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1a 页 WYG1218-053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山匆馀稿       元 甘复 撰
   陈氏野逸轩记
兴安陈平仲甫别居琯溪之上疏泉凡四莳花木艺蔬
果结茅以怡老列閒轩临于水竹之裔为良朋暇日琴
奕觞咏之地扁曰野逸而求记于余余谓逸非君子所
尚也周公尝以无逸戒成王矣而世自有取乎逸者岂
非以逸之得其时邪夫君子在下而未遇也厉其气植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1b 页 WYG1218-0536d.png
其志考经传而博古今冀以行其义发其所蕴用时而
官于朝也惟职之是勤恐上负于其君下负于其民而
有尸位之讥旷官之责焉君子非惟不敢以逸且有不
暇也及其既老谢事而归于野也枕石栖谷玩花草弄
云月无求于已无责于人而与世外之士相往还澹然
乎物之表盖非有意于逸而逸将有以自至者其势然
也平仲甫之少也常致力于文学壮始游于京师结交
四方之贤士一官老而归也且遇天下之大乱(缺/) 乎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2a 页 WYG1218-0537a.png
岩石之间思曩昔之役其身于外劳其心于内岂不为
逸邪且余闻伯夷叔齐孔子以逸民称焉以其遗世而
自足也今平仲甫之乐其志于游倦之馀其亦有以自
足也欤
   行解
有语甘子者曰子博硕之士也抑知今之与古异乎古
之道不宜于今之俗矣古之有道之士非求世之知也
乡闾称之同列推之在势者援之君之明者辟之接之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2b 页 WYG1218-0537b.png
以贤良尊之以师傅禄之以上秩故士得以自重而卒
不能不显于世今也儒之道弊久矣弛而不张靡而不
起诞诡之是矜媚巧之是谀以唱以和合气同声虽使
古之君子复生今世将为所嗤诋折困以没尔子以匹
夫之贱无援于当途而抗以高志洁以遐躅辟浮淫黜
阿附混混以趋指激为疵目之者以嗔口之者继毁子
捐一世之不顾而力追于古吾将见子道益穷而身悴
时卒不至而力已屈矣尚觊有以称而推之援之辟之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3a 页 WYG1218-0537c.png
者邪子盍玩尔心卷尔智蜜尔刚言脂尔严颜以怡以
嬉毋劂毋剞委风比流惟世之随庶收誉于一时而卜
子之遇也甘子曰子特世俗之士尔非知君子之道者
也君子之志欲以信其道不随世以高下易其所守不
如是亦恒人尔何足贵哉盖君子有不求于一世之知
将以蕲于万世者古之君子有闻于今皆不偶于当世
者也子何遽慊于吾哉子欲吾舍已以从于人邪孔子
尝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死生之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3b 页 WYG1218-0537d.png
大犹不以枉其道而子欲以世之声利之末屈吾志乎
盖屈志以生有不若直道而死也子自安毋躁从吾所
志而已客惭腼逡巡以退作行解
   书人杰张先生哀辞后
古之怀奇宏廓之士自顾之重恒不合于俗且遇时不
足以有为则将潜身隐耀或托酒糵以自放肆歌诗以
为豪混樵渔农牧不以自别也至其老且衰幸得一施
其所学以垂声于后一世恒不一二人其不遇以死名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4a 页 WYG1218-0538a.png
遂泯于当世者为可悲也若人杰张先生之行义有不
愧于古人才足用于今世以世益艰不合于俗故颓然
自放酣嬉远引以啸以歌而适其趣有足壮者人以先
生年未衰有待以施于用呜呼死矣名其泯乎不泯乎
是亦命也其可哀也
   吴氏四友轩记
临川东出百里多大山长谷罗峰积烟峰皆奇耸峭特
二峰之北有山曰斛山势益回阻乔林秀壁藏墟带坞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4b 页 WYG1218-0538b.png
其阳临江东西所通道连峰青环翠络奔若突骑磊若
贯珠居者面重冈据大麓鸡犬声不外闻以山背名其
(缺/) 吴氏自里之黄桥徙居之今百馀年世以诗书
文雅称于其乡兵兴墟落荡燬吴氏之居幸存东距百
步许泉石清润岩谷深衍然丛莽所交森木所翳蛇虺
得以游狐兔得以居积岁以久莫之剪辟吴氏之秀从
鲁过彊仕之十年谢驰骛退息闾里始斩蒙棘除奥草
池焉圃焉藩焉垣焉翘然者松之青蔚然者竹之茂芬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5a 页 WYG1218-0538c.png
然者梅之馨以繁无他植焉吴君日游三者之间招行
云弄飞雪俯石溜之潺湲骇鸣鸟之上下狂吟浩唱以
适其趣不知时岁之晏霜露之既零矣以吴君之更阨
困摧折不啬其气不隳其名而诡然拔于士类顿悴沦
靡之中有若岁寒而松之不辍其青竹之不辍其茂而
梅之不辍其馨以繁也以其与三者若有合焉故扁其
所居东偏之室曰四友轩属余为之记余闻君子取友
蕲益于我也彼三者植物无知者也固无取于人而亦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5b 页 WYG1218-0538d.png
无待于人人则有知者也既取于彼必有慕于彼慕于
彼必蕲一于彼睇彼翘然蔚然芬然于众植脱落摧蹶
之际岂不竦然思有以砺其节固其志而离于俗耶徒
羡彼而不求之于我将彼自彼我自我虽友之何益之
有吴君曰吾志也遂书以为记
   赠陈君伯柔序
时平以仕世乱而隐君子行藏之义也然于纷更之际
政教既坏强以肆暴弱以肆奸张机列罟以相渔贼廉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6a 页 WYG1218-0539a.png
耻丧而诈暴兴自非有志于当世者出以卫民之生则
乱将何由宁而刑杀何时而息乎然后知君子时虽当
隐而于义又有不容决然者是以陈君伯柔之欲为时
出也能无意乎陈君通今学古有辅世长才知已寡过
郁其所蓄今将旷游名山大泽览天下之奇胜以疏宕
其志气时方用武海内豪杰有以靖难庇民之事为己
任则愿见之世以施其素所尝学圣贤之术然未敢必
于时之有济也陈君斯行有遇乎命也不遇乎亦命也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6b 页 WYG1218-0539b.png
命也陈君之行与藏也复奚疑斯文同志咸作诗为饯
以余辱深知于陈君也而俾为之序余卒归之命以为
陈君赠
   书周氏族谱后
全溪周氏族谱并述赞于后盖周君伯厚之所撰次也
备录其所知不遗于既远上下五百馀年多贵显其间
呜呼服自斩衰至五世而缌六世则无服矣无服则情
尽矣情尽则路人矣其初一人之身至五世之后而路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7a 页 WYG1218-0539c.png
人仁人之心不能无怛然也至如天子立庙七诸侯五
大夫三士一庶人祭于寝圣人制礼非不欲士庶人悉
及于远始高曾而祀之以致其孝盖贵贱降杀有不得
不然者伯厚布衣士也而能纪述其先历世二十而不
止岂非用心之厚者哉岂非用心之厚者哉观周氏之
谱不独见伯厚之贤而且为之有感矣
   何氏耕乐轩诗叙
