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八十六
卷二百八十六 第 1a 页 WYG0638-045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六
 舆地考(十八/)
  四川省
  (臣/)等谨按禹贡梁州至殷周之世即废而不置杜
  佑以为当时已为蛮夷之国牧誓所称庸蜀𦍑髳
  微卢彭濮人是也先儒皆谓梁地并于雍荆豫三
  州盖殷周之荆豫皆以汉水为界梁州自嶓冢以
卷二百八十六 第 1b 页 WYG0638-0452d.png
  东分属荆豫而嶓冢以西则雍兼之其地虽并入
  三州而禹贡岷嶓沱潜诸山水无一入职方者说
  者谓地既入夷则建州设牧非其所宜大抵如唐
  宋之羁縻州简其政令宽其赋敛使为不侵不叛
  之臣而已夫蜀自蚕丛开国以后僻处西南连山
  深阻天梯云栈之间言地险者必以为称首逮乎
  金牛开道肇启秦封巴蜀之列于郡县自此昉矣
  汉代通道西南夷其疆益大顾冉駹邛巂之属种
卷二百八十六 第 2a 页 WYG0638-0453a.png
  类实繁历代以来仍世长其地土官土吏之设于
  蜀郡为独多明初踵元故事招谕诸蛮凡西南各
  部来归者多用原官授之于是有宣慰司宣抚司
  安抚司长官司诸号第其介居山箐犷野难驯终
  明之世惟建昌等处置卫所以领之其馀各土司
  未尝设立文武为之钤辖祗听其互为雄长而已
  我
 国家声教洋溢率土尊亲若建昌松潘诸卫及永宁
卷二百八十六 第 2b 页 WYG0638-0453b.png
  石砫酉阳诸司或升为府或置厅州因地制宜已
  全革其狉獉之俗至于崇冈复嶂之表杂处诸番
  火种刀耕各安生业亦皆兼帱而并覆之即有一
  二顽梗无知自相争夺比于穴中之斗随时加以
  惩创亦莫不闻风震叠詟我
皇威是以西抵于藏地南达于蒙番莋马旄牛皆通王
  会蛮賨僰赕并乐土风
圣世攘外安内之谟洵乎威服德怀各得其道矣
卷二百八十六 第 3a 页 WYG0638-0453c.png
  四川明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治成都府领成
  都保宁顺庆重庆夔州叙州马湖龙安八府潼川
  嘉定雅眉邛卢六州东川乌蒙乌撒镇雄四军民
  府万历二十九年分播州地置遵义府共领府九
  自府州之外置永宁等宣抚司黎州等安抚司又
  置四川都指挥使司领成都等十卫及松潘军民
  卫天全六番招讨司与叠溪等八守禦千户所置
  四川行都指挥使司治建昌领建昌宁番盐井会
卷二百八十六 第 3b 页 WYG0638-0453d.png
  川越巂等卫
 本朝初四川巡抚及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皆驻成都
  府设总督驻陜西兼辖四川顺治十四年专设四
  川总督康熙四年以乌撒府改𨽻贵州七年改四
  川总督为川湖总督驻湖北荆州府兼辖四川九
  年川湖总督移驻重庆府十九年改为川陜甘总
  督驻西安府兼辖四川雍正四年以东川府改𨽻
  云南五年以乌蒙镇雄二府亦改𨽻云南并马湖
卷二百八十六 第 4a 页 WYG0638-0454a.png
  府入叙州府又以建昌卫改置宁远府又升成都
  府属之茂绵二州及资县并为直𨽻州六年升夔
  州府属之达川为直𨽻州七年以遵义府改𨽻贵
  州又升雅州为府八年增置直𨽻叙永厅同知九
  年专设四川总督驻成都府十二年升潼川嘉定
  二州为府又升重庆府属之忠州为直𨽻州又增
  置直𨽻黔彭厅同知十三年仍设川陜甘总督乾
  隆元年改黔彭厅置酉阳州十四年复专设四川
卷二百八十六 第 4b 页 WYG0638-0454b.png
  总督裁四川巡抚以总督兼理巡抚事十七年置
  直督杂谷厅同知二十五年置直𨽻松潘厅同知
  二十七年置直𨽻石砫厅同知四十一年平定两
  金川以其地置阿尔古美诺二厅凡领府十一直
  𨽻州九厅六各卫所俱以次裁改入州县东西距
  三千里南北距三千二百十里东至湖北宜昌府
  巴东县界一千七百六十里西至番界一千二百
  四十里南至云南武定州元谋县界二千三十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5a 页 WYG0638-0454c.png
  北至陜西汉中府宁𦍑州界一千一百八十里东
  南至贵州大定府毕节县界一千一百五十里西
  南由打箭炉出口至西藏界九千六百七十五里
  东北至陜西兴安府界一千四百十里西北至甘
  肃阶州文县界一千一百五十里在
 京师西南五千七百十里
  成都府为省治东西距三百四十里南北距二百
  七十五里东至潼川府乐至县界一百六十里西
卷二百八十六 第 5b 页 WYG0638-0454d.png
  至茂州瓦寺土司界一百八十里南至眉州彭山
  县界一百十五里北至绵州绵竹县界一百六十
  里东南至资州资阳县界一百六十五里西南至
  邛州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潼川府中江县界一
  百五十里西北至茂州文川县界一百四十里自
  府治至
 京师五千七百十里明为成都府共领州六县二十
  五
卷二百八十六 第 6a 页 WYG0638-0455a.png
 本朝初因之顺治十六年省彰明罗江二县康熙元
  年省双流县七年省崇宁县及彭县九年省华阳
  县雍正五年升茂绵二州及资县并为直𨽻州又
  省威州入保县与内江等共九县分属茂绵资三
  州又复置华阳县与成都县并为府治复置罗江
  县分属绵州六年复置双流崇宁彭彰明四县仍
  并属府七年以彰明县改属龙安府凡领州三县
  十三
卷二百八十六 第 6b 页 WYG0638-0455b.png
  成都县(附郭治/府北境)
  华阳县(附郭治府南境康熙九年省入成都县/雍正五年复置与成都县并为府治)
  双流县(在府西南四十里康熙元年/省入新津县雍正六年复置)
  温江县(在府西少/南五十里)
  新都县(在府北/五十里)
  金堂县(在府东北/七十里)
  郫县(在府西四/十五里)
  新繁县(在府西北/五十六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7a 页 WYG0638-0455c.png
  崇宁县(在府西北八十里康熙七年/省入郫县雍正六年复置)
  彭县(在府西北九十里康熙七年/省入新繁县雍正六年复置)
  灌县(在/百) (西北一/十五里)
  简州(在府东少南/一百二十里)
  崇庆州(在府西南/九十里)
  新津县(在府西南/九十里)
  汉州(在府北少/东九十里)
  什邡县(在府北一/百三十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7b 页 WYG0638-0455d.png
  保宁府在省治东北六百二十里东西距七百十
  里南北距五百四十里东至达州太平县界五百
  六十里西至绵州梓潼县界一百五十里南至顺
  庆府西充县界一百四十里北至陜西汉中府宁
  𦍑州界四百里东南至顺庆府蓬州界一百七十
  里西南至潼川府盐亭县界一百里东北至汉中
  府南郑县界五百里西北至龙安府平武县界三
  百五十里自府治
卷二百八十六 第 8a 页 WYG0638-0456a.png
 京师四千二百四十里明为保庆府共领州二县八
 本朝初因之雍正五年以绵竹县改属绵州凡领州
  二县七
  阆中县(附/郭)
  苍溪县(在府西北/四十里)
  南部县(在府南少/东七十里)
  广元县(在府北二/百八十里)
  昭化县(在府北少西/二百八十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8b 页 WYG0638-0456b.png
  巴州(在府东北二/百五十里)
  通江县(在府东北/四百里)
  南江县(在府东北三/百四十里)
  剑州(在府西北二/百二十里)
  顺庆府在省治东北六百二十里东西距四百七
  十里南北距二百里东至忠州梁山县界三百八
  十里西至潼川府蓬溪县界九十里南至重庆府
  定远县界一百里北至保宁府南部县界一百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9a 页 WYG0638-0456c.png
  东南至忠州垫江县界三百三十里西南至蓬溪
  县界九十里东北至保宁府巴州界二百七十里
  西北至潼川府盐亭县界一百二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五千二百十里明为顺庆府
 本朝因之康熙七年省岳池县六十年复置凡领州
  二县八
  南充县(附/郭)
  西充县(在府西北/八十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9b 页 WYG0638-0456d.png
  蓬州(在府东北/一百里)
  营山县(在府东北一/百八十里)
  仪陇县(在府东北二/百三十里)
  广安州(在府东南一/百七十里)
  岳池县(在府东南一百十里康熙七/年省入广安州六十年复置)
  渠县(在府东二/百十里)
  大竹县(在府东/三百里)
  邻水县(在府东南二/百七十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10a 页 WYG0638-0457a.png
  重庆府在省治东南九百六十里东西距八百十
  里南北距六百七十五里东至酉阳州彭水县界
  五百里西至叙州府隆昌县界三百十里南至贵
  州遵义府桐梓县界三百三十里北至顺庆府邻
  水县界三百四十五里东南至遵义府正安州界
  三百四十里西南至泸州合江县界三百十里东
  北至忠州垫江县界三百二十里西北至潼川府
  遂宁县界二百九十里自府治至
卷二百八十六 第 10b 页 WYG0638-0457b.png
 京师五千二百里明为重庆府领州三县十七
 本朝初因之康熙元年省壁山大足铜梁安居四县
  八年省定远武隆二县六十年复置铜梁县雍正
  六年复置壁山大足定远三县十二年升忠州为
  直𨽻州以酆都垫江二县属之分黔江彭水二县
  置直𨽻黔彭厅乾隆元年改厅为酉阳州今领州
  二县十一
  巴县(附/郭)
卷二百八十六 第 11a 页 WYG0638-0457c.png
  江津县(在府西南一/百三十里)
  长寿县(在府东北一/百五十里)
  永川县(在府西少南/一百八十里)
  壁山县(在府西少北一百里康熙元年/省入永川县雍正六年复置)
  荣昌县(在府西少南/二百六十里)
  大足县(在府西三百十里康熙元年/省入荣昌县雍正六年复置)
  綦江县(在府南少/东二百里)
  南川县(在府东南二/百五十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11b 页 WYG0638-0457d.png
  合州(在府北二百五里康熙/元年以安居县省入)
  铜梁县(在府西少北二百里康熙元/年省入合州六十年复置)
  定远县(在府北少西二百九十五里康熙/八年省入合州雍正六年复置)
  涪州(在府东少北三百十里康/熙八年以武隆县省入)
  夔州府在省治东一千六百八十里东西距五百
