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a 页
宋学士文集卷第十八 銮坡集卷第八即翰苑后集
  赠侍仪舍人林成之序
余家食时有同门友宣君彦昭为温之平阳判官当报政而
归州之文学掾林成之实护送来浦阳成之以余颇知学也
自浦阳谒予金华山中相与讲学术异同论风俗淳漓至更
阑月落蝉联不得休临别造四言一章以赠成之既去西东
绝不相闻予亦应中书之出仕䏂 熙朝有从平阳来者辄
询之咸言成之处烟霞泉石间咏诗读书以为乐予亦为之
驩然颇自念相望二千里不知何时与成之盍簪乎今年夏
予在南宫忽有踵门而拜者予弗能识之叩其姓氏则成之
也呜呼相别未十年壮者日益衰朽至熟视良久亦不记其
颜儿之真人事之不堪把玩如此可胜叹哉于是与之坐而
慰劳之成之颇往来于予门问诗若文之法予以旧游之故
历举体制之殊音莭之异者亹亹列之未几成之忽来告曰
卷十八 第 1b 页
小人有毋贫窭不能存虽幸窃禄于 朝而乌鸟私情悬悬
不能忘昨巳请于庙堂陈其中情涕与泪俱下执政大臣怜
其志子告一百日俾迎养于南京今将行矣执事其能赐之
一言乎夫成之为退思先生五叶孙先生实考亭夫子高第
世称十哲之一其家世之懿不俟言也成之以茂才贡上铨
曹擢为侍仪舍人出入禁省日觐
天颜整肃乎鹓班峙立乎螭拗其宠荣非他职名所可比今
又奉板舆迎亲而来母子怡愉聚于一堂何人不慕艳之亦
何俟予言也无已则有一焉予与成之别后成之学问日新
予则摧落不振四库之书废忘者十九视旧相见时若两人
焉此无他习与怠相仍气随世所移故也成之宜益自奋励
母若子之所为则下不夫家世之懿上无负
国家之恩予与成之言者止此而已若夫温之先儒卓然以
学术名家或沈潜性理或有志事功或推明经制大抵与吾
卷十八 第 2a 页
婺诸贤同其于醇疵得失之间多有可议予虽欲言虽更仆
亦不能尽也尚容他日为成之发之成之名伯生䔍实好学
有士行绝不同于流俗云
  养亲园记
天台杨君子善谒予而请曰善之少也习进士业从陈用晋
彭允诚二先生游屡践场屋辄不利于是弃去会海内弗靖
奉二亲远窜山谷艰难险阻无不备尝及今
真人启运六合一家幸得还先人之敝庐窃自念少壮之时
思欲沾寸禄以荣亲东驰西奔靡有宁岁定省旷而音问疏
兹获婆娑于膝下家公年巳七十又二固幸康强素发垂领
而齿牙且动摇矣毋之年如家公又益其二焉尪羸如不胜
衣而出入之气仅属爱日之情恒怦怦然颇闻申椒为物性
热而味辛能益气延年明目生津吾亲所宜服饵而不可阙
者也乃择家南之沃壤数亩而赢九耕而十耨之使其土疏
卷十八 第 2b 页
而壤卤封为直疄疄各有沟踰三尺辄树一本以数计之将
六伯焉周为储胥以护之使羊牛不得践履夏气方中绛实
盈盈缀于枝间举手触之馨烈之气鬯达于左右遂与子姓
采而撷之以奉亲有馀则售于千家之市获其直以还买鱼
沽酒以为亲驩班衣起舞每歌之以侑觞歌曰我艺我椒其
寔累累只薄言掇之其香弗亏只可以延年可以生津只乐
兮乐兮吾以奉吾亲只歌巳二亲亦欣欣为之引满颓然就
醉今善虽出仕与有禄食遐想斯园窹寐不能忘子愿为善
记之予闻用天道分地利孔子以为庶人之孝说者谓其顺
时别五土所宜而播种之以养其父毋盖古之士者朝出耕
暮归读圣人书亦常事尔后世习俗䆮偷鸡鸣而起从事于
末作始有不知躬耕以为养者如吾子善于澜倒波随之际
屹立不迁不亦行古之道哉虽然子善以茂才应辟出仕为
