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0176-016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毛氏传卷十六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二十有一年
春狄侵卫
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
 前诸国盟齐特要楚人所以谋宋故宋盟鹿上专求
 解于齐楚两大使宋得仍主盟会传曰宋人为鹿上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0176-0162b.png
 之盟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不虞楚之伪许之也此
 盟鹿上与后会在盂俱是宋地盂会诸侯全恃鹿上
 乃盟甫踰时而楚反假盂之会直执宋公以伐宋要
 盟夷狄其足信乎
夏大旱
 周之夏夏之二三四月也于时方下种虽不雨不伤
 禾稼然三月无雨则亦愆阳矣故书之但是年不饥
 则终是春旱于禾稼无与耳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0176-0162c.png
秋宋公楚子陈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会于盂执宋公
以伐宋(盂公作霍谷作雩或作宇左公/谷皆以执宋公下别作一节)
 诸侯会宋地(盂宋/地)宋襄主盟乃无故而楚子执襄以
 伐宋此必诸侯恶襄不道执杀国君因以此报之虽
 假手楚子实则诸侯共为政故鹿上要盟不足解释
 以盟齐之役先有以结之故也胡氏不量世事尚谓
 五国之君不能相救夫五国之君并主之而又救之
 乎陈蔡楚郑皆盟齐之国唯许曹新会而曹又屡被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0176-0162d.png
 宋伐必不肯救宋者第楚会中国始于盟齐劫盟窃
 伐实始此会此则诸侯之罪书其事而义自见耳执
 宋公不言楚子非分恶诸侯亦非不予夷狄承上连
 文书例如此此与前十九年邾执鄫子不书宋公正
 同(详见/前传)
冬公伐邾(公羊作/邾娄)
 邾为宋用鄫子鄫子鲁婿也故公特伐之虽是时邾
 灭须句传谓为须句伐邾则伐邾取须句在三十二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0176-0163a.png
 年此非其事也
楚人使宜申来献捷
 鲁与盟齐而不与鹿上与盂之盟不直宋也然楚以
 盟齐之故使来献捷其不言献宋捷者秋伐宋冬献
 捷事不异年则承上连文亦书例也说见前执宋公
 传
十有二月癸丑公会诸侯盟于薄释宋公
 杜氏云诸侯既与楚共伐宋宋服故为薄盟以释之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0176-0163b.png
 公本无会期闻盟而往其称公会者书例然也(见/前)
 侯即上会盂之诸侯也然执不言释此独言释者亦
 以公与会得载其事故书之并无义例
二十有二年
春公伐邾取须句(邾公羊作邾/娄已后并同)
 据传须句颛臾风姓也邾人灭须句须句子来奔且
 又与僖母成风同姓成风为言因伐邾取须句而返
 其君取者取之邾也返其君则取之而归其君也犹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0176-0163c.png
 言取而还之也但经言取不言返者春秋经也经有
 因传以见者如此但书取不书返其知返者以传见
 也然亦有因经以见者如此书伐邾取须句文七年
 又书伐邾取须句向使须句为鲁有则此已取之何
 必再取观后之取则知此之返此则因经以见之者
 也若取之为义则推于我曰予得之彼曰取并无书
 例而胡氏又以书取为擅夫取而有之尚不擅而擅
 夫还之者乎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0176-0163d.png
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
 宋襄乃伐郑以报盂之役
