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1312-072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兼济堂文集卷五
            大学士魏裔介撰
 序
  唐诗清览集序
两汉后诗莫盛于唐盖国家设科取士一代心力所聚
而君相复有以倡之故作者比肩林立其间新声曼衍
有乖元音者固多若夫豪杰之士敦伦重节忧国爱民
卷五 第 1b 页 WYG1312-0722b.png
投奸乐善孤郁不回之意亦必于是发之唐诗度越六
朝者以此非止摅词广赡也乃后人于诗以为酬应耳
目快意适观之具其所争者在乎声调气格六义之指
缺然不讲自唐人选唐诗诸集已开滥觞高安择而不
精济南竟陵波流日下使古人精神不复表见于世风
教沦没失岂少哉余尝发愤叹息以为古人既没而可
使复生良有赖于后人之论述也试考诸家若李杜元
白牧之仲武虽所作不无出入然其持论必义存得失
卷五 第 2a 页 WYG1312-0723a.png
意归讽谕言之无罪闻者足戒流连光景非所嘉尚何
至后世荡然无存雕金篆玉以为工取青媲白以为巧
递相沿袭求一言之几于道而不可得也余为是选首
推有唐一代兴亡治乱之故次察累朝贤不肖进退制
度兴革之由再稽士君子立朝隐林之槩民物盛衰聚
散之情然后得其意之所在以为去取盖作者言志之
本灿然可睹矣本集各选采蒐殆遍曹好不随人弃我
取光景之词固鲜若淫艳浮靡者尽屏不录凡一归于
卷五 第 2b 页 WYG1312-0723b.png
六义美刺之旨而骚人深致亦往往有水乳之合焉太
白云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尚清
真夫诗不清真不足言志不清则亦不真清览名集义
取诸此至于诸贤之事迹议论可为尚友之助编缀卷
末俾学者流览亦论世知人之意也呜呼六朝固不足
论唐与汉魏各有其时代人才不必相同若谓后人必
屈于前人则赓歌后无三百矣唐不及汉魏亦气格声
调之末论而言志者所弗取也由唐人而溯洄之彬彬
卷五 第 3a 页 WYG1312-0723c.png
乎质有其文即大雅可复兴于今日矣
  薜雨堂唐诗选序
唐诗之选非一家矣有唐人选唐诗有后人选唐诗如
朝英国秀箧中及近日历下竟陵皆选之尤著者也然
古选立意造论各该一端已为识者诟病而历下或失
之板滞竟陵或失之纤细故论者以为高廷礼品汇一
书迥然独步然而简帙重大或有多而不精之失则唐
人之真精神不可灭没者犹未能毫发无遗憾也吴先
卷五 第 3b 页 WYG1312-0723d.png
生为清时名侍御批鳞折槛铁面冰心海内钦为威凤
天子重其风采乃其所自为诗峥嵘颖异有钱镠怒射
潮头之气而意旨必归于和平风调必出于浑邃深沈
博综力劲泽鲜余故叹服以为得于古者深矣兹出其
所选唐诗示余人以代别体以类从虽大势因廷礼之
例然采沧海而获明月伐南山而取豫章世俗所称道
弗绝者往往见删而妙义佳篇久在佚漏者一一标出
于是古人之真精神不可灭没者始另开生面而灿然
卷五 第 4a 页 WYG1312-0724a.png
毕陈于吾前诚风雅长城艺苑指南也操觚之士得此
而枕秘之岂复有下等诗魔入其肺腑哉谓此为唐诗
定本可也
  宋辕文诗序
传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然则不有文章川岳之气将
黯淡无色也在昔明祖崇文敷治龙门郁离二子振其
英藻以黼黻一代之治其后李空同何大复李于鳞王
弇州诸家并雄长词林后先媲美郁然有章矣隆万以
卷五 第 4b 页 WYG1312-0724b.png
后士乏怀古志识日卑精华果锐之气半汨没于八股
帖括间所谓化天下为学究殆非虚也至云间陈李诸
君摧陷廓清力为西京复古之文而宋子辕文实左右
而为之前驱天下莫不知云间之学非雕篆佔毕之学
而司马迁班固李白杜甫之学也岂非本沃者其枝茂
实厚者其声宏哉然陈李数君者不数年间俱已物化
而辕文如灵光岿峙四方之学者以为古道依归乃辕
文之学日以卲文日以奇其诗亦日以深且远此其寄
卷五 第 5a 页 WYG1312-0724c.png
托之重盖非偶然也辕文幼而孤得遗学于其先人常
有忧患之思而又与诸子共为古学敦尚风节故晚出
而其名益彰兹者出其全诗示余有芙蕖出水之姿无
镂金错彩之习岂非元音再作而鼓吹风雅者乎昔韩
昌黎云神圣之君既立殊功异德卓绝之迹必有奇能
博辨之士持简操笔从而写之然后帝王之美巍巍煌
煌充满天地今
圣治聿新化洽南北制礼作乐日以蕃变则绍述雅颂
卷五 第 5b 页 WYG1312-0724d.png
追美商周非辕文孰与归若其羽翼正始矩步先民为
海内诗人冠冕又不待余言之毕也
  今诗溯洄集序
东华十丈尘里簿书鞅掌日无宁晷归而困惫偃卧竹
