬通化桐柏桥之东配东阳潘氏有
贤行子三长秬夭次颖信之永礼尉赘居兴贤女氏后七年
卒次穆循循雅饰能继家学者孙四士唯士忠士恕士鲁孙
女二适葛信方文烜曾孙男一本濂也不敏受业待制公门
与府君交甚洽而濂兄之孙女㬊又归府君从子穟今穆来
徵铭乃造铭曰
翁以文呜发其和平化孚于家庭象贤惟明以继以承以振
其休声
 南涧子包公碣
乌伤县西四十里为南涧子所居其乡曰智者里名修政南
涧子生于宋咸淳乙丑九月三十日眉目秀整倍书学文皆
过人年五岁见伯父记饮中八仙及大历十才子名随记随
失南涧子牵衣问曰翁何健忘耶儿虽耳闻已熟于心矣因
卷四十三 第 2a 页
历数以对翁大惊及长锐然尚友古人朝负耒出耕稍睱辄
躬亲杵臼井灶之事及入夜方悬灯挟册琅琅声不绝终能
暗诵春秋左氏传三十卷一字不遗名动遐迩闾右之族争
聘致为弟子师南涧子专以讲解章旨为第一义且曰自先
世逮吾凡十世皆以教授学徒为业其所相传不过如此而
巳弟子遵其教者皆不悖师说为良士性嗜酒虽至百觞不
乱当酣适之际岸巾独坐高歌八韵律赋抑扬高下音节极
可听闻者犹能识前进风致濂之祖太常府君与南涧子相
友善尝延于家塾俾诸孙师事之而濂甫十二龄亦预其列
操觚赋诗动辄十馀首南涧子酷爱之既而濂以家单稍不
事觚翰南涧子移书于先君尚书公曰公之子终成伟器岂
可使婴世利而志不专耶外物去来犹春花之开落唯问学
乃身中之至实耳先君深悟其言命担簦远游至今幸忝簪
缨之末皆助导之功也南涧子无机心抚世酬物洞达出肺
卷四十三 第 2b 页
腑相示人无贤不肖皆乐亲之寿七十二以重纪至元丙子
二月十二日卒濒卒危坐赋诗有脱胎换骨之句俄顷而逝
其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葬于家后五十步祔祖茔也南涧子
讳廷藻字文叔自号南涧姓包氏出合肥孝肃公拯之裔公
之子绶生寿年寿年生执中初迁天台执中生通直再迁金
华之松溪通直生冀之冀之生昶三迁于今里昶生凯凯生
震震生文焕南涧子父也母卢氏望江丞殷之女继邢氏南
涧子娶史氏生五子士瑞士祥士安士梁士华孙五人文贞
文星文旺文彬文贤士梁有学行善继父业与濂丱角缔交
间以墓文为属濂游宦南京二十年久不克为今年春蒙
恩致政而归士梁复竭蹶而来以申前请近尝谒拜墓下寒
草凄迷徒增古今之感乃书其所知者以授士梁不待状之
所具也铭曰
师道之立善人斯多奕叶传经无敢讹才良俗善资渐摩何
卷四十三 第 3a 页
以表之铭涧阿
  义乌王府君墓志铭
乌伤溪上有王府君者寿五十八以洪武九年夏五月丁巳
卒家十年春二月壬申葬于同义乡下泽山之原素服而临
葬者千有馀人皆洒涕而去盖府君忠厚君子也讳顺字性
之自幼嗜学尝登许文懿公之门读书必𣣔见之躬行使物
被其泽里有大鼓湖潴水灌田五千亩有奇岁久岸且崩天
稍不雨田咸作龟兆折民遑遑不自宁府君叹曰此非我之
责耶即集众兴筑之约田而输作有差自出布钱凿石作水
门视时溢乾而畜泄之民得大利 朝廷营建宫室徵木石
之工于郡县县吏胥并缘为奸利不问老幼癈疾之不可任
悉上其名索之弗得辄捕比邻以代鸡犬不得宁府君白于
县覈实而作新籍凡有徵发按籍轮役之村疃之中痒痾疾
痛者急不能注善药府君储峙一室或有求者施之无吝色
卷四十三 第 3b 页
然恐察之不精且与名士朱君震享讲切内经之说汲汲以
济人为务乡闾有单寠者出粟菽相贷而不录其息没则给
槥椟 之逋钱久不能庚则焚其劵府君犹以为未足复谓
移风易俗必本于学乃建书塾招良师会乡族俊秀俾子弟
与之共学甚贫者辄周以羞服月旦十五日具觞豆延其父
兄列坐左右立诸生于堂下府君正衣冠中居以孝弟睦姻
之道诱掖而饬导之县大夫贤其为人顾左右曰若王性之
者岂非一乡之善士哉凡持牒来诉有及昏姻赀产者下府
君调解之人服其公取决片言之间不复重有辞田赋移易