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
 僖公两伐邾并取须句故邾乘不备而来报之时臧
 文仲力谏当设禦不听因败绩邾人获公胄悬于邾
 城之鱼门其无礼如此升陉鲁地
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
 傅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待于泓当楚人未渡泓时宋师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0176-0164a.png
 已成列司马子鱼请击之不听及渡泓楚师未成列
 司马又请击不听且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不以
 阻隘不鼓不成列遂大败此兴师自楚而书宋及者
 楚虽为救郑而来而宋襄以盂盟见执本思雪耻故
 知其将来而先兴兵以俟之大司马谏襄曰天弃商
 久矣君将兴之不可赦也是宋实兴兵先阻先列宋
 为主而楚就之经书宋及本实事非义例也若宋称
 公楚称人者楚子虽在军而帅师有人君不亲将则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0176-0164b.png
 不书说见隐元年传
二十有三年
春齐侯伐宋围缗(缗谷梁作/闵后同)
 齐孝公为宋襄所纳而曹南之盟齐并不与反与诸
 国谋宋盟于齐地今又专行讨伐且亲将之实怨乎
 甗之败齐志在争伯非为纳君也春秋假借仁信终
 必败露况襄又行诈之尤者乃蹶不旋踵彼车我徒
 皆轹蹑及之欺世之事可为乎所谓但书事而义自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0176-0164c.png
 见者春秋有焉不通者于书伐书围妄指义例春秋
 书伐二百馀书围四十四而欲于此二字决是否安
 能辨之
夏五月庚寅宋公兹父卒(兹公作慈/)
秋楚人伐陈
 传楚成得臣帅师伐陈讨其贰于宋也
冬十有一月把子卒
 卒不书名史阙之也与隐七年滕侯卒八年宿男卒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0176-0164d.png
 同若把本公爵入春秋称侯庄二十七年称伯今又
 称子范氏云为时王所黜理或有之说见桓二年滕
 子来朝传
二十有四年
春王正月
夏狄伐郑
 滑本姬姓小国而附于郑者前二十年以滑贰于卫
 郑伐之滑己听命矣及郑师还而又即于卫故郑再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0176-0165a.png
 讨之周襄王不知何故使伯服游孙伯为卫请滑郑
 伯不从则亦已矣乃又执王之二臣则跋扈已甚王
 怒而伐之宜也乃使颓叔桃子出狄兵以伐郑取栎
 则非复声罪致讨之师王纲之不振至矣宜其不踰
 时而召戎祸也此不及王讨一字一若狄之自来伐
 者虽为王讳然亦曰此非王所为狄为之也文也亦
 义也
秋七月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0176-0165b.png
冬天王出居于郑
 初襄王为世子时母后早死其后母曰惠后(惠王/之后)
 生叔带而欲立之未及而卒(后母/死)及襄王即位叔
 带乃通狄谋伐襄王襄王欲诛带带已奔齐前二
 十二年用富辰之言而召归之(以亲亲/故也)至是王出
 狄师以伐郑取栎遂德狄人取狄女隗氏为后而
 叔带与隗氏通因废后颓叔桃子乃奉大叔以狄
 师攻王杀谭伯获周公原伯毛伯富辰富辰死之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0176-0165c.png
 王出奔郑居于汜是召寇杀人而适以自杀诱夷
 用雠奸宫祸国百不一当此固直书之而义自见
 者但史记曰王出奔郑与厉王出奔彘书法并同
 此但书居而不书奔者以诸侯去国则书奔桓十
 五年郑伯突出奔蔡十六年卫侯朔出奔齐是也
 天子去国则书居昭二十二年王猛居于皇二十
 三年天王居于狄泉是也若傅曰天子无出谓天
 子不宜出出则书之非谓天子不书出出即贬之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0176-0165d.png
