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二十九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a 页 WYG0637-034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九
  经籍考(十九/)
   子(天文/医家) (推算/) (五行/) (占筮/) (形法/) (兵家/)
   (臣/)等谨按天学至后世而益精自利玛窦入中国
   始倡几何之学制器作图愈推愈密我
圣祖仁皇帝造化在心玑衡齐政
御定历象考成诸书研阐精微示万世修明之法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b 页 WYG0637-0342b.png
 皇上复亲涖灵台遍观仪制
 钦定仪象考成等编酌古准今昭垂无极臣下如梅文
   鼎辈各抒妙悟具有成书言天之学洵无过于
  昭代矣考天文推算马氏析而为二然善言天者必
   有验于人故陈象纬之文率兼推步今从其例略
   为分辑凡兼言测量之法者胥𨽻天文明所统也
   至阴阳一门今已无书亦从其阙仍以五行占筮
   形法列于后云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a 页 WYG0637-0343a.png
 御制仪象考成三十二卷
   乾隆九年和硕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等奉
 敕撰
 皇上御制序曰上古占天之事详于虞典书称在璿玑
  玉衡以齐七政后世浑天诸仪所为权舆也历代以
  来递推迭究益就精密所传六合三辰四游仪之制
  本朝初年犹用之我
皇祖圣祖仁皇帝奉若天道研极理数尝用监臣南怀仁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b 页 WYG0637-0343b.png
  言改造六仪辑灵台仪象志所司奉以测验其用法
  简当如定周天度数为三百六十周日刻数为九十
  有六分黄赤道以备仪制减地平环以清仪象创制
  精密尤有非前代所及者顾星辰循黄道行每七十
  年差一度黄赤二道之相距亦数十年差一分所当
  随时釐订以期吻合而六仪之改创也占候虽精体
  制究未协于古赤道一仪又无游环以应合天度志
  载星象亦间有漏略躐次者我
卷二百二十九 第 3a 页 WYG0637-0343c.png
皇祖精明步天定时之道使用六仪度至今必早有以随
  时更正矣予小子法
祖敬
天虽切于衷而推测协纪之方实未夙习兹因监臣之请
  按六仪新法参浑仪旧式制为玑衡抚辰仪绘图著
  说以裨测候并考天官家诸星纪数之阙者补之序
  之紊者正之勒为一书名曰仪象考成纵予斯之未
  信期允当之可循由是仪器正天象著而推算之法
卷二百二十九 第 3b 页 WYG0637-0343d.png
  大备夫制器尚象以前民用莫不当求其至精至密
  矧其为授时所本熙绩所关尤不容有杪忽差者折
  衷损益彰往察来以要诸尽善奉时修纪之道敢弗
  慎诸至乃基命宥密所为夙夜孜孜监于成宪者又
  自有在是为序
   (臣/)等谨按尚书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马融诸人
   注皆以为浑仪盖自轩昊以来羲和所掌以之则
   天象而立人纪者莫大于是唐宋而后新制屡更
卷二百二十九 第 4a 页 WYG0637-0344a.png
   而所谓六合仪三辰仪四游仪者亘古不变元郭
   守敬析之为简仰二仪颇称精当我
圣祖仁皇帝命监臣南怀仁新制赤道黄道二仪及地平
   象限纪限天体四仪与黄赤相错综者共为六仪
   又
命制地平经纬仪合地平象限二仪为一其法尤密
 皇上以浑天之制为最古改制玑衡抚辰仪酌古今以
   通其变损益得中斟酌尽善爰勒为是编以
卷二百二十九 第 4b 页 WYG0637-0344b.png
 御制玑衡抚辰仪说冠诸卷首焉
   天文大成管窥辑要八十卷
