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五
卷三十五 第 1a 页 WYG1361-066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三国志文类卷三十五
  对问
 魏
   傅嘏伐吴对(孙权死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毌立俭等表请)
    (征吴朝廷以三征计异/诏访尚书傅嘏对曰)
昔夫差胜齐陵晋威行中国不能以免姑苏之祻齐闵
辟土兼国开地千里不足以救颠覆之败有始不必善
卷三十五 第 1b 页 WYG1361-0661b.png
终古事之明效也孙权自破蜀兼平荆州之后志盈欲
满罪戮忠良诛及胤嗣元凶已极相国宣文侯先识取
乱侮亡之义深建宏图大举之策今权已死托孤于诸
葛恪若矫权苛暴蠲其虐政民免酷烈偷安新惠外内
齐虑有同舟之惧虽不能终自保完犹足以延期挺命
于深江之表矣昶等或欲泛舟径渡横行江表收民略地
因粮于寇或欲四道并进临之以武诱间携贰待其崩
坏或欲进军大佃偪其项领积榖观衅相时而动凡此
卷三十五 第 2a 页 WYG1361-0662a.png
三者皆取贼之常计也然施之当机则功名成立苟不
应节必贻后患自治兵以来出入三载非掩袭之军也
贼丧元帅利存退守若撰饰舟楫罗船津要坚城清野
以防卒攻横行之计殆难必施贼之为寇几六十年君
臣伪立吉凶同患若恪蠲其弊天去其疾崩溃之应不
可卒待今边壤之守与贼相远贼设罗落又持重密间
谍不行耳目无闻夫军无耳目校察未详而举大众以
临巨险此为希幸徼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
卷三十五 第 2b 页 WYG1361-0662b.png
也唯有进军大佃最差完牢可诏昶遵等择地居险审所
错置及令三方一时前守夺其肥壤使还耕塉土一也
兵出民表寇钞不犯二也招怀近路降附日至三也罗
落远设间构不来四也贼退其守罗落必浅佃作易之
五也坐食积榖士不运输六也衅隙时闻讨袭速决七
也凡此七者军事之急务也不据则贼擅便资据之则
利归于国不可不察也夫屯垒相逼形势已交智勇得
陈巧拙俱用策之而知得失之计角之而知有馀不足
卷三十五 第 3a 页 WYG1361-0662c.png
虏之情伪将焉所逃夫以小敌大则役烦力竭以贫敌富则敛
重财匮故敌逸能劳之饱能饥之此之谓也然后盛众厉兵
以震之参惠倍赏以招之多方广似以疑之由不虞之道以
间其不戒比及三年左提右挈虏必冰散瓦解安受其弊
可坐算而得也昔汉氏历世常患匈奴朝臣谋士早朝宴
罢介冑之将则陈征伐搢绅之徒咸言和亲勇奋之士思展
搏噬故樊哙愿以十万之众横行丐奴季布面折其短李信
求以二十万独举楚人而果辱秦军今诸将有陈越江陵险独
卷三十五 第 3b 页 WYG1361-0662d.png
步虏廷即亦向时之类也以陛下圣德辅相忠贤法明士练措
计于全胜之地振长策以禦之虏之奔溃必然之数故兵
法曰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若释庙胜必
然之理而行万一不必全之路诚愚臣之所虑也故谓大
佃而偪之计最长时不从嘏言其年十一月诏昶等征吴
五年正月诸葛恪拒战大破众军于东关
    陈群肉刑对(时太祖令议复/肉刑群对曰)
臣父纪以为汉除肉刑而增加笞本兴仁恻而死者更
卷三十五 第 4a 页 WYG1361-0663a.png
众所谓名轻而实重者也名轻则易犯实重则伤民书
曰惟敬五刑以成三德易著劓刖灭趾之法所以辅政
助教惩恶息杀也且杀人偿死合于古制至于伤人或
残毁其体而裁剪毛发非其理也若用古刑使淫者下
蚕室盗者刖其足则永无淫放穿窬之奸矣夫三千之
属虽未可悉复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汉律所
杀殊死之罪仁所不及也其馀逮死者可以刑杀如此
则所以刑之与所生之足以相贸矣今以笞死之法易
卷三十五 第 4b 页 WYG1361-0663b.png
不杀之刑是重人支体而轻人躯命也
