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六
卷二十六 第 1a 页
宋学士文集卷第二十六 翰苑续集卷之六
  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大千禅师照公石坟碑文
西方圣人示现世间百亿三昧无非度门而禅定之 实为
之錧辖盖觉性圆朗本来充满包三界而不碍穷万劫而不
昏非涉善恶了无显晦岩栖涧饮之士能泯诸尘刹那之顷
證入一实境界光明殊胜与虚空同体不起不灭所以其教
炽然常盛而不衰有能知之而又能遵行之者其我大千师
乎师讳慧照大千其字也永嘉麻氏子麻号积庆之家宜生
上士父均母黄氏既诞育师宝之胜摩尼珠师自童年亦骏
利倍常坚欲入道闻人诵习契经合瓜谛听年十五往依沙
门了定于县之瑞光院了定师从兄也长老良公知为法器
即剃落为弟子明年禀持犯于处之天宁蝉蜕万缘誓究大
不思议事首谒晦机熙公于杭之净慈未契圆證一日阅真
净语至头陀石掷笔峰处默识悬解流汗浃背时东屿海公
卷二十六 第 1b 页
以石林巩公世嫡提唱于苏之荐严师杖锡往谒东屿问曰东
奔西走将欲何为师曰特来参礼尔东屿曰天无四壁地绝
八荒汝于何地措足耶师抵掌于几而退东屿知其夙有所
悟寻复召至反覆勘办师如宜僚掷丸飞舞空中东屿甚嘉
之遂留执侍左右师以为心法既通不阅脩多罗藏无以阐
扬正教耸人天之听乃主藏室于郡之万寿及东屿迁净慈
邀师分座以表仪四众巳而无言宣公主温之江心艳师高
行招复师至处之如净慈天历戊辰出世乐清之明庆㩀师
子坐集诸僧伽而诲之曰佛法欲得现前莫存知解缚禅看
教未免皆为障碍何如一物不立而起居自在乎所以德山
之棒临济之喝亦有甚不得巳尔闻者说绎而去至正乙未
迁四明之宝陀先是寺以搆讼而废师以讼兴在乎辩难太
迫一处之以宽慈绝弗与较且曰我佛得无诤三昧所以超
出群品我为佛子可不遵其教耶众服其化宝陀僧梦一神
卷二十六 第 2a 页
人衣冠甚伟飞空而来僧作礼问之神人曰我从阿育玉山
来欲请大千师赴供耳未几行宣政院署师住是山识者以
为玄应师既至群疑景附远众响臻师亦悯大法陵夷孳孳
诱掖不遗馀力尝垂三关语以验参学其一曰山中猛虎以
肉为命何故不食其子其二曰虚空无向背何缘有南北东
西其三曰饮乳等四大海水积骨如毗富罗山何者是汝最
初父母此第三关最为峻切惜未有契其机者居九年退于
妙喜泉上筑室曰梦庵因自号为梦世叟掩关独处凝尘满
席不顾也洪武癸丑十月朔召门弟子曰吾将西归汝辈有
在外者宜趣其还越七日属后事于住持约之𥙿公沐浴更
衣索𥿄书记书已恬然化灭在菩提位中历七十夏示人间寿相
八十五年经三日用茶毗法焚之牙齿眼睛及数珠不坏馀
成设利罗五色烂然约之因造四偈赞之且竭力为治丧事
云师三坐道场有语录若干卷行世凡一灯所传一雨所润
卷二十六 第 2b 页
虽浅深有殊各得分愿弟子某等若干人得法上首某某等若
干人是年十二月九日葬灵骨于梦庵之后者至大也师智
度冲深机神坦迈昼则凝坐夜则兼修净业真积力久至于
三际不住觉观湛然非言辞之可拟议且服用俭约不如恒僧
虽不与时俗低昂贤士大夫知其诚实不事矫饰多倾心为
