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1215-020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野处集卷三
            元 邵亨贞 撰
  行状
   元故嘉议大夫邵武路总管兼管内劝农事汪
     公行状
    曾祖镛宋翰林太医皇赠中奉大夫湖南道
     宣慰使护军追封平阳郡侯妣赵氏平阳
卷三 第 1b 页 WYG1215-0204b.png
     郡夫人
    祖吉皇任登仕郎建德路寿昌县尹赠资善
     大夫太医院使上护军追封平阳郡公妣
     徐氏平阳郡夫人
    父斌皇任昭文馆大学士资善大夫太医院
     使赠荣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徽国公妣
     陆氏徽国夫人
公讳从善字国良姓汪氏五季时有自歙之黄墩徙婺
卷三 第 2a 页 WYG1215-0205a.png
源还珠者子孙家焉为江左著姓宋建炎绍兴间翰林
学士藻名显一时故歙之汪至今蕃衍宋末分派来杭
之新城世以医官入仕至徽国公斌始刻意习举子业
学射御法慨然以功业自许宋亡乃复从医术国朝充
江南行省署为官医至元廿三年世祖皇帝徵天下贤
才御史以徽国应诏召见奏对称旨切脉奇中用药立
效即日拜太医院官出入四朝多献进治道及民间得
失凡医家所谓五运六气与政事岁相符合者无不备
卷三 第 2b 页 WYG1215-0205b.png
陈故虽以医进而默能裨益政治累迁至昭文馆大学
士太医院使实生公焉公生而秀颖不与凡子类十馀
岁时见其父出入宫阙一日请得观上居处徽国弗许
十三岁始命公奉芍药芽及香药一器入见便殿世祖
皇帝使免冠而相之点首许可以手抚公额顾徽国曰
卿有子矣使学文术后当远大徽国顿首谢故公舍家
学而业儒世祖命也授尚书于三山益斋周先生某之
门长师天台山斋柯先生谦益通经史百家时科举法
卷三 第 3a 页 WYG1215-0205c.png
未行弗得以儒进大德元年宰执托音纳公李公邦宁
穆尔奇公等以公入见行宫成宗皇帝有旨命公入舒库
尔齐班尚冠服由是日在上左右夙夜执事无缺失者
公聪敏绝人凡省台卿监奏事无不毕记奏已上或有
所可否欲更张之问公某日某臣奏某事其辞云何公
对如奏语无所遗误故上虽顷刻必使公侍公膂力善
骑射上每田猎及巡幸上都必命公亲从上时涉历险
阻或风雪陵轹马颠逸不调公必力捍卫使无虞上尝
卷三 第 3b 页 WYG1215-0205d.png
蒐柳林经再宿未返议明日复猎公因谏曰夫猎禽兽
为荐宗庙也今所获已倍常数且春蒐弗取牝孕先王
所以重生育也臣请车驾还宫上即命检阅所获多寡
有司奏数过多上因命公宣旨罢猎大德六年由近侍
进秩奉训大夫典瑞监丞虽拜官供职犹朝夕在上左
右如近侍时乘间奏曰臣向近侍得朝夕奉宸御今既
受职则有司存臣岂不知陛下眷顾之隆犹恐官谤之
速也弗听大德十一年上不怿诏徵御宝入内未几上
卷三 第 4a 页 WYG1215-0206a.png
崩储贰未立武宗皇帝时总戎朔方仁宗皇帝以太弟
先入居东宫太后垂帘宗室未附公语诸同寅曰今大
行未即山陵嗣君未至御宝国之神器不宜久留中宫
万一盗贼窃发若社稷何众论议不决公曰今此莫若
