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177-005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左传折诸卷一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
 隐公
惠公元妃孟子
传之法先经以始事凡未有经而先纪其事者不一而
足乃先之最先在隐公元年之前者则声子为惠继室
武姜为郑武妃以及卫庄公娶庄姜晋穆侯生成师在
隐之摄段之奔共州吁弑桓桓叔篡晋其前或二十馀
年或三十四十年不如是则无由知其事之始也后经
卷一 第 1b 页 WYG0177-0058b.png
以终义斯事已毕而更纪其馀者亦不一而足乃后之
更后不特获麟绝笔续经又终并哀公适越数十年之
后而曰赵襄子惎知伯韩魏反而灭之可直接威烈王
命三晋为诸侯之缘起不如是无由究其义之终也此
左氏传之大概也
生而有文在其手
左传为编年之祖史纪汉书为纪传之祖二十一史受
卷一 第 2a 页 WYG0177-0059a.png
命之帝皆言符瑞妃后则如紫光照室翠盖荫寝历代
常有有文在手声子母仪鲁国之祥也手文曰友季氏
以之得姓曰虞唐叔以之受封鲁自桓庄十一公更逮
悼公以下皆声子之裔符瑞之书有自来矣丘明摭旧
史作传无庸后儒他议
是以隐公立而奉之
此与公羊平国而反之桓意议符合盖隐公之孝友诚
矣祗以翚请弑桓时不能立诛翚而授国身罹弑祸仁
有馀而知不足诸儒聚讼繁兴榖梁成父之恶已非笃
卷一 第 2b 页 WYG0177-0059b.png
论胡康侯更谓不承国于先君尤为悖谬君子正其谊
而不能必世变之所极鲁有轨宋有冯使天下之为善
者惧子臧子札超然免于阖闾负刍之害齐公子元辞
商人曰尔不可使多蓄憾亦同此虑然则春秋托始隐
公亦为其诚可白于万世与王室之宜臼被废而致东
迁两相映发司马温公通鉴续左传为之其稽古录起
于共和归政宣王中兴圣贤之垂教意深远矣
卷一 第 3a 页 WYG0177-0059c.png
王周正月
刘知几史通书元年春王正月者年则鲁君之年月则
周王之月自注考诸书纪年始达此义自古说春秋者
皆妄为解说按知几此二语可谓要言不烦故引解经
之书借以释传而附列数家之可采者于后

陈止斋春秋后传曰鲁谓之春秋者其书法以四时冠
月也以夏时冠周月非周之旧典也西周之史言时皆
夏时也言月皆周月也言时皆夏时于周官见之季春
卷一 第 3b 页 WYG0177-0059d.png
出火非周三月季秋纳火非周九月仲夏斩阴木非周
五月仲冬斩阳木非周十一月言月皆周月于书见之
康诰三月召诰二月不言夏洛诰十二月不言春多方
五月毕命六月不言秋伊训十有二月不言冬未有以
夏时冠周月者也以夏时冠周月则鲁史也夫子修春
秋每孟月书时以见鲁史每正月书王以存周正盖尊
周而罪鲁也
卷一 第 4a 页 WYG0177-0060a.png

吕大圭春秋或问庄六年公父定叔出奔卫使以十月
入曰良月也就盈数也以十月为盈数则知其为夏十
月也隐三年夏四月取麦秋取禾正指夏之四月僖五
年卜偃言九月十月之交正指夏之九月十月又观僖
五年正月朔日南至襄二十七年十一月乙亥朔日有
食之固是用周正纪事左氏所据盖杂以诸国之史而
非一史杜预引汲冢书晋曲沃庄伯之十一年十一月
鲁隐之元年正月其纪年篇皆用夏正建寅之月岂左
卷一 第 4b 页 WYG0177-0060b.png
氏所传亦此等书耶昭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梓慎
曰火见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论夏商
周正朔之异而王周建子之月益信而有徵矣

张以宁作春王正月考引朱子晚年论定谓周礼有正
岁正月则周实是改作春正月诸儒冬不可为春之论
以此折之又曰夫子周之臣子决不改周朔后汉书陈
卷一 第 5a 页 WYG0177-0060c.png
宠传冬至之节阳气始萌天以为正周以为春则周固
以子为春为正鲁史奉正朔而书之夫子修春秋亦因
旧文而书之耳愚按志道立论只为以夏正月为春则
于惠公薨之年必截去十一十二两月以入隐之元年
移去年所书十一十二月之事以为来年正二月之事
每年皆差两月二百四十二年之行事一一举失其实
然观司马公通鉴自秦庄襄始皇迨汉高惠文景诸帝
皆书建亥之月于前续建寅之月于后自武帝太始元
年始定夏正夫子从周正而以十一十二两月事实书
卷一 第 5b 页 WYG0177-0060d.png
之于前岁之末亦如通鉴于秦汉之际建亥之书法耳
元明诸儒好辟司马文正之书不屑挂口忽略三传繁
文动援夫子书法行其武断吕览月令季秋之月为来
岁受朔日秦正建亥时月仍用夏正志道以为秦自为
正不可匹于三代之三正何其支离也商书元祀十有
二月乙丑太甲践阼特书元祀既用丑正而仍称十有
二月煌煌圣经更何强说乎志道又曰大节既定凡震
卷一 第 6a 页 WYG0177-0061a.png
电大雨雪春无冰之类皆不足辨则已自知其挂漏矣

汤潜庵曰改月不改时之说直宜以春秋经文断之桓
八年冬十月雨雪十月者以周正为建酉月故雨雪为
非时若夏之十月建亥雨雪亦常耳何足书成元年二
月无冰此建丑月也若建卯月无冰又何异焉庄七年
秋大水无麦苗如周不改月不改时麦苗何得至秋定
元年冬十月陨霜杀菽若夏之十月菽已穫矣陨霜亦
非失时如此之类甚众更有可證者僖五年左传春王
卷一 第 6b 页 WYG0177-0061b.png
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南至者子月也此改月改时之的
据也左传于春王正月之经释之曰王周正月盖明其
为周天子之正月非夏之正月殷之正月也
不书即位摄也
非其有而居之者摄也故周公即政而谓之摄推已所
有以与人者让也故尧舜禅受而谓之让惠无嫡嗣隐
公继室之子于次居长礼当嗣世其欲授桓所谓推已
卷一 第 7a 页 WYG0177-0061c.png
所有以与人者也岂曰摄之云乎公羊所谓桓幼而贵
隐长而卑子以母贵者徇惠公失礼而为之词非春秋
法也此胡康侯桓公元年公即位传文全祖榖梁与龟
山先生之指符合引之于此以表左氏摄字之疑

