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1312-093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兼济堂文集卷十六
            大学士魏裔介撰
 辨 启 策问 议 解 引 檄文 志 赋
  孔子昼息鼓琴辨
人心有动乎曰无动也其动者动于气也气何以动有
所欲则气动矣欲非心乎何以曰气也曰心统性情性
终不动也其情之自然而发者犹性之著焉譬如灯之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1312-0933b.png
于火湿之于水也世以欲之动而诬情以情之动而不
识性千古来梦梦久矣圣人之心有动乎曰人之心皆
不动圣人之心何动也然凡人之心固不动而不能不
动于欲圣人无欲而其所发之情皆中正和平故曰圣
人之心犹太虚也若使圣人而犹动于欲则何以为圣
人孔丛子载孔子昼息鼓琴一事吾疑之其言曰孔子
昼息于室鼓琴闵子闻之以告曾子曰向也夫子之音
清彻以和今也更为幽沉之声幽则为利欲之所发沉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1312-0934a.png
则贪得之所为施夫子何所之感若是乎从入而问夫
子曰然女言是也向见猫方取鼠欲其得之故为之音
也可与听音矣诚若斯言是夫子之心有所动于欲也
圣人之心至大至虚有天下而不与视富贵如浮云岂
以猫鼠之微而遂移其心哉若有所移而动则大于猫
鼠者禄之以天下系马千驷而有不动者乎杜子美诗
人也犹曰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夫世事
纷纭如猫鼠鸡虫得失者何限子美不以撄其中而圣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1312-0934b.png
人以之动其欲哉由是观之必系附会之说孔丛子虽
以圣人之裔未足以知圣人之心也故不可以不辨
  善恶皆天理辩
先儒云天下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非夲恶但或过或
不及便如此如杨墨之类是言也愚不能不疑之夫所
谓理者何也是人心中所具之德也其见于应事接物
合于宜者则亦曰理字说曰治狱官曰理又曰物之脉
理惟玉最密故从玉然则人心之理亦最密矣故曰性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1312-0934c.png
即理也理即五常之谓也其曰天理者言此理命之于
天也理既命之于天顺乎此者为天理逆乎此则非天
理矣今先儒之言曰天下善恶皆天理是以人欲之私
为秉彝之自然也杨墨之类无父无君其害天理亦甚
矣又岂但过不及之间乎夫道者天下之公理也若以
恶为天理则世之为恶者皆曰吾之恶天理也则圣人
遏恶扬善之训何以动之今世俗之人于为恶之人詈
之曰没天理此其言最醒豁可以发人之良心学者何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1312-0934d.png
何必好高求异为也此所关甚大愚故不敢不辩
  辩天人之理非二
或问何谓天理曰天理即性之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
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吾性之理即天之理也
故在天为春在吾性则为仁矣在天为夏在吾性则为
礼矣在天为秋在吾性则为义矣在天为冬在吾性则
为智矣在天土旺四季在吾性则为信矣此五常者乃
天禀之自然自天子以至庶人自中国以及蛮貊无有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1312-0935a.png
一人之不同者也故商书汤诰有曰惟天降衷下民
厥有恒性性即天理岂空虚浩渺之天之谓哉但此
天理操之则存舍之则亡故圣贤自危微传心以后有
克己复礼之语克去己私复还天理天理何时不在但
为私欲所蔽耳若能明能断不为欲之所引情之所流
而加以戒惧慎独之功得喜怒哀乐之正则吾心之中
无时无刻莫非天命之理之流行而其为圣人不远矣