先奉玺东宫以俟即位是夜公及同僚五人舁宝至东
宫门仁宗曰卿等忠孝使我有此神器者谁其始之众
应曰汪从善实始谋之仁宗曰天实福我神器卿等社
稷臣也皇帝旦夕即位当加德赏矣武宗入正大统即
卷三 第 4b 页 WYG1215-0206b.png
位之日下诏天下公抱玺立上侧大监奇哩克台用玺
弗称仁宗顾公使用玺公从容搢笏持金盘调朱用玺
如法上与仁宗皆大悦一时咸称男子至大二年以恩
赏赐四品服升中顺大夫宣德府知府兼管本州诸军
粤鲁会徽国疾公以侍亲辞寻有旨改典瑞监为典瑞
院宰臣奏除新院官名上曰曩朕即位时监丞汪从善
用玺甚称可特除判官即日迁典瑞院判官散官如故
盖上亲擢也会院以例革而徽国疾复不已公又以侍
卷三 第 5a 页 WYG1215-0206c.png
亲辞不仕上初不听集贤学士李公邦宁侍御史雅尔鼐
公等为请乃得旨奉养遂闭门侍奉药膳必亲上日遣
中使问疾慰谕络绎且冀徽国疾有损而公复出仕也
徽国竟不起至大四年十二月薨于大都之赐第制赠
从一品秩公与母夫人护丧归葬江南临安县服阕延
祐元年除龙兴路富州尹兼劝农事二年到任民有巨
室讼宗族争财者连引无服亲属至数十人前尹累岁
不决公至数日吏以案进民亦聚诉庭下公省案得其
卷三 第 5b 页 WYG1215-0206d.png
要即命吏画纸作五服图俾无服者皆不得分财其有
服者聚分如律一州大服民有杀人者官久不得其情
连坐者十有七人公悉纵之众莫测所向未几杀人者
果得盖纵者感悦而物色得之也延祐三年太保库春
公迈珠国公学士李公邦宁同被旨于朵殿俾中书徵
公入朝时公在任使者授命公即日驰驿至京九月库
春等以公见仁宗皇帝于白塔寺敕中书议署公朝阙
公以母老力请补外以便奉养屡请弗许丞相哈克伞公
卷三 第 6a 页 WYG1215-0207a.png
平章阿巴哈雅公参议钦察公嘉公孝诚一日奏事便
殿公适在上侧因为公请始得命外补四年十二月特
旨除松江府知府兼劝农事仍命提调普庆寺钱粮六
年到任松江滨海为郡郡统华亭上海二县华亭厥田
下下而厥赋上上春夏之间水至则不受种艺秋水则
谷且不实公始以为忧即戒县官筑堤防水其年秋大
熟城西南有晋陆瑁鱼池旧为屋其上曰西湖书院岁
久不修且坏公即命用工弘其前规又设掌祠守之七
卷三 第 6b 页 WYG1215-0207b.png
年夏大旱苗尽槁公亲走群望用币诘朝大雨境内皆
足岁又大熟秩满母夫人乐其乡莼鲈因卜居城南以
称母意焉泰定元年宰相奏公为南康郡大修白鹿洞
书院洞自朱文公为守时正其山园疆界岁久乡民寺
僧掩为已有公亲往访问尽得文公所刻界址字于石
上及涧水中民僧率服疆界如初洞有大松数百万计
无赖军士每刍荛焉院莫敢与争山长乐杞以闻公捕
樵者未责以罪遽命斋厨饭之食已始谕以移牒军府
卷三 第 7a 页 WYG1215-0207c.png
治罪众感激乞就公受罪公与之约法而舍之皆拜谢
去迄今洞无樵扰又重广文公祠宇院既讫工公乃大
书榜曰天下大书院至今过者指之曰此吾汪使君绩
也天历元年冬诏江南诸道兵入京师宿卫时天下太
平日久民生不识兵革诸将沿禄军士多失训练公谓
万户陈某曰汝世将家有力行伍必齐乃士卒无若他
郡失伍也时陈以公文官不省武事即以兵法难公幸
公谢不能则专之矣公曰师出以律否臧凶因为之条
卷三 第 7b 页 WYG1215-0207d.png