不书即位三传立说不同大概不离反国乎桓之指胡
康侯以为仲尼削之责隐公不承国于先君反似利桓
之幼而欲踞其国近日宋实颖作辩谓桓公与闻乎弑
命史氏削之桓既贼隐而书即位则隐之不书即位为
卷一 第 7b 页 WYG0177-0061d.png
桓所削可知况庄僖文宣皆桓之后为尊者讳圣人遂
因鲁史阙文而仍其旧此说最创而寄托特妙明成祖
革除建文四年之号英宗夺门复辟亦恶景泰纪号之
七年而议去颓波日下可胜慨息

摄主之礼眉山苏氏据曾子问以證明之真先王之遗
意贾谊曰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
卷一 第 8a 页 WYG0177-0062a.png
下不乱亦此意也隐公为桓所弑季孙肥遂杀南氏所
生男鲁一君一臣皆不克复子世道日下为之陈武帝
殂长城世子昌陷西魏未归侯安都与群臣定议援临
川王茜践位章皇后未肯下令踰年昌还文帝有太子
将至别求一藩归老之语既使人逆之于江溺而殒之
此与隐公之心事公私仁暴天渊矣
庄公寤生惊姜氏
注疏明言武姜寐时生公至寤始觉而应劭以儿堕地
开目者为寤生夫开目堕地何足惊恶仲远盖以孕妇
卷一 第 8b 页 WYG0177-0062b.png
无寝寐生产之事耳夫少溲可以得文王寤寐何不可
以生庄公南凉载记寿阗在孕母胡掖氏因寝产于被
中鲜卑谓被为秃发因以氏焉南燕慕容德之母公孙
氏昼寐而生德寝寐生子者固不独一武姜为然

吴觐文曰三国志高句丽传其王伊夷模淫灌奴部生
子名宫立以为子生能开目视国人恶之及长大行凶
卷一 第 9a 页 WYG0177-0062c.png
虐数寇钞国见残破至曾孙生堕地亦能开目视句丽
人呼相似为位以其似祖名之为位宫有勇力善猎射
司马宣王讨公孙渊位宫遣数千人助军后为母邱俭
所破应劭之论郑庄或当出于此仲远三国时人位宫
之事或已流传册书古今异闻不可执一也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妇人褊心同一属毛离里之子而故爱怜其少子以致
纷争北齐神武娄后隋文献独孤后宋昭宪杜太后是
也娄杜得行其志于孙若子独孤乃得行其志于夫故
卷一 第 9b 页 WYG0177-0062d.png
同一贻祸而隋尤烈郑武公不许武姜之请贤于隋文
远矣所以叔段虽跋扈庄公终得而制之为君父者可
勿慎哉魏陈思王植尝有代储之嫌文帝佹欲杀之武
宣卞后救之获免然卞未尝预废立之谋也上下千馀
年数朝之事变而郑庄母子之罪状等衰定矣
制岩邑也
禹贡河过洛汭至大伾尔雅山一成谓之伾成皋县之
卷一 第 10a 页 WYG0177-0063a.png
故伾也萦带伾阜绝岸峻周高四十许丈城张翕崄巇
而不平虢叔死于此即东虢也
请京使居之
括地志京县故城在郑州荥阳县东南二十里曹氏曰
荥阳故东虢国也有京水索水楚汉战京索之间即其
地后厉公居栎并京故申无宇称之曰郑京栎
食舍肉
徐孝克为国子祭酒每侍宴无所食啖席散膳羞减损
陈宣帝见孝克取珍果纳绅带中以遗其母嗟叹良久
卷一 第 10b 页 WYG0177-0063b.png
敕自今宴享孝克前馔并遣将还以饷母陈叔达当赐
食得蒲萄不举唐高祖问之对曰臣母病渴求不能致
愿归奉之帝曰尔有母遗乎即以赐之考叔之意在于
规君孝克叔达以奉亲迹同而意则别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
正义曰中融外泄各自为韵盖所赋之诗有此辞也刘
彦和诠赋曰郑庄之赋大隧士蔿之赋狐裘结言逗韵
卷一 第 11a 页 WYG0177-0063c.png
有合赋体按诗有六义曰风曰赋赋固诗之一耳大隧
狐裘词止二三韵正是古诗之体必俟荀卿宋玉之赋
而始得与诗画境焉

洧水经注新郑有庄公望母台筑于大隧相见之前
天王使宰咺
程子曰王者奉若天道故称天王其命曰天命其讨曰
天讨尽此道者王也春秋因王命以正王法称天王以
奉天命
卷一 第 11b 页 WYG0177-0063d.png

顾炎武曰春秋书天王以吴楚徐越皆僭称王故加天
以别之愚按曲礼临诸侯畛于鬼神曰有天王某甫崩
曰天王崩告丧曰天王登假二戴记所述皆三代盛时
典礼似不尽因春秋列国僭拟而为此表异之词也
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仁山金氏谓仲子殁于春秋之前不得为豫凶事胡传
卷一 第 12a 页 WYG0177-0064a.png
责平王下赗诸侯宠妾坏法乱纪二说皆是愚则谓因
此愈见隐公尊父命而让国之诚尝见同气倾轧媢嫉
逮于所生冯昭仪饮乐于生前丁姬毁冢于身后乘权
肆毒何所不至东汉明帝礼待郭氏与阴族恩宠常均
中兴盛德为古今不多见隐公于仲子既考其宫又致
天王之赗非友于笃爱崇礼推恩焉能若此何休犹议
其不早归政以自贻祸刻谬甚矣
天子七月而葬 诸侯五月
孔仲达疏文八年八月天王崩九年二月葬襄王是天
卷一 第 12b 页 WYG0177-0064b.png
子葬七月也成十八年八月公薨于路寝十二月葬我
君成公是诸侯五月也未及期而葬谓之不怀过期而
葬谓之缓宣八年传云礼卜葬先远日辟不怀也传不
言其事惟过期乃葬者传言缓以示讥桓王以桓十五
年崩庄三年乃葬积七年僖公以三十三年十一月薨
文元年四月葬薨葬中有闰积七月二者并过于期故
传皆言缓以讥之卫桓公以隐四年三月为州吁所弑
卷一 第 13a 页 WYG0177-0064c.png
五年四月乃葬积十四月庄公以三十二年八月薨闵
元年六日积十一月国有祸难传皆言乱是以缓不以
责臣子也
同轨毕至
白虎通德论王者崩诸侯悉奔丧何臣子悲哀恸怛莫
不欲观君父之棺柩又为天子守蕃不可顿空故分为
三部有始死先奔者有得中来尽其哀者有得会丧奉
送君者七月之间诸侯在京师亲供臣子之事号泣悲
哀奔走道路有居其国竭尽所供以助丧事是四海之
卷一 第 13b 页 WYG0177-0064d.png
内臣下若丧考妣之义也童子诸侯不朝而来奔丧者
臣子于其君父非有老少亦因丧质无般旋之礼但尽
悲哀而已
大夫三月同位至士踰月外姻至
陈止斋曰杂记有大夫士讣于他国之君之礼则不但
同位外姻也且文九年秦人归成风之禭传曰诸侯相
吊贺虽不当事苟有礼焉书之无忘旧好则与此赠不
卷一 第 14a 页 WYG0177-0065a.png
及尸吊不及哀为非礼之文自相悖戾
赠死不及尸吊生不及哀
荀子大略篇送死不及柩吊生不及悲哀非礼也故吉
行五十奔丧百里赙赠及事礼之大也按荀子长于论
礼似非为天子吊诸侯而设左氏引之以臣责君所以
来宋儒之贬

