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北游集 卷下 第 1a 页 WYG1187-0466a.png

北游集卷下
附录
(附/)杏山摭稿
绩溪县学舍冬至开讲(丁丑十一/月新学)
邑庠既毁于寇年馀未修近寓于西园西园盖某先世
诸老从故侯苏文定公论文讲学之地今因其屋之旧
而粉饰之列为斋序召故学子相与摩习其中不以干
北游集 卷下 第 1b 页 WYG1187-0466b.png

奉以行之世变纷纭士失其职乃今簪绅朋来弦诵有
地博士君以书来道多士之意欲俾某分皋比半席而
质正所闻某草土馀生不得与于斯文而或谓讲学与
仕宦不同古人遭艰可以不仕未尝可以不学朱文公
遣其长子受之往金华从学时吕成公正在郎中公忧
中成公不以此故纳之然则乌乎不可某自华亭归跧
伏丘园无复斯世意遭时之艰勉强酬接乱定苟活己
北游集 卷下 第 2a 页 WYG1187-0466c.png

教子之事为勉然某终不能释然而吾道不可使之晦
诸君之盛意不可辜辄以易之复䌷绎其说为讲义一
篇以纳冀与诸君商确之以求无负于天地可也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天地之心何心也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天地以生物
为心当于物正生时可见何独于复见之盖物正生时
万汇已尽发育百嘉己尽蕃茂天地生生之道发露在
北游集 卷下 第 2b 页 WYG1187-0466d.png

阳大壮三月五阳夬四月六阳乾皆阳气用事以生为
职之时易不言其见天地之心此也至五月一阴生积
而至于十月于卦为坤六阴极矣故其冰霜冱寒风雪
凄冻草木黄落禽虫藏蛰万汇百嘉之类若尽息灭矣
天地生物之心何由而可见乎虽然静极则动阴阳相
乘之机无一息间断古人于十月纯阴之时谓之阳月
以其一阳生五阴之下群阴渐退一阳渐长于是冱寒
北游集 卷下 第 3a 页 WYG1187-0467a.png

时也物虽未生而生之道已勃然不可御此之谓复此
之谓见天地之心夫纯阴疑于无阳至此冬至阳回如
去而归如失而得故谓之复天地之心不见于显然之
时而隐然见于杀气之中此是生物之几如俗所谓掉
转头是也虽若不可见而实可见者也呜呼天地生物
之心于复可见天地以阴骘斯文为心不亦于吾道之
复见之乎诸君徒伤世道之否宇宙闭塞贤人遁藏万
北游集 卷下 第 3b 页 WYG1187-0467b.png

五常可泯六经可弃儒业摈于不用矣吾道剥蚀不殊
穷冬吁天地以阴骘斯文为心岂欲世之乱至此极乎
尝考晋末衣冠陵夷儒者索然丧气吾道剥蚀甚矣隋
王仲淹教授河汾著书立言诸儒生受业者不一吾道
亦如冬至之复矣唐兴贞观之治率其高弟子为之然
则当晋之季吾道剥蚀真如纯阴用事物生己息而仲
淹得以不死盖硕果不食之象天地阴骘斯文之心亦
北游集 卷下 第 4a 页 WYG1187-0467c.png

不振儒不足贵甘于自暴自弃也某窃谓吾道乃人生
日用常行之道斯民共由之而不知者本无晦明本无
绝续时若晦矣而晦之中自有明之几时若绝矣而绝
之中自有续之几若于其几见得分晓便足以见天地
之几既见得此几是天地阴骘斯文之心便当于其若
晦者明之使愈明若绝者续之使愈续以仰副天地生
物之心则吾道将如冬至之复而春矣某又请论夫所
北游集 卷下 第 4b 页 WYG1187-0467d.png

为而可明何为而可续也盖吾道非他所谓道敕天命
纪民彝之谓道耳其目有五曰父子有亲曰君臣有义
曰夫妇有别曰长幼有序曰朋友有信是五者天命之
性民彝之理所谓敕者敕此而已所谓纪者纪此而已
契为司徒敬敷五教者此也今也世事扰扰圣智未兴
孰主张之孰扶持之孰纲维之有不汨其父子之伦者
乎然所谓有亲者终不可汨也亦犹阴杀之中有阳复
北游集 卷下 第 5a 页 WYG1187-0468a.png

其君臣之伦者乎然所谓有义者终不可汨也亦犹阴
杀之中有阳生之几一念才觉为臣尽忠便足以见本
心复矣有不汨其夫妇长幼朋友之伦者乎然所谓别
序信者终不可汨也亦犹阴杀之中有阳生之几一念
夫义妇顺长令幼从同门合志便可见本心复矣天命
之性民彝之理一日丧失人类灭矣非天地生物之心
也至此而复之乃天地之心也某于道未悉犹幸昔从
北游集 卷下 第 5b 页 WYG1187-0468b.png