时亦既丞京府而赞治化当以守贵富保社稷和民人为孝
卷十八 第 3a 页
卷十八 第 4a 页
远揽深涵浅受而其学益进于前一旦将还东海之上与璞
原游者咸惜其去相率发为声诗命予执简而序之因系其
辞曰世之学者夥矣溺文学者则局促经畬驰骤艺苑其流
必外骛而忘返泥苦空者则措情高远游志疏旷其流必内
躁而失守所以皆伥伥他适不知正涂之从有若璞原其知
真乘法印与儒典并用者欤处乎世间不着世间如环之无
端不见其止如刀之剖水不见其迹其知空有相资真俗并
用者欤循序而上此焉发轫他时出世为人其知所自重者
欤予儒家之流也四库书册粗尝枝阅三藏玄文颇亦玩索
负誇多斗靡之病无抽关启钥之要近惟默坐存诚屏斥而
销霣之于是天光骏发灵景自融方知仪曹之云为渐门者
设璞原春秋甚富宜达圆顿之旨尚思得鱼兔而忘筌蹄欤
白云悦公时硕德也身居岩壑名闻 禁阙璞原尝师事而
亲炙之当以予言质其然否白云又将有以为璞原告也
卷十八 第 4b 页
  辛亥京畿乡闱纪录序
进士之科始于陏而盛于唐唐于进士之外又有明经明法
书算诸科然皆有学以肄其业每岁之冬州县馆监课试其
成者使与计偕其不在馆学而举者谓之乡贡既上尚书始
由户部集阅而关于考功复课试其可者而第之此其初制
也自时厥后其法靡常而诸科或废或因亦无一定之论唯
进士之设行之颇久其得人之盛考诸载籍犹班班可见也
皇明诞膺丕图继天出治乃法前王建进士科用康保于我
烝民洪武辛亥秋八月荐当乡贡之期凡畿内三州十七府
之士皆欢忻相告裹粮而奔走仪曹具以状闻上亲选兵部
尚书吴琳国子司业宋濂司考文之任命即日莅事而中书
右丞相汪公左丞胡公复妙柬在廷之臣廉慎而通文艺者
为受卷誊录对读弥封等官期各尽厥职庶有以副
上侧席求贤之意其不䡖也较然矣夫自历代以来为之士
卷十八 第 5a 页
者焚膏继晷矻矻穷年欲徼科目以为身荣柰何有终身而
不沾一命者设得之秋发缤纷而有弗获禄食者其间幸无
二者之累拘于岁月又有不能改合入官者何其艰哉今我
皇上求治之切一艺一才无不庸擢上第者固不限资序而
爵之或见遗于南宫亦俾其与有禄食寒酸之士一旦遭逢
盛际纡朱拖紫秉笏垂绅光显尊荣照耀耳目此
皇恩之滂沛醲郁诚历代之所无有为之士者动静云为之
间曷思所以致此哉其尸位素餐而不知报国者妄也违道
干誉而不务恤民者殆也贪墨败类丧名检而堕风教者非
人也乡闱小录成直书首简用以为多士之规是岁八月十
九日金华宋濂谨序
  云中辞
黄岩有奇士曰许君弼其字廷辅治周昜烨然以文名会天
下纷扰辄被铁衣操蛇矛集兵以禦寇尤能挽强命中众初
卷十八 第 5b 页
弗信君设正鹄一百八十步外挟弓矢以往轰然一发辄中
之乃皆叹服由是多驱驰戎马间及 天兵取台州四方次
第平大兴文治建科目以取士君慨然曰 圣天子在
上可以出而仕矣起应书乡闱遂取浙江第二名君文解去
通判沔阳府剸烦剧如庖丁解牛恢恢乎投刃而有馀地已
而复慨然曰予家之东有委羽山其高摩天委羽之下又有
桃山焉群峰相与回环日未出常有云气起其间缥缈轻盈
如兜罗绵笼罩崖谷如翔如舞绝可爱玩有时下覆櫩宇觉
此身飘然在云之中恍欲逐黄鹤仙人吹箫而往来也第以
君恩未报不敢决去他时发种种当挂冠而归与云为朋姑
以云中生自号盖以表其志云夫云之为物出乎太虚歘然
而有忽然而无其变幻有不可测者当长空晴妍纡徐其兴
结而为祥鸾散而为绮霞其文采郁如也及其黤黮郁勃铁马
