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卷首 第 1a 页
眉山唐先生文集叙
  奉议郎太府寺丞郑总大
君子所贵于文者以与道俱而已诗
以道志春秋以导名分易以导阴阳
此之谓道易顺而书险诗葩而春秋
质书之全经不用也守而诗复须韵
以成章此之谓文文非道无以立训
而垂世道非文无以示人而行远尧
卷首 第 1b 页
舜禹汤周孔孟氏皆明道立训之文
虽秦火洞然传之不绝其后杨雄韩
柳之徒复著书能文柳虽少时嗜进
不择所附以至于偾然能学道自励
赎咎前非其文攻砭世育有补教化
故卒配韩以传若士之见道不明与
虽明而无守文不主道但求其工或
道有不足其文仅能给用非沛然有
卷首 第 2a 页
馀无以自立自著则虽闻于一时亦
不传于后世然则文之与道如耳有
聪目有明血有气形有神要之不可
斯须违离然后尽善此学者所当知
也眉山唐先生名庚字子西政和中
谪官岭南余邂逅识之往来相好也
其文寔与道俱观其文则其为人不
论可知属意遣词必存药石之道或
卷首 第 2b 页
以箴世或以自明体高而妙词严以
精或者以为殆近短涩非也以予观
之正如万顷之澜浩然东下崩腾曲
折尽水之变终而覆之终数百言尔
此其所以为奇天人谈妙于元珠四
老奕棋于一橘可谓小乎其胸中如
此使摅之世则善然自谪而衰运蹇
以至于死有志之士所为哀之韩退
卷首 第 3a 页
之谓柳子厚斥不久穷不极其文学
词意必不能自力以传于后使子厚
淂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
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子西谪官七
年诗文益多而工其淂失盖类子厚
余始疑近古以来文字有传皆须科
名之崇爵位之显或大人先生能轻
重人为世所信者称之其势足以相
卷首 第 3b 页
因而后传如子西则不待三者惟太
学之士淂其文甲乙相传爱而录之
爱之多而不胜录也鬻书之家遂丐
其本而刋焉壬方留意于时学万音
同律始淂为醇佗文若不适用不足
爱乃今不然嗟乎文章果天下公器
子西真豪杰之士太学诚贤士之关
哉子西与余俱喜词章山川远阻则
卷首 第 4a 页
寄语酬唱樽酒会面则论文入微又
同好出世世间法余常谓子西金屑
虽贵着眼成疾文章习气盍痛扫除
雕琢肝肾徒劳人耳子西戏荅曰吾
宁尽此生笔砚间寂然之乐俟来世
尚未晚也坐客嗑然而笑鸣呼行成
于思业精于勤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子西文章博雅超诣执神之机为是
卷首 第 4b 页
故也学者有意于传则以先生为法
宣和四年五月一日序
卷首 第 5a 页
 序
予兄子西自龆龀学为文出言已惊
人如赋明妃曲题醉仙崖什上任德
翁序之类时年方十四五老师匠手
见之无不褫魄落胆及入官以来所
著愈多至被谪南迁其文益工然随
作随散不复留藁故今所存者极少
比见京师刋行者止载岭外所述文
卷首 第 5b 页
随卷附之庶以广其传云昔昌黎文
公集其子婿李汉编而序之杜子美
诗故相吕公微仲为作年谱予与兄
手足之爱亲炙最久其编次之意发
挥之功庶或几于二子焉若夫吾兄
子西之文其名之布于天下为搢绅
之所欣纂至其撰著或有先后所造
或有浅深则览者当自辨之固不待
卷首 第 6a 页
予言而后知也宣和四年六月日弟
庾序
卷首 第 6b 页
卷首 第 6b 页
眉山唐先生文集序
    温陵吕 荣义 德修
近世以文集显于时者文忠公有六
一居士集舒王有临川先生集参政
吕公有观文集丞相张公有无尽居
士集盖其文如是其官如是虽樵夫
野老市井庸人皆能道其姓氏而乐
诵之故言之易以信而传之易以广