四民所业农为劳比工商于世为最重士托迹于是乃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7b 页 WYG1218-0539d.png
忘其劳而以为乐焉非乐于劳也乐得其志而无慕于
天下也是以临川何君(阙/)得者谢世所驰骛而趋旷闲
寂僻之区以耕为乐焉一世莫不期乐于逸而何君独
乐得其志一世莫不求乐于外而何君独乐于无慕惟
其乐非世之所乐是以食其力而无慊焉身贱而无辱
焉因名所侨居之室曰耕乐轩以见其志邑里之能文
者咸作诗歌以美之其族之良孟车以友善于余俾为
之叙夫昔伊尹之耕于有莘之野视汤聘而嚣嚣以耕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8a 页 WYG1218-0540a.png
而乐也庞公之耕于鹿门欲遗安于子孙以耕而乐也
惟其乐于是也故举天下无足动其心也矣今何君亦
果以耕而乐乎则东阳初曦堙谷冥冥引犊出林以至
于野雨膏新畬耜功攸始释鞅以休载歌于丛行秣水
澨馌者在路树而春穫而秋出而朝还而暮不知四时
之变寒暑之易不知世之乱与治也不知圭组之荣斧
钺之威也皞皞乎葛天无怀氏之民与余见荷蒉于路隅
耕于亩有问津者而谒焉必将傲然而不顾矣非何君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8b 页 WYG1218-0540b.png
乎谁望
   太公钓图序
人之得于我者既重然后视天下为轻苟或非其人虽
一物之微得失之际将僩然为之动矣况天下乎故学
不志其大而卒有为于世者未见也古之豪杰之士或
勤于畎亩老于屠钓困于监门御旅义不苟屈于世筋
骸益劳计虑益乖历变益多有得于已者益大是以出
而当天下之事不待考之方策察于民情而天下之利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9a 页 WYG1218-0540c.png
病所当务之先后已素定于其心如探囊出物而不劳
焉太公之髦且穷也闻西伯之贤而归之饿羸迸迫寄
迹渔钓苟不遇将终焉而已尔载以后车尊以师傅有
不加于江湖烟雨之适也辅之以文辑之以武因时适
变以御天下其素定者得以见矣呜呼今去周馀二千
百年虽庸夫贱𨽻童稚妇女传诵之而不绝其间岂无
布衣致将相而荣显者乎然多湮灭于无闻若太公亘
万世穷天地名有不得而泯也后世好事者又图其迹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9b 页 WYG1218-0540d.png
以示将来其志可尚矣乎临川某以先世所藏之图来
徵余文以求诗于大夫君子能赋者必有以发其所好
矣是为序
   送涂处士归宜黄叙
古者井天下之田授之民凡民皆有田耕以为食士之
穷未始不托于农也及出而仕于上也秩有崇卑视德
之薄厚而上下其食虽抱关击柝之贱食必足以代其
耕仕而显子孙犹得以蒙世禄焉后世田不井授兼并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10a 页 WYG1218-0541a.png
兴而无田者众仕者亦无世禄矣士之未仕也则无所
于资以致其业折而教授人子弟以食所奉亦略犹仕
耳其入之寡亦抱关击柝之类耳虽不足发其所蕴然
诲人以道德仁义之懿而裕之以博古经世之学比于
干时以仕泽不足被之民而徒食其食则不屈其道于
世为有补矣宜黄涂子世衣冠之族有长才自重不苟
合于世益以圣人之书求圣人之道施于身而见于事
至于诸子百家之言浮屠老氏之说靡不探其微掇其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10b 页 WYG1218-0541b.png
要故发之于文章浩浩乎若倒江河以注之于海昭昭
乎若引星辰而拱于极也遭世大乱违离其乡颠踣逼
迸不恒以居退无田以耕无世禄以待给进而欲仕无
援于当途又且不肯枉屈其志汨没馆授今亦将已老
矣不得以推其所蓄于天下乌能无戚戚于怀耶余避
地来临川东境得游从之久视子行橐萧然犹前日也
然里俗之薄因子以厚学者之愚因子以智其道德仁
义之懿博古经世之学之在于人者则无穷矣今子之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11a 页 WYG1218-0541c.png
欲旋其乡也则后进失所师同志失所友昏蔽无从以
开明疑难无从以考质孰不为慨然也耶故咸作诗以
道所眷惜之意以余辱知于子尤深获私于子且厚俾
为叙而不敢辞故因及古者制民产世禄之有常而后
世之士无所资为可叹也
   赠李伯禹序
天下之足寓性情发滞郁而旷然自得以忘乎世者莫
山水若也山有崇卑水有广狭苟托意于是则皆有可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11b 页 WYG1218-0541d.png
乐非必凭太山之杪巅溯钜海之惊澜然后足以尽山
水之奇观哉然有恢廓尚志之士率欲穷其貌状极所
险怪以足平生愿而恒困踬于贱贫惴缩于世难足欲
进而旋尼者多有之也彼贵显有力于时者可以肆意
于其间矣又往往役身官守惧罚责于前畏刺讥于后
之不暇奚以山水之慕为乐耶惟彼不暇于慕然后贱
而在下者得以专焉古来衡门之士于一山一水之异
犹足乐之以忘世况有志于尽天下之胜槩者乎是以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12a 页 WYG1218-0542a.png
余于李君伯禹之游甚壮其志焉伯禹家临川西原之
上盖山水之奥惟其有得于山水者深故犹以为未足
而欲求天下名山大泽之著于今昔者而观之以足其
所愿不困踬于贱贫不惴缩于世难傲然挟所传郭氏
之术以所得于内者蕲往徵焉然则伯禹果溺其志于
山水之外者耶特以寓情性发滞郁而忘乎世尔然伯
禹性警敏有才干通知今古使显用于时必有大过人
者特不为当道所知得以自放于世外苟由此见知于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12b 页 WYG1218-0542b.png
时余恐伯禹亦将不暇终遂所愿矣因相视一笑书以
为送行序
   谷春诗序
谷春(阙/)山人号也号所以假借于物而为不敢斥其名
与字者而称之也若山人则以其身之所栖时之所煦
卉木之所芸茂遂因以号焉能文者从而为之诗之抑
诗其人乎而诗所假借者乎然后知为之诗之者难也
山人敛所得于人者诗歌凡若干首来徵余言或推其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13a 页 WYG1218-0542c.png
谢世以远引或美其云烟水石之足自娱人乎所假借
乎诗之者得其义而兼施于辞者已读是编然后有以
知其人之贤而制号之不浮焉若乃搴长萝藉幽草弄
潺湲而玩芳馨逍遥以肆乎尘壒之外览物之无尽其
为乐也不穷诗之者固不能道而余亦不可得而述也
志苟合焉将自知之是为序
   祭社文
古之有国者必立社木焉以专其主坛焉以奠其位春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13b 页 WYG1218-0542d.png
秋祈榖报功严祀事无亏缺至于后世田野之氓尸木
而祠岁时率厥里闾竭精诚以享时物不敢违古之意
焉今年冬春之交寒温爽候继以淫雨民先时以旱忧
且方今海内兵争大军所过民不得耕种馈饷之给亟
敛于南土神苟不相厄之以旱则民将不克自存流逋
无所底居矣幸神之灵赐以时雨非惟民得不去乡土
神亦且永受其飨兹因里人率恒典享时物于神故敢
