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178-049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长历卷五
           右谕德陈厚耀撰
  历编(三/)
僖二十三年(甲/申)
正小  戊辰
二大  丁酉
三小  丁卯
卷五 第 1b 页 WYG0178-0494b.png
四大  丙申
五小  丙寅  (经庚寅二/十五日)
六大  乙未
七小  乙丑
八大  甲午
九小  甲子
十大  癸巳
十一小 癸亥
卷五 第 2a 页 WYG0178-0495a.png
十二大  壬辰
 晋语注云僖二十三年鲁失闰以闰月为明年正月
  按是年为一章之终推历当闰十二月而鲁历不
  闰前隐十年亦为一章之终而鲁历亦不闰则知
  春秋之历其不按章法也久矣汉书以僖五年为
  朔旦冬至之年恐亦未可为据也
僖二十四年(乙/酉)
正小  壬戌
卷五 第 2b 页 WYG0178-0495b.png
二大  辛卯  (傅甲午初四日辛丑十一日壬寅十二日/日丙午十六日丁未十七日戊申十八)
三小  辛酉  (傅己丑晦/二十九日)
四大  庚寅
闰小  庚申
五大  己丑
六小  己未
七大  戊子
八小  戊午
卷五 第 3a 页 WYG0178-0495c.png
九大  丁亥
十大  丁巳
十一小  丁亥
十二大  丙辰
 晋语注云僖二十四年三月己丑朔时以为二月晦
 又云是年失闰以三月为四月
  按晋注所云盖遵古历然己丑乃五月朔亦非三
  月也岂月之大小有所移耶
卷五 第 3b 页 WYG0178-0495d.png
  又按大衍历是年闰正月杜于四月置闰以补上
  年之闰其闰于四月者因合于二月三月之日干
  支也然下年又闰则比年皆闰矣似与历法不合
  若移置上年则又与日不合今姑从之
僖二十五年(丙/戌)
正小  丙戌  (经丙午二/十一日)
二大  乙卯
三小  乙酉  (傅甲辰/二十日)
卷五 第 4a 页 WYG0178-0496a.png
四大  甲寅  (经癸酉二十日傅丁巳/初四日戊午初五日)
五小  甲申
六大  癸丑
七小  癸未
八大  壬子
九小  壬午
十大  辛亥
十一小 辛巳
卷五 第 4b 页 WYG0178-0496b.png
十二大 庚戌  (经癸亥/十四日)
闰大  庚辰
 按自此年一闰至宣二年凡二十九年杜历置闰者
 十皆疏密不等僖三十年闰九月去此年闰五十七
 月文元年闰三月去前闰四十二月文二年闰正月
 去前闰仅十月文四年闰三月去前闰二十六月文
 六年闰十二月去前闰三十二月文八年闰七月去
 前闰十九月文十二年闰十一月去前闰五十二月
卷五 第 5a 页 WYG0178-0496c.png
 文十六年闰五月去前闰四十二月宣二年闰五月
 去前闰四十八月若悉移置之以合于章法则与经
 传日月皆不合故今悉仍其旧以俟知历者酌焉又
 按自僖二十五至宣二凡二十九年中大衍历置闰
 者十一而杜历止十闰则缺一闰可知也推古历亦
 应十一闰
僖二十六年(丁/亥)
正小  庚戌  (经己未初十日己大衍历正/月小辛巳朔经 未在二月)
卷五 第 5b 页 WYG0178-0496d.png
二大  己卯
三小  己酉
四大  戊寅
五小  戊申
六大  丁丑
七小  丁未
八大  丙子
九小  丙午
卷五 第 6a 页 WYG0178-0497a.png
十大  乙亥
十一小 乙巳
十二大 甲戌
 大衍历正月壬寅日二十二日冬至是年闰九月古
 历同
僖二十七年(戊/子)
正小  甲辰
二大  癸酉
卷五 第 6b 页 WYG0178-0497b.png