列古今兵法及古今用兵得失陈逊谢不及由是一切
访公乃行是岁江西诸郡兵皆无若南康用命者江西
兵多假道南康以渡江所至抄掠邻境戒严公即移牒
邻郡禁止翼日亭长以邻兵假道闻公单骑往抚谕责
以行师失律且曰兵法剽掠民财子女者斩入境犯律
者吾直斩之无贷众畏服无敢动者公又出官钱命星
子县官聚落星湖渔舟民舟数百艘渡邻兵于江北助
其赀粮扉屦用是秋毫无犯一郡安堵郡造兵器公亲
卷三 第 8a 页 WYG1215-0208a.png
为指画旧式以教匠必如法始用非若他郡文具守南
康五年始得代归民遮道挽留父老皆太息泣下元统
元年拜嘉议大夫邵武路总管内劝农事二年到郡五
府官分道录囚民有被雠杀父者其子丁某投状光泽
县从断遣丁弗忍潜杀雠以报复自投于县系狱且数
岁矣案成罪当大辟公曰人告杀父而官弗为直为人
子者义不共戴天能自杀雠以报义也不逃其罪而归
之有司不敢废法也杀人而从断遣是废法不用矣自
卷三 第 8b 页 WYG1215-0208b.png
投有司请罪则置之极刑是又出于法外矣由是观之
是官废法而此囚反不废法也五府官初未之信公对
如初曰使汪从善为郡此囚终无死理上官咸悦卒从
公议民遂得不死于是郡狱悉听公处决不复可否囚
始拟死罪赖公全活者十馀人公语同僚曰吾非苟活
民命以要誉也必也无可死之实则活之若苟活则彼
尝被囚害者岂不冤乎宪司有狱多命公鞫之公按问
以律罪无枉者闽民顽愎公一切绳之以法巨室骚扰
卷三 第 9a 页 WYG1215-0208c.png
乡民者数家凡民家山园陂池租庸子女唯其所欲苟
有吝色必雠之至死地甚者一家被害公捕其尤者一
二断罪馀皆屏息乡民吴某以负官租为县官榜掠赴
郡诬县官受赇公曰自吾为是邦县官无取赇者诘之
辞果废约明日逮县官对曲直民惧宵遁里胥有不能
于县官者教之使投牒宪司宪曰是必郡县相表里耳
民因并诬公与达鲁花赤且吉公俱取赇纵已故一时
皆受逮公曰吾为郡且二年邦人皆有以知吾心矣今
卷三 第 9b 页 WYG1215-0208d.png
直县官而受逮虽得罪亦庸何伤遂俱诣宪宪让以纵
县官害民取赇纵罪公曰县徵租县职也民负租民罪
也县罪之法也民诬其上诘之而辞废郡直也约逮县
官对曲直不苟罪民也曷谓纵县官害民乎情伪已见
民惧罪以逃又曷谓取赇纵罪宪不复能诘然犹留公
等不遣既数日会徽国夫人薨于郡署遂丁忧离职时
至元二年十月也明年奉丧归临安穿徽国圹而合葬
焉终丧还居松江以著书自晦尝曰吾一门受国家厚
卷三 第 10a 页 WYG1215-0209a.png
恩未能报万一吾早岁涉历风霜今年踰六十筋力衰
谢倍于常人虽强出仕亦弗堪奔走与其弗事事而尸
居窃禄是重吾过也乃葺田庐以老焉闭门谢客以家
藏旧书教其子孙至正元年山浙行省宰臣以公年未
及致仕不宜早谢民事移檄中书起公视事公又谢不
堪省臣卒以公名进命未下而公病矣公每典州郡必
首修学校以作养人材为先务手点六经四书教乡校
子弟使广其传公博学而文读书必先经史医书次之
卷三 第 10b 页 WYG1215-0209b.png
凡冠婚丧祭阴阳术数天文地理释老之学皆极其妙
尝见相山为墓者曰是后子孙当得某疾卜日行师者
曰是日当蹶领将已而皆果然晚年益究性理参求周
邵程朱心法故得见大意焉公猊状魁梧气宇落落望
之若中原遗老性刚介不务细行常面折人过而退无
言有为不善者必相戒曰是勿使吾汪使君知也始从
