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六
卷二十六 第 1a 页 WYG1315-046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尧峰文钞卷二十六  翰林院编修汪琬撰
  序三(共十首/)
   诗说序
汉兴距孔子既远世之言经者恒各守其师说异同离
合纷若聚讼而莫能汇于一盖无甚于诗与春秋顾春
秋主事凡事之是非曲直瞭然简策之间则三传之得
失犹易辨也诗独主志所为主文谲諌与言之无罪闻
卷二十六 第 1b 页 WYG1315-0463b.png
之足戒者其词则隐其旨则微有美有刺有似美矣而
实刺往往从百世之下涵泳抽绎踰数十过而未悉
其所以然至于诸家之说如一关雎也或以为称后妃
之德或以为刺康后之晏起一芣苢也或以为妇人乐
有子或以为伤夫有恶疾一黍离也或以为闵宗周或
又以为卫公子寿闵其兄伋群言冗脞大义乖反视春
秋则尤甚焉然而儒林存之不废者欲以广学者之见
闻俾不致若高叟之固也自唐世盛行毛郑而齐鲁韩
卷二十六 第 2a 页 WYG1315-0463c.png
三家遂亡明世盛行朱注而毛郑虽存亦亡今令甲所
示学宫所肄者朱氏一家止耳原其初非不合于先王
一道德同风俗之指然而学者寻章摘句保残守陋必
自此始此诗教之所由坏也吾门惠子元龙好为淹博
之学其于诸经也潜思泛览者有年恍若有悟间出已
意为之疏通證明无不悉有依据非如专门之家守其
师说而不变者也其诗说先成寤疑辨惑多所发明虽
未知于孔子删诗之意果合与否然博而不芜达而不
卷二十六 第 2b 页 WYG1315-0463d.png
诡亦可谓毛郑之功臣紫阳氏之诤子矣予固晚而有
志经学顾年及昏耄见闻遗忘辄抚卷叹息以为当让
斯人出一头地也故乐得而序之
   唐诗正序
诗风雅之有正变也盖自毛郑之学始成周之初虽以
途歌巷谣而皆得列于正幽厉以还举凡诸侯夫人公
卿大夫闵世病俗之所为而莫不以变名之正变之云
以其时非以其人也故曰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忧思
卷二十六 第 3a 页 WYG1315-0464a.png
啴谐慢易之音作而民康乐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
爱流僻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夫诗固乐之
权舆也观乎诗之正变而其时之废兴治乱污隆得丧
之数可得而鉴也史家所志五行恒取其变之甚者以
为诗妖诗孽言之不从之徵故圣人必用温柔敦厚为
教岂苟然哉吾尝由是说以读唐诗有唐三百年间能
者相继贞观永徽诸诗正之始也然而雕刻组缋殆不
免陈隋之遗焉开元天宝诸诗正之盛也然而李杜两
卷二十六 第 3b 页 WYG1315-0464b.png
家并起角立或出于豪俊不羁或趋于沈著感愤正矣
有变者存降而大历以讫元和贞元之际典型具在犹
不失承平故风庶几乎变而不失正者与自是之后其
辞渐繁其声渐细而唐遂陵𡗝以底于亡说者盖比诸
郐曹无讥焉凡此皆时为之也当其盛也人主励精于
上宰臣百执趋事尽言于下政清刑简人气和平故其
发之于诗率皆冲融而尔雅读者以为正作者不自知
其正也及其既衰在朝则朋党之相讦在野则戎马之
卷二十六 第 4a 页 WYG1315-0464c.png
交讧政烦刑苛人气愁苦故其所发又皆哀思促节为
多最下则浮且靡矣中间虽有贤者亦尝博大其学掀