三小  癸卯
四大  壬申
五大  壬寅
六小  壬申  (经庚寅/十九日)
七大  辛丑
八小  辛未  (经乙未二十五日乙巳杜氏云/八月无乙巳乙巳九月六日)
九大  庚子
十小  庚午
卷五 第 7a 页 WYG0178-0497c.png
十一大  己亥
十二小  己巳  (经甲戌/初六日)
 大衍历八月大辛未朔经乙巳在九月五日
僖二十八年(己/丑)
正大  戊戌  (傅戊申/十一日)
二小  戊辰
三大  丁酉  (经丙午/初十日)
四小  丁卯  (经己巳初三日傅戊辰初二日/癸巳初七日甲午二十八日)
卷五 第 7b 页 WYG0178-0497d.png
五大  丙申  (经癸丑十八日传丙午十一日丁八日/未十二日己酉十四日癸亥二十)
六小  丙寅  (傅壬午/十七日)
七大  乙未  (傅丙午/初二日)
八大  乙丑
九小  乙未
十大  甲子  (经壬申初十日传丁丑十五日皆壬申二月/丁丑俱系冬后有日而无月或 在十)
十一小  甲午
十二大  癸亥
卷五 第 8a 页 WYG0178-0498a.png
 是年宜补一闰
僖二十九年(庚/寅)
正小  癸巳
二大  壬戌
三小  壬辰
四大  辛酉
五小  辛卯
六大  庚申
卷五 第 8b 页 WYG0178-0498b.png
七小  庚寅
八大  己未
九小  己丑
十大  戊午
十一小  戊子
十二大  丁巳
 大衍历是年闰六月古历亦同杜历无闰
僖三十年(辛/卯)
卷五 第 9a 页 WYG0178-0498c.png
正大  丁亥
二小  丁巳
三大  丙戌
四小  丙辰
五大  乙酉
六小  乙卯
七大  甲申
八小  甲寅
卷五 第 9b 页 WYG0178-0498d.png
九大  癸未  (傅甲午/十二日)
闰小  癸丑
十大  壬午
十一小  壬子
十二大  辛巳
僖三十一年(壬/辰)
正小  辛亥
二大  庚辰
卷五 第 10a 页 WYG0178-0499a.png
三小  庚戌
四大  己卯
五大  己酉
六小  己卯
七大  戊申
八小  戊寅
九大  丁未
十小  丁丑
卷五 第 10b 页 WYG0178-0499b.png
十一大  丙午
十二小  丙子
 上年闰宜置此年之末
僖三十二年(癸/巳)
正大  乙巳
二小  乙亥
三大  甲辰
四小  甲戌  (经己丑初四日丑大衍历/甲辰朔经 己 在三月)
卷五 第 11a 页 WYG0178-0499c.png
五大  癸卯
六小  癸酉
七大  壬寅
八大  壬申
九小  壬寅
十大  辛未
十一小 辛丑
十二大 庚午  (经己卯初十日/傅庚辰十一日)
卷五 第 11b 页 WYG0178-0499d.png
 大衍历是年闰二月古历亦同杜历不闰
 大衍历闰二月小乙巳朔故三月甲辰朔十二月大
 庚子朔经己卯在十一月
僖三十三年(甲/午)
正小  庚子
二大  己巳
三小  己亥
四大  戊辰  (经辛巳十四日癸巳二十六日大衍/历四月戊戌朔经辛巳癸巳在三月)
卷五 第 12a 页 WYG0178-0500a.png
五小  戊戌
六大  丁卯
七小  丁酉
八大  丙寅  (傅戊子二/十三日)
九小  丙申
十大  乙丑
十一小  乙未
十二大  甲子  (经乙巳杜氏云乙巳十一/月十二日经书十二月误)
卷五 第 12b 页 WYG0178-0500b.png
 刘氏云按如杜历(四月丁卯朔/八月乙丑朔)则辛巳四月十五日
 癸巳二十七日而乙巳为十一月十二日大衍历则
 辛巳癸巳皆在三月而乙巳为十二月十一日杜历
 自隐元年至文元年三十四闰大衍三十六闰盖春
