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九


卷二十九 第 1a 页 WYG1095-025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旴江集卷二十九    宋 李觏 撰
  杂文
   原文
利可言乎曰人非利不生曷为不可言欲可言乎曰欲
者人之情曷为不可言言而不以礼是贪与淫罪矣不
贪不淫而曰不可言无乃贼人之生反人之情世俗之
不憙儒以此孟子谓何必曰利激也焉有仁义而不利
卷二十九 第 1b 页 WYG1095-0255d.png
者乎其书数称汤武将以七十里百里而王天下利岂
小哉孔子七十所欲不踰矩非无欲也于诗则道男女
之时容貌之美悲感念望以见一国之风其顺人也至
矣学者大抵雷同古之所是则谓之是古之所非则谓
之非诘其所以是非之状或不能知古人之言岂一端
而已矣夫子于管仲三归具官则小之合诸侯正天下
则仁之不以过掩功也韩愈有取于墨翟庄周而学者
乃疑噫夫二子皆妄言耶今之所谓贤士大夫其超然
卷二十九 第 2a 页 WYG1095-0256a.png
异于二子者邪抑有同于二子而不自知者邪何訾彼
之甚也
   原正
祭非其鬼而求福焉人知其不正矣考之经则祷祠之
礼烦设祝史巫觋其术近乎怪孰谓圣人而为不正哉
君亲人所甚爱也死亡人所甚恶也以所甚爱而之所
甚恶有告之曰祷可以免虽圣人其如何孔子曰丘之
祷久矣为已故也周公册祝请代武王臣子之心也今
卷二十九 第 2b 页 WYG1095-0256b.png
之学者自以为正人视其亲爱之疾则曰有命噫正可
矣曰孝与慈则未也不孝不慈而得正焉吾不愿也
   读儒行
儒行非孔子言也盖战国时豪士所以高世之节耳其
条虽十有五然指意重复要其归不过三数涂而已平
居自慎重能处贫约(一曰道涂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
(其身以有为也二曰其居处不淫其饮食不溽三曰一/亩之宫环堵之室荜门圭窦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
(而食四曰/幽居不淫)临事有守奋发不顾忌(一曰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
卷二十九 第 3a 页 WYG1095-0256c.png
(鸷虫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二曰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三曰虽有)
(暴政不更其所四曰谗謟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五曰世乱不沮)不苟合
于君视利禄如土芥(一曰难得而易禄也易禄而难畜/也二曰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
(见利不𧇊其义三曰上不答不敢以謟四曰陈言而伏静/而正之上弗知也粗而翘之又不急为也五曰上不臣)
(天子下不事诸侯/虽分国如锱铢)容人爱士以身徇朋友(一曰慕贤而/容众毁方而)
(瓦合二曰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三曰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四曰)
(并立则乐相下不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其馀亦常事(如席上之珍以待/聘衣冠中之类)
考一篇之内虽时与圣人合而称说多过其施于父子
卷二十九 第 3b 页 WYG1095-0256d.png
兄弟夫妇若家若国若天下粹美之道则无见矣圣人
之行如斯而已乎或曰哀公轻儒孔子有为而言也曰
多自夸大以摇其君岂所谓孔子者哉
   读文中子
文中子之言圣人之徒也传之者非其人为之痈创而
已耳吾观中说谓所传者奸诈无礼之人也世诮房魏
辈不称师顾诸公如何人也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学焉
而不知所由来固小人矣然其佐唐命基太平行事灼
卷二十九 第 4a 页 WYG1095-0257a.png
见非小人也非小人而不称师未尝以为师也明矣隋
书魏公所述常人或得一传而无王通云者岂躬为弟
子而忽忘若是乎或谓以长孙无忌怒故(句/)夫魏公引
义谏诤不为天子屈岂惮一无忌而削其师哉盖文中
子教授河汾间迹未甚显没后门人欲尊宠之故扳太
宗时公卿以欺后世耳惧其语之泄乃溢辞以求媚(若/杜)
(如晦于万民犹天百姓日用而不知之/类其媚于唐帝则下文曰尧舜者是也)孔子之时周王
鲁公非有道也至脩春秋尊京师别内外恋恋不能已
卷二十九 第 4b 页 WYG1095-0257b.png
江都弑炀帝而文中子曰天其或者将启尧舜之运吾
不与焉命也其如君臣之礼何孔子于孟懿子季康子