决其气以求篇什之昌而讫不能骤复乎古读者以为
变作者亦不自知其变也是故正变之所形国家之治
乱系焉人才之消长风俗之污隆系焉后之言诗者顾
惟取一字一句之工以相夸尚夫岂足与语此吾友俞
子无殊偕吾宗人周士晋贤用善诗鸣吴下其于唐也
含英咀华穷搜遐览殆不知其几矣既又差择其尤者
卷二十六 第 4b 页 WYG1315-0464d.png
得若干卷统名曰正然则变者固在所不录与三君子
曰非也正者吾取之变不失正者吾又取之其他不足
以感人心端世教则皆吾所略也釐其人矣复审其音
审其音矣复区其时期不失古风雅之旨而已予于是
闻而善之三君子虽不得生周之世及见太师采风与
夫仲尼所以存三百篇之故然而毛郑正变之学犹可
藉是选以不亡则三君子力也
   代陜西通志序
卷二十六 第 5a 页 WYG1315-0465a.png
康熙四年予奉简书经行秦中轺车西指几遍雍梁二
州之境其间名山巨河鸟道云栈沙涡盘隥深峻窅𦕈
可喜可愕之地无不周历至于数千百年已来故宫废
垒与夫荒陵坏寝残碑断碣金石之遗文有足备稽覈
助鉴戒者亦无不览观因是窃念小雅皇皇者华之诗
所云诹询谋度者使臣之事也举子骐骆所至耳目所
见闻悉当捃摭记注以自寓其每怀靡及之义而予才
识弇陋未有成书殆不能无遗憾也及使竣东还得观
卷二十六 第 5b 页 WYG1315-0465b.png
巡抚贾公所辑陜西通志苞古酌今分条晰类该赡周
详有典有要其裨益于秦人甚多于是作而叹曰此书
成而予诹询谋度之怀庶可藉以少慰矣顾公之建节
三秦也幅员之广几半天下机务旁午日不暇给公既
绥集其民人而苗薅栉理之而又能穷搜远采悉境内
之山川土风文物典章之属一一胪列以为此书自非
具周密之识雄伟博大非常之才可以四达而不穷者
其何由成此哉抑公尝镇抚我中州矣其措置方略率
卷二十六 第 6a 页 WYG1315-0465c.png
与秦中无异前所成河南通志予尝受之卒业亦犹今
日之读此书也自古论天下形势者皆曰关中为首洛
阳为腹成王之造周也必使镐京与新邑洛并重降而
讫于东汉隋唐之时亦必东西建都屹然如一盖天下
根本要害之区莫有过焉者惟公能宣布
国家之威德周浃旁魄于两重地之间其为
天子所倚毗与四方所观瞻固非一日矣此书告成益
以见公之才识旁畅四达如此也予家中州习公方略
卷二十六 第 6b 页 WYG1315-0465d.png
有素顾又以使命至秦辱与公周旋数年之中而两读
公所成不朽之书抑何其厚幸与遂为之序
   代青阳馆规序
古之仕宦者自比长闾师而上其涖官行政皆不出乎
乡一乡之中吉凶有无相赒恤岁时伏腊禜酺饮射相
周旋是何风俗之美也盖其为之君者有八刑三物之
法以治其众降而公卿以下有大小宗之法以序其子
孙故能整齐而联属之凡所云敦族睦姻救灾恤患者
卷二十六 第 7a 页 WYG1315-0466a.png
莫不纤悉备举士大夫生其时进而登于朝其比肩者
皆吾亲故也退而休于家与游于党庠术序其相见往
来者非吾亲故又皆吾子弟也居者有礼让之教爱敬
之心行者无羁栖旅食轻去其乡之患孔子曰吾观于
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不信然与逮先王之法不行而贵
自仕宦下讫商旅不能不散而他之而京师为四方都
会往往交毂结衽鳞次而麇集虽其同邑共井之人亲
故子弟相距数千里之外者恒遇之于京师则所以整
卷二十六 第 7b 页 WYG1315-0466b.png
齐联属之者尤不可以无其道也于是一方之士大夫
规地作馆而寓敦睦救恤诸遗法于其中盖隐然以先
王之治一乡者行之岂非善复古者哉前明万历中吾
乡尝置会馆一区又镂馆规三十则于版比年以来倾