是以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谓天之理赋于人者无不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1312-0935b.png
实也又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今之人纵恣于人
欲而不克自检制其始也一念之私久之而念念皆私
其始也一事之伪久之而事事皆伪甚而干戈弓矢生
于樽俎战伐戕杀起于骨肉害及苍生覆其宗族孰非
丧失天理之故哉历观史册较然如指诸掌也故吾谓
性理之即为天理人能存心养性即所以事天孟子岂
欺我哉
  天竺夫子辩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1312-0935c.png
友人唐山赵问源昔在甲戌乙亥之年与余有笔砚之
好课业城东南隅之朴园所尊者孔孟之经所悦者程
朱之传所拟者史记与欧苏之文伊时问源之文渣滓
未化余为批阅必以直问源批阅余之文亦必以直甚
相得也迨丙子问源先中乡试壬午大比余亦侥倖乡
荐癸未赴公车改试于秋八月余会试卷已中复置而
问源以第二名中会试然文未尽佳即会元陈百史亦
但首作佳中庸艺及孟艺俱靡弱不称龚芝麓曾告余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1312-0935d.png
曰项水心于甲戌科取李青作会元江南人多笑之陈
百史有文名曾执贽其门故授之以题盖揣摩半月而
始就闱中灼然知其为百史也嗟乎国家取士大典顾
可以私相授受乎水心百史皆文人也果若芝麓之言
则近于侥倖矣其后问源为楚督学以到任稽迟降二
级应补别驾因不赴补革职荫祖李公为三省总督时
乡人有讼之者为之发聊城之矢其事得寝余丙午归
里问源来晤依依握手如生平欢然问源则老矣后愚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1312-0936a.png
民创建佛寺于𡺟雾之顶远近络绎香火云集而帝尧
之祀或莫有顾之者问源作募疏建大兰若榜其殿额
曰天竺夫子余不以为然夫子至圣也故子贡曰自生
民以来未有夫子问源少而崇尚理学长而得志科名
既夫子东鲁矣而又夫子天竺是不免陈相之讥矣且
唐之王摩诘最号为尊信佛道者但曰天竺古先生而
不敢曰夫子天竺果可以夫子称之哉吴楚僣王春秋
削而书子所以尊天子也义之所在余故不可以不辩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1312-0936b.png
  王阳明之学有是有非辨
或问王阳明之学何如曰是非圣人之学也或曰圣人
之学何如曰观四子之书则知圣人之学矣论语言仁
孟子言仁义大学言恕中庸言诚推而致之天人合德
道济万物圣人之能事毕矣阳明之学果有合于此乎
或曰阳明之学主于良知知即觉也阳明以良知提醒
斯世其意与先知先觉岂有殊乎曰阳明之言良知是
也其言无善无恶心之体非也良知何物即心之体也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1312-0936c.png
人心无无知之时此昭昭烱烱者即当喜怒哀乐未发
之时全是天理知正是善何得谓之无也而其徒巧为
之说曰无善乃言其至善也若是则何不曰有善无恶
者心之体直捷明白省却天下后世多少葛藤而乃为
此流弊无穷之语也圣人何思何虑心如明镜止水静
固止也动亦止也以是为心之体即以是为性之体心
中有性而岂无善无恶之谓哉至于格物之说异于紫
阳知行合一近于躐等此尤其小者耳余悲学者浮慕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1312-0936d.png
阳明之说而不考其差谬之端流于天竺之学而不自
知故存其良知之是而辨其无善无恶之非所谓瑕瑜
自不相掩固不可槩以为是亦不可槩以为非也
  荅赵总督启
保釐黔土崇勋久茂于旗常节制越江新绩益隆乎锁
钥形标麟阁名重金瓯恭惟阁下医闾间气渤海毓灵
节凛冰霜高风绍独知之清献资兼文武家传宗半部
之韩王筮京兆而江左留棠历荒藩而越裳贡雉鬼方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1312-0937a.png
