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卷十三 第 1a 页
宋学士文集卷第十三 銮坡集卷第三
  故茶陵贞母陈夫人谭氏墓志铭
共姜守义赋诗以自誓孟母训子断机而示警贞节昭乎阃
范诲言翼乎阴教传芳往古垂则方今况乎百世之下闻风
而起励志于蚤龄收荣于暮景其操若金石而弗渝其训类
冰蘖而加饰勖厥令子为时名臣有若贞母陈夫人者其亦
卓乎不可及巳惟夫人讳某字某姓谭氏谭为茶陵钜族真
隐遗曹云阳之山如翠旗之开张紫微之峰若铁马之驰突
势绵延而蟠结气絪缊而鬯达清淑所钟嘉徵攸赖故夫人
之生也髫稚之年婉慧绝品剪缀之工不学自能丝枲之习
共事惟谨特钟爱于亲闾蚤择配于君子时则有如陈府君
讳某世载徽美生同里开雅称诗书之府允为簪缨之裔盟
言既订童幼来归祥祯之应日臻温煦之福自至逮及笄龄
益增遐识祗事舅姑备敬养之道敦睦夫党致雍肃之义主
卷十三 第 1b 页
中馈知修洁之方佐烝尝尽怵惕之敬见称耇长表厉宗门
不幸年甫三十遽陨所天澧水秋竭叹兰蕙其可馨岭松冬
槁怅女萝其焉托未亡之称弗绝于口一醮之义不改其节
有子曰某赋资颖拔禀识刚明寤寐群经欲明体以适用三
错诸务思致君以泽民元之季世四海兴戎乃崎岖于兵间
寻盘旋于江表适值 圣主龙飞群雄川赴庆风云之
嘉会喜鱼水之相逢试以檄文辞意雄伟听其谈辨筹策深
弘遂署为东曹掾当大将四征之日正羽书交驰之时酬荅
整睱事无凝滞会淮安纳𣢾奉 命徵兵甫高邮之斯届俄
伪吴之见絷杭论弗屈陈义益高因詟服其强悍获遣还于
朝署由是入赞省垣出掌邦宪恊恭而庶政惟和震荡而百
壬自避其典守剧府也刬累政之极弊登难集之积赋政令
所及精采一新其参预机务也立经陈纪期厎隆平之治献
可替否益尽匡弼之忠泊乎执法中台澄清诸道白简紏刻
卷十三 第 2a 页
而物无遁情赤墀敷奏而廷无留议盖持巳清白洁如冰雪
遇事果决捷如风雨所以姓名达于寰宇政事书于竹帛信
无愧古之名臣者矣先是兵燹方张毋子睽隔 皇上
录贤念功俾从间道迎养赐之以金缯居之以室庐 恩宠
便蕃焜煌无比动荐绅之慕艳形骚人之歌咏佥谓夫人德
积于躬禄被嗣续身具膺于五福养不减于三牲安受尊荣
以及考终衣食赙禭之厚棺椁宅兆之隹亦云备矣夫人曾
祖某祖某父某妣某氏所生三子长即某中奉大夫御史中
丞次曰克宽壮年而夭次曰复克荷家政一女曰慕贞未嫁
而亡夫人以洪武辛亥十有一月戊午殁于京师之寓舍寿
六十九中书省臣以其事闻特降敕旨俾归葬于故乡发引
就道祭以牲牢哀荣之礼允谓兼至明年壬子某月日柩还
用堪舆家言卜地于某山以某月日窆焉礼也予窃闻之人
材固因山川而生山川必籍人材而显眷此茶陵旧称良郡
卷十三 第 2b 页
得名肇自于汉侯高隐但闻于唐哲年祀虽遐简册靡载终
无宏伟之才符比高深之气惟中丞公生逢景运展谋猷才
略以佐 兴王之业用忠贞鲠亮上结 万秉之
知勋伐炳朗声华赫奕理应有待名始不诬庸因造铭并纪
嘉绩使知枝叶敷腴必有资于本支流畅达必远藉乎源云
尔铭曰
云阳之山聚灵孕釐䔍生贤毋蔚为女师(其一)侃侃德容温
温令则尊章是共先后惟式(其二)中道遘屯良人弃捐哭声
摩云血泪迸泉(其三)爰从青年以迄白首抱蓈自誓终天独
(其四)寒灯夜织秋稗晨炊栖志益励茹苦若饴(其五)欲亢
其宗唯迪厥子熊胆成丸鸡声趣起(其六)积学既富受材复
雄竟乘青云去从真龙(其七)臬司腾英藩府效绩如凤斯鸣
如鹰斯击(其八)三预政路司宪台端正气一畅奸胆自寒(其)
(九)䌽衣趍庭牲鼎就养天宠日加人荣莫让(其十)庆绥福履
