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二
卷二十二 第 1a 页 WYG1315-042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尧峰文钞卷二十二  翰林院编修汪琬撰
  记一(共十二首/)
   大通桥分司壁记
顺治十五年冬予既分司大通桥于是太子少保永昌
王先生方以尚书为之长予往辞先生先生为予言是
司在部差最下然清静无事于诵读著述为宜明年春
予至署逾一月漕运不至诸小吏兢兢奉法可以不用鞭
卷二十二 第 1b 页 WYG1315-0420b.png
笞其无事略如先生言然予素多病病每发即苦烦懑
不能多读书邸舍所携书甚少亦不能竟读也虽时时
有所作然皆应酬里俗之文不暇自奋勉以进于古人
以是深愧先生云署故有轩曰饮冰前任主事钱君江
所重葺也轩中萧然惟具一几一榻予每晨乘马入署
恒居是轩诸小吏抱案牍俟几侧予濡笔署纸尾讫即
拥药㼝茗具为苦吟状诸小吏见之俱匿笑避去不复
顾轩前有庭庭有石挺然如人立又有柏槐各一本小
卷二十二 第 2a 页 WYG1315-0421a.png
桃一株桃将吐华予暇则抱席往坐花下有小鸟青黑
色飞鸣其间驯狎不避人予乐之忘疲常至日暮始返
夫以予之疏慵率直自分不任钱谷去年夏谒选不幸
得户曹而分司于此以自盖其拙未尝不欣然以喜也
然为病所侵衣食汤药俱不足以自周而京师亲旧过
从者亦益少署中自奉行文书之外亦无他材能可以
自见于是抚岁月之如流而耻功名之不立又未尝不
默然以思而悄然以恐也诗云俟河之清人寿几何然
卷二十二 第 2b 页 WYG1315-0421b.png
则予去其故乡舍其朋友兄弟妻子之乐而来縻禄食
于此复何为哉复何为哉
   嗜退轩记
迁邸舍之逾月始理一轩为读书之所名曰嗜退其语在
宋史司马池传中予取以自志者也然予自受差以来
简书旁午日夜奔走东便门外不暇恒居是轩先是病
羸未瘉入夏益咯血不止予方惧户曹之未易称职也
欲得改他部以去会有言事者亦条其策于
卷二十二 第 3a 页 WYG1315-0421c.png
朝下公卿聚议久之不决予复谋移疾还江南文稿已
具矣而诸小吏力争以为故事无有不果行秋八月运
务将竣予始得还居轩中习养生家言以治病然亦不
复能读书矣轩前无他杂植惟丁香二树青苍可爱每
至夜深人静月明满墙树影斑驳如画予数数行吟其
间意欣然自得也因是又念海隅多事
至尊方议南巡之典以埽除凶逆(是时郑贼逼江宁下/ 诏将亲征故云)
士大夫争欲奋其才智取功名于数千里外慨然有乘
卷二十二 第 3b 页 WYG1315-0421d.png
长风破巨浪之思而予独僻居于此形影相对若不知
其身之在长安者何也昔马少游诫其兄曰士生一世
取衣食裁足御下泽车乘疑段马乡里称善人斯可矣
致求赢馀徒自苦耳仲长统亦曰凡游帝王者欲以立
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
于是遂为文以论之然则古人之所志盖亦有与予类
者予其能无慨于中邪作嗜退轩记
   兵马司西閤记
卷二十二 第 4a 页 WYG1315-0422a.png
兵马司号巡城使者属吏虽其品秩故与部主事相当
而所职猥杂士大夫仕宦中朝者皆得以公事檄使之
所辖之地若穷村委巷饼师酒媪牧竖贩夫酗酒谇语
攘鸡逐狗之属无所不当问每朔望进谒巡城使者杂
与胥吏徒𨽻为伍俛首伛偻若将拜于庭者使者不许
乃止或出遇御史于道下马走避望其诃殿远去然后
得行故虽同为京朝官而士大夫悉轻视之至以相讥