  四十里南北距七百里东至湖北宜昌府巴东县
  界二百十里西至达州新宁县界三百三十里南
  至湖北施南府恩施县界二百里北至陜西兴安
卷二百八十六 第 12a 页 WYG0638-0458a.png
  州平利县界五百里东南至施南府建始县界一
  百十里西南至忠州界四百十里东北至湖北郧
  阳府房县界四百五十里西北至达州东乡县界
  六百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四千二百里明洪武四年为夔州府九年降为
  州属重庆府十四年复升为府领州一县十二
 本朝初因之康熙六年省大宁县七年省新宁县九
  年省大昌县雍正六年升达州为直𨽻州以东乡
卷二百八十六 第 12b 页 WYG0638-0458b.png
  太平二县属之七年复置大宁新宁二县十二年
  又分新宁县属达州分梁山县属忠州乾隆元年
  以建始县改属湖北施南府凡领县六
  奉节县(附/郭)
  巫山县(在府东一百三十里康/熙九年以大昌县省入)
  大宁县(在府北一百八十里康熙六年/省入奉节县雍正七年复置)
  云阳县(在府西一/百四十里)
  万县(在府西少南/二百八十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13a 页 WYG0638-0458c.png
  开县(在府西少北/二百三十里)
  叙州府在省治南六百五十里东西距七百三十
  五里南北距三百八十里东至泸州江安县界一
  百三十五里西至雷波厅境外接凉山蛮界六百
  里南至云南昭通府镇雄州界二百八十里北至
  嘉定府荣县界一百里东南至叙永厅界二百二
  十里西南至云南昭通府恩安县界二百五十里
  东北至重庆府荣昌县界二百二十里西北至嘉
卷二百八十六 第 13b 页 WYG0638-0458d.png
  定府犍为县界一百七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六千三百里明洪武六年为叙州府领县十其
  西境兼置马湖府领县一
 本朝初因之雍正五年并马湖府入叙州府乾隆二
  十六年增置雷波厅三十年增置马边厅凡领县
  十一厅二长官司四
  宜宾县(附/郭)
  庆符县(在府南少西/一百二十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14a 页 WYG0638-0459a.png
  富顺县(在府东北一/百八十里)
  南溪县(在府东一/百十里)
  长宁县(在府南少东/一百四十里)
  高县(在府南少西/一百五十里)
  筠连县(在府西南二/百二十五里)
  珙县(在府南/二百里)
  兴文县(在府东南一/百九十里)
  隆昌县(在府东北二/百四十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14b 页 WYG0638-0459b.png
  屏山县(在府西少南一百二十里雍正五/年罢马湖府以县改属叙州府)
  雷波厅(在府西五百里明洪武中为雷波乡属屏/山县 本朝康熙初归附仍置长官司雍)
  (正六年改置直𨽻雷波卫领黄乡守禦千/户所乾隆二十六年裁卫设通判治此)
  马边厅(在府西北六百里旧置马边营设官/兵驻守乾隆三十年设通判治此)
  泥溪长官司(在屏山县西三里元至元时置长官/司 本朝康熙二十一年复置今司)
  平夷长官司(在屏山县西九十里元至元时置长/官司 本朝康熙二十一年复置今)
  (司/)
  蛮夷长官司(在屏山县西少南一百三十里元至/元时置长官司 本朝康熙二十一)
卷二百八十六 第 15a 页 WYG0638-0459c.png
  (年复置/今司)
  沐川长官司(在屏山县西北一百八十里元至元/时置长官司 本朝康熙二十一年)
  (复置今司以上土/司皆属屏山县)
  自各土司之外又分设土千百户以领各寨番民
  曰挖黑土百户曰腻乃窠土百户曰旁阿孤土百
  户曰明州乐土百户曰大羊肠噜喀土百户曰干
  田坝土百户曰麻柳坝土百户曰阿招土百户皆
  在屏山县西界凉山之地于康熙四十二年归附
卷二百八十六 第 15b 页 WYG0638-0459d.png
  授职属屏山县管辖曰雷波土千户于雍正七年
  归附授职属雷波厅管辖曰冷纪土百户于雍正
  九年归附授职属马边厅管辖
  龙安府在省治北少东六百五十里东西距四百
  三十里南北距五百二十里东至保宁府剑州界
  二百八十里西至松潘厅界一百五十里南至绵
  州安县界三百里北至甘肃阶州文县界二百二
  十里东南至绵州梓潼县治三百八十里西南至
卷二百八十六 第 16a 页 WYG0638-0460a.png
  茂州治四百五十里东北至陜西汉中府宁𦍑州
  治四百五十里西北至松潘厅界一百五十里自
  府治至
 京师四千八百七十里明洪武七年为龙州二十三
  年改龙州军民千户所寻复为州宣德七年改为
  宣抚司嘉靖四十五年始改置龙安府领县四
 本朝初因之顺治十六年省清川县雍正九年以成
  都府之彰明县来属又增置松潘厅乾隆二十五
卷二百八十六 第 16b 页 WYG0638-0460b.png
  年改松潘厅为直𨽻厅今领县四长官司一
  平武县(附郭顺治十六/年清川县省入)
  江油县(在府东南二/百六十里)
  石泉县(在府西南三/百二十里)
  彰明县(在府南三百二十里初属成都府顺治十/六年省入绵州雍正六年复置九年改属)
  (龙安/府)
  阳地隘口长官司(在平武县北三十里顺治六/年归附置今司属平武县)
  潼川府在省治东北三百二十里东西距三百八
卷二百八十六 第 17a 页 WYG0638-0460c.png
  十里南北距五百七十里东至顺庆府西充县界
  二百里西至成都府汉州界一百八十里南至资
  州内江县界四百八十里北至绵州界九十里东
  南至重庆府合州界三百五十里西南至成都府
  简州界三百十里东北至保宁府南部县界一百
  七十里西北至绵州界九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五千五百七十里明洪武九年为直𨽻州省府
  治郪县入州共领县七
卷二百八十六 第 17b 页 WYG0638-0460d.png
 本朝初因之康熙元年省安岳县雍正七年复置十
  二年升潼川州为府增置三台县凡领县八
  三台县(附郭雍正十二年升潼川州为/府以州地置三台县为府治)
  射洪县(在府东南六十里初属潼/川州雍正十二年属府)
  盐亭县(在府东少北一百里初属/潼川州雍正十二年属府)
  中江县(在府西一百二十里初属/潼川州雍正十二年属府)
  遂宁县(在府东南一百八十里初属/潼川州雍正十二年属府)
  蓬溪县(在府东南一百五十里初属/潼川州雍正十二年属府)
卷二百八十六 第 18a 页 WYG0638-0461a.png
  安岳县(在府南三百八十里康熙元年省入遂宁/县十年改入乐至县雍正七年复置仍属)
  (潼川州十/二年属府)
  乐至县(在府南少西二百三十里初/属潼川州雍正十二年属府)
  嘉定府在省治南三百九十里东西距四百里南
  北距二百十里东至资州内江县界二百里西至
  番界二百里南至叙州府宜宾县界一百六十里
  北至眉州青神县界五十里东南至宜宾县界一
  百六十里西南至番界二百十里东北至资州井
卷二百八十六 第 18b 页 WYG0638-0461b.png
  研县界六十里西北至雅州府名山县界一百七
  十五里自府治至
 京师六千四十里明洪武四年为嘉定府九年改为
  直𨽻州省府治龙游县入州共领县六
 本朝初因之康熙六年省威远县雍正六年复置十
  二年升嘉定州为府增置乐山县共领县七
  乐山县(附郭旧龙游县明洪武时省入嘉定州山本/朝雍正十二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乐 县)
  (为府/治)
卷二百八十六 第 19a 页 WYG0638-0461c.png
  峨眉县(在府西六十里初属嘉/定州雍正十二年属府)
  洪雅县(在府西北一百三十里初属/嘉定州雍正十二年属府)
  夹江县(在府西北八十里初属嘉/定州雍正十二年属府)
  犍为县(在府东南一百二十里初属/嘉定州雍正十二年属府)
  荣县(在府东一百五十里初属/嘉定州雍正十二年属府)
  威远县(在府东少北二十里康熙六年省入荣县/雍正六年复置仍属嘉定州十二年属府)
  雅州府在省治西南三百三十里东西距五百三
  十五里南北距三百八十五里东至嘉定府洪雅
卷二百八十六 第 19b 页 WYG0638-0461d.png
  县界四十里西至打箭炉厅外通西番界四百九
  十五里南至宁远府越巂厅界三百十里北至邛
  州蒲江县界七十五里东南至嘉定府峨眉县界
  一百二十里西南至打箭炉明正土司界四百四
  十里东北至蒲江县界一百里西北至西番界二
  百三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六千二十里明洪武四年改为直𨽻州省州治
  严道县入州共领县三
卷二百八十六 第 20a 页 WYG0638-0462a.png
 本朝初因之雍正七年升雅州为府增置雅安县又
  开置打箭炉厅八年改置天全州清溪县凡领州
  一县五厅一宣慰司三宣抚司二安抚司十五长
  官司十三
  雅安县(附郭雍正七年升雅州为府/以州地置雅安县为府治)
  名山县(在府东北四十里初属/雅州雍正七年属府)
  荣经县(在府西南九十里初属/雅州雍正七年属府)
  芦山县(在府西北七十里初属/雅州雍正七年属府)
卷二百八十六 第 20b 页 WYG0638-0462b.png
  天全州(在府西少北一百二十里明洪武初为天/全六番招讨司𨽻四川都司 本朝初因)
  (之雍正八年改置/天全州属雅州府)
  清溪县(在府西南一百六十里明洪武八年省黎/州治汉源县入州改为黎州长官司十一)
  (年升黎州安抚司万历时改为千户所𨽻四川都/司 本朝初改为黎大所雍正八年改置清溪县)
  (属雅/州府)
  打箭炉厅(在府西南六百三十里省治西南一千/二十里明永乐五年为长河西鱼通宁)
  (远宣慰司七本朝康熙初内属三十九年设官兵/驻守雍正 年移同知分治其地兼辖番汉民人)
  (自里塘巴塘以西直抵西藏袤延数千里皆归/统辖为诸番朝贡互市之要口仍属雅州府)
卷二百八十六 第 21a 页 WYG0638-0462c.png
  明正宣慰司(即驻打箭炉亦称明正长河西鱼通/宁远军民宣慰司其地在大渡河外)
  (自古为荒服地元始置三安抚司明合置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本朝康熙五年复置今司三)
  (十九年以藏番侵扰炉地发兵讨平之各番众相/率内附以宣慰司领之其所辖有安抚司五土千)
  (户一土百户四十/八仍属雅州府)
  木坪宣慰司(在天全州西北亦称董卜韩瑚宣慰/司其先于明时世袭土职 本朝康)
  (熙元年复/置今司)
  德尔格忒宣抚司(在打箭炉外康熙五十八/年归附雍正七年置今司)
  冷边长官司(在天全州西南康熙四/十九年归附置今司)
卷二百八十六 第 21b 页 WYG0638-0462d.png
  沈边长官司(在清溪县西北康熙四十九年归/附置今司以上土司皆属雅州府)
  巴塘正副宣抚司(在打箭炉西南一千一百七十/里其地旧属西藏以堪布喇嘛)
