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唐黄先生文集卷之一
        唐监察御史闽黄淊著
 赋
  周以龙兴赋(旋服国中位光鳞族)
周以创三十代启八百年既鸣凤以授德复兴
龙而御乾奔天下之二分岂惟雨骤擎洛中之
九鼎宁止波旋当其韬仁圣以表威灵涌祯祥
而呈气色歧梁㸌衔耀之所汧陇湛蟠泥之域
几年贪饵吞将吕望之钩一旦飞天霹破殷辛
卷一 第 1b 页
之国观夫或屈或伸非假非真泽霈六合恩濡
兆民以息虞芮作在田之迹以却夷齐为逆物
之鳞掀陆海之波涛固殊鲸浪扩(御/名)九重之宫
室肯类蛟人则知指纵而或仗爪牙善战而靡
资血肉火兵戈而虽假烧尾镜今古而未尝寐
日遂使盟津契会此时莫愧于云从羑里栖迟
昔日何伤于鱼服下蛰如此高翔曷量子蛮貊
而虫沙附甲忠信而鬐鬣张足以雄飞革命首
冠兴王驾木德于震宫苍然被彩应阳精于乾
卷一 第 2a 页
象赫矣飞光所谓建皇基立宝位模日楷月规
天矩地非三圣之尤异焉可以神物取类邈罔
象乘鸿濛奔霆迸电驱雷走风非四灵之感通
焉可以与周而同功岂徒角树臣佐穴居域中
拿开粟而攫散财滂沲有截寿九龄而豢十乱
振奋无穷懿乎后焕放牛前光播谷愈彰圣德
于王者益验神踪于介族则老聃之道汉祖之
颜永宜雌㐲
  明皇回驾经马嵬赋(程及晓留芳魂顾迹)
卷一 第 2b 页
长鲸入鼎兮中原六龙回辔兮蜀门杳鳌阙而
难寻艳质经马嵬而空念香魂日惨风悲到玉
颜之死处花愁露泣认朱脸之啼痕莫不积恨
绵绵伤心悄悄逝川东咽以无驻夜户下扃而
莫晓褒云万叠断肠新出于啼猿秦树千层比
翼不如于飞鸟初其汉殿如子燕城若雠驱铁
马以飞至触金舆而出游谋于剑外驻此原头
羽卫参差拥翠华而不发天颜怆恨觉红袖以
难留鸳鹭相惊熊罴渐急千行之珠泪流下四
卷一 第 3a 页
面之霜蹄践入神仙表态忽零落以无归雨露
成波巳沾濡而不及栈阁重处珠旒去程玉垒
之云山暂幸金城之烟景旋清六马归秦却经
过于此地九泉隔越几凄恻于平生钗飘彩凤
之踪鬓蜕玄蝉之迹茫茫而今日黄壤历历而
当时绮陌雨铃制曲空有感于宫商龙脑呈香
不可返其魂魄空极宵梦宁逢晓妆辇路见梧
桐半死烟空失鸾凤双翔镜殿三春莫问菱花
之照耀骊山七夕休瞻榆叶之芬芳大凡有国
卷一 第 3b 页
之尊罕或倾城之遇孰言天宝之南面奚指坤
维而西顾然则起兵虽自于青娥斯亦圣唐之

  以不贪为宝赋(不惊他货士之意哉)
以玉为宝兮宝之常名以不贪为宝兮宝其可
惊彼空矜其纯粹此特禀其清贞洁已虚中既
处一言而落落飞声擅价终倾众宝以铿铿宋
人获希代之珍子罕当连城之贽且曰伊我之
宝非君莫遗提携而日月耀手跪拜而丘山属
卷一 第 4a 页
意殊不知饮冰励节如冰之色何烦匪石推心
剖石之姿足弃如此则别号琼瑰得之非荆山
者哉独为奇美种之乃情田而已莫不扫埃垢
于嗜欲扩规模于廉耻器之于国雕锼皆让剑
之流利之于人贸鬻悉投钱之士繇是焕烂群
目锵洋一时自叶至珍之比永辞凡口之嗤岂
可轻重贵贱诹议磷缁衒实矜华尔则以琬琰
当也辉今映古我则以惇素称之卒使民知反
朴之风俗靡攫金之过岂唯清白以足谓固亦
卷一 第 4b 页
温良而大播所以不润屋而润身盖非货而曰
货则知以非货而为宝者少以所货而为宝者
多少则与圭璋而合美多则与瓦砾而同科故
其涤以芜秽加诸琢磨采于已而不采于彼贵
于我而不贵于他纵饶秦氏当时曾欺赵地争
奈楚君昔日荐刖荆和宋人于是辞默而惭颜
赪而走斯言既得以佩服吾宝乃分其妍丑谁
能持确论秉贞姿问贪夫之信不
  景阳井赋(扩然旧事国艰人悲)
卷一 第 5a 页