长驱雷电为之恍愡而甘霖注焉呜呼云哉何其有类于君
卷十八 第 6a 页
也然非云之类君实君有取于云也乐繁华者赠勺药以相
娱务高洁者贮秋菊以为粮物何尝有心而人自强同之尔
予方与君谈云中之趣君忽昂然而来顾予言曰弼知诵子
之文久矣盍为赋云中辞乎予闻君襟韵洒落得丧一归于
天故其颜四时无忧色其号为云中也亦宜为之辞曰
委羽之山兮云薄之势轮囷兮复㠁嵯肤寸而合兮既合而
复离不崇朝兮雨渺㳽渺㳽兮云之归玄功泯泯兮邈难知
嗟尔云中之人兮胡不尔思或出兮或处兮恒与云以相期
  题山房清思图(书萱草兰蕙竹石松梅为一卷)
赵魏公以艺文名天下及用篆籀法施于绘事凡山水士女
花竹翎毛木石马牛之属亦入妙品脩道先生云广长三万
里上下二百年唯公一人尔信然保宁慧禅师以山房清思
图相示遂书而归之
  跋佛顶托钵歌诸文后
卷十八 第 6b 页
穆庵禅师康公耽乐法乘见诸履践每念先佛以乞食为事
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尚恐留情永法乃一切悖之而唯嗜欲
是滋是长于是著托钵之歌古者专务精进无少懈怠得无
上道亦无自满之意末法乃中道迷惑于未足中生满足證
于是书首楞严经千种识阴之文在昔陀摩尸利刻苦脩行
获遇坚牢比丘相与激励卒趋觉门而使弥楼犍陀佛法再
兴末法乃坏散弗收鲜有诚心向道者于是录坚牢石室之
偈其一则咏之以巳意其二则證之以古辞大槩勉人舍妄
入真无乖于圣教而已呜呼禅师之虑至此其可不为恸哭
而流涕矣乎然而豪杰之士何世无之君读斯卷当有蹶然
而兴起者岂惟禅师望之予亦望之无相居士金华宋濂题
  陶府君墓志铭跋尾
右上虞典史陶府君墓志铭一通翰林学士承旨河东张翥
仲举造集贤大学士滕国公保定张𤪌公弁篆题盖府君之
卷十八 第 7a 页
子江浙行枢密院管勾汉生之所请其时则至正二十三年
汉生将南辕复求岭北行省左丞临川危素太朴书后一年
太朴还中朝承旨翰林始为作乌界道缮谨写就会南北道
绝附海舶至江南以归汉生又一年汉生自江浙行省检校
官升行枢密院都事赠府君承事郎福建江西等处行枢密
院都事府君之妻赵氏亦赠宜人汉生既奉命书祭告于
墓下复欲请仲举补入志中而九京不可作矣乃并仲举旧
撰宜人坟记联为一卷传示子孙使有所徵焉府君初除大
理路儒学教授志中书为文学掾用省文法也汉生兄宗传
时为江浙行省掾未几亦转为台之临海尹陶氏一门父兄
子弟其不坠书诗之业往往知自奋如此宦牒之蝉联此盖
其权舆哉前史官金华宋濂题
  茂承斋铭
闽人郑子尚世惇书诗为良士其父周可君尤能以道自娱
卷十八 第 7b 页
子江浙行枢密院管勾汉生之所请其时则至正二十三年
汉生将南辕复求岭北行省左丞临川危素太朴书后一年
太朴还中朝承旨翰林始为作乌界道缮谨写就会南北道
绝附海舶至江南以归汉生又一年汉生自江浙行省检校
官升行枢密院都事赠府君承事郎福建江西等处行枢密
院都事府君之妻赵氏亦赠宜人汉生既奉命书祭告于
墓下复欲请仲举补入志中而九京不可作矣乃并仲举旧
撰宜人坟记联为一卷传示子孙使有所徵焉府君初除大
理路儒学教授志中书为文学掾用省文法也汉生兄宗传
时为江浙行省掾未几亦转为台之临海尹陶氏一门父兄
子弟其不坠书诗之业往往知自奋如此宦牒之蝉联此盖
其权舆哉前史官金华宋濂题
  茂承斋铭