外护其遇学徒亦以真率或以事忤之而声色不变动出语
质朴不尚葩藻而指意超于言外名闻燕都帝师被以佛德
圆明广济之号师略不少动于中初横川珙公入灭之年师
始生及其受业又同在瑞光至于殁也又同住阿育王山君
子或异之嗟夫禅定之宗至宋李而敝胶滞局促无以振拔
精明使直趍于觉路横川当斯时密受天目法印持降魔杵
树真正幢升堂入室者不翅受灵山之所付嘱佛法号为中
兴横川之同门有石林者奋兴实角立东西其干化机西来
之道于斯为盛师盖石林之诸孙也故其死生之际光明盛
卷二十六 第 3a 页
大有如此者岂无自而然哉某虽不敏每以文辞为佛事今
因文妥之请故历序师之行业勒诸琬琰而复系之以铭用
劝方来继师而兴起焉者世当有其人乎铭曰
万缘纷纭逐物而竞曷以摄之实惟禅定禅定斯何言辞罔宣
浮翳尽敛月轮在天初分一灯千𦦨交映如百鍊馀金色逾
胜师之挺生锐思绝尘万里只尺欲趍顿门片简虽微中具
全体瞥尔触之凡情尽死从抵硕师勇决其私振迅奋掷类
狮子儿出世为人澍大丼雨法雷轰轰震惊百里海岸孤绝
潮音吐吞与此大法殊流同源神人飞空持疏来谒孰知玄
微若合符节彼舍利罗宝塔昼扃助我发机灵光晶荧翩然
西归趺坐而灭示不坏相火中珠结生死之关鲜执其枢坦
然弗惑如人归庐前脩渐遐后武思厉不有昭之遗则沦坠
太史著铭勒石山樊虚空有尽师道永存
  风树亭诗(有序)
卷二十六 第 3b 页
风树亭者嘉禾潘孝子之所建也孝子之亲殁每对人言辄
呜咽流涕然无以寓其罔极之思取韩诗外传树欲静而风
不止之言表其墓亭呜呼孝子之意至是为可悲矣夫人孰
不欲养其亲匕则不子待也所以昔者皋鱼立泣而死者孔
子盖伤之也悯之也以其志为可悲而无所用其力也呜呼
若孝子者念匕不忘乎兹其亦知没齿慕亲之道哉为之诗

山有嘉树油然发荣岂不欲静风挠之鸣我思我亲颜貌日
改子欲养之亲不子待呜呼噫嚱我怀孔悲山高海深孰堪
喻之内而九藏外而四体皆亲之枝同一根柢根既拨矣而
枝独存夙夜哀号莫达九原白杨潇匕泉扃夜閟我亲我思
得无蕉萃亲不可见音容是求求之不得血泪交流作亭墓
隅是曰风树仰之瞻之心焉孔瘁 右诗八章章四句
  书虞宗齐
卷二十六 第 4a 页
常熟虞宗齐字思训世居芝溪在胜国时祖安泽任德清尹
故号宦家暨入
国朝以乡师统诸闾长坐法当死县录其父德良与兄某下
狱宗齐私自念此涉科繇事谁当正坐之父春秋高万万无
就逮之理兄为冢嗣宗祀攸系且无子吾幸有子傥得代父
兄含笑入九泉矣即诣吏自白曰宗齐精力彊凡官中事身
专任之不自意陷于刑辟父若兄诚不知也吏不疑按章讯
之一一引伏岳案具斩之东市容貌不少变时洪武辛亥夏
六月也宗齐之年甫二十又二云
史官曰子者亲体之分也形虽殊其气则通痒痾疾痛其有
不切者哉辟诸木焉本实既拨枝叶未有不害者故宗齐之
代父死非异也理之当然也呜呼然则然矣世之临患难
固有舍父而逃者其视宗齐果为何如哉若宗齐者知有亲
不知有身从容就义绝无几微不足之色可谓特立而弗愧
卷二十六 第 4b 页
者矣呜呼四海之内孰非人子哉
  题危云林训子诗后
古之人教子多发为声诗何哉盖诗缘性情优柔讽咏而入
人也最深韩昌黎之子符读书城南尝作诗送之曲尽其意
至今读者犹蹶然兴起岂曰小补之哉云林先生危公冢子