为神告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14a 页 WYG1218-0543a.png
   书许圣瑞自制墓志铭后
好生恶死恒人之情然好果常有恶亦得以免夫惑者
之不达生而梏于形也余读贾生鵩赋陶潜挽歌词而
知二子之不梏于形而能达生矣自天生民以来荐生
荐死相续于无穷人生一世不盈百年于其间顷刻尔
恒苦心役役于声利之途少而壮壮而老且死不暂休
呜呼岂不甚惑矣哉若许君圣瑞之生营其墓而自述
以铭慨然齐死生不以人之所恶者为嫌所好者自蕲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14b 页 WYG1218-0543b.png
其有得于贾生陶潜之意可谓贤矣世之眵瞆衰羸希
望不已而兴大耋之嗟者之闻许君之风也得无激乎
   艾仲庸文集序
国朝以文章擅名一世惟蜀郡虞公为卓卓四方魁奇
贤俊之登其门者皆天下士也公益达其才广其识皆
足以辅世而有为或居朝廷有声于时或处岩野直道
不屈其志身虽穷达之异而文章皆炳炳然有以惊世
而动俗临川艾君仲庸世衣冠之族沐仁义诗书之泽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15a 页 WYG1218-0543c.png
奋然为文章有追古之志从公游最久受知于公为尤
深故才益高识益大文章益深宏而俊伟非一时游公
之门者所能及公之蕲于仲庸见之序文者不独美其
文辞之工将见其显用于时以发其所蓄积者焉仲庸
自顾之重有不待公言而自信其有为也不幸志未遂
而遭天下之乱阨困于草泽不得奋见于事业而文章
则多为人所传公知仲庸之深故蕲之至若仲庸之才
之识宜副公之所蕲矣乃不免为岩野之士托文章以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15b 页 WYG1218-0543d.png
自见虽足以为不朽而志弗行于当世为可惜也然仲
庸年方五十才力正强终将有为以施其所学不徒见
之空言而已益淬其器而厉之待时而用焉当不负公
所知所蕲也余生后慕公不及一见为平生恨幸辱交
仲庸得以私淑焉自顾才质之蠢且愚终不能有所进
矣世之慕公欲求其志为其文者于仲庸所制而考焉
庶几得其授受之微者矣
   荅李振宗书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16a 页 WYG1218-0544a.png
士顾在我者守之固然后患难困厄之来不足以移之
世俗之视其崛然独立块然独处不嗤以为狂则见目
以为愚是以古之宏廓之士既不为时之用以施其才
则混于渔樵耕牧不以自别盖将有待也足下读书怀
独行君子之德更患难厄困不苟合于世其气益刚志
益大以狂愚见嗤于流俗而不顾非在我者守之固而
将有待者不能也顾某颠顿之久才不逮于人又敢当
足下蕲之之过哉所惠诗甚佳绝蕲即奉答意涩辞窘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16b 页 WYG1218-0544b.png
卒未成章别当缀合请教也未卜相见惟自重不宣
   书饶子进诗集后
饶君子进之诗佚宕俊伟力追古之作者而骎骎乎有
其风矣金陵纪行诸作尤奇绝余昔避地来临川慕君
祖父心道甫直道多文蕲一见焉未能也过数岁始游
南塘心道甫已殁识其诸孙皆以长才博辩世其业可
以知其祖训矣且心道甫遗风馀教在他人犹为所激
以造于道况其子孙之魁杰者乎然则子进所就余信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17a 页 WYG1218-0544c.png
其不但工于诗句之末异时见用于世必将有以发其
传绪之微者已
   赠何孟车序
古之贤豪奋起赫然以勋业隆于世者莫不有奇伟非
常之人建谋定计于其间是以后世抱才识之士自视
既重虽当群雄角逐之秋争以礼下于士亦必择其人
为之用然后志有所展功有所立以流声于天下后世
临川何孟车年少以学游先达之门有恢廓长才不为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17b 页 WYG1218-0544d.png
当世所知困厄于草泽长啸独咏以适其樵渔牧野之
趣慨然不屈其志以苟合于时今将蹑蹻以游于当世
贤豪间欲求知已为之用以通其所愿请余言以自壮
余曰方今用武在势者以勇健才略徵士为急素以经
济之策自重不轻市于世者既以抚抱振迹而起显于
当路矣子以恢廓之才久困于下胸中所有必异于世
俗之常见一遇知己为之以发焉吾将见子志有所展
功有所立于时必有济者已若流声于天下后世不足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18a 页 WYG1218-0545a.png
为吾子道也顾余田野摧踣之踪无才识见知当世自
分永弃于无用于子之行之果能不为之喜且有望焉
   卜筮集要序
易者造化吉凶消长之理后之述之者或发其微或究
其象或推其数皆所以广夫易之用自卜筮古法不传
后之言卜者往往以撰合穿凿多言誇严相矜鲜有得
其要者同邑章子渔所授传德兴傅氏卜筮书盖出麻
衣民所述也子渔又约而次之为二十四章名曰卜筮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18b 页 WYG1218-0545b.png
集要义精而不凿类分而甚明上启鬼神之閟下验人
事吉凶之实世之君子咸有取焉观者毋以小道而忽
之也
   涂子东游藁序
文果难乎哉世之作者多矣未始以为难也文果不难
乎哉盖成一家之言为难也宜黄涂子以直道劲气发
而为文涵涵乎其中也浑浑乎其出之也煜煜乎其苍
然而深也本之六经参以孟韩取于庄骚而成一家之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19a 页 WYG1218-0545c.png
言方其无言也若讷若愚及其有言也雷动云行而风
雨疾至惜夫贱而在下不得当古良史之职以述朝廷
政治之迹忠臣烈士之行以托其意于无穷而徒发于
风泉草木老佛奇怪以写其郁塞不舒之情人见其悲
吟慨叹于水滨路隅而惜其时之不偶而不知其所蓄
者富不获所施之为愤也已老而文益多性懒不自矜
惜余得严子所录东游集凡若干篇玩之愈久益可爱
因序而归之世无知涂子者苟知涂子者尚有徵于余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19b 页 WYG1218-0545d.png
言矣
   重修东山寺记
东山寺在临川治东百里旧无碑碣可徵始末宋开禧
间罗首寺僧智宝来主寺事众视昔有加始与诸浮屠
齿至大元至正初廪乏恒入众以死徙屋圮不支垂废
矣乡之钜族里之秀民尝学于其徒者悯道场之寖坏
佛宫穿漏雨濯日暴咸言罗首嗣贤端靖洁脩能任教
门事耆年峻德道行不懈盍请以纪纲斯寺将复见智宝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20a 页 WYG1218-0546a.png
之迹于是请以某年居之嗣贤慨然蕲作兴以振其弊
不久罹世难所在荡毁寺幸无事裒资蓄材辄散于兵
嗣贤益老恒以愿之弗偿戚于心间召其徒守行谓之
曰吾年几髦矣衰且病而弗集厥初志柰何其徒感其
意奋以誓相之成遂于癸卯之夏六月兴工仓无庾釜
之储囊乏铢丝之积陶埴于丘度林于岑耕者授之食
巧者授之技壮者授之力至丙午冬十一月讫工佛殿
法堂钟楼门庑以至藏经之室栖客之舍与夫膳寝燕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20b 页 WYG1218-0546b.png