不常官欲重辑之以定科繇同义一乡府君实与钩校之任
积弊尽削无敢上下其手者府君遂欲进均役之策会病卒
乃止大夫闻之顿足曰良士亡矣柰何太息者久之府君性
乐易未尝有忧色见人为一善事喜动容貌每行乡饮酒礼
捧 大明律寘几案间谆谆为人讲解使之心领神会不敢
卷四十三 第 4a 页
为非间居无事焚香鼓琴以自乐四方贤士无不硕与之交
有纳交者虽久留而不厌好法书名画不翅金玉然颠沛流
离亦挟以俱往通周易有所谋为则必揲蓍玩占所言凶吉
多验曾祖益之宋季为越之校官祖文继父栖妣曾朱二氏
妻凡三娶诸助何琏皆先卒今惟朱某存子男子三演溢淳
子女子三诸宗陈亨吴童其婿也孙男五至淑至刚至和至
诚至隆孙女四皆在室府君既葬之六月演请同县宗润集
其行为书一通介学子童徽来谒文古者族则有师闾则有
胥各掌其戒令教治属民读邦法而书其孝弟睦姻有学者
校登夫家众寡辨其老幼废疾之可任者至于役国事相葬
埋之事无不备极其情意呜呼府君之行何其甚类之使一
里得府君焉则一里宁一乡得府君焉则一乡治一邑得府
君焉则一邑之民咸得其所矣视彼剥蚀于人扼其喉而盬
其脑者抑何远哉不可以不铭也其词曰
卷四十三 第 4b 页
位不冠缨而惠孚于民仁矣哉若人是非纷纭而折以片言
信矣哉若人文质彬彬而令誉振振君子哉若人铭以昭之
揭于墓门
  故楼景元甫墓碣
礼有之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
此之谓先师若汉礼有高堂生乐有制氏诗有毛公书有伏
生之类是已呜呼古礼不行久矣今之所谓乡先生者得不
近之欤乡先生谓谁乌伤竹山里有楼君景元以书诗教子
其乡景元日坐皋比申饬五伦之教亹亹不自休受其学者
摄其觕疏归于密微必充然有得而后止父既师之其子又
继之其孙又执经从之先后垂六十年环境之内外率皆其
弟子矣于是相与谋筑书斋一区以为讲授之地暨殁而葬
号泣而执绋者数百人咸曰吾先生亡矣何所受业而辨惑
哉观者叹慕而去初景元之父玉汝翁习六艺而文景元幼
卷四十三 第 5a 页
服家庭之训长益自振厉从渊颖先生吴公立夫为科目之
学未几弃去而专攻群经间发于诗亦首尾开阖皆中矩度
名著远近县大夫或出乡咸望闾款谒询以民间利病必恳
恳缕陈之乃已景元性渊悫事亲能尽其养亲死经纪丧事
不以烦诸兄诸兄性方严景元承事惟谨迨至分田唯受硗
瘠者不辞其后兄子有黜其业者为赎而归之且曰乌可使
其无食也遇族姻故旧壹以诚相接无一毫狎昵态晚岁颇
好神仙家言杖策游江东登龙虎名山骋目远望翛翛然独
立物表意谓古仙人或可见云洪武七年甲寅十月十一日
以疾卒于家年七十九临启手足无他言唯戒诸子以守诗
书之泽使勿坠九年丙辰正月六日奉柩葬于梅口山先莹
之次景元讳光亨景元字也姓楼氏楼故为宦族宋嘉定癸
未进士通判吉州元龄其四世从祖也曾大父炎大父建中
父有成无为路儒学录即王汝翁也娶刘氏有妇德濂尝为
卷四十三 第 5b 页
铭其墓男子四人女子四人孙男三人孙女四人名皆具前
铭中兹不书濂今春蒙 恩致政而还萝山景元季子仁寿
县主簿琏件系群行而来请曰先夫人之终辱先生赐之铭
甫及二载而先君又卒先君平日尝言知我者唯太史公宋
君我死若求文镌墓上吾目暝矣用是不避谴呵重有所渎
愿先生进之濂之先庐与景元密迩而景元长濂仅一十四
岁相与论文甚驩闻景元死涕落不能牧近虽老病四方求
文者类多峻辞其于景元可得而忘情乎若吾景元生能执
诗书之业以淑诸人诚无愧于乡先生者死虽未及祭之于
社铭以列之岂过也哉铭曰
一卷之书必立之师牗民孔易斯德所归懿哉楼君侃侃令
仪执经据座析分毫丝环而听者肃其冠衣聚精会神臻于
泰熙春融天衷蝉蜕人私俗变淳庞寔由于兹生服明训殁
寓哀思有素者冠溢于中逵彼位崇阶泽不下施人孰无舌
卷四十三 第 6a 页