台城破兮烟草春旧井湛兮苔藓新自亡迹于
天子几兴怀于路人盖悲万乘之尊投身到此
岂为一泓之故举世惊神叔宝以立作荒君在
为亡国玉楼之丝管宵咽桂岸之兵戈昼逼御
天失措且四方之大何从没地无惭顾九仞之
深可匿便委鸿业旁携绿鬟奔入泓澄之内冀
逃吞噬之艰殊不知理昧纳隍处穷泉而讵得
诚乖驭朽攀素绠而胡颜既而出作穷鳞夺归
偏爵一时之覆辙如此千载之遗波俨若陌上
卷一 第 5b 页
澄澈丘中寂寞暗淘人事以冰释旁写江天而
镜扩青铜有恨也从零落于秋风碧浪无情宁
解流传于夜壑徒观其芜没沙径葳蕤泽葵渔
樵汲引荆棘荣衰虽虚中而可鉴终彻底以堪
悲宝镜休分岂有得铜之日雕筵罢设永无投
辖之期固以涤尽繁华销平曩旧犹惊鼎沸于
馀涌更吊山崩于叠甃荒凉四面花朝而不见
朱栏滴沥千寻雨夜而空啼碧溜斯则堙塞终
古萧条永年半竭而珠珰或出陆沈而翠盖宁
卷一 第 6a 页
旋莫可追寻玉树之歌声邈矣最堪惆怅金瓶
之咽处依然嗟夫穿凿岂殊浅深非异盖悲鲋
蛰之穴不是龙潜之地所以避匿其中莫比汉
高之事
  课虚责有赋(理派空至方明得门)
虚者无形以设有者触类而呈奚课彼以责此
使从幽而入明寂虑澄神世外之筌蹄既历垂
华布藻人间之景象旋盈昔者陆机赋乎文旨
推含毫伫思之道得散朴成形之理虽群言互
卷一 第 6b 页
发则归于造化之中而一物未萌乃锁在渺茫
之始是宜囊括玄牝箕张混元暗造无为之域
潜臻不死之根致彼音尘莫隐于秋毫纤芥令
其影响俄通于万户千门然后扇作波澜腾为
气色无论于远近高下罔计于飞沉动植如铿
至乐非所闻而遽闻若摘玄珠非所得而遽得
则知文本于道道不可量杳韬存而韫亡道散
于文文不可当乃飞锋而耀铓取之者取之逾
远偶之者偶之不常故其越兔影迈乌光向无
卷一 第 7a 页
声无臭之间陶开品汇于出鬼入神之际定作
圆方乃使巧拙应机亏全任器考其始而始则
无睹验其终而终则有自物居恍惚牢笼而俟
以真归精匿杳冥搜索而期乎实至所谓摆扬
恬澹剖判虚空冀其神贶逮彼幽通岂惟率尔
邈然散着于山川草木风飞泉涌争飘于鸟兽
昆虫夫如是则洞启幽玄曾无险隘流音既自
于扣寂成象还同于画卦然知文苑之菁华亦
冲和之一派
卷一 第 7b 页
  送君南浦赋(越空绵目伤妾是君)
南浦风烟伤心渺然春山历历春草绵绵那堪
送行客启离筵一时之萍梗波涛今朝惜别千
里之秦吴燕宋何日言旋当其系马出船候潮
待月低徊而少妇对景怆恨而王孙望阙莫不
撚嶰竹以凄楚拨湘弦而激越且当蘋涧把芳
酒以留欢莫被薰风吹片帆而便发君不见陌
上尘中奔西走东车轮似水马足如蓬夜泊而
猿啼霜树晨征而月在烟空争得枝间比翼更
卷一 第 8a 页
同于越鸟只应波上离群便逐于燕鸿莫不太
苦行人偏伤别妾龙媒而嘶出金埒鸾扇而持
归玉箧于时莫展歌嚬全沈笑靥郊天路口愁
攀夹渡之柳条采蕨山前忍看解维之桂楫是
知无人免别有别皆伤使人落颜貌枯肺肠泪
成雨鬓侵霜朝悲五岭暮怨三湘梦去不到书
来岂常况一川之烟景茫茫横冲楚徼两岸之
风涛渺渺直截炎荒无不销魂如何举目赍行
而宝剑三尺留下而明珠十斛林骈樛木摧诚
卷一 第 8b 页
而敢望合欢洲跃嘉鱼取信而当期剖腹及夫
乐阕人散龟飞日曛遗鞭却取解佩还分玉窗
之归步愁举兰棹之移声忍闻须知赤帝之江
头两心似火莫自苍梧之岸曲一去如云虽伫
锦衾而赠我终摛锦字以酬君巳而谁不别离
别离如此谁不相送相送于是则东门与北梁
不足云尔
  水殿赋(翻量去日有水空流)
昔隋炀帝幸江都宫制龙舟而碍日揭水殿以
卷一 第 9a 页
凌空诡状奇形虽压洪流之上崇轩峻宇如张
丹禁之中当其城苑兴阑烟波思起截通魏国
之路凿改禹门之水于是怪设堂殿妙盘基址