圯废坠日以益甚同邑孙君茂先惧无以整齐联属其
乡人也趋告予曰盍亟图之予诺其请遂捐金若干
以倡而孙君复身董其役不期月门屏堂宇悉还旧观
又增葺馆规次第告成夫吾青阳之在江表也僻处一
卷二十六 第 8a 页 WYG1315-0466c.png
隅其俗素号愿朴类能以敦睦相教诫可谓美矣使一
旦来游京师又皆循是规而守之至于吉凶有无岁时
往还一本乎古之爱敬礼让而未始有羁旅之叹虽不
能不出其乡犹为不失先王之遗意也予故乐得而序

   代洪氏族谱序
礼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昔者先王之
以亲睦教天下也画其田而井之设乡大夫党正族师
卷二十六 第 8b 页 WYG1315-0466d.png
比长以诫谕之顾又联之以姓立为宗法使之合族而
食序以昭穆冠昏则告丧葬则赴岁时燕飨相率登宗
子之庙而揖让进退其间此王道所以隆也后之儒者
以为大宗既不可复矣不得已而思复小宗以存王道
于什一夫俗之不古若也盖已久矣亲亲之谊薄而欢
欣爱敬之心微彼其视族之人也诚无以别于行路也
虽其近在五世之内者既死犹相为服然特劫于令甲
而行之耳非有恻怛悽怆出于诚然者也即幸而存小
卷二十六 第 9a 页 WYG1315-0467a.png
宗之说虚名焉耳已文具焉耳已求诸先王亲睦之教
岂有当哉然则宗法其穷乎当夫法之始立也举凡氏
姓之本末子孙群从之亲疏逖迩枝分𣲖别固不必系
之以图志之以牒未有不瞭然者也自大宗小宗亡而世
谱兴焉学士大夫之为谱也所以维宗法之穷也吾先
世自唐时始居曲阿一迁之官坑再迁休宁之黄石
宋南渡后又迁洪原而族始益炽讫于今日散徙者不
可胜计然犹莫盛于徽宁两郡之间其昭穆盖可考也
卷二十六 第 9b 页 WYG1315-0467b.png
予愿集吾族告之曰凡父兄子弟之处于此者其遂忍
视族之人若行路邪抑犹不忍也自今而往傥能守亲
睦之遗意而无废先王之教则宗法虽不可复而洪氏
之族庶几犹为近古矣乎于是方修家谱既成予序其
后如此
   休宁张氏世谱序
张之先见于诗若尔雅者曰仲见于春秋传及短长书
者曰老曰趯曰骼曰孟谈曰仪之属稍盛入汉则留侯
卷二十六 第 10a 页 WYG1315-0467c.png
良者其功名益大显相传休宁张氏即良后也予考吴
郡诸张史俱不载其为良裔而休宁旧谱则然谱图自
良至六世孙千秋皆与汉书功臣表合独言千秋次孙
赞南渡居苏州吴江县九里桥赞长子居苏为华亭县
尹则予窃疑之计赞之渡江当在东汉之初是时吴属
会稽郡有吴县而无吴江有娄县而无华亭且县官亦
不称尹安得如谱云云乎又汉顺帝始分会稽为吴郡
至隋始改苏州赞亦安得豫以居苏名其子哉此可疑
卷二十六 第 10b 页 WYG1315-0467d.png
者也谱言良之二十三世孙裕其父为凭祖为茂曾祖
为镇而李延寿南史则裕曾祖光禄大夫澄祖广州刺
史彭祖父吴国内史党与谱皆不合谱言裕子永字景
山而史以为永弟岱字谱言裕长子演无子岱弟畼一
子融而史以为演有子绪畼有数子融第居五又皆不
合其他官爵名字子姓与史传龃龉者率类此此又可
疑者也予固不能信史以诎谱亦未敢信谱以诎史也
盖谱家之学从古难之矣以是休宁青山有张氏裔孙
卷二十六 第 11a 页 WYG1315-0468a.png
羲驭名履升者方用修葺世谱为己任而又以自良以
来世远无所徵信乃略仍旧谱于前而独详休宁四大
支以存宗法遗意其先盖由吴江徙著者屡矣至三十
三世荣则迁休宁之岭南三十五世闲迁渔滩三十八
世荡再迁山斗最后四十六世五九然后迁于青山其
地皆不越休宁于是以荣公为始迁岭南之祖闲公为