徽国在先帝时赐予甚厚既仕得禄每分赡宗族以彰
君赐无少吝色以故晚年无储蓄自奉菲薄处之恬然
卷三 第 11a 页 WYG1215-0209c.png
公先世事宋多识前代典故壮年出入宫掖尤知国朝
礼又敏于言每被顾问奏对唯谨与公卿大夫同僚议
事必稽经史按法律平居好客日未旰户外之屦满矣
客不来则不乐谈笑亹亹终日不倦公有姊蚤寡守节
不可夺公事之如母养之终公之身焉尝招泰州人王
公知本教授于家殁公为营丧葬尽礼使诸子为服心
丧王无子命其侄为之后复资而室之又嫁其孤侄女
邦人为歌诗以颂公德至今人能言之公所著书有通
卷三 第 11b 页 WYG1215-0209d.png
鉴地理志二十卷地理考异六卷生意斋笔录三十五
卷读书记十卷中朝纪闻若干卷博爱堂家藏方论若
干卷馀未竟集者又数四公又长于书法凡钟王以下
靡不究晚年书益有名力学益不衰至正二年秋忽
感痁疾既又腹疾疾革以后事属其弟从道八月七日
丙午卒于松江里第正寝家无长物琴书祭器而已公
生于至元十六年十二月四日春秋六十四夫人燕山
隋氏太医院使有之女继吴郡蔡氏皆先卒子男五人
卷三 第 12a 页 WYG1215-0210a.png
曰谦娶鲁郡徐氏曰继祖曰泰曰晋曰涣女五人曰财
适华亭夏日起曰住曰现曰普曰遵皆在室孙男一人
曰观宝女一人曰观奴经营公之丧者弟从道从礼甥
沈元复故吏张俊也从道等与诸孤谋以其年冬十一
月十六日甲申葬公于杭州临安县凤亭乡海坞山之
原从徽国之兆以二夫人祔焉治命也呜呼公事亲尽
孝事君尽忠居官而官事治在家而家事理夫君臣相遭
于明时而能有为如此其嘉言善行固当有以传世也
卷三 第 12b 页 WYG1215-0210b.png
使天假之以年则其仁爱及物而功业在朝廷之上者
又何如哉亨贞自童稚时获游公之门比弱冠而公妻
以甥女于今计廿馀年矣平日行已立身之方得于公
者为最多公没谦等属以行实曰先君子平生履历知
之详者莫若子子其为状遂不辞而录其大节以备国
史采择并求当代立言君子铭其不朽谨状
   故忠翊校尉徽杭等处㩁茶提举唐公行状
    曾祖元忠妣赵氏
卷三 第 13a 页 WYG1215-0210c.png
    祖信妣孙氏
    父文洪妣沈氏
公讳昱字仲明姓唐氏世居云间之海隅乡祖父皆晦
迹为乡里老成人公幼有志气不与群儿类知有向上
事业不为同流合污之行及长能卓然树立思有以显
其亲凡所趋向皆勇于慕义进善度量倜傥表里如一
善治生理凡祖父产业悉充广之十倍旧制然轻财好
予周贫赈急奉上字下惟视吾力无少吝色尤厚于宗
卷三 第 13b 页 WYG1215-0210d.png
族敬爱无弛礼事父母孝待子弟严于乡党之贤者长
者皆推诚而亲敬之咸得其欢心故远近悉称其贤谓
尽亲仁善邻之道焉至顺元年郡境大饥公慨然捐廪
粟二千五百石以赈施贫民一境赖以全活者甚众有
司具其事闻于朝朝臣奉诏议以八品恩例赏之授进
义副尉浙西袁部场司丞在任四年有馀盐课每岁报
最公心制事户不烦扰视他场为优上司咸称其能元
统元年改授保义副尉江西芦潭批验所提领到任益
卷三 第 14a 页 WYG1215-0211a.png
廉谨称职无废事至元元年以年满七秩乞致仕长官
以公筋力未衰曲意稽留不听而公意不敢违朝廷通
例恳辞切至长官卒不能夺其志翩然赋归营菟裘而
老焉有司复疏其事以请朝廷颁恩例赐七品秩忠翊
