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宋学士文集卷第十 銮坡集卷第十(即翰苑前集)
  寅斋后记
洪武二年春濂以总脩元史被召来京然史事贵严 诏命
礼部统之设局分科限绝外内将以日视其成当是时尚书
槁城崔公恒往来乎局中濂因稔知公之为人公盖名亮字
宗明翼翼祗慎遇事若临深渊方今 皇上受天明命抚有
万邦日崇大礼以脩天神地祗人鬼之祀凡牲醴之礼祝号
之雅器币之莭燔告之严皆命公典之公精白一心上承休
德夙兴夜寐敬畏弗懈君子以谓 国家自建礼官其莅事
俨恪未有踰于公者公犹以为未足且以寅名斋请濂记之
夫寅者敬之谓也敬固无所不在而验之于祠飨为尤宜方
其斋明盛服以交神明灵飙回薄如将见之于斯时也志定
神一曾有邪思之可干者乎苟以之奉亲以之事君以之脩
身以之治人其心常弗变焉其有不获其道者乎始之终之
卷十 第 1b 页
何莫不由于敬也能由于敬则成已成物之功其又有不致
其极者乎昔者舜命伯夷典三礼其训之有曰汝作秩宗夙
夜惟寅直哉惟清说者谓即敬以直内之义也今公所居尚
书之官古之秩宗也所主天神地祗人鬼之祀古之三礼也
其委任之重且专也盖如此然而 皇上神圣端居穆清畏
天勤民无一息之或间固巳度绝于帝舜矣公之精白一心
上承休德其可不以伯夷自勖者乎此公所以名斋以寅之
意也虽然脩德莫若敬德日以崇则位日以尊理之常也他
日位于三孤寅亮天地以弼于一人濂又乌能无望于公乎
公如有取于濂言非惟无愧于兹轩亦且有昭于名若字者
矣华相先生既为公发明敬怠之说殆无馀蕴庸敢掇其绪
馀以为后记云
  玄武石记
吴兴林君静嗜道家言事玄武神尤谨一旦出游虎林道逢
卷十 第 2a 页
羽客髽髻而方瞳揖林君曰吾与子生同里何遽忘之邪问
其里居姓名笑而不荅强之则曰 然也客鳌峰之紫
阳庵言讫飘然而逝未几夜梦羽客持龟与蛇施施而来谓
林君曰子能往鳌峰乎吾迟子矣林君异之翼日遂行既至
逄龟蛇出洞中巳而不见林君因斸也获石类凫卯圆且黝
涤而视之玄武神黄帕首按剑坐云中龟蛇在下衣袂翩翩
如淡金色背文外为墨缘其内正白别有墨龟昂首行蛇络
之所现之像毫末备悉虽善绘者不是过也林君获之欢曰
此吾之玄徵亟往庵中觅羽客无有也乃怀石以归画成二
图徵余为之记余闻天地之运二气絪缊自色自形其变孔
神惟其孔神凡人心思之所能及者物具有焉且玄武之称
见于礼经其为军陈以象天也盖玄黑也北方之色也武龟
蛇鳞甲之象也取其能禦侮也未闻有所谓神也迨于宋初
避圣祖讳始易玄为真其名真武以为神手按剑而足蹑龟
卷十 第 2b 页
蛇殆起于道家传会之说乎其传会固也何为圆石之中果
有显像之异乎夫石与天地俱生而传会者后代也又何为
乎吻合无毫发之爽乎将神变不可测者偶与之合乎抑事
之未见巳兆于先乎不特此也棒潼之有神亦非古也天历
中有官于丽水者曰韩氏亦获玄石石文有神戴席帽乘白
骡扬鞭而行一苍头后从其与林君所获无大相远者不知
果何为而然乎岂理之常者可以推理之变者诚不可致诘
乎人心至灵一念之感其小者草木或无根而生华其大者
日星或退舍而见异况天地间之神出有入无坱圠纷纭又
何所不有乎欲徇小夫之末智而致疑于造化之所为可不
可乎今林君之为人沉潜而有守而事玄武神又甚谨其必
有所感而致于斯乎所谓同里及李自然云者盖示万物之
理同出于自然知同出于自然则大道可致大道可致则神
当在林君之心而不在于石矣林君勉乎哉林君勉乎哉林
卷十 第 3a 页
君字子山静其名也以瑶台玄史为之号博学通文词见羽
客以洪武元年八月二十五日入梦则是月之晦获石乃九
月之朔云
  金华张氏先祠记
金华县东行四十五里有地曰苓唐山川相缪而风气郁盘
著姓张氏世居其中初张氏有讳隆府君者字亨仲宋建炎
初自睦而来为潘氏之赘婿至今其村聚犹仍潘为名府君
既占名数于县日以力本为务未几家寝穰生三丈夫子曰
子政曰子中曰子成皆能绍前业而无爽德子中之子文华
俶傥尚奇行乡先达端明殿学士王公野甚器重之淳祐末