卷十三 第 3a 页
年觊期颐风木不停薤露增悲(其十/一)非有毋仪曷成令胤勒
铭岩阿以表贞正(其十/二)
  刘兵部诗集序
诗缘情而托物者也其亦易易乎然非易也非天赋超逸之
才不能有以称其器才称矣非加稽古之功审诸家之音节
体制不能有以究其施功加矣非良师友示之以轨度约之
以范围不能有以择其精师友良矣非雕肝琢膂宵咏朝吟
不能有以验其所至之浅深吟咏侈矣非得夫江山之助则
尘土之思胶扰蔽固不能有以发挥其性灵五美云备然后
可以言诗矣盖不得助于清睴者其情沉而郁业之不专者
其辞芜以厖无所授受者其制涩而乖师心自高者其识卑
以陋受质蹇钝者其发滞而拘古之人所以擅一世之名虽
其格律有不同声调有弗齐未尝有出于五者之外也濂于
职方郎中刘君之诗其殆无所愧矣夫刘君名崧字子高故
卷十三 第 3b 页
为西昌大族前代以科第发身者三十七人刘君亦以明经
举进士而其志之所嗜尤在于诗况刘君天分甚高自为童
子时辄有惊人之句比长益淬砺弗懈上自诗骚下从魏晋
以来迄于唐宋凡数十百家皆钻研考覈穷其所以言用功
既深精神参会绝无古今之间巳而曰此固可矣然犹未也
乃束书走豫章与辛敬万石周浈杨士弘郑大同游而此五
人者负能诗名见刘君皆惊异之相与杨确风雅夙夜孜孜
或忘寝食反徵之于古瞭然白黑分矣已而又曰此固善矣
然犹未也复痛自策督日赋一篇虽冱寒之折胶炽暑之流
金刘君拥鼻鼓膝时作呜呜声不成章不止也数年之间卷
轴盈几巳而又曰此固若有得矣然犹未也复具布袜行缠
临钓台上三顾山陟虎鼻峰眺龙门或竟日冥搜或终月忘
返然以州里之近未足以穷耳目之遐观环江右之境有奇
山川不论道途之远必一至焉襟宇向广终若未能舒畅厥
卷十三 第 4a 页
志复度廋岭勺曲江玩韶石过清远峡登越王之台㪺蒲间
泉游石室历观海北名山再涉鲸波览琼台双泉之胜而还
刘君之诗于是乎大昌矣濂幸获读之凌厉顿迅鼓行无前
所谓缓急丰约隐显出没皆中乎绳尺至其所自得则能随
物赋形高下洪纤变化有不可测寘之古人篇章中几无可
辨者呜呼前千年而往者吾已知其人矣后千年而兴者孰
敢谓无其人乎苟谓有其人非刘君之作将能行之于远乎
世无刘君五美之具而徒诿诗为易易者其果可信乎濂也
以缪悠之资玩时揭日不能成一章性雅好登临又无济胜
之具虽于诸家诗无所不读终不及窥其藩篱有负师友多
矣其视刘君不亦重可愧乎虽然濂虽不善诗其知诗决不
在诸贤后故因作序而相与一言之使郊愈复生当不易吾
言矣刘君之诗十九岁以前皆焚去二十至四十九之所存
亦十之七八耳今其门人箫翀所编者凡若干卷翀字鹏举
卷十三 第 4b 页
亦嗜于诗盖得刘君之传者也
  吊忠文
吊忠文者为豫章新吴黄君翊作也夫人臣尽忠事君之常
经也忠其可吊乎使忠可吊则世之不忠者有可憾焉矣黄
君字孟翔翊其名也通春秋工于属文每以奕叶为儒铮铮
思自见会进士科罢去作江西部使者属亡何又弃去司计
庐陵学宫满一考冀可循例补校官廷议改法以钱粟吏不
可为人师更辟大府椽君不得已受事庐陵郡君性刚劲不
可回挠事碍于法辄抱案历阶而升摘其语与上官议反覆
相钩连上官怒斥之䇄立不少动已而卒如君言安成土豪
暴甚州县畏之如鬼一旦杀人上下相目莫敢逮同列嫌君
木强嗾君行豪树栅自固君命拔去抵其门恶少年数十执
刃哗而出君叱曰尔欲反耶少年曰反则不反汝足稍前即
刳汝肠矣君曰尔主自杀人何与尔事顾乃同族灭耶少年
卷十三 第 5a 页
色动君挺身呼而入曰尔即杀我尔即杀我少生皆投刃走
君趍坐堂上索豪豪知事急出见君求解且诱以重赂君阳
诺之与其俱来寘诸法人见君咸戟手指曰此健吏不可犯
