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178-083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说卷九
         翰林院侍读惠士奇撰
僖公
 二十有四年冬天王出居于郑
  左传郑之入滑也滑人听命(二十年滑人叛郑而/服于卫夏郑公子士)
  (泄堵寇帅/师入滑)师还又即卫郑公子士泄堵俞弥(堵俞/弥即)
  (堵/寇)帅师伐滑王使伯服游孙伯请滑郑伯不听王
卷九 第 1b 页 WYG0178-0833b.png
  命而执二子王怒将以狄伐郑富辰谏弗听使颓
  叔桃子出狄师夏狄伐郑取栎王德狄人将以其
  女为后富辰谏又弗听初甘昭公有宠于惠后惠
  后将立之未及而卒昭公奔齐(在十/二年)王复之(在二/十二)
  (年/)又通于隗氏王替隗氏秋颓叔桃子奉大叔以
  狄师伐周大败周师获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
  王出适郑处于泛冬王使来告难曰不谷不德得
  罪于母弟之宠子带鄙在郑地汜敢告叔父臧文
卷九 第 2a 页 WYG0178-0834a.png
  仲对曰天子蒙尘于外敢不奔问官守王使简师
  父告于晋使左鄢父告于秦天子无出书曰天王
  出居于郑辟母弟之难也郑伯与孔将锄石甲父
  侯宣多省视官具于汜而后听其私政礼也(公羊/不考)
  (文遂谓天王不能事母襄王自谓得/罪于母弟非母也且惠后之卒久矣)
  谷梁传天子无出出失天下也居者居其所也虽
  失天下莫敢有也
襄公
卷九 第 2b 页 WYG0178-0834b.png
 二十有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
  左传二十八年十一月为宋之盟故(二十七年夏/叔孙豹会晋)
  (赵武楚屈建等于宋秋七月辛/巳豹及诸侯之大夫盟于宋)公如楚二十九年
  春王正月公在楚释不朝正于庙也(昭十六年春/王正月公在)
  (晋晋人止公不书讳之也按经十五年冬公如晋/平丘之盟故也十三年八月甲戌同盟于平丘公)
  (不与盟以邾莒之愬故晋人执季孙意如以归十/四年春意如至自晋故十五年冬公如晋十六年)
  (夏公至自晋则正月公在晋可/知曷为在楚书而在晋不书)夏四月葬楚康王
  公送葬五月公至自楚(成十年秋七月公如晋十/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晋)
卷九 第 3a 页 WYG0178-0834c.png
  (则正月公在晋可知曷为不书传称晋人止公使/送葬鲁人辱之故不书葬晋景公讳之也然则讳)
  (送葬故不书葬正月公在晋曷为亦讳之而不书/传又称晋人以公为贰于楚故止公公请受盟而)
  (后使归故杜预注正月公在晋不书讳见止公之/如晋也秋往春还则正月在晋明矣又焉能讳之)
  公羊传何言乎公在楚(据成十一年正/月公在晋不书)正月以存
  君也(正月岁终复始臣子之于君父执贽存之故/言在在晋不书在楚书者以公久在夷狄故)
  (危录/之)
  谷梁传公在楚闵公也公至自楚喜之也致君者
  殆其往而喜其反此致君之意义也
卷九 第 3b 页 WYG0178-0834d.png
昭公
 二十有二年夏六月刘子单子以王猛居于皇二十
 有三年秋七月天王居于狄泉二十有六年三月公
 至自齐居于郓秋公至自会居于郓二十有七年春
 公至自齐居于郓冬十月公至自齐居于郓二十有
 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居于郓三十年春王正月公在
 乾侯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三十有二年
 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卷九 第 4a 页 WYG0178-0835a.png
  左传王子朝宾起有宠于景王王与宾孟说之(孟/即)
  (起子/朝傅)欲立之刘献公之庶子伯鼢事单穆公恶宾
  孟之为人也愿杀之又恶王子朝之言以为乱愿
  去之夏四月王田北山使公卿皆从将杀单子刘
  子王有心疾乙丑崩于荣锜氏戊辰刘子挚卒(献/公)
  无子单子(穆/公)立刘鼢五月庚辰见王(王/猛)遂攻宾起
  杀之盟群王子于单氏丁巳葬景王王子朝作乱
  壬戌刘子奔扬单子逆悼王(王/猛)于庄宫以归王子
卷九 第 4b 页 WYG0178-0835b.png
  还夜取王以如庄宫(王在庄宫单子逆之以归王/子还乘夜取之复如庄宫)
  癸亥单子出王子还遂奉王以追单子及领大盟
  而复刘子如刘乙丑单子奔平畤群王子追之单
  子杀还姑发弱鬷延定稠(八人皆/王子)子朝奔京(八人/王子)
  (还为首而还/已死故奔京)丙寅伐之京人奔山刘子入于王城
  辛未乙亥巩简公甘平公败绩于京单子欲告急
  于晋秋七月戊寅以王如平畤遂如圃车次于皇
  冬十月丁巳晋籍谈荀跞帅九州之戎及焦瑕温
卷九 第 5a 页 WYG0178-0835c.png
  原之师以纳王于王城十一月乙酉王子猛卒不
  成丧也己丑敬王即位(猛之母弟/王子丐)馆于子旅氏二
  十三年八月丁酉南宫极震苌弘谓刘文公(即/鼢)
  君其勉之周之亡也其三川震今西王之大臣亦
  震天弃之矣东王必大克(王城西而狄泉东两/王并立是为东西王)
  公羊传其称王猛何当国也此未三年其称天王
  何著有天子也
  谷梁传以者不以者也王猛嫌也天王居于狄泉
卷九 第 5b 页 WYG0178-0835d.png
  始王也其曰天王因其居而王之也
  左传二十五年十二月庚辰齐侯围郓二十六年