嘲北城兵马司旧有治所在宣武门内其地久废不治
卷二十二 第 4b 页 WYG1315-0422b.png
辄僦民舍以居予既左迁今年秋始受事案牍之暇退
休此閤闭户吟啸自若也客或问予曰子亦有不快于
中邪予曰否否昔汉张忠为御史大夫尝署孙宝主簿
宝徙入舍祭灶请比邻众以为怪宝谓高士不为主簿
而大夫君以某为可一府不言非士安得独自高且不
遭者可无不为况主簿乎然则予以不才幸蒙屏弃于
此此亦予祭灶请比邻之时也而又何不快之有客遂
匿笑去
卷二十二 第 5a 页 WYG1315-0422c.png
   容安轩记
予既寓居太傅息斋先生之第其第踰堂而左得东厢
三楹庳湿幽暗遇雨将圮于是稍葺治其一辟牖南向
设几榻为燕休之所暇即坐卧其中自非理文书接宾
客率不他徙遂名之曰容安轩容安云者盖出于陶靖
节辞而苏文忠取之以入志林者也古之达人其饥而
欲食寒而欲衣旁皇无立锥之地而欲得居处未尝稍
异乎人也惟其中有自得虽复加之以死生利害是非
卷二十二 第 5b 页 WYG1315-0422d.png
得丧犹不足累其心邀其一哂而况起居日用之区区
者乎是故藜藿之食亦可以饱毳褐之衣亦可以暖衡
门圭窦之室亦可以居岂有他哉诚能安之而已抑予
思之方夫靖节之弃官也种秫采菊悠然自得不幸为
穷饿所驱往往赋诗乞食而未尝有几微悔恨之意文
忠之在海上也蛮烟瘴气极士大夫所不堪而能刈桂
以酿酒储藷芋以为粮摘芦菔蔓菁以为羹日与黎子
云老符秀才之徒幅巾杖屦徜徉山市若忘迁谪之无
卷二十二 第 6a 页 WYG1315-0423a.png
憀者盖其安之也如此夫然后知死生得丧果不足以
动达人之心而为之累也今予左官司城逾一年所矣
出处语默之际虽与靖节异道及其退居此轩也有图
书以怡目有酒茗以适口从容俛仰以视文忠见逐有
司不得已而偃息桄榔之下者相距岂不远哉此予所
以自安而愿附二君子之后者也
   读书斋记
编修叶子子吉在京师以好书著闻尝积书数千卷闭
卷二十二 第 6b 页 WYG1315-0423b.png
户读之以自奋勉于学因命其所居室曰读书斋而属
予为记嗟乎书岂易言读哉士之少也困于科举之业
则书之凡无益于经生者悉废而不暇以读矣及壮而
宦游四方又困于簿书文牒之猥琐仓庾狴犴城郭之
周防上官僚友冠盖交游往来酬酢之纷纭上下则书
之凡无益于吏治者悉废而不暇以读矣当是之时未
尝无有志之士知书之可好而能自奋勉者也然其未
遇也或见为迂疏而不足以迎合有司其既遇也或见
卷二十二 第 7a 页 WYG1315-0423c.png
为阘茸迟钝而不足以鍊达当世之务故士大夫无所
事于书而争以读书为讳惟翰林先生则不然既已舍去
科举之旧而又无簿书文牒仓庾狴犴之可虞品秩虽
稍卑下而率用简贵相高其于往来酬酢之节亦仅仅
耳此欧阳永叔所谓荣显清閒得兼宰辅神仙人天之
乐者也宜其遂有读书之暇矣且夫翰林之为官也素
以文章侍从为职业上之人优其廪赐而宽其程课使
之从容缓步于簪笔荷橐之列如此而复废书以娭不
卷二十二 第 7b 页 WYG1315-0423d.png
几旷官而丧职也与而叶子寓直之庐则又国史院也
吾意必有前代金匮石室之藏与夫日历起居注之属
人间所不易购者咸充牣乎其中以俟叶子之读然则
叶子苟好书又何必惓惓于是斋也哉抑予尝考之于
古若周之柱下所掌晋之伯黡氏所司汉之兰台天禄
唐之丽正殿宋之崇文院之所校辑皆设有专官其书
多者乃至八万九千馀卷而近世固无是也盖三院所
贮者自
卷二十二 第 8a 页 WYG1315-0424a.png
太祖
太宗暨前明十三朝实录而外不闻有难购之书翰林