  (掌管并设大小第巴二人分理地方康熙五十八/年大兵平定西藏道经巴塘各番众相率内附有)
  (大小堡寨三十三处雍正七年置正副宣抚司各/一人管领所部番民其所辖有安抚司十长官司)
  (八土千户三土百户三/十四仍属打箭炉厅)
  瞻对安抚司(在打箭炉西南五百馀里/康熙四十年归附置今司)
  喇滚正副安抚司(在打箭炉西南瞻对土司之/南康熙四十年归附置今司)
  巴底安抚司(在打箭炉北康熙四/十年归附置今司)
卷二百八十六 第 22a 页 WYG0638-0463a.png
  革什咱安抚司(在打箭炉东北康熙/四十年归附置今司)
  绰斯甲安抚司(在打箭炉东北康熙四十年归附/置今司以上土司分属明正宣慰)
  (司仍统于/雅州府)
  里塘正副宣抚司(在打箭炉西六百五十里西距/巴塘五百二十里其地旧属青)
  (海部落以堪布喇嘛掌管并设僧俗营官各一人/分理地方康熙五十八年大兵平定西藏道经里)
  (塘各番众相率内附有大小堡寨十五处雍正七/年置正副宣抚司各一人管领所部番民其所辖)
  (有长官司三土百户/一仍属打箭炉厅)
  瓦述馀科安抚司
卷二百八十六 第 22b 页 WYG0638-0463b.png
  霍耳竹窝安抚司
  霍耳章谷正副安抚司
  霍耳甘孜孔撒安抚司
  霍耳甘孜麻书安抚司
  霍耳咱安抚司
  霍耳林葱安抚司
  东科安抚司
  春科正副安抚司
卷二百八十六 第 23a 页 WYG0638-0463c.png
  上纳夺安抚司
  瓦述色他长官司
  瓦述更平长官司
  霍耳结隆冲长官司
  霍耳白利长官司
  春科高日长官司
  上瞻对茹长官司
  中瞻对茹长官司
卷二百八十六 第 23b 页 WYG0638-0463d.png
  蒙葛结长官司(以上皆在附近巴塘地方于康熙/五十八年归附雍正七年以后次)
  (第置今司皆分属巴塘/宣抚司仍统于雅州府)
  瓦述崇喜长官司
  瓦述毛了长官司
  瓦述曲登长官司(以上皆在附近里塘地方于康/熙五十八年归附雍正七年以)
  (后次第置今司皆分属里/塘宣抚司仍统于雅州府)
  自各土司之外又分设土千百户以领各寨番民
  曰黎州土千户本明黎州安抚司之后管领曲曲
卷二百八十六 第 24a 页 WYG0638-0464a.png
  鸟夷等番户于顺治九年归附授职曰松坪土千
  户于康熙四十二年归附授职皆属清溪县管辖
  曰咱哩土千户曰沙卡土百户曰木噶土百户曰
  瓦七立土百户曰额落土百户曰白桑土百户曰
  额热土百户曰上八义土百户曰下八义土百户
  曰沙误石土百户曰作苏策土百户曰拉哩土百
  户曰八哩笼土百户曰上渡噶喇住索土百户曰
  中渡了出卡土百户曰他咳土百户曰索窝笼土
卷二百八十六 第 24b 页 WYG0638-0464b.png
  百户曰额拉土百户曰八乌笼土百户曰姆朱土
  百户曰乐壤土百户曰上渣坝卓泥土百户曰上
  渣坝额叠土百户曰中渣坝热错土百户曰中渣
  坝业洼石土百户曰中渣坝沱土百户曰下渣坝
  莫藏石土百户曰扒桑土百户曰木辘土百户曰
  格洼卡巴土百户曰呷那工弄土百户曰吉增卡
  桑土百户曰普共碟土百户曰郭宗土百户曰结
  藏土百户曰初巴土百户曰祖卜柏喀土百户曰
卷二百八十六 第 25a 页 WYG0638-0464c.png
  坚正土百户曰达妈土百户曰格桑土百户曰本
  滚土百户曰白隅土百户曰长结杵尖土百户曰
  长结松归土百户曰鲁密章谷土百户曰鲁密昌
  拉土百户曰鲁密梭布土百户曰鲁密达则土百
  户曰鲁密卓笼土百户皆于康熙四十年以后归
  附次第授职属明正宣慰司管辖曰瓦述写达土
  千户曰上纳夺土千户曰撒郭土千户曰瓦述色
  他土百户曰瓦述更平土百户凡二曰瓦述更平
卷二百八十六 第 25b 页 WYG0638-0464d.png
  东撒土百户凡二曰瓦述墨科土百户曰霍耳孔
  撒利则土百户曰霍耳图根满碟土百户曰束暑
  土百户凡二曰革赍土百户曰上革赍土百户凡
  四曰下革赍土百户凡二曰杂竹玛竹卡土百户
  曰杂竹卡土百户凡二曰峪纳土百户曰上纳夺
  黎窝土百户凡三曰笼坝土百户曰云多土百户
  曰仪盖土百户曰上临卡石土百户曰下临卡石
  土百户曰冈里土百户曰桑隆石土百户曰上苏
卷二百八十六 第 26a 页 WYG0638-0465a.png
  阿土百户曰下苏阿土百户曰郭布土百户曰麻
  林土百户皆于雍正七年以后次第授职属巴塘
  宣抚司管辖曰瓦述毛了土百户于雍正七年授
  职属里塘宣抚司管辖
  宁远府在省治西南一千二百三十里东西距六
  百六十里南北距一千二百九十里东至木托营
  凉山蛮界二十里西至云南永北府界六百四十
  里南至云南武定府元谋县界八百里北至雅州
卷二百八十六 第 26b 页 WYG0638-0465b.png
  府清溪县界四百九十里东南至武定府界七百
  三十里西南至永北府界六百四十里东北至凉
  山蛮界六十里西北至清溪县界五百六十里自
  府治至
 京师六千九百二十里明洪武十五年置建昌府又
  置建昌卫后废府置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二十
  七年又置四川行都指挥使司
 本朝初亦曰建昌卫置总兵镇之雍正六年罢称卫
卷二百八十六 第 27a 页 WYG0638-0465c.png
  改置宁远府又以各卫所改置各州县乾隆二十
  五年改置越巂厅凡领州一县三厅一宣抚司二
  安抚司二长官司五
  西昌县(附郭明洪武十五年置建昌卫二十七年/又置建昌前卫皆为行都司治万历三年)
  (省前卫入建昌卫昌本朝初因之雍正六年改卫/为府以卫地置西 县并以建昌左所中前所礼)
  (州守禦所并/入为府治)
  冕宁县(在府北少西一百八十里明洪武时置苏/州卫后改为宁番卫属四川行都司 本)
  (朝初亦曰宁番卫雍正六年/罢卫改置冕宁县属宁远府)
卷二百八十六 第 27b 页 WYG0638-0465d.png
  盐源县(在府西南三百十里明洪武时为柏兴千/户所寻改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 本朝)
  (初亦曰盐井卫雍正六年罢/卫改置盐源县属宁远府)
  会理州(在府南少东四百里明洪武中为会川府/后改置守禦千户所废会理诸州二十五)
  (年改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行都司置本/朝初亦曰会川卫康熙二十九年复分卫地 会)
  (理州雍正六年罢会川卫/移会理州来治属宁远府)
  越巂厅(在府北少东二百八十里明洪武中为邛/部军民州二十五年又置越巂卫军民指)
  (挥使司属四川行都司永乐元年改邛部州为邛/部长官司属越巂卫 本朝初亦曰越巂卫雍正)
  (六年以卫属宁远府乾隆二/十五年罢卫移通判治此)
卷二百八十六 第 28a 页 WYG0638-0466a.png
  邛部宣抚司(在越巂厅北其先于明时世袭土职/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复置今司属)
  (越巂/厅)
  沙麻宣抚司(在西昌县边境康熙四/十九年归附置今司)
  河东长官司(在西昌县安宁河东境康熙四十九/年归附置宣慰司雍正六年改为长)
  (官司以上属西昌/县及建昌镇中营)
  昌州长官司(在西昌县南二百里明洪武时置长/官司 本朝康熙四十九年复置今)
  (司/)
  普济州长官司(在西昌县西南二百四十里明洪/武时置长官司 本朝康熙四十)
卷二百八十六 第 28b 页 WYG0638-0466b.png
  (九年复/置今司)
  威龙州长官司(在西昌县东南四百十里明洪武/时置长官司 本朝康熙四十九)
  (年复置今司以上属西/昌县及建昌镇左营)
  瓜别安抚司(在盐源县境外其地东与小西番接/界西与喇嘛接界康熙四十九年归)
  (附置/今司)
  木理安抚司(在盐源县西北境外其地东与打箭/炉接界西与云南中甸接界雍正八)
  (年归附/置今司)
  马喇长官司(在盐源县南三百里其先于明时世/袭土职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复置)
卷二百八十六 第 29a 页 WYG0638-0466c.png
  (今司以上属盐/源县及会盐营)
  自各土司之外又分设土千百户以领各寨番民
  曰煖带土千户于康熙四十二年归附授职属越
  巂厅管辖曰黎溪土千户曰迷易土千户曰红卜
  苴土百户曰普隆土百户于康熙四十二年归附
  授职属建昌左营管辖曰中所土千户曰左所土
  千户曰右所土千户曰前所土百户曰后所土百
  户曰古柏树土千户于康熙四十九年归附授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29b 页 WYG0638-0466d.png
  属会盐营管辖曰酥州土千户曰苗出土百户曰
  糯白瓦土百户曰热即哇土百户曰大村土百户
  曰中村土百户曰架州土百户曰三大枝土百户
  曰河西地土百户曰阿得桥土百户曰虚即土百
  户曰白路土百户曰窝卜土百户曰大盐井土百
  户于康熙四十九年归附授职属冕山营管辖曰
  松林地土千户曰煖𢃄密土百户曰六翁土百户
  曰白石村土百户曰野猪塘土百户曰老鸦漩土
卷二百八十六 第 30a 页 WYG0638-0467a.png
  百户曰前后山土百户曰料林坪土百户于康熙
  四十九年归附授职属宁越营管辖
  眉州在省治南少西一百八十里东西距一百四
  十里南北距一百五十里东至资州仁寿县界三
  十里西至雅州府名山县界一百十里南至嘉定
  府乐山县界八十里北至成都府新津县界七十
  里东南至资州井研县界六十里西南至嘉定府
  夹江县界七十里东北至成都府华阳县界八十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30b 页 WYG0638-0467b.png
  西北至邛州蒲江县界四十里本州境东西距七
  十里南北距五十五里东界仁寿县西界丹棱县
  南界青神县北界彭山县自州治至
 京师五千九百里明洪武九年降州为县属嘉定州
  十三年升为直𨽻州
 本朝因之康熙六年省青神县雍正六年复置凡领
  县三
  丹祾县(在州西/六十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31a 页 WYG0638-0467c.png
  彭山县(在州北/四十里)
  青神县(在州东南六十里康熙六年/省入眉州雍正六年复置)
  邛州在省治西南一百八十里东西距二百十里
  南北距一百三十五里东至成都府新津县界五
  十里西至雅州府芦山县界一百六十里南至眉
  州丹棱县界六十五里北至成都府灌县界七十
  里东南至眉州彭山县界五十里西南至雅州府
  名山县界六十里东北至成都府崇庆州界七十
卷二百八十六 第 31b 页 WYG0638-0467d.png
  里西北至雅州府天全州界六十五里本州境东
  西距二百十里南北距七十里东界新津县西界
  芦山县南界蒲江县北界大邑县自州治至
 京师五千八百九十里明洪武九年降州为县成化
  十九年升为直𨽻州
 本朝因之领县二
  大邑县(在州北少/东四十里)