字于幰自检讨奉常迁佐蓟州先生时辞岭北行省左丞
独居房山闻于幰将之官赋四言诗一章勉之呜呼先生之
诗固无愧于昌黎而符能读父书策名南宫今于幰以明经
擢进士第君子亦窃谓似之或言古今人不相及者其果可
信欤虽然先生所作于脩已治人之道反覆备至是有关名
教甚大不特可施于训子而巳其视诱之利禄而以惜居诸
为念者又为何如哉知言之士必能辨之
  送赵彦亨之官和阳诗(并序)
吴兴赵彦君亨魏国文敏公从孙也通周易至正乙已试艺
卷二十六 第 5a 页
江浙乡闱获与荐送值元改物遂退隐林壑
国朝文治大兴濠梁侯公彦良以中书参知政事出守吴兴
力举教授郡庠彦亨以养亲辞侯公移镇山东已而入觐以
为彦亨之材诚不能多致复言于铨曹选为楚府纪善久之
调同知和州事将行予酌酒谓之曰彦亨以故家文献自藩
府出佐方州有民人社稷之重蚤夜宜孳孳自厉有不待予
言其欲言者自识彦亨已数月矣因纂脩 国史之冗凡
四圣传心之秘诸家异同之辩欲求彦亨发之卒未能得而
彦亨以别告呜呼古语有云为政易而讲学难予于彦亨又
乌可已于辞乎序而诗之情在其中矣诗曰
倬彼魏公文献之家经畬秋实艺苑春华既质以熙复艳而
葩遗泽所被英名载加弓治有传诗礼与闻匪资竹素盍策
文勋如提健槊去冲中军勇盖万夫气摩青云贤书得贡淡
墨新题材评龙虎星应璧奎理将奋迅事或不齐海桑变幻
卷二十六 第 5b 页
岩穴幽栖
大明丽天万国咸臣蒐罗智哲逮及隐沦上名楚邸接迹朝
绅无善不纪有道必陈眷兹和阳濒于大江
帝钺初涖天威孔扬既混寰区视此沛丰(叶)建侯择佐维俊
及良竭子素蕴摅子远猷照妪民隐灵承天休薄言我私起
与子谋十翼多奥九师焉求子今有行孰析其精别𥚑徒牵
离觞重倾泱泱中流摇摇去旌瞻望弗及实劳我情
  清斋偈(并序)
义中胜禅师结室于中天竺取契经语名之曰清斋词林宗
工各出新意侈张而斧藻之意亦至矣全室翁同云巢丈人
以义中證脩近道必欲得予言予学日坠何足以与此然而
清斋者香严妙悟之所义中既艳其名则法其道亦宜也不
然何取于清哉无相居士为说偈曰
中竺有虚室八窗皆洞然触目无碍者有境皆摄入烟霞草
卷二十六 第 6a 页
木石鸟兽昆虫等以至世间事何物不可状此以何因缘独
名为清斋纤尘了不生正以清净故昔有一童子尝居清净
室冥寂于至道见焚沉水香由是作思惟香虽根于水非火
则不发火纵能燎原炽然不可遏苟非遘香木香气从何起
因知木为自烟火乃为他自他共和合无因能行空观兹四
相义幻有即空相四大所合成其法亦复然又况木火聚烟
气未曾升鼻观已先通缘我有鼻故香乃从鼻入我若无鼻
时墙壁瓦砾等瓦砾与墙壁未闻知有香皆由自性起不假
外物故又况二物者斯须即变灭唯存灰烬馀欲求是香者
去来杳无迹毕竟性空故吾性本来空虽空无不摄不落有
无间妙香无去来因兹悟密圆发明无漏果得證香严号二
十五玄圣各说最初事成道由圆通七大十八界各各有所
入久近虽两异偏圆或二殊其教已开显偏行即圆融悟理
既一同谁复分远近圣性无不通顺𨒫皆方便主伴实相济
卷二十六 第 6b 页
后先了不别敷演真实义普度有情众闻者当悟省胜师取
契经揭名其斋居当行无上道真證圆通智若外而不内如
龟毛兔角欲见不可得居士说偈巳忽见清斋东烂然大月
轮跃出瀛海中光明悉照烛清澈无纤翳持为作證明表此