  春王正月庚申齐侯取郓三月公至自齐处于郓
  言鲁地也二十七年春公如齐公至自齐处于郓
  言在外也二十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处于郓齐侯
  使高张来唁公称主君子家子曰齐卑公矣君祗
  辱焉公如乾侯三十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不先
  书郓与乾侯非公且徵过也三十一年春王正月
卷九 第 6a 页 WYG0178-0836a.png
  公在乾侯言不能外内也三十二年春王正月公
  在乾侯言不能外内又不能用其人也
  谷梁传公次于阳州其曰至自齐何也以齐侯之
  见公可以言至自齐也居于郓者公在外也至自
  齐道义不外公也(从在国之辞臣/无外君之道)公在乾侯中国
  不存公存公故也(中国谓诸侯言诸侯无有纳/公者不独指国中之臣也)
春秋王室之大乱三前有子颓后有子朝中有子带子
颓宠于庄子带宠于惠子朝宠于景僖二十四年襄王
卷九 第 6b 页 WYG0178-0836b.png
以子带之乱出居于郑昭二十二年二十三年悼王敬
王以子朝之乱居于皇居于狄泉皆志于春秋矣独庄
二十年惠王以子颓之乱出居于郑之栎曷为不志于
春秋或谓文告不及鲁故春秋不志孟子曰春秋天子
之事也文告不及遂不志则春秋乃鲁史纪鲁事而己
恶在其为天子之事哉春秋之天下二霸主之天厌周
德久矣二霸未兴王室不绝若带维持之者实二霸之
力故曰其事则齐桓晋文盖齐桓晋文之事皆天子之
卷九 第 7a 页 WYG0178-0836c.png
事也齐霸始于庄十五年终于僖十七年前后三十七
年晋霸始于僖之二十五年文公出定襄王而民知义
故城濮一战而霸业遂成其后子孙相继终于定之十
一年则晋霸前后一百四十七年人皆知齐霸正晋霸
谲莫知晋文之霸业更大于齐桓实自出定襄王始然
则庄二十年子颓之乱天子蒙尘而春秋不志君子谓
齐桓不能无罪焉齐之霸始于庄十五年鄄之会及同
盟于幽公实与会而经不言公谷梁谓内疑之盖得其
卷九 第 7b 页 WYG0178-0836d.png
(十六年冬十二月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滑伯滕子同盟于幽九国之诸侯在焉鲁独使)
(微者往会有是理乎/杜预臆说必不可从)内疑之者疑齐桓徒纠合诸侯而
不谋王室也何以知其不谋王室庄僖两王崩葬皆阙
(庄王崩于庄十二年/僖王崩于庄十七年)岂王崩而不赴诸侯哉盖齐不奔
丧会葬故诸侯莫有奔而会者则其无志于尊周信矣
及庄十九年周立子颓卫燕助之为逆而齐方侵鲁王
室之乱置若罔闻至二十年惠王出居于郑王室蠢蠢
然不靖而齐方伐戎绝不忧宗周之陨则春秋之所以
卷九 第 8a 页 WYG0178-0837a.png
罪齐桓者不益章明较著矣乎吾故曰晋文霸业更大
于齐桓实自出定襄王始昭二十六年冬十月天王入
于成周则谨而志之僖二十五年王入于王城晋文纳
之也曷为不志敬王之初立也自刘而居于狄泉复自
狄泉而居于刘居无定所者凡四年矣至是始入成周
而遣使告于诸侯故志其入不志其出襄王立于僖八
年至二十五年在位十七年矣其出也告(传称王使来/告难又告于)
(晋告/于秦)而入不告其所以入不告者王居正位孰敢干之
卷九 第 8b 页 WYG0178-0837b.png
而又何告焉故志其出不志其入路史以为春秋不志
入者襄王实未尝入王城至二十八年盟诸侯于践土
王犹在郑此不达春秋之义者也失之甚矣曷为晋文
霸业更大于齐桓周之衰也周郑交恶宋公不王蔡人
卫人郕人不会王命祝聃射王则诸侯已无王矣及晋
文勤王力扶周室因以风谕诸侯于是天王会诸侯于
河阳而诸侯莫敢不至则东周尚有可为而天下未尝
无王也故君子书之曰天王狩于河阳当是时周室有
卷九 第 9a 页 WYG0178-0837c.png
再兴之势惜乎晋文不正故周不再兴虽正君臣明王
法特假此为名非其志也由是学者疑其盛疾其强而
有晋侯召王之说故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且自
是以后诸侯朝王皆在温(文元年晋襄朝王亦于温/则诸侯朝王皆在温可知)
自晋文始之后之人皆踵而行之两朝王所三觐阙廷
遂成东都大典前此未之有也以臣召君晋文虽谲或
不至此又何以垂训后人哉天子适诸侯莫敢为主焉
故言居居者居其地也诸侯失国而寓于诸侯则言在
卷九 第 9b 页 WYG0178-0837d.png
在者非其地也郓本鲁地昭公居之故亦言居乾侯晋
地昭公托之故变文言在成十年昭十五年公如晋成
十一年昭十六年正月皆在晋不书襄二十八年公如
楚二十九年正月曷为特书公在楚春秋之例非常则
书在晋常而在楚非常也曷为在晋常而在楚非常司
仪诸公相为宾谓两公相朝诸侯相为宾谓两侯相朝
鲁侯如晋两侯相朝也故曰在晋为常蛮夷之国虽大
曰子中国与蛮夷相为宾其礼未之闻故曰在楚非常
卷九 第 10a 页 WYG0178-0838a.png
先是晋霸犹盛成二年诸侯之大夫与楚盟于蜀于是
畏晋而窃与楚盟谓之匮盟言空盟而无情实也至是
晋霸已衰诸侯不畏晋而反畏楚非徒与之盟又往而
朝焉故君子于岁之首月之正而书曰公在楚或以为
存之或以为闵之或又以公久在蛮夷而危之或又以
公不朝正于庙而释之存之者谓岁终复始人臣执贽
以存君则在晋在楚皆当存也曷为在楚则然在晋则
否释之者谓公不在国不得朝正于是守国之臣告于
卷九 第 10b 页 WYG0178-0838b.png
庙则在晋在楚皆当告也曷为在楚则告在晋不告且
告庙之辞惟曰公在晋虽晋止公又何不可告哉若云
厌尊毁列耻及先君莫甚于公之朝楚矣在楚则不耻
在晋则耻之不亦颠乎其以为闵之危之者得其情未
得其义然则其义奈何曰在晋常而在楚非常公在乾
侯亦非常也故事异而辞同情异而义同然则公在乾
侯其情奈何公之去国为旅人矣其情见乎旅卦之上