 秋周历本差而后世追算又互有得失杜氏惟据长
 历释经遂以此年十二月所书四事皆为十一月亦
 固矣
文元年(乙/未)
卷五 第 13a 页 WYG0178-0500c.png
正小  甲午
二大  癸亥  (经癸亥/日食)
三小  癸巳
闰大  壬戌  (傅闰/三月)
四小  壬辰  (经丁巳二/十六日)
五大  辛酉  (傅辛/酉朔)
六大  辛卯  (傅戊戌/初八日)
七小  辛酉
卷五 第 13b 页 WYG0178-0500d.png
八大  庚寅
九小  庚申
十大  己丑
十一小  己未
十二大  戊子
 经二月癸亥日有食之杜氏云不书朔官失之也姜
 氏云二月甲午朔无癸亥三月癸亥朔入食限大衍
 历亦以为然郭氏亦云三月癸亥朔加时在昼去交
卷五 第 14a 页 WYG0178-0501a.png
 分二十六日五千九百一十分入食限
  诸家各以其历推春秋故癸亥在三月
 传曰于是闰三月非礼也杜注云闰当在僖公末年
 误于今年置闰孔氏云僖五年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治历者皆以彼为章首之岁汉书律历志云文公元
 年距僖公五年辛亥二十九岁是时闰馀十三闰当
 在十一月后而在三月故傅曰非礼志之所言是嫌
 闰月大近前也杜以僖三十年闰九月文二年闰正
卷五 第 14b 页 WYG0178-0501b.png
 月故言历法当在僖公末年误于今年置闰是嫌置
 闰大近后也又云杜以春秋之世历法错失所置闰
 月或先或后惟推勘经传上下日月以为长历若日
 月同者则数年不置闰若日月不同须置闰乃同者
 则未满三十二月频置闰所以异于常历故释例云
 春秋日有频月而食者有旷年不食者理不得一一
 如算以守恒数故历无有不失今据经传微旨考日
 辰晦朔以相发明为春秋长历虽未必得天盖春秋
卷五 第 15a 页 WYG0178-0501c.png
 当时之历也
  按推勘日月则僖末年不得有闰而杜以为当闰
  者岂以文元为章首而上年之末当有闰耶然文
  二年二月之闰又何以太数也
 大衍历是年闰十二月古历闰十月今从传闰三月
文二年(丙/申)
正小  戊午
闰大  丁亥
卷五 第 15b 页 WYG0178-0501d.png
二大  丁巳  (经甲子初八日/丁丑二十一日)
三小  丁亥  (经乙巳/十九日)
四大  丙辰  (传乙巳杜氏云经书三月乙巳傅/书夏四月乙巳经传必有一误)
五小  丙戌
六大  乙卯
七小  乙酉
八大  甲寅  (经丁卯/十四日)
九小  甲申
卷五 第 16a 页 WYG0178-0502a.png
十大   癸丑
十一小  癸未
十二大  壬子
 按文元年闰三月矣于二年复闰正月相去仅十月
 似太促又文四年三月闰相去二十六月文六年十
 二月闰见经相去三十三月文八年七月闰相去十
 九月文十二年十一月闰相去五十二月文十六年
 五月闰相去四十二月宣二年五月闰相去四十八
卷五 第 16b 页 WYG0178-0502b.png
 月此二十年间凡八闰或太疏或太促欲移置之则
 与经传日月多不合今姑从之 大衍历亦八闰
 大衍历是年正月大戊子朔己丑日冬至二月小戊
 午朔经甲子丁丑在此月
文三年(丁/酉)
正小  壬午
二大  辛亥
三小  辛巳
卷五 第 17a 页 WYG0178-0502c.png
四大  庚戌 (傅乙亥二/十六日)
五小  庚辰
六大  己酉
七大  己卯
八小  己酉
九大  戊寅
十小  戊申
十一大 丁丑
卷五 第 17b 页 WYG0178-0502d.png
十二小 丁未  (经己巳二/十三日)
文四年(戊/戌)
正大  丙子
二小  丙午
三大  乙亥
闰小  乙巳
四大  甲戌