闽人郑子尚世惇书诗为良士其父周可君尤能以道自娱
卷十八 第 8a 页
所居曰至德里并舍北南环植以苍松鼓髯奋爪俨若蛟龙
然尝喟然叹曰始者拱把尔今则大将十围人之种德其亦
有类于是乎御史郑公过而嘉焉名之曰松庄云周可君既
乘风御气游神于冲漠之墟而松固无恙寒光凉翠益翘然
发舒子尚日徘徊其下仰而慕俯而疑怅然其若思已而曰
先子不可见矣倘能承继之庶几其不死矣乎乃取诗所谓
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之语扁其斋曰茂承盖万物荣于
春悴于秋各系其逢唯松也旧叶将落而新叶已生所以四
时而恒青子尚欲承父志无须臾间断其将常茂而益荣者
哉子尚亦善于取譬者巳子尚以明经试天官归教长乐乡
校其将行也介国子录赵伯庸来徵予铭铭曰
有松丸丸兮于彼郊坰来者既续兮往者始零众悴黄霣兮
其色独青嘉名斯建兮象类之精父经能传兮于粲其荣继
继承承兮允有馀馨毋玩葩泽兮忽彼坚贞太史造铭兮勒
卷十八 第 8b 页
于轩楹
  戴亭张氏谱图记
张出自姬姓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寔张罗以
取禽兽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周宣王时有卿士张
仲其后裔事晋为大夫张侯生老老生君臣君臣生趯匕生
骼骼孙曰抑朔至三卿分晋张氏事韩匕相开地生平凡相
五君平生良字子房其孙子寔蕃分布四方有安定范阳太
原南阳燉煌脩武上谷沛国梁国荥阳平原京兆清河等四
十三望大抵皆良之裔故唐初定清河为乙门其所由来者
远矣句容戴亭张氏自汴而迁则始于大理评事要皆出于
四十三族之中屡更兵燹图谱丧不能言其为几世评事生
谦三传至邦宁邦显邦宁生孝仁孝荣孝仁生景逢景逢生
应珍应兰应珍生乡贡进士志礼孝荣生溧阳学谕景先次
元英景明景先生应开应熙元英生玉山教谕应辰金坛税
卷十八 第 9a 页
务副使应麒次应麟应时应麒生四子遂迁金坛应麟生志
远志远生文贤文贤生允邻允达允成景明生应和应和生
志颖志颖生文原文原生伯常邦显生日升日升生思恭思
恭生云霓云霓生天麟天锡天福天锡生文昌文昱文圭文
昱知青阳县自谦逮今十有二世析为三十四支而族属之
众将数百人当科目之兴也以五见其栋试者各有其人冠
衣济如剑佩锵如论道德而谈唐虞缤纷而舒徐人或造之
但见其栋宇鳞次术径交罗朝夕循环于诗书俎豆间竟迷其
西东故乡之称望族者一则曰戴亭张氏二则曰戴亭张氏
云先是应和尝于谱废之馀蒐采而图之未尽其详而殁其
孙文原出而补其阙请序于申屠推官駉未几又废于兵文
原之从子允达恐愈久而愈忘也乃以耳目之所记疏其大
槩来谒于予曰先生有职于太史氏其言必见信于世幸不
鄙而文诸碑予因不辞按史表之法书而遗之呜呼图谱局
卷十八 第 9b 页
之不见即令史之不设大小宗之法遂废而弗之讲允达能
惓惓于图谱之脩亦可谓贤也巳允达有上行尤致谨于先
世遗文装潢成卷而珍袭之其于崇孝广敬之道盖有知无
不为云
  曾侍郎像赞
身形之瘦弱也则山泽之臞精神之凌厉也则列仙之儒博
极诸书而守之则约智用群类而处之若愚当议礼而考文
较损益于锱铢稽百王之轶典翼一代之鸿图岂非养德之
腴造道之枢而为国之耆艾邦之蓍龟者乎
  卢龙清隐记
卢龙山在京城西北二十五里周遍十二里高三十六丈山