校尉徽杭等处㩁茶副提举朱衣象笏以荣其老公自
以平生无仕进志一旦被国恩若是每拳拳思尽奉公
之心以称报效既归故园悉以田园家事付诸子益延
名师教诸孙以礼义暇日则为园池植花竹以自娱肩
卷三 第 14b 页 WYG1215-0211b.png
舆往来田野间置酒肴召朋友亲戚欢笑殆无虚日乡
里荣之有馀力则营建桥道凡若干所平生事佛尤谨
尝亲诣四明补怛迦山感大士现像其于佛刹力所创
建者若同郡淀山寺大雄殿宝塔经阁及诸像设庑宇
也所施予者若杭之灵隐寺则粟百石淀山则千石吴
之开元寺则钱二千五百缗洪之上蓝寺则五千缗又
尝为饮食以供万僧其他不可以数计者尤多也至顺
庚午发帑财以施饥民为饘粥以食老弱凡阅数月乃
卷三 第 15a 页 WYG1215-0211c.png
已此皆出于中心推恕非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郡邑长
官闻公之贤咸愿与之交不以民曹视公公亦乐与周
旋不倦自致仕归则杜门不出矣及今子孙五世同居
平日尝以自己少年勤苦训之故皆能克家干蛊以承
公志也公生于宋景定甲子三月九日颜猊粹然以和
老而弥健至正癸巳自春以来始羸瘦不良于行危坐
终日食饮言笑不废也至秋则气息奄奄澌尽弗任矣
八月十有七日二子诸孙问起居犹能呼其名至夜分
卷三 第 15b 页 WYG1215-0211d.png
乃逝寿考九十娶临安俞氏继淀湖邵氏皆先公以殁
子男四人长俊卿娶上洋张氏早殁次俊民娶云间金
氏次俊贤娶同邑张氏次俊良娶淀湖陈氏亦早殁女
五人适邵声甫任宗远何士渊俞忠张子才孙男九人
世昌世荣世安世忠世能世才世华世赟世彰女二人
适俞国才凌居仁曾孙男十有三人女十有二人玄孙
男二人俊民等卜是年九月二日丙寅奉柩火葬于寿
宁庵先茔从治命也呜呼公生时能自异于众立身起
卷三 第 16a 页 WYG1215-0212a.png
家以光前人报国以忠理家以法处族以和居乡以慎
教子孙以礼义老而康宁殁乃委顺以寿考终其身而
子孙皆能承其志不坠其业可谓乡之善士时之全人
也襄奉日严诸孤以行述为请庸摭其梗槩以求当代
立言君子铭其不朽云谨状
   元故建德路淳安县儒学教谕曹公行状
公讳庆孙字继善姓曹氏上世温之许峰右族世称三
王以神明显唐宋间者鼻祖也八世祖讳景修分派秀
卷三 第 16b 页 WYG1215-0212b.png
之华亭文钦里代为文家曾祖讳泽之宋秉义郎户部
犒赏所差监硖石酒库祖讳应符宋迪功郎衢州司户
参军父讳荣老宋宣教郎公之系实严陵邵氏子本生
父宋文林郎处州州学教授讳桂子处州娶司户公女
曹氏而生公公盖曹氏出也宣教公早世秉义府君命
公后其舅氏公虽外继而幼养于处州公克世家学明
书经生于至元二十三年丙戌七月二十四日初仕平
江路吴县儒学教谕再调建德路淳安县儒学教谕皆
卷三 第 17a 页 WYG1215-0212c.png
得士论年甫四十辄无仕进意日以经史诸书陶情悦
志得古人嘉言善行辄书之片楮揭坐右踰月则满壁
又彻而更之躬自践履至熟之乃已公田庐不迨中人
家取给伏腊不求赢馀惟于祭杞必考求古礼躬自营
修务为精洁不以丰凶而有所过不及诚敬严肃众人
所难公既为人后为继高祖之小宗益自(阙/)虔恪以宗
祧为重上世坟营之可考者尤加封树先世铭表之未
刻者悉求名笔以识不朽复著墓祭礼治革之以为常
卷三 第 17b 页 WYG1215-0212d.png