不一道之太史造铭公厥是非观者宜式知无愧辞
  题默成居士矫斋记后
右矫斋记一首默成先生潘公为同宗伯益作伯益名好谦
实复州史君宗回之子性嗜文史恂恂而驯饬历官自丽水
尉至通判绍兴府以终先是伯益从子景良景宪受业吕成
公朱文公之门故成公之女归于景良而景宪之女又适文
公长子塾故伯益于二公之学亦与有闻焉今观先生以矫
名其斋则其志之所存盖可见矣乌伤吴生故衣冠钜族嗜
学成癖尤攻于诗文太常博士郑君仲舒生之舅氏也以生
可进于道遂因其字曰仲矫者书先生之记以为勖嗟夫先
生杨文靖公之弟子也立朝大节足以廉顽立儒故文公以
刚毅近仁称之此无他矫之之功也伯益受先生之教于二
百馀年之前仲矫闻先生之言于二百馀载之后其有补于
身心一也奚必并世而同时哉借使同时之士有善为文辞
卷四十三 第 6b 页
者虽挥千百字之多未必敌三百九十二言之简也仲舒亦
可谓善教者矣仲矫尚勉之哉洪武十年八月十三日前翰
林学士承 旨金华宋濂记
  题李伯时飞骑习射图
濂屡见李伯时飞骑习射图其描写位置如一所画锦𫀆乘
马者四人前一人揵而驰反首左顾右手拽绣毬于马后箭
中毬上次一人弯弧斫鬉作放箭势乎犹高举未下楼大防
诗所谓前骑长缨拖绣毬后骑射中如星流者是也次一人
左执弓右持三夭其马如飞以欲追射毬者最后植青杨枝
于平沙系以绛绡一人跃马向前斜睨而射之章良能诗所
谓红绡低系柳枝碧满满关弓斫鬃射者是也盖伯时应奉
廷试时所见卫士班中飞骑习射拖毬杨枝之戏故追图若
此其精神流动全用篆籀笔写成固不俟赞美惜乎此卷但
存第二骑馀皆失之终不得其全璧濂因据所见备书之使
卷四十三 第 7a 页
读者瞭然如见画亦补亡之一义云
  题赵府君墓铭后
右虞文靖公所撰赵府君墓铭府君之子永新使君既摹入
石复装潢成卷自题其末使君之子彦方经兵变之后能藏
弆而勿失携至青萝山请予识之呜呼世所贵孝子慈孙者
以其表先德保遗物而已彦方父子其有焉濂虽不敏不能
不志慕艳之私也
  白鹿生小传
白鹿生者诸暨之人也风神俊爽翘然欲超群其外族曰方
建塾聘贤传馆四方游学士生往受诸经领其玄旨稍事文
墨辄峻洁如渊珠众哗曰生赋资绝伦非积功所可及盍逊
其一席地声光流婺越间煜煜能动人竞要遮作州闾师类
弗应浦阳江上有郑氏一宗累五十室同案而膳戒子姓执
贽致辞生跃然兴曰是或可为也即日上道皋比中居以倡
卷四十三 第 7b 页
道为已责与诸生言必称曰昔之人昔之人日摩月切操行
有可观历十春秋自以精明不逮前时退居白鹿山戴棕冠
被羊皮裘带经耕烟雨间暇则吟风弄月傲晲万象若不知
古今之殊轨有识者莫能穷其际高邮栾凤来为州牧独造
门拜曰凤闻先生贤言行无悖古先哲人愿为一州学子师
生牢让不起凤不得已令闾右子弟即其家问道州政有阙
失凤必移书咨访生白以利病裨助弘多后若干载殿中侍
御史唐铎出守越欲辟起之生力辞如前铎不敢强生性醇
笃无铢发矫伪与人语出肺肝相示耻为覆藏事乖名义峻
言斥之弗少恕家无儋石储临财甚介山泯误坐法当死生
悯其惷愚谋诸乡鄙活之泯辍乌犍为谢生拒之泯顿颡于
地潸然陨涕生曰东作方兴非牛何以耕俟三冬或可尔至
期泯复来请生反覆譬晓之乃巳州人士求连生族祝生持
其成暨委禽走介致饩继以金币生笑曰孰谓君子而可货
卷四十三 第 8a 页
诱乎悉遣去人复哗曰是可以义取者生尚不之欲况其他
乎于是乡人教子者恒指生为法使学焉生名恒字本初姓
杨氏白鹿生因其所居号之云
史官曰子与生游者三十年不可谓不相如者待罪国史时
遂白执政荐之入成均闻生不受州县辟事乃寝然其行义
可法者不当使其泯泯因造为小传如右隐之与显非所以
论生也
 俞巨川墓记
余致政家居澄坐于静轩中日与造化者游凡文墨之事一
言谢却忽伏龙山海禅师金华童子阳同丽水俞原善连翩
而踵余门禅师为原善而致辞曰原善名善卫居栝苍之丽