始迁渔滩之祖荡公为始迁山斗之祖而五九公则为
青山之祖所谓四大支者昏娶卒葬必书有子无子必
卷二十六 第 11b 页 WYG1315-0468b.png
书而青山其本支也则尤加详惟谨予谓是谱有三善
焉阙疑一也尊祖二也收族三也夫亦可以示子孙矣
羲驭为人谦厚好行善于乡里来贾吴门吴人皆推长
者复能延吾友周子敉宁俾训诸子思以文学大起其
宗予观张之先累世缨绂不绝号为新安闻家而羲驭
事行又如此其继继承承昌炽殆未有艾也自今以始
岁其有君子有谷诒孙子当在张氏矣
   吴氏家传序
卷二十六 第 12a 页 WYG1315-0468c.png
延陵吴氏率祖仲雍其后分散他之往往用功名文学
著声前史指不胜屈而留吴中者支分𣲖视他氏尤
盛其宗之簪缨冠盖亦非他氏所敢望也顾吾友敬生
先生自其尊甫以上再世潜德未耀而敬生父子又皆
高材轗轲至今犹据皋比滞斗升之禄于庠序间识者
咸为惋惜惟同产弟翼生释褐邑令远近推冠循吏方
骎骎显达于
朝于是敬生喟然曰此吾祖父积善之效也然其事行
卷二十六 第 12b 页 WYG1315-0468d.png
久远渐以湮没散佚傥不笔之于册则后生奚述焉遂
诠次其见闻所得者为传若干篇将锓诸版因书以示
予曰某闻先祖无美而称之是诬也有善而弗知不明
也知而弗传不仁也某既用是为鉴今其诠次者具在
吾子以为何如予发书读之深叹其质而不俚详而不
芜洵合礼所谓论撰其先祖之美者然则敬生之孝思
夫岂易量也哉盖古者孝子慈孙之爱其亲也生养殁
哀犹未也为之合族以敬承之为之和洽其门内以顺
卷二十六 第 13a 页 WYG1315-0469a.png
适之为之立身励志自成其名以显扬之犹未也殁而
为之行状以上史官为之志其墓以薶于地中而昭示
后世犹未也又为之诗若文以阐发其嘉言懿行以藏
于家而劝戒其子姓凛凛焉时抱不明不仁之惧若迁
固之作序传韦孟之赋在邹谢灵运之述祖德莫不皆
然而敬生所诠次者则迁固比也予故不辞衰病而敢
勉叙其梗槩云
   沙氏族谱序
卷二十六 第 13b 页 WYG1315-0469b.png
三代之时姓氏判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姓以别
昏姻氏以明贵贱后世合姓与氏为一而言氏族者惟
用地望以相夸诩此图谱一局隋唐所以有专门之学
也自谱学废而先王大宗小宗之法荡然无馀即礼所
谓尊祖敬宗睦族之本意亦廑有知者加以迁徙之靡
常贫富穷达之不一故虽大家巨室往往不详其所自
出或以始迁者为始祖或以仕宦于朝者为始祖如吾
吴沙氏亦其一也沙故籍大梁其上世谱系已不复存
卷二十六 第 14a 页 WYG1315-0469c.png
明初有太医院使讳福一者其子景铭来居吴门之长
洲再传而至处士公让遂以治生起其家率其子若孙
卜筑虎阜之左一时亭榭之幽花木之邃琴罍图籍之
雄宾从往还觞咏啸歌之乐甲于吾郡贤士大夫如吴
文定公文待诏唐解元陆尚宝袁提学之属后先交欢
于沙氏沙之衣冠文物于斯最盛其父老皆轻财仗义
敦长者之行其群从子弟皆读书息业恂恂孝谨无裘
马蒱博遨嬉之过盖大易所云积善之家是也当天启
卷二十六 第 14b 页 WYG1315-0469d.png
中周忠介公方被逮士民起而群殴旗校处士五世孙
舜臣以诸生抗论上官之前不挠不惧为有司所指目
故尤以气节著闻既入
本朝舜臣族孙中又首举于乡由是其族之地望几
与三吴诸巨室相颉颃是谱也创于经历公纶阙疑徵
信断自院使父子始经历则院使玄孙而处士之孙也
其后又得经历从孙懋德佐其役稿凡三易乃就迄今
又百馀年矣别益分子姓益以蕃舜臣之侄太学
卷二十六 第 15a 页 WYG1315-0470a.png