九曰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公之居于郓犹鸟之
卷九 第 11a 页 WYG0178-0838c.png
处乎巢郓溃者巢焚之象先笑后号咷者言将死于乾
侯也中国之诸侯莫有纳公国中之臣子莫有存公则
天下无邦交而君臣之道绝矣故春秋每于正月必言
公在以存之此圣人之情也不知圣人之情焉识春秋
之义(竹书纪年曰惠王二年王子颓乱王居于郑郑人/入王府多取玉玉化为蜮射人左传亦有入成周)
(取宝器之说而云玉化为蜮未之闻也○鲁庄元年庄/王四年有王子克之乱左传在桓之十八年宣十六年)
(定王十四年为毛召之难故王室复乱不列于三大乱/之数故王子朝告诸侯之文亦弗及焉定六年周儋翩)
(之乱子朝之党/也故亦不数)
卷九 第 11b 页 WYG0178-0838d.png
庄公
 元年三月夫人孙于齐
  左传三月夫人孙于齐不称姜氏绝不为亲礼也
  公羊传孙者何孙犹孙也(犹遁/也)内讳奔谓之孙夫
  人固在齐矣其言孙于齐何念母也正月以存君
  念母以首事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曷为贬与弑
  公也其与弑公奈何夫人谮公于齐侯公曰同非
  吾子齐侯之子也齐侯怒与之饮酒于其出焉使
卷九 第 12a 页 WYG0178-0839a.png
  公子彭生送之于其乘焉搚干而杀之念母者所
  善也则曷为于其念母焉贬不与念母也
  谷梁传孙之为言犹孙也讳奔也接练时录母之
  变始人之也不言氏姓贬之也人之于天也以道
  受命于人也以言受命不若于道者天绝之也不
  若于言者人绝之也臣子大受命
闵公
 二年九月夫人姜氏孙于邾
卷九 第 12b 页 WYG0178-0839b.png
  左传闵公哀姜之娣叔姜之子也故齐人立之共
  仲通于哀姜哀姜欲立之闵公之死也哀姜与知
  之故孙于邾齐人取而杀之于夷以其尸归僖公
  请而葬之
昭公
 二十有五年九月乙亥公孙于齐
  左传公谋去季氏以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
  孙以可劝告子家懿伯懿伯曰谗人以君侥幸事
卷九 第 13a 页 WYG0178-0839c.png
  若不克君受其名不可为也舍民数世以求克事
  不可必也且政在焉其难图也公退之辞曰臣与
  闻命矣言若泄臣不获死乃馆于公叔孙昭子如
  阚公居于长府九月戊戌伐季氏杀公之于门(公/之)
  (平子/弟)遂入之平子登台而请曰君不察臣之罪使
  有司讨臣以干戈臣请待于沂上以察罪弗许请
  囚于费弗许请以五乘亡弗许子家子曰君其许
  之政自之出久矣隐民多取食焉为之徒者众矣
卷九 第 13b 页 WYG0178-0839d.png
  日入慝作弗可知也众怒不可蓄也蓄而弗治将
  蕴蕴蓄民将生心生心同求将合君必悔之弗听
  郈孙曰必杀之公使郈孙逆孟懿子叔孙氏之臣
  司马鬷戾救季氏帅徒以往陷西北隅以入公徒
  释甲执冰而踞遂逐之孟氏杀郈昭伯遂伐公徒
  公与臧孙如墓谋遂行己亥公孙于齐昭子自阚
  归从公于齐将安众而纳公昭子自铸归平子有
  异志冬十月辛酉昭子齐于其寝使祝宗祈死戊
卷九 第 14a 页 WYG0178-0840a.png
  辰卒
  公羊传昭公将弑季氏告子家驹曰季氏为无道
  僭于公室久矣吾欲弑之何如子家驹曰诸侯僭
  于天子大夫僭于诸侯久矣昭公曰吾何僭矣哉
  子家驹曰设两观乘大路(天子外阙两观诸侯内/阙一观天子大路诸侯)
  (路车大夫大/车士饰车)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八佾以舞大武
  此皆天子之礼也且夫牛马维娄(系马曰维/系牛曰娄)委己
  者也(委犹/食)而柔焉季氏得民众久矣君无多辱焉
卷九 第 14b 页 WYG0178-0840b.png
  昭公不从其言终弑而败焉走之齐
庄公即位文姜三会齐侯于禚于防于谷一享齐侯于
祝丘一如齐师而不言其地皆在齐襄未弑之前一如
齐两如莒皆在齐襄既弑之后独元年如齐非会非享
亦非师曷为削去姜氏且变文言孙而不言如绝之也
孙有三义一曰让二曰避三曰遁文姜罪大不容于鲁
而遁于齐故曰绝之子无绝母之道曷为绝之谷梁谓
天绝之人绝之妇人杀夫天与人皆绝之矣文姜与齐
卷九 第 15a 页 WYG0178-0840c.png
同杀桓公鲁之臣绝之鲁之民亦绝之所不忍绝者独
其子庄公耳子虽无绝母之道独无防闲之道乎鲁夫
人淫乱者三人曰文姜曰哀姜曰穆姜文姜之罪大于
哀姜穆姜之罪小于哀姜穆姜者成公之母通于侨如
欲去季孟而公弗听将废公而立公子偃公子锄公归
自会遂幽穆姜于东宫而杀公子偃春秋直书刺而无
讥文盖刺得其罪矣说者谓晋人以侨如之诉而执季
孙行父季孙行父遂以私憾而囚其君母且穆姜欲立
卷九 第 15b 页 WYG0178-0840d.png
二公子惟曰是皆君也特以此恐愒公使去季孟徒空
言而无实迹岂若哀姜通于共仲而杀其二子哉故说
者以行父为不臣成公为不仁文姜之罪通于天实无
所可以逃其死齐桓杀哀姜春秋善之而况罪大于哀
姜者乎假令当时之臣亦如行父之幽穆姜者而幽文
姜于东宫君子以为得防闲之道焉或曰子而幽其母
可乎穆姜之幽而死也春秋仍书薨书葬薨称夫人葬
称小君子道与臣道兼尽春秋弗讥则是行父未为不
卷九 第 16a 页 WYG0178-0841a.png
臣成公未为不仁何不可之有且敝笱之刺文姜也齐
人恶鲁庄公微弱如敝败之笱不能制鲂鳏之鱼苟非
严其周卫禁其出入而徒多其侍从之人则其从如云
其从如雨侍从非不多也适足以佐齐子游敖而己唯
严其周卫禁其出入迹虽近于幽实得防闲之道春秋
尚不以此罪成公又安得以此病庄公哉今不尽其防
闲使恣淫乱为二国患故齐诗数刺之春秋数讥之遂
播丑声于千古君子谓庄公忘父从母为不子鲁之臣