也至正壬辰大盗起蕲黄将及郡郡二千石与官属皆云乌
逝君独止孔子庙堂盗获之知其为府掾强之仕使行官书
君骂曰死狗奴我死即死其能官于贼邪盗怒反接于树历
一日意其自悔抽刀砺颈曰从则禄汝不从则血涴吾刀矣
君大骂愈于初贼斫首而去呜呼事君竭忠固以死继之然
亦视其位之何如耳当是时统制阃外者宜死之专城而居
者宜死之荷戈禦侮者宜死之然皆未尝死君以一府掾之
微可以不死也即不死物议当不及乃能瞋目詈贼视死如
归使其当前三者之任其激扬奋厉足以有为可知矣此不
为而彼为之悲夫君之子载以文学擢第奉常间拜予泣道
君事请为文然君之死孰不以为忠至其从容就义则鲜有
卷十三 第 5b 页
察其详者予因造文一首托之楚声缠绵悲怆以白君之情
君虽在九泉必当以予为知巳使世之不忠者读焉其亦有
所愧夫君之友庐陵萧彝翁乡贡进士也参谋军事于省府
伪汉陷庐陵赴井死妇弟同县邓摏为临江府吏临江陷椿
集庐陵义军千百济以舟偕万夫长杨瓛等与贼大战城下
三日兵溃投江死其志与君同俱人杰也法宜牵联得书文

紧委质以事君兮秉忠贞而不堕斯天经与地义兮位无间
于尊卑当海岳之尘昏兮鼓腥风于干戈譬巨潴之失防兮
泛摇摇之大波悲何山之不怀兮复何陵之不襄舞鱼龙而
跳罔象兮孰举手以阏其狂倚长剑于天外兮岂予力有不
任瞻九关之莫通兮谁属予以三军矧秘计之屡出兮复掩
耳而不予听妇人难与图谋兮徒有泪以沾膺恸哭而叩苍
旻兮予伥伥而安之或危蹙而无所聘兮将誓死以为期胡
卷十三 第 6a 页
妖氛之日炽兮绛帕首而狂呼冠切云而佩葱珩兮弃坚城
而长逋予虽贱为府史兮颇尝与于禄食纵一粟其亦君恩
兮敢曰职卑而莫恤毁车杀马而遐逝兮人孰得而非予君
有急而臣背去兮其自揆为焉如彼王蠋本齐民兮虽君禄
有不享尚一死以报君兮植后世之大防况予结发而好脩
兮闻圣谟于父师临难而求苟免兮非禽兽而须眉予岂异
夫人人兮甘恶生而乐死唯杀身以成仁兮免君子之所鄙
望巍煌之宫墙兮实宣尼之秘祠亟摄衣以从之兮依嘉树
之㠁嵯中心皎如白日兮即万死其奚惜与渊骞游于地下
兮亦予情之深怿瞋目而詈贼兮经百折而弗变卒从容以
就义兮诚遗言之堪践尔死固若伤夭兮凛万世而犹生较
丧节而久存兮历百龄其何荣吾知尔精魄之攸化兮下醴
泉而上卿云之一物固为休祯兮岂尔心之所诉必震荡为
风霆兮叱列缺以施鞭殛不忠而为齑粉兮使天威之昭宣
卷十三 第 6b 页
嗟邓萧之二生兮眼见义而不见水宜与尔为三忠兮享百
世之明祀悼余生之蹇兮力不足以振之悲风潇潇而四
来兮谩含哀而
  周尊师小传
周尊师名玄真字玄初世居嘉禾后迁于姑苏其父月心通
阴阳家言用达官荐为其学教授毋林氏玄初生八岁教授
君殁独随毋以居踰四年忽有庞眉翁类道人剑客者过之
爱玄初精神谥目不类尘中人制道家冠服被之玄初果喜
又二年会上真道院施如意囊囊贮诸物集四方人使采钩
取之玄初欣然仰天祝曰我诚探得第一即离俗无疑已而
果然乃走嘉禾紫虚观从李拱瑞为道士拱瑞南谷杜真人
高第以道行闻既得玄初授劾召鬼神之术开元寺沙弥为
狐所媚羸瘁垂死玄初嘘气禁咒之狐即跃出众杀狐其疾
辄愈范庭芳之子曰孟奎庭方钟爱如重璧蛇鬼侵之沈痼
卷十三 第 7a 页
不能脱玄初飞符往劾蛇鬼遂绝玄初不以为巳足寻受灵
宝大法于曹桂孙会吴越被兵游魂出为厉玄初建坛陈醮
祠白鸐五十回翔坛上久而后去及浮河爇灯二灯飞起高
悬柳枝人惊以为神功万夫长沈实母殁痛念之弗置聘玄
初脩祠事实因问曰闻君能召鸐有诸玄初曰然遂趣神要
之素羽翩翅自空而来凡四十又二若果属其指呼者实喜