香斋中寻华山处士睡方门外有剥啄声辄怫然不乐
岂复有拈须高吟之致然余于他书掩卷嗜卧独至于
今之文人才士其所为𤼵抒性情欲歌欲泣之什不觉
投枕而起三致意焉嗟乎谓古今人不相及岂尽然哉
卷五 第 6a 页 WYG1312-0725a.png
犹记前辈论文有云来春花鸟非复败梗枯枝诘旦风
光岂是残烟剩雨文固云尔诗亦宜然自三百篇以后
诗凡几变矣衰于春秋战国盛于两汉衰于魏晋六朝
盛于唐衰于五代宋元盛于明衰于万历以后盛于
皇清之初人心酿世运世运变人心良非偶然变而不
失其正则有心世道者之责也今海内言诗者颇多然
绮靡淫佻之习流荡忘返比于蜩䀨虫吟而愤激悠谬
之词杂出不经亦岂鸾鸣凤哕耶将欲垂示来叶釐正
卷五 第 6b 页 WYG1312-0725b.png
风气难已余于唐诗有清览之选凡言诗之旨载于诸
家诗话及余所著兼济堂诗话中于我
朝诗有观始之选一时操觚之流刮垢磨光刓精刿目
咸以大雅被服厥躬沨沨乎其盛哉数年以来复有仕
籍缙绅先生及菰芦中布衣贤士所作发抒性情欲歌
欲泣之什或得之投赠或得之选刻每有所见不敢荒
忽必择其雅驯而意指隽永者令胥史录之赫蹄积日
累月盈箱满箧如入五都之市百货骈阗行山阴之道
卷五 第 7a 页 WYG1312-0725c.png
千岩竞秀辛丑之春楗户无事大加澄汰芟削存十之
二虽集中诸人有识与不识然余既与之生同世生同
时矣今得读其言志之作而闻其欲歌欲泣之致抑扬
感慨之声或关于典礼制作载朝庙之鸿猷或协于伦
纪游览拾香草之名物彬彬乎各有其义非无当于正
变也诗不云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
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人好贤溯洄于方舟之间
不敢言劳余兹溯洄于铅椠之间岂敢薄视风雅使文
卷五 第 7b 页 WYG1312-0725d.png
人心灵淹没无闻而不表扬于后世乎是余兹集之志
也夫是余兹集之志也夫集既告竣因取诗正诗源时
人诸刻论诗有合诗教者并录于首使世之学者得以
览焉
  宋文康公王文安公选诗合刻序
五岳并峙于中原而嵩室居天地适均之间星应轩辕
德为物母往往笃生瑰玮之人撑持世运其为文章诗
赋亦备淳淑清和之气余盖得之文康宋公文安王公
卷五 第 8a 页 WYG1312-0726a.png
云文康公以循良著声任遵化巡抚值
国朝定鼎后首卜金瓯开创之业多所审定盖以德重
者而世鲜读其诗文安公以书法特称官礼部尚书盖
自中原板荡骐骥中蹶诙谐玩世古狂故态一寓之于
书并发之于诗世人能读其诗而不得其所以为诗嗟
乎诗者心声也顾不可因此以思其人哉余读书中秘
受知于文康公而大宗伯之子藉茅余同年友也故尝
随侍文安公清宴聆其言论因是以深悉二公之为人
卷五 第 8b 页 WYG1312-0726b.png
并喜读二公之诗盖文康公之诗秀色可餐如赤城霞
起玉山照人尝自拟于储侍御而其实不止侍御也文
安公之诗磊落英多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尝愿学于
杜少陵而其骨巳似少陵也并驾齐驱奉为双璧岂有
优劣之分乎况文康公之长君牧仲枕籍骚雅沈酣三
唐海内操觚之士莫不推为坛坫之长则中州人物自
何子大复而后善言诗者必归于文康之乔梓无疑也
余久宝之箧笥友人见而悦之请刋布以广其传韩昌
卷五 第 9a 页 WYG1312-0726c.png
黎云李杜文章在光燄万丈长举此二语以况二公谁
曰不宜若文康公之相业彪炳同于房杜著在国史余
则详之他日兹不具论论其诗
  杨犹龙诗序
诗心声也今之心犹古之心何分于三百篇何分于汉
魏六朝何分于唐宋元明与夫今之人标新领异不受
羁缚灵快无前自得其所为真诗者斯足矣余尝见庸
人为诗甫出口巳觉酸饀而大家著述历千百年如方
卷五 第 9b 页 WYG1312-0726d.png
启之华此何故灵快与不灵快之异也今大河以北燕
赵之间豪于诗者则必首推吾同年杨子犹龙氏犹龙
赋卓荦之姿于书无所不窥而德机渊邃识量夷犹天
下之务无不了了于胸中者而又无一足挂其胸中盖
有柱下史之风草玄不足为也以其绪馀出而为诗则
皆性情沈摰之章忠孝流连之致每于时事升降贤否
进退民物哀乐之际未尝不反覆顿挫忾然叹息焉不
祇登山临水歌风啸月矜句字之奇险备追琢之能事
卷五 第 10a 页 WYG1312-0727a.png
而已也呜呼此自得其所谓真诗者而岂矉里之冶容
邯郸之学步所摹拟其万一与且杨子具知人之明而
接引如不及其所奖借皆天下第一流贤士大夫日辐
辏于其门得领其謦咳者如睹勃律羊脂吉光凤羽网
珊瑚于海底而饮玉露于金茎也然则杨子之诗又乌
足以尽其所蓄哉夫太行大陆之间往往生有异人远
不具论近如赵侪鹤刘简斋孙二如兹三先生者其人