卷九 第 16b 页 WYG0178-0841b.png
弗能匡正为不臣吾故曰必如成公之幽穆姜者而幽
文姜于东宫乃得防闲之道焉古者公侯失礼则幽又
何有于君夫人乎礼有夫出妇未闻臣出君春秋臣出
君者数矣外曰奔内曰孙孙之为言避也管蔡流言于
国周公曰我之弗避(音/避)无以告我先王由是周公避居
东都周大夫作狼跋之诗以美之曰公孙硕肤言周公
孙于东都其德硕大而肤美也昭公以三家之难而避
于齐故亦称孙公之伐季氏也平子登台而请请囚请
卷九 第 17a 页 WYG0178-0841c.png
亡皆不许殆将杀之矣当是时莫敢有倡言救之者而
叔孙昭子之臣司马鬷戾独敢先倡言救季氏帅徒以
往陷西北隅以入孟孙氏见叔孙氏之旌也亦往救之
遂杀郈昭伯(公使郈孙逆孟懿/子故懿子杀之)而伐公徒公徒败而公
遂出然则逐昭公者非季氏乃叔孙氏也叔孙婼素有
贤名先是如阚盖婼预知公谋故先如阚以避之及归
自阚而从公于齐人皆谓婼有纳公之志如其诚然则
逐昭公者叔孙氏之臣鬷戾实为之首叔孙氏曷为不
卷九 第 17b 页 WYG0178-0841d.png
戮鬷戾以请罪于公哉彼方任之为爪牙焉肯加之以
斧钺则其救季氏而败公徒也实婼阴指使之而阳为
纳公之计以避恶名及平子有异志则又诿其罪于季
氏若曰臣欲安众而纳公不可者意如也故其疾病将
死又齐于其寝使祝宗祈死以欺天下后世之人不可
谓非大奸慝杜预又从而附会之以为因祈而自杀叔
孙婼尚不能杀鬷戾又焉能自杀以明其志乎预之妄
皆若此愚故表而出之以待后之学者(诗序鲁桓公微/弱误也文姜宣)
卷九 第 18a 页 WYG0178-0842a.png
(淫皆在桓公之后当作鲁庄公说/者谓子不可防闲其母岂通论哉)
庄公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纪叔姬归于酅(隐二年冬十月/伯姬归于纪七)
 (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庄元年冬齐师迁纪郱鄑/郚三年秋纪季以酅入于齐四年三月纪伯姬卒夏)
 (纪侯大去其国六月乙丑齐侯葬纪伯姬二十有九/年冬十有二月纪叔姬卒三十年八月癸亥葬纪叔)
 (姬/)
  公羊传其言归于酅何隐之也何隐尔其国亡矣
  徒归于叔尔也(何注云叔者纪季也妇人谓夫之/弟为叔按三年传纪季者何纪侯)
卷九 第 18b 页 WYG0178-0842b.png
  (之弟也何以不名贤也何贤乎纪季服罪也其服/罪奈何鲁子曰请后五庙以存姑姊妺何注云酅)
  (不系齐者时齐听后五庙/故国之起有五庙存也)
  谷梁传国而曰归此邑也其曰归何也吾女也失
  国喜得其所故言归焉尔
僖公
 十有五年秋九月季姬归于鄫(十有四年夏六月季/姬及鄫子遇于防使)
 (鄫子来朝十有六年夏/四月丙申缯季姬卒)
  左传(十四/年传)鄫季姬来宁公怒止之以鄫子之不朝
卷九 第 19a 页 WYG0178-0842c.png
  也夏遇于防而使来朝(公谷传文不明注者又以/私意汨之至啖赵而尤甚)
  (矣所谓使来朝使来请已者亦以公怒止之之故/使来朝请已归国故明年季姬归于鄫不然苟非)
  (夫妇安得同谋谷梁曷为曰遇者同/谋也啖赵之说尤鄙倍故不复辨)
女子子嫁曰归出亦曰归一归夫家一归父母家故皆
谓之归乃有非嫁亦非出如纪叔姬鄫季姬曷为亦书
归非嫁非出亦书归者谓归其国也酅非国曷为国之
而称归纪己亡矣而酅之五庙存焉则犹之国也说者
谓从初嫁之文信乎曰否不然叔姬者伯姬之娣也娣
卷九 第 19b 页 WYG0178-0842d.png
随嫡不称归娣而称归者春秋惟纪叔姬而已且纪叔
姬鄫季姬皆非初嫁如从初嫁之文是再嫁也妄之甚
陋之甚叔姬称纪曷为季姬不称鄫叔姬归于酅故称
纪不称纪则无以知其为纪侯之妇也季姬归于鄫不
待称鄫而共知其为鄫夫人矣故不复称鄫纪伯姬纪
叔姬一嫡一娣同系之纪嫡贵而娣贱二者若是班乎
白虎通曰伯姬卒伯姬之娣叔姬升为嫡春秋不讥一
说嫡死不更立礼无二嫡防篡夺也祭宗庙摄而已且
卷九 第 20a 页 WYG0178-0843a.png
媵不聘不聘为妾明不升两说并通后说为允礼有摄
女君伯姬死叔姬摄行女君之事故曰摄女君谓之贵
妾礼同于嫡馀妾莫得并焉娣不称归又焉得书卒葬
叔姬守节而贤故与伯姬同书卒葬纪侯去国莫审存
亡伯叔二姬独详于策春秋所以贵妇人之节也妇人
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踰阈曷为季姬及鄫子遇于防
夫妇辞也季姬及鄫子犹齐高固及子叔姬皆夫妇之
称曷为妇及夫而不夫及妇内辞也季姬为志乎遇其
卷九 第 20b 页 WYG0178-0843b.png
夫犹伯姬为志乎朝其子故从内辞及者内为志焉尔
季姬之来也不书公以鄫子之不朝也怒而止之不许
归国及遇于防而使来朝来朝之后乃许季姬归国则
是前之遇于防正为后之归于鄫张本其文甚明后世
俗儒造为异说以乱之学者又泥于妇人谓嫁曰归之
说遂谓归于鄫者季姬嫁于鄫然则归于酅者亦叔姬
嫁于酅乎两者合而观之则其妄不辨而自明矣
庄公
卷九 第 21a 页 WYG0178-0843c.png
 元年冬齐师迁纪郱鄑郚(三年秋纪季以酅入于齐/四年夏纪侯大去其国左)
 (传纪季以酅入于齐纪于是乎始判纪侯不能/下齐以与纪季夏纪侯大去其国违齐难也)
  公羊传迁之者何取之也(以称师/知取)取之则曷为不
  言取之也为襄公讳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大
  之也何大尔自是始灭也
  谷梁传纪国也郱鄑郚国也或曰迁纪于郱鄑郚
 十年三月宋人迁宿
  公羊传迁之者何不通也以地还之也(还绕也宋/本欲迁宿)
卷九 第 21b 页 WYG0178-0843d.png
  (君取其国先绕取其/地使不得通四方)子沈子曰不通者盖因而臣
  之也