生恒铨虞其久而涣且疏也复大合族人修之独捐橐
中金若干镂版以行至于排缵事实采葺先世传记志
铭之作则恒铨之侄云起与有劳焉夫然后昭穆以明
少长以叙岁时蜡腊宾祀宴酺之际斌斌秩秩俾院使
后裔不致相视若涂之人然皆谱力也予再四周览以
为两君子是举能不失先王尊祖敬宗睦族之遗意其
知所本也夫其犹合于礼也夫
   汪氏族谱序
卷二十六 第 15b 页 WYG1315-0470b.png
宗法之亡久矣别子为祖继别为宗何谓祖别子始为
大夫者是也何谓宗别子之适世世继起为大夫者是
也故曰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此先
王尊祖敬宗收族之意也自世爵世禄之制废而宗法
始坏矣后之儒者亦欲讲求而推行之而讫于不可得
非宗法之难复也制度之变风俗之浇为之也古者大
夫三庙又有采以处其子孙今之大宗降为编氓者多
矣无庙也无田也其能率其族之贵且显者以岁时旅
卷二十六 第 16a 页 WYG1315-0470c.png
荐于寝乎此不可行者一也古者族人异宫而同财有
馀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子弟有归器则必献其上
而后敢服用其次今之父兄子弟往往争铢金尺帛而
至于怨愤诟斗相戕杀者殆不知其几也顾欲萃宗子
与族人之衣服什器及其车马贿财悉委诸公而无所
私乎此不可行者二也古者绝族无施服然而所以重
大宗者有加焉宗子死则族人为之服齐衰三月其母
妻死亦然虽大夫不之降今令甲无是也宗妇死则夫
卷二十六 第 16b 页 WYG1315-0470d.png
虽母在为之禫宗子之长子死父为之斩衰三年今令
甲又无是也此不可行者三也故吾之谱吾族也不言
宗非诎吾宗也悼宗法之不复而有大不得已者于此
也此制度之变风俗之浇也抑孔子尝有言曰厚于仁
者薄于义亲而不尊厚于义者薄于仁尊而不亲是故
义非仁不立也仁非义不行也凡为吾父兄子弟者苟
能知仁义尊亲之说而使内外有别长幼亲疏有序有
无相赒吉凶患难相助伏腊膢蜡祭飨饮食相周旋如
卷二十六 第 17a 页 WYG1315-0471a.png
此则虽不言宗而宗法寓其中矣
   族谱后序
吾谱吾族而不言宗也抑有微意焉吾族继始祖者为
适子处士公处士公之适子显殁无后不后兄弟之子
而后异姓子则大宗之绝者殆三百年矣继高祖者为
适子赠参政公参政公之适子赠刑部公刑部公之适
子度殁无后不后兄弟之子而后母弟广州公广州公
官刑部乃谓兄弟不相为后久之而始以已之幼子为
卷二十六 第 17b 页 WYG1315-0471b.png
之后则小宗几绝而幸不至于绝者又数十年矣然则
吾之不言宗也微独为宗法不可复也诚大不得已焉
耳又吾仲搢九有言曰谱牒之废也废于贫且贱者什
之三而废于富且贵者什之七富者或耻其家之衰落
则扳援大族而强附之贵者或傲焉忘其先世之遗泽
而过虑族人之贫者觊觎其锱铢则惟恐远之不速也
夫富者既强附人之宗而贵者又思急远其宗于是谱
牒虽存而实亡矣信哉斯言凡为吾族者不可不深长
卷二十六 第 18a 页 WYG1315-0471c.png
思也诗有之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吾故述诸谱末以
为父子兄弟鉴云
 
 
 
 
 
 
卷二十六 第 18b 页 WYG1315-0471d.png
 
 
 
 
 
 
 
 尧峰文钞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