品文品诗品皆足千古典型在望继起而方轨并驾其
卷五 第 10b 页 WYG1312-0727b.png
杨子乎余既以此望杨子杨子亦不得不以此自任也
珠玉满箧尚不欲出以示人宋玉叔申凫盟诸子皆强
之曰有诗如是譬如涌千叶莲百宝光明虽欲秘之一
室得乎魏子时在座中曰唯唯乃为叙而刻之玉叔诸
子者亦皆一时之异才也
  梁玉立悠然斋诗序
恒山嵯峨而东下滹沱分星宿之派右转而至沧海镇
州诚河朔一大都会也夫其山水奇所产人物亦奇昔
卷五 第 11a 页 WYG1312-0727c.png
冢宰梁乾吉先生生际嘉隆之代文章德业吏治武功
麟麟炳炳著在国史时则余家少司马子惠祖以边功
捍禦西陲两家勋名先后方驾不止以姻娅称莫逆也
迄今百年玉立大司马英英魁硕奋起而绍先业受
世祖章皇帝付托久任枢密奇谋大略多其擘画海内
颂为伟人中外倚以安危而其文章笔舌妙天下著之
为诗者其绪馀也玉立之为诗不屑屑摸拟三唐陈迹
亦不屑屑取青媲白如近人彷佛于鳞七子等声调气
卷五 第 11b 页 WYG1312-0727d.png
格之间唯是枕籍六经沈酣诸史应制记事陈大雅德
音之辞咏物怀人备风人香草之义盖燕许大手而非
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之所得而企及者海内之言诗者
得玉立一字一咏莫不珍为天球河图空青丹砂而玉
立虚怀自损犹于公退之馀手披一编吟哦不辍其诗
之高华矜贵而不佻渊泓静毓而有本非偶然也昔者
风骚以降汉魏下至六朝而诗弊唐初乘一时元气之
会名公钜卿起而振之开元大历之什由是丕变今乘
卷五 第 12a 页 WYG1312-0728a.png
元气之会起而振此道者非他人必玉立也昨岁集为
若干卷友人刋之于杭而徵余言以序余自顾与玉立
为髫龀之交况数载以来复承
朝廷恩遇或同侍帷幄或共承饮宴玉立之文章德业
吏治武功亦稍稍睹记其梗槩则于玉立之诗或亦窥
豹文之一斑而见吉光之片羽也夫玉立之诗之美而
由于祖泽之厚与其身之文章德业则世之读兹集者
其勿易言诗也夫
卷五 第 12b 页 WYG1312-0728b.png
  严颢亭张谯明诸子诗序
风雅之道关乎人之性情亦时运所由徵其盛衰也柏
梁登歌以后盛于建安曹氏父子虎视蓻林而仲宣公
干伟长元瑜德琏孔璋诸君扬镳分路时则西园开宴
南皮登台可谓极朋友之欢倡和之盛矣沿及六代作
者间出若庾鲍颜谢后先颉颃并擅时名即习近绮靡
何得以是少之李唐复尚清真自陈伯玉力挽颓趋踵
事增华则有若杨卢四杰王孟诸家迨李杜集成光燄
卷五 第 13a 页 WYG1312-0728c.png
万丈钱刘嗣响亦其徵也有明自伯温季迪振徽于前
而袁杨诸君和之洎弘正则有李何边徐数公嘉隆则
有王李谢吴诸子一时才华飙起若圭璋并陈埙篪叶
奏猗欤休哉夫其盛也必有数君子乘时端化倡明雅
宗以发抒天地精英澄湛之气而其衰也遂曼声杂进
人置一喙狂澜莫砥世变系焉岂掇辞掞藻者之过欤
抑未揆其本也以今观谯明颢亭锦帆尚白诸公皆当
世之笃于性情者也拟议所搆追美风雅卜子夏曰发
卷五 第 13b 页 WYG1312-0728d.png
乎情止乎礼义四始之归殆庶几焉暇日以所汇梓近
诗属余序余数从诸君子游观其引绳削墨遣调驰情
莫不涵濡骚选宪章盛唐而北地信阳历下弇州之盛
殆掩映而过之夫八音竞奏总为韶濩之声众俎递陈
并贵鼎实之味以是鼓吹元音扫除绮丽可也今
景运方昌诸君子追躅先民力崇正始铙歌朱鹭曲备
凯旋乐舞赤蛟祀严郊庙金声玉振一代制作将有赖
焉奚止凌轹开元睥睨黄初已哉
卷五 第 14a 页 WYG1312-0729a.png
  沈绎堂燕台新咏序
沈绎堂弱不胜衣朗然如玉山照人在翰苑中为文章
第一流今
圣主以才堪治民乃授大梁千里之寄盖古者出为诸侯
入为卿士之意也将行汇数年所为诗示余余正襟危坐
而读之喟然曰是何其温厚和平深有得于风人之旨
哉夫二南为正风周召之所以宣王业也邶鄘郑卫诸
国为变风亦贤人君子感慨时事之所为作也今绎堂
卷五 第 14b 页 WYG1312-0729b.png
分臬大梁地濒大河所治者杞郑之故郊自乱离以后
民之奢者思俭淫者思贞又连岁困于锸畚之役望治
之思迫矣必有学道爱人以先王之风整饬黎庶者乃
足以更化善治绎堂真其人也吾闻声音之道与政通
绎堂之诗本于性情之正风调高洁故不为婉缛之体
绮丽之音而一复元古清真如李青莲所云一篇之中
三致意焉然则绎堂之诗岂独称雄于云间巳哉即以
风示天下可也
卷五 第 15a 页 WYG1312-0729c.png
  张素存内翰诗草序
玉堂鸾坡文章之府也故文章之士必归焉文而发之
于诗文之尤易感人者也是以春秋大夫燕享之际赋
诗见志而汉唐以来文人罔不厌饫于兹其光燄之盛
者一时倾慕奕世传诵焉乃说者谓诗必穷而后工彼
东山豳风诸什行行十九首之作岂尽骚人逸士之所