公迁沿江制置使欲辟为之属辞弗赴自时厥后府君之三
子遗胤日滋遂成三大族亡虑十百馀人其出而仕者既以
文墨论议著称于时而退脩于家者亦循循雅饬无愧于士
君子之行盖自府君至是亦十有一世矣府君之六世孙荣
卷十 第 3b 页
今为一宗之长乃慨然叹曰吾侪承藉其先祉以克至于今
日有阖庐以禦风雨有丝枲膏梁以为之羞服而先祖妥灵
之无其所不亦颠手于是与族弟琰力谋之而子姓之中若
留镇琮似四人即捐所居之厅事三楹间以为之倡荣遂加
以塈茨之功缭以垣墉列以龛椟与夫祭飨百须之器莫不
精且良中奉府君原其初迁也旁以三子侑食三族之所宗
也而又益之以制属君府君之流光及是始振示不敢忘也
然而世远属疏祭不敢用四仲唯据朱徽公所定祀先祖之
仪以立春生物之始陈器具馔而行三献礼月旦十五日之
序参族人散处乎东西度不能以皆至唯正月朔旦无小无
大咸拜于祠下复会拜别室以叙长幼焉其生子巳命名者
续书之于谱图而后退若夫朝夕汛扫启闭之职择谨愿者
为之主守祭田若干亩则俾三族之嗣人轮掌其租入以供
孝祀燕私之事此其大凡也始事于至正乙巳之冬而迄功
卷十 第 4a 页
于丙午之春荣帅宗人数千指皆沐浴盛冠衣入奉明荐甡
酒洁清执事俨恪周旋进退济济跄跄观者咸悦以为 邑
之所未睹竣事复遣其孙愈来徵濂文刻示后裔俾世世无
有所易其田之乡落步亩则附见于石阴濂闻之先玉制为
庙祭之礼上下隆杀皆有常典牲牢器币皆有常数固非士
庶人可得而行然其亲亲之仁出于物则民彝之懿者初不
以贱与贵而有异也今荣乃能于服杀宗迁之后以义起礼
而远祀府君非惟使子若孙不忘其所自出而管摄人心聚
合宗族之意实于是乎在不亦孝子仁人之用心也哉呜呼
人非空桑而生孰不本之于祖者方其封殖自厚长虑却顾
无所不用其极问其所从来则曰吾不知也问其荐奠之礼
则又曰我未之能行也所谓报本反始之道顾当是邪视荣
之为殆将愧死矣是不可以不书三族之嗣人尚思是缵是
承栋宇之必葺也毋使之震凌黍稷之必获也毋使之秽荒
卷十 第 4b 页
牲牷之必腯也毋使之瘯蠡庶几濂之文为不徒作矣呜呼
其懋敬之哉其懋敬之哉
  四明佛陇禅寺兴脩记
沙门行原不远千里踰大江而来京师谒余而言曰鄞之天
童山岑锐绵郁上接空际其支陇蜿蜒南下争奇竞秀苍翠
相缪信为灵僧化士之所窟宅后唐庄宗时人见有红光烛
天谓为浮屠氏祥徵因名其地为佛陇焉大比丘咸启乐其
幽邃可以缚禅自天童分其徒结庐以居已而开拓如他伽
蓝宋治平元年赐额曰保安然犹以甲乙为居守至熙宁五
年始釐为十方禅刹主者照珏乃大觉琏公之法嗣黑白瞻
依如水赴壑于是悉撤弊陋而更新之夫以有形之物终归
于坏日就月将渐致颓圯元至正某年住持文舜重搆释迦
宝殿未及完而去二十四年江浙行省丞相康里公时领宣
政院事选天童内记大基丕禅师主之禅师既至升座说法
卷十 第 5a 页
已环顾而叹且曰起废吾之责也四辈其无忧居久之岁丰
人和储积渐充禅师曰可矣亟召匠氏补未完之殿坚致有
加若文室若演法之堂则因旧而葺之若三解脱门则新作
之以至庑库庖湢之属靡不脩治如法复集众因搏土设像
如来中居二弟子旁侍㬅殊师利及普贤大士或骑狮于或
乘白象王东西而从护法大神各执其物梵容生动如欲语
者经始于二十五年之某月落成于 国朝洪武二年之某
月惟禅师蚤得法于左庵良公通外内典梵行清白荐绅之
流皆爱敬之故能于干戈俶扰之中成此胜缘了无难者今
虽迁住补陀洛迦山而犹窹寐不离于佛陇禅师之功我众
安敢忘莫坚匪石愿图文归而镵诸予闻我佛如来为一大
事因缘出现于世盖以众生汨没妄尘念念迁谢起灭不停
过去者始息见在者纷拿未来者巳续二六时中不知暂舍
以此缠缚沈痼出彼入此犹如车轮回旋无有休止于是兴
卷十 第 5b 页
大悲心为说三乘十二分教谆谆诱掖盖欲众生舍妄趋真
以成正觉像教东渐日新月盛凡方州列邑名区奥壤莫不
有梵字禅庐以安处其徒众亦欲解佛之言行佛之行以究
夫妙湛圆明之性而已俗习下衰或藉此为利养而不知先
佛忘形为道之计盍不思之香积之供五味丰美视日中一