  谷梁传迁亡辞也其不地宿不复见也迁者犹未
  失其国家以往者也
闵公
 二年春王正月齐人迁阳(孔疏云世本无阳国郦道/元曰阳都县故阳国也齐)
 (同盟利其地而迁之汉高/六年封将军丁复为侯国)
周官大司马以九伐之法正邦国八曰犯令陵政则杜
卷九 第 22a 页 WYG0178-0844a.png
之杜之者郑康成谓杜塞使不得与邻国交通周官谓
之杜春秋谓之迁迁纪迁宿迁阳皆是也公羊读迁为
(音/旋)谓以地还之使不通何氏训还为绕谓还绕其地
使不得通四方非杜而何绝谓之杜改谓之迁盖改其
土地之宜绝其往来之路如成二年晋败齐师于鞍郤
克以其私憾欲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公谷二传皆曰
使耕者东其亩是杜齐也杜齐者谓改其土地之宜绝
其往来之路乃古杜之之法也杜省作土韩诗彻彼桑
卷九 第 22b 页 WYG0178-0844b.png
杜自杜沮漆桑杜桑根方言东齐谓根曰杜又地名汉
有杜阳县见汉书志毛诗皆省作土故公谷二传亦皆
作土齐注云以齐为土地失之矣郱鄑郚者纪之邑庄
元年齐师迁其三邑而留其酅以观纪侯之能下与否
下则臣之不下则灭之庄十年宋人迁宿宿不复见者
盖下之而臣于宋矣纪侯终不能下齐至三年乃以酅
与其弟纪季使臣于齐及四年纪侯遂飘然去国盖未
灭而先去也夫此蕞尔纪始则杜而迁既则分而判终
卷九 第 23a 页 WYG0178-0844c.png
则去而亡春秋书之详且备闵之乎抑善之乎纪侯虽
未知其贤亦未闻其罪齐襄无道乃以犯令陵政之罪
杜之而使去春秋所以书之详者非闵纪乃恶齐也恶
彼则善此可知国君死社稷义也纪侯不能死何善尔
天下之事有常有变君子之道有经有权死者义而去
者独非义乎齐人所欲者土地也而托为复雠之名必
欲灭之而后己齐强纪弱故先避而去之然则纪侯之
去纪与豳公之去豳虽废兴存亡不同然皆不忍以养
卷九 第 23b 页 WYG0178-0844d.png
人者害人其心则一也君子以其去之善识其心之仁
不然迁宿迁阳春秋止一书而已曷为纪侯去国书之
若是之详且备哉诸侯失国名大者纪侯名也公谷读
为大去似不辞春秋善纪侯之去曷为称名夫国受之
天王及其去也必告于王故名
桓公
 五年秋螽(左氏无传隐元年八月/传曰有蜚不为灾不书)
  公羊传𧑄何以书记灾也(孔疏云释虫云蛰螽蚣/蝑陆玑毛诗疏云幽人)
卷九 第 24a 页 WYG0178-0845a.png
  (谓之舂箕即/舂黍蝗类也)
  谷梁传螽虫灾也甚则月不甚则时
庄公
 六年秋螟
 十有七年冬多麋
  公羊传何以书记异也(何氏云麋之/为言犹迷也)
 十有八年秋有𧌒
  左传秋有𧌒为灾也
卷九 第 24b 页 WYG0178-0845b.png
  公羊传何以书记异也(何氏云𧌒之犹言惑也其/毒害伤人形体不可见)
  谷梁传一有一亡曰有𧌒射人者也
 二十有九年秋有蜚
  左传秋有蜚为灾也凡物不为灾不书
  公羊传何以书记异也
僖公
 十有五年八月螽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
卷九 第 25a 页 WYG0178-0845c.png
 退飞过宋都
  左传六鹢退飞过宋都风也
  公羊传是月者何仅逮是月也(何氏云是月边鲁/人语正月几尽故)
  (曰劣及/是月也)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
  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
  则退飞何以书记异也外异不书此何以书为王
  者之后记异也
  谷梁传是月者决不日而月也六鹢退飞过宋都
卷九 第 25b 页 WYG0178-0845d.png
  先数聚辞也目治也
文公
 三年秋雨螽于宋
  左传秋雨螽于宋队而死也
  公羊传雨螽者何死而坠也
  谷梁传外灾不志此何以志也曰灾甚也其甚奈
  何茅茨尽矣著于上见于下谓之雨
宣公
卷九 第 26a 页 WYG0178-0846a.png
 六年秋八月螽
 十有三年秋螽
 十有五年秋螽冬蝝生
  左传冬蝝生饥幸之也
  公羊传未有言蝝生者此其言蝝生何幸之也变
  古易常而有天灾则宜于此焉变矣
  谷梁传蝝非灾也其曰蝝非税亩之灾也
襄公
卷九 第 26b 页 WYG0178-0846b.png
 七年秋八月螽
昭公
 二十有五年夏有鸲鹆来巢(孔疏云今大河以北皆/有鸲鹆不得云非中国)
 (之禽宜穴/而巢信然)
  左传有鸲鹆来巢书所无也师己曰异哉吾闻童
  谣曰鸲之鹆之公出辱之鸲鹆之羽公在外野往
  馈之马鸲鹆跦跦公在乾侯(音/胡)徵褰与襦鸲鹆之
  巢远哉遥遥稠父丧劳宋父以骄鸲鹆鸲鹆往歌
卷九 第 27a 页 WYG0178-0846c.png
  来哭今鸲鹆来巢其将及乎
  公羊传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非中国之禽也宜
  穴又巢也(何氏云鹳鹆犹权欲此权臣欲国自/下居上之徵也昭公果为季氏所逐)
  谷梁传一有一亡曰有来者来中国也鸲鹆穴者
  而曰巢或曰增之也(增之者所谓鸟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也)
哀公
 十有二年冬十有二月螽
  左传冬十二月螽季孙问诸仲尼仲尼曰丘闻之
卷九 第 27b 页 WYG0178-0846d.png
  火伏而后蛰者毕(火心星火伏/在夏十月)今火犹西流司历
  过也(月令季夏之月昏火中诗七月流火谓昏见/西南渐下流也周官司爟季秋内火是九月)
  (昏火始入十月昏则伏火/犹西流者言其未尽没也)
  公羊传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不时也