水其先有讳德者尝为松阳校官自是以诗书为业校官生
义义生通通生明家道虽寖𥙿而敦庞朴茂不为外物而迁
朝出耕暮归读古人书柔仁自持与人语唯恐伤气尤惧隶
卷四十三 第 8b 页
卒不啻避虎狼足迹未尝至公门科繇之应求豪有力者兼
之货贿随其所命不敢出一言较多寡幸其见听辄闭户自
诧曰吾属无患矣明生涞字巨川年未弱冠见祖父失之太
柔慨然曰苟持此而不变其尚足以立家乎或有事州县巨
川奋身直前楫拜上官皆不踰于礼节吏欲为奸利辄穷根
柢不使其滋蔓凡有所期会朝受令逮日落即集群豪相戒
曰是子才智两全不比其乃公可欺吾当谨避之尔自是其
家安辑鸡犬亦不惊赀业益致殷盛然笃于伦品嗜善不厌
仲弟巨渊遘风痫之疾巨川昼夜忧如己有之聘医注药殆
无虚日至而烹鍊火候必躬亲视之及巨渊亡抚育其二子
尤有恩意乡邻之中孤嫠者耄且病者困寠无依者振之恤
之唯恐有不及俞源有桥二所曰利涉曰康济溪水暴悍旋
踵辄败坏巨川悯涉者告病皆重建之如履平地去家十里
所慧力古招提在焉芜癈不治而荒榛没人巨川为造殿堂
卷四十三 第 9a 页
门庑庄严像设无不毕傋具疏延碧潭澄师主持寺事复施
毗卢藏经以实之樊岭慈仁寺栋宇虽隆而浮屠氏诸像未
完巨川召良工搏土造之始称其伽蓝之制其存心为善大
率类此年六十三以至正乙未六月十日卒于家某年甲子
某月日葬于北山之麓巨川娶陈颜二氏男四人长即原善
有学行尝从许文懿公门人游仲父巨渊丧在浅土原善造
穴于父墓之侧奉而藏焉乃捐私钱筑孝思庵买田若干亩
入其租以供祀事锱铢不以烦仲父诸子乡人士称之次善
麟次善诜次善护女三人汤源吴华高听其婿也孙 人某
巨川为人外刚毅而内慈惠遇事以诚略不尚浮藻知儒术
旁通医药卜筮之学嗜义如嗜利今不幸已矣原善慕太史
公名非一日无以自通于执事谨介吾侪为之先容愿太史
公卑矜之赐以冢上之铭也于是原善出再拜其有请如前
而加切焉余与诚意伯刘公伯温御史中丞章公三益尝同
卷四十三 第 9b 页
朝二公皆括苍人每品评乡邦人物辄称曰丽水俞巨川仁
人也其家世以积善称余固巳闻之矣今原善之至复知详
焉然为善者当有后非惟巨川能亢其宗而其后裔食前人
之报者当未艾也爵禄之来夫孰禦之哉于是不辞而为之
铭铭曰
彼悍如狼我仁如麟彼虽嚚嚚我则振振所以才智钟乎后
昆家有馀庆恒在善人紫绶金章行当大其门
 丽水陈孝女传碑
陈孝女妙珍处之丽水人父南溪为神祠祝史蚤夭母某氏
更适他族妙珍依大母林氏以生林婴末疾妙珍刲股杂淖
麋以进疾遂瘳或告之曰此若女孙股肉之功也林悲泣曰
吾耄矣死固当然何用苦若耶疾复如初妙珍伥伥如有失
卖衣走浮屠氏作诸禳荣事皆以应林忽昏眩妙珍解发相
紏缠哀号良久乃苏自是气益弱仅有一丝相属妙珍计无
卷四十三 第 10a 页
所出然香右臂上稽颡吁天乞以身代复不应至正四年四
月壬申夜梦一丈夫冠乌纱巾服青布袍来告妙珍曰尔勿
忧能剔肝食之则愈矣妙珍问曰欲剔将焉从丈夫指右胁
示之且俾吞红药半丸吞已遂觉甲戌妙珍乃具汤沐浴露
祷上下神祗时空中雨坠妙珍之身独不沾湿若有张盖覆
之者妙珍益喜持刀视胁下见红㾗如缕长可三寸许就痕
上割之血滂然流再割之了无所见妙珍惧乃掷杯校卜于
神逮俯身拾之而肝忽出悬亟刃之寘几上爇香自誓云大
母倘得生终身持菩萨戒不复适人矣寻取肝聂而切之杂
竹萌烹之大母食才下咽其疾顿失妙珍惩前事戒左右勿
漏言然创钜甚几至危殆复梦神人语之曰无伤也宜鍊𥿄
作灰传之妙珍从其言果愈时年十四耳后三年林以寿终
妙珍造塔瘗之复然顶申前誓弃家为优婆夷前进士永嘉
高明来官郡录事为上其事部使者大名高履覆按得实以
卷四十三 第 10b 页
闻次于朝诏有司具乌头双表之制旌表其门仍月给粟一
斛养其终身时八年春二月也郡守固始黄某以其事有涉
名教也命儒学教授郑汝原为记其事于石云