先生自翻习满字而外亦不闻有卓然留意于书者至
于退而休沐亦皆饮酒谐笑之时为多然后知以读书
为讳者虽在翰林亦然而叶子顾独不然方其用心于
是斋也孜孜矻矻穷日尽夜几不知异物之可以易其
好者傥益奋勉而不已则其学岂可量哉故不辞而为
之记
卷二十二 第 8b 页 WYG1315-0424b.png
   缓斋记
颜蠋曰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苏子瞻评之曰蠋巧
于居贫者也然而未闻道也子瞻于是乎失言矣当战
国之时如苏秦张仪犀首樗里子之属莫不历说万乘
争攫其金玉锦绣以为荣使蠋少出才力以与之抗岂
遂不如数子哉而顾退安于此谓蠋不闻道可乎今夫
山林穷居之士无悲忧欣喜以迫之于中无是非毁誉
得丧祸福以乘之于外曳履而行倚杖而息从容偃仰
卷二十二 第 9a 页 WYG1315-0424c.png
于泉石林麓之间故能识安步之为乐使不幸游于朝
市而驰骛于功名之途掎裳交衽摩趺而攘臂者连日
夜不止此其势若赴火之蛾聚膻之蚁岂能与山林穷
居者同哉故孟东野反之曰长安无缓步吾友吏部郎
王子子底为人恬静少欲不苟言笑殆几于闻道者其
自河南典试而还也又尝反东野之诗名其燕休之室
曰缓斋盖子底之视朝市也固无以异于山林穷居者
也既而为磨勘者所捃拾
卷二十二 第 9b 页 WYG1315-0424d.png
诏下刑部遂不能安居是斋或则诮之以为此殆缓之
效与汪子曰不然若独不见夫马与车乎方车之偏辕
而奔也不数里而覆者有矣马之脱衔弃勒而走也不
数里而蹶者有矣彼其所以蹶且覆者何也吾故知疾
行之未必皆得而安步之不必皆失也今子底之所处
特不幸耳而世之贪功而死名者顾欲以区区之祸福
得丧为子底病是岂知子底之道者哉昔离骚有言曾
歔欷余郁悒哀朕时之不当予于子底亦云故记之
卷二十二 第 10a 页 WYG1315-0425a.png
   晰次斋记
梁先生曰缉交于予有年矣其人内刚外和与之游处
终日爱憎喜愠不见于色殆类孔子之所谓中行者然
而释褐以来凡所至邸舍与其退休读书之地必以晰
次名其斋意若不敢自拟于曾晰而愿居季次原宪之
列何也予尝思之昔孔子既并推狂狷而周衰之后若
庄周列禦寇者出率皆以一死生齐得丧为贤降而祖
其说者刘伶阮籍之徒饮酒任达莫不自命为狂而讫
卷二十二 第 10b 页 WYG1315-0425b.png
不闻有以狷称者即史传所载独行卓行之属亦往往
历数世而仅得一二人至于孔子论狂则又有古今肆
荡之不同盖若逆知庄列之流敝而豫忧之者而于狷
独无讥焉得毋狂犹可以貌为而狷者之孑然自守则
虽好名之士亦不能窃其近似以相倚附与宜乎遂见
尚于先生也顾或谓太上达节其次守节狷者自守有
馀而常不足于高明广大此季次原宪之所以不如曾
晰也予窃以为不然传曰有所不为又曰人有不为也
卷二十二 第 11a 页 WYG1315-0425c.png
而后可以有为古圣贤之为学也虽本乎中庸而亦未
尝无高世绝俗之行非姑以示异也惟其不顾千驷故
能进而为王者之佐惟其不受万钟之粟故能退而以
其言语道德为儒者宗千金之子无故而纵于酒色则
其保家者少矣况望其积累以致富哉以是见不为者
之果足尚也近世卿士大夫无不好言旷达之识驰骋
上下不可羁絷之才以视狷者之所守相距良已远矣
及从而微窥其隐虽至于败名裂检放废绳墨之外亦
卷二十二 第 11b 页 WYG1315-0425d.png
间有之岂非高明广大求为曾晰而过者与当是之时
苟得一人焉以其孑然之节高自位置乎其间微独可
以励世而警俗夫亦庶几圣贤之学也此则先生之志
然也
   计氏思子亭记