革面久宣抚辑之猷海飓扬波特任腹心之寄位综列
牧誉并长城遂使蛟穴鲸鲵怀好音于桑甚亦复湖光
杨柳遍淑气于春台钱塘弩发每瞻衣锦之军白傅堤
成永勒常山之像干戈将偃鼎鼐伫调某冀北蹇驺鄗
南末乘幸邀眄睐于荆州时慕声华于天水蔡廓署名
纸尾自愧曳轮敬容谬职铨衡徒深覆餗乃瑶函云下
稔风义之殷勤珠咳天来使汗感之交至伏愿绣衣九
罭立跻赤舄之勋福曜三台便见黄麻之拜藉手颂驰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1312-0937b.png
因风祷企
  与朱抚院启
恭惟阁下紫阳垂裔碣石表风中吴留光宅之辉吏行
冰上两浙揽澄清之辔人在镜中德威远届夫海壖风
节流传乎辇毂祥刑腾颂不闻六月飞霜来暮兴歌祇
凛四知介气赋役均而鼠牙不咏军民便而纩絮皆恩
莼菜西湖风落孟嘉之帽松杉南岭月明庾亮之楼遥
伫规徽弥深眷慕某自维樗栎谬寄铨衡攻玉他山方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1312-0937c.png
溯洄于越水传鸾芳讯忽驰接乎秋风匏系八年无分
迁乔之想金殊百鍊何期射隼之馀辱教奖之多勤感
知心之有素投瑶靡报附鲤增惭玉露云残朔飔将厉
伏惟为国为民彊饭自爱荒椷肃复统冀崇涵
  与许抚院启
天开越峤麟台宣耑越之威名地控禹图虎筦肃提衡
之重寄夙深翘企载沐声施恭惟阁下殿邦伟望经世
宏猷攀槛青蒲素著家传之直探源怀孟允苞治法之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1312-0937d.png
全西台握纽于权衡北斗悬高乎日月肆惟吴会实切
海氛风急艨艟旦暮备非常之警鸿哀杼轴闾阎修惟
正之供岁必藉夫外宁时则筹其方略以兹重任悉毗
上卿鲸不扬波声教东渐于外徼幅惟安堵恩威下逮
于无疆盖将资平攘以拊循行且倚裁成而辅相也某
识惭藻鉴职愧衡铨负乘虚庸方玷山公之启事停云
仰止欣闻蘧使以德音盥手开椷抚心沾汗伏愿建牙
吹角侧耳露布之来持节宣麻伫目鸿恩之及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1312-0938a.png
  与熙宇傅太宰婚启
谊重葭莩嘉礼式崇于合姓采存葑菲良缘藉宠于诺
金时修六礼之初成序属一阳之将泰幸获谐于卜吉
敬陈悃以抒诚恭惟台台雨霖世泽舟楫家风身总乌
台黼黻赞皇猷之润望尊黄阁盐梅续帝赉之良卓矣
柱石中流翙翙凤鸣天上猗兮宸章叠涣翩翩鹤算人
閒揽物望于东山伫星精于南极家修内则郑康成尽
室诗文闺肃姆仪谢太傅阖门风雅某樗栎散材风尘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1312-0938b.png
末品仙源锡羡奚止亢宗宝婺扬辉讵希超乘顾某夙
同桑梓既叨世讲之芬近列鹓班益契寅恭之雅迩以
鸿案靡举因之鹊巢久虚何期一缕红丝克遂双成白
璧搴河州之荇菜乐窈窕以赋好逑逐涧沚之蘋蘩藉
季齐而昭明信卜云其吉文定厥祥古礼式遵薄物初
将于奠雁天心来复人事预启夫迨冰节届仲冬期蠲
建子行且鸾翔旭旦会看鷮集平林伏祈俯赐刍听慨
允轮御俾世以及世𣲖流奕叶之云仍则绵而又绵蔓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1312-0938c.png
衍嘉瓜之日盛岂服休之敢斁何饮德之能忘勒有副
函恳垂末照
  与少司马杨贤甫婚启
凤卜谐祥允兆赤绳绵远雀屏腾瑞爰钦白璧辉煌天
上佳期报银河之初渡人间胜事欣玉杵之相逄恭惟
台台彝鼎才华栋梁德器两榜文高白雪直标王卢骆
之先九迁业著青云遂跨奇漙荣之右永奠兆民于花
县戎署莺迁普收多士于棘闱宗曹鹄立霜府分中丞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1312-0938d.png
之座都哉深荷匡违星轺秉上祀之圭行矣谁堪迓祉
寄盐梅于谋国独追伊旦之勋占风火于型家共羡姬
姜之秀某身肩大任覆餗时忧心愧虚名归田莫遂浮
沈宦海望阙但不敢忘君奔走泥涂过庭又安暇教子
是以令淑媛四德夙铭心自克采蘋南涧至于长豚丁
一经甫在口何堪坦腹东床所恃昔同科今同职臭味
久契于怀人因思男有室女有家扳衣当求夫知已菲