   黄鼎撰鼎字玉耳六安人明末以诸生从军积功
   至总兵官入
  国朝官至提督
   中星谱(无卷/数)
   胡亶撰亶号励斋仁和人
   灵台仪象志十六卷
卷二百二十九 第 5a 页 WYG0637-0344c.png
   南怀仁撰怀仁西洋人官至钦天监治理加工部
   右侍郎衔谥勤敏
   (臣/)等谨按康熙十三年怀仁制新仪六曰黄道经
   纬仪曰赤道经纬仪曰地平经仪曰象限仪曰纪
   限仪曰天体仪并撰说四卷表十卷图二卷书成
   恭进并请刋布肄习得
旨允行
   天经或问前集一卷 天经或问后集(无卷/数)
卷二百二十九 第 5b 页 WYG0637-0344d.png
   游艺撰艺字子六建宁人
   天步真原一卷 天学会通一卷
   薛凤祚撰凤祚见经类
   梅文鼎跋曰凤祚以西法六十分通为百分从授
   时之法实为便用惟仍以对数立算不如直用乘
   除为正法惜所證正之处未获与之相质云
   (臣/)等谨按天步真原凤祚所译西洋穆尼阁法也
   天学会通所言皆推算交食之法盖用表算之例
卷二百二十九 第 6a 页 WYG0637-0345a.png
  殊为简捷精密
  璇玑遗述七卷
  揭暄撰暄字子宣江西广昌人
  梅文鼎序曰暄深明西术又别有悟入其谓七政
  小轮皆出自然亦如盘水之运旋而周遭以行疾
  而生旋涡遂成留逆一条为古今之所未发
  中西经星同异考一卷
  梅文鼏撰文鼏字尔表宣城人
卷二百二十九 第 6b 页 WYG0637-0345b.png
  文鼏兄文鼎序曰岁戊辰归自武林武林人张慎
  硕忱能制西器鼎乃依岁差考定平仪所用大星
  属硕忱施之浑盖而属弟鼏作恒星黄赤二新图
  因详核星之经纬知杨氏历书图表与南怀仁仪
  象志星名夲同而数有多寡异于古人者别识之
  以成此书至其所为辨正经纬之度者尚存别卷
  又曰西历黄道十二象与中土异而回回历与欧
  逻巴复自不同故双女或以为室女阴阳或以为
卷二百二十九 第 7a 页 WYG0637-0345c.png
   双兄至黄道内外之星或以为六十象或以为六
   十二象而贯索星回回历以为缺碗欧逻巴以为
   冕旒其馀亦多互异且西历言恒星有经度东行
   岁差而纬度终古如一然又言二至距纬古远今
   近是黄极且有微移既言恒星之形略无改易然
   又言王良之侧有万历癸酉年新出之星窃尝譬
   之地志陵谷岂无小异而岳渎大致自如然其名
   之所起亦人实为之而已矣
卷二百二十九 第 7b 页 WYG0637-0345d.png
   万青楼图编十六卷
   邵昂霄撰昂霄字子政馀姚人拔贡生乾隆元年
   荐举博学鸿词
   右天文
御定历象考成四十二卷
   康熙五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御定
世宗宪皇帝御制序曰粤稽前古尧有羲和之咨舜有后
卷二百二十九 第 8a 页 WYG0637-0346a.png
 夔之命周有商高之访逮及历代史书莫不志律历备
 数度用以敬天授民格神和人行于邦国而周于乡闾
 典至重也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生知好学天纵多能万几之暇留心律
 历算法积数十年博考繁赜搜抉奥微恭伍错综一以
 贯之爰
指授庄亲王等率同词臣于大内蒙养斋编纂每日进呈
亲加改正汇辑成书总一百卷名为律历渊源凡为三部
卷二百二十九 第 8b 页 WYG0637-0346b.png
 区其编次一曰历象考成其编有二上编曰揆天察纪
 论本体之象以明理也下编曰明时正度密致用之术
 列立成之表以著法也一曰律吕正义其编有三上编
 曰正律审音所以定尺考度求律本也下编曰和声定
 乐所以因律制器审八音也续编曰协均度曲所以穷
 五声二变相和相应之源也一曰数理精蕴其编有二
 上编曰立纲明体所以解周髀探河洛阐几何明比例
 下编曰分条致用以线面体括九章极于借衰割圜求
卷二百二十九 第 9a 页 WYG0637-0346c.png
 体变化于比例规比例数借根方诸法盖表数备矣洪
 惟我国家声灵远届文轨大同自极西欧罗巴诸国专
 精世业各献其技于阊阖之下典籍图表灿然毕具我