屏开于万象之外岳立于千艘之里还如玉阙
控鳌海以峥嵘稍类云楼拔蜃江而耸峙皆以
䌽饰无比雕鑴罕量装羽毛而摇裔叠琼璧而
荧煌镜豁四隅远近之风光写入花明八表古
今之壮丽攒将天子乃纵巡游极驾驭登巨舰
以龙跃扩深扃而虎踞旌旗剑戟以络野珠翠
卷一 第 9b 页
歌钟而触处三十六宫之云雨澒洞随来一千
馀里之烟尘冥蒙扑去百幅帆立千夫脚奔上
摇乌兔下窜蛟鼋天吴邂逅以惊杀地轴参差
而轧翻兰桡桂楫之骈阗行辞洛口鸳瓦虹梁
之岌嶪坐彻夷门启闭讵常登临罔毕雷訇之
竹箭冲过辐凑之木兰贮出柳丝两岸袅为朱
槛之春水调千声送下清淮之日既而遄惊鬼
瞰遽及神谋銮辂而飘成覆辙楼船而堕作沉
舟宝祚皇风一倾亡于下国霞窗绣柱大零落
卷一 第 10a 页
于东流嗟夫驾作祸殃树为罪咎穿河彰没地
之象泛水示沉泉之丑血化兆庶财殚万有所
以汤武推仁不得不加兵于癸受
  狎鸥赋(释意与游迁之汀曲)
海童以泛泛浮浮爱于白鸥遂将穷于赏玩乃
相狎以遨游彼鸟何知苟同心而同德斯人足
验谅不忮而不求当其访物外之高踪得沙间
之逸致云心潇洒以荐往鹤貌飘飖而叠至列
为俦侣肯无求友之声却尽猜嫌皆得忘形之
卷一 第 10b 页
意至若海镜秋碧天蓝霁青磨开桂月于浩渺
画出蓬山于杳冥尔乃瞻雪影缅风翎曲得其
情此旷荡而来依别派不言而信彼联翩而飞
下回汀四目夷犹两情容与曾无隼击之患忘
到鸠居之所罗列靡惭于交契固类朋游参差
罔愧于弟兄还同雁序斯则别号羽客参为水
仙杨柳之江头雨夜蒹葭之渡口霜天莫不探
此景象穷乎岁年异鸡群之迥处殊莺谷之高
迁扫尘绪以皆空那虞触网负身弓而不绾讵
卷一 第 11a 页
肯惊弦则知蝉蜕是非羽翔凡俗岂鹰扬于霄
汉之外乃鹗立于烟涛之曲因嗤鸿渚盖春去
以秋来翻笑鹊河竟离长而会促其父既骇于
斯爰令执之才及入笼之念已兴登俎之疑潮
满沧洲游泳空期于水际日生丹壑翱翔遽在
于云湄所谓祸机中藏物情外释且斯鸟之犹
尔岂于人而能隔则包含诡绐之流宜览之而
改易
  知白守黑赋(为后之则迹无颠坠)
卷一 第 11b 页
白之能知须守黑于所为黑之能守则知白而
无咎圣人所以立言于彼垂训于后将令学者
得韬光用晦之机不使来人有衒实矜华之丑
是宜采厥理扣其辞岂非白也吐耀含辉禀西
金而成姿或玄黄而可得或苍赤而可期知之
者必能洞彻万物昭彰一时故为祸患之所之
黑也光沉影匿漫北水而成色既视之而不见
亦晓之而莫得守之者必能混合群象冥蒙众
惑故为安宁之所则繇是任怀霜而怀雪不在
卷一 第 12a 页
明言纵如璧以如圭终须默识如此则准绳万
国龟镜八区俾其擅清名者若昧抱明智者如
愚有于不有无于不无亦犹玉之贯虹以韫石
而为妙珠之象月以蚌胎而为殊论于物而物
且能尔验于人而人焉忽乎是以钓璜于西渭
之滨扣角向南山之夕须知刖足以招祸莫若
漆身而遁迹君不见斗牛乌兔垂大明而或隔
阴霾麟凤龟龙作嘉瑞而常居薮泽则知以白
藏黑兮道无不全以白离黑兮理其不然若内
卷一 第 12b 页
包乎皎皎当外处乎绵绵故怀希代之珍者被
褐负不羁之才者草玄然后弘彰典式克免危
颠大如是则垂戒无垠推诚触类靡令受彩之
质或爽处蒙之意吾徒也勉之哉佩带斯言而
勿坠
  汉宫人诵洞箫赋赋(清韵独新宫娥讽诵)
王子渊兮谁与伦洞箫赋兮清且新丽藻上闻
于天子妍词遍诵于宫人名价有兹写札于御
笺彤管风流无比吟哦于贝齿朱唇斯赋也述
卷一 第 13a 页
江南之翠竹生彼云谷甘露朝洒瑞烟晴扑般
斤遽取于贞劲夔律乃知其韫蓄既而植物惟
一乐工惟独九重圣主俄聆于玉韵金声两掖
佳人争致于瑶编绣轴受授相从彤闱绛宫始