陆粲曰杜于晋元皇后丧议太子应既葬除服援此传
文及郑伯辞享景王宴乐为證先儒讥其巧饰经传以
卷一 第 14b 页 WYG0177-0065b.png
附人情今以传考之所谓吊生不及哀者盖言惠公薨
久今来赗不及其哀哭方盛之时耳至如子产为郑伯
辞享直云免丧听命传亦但言葬郑简公杜何由知其
定为既葬而除也叔向讥景王明言三年之丧虽贵遂
服礼也乃谓讥宴乐而不讥除服可乎杜既创为此说
故于传中诸言丧礼与已说不合者辄迁就解释以求
通如文元年传晋襄公既祥注云诸侯虽谅闇亦因祥
卷一 第 15a 页 WYG0177-0065c.png
祭为位而哭昭十年传葬晋平公叔向辞诸侯之大夫
曰孤斩焉在衰绖之中注云既葬未卒哭故犹服斩衰
十五年传叔向讥景王下亦云天子诸侯除丧当在卒
哭今王既葬而除故讥其不遂此服自与前议乖违盖
虽委曲生议益显其谬
豫凶事非礼也
陈氏曰文九年秦人归僖公成风之禭传曰礼也此以
赠不及尸吊不及哀为非礼自相矛盾
卷一 第 15b 页 WYG0177-0065d.png
惠公之薨也有宋师太子少
黄楚望曰传称太子少则是惠公之时桓公已正太子
之位隐公之摄出自父命明矣又宋鲁为婚姻而惠公
未葬宋来伐丧岂非以桓公故耶夫太子少而隐公立
斯固宋人之所疑者桓公内有国人归向外有宋国大
援隐公虽欲不让安得而不让榖梁谓让桓不正此未
审当时事情
公孙滑出奔卫
卷一 第 16a 页 WYG0177-0066a.png
滑为共叔段子史记卫世家言州吁求友于段段与州
吁皆以庶孽干嫡不逞为徒郑免其疾而卫收之者也
卫桓之遇弑于此为驯致坚冰矣
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
高邮孙氏曰内大夫见于经者四十有七卒者三十不
书卒者十有七所以见君之薄厚且记臣道之始终也
书卒者或君临之或赗赠之恩及之则卒也其不书卒
者或弑贼或出奔或君不亲临或赗赠不加恩不及则
不卒也亦或卒于春秋之后也
卷一 第 16b 页 WYG0177-0066b.png
莒子娶于向
顾亭林杜解补正于钦齐乘言今沂州西南一百里有
向城镇桓十六年城向宣四年公伐莒取向襄二十年
仲孙速会莒人盟于向杜氏于宣四年解曰向莒邑东
海承县东南向城远疑也按春秋向之名四见于经而
杜氏解为二地然其实一向也先为国后并于莒而或
属莒或属鲁则以摄乎大国之间耳龙亢在今凤阳之
卷一 第 17a 页 WYG0177-0066c.png
怀远尤远惟沂州之向城近之
莒人入向以姜氏还
曹公绝婚于袁谭乃伐青州孙权夺妹于刘备遂袭荆
州婚媾离而兵戎起虽齐桓亦不免于蔡舟之荡矣
卿为君逆也
程子曰先儒皆谓诸侯当亲迎亲迎者迎于所馆故有
亲御授绥之礼岂有委宗庙社稷远适他国以逆妇者
乎非惟诸侯卿大夫而下皆然诗称文王亲迎于渭水
未尝出疆也
卷一 第 17b 页 WYG0177-0066d.png
鲁故也
莒入向鲁入极莒鲁相仇而纪方婚于鲁欲为鲁人
解小忿之事故与莒子盟于密传言鲁故也一语破

为公故曰君氏
严启隆传注曰此确传也隐既自处以摄必不敢处其
母以夫人乃仲子既死声子必摄女君于礼亦得称君
卷一 第 18a 页 WYG0177-0067a.png
且子方为君又无君母死而不书之理书曰君氏卒固
一时之权衡实亦圣人之所不能易也
王贰于虢
郑虢争政天子不任大臣也而以为王贰于虢尹耽相
讼人主左右其臣也而以为王叛王孙苏赵范分党陪
臣私憾王室也而曰赵鞅以为讨东魏孝静帝曰自古
惟闻臣反君不闻君反臣春秋时此种意议已发于权
奸之心事何怪乎尔朱荣高澄也
卷一 第 18b 页 WYG0177-0067b.png
故周郑交质
文出郑牍故不见罪郑之词左氏采之以见郑之行事
若此恶郑庄也
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
括地志故祭城在郑州管城县东北十五里郑大夫祭
仲邑水经注长垣县有祭城
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蕴藻之菜
汉郊祀志引西邻之礿祭颜师古注以礿为瀹瀹煮新
卷一 第 19a 页 WYG0177-0067c.png
菜以祭王辅嗣易注礿祭之薄者也沼沚之毛蘋蘩之
菜可羞于鬼神义皆祖左氏为说
使公子冯出居于郑
邵宝曰冯也承穆公之命无逊词以对其弑夺之心固
不待他日而后见使冯出居所以防之亦甚周密与夷
于此能修德和民以好邻国则其位自定顾与逆贼合
谋欲求除害而卒及于难盖自贻之耳岂穆公之罪哉
而或者更以累宣公抑又过矣
卷一 第 19b 页 WYG0177-0067d.png
殷受命咸宜
杜注殷礼有兄弟相及不必传子孙宋其后也故称商