五小  甲辰
卷五 第 18a 页 WYG0178-0503a.png
六大  癸酉
七小  癸卯
八大  壬申
九小  壬寅
十大  辛未
十一大  辛丑  (经壬寅/初三日)
十二小  辛未
 大衍历闰八月古历闰七月
卷五 第 18b 页 WYG0178-0503b.png
文五年(己/亥)
正大  庚子
二小  庚午
三大  己亥  (经辛亥/十三日)
四小  己巳
五大  戊戌
六小  戊辰
七大  丁酉
卷五 第 19a 页 WYG0178-0503c.png
八小  丁卯
九大  丙申
十小  丙寅  (经甲申/十九日)
十一大  乙未
十二小  乙丑
文六年(庚/子)
正大  甲午
二大  甲子
卷五 第 19b 页 WYG0178-0503d.png
三小  甲午
四大  癸亥
五小  癸巳
六大  壬戌
七小  壬辰
八大  辛酉  (经乙亥/十五日)
九小  辛卯
十大  庚申
卷五 第 20a 页 WYG0178-0504a.png
十一小  庚寅  (傅丙寅杜氏云十月无/丙寅十一月八日也)
十二大  己未
闰小   己丑  (经闰/月)
 经书闰月不告月在冬十月后下文无月故知闰十
 二月也
 程氏云按历法是年未应闰经书闰月则周闰有所
 移也
文七年(辛/丑)
卷五 第 20b 页 WYG0178-0504b.png
正大  戊午
二小  戊子
三大  丁巳  (经甲戌十八日甲大衍历三/月大戊子朔经 戌在二月)
四小  丁亥  (经戊子初二日/傅己丑初三日)
五大  丙辰
六大  丙戌
七小  丙辰
八大  乙酉
卷五 第 21a 页 WYG0178-0504c.png
九小  乙卯
十大  甲申
十一小  甲寅
十二大  癸未
 大衍历是年闰四月古历亦同
文八年(壬/寅)
正小  癸丑
二大  壬午
卷五 第 21b 页 WYG0178-0504d.png
三小  壬子
四大  辛巳
五小  辛亥
六大  庚辰
七小  庚戌
八大  己卯  (经戊申/三十日)
九大  己酉
十小  己卯  (经壬午初四日乙酉/初七日丙戌初八日)
卷五 第 22a 页 WYG0178-0505a.png
十一大  戊申
十二小  戊寅
 杜历是年闰七月以推下八月之戊申十月之壬午
 乙酉丙戌及明年正月之己酉乙丑二月之辛丑三
 月之甲戌九月之癸酉皆不合若移置明年七月闰
 则上下皆合矣疑当日传写之讹今改之
文九年(癸/卯)
正大  丁未  (传己酉初三日/乙丑十九日)
卷五 第 22b 页 WYG0178-0505b.png
二小  丁丑  (经辛丑二/十五日)
三大  丙午  (传甲戌二/十九日)
四小  丙子
五大  乙巳
六小  乙亥
七大  甲辰
闰小(移/) 甲戌
八大  癸卯
卷五 第 23a 页 WYG0178-0505c.png
九小  癸酉  (经癸酉/初一日)
十大  壬寅
十一小  壬申
十二大  辛丑
 杜历闰在上年七月今置此年七月则上下日辰干
 支皆合说见上年
 推古历是年闰十二月大衍历闰明年正月相去一
 月知是年当闰也
卷五 第 23b 页 WYG0178-0505d.png
 大衍历九月小甲辰朔经癸酉在十月朔
文十年(甲/辰)
正大  辛未
二小  辛丑
三大  庚午  (经辛卯二/十二日)
四小  庚子
五大  己巳
六小  己亥
卷五 第 24a 页 WYG0178-0506a.png
七大  戊辰
八小  戊戌
九大  丁卯
十小  丁酉
十一大  丙寅
十二小  丙申
文十一年(乙/巳)
正大  乙丑
卷五 第 24b 页 WYG0178-0506b.png
二小  乙未