喧喧而历览旋一一以精通十二琼楼不唱鸾
歌于夜月三千玉貌皆吟凤藻于春风莫不鲁
殿惭魂巫山破梦应教墨客以心死解得红妆
之口讽时时桂席惊飘舞雪于罗衣往往兰台
误下歌尘于绮栋于时闲赵瑟寝秦筝驻云雨
卷一 第 13b 页
咽咸英非春而御苑花拆当夏而幽闺景清如
燕人人却以词锋而励吻雕龙字字爰于禁署
而飞声泉喷香喉云靡绿鬓岂贯珠之歌同调
固如簧之言别韵遂使霞窗触处不吟纨扇之
诗乐府无人更重箜篌之引斯则琴赋与笛赋
奚过才子获才人咏歌体物之能有是属词之
道如何一千馀字之珠玑不逢汉帝三十六宫
之牙齿讵启秦娥方今天鉴求文词人毕用有
才可应于妃后工赋足流于嫔从洞箫之作兮
卷一 第 14a 页
何代无谁继当时之吟诵
  省试人文化天下赋(观彼人文以化天下/乾宁二年及第)
明彼今古闻诸圣贤易垂言而著在八卦人有
文而形于普天用以成章既验斯风之肃穆瞩
之于物乃知厥德之昭宣吾君秉此格言恢乎
至理以为文在天而苟可鉴文在人而诚足视
在天则时变从之在人则化成有以故体此以
御宇取兹而教人且文也肇自河龟见洛书陈
道德故仁义新出无为而入有象齐父子而一
卷一 第 14b 页
君臣既而上古遐中古迩苟流播之如此乃弛
张而若彼始则六十四位演自周王旋则三百
五篇删于孔氏故得有国之君准绳斯文诗书
礼乐以表里干戚俎豆以区分莫不经天纬地
髣髴氤氲布彼寰瀛风行而草偃被于亿兆玉
洁而兰薰然后铿作咸韶散为风雅调畅动植
周通夷夏车书得以合矣贵贱与而同也遂使
九州四海皆瞻黼黻于朝端墨客词人交露锋
铓于笔下大哉人文之义也焕矣赫矣可名可
卷一 第 15a 页
观唯圣朝之所擅岂悖德之能干推其时而时
或异论其道而道斯完故将垂百王而作范岂
唯充万国以咸欢者也夫如是则肩比三王威
销五霸弘彰驭马之成政克俾雕龙之擅价彬
彬乎哉郁郁乎哉有以见我唐之至化
  婠娃宫赋(上惊空壕色施碧草)
吴王殁地兮吴国芜城故宫莫问兮故事难名
门外已飞其玉弩座中才委其金觥舞榭歌台
朝为宫而暮为沼英风霸业古人失而今人惊
卷一 第 15b 页
想夫桂殿中横兰房内创丹楹刻桷之殊制扣
砌文轩之诡状如从渤澥徙蓬阙于人间若自
瑶池落蕊宫于地上绣柱云楣飞蛟㐲螭基扃
郁律钩楯参差碧树之珍禽夏语绿窗之瑞景
冬曦吴王乃波伍相辇西施珠翠族来居玉堂
而澒洞笙簧拥出登绮席以逶迤触物穷奢含
情愈惑欲移楚峡于云际拟凿殷池于槛侧花
颜缥缈欺树里之春光银焰荧煌却城头之曙
色殊不知敌国来攻攒戈耀空虎怒而拿平雉
卷一 第 16a 页
堞雷訇而击碎帘栊甲马万蹄卷飞尘而灭没
琼楼百尺爆红烬之冥濛悉由修袖舞殃朱唇
唱隙瑶阶而便作泉壤玉础而旋成藓石恨留
山鸟啼百卉之春红愁寄垄云锁四天之暮碧
悲夫往日层构兹辰古壕香径而同归寂寂稽
山而杳自高高遗堵尘空几践群游之鹿沧洲
月在宁销怒浊之涛巳而西日悤悤东波浩浩
松楸而骈作荒隧车马而辗通长道彼雕墙峻
宇之君宜鉴丘墟于茂草
卷一 第 16b 页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言情暮作国黛朝天)
陈皇后一锁长门萧条渥恩欲写退宫之永恨
因求体物之嘉言蜀郡才高述遗芳于桃李汉
皇心感归旧职于蘋蘩想夫迹坠城南宠移天
顾难期献茧于春昼不忍解簪于日暮琼楼寂
寂空高于明月秋风瑶草萋萋莫辗于金舆玉
辂于此蓄愤夫何释情犀浦有多才之著上林
推独步之名沽酒而居每乐当垆之事量金以
至爰流掷地之声于是摛妍词貌浓黛侔锦字
卷一 第 17a 页
陈绮态郁芬馥于茞席悄丁当于珠佩鹊巢入
搆翻成别鹤之悲马首虚瞻不识牵牛之会振