敢以世变丧其本真如护宝珠如捧拱璧兢兢业业得
以不坠今冉冉老矣所赖以明之续之实后生者之责
乃今承令尹博士君使与乡之父兄子弟处习其旧闻
圣贤于道死而后已之言复有感于世运之变故拳拳
以敕天命纪民彝阐明迓续斯道为诸君告出治者治
此而己令尹大夫事也司教者教此而已博士事也学
者学此而已某与诸英事也其务勉以当天地之心
北游集 卷下 第 6a 页 WYG1187-0468c.png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人患不知学既知学矣又当知天理人欲之辩六经不
言学字言学始于说命秦汉隋唐以来字义不明训一
学字极是舛错近来所谓儒者之学不过读书作文沽
科第钓爵禄而已吁曾是可以言学此固非夫子所谓
古之学亦非夫子所谓今之学且夫子之时尚无所谓
读书作文之弊而夫子已有为己为人之分何也朱子
北游集 卷下 第 6b 页 WYG1187-0468d.png

之道也何谓先王之道昔者帝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
教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
信所谓道也所谓民性之本善者也学者学此而已夫
子之时既无近世读书作文之俗学何莫非学乎此者
夫子何以又有为己为人之分然是五者莫非已也人
当以此五事为己分上事一有未尽则己分未尽是故
父子有亲或有未亲必求先觉所以有亲者效而则之
北游集 卷下 第 7a 页 WYG1187-0469a.png

未尽必求先觉所以有义者效而则之至于必有义矣
亦已分合当为者耳夫妇长幼朋友亦然如使学为父
子有亲者不曰已分合如此有亲而乃曰吾能如此有
亲则人知我能处父子也学君臣有义者不曰已分合
如此有义而乃曰吾能如此有义则人知我能处君臣
也推之夫妇长幼朋友莫不皆是欲见知于人以若所
为皆似不干己事是之谓为人人于五者上著力把作
北游集 卷下 第 7b 页 WYG1187-0469b.png

为己便是天理为人便是人欲圣人教人直是如此分
别毫釐有差便有理欲之判若使圣人见后世之学读
书作文专于沽科第钓爵禄又岂不大可哀哉梦斗不
才辱云台部门不远六七百里专使招致俾正皋比之
席夫亦固以其家学之承可以相与发明不知其中空
空如此何以为说尝闻先大父康范先生云天下事惟
天理人欲两涂出乎彼则入乎此人最患路头之差今
北游集 卷下 第 8a 页 WYG1187-0469c.png

先正其所由之涂过此以往无非可商量之日诸贤其
尚勉之哉
心
心何物也虽人人有之而难言也亦不必言可也而又
不容不言也世固有指血肉之包以为心又有误以知
觉作用处为心夫以血肉之包为心此是一等愚蒙冥
顽之人本不足责吾心方不运寸函宇宙贯古今悠然
北游集 卷下 第 8b 页 WYG1187-0469d.png

止一血肉之包则心亦一死物耳岂能如此孟子以后
惟汉董仲舒唐韩愈略识此心馀则以血肉之包为心
耳犹未为心学病至于指知觉作用处为心特知心之
发露处而心之本体元来未识也此佛氏言心之病而
近世象山之学宗之愚谓心也者人之神明具众理而
应万变本虚灵不昧却是一个活物或时而哀乐生焉
或时而喜怒生焉神者有时而不神明者有时而不明
北游集 卷下 第 9a 页 WYG1187-0470a.png

其动其动也以天而不以人则虚灵不昧全体可以无
失梦斗蚤闻先康范家庭之训有云洙泗设教只从实
事上用工夫论语言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言忠信行
笃敬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非礼勿视听言动
何尝先言心夫子非不言心也特不言心之本体为何
物耳至孟子始言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及性善之
说仁人心之说要先识心之本体而后加防范涵养之
北游集 卷下 第 9b 页 WYG1187-0470b.png

心亦非故与夫子异也夫子之时道学未为不明如刘
康公民受天地之中以生等语见得此时人犹未至于
不识本心故洙泗设教止是语人以防范涵养之功时
至战国道学不明又甚于夫子之时人皆不识其本心
孟子不得不如此说先康范谓象山之学止是得于佛
之所谓心而文之以孟子之说我文公攻之是矣本朝
濂洛诸先儒辈出更相发挥增光润色孔孟之旨道学
北游集 卷下 第 10a 页 WYG1187-0470c.png

范涵养之功有所未尽耳今日当如夫子从实事上加
工夫不可如陆氏只以本心藉口渐言渐差近因漕使
以真西山心经遍示本道诸学邑某作策举一为问诸
贤辈哗然一辞无非掇拾绪馀以应故事往往未得西
山所以著书之意吾用惕然梦斗不才俾正皋比之席
殊无所发明愿诸贤于本心上加防范涵养之功使虚
灵不昧存之而勿失则蕴之为德行发之为事业当必
北游集 卷下 第 10b 页 WYG1187-0470d.png

天理人欲(甲申五月朔/紫阳书院讲)
梦斗少闻先大父康范家庭之训有云天理人欲四字
随处体认自受用不尽某奉此于读书行事间每见一
言一事便分天理人欲两途始自人生而静观之浑然
天理冲漠无朕万善毕备无一毫人欲杂乎其中何恶
可言及夫感物而动天理人欲两途于此乎分所谓几
善恶是时人欲虽生天理未损所谓善恶二字最好看
北游集 卷下 第 11a 页 WYG1187-0471a.png