称对称名(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云云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云云)杨素苏夔
李德林隋之大臣且非弟子而谓之请见又名之(素与/吾言)
(夔与吾言德林/与吾言云云)其如上下之礼何吾故谓所传者奸诈
无礼之人也虽然不奸诈不无礼文中子之道不如是
之光也流俗之视中说如视佛书夫焉知佛之道可
尊而尊之哉徒闻其未死时天地鬼神夷狄之君无不
卷二十九 第 5a 页 WYG1095-0257c.png
尊之者耳或曰文中子之道不如是之光则奈何曰不
害为圣人之徒
   吊扬子
岁阴在戍兮其月季春望前三日兮是惟壬辰面书林
以斋慄兮敢行吊于子云呜呼哀哉高庙不神兮借人
以权新都大盗兮舂国之凶邪得志兮明哲偷安天
炉炽炭兮璞玉不燃敛佐王之刀尺兮回智巧乎简篇
何诸儒之丧明兮复培塿乎泰山夫圣者通之谓兮可
卷二十九 第 5b 页 WYG1095-0257d.png
名而名之岂有常人昔成汤号伊尹曰元圣兮固商书
之所不删夷之清而惠之和兮孟氏亦以为圣焉谓子
云之非圣兮何啻乎胶柱而操弦韩退之云大醇而小
疵兮所论止于法言兹对问之细碎兮如入宫始见其
堧垣伊太庙明堂之巨丽兮则尽在于太玄兼三材而
用五行兮取度数于浑天日如蚁而右转兮斗揭柄而
左旋阴阳昼夜之会合兮非弄笔之所磨镌其指在于
三纲兮尤切切于君臣君道光而臣道灭兮尊卑之分
卷二十九 第 6a 页 WYG1095-0258a.png
以陈消与息而相乘兮无盛满之不疾颠言行祸福同
出于罔兮贵思虑乎未然必称孝而称忠兮异乎剧秦
而美新既广且深兮浩浩东溟之潴百川自哲人之萎
于鲁兮独子云之书谁得而及肩惟视之八曰翡翠干
飞离其翼狐貂之毛躬之贼盖小才之足以杀其身兮
俾愚心之愬愬奉新语以周旋兮庶全归于窀穸彼叔
明之为注兮间或失而或得矧科指之不甚明兮匪后
生之能识今之从事于此书兮其说溺乎数术隐怪之
卷二十九 第 6b 页 WYG1095-0258b.png
士借以为已有兮学者欲求而弗获繄小子之不敏兮
将大为之解释下以行诸讲学兮上以及夫邦国计其
业之勤劳兮岂一朝而一夕困于内者疾病兮迫于外
者衣食念一家之言兮终成之于何日天有意于此书
兮使我寿考而强力不然子云之道兮或几乎息我思
古人兮泪涟涟而沾臆
   复说
孔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
卷二十九 第 7a 页 WYG1095-0258c.png
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噫颜氏之贤肖
夫圣者也犹有不善乎曰众人之不善不至乎善也贤
人之不善善而过者也孔门高弟师也过由也兼人有
姊之丧而弗除曾子执亲之丧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
皆善而过者也而未闻其复也中庸曰回之为人也择
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复而得中者
颜氏而已乎故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
夫人之患不在乎不及而在乎过之不及则下于人下
卷二十九 第 7b 页 WYG1095-0258d.png
于人则愤愤则知进矣过之则出乎类出乎类则矜矜
则不知其反矣伯夷与乡人立其不正望望然去之
过于正者也叔向三数叔鱼之罪过于直者也于陵仲
子不食兄之禄过于廉者也鲁隐公摄位过于让者也
徐偃王不忍斗其民过于仁者也尾生期女子过于信
者也圣人则不然子见南子似不正昭公知礼似不直
将之荆先之以子夏申之以冉有不欲速贫似不廉文
王既没用我者其为东周似不让诛少正卯似不仁诺
卷二十九 第 8a 页 WYG1095-0259a.png
阳货曰将仕似不信应时迁徙各得其所礼所以制乎
中义所以谓之宜也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
与权圣人之情也义之不存而苟变焉然后为小人矣
夔教胄子皋陶陈九德曰直而温宽而栗柔而立是亦
复之一端也天台王几好学而多能将有所就焉者也
几之字曰复之故为之作复说
   命箴
宜失而失斯谓之正宜得而失斯谓之命身之不脩责
卷二十九 第 8b 页 WYG1095-0259b.png
命可乎谨尔攸趍惟道之图命之不谐躁乎则惑慎尔
食息躁尔之贼得失不言吾道孰辨臧之否之繄我之
愿言不以道幸其哀已食而摇尾彼兽之耻非道而哀
尚盍耻之矧其无益祗辱奚为三十曰壮圣人以立先
迷无悔今是犹及蚤诗夜书以遨以娱戒之勿渝天其
舍诸
   画赞
 工有图贵人之像者予哀其贤而无所遂也为之辞
卷二十九 第 9a 页 WYG1095-0259c.png
 云
道之可行君子乃出行而无成君子之疾位以名得名
以位失古人丘壑岂徒自逸呜呼
   弋阳县学铭
庆历恢儒首自东都爰及郡县筑宫授徒地不患小权
不在大系乎其人乃勤乃懈葛陂之南县廷之东令异
尉字经始其中居室以严用器以利曰艺曰仪一为品
制事则有变众则有散非志之谁足之践易美知几
卷二十九 第 9b 页 WYG1095-0259d.png