  蒲江县(在州东南/六十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32a 页 WYG0638-0468a.png
  泸州在省治东南七百五十里东西距三百里南
  北距三百二十里东至重庆府江津县界一百七
  十里西至叙州府南溪县界一百三十里南至叙
  永厅永宁县界一百九十里北至重庆府荣昌县
  界一百三十里东南至贵州尊义府怀仁县界三
  百三十里西南至叙州府兴文县界五十里东北
  至江津县界一百三十里西北至叙州府隆昌县
  界一百五里本州境东西距一百十里南北距一
卷二百八十六 第 32b 页 WYG0638-0468b.png
  百六十里东界合江县西界江安县南界纳溪县
  北界荣昌县自州治至
 京师五千七百里明洪武初升为直𨽻州
 本朝因之领县三长官司一
  纳溪县(在州西南/四十里)
  合江县(在州东一/百二十里)
  江安县(在州西南/一百十里)
  九姓长官司(在州西南二百十里明洪武时为九/姓长官司 本朝顺治四年复置今)
卷二百八十六 第 33a 页 WYG0638-0468c.png
  (司雍正年间并/设州同治此)
  茂州在省治北少西四百十里东西距一百八十
  里南北距四百三十里东至龙安府石泉县界一
  百里西至番界八十里南至成都府灌县界二百
  七十里北至松潘厅界一百六十里东南至绵州
  安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瓦寺安抚司界一百
  四里东北至石泉县界一百里西北至叠溪营临
  大江九十里本州境东西距一百七十里南北距
卷二百八十六 第 33b 页 WYG0638-0468d.png
  一百五十里东界石泉县西界番寨南界汶川县
  北界叠溪营自州治至
 京师五千二百七十里明洪武初省州治汶山县入
  州属成都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五年升为直𨽻州省威州入保县
  与汶山县并来属领县二安抚司二长官司三
  保县(在州西南八十里初属成都府雍正五年省/威州入保县移保县治于故威州城属茂州)
  汶川县(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初属/成都府雍正五年分属茂州)
卷二百八十六 第 34a 页 WYG0638-0469a.png
  长宁安抚司(在茂州西北四十里明洪武七年置/安抚司 本朝顺治九年复置今司)
  静州长官司(在茂州东二里明洪武七年置长/官司 本朝康熙五年复置今司)
  岳希长官司(在茂州西五里明洪武七年置长/官司 本朝康熙五年复置今司)
  陇本长官司(在茂州东北四十里明洪武七年置/安抚司 本朝顺治九年复置今司)
  (以上土司/属茂州)
  瓦寺安抚司(在汶川县西北二十里明洪武时置/长官司 本朝康熙五年复置今司)
  (分属汶/川县)
  自各土司之外又分设土巡司及土千百户以领
卷二百八十六 第 34b 页 WYG0638-0469b.png
  各寨番民曰水草坪土巡司曰牟托土巡司曰竹
  木坎土巡司皆于顺治九年归附授职属茂州管
  辖曰大定沙坝土千户曰大姓土百户曰小姓土
  百户曰松坪土百户曰黑水土百户皆于康熙四
  十二年归附授职属叠溪营管辖
  绵州在省治东北二百七十里东西距三百里南
  北距一百五里东至保宁府剑州界一百五十里
  西至成都府汉州界一百五十里南至潼川府三
卷二百八十六 第 35a 页 WYG0638-0469c.png
  台县界四十里北至龙安府彰明县界六十五里
  东南至三台县界七十里西南至潼川府中江县
  界六十里东北至剑州界一百八十里西北至龙
  安府石泉县界一百三十五里本州境东西距一
  百五里南北距一百五里东界梓潼县西界安县
  南界三台县北界彰明县自州治至
 京师五千六百三十里明改为成都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五年升为直𨽻州以罗江等县来
卷二百八十六 第 35b 页 WYG0638-0469d.png
  属乾隆三十五年省罗江县入州凡领县四
  德阳县(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初属/成都府雍正五年分属绵州)
  安县(在州西少北九十里初属成/都府雍正五年分属绵州)
  绵竹县(在州西南一百四十里初属/成都府雍正五年分属绵州)
  梓潼县(在州东北一百二里初属保/宁府雍正五年改属绵州)
  资州在省治东南三百四十里东西距四百三十
  里南北距五百里东至叙州府隆昌县界一百五
  十里西至眉州界二百八十里南至嘉定府乐山
卷二百八十六 第 36a 页 WYG0638-0470a.png
  县界三百二十里北至成都府简州界一百八十
  里东南至嘉定府威远县界八十里西南至眉州
  界二百九十里东北至潼川府安岳县界八十里
  西北至成都府简州界二百二十里本州境东西
  距一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东界内江
  县西界仁寿县南界威远县北界安岳县自州治
  至
 京师六千五十里明洪武四年降州为县属成都府
卷二百八十六 第 36b 页 WYG0638-0470b.png
 本朝初因之雍正五年升为直𨽻州以资阳等县来
  属领县四
  资阳县(在州西北一百三十里初属/成都府雍正五年分属资州)
  内江县(在州东南九十里初属成/都府雍正五年分属资州)
  仁寿县(在州西二百里初属成都/府雍正五年分属资州)
  井研县(在州西南二百四十里初属/成都府雍正五年分属资州)
  达州在省治东一千二百里东西距二百七十里
  南北距七百四十里东至夔州府开县界一百五
卷二百八十六 第 37a 页 WYG0638-0470c.png
  十里西至顺庆府渠县界一百二十里南至顺庆
  府大竹县界一百二十里北至陜西兴安州界六
  百二十里东南至忠州界一百八十里西南至大
  竹县界九十里东北至开县界三百七十里西北
  至保宁府巴州界一百三十里本州境东西距一
  百八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五里东界新宁县西
  界渠县南界大竹县北界东乡县自州治至
 京师四千六百七十里明洪武九年省州治通川县
卷二百八十六 第 37b 页 WYG0638-0470d.png
  入州又降州为县正德九年复改为州仍属夔州
  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六年升为直𨽻州以东乡等县来
  属凡领县三
  东乡县(在州东少北九十里初属夔/州府雍正六年分属达州)
  太平县(在州东北三百六十里初属/夔州府雍正六年分属达州)
  新宁县(在州东少南一百十里康熙七年省入梁/山梁雍正七年复置仍属夔州府十二年)
  (改属/达州)
卷二百八十六 第 38a 页 WYG0638-0471a.png
  忠州在省治东一千五百里东西距二百六十里
  南北距一百八十里东至夔州府万县界八十里
  西至重庆府涪州界一百八十里南至石砫厅界
  五十里北至达州新宁县界一百三十里东南至
  石砫厅界七十里西南至涪州界一百七十里东
  北至万县界六十里西北至重庆府长寿县界一
  百四十里本州境东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一
  百十里东界万县西界酆都县南界石砫厅北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38b 页 WYG0638-0471b.png
  梁山县自州治至
 京师四千六百六十里明洪武初省州治临江县入
  州属重庆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十二年升为直𨽻州以酆都等县
  来属凡领县三
  酆都县(在州西南一百十里初属重/庆府雍正十二年分属忠州)
  垫江县(在州西一百三十里初属重/庆府雍正十二年分属忠州)
  梁山县(在州西北一百里初属夔州/府雍正十二年改属忠州)
卷二百八十六 第 39a 页 WYG0638-0471c.png
  酉阳州在省治东少南一千七百四十里东西距
  四百七十里南北距六百三十里东至湖南永顺
  府保靖县界四十里西至重庆府南川县界四百
  三十里南至贵州铜仁府平头土司界二百八十
  里北至石砫厅界三百五十里东南至湖南辰州
  府及贵州铜仁府界二百五十里西南至贵州思
  南府婺川县界二百三十里东北至湖南施南府
  来凤县界三百十里西北至重庆府涪州界四百
卷二百八十六 第 39b 页 WYG0638-0471d.png
  四十里本州境东西距一百四十里南北距二百
  三十里东界保靖县西界思南府沿河土司南界
  铜仁府平头土司北界黔江县自州治至
 京师四千八百二十里明洪武初废绍庆府以彭水
  黔江二县属重庆府改酉阳州为直𨽻酉阳宣抚
  司永乐十六年以宣抚司亦属重庆府天启初又
  改宣抚司为宣慰司
 本朝初因之雍正十二年以同知分领黔江彭水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40a 页 WYG0638-0472a.png
  县兼辖酉阳各土司为直𨽻黔彭厅乾隆元年改
  置酉阳州又增置秀山县凡领县三宣慰司一长
  官司四
  秀山县(在州南二百里明为酉阳宣慰/司地 本朝乾隆元年置县)
  黔江县(在州北二百里初属重庆府雍正十二/年分属黔彭厅乾隆元年属酉阳州)
  彭水县(在州西北二百里初属重庆府雍正十/二年分属黔彭厅乾隆元年属酉阳州)
  酉阳宣慰司(在州南境明洪武时置宣抚司天启/初改为宣慰司 本朝顺治十五年)
  (复置/今司)
卷二百八十六 第 40b 页 WYG0638-0472b.png
  石耶洞长官司(在州东南七十里明洪武时置长/官司 本朝顺治十六年复置今)
  (司/)
  平茶洞长官司(在州南二百里明洪武时为平茶/洞长官司 本朝顺治十六年复)
  (置今/司)
  邑梅洞长官司(在州南二百十里明洪武时为邑/梅洞长官司 本朝顺治十六年)
  (复置/今司)
  地坝副长官司(在州南一百里今本朝/顺治十六年置 司)
  叙永厅在省治东南九百九十里东西距二百五
卷二百八十六 第 41a 页 WYG0638-0472c.png
  十里南北距三百里东至贵州遵义府仁怀县界
  二百里西至叙州府兴文县界五十里南至云南
  昭通府镇雄州界二百二十里北至泸州纳溪县
  界八十里东南至贵州大定府毕节县界一百五
  十里西南至镇雄州界七十里东北至仁怀纳溪
  二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兴文县界八十里本
  厅境东界仁怀县南界镇雄州西与北并界永宁
  县自厅治至
卷二百八十六 第 41b 页 WYG0638-0472d.png
 京师五千九百三十里明洪武四年为永宁长官司
  又增置永宁卫分属贵州都司八年复升长官司
  为宣抚司天启以后废宣抚司
 本朝康熙初置同知治此𨽻四川叙州府以永宁卫
  𨽻贵州威宁府二十六年改卫为县仍𨽻威宁雍
  正五年裁同知以其地并入永宁县改属叙州府