八月庚辰宋穆公卒
陆伯冲曰天子至尊天下称曰崩诸侯曰薨者本国之
臣子言之王史及他国之史皆书卒朱子曰刘秘丞说
凡诸侯王以下当从此例温公亦以为确论恨周秦汉
纪不可追改自觉通鉴书薨之失而悔之云云
卷一 第 20a 页 WYG0177-0068a.png
齐郑盟于石门
陈止斋曰外特相盟不书必关于天下之大故也而后
书齐郑合天下始多故矣书齐郑盟于石门以志诸侯
之合书齐郑盟于咸以志诸侯之散是春秋之终始也
隐桓庄之际惟郑多特笔焉襄昭定哀之际惟齐多特
笔焉

水经济水又北过临邑县东注水有石门以石为之郑
伯车偾即于此京相璠曰今济北卢县故城西南六十
卷一 第 20b 页 WYG0177-0068b.png
里有石门去水三百步按传言寻卢之盟卢与石相去
固不远矣
又娶于陈曰厉妫
吕圭叔曰古者诸侯无再娶再娶亦妾也晋少姜卒晋
侯使士文伯辞于鲁曰非伉俪也请君无辱以是知之
愚按平公少姜与惠公仲子皆元妃薨而继娶若卫庄
公之陈厉妫则庄姜固在也而曰又娶又娶即再娶不
卷一 第 21a 页 WYG0177-0068c.png
内讧外椓流观诗史方可晓然洞悉

张溥春秋列国论曰春秋之初强诸侯不仁者莫如郑
庄宋公子冯出居其地閤辟用之犹股掌也州吁揣宋
殇之志以伐郑来请使殇而知义绝其使声其罪正告
天下郑庄虽狡不能挟冯为难也一念猜忍与吁合兵
反授郑以辞宋连岁出师其国人曰伐郑也郑赴告于
诸侯则曰恶冯也于是列国之与宋者亦起而疑宋矣
数战民疲国中难作华督盖外倚郑庄内援公子立冯
卷一 第 21b 页 WYG0177-0068d.png
之谋先定而后动于恶也
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三恪定于武王初政成王以大封同姓继之列国位次
鲁卫齐宋为最而陈蔡亚焉晋郑则东迁之所依也故
隐桓之时交政中国者不越乎此楚也秦也吴也以蛮
服始通乎上国而次第浸强此十馀国之离合盛衰实
为春秋大纲领非齐桓则晋楚并吞未巳而列国皆无
卷一 第 22a 页 WYG0177-0069a.png
以自存长如宋虢之盟则诸侯之兵可终弭而春秋不
至流为战国此二百四十年之天下兵车玉帛之盟会
维之也推首功惟一管仲列继治则狐赵与侨戍之徒
而衡决溃裂之者季孙意如赵鞅陈恒也
吕伯恭曰左传须分三节看五霸未兴以前是一节五
霸迭兴之时是一节五霸既衰以后是一节
犹治丝而棼之也
汉渤海盗起选龚遂为太守治之召见对曰治乱民犹
治乱绳不可急也缓之然后可治北齐神武欲试诸子
卷一 第 22b 页 WYG0177-0069b.png
使各理乱丝文宣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州吁者棼
之者也举事辄偾高洋者断之者也能速得志不旋踵
而亡惟龚遂从容理之治行称首经纶天下之大经其
必有道欤
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
魏禧曰确是当时妙用说得条理可听观其父子细细
商量处可为绝倒然碏于此时肠为寸断矣忠臣苦心
卷一 第 23a 页 WYG0177-0069c.png
千载下使人涕零
厚从州吁如陈
王樵曰陈乃卫桓之母家庄公惑于嬖妾戴妫大归陈
国既知之矣及州吁弑立不应反助之兴师观石碏告
陈人曰此二人者实弑寡君则前此陈或不知州吁之
为贼也奸党欺蔽其术多矣石碏以贼方据国无可与
图者图之必于陈故先与陈人定计风之朝陈使请王
觐而即陈以除之朱子语录有门人疑引之去陈后倘
陈人不杀却何如盖未知此也
卷一 第 23b 页 WYG0177-0069d.png
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
春秋弑君三十六大局有二一则公子弑君而自立一
则大臣弑君而更置公子自立者惟楚为多商臣弑成
围弑郏敖弃疾弑灵吴亦有光弑僚若中原上国齐晋
宋郑鲁卫皆大臣柄政者为之弑君逐君废置迎立庙
社不惊疆圉晏然即郑突宋鲍以介弟代立亦必傅瑕
助之王姬主之自馀卫州吁齐商臣旋篡旋灭莒仆弑
卷一 第 24a 页 WYG0177-0070a.png
父乃不敢居其国而逃矣从来权之所在即足为患君
国者未有不忌其支庶制防之术每周异姓之臣得政
行权移之以渐而不可复制是故三家田氏之祸于春
秋之始作而知之矣
石碏纯臣也
春秋弑君而贼得讨者鲜矣高渠弥夏徵舒邻国讨之
国讨者宋万鲁庆父若公子既立为君者惟齐无知州
吁而已而雍廪犹以夙嫌所以石碏独为纯臣
卷一 第 24b 页 WYG0177-0070b.png

郤超死父愔哀悼成疾后见超所与桓温往返密计书
牍大怒不复哭东坡论方回之忠可方石碏颜竣为宋
武陵王记室参军从讨元凶劭檄书至建康劭问颜延
之谁笔也延之曰竣尚不顾老臣安能顾陛下古来父
子各事一主顺逆殊途延之与愔其反之而得合者乎