动文苑旋彰国朝既切采蘼于藻丽遂牵连理
于桃夭一旦恻圣鉴锡嘉昭巳无为雨之期空
悬梦寐终自凌云之制能致烟霄莫不倾北园
骇南国丝萝而昨日靡托珠翠而今朝改色玉
台有恨舞鸾之影孤来金阙无恩吐凤之才雪
得设使幸望颙若含情默然擢发同论于汉殿
挥毫莫购于巴川则此日前鱼定作小鳞而赴
卷一 第 17b 页
海宁令破镜却成圆月以升天懿夫掞天之手
虽奇丽水之珍可博苟非兹赋之赞咏奚救当
时之黜削方今妃后悉承欢不是后贤无此作
  秋色赋(雨作愁成然知兴起)
白帝承乾乾坤悄然潘岳乃惊素发感流年抽
䌽笔叠花笺驱走群言写壹郁之怀矣搜罗万
象赋萧条之景焉于时凄凄漠漠零露蒙作杳
杳冥冥劲风吹成或青山兮薄暮或绿野兮新
晴昨日金舆天子自西郊而迎入此时火旆祝
卷一 第 18a 页
融指南极以遄征于是踆乌减赫顾兔添明地
上落红蕖之态烟中吟玉笛之声华岳峰高染
莲华而翠活湘川树老换枫叶以霞生愈碧吴
山偏清汉木松柏风高兮岁寒出梧桐蝉急兮
烟翠死衡阳落日和旅雁以飞来剑阁中宵逐
哀猿而啸起遂使隋堤青恨吴岭绿愁庐阜之
蟾开石面钱塘之雪入涛头空三楚之暮天楼
中历历满六朝之故地草际悠悠鱼美东鲈兽
狞西虎送鸾扇之藏箧迎蛛丝之织户海上而
卷一 第 18b 页
轻笼皓月皎洁成冰陇头而惹着阴云苍茫欲
雨斯则寒暑推移衰荣可知金生火死菊换兰
萎岂惟自遐及迩穷高极卑上澄鹊汉以清浅
东莹鳌洲而渺瀰数声之玄鹤惊时九皋摇落
一夜之新霜扑处百卉离披是时坐客闻之侔
色揣称咸言此日之摛藻更苦曩篇之秋兴
  戴安道碎琴赋(徒候徽响致聚深情)
拔尘俗之能琴其谁不钦戴安道之擅名斯异
武陵王之慕义弥深降使殷勤将召来以聆雅
卷一 第 19a 页
越持诚慷慨爰击碎以示胸襟想夫名利莫羁
烟霞为赏涧松虽耸于梁栋野鹤不侵乎罗网
吴山越水韬物外之清光蜀轸虞丝播人间之
妙响杳杳区区何人戒途白屋忽惊于嘶马朱
门欲俟于啼乌焉有平生探乐府铮鏦之妙爰
教一旦厕侯门戛击之徒于是贲出月窗毁于
蓬户掷数尺之鸾凤飒一声之风雨朱弦并断
类冰泉裂石以丁零玉柱交飘误陇雁惊弓而
飞聚使者焉知宣言大非且异锻珠之义宁同
卷一 第 19b 页
碎斗之讥陌上回尘走清风于玉殿堂间释手
章素节于金徽于时野客相高时人或陋梧雕
桐断以宁顾漆解胶离而莫救至若池亭夜月
之景岩谷春风之候遥当野岸肯思流水之曾
弹静对庭芜待从幽兰之不奏向若投绿绮以
无意缅维城而有情亡一时之高躅矜六律于
新声则此日知音但仰跃鱼之弄碧山烟雾宁
留藏豹之名则知艺至者不可以簪笏拘情高
者不可以王侯致终挺特以惊俗不斯须而辱
卷一 第 20a 页
志于今人语其风孰不揖当时之事
  融结为河岳赋(形质中成人事路复)
象帝以伐出物我陶开杳冥至精风散元气雨
零一浊一清既定乾坤之体或融或结遂为河
岳之形岂非断乎鳌足之时剖彼鸡黄之日二
仪各立以交泰一气旁流而洋溢于是苍茫不
定奔为归国之墟积聚无从叠作干霄之质则
令川陆天下江山域中浅深莫极夷险难穷刚
柔随之而汹涌嗜欲继之而隆崇翻雪浪与霜
卷一 第 20b 页
涛下吞方厚拔重峰兼叠嶂上列圆空尔乃产
鳞介虫沙植毛羽草木星辰昼夜以明灭乌兔
东西而往复则有龟负龙擎文籍其阳九阴六
共触愚移倾缺其天枢地轴如疏朴略波万壑
以派分似截渟和仞千岩而云矗旋闻大禹鞭
神巨灵涌身凿通浩渺擘断嶙峋然后惣注沧
海争磨碧旻舟楫风生航利名于世世轮辕雷
起驾祸福于人人至今若带兴言如拳设喻牢
笼下土以箭急控压中洲而石固三门九曲竞
卷一 第 21a 页
呈升没之源太华维嵩交辟奔冲之路谁能究
厥理考其情沟渎曷为而散作丘陵奚补而攒