清净法
  日本砚铭
夷而华四海一家此非文明之化邪
  送部使者张君之官山西宪府序
天地正气絪缊轮囷不折不回行乎太虚在物受之则为解
廌为屈轶在人受之则为刚烈之士刚烈之士贵势莫能加
威力不能变参乎气化关乎治体其重于物又不翅千百焉
呜呼正邪不两立正气伸则邪沴廓清矣我
国家始建国江左辄从秦元之请立按察司设官分职弹劾
百僚所以伸正气也迄今垂二十年宪度益严遴官益精有
卷二十六 第 7a 页
若山西宪佥张君孟兼尤号称职者也孟兼性鲠亮不善为
依阿人有曲必面白之虽惭沮羞缩不暇顾然亦无它肠当
良朋盍簪酒酣耳热抵掌笑谈胸中森然芒角必尽吐出乃
已其气衮衮不衰名上
中朝选教胃子久之迁南宫奉常奉常南宫掌礼仪郊祀之
事无以摅其耿耿及今出持使节知孟兼者欢曰孟兼行哉
民生休戚无不得言吾见轺车夕至而封章朝上也贪赇舞
法吏吾见望风畏詟解印绶而避去也民冤之不伸戾气郁
结吾见涣然而冰释也孟兼行哉虽然鸷鸟之扬扬不如威
凤之𡄸𡄸狄猊之疆疆不如祥麟之容容刑法之堂堂不如
德化之雍雍人不务德则巳苟有德焉又何检壬之不革行
哉检壬革行正气之复正道之行也孟兼盍于此而留意哉
吾乡先达自宋以来绣衣持斧赫赫见称于时者凡六七人
嗣芳猷而继遐轨窃于孟兼望之孟兼行矣孟兼精于古文
卷二十六 第 7b 页
辞前御史中丞刘公极称道之尤深名理之学其与李證应
奉往复论性书上彻
九重之听蒙 召对左掖门士林以为光荣云
  敕赐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淮安侯
  华君神道碑铭
自古以来人臣事君始终一心以上承明德所以保勋烈于
不刋熙令誉于无穷此丹书所谓敬胜怠者吉是也其或遭
时扰攘攀龙鳞而附凤翼自赴于功名之会一旦封重爵享
厚禄志盈气骄唯欲之是从遂致坏法乱政盖有其初而鲜
克有终此丹书所谓怠胜敬者灭是也呜呼敬怠之间善恶
之所由分祸福之所由系臣某于淮安侯之事不能无深感
焉侯讳云龙字某姓华氏安礼人世为农家图谱丧不知其
先世迁移之详三代皆以侯贵累膺赠典曾大父六二府君
中奉大夫北平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妣王氏夫人大父
卷二十六 第 8a 页
卷二十六 第 9a 页
凡三友谅受矢毙于舟中龙江彭蠡二役侯在行中复以功
升豹韬卫指挥使继从伐荆州又同征江北郡县而泰州高
邮淮安次第平转淮安卫指挥使就留镇之吴元年丁未大
将军徐达奉 诏征中原侯复在行中齐鲁既定河南之
民箪食壸浆以迎王师暨入燕元君弃都而逃立北平等处
行中书省授侯镇国上将军佥大都督府事分府北平拜资
善大夫燕王府左相兼北平行省参知政事及天下大定论
功行赏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之号官荣禄大夫勋柱
国爵封淮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前职如故寻兼燕山卫都
挥使时北平新入职方非勋旧大臣不足以厌服之 上
以侯为邻郡子且恩遇之深不趐骨肉至亲必能为 国