三大  甲子  (傅甲子朔见襄公三/十年绛县老人言)
四小  甲午
五大  癸亥
六大  癸巳
七小  癸亥
八大  壬辰
九小  壬戌
卷五 第 25a 页 WYG0178-0506c.png
十大  辛卯  (经甲午/初四日)
十一小  辛酉
十二大  庚寅
文十二年(丙/午)
正小  庚申
二大  己丑  (经庚子/十二日)
三小  己未
四大  戊子
卷五 第 25b 页 WYG0178-0506d.png
五小  戊午
六大  丁亥
七小  丁巳
八大  丙戌
九大  丙辰
十小  丙戌
十一大 乙卯
闰小  乙酉
卷五 第 26a 页 WYG0178-0507a.png
十二大  甲寅  (经戊午/初五日)
 大衍历是年闰十月古历闰九月
 按自此年至成十四年共三十九年大衍历置闰十
 五推古历亦同而杜历止闰十三实少两闰其间干
 支讹误甚多经传各异疑所据历各有不同莫得其
 次序也
文十三年(丁/未)
正小  甲申
卷五 第 26b 页 WYG0178-0507b.png
二大  癸丑
三小  癸未
四大  壬子
五小  壬午  (经壬午/初一日)
六大  辛亥
七小  辛巳
八大  庚戌
九小  庚辰
卷五 第 27a 页 WYG0178-0507c.png
十大  己酉
十一小  己卯
十二大  戊申  (经己丑杜氏云十二月无/己丑己丑十一月十一日)
 大衍历十一月庚辰朔经己丑在此月
文十四年(戌/申)
正大  戊寅
二小  戊申
三大  丁丑
卷五 第 27b 页 WYG0178-0507d.png
四小  丁未
五大  丙子  (经乙亥五月乙亥齐侯潘卒杜氏从赴/云乙亥在四月二十九日书五月)
六小  丙午
七大  乙亥  (传乙卯杜氏云七/月无乙卯日误)
八小  乙巳
九大  甲戌  (经甲申/十一日)
十小  甲辰
十一大 癸酉
卷五 第 28a 页 WYG0178-0508a.png
十二小 癸卯
文十五年(己/酉)
正大  壬申
二小  壬寅
三大  辛未
四小  辛丑
五大  庚午
六大  庚子  (经辛丑朔日食八戊/申初九日杜云 日)
卷五 第 28b 页 WYG0178-0508b.png
七小  庚午
八大  己亥
九小  己巳
十大  戊戌
十一小  戊辰
十二大  丁酉
 经书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大衍历同郭氏亦云六月辛丑
 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四千四百七十三分入食限
卷五 第 29a 页 WYG0178-0508c.png
  按辛丑朔在四月六月庚子朔或云食在二日然
  与经朔字不合杜历并未言误不知何故
 大衍历是年闰六月古历亦同杜历闰在下年五月
文十六年(庚/戌)
正小  丁卯
二大  丙申
三小  丙寅
四大  乙未
卷五 第 29b 页 WYG0178-0508d.png
五小  乙丑
闰大  甲午
六小  甲子  (经戊辰/初六日)
七大  癸巳
八小  癸亥  (经辛未/初九日)
九大  壬辰
十大  壬戌
十一小 壬辰  (傅甲寅二/十三日)
卷五 第 30a 页 WYG0178-0509a.png
十二大 辛酉
文十七年(辛/亥)
正小  辛卯
二大  庚申
三小  庚寅
四大  己未  (经癸亥/初五日)
五小  己丑
六大  戊午  (经癸未二/十六日)
卷五 第 30b 页 WYG0178-0509b.png
七小  戊子
八大  丁巳
九小  丁亥
十大  丙辰
十一小  丙戌
十二大  乙卯
文十八年(壬/子)
正小  乙酉