复问曰君能致吾毋魂魄乎曰可即剪纸为旌令童子执之
玄初左右顾视作叱啸声旌重将压地毋降于童音声威仪
如平生实与家人环之以泣初霅川有神师曰莫洞乙呼云
役雷狎亵如儿戏晚授其徒王继华继华授张善渊善渊授
步宗浩宗浩欲授人无契意者见玄初因以其秘示之自时
厥后雨旸有弗若郡二千石县大夫俱致书称弟子请玄初
禜之屡有奇应其尤异者洪武戊申京师旱夏五月至于秋
七月不雨太师李韩公方秉钧轴亟命左司郎中刘允中迎
卷十三 第 7b 页
玄初致雨是月庚寅设雷坛于冶城山研朱书铁符投扬子
江中波涛遽兴玄初夜坐斗下存神窈冥电光烨烨绕身达
旦辛卯玄初握剑上坛召风师霆伯誓之俄阴云蔽空大风
拔木雨降如翻盆韩公曰此法师雨也四民观者佥曰此法
师雨也玄初曰未也明日辰时再降雨乃足尔至期复果然
有黑龙蜿蜒见西方迨午始霁韩公以币赠玄初玄初不受
竟拂袖东归朝绅嘉之以文辞道其功者不可悉数明年庚
戍上欲问鬼神情状于道家者流嗣天师张真人与玄初皆
被 召锡燕于光禄寺礼遣其还又明年辛亥秋九月己卯
上召玄初至京见于武楼从容赐坐访雷霆所以神之故玄
初对曰天地之间无踰阴阳者因其运转故有神神与人合
者也雷非人无以知雷之天人非雷无以知人之天天人相
孚本同一理尔 上悦今年壬子春三月不雨中书右
丞相汪公命玄初致祷仍于冶城山建坛其应如初玄初为
卷十三 第 8a 页
人多内功兼好泽物葑门石桥废费将巨万计玄初谈笑成
之初主丹霞道院尝一新其祠庙继住持常熟致道观观有
丹井芜没且久玄初求得之重甃以甓作亭覆其上玄初尝
搆来鹤轩于丹霞密林间披鹤𣰉衣执黄庭经一卷焚香默
坐人竞称之为鹤林高士云
太史公曰予游江南见玄初凤皇台上方瞳烨然长眉耸然
傲聣于万物之表窃意缑山仙人乘鹤吹笙而徕下也亟往
叩长生久视之要玄初乃言曰混沌之时一气孔神无形与
声入之无门子盍索于呼吸之根乎其体中虚玄象之初不
依物以居枝扶而叶疏能黜其知守其愚则群阴尽销而纯
阳独舒矣子盍慎诸予敬受之以还而未之能行也然而玄
初之役使鬼神者其能斡天道之枢欤抑玄初孝于亲一日
不见辄悬悬如饥欿欿然若有所疑经曰孝悌之至通于神
明玄初所以能变化者其或有系于是欤非欤
卷十三 第 8b 页
人多内功兼好泽物葑门石桥废费将巨万计玄初谈笑成
之初主丹霞道院尝一新其祠庙继住持常熟致道观观有
丹井芜没且久玄初求得之重甃以甓作亭覆其上玄初尝
搆来鹤轩于丹霞密林间披鹤𣰉衣执黄庭经一卷焚香默
坐人竞称之为鹤林高士云
太史公曰予游江南见玄初凤皇台上方瞳烨然长眉耸然
傲聣于万物之表窃意缑山仙人乘鹤吹笙而徕下也亟往
叩长生久视之要玄初乃言曰混沌之时一气孔神无形与
声入之无门子盍索于呼吸之根乎其体中虚玄象之初不
依物以居枝扶而叶疏能黜其知守其愚则群阴尽销而纯
阳独舒矣子盍慎诸予敬受之以还而未之能行也然而玄
初之役使鬼神者其能斡天道之枢欤抑玄初孝于亲一日
不见辄悬悬如饥欿欿然若有所疑经曰孝悌之至通于神
明玄初所以能变化者其或有系于是欤非欤
卷十三 第 9a 页
  冲默斋记
保宁禅师以冲默号其斋居来徵予记予按字书冲者虚也
默者静也即佛氏空寂之义也惟其冲也故默则冲为体而
默为用惟其默也故冲则默为本而冲为末二者之理恒若
相因未有默而不冲冲而不原于默者也夫太虚寥廓从横
自如阳运阴行真宰不动此两间之冲默也自无生有从有
入无外虽纷纭中实有定此万象之冲默也灵光洞然出入
无碍诸缘自忘大用常寂此一心之冲默也我念不生法从
何起生灭本空而况于法此诸法之冲默也冲默之义大矣
哉呜呼有情之类亦云夥矣柰何营营逐妄扰扰迷真竭昼