去而之恶亦在此然是时天理人欲方交战于胸中胜
负未分天理胜则本然之善固在不幸而人欲胜则下
趋于恶本然之善始丧亡无馀矣某近日病中看得此
话犹觉亲切尝作一图分天理人欲宗孽二途以自警
吁天下无独必有对理与欲为对者也天下有独无对
天理是也正如天有阴阳阴阳迭运而成岁功此无独
必有对也古人谓阳以成岁为名而阴以助之故阳者
北游集 卷下 第 11b 页 WYG1187-0471b.png

理为刚为健为正大为光明凡恶皆人欲为柔为顺为
邪曲为暗昧学者于此而慎其所趋则阳明用事而阴
浊不行此所谓能处置者也圣贤所谓修道所谓立命
所谓存心所谓复性所谓求仁曰修曰立曰存曰复曰
求此处置之说要不过使人克去人欲复还天理云尔
此学者最急务也某向在云閒义塾三年只以此说与
友朋相切磋初时似迂阔及说到通透时行持体验亦
北游集 卷下 第 12a 页 WYG1187-0471c.png

圣人之教学者务在阐明开剖此话分晓塞其所不可
由之途必导其所可入之门今利固罕言而命与仁又
罕言既窒之于彼又不辟之于此圣人之意何也此亦
是一大议论时会下有一卫生答曰利是人欲命与仁
是天理圣人固不以欲诱天下而亦不轻以此理渎天
下也当时劈一下直是使人称快某临归时又为讲姤
复二卦姤复者天理人欲消长之几也绝彼柔道牵是
北游集 卷下 第 12b 页 WYG1187-0471d.png

微当有以保培之乃是于善恶交战时作处置工夫此
席实举晦庵先生感兴诗以为说卫生听毕又拱手曰
先生真是一掴一掌血某切谓学者必如此方为有益
不特学者有益某又得以自信其谬见亦为有益某自
离云间以来闻卫生一向长进今某沗据皋比五载于
兹亦常常以此语相切磋惟虑诸讲而不听听而不思
思而不行行而不力亦徒讲耳圣贤说学必说知行互
北游集 卷下 第 13a 页 WYG1187-0472a.png

嫌为迂阔而重告焉前日周公甫所讲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章摘出求之一字有说也夫人不食则饥而
死固不能不食食以充饥足矣若求饱焉即有贪婪饕
餮之意夫人木处而颠土处而病固不能不居居以蔽
风雨足矣若求安焉即有纵肆之意此便是天理人欲
之分食以充饥天理也求饱而流于贪婪饕餮人欲也
居以蔽风雨天理也求安而荡于纵肆人欲也以某推
北游集 卷下 第 13b 页 WYG1187-0472b.png

谁不愿存天理而去人欲然学者不患于分晓处差只
患于近似处差紫之乱朱郑声之乱雅乐近似者最可
患也张以洪所讲贞而不谅一章正是此说夫贞出于
天理谅出于人欲贞正固也有执之意谅非贞而亦有
执之意谅之执所执者一贞之执所执者中人若以谅
为善则是为近似乎贞者误矣圣人故断然曰君子贞
而不谅虽然以洪之说得其意乃引而不发更有一说
北游集 卷下 第 14a 页 WYG1187-0472c.png

欲欲败度欲速则不达皆是欲之恶者直谓之人欲是
也至于我欲仁斯仁至矣从心所欲不踰矩可欲之谓善
皆是欲之好者此欲正是善端谓之天理亦可也欲于
此则可欲于彼则不可夫既欲于此又欲于彼则胸中
无所主甚矣故当有处置之说生我所欲义我所欲两
欲字是一个好一个不好生我所欲出于人欲义我所
欲出于天理到舍生取义便是去人欲而存天理此是
北游集 卷下 第 14b 页 WYG1187-0472d.png

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此一个欲字兼该好与不好
在中富贵人之所欲此欲字善恶未分不以其道得之
而处则全向人欲边去不以其道得之而不处则自向
天理边来前日吴吉甫所讲此章亦已有得处连日听
诸贤讲跃然自喜不可谓无益不知诸贤之听者能思
而择择而行行而力否耶吁人每患知而不行今说天
理人欲消长胜负如此较明理主于静浑然天理不杂
北游集 卷下 第 15a 页 WYG1187-0473a.png

向动更无静时其欲流于人欲而不返此是知一截话
既知矣于静处则敬以涵养到动时则又须防闲不使
动而为欲于静而归于天理不使之动而无静而其欲
流于人欲此是行一截话仲夏告朔此为何时朱光遍
炎宇微阴𦕈重渊是月也阴长而阳消善恶争胜负之
际也某追念先训方作此图以自警夙兴夜寐无沗所
生自期他日可见先人于地下而连日诸贤所讲适有
北游集 卷下 第 15b 页 WYG1187-0473b.png

因得以发图外未尽之意诸贤其勿以迂阔视之而相
与懋勉之
北游集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