  八年复设同知治此领永宁一县为叙永厅直𨽻
  于川南道
卷二百八十六 第 42a 页 WYG0638-0473a.png
  永宁县(与厅同城分治西北境明永宁卫/地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改置县)
  松潘厅在省治西北七百二十里东西距二百七
  十七里南北距二百二十六里东至小河营界八
  十七里西至生番界一百九十里南至叠溪营界
  一百九十六里北至漳腊营界三十里自厅治至
 京师五千一百七十里明洪武十一年置松州潘州
  二卫寻并为松潘卫二十年改松潘等处军民指
  挥使司𨽻四川都司嘉靖四十二年复改松潘卫
卷二百八十六 第 42b 页 WYG0638-0473b.png
 本朝初仍为卫置总兵官镇守其地雍正九年裁卫
  移龙安府同知治此仍属龙安府乾隆二十五年
  直𨽻于松茂道
  凡松潘地方分设土千百户以领各寨番民曰包
  子寺寨土千户曰峨眉喜寨土千户曰七布寨土
  千户曰拈佑喀亚寨土百户曰热务寨土百户于
  康熙四十二年归顺授职曰毛革阿按土千户曰
  麦杂佘湾寨土千户于雍正四年归顺授职属松
卷二百八十六 第 43a 页 WYG0638-0473c.png
  潘镇中营管辖曰阿思峒土千户于康熙四十二
  年归顺授职属松潘左营管辖曰九关云昌寺寨
  土千户曰六关呷竹寺寨土千户曰丢骨寨土千
  户于康熙四十二年归顺授职属平番营管辖曰
  商巴寨土千户曰寒昐寨土千户曰祈命寨土千
  户曰香咱寨土百户曰押顿寨土百户曰羊峒阿
  按寨土百户曰羊峒挖药寨土百户曰羊峒塔藏
  寨土百户曰羊峒郎寨土百户曰羊峒竹自寨土
卷二百八十六 第 43b 页 WYG0638-0473d.png
  百户曰羊峒藏咱寨土百户曰羊峒中岔寨土百
  户曰拜王亚寨土百户曰达弄阿坝寨土百户曰
  咨玛寨土百户曰八顿寨土百户于康熙四十二
  年归顺授职曰上阿坝甲多寨土千户曰中阿坝
  墨仓寨土千户曰下阿坝阿强寨土千户曰郎堕
  安出寨土百户曰鹊个寨土百户于雍正四年归
  顺授职曰上郭罗克车本塘寨土百户曰中郭罗
  克押落寨土千户曰下郭罗克纳卡寨土百户曰
卷二百八十六 第 44a 页 WYG0638-0474a.png
  上阿树银达寨土百户曰中阿树宗个寨土千户
  曰下阿树郎达寨土百户曰小阿树土百户于雍
  正七年归顺授职属漳腊营管辖曰上包坐佘湾
  寨土千户曰下包坐竹当寨土千户曰川柘寨土
  千户曰谷尔坝那浪寨土千户曰双则红凹寨土
  千户于康熙四十二年归顺授职曰上撤路木路
  额寨土百户曰中撤路散安寨土百户曰下撤路
  竹弄寨土百户曰崇路谷谟寨土百户曰作路生
卷二百八十六 第 44b 页 WYG0638-0474b.png
  纳寨土百户曰上勒凹贡按寨土百户曰下勒凹
  卜顿寨土百户于雍正四年归顺授职曰班佑寨
  土千户曰阿细柘弄寨土百户曰巴细佘任坝寨
  土百户曰合坝独杂寨土百户曰辖漫寨土百户
  曰上作革寨土百户曰下作革寨土百户曰物藏
  寨土百户曰热当寨土百户曰磨下寨土百户曰
  甲凹寨土百户曰阿革寨土百户于雍正五年归
  顺授职属漳腊营潘州管辖
卷二百八十六 第 45a 页 WYG0638-0474c.png
  杂谷厅在省治西北五百三十里东西距一千五
  百六十里南北距一千九百里东至保县界六十
  里西至生番界一千五百里南至金川土司界七
  百里北至生番界一千二百里自厅治至
 京师五千三百九十里明置杂谷安抚司并置保县
  于此
 本朝初因之雍正五年移保县于旧威州城乾隆十
  七年设同知驻旧保县地方分理番民直𨽻于松
卷二百八十六 第 45b 页 WYG0638-0474d.png
  茂道领宣慰司一安抚司二长官司一
  杂谷闹宣慰司(在杂谷厅东本土番苗裔世居于/此其先于明时授安模司 本朝)
  (康熙十九年归附仍授原职乾隆十/四年以从征金川功加授宣慰司)
  梭磨安抚司(本杂谷闸土司所属于雍正元年归/附授长官司七年降副长官司乾隆)
  (十四年以从征金/川功加授安抚司)
  竹克基长官司(本杂谷闸土司所属乾隆十四/年以从征金川功授长官司)
  沃日安抚司(在杂谷厅东南三百馀里其先于明/时授灌顶净慈妙智国师 本朝顺)
  (治七年归附仍授原/职复改为安抚司)
卷二百八十六 第 46a 页 WYG0638-0475a.png
  阿尔古厅在省治西一千二百一十里东西距二
  百六十里南北距三百里东至小金川土司界一
  百一十里西至绰斯甲布土司界一百五十里南
  至布拉克底土司界二百一十里北至丹坝土司
  界九十里东南至小金川土司界一百八十里东
  北至卓克采土司界一百八十里西南至革布什
  咱土司界一百五十里西北至绰斯甲布土司界
  一百八十里由厅治至
卷二百八十六 第 46b 页 WYG0638-0475b.png
 京师五千七百里本氐𦍑部落明代有哈伊拉木者
  (哈伊拉木旧作哈/衣麻衣今改正)得封演化禅师世有其地
 本朝康熙六十一年土舍莎罗奔向化归诚雍正元
  年授为抚司八年颁给印信号纸乾隆七年其子
  郎卡承袭自称金川陵轹种类侵轶边徼后奉
诏声讨势穷力蹙于十四年春乞降请命
赦而弗诛迨其子索诺木性尤凶暴侵杀革布什咱各
  土司于是
卷二百八十六 第 47a 页 WYG0638-0475c.png
命将行师扫其巢穴四十一年春索诺木兄弟四人及
  其毋阿仓姑阿青均献俘授首乃于其地设阿尔
  大厅直𨽻四川省
  美诺厅在省治西八百六十里东西距一百七十
  五里南北距五百七十里东至鄂克什土司界三
  十五里西至旧金川土司界一百四十里南至木
  坪土司界一百八十里北至梭磨土司界三百九
  十里东南至瓦寺土司界二百一十里东北至杂
卷二百八十六 第 47b 页 WYG0638-0475d.png
  谷厅界三百里西南至明正土司界二百一十里
  西北至卓克采土司界四百二十里自厅治至
 京师五千七百里汉为西南诸蛮唐时吐蕃有其地
  在明代曰金川寺演化禅师传至卜儿吉细于
 本朝顺治七年归诚授职与金川同姓蕃人称金川
  云浞浸称小金川云攒拉浞浸者大河滨之谓攒
  拉者小河滨也乾隆十三年土舍良尔吉以阴附
  金川侵迫土司泽旺经略傅恒廉得伏诛迨泽旺
卷二百八十六 第 48a 页 WYG0638-0476a.png
  老子僧格桑猝诈不法屡图鄂克什且侵明正土
  司三十九年
王师讨平之四十一年于其地设美诺厅直𨽻四川省
  (臣/)等谨按蜀徼诸土司为西南夷种类凭踞巢穴
  自相攻击易动难驯自古为然而金川地更僻远
  层峰叠嶂与中国道路不通据隘设碉资以自固
  其酋莎罗奔恃其地险搆衅诸番维时梁益守(臣/)
  请加问罪
卷二百八十六 第 48b 页 WYG0638-0476b.png
上犹以苗蛮顽梗无知互相仇杀其性固然不必遽烦
  军旅惟
敕滇固封守无使侵轶既而跳梁负固罔有悛心始不
  得已出师致讨然
圣度广远犹冀其望风知惧革面来降也属以一二臣
  之经理迁延肤功未集
皇上特命重臣
授以方略于是诛其奸党大振军威莎罗奔自知理无
卷二百八十六 第 49a 页 WYG0638-0476c.png
   倖生乃穷蹙投诚乞免斧钺我
 皇上神机默运独断不疑法
天地之包容明神武之不杀因其哀吁即予纳降所谓逆
   则讨之顺则抚之
 天朝绥靖蛮方之道固有义尽而仁至者矣
   恭载乾隆十四年
 御制平定金川告成太学碑文
天畀我皇清握乾符俯坤轴函括万邦悉主悉臣
卷二百八十六 第 49b 页 WYG0638-0476d.png
五后缵承创守佑启亦惟是二三荩臣布德宣力予曰有
  先后予曰有禦侮用造我丕丕基罔有蘖芽罔不煦
  妪长养游于大当粤有金川娑罗奔者居西蜀桃关
  以外界绰斯甲小金川之间向曾从征得受符檄与
  诸土司齿顾恃其险远夜郎自大搆衅邻番各土司
  申诉封疆吏吏曰蔓之不图岂其视为瓯脱乃请兵
  筹饷期扫其穴而司其事者或怯缩以老师或𤡑狡
  以蓄志军无适从事用弗集予心憪然念边徼之不
卷二百八十六 第 50a 页 WYG0638-0477a.png
  宁或致增防置戌重劳吾民大学士忠勇公傅恒义
  同休戚毅然请肩斯任乃命以经略印益厚集诸路
  军刍粟相继闾阎不惊卜吉于戊辰十一月之三日
  祃牙以指所征朕亲御武帐赐经略酒以行天日和
  昶阳气宣复都人士听睹耸跃冈不忭喜谓露布之
  旦暮至也乃历燕晋驱秦陇越剑阁绝川江凌桃关
  之巇经天射之峻又日计军实而教诫拊循之均其
  渴饮饥食同其晓征夜眠至于密赞机务亲草奏章
卷二百八十六 第 50b 页 WYG0638-0477b.png
  则又经略独勤其劳而诸武臣有所不知有弗能共
  者恩威既明士用益励度番落如户庭过部伍于衽
  席奸酋授首军声大振复以巨炮击其碉坚碉以摧
  将俟诸军之集捣其中坚而番酋骙瞿駾喙稽首请
  降经略臣以彼罪重恶极穷而乞生久或渝且背马
  虑不允所请朕惟
天地之德在好生彼蚁溃而鼠骇者毋宁赦而宥之且求
  降而尽歼之不可谓武矧不足以污我斧也于是经
卷二百八十六 第 51a 页 WYG0638-0477c.png
  略宣朕明旨登坛受降己巳二月之望日金川平定
  捷音至京是役也罙入数千里奏凯未七旬而振旅
  之师多有返自中途未究其用者昔之成功巴蜀如
  建武之定公孙江陵之降李势皆在版图之内无足
  比数廷臣举
皇祖朔漠
皇考青海成例请勒碑成均以示来许夫秉丹诚而运筹
  决胜永靖荒徼者经略大学士之功也商可否于帷
卷二百八十六 第 51b 页 WYG0638-0477d.png
  幄冲矢石于行阵者参赞大臣及诸将士力也朕何
  有焉惟是体
乾元之德凛佳兵之戒保大定功安民和众庶几可以垂
  则乎乃系之辞曰
  维
天生人类聚群分凡兹林林孰非我民有羁而縻有诲而
  谆岂伊异视远近殊伦守在四夷稽古名言无己用
  之寓义于仁 蠢彼金夷恃其险阻蚕食豨张谓莫
卷二百八十六 第 52a 页 WYG0638-0478a.png
 我拒不靖不庭侵厥邻聚骇奔叫呶以干大咎匪棘
 匪纾猃狁之故我张我伐猃狁之故 我师既集贼
 亦相持匪敢相持惧诛自支两易寒暑敉功稍稽贼
 益以狂怒臂当车罪臣既诛以徇我师朕咨于恒汝
 往视之 朕咨于恒惟汝同德惟我庶士亦久于役
 将兹旗兵羽林神策其勇熊罴其心金石何敌弗摧
 何攻弗克济以汝忠奏捷顷刻 恒拜稽首臣敢弗
 蘉既祃既宜师出于京师出于京时维一阳未逾五
卷二百八十六 第 52b 页 WYG0638-0478b.png
 旬乃压其疆前旌猎猎有节煌煌群番乃惊谓自天
 降 惟彼攸恃曰良尔吉以侦以谍如鬼如蜮其恃
 爰诛其类股慄纪律是明戎兵是诘铸炮攻碉其守
 以失惟是惧诛潜弗敢出 其潜弗出乃旦夕延将
 齐我军披其中坚大鞣大膞期目之前彼乃穷蹙乞
 降悚虔惟命是从六事永遵除道筑坛肉袒羊牵
 赳赳钟琪乃度之愬聿抵贼巢开诚以谕携其二酋
 军门亲赴悔罪归诚车尘马足顺斯抚之昭我王度
卷二百八十六 第 53a 页 WYG0638-0478c.png
 昔也雷霆今也雨露 七纵诸葛单骑汾阳曰我相
 臣于前有光晋爵锡服黼黻龙章速归黄阁左右赞
 襄休养生息惠鲜蜀邦我武既扬无疆惟庆
  恭载乾隆四十一年
御制平定两金川告成太学碑文
文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又其次为立言而德与功皆
 赖言以传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之时义大矣哉然
 传德之辞直而寡传功之辞费而多直而寡者不因