宣力故特托以方面重任岂期侯昧于理动违邦宪㩀元丞
相脱脱大第居之凡元宫龙榻凤䄄及金玉宝器非人臣可
僣者皆用之弗疑巳而以其第高旷菑害屡生复役战疲之
卷二十六 第 9b 页
士创残之民唯新室是图奢丽过制特甚此犹可也先是元
故都破其达官之女多与我师为婚媾幼主尚窜沙漠谍者
因倚之颠我事情 上明照数千里外屡敕中书移文
北平凡旧仕于元者悉遣发江南毋使为民患害侯皆废格
不行及至征虏副将军李文忠北征获间谍数人始知故宦
之家有官兵马司者相率构奸伪作文榜𣣔为变托奸人以
为巡逻之职将焉禦寇此非侯之过欤 上犹念其功
不忍寘于法趣中书令其尽遣侯仍弗之听 上怒诏
内官往历指其主名谕之侯始不得已奉 诏侯自是益
怠于政日从事歌舞燕饮遂得嬴疾疾寖剧 上召还
南京以洪武七年六月二十八日卒享年四十又三娶缪氏
累封淮安夫人子二人长曰忠次曰关住女一人以七月十
日葬京城之西石灰山之阳上亲御翰墨制文一通遣中官
致奠焉惟侯奋起戎行出遇
卷二十六 第 10a 页
真人乘六龙御天从征四方粗著劳效初无独建奇功骏烈
照耀人之耳目然而封以大郡锡之侯爵宠恩之加不为不
重矣柰何靡恩补报徇欲败度绝无忧国恤民之心乃知往
古韩彭之流佑功自专卒至夷灭皆其自取焉尔所赖
圣天子推天覆地载之量保全功臣唯恐有毫发不至故侯
得令终于家享荣名殁世岂非幸欤故事生封侯者没必加
之以公于是 敕葬以侯礼聊示簿罚可谓仁之至义之
尽者也臣濂奉 敕撰神道之碑稽诸天理之正察乎人心
之公不敢用昔人志墓常法特取春秋直笔褒贬之义勒文
穹碑以为千万世人臣之劝戒云铭曰
人臣事君兮犹如事天寅畏是将兮终日乾乾慎终如始兮
曷敢弗虔一或怠逸兮明命在前侯起戎行兮有力如虎逢
时绎骚兮择归 真主四征弗庭兮无役弗与斩将搴
旗兮所向披靡 帝用嘉锡兮龙光日殷疏以侯爵兮
卷二十六 第 10b 页
作镇北藩兵民二柄兮付之旬宣鞠躬尽瘁兮宜报 国
恩胡酲尔心兮动违国宪僣侈是崇兮群生胥怨峻宇雕墙
兮朝夕沉湎是非倒置兮大分莫辨
皇仁如天兮覆之帱之录其勋庸兮崇之君恩固弘兮臣行
或亏生弗为善兮死其忸怩春秋直笔兮善恶莫掩万世取
法兮纳人于检墓门有石兮可比琬琰史臣勒文兮以示褒

  恭跋
  御制敕文下方
皇帝临御之七载益弘敷教治优老礼贤孳孳如弗及时则
有若翰林学士承旨臣同春秋七十犹以文学在侍从论思
之列其意以为幸逢
有道之君何忍去之休致之请久而不敢发 上见同
皓首苍颜与白面少年旅进旅退于班行中恻然怜之八月
卷二十六 第 11a 页
甲辰特降致仕之 命续杜期年且官其一子鲁 召
同入赐坐从容慰劳之夜漏下十刻始敕内官扶掖而还乙
已 上亲制文一篇以赐同仰瞻 天藻之华无任
欣跃既奉表诣 殿庭称谢又以副墨勒诸真珉昭示悠
久臣濂闻之君臣遇合自古为难非道之符契情之感孚鲜
有善始而善终者今同年虽耄拳拳恋 阙之心皦如出
日忠款自将不替往初 上悯其衰暮不欲烦之以事
令优游田里以终天年 恩数便蕃视昔有加上下之
间可谓两尽其道猗欤盛哉昔宋孙宣公奭自翰林侍讲学
士乞致其事仁宗尝赐诗一首词臣尚载之简册至今以为
美谈矧我 皇上睿思天成神文炳焕其功侔造化经
纬图书足以昭明政体用风厉四方诗云乎哉是将传之亿