食者为何如穹居华寝方床邃筵视树下一宿者为何如是
宜精进策励如上水舟单篙直进如磨铁杵必𣣔成针不至
于成功不止可也禅师之缔搆难勤其意诚出于此圆顶方
𫀆之士于于而来熙熙而处者尚无负禅师之所望哉虽然
如来出红莲舌轮遍覆大千界中至今演说妙法大地众生
无不得见无不得闻况日照而月临风驰而雨驶山峙而川
流真常之机时时发见无一刻止息有能于此證入世间名
相一时顿忘其与如来清净法身非同非别回视是刹飞楼
涌殿虽居尘世亦与香水海中华藏世界等无有异予也不
卷十 第 6a 页
敏尽阅三藏灼见佛言不虚誓以文辞为佛事今因行原之
请略为宣说以记寺之成使其徒知所自励若曰专纪岁月
以告耒者嗣葺之则其意末矣
  育王山广利禅寺涂田记
明之广利禅寺名列五山为浙河东一大丛林缁衣之士执
瓶锡而来者动以千计旧虽多土田而沦没者过半一遇乏
食必持钵走民间以乞食为事寺之长老普济禅师光公既
为正其侵疆复谋买田以助之既赍志而殁其弟子象先与
公恢廓而有为乃慨然曰先师之志我不可不就也市奉化
县腴田若干亩有畸钱以缗计者十千九百有畸俾其徒尝
输力于其间者若广融若景鼒等轮掌其事岁收其入六百
斛荐于寺中以补其不足且建屋三楹间以为储偫之所爱
伐坚石属予为之文而勒步亩乡落之详于石阴予谓象先
之功侈矣固不可以不书然为文之体因其事而著其理始
卷十 第 6b 页
为得之请借田为谕以励夫进脩之士何如象先曰不亦善
乎士之进脩则不昧因果所谓窃攘质鬻之祸不作吾田固
有永而不废矣予因请佛为證结跏敷坐为说偈曰
大田在海滨厥土帷涂泥何物不可艺艺禾乃有成禾根入
上巳当加保卫力涵受及粪壅耘耔复以时勿使恶草生若
非雨露滋亦不能生成数者既能备时至自然熟嘉穟累累
然遍及郊野中我心有如田诸种靡不纳青黄与白黑随其
所种生菩提譬嘉禾种之即有秋持戒为保卫忍辱为涵受
布施为粪壅精进为耘耔智慧为雨露禅定道乃成人力一
不至田虽号膏腴蒿菜日夜长雉兔之所藏蛇虺共出没化
为荒岁区欲求一粒粟有不可得者我心倘不治其失亦复
然治心如治田岂不以此故上人最方便市田继先志食此
缁衣众顿免饥火煎食者或感触宁不思前喻嗜道如嗜食
定知颗粒 视如万金重进道功或怠亦不易消受刻文于
卷十 第 7a 页
贞珉读者知自励更加謢持力常使食轮转
  宁山续说
兵部尚书单公德夫濠梁之人也其与濂交岁行将一周及
再会京师公以宁山卷示濂曰名之有字固周道之弥文也
字之外又有所谓号焉不几于弥文之尤者乎此盖昉于晋
流于唐极于宋秦汉以前无是也虽然行之既久孰能废之
吾以宁山为之别称意将取安静之义临川先生既为之说
矣子幸为余重言之濂曰昔之人有刘彦冲者所居在屏山
之下人因号之曰屏山又有孙明复者家于泰山之阳故人
亦号之曰泰山焉皆从其地而实之非徒为是虚称也今有
峰名荆宝气夜浮而矗起乎濠之西有山名杏灵氛郁蟠而
平峙乎濠之北公𣣔取以为号盍于是乎求之然皆不彼即
而独致意于无形之宁山者岂故与古相戾邪公曰子言固
善矣而吾则别有意焉夫自丧乱以来淮楚先被其害崖非
卷十 第 7b 页
不高也谷非不深也亦罹其蹂践剪伐之苦尽失其故态古
所谓山川鬼神莫能自宁者无甚于斯时也上帝震怒乃命
皇上出而平之黄钺一挥四海底定非惟齐民之安至于丘
陵草木皆克保其恒性予驱驰戎马之间十有馀年冒霜露
而冲雨风无斯须之宁今幸列仕 熙朝职司喉舌垂绅正
笏委委蛇蛇回视昔日之为果何如耶号之以宁山所以志
也山且宁民物其有不宁者乎虽然名固寓也字之而又号
之寓之寓者也且夫地之载物崭绝而屹立者人因呼之为
山山初不知其名为山也名之为山山且不能自知况山之
上又加其名曰某曰某者乎山既无定名吾不知孰为宁山
而孰不为宁山乎濠梁之间吾庐在焉环吾庐之青翠如沭
者皆山也不止荆杏二峰而已也吾苟以宁山加之山亦岂
能拒予者哉吾收山之名而不求山之形盖欲全其天者尔
呜呼我则人也非山也山则山也非人也人今谓山为我又
卷十 第 8a 页
安知山不谓我为山乎若谓我为山则山与我一矣我与山
一则物我齐矣物我既齐而奚虚实之有何当与子游于莽