卷五 第 31a 页 WYG0178-0509c.png
二大  甲寅  (经丁丑二/十四日)
三大  甲申
四小  甲寅
五大  癸未  (经戊戌十六日戌大衍历五/月癸丑朔经戊 在四月)
六小  癸丑  (经癸酉二十一日酉大衍历/六月癸未朔经癸 在五月)
七大  壬午
八小  壬子
九大  辛巳
卷五 第 31b 页 WYG0178-0509d.png
十小  辛亥
十一大  庚辰
十二小  庚戌
 大衍历是年闰二月古历亦同杜历不闰
宣元年(癸/丑)
正大  己卯
二小  己酉
三大  戊寅
卷五 第 32a 页 WYG0178-0510a.png
四大  戊申
五小  戊寅
六大  丁未
七小  丁丑
八大  丙午
九小  丙子
十大  乙巳
十一小 乙亥
卷五 第 32b 页 WYG0178-0510b.png
十二大 甲辰
宣二年(甲/寅)
正小  甲戌
二大  癸卯  (经壬子/初十日)
三小  癸酉
四大  壬寅
五小  壬申
闰大  辛丑
卷五 第 33a 页 WYG0178-0510c.png
六小  辛未
七大  庚子
八大  庚午
九小  庚子  (经乙丑二/十七日)
十大  己巳  (经乙亥初七日/傅壬申初四日)
十一小  己亥
十二大  戊辰
 大衍历是年正月小甲辰朔癸亥日冬至经二月壬
卷五 第 33b 页 WYG0178-0510d.png
 子在正月又闰十一月小己巳朔 古历闰十一月
 今杜历闰五月
宣三年(乙/卯)
正小  戊戌
二大  丁卯
三小  丁酉
四大  丙寅
五小  丙申
卷五 第 34a 页 WYG0178-0511a.png
六大  乙丑
七小  乙未
八大  甲子
九小  甲午
十大  癸亥  (经丙戌二/十四日)
十一大  癸巳
十二小  癸亥
 大衍历九月小甲子朔经丙戌在此月
卷五 第 34b 页 WYG0178-0511b.png
宣四年(丙/戊)
正大  壬辰
二小  壬戌
三大  辛卯
四小  辛酉
五大  庚寅
六小  庚申  (经乙酉二/十六日)
七大  己丑  (傅戊戌/初十日)
卷五 第 35a 页 WYG0178-0511c.png
八小  己未
九大  戊子
十小  戊午
十一大  丁亥
十二小  丁巳
 大衍历五月大庚申朔经乙酉在此月
宣五年(丁/巳)
正大  丙戌
卷五 第 35b 页 WYG0178-0511d.png
二小  丙辰
三大  乙酉
四大  乙卯
五小  乙酉
六大  甲寅
七小  甲申
八大  癸丑
九小  癸未
卷五 第 36a 页 WYG0178-0512a.png
十大  壬子
十一小  壬午
十二大  辛亥
闰小  辛巳
 杜历闰在明年六月去宣二年五月之闰似太疏故
 置此年之末以均前后之闰其间亦无日月乖碍也
 又按杜历宣二年置一闰直至宣六年始再置一闰
 宣十年又置一闰相距甚疏若移宣六年之闰于四
卷五 第 36b 页 WYG0178-0512b.png
 年五年之间而于宣七年补一闰于年末庶前后相
 均也然与宣八年之日月不合今从杜历
 大衍历是年闰八月古历闰七月知是年当闰也
宣六年(戊/午)
正大  庚戌
二小  庚辰
三大  己酉
四小  己卯
卷五 第 37a 页 WYG0178-0512c.png
五大  戊申
六小  戊寅
七大  丁未
八大  丁丑
九小  丁未
十大  丙子
十一小  丙午
十二大  乙亥
卷五 第 37b 页 WYG0178-0512d.png
宣七年(己/未)
正小  乙巳
二大  甲戌
三小  甲辰
四大  癸酉
五小  癸卯
六大  壬申
七小  壬寅
卷五 第 38a 页 WYG0178-0513a.png