为耶大约国家值昌大之运光岳气辟贞元会合则必
有英伟魁硕之彦起而申畅之宗方城有云朝廷使可
卷五 第 15b 页 WYG1312-0729d.png
无文章之士则凤鸟不必鸣岐山而麒麟为梼杌也壮
哉言乎余于词林诸君子虽谬叨同署而东华奔走聆
诲之时颇少盖自癸已甲午以后诸同人散而官于四
方或存或没唱和之事遂成绝响矣今年夏初张君素
存以其所为诗示我曰公言诗已久必有以益我也余
读未竟而光气逼人若干将之烛于牛斗并刀之剪夫
秋水也若騕袅之不可羁靮而江河之一泻千里也因
喟然叹曰是其宣畅昌大之运而以文章名世者乎虽
卷五 第 16a 页 WYG1312-0730a.png
然诗之为教优柔敦厚足以和人性情故唐人谓天子
近臣不可以不亲风雅其学之所自亦往往有传昔杜
子美谓诗是吾家事而实本于祖审言苏子瞻笔舌妙
天下而实本于其父明允今素存曲江风度玉山照人
顾循墙伛偻其身弱如不胜衣其言呐如不出口盖本
于公选先生之教是其于诗也以秋实蔚为春华而非
仅矕龙绣虎为世人坫坛之赤帜已也余故述而序之
以质诸今之为诗者
卷五 第 16b 页 WYG1312-0730b.png
  宋牧仲诗序
诗之为道大矣海内作者比肩林立而名家者鲜何也
非积学不能作非深情不能作非大雅不能作其弊亦
非一端曰靡曰放曰僻曰泛曰荡曰俗曰艳曰腐曰凑
曰漫是数者于诗之义蕴皆无取焉谓其有所不足也
宋子牧仲之为诗久矣其天姿敏妙蒐猎最博属韵和
声宫商必谐称名取类考证必确采华撷实轻重必匀
而内以达其自然之识外以通乎人事之变学富情深
卷五 第 17a 页 WYG1312-0730c.png
归于大雅而已矣往岁以柳湖草示余今岁入觐又得
读其将母楼诗以忠孝之忱抒温厚之旨拟之汉则枚
乘十九首拟之唐则张燕公应制诸什也拟之明则何
大复李于鳞近体诸作也牧仲讵有心于媲肖之哉备
乎中和左之右之无往不宜耳牧仲昔与贾子静言诗
余深服其论载之溯洄集首以风示海内作者牧仲之
自为诗宜其卓然大家无所不足如此也余尝谓诗道
国朝最盛轶宋明而方驾于唐中州诗人有十馀子牧
卷五 第 17b 页 WYG1312-0730d.png
仲后起而上驷绝尘也后世论诗者当以余为知言
  杨犹龙续刻诗集序
古之善为诗者莫周公若如关睢麟趾豳风东山及大
小雅文王瓜瓞诸什大抵皆周公作也顾周公大圣人
也不可以诗人论后世善为诗者晋有陶渊明唐有杜
子美宋有苏子瞻明有李空同其他作者林立要不得
与之方驾齐驱虽其学力之深厚哉亦由其得于天者
有独至也然是数子者当其声誉蔚起海内人士仰之
卷五 第 18a 页 WYG1312-0731a.png
如祥麟威凤景星庆云希一炙其光仪不可得而其遇
合往往不偶或解绶彭泽或潦倒夔峡或远谪琼崖或
絷系广信当时既惜之而后世读书怀古者亦往往抱
其遗编欣赏击节高歌欷嘘向往不能自已呜呼才人
之生也实难数百年而生一人天殆将与拯溺亨屯之
五百名世同其秘惜钟异而世人顾喜摧折妒忌阻其
登进之路毁其震煜之名何也然天下忌才者虽众而
怜才者亦复不鲜是以阳春白雪遗世独立之章终不
卷五 第 18b 页 WYG1312-0731b.png
淹没于酒媪醋妇之手而留其万丈光燄比于日月云
霞以待有心目者之快睹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
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此言有其实者有其名也又曰风
雨如晦鸡鸣不巳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此言君子变而
不失其常诗人有好贤之美也若吾年友犹龙杨子其
近代诗人之冠乎没已数年矣令子履吉与广平申凫
盟鸡泽殷伯岩裒集其所为诗付之梨枣先是犹龙生
平所为诗无弗示余者今既尽付履吉而凫盟诸子又
卷五 第 19a 页 WYG1312-0731c.png
广之虽有遗失巳得十之八九矣余惟犹龙诗才之妙
清新俊逸兼以波澜老成出风入雅凤翔鸾翥历下竟
陵之学不足道也其人品卓绝胸中五岳森立故下笔
无一点尘盖尝抚一卷而太息对万壑而冥心自少至
长未尝以家人生殖萦其虑而汲汲若失者惟知心友
朋视为性命生死以之书屋数楹杂植名花闭户高吟
动经累月望者视之为天人矣丙戌丁亥诗已工己丑
庚寅以后超忽入神至蜀道阆中则人谓子美复生然
卷五 第 19b 页 WYG1312-0731d.png
卒郁郁不得志以死缙绅先生闻而悼痛孤寒之士为
位而哭哭之而涕泗交颐者指不胜屈余则尤惊心于
龙标之五溪夜郎微之之残灯冷燄子敬之人琴俱亡
也悲哉今犹龙诗集具在咳唾皆为珠玉宛转自成文
章鬼神能促其方至之年而不能促其不羁之才世俗
能扼其华膴之仕而不能扼其磊落之气崔嵬险道浩
荡烟波能憔悴其童仆行李疋马布帆而不能销铄其