休更衣盥漱之所以次聿新嗣贤以记属于余曰始吾经
度荐失事机恒惧时之不待力之不任而食志以殁幸
振馀绪复见今日虽天阴骘之有素然吾子不赐之文
以刻于石则后孰知吾师弟子之勤以久而克以有立
也夫临川东鄙多山谷壤土埇隘物产不丰稼焉仅足
于食桑焉仅足于衣其于施财何如也海内斗争民烦
于事伍焉以兵佣焉以工期焉以役间窃其隙于树艺
且不给其于授力何如也嗣贤无所挟以倡斯役人之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21a 页 WYG1218-0546c.png
施财授力有若忘所匮而强所劳者苟非嗣贤之行之
信于人也久其言之入于人者深何能致此伟然之功
弘千百岁之基于前以卑无穷于后也耶其徒守行守
行之徒演愿皆阔达有才智相其师之有立也亦宜是
皆可书也若乃寺之始造之由与中所废兴里之故老
能略道其所闻似无稽而难信故不述
   书罗尊闻先生遗藁后
余为童子方涉笔研时尝拜君于学舍歌小雅鹿鸣三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21b 页 WYG1218-0546d.png
章君抚之谓乡先生曰是生也衣冠之族学必将世其
家自后君留滞四方迹于吾邑疏矣余稍知学而遭乱
㐲窜越岁二十始谒君于临川之罗湖君勤勤以慰之
謇謇以勖之留以信宿始离去又更六年复过罗湖君
殁已三岁矣呜呼余少也见君之壮余壮也见君之老
曾不几何时而泯焉以死继之甚矣人之少壮之易衰
生之以不可久存如此夫余于兴安学舍得君遗藁若
干篇读之俊丽雅正视壮岁之作工力尤倍噫君蓄于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22a 页 WYG1218-0547a.png
中者富矣与时多奇不得一宣于用太史公言虞卿非
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世然则君志屈于今犹可
伸于后余既惜君不得意以死而窃用此为君慰也
   书袁孟兖字说后
古之君子尝吏是州也人往往以是州目而号焉至于
后世传之不绝以一人号以一州须长吏而贤者为称
兖禹列九州之一袁君迈先世所家也虞太史用以易
袁君之字或人疑以为问余曰今夫人之去中国而居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22b 页 WYG1218-0547b.png
夷貊也则凡属中国皆云故土矣越人之于南燕人之
于北也亦然袁君之去兖才三世尔坟墓之所处宗戚
之所在乌得无情哉仁人莫不念其亲念其亲莫不念
其土念其土虽去百世之久万里之远有不能忘者太
史之字袁君也所以志其不能忘者尔又非吏于是州
者类故为著其说亦以解或人之疑云
   书梅隐卷后
梅为世之所重以其独芳于岁寒不与凡卉角春华也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23a 页 WYG1218-0547c.png
君子意有合焉故恒取以自偶惟离世远去者托以肆
其所适为称徐君丞安仁以梅隐自号量其志似有托
于褐衣而忘世之所荣耀也者古人固有登显仕流声
当世顾林壑草木思自放于其间不可得及其老也在
上不敢烦以事始得偿所愿焉今徐君壮岁而多才所
至善其职有声行见大用于上以惠泽其下而志乃若
此抑意所合焉而世之荣耀者不足累之耶然则徐君
虽欲托以肆其所适时犹未也他日谢政以归茇舍长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23b 页 WYG1218-0547d.png
崖旷谷之间折芳馨而弄泉月则水部之吟广平之赋
将不独称前世矣因陈平仲甫为徵言跋以期之云
   吴明善先生文藁序
金溪吴君明善于余为前列余始来江西假馆洙水上
君先一岁而在辱降以为友方是时兵蘖未滋文事犹
竞君志用当世力脩决科业过二岁君始中选而世异
矣遂屏薮泽闲居伏迹益诵百家书为秦汉文字立言
精辩脱略妍靡泠然而风行浏然而水清虽州里宿学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24a 页 WYG1218-0548a.png
之士亦且惊焉愧不及余以侨居转徙离君数岁矣辱
与之书及文五篇遽取读之若凭渤澥之厓不见其际
而蛟鼍鱼鳖奔跳腾突于回波洑澜目眩意迷惧百怪之
迭见也然后知君之于文蓄之以富为之以勇宜所就
之浩博而无涯加敛焉而不肆重焉而勿掉则于前世
以文称于时者余将不知其孰先孰后也
   章子渔诗藁序
士之生长草泽不见用于时以行其志则有穷愁焦槁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24b 页 WYG1218-0548b.png
无闻之叹幸而托于诗歌以自见庶几有声一世而流
辉将来尔然有能与不能而于人则又有知与不知存
焉是以余于士之不遇而苦心于翰墨者之可悲也同
邑章君子渔生而家贫业卜筮以为养壮始游学登诸
先达之门若蜀郡虞公武夷庄君本皆器重之既而以
诗从东鲁黄君复圭游有得焉而益肆其力年已高时
益多故折困摧踣既压复起而诗歌益富以工余尝得
其所谓素行藁者读焉辞高意雅音节谐和所感多虫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25a 页 WYG1218-0548c.png
鱼鸟兽风云草木以写其澹泊冲逸之情不以誇淫富
丽入时好取悦为意虽时不见用志不获展而于诗歌
既能矣又有名公贵人为之知矣若夫有声一世而流
辉将来者余是以有望于章君也顾余才不足用于世
言不见信于人甘自困于无闻于章君之立言足以自
见能不为之而有感
   书松石诗卷后
往昔人有以山水而名者若曰某山某水之胜人某居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25b 页 WYG1218-0548d.png
焉某游焉某诗而文焉是也山水有以人而名者若曰
某人之贤尝居某山某水游某山某水诗而文焉于某
山某水是也人以山水而名人则为幸矣山水以人而
名独非山水之幸耶桃桐原去邑治七十里余童子时
则闻其地势深阻而内平旷多峭岩异谷壮而转徙于
兵难弗暇以游徐伯明氏之居所谓松石窝又擅其地
山水之胜且闻伯明氏贤而知好士益欲往游未行而
黄君宗彦来为请言余谓遁世之士因桃桐原之深阻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26a 页 WYG1218-0549a.png
而得伯明氏之贤因伯明氏而得松石窝之胜一时莫
不称之居焉而为所居皆幸矣石城子既为之文一时
贤士复以诗歌继之岂非吾邑山水之幸耶余得赘言
以托名群玉之次又岂非余之幸耶余见伯明氏之名
之传将日益广而无穷矣
   书彭南溟行卷后
以心求者精以状求者粗状可图以传而心之神莫测
也得其粗然后精者得以彷佛矣古之忠臣烈士有勋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26b 页 WYG1218-0549b.png
劳于时好事者莫不图其状以示后世俾挹其容貌薰
其德量而益敬以慕焉于无穷是以绘画之伎有不可
废者龙虎山彭南溟业是伎以名于江湖久矣一时豪
杰贵人咸为图其状欲俾后来慕其人欲见之不得者
因其粗有以识其精焉然则南溟之名亦将与图俱传
于无穷矣岂非古之所谓好事者耶南溟性落拓无别
嗜好故其伎之精于此也亦宜