岭绵延远接石头乃江上之关塞比于北地卢龙山因名和
阳尊帅骆月溪隐居其中自号曰卢龙清隐请予友王仪曹
本道徵予文以记之本道述月溪之言曰古人有云心不溷
卷十八 第 10a 页
浊谓之清迹不章显谓之隐予学老子之法者也朝暮黄梁
一盂苜蓿一盘既适而且安间披鹤氅衣手执黄庭经一卷
翛然而凝坐九衢十二陌之游尘莫我之干也宁非清邪名
氏不落于声利之场心迹不属乎荣辱之境其入也烟霞与
之同栖其出也渔樵与之争席宁非隐邪然而老氏之道清
净而无为隐约以无名不以清为清不以名为名是则无所
不名可以治国可以观兵可以脩身可以延龄其小靡不该
其大无不并此其为清隐益大矣吾尝闻之于师而未之能
行也姑就其近似者而究心焉虽然予视古仐不翅一旦暮
何为复胶胶于斯人身至中其体含虚不纵不横非东非西
纤如黍珠鸿包玄区火龙因之而飞𦦨水虎以之而生腴庶
几腾神紫府吹箫玄都此殆忘清隐之名而食其实也邪其
言若是先生以为何如金华宋濂闻之叹曰月溪盖几于知
道者非欤其始也将欲遁世其中也又知其道可以治世其
卷十八 第 10b 页
未也又思长生而度世纵予有所言其何以加于三者之间
哉于是偕本道访月溪于卢龙山中白月独照万树僵立无
风乃握手歌曰卢龙之山兮高 岏有儒一生兮炼九还夜
半月出兮露浸寥坛紫霞仙人兮驾采鸾七星为衣兮夫容
为冠铁笛一声烟漫漫撷灵芝兮下空山歌巳二人者相视
而笑遂次第其言而为之记
  送陶九成辞官归华亭序
君子其可必于仕乎曰否可以仕可以不仕曰仕而不仕亦
系其逢乎曰否可仕而不仕不可也可不仕而强于仕亦不
可也唯其义而巳曰义之所在柰何曰义者宜也当其可之
谓也欲当其可非守道君子其亦戛戛乎难矣哉呜呼斯人
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其次焉者斯可矣天台陶宗仪九成
有学之士也侨居华亭之泗泾饮水著书多至一百馀卷会
朝廷设六科以求贤郡守遂以九成为荐将授之以官九成
卷十八 第 11a 页
慨然曰不仕古云无义当草昧之初兵戈未息法制未定民
气未苏吾不可以不仕不仕何以解生民倒悬哉今天清地
宁六合一家论道经邦皆夔龙稷契之彦趋事赴功多龚黄
姚宋之俦四方人士乐观治化之成赢粮而驰骛者动千馀
人无事于吾也吾可以不仕矣去而为巢父为许由为严子
陵击壤而歌以为太平之幸民不亦可乎白之铨曹铨曹允
之列之丞相府相君嘉之于是九成翩然东归荐绅之家咸
唶曰九成之出处其亦合于义哉或曰非是之谓也九成有
弟曰宗传近擢代县令曰宗儒妙柬为选曹郎官九成之意
以谓一家不可以俱仕恐妨进贤之路故力辞之不特如前
所云而巳也曰是未知九成者也九成伯仲之才不为不美
矣其问学不为不充矣九成之志岂不欲如河东之三薛清
江之三孔虎林之三沈番阳之三洪蜚英声于当时树芳烈
于后世其所以果于辞荣而谢宠者亦度其时可以不仕也
卷十八 第 11b 页
避嫌云乎哉虽然九成之归也结庐泗泾之上日坐皋比横
经而讲肄之子弟从之者皆知所以孝弟忠信出而事君又
皆知能致其身之义九成有功于国比于它仕者留心簿书
期会而不知教化者又为何如哉苟谓之仕亦可也抑予闻
国家稽古右文大兴文治严禁林清切之选增成均弟子之
员有如九成之贤其在所弃乎在所取乎九成行哉席不及
暖突不暇黔予知鹤书之赴陇矣九成必不能于果不仕矣
九成行哉
  苏州重脩孔子庙学之碑
