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0177-090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如编卷八
             金山焦袁熹撰
 读春秋(附/)
元年春王正月(隐公/)
 左传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杜预注云隐
 公之始年周王之正月也凡人君即位欲其体元以
 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也隐虽不即位然摄行君事
卷八 第 1b 页 WYG0177-0909b.png
 故亦朝庙告朔也 言周以别夏殷假摄君政不修
 即位之礼故史不书于策传所以见异于常 公羊
 传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
 何休注云不言谥(文王/之文)者法其生不法其死与后言
 共之 谷梁传虽无事必举正月谨始也公何以不
 言即位成公志也范宁注云谨君即位之始 程颐
 传云周正月非春也假天时以立义尔隐公自立故
 不书即位不与其为君也 胡安国传云正次王王
卷八 第 2a 页 WYG0177-0909c.png
 次春乃立法创始裁自圣心无所述于人者非史策
 之旧文矣以夏时冠周月垂法后世以周正纪事示
 无其位不敢自专国君逾年改元必行告庙之礼国
 史主记时政必书即位之事而隐公阙焉是仲尼削
 之也内不承国于先君上不禀命于天子云云首绌
 隐公以明大法 张洽集注云天统以气为主故月
 之建子即以为春(不书即位/说同胡氏)
  愚按天子诸侯逾年改元自始立之年数之实第
卷八 第 2b 页 WYG0177-0909d.png
  二年也不忍夺先君之年故以次年之正月朔日
  告庙行即位礼以为己之元年元年即是一年其
  取义则体元之说是也春秋是鲁史当隐公始立
  逾年之期史书元年矣周以建子月为岁首以子
  丑寅之三月为春朝庙告朔实在建子之月故曰
  元年春也鲁史之文不得书周王之某年而所奉
  者周王之正朔以子月为正月是时王之制故曰
  王正月也公羊所谓大一统是也此盖史书之正
卷八 第 3a 页 WYG0177-0910a.png
  法鲁国之旧章何者以尚书元祀十二月之类推
  之或但书月而时自见然鲁史旧题为春秋则编
  年必书四时元年春正月五字无可异同唯王之
  一字有无不可知然尔时周犹颁朔诸侯诸侯皆
  奉正朔在于齐晋诸国其史臣不必南董之流亦
  未便目无共主不知书此王之一字也岂况鲁秉
  周礼而弁髦周室蔑弃先典既知有王则不容不
  书春王正月而颠倒更易于其间矣但未经圣笔
卷八 第 3b 页 WYG0177-0910b.png
  之前虽有王正之文实不足以见尊王之义故曰
  其文则史其义则窃取之也圣人虽袭旧文不害
  为变革之大者惟其义而已矣岂必奋笔置辞如
  天王狩于河阳而后谓之窃取哉胡氏之云盖未
  见其必然也春王之王即周之平王独公羊以为
  文王者何氏释之使其通于后王意谓凡是继文
  王之体守文王之法者虽百世若一人然故曰谓
  文王也盖元年春王正月之六字既是史策之常
卷八 第 4a 页 WYG0177-0910c.png
  例则惠公以前莫不皆然所谓王者随世所值各
  有其王桓元年之王是桓而非平庄元年之王又
  是庄而非桓矣然则创立此六字之意不得凿定
  为何王既不得凿定为何王故以始受命之王统
  之非无说也若以隐公此年之王指实而名之其
  为平王又何惑乎哉隐公以奉桓为太子而已特
  摄君行事不欲终为君故不行即位之礼史臣因
  不书即位所谓公即位者公行即位之礼非至此
卷八 第 4b 页 WYG0177-0910d.png
  始成君也(嗣子继君位在初丧时已定矣见书顾/命天子既然诸侯亦同之也杜君云诸)
  (侯薨五日而殡殡则嗣子即位是初/丧谓之即位也岂逾年再即位乎)不书即位非
  谓不即君位不成为君也三传之说略同独程子
  以为不与其为君而胡氏张氏因之皆谓旧史本
  有公即位之文而孔子削之愚尤未有以见其必
  然也所谓摄者身暂为君终将退閒非实不为君
  徒以伐行君事若冢宰听政而名之摄也欧阳公
  驳之谓隐非摄者不深考三传之意尔
卷八 第 5a 页 WYG0177-0911a.png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桓公/)