卷二百八十六 第 53b 页 WYG0638-0478d.png
 文而德自见二典三谟经世立教是也费而多者必
 因文而功乃明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是也吾尝读韩
 昌黎平淮西碑益悉此言之不爽何则彼其藩镇乃
 家奴之类怂惠因循以致宛成敌国削而平之是宜
 引以为愧而不可炫以为功赖昌黎之文几与江汉
 常武同称耆定然有识者固知其辞费而多饰而未
 知宪宗之愧与弗愧耳今之平定金川之文不有类
 于斯乎解之者曰逆酋羁縻徼外非若淮蔡之居中
卷二百八十六 第 54a 页 WYG0638-0479a.png
 土元济之为世臣也吾则以为既已受职为土司则
 是我臣而其地近接成都远速卫藏则是我土我土
 我臣而横生逆者蚕食邻封将欲大有所为弗剿而
 灭之则西川将不能安枕兹虽蒇事与平定淮蔡擒
 吴元济何以异故宜引以为愧而不可炫以为功者
 以为功者以此金川之始见于己巳告功之文兹不
 复记记其复叛而复征则其阴谋负恩已自戊寅年
 始盖戊辰之师实缘其跳梁不靖而师既临境彼即
卷二百八十六 第 54b 页 WYG0638-0479b.png
 穷蹙乞降遂以赦罪班师甫十年而其酋即卡即与
 革布什咱搆衅又四年遂与绰斯甲布及三杂谷为
 敌而逆子索诺木凶悖益甚自恃地广人众力强与
 各土司搆兵讫无宁岁故各土司皆畏之如虎而以
 势分力散又莫能如之何余以为业已受其降不宜
 复加兵且蚁斗蛮触不足以劳王师因命地方文武
 大吏随宜弹压令弗越内地界亦足以安民而示度
 耳不虞地方大吏欲息事而每示宽逆酋转以为无
卷二百八十六 第 55a 页 WYG0638-0479c.png
 足惧而日益逞其小金川逆酋僧格桑者始则与索
 诺木水火相仇继乃狼狈为奸于是索诺木汁杀革
 布咱土司色楞敦多布取其印敕以归而僧格桑亦
 侵佔腭克什地界且发兵围其土司色达拉之官寨
 期必于取总督阿尔泰提督董天弼知事不可掩乃
 有发兵之请是役也或咎阿尔泰依违误事之过而
 余则以为阿尔泰之过皆余之过盖金川因其地险
 众悍久蓄异志是以有杀至维州桥之谣(维州本汉/徼外𦍑冉)
卷二百八十六 第 55b 页 WYG0638-0479d.png
 (駹地蜀将姜维征羌驻此筑垒后因名为姜维城唐/武德初因其地置维州屡叛屡复广德中陷吐蕃号)
 (为无忧城遂屡入寇扰大中时始复内附五代蜀州/内徙改县曰保宁宋景德初改曰威州元至元间以)
 (州治保宁县并入明洪武初于州境析置保县有本/朝雍正五年省威州入保县属茂州今其地尚 维)
 (州桥之称而促浸番人以杀至维州桥播/为谣曲似系闻吐蕃旧事妄冀效尤耳)则其不忘内
 地情率可知戊辰之役我师深入屡胜即不宜赦其
 罪而受其降此一误也甫十年而郎卡背恩作乱以
 及逆子踵其迹皆不及发兵问罪惟令地方大吏随
 宜处置又屡误也以至尾大不掉终于兴师故予不咎
卷二百八十六 第 56a 页 WYG0638-0480a.png
  人之议为穷兵黩武而转咎己之类于姑息养奸盖
  中国之制外域张挞伐则彼畏而敛迹主和好则彼
  轻而生心汉唐宋明之覆辙率可按也若谓予穷兵
  黩武则予赖
天恩平伊犁定回部拓疆二万馀岂其尚不知止足而欲
  灭蕞尔之金川以为扬赫濯纪勋烈之图哉虽然平
  伊犁定回部其事大矣然费帑不及三千万成功不
  过五年兹两金川小寇地不逾千馀里人不满三万
卷二百八十六 第 56b 页 WYG0638-0480b.png
  户而费帑至七千万成功亦迟至五年则以跬步皆
  险番奴效命死守故能延至今日而我将军阿桂立
  志坚定决机明敏两副将军及参赞领队诸臣同心
  合力各军士敌忾奋勇凡经大小数百馀战而后成
  功视平伊犁定回部费力转不啻倍蓰设非
天恩助顺众志成城则金川未易言灭而国威或致少损
  矣是不可以不记观斯文者尚谅予怀惭悔过之不
  暇知非称功诩德而为言其庶几乎系之以辞用志
卷二百八十六 第 57a 页 WYG0638-0480c.png
 始末云尔
 小金首祸曰僧格桑兵救腭什(向称沃日今定为腭/克什急呼之则腭什)
 竟抗颜行(僧格桑于庚寅夏与鄂克什土司搆怨称/兵阿尔泰董天弼亲往诫谕奏称逆酋遵)
 (教退归亦遂释而不问未数月复围腭克什辛卯夏/阿尔泰乃遣兵护腭克什而逆酋亦遂与官兵交战)
 督臣提臣每事迁就知弗胜任将军别授(阿尔泰等/名为进兵)
 (仍思迁就完事因谕温福由滇赴川经理军务且命/桂林驰往视之辛卯冬因阿尔泰始终迟疑玩误遂)
 (罢其职而以温福代为大学士授定边将军由西路/督兵进攻其四川总督则令桂林代之统兵攻剿南)
 (路/)攻破巴朗(向讹为斑/斓山今改)直取达围进抵资哩数月克
卷二百八十六 第 57b 页 WYG0638-0480d.png
 之两路夹击遂得美诺鼠窜狼奔金川助恶(温福初/至西路)
 (即巢励将士攻克巴朗拉乘胜直取达围进资哩数/月而克之继命丰升额为副将军同温福进剿贼寻)
 (追还木兰坝我兵进抵路项宗桂林在南路其始颇/合机宜连破约咱卡了诸寨并复革布什咱侵地寻)
 (为宋元俊所误致有墨垄沟之失桂林匿不上闻为/阿尔泰所劾因即罢斥而令阿桂为副将军赴南路)
 (代领共兵南路自达乌至僧格宗皆峭壁悬崖碉卡/林立阿桂董饬官军励勇摧坚深入其阻乘胜进捣)
 (美诺贼营壬辰十一月遂克之温福亦攻克明郭宗/至美诺与阿桂会复督兵攻取布朗郭宗逆酋自僻)
 (径窜入金川擒其父泽旺解京乃传檄抚定汗牛大/板昭写寨落小金川悉平而金川逆酋诺木复敢党)
 (恶拒命因移/兵并剿之)既平䟎拉(小金川番/诺木名)遂讨促浸(即金川/番语名)
卷二百八十六 第 58a 页 WYG0638-0481a.png
 雪多境阴奏功以沈奏功以沈贼更遮郤绿营怯懦
 遇战辟易(攻剿促浸之兵温福由功噶尔拉阿桂由/当噶尔拉分两路并进功噶尔拉之为卡)
 (撒了口贼筑碉断径不能进遂别由昔岭绕攻而碉/坚地险兼多雨雪攻三车半年虽屡得贼卡终未扼)
 (其要害绿旗兵既懦蕙温福又不善调度以二万馀/人散布各卡防守遂以分而见单贼窥其罅隙于癸)
 (巳六月遣番众数百由间道潜至煽诱䟎拉降番复/叛董天弼庸懦失守为贼所戕贼益猖獗扰温福后)
 (路直侵大营绿营兵众先溃将领战没者多温福率/亲兵与贼抟战亦遇害趱拉之地复失逆酋等罪大)
 (恶极愈不/可宽矣)兵既无能将复失算岂如南路全师而返
 (叶木阿桂在当噶军律明而士心固贼不敢犯然木/果 有事之后当噶亦难独驻遂整励兵众由南路)
卷二百八十六 第 58b 页 WYG0638-0481b.png
 (全师/而出)重调劲旅吉林索伦健锐火器其心忠纯(前已/简派)
 (八旗兵三千令赴川助剿为温福等奏止使木果木/军营有满洲兵在彼则绿营得所依恃亦不致仓皇)
 (溃窜是其事仍由温福自误幸阿桂一路军气甚整/即授为定西将军并健锐火器营兵三千吉林索伦)
 (黑龙江兵四千迅/赴军营重筹进剿)仍分两路堂堂正正不旬日间美
 诺重定(癸巳冬将军阿桂统兵由西路进攻其南路/则令明亮为副将军进剿两路并进所向克)
 (捷旬日之间即收/复小金川全部)谷噶既入马尼(去/声)并克豢养旗兵
 允得其力(阿桂等于甲午正月抢佔谷噶了口山梁/明亮等亦于是时攻克马尼两路之兵皆)
 (因有八旗劲旅奋勇先登绿营观/感激劝皆效法恐后奏绩甚速)酾三路进一阻宜
卷二百八十六 第 59a 页 WYG0638-0481c.png
 喜及紴绒布遇隆而止(副将军营丰升额同舒常于/宜喜驻兵与阿桂明亮共成)
 (三路第宜喜之兵攻剿半载未能寸进而明亮则由/马尼攻得木溪卡角及抵庚额特亦阻险而未能进)
 (遂驻绒/布寨)阿桂西路则屡建功罗博淜普逮逊克宗(甲/午)
 (三月阿桂攻克罗博瓦山梁六月攻克色淜普此诸/寨并峰峻碉坚贼众悉力死守官军皆涉阴铙攻歼)
 (丑甚众遂临/逊克尔崇)喇穆山梁日则了口举默格尔以扰其
 后(我兵攻克色淜普后贼众防守益力阿桂侦知喇/穆喇穆迤西峰崖陡削贼备禦稍疏因分兵超越)
 (进攻尽据其碉并攻克日则了口亦六月中事其后/兵进稍阻至十月初复绕道攻得默格尔山梁其荣)
 (噶尔博曰尔八当/噶之贼皆截于后)明亮宜喜亦据岭梁而复难进徒
卷二百八十六 第 59b 页 WYG0638-0481d.png
 然望洋(宜喜为贼要隘守禦极严丰升额舒常攻之/一年未下继而命丰升额改赴西路舒常在)
 (彼更不能进甲午夏间明亮在绒布屡攻未进不宜/顿兵于无用之地令其分兵七千移改正地明亮遣)
 (侦卒往探不见贼踪难以轻进亦赴西路协剿阿桂/扎止之会绰斯甲布土司恳明亮驻宜喜并愿效前)
 (驱明亮乃出其不意分兵冒雨直进遂据宜喜山梁/并攻得俄坡格勒古贼因掘濠断路明亮等复为所)
 (阻/矣)逮昨乙未略康萨尔木思土噶贼卡并毁(阿桂自/攻得默)
 (格尔欲乘胜直进贼复于康萨尔山梁抗拒两月馀/乙未正月阿桂派兵分路前进拔其鹿角连越重濠)
 (跃上碉项遂毁其碉歼贼众四月复攻得/木思土噶克了口从此下压势益顺矣)明亮河西
 亦有所据日旁以前五十里路(明亮因达尔图之路/为贼所断商之阿桂)
卷二百八十六 第 60a 页 WYG0638-0482a.png
 (谓当仍由宜喜一路进攻并派西路兵一千令福康/安带往攻克甲索碉卡海兰察亦往会攻合力并击)
 (先克撒撒其曰旁右之沙坝山并达尔图得楞及沟/内之斯木咱尔各贼皆纷纷弃碉遁周围五十馀里)
 (寨落悉/行焚烧)夹河两军声息可通并请后路逊克尔宗(五/月)
 (中明亮攻克额尔替碉卡可下至平坡六月间复攻/克石真噶寨阿桂派兵沿河从赤尔寨攻打隔河之)
 (沙尔尼一带两崖夹击声息可通迨阿桂攻得噶尔/丹喇嘛寺等处居高得势以逊克尔宗在我兵之后)
 (留之非计遂派兵三路分进丰升额督率攻剿或斫/寨而入或梯墙而进遂得其碉杀贼无算后路亦肃)
 (清/矣)菑则大海昆色拉枯层层破要步步披岖(阿桂以/昆色尔)
 (尔喇嘛寺在拉枯喇嘛寺之上于此路尤为扼要其/菑则大海亦当并剿分派将领统兵同往其昆色尔)
卷二百八十六 第 60b 页 WYG0638-0482b.png
 (山梁最险官兵皆蚁附上得佔其碉寨复纵火焚烧拉/枯喇嘛寺又攻得菑则大海官兵无不造越而登飞)
 (腾而/入)遂克勒围红旗飞递而何四月大捷未至既克
 西里乃若建瓴科布(曲/)索隆(古/)不日而倾(阿桂于八/月十五夜)
 (攻克勒乌围其附近碉卡木城六十馀处一夕无不/摧破八日而红旗递至木兰详见闻捷凯歌及志事)
 (诗自奏捷后四阅月虽时有克获未能深入直至十/一月初攻克西里军声愈壮而贼势愈蹙寻即攻得)
 (科布曲索隆古山梁并克格隆古兜窝等要/隘又扫清安布鲁木一带益据建瓴之势矣)雍中舍
 齐易如拉朽密围噶(喇/)依贼其奚走(阿桂既由索隆/古进攻朗阿古)
 (则朗噶克了口等处皆克之并据噶佔山梁十二月/十七日遂由玛尔古当噶一带寨落悉行扫荡并克)
卷二百八十六 第 61a 页 WYG0638-0482c.png
 (舍齐喇嘛寺次日复攻克雍中喇嘛寺即于十九日/统兵直梼噶喇依四面围攻水陆俱断促浸番众自)
 (攻克勒乌围以来大小男妇纷纷投出其大头人布/笼普阿纳木达什阿库鲁等遂皆相率乞降并索诺)
 (木之母阿仓姑阿青及其姊妹亦皆投至军营佥云/索诺木莎罗奔兄弟并作恶之大头人丹巴沃杂尔)
 (等皆在围中此盖逆酋贼党等罪孽/深重天夺其魄驱之一处以就擒也)是时河西明亮
 亦入富德马邦传檄芥拾(明亮既克阿尔古等寨克/取独古木开通乃当山梁)
 (并捣甲杂扫独松河西一带悉行剿洗过河会阿桂/合攻贼巢富德亦将河南北之噶咱普庚额特曾达)
 (等各寨落全行扫清直据马尔邦亦遣兵与阿/桂会富德所得之地俱不烦兵力易如拾芥)设非
 西路围噶喇依则其两路亦无进期(明亮富德两路/向皆艰于攻取)