   感坠蟢文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27a 页 WYG1218-0549c.png
甘子寒夜客馆危坐焚膏流明炉火生温蟢坠杪丝适
当其前丛距蹙绾浮动偃仰乍舒乍缩以旋以复或高
以齐于眉或下以比于膝竟夕不去似有意以相狎者
子告之曰吾方沉测圣涯幽探理窟尔以兆吾喜耶吾
不以尔有喜于外也天下之危莫甚于尔尔不敛尔丝
缩尔躯墙隙壁罅以即尔安尔犹以为自得耶语既而
睡梦一童子髽角青衣蹁跹而来拜且言曰先生尝笑
蟢之危乎曰然童子哑然笑曰先生之危不自知也举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27b 页 WYG1218-0549d.png
世混浊泥淖涂污盱盱其望逐逐其趋先生穷居岩穴
游心典籍自洁而离之也举世浇漓大道沦没铺张巧
伪烜耀浮末先生尚友圣智涵濡道德自是而绝之也
然则世之所趋先生所弃先生所志世之所笑也今先
生以一夫之微而欲回世之迷是犹一木支泰山之倾
一篑而塞大江之澜也吾恐先生没齿沟壑无及矣先
生道以谋身岂不有甚蟢之危乎继而觉觉而思思而
委乎天以自安著以为感坠蟢文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28a 页 WYG1218-0550a.png
   蟏蛸说
甘子座隅蟏蛸网于牖蝇投而挂焉蟏蛸小蝇三之二
蝇鼓以翼捽以距蟏蛸罥焉益固蝇鸣婴婴卒莫自释
客有悯蝇欲释之者有诘之曰子以何见舍蟏蛸活蝇
也曰恶蟏蛸罗物之不知也曰子如是将绝生之道乎
天生物必有以饲之者子以蟏蛸为罗物之不知比虎
兕鹰鹯啖击比类以自泽者孰为优劣也蟏蛸微有取
焉者夕业以自勤朝无复而安焉比捕而获猎而飨者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28b 页 WYG1218-0550b.png
有间矣且比卦九五辞以王用三驱失前禽为不私而
蟏蛸之微罗不盈尺于天地之间冀有获乎有获乃千
万之一遇尔子将千万之一遇而获者夺之且毁其业
焉过矣遂无以答甘子曰噫乃著其说
   吴梓材文集序
余尝读苏公轼超然台记曰游于物之外此轼所自得
以徵于言非常见浅识骤窥其际也夫天下之可欲非
必千驷万钟也一物之微心溺焉则从之化矣心化于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29a 页 WYG1218-0550c.png
物也物有以尽之其能通天下之情揽古今之务而尽
万变于无穷哉轼之出于物之上也盖其器识之宏大
才质之刚明在我者有以胜之故其发之于文章嘘吸
乾坤腾驾风云掇花草之英抉日月之辉移太湖而决
江河有不足穷其状也吴君盛学轼文章自谓有得焉
者也其波澜驰骋铿鞫激越有不失其矩度而骎骎乎
其涯涘矣余不知其果出于物之上否耶故以告之苟
于此焉而有得其所至有不可量者矣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29b 页 WYG1218-0550d.png
   送马彦会归豫章序
人惟有守也故能遇富贵贫贱羁旅患难而处之若一
自非识之明养之素意广气足有以出乎万物之上者
又安能信其久且不渝也盖富贵而骄贫贱而慑羁旅
患难而易其常有不蕲以自至者是以孟子言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惟大丈夫能之马君彦会其先西域
人也自祖始家于燕后与君父继仕之南州三世家豫
豫章比他州时为多君生有美质性机警自少有远志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30a 页 WYG1218-0551a.png
年未弱冠领豫章乡贡会试京师以亲老不愿往司徒
道同公以校官徵亦以亲辞不就仰弟子俸饩以资养
者乂五六年昔尝随父宦番江与余游且久乂尝俱为
吾宗思学先生门人时年十二三尚总角通句读习声
律嶷嶷然具成人器予固已奇之离去倍昔会之年以
访予来临川颀然其长充然其容煜煜其有文恂恂其
能让虽经丧乱颠顿流离之苦而学问有加而所守益
固不以穷久慑其气不以患难易其常又思屏岩野谢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30b 页 WYG1218-0551b.png
友士究极六艺经传之文以广其识以峻其行虽富以
千金志不愿易也予尝谓时平无事崇以文墨自公相
而下多此焉出而富贵少年犹有夺以他志以怠于学
虽学亦少蕲于成者况今尚武之久儒道之是弃者耶
马君之志可谓出流俗迈等夷者已他日所就可量也
哉若夫久且不渝与孟子所言吾固信马君能进于是
又安得不以厉之使行勿疑也马君其必有以副吾言
也夫岁晚告归豫章临川士友出率为歌诗饯之以予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31a 页 WYG1218-0551c.png
与马君夙有同门之好又因予以来故俾为之序
   赵文昭诗集序
金淬之而坚砥之而利玉琢之而形磨之而泽君子更
患难百折以有成也天下治平贵富少年饱粱肉衣纨
绮居安广厦出参骑乘傲啸歌呼怡畅酣适耳不闻愁
怨之声身不历危苦之事其能通经术适当世之务者
盖少也同邑赵君文昭家固饶财以礼义之尚崇师笃
友益恭以勤以前代诸王孙文昭为贤故时之先达咸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31b 页 WYG1218-0551d.png
称焉遭世大乱邑里为墟文昭挈家避地临川十馀年
羁孤转徙更历险难卒以全身及家于临积学以勇植
志不渝间出所为诗数十篇以示余辞气舒豁音响和
夷所感多风雨花草虫鱼之变不钩奇抉怪以从时好
成一家之言有可喜者文昭自谓因困踣得以肆力于
诗其有成宜矣虽然文昭岂止工于诗而已耶他日用
于时以发其所蓄必将益有可观者矣
   宋无名传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32a 页 WYG1218-0552a.png
南昌宋无名氏家贫业医为衣食伤于虎裂背折胁注
以善药愈仇虎机毒矢伺焉间遇饥者于市问之曰蕲
之大姓也尝危于暴亦创瘢六七妻妾俱掠子驱以战
死一身转徙千里之远日无以为食夜无所容宿焉言
且俛身蹙额两涕俱下若不胜其毒一无仇言犹以身
之存为幸无名曰余尝伤于虎矣犹有室家之好妻子
之养身虽死方此犹胜也不敢仇虎以终其身甘子曰
呜呼闻暴酷知虎伤为细也今暴毒民以细者皆治世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32b 页 WYG1218-0552b.png
不容于诛也受者不以仇闻者不以戒亦尝见其甚者
而忘之若无名能善取以自解矣作宋无名传
   赠王生序
凡天下之士各有所长于此有所蔽则彼有所通必待
有一世之名而后信其才且贤耶是以古之颖然拔出
之士为一代文学之宗天下之士虽学之未至业之未
广必慰以道之抚以进之不挫其气不郁其行广其识
而达其才彼亦将奋其志气不以碌碌自视其进也蕲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33a 页 WYG1218-0552c.png
于有为而不怠一时文学之盛人才之多虽由上之教
化使然亦未始不在于人之奖拔率诱以成之也后世
之士既无所宗虽各有其长无从以见知于人忌疾者
恐其轧已从而抑之俾其气挫其行郁卒不能进于有
为以适天下之用不然何文学之微人才之少也呜呼
非学者之罪也世降俗坏靡靡以至于此也无怪临川
王生世业于儒质纯而气刚问其学循循乎其至也考
