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六
卷二十六 第 1a 页 WYG1361-062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三国志文类卷二十六
  谏诤
 魏
   沮授谏止袁绍南征
师出历年百姓疲弊仓庾无积赋役方殷此国之深忧
也宜先遣使献捷天子务农逸民若不得通乃表曹氏
隔我王路然后进屯黎阳渐营河南并作舟船缮治器
卷二十六 第 1b 页 WYG1361-0623b.png
械分遣精骑钞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
中事可坐定也审配郭图曰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
能战今以明公之神武跨河朔之彊众以伐曹氏譬若
覆手今不时取后难图也授曰盖救乱诛暴谓之义兵
恃众凭彊谓之骄兵兵义无敌骄者先灭曹氏迎天子
安宫许都今举师南向于义则违且庙胜之策不在彊
弱曹氏法令既行士卒精练非公孙瓒坐受围者也今
弃万安之术而兴无名之兵窃为公惧之图等曰武王
卷二十六 第 2a 页 WYG1361-0624a.png
伐纣不曰不义况兵加曹氏而云无名且公帅武臣竭
力将士愤怒人思自骋而不及时早定大业虑之失也
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此越之所以霸吴之所以亡也
监军之计计在持牢而非见时知机之变也绍从之图
等因是谮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若其浸盛何以制之
夫臣与主不同者昌主与臣同者亡此黄石之所忌也
且御众于外不宜知内绍疑焉乃分监军为三都督使
授及郭图淳于琼各典一军遂合而南
卷二十六 第 2b 页 WYG1361-0624b.png
   张邈諌袁术称尊号(袁术议称尊/号邈谓术曰)
汉据火德绝而复扬德泽风流诞生明公公居轴处中
入则享于上席出则为众目之所属华霍不能增其高
渊泉不能同其量可谓巍巍荡荡无与为贰何为舍此
而欲称制恐福不盈眦祸将溢世庄周之称郊牺牛养
饲经年衣以文绣宰执鸾刀以入庙门当此之时求为
孤犊不可得也
   袁涣谏太祖训民以义
卷二十六 第 3a 页 WYG1361-0624c.png
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
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
自大乱以来十数年矣民之欲安甚于倒悬然而暴乱
未息者何也意者政失其道欤涣闻明君善于救世故
世乱则齐之以义时伪则镇之以朴世异事变治国不
同不可不察也夫制度损益此古今之不必同者也若
夫兼爱天下而反之于正虽以武平而济之以德诚百
王不易之道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
卷二十六 第 3b 页 WYG1361-0624d.png
勤之矣今之所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
免于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惟公所以训之则天
下幸甚太祖深纳焉
   蒋济谏明帝攻辽东(太和六年明帝遣平州刺/史田豫乘海渡幽州刺史)
    (王雄陆道并攻/辽东蒋济谏曰)
凡非相吞之国不侵叛之臣不宜轻伐伐之而不制是
驱使为贼故曰虎狼当路不治狐狸先除大害小害自
已今海表之地累世委质岁选计考不乏职贡议者先
卷二十六 第 4a 页 WYG1361-0625a.png
之正使一举便克得其民不足益国得其财不足为富
傥不如意是为结怨失信也帝不听豫行竟无成而还
   陈琳谏何进诛阉官
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
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
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
发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违经合道天人顺之而反
释其利器更徵于他大兵合聚彊者为雄所谓倒持干
卷二十六 第 4b 页 WYG1361-0625b.png
戈授人以柄必不成功秖为乱阶进不纳其言竟以取

   辛毗谏文帝徙冀州士家(帝欲徙冀州士家十/万户实河南时连蝗)
    (民饥郡国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见之皆莫言)
陛下欲徙士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毗曰
诚以为非也帝曰吾不与卿共议也毗曰陛下不以臣
不肖置之左右厕之谋议之官安得不与臣谋邪臣所
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内毗
卷二十六 第 5a 页 WYG1361-0625c.png
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
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帝遂徙其半
   又谏伐吴
帝欲大兴军征吴毗谏曰吴楚之民险而难禦道隆后
服道洿先叛自古患之非徒今也陛下祚有海内夫不
宾者其能久乎昔尉佗称帝子阳僭号历年未几或臣
或诛何则违逆之道不久全而大德无所不服也方今
天下新定土广民稀夫庙算而后出军犹临事而惧况
卷二十六 第 5b 页 WYG1361-0625d.png
今庙算有阙而欲用之臣诚未见其利也先帝屡起锐
师临江而旋今六军不增于故而复循之此未易也今
日之计莫若脩范蠡之养民法管仲之寄政则充国之
屯田明仲尼之怀远十年之中彊壮未老童龀胜战兆
民知义将士思奋然后用之则役不再举矣帝曰如卿
意更当以虏遗子孙邪毗对曰昔周文王以纣遗武王
惟知时也苟时未可容得已乎帝竟伐吴至江而还
   又谏明帝平北芒
卷二十六 第 6a 页 WYG1361-0626a.png
帝又欲平北芒令于其上作台观则见孟津毗諌曰天
地之性高高下下今而反之既非其理加以损费人功
民不堪役且若九河盈溢洪水为害而丘陵皆夷将何
以禦之帝乃止
   高堂隆谏明帝飨会
明帝初践阼群臣或以为宜飨会隆曰唐虞有遏密之
哀高宗有不言之思是以至德雍熙光于四海以谓不
宜为会帝敬纳之
卷二十六 第 6b 页 WYG1361-0626b.png
 
 
 
 
 
 
 
 三国志文类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