精思湛解也犹龙之诗与人继渊明四子之后无疑矣
卷五 第 20a 页 WYG1312-0732a.png
昔徐昌榖自选平生所为文录曰迪功集及病且死抱
以付其子曰传我必献吉也而余与犹龙交情著闻海
内知犹龙宜莫余若者向已志其墓故因履吉之请而
复为之序其弇鄙不文知不足以拟献吉阐幽光而问
奇字尚有望于今之皇甫先生云
  申凫盟诗序
余闻申子凫盟有年矣未及一握手也数过犹龙案头
得读凫盟诗数篇为之击节犹龙曰是未足尽之也曩
卷五 第 20b 页 WYG1312-0732b.png
者天运板荡沧海横流余与凫盟及殷子伯岩诛茅广
羊之间登高长啸时人莫测俨然杜陵野老与高李二
子气酣吹台时也今余珥笔秘省而凫盟方闭户著书
不问人间事吾不能测其学之所涯际矣余又不禁心
折癸已夏大雨数旬燕赵皆为泽国申子重趼千里访
余燕邸剧谈今昔得以闻所未闻余既晤凫盟乃知诗
如其人而诗又不足以尽其人盖其所蓄者大所养者
沈非仅仅一泉石膏肓之士也已尽出其诗命余读之
卷五 第 21a 页 WYG1312-0732c.png
则皆直抒天真不受羁缚澹静之气拂拂于笔墨外盖
自成一家言已嗟乎言诗于今日岂不难哉优孟衣冠
万耳一瞆历下竟陵勃溪纷呶谁能去组织雕缋之习
洗摹拟烦碎之陋以尊其性情于风雅者今凫盟之性
情与人远矣而其才与学又足以济之高风远韵寄心
霞末虽近于孟襄阳陆龟蒙诸人假使摅其蕴藉以应
朝庙燕享征伐礼乐之制其矞皇麟炳弸中彪外使小
儒惊怖又不知其当何如虽然凫盟独以诗名乎哉自
卷五 第 21b 页 WYG1312-0732d.png
其先节悯公抗节殉难志华日月凫盟至性过人十年
以来憔悴之色犹见于眉宇忠孝萃于一家篇什其绪
馀耳大陆虽多嵚崎历落之士然而申子之人与申子
之诗者其为可传无疑也
  严就思诗序
夫诗以言志发抒性情故作者代兴论述不一要之协
于三百之义斯为正耳昔元微之推尊杜子美以为薄
风雅而该沈宋夺苏李而吞曹刘掩颜谢而杂徐庾尽
卷五 第 22a 页 WYG1312-0733a.png
得古今之体势兼昔人之所独专要之子美之诗非取
古人一一摹之而包括无遗者性情不诡于正也或者
乃以为雕缋之具应酬之资又或以枯寂为尚僻艳为
奇中晚以后波靡斯极矣宋儒研精理学不耑为此明
自空同诸家外指不多屈诗岂易言哉余向者读诗数
年其于海内贤人君子咏歌之言汗牛充栋句栉而字
比之出丹铅以问世数年来鞅掌公事自愧江淹才尽
不复留意而独醉心于严子就思之诗夫严子非仅以
卷五 第 22b 页 WYG1312-0733b.png
诗见者也其廷对之策洋洋洒洒万馀言详明剀切蕴
藉端方有贾太傅董江都之风行世一家言诸篇眉山
二苏未能远过工于书法欧褚颜柳兼有其美长安问
道者屦满户外殆欲作铁门限然而严子赁屋数椽焚
香读书意廓如也夫世人之登上第擢翰苑者往往有
富贵之态以为十年后可立致宰相耳而因以变其生
平之塞有之矣即其诗亦多凑泊少澹泊宁静之气今
就思之诗何如哉振衣独立而无矜踞之色萧然高寄
卷五 第 23a 页 WYG1312-0733c.png
而非枯槁之容言必归于忠孝意则趋于和平此自得
其性情之正兼有古人之长而不必拘拘学古人者也
即以诗观就思而就思之所学亦可见矣桃花将放蕙
草初生一叶扁舟思将过里门而舞莱衣于其行也先
为之序其诗
  邹黎眉湖北草堂诗序
沈酣于左国班马能出已之意而不袭其辞为文之善
者也沈酣于汉魏三唐能达已之情而不袭其句为诗
卷五 第 23b 页 WYG1312-0733d.png
之善者也不学诗而可以言诗乎古今才士莫不喜为
诗顾可传者亦少是有故六朝障于词宋人障于理其
为诗之病一而巳矣若夫以澹然物外之情出入于古
人而不囿其藩篱非情之至者亦未足语于斯也锡山
邹子黎眉游燕因鲍子以湖北草堂诗示余余读之未
经卷而叹其能达已之情者其蕴藉也宏其感慨也深
其推敲也详其抒写也远如明月之莹静于空如秋水
之澄激于壑如雨后远山之明靓如霜天寒雁之回翔
卷五 第 24a 页 WYG1312-0734a.png
于古人中似江文通于近人中似袁中郎所谓沈酣于
汉魏三唐能达巳之情者也岂非诗之善乎黎眉试燕
不得志于有司抱璞泣玉余慰之曰世虽未知子之文
犹幸余知子之诗子可以自慰矣太仓有吴梅村先生
者善言诗盍归而以余言质之
  王近微春署诗序
往于初释褐时望见近微颜色即叹以为非常人既而
闻其令恩旁县盗贼猬起独不敢入恩境窃以为近微
卷五 第 24b 页 WYG1312-0734b.png
生长边方胆略英伟兼精练吏事区区邑宰自无难耳
连岁在京师乃益得悉近微之为人且得读近微之诗
近微之人不可以诗窥于诗亦见其一斑大约苍浑高
凉极似空同而幽深静窅之气又从养气悟后得之卓
然大家也当今为诗者如燕赵江左中州山左右各有
数大家以近微之诗厕其间不特雁行且几几有鼎峙
之势矣近微真雄于诗哉吾尝阅前史访故老所闻王