苍之区鸿濛之都招亡是公而谈齐物者可乎濂矍然而谢
曰公所见几于道矣濂尚何言哉作宁山续说
  菊坡新卷题辞
当涂陶君用高盖出于晋徵士元亮之裔凡宦辙所临必效
前人种菊花满坡当万木摇落时花始秀拔低昂枝上若赤
金所铸钱颇可玩用高公退之馀酌酒与花对恍然如在柴
桑篱落间殆忘其章绶之荣案椟之烦也或者疑之曰仕者
乐乎朝市故驰而弗息隐者慕于山林故往而不返有若水
之与火未易合也昔者元亮遭时孔艰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向乡里小儿因有托于菊而逃焉耳今用高则不然生逢
有道之朝亦既由宪史捡校中书而主昼于秋官矣众咸以
致君泽民期之用高则留情于菊若将与世相违者无乃不
卷十 第 8b 页
卷十 第 8b 页
顾不美欤予不敢固辞用高通儒术为人仁厚士林中多称
之云
  画原
史皇与苍颉皆古圣人也苍颉造书史皇制画书与画非异
道也其初一致也天地初开万物化生自色自形总总林林
莫得而名也虽天地亦不知其所以名也有圣人者出正名
万物高者谓何卑者谓何动者谓何植者谓何然后可得而
知之也于是上而日月风霆雨露霜雪之形下而河海山岳
草木鸟兽之著中而人事离合物理盈虚之分神而变之化
而宜之固巳达民用而尽物情然而非书则无以纪载非画
则无以彰施斯二者其亦殊涂而同归乎吾故曰书与画非
异道也其初一致也且书以代结绳功信伟矣至于辨章服
之有制画衣冠以示警饬车辂之等威表旟旐之后先所以
弥纶其治具匡赞其政原者又乌可以废之哉画缋之事统
卷十 第 9a 页
于冬官而春官外史专掌书令其意可见矣况六书首之以
象形象形乃绘事之权舆形不能尽象而后谐之以声声不
能以尽谐而后会之以意意不能以尽会而后指之以事事
不能以尽指而后转注假借之法兴焉书者所以济画之不
足者也使画而可尽则无事乎书矣吾故曰书与画非异道
也其初一致也古之善绘者或画诗或图孝经或貌尔雅或
像论语暨春秋或著易象皆附经而行犹未失其初也下逮
汉魏晋梁之间讲学之有图问礼之有图列女仁智之有图
致使图史并传助名教而翼彝伦亦有可观者焉世道日降
人心䆮不古若往往溺志于车马士女之华怡神于花鸟虫
鱼之丽游情于山林水石之幽而古之意益衰矣是故顾陆
以来是一变也阎吴之后又一变也至于关李范三家者出
又一变也譬之学书者古籀篆隶之茫昧而唯俗书之姿媚
者是耽是玩岂其初意之使然哉虽然非有卓然拔俗之资
卷十 第 9b 页
亦未易言此也南徐徐君景旸攻书史善唫古今诗信为才
丈夫也旁通绘事有士韵而无俗姿一时贤公卿皆与之游
名称籍甚有荐于朝者景旸以母老不仕予尤爱景旸者于
其别去故作画原以赠焉呜呼易有之圣人有以见天下之
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然则象之事又有
包乎阴阳之妙理者诚可谓至重矣景旸其亦知所重乎哉
  楚客对
宋子泛舟西上夜泊彭蠡褰蓬而坐时长空无云明月皎然
孤照众星环列一一可数同舟有楚客者忽指月问曰日月
一也此何以有亏盈乎宋子曰不然也月圆如珠其体本无
光借日为光背日之半常暗向日之半常明其常明者正如
望夕初无亏盈但月之去日度数有远近人之观月地势有
正偏故若有亏盈尔曰然则其有夜食柰何曰此为地影之
所隔也月上地中而日居下地影既隔则日光不照其隔或
卷十 第 10a 页
卷十 第 11a 页

  京畿乡试策问
问儒吏之分古无有也盖儒守道艺吏习法律法律固不出
乎道艺之外也奈何后世岐而二之岐而为二果始于何时
欤然而儒之与吏各以才显者亦众矣以儒言之有以明经
为郎出守河南而民以殷富者有以明经入仕刺举无所避
而加光禄大夫者以吏言之有以治狱才高而举为侍御史
者有以治律令而升封为博阳侯者其果何脩而致此欤岂
皆以儒术缘饰吏事者欤世道日降事䆮非古为儒者不以
明体适用为学而留情于章句文辞之间峨冠博带论议衮
衮非不可也及授之以政则迂阔于事为群吏之所卖为吏