 杜云诸侯每岁首必有礼于庙诸遭丧继位者因此
 而改元正位百官以序故国史亦书即位之事于策
 桓公篡立而用常礼欲自同于遭丧继位者 公羊
 继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如其意也 谷梁
 桓无王其曰王谨始也元年有王所以治桓也继故
 不言即位正也继故而言即位则是与闻乎弑也范
 云诸侯无专立之道必受国于王若桓初立便以见
卷八 第 5b 页 WYG0177-0911b.png
 治故详其即位之始以明王者之义 与弑尚然况
 亲弑者 程子云以天道王法正其罪 胡氏云著
 其弑立之罪深绝之(张注/意同)
  愚按春王正月之文既是史家之常例桓继隐为
  君史亦依例而书圣人因而不革也以天道王法
  治桓不天无王之恶理则然矣谓圣人设心措意
  必假此字以著明之则不然也何者桓不天而无
  王圣人虽不言天言王其所以治而诛之者自在
卷八 第 6a 页 WYG0177-0911c.png
  天与王之有亡岂关于言之有亡也须知如桓等
  恶人但立此春王正月之文便自有受治受诛之
  理其义益显前者为鲁史之词则气力微轻一旦
  经大圣人之笔削即震霆萧斧之威不加于此故
  曰春秋成而乱贼惧者以是故也凡继故而立者
  虽逾年改元不修即位之礼犹遇灾不受朝贺所
  以仁恻于先君故特异常礼以自贬损者也隐继
  惠立可以即位而不即位为将让桓故也隐被弑
卷八 第 6b 页 WYG0177-0911d.png
  而桓立桓应废即位之礼而不废何邪盖钟巫之
  事桓实主使翚乃下手之人当日翚为桓谋归狱
  寪氏诛一二人以了其案必是曲为之辞谓寪氏
  之人以细故致此祸变隐或身自取之若齐庄命
  姜之类故亦不正明寪氏之罪赴告天子及四邻
  诸侯不谓我大夫寪氏有此弑逆之恶也盖直以
  暴卒等情告矣寪氏且不明受弑君之名则翚犹
  脱然为无罪之人而桓更不待言矣于是焉而改
卷八 第 7a 页 WYG0177-0912a.png
  元告庙临御受朝便乃自同继立之常所以泯其
  继故之迹固亦不得而不然也矣史官是其臣内
  大恶讳见其行即位之礼安得不据实而书公即
  位乎史既据实书之圣人亦因而不革也夫以桓
  之弑兄自立而又强自同于常礼似若鲁初无此
  变故然者圣人但因旧史之文而著之则桓翚之
  恶不待别加诛绝之文而固已揭其肺腑于千百
  载之下矣若曰圣人深恶之故特书其即位以寄
卷八 第 7b 页 WYG0177-0912b.png
  我意则岂有此等之人而疑于可恶可不恶之间
  者哉亦无用此深文为矣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宣公/)
 公羊继弑云云何其意也注桓篡成君宣篡未踰年
 君嫌义异故复发传谷梁与闻乎故也 张罪同桓
  愚按桓弑立十馀年之成君而君臣(翚/)曲加掩盖
  自同继正故有公即位之文宣为仲遂所欲立遂
  弑子恶及视而立之恶之立八阅月矣未逾年故
卷八 第 8a 页 WYG0177-0912c.png
  称子宣于己逾年改元之日仍行即位礼者意谓
  此二孺子去之则已之立继父不继恶若明燕王
  之革除建文帝而自谓嗣太祖也然则文公正终
  已固居然继正矣于是焉而行即位之礼也仲遂
  与宣公岂不知闵公之事继未踰年君同于成君
  耶顾以谓苟依此礼即已杀恶之罪不可讳故不
  得不如是而行之矣此与桓翚事略同而心意亦
  正同也若以宣志在于为君故如其意而书即位
卷八 第 8b 页 WYG0177-0912d.png
  以恶之假令宣矫情饰伪不行即位之礼春秋自
  不得著如意之文岂便谓宣无此意也说者又谓
  是圣人绌之不与其为君然则可作此说可作彼
  说莫如春秋一书矣惟其情事如上所说虽欲矫
  情饰伪废即位之礼有所不得故史氏据实而书
  圣人依旧文录之因以著与弑贪位不问国贼而
  以为德有如是之甚恶也
元年春王正月(庄公/)
卷八 第 9a 页 WYG0177-0913a.png
 左传元年春不书即位文姜出故也杜云文姜与桓
 俱行而桓为齐所杀故不敢还庄公父弑母出故不
 忍行即位之礼 公羊春秋君弑子不言即位隐之
 也胡氏内无所承上不禀命春秋绌而不书以正父
 子君臣之大伦 张氏无志讨父仇而泰然居之故
 削其即位
  愚按桓之行即位礼说己见前矣庄之异于桓者
  正以父见杀于齐齐为之杀彭生母文姜实作之
卷八 第 9b 页 WYG0177-0913b.png
  孽至羞畏不敢还庄之继故不啻家谕而户告之
  此所以不行即位之礼而史不得书之也庄所以