葑无状忘希妙选于乘龙桃李有心先达微诚于奠雁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1312-0939a.png
金风送暑似天遗贮屋之金玉露零秋岂人吝镜台之
玉试观春来天上果然乔木之引青萝因知美合人閒
何必御沟之题红叶匪媒不得敬驰尺素之书其新孔
嘉伫俟千金之诺
  与少司寇于岱仙求婚启
鸾书式缔瑞烟宫柳方新凤卜欣谐佳气春城并丽信
天缘之有自幸地望之得攀声气见投行六礼而伊始
姻连是结期二姓之交欢愿托葭莩敬修筐篚恭惟台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1312-0939b.png
台郎山毓秀鸂水呈祥高大闾门阴德久留宝箓冠裳
燕国声华特擅缥缃初对策于彤廷遂持斧于豸绣鹾
巡著绩剩煮海而官山棘院衡文拔圆圭与方璧暂藉
清卿以澄叙旋司邦禁而明刑玉烛克调总属秋官之
制金钧执法群煦冬日之温何乔松下逮于丝萝姻联
蓬户念蒹葭猥倚乎玉树焜耀高轩弟骥附两闱蝉联
同署调梅昔日惭伴食之贻讥漱石连年信悬车之足
乐乃诞毓小山敢附春秋侨札遂俯从下里窃追唐代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1312-0939c.png
朱陈但令息质秀金闺蚤谙京陵世范而小儿学疏蒲
简恐非钜鹿奇姿自愧葑非辄徼姻好数十载订以心
交凭依月老只片言已蒙金诺庇及云孙想所取在诗
书易礼之绪未失其传且相与于文章意气之间不期
于迹此日既谐卜凤抑将下陈榻于宾筵他时不忝乘
龙何止得戴经于甥馆伏愿光风盻睐沧海优容百岁
庆同心调琴瑟于燕喜一堂称五福祝川阜于鹤龄郁
郁金兰二姓永门庭之喜色绵绵瓜瓞千年昌嗣续之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1312-0939d.png
鸿庥肃裁芜言仰希瑶报
  荅梁十二亲家求婚启
麟趾发祥咸溯家声之馀庆凤占叶吉群知世德之恊
昌源远则流长喜门闾大而益大枝高能下逮幸丝萝
亲以及亲冰上之人语方来月中之仙箓早定承盟有
地作合自天恭惟台台玉振金声珠联璧合学宗千乘
依然洙泗之传品重伯鸾焕矣夏阳之𣲖上应昴毕星
躔之灿光华照耀中台下钟滹沱地脉之灵雅度汪涵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1312-0940a.png
千顷贯穿经史搜五车二酉之奇驰骤马班迈七发两
都之丽承簪缨于累叶似杨彪继震秉而作公振棣萼
以联芳如谢万同奕安而秉钺干青云而直上伫看独
步蓬瀛持赤帜以先登行作华班领袖弟谱分桑梓社
其枌榆昔伴食于中书多惭补衮今悬车于下里获遂
初衣叨葑菲之不遗敢曰门同王谢欣茑萝之有托实
因村近朱陈伏谂令郎合浦明珠会且探珠骊下蓝田
美玉定将鸣玉螭头小女少长兰闺未谙大家之训徘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1312-0940b.png
徊柳絮犹惭道蕴之吟乃拟周南荇莱之流漫咏好逑
于君子亦藉豳风斧柯之伐得成嘉耦于名门绣阁待
乘鸾楼上箫声吹夜月画屏开射雀函中锦字剪朝霞
六吉徵谦百朋拜益思报琼而怀怩幸倚玉以知荣伏
愿坦腹受经齐眉耀彩雍雍鸣雁即题雁塔之名矫矫
乘龙遂夺龙头之锦琴瑟钟鼓洽永好于百年弓冶箕
裘致鸿庥于奕祀
  荅永年冀大司空婚启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1312-0940c.png
华胄振洺州乔木盘根久重鼎彝之望良缘成月下猗
兰奕叶聿开堂搆之光声气见投荷金兰之夙好姻连
是缔叨葑菲之不遗既辱先施敢酬嘉命恭惟台台五
纬储精两仪毓秀晋家食采仍兹郤芮之宗高士馌耕
蔚起武安之𣲖笔下文章巨丽岂特班马推声朝中位
望崇隆直与夔龙接武治鹾于股肱之郡更闻浙水刑
清运筹于喉舌之司旋见西台政肃将自司空而立相
遂同四岳以咨垂玉铉允调总属冬官之制旂常载勒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1312-0940d.png
式昭时叙之功赤城之建为霞每餐沆瀣蓝田之种皆
璞行琢玙璠乃乔枝下逮于茑萝姻联钟鼎而嘉宾且
劳以式燕光贲衡茅弟昔忝调梅愧伴食之无补今耽
漱石幸悬车之有年斧伐初传敢附葛藟于王谢红丝