 也公羊与曲礼不解春秋谓天子不言出增一言
 字便与夫子书法有未通矣书金縢王出郊康王
 之诰王出在应门之内未尝不言出故冂命曰出
 入起居罔有不钦王制曰天子将出类于上帝出
 与入同入之有出犹出之有入也春秋于襄王之
 奔但书出而入自见曰天王出居于郑于王猛敬王
 之奔则但书入而出亦自见曰王猛入于王城曰天
 王入于成周此真夫子之春秋也胡氏解春秋但知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0176-0166a.png
 有公榖而全不知有夫子如此经曰贬而书出夫襄
 固有罪当贬书出王猛与敬王何罪而乃贬而书入
 乎
晋侯夷吾卒
 此晋惠公也据传惠公之死在二十三年越二年而
 始见于此以赴之晚也是时公子圉立是为怀公怀
 公乃召晋大夫之从重耳者以狐偃不至杀其父狐
 突先是重耳出亡过狄狄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0176-0166b.png
 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而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及齐齐桓妻之及曹曹共公闻
 其骈胁浴薄而观之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及楚楚子飨之至是及秦秦
 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乃纳公子于晋怀公奔高梁
 杀之以不告故不书是时襄王亦使大宰文公及内
 史兴锡晋文命(注命命服也诸侯/七命冕服七章)
二十有五年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0176-0166c.png
春王正月丙午卫侯燬灭邢
 邢卫皆姬姓国皆为狄所灭而邢迁夷仪卫迁楚丘
 齐桓公皆城之则邢卫二国本宜协力距狄互相拯
 援而前十八年邢反挟狄以伐卫围卫莬圃及狄退
 而邢独留师不去则邢恶过矣越明年卫乃伐邢报
 莬圃之役并未尝得志于邢又明年齐孝因邢欲报
 卫盟狄于邢以谋卫则邢实为主而狄反为客然且
 前年之秋甫盟狄而去年之春狄即侵卫则锋起肘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0176-0166d.png
 腋狡狯莫测于是卫文用閒使大夫礼至昆弟先阴
 仕于邢以为内应而后一举而灭之是虽灭同姓然
 敌国逼处势不俱立非得已也但春秋灭国三十无
 书名者此独书卫侯燬传遂有灭同姓故名一语而
 曲礼遂引之曰失地名灭同姓名定之为春秋之例
 夫失地无书名者曲礼郑注引庄十年荆败蔡师于
 莘以蔡侯献舞归为据夫献舞即蔡哀侯也哀侯以
 被执书名未尝失地经凡被执必书名如许男斯沈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0176-0167a.png
 子嘉类不一而足已见前传实则哀侯之执至楚即
 还寸土不失观后三年即与齐桓为北杏之会显然
 在经可验也若失地之君春秋多有纪侯去国谭子
 奔莒并不书名至于灭同姓则在楚所灭虽不可考
 然二十六年经书楚子灭夔注云同姓或以为待夷
 狄之礼故不名若僖二年虞师晋师灭下阳则夏阳
 虢也虞虢与晋皆同姓以两同姓灭一同姓而虞与
 晋皆不名何也若晋献灭虢并灭虞则以一同姓灭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0176-0167b.png
 两同姓然又不名故胡氏亦知难通乃曰晋灭虞不
 名而此独名者虞公贪璧以易邻与邢之挟狄以伐
 卫罪有轻重夫不责虎狼之挟群而责虫鱼之贪饵
 非平情矣予向谓书名书爵并无史例况偶然一见
 尤不可据且经有阙文又有羡文先仲氏曰桓十二
 年丙戌盟武父又云丙戌卫侯晋卒下之丙戌由上
 之丙戌而羡之者也此云卫侯燬灭邢下文云卫侯
 燬卒上之卫侯燬则由下之卫侯燬而羡之者也此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0176-0167c.png
 确论也
夏四月癸酉卫侯燬卒