蒲坼魏公守姑苏之明年锄暴树良无令弗肃上下洽和百
废具兴惟孔子庙学弗治栋楹倾欹丹垩䵝昧若不能支旦
暮者公顾瞻良久愀然弗宁乃登僚寀县令丞暨尚义之士
咸集于庭喟然叹曰
皇帝以神武定四海即大兴文治诏以明经六艺之科颁示
卷十八 第 12a 页
郡邑使选弟子员肄讲明体适用之学将以人文化成天下
今弊陋至是非所以灵承 帝意予先捐俸为倡尔二
三君子幸相与图之穹殿邃廊虔奉明禋灵星之门神道所
繇其役为最殷吴江葛德润尔其葺之论堂有严两庑相向
挟以六斋以通于前门吴江宁璇汝其脩之亭号采芹下临
康衢来游来歌多士攸宜昆山张庸尔其整之公言未巳吴
江令许茂进曰邑有八士曰李庚等颇有意乎书诗尊经之
阁先贤诸祠游息三亭以至庖湢桥梁之属茂率其承之长
洲丞丁师尹复进曰许令然矣师尹独不可为乎若止善堂
及中廊达于阁者当谕群儒使赋金俾里耆唐晟视其役焉
公大悦唯周垣四千八百尺未有所属僚若佐遂以罚布佽
助而吴县令曾辅驩然趍功役邑夫畚粘土绳绳而来事因
大集始事于洪武六年二月戊辰而讫功于十二月某甲子
如翚斯飞如云斯凝如涛斯涌深沉而洁清宏丽而靘密一
卷十八 第 12b 页
还承平旧观公帅其属执豆笾具脯醢以成功告观者如堵
墙莫不嗟叹自兵兴以来学宫所在蹂践为墟而姑苏幸仅
存非公之至几何不与之俱废乎教授贡颖之既宣力于始
终复使训导张田请记其事以垂不朽惟苏之有学实始于
范文正公盖公景祐初出守乡郡择南园之地奏请于朝而
建是学为其师者则安定胡文昭公也计当时人物固尝盛
矣数百载之下仰其声光慕其风烈每使人发不可企及之
叹自时厥后虽有贤愚而学之兴废靡常而二公过化之地
流风遗俗终未泯也况今遭逢
有道之朝而得良二千石为之师帅岂徒然哉然公兴学之
志不下于范公者也则夫坐皋比而谈经艺者其必将取法
于文昭乎明体适用之学吾知骎骎然向盛矣苟不务出此
而摘英搴华为哗世取宠之具非区区所敢闻请■是刻诸
丽牲之碑庶几苏之人士知所自勖哉公名观字把山通周
卷十八 第 13a 页
易为人疏达无疑滞如八窗玲珑见义勇为虽千万人不可
遏所至辄烈烈有声同知府事李权通判徐弼推官超霖皆
号一时之选与公道合故成事无难者碑为脩学作前代兴
造各自有记皆不书唯当书者不敢拘于文体而不致其详
焉系之以诗曰
姑胥之墟有川滮滮折趋南园汇而东流灵氛中启涣烂弗
收自非圣师畴恊其休昔有哲人出绾郡章乃搆学宫乃建
庙堂庙堂章章学官将将衿佩洋洋来翱来翔盛衰相因揆
理则然风摧雨蚀上漏旁穿矧丁艰虞烽火相连谁举一臂
持危扶颠大明当天九服攸同叶搀抢敛翳奎璧吐芒眷
我魏公来涖大邦屡形于言我敢迨遑既率部封复登府僚
分劳授事具乃教条曾不一期厥功孔昭化此朽腐郁为岧
峣孰敦化原孰筑教基孰牗民彝匪学曷为我语苏人公岂
尔私耳目苟具必致其思思之如何法孝与忠二者无愧行
卷十八 第 13b 页
将天通震泽有石其坚比铜史官勤辞用昭无终
  泰和刘氏先德录序
惟刘娃出自祁其后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事夏
孔甲为御龙氏子孙在啇更为豕韦氏又更为唐氏至周又
更为杜氏杜氏生士蔿为士师因官命氏又更为士氏至晋
士会入秦虽复归于晋而子孙留秦者遂稽刘累之名别姓
刘氏此得姓之所由始凡六更矣自秦历汉世有其人而刘
氏蔓延于四方其在今庐陵者实出于发之后盖发生仓仓