遂结幸联琼佩于朱陈业敦毫素之交更洽凤鸾之美
顾令郎奋姿碧汉伫看万里腾骧而弱息守训中闺未
娴大家训诫披衣惟腹坦床东增逸少之声举案与眉
齐閤里表梁鸿之德益朋拜赐惠好我之云笺宜其家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1312-0941a.png
人和周南之雅咏乘龙才子欣逢雀映金屏随鹤仙人
喜听箫鸣玉管会见豆䓻双联系臂芙蓉并绣同心五
福备畴绍箕裘而豹变百年眷合绵世泽于螽绳恭报
执柯敬因裁楮
  山西程策第二问对
今夫善为学者求之于其源而已不穷其源坚白异同
之说起而胜之则羊亡于多岐善为学者致之于其用
而已不致其用虽炙毂谈天且为徂丘稷下之徒而无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1312-0941b.png
益损于世源者何经是也用者何经术是也上古不以
经著有性不能无情有情不能无欲而后天地之心见
君师之道兴龙马启索于先天荣河肇爻于一画是为
易始坟典聚三皇之迹丘索汇州野之文是为书始衣
皮偕伉俪之好乾坤正衣裳之宜是为礼始葛天之牛
尾八阕有熊之咸池三籁是为乐始敇天之载赓三章
百工之卿云两和是为诗始嚚讼惩胤子之骄圮族书
鲤熊之败是则春秋之始自是尼父删诗书正礼乐因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1312-0941c.png
时以纪事著人以存天而六经之用与天地俱为不朽
矣经淆而有子经骈枝而有传有注然子自子也犹传
注自传注也经言仁彼言蹩躄非仁经言义彼言踶跂
非义黜仁义言道德道德化阴阳阴阳化杨墨而悖伤教
拘生畏险难遵是离经也离经者终不可以胜经经言
礼彼曰王不袭礼经言乐彼曰帝不言乐黜礼乐治刑
名刑名化纵横纵横化法术而严寡恩诈弃信名失情
是叛经也叛经者终不可以窃经此经所以维风范俗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1312-0941d.png
而为百世不祧之宗也说者曰经盛则才盛经衰则才
衰才盛则治盛才衰则治亦衰治乱盛衰如灯取影响
应声秦烬经经不烬于秦秦自烬耳诗书之焰未熄咸
阳之火已炎故秦无经汉兴马上绛灌诸大臣不悦文
教疑无经者也自晁错遣济南古文出鲁壁而始有书
其诗礼春秋易各有大小夏侯辕固韩婴高堂生胡母
生杜田生等学武帝抑百家尊六经元光元狩公卿将
相炳炳麟麟汉之经盛汉之文章亦盛汉之文章盛汉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1312-0942a.png
之事业亦盛矣然或者曰秦人焚经而经存汉人穷经
而经亡意在注疏训诂之学未达于性命之指乎故汉
有经之用而未得经之源魏晋之际土裂于寇恩戕于
宗堂沦于陛威擅于阃故魏晋以下无经唐人之为经
也以袭而成其疏其时劣明经优辞赋风云月露靡袭
六朝唐人以不精经之故而岐文与经为二则唐有经
而无经宋人之为经也以易则有程传朱子夲义诗则
有朱子集注春秋则有胡文定传书则有蔡西山注他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1312-0942b.png
若邵子之皇极经世易象之别解也张子之正蒙西铭
礼经之遗义也紫阳之通鉴纲目春秋之续笔也周子
之太极图通书图书中庸之秘奥也极深研几直接洙
泗心传可谓有经矣然一则阻于王安石章惇再则阻
于韩侂胄未尝一日得行于时而反指之为伪学徒与
其徒私淑于其身而已则宋之时得经之源而未得经
之用明兴修五经大全性理等书得理学之正传故嘉
隆以前一道同风人材蔚然兴起自王龙溪李卓吾之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1312-0942c.png
徒乱之叛之以道学为诟厉而士习大坏牛鬼蛇神讫
至于亡则明之时其初有经而其后无经
皇上法古无愆监于前代以网罗天下士易曰穷则变
变则通通则久则所以因其穷以求其通者不可不讲
矣一曰去累所以聚学也蜣之踬也丸累之坊刻之牍
士之丸也而彼以为径变之而精神一精神一则抱璞
者不必刖而怀石者必不收矣一曰端型所以修业也
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学宫者士之车也而今鞠为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1312-0942d.png