   卢毓举才对(明帝时会司徒缺毓举处士管/宁帝不能用更问其次毓对曰)
敦笃至行则太中大夫韩暨亮直清方则司𨽻校尉崔
林贞固纯粹则太常常林帝乃用暨毓于人及选举先
举性行而后言才黄门李丰尝以问毓毓曰才所以为
善也故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今称之有才而不能
为善是才不中器也丰等服其言
   和洽时风不至对(太和中散骑常侍高堂隆奏有/时风不至而有休废之气必)
卷三十五 第 5a 页 WYG1361-0663c.png
    (司不勤职事以失天常也诏书/谦虚引咎博咨异同洽乃对)
洽以为民稀耕少浮食者多国以民为本民以榖为命
故废一时之农则失育命之本是以先王务蠲烦费以
专耕农自春夏已来民穷于役农业有废百姓嚣然时
风不至未必不由此也消复之术莫大于节俭太祖建立
洪业奉师徒之费供军赏之用吏士丰于资食仓库衍
于榖帛由不饰无用之宫绝浮华之费方今之要固在
息省劳烦之役损除他馀之务以为军戎之储三边守
卷三十五 第 5b 页 WYG1361-0663d.png
禦宜在备豫料贼虚实蓄士养众算庙胜之策明攻取
之谋详询众庶以求厥中若谋不素定轻弱小敌军人
数举举而无庸所谓悦武无震古人之诫也
   高堂隆对崇华殿灾(崇华殿灾诏问隆此何咎/于礼宁有所禳之义乎)
夫灾变之发皆所以明教诫也惟率礼修德可以胜之
易传曰上不俭下不节孽火烧其室又曰君高其台天
火为灾此人君苟饰宫室不知百姓空竭故天应之以
旱火从高殿起也上天降鉴故谴告陛下陛下宜增崇
卷三十五 第 6a 页 WYG1361-0664a.png
人道以答天意昔太戊有桑榖生于朝武丁有雊雉登
于鼎皆闻灾恐惧侧身修德三年之后远夷朝贡故号
曰中宗高宗此则前代之明鉴也今案旧占灾火之发
皆以台榭宫室为诫然今宫室之所以充广者实由宫
人猥多之故宜简择留其淑懿如周之制罢省其馀此
则祖已之所以训高宗高宗之所以享远号也诏问隆
吾闻汉武帝时柏梁灾而大起宫殿以厌之其义云何
隆对曰臣闻西京柏梁既灾越巫陈方建章是经以厌
卷三十五 第 6b 页 WYG1361-0664b.png
火祥乃夷越之巫所为非圣贤之明训也五行志曰柏
梁灾其后有江充巫蛊也卫太子事如志之言越巫建
章无所厌也孔子曰灾者修类应行精祲相感以戒人
君是以圣主睹灾责躬退而修德以消复之今宜罢散
民役宫室之制务从约节内足以待风雨外足以讲礼
义清埽所灾之处不敢于此有所立作萐莆嘉禾必生
此地以报陛下虔恭之德岂可疲民之力竭民之财实
非所以致符瑞而怀远人也帝遂复崇华时郡国有九
卷三十五 第 7a 页 WYG1361-0664c.png
龙见故改曰九龙殿
   又对鹊巢凌霄阙
诗云惟鹊有巢惟鸠居之今兴宫室起凌霄阙而鹊巢
之此宫室未成身不得居之象也天意若曰宫室未成
将有他姓制御之斯乃上天之戒也夫天道无亲惟与
善人不可不深防不可不深虑夏商之季皆继体也不
钦承上天之明命惟谗謟是从废德适欲故其亡也忽
太戊武丁睹灾竦惧祗承天戒故其兴也勃焉今若
卷三十五 第 7b 页 WYG1361-0664d.png
休罢百役俭以足用增崇德政动遵帝则除普天之所
患兴兆民之所利三王可四五帝可六岂惟殷宗转祸
为福而已哉臣备腹心苟可以繁祉圣躬安存社稷臣
虽灰身破族犹生之年也岂惮忤逆之灾而令陛下不
闻至言乎于是帝改容动色
   王基伐吴对
夫兵动而无功则威名折于外财用穷于内故必全而
后用也若不资通川聚粮水战之备则虽积兵江内无
卷三十五 第 8a 页 WYG1361-0665a.png
必渡之势矣今江陵有沮漳二水灌溉膏腴之田以千
数安陆左右陂池沃衍若水陆并农以实军资然后引
兵诣江陵夷陵分据夏口顺沮漳资水浮谷而下贼知
官兵有经久之势则拒天诛者意沮而向王化者益固
然后率合蛮夷以攻其内精卒劲兵以讨其外则夏口
以上必拔而江外之郡不守如此吴蜀之交绝交绝而
吴禽矣不然兵出之利未可必矣
 
卷三十五 第 8b 页 WYG1361-0665b.png
 
 
 
 
 
 
 
 三国志文类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