卷二百八十六 第 61b 页 WYG0638-0482d.png
 (而富德久驻绒布尤未能寸进自阿桂既克索隆古/乘胜席捲已围噶喇依各处之贼皆胆破心散望风)
 (溃降非果由力战而得若非西路官兵直捣/贼巢则明亮富德两路仍未有进取之期也)诸军既
 合火功周遭虽据三穴讫其奚逃然犹死守四十馀
 日计穷力竭乞命而出(官兵四面合围贼犹负嵎力/抗继用大炮环轰摧其碉卡)
 (将士等乘势克取旁近寨落层层进逼歼贼日多逆/酋惶惧遣其兄罔达克彭楚克次第诣营并即拘系)
 (于是攻围益急据其近碉断其水道索诺木窘迫无/计遂于二月初四日早率其兄弟莎罗奔甲尔瓦屋)
 (杂尔斯丹巴并两土妇及党恶大头人丹巴沃杂尔/阿木鲁绰窝斯甲尼玛噶喇克巴并两喇嘛挈大小)
 (头目男妇二千馀人出寨逆酋跪捧印信乞免诛戮/因即悉就擒获俘献京师自围剿以来计四十馀日)
卷二百八十六 第 62a 页 WYG0638-0483a.png
  (至是全境荡平罪人斯得红旗于二月十二日驰至桃/花寺行宫适当告功 东陵之期此实仰赖)
  (士皇祖默佑益深感敬随谕将军阿桂等统成功将/ 择日凯旋俟东巡回跸至黄新庄举行郊劳大典)
  (以昭偃武/策勋之盛)金川之功阿桂居首特恩异数加之宜厚
  (征剿金川之役实由将军阿桂荩诚体国不惮艰劳/制胜运筹克成伟绩实为此事首功特封为头等诚)
  (谋英勇公加赏双眼孔雀翎红宝石帽/顶四团龙补褂金黄带紫辔以昭崇奖)能出能入有
  权有经运长击短后实先声金川之功允资群力寸
  步层峰冰滑石仄将军指挥无不奋勇以此破敌鹿埵
  陇种金川之功非予所期事弗可已久而得之斗犹
卷二百八十六 第 62b 页 WYG0638-0483b.png
  兽困舍惩鸡肋念我众劳至今心恻金川之功允赖
上苍靖彼蕃徼我武维扬勒碑太学用遵成例静言思之
  文以志愧
   石砫厅在省治东一千六百四十里东西距二百
   二十里南北距二百四十里东至湖北施南府恩
   施县界一百二十里西至忠州酆都县界一百里
   南至酉阳州黔江县界一百六十里北至忠州界
   八十里自厅治至
卷二百八十六 第 63a 页 WYG0638-0483c.png
 京师四千八百里明洪武八年置石砫厅抚司仍属
  重庆府嘉靖四十二年改属夔州府
 本朝顺治十六年归附授石砫宣慰司仍属夔州府
  乾隆二十七年改设流官以同知治此直𨽻于川
  东道
 
 
 
卷二百八十六 第 63b 页 WYG0638-0483d.png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六
卷二百八十六 第 64a 页 WYG0638-048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七
 舆地考(十九/)
  广东省
  (臣/)等谨按马氏舆地考惟以潮州梅州入古扬州
  域馀则别列为南越以丑岭之南即非禹迹所及
  也周初以南海为藩服其后楚既灭越越子孙散
  处江南海上是为百越考百越之称一在禹贡扬
卷二百八十六 第 64b 页 WYG0638-0484b.png
  州之域史记秦降百越之君置会稽郡又以闽越
  王东海王地置闽中郡是也一在扬荆二州徼外
  即古南越亦称百粤又名扬越史记秦并天下略
  定扬越又汉立尉陀为南越王使和集百越是也
  禹贡扬州曰淮海说者以为及潮阳之海而止盖
  自江西大庾岭东南群山绵亘以达于广东潮州
  府之揭阳即扬之南界荆州曰荆及衡阳说者以
  为及岭而止盖自湖南骑田岭迤西接都庞萌渚
卷二百八十六 第 65a 页 WYG0638-0485a.png
  越城诸岭即荆之南界故水经注谓五岭者天地
  以隔内外也秦汉以来日渐开辟至我
 朝德化远被道一风同自岭峤以外文物声明蔚然
  极盛洵乎
圣治之隆非山川风会之所能限已若夫广东诸郡半
  皆濒海昔禹贡言东渐于海而朔南但曰暨者以
  其未至于海也今则海疆清晏琛赆毕臻若夫小
  西洋及南洋诸岛贡市来往悉取道于广东长波
卷二百八十六 第 65b 页 WYG0638-0485b.png
  万里浮舶不惊斯尤承平之盛轨迥越乎前古者
  矣
  广东明广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治广州府领广
  州韶州南雄惠州潮州肇庆高州廉州雷州琼州
  十府罗定一州又置广东都指挥使司领广州等
  十五卫增城等各守禦千户所
 本朝初因之设总督驻广州府兼辖广东广西设广
  东巡抚及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并驻广州康熙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66a 页 WYG0638-0485c.png
  年令总督专辖广东四年仍兼辖两广雍正元年
  复令专辖广东后复兼两广七年升连州为直𨽻
  州十一年升程乡县为直𨽻嘉应州凡领府十直
  𨽻州三各卫所以次裁并入州县东西距二千五
  百里南北距一千八十里东至福建漳州府诏安
  县界一千里西至广西南宁府界一千五百里南
  至海三百里北至湖南郴州府阳县界七百八十
  里东南至海二百八十里西南至厓州海二千四
卷二百八十六 第 66b 页 WYG0638-0485d.png
  百里东北至江西赣州府长宁县界八百里西北
  至广西平乐府贺县界七百三十里在
 京师西南七千五百七十里
  广州府为省治东西距四百二十里南北距六百
  四十五里东至惠州府博罗县界二百二十里西
  至肇庆府高要县界二百里南至香山县前山寨
  三百四十里北至韶州府英德县界三百五里东
  南至海四百里西南至肇庆府阳江县界五百四
卷二百八十六 第 67a 页 WYG0638-0486a.png
  十里东北至英德县界三百五十里西北至连州
  连山县界七百八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八千一百八十五里明为广州府领州一县十
  五
 本朝初因之康熙二十四年增置花县雍正五年升
  连州为直𨽻州以阳山连山二县往属凡领县十
  四
  南海县(附郭治/府东境)
卷二百八十六 第 67b 页 WYG0638-0486b.png
  番禺县(附郭治/府西境)
  顺德县(在府西南/一百里)
  东莞县(在府东南一/百八十里)
  从化县(在府北一/百三十里)
  龙门县(在府东北/二百十里)
  增城县(在府东一百/六十二里)
  新会县(在府西南二/百三十里)
  香山县(在府南二/百二十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68a 页 WYG0638-0486c.png
  三水县(在府西北一/百七十里)
  新宁县(在府西南三/百六十里)
  清远县(在府北三/百四十里)
  新安县(在府东南二百六十里康熙/五年省入东莞县八年复置)
  花县(在府北九十里康熙二十四/年析南海番禺二县地置县)
  (臣/)等谨按广州府属有澳门孤悬海中明史谓之濠
  镜澳自明嘉靖中移蕃舶互市于濠镜后许其筑
  室于澳岁纳地租佛郎机人始居之明季有意大
卷二百八十六 第 68b 页 WYG0638-0486d.png
  大里亚人居澳自后来者日众遂专为大西洋人
  所居我
 朝加惠远人仍准其依栖澳地乾隆八年设军民同
  知驻前山寨专理澳夷事务于是抚绥有道稽覈
  有方俾外域夷人均得涵濡
圣化诚柔远之盛轨也
  韶州府在省治北少东一千里东西距六百里南
  北距五百九十里东至南雄府始兴县界一百五
卷二百八十六 第 69a 页 WYG0638-0487a.png
  十里西至连州阳山县界四百五十里南至广州
  府清远县界三百七十里北至湖南郴州桂阳县
  界二百二十里东南至惠州府连平州界二百八
  十里西南至清远县界四百五十里东北至始兴
  县界一百六十里西北至郴州界二百五十里自
  府治至
 京师七千三百三十五里明为韶州府降英德州为
  县
卷二百八十六 第 69b 页 WYG0638-0487b.png
 本朝初因之领县六
  曲江县(附/郭)
  乐昌县(在府西北/八十里)
  仁化县(在府东北/一百里)
  乳源县(在府西少/南九十里)
  翁源县(在府东南一/百八十里)
  英德县(在府西南二/百二十里)
  南雄府在省治东北一千三百里东西距三百四
卷二百八十六 第 70a 页 WYG0638-0487c.png
  十里南北距三百四十里东至江西赣州府信丰
  县界一百四十里西至韶州府仁化县界三百里
  南至翁源县界二百五十里北至江西南安府大
  庾县界九十里东南至信丰县界二百里西南至
  翁源县界二百二十里东北至信丰县界二百里
  西北至大庾县界二百里自府治至
 京师七千三十五里明为南雄府
 本朝因之领县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70b 页 WYG0638-0487d.png
  保昌县(附/郭)
  始兴县(在府西/一百里)
  惠州府在省治东少南三百里东西距六百九十
  三里南北距六百七十里东至潮州府揭阳县界
  五百九十三里西至广州府东莞县界一百里南
  至海一百二十里北至江西赣州府龙南县界五
  百五十里东南至潮州府惠来县界四百四十里
  西南至广州府新安县界一百七十里东北至赣
卷二百八十六 第 71a 页 WYG0638-0488a.png
  州府长宁县界六百七十里西北至韶州府翁源
  县界四百八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八千四百八十五里明改惠州路为府废循州
  增置连平州领州一县十
 本朝初因之雍正九年增置陆丰县十一年以兴宁
  长乐二县往属嘉应州凡领州一县九
  归善县(附/郭)
  博罗县(在府西北/三十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71b 页 WYG0638-0488b.png
  长宁县(在府北少/西四百里)
  永安县(在府东少/北二百里)
  海丰县(在府东少/南三百里)
  陆丰县(在府东三百五十里雍正/九年析海丰县地置县)
  龙川县(在府东北四/百二十里)
  连平州(在府北/四百里)
  河源县(在府北少东/一百五十里)
  和平县(在府东北四/百二十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72a 页 WYG0638-0488c.png
  潮州府在省治东八百七十八里东西距五百里
  南北距三百三十里东至福建漳州府诏安县界
  一百五十里西至惠州府陆丰县界三百五十里
  南至澄海县海岸九十里北至福建汀州府上杭
  县界二百四十里东南至海门二百四十里西南
  至惠州府海丰县界七十八里东北至诏安县界
  四百里西北至江西赣州府长宁县界四百五十
  里自府治至
卷二百八十六 第 72b 页 WYG0638-0488d.png
 京师九千六十三里明为潮州府领县十一
 本朝初因之雍正十一年升程乡县为直𨽻嘉应州
  以平远镇平二县往属乾隆三年增置丰润县凡
  领县九
  海阳县(附/郭)
  丰顺县(在府东一百五十里乾隆/三年析海阳县地置县)
  潮阳县(在府南一/百四十里)