卷首 第 7a 页
其势然也乃若有其官而文不显有
其文而官不显二者不可兼故其传
之诚难若唐先生者所谓有其文而
官不显者也先生名庚字子西眉州
眉山人也绍圣中以进士中第为州
县官至大观始入为博士士大夫稍
道其文而世亦未尽知之政和初谪
居海表流离困苦盖六年而不返然
卷首 第 7b 页
身益穷而文益富也其后归京师僦
居于景德寺予时与先生比舍而日
得见先生之所为文颇尝请其本以
传而先生辞曰予以是得名亦以是
得谤可一览而足不必丐而去也于
是不果传焉退复私念曰先生之文
金玉也虽闭藏埋没不求人知然气
㷔光彩久而必见于世盖所谓不待
卷首 第 8a 页
官而后显也已昔屈原以离骚显陶
潜以归去来显卢仝则以茶歌显顾
当时达官岂无其人而三子独得显
于世岂非以其文乎今先生之文予
知其不久而遂显也先生死不一年
果有橐其文以来京师者而太学之
士日传千百本而未已然惜其所传
者止此今始序而藏之庶几他日必
卷首 第 8b 页
有得其完本者宣和四年八月十五
日序
卷首 第 9a 页
卷首 第 10a 页
后跋
  绍㒷二十一年仲冬左朝奉郎
  权发遣惠州军州主𬋩学事兼
  𬋩内劝农事郑康佐
政和中
先君寺丞赴官潮阳道出鹅城谒国
博唐公一见倾盖如平生自是书札
往来无非论文评诗未尝一语以及
卷首 第 10b 页
俗事也而道义之交趣尚之同
先君固已序之矣淂唐公之文凡四
十五首诗赋一百八十有五首唐公
尝云吾以是得名亦以是掇谤不欲
尽传之人故所淂止如是而已康佐
承乏惠阳暇日阅寓公集盖东坡先
生与唐公谪居时著述也唐公之文
凡十有二首诗赋一百十首一首与
卷首 第 11a 页

先君所传颇有重复既而进士葛彭
年以所藏闽本相示文凡五十六首
诗赋二百八十七首较之所见稍加
多矣而篇秩殽乱句读舛讹殆不可
辨未几又淂蜀于归善令张匪躬之
家文凡一百四十二首诗赋三百有
十首较之闽本益加多矣而增损甚
卷首 第 11b 页
少可以取正康佐以郡事倥偬遂属
教授王维则雠校旁援博取凡所辨
正悉有㩀依而唐公之文遂为全编
因其名类勒为三十卷命刻板摹既
且将以传示学者使知至人必有至
文而先生之名可以不朽矣且以成
吾家
先君友之之义而后世之尚友者愈
卷首 第 12a 页
无穷矣书成矣谨题之篇末
卷首 第 12b 页
卷首 第 13a 页
眉山唐先生文集总目
         鲁国先生唐庚著
          教授王维则较
  卷之一
    赋二首
    古体诗十六首
  卷之二
    古体诗(六首)
    近体诗(三十首)
卷首 第 13b 页
    卷之三
      近体诗(三十<折 t="33"/>四首)
    卷之四
      近体诗(三十九首)
    卷之五
      近体诗(二十三首)
    卷之六
     论四首
    卷之七
卷首 第 14a 页
         论五首
      卷 之 八
         记 六篇
      卷 之 九
         记 五篇
        传一 首
      卷 之 十
         传一首
        赞二 首
卷首 第 14b 页
    铭三首
   卷之十一
    铭二首
    三国杂事九则
   卷之十二
    三国杂事十则
   卷之十三
    三国杂事十四则
   卷之十四
卷首 第 15a 页
    三国杂事三则
    表一篇
    书五首
    序二
     疏二
   卷之十五
    书一首
    醮文青词祭文五
    墓志四篇
卷首 第 15b 页
     卷 之 十 六
       行状二
       赞一