史官曰人子之于亲本宗一气苟可以死生者势当共之肯
以形体既分而视之有异耶当亲有疾时呼号天地鬼神遑
遑求索茫昧中力有可致虽万死弗之顾又奚暇毁伤绝灭
之计耶或者作 人对痛斥之余不知其何所见耶夫孝忠
无二道忠臣肝脑涂地世未尝指以为非顾独于孝子而疑
之耶此决非韩子之文其依仿而托之者耶余闻之慈溪黄
东发之言如此因造陈孝女传故备论之
  四明阿育王山广利禅寺碑铭(有序)
四明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在郡城东三十里阿育王山即鄮
山昔在周厉王时东天竺国有阿育王造宝塔八万四千贮
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命耶舍尊者放光役诸鬼神分布于四
卷四十三 第 11a 页
天下而鄮山当其一故更名之晋太康三年并州猎师刘萨
何受梵僧指授即改行为僧易号慧达偏求舍利塔于洛下
齐城丹阳皆弗获行至会稽之鄮山忽闻地下钟声慧达哀
益切越三日忽舍利与宝塔从地涌出其相青色似石非石
高一尺四寸广七寸五成四角光明殊胜慧达见已悲喜交
集而塔之出现实肇于斯时矣义熙元年安帝始构塔亭覆
护而度二七僧守之宋元嘉中文帝增创祠宇且以封袭未
严斲木为浮图三成函之梁普通三年武帝又命建殿堂房
廊奉之赐额为阿育王寺大同五年帝令其孙岳阳王察改
浮图为五成绘帝暨昭明太子二像藏焉仍施黄金五百两
造铜佛四百躯写经论五百卷铸四铁䁀以镇四角寻蠲复
其赋调给兵三十设营防卫陈宣帝度僧守塔如义熙之数
唐中宗遣使赐金又下诏加护之至武宗朝并省海内佛寺
塔归越州官库宣宗立像教重兴又入于开元寺鄮山僧愬
卷四十三 第 11b 页
于观察判官蒯希逸而还之懿宗咸通中又度僧三七人守
之梁贞明二年钱武肃王遣弟铧等迎塔作礼明年正月回
止西陵岸放光照江中其明如昼又改浮图为九成第三成
寘七宝龛用以贮塔周显德五年寺灾文穆王请致武林龙
华寺新其浮图其成如前数而藻饰有加焉中龛杂用百宝
范黄金为座悬珠璎以庄严之宋初寺又新大中祥苻元年
复赐以广利为额拓为十方禅刹其主僧自宣密素公始可
考见宣密五传至大觉琏公名振天下仁宗待以殊礼作诗
颂十七篇遗之熙宁三年大觉为搆宸奎阁苏文忠公轼实
记其成大觉日与九峰韶公佛国白公参寥潜公讲道一室
扁曰蒙堂丛林取则焉高宗即位以寺为舍利所宅亲洒宸
翰锡名曰佛顶光明之塔大觉十五传至大慧杲公绍兴间
来领寺事四方学从川奔涛涌而食或弗继乃于奉化忠义
乡堤海涂成田一千馀亩名般若庄大慧四传至妙智廓公
卷四十三 第 12a 页
缵承益虔淳熙元年冬孝宗之子魏王恺出镇其土二年孟
夏四月瞻舍利毫光发祥青红交绚变幻不一更用黄金为
塔而截宝塔于中冬十月一日孝宗遣内侍省西头供奉官
李𥙿文取塔入内妙智护之行舍利现于塔颠如月轮相又
现两角如水精珠若此者三御书妙胜之殿四字俾揭于塔
所妙智再传至佛照光公缁锡坌集不减于昔时尽鬻赐赉
之赀市田四千馀亩视大慧加三倍焉名吉祥庄佛照十五
传至笑翁堪公有权贵人至寺戏问曰舍利何在笑翁指道
傍松谓曰此处即有巳而松枝皆放光贵人惊异即寺之门
巷建二石塔以表之笑翁又傲古制累石为塔者三列于寺
右以瘗僧之归寂者宋季寺又灾宝塔附安别院元至元十
三年春三月世祖命使者奉塔至开平龙光华严寺寻迁燕
都圣寿万安寺集僧尼十万于禁庭太庙青宫及诸官署建
置十六坛埸香镫华幡之奉备极尊崇世祖亲幸临之夜有
卷四十三 第 12b 页
瑞光从坛发现贯烛寺塔相轮之表又自相轮分金色光东
射禁中晃耀夺目世祖大悦命僧录怜占加送塔南还更赐
名香金缯诏江浙省臣郡长吏增治舍利殿宇笑翁十二传
至顽极弥公适际良会遂以诏书从事曾未几何甍栋雄丽
如天成地涌上薄云汉宝塔还于故处顽极四传至横川珙