威宁王靖远皆资兼文武立大功名于世而威宁之诗
卷五 第 25a 页 WYG1312-0734c.png
又萧洒不群自成一家言近微桑梓密迩其闻风而起
者耶才无所不宜而又负兼人之勇胸饶数万甲兵他
日出而膺国家大事建竖伟伐威宁靖远真其俦也讵
独以诗传哉
  许傅岩诗序
中州为风雨阴阳之所交会得天地纯淑之气故人才
崛起每轶出他方明之何大复李空同为一代领袖而
近日如觉斯行屋诸先生岂非诗伯文宗振起蓻苑楷
卷五 第 25b 页 WYG1312-0734d.png
模后进者哉傅岩抱侨肸董贾之才在谏垣直声赫赫
海内想望其丰采而余听钥金门梧垣夙夜追随数载
议论有水乳之合前巳序其奏议矣至其诗前仅得河
上诸篇巳刻入选集动念民依深得大东苕华之旨非
为绮靡之音者比也今傅岩请告将归复示余以全豹
时泬㵳气清露下天高击节诵之令人有开元大历诸
君子之想夫诗之为道非小务也人之性情学术事业
俱于此见端唐之名公钜卿如张曲江宋广平辈孰不
卷五 第 26a 页 WYG1312-0735a.png
能为诗者而或者专求之气格之间声韵之际以是而
曰雕虫小技壮夫不为岂知诗者哉如傅岩者兴会则
飙举霞起典赡则金相玉式属词则语语惊人用意则
篇篇合雅所谓出水芙蕖非镂金错彩当与觉斯行屋
诸先生并驱中原为斯道之长城也余既乐得而读之
复乐得而传之乃命胥吏录其名篇庶几他日复有选
集得此黄钟金镛玉壶冰鉴为重当代即以傅岩拟唐
人河岳英灵箧中间气诸集之首唱可也
卷五 第 26b 页 WYG1312-0735b.png
  且亭秋响序
自且亭诗一出如长离苞羽扬翚九霄天下莫不争先
睹之为快于是论者远拟王孟近媲何李余独以为杨
子之真诗而巳兹秋响二十二首乃其偶尔命吟苍洲
野渚写其高凉寒雁霜钟通其幽韵然而性情关乎君
国忧乐槩夫人天寓婉恻于激昂涵戆直于忠厚兼有
屈哀宋怨岂曰白俗元轻可谓五言长城秋怀绝唱也
嗟乎哉金刀宝马尽埋没于邱山玉碗鱼灯寄愁唫于
卷五 第 27a 页 WYG1312-0735c.png
樵牧朱颜谢而鲁戈难返黄鹤去而仙人不来烽火阻
禽向之思豺虎断枌榆之梦出关而噫舂夫老于吴下
注易而叹吊客惭于青蝇问天道之茫茫白衣苍狗何
人事之草草西陌东城独此一片秋心谁能遏我真籁
隋珠和璧未足比其晶莹玉振金声庶可方其朗润尔
  张汝士诗序
自袁中郎诞秀公安姱节高标超然物外锦帆解脱诸
集笔舌妙天下其后竟陵钟谭二公继起联镳海内沨
卷五 第 27b 页 WYG1312-0735d.png
沨向风而说者或谓其渐失淳古是乌知诗之三昧哉
夫三湘七泽之间代有伟人灏宕窈渺皭然不滓得之
天性故往往绝去尘垢遗世独立继起接武于今未艾
余在京师与大宗伯龚芝麓先生相过从则时时言及
汝士之诗云其气骨遒上才华赡敏追建安而轶三唐
既而自滇南来守真定期月之间政理人和余适以请
告家居沐浴膏泽每叹其学道爱人媲美龚黄是当载
歌载咏而汝士适出所著诗以示余盖江南顾茂伦诸
卷五 第 28a 页 WYG1312-0736a.png
子所选定者称其心得畅悦以雅以南琳琅触目意绪
缠绵固巳见其大槩矣余则以为汝士之诗瑰玮沈郁
包括闳深而性情肫挚萧然自远如养子宁愚不必贤
耕田凿井官税足则张文昌之澹朴也汉口甲申水不
流文章都尽一时收则杜少陵之悲壮也千山齐屈突
中无一鸟啼黄沙与白黍漫灭汉时碑则鲍明远之苍
凉也捧出玉浆仙掌味大官任赐紫霞罗则王右丞之
清丽也若昌平公署奈何堂上人皓皓双隐几则又与
卷五 第 28b 页 WYG1312-0736b.png
陟岵陟屺同其深情忠孝之气溢于笔楮间矣讵可以
声律目之哉虽然此特吉光片羽耳若尽出其生平所
著则云蒸霞蔚星辉电烛备四时之气蕴五岳之奇漭
漭泱泱宫墙美富又不知其何如也余请于政事之暇
受而卒业焉天球河图其可秘而不散布于人间乎因
为识于简端而并以请
  耿惟馨诗草序(惟馨冀州人/)
信都河北一都会也古多奇士袁本初不能用之自取
卷五 第 29a 页 WYG1312-0736c.png
颠覆北齐贺六浑父子常于此慕义勤王后乃用其民
与宇文氏战于河南亦赫赫著于史册然奸雄之流吾
徒羞称之惟若孔巢父之身有仙骨视富贵如草露杜
子美诗送之云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诗
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千载而下犹令人想
像其为人恨不得生与之同时也而此后文人寥寥千
年来乃复得惟馨耿子云耿子以制艺登进士第顾好
为诗其诗自辟径路不欲袭人牙后津常爱语不惊人
卷五 第 29b 页 WYG1312-0736d.png
死不休终须呕尽满腔血之句故嵚崎历落而时有和
平之音幽深佶聱而自具宕逸之势出其中之所欲言
不随俗以为俯仰其殆闻巢父之风而起者与假令子