夜而实其所无反覆胶滞不求脱离是不知有冲者也风性
所激运转不停歘焉凝冰倏焉焦火十二时中无一息少宁是
不知有默者也非大觉真人出而救之将何所底止乎然而
妙明真性不涉三际元自冲虚本由默静无所不容无所不
卷十三 第 9b 页
具因无所不容故万有历然而未尝有窒于虚因无所不具
故群动森然而未尝有离于静静固非动动亦静也虚固非
实实亦虚也冲乎默乎其造道之枢要乎彼李伯阳所谓致
虚极守静笃者若近乎冲默而涉乎有为也韦应物所谓隐
拙在冲默者欲藉是处世以保和为冲寡言为默者也而非
其至者也然则何以为至乎必也入不二之门而后真知默
也真知默者则无所事乎冲也禅师汲汲求法者也尝揭冲
默以自励故为略疏体用本末而言之然亦未尝有所言也
禅师名觉慧字敏机吴兴人出世嘉兴之祥符近从四辈之
请分座说法于大天界寺寻主宝宁禅刹盖有志之士也
  送张礼部兼晋相府录事序
皇明御天区宇敉宁文化洽熙罔间内外 圣天子犹
旰食宵衣欲图治安如黄虞时在野之贤无不遣使罗致于
庭当是时锡山张筹惟中用监察御史荐上名铨曹四方来
卷十三 第 10a 页
者云拥而林布铨曹各因其才命题试之而惟中前进士乃
以经学对初覆考佥谓良才遂列为首选又明日丞相引见
于奉天门 上亲御翰墨疏其名下曰翰林应奉其次
而下悉用奉天选授官则惟中特被简注可知矣已而惟中
视草北门文辞雅驯而能弗悖 上意于是日侍 左
右或讲说经史或应 制赋古今诗未尝不再三称善甫一
载特授礼部主事未数日会晋相府录曹阙官复命芜之命
既下六曹之士咸曰学者当明体而适用苟学矣而不施之
于政是玉卮之无当也奚补焉 上之摩厉惟中者厚
矣诗人颂文王作人之盛有曰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其今
日之谓乎三馆之士又曰词林之设官自学士而下曰侍讲
曰侍读曰直学士凡若干人而待制脩撰编脩之属不论焉
夫以贤才如此之多其事始集惟中以一人独当其任亦未
尝见其有缺败非其才之果良乎苟使议礼于仪曹赞画于
卷十三 第 10b 页
宗藩其有不称职者乎传有之君子学之在躬当无施而不
宜惟中其有焉金华宋濂则曰二者之论固当矣濂则以为
天下才良者众矣能致万乘之知者几何人哉纵知矣论说
或不合沈没于下僚十年不调者有矣纵调矣或处闲曹冷
局首尾拘畏不能展其志者有矣今惟中以一布衣之微上
膺 宸选未久而三迁官官皆清要之重寄不知惟中
何以报 上之赐乎奔走承顺以为恭非报也出入谨
饰而自防非报也唯精白一心以承休德常如天日之照临
有知无不为为之无不竭尽其智虑庶几稍无愧耳他日名
存竹帛功在 国家不于惟中之望而谁望乎会 上
锡晋王土田于吴惟中将履亩而实之过家上冢以为乡邦
荣濂惟中老友也故于其行不敢倿而以规
  杭州灵隐寺故辅良大师石塔碑铭(有序)
洪武四年正月十六日灵隐释氏大师灭度报年五十又五
卷十三 第 11a 页
僧夏四十龛留五日顶有䁔气体貌如生又二日用阇维法
从事齿牙坚洁舌根红润皆无坏者及火既灭诸设利罗珠
圆玉皦将至盈升四众争取灰烬为尽其弟子某等涕泪悲
泣攀号无从于是俯从世礼以是年某月日瘗骨于归云塔
中实在寺东偏若干步初大师未告寂之先以书属后事于
其同门今天界善世禅师泐公曰吾大期已至子宜速还若
稍迟迟不复相见矣时公留姑苏谓大师精神尚彊岂遽如
其所言及治任来归大师火化已数日矣公于塔前自誓必
期有以白大师之行传芳不朽垂范将来乃加评骘辑成简
编持示其友金华宋濂曰是大师也始终俊伟不愧龙象子