式力教子弟训以先世遗法俾母坠家业于魏晋书法
素所嗜学早岁即擅书名未中年屏绝声色若物外人
筑堂曰安雅居群书其间日夕庄诵啸歌忘倦尝曰吾
平生无过于人者惟守吾圣门之学以行吾儒分内事
虽不能绍先儒道统万一然不以世俗名利为身累岂
非陶靖节所谓不以心为形役韩退之所谓行已立身
自有法度者或可冀其遗意邪故翰林学士邓公善之
张公西岩虞公邵庵皆公所常考德问业安雅堂榜虞
卷三 第 18a 页 WYG1215-0213a.png
公书也奎章博士柯公敬仲国子丞陈公众仲儒学提
举杨公廉夫皆尝为之记晚年人皆以安雅先生称之
公亦喜曰此吾平生所以自任若未死而人以谥我也
踵门求文者无虚月公所为文必造理义尽人情无誇
诞虚远态不作钩戟喉舌语一语一字必有来历而意
度皆从已出故远近咸愿得之其所著古诗近体骚辞
记序铭状箴训杂文曰副墨者若干卷年益老而力学
益不衰晚年耳聪目明夜书细字又信意作小山水画
卷三 第 18b 页 WYG1215-0213b.png
幅殊有佳趣老而弥健盖有所养也尝曰吾居华亭九
峰谷水间是邦之望惟陆士衡兄弟为晋代文宗今其
遗迹皆不可见能不感慨于千载之下暇日穷其读书
听鹤之地遂买谷水东昆山阴构堂于上像二子以奠
且筑室其下兴到即命扁舟徜徉其间有司嘉其志尝
以闻于江浙行省焉公于宗族间尤善周旋奉上字下
能竭智力少年事处州公克尽孝道中年奉叔云西居
竹二翁又能委曲承顺事苟有不当者则犯颜直言必
卷三 第 19a 页 WYG1215-0213c.png
揆诸理乃已公平生继外氏而不以得其家赀为心人
或以为迂劝公使求之公曰上世所以俾我为后者岂
不以吾本宗世有贤人而利吾道义之泽为扶植计哉
吾岂较是琐琐以违上世初志今族人所以沾丐文风
向慕忠厚者岂非处州公有大造于兹耶由是乡党咸
则之至若处兄弟子侄则导以诗书礼义教以恭敬辑
睦岁时恒集乡族长幼于家塾会讲经义淑诸人者殆
不少矣及其或以徭役为公累公虽知其无预亦弗违
卷三 第 19b 页 WYG1215-0213d.png
其请至于家赀荡析亦无几微出于言面家无饶馀岁
又辍米以周贫族其有死者乃身先率众以营其丧葬
尤笃于交道心常薄世俗以贫富为重轻遇事必尚古
人意气乃已故江湖间清议罔不加敬向慕咸以得识
公为足性至好客客至则觞咏歌笑竟日不厌解榻留
连不忍其去乡里间每有论议莫适处者赖公始决人
人得其欢心亲朋燕集皆力致公得公始乐晚年尝曰
吾本邵氏子利赖之者不为不多矣因考字书复名曰
卷三 第 20a 页 WYG1215-0214a.png
绍以志不忘本也编修苏公昌龄相知既久至正二十
一年二月廿又五日至公之乡始获晤对如旧相识方
接杯酒叙殷勤论议甫洽而公乃疾作矣二十六日质
明命二子曰吾弗可为矣汝曹能遵吾平日之行则吾
为不死矣言竟乃逝公娶槜李唐氏承务郎新州同知
讳世延之女先十岁卒子男二宗儒娶新安汪氏邵武
路总管讳从善之女宗臣娶龙江章氏兰溪州知州讳
梦贤孙女女四适仙山施德溥嘉禾徐麟槜李唐璟会
卷三 第 20b 页 WYG1215-0214b.png
稽赵琪皆儒家子孙男一子镇女三皆幼是年三月廿
有二日宗儒等卜葬于华亭县修竹乡文钦里先茔之
侧其佛庐曰集福公所履历之迹此其大略也然皆众
所能道信闻远迩者故书之而不佞
   海隅唐氏先世事实状
唐氏世居秀之华亭县在宋季时以积善孝义闻于乡