魏冰叔谓古者七十而致政石碏告老在桓公初立时
卷一 第 25a 页 WYG0177-0070c.png
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
西溪丛话论此传句读故讲事以度轨(绝句)量谓之轨取
材以章物(绝句)采谓之物即以下句释上句如此句法最
妙又僖二十三年闻公子骈胁欲观(绝句)其裸浴(绝句)薄而
观之愚按其裸浴三字摘出不成句且传文曹共公闻
其骈胁非曰晋公子骈胁也读传不熟何必硬改
皆于农隙以讲事也
隐之如棠以春宣之滥泗渊以夏皆失其时故僖伯里
革陈谏皆为失时因淫䰻而兼及淫猎二者相等刘炫
卷一 第 25b 页 WYG0177-0070d.png
乃谓人君可观猎兽不可观捕鱼殊不可解
公矢鱼于棠
王应麟曰矢鱼于棠朱文公云据传云则君不射是以
弓矢射之如汉武帝射蛟江中之类按淮南子季冬命
渔师始渔天子亲往射鱼恐非陈鱼之说 齐伯恒曰
矢即矢缴之矢今之鱼也陈仲蔚以为皋陶矢厥谟
之矢合于传之陈鱼朱子不取
卷一 第 26a 页 WYG0177-0071a.png
使曼伯与子元潜军军其后
顾亭林曰子元疑即厉公之字申无宇曰郑庄公城栎
而寘子元焉使昭公不立杜以为别是一人厉公因之
以杀曼伯而取栎非也盖庄公在时即以栎为子元之
邑如重耳之蒲夷吾之屈故厉公于出奔之后取之特
易而曼伯则为昭公守栎者也桓五年子元请为二拒
以败王师亦是厉公
王命虢公伐曲沃
陈则通曰王命虢公伐曲沃立哀侯诸侯犹有奉王命
卷一 第 26b 页 WYG0177-0071b.png
立国君者王命虢公讨樊仲皮诸侯犹有奉王命伐叛
人者庄公以后传绝无之矣桓王以诸侯伐郑敢于拒
天讨者郑寤生之罪也王人子突奉命救卫敢于逆王
命者齐诸儿之罪也
考仲子之宫将万焉
吕东莱曰万者文武二舞之总名也干舞武舞之别名
也籥舞文舞之别名也文舞又谓之羽舞康成据公羊
卷一 第 27a 页 WYG0177-0071c.png
以万舞为干舞盖文舞舞羽吹籥去其有声者故去籥
焉遂以万舞为武舞与籥舞对言之失经意矣若万舞
止为武舞则简兮与商颂独言万舞岂亦止武舞耶隐
公考仲子之宫将万焉妇人之宫不应独用武舞明矣
诸侯用六
杜解补正六六三十六人东坡志林引宋书乐志文帝
元嘉十五年给彭城王义康舞伎三十六人太常傅隆
以为左传诸侯用六杜预以为三十六人非是舞所以
节八音故必以八人为列自天子至士降杀以两两者
卷一 第 27b 页 WYG0177-0071d.png
减其二列尔若如预言至士止有四人岂复成乐襄十
一年晋悼公纳郑女乐二八以一八赐魏绛此乐以八
人为列之證
大夫四士二
刘原父曰士二佾所谓士者特牲少牢皆士礼也无用
乐舞之仪安得二佾而施之周礼舞师之职凡小祭祀
则不兴舞小祭祀者王服玄冕之祭也王服玄冕不兴
卷一 第 28a 页 WYG0177-0072a.png
舞矣士服玄冕反舞之乎且玄冕又非士所当服者按
原父止言士之不得有佾耳愚谓大夫亦不得有佾公
羊榖梁皆云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不及大夫何休
注引鲁诗传天子食日举乐诸侯不释悬大夫士日琴
瑟诸侯不释悬则亦未尝有舞佾矣乐记天子之为乐
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
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郑注民劳则德薄酂相去远舞
人少也民逸则德盛酂相去近舞人多也舞人多少即
诸公六诸侯四之谓因天子之赏而后有之成王赐周
卷一 第 28b 页 WYG0177-0072b.png
公以天子之礼乐故鲁用八佾更非诸公诸侯之所得
而拟若大夫何预焉论者以鲁三家因祖桓公而僭八
佾不知大夫用佾之僭众仲已启其端或者三桓之徒
为此说以惑后世亦未可知
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
白虎通阳生于五极于九五九四十五日变变以为风
阴合阳以生风距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条者正也明
卷一 第 29a 页 WYG0177-0072c.png
庶者迎众也清明者清芒也景风者景大也阳气长养
凉风者寒也行阴气也昌阖风者戒收藏也不周风者
不交也阴阳未合化也广莫者大也同阳气也条风至
则地暖明庶风至万物产清明风至物形乾景风至棘
造实凉风至禾黍乾昌阖风至生荠麦不周风至蛰虫
匿广莫风至万物伏
未及国
楚围雍氏韩张翠求救于秦甘茂曰韩急矣先病而来
翠曰未急也韩急且折而入于楚宋使者之言与张翠
卷一 第 29b 页 WYG0177-0072d.png
同而鲁秦应之者异则春秋战国时势悬殊而受师之
国坚脆不侔矣
宋人伐郑围长葛
洧水经又东径长社县故城北郑之长葛邑也后社树
暴长故曰长社魏颍川郡治也善长自言景明中出宰
兹郡于城南西侧修立客馆于土下得一树根甚壮大
疑是故社怪长暴茂者也
卷一 第 30a 页 WYG0177-0073a.png
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
魏叔子曰翼之九宗逆晋侯于随遂之四氏歼齐师于
飨兴复报仇皆藉强宗故曰为政不得罪于巨室周初
封国必陪以大姓与土田并锡欲使子孙有所凭藉而
后世得天下者或徙其豪杰以实要地或迁灭之以防
祸乱用意不同而所见则一也 卫祝鮀言唐叔受封
有怀姓九宗职官五正
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杜注芟杀蕴积崇聚也西京赋引之曰若薙氏之芟平
卷一 第 30b 页 WYG0177-0073b.png
既蕴崇又行火焉薛综注如芟草积而放火加以行火
句芟夷蕴崇句较更明析
王不礼焉
尤侗曰王之不礼固非然郑庄非有心尊王者特欲复
政权挟天子以令诸侯五年又以齐人来朝六年遂为
左卿士以王命会齐鲁伐宋取郜取防以予鲁盖鲁与
郑本仇也与宋本好也鲁以行人失辞而不救宋郑乃
卷一 第 31a 页 WYG0177-0073c.png
输平今以二邑归鲁所以坚其亲郑而绝宋也不然既
奉王命何不削其地以为王土乎八年齐鲁郑入许以
许与郑郑伯使许叔居东偏公孙获处西偏其不与齐
鲁者郑志也庄公之巧诈如此传于宋之役谓不贪其
土以劳王爵许之役谓度德量力无累后人是为所欺
矣至十三年王夺郑伯政遂有繻葛之战往日之本心
毕露矣齐威王生而朝周死则叱之而母婢也之诟如
同一辙
卷一 第 31b 页 WYG0177-0073d.png
周桓公言于王曰
周公封于鲁而以伯禽为鲁公公则称周公留成周辅
王故系公于周逸周书谓君陈为周平公伯禽之弟尚
书郑疏以为周公之子其说皆同王莽专汉称安汉公
窃仿周公之号宣王初立有周定公与召穆公同摄天
子事号曰共和即周桓公之先世桓公名黑肩后有周
公忌父周公楚皆称周公史记世家考王封其弟于河
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职东西二周由此分焉共和
卷一 第 32a 页 WYG0177-0074a.png
之周公为负斧扆之周公之别子而封巩之周公亦袭
其号曰续周公之职大约周公为周室辅政之官名忌
父楚皆称宰周公其义可见
故薨则赴以名告终称嗣也
赵伯循曰岂有君薨在殡臣子当创巨痛深之日乃忍
称其君父之名哉又曰凡诸侯同盟名于策书朝会名
于要约聘告名于简牍故于卒赴可得而纪此为得之
黄仲晦曰考诸经文其卒而不书名者十人皆当时并
无朝会聘告事迹所以不知其名成二年公及秦人盟
卷一 第 32b 页 WYG0177-0074b.png
而十四年秦伯卒不名十三年公会滕人伐秦而十六
年滕子卒是与其大夫盟尔故不知其君之名也愚按
左氏薨以名之语诚足来赵氏之讥子蒲卒哭者呼灭
夫子以为野近世士大夫行状用亲长填讳谓名终将
讳之亦起于左氏不宜自相矛盾也
谓之礼经
赵东山曰据经诸侯不同盟者凡五十二人不书名者
卷一 第 33a 页 WYG0177-0074c.png
楚邱辨在卷首
故遇于犬邱
水经注瓠渎又东径垂亭北亦名犬邱经书垂也京相
璠曰今济阴句阳县小成阳东五里有故垂亭
以泰山之祊易许田
程子曰鲁有朝宿之邑在王畿之内曰许郑有朝宿之
邑近于鲁曰祊时天子不巡狩鲁亦不朝故欲以祊易
许各取其近者使宛来归祊言易也朝宿之邑先祖受
之于先王岂可相易郑来归而鲁受之其罪均也
卷一 第 33b 页 WYG0177-0074d.png