通吾宗其言当见信于世盍为文揭之塔上然公以丛林硕
德位冠五山护持正法不翅坚城乃不属之他人而惟区区
是托非相知之至深邪其又何辞大师讳辅良字用贞其号
曰介庵苏州吴县人姓范氏文正公之十叶孙也父讳伯和
卷十三 第 11b 页
母郑氏大师诞钟粹气聪悟夙发见浮图氏书辄跃然朗诵
若所素习有挟相形术者谓其父毋曰是儿骨骼清耸紧峭
恐非世间法可縳若使之学佛必能弘大宗乘矣父毋方钟
爱不信其言大师之里多阿兰若大师日与群童遨游其间
徘徊爱慕终日不忍去父察其志与相者言合乃谓之曰在
昔范蜀公好与名僧交尝勉圆悟勤公参叩道要卒为天下
禅宗吾能惜尔而不使遂其志乎年十五俾从同里迎福院
僧寿弥薙落及受其戒即慨然曰学佛将以明心心非师无
以示肯綮终日墙面可乎去从北禅泽法师习天台教观所
谓三乘十二分研其精华摄其密微充然若有所契士瞻杓
公时住天平山白云寺寺盖范氏所建以奉先者大师数至
其间士瞻诲之曰教乘固当学若沈溺不返如入海算沙徒
自困耳何不更衣以事禅寂乎大师曰吾将焉从曰笑隐䜣
公见主龙翔集庆寺其道大被东南缁白信从如子归毋朝
卷十三 第 12a 页
廷嘉之赐以广智全悟大禅师之号汝曷不往依焉于是大
师往见广智即以全器法宝期之问荅之际棒喝兼施弦发
而箭驰雷舂而电扫刹那之顷凡情顿丧虽未至清净觉地
而所入正涂超然出于物表他日广智再有所问大师发言
愈厉广智笑曰得则得矣终居弟二义也大师弗懈益虔久
之遂契其心法云空川流了无留碍寻掌藏钥于四明阿育
王山与住持石室瑛公纵横相叩击石室极推誉之至正壬
午行宣政院檄大师出世嘉兴资圣寺升座说法终归恩于
广智云时大师年始二十又六众颇易之大师杀衣黜食为
脩建之计崇基广构文甓雕甍金碧烨然前后相照往来观
者始皆信服居十三年迁越之天章仅阅四春秋移杭之中
天竺其倾向者益多有踰资圣天章时会海内大乱兵燹相
仍南北两山诸刹皆化于烈焰灵隐古称绝胜觉埸凉烟白
草凄迷于夕照之间过者为之慨叹康里公为江浙行省丞
卷十三 第 12b 页
相妙东名僧能任起废者莫大师为宜遣使者命居之既至
剪剔荆丛葺茅为庐以栖四方学者虽当凋零之秋开示徒
众语尤激切其言有曰达摩一宗陵夷殆尽汝等用力如救
头然可也然百千法门无量妙义于一毫端可以周知如知
之变大地为黄金受之当无所让否则贻素餐之愧矣岁月
流电向上之事汝等急自进脩参学之士多有因其语而入
者化缘既周手疏衣赀入公帑散交游及治丧敛之事顾谓
左右曰翼日已时吾将逝矣及期澡浴端坐书偈而殁大师
四坐道埸解结发覆如利刃之破罥索甘露之洒稠林无不
断绝无不沾润故所度弟子心杲等若干人说法住山明宗
等若干人颇号继迹重辉者也大师性简直虽面拆人过而
胸中无留物与人交无少长一以诚相遇所造偈辞初不经
意而语出浑成有若宿搆举扬大法不务缘饰而西来之旨
自明复以净土观门苦海舟航时兼脩之未尝少怠其所见
卷十三 第 13a 页
盖卓然云呜呼道行无迹妙极无象求而即之吻契本真未
定之先则万缘鼎沸发慧之后则一性洞虚所谓不用其力
而无所不力则神器化于玄冥而忠信发乎天光矣有如大
师和粹外形渊懿内朗造请之间因言悬解證不染不迁之
域泯差别次弟之门非上智宿植恶乎至此哉濂也不敏蚤
从诸老游欲假般若为宅心之地夙障巳深竟为世谛文字
之所缠縳鸡鸣而起唯伥伥逐物而已操觚而铭大师之塔
岂不惕然以自怜怅然而遐思者乎铭曰
真体如如绝待离纷妄识所胶搅为法尘譬犹飙风鼓埃扬
氛化画作夜触目重昏佛启觉涂高悬慧曰白光烂然下销
群慝破相玄门最为胜特能定诸缘即超秘密昭昭大师上
承禅宗一真归源万幻咸空染净两寞本迹俱融广智之传