其业骎骎乎其广也且能诗而善书世乱教小学为之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33b 页 WYG1218-0552d.png
食声昩昩然无闻于人然生亦不求人之知余往来王
氏之族三年始识生而异其才一时人无知生者而余
独得之不能不发余之勤叹以自贺也虽然生可不自
勉乎哉益坚其志益广其学以求适用于天下余所取
于生者生之所已能所望于生者生又不可不激以进
也他日尽其才以至于有为有非余之所敢知矣书以
为赠
   徐氏茅屋诗序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34a 页 WYG1218-0553a.png
临川之东百里接境番昜之属邑兴安山益秀地益平
旷多沃壤宜种树俗朴尚农虽富室以耕稼蚕绩相告
戒为业士居其间亦有以自给虽爵禄之贵不愿易其
岩石之适也故鹤仙徐君生于国朝盛时才甚高不屈
志于时以显其身辟山筑室种花木植蔬果啸歌云泉
以适其趣宠荣声利不一动其心别营草堂梅竹之阴
扁曰茅屋一时贤士大夫咸为赋焉余居临川之八年
始识君之子某以茅屋诗卷属余序余闻古者治平之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34b 页 WYG1218-0553b.png
世士之抱才识足以为时之用恒不自泯没于无闻固
多奋袂峨冠出游通都大邦以干在上者之知蕲施其
所有于天下然亦有尚志怀义之士宁役身于田里不
苟合以从俗其又视世之惴惴欲进而不能随俗所上
下而不知愧以止者为何如也徐君有泉石林壑之适
衣食田圃无所仰给于人又所往来皆一时之佳士宜
其有以忘世而自足焉顾余旅寓之人东西无恒居闻
徐君之风能不为之而有感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35a 页 WYG1218-0553c.png
   读东坡文
天赋人以才虽万亿有不同圣人之道同也而才不能
无异焉能清者鲜于和和者恒不足于清也孔子弟子
游于圣人之门一也能政事者不能言语能言语未必
能政事也至于文章古今作者何多也才有不同故各
伸所长以名家岂道之不同识见有浅深而然哉如天
之生物虽比类貌状无有同者以此知天之赋人以
才非但欲使之屑屑就古人所能而已将以推圣贤未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35b 页 WYG1218-0553d.png
发之绪以诏后世若眉山苏公轼之生于古人之绝后
气充质完文章峻发其直道劲节雄论慱辩如豪曹之
锋距来之力莫有当其前者虽千载之下想望而畏之
振颓弊之风激衰靡之气前古所未见而世之不可无
也后世非公之才之识欲以文章希焉者是犹轻航疾
舰张大帆鼓长风于十里之外而枻陋舟以追之其不
覆没幸矣
   书张氏瑞香诗序后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36a 页 WYG1218-0554a.png
离俗远引之士不屑于世用多托情于草木以自放随
所合焉而好随所好焉而有适非必求世所稀有以自
矜也瑞香花之世稀有者也张正甫之植之勤以久合
而好其有适固宜余虽不识正甫而陈君伯柔尝言其
名且为之序意其或亦离俗远引之士将托情以自放
非世之徒矜所稀有者比故为之言使赋者无正甫疑
   张孟元诗藁序
友人张君孟元好学工诗自少及壮不懈六朝盛唐诗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36b 页 WYG1218-0554b.png
之佳者诵而识之若自已出又最喜陶韦之作故所为
诗恬淡而不靡优柔而有则不琢雕以为奇不藻饰以
为丽人间议其辞之不工余独爱其趣味之离俗也兵
兴以来所作凡若干首编次成帙请余言余谓古人之
诗所以托情发微虽田夫野媪言有可采非若后世誇
声音撷绮缋以谓之能其出愈奇其去古益远矣孟元
可谓得古人之遗意者欤
   周氏山堂诗叙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37a 页 WYG1218-0554c.png
士负博古之学惊世之才宜见大用于时以广其泽于
天下而恒抑塞闾里迸迫道途曾不得一爵之贵一职
之任以推其所积抑工于此而拙于彼耶何自古为士
而多若是也盖时有升降道有显晦而士之通塞以系
矣是以君子惟求在已所当尽而在人者委于所遇虽
处庙堂之上绾青拖紫而若得之于素有居林岩之下
樵山牧野而志则未尝不足盖在我者不以身之穷达
有加损也临川崇仁周氏世以文学有声伯清尤能好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37b 页 WYG1218-0554d.png
古道为古文字敏辩卓伟下笔数千百言务穷尽理要
乃止当世人无知周君者周君亦不干世之知在上无
求用周君者周君亦不蕲上之用益广其学益充其才
傲然独以处崛然而独游不以世俗屑屑动其意余始
以周君之学之才之不偶于时以施之用为可惜终信
其志之高且远将不待身之显而卒有声于天下后世
也宜周君之乐以遗世焉周君结庐严溪之上以怡老
众山所会云烟竹树蓊然以相滋蔚然以相错飞狐鸣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38a 页 WYG1218-0555a.png
鸟下上岩户危君太朴为题其室曰山堂焉时之名公
伟人咸作诗歌以发其志是岁因宜黄涂子俾余为之
叙余也学不知道才不适于用所愧于周君者已远又
敢以迂拙不工之辞冠诸雄篇大句之右乎虽然周君
好古士也不以人之浅鄙废其言务伸其说以希其进
于已是以谬述荒陋以塞其意他日谒周君徵以古人
之志而为一赋焉周君必以其道告我矣
   书张孟举字说后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38b 页 WYG1218-0555b.png
道在于人今古恒同士之业焉不能无古今之异业之
异故在上举之之法随世亦异矣昔三代之举士也考
之以德察之以行试之以艺取其足以辅世表民而周
天下之用者尔非若后世率以虚文末习贾于有司而
幸一售业于古者则不中其法度矣呜呼岂学者之罪
耶岂学者之罪耶俗尚有以驱之而至于此也无怪临
川张氏子某勤业而善学尝从余游既而师宜黄涂君
授古文涂君为易其字曰孟举而为之说已详尽矣且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39a 页 WYG1218-0555c.png
徵余言以自厉余曰士之生于今率从今之俗鲜克知
所自立苟有志于古其非卓卓者乎吾子敏且毅不懈
于志识殆日以广业殆日以加矣毋矜夫后世贾
于有司者而以自末也德期以脩行思以立而不遗以
艺焉则道之在我者将溢于中弘于外虽古人可得而
进矣于世举不举又何足道子其勉之
   与伯寔先生书
六经之文皆所以明道道以文著文以道传得古人之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39b 页 WYG1218-0555d.png
道然后能为古人之文古人之文非执笔而为之也道
充于心见之于言不自己也以意则畅达而深微以气
则和平而温厚无奇邪险诡以相龃龉其间虽百世之
下诵其文有以得其心后之作者不急于求道惟文之
务辞虽工时与道戾故文愈多而道愈不明要之为文
蕲以明道于道无明而惟藻缋琢削以声音文采相矜
耀于时工力有馀于古无足取也执事言文主于明道