者不以致君泽民为务而溺志于簿书期会之末承顺以为
恭奔走而效劳非不能也及察其所为则黩货舞法为民之
大蠹古之为儒为吏者其果若是欤诚使儒而不迂吏而不
卷十 第 11b 页
奸皆良材也不知何以择而用之欤方今 圣天子提三尺
剑平定天下如汉高帝发政施仁孜孜图治过唐太宗且以
吏弊未除而为生民之害乃徵四方布衣之士毕升于朝命
铨曹选而官之高者擢守今次亦不失为州县之佐 圣德
至渥度越前代其所以然者欲使儒术辈吏弊而臻夫太平
之治也古语有之法如牛毛弊如蜂午革之之道果何先而
何后孰缓而孰急欤考之周礼士多而府史少今世之吏数
倍于前事繁政紊按牍纷然所以其弊为滋甚刘炫所谓老
吏抱桉而没者也其可减去太甚而收良吏之绩欤稽之汉
世以四科取士若曰某以某才堪任某职初不专于一涂所
以去弊与利具有其道董子所谓量才授官录德定位者也
其可行之于今而收贤儒之效欤诸君子读往圣之书负真
儒之学生平立志耻与俗吏为伍其必讲之有素矣当斟酌
古今之宜逐问以对母誊𥿄上之陈言一则曰在得人二则
卷十 第 12a 页
曰在得人
  记李歌
李歌者霸州人其母一枝梅倡也年十四毋教之歌舞李艴
然曰人皆有配偶我可独为倡邪毋告以衣食所仰不得已
与母约曰媪能宽我不脂泽不荤肉则可尔否则有死而巳
母惧阳从之自是缟衣素裳唯拂掠翠鬟然姿容如玉雪望
之宛若仙人愈致其妍人有招之者李必询筵中无恶少年
乃行未行复遣人觇之人亦熟李行不敢以亵语加焉李至
歌道家游仙辞数阕俨容默坐或有狎之者辄拂袖径出弗
少留他日或再招必拒不往益津县令年颇少以白金遗其
毋欲私之李持刀入户以巨木撑拄骂曰吾闻县令为风化
首汝纵不能而忍坏之耶仐冠裳其形而狗彘其行乃真贼
尔岂官人耶汝即来汝即来吾先杀汝而后自杀尔令惊走
时监州闻其贤有子方读书举秀才聘为之妇李尚处子也
卷十 第 12b 页
居数年天下大乱夫妇逃难俱为贼所执贼悦李有殊色欲
杀其夫而妻之李抱其夫诟曰汝欲杀吾夫即先杀我我宁
死决不从汝作贼也贼怒并杀之吁倡犹能有是哉可嘅也
  记冯寅宾言
楚人多尚鬼事有不直听之庐陵民相争愤弗能白舁桐偶
神寘诸庭日夕祝焉神衣红绡𫀆俨如生未几猛虎夜至熟
视不敢动忽风吹神衣飘飘然举虎以为诚人也搏而噬桐
木之质虚虎牙入胶焉虎怒碎裂之次夜复至衔其豕以去
陷眢井中众投石杀虎欢然以神为灵噫使神信灵也其当
免于身乎永新冯寅宾为予言寅宾名进士翼翁子其言当
不妄记之
  书穆陵遗骼
初至元二十一年甲申僧嗣古妙高上言欲毁宋会稽诸陵
江南总摄扬辇真加与丞相桑哥相表里为奸明年乙酉王
卷十 第 13a 页
月奏请如二僧言发诸陵宝器以诸帝遗骨建浮屠塔于杭
之故宫截理宗顶以为饮器 大明洪武二年戊申正月戊
午 皇帝御劄丞相宣国公李善长遣工部主事谷秉毅移
北平大都督府及守臣吴勉索饮器于西僧汝纳监藏深惠
诏付应天府守臣夏思忠以四月癸酉瘗诸南门高座寺之
西北明年己酉六月庚辰 上览浙江行省进宋诸陵图遂
命藏诸旧穴云呜呼上之德可谓至矣哉
  书万安丞
吉安万安县有豪民刘仲贤以攘牛杀邹君瑞父子五人历
时巳久邹妪始获执牒诉诸县惧不得尸弗录妪辞妪哭于
庭三日县丞高昌万鹏举录之俄有大蜂五聚丞之案麾去
复至如是者四三丞乃祝曰尔信为邹之鬼邪明日再聚吾
案如期蜂复集丞犹未之信连与蜂期咸如初丞乃上马抵
刘舍反覆踪迹之纵无所有匆见五蜂飞集竹坡丞亟令左
卷十 第 13b 页
右具畚锸斸之四尸藏竹下如生唯孩童尸未获蜂复导丞
至榆木下环绕而悲鸣发之孩体巳腐唯其首独存狱具斩
刘市中呜呼人不得其死附物以暴冤者至如是夫昔予友
杨观尹汉川有蛙鸣跃履畔杨曰汝若有所诉当前我蛙即
跃而去杨蹑其后行二里所见一尸横焉杨捕逆旅氏一鞫
即伏方疑无主名检尸衣得遇所知为湖南贾人遂伏辜汉
川人与予言予窃以载籍所见固有若斯者是殆未可信也
今观万安丞事与之正类徵诸人人言不殊其将弗信矣乎
因谨书以为世戒
  题四十二分金刚经后
龙舒王曰休尝病六家金刚经所译各有未尽乃采其文义