里然未始有显者迨国初以来忠翊校尉昱始能自树
立以大其家昱之父曰文洪文洪之父曰信皆敦朴勤
卷三 第 21a 页 WYG1215-0214c.png
俭行无踰越初居华亭集贤乡凤凰山之阳上世丘墓
咸在忠翊迁居海隅乡横泖之阴前至元间朝以华亭
之地置松江府裂其东半为上海县而海隅属焉今子
孙遂为上海人族于是乎蕃衍矣忠翊生四子曰俊卿
俊民俊贤俊良皆克绍家业善务生事俊卿蚤世有二
子曰世昌世荣俊民俊贤尤长于继述先志奉公字下
无所缺失家益以振俊民生三子曰世安世能世才彬
彬竞爽始能相尚儒术从事师友以染濡礼义为悦俊
卷三 第 21b 页 WYG1215-0214d.png
贤生三子曰世忠世华世赟俊良生一子曰世彰一时
咸卓然自立五世同居男女数百指内外戢睦罔有间
言自忠翊以下坟墓悉在海隅岁时祀事子孙各尽其
力朋酒羔羊至于疏远皆得还往殊不失古意世安有
二子曰景熙景道世能一子曰景辰皆躬蹈士行朝奋
夕励叔出季处志远大以振家声事诗书以图久远忠
翊字仲明幼有志气不为同流合污之行度量倜傥表
里如一其祖父基业初不踰中人家能自致力充广倍
卷三 第 22a 页 WYG1215-0215a.png
蓰旧制于乡党之贤者长者又能推诚亲敬咸得其欢
心故远近皆贤之至顺庚午岁郡大饥捐廪粟五千斛
上之官以赈境内其所私赈尤更无算有司具闻于朝
乃膺懋赏授浙西袁部场司丞秩满转江西芦潭批验
所提领俱以廉干谨慎闻于上下上司嘉之待以优礼
年垂七帙即丐致仕恩例赐七品秩授忠翊校尉徽杭
等处㩁茶副提举性轻财好施恒缮完佛老宫室勉其
祝釐以报上德至顺庚午辛未以后岁多歉涝屡发帑
卷三 第 22b 页 WYG1215-0215b.png
财以济饥困为饘粥以食疾疫皆乐于为不出勉强自
致仕归杜门扫迹公私悉任子弟惟好善则至老弥笃
尝曰此吾家法上世所由起家者也后人其可废乎寿
九十乃逝俊民在父母时恂恂服弟子职孝弟著于乡
誉及忠翊出仕家事一以息肩于是宾客丧祭凡夙所
为者咸加增饰揆诸礼度乃止其所未为者又能力致
以求备焉由是家庭间亲亲尊尊长幼秩然有序中外
蔼然以和后仕至河南等处人匠提举以殁俊贤尝为
卷三 第 23a 页 WYG1215-0215c.png
湖州路杂造局副使尤善干蛊相其父兄服勤穑事应
役奉公服劳不惮苟遇繁剧则兄弟争先禦侮故家道
日益优裕没身不衰二人皆体猊敦厖襟度慨慷不拘
细行见善必为不改父道其于修治津梁平易道路救
灾恤邻又有踰于上世者事历历在人耳目世安尝为
内正司绣衲局大使在昆弟间表表特异言行一致无
所外饰诸父既没慨然以门户宗族自任公私巨细必
身率先乡里赖其捍卫咸称其质直焉世能尝为管民
卷三 第 23b 页 WYG1215-0215d.png
提举司照磨世才绍兴路山阴县丞世忠中政院宣使
使世华平江路嘉定州医学正子孙至今悫守先训其
或家有不竞者亦不废礼忠翊之葬在其居之北二里
佛庐曰寿宁院盖其生时俊民预为营卜寿藏以寓喜
惧之志亦孝道之一事也从斯兆者人匠提举绣衲局
使凡三世夫妇悉在焉景熙景道每念先世成立之不
易祖父负荷之维艰而未有著之金石以垂不朽者乃
援老苏氏谱亭故事以谓苏氏古望族推而上之亦仅
卷三 第 24a 页 WYG1215-0216a.png
得六世谱以识之则后人传习不替今吾之族固起自
闾里矧祖宗所积者长厚诸祖诸父以来皆力延名师