 十有三年秋九月螽冬十有二月螽
 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左传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高平钜野县/东北大泽)叔孙氏
  之车子锄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
卷九 第 28a 页 WYG0178-0847a.png
  曰麟也然后取之
  公羊传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非中国之兽也然
  则孰狩之薪采者也薪采者则微者也曷为以狩
  言之大之也曷为大之为获麟大之也曷为为获
  麟大之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
  有以告者曰有麇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
  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子
  路死子曰噫天祝予(祝断/也)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
卷九 第 28b 页 WYG0178-0847b.png
  穷矣春秋何以始乎隐祖之所逮闻也所见异辞
  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何以终乎哀十四年曰备
  矣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谷梁传引取之也狩地不地不狩也非狩而曰狩
  大获麟也其不言来不外麟于中国也其不言有
  不使麟不恒于中国也
周礼天官冢宰有兽人鳖人兽医之官兽人掌备献狼
献麋鳖人掌取互物狸物兽医掌主疗病疗痬夏官司
卷九 第 29a 页 WYG0178-0847c.png
马有服不氏射鸟氏之官服不氏掌教扰猛兽射鸟氏
掌驱除乌鸢秋官司寇则有冥氏庶氏穴氏翨氏硩蔟
氏剪氏赤犮氏蝈氏(郑司农读/蝈为𧌒)壶涿氏庭氏之官冥氏
掌以灵鼓驱猛兽庶氏掌以嘉草攻毒虫穴氏掌攻蛰
兽翨氏掌攻猛鸟硩蔟氏掌覆夭鸟之巢剪氏掌除蠹
物赤犮氏掌除狸虫蝈氏壶涿氏皆掌去水虫庭氏掌
射国中之夭鸟由是后世群儒遂疑周官之伪以为周
官六典乃一王大法曷为琐屑至此且下而及于水虫
卷九 第 29b 页 WYG0178-0847d.png
之微细蝈氏壶涿氏亦备其官宋儒朱子尝窃笑之学
者亦未敢尽信惟程子笃信之而亦未尝言其义焉人
皆疑周礼而不敢疑春秋者盖以孟子不见周礼而独
见春秋又以春秋非鲁春秋乃天子之事其文其事其
义言之最详读春秋者考其史之文知其时之事然后
徐求其义则得之矣而孟子所言周之班爵王制亦同
独与周礼不同以故学者愈疑之春秋记灾记异螽螟
及蝝伤我稼穑实害粢盛灾之大者也不可不记其灾
卷九 第 30a 页 WYG0178-0848a.png
六鹢退而霸图空鹳鹆巢而国君出仁兽获而哲人亡
异之大者也不可不记其异若夫𧌒潜于水麋处于泽
蜚生于盛暑(或引山海经以證/其异详见礼说)后世多有之非灾亦非
异曷为多麋有𧌒有蜚亦书于策哉周礼与春秋皆先
王经世大典𧌒蜚书于策犹蝈氏列于官其细已甚学
者不疑春秋而独疑周礼则又惑之甚者也先王尽人
性以尽物性实能赞天地之化育而功与天地参盖其
所以尽人性者教以三物纠以八刑会以礼属以法其
卷九 第 30b 页 WYG0178-0848b.png
官既备矣而其所以尽物性之官教扰而阜蕃驱攻而
禬毒苟有一官之未备必有一物之为灾惟人性与物
性皆尽飞征庶虞各得其所然后黎民于变而鸟兽鱼
鳖之类亦咸若焉学者以孟子言性善遂谓成性者人
物本成之性何待于至诚之尽性而后成不知人物之
性受之天成之人故尧舜命契为司徒所以尽人性命
益为朕虞所以尽物性惟人物之性有未成故圣人又
为之一一设官以成之此周公作六典仲尼修春秋皆
卷九 第 31a 页 WYG0178-0848c.png
所以尽人物之性拨乱世而反诸正也君子读春秋见
书冬多麋则知周礼兽人之官废矣见书秋螟冬蝝八
月螽则知周礼庶氏剪氏之官废矣见书有蜚有𧌒则
知周礼蝈氏壶涿氏之官废矣见书鹳鹆来巢则知周
礼硩蔟氏庭氏之官废矣见书西狩获麟则知周礼山
虞泽虞迹人之官废矣虞主兽属禽迹人主迹知禽兽
之处山泽有麟而迹人不知故曰其官废也盖官失于
朝故变生于野其官载于周礼其变著于春秋后之学
卷九 第 31b 页 WYG0178-0848d.png
者详焉(伯益帝高阳之第二子实掌草木鸟兽后世号/百虫将军有碑有颂周礼以虫名官又曷怪乎)
隐公
 二年九月纪裂繻来逆女(裂繻公谷作履緰其音同/裂古音厉与履音相近)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
  左传纪裂繻来逆女卿为君逆也
  公羊传纪履緰者何纪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婚礼
  不称主人然则曷称称诸父兄师友宋公使公孙
  寿来纳币则其称主人何辞穷也辞穷者何无母
卷九 第 32a 页 WYG0178-0849a.png
  也然则纪有母乎曰有有则何以不称母母不通
  也外逆女不书此何以书讥不亲迎也曷为或称
  女或称妇或称夫人在其国称女在涂称妇(公子/结媵)
  (陈人之妇于鄄在涂之称其/非在涂而称妇有姑之辞)入国称夫人
  谷梁传逆女亲者也使大夫非正也以国氏者为
  其来交接于我故君子进之也礼妇人谓嫁曰归
  反曰来归其不言使何也(履緰不/言使)逆之道微无足