故凡所作多有合于古年加老矣而气愈和道且充矣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40a 页 WYG1218-0556a.png
而文愈峻仆不敏承执事之教非一日力屏羁穷之累
其心专意于文十年于此矣虽涉其涯溯其流未能脱
然出于时俗町畦之外不自量已尝以所为书序记铭
杂著二十馀篇献于执事执事观之未必近于古辱执
事宠之以文蕲其进于道古之君子爱人欲其器之成
以希其用执事之意君子之意也敢不淬顽厉钝以当
执事之心苟因执事之言有进于古皆执事赐也又何
敢怠赐教之文烦书以冠编端迹拘舍馆未敢上谒以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40b 页 WYG1218-0556b.png
请敬以尺书道下意幸执事终惠焉不宣一
   答涂徵士书
辱书辞婉道直不与古人异者教之之勤勖之之䔍寻
其意岂不欲援之以进于已顾仆愚讷自计无足见知
于人且少孤而晚学上无所师内无所蓄于道未知其
涯况敢以文追于作者之后而当与之之过哉仆之有
得于执事固不待执事之言执事亦姑进之希其有成
尔仆辱知于执事虽古之云知己者无以过焉闻六骥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41a 页 WYG1218-0556c.png
之足日行千里不劳也跛鳖之不自量而追之于后用
力益劳且久不能有进矣以六骥之足视跛鳖之劳而
谬畏之不待智者而后怪之也执事之于仆正犹是尔
执事诚悯其劳而谬畏之不免为人之怪不审执事能
赐之以力与否新岁缺一见以书托严子奉荅辞甚浅
俚惟执事亮之不宣
   与艾季诚书
自闻徙居石渴道里匪远各絷以事而阔然不相见者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41b 页 WYG1218-0556d.png
三载徒慊于怀游息大山广谷之中无世俗嘐扰之蒿
于目呶于耳而撼于心宜植道也专蓄忘也固则于百
氏传记秘录奇文日酣肆乎其间积于中者愈富见于
外者蔚然而不穷文孰得以禦耶某以困塞踣蹶学不
加脩坐阅驰景尔足下抑将激之进耶彭生来言足下
许以枉顾副所愿否某行率然勒状惟亮察不宣
   答章子渔书
前月中谒石城先生蕲拜侍以小务亟反甚悱于怀吕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42a 页 WYG1218-0557a.png
生来辱书奇文老气蔚然形诸简牍若器之朴不假饰
以青黄自为人所重世俗捐实掇华激玩一时视执事
为大愧矣仆性颛以僻拙于谐俗才不足取知当世学
无以比数于人执事援诸幽塞时引过情之誉且俾序
所为诗执事殆招谤于已而致尤于仆仆惧不敢当执
事之诗足以追之古而行于后虽一时识见之罕同好
恶之或异然公议自有不容破以私说者欲赘以区区
浅秽之辞宁足发扬制作之盛适为执事累而已既已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42b 页 WYG1218-0557b.png
承命不敢固却谨以藁奉左右幸不鄙夷有以教之未
期参对惟自爱不宣
   答吴明善先生书
辱书辞辩义卓足以追于古人何其间自抑之厚与人
之过也仆生最后学赘僻而才实卑下执事矜以教之
幸矣乃欲援以厕之侪列宠之文以见其志似求规于
人之急而不择其人以是非虽仆平生所谓知已无以
过执事执事所云作者当今殆有其人如执事辈是矣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43a 页 WYG1218-0557c.png
若仆之鄙又何足齿计夫古人有是道德则有是文章
惟其无言言必足以为天下法是以身虽殁已久而名
愈彰后世为文湮源以跋流啖弃核而渍遗沥同声以
嚣天下其于古之作者为何如执事通经子百氏书文
必师秦汉而为才甚瑰朗故辞多峻雅而意完以美方
今由决科之学翻然趋于古以卒所业仆于执事见之
所缀序文谬秽浅俚殊不足发扬盛制顾引其私于执
事惟执事亮其意不宣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43b 页 WYG1218-0557d.png
   与马彦会书
某启士有高世之志而后有高世之行有高世之行而
后有高世之名有其志无其行不可也有其行则名有
不可得而掩矣无其行而有其名则伪矣是以古人一
志而果行名传于今而不泯足下志则尚矣而行未也
毋预忧名之不显于世也盍自反以修焉益厉其志益
峻其行名不显于今必将有显于后古人往往而是也
久不得足下书恐足下厄塞中学不加力而亏曩昔迈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44a 页 WYG1218-0558a.png
往之气故书此以承动定期以一言示所造之意幸甚
   与李立卿书
奉别久摈弃沦没中不能以尺书上问间于交友往来
得睹佳制一二知养高桑梓学益充而文气愈劲屡拟
请教左右以读所集老先生遗文羁穷困蹶动若摧踣
因循至今不得遂其志吴君行聊附此草致未期参侍
惟以道自爱不宣
   欧氏蒋山草堂记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44b 页 WYG1218-0558b.png
馀干州治南出百里有蒋山以蒋氏尝居之故名夷衍
辽迥丛回蔚绾外视崛然其无际也中出杳然其无穷
也泉石之幽竹箭之美鸟鱼之适足以寄傲啸摅怀思
离俗之士不愿为世用往蕲家焉兵兴之初为江东西
椎夺斗击之冲民之壮以健者殒于锋镝老稚窜蹶存
已无几室居毁弊野多暴骨矣临川欧君伯诚避地以
来是州之十年犯虓虎突豕之群披蓁莽之场除蔽翳
发亢爽以游以嬉忽得佳处以作攸宇伐木为柱断竹为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45a 页 WYG1218-0558c.png
椽编蓬为户牖茨覆其上堵周于下朝僦工而夕告完制
虽俭亦离世者之宜也乃涤原隰剪荒秽浚为清池辟
为旷圃疏畴于下道水于傍诸山之内深宏宛迤望之
廓然旋以伯诚来居者争葺其左右鸡犬有声烟火相
比人莫不羡伯诚之居而恨为所先伯诚以古衣冠藤
杖葛屦登山临流玩风云花草虫鱼适其意以为常暇
则诵书史阅鸟迹篆𨽻之文傲睨物表若无足动其意
者蕲以终身焉然伯诚年未六十筋力尚强才足以有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45b 页 WYG1218-0558d.png
为于世余将见伯诚有三辟之荣而不得久居此者已
不可不为之记以贻后之君子继其志者有考焉
   赠陈氏子序
士有出于一世人之识见然后能为一世人所不及之
文章文章非难识见为难尔夫天下至大也万世至远
也事变至无穷也然通之有道得其道天下不知其大
也万世不知其远也事变不知其无穷也存之于心施
之于事奋而见之于文章上有以发圣贤之微下有以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46a 页 WYG1218-0559a.png
启将来之惑至于先王礼乐之奥古今得失治乱之
几人物贤不肖之别莫不为世取法焉然后知文章之
用之大非苟焉可传于时有闻于后也世无文章久矣
藻饰以耀其能刻镂以矜其工原之以道一无至焉者
文章果以戏设乎哉宜世之益下而彼浅陋者之不
知也陈氏子恒性瑰伟少以明经决科为业尝以易讲
于余退而力求古人所用心颇有所得欲相从为文章
余故先识见以道之俾知积学勿遽为文也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46b 页 WYG1218-0559b.png