美而在今日其握手赠言不知何如也虽然余之知惟
馨也以文而惟馨以馀力工于为诗诗与文固非二道
也行且为守令为台谏为公卿其于为诗为文亦宁有
二道与出其中之所欲为犹然出其中之所欲言不随
俗为俯仰而已矣夫不随俗为俯仰非今人之所尚也
卷五 第 30a 页 WYG1312-0737a.png
然余于惟馨棘闱之文则已识其端倪矣而又得之于
诗是以引伸而言之以弁其端且将徵之于他日焉
  张越青留别诗序
中州苞灵孕秀固多诗人近如大宗伯王觉斯先生其
磅礴颖灏之气能令操觚之士变色避席而越青鹊起
于后乃有倚马之才诸体兼长性情宛恻留别诗其一
也夫越青固奇士也在谏议久历铨仪二垣风采动于
朝野一旦因湖南长沙冲会重地借才弹压知已为之
卷五 第 30b 页 WYG1312-0737b.png
惋惜以为一路之幸而言论或不能广被于物然张子
无几微嗟叹之色观其诗而其学与养俱可知也以是
而抚绥新造之区疮痍立起呻吟载息岂有不奏旬宣
保宁之绩者哉虽然长沙卑湿地也古之君子如贾太
傅刘随州或作鵩鸟之赋或披荒草之什皆不免于幽
愁抑郁之气以言乎才则美矣以言乎道则未也读越
青留别之诗畅然以适澹然以高吾知其免乎此也
  傅歉斋工馀杂咏序
卷五 第 31a 页 WYG1312-0737c.png
蓟门天下重地也尝读尔雅戴斗而下为崆峒又龙门
而北万水皆循九河故道趋碣石燕昭筑宫其上居之
至今日而紫气腾罩群水回互
世祖先帝以是为桥山鼎湖岂非开有道之长而衍福
祚于无穷者与然天造地设尤有赖于人工此乌号之
痛凡为臣子者所愿负土拮据以慰弓剑之灵威者也
维大司空歉斋傅公家世忠孝实膺是任盖尝风雨寒
暑戴星出入以督厥事鸠石庀材衡量铢黍日无宁晷
卷五 第 31b 页 WYG1312-0737d.png
疑其困惫于烟林霜草危磴急湍间不意篇什鸿多乃
有工馀杂咏于此见歉斋之忠孝无往不洋溢激宕也
盖歉斋受知
世祖先帝由山左宪副入为大廷尉荐历今官大司空
古三公也赞襄经营行且使四海胥有宁宇寒士尽庇
广厦岂特小心翼翼不愆于
陵工之职业也乎王臣蹇蹇匪躬之故歉斋之敬事
陵工有之神之听之终和且平歉斋之工馀杂咏有之
卷五 第 32a 页 WYG1312-0738a.png
  田髴渊游燕诗草序
田子红鹤轩诗清逸幽隽庾子山江文通之流也迨游
燕以后则沈郁伉朗骎骎乎少陵空同之席矣岂学以
年进与抑名山大川有所激动而其才思益宏放不羁
也方今海内作者林立然吴越之间梅村先生外余首
推髴渊髴渊至性过人以忠孝相期许于友谊尤笃故
其诗皆有为而𤼵绝去一切纤弱靡曼之习使人兴起
感动味之不穷岂不卓然大家哉倦游思归将事亲于
卷五 第 32b 页 WYG1312-0738b.png
水西草堂以歌咏自娱烟云供养扬亭载酒户外之屦
且满田子中之所得亦恐未易告人则与读田子游燕
之诗可也
  严方贻诗序
古来文章之妙每多发于少年终童贾傅张曲江李长
源及解大绅李东阳诸公皆以龆龄抒其雄藻卒登华
膴建功业为时名臣识者盖卜之于早巳夫豫章初生
而具合抱之质干将虽沈必有冲霄之气金鳷擘天香
卷五 第 33a 页 WYG1312-0738c.png
象渡河岂凡物所敢望其腾踔哉余与颢亭先生雅有
契合因数得读长公方贻诗见其英华果锐俊快逼人
笔下无一点尘其言曰今世之言诗曰三唐曰何李曰
历下其论诗似也而诗之真旨多未露尚浮词则流为
淫哇逞辨说则入于鄙俚又安取声诗为余将为其真
者耳以故集中诸作洗尽铅华直抒胸臆而蕴藉舂容
又拈须苦吟者所不能逮盖天才卓荦得之于色相外
故超逸绝群卓然其为正始之音也颢亭先生诗余既
卷五 第 33b 页 WYG1312-0738d.png
于谯明诸子合刻中序之兹复醉心饱饫于方贻之诗
以为追古贤之芳躅无难也夫凤毛独异推本过庭庶
几海内操觚之士有志风雅者其亦望禹航而识所归

  陆次公北游杂咏序
年来抛弃篇什无复刻烛拈须之致惟冥心捐虑据槁
梧而梦华胥追忆少年赏心卉草之间极目烟霞之际
性情顿觉凝滞岂诗境之易尽哉亦以离群索居倡予
卷五 第 34a 页 WYG1312-0739a.png
和女之落落也然每遇佳诗辄复惊喜展玩不释非新
语可爱即秀色迎人且其人半生自命发露于五七言
之推敲而因以知其中之所存否则何所借以测识天
下之奇士也若虞山陆次公之诗殆有三者之美矣余
识次公久其诗之境界屡变而愈工虽生业落拓室有
谪声终不废我啸歌读其北游杂咏有相如之才少陵
之感焉顾安得乘驷马过万里桥作赋中书堂而令集
贤学士观之如堵墙也虽然士患中无所存耳乌有存
卷五 第 34b 页 WYG1312-0739b.png
而不遇也次公之侄胥仲与余家献宸同荐贤书庚戍
春闱又受知于余渊源有素诗则其学之一端耳讵足
以竟其中之所蓄哉
  卢尔唱燕山吟序
冬日朔风栗烈公暇即归私舍键户默坐卢子尔唱忽
以其所著燕山吟见示寒夜焚膏读之不禁作而叹曰