茂草重其所为非通经博史者不儗授非有其人不授
即非有其效不迁矣一曰探策所以核实也炫椟者还
珠不如径探其珠也盖文辞旁引执烛可以说燕疑义
直陈指鼠难以名璞也一曰清问所以访道也撤霾者
待日经术阴霾以人主之精神为日如太后受尚书太
子通论语天子可平公榖同异也一曰尊师所以示的
也航海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悟师范者人之斗极也
盖命教胄子后夔可以典乐天叙有典维契乃任司徒
卷十六 第 20a 页 WYG1312-0943a.png
此又鼓舞变化不在下而在上之大略也操此五要去
彼数失兴经学治性情将见穷乡下邑人慕稽古之荣
士解道腴之乐所谓得经之源而并得经之用于以衍
洙泗濂洛之正学弘尧舜禹汤文武之盛治其必权舆
于此矣
  垦田增户议
当今吏治垦田增户为要必严立考成之法以裕国课
以富民生盖国家创立大业惟是务夲力穑食足兵强
卷十六 第 20b 页 WYG1312-0943b.png
朴者耕而壮者战此所以抚皇图而跨有万方也乃海
宇一统民生未和乐者以生榖之土未尽垦而民多流
离自明季以来各省直田地荒芜户口虚耗有司因循
旧习未能招徕抚恤荒地之粮既加于熟地亡丁之银
复𣲖于地亩农民重困地愈荒而逋欠愈多矣况今蝗
蝻流行方数千里民无宿储何以卒岁故荒地亡丁之
税不可不免也荒地亡丁之开垦增复尤不可不急也
今宜定为程式凡荒残州县有司以到任之日为始查
卷十六 第 21a 页 WYG1312-0943c.png
报荒地亡丁若干历仕既久能开复如全盛时者为上
立加优擢复三分之二者次之复三分之一者又次之
否则不得与于荐剡伪饰者论以欺诳之罪抚按疏荐
亦必开具实数上闻其原无荒亡丁地方不在此例赏
罚既明劝督必力数年之閒富庶可望虽然抚按者守
令之表帅汰冗役以归南亩设牛种以贷贫民导水利
以资灌溉省徭役以劝农桑一转移间草野受福则责
成为更要耳
卷十六 第 21b 页 WYG1312-0943d.png
  踏勘蝗荒议
海内生灵当兵荒蹂躏之后骨立而存实万死之馀幸
出水火登衽席臣民胥庆从此永乐升平四年以来风
雨以时仓箱不匮至于今岁嘉禾压地赓歌大有真数
十年未见景象也不意蝗灾流行秦晋燕赵剥食甚惨
百姓迎蝗阵而跪祷大声悲号三春劳苦尽成枯干惨
苦之状不忍见闻虽抚按大略奏报例应该部差官踏
勘灾伤方定蠲免分数但所在被灾沿数千里非如旱
卷十六 第 22a 页 WYG1312-0944a.png
涝单在一方一踏便明况各处被灾必不能齐道里辽
远部臣差官猝难遍及小民田间狼藉有梗无穗之馀
收之无实弃之可惜若勉强收之恐踏勘徒存空地蹈
冒报伤灾之罪若槩不收拾转眼孟冬寒气凛冽并麦
地不及耕种则来岁之生意尽矣愚以为不若责成抚
按转行道府委廉干官员分投逐段查明确报既查之
后即以大张告示令百姓收拾残禾及时种麦不至坐
待查勘抛废农业然后差官所到采访报部分别蠲免
卷十六 第 22b 页 WYG1312-0944b.png
果有虚冒罪坐所司如此则事约易举千里之閒往返
不过半月耳百姓虽无望于西成尚有冀于来岁也不
然蝗食已苦残禾在地部查未到坐失农时茕茕小民
是再伤也
  西铭理一分殊解
龟山先生上程子书曰西铭发明圣人之微意至深然
而言体而不及用恐其流遂至于兼爱而程子答之曰
西铭明理一而分殊墨氏则二夲而无殊龟山第二书
卷十六 第 23a 页 WYG1312-0944c.png
曰前书所论西铭之书以民为同胞长其长幼其幼以
鳏寡孤独为兄弟之无告盖所谓明理一也然其辞无
亲亲之杀非明者嘿识于意言之表乌知所谓理一而
分殊哉伊川先生读之曰杨时也未释然乃朱子谓龟
山语录有曰西铭理一而分殊知其理一所以为仁知
其分殊所以为义犹孟子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其分不同故所施不能无差等耳此论大非答书之比
岂其年高德盛而所见始益精欤余观西铭大意大扺
卷十六 第 23b 页 WYG1312-0944d.png
以天地为父母以民物为胞与以大君为嫡宗以大臣
为家相乃直指仁体发明人生之初同出于天地之意
初非以生我之父母言之谓天下之百姓与已之兄
弟同胞无异也其曰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