万斯年永永无斁而同之名氏在奎壁光芒之中亦因是不
朽诚千载之一逢也传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天下之士闻
卷二十六 第 11b 页
之有不鼓舞而淬砺者乎臣职在 国史谨巳备载日历
复因同之请恭书于下方云是月癸丑翰林侍 讲学士
知 制诰同脩 国史兼 太子赞善大夫臣金华
宋濂恭跋
  神仙宅碑
处士之州并城三里所有山曰少微山之下有观曰紫虚观
之南一峰巉然挺出曰眉岩西南诸山拱挹周卫而二水蜿
蜒起伏来汇其下登高望之万象呈露俨若天开图画不知
者以为真蓬壸员峤之绝景也宋南度后仙翁章思廉自遂
昌紫极寿光宫来隐观中蓬首垢面日初升辄东向吐纳凝
然澄坐久之绝粒唯日饮水一盂形神分合人莫测其变幻
乾道丙戌冬沭浴坐蜕肌肤柔润如生弟子瘗诸眉岩下后
有见于涛江之滨手携一舄飘飘然溯风而行众异其事启
棺视之唯只履存焉先是主观事者尝作亭墓前坏于风雨
卷二十六 第 12a 页
道士王有大日徘徊其间怅然有上清笙鹤之思归与其师
梁惟适谋自墓左开曲径一千馀尺直至岩颠诛榛剪荆造
祠宇七楹间名之曰神仙宅中祠处士星及仙翁诸像东室
曰芸香藏书其中西室曰橘乐为娱宾奕棋之所宅之前二
石岩拔起其蟠若龙其踞若虎各搆亭其上左曰来鹤右曰
留舄而山之景愈胜矣经始于至正丙午春正月某甲子落
成于其年夏六月甲寅赞其功者杨一宁王性存也惟适复
捐腴田若干亩岁收其入度子弟世守之介同郡吴府录事
吴从善微予为之记予闻括之名山上直少微天文家所谓
处士之星也灵辉下烛凝粹敷和脩鍊者居之去滓秽而来
清虚虽曰内功之加要亦山川淑灵所助为多也今以紫虚
言之遍游海内名山招白鹤而翩然化去岂无卢仲璠者乎
道遇至人授以游戏翰墨之法卒吹铁笛与之同往岂无徐
虚寂者乎不止仙翁一人而巳且琳宫秘馆无处无之何少
卷二十六 第 12b 页
微所照而超然霞举之士至三人焉当有不言而喻者矣仙
翁灵迹固不可不表见于世自非惟适父子笃志玄学孰肯
一顾于寒烟衰草之墟哉化荒旷而为居处功亦大矣脩真
之士当世继之俾勿坏可也呜呼尘坌胶葛予不知秋发之
被肩安得攀仙翁之逸驾共吸沆瀣于寥阳之上耶惟适丽
水人宋户部尚书汝嘉诸孙有大青田人亦簪缨家能文辞
及隶书皆高士云系之以诗曰
少微之星烨烨垂芒降魄名山充郁沛霶结为灵和其中含
黄觅之无形发休吐祥孰其尸之有道之士来涵清宁度世
不死皦出东方其大如筛我啄其精以洗吾髓鍊虚凝真惚
恍若神冠剑既藏神游江滨岂伊幻化身外有身出入河岳
下上星辰灵踪犹存木老亭仆芳草离离谁复来顾有岿者
士父子同慕皓鹤不来驰情云辂乃陟崇椒乃建琼宫羽盖
飙轮庶或一逢灵风泠然白月正中𬈑涬无际遐思何穷况
卷二十六 第 13a 页
乎遥瞩境与心会群峰攒蓝二水萦带万象粲然如列珠具
一啸 间夐超物外岩岩者山匪仙不名不有玄搆曷栖其
灵水火有鼎龙虎有经畴非采真浮游黄庭神君捧剑鬼伯
持戟呵卫弗祥固此仙宅法古为碑麟回凤翼太史勒辞式
昭罔极
宋学士文集卷第二十六 翰苑续集卷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