  揭阳县(在府西少/南八十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73a 页 WYG0638-0489a.png
  饶平县(在府东少北/一百五十里)
  惠来县(在府西南二/百七十里)
  大埔县(在府北少东/一百六十里)
  澄海县(在府东南六十里康熙五/年省入海阳县八年复置)
  普宁县(在府西南一/百二十里)
  肇庆府在省治西二百九十里东西距四百九十
  里南北距九百九十里东至广州府三水县界九
  十里西至广西梧州府苍梧县界四百里南至高
卷二百八十六 第 73b 页 WYG0638-0489b.png
  州府电白县界七百四十里北至广州府清远县
  界二百五十里东南至广州府新会县界二百八
  十里西北至电白县界五百二十里东北至三水
  县界二百五十里西北至广西平乐府贺县界三
  百五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七千九百八十五里明为肇庆府降德庆为属
  州废封恩新三州共领州一县十一
 本朝初因之雍正九年增置鹤山县凡领州一县十
卷二百八十六 第 74a 页 WYG0638-0489c.png
  二
  高要县(附/郭)
  四会县(在府东一/百三十里)
  新兴县(在府东一/百三十里)
  阳春县(在府西南三/百二十里)
  阳江县(在府南四/百四十里)
  高明县(在府东南/七十里)
  恩平县(在府南二/百七十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74b 页 WYG0638-0489d.png
  广宁县(在府西北二/百九十里)
  开平县(在府东南二/百六十里)
  鹤山县(在府东南一百七十里雍正九年析/开平县及广州府之新会县地置县)
  德庆州(在府西二/百十里)
  封川县(在府西三/百三十里)
  开建县(在府西北/四百十里)
  高州府在省治西南一千十里东西距五百十里
  南北距三百十五里东至肇庆府阳江县界一百
卷二百八十六 第 75a 页 WYG0638-0490a.png
  九十里西至廉州府合浦县界三百二十里南至
  吴川县海岸一百十五里北至广西梧州府容县
  界二百里东南至阳江县界一百九十里西南至
  雷州府遂溪县界二百里东北至罗定州界一百
  二十里西北至梧州府博白县界二百二十里自
  府治至
 京师八千六百四十七里明为高州府降化州为属
  州
卷二百八十六 第 75b 页 WYG0638-0490b.png
 本朝因之领州一县五
  茂名县(附/郭)
  电白县(在府东南一/百六十里)
  信宜县(在府东北/八十里)
  化州(在府西南/九十里)
  吴川县(在府南一/百二十里)
  石城县(在府西南一/百九十里)
  廉州府在省治西南一千四百九十里东西距五
卷二百八十六 第 76a 页 WYG0638-0490c.png
  百四十里南北距三百五十里东至高州府石城县
  界一百六十里西至广西上思州界三百八十里
  南至海八十里北至广西南宁府横州界二百二
  十五里东南至石城县界一百十八里西南至交
  阯界四百二十里东北至广西梧州府博白县界
  一百八十里西北至横州界二百二十里自府治
  至
 京师九千六十五里明为廉州府寻降为州属雷州
卷二百八十六 第 76b 页 WYG0638-0490d.png
  府十四年复为府其钦州初升为府后降为属州
 本朝因之领州一县二
  合浦县(附/郭)
  钦州(在府西少北/一百八十里)
  灵山县(在府西北一/百八十里)
  雷州府在省治西南一千四百二十二里东西距
  一百六十里南北距三百九十五里东至高州府
  吴川县界二十里西至廉州府合浦县界一百四
卷二百八十六 第 77a 页 WYG0638-0491a.png
  十里南至琼州府琼山县界一百八十里北至高
  州府石城县界二百十五里东南至海岸二百里
  西南至琼州府临高县界二百二十里东北至吴
  川县界一百六十里西北至海岸二百里自府治
  至
 京师九千五百五里明为雷州府
 本朝因之领县三
  海康县(附/郭)
卷二百八十六 第 77b 页 WYG0638-0491b.png
  遂溪县(在府北一百/八十五里)
  徐闻县(在府南一/百六十里)
  琼州府在省治西南一千七百里东西距九百七
  十里南北距九百七十五里东至万州海岸四百
  九十里西至儋州海岸四百八十里南至崖州海
  岸九百六十五里北至海岸十里东南至陵水县
  海岸五百四十里西南至感恩县海岸八百十里
  东北至文昌县海岸一百六十里西北至临高县
卷二百八十六 第 78a 页 WYG0638-0491c.png
  海岸二百八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九千七百十五里明改为琼州十四年升为府
  改吉阳军为崖州万安军为万州南宁军为儋州
  并来属
 本朝因之领州三县十
  琼山县(附/郭)
  澄迈县(在府西/六十里)
  定安县(在府南/八十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78b 页 WYG0638-0491d.png
  文昌县(在府东南一/百六十里)
  会同县(在府东南二/百九十里)
  乐会县(在府东南三/百三十里)
  临高县(在府西南一/百八十里)
  儋州(在府西南/三百里)
  昌化县(在府西南/五百五里)
  万州(在府东南四/百五十里)
  陵水县(在府东南五/百七十里)
卷二百八十六 第 79a 页 WYG0638-0492a.png
  崖州(在府南中隔黎峒由东路至府八百/七十里西路至府九百六十五里)
  感恩县(在府西南六/百四十五里)
  (臣/)等谨按琼州府有黎地中为黎母山黎人环居
  其旁内为生黎外为熟黎其熟黎之外始为州县
  元时设黎兵万户府管黎峒千百户明时屡加招
  抚授以土官而终明世黎寇不靖
 本朝雍正八年各峒生黎输诚向化愿纳丁银自是
  琼属诸黎悉为良民矣
卷二百八十六 第 79b 页 WYG0638-0492b.png
  罗定州在省治西南六百五十里东西距三百里
  南北距三百三十里东至肇庆府高要县界一百
  八十里西至广西岑溪县界一百二十里南至高
  州府茂名县界一百八十里北至肇庆府封川县
  界一百五十里东南至肇庆府新兴县界一百六
  十五里西南至高州府信宜县界一百八十里东
  北至肇庆府德庆州界一百四十里西北至广西
  梧州府苍梧县界二百里本州境东西距八十五
卷二百八十六 第 80a 页 WYG0638-0492c.png
  里南北距九十一里东界东安县西南北俱界西
  宁县自州治至
 京师七千八百六十里明初为泷水县属德庆州万
  历四年以县改置直𨽻罗定州
 本朝因之领县二
  东安县(在州东少北/一百二十里)
  西宁县(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
  连州在省治西北七百六十里东西距三百八十
卷二百八十六 第 80b 页 WYG0638-0492d.png
  里南北距二百里东至韶州府英德县界二百三
  十里西至广西平乐府贺县界一百五十里南至
  广西梧州府怀集县界一百里北至湖南衡州府
  临武县界一百里东南至怀集县界三百里西南
  至贺县界二百二十里东北至湖南郴州宜章县
  界一百十里西北至湖南永州府江华县界九十
  里本州境东西距一百九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
  里东南并界阳山县西界连山县北界临武县自
卷二百八十六 第 81a 页 WYG0638-0493a.png
  州治至
 京师七千四百二十五里明洪武初并桂阳州入连
  州寻省十四年复置连州属广州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五年升为直𨽻州以阳山连山县
  来属凡领县二
  阳山县(在州东南二百里初属广/州府雍正五年分属连州)
  连山县(在州西少南一百十里初属/广州府雍正二年分属连州)
  (臣/)等谨按马氏以连州入古荆州域考连州本在
卷二百八十六 第 81b 页 WYG0638-0493b.png
  骑田岭之外东与韶州府西与广西平乐府准望
  相直马考以韶州平乐列于南越则连州亦当为
  越地
  又按连州有八排徭山周围四百馀里向未通声
  教于康熙四十一年归顺设理猺军民同知驻三
  江口城专理猺民事务此外如广州韶州惠州潮
  州肇庆高州廉州等府及罗定州并有猺山皆恪
  守官法各安其穴云
卷二百八十六 第 82a 页 WYG0638-0493c.png
  嘉应州在省治东七百里东西距四百十五里南
  北距二百七十里东至潮州府大埔县界一百四
  十五里西至惠州府泷川县界二百七十里南至
  潮州府海阳县界一百五十里北至福建汀州府
  武平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南至潮州府海阳大埔
  二县界八十里西南至惠州府永安县界二百四
  十里东北至福建汀州府上杭县界一百二十五
  里西北至江西赣州府长宁县界一百六十里本
卷二百八十六 第 82b 页 WYG0638-0493d.png
  州境东西距一百九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五十五
  里东界大埔县西界兴宁县南界海阳县北界镇
  平县自州治至
 京师八千七百六十三里明洪武初废州为程乡县
  属潮州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十一年升为直𨽻嘉应州以惠州
  府之兴宁长乐二县潮州府之平远镇平二县来
  属凡领县四
卷二百八十六 第 83a 页 WYG0638-0494a.png
  兴宁县(在州西七十里初属惠州府/雍正十一年分属嘉应州)
  长乐县(在州西一百十里初属惠州/府雍正十一年分属嘉应州)
  平远县(在州西北七十里初属潮州/府雍正十一年分属嘉应州)
  镇平县(在州西北六十里初属潮州/府雍正十一年分属嘉应州)
  (臣/)等谨按两广之域在汉时并为交阯部盖自虞
  书载宅南交史记载帝舜南抚交阯王制则称南
  方曰蛮雕题交阯上世南服未辟凡五岭左右有
  蛮之地皆得以交阯称之逮吴置广州其后交阯
卷二百八十六 第 83b 页 WYG0638-0494b.png
  之名专指安南一隅遂有疑两广为在九州疆域
  者其说仿于晋太康地志至晋书隋书于交广二
  州直书禹贡扬州之域杜氏作通典始别南越于
  九州之外且云岭南邻接荆州不当舍荆而属扬
  其说诚当今就形势考之广东自潮州一府嘉应
  一州之外若广州韶州南雄惠州四府在古扬州
  徼外自肇庆以西至广西浔州府绵地千馀里皆
  在古荆州徼外南宁以西至安南则又在古梁州
卷二百八十六 第 84a 页 WYG0638-0494c.png
  徼外矣
 
 
 
 
 
 
 
卷二百八十六 第 84b 页 WYG0638-0494d.png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