八大  辛未
九小  辛丑
十大  庚午
十一大  庚子
十二小  庚午
宣八年(庚/申)
正大  己亥
二小  己巳
卷五 第 38b 页 WYG0178-0513b.png
三大  戊戌
四小  戊辰
五大  丁酉
六小  丁卯  (经辛巳十五日壬午十/六日戊子二十二日)
七大  丙申  (甲子日食/在十月)
八小  丙寅
九大  乙未
十小  乙丑  (经己丑二/十四日)
卷五 第 39a 页 WYG0178-0513c.png
十一大  甲午
十二小  甲子
 经书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不书/朔)杜氏云甲子七
 月三十日(杜以七月/为乙未朔)姜氏云十月甲子朔日食大衍
 同郭氏亦云是年十月甲子朔加时在昼食九分八
 十一秒盖十误为七
  按经甲子日食在七月而推历者皆以为十月以
  七月甲子不入食限也然十月乃乙丑朔非甲子
卷五 第 39b 页 WYG0178-0513d.png
  朔郭氏云十误为七非也十可误为七冬亦可误
  为秋乎愚意是秋九月甲子食而甲子即九月晦
  日十月朔得乙丑与此历合盖推历者用定朔故
  以甲子为十月朔耳
 程氏云杜长历自僖十二年至文元年五年一闰者
 二四年一闰者三失二闰焉又自文十六年至宣十
 年四年一闰者三又失一闰焉
  按周历果失闰则日食宜逾大衍日食之后而今
卷五 第 40a 页 WYG0178-0514a.png
  反在大衍日食之前则知周历未尝失闰而杜历
  之自失闰耳
 大衍历是年闰五月丁酉朔十月甲子朔
  古历闰四月杜历不闰
宣九年(辛/酉)
正大  癸巳
二小  癸亥
三大  壬辰
卷五 第 40b 页 WYG0178-0514b.png
四大  壬戌
五小  壬辰
六大  辛酉
七小  辛卯
八大  庚申
九小  庚寅  (经辛酉杜氏云九月无/辛酉日误辛酉在八月)
十大  己未  (经癸酉/十五日)
十一小 己丑
卷五 第 41a 页 WYG0178-0514c.png
十二大  戊午
 大衍历八月小庚申朔经辛酉在此月
宣十年(壬/戌)
正小  戊子
二大  丁巳
三小  丁亥
四大  丙辰  (经丙辰日/食不书朔)
五小  丙戌  (经癸巳/初八日)
卷五 第 41b 页 WYG0178-0514d.png
闰大  乙卯
六大  乙酉
七小  乙卯
八大  甲申
九小  甲寅
十大  癸未
十一小  癸丑
十二大  壬午
卷五 第 42a 页 WYG0178-0515a.png
 经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杜氏云不书朔官失之也
 大衍历丙辰朔日食郭氏亦云以今历推之是月丙
 辰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九百六十八分入食限
 推古历闰十二月大衍历闰明年正月
宣十一年(癸/亥)
正小  壬子
二大  辛巳
三小  辛亥
卷五 第 42b 页 WYG0178-0515b.png
四大  庚辰
五小  庚戌
六大  己卯
七小  己酉
八大  戊寅
九小  戊申
十大  丁丑  (经辛亥十月无辛亥辛亥/或在十一月有日而无月)
十一大 丁未
卷五 第 43a 页 WYG0178-0515c.png
十二小 丁丑
 大衍历是年闰正月
宣十二年(甲/子)
正大  丙午
二小  丙子
三大  乙巳
四小  乙亥
五大  甲辰
卷五 第 43b 页 WYG0178-0515d.png
闰小  甲戌
六大  癸卯  (经乙卯十三日傅丙辰/十四日辛未二十九日)
