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提要
提要 第 1a 页 WYG0177-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
 三传折诸        春秋类
提要
    (臣)等谨按三传折诸四十四卷
国朝张尚瑗撰尚瑗字宏蘧一字损时吴江人康熙
    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外补兴国县知县尚
    瑗初从朱鹤龄游讲春秋之学鹤龄作读左
    日抄尚瑗亦作读三传随笔积累既久卷帙
    遂夥乃排纂而成是书曰折诸者取扬雄群
提要 第 1b 页 WYG0177-0001b.png
    言淆乱折诸圣之语也凡左传三十卷公羊
    榖梁各七卷而用力于左传尤多如卷首所
    列郊禘五岳考地名同考名谥同考名姓世
    表诸篇皆引据典核可资考证惟其书贪多
    务得细大不捐每捃摭汉魏以下史事与传
    文相证往往支离曼衍如因卫懿公好鹤遂
    涉及唐元宗舞马之类不一而足与经义或
提要 第 2a 页 WYG0177-0002a.png
    渺不相关殊为芜杂然取材既广储蓄遂宏
    先儒训诂之遗经师授受之奥微言大义亦
    多错出于其中所谓披沙简金往往见宝固
    未可以其糠秕遂尽弃其精英且春秋一经
    说者至夥自孙复刘敞之徒倡言废传后人
    沿其流派遂不究事实而臆断是非胡安国
    传自延祐以来悬为功令而僖公十七年之
    灭项乃误归狱于季孙由议论多而考證少
    也尚瑗是书虽未能刋削浮文颇乖体要而
提要 第 2b 页 WYG0177-0002b.png
    蒐罗荟稡犹为摭实之言过而存之视虚谈
    褒贬者固胜之远矣乾隆四十二年五月恭
    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提要 第 3a 页 WYG0177-0002c.png
折诸原序
世儒不知以传学为经学复不知以经传史之学为道
问学之学而胥汨没锢蔽于制举训诂之中孔子删书
断自唐虞尚书者记言之书实记事之书也春秋专于
记事与诗书并列为经事具而道亦寓焉史起于两汉
祖书与春秋之记事记言以期不悖乎道故史之作不
可以离经传经之书厥名曰传左公榖之传并列而为
十三经以其有功于经也论孟四子之书其初亦一传
耳汉儒之注经并名曰传唐则曰疏不敢当传也两宋
提要 第 3b 页 WYG0177-0002d.png
儒者意薄汉唐或自名为传以远追三代之经唐陆伯
冲创为集传以驾孔疏程子作春秋传而未全苏颍滨
刘原父吕朴乡张元德皆有传刘吕所著甚多名传者
特其一又有陈禾林拱辰亦袭传名而康侯胡氏之传
以朱子所推许明初遂立之学官夫以制举所用而群
趋之可也并三传而名四传乃不学解事之徒强为之
说耳丘明盖又作外传国语矣国语左传为内外两传
提要 第 4a 页 WYG0177-0003a.png
而不援公榖为四传以国语非解经之书顾其起于穆
王远接尚书之君牙三命所载共厉宣幽补平王东迁
以前之记言记事实有助于春秋书体分国列载遂开
战国短长书之体国策一书起于赵魏韩三家灭智分
晋又与内外传首尾相续太史公作史记所本者左传
国语世本战国策今世本之书无传则周室东迁以后
前则春秋二百四十二年后则战国二百四十五年曾
子固所云纪其行事不得而废者矣或谓春秋记事即
以明道三传国语之书多嘉言懿行战国纵横之徒败
提要 第 4b 页 WYG0177-0003b.png
道已甚然学者立乎数千百年之后世变盛衰行事善
恶均不可无记史家于汉唐宋正统之外三国南北朝
五季未尝以逆乱而削其事实战国策与二传国语皆
三代以前之书为览古好学者之所贵重一矣诸书各
有专门注释高下不伦元凯尚矣劭公以曲学见讥武