优深似得佛语之真者集为一经而注释之复患梁昭明太
子所分三十二分未尽玄理仍别立章号析为四十有二学
佛者喜其据义之弘博也递相流布唯恐其不传余窃读而
卷十 第 14a 页
病焉盖六朝译场所选皆一时知名之士然又非止一人有
译语者有译义者有润文者有證梵语者有正义者有唐梵
相校者不应舛错之若是也其间或有不同诚以佛语广大
包罗诸义而译家各得其一意云耳日休华人素不通天竺
之语又未尝亲见所谭梵本何以考知其得失佛言微妙虽
声闻缘觉或有所未解又何以察其伪真是皆不能无所疑
也昔者孙明府患诸家译是经者文句增减违背佛意遂据
天亲无着论颂重加刋削脩成一部而斥长水孤山二师以
为依句而违义正与日休略同大慧杲公直以毁谤圣教辟
之孙之书因不行世日休与大慧为同时人惜乎不及一见
而箴其失也香岩仲模上人出示是经求题谩书于后以俟
大慧者之出云
  题定武旧本兰亭帖后
昭陵既取兰亭序诏供奉各临之㫿欧阳询夺真因勒石禁
卷十 第 14b 页
中所谓长安古本也五季之乱石流落人间庆历中为李学
究者所获宋景文公帅定武复得于李之子匣藏库中熙宁
间薛师正来为守恶其打拓有声乃刋别本以惠求者已而
师正之子绍彭潜模勒他石易古本归长安且镵损湍流带
古天五字一二笔为识是则定武巳有二刻矣其后又有棠
梨极本洎冯当世钱仲耕曹士冕范序辰悦生堂新塘李氏
等本不翅五十馀家虽皆祖定武而其笔意相去殆若天渊
之悬隔矣今观大慈禅师所藏肥不剩肉瘦不露骨其殆长
安之初刻者欤虽贾魏公积至八千匣之多求其如此本者
恐指亦不能多屈也禅师尚永宝之
  题霜寒帖后
濂授经 青宫时 皇太子欲学书召秘书丞陶宗儒至殿
下下教曰晋人法书选真迹之佳者以进宗儒奉教而退于
是用䌽龙黄帕晨二十轴来上其一即黄庭经绢素精甚几
卷十 第 15a 页
不见丝缕遥视之莹然𥿄也字画颇不类羲之诸名卿则历
书其传授定为真本无疑其一乃献之鹅群帖却绝佳方信
苏子瞻之言不缪馀帖皆唐宋人所钩摹不知何以填墨俨
如一笔所挥就因忆米襄阳最好临晋人书王晋卿为其眩
惑惭惶几死近代袁伯长遂谓秘书所藏㦲百卷而宣和号
右军者皆米老一手伪迹盖亦有此理濂请留鹅群帖而以
其馀还宗儒今观此帖有古文芾字印印雨首正锐其形如
米必襄阳所临以惑人者然神彩迥拔亦自可宝故识所见
题其后而归之
  题欧阳率更帖
此碑欧阳信本晚年所书笔画险劲若铸铁所成者反覆视
之定为初刻夲然而信夲虽极力追仿右军而其规矩媚趣
或得于大令为多学大令者羊舍人薄给事为最优自后鲜
有闻者唯法极师睥睨而从之至信夲之起殆与之抗衡而
卷十 第 15b 页
无愧者也其有名之迹入宣和内府者凡四十𥿄惜皆不存
而金石略所载二十三种亦惟邕禅师塔铭昭陵六马赞皇
甫氏碑醴泉铭盛行耳类皆翻勒之多无以见孤峰崛起四
面削成之势如此本者诚可宝玩览者当以殷彝周鼎视之
 题徐原甫墨梅
唐人鲜有画梅者至五代滕胜华始写梅花白鹅图而宋赵
士雷继之又作梅汀落雁图自时厥后丘庆馀徐熙辈或俪
以山茶或杂以双禽皆传五采当时观者辄称为逼真夫梅
负孤高伟持之操而乃溷之于凡禽俗卉间可不谓之一厄
也哉所幸仲仁师起于衡之花光山怒而扫去之以浓墨点
滴成墨花加以枝柯俨如疏影横斜于明月之下摩圉老人
加赏识既巳拔梅于泥涂之辱及逃禅老人杨补之之徒
作又以水墨涂绢出白葩尤觉精神雅逸梅花至是益飘然
不群矣同郡徐原甫清旷标韵之士也性爱梅行吟坐讽无
卷十 第 16a 页
斯须离去间参用补之法与其传神老干倾歒而数花翘乎
其颠真一绝也世之好事者往往多宝玩之濂因推本而题
之若此士大夫有如陈去非和张规臣之作者尚津津而有
继哉
  题温日观蒲桃图
人知中言师以善画名世而不知其结字清逸有晋人之风
知其字之佳者纵有其人而又不知其超悟心宗而有翛然
出尘之趣是以赵魏公鲜于奉常虽服其用笔精绝而师之
忘去翰墨町畦玩弄于人间世者要未必能察之也今观此
卷或书杂诗词或画蒲桃三数枝意到即成略无碍滞而蛟
龙奋迅之势自不可掩岂所谓天机全者固自有异人人邪