七小  癸酉  (大衍历七月癸卯/朔经乙卯在此月)
八大 壬寅
九小  壬申
十大  辛丑
十一小  辛未
十二大  庚子  (经戊寅杜氏云十二月无戊寅戊寅也/十一月九日盖以十一月为庚午朔)
卷五 第 44a 页 WYG0178-0516a.png
宣十三年(乙/丑)
正小  庚午
二大  己亥
三大  己巳
四小  己亥
五大  戊辰
六小  戊戌
七大  丁卯
卷五 第 44b 页 WYG0178-0516b.png
八小  丁酉
九大  丙寅
十小  丙申
十一大  乙丑
十二小  乙未
 大衍历是年闰九月古历亦同杜历不闰
宣十四年(丙/寅)
正大  甲子
卷五 第 45a 页 WYG0178-0516c.png
二小  甲午
三大  癸亥
四小  癸巳
五大  壬戌  (经壬申/十一日)
六大  壬辰
七小  壬戌
八大  辛卯
九小  辛酉
卷五 第 45b 页 WYG0178-0516d.png
十大  庚寅
十一小  庚申
十二大  己丑
宣十五年(丁/卯)
正小  己未
二大  戊子
三小  戊午
四大  丁亥
卷五 第 46a 页 WYG0178-0517a.png
五小  丁巳
六大  丙戌  (经癸卯十八日傅/辛亥二十六日)
七小  丙辰  (傅壬午二十七日杜氏云二十九/日则以七月为甲寅朔也似误)
八大  乙酉
九小  乙卯
十大  甲申
十一大 甲寅
闰小  甲申
卷五 第 46b 页 WYG0178-0517b.png
十二大  癸丑
宣十六年(戊/辰)
正小  癸未
二大  壬子
三小  壬午  (傅戊申二/十七日)
四大  辛亥
五小  辛巳
六大  庚戌
卷五 第 47a 页 WYG0178-0517c.png
七小  庚辰
八大  己酉
九小  己卯
十大  戊申
十一小  戊寅
十二大  丁未
 大衍历是年闰六月古历亦同杜历闰在上年
宣十七年(己/巳)
卷五 第 47b 页 WYG0178-0517d.png
正大  丁丑  (经庚子二十四日丁未杜氏云丁未/二月四日则以二月为甲辰朔误)
二小  丁未
三大  丙子
四小  丙午
五大  乙亥
六小  乙巳  (经癸卯日食不书/朔己未十五日)
七大  甲戌
八小  甲辰
卷五 第 48a 页 WYG0178-0518a.png
九大  癸酉
十小  癸卯
十一大  壬申  (经壬午/十一日)
十二小  壬寅
 经六月癸卯日有食之杜氏云不书朔官失之姜氏
 云六月甲辰朔不应食大衍历云五月在交限六月
 甲辰朔交分已过食限盖误郭氏云今历推之是年
 五月乙亥入食限六月甲辰朔泛交二日已过食限
卷五 第 48b 页 WYG0178-0518b.png
 大衍为是
  按姜郭所云日食不在癸卯而在甲辰癸卯亦非
  六月朔而经又不书朔则此日食阙疑可也杜以
  为癸卯朔朔字官失之似未深考 又按春秋日
  食虽月之前后有小差而日未尝误惟此年日食
  经以为癸卯而后之推历者皆以为乙亥相隔二
  十八日疑是他年日食误书于此
 大衍历是年正月小丁丑朔经丁未在二月二日五
卷五 第 49a 页 WYG0178-0518c.png
 月乙亥朔日食六月大甲辰朔
宣十八年(庚/午)
正大  辛未
二小  辛丑
三大  庚午
四小  庚子
五大  己巳
六大  己亥
卷五 第 49b 页 WYG0178-0518d.png
七小  己巳  (经甲戌/初六日)
八大  戊戌
九小  戊辰
十大  丁酉  (经壬戌二/十六日)
十一小  丁卯
十二大  丙申
 
 春秋长历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