计孺子准字念祖吾友甫草之冢子也年十五补吴江
诸生及期而殇甫草哭之恸遂集士大夫诔之既又为
之谥既又刻其遗文逾四载甫草来言曰吾思孺子甚
卷二十二 第 12a 页 WYG1315-0426a.png
吾将构亭所居之旁以思子命名子盍为我记之予遂
正告之曰昔子夏之丧明此过乎情者也延陵季子之
三号而行此不及乎情者也夫二者皆非也惟世之甚
昵其子者往往牵于骨肉之私而不知裁之以礼是以
过情者多而不及情者寡圣人恻然忧之则宁于季子
有取焉此无他凡以训天下之人父人母使皆知有礼
以为之节也今者孺子之殁其历岁月也固久且远矣
而甫草犹眷焉不忘起居寝食则有缠绵悽恻之声岁
卷二十二 第 12b 页 WYG1315-0426b.png
时膢腊则有涕泣憔悴不能忍之色其殆近于无节矣
吾方以越礼为虞而又树之亭是亦不可以已乎甫草
曰未也孺子也贤吾将以礼成人者礼之予应曰否否
闻诸周人之葬诸殇也则用殷人之棺椁与虞夏之堲
周瓦棺其既除丧也则玄服以祭其祭之也则不立尸
不以特牲未有不与成人异者父母之视其子固无贤
不肖之分也发于中者之有惨舒达于外者之有隆杀
也惟视其殇与非殇而已故曰先王制礼不敢过也此
卷二十二 第 13a 页 WYG1315-0426c.png
施诸父母且然而况所谓殇子者乎孺子虽贤然不得
比于童汪锜之列明矣今既思之过甚而又益之以非
礼则是委弃先王之制而甘蹈子夏之遗辙也甫草其
慎之嗟乎吾之言此岂果能禁甫草使勿思哉原本乎
送殇之礼而折衷之以圣人之训非薄待孺子而然也
亦以效忠爱于吾友云尔孺子娟娟秀好未殇前一年
适予罢官南归尝一识其面而甫草极言孺子故好学
则其久而不忘也固宜作计氏思子亭记
卷二十二 第 13b 页 WYG1315-0426d.png
   尧峰山庄记
尧峰山庄在横山之麓距先大夫所卜墓道仅一里故
为卢氏别业秋七月予介友人卢子定三评其屋直偿
以白金四十五两而命子筠更新之凡鸠工一百五十
有奇木以根计竹竿以个计瓦甓砖钉以枚计灰砂以
斛计桼油以觔计者共一万一千五百有奇阅四旬糜
白金几如屋直之数而始讫工予从朋旧置酒群游于
此酒半辄仰屋而叹盖叹夫得之之难与葺而治之之
卷二十二 第 14a 页 WYG1315-0427a.png
尤难也后之子孙可不思所以善守之乎吾吴风俗衰
恶父兄师友无诗书礼义之教其子弟类皆轻獧巧诈
不率于孝友而中间尤无良者又多移为服御饮食博
奕歌舞之好于是士大夫之家易兴亦易替数传而后丐
贷不给有不虚其先人之垄而剪伐其所树者殆亦鲜
矣吾先大夫无他支属吾父子不衰即病而筠又未抱
子方相与手足拮据勉焉经营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
又责其善守岂不愚乎虽然汪氏自太学公以来读书
卷二十二 第 14b 页 WYG1315-0427b.png
修行积有岁月以及先大夫而犹不克尽食其报诗云
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诒孙子苏子瞻亦曰王晋
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如持左契交手相付使其言可
信则吾先大夫之泽固未可艾也姑识岁月以俟
   苕华书屋记
康熙九年春予自金陵命儿筠往卜居郡城之西郊老
屋二十馀间堂寝庖湢略具俗传以为前明正德中尚
书陆公完故居云夏五月予还自西新关始扫除旁舍
卷二十二 第 15a 页 WYG1315-0427c.png
一楹迁几榻其中而寝处焉地广袤不越数弓庭前后