皇考兼综而裁定之故凡古法之岁久失传择焉而不精
 与西洋之侏𠌯诘屈语焉而不详者咸皆条理精明本
 末昭晰其精当详悉虽专门名家莫能窥万一所谓惟
 圣者能之岂不信欤夫理与数合符而不离得其数则
 理不外焉此图书所以开易范之先也以线体例丝管
卷二百二十九 第 9b 页 WYG0637-0346d.png
 之别以弧角求经纬之度若此类者皆数法之精而律
 历之要斯在故三书相为表里齐七政正五音而必通
 乎九章之义所由试之而不忒用之而有效也书成纂
 修诸臣请序而传之恭惟
圣学高深岂易钻仰顾朕夙承
庭训于此书之大指微义
提命殷勤岁月斯久尊其所闻敬效一词之赞盖是书也
 岂惟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0a 页 WYG0637-0347a.png
皇考手泽之存实稽古准今集其大成高出前代垂千万
 世不易之法将欲协时正日同律度量衡求之是书则
 可以建天地而不悖俟圣人而不惑矣
   (臣/)等谨按是编合律吕正义数理精蕴二编凡三
   部本为一书初名律历渊源此即其第一部也天
   文推步之术由疏而渐密然西洋算术本于周髀
   特中土失其传而西人能推阐其说我
  国朝声教覃敷泰西诸国累译而至历算之术测阐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0b 页 WYG0637-0347b.png
   弥详
圣祖仁皇帝以精一之心执大中之矩
特命诸臣详加考證釐定此书上编曰揆天察纪下编曰
   明时正度集中西之法而归于一致推衍精密累
   黍无差殊非管蠡之见所能窥测也
御制数理精蕴五十三卷
   (臣/)等谨按是编为康熙五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御定律历渊源之第三部于中西两法融会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1a 页 WYG0637-0347c.png
   贯通权衡归一上五卷曰数理本源曰河图曰洛
   书曰周髀经解曰几何原本曰算法原本则其立
   纲明体者也下四十卷曰首部曰选部曰面部曰
   体部曰末部则其分条致用者也又八卷曰八线
   表曰对数阐微表曰对数表曰八线对数表则其
   经纬异同辨订今古者也至本法所不能求者一
   一疏通證明之俾学者了然心目实为从古未有
   之书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1b 页 WYG0637-0347d.png
大圣人所以妙契天元精研化本者胥不外乎是矣
 御制历象考成后编十卷
   乾隆二年
 皇上御定
   (臣/)等谨按测验之学积久而弥精自西史第谷以
   来其法盛行我
圣祖仁皇帝创历象考成上下二编阐发精微洞彻理数
   固已贯通中西之法以归于大同垂诸万世矣西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2a 页 WYG0637-0348a.png
   洋噶西尼发兰德等即将第谷未尽之蕴更为推
   衍穷极纤微其大端有三一曰太阳地半径差一
   曰清蒙气差一曰日月五星之本天验之经纬尤
   为密合是以
世宗宪皇帝特命修日躔月离二表续于历象考成之后
   然未加详说亦未及推算之法我
 皇上缵承前绪夙夜勤求复增修表解图说凡新法与
   旧法不同之处疏剔精凿而古法新制吻合无殊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2b 页 WYG0637-0348b.png
   仰见
 圣学之高深而心源之符合也已
   晓庵新法六卷
   王锡阐撰锡阐字寅旭号晓庵又号天同一生吴
   江人
   锡阐自序曰炎帝八节历之始也而其书不传太
   初三统法虽疏远而创始之功不可泯也刘洪姜
   岌次第阐明何祖专力表圭益称精切自是南北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3a 页 WYG0637-0348c.png