孔戒已甚太学三万党人以禁兴虽有功废或为福敝
漏之下诵弦亦足勖哉斯道无与乎世儒之全安宜亿
万祀
   嘿堂铭
黄介夫尉郧乡作嘿堂以居使人来告故为之铭曰众
人之嘿不材于天贤人之嘿保身以权止则为泽行将
为川虽欲勿言安得不言
   太学议
卷二十九 第 10a 页 WYG1095-0260a.png
觏伏以古今时异沿革事殊凡有设施当求折衷若曰
上法周室作为辟雍询于儒者谅无异议行之本朝或
似不便何者虽作辟雍必不欲废国子监未闻古者辟
雍之上更有国子监也况辟雍之设非徒讲授而已便
当行视学之礼养老之事国家大礼如籍田明堂鸾舆
未动六军之士已希赏赐窃恐惜费未能尽行有其器
而无其用天下之望宁不歉耶若欲太学不与国子监
相妨又无行礼之责则宜近取唐制国子监太学四门
卷二十九 第 10b 页 WYG1095-0260b.png
律书算广文凡七馆皆属国子监太学则七馆之一其
于国子监犹吏部兵部之于尚书省也不相妨明矣万
一遭遇帝晖下临乃吾道之光耳若犹未也亦不为朝
廷之阙至于楝宇之度在唐无闻如使讲习有位生徒
有次量事制宜谁曰不可然亦须见地之广狭而后计
之若豫为广大之制而地或褊小则是空文无所施用
或谓周人立四代之学今若以国子监为唐学又立辟
雍以法于周有何害耶觏谓不然周之四学并立各有
卷二十九 第 11a 页 WYG1095-0260c.png
所用如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学干戈羽籥于
东序礼在瞽宗之类是也今教学之职尽在辟雍若不
使国子监统之则祭酒司业当治何事如使辟雍属于
国子监则古者辟雍之上更无官司故觏以为不便果
能废国子监而兴辟雍且脩视学养老之礼以饰之则
非觏之所敢议也
   策问三首
问孟子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执之舜窃
卷二十九 第 11b 页 WYG1095-0260d.png
负而逃海滨以有所受之也观诸周礼则有议亲之辟
夫宗室有罪尚在八议彼为天子父而吏得执之是邪
非邪抑异代之法不可同条邪二三子极言之
问夏之有德远方图物以铸九鼎使民入山泽不逢不
若其功大矣然所谓神奸者固为傀异之形而求近人
邪抑能变化与人乱邪果其傀异则民之见者虽无有
鼎亦知惧矣苟能变化与人乱则何形之可铸邪当王
孙满之时鼎犹在周其所象物盖尝目见非虚语也顾
卷二十九 第 12a 页 WYG1095-0261a.png
言之失其义耳然则禹之为是鼎其何意也
问周官六属其职三百六十而员数则多如六乡七万
五千家耳自比长以上卿大夫士万八千馀人此大可
怪学者每非之而未见其说抑序官之妄邪则乡州党
族闾比皆有职又不可阙然则守其官者何等人也
   策问六首
问太史公叙术学崇黄老而薄六经其论以道家与时
迁徙应物变化故曰圣人不巧时变是守以吾观之盖
卷二十九 第 12b 页 WYG1095-0261b.png
不出夫易易非六经乎何其不察而遽薄之也二三子
试言焉
问韩退之有言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
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
也亦曰吾师亦尝云尔佛之说吾不能详曾子问老子
列传则有问礼之事史未足尽信礼记经之属也亦有
妄乎明辨之无牵旧说
问韩退之谓杨墨之书尚有存者今之学者有学于彼
卷二十九 第 13a 页 WYG1095-0261c.png
者乎有近于彼者乎其已无传乎其无乃化而不自知
乎吾考于墨彊本节用诚其所长杨则无见矣然乃孟
子所谓为我者也历观士大夫之所以高人者俭陋为
先俭非墨之流乎其施于天下国家恨未及也至于先
已而后人持禄保位不以治乱累其心者亦杨氏为我
之决矣及其论议尚嚣嚣然曰辟杨墨岂非化而不自
知者哉噫时有变事有宜则夫二者为是乎为非乎将
盖而勿问乎将折以先王之制乎各言其画
卷二十九 第 13b 页 WYG1095-0261d.png
问春秋书王所以见王者上奉时承天而下统正万国
吾习诸此未始不舍业而叹深矣先王之法也然公羊
子曰王者孰谓谓文王杜元凯曰所书之王即平王学
者往往未知所传今之儒生又有异意谓春秋以天下
无王而作盖号令赏罚天子之事孔子不敢私之故书
王以著号令赏罚之所由出若是则王非周也孔子藉
之云尔吾心亦不安兹用商于二三子绎圣人之心懋
君臣之义吾有望焉
卷二十九 第 14a 页 WYG1095-0262a.png
问周礼周公致太平之迹也而于大司马见师不功之
文小司寇有询国危之目诸如此类盖非周公所尝行
若春秋旧凡亦曰周公之制而弑君之例存焉岂成王
时有是也哉故学者疑周官凡例皆不出于周公二三
子以为如
问孟子曰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
是时天子在上而孟氏游于诸侯皆说以王道汤文
武所以得天下之说未闻一言奖周室者庸非后其君
卷二十九 第 14b 页 WYG1095-0262b.png
乎贤人之言必不徒尔盍各求其意
 
 
 
 
 
 
 旴江集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