宋荡伯姬来逆妇
 荡伯姬者公女而嫁于宋大夫荡氏为妻者也今为
 其子来逆妇而借以归宁特礼无姑自亲逆者书逆
 妇则其非礼可知也周礼诸侯嫁女于大夫使同姓
 大夫主之此来逆妇不知何人女并不知谁主而胡
 氏谓讥公失礼下主大夫之昏大不可解荡者宋桓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0176-0167d.png
 公子荡之后
宋杀其大夫
 大夫无名阙文此与庄二十六年曹杀其大夫阙文
 例同公羊谓宋三世内娶故三世无大夫(谓宋公三/世皆娶大)
 (夫女故不敢/臣妇父也)则其时武穆桓庄之族甚夥必非内娶
 三世便无剩氏且未闻君不臣妇父者周武王未尝
 不臣齐尚父也若谷梁谓所杀者孔氏故孔子讳之
 则桓二年宋督杀大夫孔父显见乎经而敢为是说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0176-0168a.png
 妄矣春秋有阙文又有羡文此即阙文之一耳
 是年晋文勤王以左师迎王入于王城右师取大叔
 于温杀之因朝王王飨醴命之宥且赐之阳樊温原
 攒茅之田晋文复请隧弗许
秋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
 顿小国名杜氏谓顿君迫于陈而出奔楚楚因围陈
 而纳顿君于顿然则楚之围陈为顿故也与前二年
 楚人伐陈别是一事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0176-0168b.png
葬卫文公
冬十有二月癸亥公会卫子莒庆盟于洮
 莒与我旧怨入春秋以来因纪君娶鲁女盟莒于密
 此后桓二十七年莒庆以莒大夫而娶庄公女叔姬
 为妇始相和好至闵元年公子庆父出奔莒季友赂
 莒得庆父而莒复以师责赂故僖元年季友帅师败
 莒师于郦获莒挐至是卫文欲修好于鲁因之平莒
 而卫文又死其子成公修成之故卫侯于既葬之后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0176-0168c.png
 变例称子承父志也然则莒庆即莒大夫之娶庄女
 者洮向二盟莒庆未必无意焉故先之莒庆而后以
 莒子乃谷梁曰莒无大夫其曰莒庆何也是全忘君
 女之得嫁大夫其于春秋前经瞢然不识而欲以传
 春秋可乎洮鲁地庄二十七年公会杞伯姬于洮是
 也惟僖八年洮之会杜氏范氏俱注作曹地非是
二十有六年
春王正月己未会莒子卫宁速盟于向(速公作/遫后同)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0176-0168d.png
 此寻洮之盟也洮盟卫君为政而莒大夫涖之此盟
 则莒君为政而卫大夫涖之旧注向小国之近莒者
 隐二年莒人入向是也公谷谓入者得而不居今盟
 莒于向后宣四年公伐莒取向则公然莒地矣宁速
 卫大夫庄子即宁武子父也
齐人侵我西鄙公追齐师至酅弗及(酅公谷作隽/弗左传作不)
 齐鲁自长勺乘丘诸战后相安至今此何以突见侵
 伐尝以经考之齐桓卒时宋师纳孝公而鲁曾兴师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0176-0169a.png
 以距之以孝公之弟公子潘其后继孝公为昭公者
 本娶鲁女为妻故鲁争立之前十八年经书师救齐
 者是也至是孝公来修怨而公追逐之酅者齐地盖
 逐之出境也诸传不顾经因不识见侵之由第于书
 人书师哓哓置辨夫齐人者齐大夫也齐师者齐大
 夫所帅之师总称也此见子隐元年传条例甚明自
 陋者创为人寡称人人众称师之说则此既称人又
 称师多寡杂出为不可通于是谷梁谓人本微者而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0176-0169b.png
 以我能追故称师以大之而胡氏又谓齐先以少诱
 我故称人既而伏其众以邀我故称师殊不知春秋
 书法人师并见者甚多并无义例前二十二年宋人
 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后二十八年晋侯及楚人
 战于城濮楚师败绩此岂战时人少败时人反多耶
 抑岂战时以少诱之败时反以多邀之耶何悖诞至
 此
夏齐人伐我北鄙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0176-0169c.png