成致彼至柔洒回邪而互急俾其峻极干道德
以全平吾欲炭鞴阴阳炉燃天地鼓将逦迤之
浚谷写破连延之积翠令今日之形象复当时
之寤寐默默绵绵然郤归于无事
  魏侍中谏猎赋
我太宗之启圣崇基魏侍中之推诚辅时恐羽
猎以失德采风骚而属词瞻仰皇情欲止畋游
卷一 第 21b 页
之事激扬丹恳爰陈谏诤之诗当其内则雍熙
外无攻讨閒忆擒飞而逐走静乃搜林而索草
杀伤有度虽知不损于仁心狝狩非时或虑微
妨于帝道于是倾素节揣深衷何以阐禹汤之
诫莫如删周召之风愿开三面之仁上行君圣
遂取二南之义下效臣忠尔乃挥以䌽毫流于
妙墨文高而简牍增焕思苦而烟霞动色莫不
大罄箴规坚持谠直辉珠耀玉面陈丹陛之前
讽古谕今袖献紫宸之侧错落清唱铮鏦雅言
卷一 第 22a 页
叙获兽争禽之理述好生恶杀之源之补玄化
轻裨至尊字字而请休驰骋篇篇而乞罢驱奔
非不能继子云操赋而进非不能续司马裁书
以论盖以诗也中律锵金成章璨绮掬山川气
象于彼载帝王兴衰于此以之刺上则上或风
从以之化下则下皆草靡所以摛此章句依于
典坟希一览而恩覃羽族冀再观而惠及毛群
庶几六艺之妍终资𧇖鉴当使三驱之礼不越
明文然后甲马休飞骍弓莫控俾百兽以率舞
卷一 第 22b 页
致四夷之入贡故其旌逸调赏清词锡䌽缯而
甚众
  误笔牛赋(从其误着异质真成)
王献之缋画弥精变通可惊失手而笔唯误点
应机而牛则真成用是饰非既擅一时之妙持
功补过爰垂千载之名当其团扇羽轻素缯云
薄搦金管以如勇露秋毫而似削莫不伫思翔
鸾澄神丹鹊临风缅想满轮之桂月铺开
叹嗟一点之松烟飘着隐映瑕匿依稀漆浓既
卷一 第 23a 页
黑白之斯异顾东西而曷从南容之玷难磨空
伤往事曹氏之蝇可学遂展奇踪于是逐手摛
成随宜演出斯须亡墯落之所顷刻见下来之
质笔为锋也无惭卖剑之年墨作池焉岂愧蹊
田之日则知负艺通神呈功骇人遽从无而入
有俄背伪以归真况乎乌文黛暗駮彩花新兔
翰初停旁起落毛之想鼠须尚对遥怀食角之
因足令饮颖牵怀饭秦动思坐惊践苇之处立
验放桃之地手扪而执纼罔殊衣惹而饰缯奚
卷一 第 23b 页
异经年不去宁生舐犊之心终日长闲岂有驾
车之意所谓取象于斯称工在兹虽恨纤芒而
到此终持妙迹以加其矧复首尾曲尽毫釐莫
遗示不用于秋深之日自无全于缕断之时桓
温乃拂拭增惊周旋载顾徒见奇于手巧了莫
知其笔误大凡游艺之人无不郤尘而扫污
  省试王者之道如龙首赋(龙之视听有符/君德乾符二年)
(下第)
王者以御彼万国居于九重既体天而立制遂
卷一 第 24a 页
如首以犹龙视听无偏四海自看其波凑聪明
罔失兆民咸睹其云从岂非祖述圣明披陈道
德以王者为天下之大域中之式非澄耳目不
可以烛暗通幽非审细微不可以开基建极于
是设谕斯异微文特殊以端拱之尊比义取产
泽之灵合符则而象之既不雷同于形质区以
别矣爰将首冠于寰区然后则岳岳高居颙颙
克定翼左右而何惭角耸镜远近而宛同神莹
虽云黈纩洪纤之状咸观纵使垂旒巨细之音
卷一 第 24b 页
毕听则知播雍熙之化为昭圣之君遽配腾骧
于水物盖彰超迈于人群浚恩波而固类兴雨
呈瑞气而非同召云侔其矫举之形无幽不鉴
媲彼孤标之貌有象皆分故得迥拔可观感通
自有散皇明而珠耀于颔扬德泽而浪生于口
宁同荀爽只擅美于弟兄更异华歆但垂名于
朋友所谓表有截播无私乃蔼然而同德非蠢
尔以呈姿言乎汉祖之颜方能比也念彼伯阳
之道未可方之今我后变见乘时飞翔叶理四
卷一 第 25a 页
方尽入于倾听陆海无遗于俯视夫如是则龙
之首兮未可论功而较美
  白日上升赋(人习道优玄空举步)
天上神仙人间得焉青囊有术白日升玄能拔