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则亦承上文而言之耳程
子言理一而分殊正是此意所以朱子曰乾称父坤称
母道是父母固是天气而地质然与自家父母自然有
个亲疏从这处便理一分殊了等而下之以至为大君
卷十六 第 24a 页 WYG1312-0945a.png
为宗子为大臣为家相其理虽一其分未尝不殊民吾
同胞同胞里面便有理一分殊底意物吾与也吾与里
面也有理一分殊底意又曰乾坤者天下之父母也父
母者一身之父母也则其分不得而不殊矣故以民为
同胞物吾与也自其天下之父母者言之所谓理一者
也然谓之民则非真以为吾之同胞谓之物则非真以
为吾之同类矣此自其一身之父母者言之所谓分殊
者也详味朱子此言又何有兼爱之疑哉至于纲领在
卷十六 第 24b 页 WYG1312-0945b.png
其体其性之之言总令人求仁不失乾父坤母之所赋
予为天地克肖之子而已
  苏州九龙山义冢引
昔者王政之行其民各有分田以为恒产即以其馀为
坟墓不幸而死则子孙藏其衣冠立主家庙以为之祭
而又岁时登丘陇观松楸致思慕焉若鳏寡孤独无归
者人君代为经理祭厉有典不使其精魂无依而作为
灾沴也王制衰息富贵者侈棺椁衣衾之美缌麻成行
卷十六 第 25a 页 WYG1312-0945c.png
贫困者或至暴露原野束缚山冈亦不可得仁人君子
有志斯世斯民者每为三叹余尝读唐史而见唐太宗
掩瘗隋季暴骸深叹其用心之仁业请于朝见之施行
矣兹九龙山创制义冢俾贫而葬地者皆得奉榇窀穸
而又别置閒地以掩遗骼此不忍之怀扩充最为亲切
有合于王政之大者也而出于贫贱之士为尤难吴子
西友父子之所为岂不贤于寻常万万哉虽然吾闻西
友孝子也孝子钖类不匮因兹买山之德而化导里人
卷十六 第 25b 页 WYG1312-0945d.png
绝水火之厝以复典礼则孝德之所及其后且有达人
岂区区赠言之足以尽其美耶
  拟传谕滇黔檄文
帝王君临天下凡声教所暨莫不来享来王非徒贪土
地之广人民之富诚体上天眷顾之意不欲使僻隅遐
陬一物失所也在昔周初越裳氏慕圣人之德重九译
贡白雉汉唐以来𨽻在版图与中原编氓无异是则素
号向化非跳梁为患者比矣迩者明政不纲文武泄泄
卷十六 第 26a 页 WYG1312-0946a.png
赋繁刑酷以致盗起燎原国以沦亡李自成牧竖小人
攻陷燕都豺狼之辈影附若云带甲乌合几于百万宫
阙灾于回禄缙绅毙于敲朴原野膏肉川谷饮血元元
涂炭不意复见太平天授我
大清皇帝应运龙飞阙门一战摧枯拉朽士女讴歌卜
宅定鼎收葬龙髯网罗逸臣则是我有大造于明也然
后天戈西指全秦委命鲸鲵授首短狐革面嗣以江南
荒淫民不聊生义旗东下飞渡天堑福唐二藩衔璧恐
卷十六 第 26b 页 WYG1312-0946b.png
后虽王浚之入石头高颎之擒叔宝衡其功绩不啻径
庭兹肃王兵至蜀川势成破竹献寇伏诛神人其快遂
使蚕丛鱼凫之区复有披云见天之日尔昆明滇池两
首密迩邻壤听睹最真既怀徯后之思岂无云霓之望
但恐奸人乘机煽惑愚众效任嚣教尉陀之计将欲雄
长一方南面称孤殊不思弹丸黑子不过神州一郡我
国家士如熊虎粟若丘山若扼普定之吭浮牂柯之江
如举昆崙以压细卵决沧海而灌荧蒿耳且识时务者
卷十六 第 27a 页 WYG1312-0946c.png
在乎俊杰天之所废不可兴天之所与亦不可逆也故
窦融举河西以归汉李世绩籍郡县以附唐并膺封侯
之赏隆丹劵之寄载在简册世所艳称我
皇柔绥远人诚若金石能以土地军民来归者一体录
用若执迷不悟或称兵拒顺逆我颜行玉石俱焚噬脐
何及故兹持檄往谕慎之毋忽
  柏乡诗赋志
论曰诗肇赓歌赋始湘累所以吟咏性情调和伦物也
卷十六 第 27b 页 WYG1312-0946d.png
汉唐以降代有作者好学之士枕藉沈酣具载诸名家
集及选夲中兹一邑之间或过客凭吊怀古有思或邑
彦著述倡予和女有关兴起莫不摭采亦风雅之馀义

  南湖钓艇赋
人生虮虱万古刹那彭乔邈矣寿命几何息心逆旅投
竿水沱于是织箬席以为篷刳枯木以为舟风驶桨迅
浪涌凫沤堕片月于镜里揽灏气于清秋中有宝鼎奚
卷十六 第 28a 页 WYG1312-0947a.png
囊酒铛茶灶摘云霞以为粮侣太虚而观妙时有张子
元裕白子见先同余欹斜于船板之上倾壶而酌依芦
而仰白眼层霄青云林莽潇湘笔意濠濮玄想若乃岸
颓滩嘴湾转平桥柳烟叠翠桃色舒娇鹭藏咮而不见