子不徇榖梁之偏或谓其驾杜何而上要之武库之博
识固非寻常可议解国语者止一韦弘嗣庸庸聊备一
提要 第 5a 页 WYG0177-0003c.png
家吴正传校注国策综核高鲍以成编无惭淹洽夫读
古作者之书而得其所以兴所以废之迹且得其有裨
于学术有裨于治道或无所裨而反有害之故更读释
是书者之书其于是书有裨与无裨各持其说而有废
有兴亦分乎其间若漫举释是书者而斥之以独伸已
说甚者并古人所作之传而黜之以为别有不传之秘
举秦亡汉兴藏山岩伏屋壁师承口授之编并弃之以
为无足道独崇奉夫后起臆说一二家之言以为弋科
名取富贵之具从前之位置甚高而实为后世至庸至
提要 第 5b 页 WYG0177-0003d.png
卑者之所托足愚之所辑并未尝屏弃此一二家言也
折诸之名本之扬子扬子又曰涂虽歧而通诸夏则由
诸川虽曲而通诸海则由诸则将扩一二家以證之数
十百家之异同由四百八十馀年而下逮乎千数十百
年之久近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不敢谓一心之臆度
必百家皆莫之能及又往往历群言之淆乱于吾说竟
无所于遁刘彦和曰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后人也
提要 第 6a 页 WYG0177-0004a.png
愚惟不敢谓得不传之秘而必求之可传之书以不惮
阅历乎展转传受之劳庶几经传与史合流同归先儒
所谓道问学之功于是乎在惜智识弇浅见闻有限矻
矻十馀年老境已至古作述之君子所谓传之其人者
则愚终不敢当也
雍正改元癸卯重九日吴江张尚瑗书
予师愚庵朱先生辑读左日钞而序之曰欲成一家之
学必以经證传以传證经更复出入群书展转相證此
非予力所任俟之述作君子瑗生九龄读四经既毕当
提要 第 6b 页 WYG0177-0004b.png
次受春秋家君令读左公榖三传及国语国策虽短章
剩句间从删削而所读皆全部非如俗刻钞撮之本馀
暇浏览亦略上口既乃阅胡文定之书私心有所未合
杜林合注尤疑其不类则因朱先生纂辑之日以愚意
相质难先生为言唐卿最缪不经与元凯并列不啻韩
非之厕老子乃知读古人书当出已裁而经学必以传
疏为依据诗正义云汉初为正义者皆与经别行三传
提要 第 7a 页 WYG0177-0004c.png
之文亦不与经连古人之行事未必尽当于后人之心
著书之家各因其所见以为是彼此各一是非恶在其
为彼是哉欧阳永叔自谓信于孔子而不惑经之所书
其所信也经所不言不敢知也夫孔子未修之春秋后
世学者不得而见何从测其笔削之意之所存而丘明
所为先经以始事后经以终义者皆为骈枝无用之物
唐宋以来经学传学之家尤宜韬翰而不作矣扬子曰
天地简易何五经之支离支离盖其所以为简易也又
曰众言淆乱则折诸圣欧阳氏谓经简而直传新而奇
提要 第 7b 页 WYG0177-0004d.png
学者乐闻而易惑愚以为乐闻新奇然后可以折诸简
直其新奇也盖其所以为简直也通籍后久病废书调
宰潋江泥涂筐箧之身无意言经学诸家册本一未尝
携独左公榖国语国策全文童幼熟诵公暇偶阅诸史
他经旁涉稗乘琐录诸书有与经传相发者洒然神开
旁解侧出不能自已随笔书之积久成帙国语与左传
通为内外传以三传皆缘经而作外传独否遂与短长
提要 第 8a 页 WYG0177-0005a.png
书以后二百四十五年七雄之行事继获麟以前二百
四十二年并称为国语国策折诸而一国不可以为名
短长之书刘中垒一名为事语合国语而谓之二语创
立新名或未悖厥理随笔所获多出已裁所谓此亦一
是非固未暇计其为彼是也愚庵先生不敢自许成一
家之学瑗何人斯敢谓当予师之所俟乎所采之书不
全不备无异于大泽之礨空惟是展转相證使不以经
传支离为世诟病则志之所存焉耳
康熙壬辰孟冬尚瑗题于潋江官舍之学海
提要 第 8b 页 WYG0177-0005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