迹之如是非禀生之偶然明明而飞出寰区其
谁不骇去去而立臻霄汉成道奚先斯人也学
至感通质离寒暑挥毫而金简初载端冕而玉
皇有伫绵邈而龟台鹤浦几劫勤求参差而羽
驾霓裳一朝轻举当其瑞景融融圆虚碧穹有
卷一 第 25b 页
烟霞兮蓊郁数处有鸾凤兮盘旋半空竞瞩尘
眼谁原道风俄然乘轩后之龙朝辞水上忽尔
控王乔之鹤昼入云中灭没孤飞飘飖莫驻数
声如触于琼佩一片渐高于䌽雾何门积学换
俗骨以轻轻此日登真蹑瑶池而步步莫不极
云路逗天津昆丘入境阆苑寻春琼树之烟花
有主蕊珠之官阙无尘翘首仰攀便接蓬壶之
士低眸俯视大惊朝市之人得非龙虎专修阴
阳久习早成金鼎之九转迎咽玉炉之一粒则
卷一 第 26a 页
必夙居丹壑冥契浮丘却归鳌背之三岛遽别
羊肠之九州不然者安得从地面升云头当红
尘之午景为碧落之良游较美古今列子之乘
风固劣论功昼夜姮娥之奔月非优懿夫曦辔
亭亭乌光杲杲爰脱屣于方厚骤致身于苍昊
盖以研鍊斯至嚣烦克扫愚将蹈妙域以扣玄
关学取上升之道
  御试曲直不相入赋(题中曲直两字为韵/释云邪正殊途各有)
(好恶乾宁二年覆试)
卷一 第 26b 页
曲也者厥理惟何直也者其词可属一则见回
邪之所自一则非平正而不欲故圣人立此格
言为乎懿躅俾有家而有国不与混同令自高
而自卑靡相参触至如木也或表从绳之直或
叠来巢之曲虽则含烟带雨共呈苍翠于岩间
而耸本盘根各禀规模于山足勿言同地而错
杂固乃殊途而瞻瞩所以方能中矩俟良匠之
所知劲不为轮信奇材而可录莫不分彼邪正
镇于时俗且木之理兮犹不差忒人之道兮切
卷一 第 27a 页
在忠直直也不可以曲从曲也不可以直饰行
于巳而巳有异施于人而人是测繇是屈原在
楚餔其糟而不为比干相殷剖其心而可得顾
惟忠谠之受性岂与邪䛕而同域其不相入也
理苟如是俗奚以惑小人曲媚或乘造次以得
时君子直诚可仗英明而辅国今我后恢睿哲
以御乾澄圣心而立极恶似钩而在物乐如弦
而比德惟曲是斥彰万乘之准绳惟直是求示
百王之楷式微臣之获咏歌敢不佩之于取则
卷一 第 27b 页
  御试良弓献问赋(释云太宗问工人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于理)
(道取五声字次第用各双声为赋格乾宁/二年覆试)
文皇帝以精求要义下访良弓以木心之邪正
既别将理道之比方乃同木若有邪奚副准绳
之一一理如无苟必资国祚之崇崇斯盖体元
立制启圣乘乾与禹汤而接轸将尧舜以差肩
睹于物也必有诚焉言念为弓尚穷玄于脉理
岂于有国不注意于英贤否则何以弘丕国于
赫赫垂宝祚于绵绵者哉则知黄帝造舟车之
卷一 第 28a 页
旨其难为比周武倒干戈之文殊不称美观草
木而尚此烛幽统寰区而足彰致理遂使度木
抡材之子每自依依献可替否之臣曾非唯唯
今吾皇播声教以锵洋浚恩波而浩汗乾坤与
之而合德夷夏有之而一贯斯弓不制洞其理
以明明斯问克兴露其言而粲粲儒有生在江
岭来趋辇毂波涛久慕于化鲲兮(后阙)
卷一 第 28b 页

唐黄先生文集卷之一
卷一 第 1a 页
唐黄先生文集附录
  唐昭宗实录
乾宁二年二月乙未敕高宗梦傅说周公遇子
牙列位则三公弼谐则四辅朕纂承鸿绪克绍
宝图思致洽平未臻至化今大朝方兴文物须
择贤良冀于佥选之间以观廊庙之器今年新
及第进士张贻宪等二十五人并指挥取今月
九日于武德殿祗候委中书门下准此处分仍
付所司丙申试新及第进士张贻宪等于武德
卷一 第 1b 页
殿东廊内一人卢𢋫称疾不至宣令舁入又云
华阴省亲其父渥进状乞落下分二十五铺分
不许往来内出四题曲直不相入赋取曲直二