云衬霞而若烧船压天而村失橹泼水而星摇渔火暗
而萤光起柁尾鸣而蟆足跳有怀拥棹何处停桡至如
春渚星明秋沙蟾皓晴溪雪霁幽窗雾扫采杜若兮方
花搴芙蓉兮未老或听雨焚香或读骚藉草或餐山秀
卷十六 第 28b 页 WYG1312-0947b.png
于重重或袭飔凉于灏灏或傍绿筱于篱根或听黄鹂
于树杪旋复登艇理我钓丝持螯脍鲤其甘如饴睡足
而觉食饱而嬉梧耻栖凤山喜奔麋虽扬鬐未观乎沧
海而曳尾已足乎污池又何必䌽鹢画舸艨艟艅艎而
泛乎三江五湖之涯者哉吁嗟乎古人死矣白骨何知
东风蔓草寒月子规今我不乐岁月如驰有美人兮山
川间之乃命长须洗盏赤脚扣舷而歌杜甫之诗曰日
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又自为之歌曰身世飘飘一叶
卷十六 第 29a 页 WYG1312-0947c.png
舲浪花如捲晚峰青间来一枕浮鸥梦不许风波到野

  怀古赋
 余夏日炎蒸登楼避暑四望云山千里在目缅怀古
 人聊为此赋以纪之后之览者庶知此地冲繁自古
 而然兵燹绎骚民生何堪赖盛世生养再得良牧喣
 喔庶能保其室家妇子不至为枯骸尔
登高楼以倚危栏俯柏邑之崇墉望尧山于咫尺想帝
卷十六 第 29b 页 WYG1312-0947d.png
子之肇封自伊耆以讫𡺟皆汤沐之包容其后乃陟
于帝位兮徙河东之平陶总如天之覆被兮均践土而
食毛望东垣之古郡兮迅流濆激而扬波来山右之繁
峙兮浸东注而坡陀睇封龙之岑蔚兮山蜿蜒以巍峨
环大陆之浩渺兮缅想禹贡之九河黄流徙而南奔兮
此犹沆漾而滂沱汇漳洺槐洨泜澧兮底于衡漳而奔
梭客有告余曰此古战场也不见春秋而降赵最雄豪
中山引水围鄗气骄武灵发愤鞬櫜弓刀北连雁代紫
卷十六 第 30a 页 WYG1312-0948a.png
塞为壕政死沙丘井陉启道奏事车中乱臭鱼薧矫杀
扶苏亡秦末造此后祸水为灾煽处飞燕哀平昏孱王
莽篡擅一十八年民生若煎白水真人昆阳鏖战虎豹
慄奔寻邑败窜驻节广阿邯郸内叛豆粥芜亭麦饭滹
岸河水倏而冰坚日月光华复旦附凤翼而攀龙鳞位
鄗南而宏翌赞有灵石之古迹纷才人其染翰非神皋
之奥区何以齐周召而媲望散余曰是则然矣继此更
仆亦有可得而称述者乎客曰唐自天宝之乱禄山既
卷十六 第 30b 页 WYG1312-0948b.png
灭思明继诛魏博沧易并峙雄图惟成德之强悍连瀛
莫与平卢迨夫梁晋搆兵营于野水距柏乡而为军拥
铁骑以如蚁矜玄甲之耀日见绛旗之填委咄哉德威
老将献奇谋于亚子夜迁垒于高邑逸待劳而如兕乃
次日以决战摧长蛇与封豕梁由此其日衰晋昌炽而
兴起此举关五代之兴亡诛乱贼于既死他如宋室不
竞南北纷争奉信王于五马竟一旅之无成暨金元之
已事每抢攘而纵横各役势以雄长聊喘息其馀生惟
卷十六 第 31a 页 WYG1312-0948c.png
有明之一代稍沐浴乎太平今值
盛明之世文章礼乐巍巍焕乎其光荣含哺鼓腹歌帝
力于何有兮百年之间徒见山高而水清
  广恨赋
 昔江文通作恨赋凄恻动人但如秦帝穷奢极欲沙
 丘告终无所恨李陵降北生堕家声亦无足恨也惟
 是古今治少乱多覆辙相迹余推其恨而广之非独
 吊古生怆亦以志鉴诫之意尔
卷十六 第 31b 页 WYG1312-0948d.png
茫茫大块运数难纪虽圣贤之代生叹驹隙之莫止维
三五之明时乃各葆其淳理何浇伪之繁兴纷诪张而
多訾于是恨有千端书更累纸至若信陵救赵嬴刎夷
门汤沐封鄗欢饮平原合从六国无事盟洹一且秦人
反间疑生弟昆醇醪混迹国事日艰赍志而死秦乃称
尊若乃陈王首事号为张楚耳馀武臣并为心膂孔甲
大儒躬负豆俎刘项之徒云合飙举一朝兵衄气丧势
阻大业倏隳有如潮湑若夫典午不竞南风祸煽八王
卷十六 第 32a 页 WYG1312-0949a.png
陵夷石勒排衍华亭鹤悲侍中血溅怀悯蒙尘青衣侍
宴痛哭何及椒浆莫奠及夫赵宋开基豁达大度杯酒
释兵薄海向慕远法帝尧兄终弟作烛影红移母子托
顾光美德昭不永厥祚由后推前岂史之误或有载溺
祸水舍身苦空投绠眢井覆尸飓风莫不魂摇噬脐遗
恨无穷望金阙而惝恍怅玉殿之残红已矣哉翠辇不
来兮永巷闭美人香销兮歌舞绝芳草年年春苑生御
沟日日波声咽感慨兴亡不禁涕泗之交颐兮千古颂
卷十六 第 32b 页 WYG1312-0949b.png
声归我后之明哲
 
 
 
 
 
 
 兼济堂文集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