其学遂东昭昭大师为法出世嬉笑怒骂皆真实谛涌殿崇
峨飞楼弘丽假相以昭非与道戾昭昭大师变通弗拘缘尽
卷十三 第 13b 页
即灭视世为虚死生者谁出没在吾化为舍利如摩尼珠来
也非留去焉非逝白云在天周流无滞法象既亡勒石为偈
式播徽音用垂南裔
  题天台三节妇传后
余脩元史时天台以三节妇之状来上命他史官具藁亲加
删定入类列女传中奉 诏刻梓行世先是会稽杨廉夫
为之作传其事颇多于史官盖国史当略私传宜详其法则
然也近与台士游尝询之则廉夫所载犹有阙遗者因摭其
言补之杜思絅娶沈沈生三女及子勤而死继室宗媛秘书
丞陶谊女兄也生一女思絅亦亡宗媛弃膏沭而御上奉七
十之姑获其驩心下视沈之子不翅亲育十八年间悉毕其
婚姻岁丁未九月壬寅台城陷火𦦨烛天宗媛护姑柩不忍
他适为兵所𣙗驱之行宗媛不从兵怒剚刃于颈深入二寸
馀不见血而没濒死无他言唯念勤不置曰勤苟不存吾尚
卷十三 第 14a 页
何望哉宗媛妹宗婉归周本亦同日死于水谊妇王淑见事
急抱其子名长巳者属传姆曰持以归其父长已存吾不死
矣乃被发乱走明日事定求之不得淑见梦媵人曰吾义不
辱身赴南邻杜氏井死矣所怀簪珥亦投其中可闻汉生知
之汉生其夫字也媵人以告黎明觅之皆在焉实十月乙巳
也然人之受刃无无血者宗媛则以之淑虽死其精灵犹能
动物不乱是知贞节之人其超绝诚与常人殊荐绅家相訾
嗷者辄斥曰女子妇人女子妇人犹有是呜呼
  孝经集善序
孝经一也而有古今文之异者盖遭秦火之后出于汉初颜
芝之子贞者为今文凡十八章而郑玄为之注至武帝时得
于鲁恭王所坏孔子屋壁者为古文凡二十二章而孔安国
为之注后世诸儒各骋意见尊古文者则谓孔传既出孔壁
语其详正无俟商确揆于郑注云泥致隔必行孔废郑于义
卷十三 第 14b 页
为允况郑玄未尝有注而依仿托之者乎尊今文者则谓刘
向以颜芝本参校古文省除繁惑而定为今文无有不善为
之传者纵曰非玄所作而义旨实敷畅若夫古文并安国之
注其亡已久世儒欲崇古学妄撰孔传又伪为闺门一章文
句凡鄙不合经典将何所取徵哉二者之论虽莫之有定然
皆并存于时各相传授自唐玄宗注用今文于是今文盛行
而古文几至废绝宋司马温公始专主古文撰为指解上之
且悯流俗信伪疑真谆谆见于言辞之间以予观之古今文
之所异者特辞语微有不同稽其文义初无绝相远者其所
甚异唯闺门一章耳诸儒于经之大旨未见有所发挥而独
断断然致其纷纭若此抑亦末矣自伊洛之学兴子朱子实
起而继之于是因衡山胡氏玉山汪氏之疑而就古文考定
分为经传去其衍文及不合经旨者千载是非遂定于一元
室之初吴文正公出于临川又以今文为正颇遵刋误章目
卷十三 第 15a 页
重加订定而为之训解其旨益明而无遗憾矣东广孙君蕡
读而悦之因增以诸家所注名曰孝经集善而其大义则以
朱子及吴公为之宗蕡通经而能文辞采择既精而又发以
巳意其书当可传诵故余为疏历代所尚之异同序于篇端
蕡字仲衍洪武壬寅乡贡进士今为织染局使云
  丹井铭
海虞有虞山梁天监初汉天师十二代孙张道𥙿来隐其下
建招真之治凿丹井焉宋淳熙中道士李正则浚井得藏丹
石䃭启之化为双红鸽飞入上湖至今湖中丹光煜煜然迩
年井且废莫知其所周尊师玄真穷日力寻获之重加以甓
构亭覆其上时 皇明洪武元年也然仙家炼丹必以
井故名山多有之其在今海虞者旧废而新治岂玄学复兴
之徵与铭曰
太阴委精自天一融而为液养万物神丹浴之赤如日有夫
卷十三 第 15b 页
玄巾发我室双禽冲霞飞翐翐灵泉重喷甘逾蜜饮焉寿与
天地毕
  故义士胡府君圹铭