孔疏定四年祝鮀言康叔之受分物云取于有阎之土
以共职犹鲁之有许田也取于相土之东土以会王之
东蒐犹郑之祊邑也郑近京师无假朝宿鲁近泰山不
须汤沐各受其一卫以道路并远故两有之

战国时秦割河东三邑求讲于齐魏韩齐与韩易地以
卷一 第 34a 页 WYG0177-0075a.png
从其便晋韩起以州田易宋原县于乐大心疆埸徙置
不烦史笔之书书易祊田者盖为诸侯朝宿以备天子
时巡朝会之故东迁至此垂六十年以祊易许会同有
绎从此绝望盖伤之矣与子贡爱饩羊孟子勿毁明堂
同指
先配而后祖
杜注礼逆妇必先告祖庙而后行故楚公子围称告于
庄共之庙郑忽先逆妇而后告庙失之矣此礼昏礼无
其文徐居甫问朱子引伊川言庙见不必候三月只迟
卷一 第 34b 页 WYG0177-0075b.png
之半月亦可今妇人入门即庙见盖举世行之朱子答
以布几筵告庙而来之说亦不出元凯之指
公及莒人盟于浮来
公榖皆作包来杜注东莞县北有邳乡邳乡西有公来
山号曰邳来间盖邳与浮同音而讹也于钦齐乘莒州
西十里俗作浮邱山山半有莒子陵又东南马鬐山浮
来之北则洛山黄华水发源于此合浮来众水潴为莒
卷一 第 35a 页 WYG0177-0075c.png
之西湖云云
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孔疏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下及百世而此
姓不改族者属也与其子孙共相连属其傍支别属则
各自立氏大传曰系之以姓而弗别百世而昏姻不通
者周道然也是言子孙当共姓也曰庶姓别于上而戚
单于下是言子孙当别氏也姓则受之于天子族则禀
之于时君天下之广兆民之众莫不有族人君之赐姓
赐族为此姓此族之始祖耳其不赐者各从父之姓族
卷一 第 35b 页 WYG0177-0075d.png
非复人人赐也晋语称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得姓者十
二人天子之子尚不得姓况馀人哉固当从其父耳黄
帝之子兄弟异姓周之子孙皆姓姬者古今不同周代
尚父欲令子孙相亲故不使别姓其赐姓者亦少唯外
姓妫满之徒耳赐族者有大功德宜世享祀者方始赐
之不当赐者自氏祖字不世其禄不尽赐也众仲以天
子得封建诸侯故云胙土命氏据诸侯言耳诸侯之臣
卷一 第 36a 页 WYG0177-0076a.png
卿为其极既升为卿其族不复因故或身以才举功德
犹薄未足立家则虽为卿竟不赐族羽父为无骇请族
非例得之也有竟无族者鲁之翚挟柔溺名见于经而
其后无闻是或不得族也其士会之孥处秦者为刘氏
伍员之子在齐为王孙氏外传称知果自别其族为辅
氏如此之类皆是身自为之非复君赐