  然者父弑母出而母出由于父弑则固以父弑为
  重当如公谷二家之说矣左氏独云文姜出故也
  者欲见庄公小孝徒有念母之诚竟忘天不共戴
  之义所谓继故不忍者特其文而已耳然同一不
  书即位自鲁史旧文而言或但如三家之说见隐
  痛之至情自孔子之春秋而观则如胡张所说之
卷八 第 10a 页 WYG0177-0913c.png
  义皆在其中至公至严至平至恕不可以一辞而
  蔽之盖所谓貌同而心异有如是者也其内无所
  承之云愚别有说兹未暇焉
元年春王正月(闵公/)
 左传不书即位乱故也杜云国乱不得成礼 公羊
 继弑君不言即位何云复发传者嫌继未踰年君义
 异故也明当隐之如一 杨士勋谷梁疏云以非父
 非君嫌异故复发传以明之 胡传庄薨子般卒庆
卷八 第 10b 页 WYG0177-0913d.png
 父夫人利闵公之幼而得立焉是内不承国于先君
 也鲁有大故不告于周闵既主丧而王不遣使是上
 不请命于天子也 张云不书即位亦所以累齐桓
 也
元年春王正月(僖公/)
 左公出故也杜国乱身出复入故即位之礼有阙
 公羊明臣子一例 张责齐桓不请命天子
  愚按庄闵僖三君之立皆以继弑不修即位礼故
卷八 第 11a 页 WYG0177-0914a.png
  不书即位其例并同闵之立也幼未有知仁恩先
  君以否非所得与其事则庆父主之左氏记其事
  故言由国乱故也公谷言其义明所继者有故则
  并当隐痛之不得行即位之礼也僖出奔复还改
  元朝庙之日即位礼缺而不备亦是记其事也三
  者皆非圣人削之其不得言诸侯嗣位无庸禀命
  先君天子则张氏所谓反经之学岂有不宜讲明
  者但谓仲尼削之以示意则非事实尔
卷八 第 11b 页 WYG0177-0914b.png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文公/)
 左氏无传杜云先君未葬而公即位不可旷年无君
 孔颖达疏云即位必于岁首若岁首不行此礼馀月
 不得行之便是旷年无君 谷梁继正即位正也
  愚按诸侯继正逾年改元正月朝庙即位礼序百
  官然后反凶服史书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已具
  说于前矣自隐以来凡六君至此始合其例然犹
  未及先君葬期不为讥者以其即位必于岁首若
卷八 第 12a 页 WYG0177-0914c.png
  迟至葬后则须再逾年然后得行是旷年无君非
  事之宜故从权而行之也成襄昭哀四公从同无
  说(从同不蒙/未葬文)成元年张洽云虽无王命而有父命
  故书愚有说见后
元年春王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
(定公/)
 杜云公之始年而不书正月公即位在六月故诸侯
 薨五日而殡殡则嗣子即位癸亥昭公丧至五日殡
卷八 第 12b 页 WYG0177-0914d.png
 于宫定公乃即位 胡氏不书正月见鲁国无君定
 公无正昭之薨定之即位详书于策为永鉴
  愚按昭定之际国事之变而又变前此未有何休
  以桓庄之际为比不知其不伦也(杨士勋言/之详矣)桓薨
  于齐即以是年丧还且葬矣嗣君之位定已久矣
  然后逾年改元特以不忍行即位之礼而不书即
  位耳昭以见逐故薨于乾侯其薨也以十二月外
  内莫适为主至明年正月既不得蒙死者之年则
卷八 第 13a 页 WYG0177-0915a.png
  此之元年未有属也直至夏六月昭之丧始还越
  五日而定乃即位然后追而正之以此年为定之
  元年故但书元年而已以丧至之日为始死之日
  戊辰之即位乃嗣君初丧定位之事非诸公春正
  即位备礼之即位也但昭之薨既已隔年不得以
  此年为始薨之年而明年正月行即位之礼实则
  定之二年春王正月如庄之元年不书即位而势
  又不得也盖国事之变进退失据无可奈何春秋
卷八 第 13b 页 WYG0177-0915b.png
  据事而详录之书其从来所不书之即位以当春
  正即位之即位此变例之不得不然者因其变而
  变之也若并此不书则公子宋之为君从何来乎
  乃若元年春王之文愚独以为但书元年而已者
  下方三月晋人云云春秋策书首行书元年二字
  次行春王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云云(按公羊疏云/三月有王者)
  (即定元年王三月之属是也则/春王属下三月先儒固亦有之)不书正月亦若五
  年之春王三月云云尔非是圣笔于元年下独书