府君讳嘉祐字玄祚姓胡氏其先出于文定公安国之裔有
讳志宁者宋宣和初来知㜈之永康县遂家焉今为永康人
曾祖某宋通直郎祖时孙父文字质甫皆隐德弗耀妣张氏
府君幼失怙恃嶷然思自树立蚤夜孜孜无毫发自懈意卒
使赀产逾于前人然积而能散遇贫窭不能自存者多与之
泉布无靳色人有急难百计救之至势不可为乃已以信接
物如金石弗变里党有期约咸属府君一闻府君言则曰胡
玄祚断不可欺矣岁丁酉括苍盗起杀官吏焚府库蔓延至
永康浙水之东骚动县达鲁花赤曰也速达而闻府君有奇
才即荐上海右宪府廉访使刘公祯亟召府君与语大悦命
府君集乡里健儿给以铠甲俾领之以殄寇府君勒成部队
卷十三 第 16a 页
教以攻战之法颇可用一旦寇大至府君列阵于占田众寡
不敌遂死之是岁二月二十三日也江南行御史台闻其事
遣使致奠材士大夫亦嘉府君之义而悼其不幸多为诗文
以传府君得寿四十有八元配章氏无嗣继室赵氏宋格庵
先生顺孙五世孙女也子男四人𥙿禊祐禔女二人长初适
郑某次祯未行孙男二人荣祖正祖孙女三人忠昭清皆幼
𥙿等既以丙午之岁九月壬午府君于鲤溪山之原复具
府君群行徵予铭而纳诸玄堂之南初予受经于凝熙先生
闻人梦吉始识府君盖府君之女兄实归先生而先生之女
又适府君之子𥙿府君之事行故先生数道之以厉人人予
颇得与闻之惜乎府君百不一试而竟赍志以殁然而君子
有取之者其捍卫乡井之心皦皦然不可诬也人孰不死君
死于义可以无恨矣铭曰
人孰不死得死则难此惟义士胡君之基千载之下过者式
卷十三 第 16b 页

  重建龙兴奥源寺记
龙兴奥源寺在抚之金溪县北一里后枕鹧鸪之冈前有一
峰锐如卓笔上插霄汉而幕阜云关两山对峙乎西东若驻
若驰若起若伏其秀拔逮难名状灵宫秘宇之所托也固宜
唐元和中有大比丘某飞锡而来徘徊顾瞻缚茅栖止于其
中厥后渐成巨刹楼阁峥嵘钟鱼互荅于山光水色间一时
龙象固尝盛矣宋崇宁初芜坏弗治已而复兴元至正中江
右兵起官署民庐尽罹焚毁寺亦不能以独存金碧之区倏
幻为瓦砾之场荒烟野燐更互明灭使人有悽然之思束晓
大师自幼受经斯地喟然叹曰在我法中有为无为皆第一
义谛起废之任吾可不究心乎其徒十有一人驩然相之闾
右之族亦间有施赀者于是伐木于林攻石于山徵瓦于陶
众工云兴罔敢后时大师躬程督几忘食寝遂卜厥日以成
卷十三 第 17a 页
功告宝殿中峙邃堂后居旁挟二庑前敞三门以至库庾庖
逼之属罔不就绪复搏土肖佛菩萨暨护法金刚神诸像梵
相严穆见者生敬经始于某年月日讫功于某年月日初刑
部司门员外郎王君经二世与大师游凡大师有所营为皆
捐财倡之大师知刑部君与予友善因请具其事状求予为
之记予闻大雄氏说法耆阇崛山有重阁讲堂之壮丽所以
奠安其形躯庇覆其徒众初未闻其露坐于日星风雨之中
也世之昧者弗之察悉诿诸兴造为人天有漏之因伥伥然
曰吾志诸内不骛诸外彼役志于事功者果何为也哉殊不
知般若场中理事无碍内外混融遍覆一切不即世间不离
世间苟徒拘泥而堕断灭之见则违道远矣今大师耽悦禅
味有所證入炽然建立无非佛事其智识过人殊甚备著其
事勒诸坚珉庶可为驰骋空言者之深戒欤大师名嗣暹字
某族王氏东晓其号也有长材所涖之处废无不起既创安
卷十三 第 17b 页
乐院于盖竹原复重造金禅师塔庵恢其土田已而庵爇于
火又搆成之及今奥源之役其功为尤伟所谓十有一人则
行真希儆希晏希住希诚法旭法吾法昶法摏法睿慧澄其
学行皆有可称云
宋学士文集卷第十三 銮坡集卷第三
卷十三 第 1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