柳芳曰昔周小史定系世辨昭穆故古有世本录黄帝
以来至春秋时诸侯卿大夫名号继统左丘明传春秋
卷一 第 36b 页 WYG0177-0076b.png
亦言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命之氏诸侯以字
为氏以谥为族昔尧赐伯禹姓曰姒氏曰有夏伯夷姓
曰姜氏曰有吕下及三代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
之后世或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
于官则司马司徒氏于爵则王孙公孙氏于氏则孟孙
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氏于志则三乌五鹿氏于事
则巫乙匠陶于是受姓命氏粲然众矣秦既灭学公侯
卷一 第 37a 页 WYG0177-0076c.png
子孙失其本系汉兴司马迁父子乃约世本修史记因
周谱明世家乃知姓氏之所由出虞夏商周昆吾大彭
豕韦齐桓晋文皆同祖也更王迭霸多者千祀少者数
十代先王之封既绝后嗣蒙其福犹为彊家汉高帝兴
徒步有天下命官以贤诏爵以功誓曰非刘氏王无功
侯者天下共诛之先王公卿之胄才则用不才弃之不
辨士与庶族然则始尚官矣然犹徙山东豪杰以实京
师齐诸田楚屈景皆右姓也其后进拔豪英论而录之
盖七相五公之所由兴也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
卷一 第 37b 页 WYG0177-0076d.png
卑寒士权归右姓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
著姓士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晋宋因之始尚姓
然其别贵贱分士庶不可易也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
籍而考其真伪故官有世胄谱有世官贾氏王氏谱学
出焉由是有谱局令史职皆具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
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
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
卷一 第 38a 页 WYG0177-0077a.png
代北则为卤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卤姓者江
左定氏族凡郡上姓第一则为右姓太和以郡四姓为
右姓齐浮屠昙刚类例凡甲门为右姓周建德氏族以
四海通望为右姓隋开皇氏族以上品茂姓则为右姓
唐贞观氏族志凡第一等则为右姓路氏著姓略以盛
门为右姓柳冲姓族系录凡四海望族则为右姓不通
历代之说不可与言谱也

陆伯冲曰古者一字不成文辞皆以氏字配之姜氏子
卷一 第 38b 页 WYG0177-0077b.png
氏以氏配姓也季氏臧氏以氏配族也哭于赐氏以氏
配名也仲氏吹篪又不念伯氏之言以氏配字也灭赤
狄潞氏以氏配国也母氏圣善以氏配亲也然则通而
言之皆得言氏别而言之单言氏者皆谓族也姓则百
代不易谓惟天子乃得特赐姓故曰因生以赐姓舜赐
禹姓曰姒伯夷曰姜武王赐胡公姓曰妫是也又曰胙
之土而命之氏舜赐禹曰夏伯夷曰吕是也又公子之
卷一 第 39a 页 WYG0177-0077c.png
子例以谥配氏而后代子孙因以其字为氏示所出不
乱所谓别子为祖也自馀则或以官以邑为其氏族以
自分别凡此皆如近代之论房也又古者男子皆以氏
配名不言其姓妇人乃称姓礼曰男子称名妇人称姓
是也公子公孙以子孙为氏明与君一体以异于众臣
也不以国为氏者异于君也曾孙以下去君稍疏则可
书其氏矣晋之荀氏经常称荀氏左氏分为中行氏智
氏鲁之仲孙氏传则谓之孟氏盖当时或私自称氏传
从而书之经则必从其正氏之中又为诸氏者如晋之
卷一 第 39b 页 WYG0177-0077d.png
魏氏分为吕氏厨氏鲁之季氏分为公锄氏者皆就中
自分别如今同房之中又论房也

吕伯恭谱牒论三代之时曰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
百世而不变者也曰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数世而
一变者也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其得姓虽一而子孙
别而为氏者不胜其多有以王父之字为氏者矣有以
卷一 第 40a 页 WYG0177-0078a.png
先世之谥为氏者矣有以所居之官为氏者矣有以始
封之邑为氏者矣枝分派别千涂万辙孟仲季臧东门
子叔同出于鲁游国封印公父伯张同出于郑向华荡
乐鳞鱼仲老同出于宋栾高崔国叔仲东郭同出于齐
自秦汉以来氏族之制出于上之所赐下之所更者绝
无而仅有世守一氏传千馀年而不变者天下皆是也
其变非若古之屡其列非若古之多可谓简而易知矣
然人罕有能辨氏族之源者盖由谱牒之明与废而已
卷一 第 40b 页 WYG0177-0078b.png

郑渔仲曰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
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古之诸侯
诅辞曰坠命亡氏踣其国家以明亡氏则与夺爵失国
同故姓可呼为氏氏不可呼为姓姓所以别婚姻故有
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
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于文女生为姓故字多从女如姬
姜嬴姒妫姞姚妘婤姶胚嫪之类是也妇人之称如伯
卷一 第 41a 页 WYG0177-0078c.png
姬季姬孟姜叔姜之类司马子长刘知几谓周公为姬
旦文王为姬伯三代无此语也良由三代以后姓氏合
而为一虽子长知几二良史犹昧于此

赵彦卫云麓漫钞天子赐姓命氏诸侯命族族者氏之
别名也姓者所以统系百世使不别也氏者所以别子
孙之所自出解春秋者云因生以赐姓者谓若舜之妫
禹之姒伯夷之姜是已胙之土而命之氏者若舜之有
虞禹之有夏伯夷之有吕是已于字则叔牙季友展无
卷一 第 41b 页 WYG0177-0078d.png
骇臧僖伯是已于谥则文武成宣宋戴恶卫齐恶是已
于官则司马司徒之类是已于邑则韩魏赵是已详此
诸侯既命于天子为某公侯则是命之氏诸侯位卑不
得赐姓其有以王公及以字为氏或以官以邑既无土
可分则姓与氏无别注史记者所以有族者姓之别名
之语姓者统百世如周姓姬氏所以别子孙如鲁卫毛
聃邘晋应韩之分又春秋之时诸侯之子为大夫则称
卷一 第 42a 页 WYG0177-0079a.png
公子孙则称公孙公孙之子与异姓之臣未赐族而身
为大夫则称名无骇挟之类是也赐族而使之世为大
夫则称族如仲孙叔孙季孙之类是也此诸侯不得命
氏而得命族之例也若夫易云黄帝尧舜氏作尧舜虽
非姓氏既是天子当一代称曰尧舜氏义亦通此又不
拘姓氏之例也
夏城郎书不时也
姚舜牧春秋疑问曰按桓之世三国来战于郎庄之世
陈蔡之俟亦次于郎齐宋以兵窥鲁亦宿师于郎郎诚
卷一 第 42b 页 WYG0177-0079b.png
要地而宜城者隐将为郑伐宋恐他国之议其后也但
兴役有时夏则非其宜耳
以王命讨之伐宋
此犹然征伐自天子出也终左氏之编亦止此一书而
已继则有繻葛之战再继则有王人子突之师衄师于
郑逆命于卫而司马九伐于是乎歇绝矣
君为三覆以待之
卷一 第 43a 页 WYG0177-0079c.png
曹公新书前后及中分为三覆亦有三覆之名李卫公
问对述之但后世用骑非车兵耳
郑人大败戎师
庄之用兵可谓奇谲左氏必极道之虽无与于经要之
有当于圣人之意盖庄实圣人之所恶也
公败宋师于菅郑师入郜归于我郑师入防归于