杂华药三株老梅各二本前庭又有石植立陵苕始华
其蔓循外垣而下罗络石之四周盖与梅皆数十年物
也予颇乐之乃颜之曰苕华书屋今夫水万折必东焉
鸟兽大者丧其群匹越月逾时焉则必过其故乡翔回
焉鸣号焉蹢䠱踟蹰焉小者至于燕雀犹有啁噍之顷
焉今予自仕宦以来无污莱以供饘粥无室庐以荫芘
风雨寒暑袁宜人既殁于是寓其孥于昏党委之而禄
卷二十二 第 15b 页 WYG1315-0427d.png
食京师者殆十有三年矣及其还也环顾耳目之前井
市半已改易亲旧半已凋丧故时所藏琴尊图籍玩弄
爱好之物半已零落不知所在而予亦遂老矣幸而有
此一楹以为读书咏歌之地自分可以少休顾犹驰驱
奔走役役而不止不亦大可太息哉然则予固困而思
归矣拂巾布袍从容偃息于陵苕之下必不久且远矣
故记之
   三衢文会记
卷二十二 第 16a 页 WYG1315-0428a.png
三衢文会盖元时江浙士子私课之文也其题为经疑
二易书诗礼春秋本经义各一赋策又各一所得凡二
百十二卷所取自德兴余闱而下共六十六人司紏者
程国表等十三人司盟者刘文瑞而主评者郑县丞元
善是岁则延祐六年八月也按元史仁宗本纪皇庆二
年六月以宋诸儒及故中书左丞许衡从祀孔子庙廷
十月诏天下以三年八月兴其贤能充贡有司次年会
试京师云云其后改三年为延祐元年又五年而斯编
卷二十二 第 16b 页 WYG1315-0428b.png
遂出是时方直尊崇儒术向用科目之际为有元极盛
而江浙又文学渊薮也故科举之诏既下而南方士子
莫不联衽交袂相与刮摩淬厉以俟有司之举由斯编
考之盖举浙西建康浙东海右四道六路之人才皆汇
焉抑何彬彬也郑氏所评具在无谰词无溢语采瑜擿
瑕殆不失直谅之遗而诸策所答周正一说亦皆援据
精核敷陈详赡庶可以见其所存矣迩者吴会之间士
子既耳剽目窃而凡江湖侨客借觚翰以求食者又往
卷二十二 第 17a 页 WYG1315-0428c.png
往撰为浅陋里俗骫骳不根之文盗取虚誉以相牢笼
而后生不学者亦复靡然噪而从之此震川先生所谓
妄庸人者也以视斯编作者之典赡如彼而评者之直
谅如此能无赧颜泚颡也哉按辍耕录元反宋金馀习
初试论赋其后一以经义为本云云及考选举志春秋
两试皆未尝用论终元之世亦未尝废赋不用也或有
司校阅稍重经疑经义则有之耳先儒云经非文无以
发明其旨趣而文不本于六经又不足谓之文顾后世
卷二十二 第 17b 页 WYG1315-0428d.png
乃有畔经而以文自命者何也
   伐杨柳记
杨柳易生而宜于水涯春夏之间往往多美荫吾吴故
泽国也人家濒水率栽杨柳以取荫焉然其木稍久则
空中而易朽不足备梁栋器物之用伐之惟可用以薪
尔此庄周氏所谓不材者也而吾党顾作词以宠之传
相放效多至数百首傥亦杨柳之幸耶刻词甫竟而官
中造火药需其木为炭巡抚下令长洲吴两县命伐城
卷二十二 第 18a 页 WYG1315-0429a.png
内外杨柳民间骚然而无知者惧所由之扰复私自伐
之公私所戕殆不啻十之六七或咎予词若为之谶然
予曰非也吾闻福不可妄邀而名不可倖得杨柳以不
材之木而横被诗词之宠则其致此灾也宜矣然栎社
以不材全而杨柳独以不材见伐此其不幸而非庄氏
之言之不验也于是复有客曰此二说皆过也夫杨柳
无知之物宠之以词不知荣阨之以斧斤不知辱者也
今使士大夫处荣辱之会澹焉漠焉能如此木之无知
卷二十二 第 18b 页 WYG1315-0429b.png
则几矣曾是不能而顾譊譊焉于杨柳不亦陋乎予异
其言故记之
 
 
 
 
 
 尧峰文钞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