  跋紫泉颂后
天台叶君见泰同易济奉 玺书南谕交趾道经贵州州有
紫泉其源在江北去城百馀步而近相传天下治则出焉洪
卷十 第 16b 页
武元年十一月己未泉出溢流于江其色深紫光洁可染州
守邹天琦遂请叶君为之颂勒诸乐石予官左史时临川献
瑞木木中析有文在内曰天下平一正一反质白而文玄当
有文处木理随画顺成无错逆者予既异之今复见紫泉之
出如是岂非 大明丽天四海将治之兆乎传曰国家将兴
必有祯祥信矣哉
  题友怡堂卷后
旴江黄氏有二伯仲曰克明曰克巳贤儒也极相友恭尚惧
其道未尽取友怡二字名堂以自勖吾友王君子充实为之
记克明从子肃复命濂申其说昔者马遂良旅食四方兄弟
异处顾乃以怡名斋洪景卢为记其事特假托以讥之讥之
诚是也濂谓必若黄氏伯仲足不出里门埙篪日奏于一堂
之上然后始无愧友怡之名耳然或者犹谓堂之有名非古
之义殊不知盘杅几杖皆有铭自成汤吕望以来则然况礼
卷十 第 17a 页
以义起纵曰非古得不为近古者哉子充今之景卢也其当
以濂言为可徵矣乎
  题叶赞玉墓铭后
余在浦阳与贵溪叶先生赞玉交先生之子名爱同性颍悟
特甚尝引之升楼出经题试之至正已丑先生父子皆别去
不数年天下大乱声迹不相闻者二十三年矣洪武辛亥之
二月予考试春闱及榜出有叶孝友名乃贵溪人恐为先生
之子复以名不同为疑时车驾将幸临濠是月壬申会闱试
事方毕癸酉即亲策于廷甲戍胪传进士名午门外即日谢
恩趋 青宫听注授写职名为丸耦进而分拈之孝友得为
平乡丞戊寅锡宴中书堂予被酒上马出有从傍呼曰君非
宋学士邪曰然曰子为谁曰我叶爱同也于是下马执手相
慰劳问何以更名乃知有司误以其字闻复问先生安否则
作土中人已六年矣为之悲喜交集喜则以先生有子悲则
卷十 第 17b 页
以先生之学仅止于斯也呜呼二十三年之间人事变迁何
所不有老身幸未死得与孝友一接岂非天哉然昔见孝友
时两髦初胜簪耳今则以文辞第奉常年且三十有八矣余
之颠毛欲不种种尚可得乎俯仰古今而不知中心之惨惨
也孝友以蔡君渊仲所撰墓铭相示因题其后而归之
  题周母李氏墓铭后
梁太常卿任昉著文章缘起一卷凡八十有五题未尝有所
谓题识者题识之法盖始见于唐而极盛于宋前人旧迹或
闇而弗彰必假能言之士历道其故而申之有如笺经家之
疏云耳非专事于虚辞也昧者弗之察往往建立轩名斋号
大书于首简辄从人跋其后露才之士复鼓噪而扶摇之呜
呼何其俗尚之不美也临川周友以危太史所撰母夫人墓
文见示请予申言之予则以谓必知是而后无愧于题识耳
夫发扬其亲之德孝子事也何厌乎言之详使人人皆如友
卷十 第 18a 页
风俗其有不还淳者乎故为记其卷末而归之知言之士必
有取焉
  题唐临重告帖后
唐临重告帖予尝见于内翰柳公家相传为薛嗣通之笔其
点画肥瘦及行位疏密与此正同其稍异者南廊墨印则在
于左方耳予以薛书飘逸为疑质之于公公笑曰古人能知
变通所以为不可及也逮游四方复见薛所临唐帖一二皆
不类其书方信公之言为足徵也今观刘先生此卷尤觉精
采焕发可玩故为括公语于其后云
  题北山纪游卷后
同郡许君存礼以北山纪游卷示濂请题识其后卷间诸诗
皆乡先达司理叶公侍讲黄公太常胡公礼部吴公脩撰张
公之作礼部纪游二文亦见其中然而待制柳公山长吴公
颇皆有所赋咏惜乎未及采录因为检其遗槁缮书以补焉
卷十 第 18b 页
且为之言曰权德舆称东阳为山水佳地今自北山言之潜
岳之峰如宝莲华屹然中居而三洞双溪之胜映带后先佳
则诚佳矣有若先达诸公咸文章钜儒同生于一时同出于
一郡岂非尤佳者乎何以言之人物固藉乎山川而生而山
川则专倚乎人物为之引重而此诸公其显而在上者则巳
羽仪文化流声四方其隐而在下者又能播芳誉于天朝蔚
为当世儒宗此非人之瑰杰益以昭夫地灵者欤侍讲之诗
盖首倡者而作于至大庚戍之岁自庚戍迨今五十馀年诸
公前后物故而无一存者间尝采芝山中经诸公倡酬之处
岩红涧碧其馀荣俨然在月有不得不感慨于中者矣呜呼
北山之雄丽不减于昔生祥下瑞当无时而休也恶知无俊