卷八 第 14a 页 WYG0177-0915c.png
  春王二字似脱似削骇人观听也愚故曰但书元
  年而已春秋此条所以为永鉴者所谓其所由来
  者渐矣至此而诛绝之所谓末如之何也矣继故
  逾年所以必书春王正月者为不即位故也定未
  定为嗣安有不即位之事故不书春王正月也其
  所以书春王三月晋人云云者天不变周不亡书
  春书王何为不可乎鲁未有君本国之事不得而
  书执宋仲几者他国来告故得书之也既有此一
卷八 第 14b 页 WYG0177-0915d.png
  事便不得用无事书首月之例而说者遂以为定
  不正始故去正以绝之假如此年二月三月无事
  可书则当仍书春王正月而去其正月以明之然
  夏六月既有戊辰公即位之文则于元年之下虽
  等书春王正月亦自与他继故不即位者有别而
  其义则愈晦而不显矣圣笔特裁难可亿测聊为
  论之以俟达者 又按隐庄闵僖之元年无首时
  无事者假或有之则春王正月之文自为不书即
卷八 第 15a 页 WYG0177-0916a.png
  位而发其无事书首月之例当在所轻矣
三年春王二月云云(隐公/)七年春王三月云云(隐公/)
 何休云二月三月皆有王者二月殷之正月三月夏
 之正月也王者存二王之后云云 范宁云文表年
 始事莫之先所以致恭而不黩者 程传事在二月
 书王二月在三月书王三月无事首月盖有事则道
 在事无事则存天时王朔天时备则岁功成王道存
 则人纪立春秋之大义
卷八 第 15b 页 WYG0177-0916b.png
  愚按春秋编年四时必具春王正月四字之文施
  于继故之元年者不即位即其事也其施于二年
  已下者无事书首月也庄五年是也正月无事而
  二月有事则书春王二月某事云云即此二月是
  为最先之文隐三年是也二月仍无事而三月有
  事则书春王三月某事云云即此三月之文犹为
  最先隐七年是也范云事莫之先者此也道时过
  则有书矣岂有书夏王四月之事乎然则何氏三
卷八 第 16a 页 WYG0177-0916c.png
  统之说委是传会之谈非经意也
二年春云云(隐公/)八年春云云三月云云(隐公/)
 范云春秋记事有例时者若事在时例则时而不月
 月继事末则月而不书月
  愚按时而不月即二年会戎五年矢鱼之属是也
  月而不王即八年三月归祊上有遇垂之文僖二
  十八年三月丙午晋执曹伯继上楚人救卫之事
  是也公谷二家以日月为例孔颖达为左杜之学
卷八 第 16b 页 WYG0177-0916d.png
  直欲一扫而空之窃谓此例亦非全有说具别卷
  难可立谈而尽者阙所不知恶为其凿斯近之矣
秋七月(隐六/年)
 杜云具四时以成岁也 公羊春秋虽无事首时过
 则书春秋编年四时具然后为年 何云明王者当奉
 顺四时之正 谷梁不遗时也
四年(桓公/)七年(桓公/)秋冬二时俱无文
 杜云不书秋冬首月史阙文何去二时贬范未详程
卷八 第 17a 页 WYG0177-0917a.png
 子胡氏张氏俱同何意
十年(昭公/)十四年(定公/)俱不见冬字
 杜云史阙文 何去冬贬
  愚按四时具为年者每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字必
  全见其文此史书之定体故虽一时无事而空书
  首月若隐七年之秋七月重在秋字不重月月则
  有不见者矣首时过则书者孟月仲月无事未便
  得书必待季月尽然后追书首月如大无麦禾必
卷八 第 17b 页 WYG0177-0917b.png
  待无禾然后连麦书之也既是史书定体孔子因
  而不变独桓之篇两年无秋冬二时先儒遂以桓
  恶人之故谓是削其空书六字以深著贬绝之义
  以桓之恶受之安得辞乎然而使圣人闻之恐当
  哑然一笑何也旧史有阙圣人不复补亡是则圣
  人目睹其然无意无必也或由门徒授业传写有
  所漏略是又圣人不意其然愈非我事也今乃适
  于桓之篇见之且不一见而已遂作是解谓其必
卷八 第 18a 页 WYG0177-0917c.png
  然此譬如春霆偶发语某子之为恶者曰天谓予
  言欲击汝焚汝而不闻之轰轰然乎者也夫是非
  矫命也然而亦是矫命也桓无秋冬二时于桓之
  身亦复何损正使全具四时而诛绝贬责之义岂
  有不炳炳麟麟见于行间者也待必削其二时然
  后乃足见意则亦浅之乎为圣人矣故惟此段经
  疑惟杜氏为得其实矣
 
卷八 第 18b 页 WYG0177-0917d.png
 
 
 
 
 
 
 
 春秋阙如编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