 是时齐侯亲至境臧文仲曰事急矣乃使展喜乞展
 禽(即柳/下惠)为词以犒齐师齐侯始去其称人者以帅师
 有人齐侯不亲将也说见前
卫人伐齐
 齐卫无恶专以洮向之盟为我伐齐故传曰洮之盟
 故也胡氏不读春秋谓卫人报德以怨伐齐之丧而
 公两盟之是党卫也故齐人既侵其西又伐其北是
 既不解鲁齐之恶又不识齐卫之怨茫然立言夫卫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0176-0169d.png
 未尝伐齐丧也前十七年齐桓卒十八年宋人曹伯
 卫人邾人伐齐此非伐丧也齐桓之卒五公子争立
 而宋襄遵齐桓旧约合曹卫以纳孝公此一伐齐正
 所谓定齐难正齐位孝公所宜感德不暇者特甗之
 败齐则诸国师退而宋必取胜故齐衔宋则有之然
 于曹卫并无与耳且齐果怨卫则直宜伐卫今经书
 卫伐齐是卫党鲁非鲁党卫也卫怨齐非齐怨卫也
 且卫以党鲁而后伐齐非齐为党卫而然后伐鲁也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0176-0170a.png
 事有始末时有前后经文具在何可使颠倒谬乱至
 于如此
公子遂如楚乞师
 公子遂即东门襄仲也强邻荐偪乞师距之亦属恒
 事特乞楚则搂伐无已矣此直书而义自见者
秋楚人灭夔以夔子归(夔公/作隗)
 夔熊摰之后楚同姓国也
冬楚人伐宋围缗(缗谷/作闵)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0176-0170b.png
 据传晋文过宋宋襄赠马二十乘宋遂谓有德于晋
 背楚即晋楚乃使子玉伐宋
公以楚师伐齐取谷
 取者楚取之也
公至自伐齐
二十有七年
春把子来朝
 把本公爵而称子为时王所黜也传谓把桓公用夷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0176-0170c.png
 礼故称子谬矣前二十三年书杞子卒此把成公也
 成公为庄公之婿庄二十五年伯姬归于把是也今
 此把子则成公之子桓公亦是鲁婿后三十一年把
 伯姬来求妇为子桓公求妇是也但此时桓公尚幼
 观前五年伯姬来朝其子以桓幼不能朝故母携持
 之以朝后三十一年始为求妇则少君初立朝且不
 能岂有遽行夷礼之理况庄二十七年把伯来朝此
 成公也后此文十二年杞伯来朝则桓公也是成公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0176-0170d.png
 则始称伯卒乃称子先不行夷礼而后行夷礼桓公
 则此称子后复称伯先行夷礼而后又不行夷礼天
 下无父子对偶两适相左如此经者夫鲁侯无黜陟
 时君之权春秋亦无用夷礼贬爵之例故范宁曰把
 子卒把子来朝则时王所黜故父贬爵而子即承之
 此把子来朝后杞伯来朝则时王所进故初黜而后
 复进之此明可据者传不顾经徒以春甫来朝秋即
 伐杞而策书不载其事遂造为恶用夷礼之说不知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0176-0171a.png
 此本有他故而史未明载春秋多有之如桓二年秋
 杞侯来朝九月即入把此并不用夷礼也其称把侯
 并未尝以夷礼贬也然而秋来朝而秋即伐之与此
 之春来朝而秋即伐其事正同盖必有他故而史阙
 之矣乃彼曰恶其无礼此曰恶其用夷礼夫既来朝
 则虽甚无礼然犹愈于不来朝者甫来朝而遽加兵
 万一不来朝何以处之
夏六月庚寅齐侯昭卒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0176-0171b.png
秋八月乙未葬齐孝公
乙巳公子遂帅师入杞(杜注八月无乙巳/乙巳九月六日)
 见前传
冬楚人陈侯蔡侯郑伯许男围宋
 前年楚自伐宋此则合诸国伐之总以其贰于晋也
 时楚成王亲在军而称人者以子玉为将也
十有二月甲戌公会诸侯盟于宋
 楚与诸国皆在宋而我往会之与楚好也
卷十六 第 20a 页 WYG0176-0171c.png
 
 
 
 
 
 
 
 
卷十六 第 20b 页 WYG0176-0171d.png
 
 
 
 
 
 
 
 春秋毛氏传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