伟叠兴以继诸公之轨辙者哉大篇短韵宜不止斯此卷特
其权舆者尔存礼尚袭藏以俟存礼许文懿公之子学有渊
源而工于文辞非惟其性标雅有山水之嗜而景行先哲之
卷十 第 19a 页
意尤惓惓云
  题杨补之梅花
林君复爱梅逃禅翁善画梅皆托之以见志者也然二人风
措清峻有名于当世颇同君复固终身不仕思陵欲一见逃
禅有不可得则能高尚其事尤非懦夫所可及后世欲以绘
事求其人是未见其衡气机者也
  题江南八景图后
圜悟诸子唯虎丘大慧倡道为尤盛东叟颖公则大慧之曾
孙痴绝冲公则虎丘之玄孙也二公皆能克绍前烈其以江
南八景图相赠遗者岂留连于光景者哉盖心能转物而不
为物所转虽绘事之微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非见其自般
若光中发现非知道者要未足以识此也是卷痴绝归之东
叟东叟归之仰庵仰庵又一二传而今天王讲师藏之颇观
卷中旧题始于宋嘉熙二年戊戌至今 国朝洪武四年辛
卷十 第 19b 页
亥巳历一百三十四年其去作画题诗时又不知其几春秋
矣中间涉历世变而独能傲兀于劫火之馀岂易易者哉中
有畅文溪题识文溪盖与𠟡源戴帅初游亦名僧云
  题赵子昂马图后
赵魏公自云幼好画马每得片𥿄必画而后弃去故公壮年
笔意精绝郭祐之作诗至以出曹韩上为言公闻之微笑不
荅盖亦自负也此图用篆法写成精神如生诚可宝玩也
  赠梁建中序
虎林梁君建中妙年嗜伊洛之学而复有志于文辞之事下
笔滔滔数百言不能自休取而观之皆典雅可玩一时大夫
士皆称誉之建中不自以为足复来问文于余余也赋质凡
庸有志弗强行年六十曾莫能望作者之户庭间尝出应时
须皆迫于势之不能自已者尔当何以为建中告哉虽然窃
尝闻之师矣文非学者之所急昔之圣贤初不暇于学文措
卷十 第 20a 页
之于身心见之于事业秩然而不紊粲然而可观者即所谓
文也其文之明由其德之立其德之立宏深而正大则其见
于言自然光明而俊伟此上焉者之事也优柔于艺文之场
餍饫于今古之家搴英而咀华溯本而探源其近道者则而
效之其害教者辟而绝之俟心与理涵行与心一然后笔之
于书无非以明道为务此中焉者之事也其阅书也搜文而
摘句其执笔也厌常而务新昼夜孜孜日以学文为事且曰
古之文淡乎其无味我不可不加秾艳焉古之文纯乎其敛
藏也我不可不加驰骋焉由是好胜之心生誇多之习炽务
以悦人惟日不足纵如张锦绣于庭列珠具于道佳则诚佳
其去道益远矣此下焉者之事也呜呼上焉者吾不得而见
之得见中焉者斯可矣奈何中焉者亦十百之中不三四见
焉而沦于下焉者又奚其纷纷而藉藉也此无他为人之念
弘为巳之功不切也余自十七八时辄以古文辞为事自以
卷十 第 20b 页
为有得也至三十时顿觉用心之殊微悔之及踰四十辄大
悔之然如猩猩之嗜屐虽深自惩戒时复一践之五十以后
非惟悔之辄大愧之非惟愧之辄大恨之自以为七尺之躯
参于三才而与周公仲尼同一恒性乃溺于文辞流荡忘返
不知老之将至其可乎哉自此焚毁笔砑而游心于沂泗之
滨矣今吾建中孜孜缀文思欲以明道为务盖庶几无余之
失者而余犹为是强聒者文之华靡其溺人也甚易之故也
虽然天地之间有全文焉具之于五经人能于此留神焉不
作则已作则为天下之文非一家之文也其视迁固几若大
鹏之于鹪鹩耳建中尚勉之哉建中尚勉之哉
洪武元年冬十一月十五日金华宋濂序
太史公平生以文章名天下而其该贯籍穷极经史蓄积浩
穰与古人争长者人未必尽知之纵或知而尊之至其立心
制行敦大和雅撰诸圣贤之道而无愧者世固未必识也于
卷十 第 21a 页
其大者不之识而谓足以知文章岂果能得其精微之意乎
今观赠钱唐梁先生建中序其论文如此则世之不足知公
者宜也彼后生晚学未能执笔辄掎摭疵病以议公曾有与
之言文哉建中剋苦古学老而不倦亦可以观公之取友
洪武二十三年春正月十日门人谨题
卷十 第 21b 页
卷十 第 2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