  历家率能好学深思多所推论皆非浅近所及唐
  历大衍稍亲然开元甲子当食不食一行乃为谀
  词以自解何如因差以求合乎至宋而历分两途
  有儒家之历有历家之历儒者不知历数而援虚
  理以立说术士不知历理而为定法以验天天经
  地纬躔离违合之原槩未有得也明初元统造大
  统历因郭守敬遗法增损不及百一及西人利氏
  来归颇工历算崇祯初命礼臣徐光启译其书数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3b 页 WYG0637-0348d.png
  年而成遂盛行于世今兼采中西去其疵颣参以
  臆见著历法六篇会通若干事考正若干事表明
  若干事增葺若干事立法若干事旧法虽舛而未
  可遽废者两存之理虽可知而非上下千年不得
  其数者阙之虽得其数而远引古测未经目信者
  别见补遗而正文仍袭其故非敢妄云窥其堂奥
  也
  梅文鼎序曰从来言交食只食甚分数未及其边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4a 页 WYG0637-0349a.png
  惟王寅旭则以日月圆体分为三百六十度而论
  其食甚时所亏之边凡几何度今为推演其法颇
  为精确又曰近代历学以吴江为最识解在青州
  薛凤祚之上
  几何论约七卷 数学钥六卷
  杜知耕撰知耕字临甫号伯瞿柘城人
  梅文鼎序曰近代作者如李长茂算海详说亦有
  发明然不能具九章惟方位伯数度衍于九章之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4b 页 WYG0637-0349b.png
  外蒐罗甚富杜端伯数学钥图注九章颇中肯綮
  可为算家程式
  数度衍二十四卷
  方中通撰中通字位伯桐城人明检讨以智之子
  中通弟中履序曰九算之名始出周礼注称九章
  则见于郑康成传章怀云九章周公所作凡九篇
  艺经又云周公作捐闷今皆不传惟周髀积矩三
  图而已自郑元嵩真曹元理辈皆善算而未尝著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5a 页 WYG0637-0349c.png
  书张衡许商等皆有著书而亡者又众近惟泰西
  诸书行于世古法用竹径一分长六寸二百七十
  一枚而成六觚为一握今则用珠算泰西则用笔
  算又有筹算尺算其法不一其理则同盖勾股出
  于河图加减乘除出于洛书此数度衍之所以作
  也
  凡例曰西学精矣中土失传耳今以西学归九章
  以九章归周髀周髀独言勾股而九章皆勾股所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5b 页 WYG0637-0349d.png
  生故以勾股为首少广次之方田次之商功次之
  差分次之均输次之盈朒次之方程次之粟布次
  之九章取用无踰加减乘除四法四法备于四算
  故以珠笔筹尺之法衍于九章之前数尽于九章
  矣然有不可属于某章之下者故曰外法于九章
  之后衍之又云勾股出于河图加减乘除出于洛
  书知一切不外河洛也故首言其原黄钟为数之
  始故次律衍线面体之理尽于几何故约之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6a 页 WYG0637-0350a.png
   历算全书六十卷 大统书志十七卷 勿庵历
   算书记一卷
   梅文鼎撰文鼎字定九宣城人康熙四十一年大
   学士李光地尝以其所著历学进呈会
圣祖仁皇帝南巡于德州
召见
御书积学参微四字赐之后奉
诏修乐律历算等书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6b 页 WYG0637-0350b.png
   文鼎自序曰万历中利氏入中国始倡几何之学
   以点线面体为测量之资制器作图颇为精密然
   其书率资翻译篇目既多径纡澜阔读者每难卒
   业又奉耶苏为教与士大夫闻见龃龉学其学者
   又张皇过甚辄以世传浅术为古九章尽此于是
   薄古法为不足为而或株守旧闻遽斥西儒为异