字为韵良弓献问赋以太宗所问工人木心不
正脉理皆邪为理道取五声字轮次各双用为
韵询于刍荛诗回文正以刍字倒以荛字为韵
品物咸熙诗七言八韵成令至九日午后一刻
进纳丁酉宣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知制诰
陆扆秘书监冯渥于云韶殿考所试诗赋各赐
卷一 第 2a 页
衣一袭毡被等巳亥敕朕自君临寰海八载于
兹梦寐英贤物色岩野思名实相符之士艺文
具美之人用立于朝庶裨于理且令每岁乡里
贡士考覈求才必在学贯典坟词穷教化然后
升于贤良之籍登诸俊造之科如闻近年已来
兹道寖坏鴳多披于隼翼羊或服于虎皮未闻
一卷之师巳在迁乔之列永言其弊得不以惩
昨者崔凝所考定进士张贻宪等二十五人观
其所进文书虽合程度必虑或容请托莫致精
卷一 第 2b 页
研朕是以召至前轩观其实艺爰于经史自择
篇题今则比南郭之竽音果分一一慕西汉之
辞彩无愧彬彬既鉴妍媸须有升黜其赵观文
程晏崔赏崔仁宝等四人才藻优赡义理昭宣
深穷体物之能曲尽缘情之妙所试诗赋辞艺
精通皆合本意其卢赡韦说封渭韦希震张蠙
黄滔卢鼎王贞白沈崧陈晓李龟祯等十一人
所试诗赋义理精通用振儒风且蹑异级其赵
观文等四人并卢赡等十一人并与及第其张
卷一 第 3a 页
贻宪孙溥李光序李枢李途等五人所试诗赋
不副题目兼句稍次且令落下许后再举其崔
砺苏楷杜承昭郑稼等四人诗赋最下不及格
式芜颣颇甚曾无学业敢窃科名浼我至公难
从滥进宜令所司落下不令再举其崔凝爵秩
巳崇委寄殊重司吾取士之柄且乖慎选之图
辜朕明恩自贻伊咎委中书门下行敕处分奏
来其进士张贻宪等二十四人名准此处分赐
陆扆冯渥银器分物其落下举人并赐绢三匹
卷一 第 3b 页
中书门下覆奏伏以文学设科风化是系得其
人则儒雅道长非其才则趋竞者多实在研精
仍资澄汰昨者宣召贡士明试殿庭题目尽取
于典坟赋咏用观其工拙果周𧇖鉴尽叶至公
升黜而惩劝并行取舍而宪章斯在其赵观文
等二十四人望准宣处分崔凝商量别状奏闻
丁未敕国家文学之科以革隋弊岁登俊造委
之春官盖欲华实相符为第一用近寖讹谬虚
声相高朕所以思得贞正之儒以掌其事而闻
卷一 第 4a 页
刑部尚书知贡举崔凝百行有常中立无党学
窥典奥文赡菁英洎遍践清华多历年数累更
显重积为休声遂辍其宪纲任之文柄宜求精
当稍异平常朕昨者以听政之馀偶思观阅临
轩比试冀尽其才及览成文颇多芜颣岂宜假
我公器成彼私荣既观一一之吹尽乏彬彬之
美且乖朕志宜示朝章尚遵含垢之恩俾就专
城之任勉加自省勿谓无恩可贬合州刺史(广/摭)
(言所载一同)
卷一 第 4b 页
  莆阳志
黄滔字文江乾宁二年乙卯赵观文榜进士光
化中除四门博士寻迁监察御史里行充威武
军节度推官王审知据有全闽而终其身为节
将者滔规正有力焉中州若李绚韩偓王涤崔
道融王标夏侯淑王拯杨承休杨赞图王倜归
传懿避地于闽悉主于滔时闽中所为碑碣皆
其文也今浮图荒陇旧刻犹存
  五代史补
卷一 第 5a 页
黄滔在闽中为威武军推官王审知馈之鱼黄
滔方与徐寅对谈遂请寅代为谢笺寅援笔而
成其略曰衔诸断索才从羊续悬来列在雕盘
便到冯谖食处时人大称之
  丹铅总录 明 杨慎
黄滔律赋如明皇回驾经马嵬云日惨风悲到
玉颜之死处花愁露泣认朱脸之啼痕褒云万
叠断肠新出于啼猿秦树千层比翼不如于飞
鸟景阳井云理昧纳隍处穷泉而讵得诚乖驭
卷一 第 5b 页
朽攀素绠以胡颜可喜也
卷一 第 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