隐公始睦于宋而疏于郑既而与郑平矣浸且加兵于
宋矣则以祊田为之赂也郑取郜取防皆归于鲁与入
卷一 第 43b 页 WYG0177-0079d.png
许而让鲁让齐同一辙焉隐之贪类楚怀利商于而轻
绝齐庄之狡若秦昭不爱三城以搆齐魏韩此皆势均
力敌之国也楚武文晋献悍然惟知尽诸姬灭同姓有
暴秦虎视山东之概春秋之始骎骎乎战国之风矣齐
桓出而始曰大无侵小又曰玉帛相见不以兵车即起
周公成王而挽东周之天下其功烈亦不是过谓孔子
不满于管仲者未熟读三传者也
卷一 第 44a 页 WYG0177-0080a.png
郑伯围戴癸亥克之
陈留风俗传曰秦之榖县也后遭汉兵起邑多灾年改
曰菑县汉章帝东巡谷县诏曰陈菑县其名不善高祖
鄙柏人之邑世祖休闻喜而显获嘉应嘉皇灵之顾赐
越有光烈考武皇其改县曰考城
滕侯薛侯来朝
鲁方伯之国也故隐桓之世滕薛杞曹榖邓诸国次第
来朝诸侯之邦交岁相问殷相聘世相朝周公之后而
受小国之朝岂得云僭自晋楚强而鲁庇于晋遂转而
卷一 第 44b 页 WYG0177-0080b.png
朝晋再畏楚又不得不朝楚浸且并于越而亦往朝之
立定哀以指隐桓怀古之情益深
薛侯曰我先封
洪容斋曰禹时诸侯万国至春秋时存者数十今考诸
经传可见者惟一薛耳薛之祖奚仲为夏掌车服大夫
自此受封历商及周末乃为宋王偃所灭享国千九百
馀年传六十四代三代诸侯莫之与比
卷一 第 45a 页 WYG0177-0080c.png
郑伯将伐许
伐许之役主兵者郑也春秋为鲁史之书左氏为春秋
而作传故非特经文于凡盟会征伐必以公及公与领
之于是篇亦云公会齐侯郑伯伐许而先之以此著郑
之主兵既得许而处分宰制皆出自郑所谓郑志也直
至许都五迁而终见灭于郑荥阳许昌壤地邻逼所固
然尔
亦聊以固吾圉也
王宗沐曰详览庄公之言不敢以许自为功似让能况
卷一 第 45b 页 WYG0177-0080d.png
能久有许似反已况能禋祀许似虑患吾其能与许争
似忧远然其卒曰不惟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则
自为自利之心不觉发露矣要之残忍阴忌庄公本性
不爱于段何爱于许
吾先君新邑于此
正义地里志河南郡新郑县郑桓公之子武公所国是
知新邑谓河南新郑也志又云京兆郑县周宣王弟郑
卷一 第 46a 页 WYG0177-0081a.png
桓公邑是知旧郑在京兆史记世家虢郐自分十邑献
于桓公桓公竟国之案郑语桓公始谋未取之也武公
始国非桓公也全灭虢郐非献邑也马迁之书皆谬

渭水经注渭水又东径郑县故城北史记秦武公十年
县之桓公友之故邑也汉书薛瓒注言周自穆王已下
都于西郑不得以封桓公也幽王既败虢郐又灭迁其
地国于郑父之丘是为郑桓公无封京兆之文善长云
春秋国语并言桓公为周司徒以王室将乱谋于史伯
卷一 第 46b 页 WYG0177-0081b.png
寄帑与贿虢郐之间平王东迁武公辅王室灭虢郐而
兼其土庄公语公孙获先君新邑是指新郑为言诸述
作者咸以西郑为友之始封未免违正经而从逸录矣

桓公始封荥阳历武及庄才三世耳故曰新邑后世称
新郑由此得名
君子谓郑庄公失政刑矣
卷一 第 47a 页 WYG0177-0081c.png
以私憾而败公事刑所不赦羊斟之陷华元夙沙卫之
阻殖绰郭最斟犹知罪而奔卫则后为绰所醢未有如
公孙阏之倒戈内向势同叛逆而得逃军法者也是以
蒋舒陷傅佥成都失守高永乐守洛阳闭门不纳高昴
齐神武杖之二百论者亦恨其失刑与郑庄等
与郑人苏忿生之田
以地赂秦犹抱薪救火此六国之所以亡乃春秋之始
周之天子实蹈之先以岐雍赐秦后以阳樊赐晋此则
以酒泉与虢以苏忿生之田与郑于是王畿日蹙而强
卷一 第 47b 页 WYG0177-0081d.png
藩浸不可制王制有功加地进律孟子曰庆以地夫有
庆必有削削归之地仍王畿自有故征伐自天子出而
天下有道若有庆而无削春秋安得不趣于战国哉汉
贾谊主父偃之谋有鉴于此
羽父请杀桓公
奸臣固宠多好为谗间骨肉以市其忠晋齐王攸之死
冯紞荀勖搆成之宋魏王廷美燕王德昭之死赵普预
卷一 第 48a 页 WYG0177-0082a.png
谋之翚之初意亦犹是耳隐公友爱挚性间不可入转
而导桓为弑逆则又为苻坚之吕婆楼矣吁可畏哉
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
凌稚隆曰隐公不行即位礼不临惠公丧不称声子夫
人而于仲子则考其宫献六羽焉此其处心积虑曷尝
一日不桓让哉顾桓长矣不胜其欲速富贵之念而隐
方穷兵略地不显示以让之之期迄十一年迟迟不断
故倾危反覆之徒不为隐杀桓即为桓弑隐而钟巫之
难不免矣需者事之贼隐公之谓也而榖梁氏谓其能
卷一 第 48b 页 WYG0177-0082b.png
轻千乘之国不亦过乎虽然使桓不弑隐隐即让桓则
隐将退就臣位而朝桓乎抑桓奉隐于菟裘率诸臣而
朝隐耶国无二君必乱之道吾知其终不可免也夫
使营菟裘吾将老焉
汶水经注淄水出泰山梁父县西南流径菟裘城北隐
公十一年营之郡国志有菟裘聚
 左传折诸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