   学两家之说遂成隔碍此亦学者之过也窃以学
   问之道求其通而已己之所不能通而人则通之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7a 页 WYG0637-0350c.png
   又何间于今古何别乎中西因汇其书而说之
   (臣/)等谨按文鼎历算全书乃魏荔彤属杨作枚所
   校刋首曰历学疑问即
圣祖仁皇帝亲为点定者其他著述极为繁富衍九章之
   未备著今法之面形论中西形体之变化释弧矢
   勾股八线之比例盖中西法至难贯通文鼎原原
   本本洞究精微实为数家之总汇大统书志因明
   初大统术详为推衍分为法原立成推步三部法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7b 页 WYG0637-0350d.png
   原凡七目立成凡四目推步凡六目辨论详明有
   条有理历算书记各疏其论撰之意于中西诸法
   一一得其要领自郭守敬徐光启以来无有出其
   右者矣
   秦氏七政全书(无卷/数)
   秦文渊撰文渊爵里未详
   勾股引蒙五卷 勾股述二卷
   陈吁撰吁字言扬海宁人由贡生官淳安县教谕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8a 页 WYG0637-0351a.png
  隐山鄙事四卷
  李子金撰子金号隐山柘城人
  勾股矩测解原二卷
  黄百家撰百家见儒家类
  (臣/)等谨按勾股测量昉于絜矩其术至精其用至
  广测高则用立矩测深则用覆矩测远则用偃矩
  顾方可测圆不可测于是割圆之法立平可测险
  不可测于是重差之术生周髀开方之图刘徽海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8b 页 WYG0637-0351b.png
  岛之算传者寥寥不绝如线自
 本朝三角形测量法立较勾股至为径捷简易功用
  悬殊要之仪表相辅而行勾股之法实不可废百
  家是书虽不过摭陈古法而测量之学颇足以资
  考證焉
  少广补遗一卷
  陈世仁撰世仁海宁人康熙乙未进士
  (臣/)等谨按少广之术所赅不一是编专取少广中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9a 页 WYG0637-0351c.png
  堆垛一条因其仅具边数层数求积数法未具以
  积数求边数层数法且算家鲜通其故乃以一面
  尖堆及方底三角底六角底尖堆各半堆等题分
  为十二法复有抽奇抽偶诸目反覆推求以补少
  广所未备实为有裨算学惜其图说未之及焉
  历算丛书六十二卷
  梅㲄成重定其祖文鼎之书㲄成宣城人康熙乙
  未进士官至左都御史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9b 页 WYG0637-0351d.png
  庄氏算学八卷
  庄亨阳撰亨阳字元仲南靖人康熙戊戍进士官
  至淮徐海道
  九章录要十二卷
  屠文漪撰文漪字莼洲松江人
  围径真旨(无卷/数)
  顾长发撰长发字君源江苏人
  全史日至源流三十三卷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0a 页 WYG0637-0352a.png
   许伯政撰伯政见经类
   算学八卷续一卷
   江永撰永见经类
   八线测表图说一卷
   余熙撰熙字晋斋桐城人
   右推算
御定星历考原六卷
   康熙五十二年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0b 页 WYG0637-0352b.png
圣祖仁皇帝御定
   (臣/)等谨按古者重黎世职羲和命官所以顺天行
   而成人事也后世阴阳之术颇沿其流方技之家
   遂滋其说盖荒诞无稽者往往而有矣是书简汰
   诸说之纷繁而括其纲要凡分六目一曰象数本
   要二曰年神方位三曰月事吉神四曰月事凶神
   五曰日时总类六曰用事宜忌每一目为一卷俾