二十馀传始自长沙迁金陵后唐天成间复自金陵迁庐陵
之泰和图谱之家可徵也或谓从彭城徙建业又徙西昌者
殆与所闻异辞泰和之传况与兄雅弟戎皆通文学雅生俊
戎生光而绝况生嵓崟岑耑崒耑生逊逊生 生谅谅生
利济利宿利简利槩遗胤日滋分为四巨族宋自嘉祐壬寅
至宝庆乙酉一百六十四年中举进士者二十有二自熙宁
卷十八 第 14a 页
丙辰至宝庆丙戍一百五十一年中擢进士第者八授经于
庠序蜚声于州县遐迩相传以为盛事乡邦之间推故家文
献者一则曰泰和刘氏二则曰泰和刘氏云况之七叶孙安
尉宗回惧世系相传久而或紊也始重著谱图一编十二世
孙黄陂令宣复增脩之十六世孙锷复益广其未备首谱其
宗支次表其世科次辑其遗文而名公卿之为刘氏作者亦
类解焉通名曰先德录锷之三子麓崧野复旁搜曲探倘可
入编中者悉誊附焉亦可谓不忘其先者矣崧与濂为文辞
交力以首简请为序欧阳氏有言曰自受姓命氏以来历唐
虞三代数千载间诗书所纪各有次第岂非谱系传之百世
而不绝欤呜呼此濂因崧之请而重有嘅于斯言也士大夫
间孰不曰尊祖而敬宗孰不曰辩同而别异及叩其所自出
辄舌彊不能下甚至王父之字有不及知者其所以远于禽
兽者几希此无它诗书之泽弗加谱牒之修不谨不知玩愒
卷十八 第 14b 页
之弊遂至于此也有若刘氏恪守明训集其承传次第垂二
十代支析派殊整比可观非世济其美而能然邪自时厥后
苟引之而弗替虽至于百世不绝可也刘氏之子孙上慎旃
哉抑濂观刘氏之中利济则输家粟以给边饷好先则折狱
不阿人莫敢变或欲凿庾岭以通漕运复论罢之獬则悯饥
泯轻陷法网而出诸死地令猷则辞迓吏白金毅然弗之愿
幼文则捐县帑以纾长沙制帅之难是五君子者其事多可
称而獬及令猷寔同年进士胡中简公铨周文忠公必大为
铭其墓是宜后人之所取法濂所深望者非持继脩其谱图
而已也刘氏之子孙上慎旃哉崧元名楚至正丙申曾用试
取江西乡试第二十一名文解今入兵部为职方郎中阶奉
议大夫文章政事见重当时人谓其能世其家云
  径山悦堂禅师四会语序
根有利钝故所教有异同悟有浅深故所印有小大施其善
卷十八 第 15a 页
卷十八 第 16a 页
公得法最蚤乃出四会语俾题首简予窃闻之入奥室者能
探于幽邃升危岑者始瞩于冥茫松月大师印公禅林之狮
子法海之长鲸也其称禅师之道高于圆照佛照二公其言
岂虚发者哉惟贤知贤盖可徵矣仰前哲之风徽作后武之
矩度究其遗辙足證新功是录之行其必有超然独得于语
言之外者乎
  旃檀大爱妙色三经小引
先佛所说旃檀香身大爱妙色三陀罗尼经皆西天译经三
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法贤奉诏所译其在法藏
与瑜珈大教王经凡二十七等同车辇字函中功德所被或
疗恶疾或救海难或出生际诸鬼趣资以解脱诚心求之靡
不应感盖我如来大誓愿故神通力故慈悯有情故一弹指
顷即能成亲无边殊胜经言可信真实不虚天界沙门太初
肇公信之为尤力于是命工锲梓以广流通介其同抱一林
卷十八 第 16b 页
桂公徵濂引其首大佛法广如虚空然无始无终无内无
外苟欲绘画而赞咏之非愚则惑矣始书其槩以起读者之
信心云
  故天台朱府君霞坞阡表
孝子之于亲曷尝有纪极哉唯恐其嘉谟懿行不暴白于后
世也件系群事既有状矣足以昭于人人又有玄堂之铭铭
比㧋著矣又有阡上之表焉盖辞之重者事必着甚哉孝