  道焉尔
卷九 第 32b 页 WYG0178-0849b.png
 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何氏休曰叔姬者伯姬/之媵也至是乃归者待)
 (年父母国妇人八岁备数十五从嫡二十承事君子/媵贱书者后为嫡终有贤行纪侯去国纪季以酅入)
 (于齐叔姬归之能处隐/约全竟妇道故录之)
  谷梁传其不言逆何也逆之道微无足道焉尔
成公
 入年春宋公使华元来聘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
 冬十月卫人来媵九年二月伯姬归于宋夏季孙行
 父如宋致女晋人来媵十年五月齐人来媵(伯姬归/宋在九)
卷九 第 33a 页 WYG0178-0849c.png
 (年二月卫人来媵在八年十月明卫女与嫡同行也/而晋人来媵在九年之夏齐人来媵在十年五月皆)
 (在伯姬归宋之后其媵也仍称来盖必先至鲁/而后自鲁归于宋亦明矣媵不聘故不称归)
  左传宋华元来聘聘共姬也(孔疏云士婚礼首云/昏礼下达然后纳采)
  (注云达通也将欲合昏姻必先使媒氏通言乃后/使人纳采择之礼此华元来聘即昏礼之下达士)
  (礼使媒诸侯自使/臣行亦媒之义也)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礼也
  (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此/纳币即纳徵有玄纁束帛俪皮故一名纳币)冬卫
  人来媵共姬礼也凡诸侯嫁女同姓媵之异姓则
  否(何氏膏盲以为媵不必同姓所以博异气故齐/人来媵无贬刺之文郑箴云纳女于天子曰备)
卷九 第 33b 页 WYG0178-0849d.png
  (百姓于国君曰备酒浆不云百姓是不博/异气也齐大国来媵我以为荣故无贬刺)九年二
  月伯姬归于宋夏季文子如宋致女(桓二年九月/夫人姜氏至)
  (自齐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傅曰齐仲年来聘致/夫人也此二月伯姬归于宋夏季孙行父如宋致)
  (女盖三月庙见之后妇礼既成使大夫聘问谓/之致女在鲁而往则然自他而来则但言聘)
  人来媵礼也
  公羊传纳币不书此何以书录伯姬也媵不书此
  何以书录伯姬也未有言致女者此其言致女何
  录伯姬也三国来媵非礼也曷为皆以录伯姬之
卷九 第 34a 页 WYG0178-0850a.png
  辞言之妇人以众多为伪也
  谷梁传逆者微故致女详其事贤伯姬也媵浅事
  也不志此其志何也以伯姬之不得其所故尽其
  事也
隐二年冬伯姬归于纪七年春叔姬归于纪叔姬者伯
姬之媵也媵不称归诗曰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之子
谓嫡嫡归而以媵俱行今嫡不以媵备数故曰不我以
以者以之备数而已虽待年于父母之国其后归也亦
卷九 第 34b 页 WYG0178-0850b.png
当略之而不录又安得特称归且媵不聘不聘为妾鲁
声伯之母叔肸之妾也叔肸乃宣公之弟昆弟之妻相
谓为姒传称声伯之母不聘宣公夫人穆姜曰吾不以
妾为姒然则叔姬者纪侯之妾焉可与其嫡同称归哉
君子修春秋叔姬与伯姬同称归者以其贤而守节也
且前之归于纪特为后之归于酅而书春秋诸侯失国
独纪书之备齐人迁纪而酅入于齐纪侯去国叔姬不
改其节终归于叔以守五庙妇道克全则是前之归于
卷九 第 35a 页 WYG0178-0850c.png
纪正为后之归于酅张本春秋言重辞复其中必有大
美恶存焉者此之谓也内女嫁于诸侯者惟纪叔姬宋
共姬书之为最详故媵不称归而叔姬之媵特称归也
以其节归不书媵而共姬之归三国来媵也以其贤公
谷二传皆以为详其事而重录之实得春秋之义而后
世俗儒自谓通经而全无家法好为异说以乱经遂谓
三国来媵非为贤共姬而书也以非礼书如其然则内
女嫁于诸侯岂皆无媵其来媵也岂尽合礼曷为皆不
卷九 第 35b 页 WYG0178-0850d.png
书独此贤女共姬之归也而备书之以讥其非礼哉且
共姬之归也其礼可谓盛矣书来聘书纳币书致女内
女之嫁也皆不书此独屡书于策其未归也卫人来媵
其既归也齐晋大国亦皆来媵未闻内女之嫁有若是
之盛者也公羊所谓妇人以众多为伪者不其然乎左
氏谓媵皆同姓而无异姓公羊亦以为诸侯一娶九女
三国来媵则溢其数为非礼独谷梁不言其非以为贤
共姬而尽其事焉亦必有说矣天子诸侯之昏礼亡今
卷九 第 36a 页 WYG0178-0851a.png
存者惟士昏礼士昏礼不独有媵又有御(音/迓)女从为媵
媵送也婿从为御御迎也妇至媵布席于奥及即席媵
沃婿盥于南御沃妇盥于北故曰媵御沃盥交及彻于
房也御衽妇席媵衽良席(良谓/夫)及其馂也媵馂婿馀御
馂妇馀及质明妇盥馈而彻也媵御馂媵先御后虽无
娣犹先媵无娣者士礼侄娣不必备先媵者媵事夫而
御事妇媵贵而御贱也诸侯之昏亦有御鹊巢诸侯之
夫人其诗曰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百两将之御迎而将
卷九 第 36b 页 WYG0178-0851b.png
送言百两侈其送迎之多则御非一人而媵备侄娣诗
曰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女三为粲谓一嫡二媵三国来
媵一国侄娣二人三国六人合之正符九女之数故春
秋备书之以为后法孰谓三国来媵之为非礼哉白虎
通曰媵必侄娣者为其不相嫉妒也一人有子三人共
之不娶两娣者博异气也娶三国女者广异类也恐一
国血脉相似俱无子也然则娶不两娣亦必无两侄则
一国来媵侄娣二人明矣博异气者非谓必异姓何休
卷九 第 37a 页 WYG0178-0851c.png