   趋吉避凶者瞭如指掌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1a 页 WYG0637-0352c.png
大圣人所为敬承天道而不拘于小数不牵于禁忌者宜
   万世奉行而勿替也已
 钦定协纪辨方书三十六卷
   乾隆六年和硕庄亲王允禄刑部侍郎张照等奉
 敕撰
 皇上御制序曰粤昔帝尧命羲和敬授人时厥民知析
  因夷隩之节后圣有作推而弥广至于外事用刚日
  内事用柔日此皆载之经典百王不易者也厥后滥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1b 页 WYG0637-0352d.png
  觞日以讹谬术士以吉凶祸福之说震惊朕师不可
  方物如褚少孙补史记所称彼家云吉此家云凶彼
  家云小吉此家云大凶茫乎不知其畔岸汉武以来
  已如聚讼而荀悦王充辈斥为理之所无弃而勿论
  者也虽然天以日月行四时人奉天而时若向明而
  治向晦而息后王君公所以奉若天道也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群黎百姓所以奉若天道也否则不能晨
  夜不夙则暮诗人讥焉人人所知也然则举大事动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2a 页 WYG0637-0353a.png
  大众协乎五纪辨乎五方以顺天地之性岂无寸分
  节解以推极其至精至微之理者欤其支离蒙昧拘
  牵谬悠之说乃术士之过而非可因噎而废食者也
  钦天监旧有选择通书刻于康熙二十二年其书成
  于星官之手因讹袭谬见之施行往往举矛刺盾
皇祖圣祖仁皇帝知其荒率不可以训曾纂为星历考原
  一书刋刻颁行而未将监本改正盖以待夫后人
圣人之心慎而又慎如此也以喻监臣监臣曰通书之谬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2b 页 WYG0637-0353b.png
  允宜改正朕因其请谓及今犹有庄亲王等数人曾经
皇祖指授稍明此理使此时不加订正恐后此益复无可任
  使爰命编辑成书颁布天下较之旧本谬说少除然
  俗所久沿则亦不能尽去便民用也命名曰协纪辨
  方书夫协纪辨方者敬天之纪敬地之方也一作止
  一语默天地实式临之况其大乎如曰如是则吉如
  是则凶如是则福如是则祸则明者所弗道也虽然
  敬不敬之间吉凶祸福随之矣是为序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3a 页 WYG0637-0353c.png
  (臣/)等谨按旧本选择通书群疑滋甚
皇上特命诸臣详加驳正定为斯编凡本原二卷义例
  六卷立成宜忌用事各一卷公规二卷年表六卷
  月表十二卷日表一卷利用二卷附录辨讹各一
  卷凡五行之生克神煞之吉凶一一绘图立说以
  识趋避之端举术家之傅会不经繁碎拘碍者悉
  破除之仰见
圣人利用前民无不本乎至正大中之义有如是之深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3b 页 WYG0637-0353d.png
  切著明者耳
  禽遁七元成局书十四卷
  汪汉谋编陈锟校录汉谋锟里籍俱未详
  (臣/)等谨按是书用翻禽倒将之法世颇称之然与
  池本理所论以翻覆为翻禽倒转为倒将不能尽
  合盖犹未离乎俗说也
  陈子性藏书十二卷
  陈应选撰应选字子性广州人康熙中诸生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4a 页 WYG0637-0354a.png
  右五行
  易冒十卷
  程良玉撰良玉字元如歙县人
  良玉自序曰用爻随大随细可求吉凶良玉向成
  筮类五十篇内设三百七十有七问适楚遇枯匏
  老人授以阐易之书数十种立法四十一篇计九
  十一章列成卦成爻之由立世立应之法盖易者
  象也告于蓍则以蓍占告于五行则以五行占告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4b 页 WYG0637-0354b.png