以教礼义可谓有德有造于我后人矣今之继以永久
者岂非气泽所被乎盍亦以是告于方来不可当吾世
而不托诸缙绅以表墓田也乃推叙宗族存没世次可
知者得七世列之为图稽其颠末告于父友邵亨贞求
缀次成辞以为之按亨贞尝识忠翊公之晚年自人匠
提举伯仲而下皆纳交矣故亦粗知其槩嘉二子之请
卷三 第 24b 页 WYG1215-0216b.png
乃不辞而书之以俟立言君子采择焉至正五年十一
(阙/) 日
  墓志铭
   元故柳州路马平县都博镇巡检曹君墓志铭
君讳永字世长姓曹氏曹族温之瑞安许峰曹村上世
自宋建炎绍兴间徙居秀之华亭县修竹乡今八九世
子孙蕃衍仕者率不过令丞曹属然益读书为行为士
大夫家君生大德七年九月二日父云西处士名知白
卷三 第 25a 页 WYG1215-0216c.png
隐德不仕为乡里典刑知名江湖母夫人河内李氏有
贤行晚年事佛自号紫(阙/)居士君性颖悟好学通举子
业凡诗书六艺之文皆习而能之沈潜体究必造其理
尤力淹贯魏晋以来字书八法朋游以能书称鉴古墨
迹法帖到手辄次甲乙无失误者行辈皆服其识有膂
力堪射御弱冠筮仕以蒙古字学进沿檄为温州路瑞
安州学正秩满升授柳州路马平县都博镇巡检未上
江浙行省宰臣贤其学问以宣使辟之领职且有日而
卷三 第 25b 页 WYG1215-0216d.png
疾作矣至正八年九月十三日殁于钱塘旅舍春秋四
十有六妻同郡陆氏先一岁卒子男三驺虞早天次于
菟幼彪孙男一女一其年冬十一月甲辰处士以君之
丧归于其乡之千山东原徙陆氏骨而合葬焉从母夫
人之兆也呜呼君之事业咸期以远且大而遽止于斯
不称其位也可哀也已铭曰 官无云卑道是先学必
以博约乃全四十强仕伤夭年有父归骨名山川千载
不朽视斯镌
卷三 第 26a 页 WYG1215-0217a.png
  祭文
   祭曹云翁文
维年月日外从孙某谨以家馔牲酒之奠祭于外从祖
贞素先生之灵天之生公夫岂偶然乾坤之清气散在
万物公独得其赋畀之全虽不能行道于斯世实有以
追夫晋人之风度覈于柱下之玄玄高山流水光风霁
月所以心领意会超于事物之表者又不啻濠梁之二
子洛社之诸贤故公之声名才德有以取重于期野仪
卷三 第 26b 页 WYG1215-0217b.png
表于乡族者足以发前人之光烈抑又著为身后不朽
之传藐焉寒微异姓诸孙半生相依于闾里者赖祖父
之情好为肺腑之姻联虽恒处于累累子姓之列公不
以其年之幼稚独能振拔以导前故凡获亲炙于公者
非徒讲翰墨论文艺与于觞咏游观之事而已至于谭
玄考古钩深致远靡不相资而造理每钻研乎周孔而
穷极乎羲轩故公之爱我也知之者莫不多公之识鉴
其不知者亦不能退而无后言或随时而有间时乎而
卷三 第 27a 页 WYG1215-0217c.png
投杼者小人罔公以非道及其既久而昭雪公乃不愈
于初者则又莫能夺夫胸中之天比岁旅食异县奉公
之日常少每引领翘企所以叩于苍苍者觊公之百年
孰谓公厌世而长往恨不能起之于九原兹抆泪以永
诀情莫究于万千惟公之形神固不可得而复见而公
之不死者在穹壤间其来歆乎几筵此予于公所以神
交梦接于冥冥之中者岂人人之能识匪笔舌之可宣
 
卷三 第 27b 页 WYG1215-0217d.png
 
 
 
 
 
 
 
 野处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