       铭三首
       赋二首
     卷 之十七
       赋一首
       古体诗(二<折 t="33"/>十<折 t="33"/>九<折 t="33"/>首)
     卷之 十八
卷首 第 16a 页
    古体诗(二十七首)
   卷之十九
    古体诗(二十二首)
   卷之二十
    古体诗(五首)
    近体诗(二十二首)
   卷之二十一
    近体诗(四十首)
      内挽词(二首)
卷首 第 16b 页
    卷 之二 十二
      近体诗(十五首)
      记四篇
    卷之二 十三
      记二篇
      书四首
    卷之二 十四
     书五首
     表四篇
卷首 第 17a 页
   卷 之二十五
    表四篇
     启七首
   卷之二十六
    启 十七 首
   卷之 二十七
     启四首
     序六首
     辞一 首
卷首 第 17b 页
    卷 之二 十八
      序一篇
      跋一
      檄一
      谕一
      跋尾一
      杂说五
      箴二
      文 九
卷首 第 18a 页
   卷之二十九
    祭文八篇
    策题三条
   卷之三十
    策题十六条
卷首 第 18b 页
卷首 第 19a 页
书先集后
味道者不以声色论文亦如之道散
学非一家言日出而无穷君子病焉
昔之人惟其所淂于此而寓之于彼
孔子曰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庄周曰是其言犹时女也周书諔诡
连犿无端崖而自好如此不诬也陶
靖莭不仕不隐不以万物之好易北
卷首 第 19b 页
窗之凉即其诗岂与魏晋同其声色

先君自幼承学于皇大父若与蜀先
诸儒异辙也既仕矣始绍圣讫政宣
名称益高身日益困折
先君尝谓所知曰后世有扬子云此
复何憾呜呼昔子云亦蜀人仕汉不
遇比没且无子今其传非以书故耶
卷首 第 20a 页

先君视子云年与位皆未䆒
先君有不令不肖之子虽存而书不
传他日徒因其书之遗质之父兄见
闻欲少发其端绪而家难流落复多
散逸不果呜呼尚忍言哉嘉祐熙宁
间皇大父淹有盛名于西南学者争
宗师之益昌龙图阁直学士陆公诜
卷首 第 20b 页
荐之于
朝不报其徒盖与蜀先怅氏苏氏中
分鲁至其推明六经谓易诗书始著
乾坤君臣夫妇之正礼乐藏诸用春
秋谨其变系辞之旨微梦奠不发春
秋之作尽获麟无褒独推原孟轲氏
而挈然负异于诸儒者如此
先君年二十擢第四十南迁五十而
卷首 第 21a 页
死其流风甚远其树立甚大故其于
文率皆惩世漫靡多所矫拂扶雅黜
郑不为苟作当是时如操南风之弦
以游北里虽滥吹杂然众寡莫敌而
平和雅淡之音厌服于人心者且久
而愈信也今其传如存旧如辨同寔
熙礼以来党事以之如议赏如察言
寔崇观以来边衅以之宣和中朝京
卷首 第 21b 页
师燕蓟始事公因作韩忠惠公传斥
其非几以身殉焉是又岂空言哉呜
呼昔鲁大夫臧文仲既殁其言立叔
孙穆子曰是谓不朽始
先君携束书度岭阅五年而后归世
皆怜其穷惟其身方摈斥且死而其
言率忧深不怨如赞曲江论悯俗君
子读而哀之亦曰是千载之表微也
卷首 第 22a 页
先君没后四十馀年罗浮之人乃相
与窃窃然尸祝而俎豆之于今不忘
然则
先君子云之叹与叔孙不朽之言所
以期之后世者复何如哉
  绍㒷岁已卯立春日男左朝奉
  大夫权知饶州军州事文若谨
  书
卷首 第 2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