美哉卢子之为吟也其见道之作乎夫今海内之为诗
者家握隋侯之珠人擅昆山之璧自以为摹拟汉魏而
卷五 第 35a 页 WYG1312-0739c.png
步趋三唐矣其果汉魏耶三唐耶即使其优孟衣冠似
汉魏似三唐于已之性灵何与耶今卢子以和平乐易
之怀为比兴咏叹之章以嘉言动物至情感人而不事
纂组为工雕绘为巧即其集中所云既是画前原有易
何云删后更无诗是真说诗之指也至于寄情旷达荣
辱得失毫不撄心其视世之侘傺无聊负区区之才辄
冀抵掌立谈以取卿相者为何如耶夫人惟学无怨尤
而又能日取风雅以涵濡其性情是以每有篇什如春
卷五 第 35b 页 WYG1312-0739d.png
风润物皓月投怀此即求之唐人亦罕有其俦者而卢
子乃几几乎近之谁谓古今人不相及哉
  顾幵山诗集序
今世人作诗多好为七言近体而难于五言何哉古人
如杜子美王摩诘岑嘉州皆兼工五七言律而李太白
孟浩然则丰于五而歉于七集中殆不数数见焉昔人
谓五言如四十个贤人著一字如屠沽不得虽近体犹
近于古风非淳于古者亦不能为也顾子幵山来长安
卷五 第 36a 页 WYG1312-0740a.png
僦居萧寺佣书索米灯火荧荧午夜不倦间以诗投人
人读之不终篇辄掷去以是世罕有知其诗者一日彭
子士报持其和泛舟诗及五言近体以正于余余知顾
子之为唐音也又知顾子之为近体而不离于古风也
昔唐渤海高仲武论诗云体格风雅理致清新观者易
心听者竦耳若幵山之作其庶几矣然幵山为诗如此
而犹困于裋褐啼饥号寒世少有捐其半菽一毛者岂
果高才无贵仕耶抑天下犹不乏风尘赏鉴之识而幵
卷五 第 36b 页 WYG1312-0740b.png
山特未之遇耶噫士诚有才亦为其可以传世而行远
者耳又奚必沾沾于目前之一遇哉
  胥永公北征百篇序
余与永公同领壬午乡荐永公少有名余尝称其制举
业有先正大家之风继登仕版泜水沐其恩波姚江传
其治谱余则载笔以颂拟于鲁山太邱之政然犹未得
读其诗也乙未秋永公徵拜水衡出北征百篇授余余
见而击节叹曰诗之神澹而泽鲜一至是乎方今风雅
卷五 第 37a 页 WYG1312-0740c.png
蔚兴南北连镳自缙绅以及菰芦之士希光景附家隋
珠而人和璧论者以为何李而后于斯为盛余省闼之
暇从海内贤豪长者游得以纵读其所为诗然绮靡卑
弱之习亦往往而有间与二三同人欲匡救廓清之而
力薄气孱不足以为世重轻则亦徒托诸空言耳今观
永公之诗镵削铅华独全真理其命意造语如青山原
有待明月正相宜山气东西合江声日夜流流水破云
来云复从山作云从孤阁出天合大江流月与人不寐
卷五 第 37b 页 WYG1312-0740d.png
钟在水前闻云卧风无力山危江有声此即求之长庆
开成以前亦未可多得苏子瞻曰渐老渐奇乃归平淡
非平淡也绚烂之极也其永公之诗之谓乎夫元音绝
响古调不弹处今日而欲与海内艺林之英挽颓风而
追正始殆不能不奉是编以为楷模已
  潮阳殉节挽诗序
昔晏婴不降志于白刃南史不屈笔以求存并身传图
象名垂后世自癸丑甲寅西南𤼵难延及闽粤一时人
卷五 第 38a 页 WYG1312-0741a.png
心瓦解坚城重镇皆与逆应徼利之徒遂复屈膝受事
俯首食息既而事平荷
朝廷宽大之恩仍许录用中夜以思能无恧然先叔丽
榆公任潮阳太守二年之间政通人和不幸兵变逼以
伪官终不肯受攘印而去屡欲杀之念其居官有声河
朔大族未忍剸刃意欲从容令其服顺而先叔志存霜
雪誓报国恩意在乘时得以反正弗克伸遂拍案扼
吭饮泣呕血终不渝其初念郁郁以没灵槥北归踰岭
卷五 第 38b 页 WYG1312-0741b.png
峤之巉岩泛江湖之汹涌鸡声茅店危险千端丹旐麻
衰间关万里直道在人亲友哀之为诗章以志挽弟默
汇付剞劂志不忘也若夫表扬疏奏使贞魂慰于九泉
芳烈垂于百世尚有望于督抚宪台职居言路诸主持
名教之大君子焉
  黄庭内景外景经序
昆林子曰世人妄意学仙往往引入旁门祗缘不识阴
阳之大道盲修瞎炼终归枯朽又或蹑蹻担簦重趼皴
卷五 第 39a 页 WYG1312-0741c.png
足游名山访洞府叩礼迂怪之士终不得一言之益可
不哀哉余自幼年颇有出世之志奔走功名场中近三
十载气血已衰性耽书史孜孜矻矻与管城子墨卿为
伍精神耗斁谁云乐此不为疲也幸慧性未泯每自忆
念知此生之可贵而所以贵此生者必有至妙之诀点
检架上见云光叆叇得黄庭内外景经乃丁甲之所拥
护复有注解其言奥秘殆亦不自人间得来所谓金书
玉篇绛简丹文太上之所宝也于是恭敬奉持募工剞
卷五 第 39b 页 WYG1312-0741d.png
劂非敢妄传世俗秽浊之人亦惟藏之琼笈瑶函如有
骨节珊珊不食烟火可为紫霞蕊珠之外臣者余当与
斋戒盟心东向授之跪读万遍仙乎仙乎骖鸾驾鹤乘
彼白云谁谓长生不死不由人做也
 
 
 
 兼济堂文集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