公道被华夷禅学为之中兴僧伽来依法轮者至无席以容
二十三年大建堂宇以居之横川九传至雪窗光公寺复新
豪家所据诸庄田土园林尽复之且以诏使之临祗奉无所
至正二年春二月又造承恩阁七楹间黄文献公潜为之作
记雪窗四传至扶宗宏辨禅师约之𥙿公已历六十二代矣
禅师以笑隐诉公法子入我国朝自庐山圆通选补其处戒
律精严言行一致智慧福德皆绝出乎等夷从洪武初元以
迄今兹一座十年宗纲丕振风雨不动安如泰山寺之勤旧
竭其力而翼赞之有若岳林住持象先与公筑黄贤塘得田
卷四十三 第 13a 页
参千馀亩名报本庄有若云石起公市史氏之田其数如黄
贤塘名忠义庄二庄皆与般若为邻大佛宝殿则又云石葺
之三解脱门则僧伽智华作之修演法之堂并撤其房庐为
下蒙堂则白云住山智珠营之补东塔院者沙门自悟也造
西塔院者又象先也西塔肇建于唐元宗东塔在迦叶足迹
之左即宝塔所涌之地下至库院杂室则出于比丘智宁之
力也凡寺制宜有而摧败不支者悉举而更之禅师念缔搆
之艰不可无以示来者俾其徒师秀至浦阳山中徵文以为
记呜呼大雄氏真身舍利乃戒定慧熏修所成必八吉祥六
殊胜之地方妥安之其在震旦者一十有九唯阿育王山显
著特异自晋逮今历一千九十七年之多国王大臣以及氓
隶靡不归依金银重宝施之弗吝当其祥光发现瞻之仰之
不翅婴孺之思父母盖如来以慈悲硕力摄受有精神通广
博随念而应所以启功德之信心祛尘劳之妄念也何其至
卷四十三 第 13b 页
欤然而临师位者多名世之士乘法门之正令飙旋霆奔一
入其庭心空疑释致使舍利之感久而滋彰名重五山光昭
佛日此亦幽明两致其极者也禅师起继芳躅益殚志虑当
鼓鱼寂寥之时炽然建立金碧灿烂于水光山色间浙河西
东未见有如斯之成者是宜详纪之使后人扶植于悠久也
寺东一里馀有圣井灵鳗在焉相传随塔而至呼为护塔神
折鲜花诱之辄二红蟹导之而出因作渊灵庙祀之以其与
塔相关也特附见焉铭曰
巍巍大雄摄受有情持红日轮中天而行(其/一)照烛大千洞见
豪发靡物不昭无幽弗达(其/二)灵明入灭有不灭存五色神变
萃斯骨身(其/三)无忧之王捶碎七宝造塔收之万佛旋绕(其/四)
放指端白毫相光药又奔逐随光瘗藏(其/五)支那之国海东之
域钟声发祥塔乃涌出(其/六)上自帝王下达民萌历代崇之精
白一诚(其/七)唯其所在天龙诃卫有感则通灵光显瑞(其/八)神镫
卷四十三 第 14a 页
晕红烈火殒空或射九天烨如白虹(其/九)千目环睹如佛出世
攀引莫能继之以泪(其/十)依之主之代有伟人据莲花座说法
如云(其十/一)四方骏奔孰非龙象一喝之馀凡情俱丧(其十/二)
应气求雾滃云蒸千有馀岁无废不与(其十/三)有大导师来接
遐轨佛智之孙广智之子(其十/四)长眉广颡大类慈恩其徒翼
之各展度门(其十/五)涌殿飞楼耸起无际化海为田有禾穟穟
(其十/六)像教隡夷嘅其永叹浙河西东似斯实难(其十/七)法王能
仁覆焘无外佛子体佛引之勿替(其十/八)昔人有言难逄者时
优昙之现四众来依(其十/九)畴无舍利中含法界亦有楼阁不
涉成坏(其二/十)色非青黄其光焞焞不假弹指诸门洞开(其二/十一)
苟能荷担直入无碍手擎摩尼于法自在(其二/十一)玉几之山其
青无瑕法雷常呜诸天散花(其二/十三)敢告来者以缵以述功烈
巍然与山无极(其二/十四)洪武十一年岁次戊午春三月十五日
前翰林学士承 旨金华宋濂造
卷四十三 第 14b 页
  育王禅师𥙿公三会语录序
古之人道感而形化曷尝贵于言哉甚不得巳而有言言或
易于遗忘又甚不得巳而记录之虽曰形诸简编然惧不能
行远又甚不巳始刻文梓而传之其言之也𣣔击豪于当时
其传之也将泽物于后世惓惓为道之心为何如哉此濂于
历代诸师之言不能无感也激者则曰灵明中居一尘不可
留况语言文字纷秽庞杂足以碍冲虚而窒真如达摩氏东