  于焦氏则以焦氏占可也其成卦成爻一也
  皇极数钞四卷
  陶成撰成南城人康熙己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卜法详考四卷
  胡煦撰煦见经类
  画前易衍(无卷/数)
  徐灿撰灿字朗亭号玉峰昆山人乾隆辛酉举人
  (臣/)等谨按灿取周子太极图说衍为是编法用十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5a 页 WYG0637-0354c.png
  六事为纲以十六事相错得二百五十六每事各
  为五兆合为一千二百八十兆古来言数者所未
  有也
  右占筮
  画荚图一卷撼龙经一卷
  孙光撰光字丹扶馀姚人顺治辛卯副榜贡
  生官藁城县知县
  定穴立向开门放水坟宅便览要诀四卷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5b 页 WYG0637-0354d.png
  梅自实撰自实字有源宣城人
  山法全书十九卷
  叶泰撰泰字九升婺源人
  例略曰山法流传既久其正形正象俱葬去无遗
  故曰有遗穴无遗龙若言遗龙惟奇形怪穴人所
  不能识人所不敢下者耳于今日而言山穴舍奇
  怪无从也
  尚书天地图说六卷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6a 页 WYG0637-0355a.png
  潘咸撰咸见经类
  (臣/)等谨按是书多涉堪舆之说虽借尚书以立名
  实则支离蔓衍渺不相关故附于形法之末
  右形法
  握机经解一卷
  王㬚撰㬚字始旦绛州人
  (臣/)等谨按李卫公问对三卷本宋阮逸伪撰㬚乃
  据以定此书为太公之文多见其考古之疏耳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6b 页 WYG0637-0355b.png
  孙子汇徵四卷
  郑端撰端见儒家类
  武经体注大全会解七卷
  夏振翼撰振翼字遁闇芜湖人
  兵镜十一卷
  邓廷罗撰廷罗字叔奇号偶樵江宁人顺治中拔
  贡生官至湖广荆南道
  武备志略五卷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7a 页 WYG0637-0355c.png
  傅禹撰禹字服水义乌人
  历代车战叙略一卷
  张泰交撰泰交字洎谷阳城人康熙壬戍进士官
  至浙江巡抚
  练阅火器阵记一卷
  薛熙撰熙字孝穆苏州人
  右兵家
御定医宗金鉴九十卷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7b 页 WYG0637-0355d.png
  乾隆四年大学士伯鄂尔泰等奉
敕撰
  (臣/)等谨按医虽小道而学必深于古用必酌乎时
  岐伯秦越人后精其业者不少槩见虽以宋代重
  医而官撰局方或未能实裨于疗治我
皇上仁育万民同登寿宇特为釐定此编凡订正伤寒
  论注十七卷订正金匮要略注八卷删补名医方
  论八卷四脉要诀运气要诀各一卷诸科心法要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8a 页 WYG0637-0356a.png
  诀共五十一卷正骨心法要旨四卷斟酌适中权
  衡允当洵乎拯济生民之要术也已
  尚论篇八卷 医门法律六卷附寓意草一卷
  喻昌撰昌字嘉言南昌人选贡生
  (臣/)等谨按是书有三百九十七法凡太阳经篇一
  百五十五法阳明经篇七十三法少阳经篇二十
  一法附合病九法并病五法坏病二法痰病三法
  太阳经全篇九法少阴经前篇后篇四十四法厥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8b 页 WYG0637-0356b.png
  阴经全篇五十五法附过经不解病四法差后劳
  复病六法阴阳易病一法有自序以为引伸触类