   赠严仲敬序
古之为文之士研精极思各伸其长以自重不苟合于
世必有大贤君子特出乎其间敛群材而错之于中才
俊因之早有誉于时龊龊者不敢自矜以动其喙然后
天下文章会于一世之学者亦知所从矣后世有业性
命之学通百家外氏之书为文自以为上追西汉为一
家之言而名声昩昩世莫有闻者而夸淫陂曲不知六
籍撮拾滓秽以罔愚俗取尊信世无大贤君子如韩愈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47a 页 WYG1218-0559c.png
欧阳脩者出以别白黑于众所取舍之间而破其私纷
纷訾毁卒使学者无从取法以尽其才呜呼何天不右
斯文而至若是耶是以知道君子宁困踣自屏于下不
与校而已矣临川严恒好读书学古诗文遭时益艰穷
益甚念世无知已者与人言不能无戚戚焉临别序以
赠之俾知所以自广而人之知与知不足动其虑也他
日谒涂处士以出余文亦将因余言而有感
   道中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47b 页 WYG1218-0559d.png
野风飘征衣野日转空壁众鸟号荒墟杂花翳丛棘路
暗不逢人烟火望林隙
   宿山家
木落秋满山匆虚夜凉集风吹海月生露洗苔衣湿野
客爱清泠长瓢暝中汲
   晚至陈氏馆
虚烟散华池高蝉暮声咽落景对閒眠新秋入华发素
怀惬幽赏微飔洒林末为爱竹间凉相过步庭月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48a 页 WYG1218-0560a.png
   晓起
晨晖澹芳牖颢气盈幽襟岩谷有秋意西风吹满林独
栉高馆罢畅游南涧浔漱齿掬寒濑矫首望孤岑悠然
释百虑似得静者心磴转入茂树众山坐来深
   晚出池上
遥岭散夕雨掩书游方塘栖鸟喧幽林檐蛛引丝长木
杪微风度飒然生早凉沿流弄潺湲倚竹听琳琅丘园
信为乐圭组永相忘落景送遐瞩畅怀寓清觞但得写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48b 页 WYG1218-0560b.png
心素焉知两鬓苍
   秋怀
空阶积寒叶不觉秋已深离人滞远道愁思何能任日
夕登高原畅情群木阴羁禽尚有栖漂没仍至今片云
生东岭顷刻薄北岑愿乘凉飙度反彼川上林
   春晓
华馆耿不寐芳春催赏心水际月微白零露花气深东
峰曙色动茂树鸣幽禽时景觉易晏宿昔成华簪岂无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49a 页 WYG1218-0560c.png
济时意自顾力不任孤吟倚前楹恻怆遗哀音
   送别
凉飙应秋气草木敛华英客游揔念归子有千里行匆
匆俦侣催悄悄离思盈丈夫怀志气孰不恋荣名华荐
起当路使者促前征追饯东门道把酒哀弦鸣萧条野
驿莫泛滟江波清密谋植帷幄慰彼苍生情古来盛名
士多是起钓耕
   山堂诗为周伯清赋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49b 页 WYG1218-0560d.png
清旭崇林坳疏篱翠涧上细路经谷虚幽轩面林敞树
凉集鸣禽地远谢尘鞅一手拂玉琴微风递遥响泠然
适素怀聊以寄心赏
   赠仲庸艾先生
丘壑念长栖荣宦非素心一朝使者骑来辟荒山阴徘
徊释短褐慷慨援长琴开宴集朋游趣装辞故林平生
经济术名动江汉浔逝川赴东海孤云还北岑行藏各
异态努力及华簪层城睇高雁岁晚待徽音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50a 页 WYG1218-0561a.png
   送赵文昭之沔阳知事
王孙应时辟长才屈卑宦风烟塞川路舟楫望江汉亲
友不能别离居忍分散振迹林野隅行李书策半山川
战伐踪胜槩溢文翰幕府慎筹画机务贵奇断况彼古
沔城民生轻丧乱不有君子人何以解愁叹云薄九疑
峰水白湘灵岸念君远行役默默动离怨
   陈氏馆书怀
阶树夕含雾冥冥鸟栖时临轩独不寐见月有馀悲旧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50b 页 WYG1218-0561b.png
游已陈迹素志倍前期守道古多贱高世俗恒嗤君门
献璞人则足终何为沮溺共忘世千载名永垂薄才弃
时用窜迹宜东菑明朝择广野茇舍依茅茨
   野中别友
穫竟原野旷犊行秣长陂远峰夕照尽孤鸟西飞迟天
风泛高雾烟树含微滋故友适相见离居惊鬓丝素怀
未及展惆怅临路岐彼此各寄寓东西会何时岁晚霜
霰盛勖君松柏姿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51a 页 WYG1218-0561c.png
   登东皋
日夕登东皋东皋树参差回首望故园天阔云空垂闾
里孰不念旅游孰不悲大川风波盛远道豺虎饥上兴
杞国忧下肆楚狂痴苦遭事物役不觉岁月驰年少诵
经史素心在济时漂荡无定迹神隳意若疲从以业耕
作慷慨歌古词
   (阙/)   奇陈君伯柔二首
(阙/)     景澹澄霄空山与客意永(阙/)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51b 页 WYG1218-0561d.png
(阙/)  流月凉叶惊风飙振衣步广(阙/)
美人间吴越道远阻见招何(阙/)     同逍遥(阙/)
     思秋若悲长云亘大野薄暮(阙/)
 疏柳风(阙/)吹鬓丝大朋向寥(阙/)    百川暮
东注去日何由追谢彼(阙/)     山期(阙/)
 
 洒在南轩孤客意愁寂掩书(阙/)     遐瞩落
叶满前村乌啼入疏(阙/)      念我故园友千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52a 页 WYG1218-0562a.png
里今飞翻如(阙/)     间琴樽浮云漫东驰白日
(阙/)     时华发益以繁大川有轻舟(阙/)
有短辕辞道涂永顾我荒林原徘徊(阙/)日夕庶写平生

   晓出西园由谷中归
披褐涉西园烦襟散清晓微风动高树零露下芳沼始
行幽谷中忽出青林杪流水漂馀花脩筠度啼鸟身缘
翠石回思逐白云杳负杖孤赏怀春阑绿阴悄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52b 页 WYG1218-0562b.png
 
 
 
 
 
 
 
 山匆馀稿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53a 页 WYG1218-0562c.png
  右山匆馀稿凡若干言先祖石蒲先生尝手授琥
  曰此甘先生所著也先生讳复字克敬元季间为
  吾邦巨儒直时兵戈流离困顿虽卒不耀而诗文
  高古自成一家国初时人犹多传诵之第篇帙散
  漫今存无几吾家旧有此稿乃其手墨吾藏之久
  矣老无所用爰以授尔尔其识之觚翰中得无丽
  益乎琥冉拜受者馀二十年矣重先生之手墨忆
  先祖之遗训宦途出入未尝不置箧中遇暇辄启
山窗馀稿 山窗馀稿 第 53b 页 WYG1218-0562d.png
  帙庄诵遇缙绅知已辄出以观盖珍之不敢玩一
  日保宁推府张公敬先阅而歆之顾谓琥曰此真
  古作可传也柰何独秘藏耶因请梓行以与众共
  琥故系其意于末简云成化癸卯春三月吉馀干
  赵琥识
 
 
 山匆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