之说失之齐人来媵虽非礼而经无讥文所以详录共
姬之归明一时之盛盖以自古破家亡国皆由妇人春
秋贵妇人之节纪叔姬宋共姬皆内女之尤贤者故春
秋贵之学者毋为异说以乱经可也(何氏谓适夫人之/下有侄娣左右媵)
(之下皆有侄娣为九女愚谓侄娣皆媵也媵分左右必/不在未归之前来媵者一国二女而已当考或云诸侯)
(娶于三国国各有三女非也诸侯惟娶元妃而已宋娶/于鲁而卫晋及齐来媵媵不聘安得言娶哉诸侯娶于)
(一国而三国来媵经有明文不信/经而独信俗儒之说则吾岂敢)
桓公
卷九 第 37b 页 WYG0178-0851d.png
 五年夏齐侯郑伯如纪
  左传五年夏齐侯郑伯朝于纪欲以袭之纪人知
  之(公谷皆不观国史惟笃信师传齐郑如纪谷/梁无传公羊谓离不言会是不知其事也)
 六年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冬纪侯来朝
  左传六年夏会于成纪来咨谋齐难也冬纪侯来
  朝请王命以求成于齐公告不能
 八年冬十月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桓王十/六年)
  左传冬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礼也
卷九 第 38a 页 WYG0178-0852a.png
  公羊传祭公者何天子之三公也(祭者采也天子/三公氏采称爵)
  何以不称使婚礼不称主人遂者何生事也大夫
  无遂事此其言遂何成使乎我也其成使乎我奈
  何使我为媒可则因用是往逆矣女在其国称女
  此其称王后何王者无外其辞成矣
 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
  左传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凡诸侯之女行唯
  王后书
卷九 第 38b 页 WYG0178-0852b.png
  公羊传其辞成矣则其称纪季姜何自我言之父
  母之于子虽为天王后犹曰吾季姜京师者何天
  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
  以众大之辞言之
  谷梁传为之中者归之也(八年冬逆王后传其不/言使焉何也不正其以)
  (宗庙之大事即谋/于我故弗与使也)
 十有三年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己巳及齐侯宋公
 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
卷九 第 39a 页 WYG0178-0852c.png
  左传宋多责赂于郑(立突/赂)郑不堪命故以纪鲁及
  齐与宋卫燕战不书所战后也
  谷梁传其言及者由内及之也其曰战者由外言
  之也战称人败称师重众也其不地于纪也(公羊/谓不)
  (地者近也恶乎近近乎围何氏/遂以龙门之战当之未可信也)
 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于黄(庄王二/年也鲁)
 (庄元年齐师迁/纪庄王四年)
  左传十七年春盟于黄平齐纪且谋卫故也(前年/十一)
卷九 第 39b 页 WYG0178-0852d.png
  (月卫侯朔/出奔齐)
春秋诸侯失国或言灭或言亡或言执或言奔未有言
去者特言去其国唯纪侯一人而已大夫士有去国之
礼而诸侯无闻故曰国君死社稷国灭君死之正也去
之非正也且齐纪同姓之国齐灭同姓而变文言去故
公羊创为复雠之说春秋为贤者讳故不言灭而言去
齐襄无道而称其贤学者皆知其非矣晋灭虞齐灭纪
皆同姓也虞公变文言执可谓之罪虞纪侯变文言去
卷九 第 40a 页 WYG0178-0853a.png
不可谓之罪纪故我以为纪侯之去纪犹豳公之去豳
春秋诸侯失国未有若纪侯去之之善者也纪侯非轻
于去国盖尝百计以图存矣始则求婚于鲁继而纳女
于周以为鲁乃周之宗国足以为援而天王之命或能
行于甥舅之齐故桓六年会于成而咨谋齐难及来朝
欲请王命而求与齐成公告不能者非公无宠于王而
不为之请盖以衰周之命不能行于强大之齐也桓八
年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乃桓王之十六年纪季姜为
卷九 第 40b 页 WYG0178-0853b.png
桓王后鲁实为之媒明鲁请于王故祭公来谋于我遂
逆王后于纪焉桓王在位二十三年鲁桓之十五年桓
王崩其子庄王立纪季姜为庄王母鲁庄元年当庄王
四年齐师迁纪虽以天王之尊不能存其母氏之国坐
视齐师迁纪而莫敢救之则纪之纳女于周仅可延数
年之国脉而已衰周之命焉能行于强大之齐哉齐之
欲灭纪也始于僖终于襄必欲灭之而后己鲁桓五年
齐僖与郑袭之十三年又合宋卫燕三国伐之其袭之
卷九 第 41a 页 WYG0178-0853c.png
也纪知之而先为之备故不克其伐之也是时宋多责
赂于郑而郑不从故郑与鲁纪合而败齐宋之师于纪
纪亦因此得全而鲁桓前会于成后会于黄皆谋平齐
纪而终不免齐之处心积虑欲灭纪者盖非一朝一夕
矣自桓五年至庄四年绵历十七年而后纪侯卒违齐
难而去国非不能下之也与其下之而臣于齐不若去
之而为寓公于他国非不能死之也与其死之而争斗
其民不若去之以安民故以成败论则豳公去豳而兴
卷九 第 41b 页 WYG0178-0853d.png
纪侯去纪而灭似拟之非其伦然以其心言虽一灭一
兴其心一也君子悯其亡悲其去故书之特详愚于纪
侯去国既论列于前复次第其始终本末以待后之学

 
 
 
 春秋说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