来持楞伽经以印人心楞伽佛口所宣也君子尚谓其堕于
枝蔓况后来师弟子策励之言乎曰不然也人之根性不同
而垂接之机亦异其上上者一见之顷情尘自然销霣何假
于言哉若下下者朝夕谆谆诲之淡如嚼蜡竟不知其味苟
欲绝文字令其豁然自悟是犹采凫藻于山颠求女萝于海
底终不可得也今之去古亦远矣自大鉴以来其语具在人
仰之者如应龙升天海立云流或现大身或现小身不可以
卷四十三 第 15a 页
凡情测度傥不因其言而求之则其超然独立不堕色声者
奚从而知之既知之必将则而象之若以其窒真如而碍冲
虚一切斥去濂不识其可乎不可乎虽然宝积经云如来所
演八万四千法藏声教皆名为文离诸一切言音文字理不
可说是名为义法藏且尔况下于斯者乎以此观之当略其
文而䆒其义可也然而取鱼者必资筌博兔者当用蹄兔与
鱼既获而无事于蹄筌吾心源既澄识浪自息复何义之云
乎濂之区区又不能无感于后之人也育王禅师𥙿公三坐
道场策励学徒如青天霹雳闻者掩耳演说无上妙道如升
苏迷卢山阔视四天下百物无所遁藏大司徒楚国欧阳文
公谓其言出入宗乘内典左右逄原其文涉猎百氏灿然可
赌鞔峰佳山恕中愠公谓其设施踔厉不愧为大慧七世孙
皆知言濂颇获与公游尝以剩语三卷质正于公公不鄙而
题识之许其可以入道今已十阅寒暑矣公之徒师秀不远
卷四十三 第 15b 页
千里以公三会语请濂序而传之呜呼公之有言与秀之汲
汲图此者夫岂得已者哉濂虽不文因不辞而书诸首简云
  宝盖山实际禅居记
衢之龙游县北三十五里有山曰宝盖川媚山明而林樾郁
苍俨与灵区奥壤相将然僻处下邑无有启其閟者初卢江
有沙门良亮冶父山实际禅寺无用聪公之弟子也沙门年
既壮出游丛林历叩诸师久未能證入闻千岩禅师长公说
法于㜈之义乌伏龙山函往见之禅师普应国师本公之嫡
子门庭浩荡后衲云拥见沙门为人诚悫可与进修时加警
策之已而命司藏钥使日阅经律论玄文久之升居第一座
禅师间谓沙门曰如如真性迥出根尘祥光发现照烛乾坤
非有绝念之深功不能超出死生而入常寂之埸子盍缚茅
于重山蜜林而究明之乎沙门跃然以喜即日下山选地以
居之至正丁酉春行至今所俯仰四顾有以惬其志遂驻锡
卷四十三 第 16a 页
焉遐迩向慕奔趋恐后富者捐资贫者效力伐石于岩抡材
于林梓人运斤夫荐圬不戒而集犹务其私仅四三年功
即就绪法堂三楹间成未几释迦殿又成其楹间如法堂之
数中设三世如来之像左右翼以天王皆用黄金涂之兼之
床座华幡及凡供具清净严肃观者起敬库院僧室之在东
西又如佛殿之数两庑揆之则溢其五别敞小门楼以为出
入之地径术曲折而莲花池品列于前四围有水瑰之盖一
仿伽蓝之制沙门因出实际遂以名其禅居云惟大觉世尊
其道所被甚广无与比伦人徒见中国九州能严奉之殊不
知西南诸国如呵罗单于陀利之属以道里计近或数千远
且二三万馀而尊崇为尤至国君相祝常以世尊如来称之
则其他槩可知也此姑置之勿论又自西方言之自中国历
十万里至五印度从五印度以西又越太海二重始抵西入
之境道涂比前奚翅数倍其所历城郭人民繁衍富丽又百
卷四十三 第 16b 页
倍于中国其地唯知有佛教而巳馀皆无有也至于巷谈里
语一举佛言以为法戒稍有不信而妄行者众共弃之以此
而观若东若北莫不皆然是故郑渔仲有云佛之书遍布天
下而儒家之言不越于跋提河盖有以也然乃史传所载及
东伐西使亲击者之所言咸属南阎浮提南阎浮提则好高
■四隅之一尔经言百亿日月百亿妙高山皆渐佛教则又
非管窥蠡测之所敢知也或者则曰佛书多取譬之言果可
尽徵乎曰吾儒亦有之也驺衍谓天下有九九州而一九州
则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如此者九则有大瀛海
环其外乃天地际焉禹之所序中国九州其于天下八十一
分居其一耳岂独佛书言之哉余尝恶夫浅见狭闻之士不