  究不敢于仲景论外溢一辞至医门法律者治则
  著以法误则罪以律也
  金匮要略论注二十四卷
  徐彬撰彬字忠可嘉兴人
  圣济总录纂要二十六卷
  程林删定宋政和中原本林字云来休宁人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9a 页 WYG0637-0356c.png
  (臣/)等谨按宋徽宗御制圣济经十卷又诏海内名
  医纂辑二百卷林撮其大要汰其荒诞别择具有
  条理足为岐黄家资考證焉
  證治大还四十卷
  陈治撰治字三农华亭人
  治自述曰余家五世业医所著书有璜溪医学解
  外台秘典脉学骊珠各种皆斟酌尽善择其近要
  者付之梨枣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9b 页 WYG0637-0356d.png
  马师津梁八卷
  马元仪撰元仪苏州人
  石室秘箓六卷
  陈士铎撰士铎字远公山阴人
  李氏医鉴十卷续补二卷
  李文来编文来字昌期婺源人
  (臣/)等谨按此编全据休宁汪桓医方集解本草备
  要二书排纂而成末附桓所作三焦命门辨一篇
卷二百二十九 第 30a 页 WYG0637-0357a.png
  颇称简要
  张氏医通十六卷 伤寒缵论二卷绪论二卷
  本经逢原四卷 诊宗三昩一卷
  张璐撰璐字路玉号石顽吴江人
  璐自序医通曰是书初名医归未及刋行佚其目
  科痘疹二册晚年命子以倬重辑目科治例以柔
  重辑痘疹心传补成完帙改题此名
  又自序本经逢源曰濒湖博洽今古尚尔舍本逐
卷二百二十九 第 30b 页 WYG0637-0357b.png
  末仅以本经主治冠列于首以为存羊之意缪氏
  仲淳开凿经义迥出诸家之上而于委曲难明之
  处则旁引别录等说疏作经言未免朱紫之混
  医学汇纂指南八卷
  端木缙撰缙字仪标当涂人
  伤寒舌鉴一卷
  张登撰登字诞先吴江人
  (臣/)等谨按以舌观病之法始于汉张机伤寒论此
卷二百二十九 第 31a 页 WYG0637-0357c.png
  编分胎色八种为图一百二十视金镜录观舌心
  法等书繁简尤为得中也
  伤寒兼證柝义一卷
  张倬撰倬字飞畴吴江人
  绛雪园古方选注三卷附得宜本草一卷
  王子接撰子接字晋三长洲人
  续名医类案六十卷
  魏之琇撰之琇字玉横钱塘人
卷二百二十九 第 31b 页 WYG0637-0357d.png
  临證指南医案十卷
  叶桂撰桂字天士吴县人
  济阴纲目十四卷
  武之望撰汪淇笺释之望字叔卿自署关中人淇
  字澹漪一字右子钱塘人
  保生碎事一卷
  汪淇撰
  释骨一卷
卷二百二十九 第 32a 页 WYG0637-0358a.png
  沈彤撰彤见经类
  彤自序曰此编为吴文球讲明经穴而作
  医学求真录总论五卷
  黄宫绣撰宫绣宜黄人
  素问悬解十三卷 灵枢悬解九卷 难经悬解
  二卷 伤寒悬解十五卷 伤寒说意十一卷
  金匮悬解二十二卷 长沙药解四卷 四圣心
  源十卷 四圣悬枢四卷 素灵微蕴四卷 玉
卷二百二十九 第 32b 页 WYG0637-0358b.png
  楸药解四卷
  黄元御撰元御见经类
  神农夲草经百种录一卷 兰台轨范八卷 伤
  寒类方一卷 医学源流论二卷 难经经释二
  卷 医贯砭二卷
  徐大椿撰大椿字灵胎号洄溪吴江人
  (臣/)等谨按大椿说医犹毛奇龄说经论病如秦越
  人论方如孙思邈辈无不遭其诋排然其辨论实
卷二百二十九 第 33a 页 WYG0637-0358c.png
  有切中肯綮之处固非庸医所能知也
  成方切用十四卷 伤寒分经十卷
  吴仪洛撰仪洛字遵程海盐人
  得心录一卷
  李文渊撰文渊见经类
  文渊自述曰古方不能尽中后人之病后人不得
  尽泥古人之法故名曰得心录
  伤寒论条辨续注十二卷
卷二百二十九 第 33b 页 WYG0637-0358d.png
  郑重光撰重光字在辛歙县人
  医津筏一卷
  汪之兰撰之兰字含微歙县人
  右医家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九