子之心其有所慎乎仙居朱府君之卒多历年所其子公立
既请县大夫前进士魏俊民为之铭其二孙木棐犹以为未
足复来徵予文表于墓门揆于古义合矣予乃按状而书之
曰府君讳嗣寿字得仁姓朱氏世居台之临海宋殿中侍御
史希述其远祖也殿中君六世祖友直仕为宣抚司某官始
迁仙居之东门至府君又六世矣府君之生岐嶷而深沈礼
厚而敏慧自为童子时风岸孤骞昂然野鹤之在鸡群见者
卷十八 第 17a 页
莫不异之及游乡校擩哜群经食芳而漱腴充然若有所得
且曰古者为学精神心术一寓之于事为或虑其有不正也
必资体验扩充之功所以皓首穷经不敢䡖寘之若拈华𢳣
艳鉥心刿肾于辞章间陋之陋者也自是抚世酬物一出于
正而异端无实之说了若不经意事父母辄尽其孝奉异母
之兄甚于同毋者凡事必咨禀而后行遇弟有恩及其蚤捐
馆舍诸孤贫丧不得入土府君泣曰兄弟同气也死而不葬
吾心其安乎即命堪舆家卜地而藏焉夫妻相敬如宾自委
禽至发白无反目之失教诸子力田孝弟不许事纷华靡丽
遂名堂曰顺德且赋诗以示意待族姻庐井曲尽人情不以
贵富贱贫而为薄厚疏数春秋祭其先仪文并循家礼升降
跪拜如将见闻其容声人取以为法治家甚严子孙朝夕冠
带承候颜色拱听训饰不命之退不敢退也晚年筑室东园
艺鞠花数十本当秋高气清金钱累累然布柔条间府君熟
卷十八 第 17b 页
玩不忍释去或对之酣觞清咏终曰且谓人曰鞠诚吾良友
吾殆托之以逃名乎达忠介公兼善时出镇于台闻府君有
贤行将剡荐于朝府君谢曰仕将以得禄养亲也亲亡以仕
何为哉达公亦不敢疆未几遘疾府君度不能起召子若孙
训之曰吾昼夜兢兢业业以克至于今日非为仰不愧俯不
怍抑且可以见祖宗于地下汝等守尔孝弟笃尔忠信蹈尔
礼义厉尔廉耻庶几不陷于有过之域吾虽死将含笑入地
矣已而遂卒时至正乙未十月二十一日也享年六十又九
府君曾祖懋宋乡贡进士祖智父元豪补武学生妣应氏金
氏府君金出也娶同县吕氏先十三年卒子男子二公立公
成公成先四年卒子女子一适杨弘祖孙男六木松棠棐棣
楫木棐即来谒文者孙女一归吕志尹卒后当某年月日葬
于县东一里马袅山霞坞之原礼也呜呼士君子之立身也
其功名烜赫于世则登名于国史其次焉则书诸郡志又其
卷十八 第 18a 页
次焉则藉荐绅之立言者以传及其久也未尝不与史志相
为颉颃有若府君之行斥乎浇漓葆乎醇熙一本乎真诚而
弗事乎诡随此所谓一乡之善士非欤是宜揭之崇阡以为
耸善扶世之计而所愧者予非其人也虽然予久居禁林海
内名公卿及贤士大夫所铭者多矣鲜有徵文于十九年之
后者而木与棐有焉则其久不忘乎亲可知矣予虽欲辞之
而乌乎辞之若木与棐者亦可谓之孝孙矣乎是为表
  题刘氏官诰后
宋诰太氐沿栊于唐唐初以𥿄肃宗朝有用绢者贞元以后
始易为绫其制凡三变宋则自国初至季年一皆用绫此其
所以异耳乌伤刘公亮以中奉大夫致仕赠其父俊太中大
夫盖大夫乃秦官取掌议论之义汉署太中大夫历代因之
而不废至宋元礼官制行则以之易諌议大夫若中奉之阶
始置于大观间而古制则无之也中奉六世孙刚久从予游
卷十八 第 18b 页
持诰耒求题予见名门右族未一再传祖父之名讳有不知
之者刚则能宝此于一百四十馀年之后刚亦贤矣哉故略
据所见以告之同郡宋濂记
宋学士文集卷第十八 銮坡集卷第八
卷十八 第 1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