足以语大方类夫营宁生人身中游泳肠胃自谓江河之广
周流府藏自诧万里之远不知身外之境初无涯涘也所以
轻于论议迂固僻陋闻者为之失笑其不智也亦甚矣今因
卷四十三 第 17a 页
沙门请记余故特一言之使入此禅居者读吾之文又有以
知大觉世尊其道所被甚广无与比伦则严奉之心逾坚严
奉之心逾坚则将世世嗣而葺之俾不坠坏庶有以副沙门
之所硕欲若但纪其兴起岁月稍涉文学者人人能为之又
奚假于余哉沙门号西山精进入道至老犹不懈云
  藤杖铭
形之圆兮性之坚兮节之全兮吾与子周旋兮
  楷木杖铭
生孔林承圣泽文庚庚光绎绎扶颠持危资尔德
  柏杖铭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嘉言孔彰怀允不忘
  龙游重建證果寺记
我释迦文佛慈闵有情设宏阔胜大之教真应弘愿罔不沾
被故凡日月之所照霜露之所坠皆沐浴至化出离苦轮得
卷四十三 第 17b 页
清净行列禦寇书所载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
行荡荡乎人无能名者信不诬矣是故塔庙之所在金碧焜
煌照耀无际虽其沦坏有时或囿乎数曾未几何又皆兴复
如初观乎此者可见大法之流行与天地相为无穷者矣衢
之龙游县东四十五里有證果道场实始于唐真观初县人
士虞道延捐宅宇为之悉入腴田其中己而祝发受具戒为
开山第一祖且以的传自号脩习禅观誓不忘于正宗一时
龙象闻风坌集称为虞延法师云唐季之乱变为瓦砾之区
在宋之初休堂慧公尝重兴之至宋季又废无住行公入主
法席又从而兴之逮元季又废今住持静山仁公与其同𫀆
本全周公谋曰兹寺自法师创建以来甲乙相傅克底于今
日不翅七百馀年之久一旦使其堙坠吾侪之耻也盍相与
起其废乎周公 然诺之各捐私橐之积以为众倡乃持历
走民间民有力者加二公之惇悫各施其所有遂命斲水陶
卷四十三 第 18a 页
土之工相与从事至正癸卯二月某甲子新造释迦宝殿殿
凡三间演法之堂其数视殿而嬴其三曰解脱门则数与堂
同两序视门而嬴其二十又五皆次第落成复抟土㨞佛菩
萨诸像鍊黄金为𥿄而饰之洪武丙辰九月某甲子又建藏
经之室一区而悬钟之楼亦焕然一新至于栖僧之房凡七
各设层搆篴堂靡不具足其制度不异巨刹崇广严丽视昔
有加雕甍璇题上凌霄汉彤扉曲砌下映林谷梵㖵互闻钟
鱼相荅往来观者咸谓当此象教衰落之时能化灌莽之墟
而为无上宝坊非贤且智者能致是手莫不踌 叹咏而去
仁公亦自以缔搆艰勤欲俾后人闻知相与保持于悠久忘
其春秋之高奔走青萝山中徵文以记之余按佛说尊那经
云无尽功德甚深微妙乃有七种而建立精舍实居第二又
按福田经云广师有七德梵天福而兴立佛啚僧房堂阁实
居第一呜呼佛言如是世之人往往斥经营塔庙为有漏因
卷四十三 第 18b 页
果恒弃之而不务亦何可哉二公惓惓焉以绍述法师为巳
任斯可谓允合契经之旨者矣虽然楼阁之在世间有成有
坏一刹那顷万变不齐有若吾心所具宝华楼阁先天地而
不知所始后天地而不知所终劫火所不能焚毗岚风所不
能破真如无碍湛寂常存学佛者又当于此而求之庶几精
粗不遗理事双尽者已斯言也非予之斯言也盖尝风诸师

  先师内翰柳公真赞
伟䫉长身端严若神即而就之煦然春温海阔天高莫窥觇
其宏度霆奔飙竖 驱驾乎雄文来趋跄之 佩作仪表于
荐绅出入容台振百年之礼乐昭宣帝制焕大号于乾坤惟
其具该博崇深之学所以继光明俊伟之伦仰瞻遗像有涕
沾巾傥使泉台之可作庶几士俗之还淳 门人具官宋濂
拜赞
卷四十三 第 19a 页

宋学士文集卷第四十三 芝园集卷第三
卷四十三 第 1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